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通用10篇)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篇1

铁岭中心小学闫乃娟张巧英

【摘要】: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可以各尽其能,各有所获。【作者单位】:铁岭中心小学

【关键词】: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品德 【分类号】:G712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差异,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可以各尽其能,各有所获。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通过多层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个性作业与评价,使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

根据品德教材特点,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一、针对个性——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体现了教育的机会均等、个体需要,有利于学困生的主动发展。对于激发学困生兴趣,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困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奏效的,C层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适合于学困生。

二、针对阅读——教学分层

1.目标分层:分A、B、C三层教学目标。其中C层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这正是适合学困生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拉着走、推着走为主动走,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备课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C层的学困生只要求初步文本的特点,清理文本思路;熟读文本、排演剧本,把握文本的主题。A层学生则进一步要求分析理解表述文本中心; B层:培养抓住重点例子的理解。

3.教法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也不能要求一样;学困生的认识、理解能力较弱,在课堂提问讲解、巩固练习上也都相应地降低了要求。

三、针对实效——作业分层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篇2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 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 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不同对待,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它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 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 通过逐步递进, 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 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 逐步提高, 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首先,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 运算能力要求高, 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 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 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 对普通高中, 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 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 采用多种手段, 使大多数学生, 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 为之而“奋斗”, 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 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鉴于上述原因,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 切实开展教改实验, 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民主的教风, 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 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 注意信息反馈, 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 因能划类, 依类分层。

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 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练习, 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 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习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 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 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 师生磋商, 动态分层的原则。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 经过一段学习后, 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 作必要的调整, 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 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3、在教学各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 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 要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 可分五个层次: (1) 识记。 (2) 领会。 (3) 简单应用, (4) 简单综合应用。 (5) 较复杂综合应用。

(2) 课前预习层次化。教师要深钻教材, 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 把握其弹性, 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 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安排课时的时候, 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 同时兼顾A、C两层, 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逐步上升的规律, 要求不宜过高, 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4) 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 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5) 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 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 它以课本习题为主, 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 提出不同的要求, 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 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谈分层次教学 篇3

1 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原因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现代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学业,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同时,为了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各自的圆满发展是国民素质整体性提高的前提。在这种社会的要求下,在个人能力有大小的现实中,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2 教育平等的需要 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建立在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机会的基础上的。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不管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而提供整齐划一的课程和教学,而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只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促进其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平等的教育。

1.3 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学生的经验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因此应尊重儿童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导其不同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其完满的发展。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关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反对划一的、标准化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非模式化的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分层次实施教学。

1.4 转变学习方式的需要 主体教学和分层将把教师从课堂的“一言堂”解放出来。课上,教师将从“传授知识”转变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实践模式。学生将从注重模仿转变为注重理解;从缺乏创造转变为注重创造;从热衷于过多的常规练习转变到发展基础及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从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而发现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

1.5 满足个体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这一方面的才能。

2 分层教学的优势

2.1 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2 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 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次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3 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3.2 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3 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3.4 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分层次教学法学习心得 篇4

赛文实验学校 赵老师

目前,我校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存在学生个体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再加上教材内容经常变化,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我特别使用了分层教学实验。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引入分层教学思想,意义更深远。其原因在于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除了有常规的差异外,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

3、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真正贯彻落实分层教学呢?

首先是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其次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最后是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信息技术课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应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做到了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分层教学”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帮助。

分层教学有利于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对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在一个相互平等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且比在传统课堂中更容易进行协作式学习,更容易做到“学有所获”;它有利于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分层教学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应用能力,为培养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就教学对象的层次性而言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任何机械的将学生人为定位分层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分层次阅读教学模式 篇5

2、 熟读 要求读流利,不打坎,侧重于理清文路。

3、 精读 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疑点,把握特点,侧重于理解文意。

4、 赏读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作品所描绘的景色美、语言美、内在美和心灵美,侧重于感悟意境。

五、具体操作

各年级各学段的语文教学中任意一篇课文,都可以运用此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初读课文(主要方法是朗读)。学生会发现好多生字,生词,把生字、生词摘出来查字典拼读、查词典解释,并可抄在作业本上,同时进行组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训练,教师只检查,提问、发现新问题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课文,只要能够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做到这一点就完成了初读这一层次。在这一层次中学生主要采取自主式学习方法。

2、熟读课文。要让学生放开自由地朗读,要读的通顺流利,不打坎,同时要通过读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学生可以以讨论、交流、合作的形式归纳每一层次的.大意,能够分清文章的主次。

3、精读课文,精读主要内容,重点段落,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一句一句地去读,一句一句地去品味作者的构思,立意,选词、组句、内涵、外延等,这些都要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读出来。

4、赏读课文。课本上无论选的是什么体裁的作品都是名品,它的思想、寓意、语言都是很深很美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地有感情地去读,去表达,才能品出文中的真味,才能感悟到文章的意境,才能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但要教学有方。

*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总结 篇6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教学部 教务处)

多年来,由于生源的多样化与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等原因,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始终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探讨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我院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特别是在所学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源的实际情况,满足各层次英语水平学生的需要,学院从2004年9月在管理工程系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了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于2006年9月在全院范围内打破专业限制,全面实施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一、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存在着多样化,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按专业自然班级实施英语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常常抱怨吃不饱,外语学习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成绩提高很慢、提高幅度很小;可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英语水平几乎很难得以提升,更不用说其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了,更甚至有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干脆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对这样英语水平两极分化的学生推行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进度,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只能从一部分学生中得以体现。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标准,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便成为我们研究和探讨的核心。2004年9月首先在管理工程系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有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均得到了提升,英语成绩明显提高,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通过率大幅提高。因此,实施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推行素质教育,在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变、教学内容的重置、教学模式的改革,带动整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英语教学的良性互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过级考试的通过率。

三、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1、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

我院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按照分步、分类、分级的原则进行实施。分步,即先选择学生生源具有代表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专业进行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试点先行实施,待改革思路、操作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均成熟后,再在全院范围内全面展开;分类,即对不同类别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级,即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过级目标,进行不同级别的英语应用水平的教学组织和实施。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为保证学生能够进入到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级别的班级学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严格的分班前摸底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按专业大类打破自然班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实施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编班实行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根据学生英语成绩进行A、B、C级班级的调整。使每个学生均能在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级别的班级学习。为保证同一级别班级英语教学进度的一致性,学院实施“统一授课时间、统一授课难度、统一集体备课、集中流水阅卷”的教学过程管理。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1)对于A级班的教学,以教学大纲为基点,适当地加快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与专业相融合,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主;要求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以教材为信托,快进度、严要求,在按质按量完成大纲要求的内容之外,还适当地扩充较难的语法、写作知识和练习以满足A类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对A级班的学生实施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灵活教学方式。如在每节课前5分钟,由学生轮流进行情景对话。有了一定的基础口语能力,学生情景对话的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有小品、诗朗诵、小故事等等。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使学生远离了“哑巴英语”的困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另外,为避免以往英语教学中惯用的“填鸭式”教学造成的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弊端,我们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站到讲台上为自己讲课。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更为重要的是,这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课前及时预习,课上主动参与,课后认真复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于B级班的教学,基本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何提高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课堂上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后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情景喜剧表演、西方节日体会等。

(3)对于C 级班的教学,结合学生英语基础差的现状,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基础词汇、语法和重点句型用法的学习及操练上,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同时,为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强化素质教育,在对C级班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有别于A、B级班,尽量选取语法不是太难、常用基本词汇的短文。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调动C级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些基础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尝到学习英语的甜头与乐趣,使他们能够运用粗浅英语进行交流,重拾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积极主动地探索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交际性,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潜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力争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四种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启发式教学法”;因势利导,善于利用扩散的方法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扩散教学法”;在课堂外语学习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将来职业生活中担任的角色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含有真实事件过程中,担任与现实世界中的角色类似的角色进行语言交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技能为目的的“模拟仿真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后,配合课内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英语口语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书法比赛、经典英语电影展等活动。每次活动参加的学生人数均超过了5000人。校园英语角,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每次参加的人数多达200多人。

3、英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有效利用时间,从2005年9月起,对实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班级进行了课程考核改革,将听力、口语、应用文写作的测试纳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并把日常的听力、口语、应用文写作等体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的成绩与卷面成绩、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给出期末总成绩。

4、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动态管理

全院的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采用的是动态的管理模式。所谓动态,即在新生入学进行分级别的英语测试后,学生均可以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英语成绩,进行“首尾浮动”,下一个级别的前若干名可以进入上一个级别的班级学习,下一个级别的后若干名,进入下一个级别的班级学习,教务处根据学生成绩以及“首尾浮动”的变动情况,对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自然班级进行整体调整。通过调整,使各级别班级的编排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对降到下一级别班级学习的学生采取多鼓励、多引导的方法,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改善英语学习的现状,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

通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各层次教学班级的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潜能,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的原则,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明确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推动了考试改革,收到了让全体学生都受益的效果。

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已从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见到了成效。2008年6月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通过率较2005年6月的通过率提高了近二十个百分点。2008年6月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通过率较2005年6月的通过率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2008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较2005年6月的通过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在2007级A级班首次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的全部学生(231人)中,未通过的学生数仅为3人,一次通过率达到了98.7%。

实践证明: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是成功的。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更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并为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改革开辟了新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入开展英语教学各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使我院的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

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初探 篇7

近几年来, 虽然素质教育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教学上只着眼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 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这种现象在数学学科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总之,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如果“一刀切”地教学, 结果是顾了少数, 丢了多数, 要三全齐美是不可能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针对“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笔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试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既要照顾优等生、中等生, 更要照顾差等生。这种想法和做法虽然有些理想化, 但又是切实可行的, 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培养数学差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不重视数学学习, 有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如此, 他们怎么能学好数学呢?因此, 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 首要任务不是怎样教好数学, 而是如何让学生想学数学, 对学习数学感兴趣。

在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的学生中, 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了解数学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 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程, 而数学则是基础的基础。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 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工作也是很困难的。这说明了数学的基础性。数学还具有工具性特点。数学教学的任务, 是指导学生掌握数学这个工具。学生只有较熟练地掌握了数学这个工具, 才能顺利地学习好物理、化学等其他各门功课。这道理让学生明白了, 才能从思想上激发他们想学数学的热情, 解决愿不愿意学的问题。

要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内在的兴趣, 就必须着力发掘数学本身固有的趣味性,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数学本身蕴含着严密的逻辑性, 其中也不乏美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中的美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下面这些算式, 能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吗?

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12345×8+5=98765

123456×8+6=987654

1234567×8+7=9876543

12345678×8+8=98765432

123456789×8+9=987654321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123456789×9+10=1111111111

二做好数学差生课前、课中、课后工作

实施数学分层次教学, 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转化数学差生。要想转化数学差生, 就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工作。课前主要是了解差生的情况, 为他们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题。

在课堂上,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进行分层讲练。在讲解过程中, 要放慢速度。这主要是为了让差生能够听得懂、消化得了。差生一旦上了路, 再灵活变速, 慢中求快。只要差生成绩慢慢提高了, 他们就会对数学感兴趣, 他们就会对学习数学充满自信心。如此, 就不愁不能转化数学差生了。

在练习、测试及考试中, 可以实施梯度测试。即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差生组、中等组、优生组。整套练习或试卷如设计12道题目, 可以规定差生组只做前6题, 根据情况再选做后面的某两道题;中等生组只做前8题, 再根据情况选做后面的某两道题;优生组则全部做完。当然测试不必过频, 时机要掌握好。

课后总结情况, 使用辅助措施。分层次教学在应用之后, 还要及时总结经验, 采取分组辅导、查缺补漏等课后辅助措施。

三真诚期待数学差生学习进步

综上所述都是教学方面的情况。其实, 在转化数学差生方面, 还有更为重要的工作要做:即思想工作, 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经常找数学差生谈心, 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只有真正了解了才能对症下药。

另外, 教师要真诚地期待数学差生学习进步。我曾看过这样一个资料, 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十八个班级的小学里随意抽出一些学生, 告诉他们的教师说, 这些学生智力非同一般, 将来肯定有出息。于是教师有意无意地非常关注这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测试, 这些学生果然比其他学生进步快。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种效用在数学差生身上, 效果会更明显。因此, 教师要真诚地期待数学差生学习进步。这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教师的义务。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很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最注重的还是对学生的“期待”。

分层次教学点滴谈 篇8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智力 思维 兴趣

学生的智力、认知结构、思维发展水平、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参差不齐,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不能等齐化一。于是,分层次教学的因材施教便应运而生,且此落彼兴、风生水起。

分层次的差异性教学针对性强,能够从实际出发而有的放矢。它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就避免了优秀生的无所事事与后进生的疲于奔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从知识、技能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发展,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后进生跟得上,优等生更向上,在数学教学中尤其应当如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倘能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给不同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主体地位,就能实现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就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仅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谈谈实践与探索。

一、学生分层

要分层教学,就要综合各次考试成绩、智力因素、学科基础,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可分为: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但也应是动态的,要据不同时期的测试、考核随机调整。对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这样分组,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批改辅导及反馈,有利于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教学中分层渐进

1.分层施教,差别设问。

分层施教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而如提问,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引领学生学习。这样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2]——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前进,而后进生要基本上达到大纲要求,优生尽量拔高,激发学趣,关注和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2.基础练习,关注后进。

基础练习环节,就应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基本题就要求必做必会。如指名板演就要关注A组,几名学生同时做题,有困难的也主要靠本组帮助求解,仍不能解决的再请B组或A组的能人,订正与说算理则随机指名。倘若错误率高,则可再组织第二轮板演反馈,则由B组担当主角……这样,人人可以为师而有表现机会,教师及C组学生则洞若观火,相机指点迷津。

3.求速反馈,激励先进。

基础练习之后,可进行下一环节。可布置一类或几类题做,可按快慢先后序依次板书,教师又俨然作壁上观,然后订正说算,谓之求速反馈,则关注C组,意在激励竞进。

4.优者拔高,自主求解。

进入巩固练习环节,题量增多,就更注重知识联系,强调拓展思维训练。但优秀生仍然往往超前完成而急不可耐,就要有适当的拔高题,更突出灵活运用训练,探索知识的延展。就由C组挑战,即使求通未得也“坐视不救”,鼓励自主探索求解与感悟,建构知识意义,积累学习经验,也是为帮扶和等待照顾后进的A组或B组,B组同学则要完成提高题并争取探索拔高题。有时C组者,可不做巩固题,直接挤入拔高,虽然如此,他们也完全可以在A、B组学生交流时,快速拿出解题策略,这样就能自然地训练其思维敏捷性。于是,这样在交流中扫荡基础题,探索拔高题,还是能者为师,就能各得其所。

三、批改作业时体现分层

1.捷足先登,“各取所好”。

自习课或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辅也可体现层次性。如练习册之类,B、C组的学生要求全做而与A组不同,先完成既定任务批改完,学有余力的,可以自主学习或据意愿增加高难度题,还可以娱乐学习。

(1)可以选择阅读课外书。坐不住与其闲散无聊,不如允许和鼓励读书,丰富多种积累。他们本来就因捷足先登而自豪,也会因多学而骄傲欣喜,成就动机会叠加积累而扬眉吐气;他们也会因进入另一种情境而守静,不要以为走偏,权且当做注意力的转换。因为此后还有读书交流而能保证其读有所得。

(2)当然,也可以或据意愿增加高难度题,一如课堂练习之法。

(3)在可监护情形下,可以允许自主选择文体、绘画、制作等活动,是一种肯定性的加速激励,也是放松和休息,利于其发展健康爱好或全面发展……

2.等待后进,悉心辅导。

如上所为,也是等待后进而给予思考时间,可以主要对A组给予援助——当然,也可请同学之能者为师,而欲“后来者”跟进。

分层次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为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等规划设计学习。这样使后进生能吃好,优等生吃得饱,从而使之自学能力和健康爱好等得以全面发展。

四、评价时分别激励

评价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更是为了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因此,应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多种功能。我们既然承认学生的差异,就应关注分层评价,给予分别激励。既有全覆盖式的群体性的表扬,又有分层个别的激励。既有严格性评价,又有激励性赏识性评价等。如对于后进生要多用赏识激励性评价法,和家长沟通好,有些许进步就给予肯定,指明努力方向,使之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即是重在唤醒、期待与鼓励;中等生则饱含期望,也侧重激励,也要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之不甘落后,积极向学;对于优等生,则采取竞争性的多元评价,坚持高标准,不但要激励,更要时时提醒:不可故步自封,并引导挑战、超越、竞争。这就体现了分层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

这就是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

初中历史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设计 篇9

(1)烧、杀、抢、掠。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一路烧杀抢掠,攻入北京;在圆明园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放火焚烧圆明园。

(2)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难点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②太平天国运动妨碍了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倾销,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③中外反动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勾结起来。

(2)表现:①1860年,侵略者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②1860年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平军。③1864年,中外反动势力围困天京。

(3)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常考热点质疑

1.示例:

(1)在近代,为什么说沙俄是我国最凶恶的敌人?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2.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系统概述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占领南京,并改名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正当太平天国与清王朝进行殊死搏斗时,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于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因为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主要是:①对中国人民进行屠杀和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②对我国领土的掠夺,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对太平天国展开全面反扑,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了。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夏商周的更替(∨)

3、西周的分封制(∨)

【中考考点】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七上p20能力要求:识记

夏朝、商朝、西周三代的更替七上p20—23能力要求:识记

西周的分封制七上p24能力要求:识记

【知识梳理】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没有经过部落推举,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二、夏商周的更替表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夏约公元前16__年阳城

(河南登封)桀

商公元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纣

西周公元前771年镐京

(西安)周幽王

三、西周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的统治

②内容:把和、分封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作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禅让制仍在继续

2、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__年;禹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__年;启d.公元前2070年;启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a.__年左右b.30__年左右c.40__年左右d.50__年左右

4、__年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5、(__?扬州)“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6、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

①贪图享乐②统治残暴③百姓怨声载道④治国有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拓展视野】

1.(江苏南通卷)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河北中考卷卷)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

【学法指导】

熟记朝代顺序——夏商和西周,通过绘制表格比较记忆三个朝代的信息(时间、都成、建立者和亡国者)。特别注意夏朝出现的“世袭制”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明清前期的科学技术—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②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明长城;北京城及故宫;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明朝时,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仍处在世界前列;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

①通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或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②通过对本课最后一段大字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在观看有关录像资料、阅读有关材料或听取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有效信息。

②通过对课中题和课后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③通过分析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小学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探讨论文 篇10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自身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或技术动作的接受程度和爱好程度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基础好的学生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更加复杂的技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而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基础薄弱能力较弱的学生,却会感觉到课程内容吃力,导致“吃不了”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兴趣等相关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层次,并征求学生的.意见,选取适合学生自身水平的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适当调整,最终把学生分为A、B和C等3个层次,分别对应体育基本水平高、中、低3类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进行实验跟踪记录。这是分层次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环节为学生制订明确的目标,适应其“最近发展区”,为学生今后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

2.2教学目标分层

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各层次学生实际状况,制订合理的教学总体目标和各章节分目标。教师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制订出基础目标。然后要针对不同学生差异,采取个性化的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学生为主体,而不能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注重引导的教学方式,尽量避免传统的“一刀切”思维,通过分层分组教学方式,采用交互式教学或个别教学的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针对A、B、C3个层次的学生,制订出相应A、B、C3个层次的目标。A层次:由于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基础,其能力较其他学生强,因此,应为其制订高级目标。教师通过教学训练,让其掌握更加复杂的体育技术和技能,不断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层次。对此类学生教师应严格要求,适当拓宽大纲规定的教学范围,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设置难度较大的训练内容。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真正更上一层楼。如果有条件,学生也有兴趣,教师可以推荐他们朝着专业化体育方向发展。B层次:B层次学生处于中等体育水平,目前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处于这个水平,因此要重视对B层次学生的教学。此类学生水平一般,不如A层次学生那么优秀,但是比C层次的学生水平要好。对B层次学生,教师要通过相对拔高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对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拔高,朝着A层次的方向迈进。应重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类学生可能有着很好的体育潜力,如果教师方法得当,也有可能让他们有突破性发展。C层次:这个层次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最低,体育基础较差,其中不乏有学生因为遗传基因、后天环境等造成的身体缺陷问题。对此类学生应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完成教学大纲即可。对身体状况不适的学生可以再降低要求。根据C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训练方案,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尽量多的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教学,最大程度树立学生信心,提高锻炼的兴趣,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思维。

2.3教学过程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接受程度都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尺度。”对A层次学生,安排一些复杂技术教学内容,给予他们较多的独立练习,鼓励自主学练,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重视能力的培养;对B层学生,给予适当难度的练习,采用巡视指导的方法,提供教师讲解与学生技术练习的有机结合;对C层学生,多进行基础练习和有针对的个别辅导,多用表扬鼓励的方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兴趣为主。教学过程尽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练习不仅能学到体育锻炼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树立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4教学评价分层

上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下一篇:统计法规概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