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幼儿园建设标准
一、保教队伍
1、正、副园长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符合《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要求和园长“岗位能力要求”。
2、保教人员配备保证两教一保,满足工作需要。
3、专任教师均具备幼儿教师资格,50%以上达大专学历。
4、保健教师具有中等卫生学校及以上学历,保育员受过幼儿保育专业培训。
5、注重园本教研和学历提高,制定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幼儿园保教人员业务档案健全。
6、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人人参加教科研活动,教科研活动效益高。
7、实行园长负责制、教师聘用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教技能和团队精神。
二、办园条件
1、幼儿人均用地、建筑、绿化面积分别达到15、9、2m2;户外幼儿活动场地生均6m2以上。
2、各班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储藏室配套,专用活动室面积能满足幼儿活动需求。
3、有草坪、沙池,有足够的软地,有饲养场(角)、种植园地(角);各类场地的比例、布局合理、安全卫生,使用率较高。
4、有满足幼儿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需要的大型玩具和体育运动器械、器具;有保证幼儿在阴雨天活动的场地或设备。
5、班班有符合幼儿身高、配套的桌椅;有开放式玩具橱、图书架、钢琴、电视机等;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消防、防寒、降温设备。
6、玩具数量足够,能满足幼儿一日活动需要;有必要的教具,有摄像、摄影、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7、幼儿图书(不含课程用书)生均10册以上,教工图书(含各类教育、教学参考书)人均20本以上,订有5种以上省级学前教育报刊。
8、幼儿园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和基本满足日常保教需要的流动资金。
三、安全卫生
1、严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及隔离、预防疾病、卫生保健登记、统计等制度,认真做好入园检查、定期体检、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各类账册、资料、档案齐全、规范。
2、幼儿园有保健室和常用设备、器械、药品;班班有齐备的生活用品及消毒设备;各类设施、设备安全、卫生,方便幼儿使用,使用率高。
3、厨房设施齐全,适应全园教师、幼儿用餐需要,符合卫生部门要求。
4、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检查制度健全;密切关注幼儿的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档案健全。
5、园内各种建筑、设施设备均有安全防护措施,教育活动所提供的场地、材料、教玩具等均能确保安全,无事故隐患。
6、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防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四、保教水平
1、保教工作有特色,游戏活动能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意愿,体育活动张弛有度,强度密度合理,学习活动有序、有层次,有利于启发幼儿思维。
2、生活作息安排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季节特点,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半,幼儿户外活动(常态下)时间两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小时以上,游戏时间三小时以上。
3、活动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水平,有层次、可操作;合理利用本地区自然、社会、文化等教育资源和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因素。
4、幼儿走、跑、跳、投、钻、攀爬等基本动作正确、协调;能熟练、规范使用常用的学习、劳动工具及各种材料,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操作技能;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5、能听懂和理解简单的语意,愿意与他人交谈,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阅读,能初步理解图画、符号的意思,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初步感受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6、有良好的进餐、睡眠、入厕、盥洗和保持个人整洁的卫生习惯;坐、行、读、写姿势正确;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活动后能及时整理物品。
7、日常生活中愉悦、轻松、满足,情绪稳定;喜欢和信任教师、保育员,接纳和亲近同伴;喜欢参加群体活动,在活动中懂得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和礼仪,乐意与同伴合作。
五、管理绩效
1、认真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形成明确的办园宗旨和鲜明的办园特色。
2、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无超班额现象,无小学化教学倾向,无早期定向培养现象,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
3、严格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措施到位,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饮食卫生和园内安全等责任事故。
4、保教工作体现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幼儿发展水平良好;定期对幼儿进行发展水平测评,幼儿个体发展档案健全。
5、教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员、经费有保障。
6、幼儿园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形成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保教质量满意。
一、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现状
( 一) 办园条件
办园条件是一个幼儿园的基本立足点, 反映了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本研究将从园舍与设备、招生与规模两方面探讨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在园舍与设备方面, 《湖南省幼儿园办园标准》规定幼儿园园舍建设必须符合幼儿园建筑设计标准, 幼儿园生均户外活动场地不少于2 ㎡, 生均绿化面积不少于0. 5 ㎡, 班级活动室、寝室分别不少于50 ㎡。调查发现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生均户外活动场地为4. 43 ㎡, 生均绿化面积为1. 25 ㎡, 班级活动室为231. 6 ㎡, 班级寝室为188. 4 ㎡, 因而,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园舍建筑各项指标基本达标, 部分幼儿园园舍建设达到良好水平。此外,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各类室内外设施配备基本符合标准, 但消防设备和玩教具配置相对不足,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招生与规模方面,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普遍招生过多, 班额超员, 师资力量相对缺乏。通过调查,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平均每个班班级人数为40, 严重超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规定, 《规程》指出小班人数应不超过25人, 中班人数应不超过30人, 大班人数应不超过35人。《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全日制幼儿园师生比应在1: 6—1: 7之间, 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班应配备专任教师、保育员分别为0. 8—1人。岳麓区师资比为1:10, 可见,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专任教师严重缺乏。
( 二)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一个幼儿园质量的核心, 决定了幼儿园发展的高度。调查发现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总体素质较高, 拥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整体的98% , 其中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占35% ; 幼儿教师资格证获取率为84% ; 教师在编率为30% ; 评上职称的教师占整体的37% 。此外, 本研究根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设计了一套问卷来调查幼师的专业化水平, 每个题目从 “完全符合” 到“完全不符”分为五个等级, 依次赋予5、4、3、2、1分。调查结果显示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为257. 69分, 标准差为27. 349, 其等级水平为4. 16, 基本符合教师专业标准建设要求, 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良好; 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等级水平都高于4, 各维度水平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只有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弱。
( 三) 环境创设
环境作为一种 “隐性教育课程”2, 如何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 教师的环境创设观念和环境创设中幼儿的角色是环创质量的指向标。在环境创设观念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90% 以上的教师认为环创应遵循教育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美观性原则; 72% 以上的教师指出环创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认知、审美能力、社会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和美化环境; 教师们认为环创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幼儿、家长和教师。因而,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环境创设观念比较先进, 符合现代教育学理念。在环创中幼儿的角色定位方面, 49. 25% 的教师认为在环创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 50. 75% 的教师认为在环创中教师应扮演创设者和主导者; 在62. 68% 的班级中, 幼儿作品占教室墙面环境创设的30% 以下; 幼儿参与到教室环境创设的形式大多为资料收集和材料制作, 并未真正意义上参与到环境创设的全过程。因而,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环创观念更多的是一种 “倡导的理论3”, 而不是一种 “运用的理论”, 即能正确地陈述某种观点却不能呈现相应行为。
( 四) 家园合作
陈鹤琴曾说过学前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单靠幼儿园或家庭无法胜任,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发挥充分的成效。4家园合作状况关系到幼儿园教学效果的发挥。关于家园合作观念, 94. 34% 的教师和83% 的家长都认为家长是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 90. 57% 的教师和94. 4% 的家长都会积极地参与家园合作活动。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的家园合作形式多样, 其中开展次数最多的前五项为家长会、电话或短信联系、接送时交流、家访、亲子活动。关于家园合作的内容, 一般都以儿童为中心, 涉及到儿童的各方面, 其中, 幼儿的身体健康、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是双方比较关心的话题。关于家园合作的效果, 教师和家长得分分别为4. 1和3. 7, 处于满意与非常满意之间, 具体体现在双方获得彼此的认可和配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共同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由此可知,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家园合作质量较高, 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
( 五) 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区别于其他农村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乡镇幼儿园的 “领头羊”, 乡镇中心幼儿园有义务引领其他幼儿园的发展。调查显示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都认为开展示范活动的目的在于完成幼儿园计划; 60% 的幼儿园开展的示范活动依据本园的方便而定; 80% 的幼儿园认为开展示范活动的主要障碍是保教任务太重; 80% 的幼儿园开展示范活动的经费来自幼儿园自筹; 80% 的幼儿园开展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化技能、幼儿园制度建设与园务管理; 在示范活动形式中, 乡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 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为示范课、讲座、知识技能竞赛。虽然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 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 “示范作用”的真谛, 导致示范作用流于形式。
发挥示范作用的关键在于自身榜样的树立, 然而调查显示, 与2014年湖南省乡镇幼儿园的均值相比,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部分办园条件处于劣势。在班级平均人数方面, 湖南省乡镇幼儿园为31人, 而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为40人; 在班级平均专任教师方面, 湖南省乡镇幼儿园为1人, 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为0. 6人;在生均绿化面积方面, 湖南省乡镇幼儿园为2. 65 ㎡, 而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为1. 25 ㎡。乡镇中心幼儿园自身建设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其示范作用的发挥。
二、关于湖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思考
( 一) 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镇幼教支持服务体系
研究结果显示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软件建设强于硬件建设, 幼师的专业化水平、环境创设能力和家园合作水平都比较高, 但幼儿园的师资配备、玩教具数量等硬件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就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硬件建设而言, 赶上软件建设的步伐显得十分重要, 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镇幼教支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横向到边”即幼儿园需要教育局、卫生局等政府部门及社会企业、大学等社会机构提供经费、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纵向到底”主要是指教育部、省、市、县等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各项支持政策都应该落实到位, 彻底实践 “谁主管谁负责”。贯彻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策略, 并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需求为出发点, 才能确保上级相关部门队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各项支持政策完全落实到位, 进一步确保乡镇中心幼儿园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示范作用建设。
( 二) 从 “倡导的理论”到 “运用的理论”, 重视教师对理论的运用水平
从调查结果显示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教师理论素养水平较高, 问题在于教师难以将 “倡导的理论”转化为 “运用的理论”。针对该情况, 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从幼儿园管理者而言, 在重视幼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同时, 还应控制招生规模、改进教师评价体系, 比方说实行小班教学, 实现 “1: 6—1: 7”的师生配备, 促进幼师实践 “面向每一个儿童”的理念, 同时也能把幼师课堂纪律管理的时间节省到 “理论———实践”的教学上来; 另外较于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 幼儿园管理者在顾及幼师理论水平的同时, 还更应该考虑到幼师对于理论的运用水平, 着重从这个方面对幼师教学水平、职称评定等进行考察和衡量。二是从幼师这个角度而言, 幼师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 还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的运用, 比方说多参加省市示范幼儿园的培训课程、幼儿园内部教学技能评比、研讨活动、大学等科研单位的教学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
( 三) 加强示范性幼儿园自身内涵建设, 构建 “点—线—面”的示范性立体格局
示范性幼儿园的基本功能就是示范性能力和水平,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是示范性幼儿园的本有责任!5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县级示范性幼儿园、乡镇中心示范性幼儿园都应大力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 如示范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特色的园本课程的开发、园区硬件设施建设等, 同时还应该强化示范辐射的自觉意识, 如制定优秀人才输送到薄弱幼儿园的计划、开展 “送教下乡”活动、全方位扩大幼儿园之间的交流等, 形成 “省—市—县—乡镇”示范性幼儿园 “点—线—面”的立体分布格局, 辐射网不再局限于 “省—市—县—乡镇”的单向性示范导向, 也就是说处于辐射网最底端的 “乡镇”的 “被辐射”视点不应该再局限于 “县”, 而应该以 “县” 为基点, 上升到 “省、市” 的 “被辐射”作用, 形成对乡镇中心示范性幼儿园的 “一点三线”式的示范作用, 即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点, “省、市、县”三线的辐射, 充分发挥 “点—线—面”的立体分布辐射网络的示范作用。
摘要:本研究以岳麓区五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77位幼师、176位家长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 研究发现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硬件建设基本符合标准但发展空间不够、幼师数量与办园规模不协调、师资队伍总体素质和家园合作质量较高、环境创设理论水平较高但理论运用水平有待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性作用流于形式等现象, 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岳麓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秀宏.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3) .
[2]田景正等.湖南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发挥示范作用的情况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2 (1) .
[3]刘厚琴.浅谈示范性幼儿园如何发挥示范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4) .
[4]黄灿等.海口市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及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 (4) .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永恒主题。专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根本举措。职业教育的特质表明,其包括招生、培养、就业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全部基于具体的专业活动。专业外部对接市场的需求,直接感受行业企业发展变化;专业内部凝聚学生、课程、师资、设备、合作企业等一系列办学要素,形成相对独立的办学单元。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历史选择。当前,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江苏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时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接受多元化、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把专业建设作为战略举措,着力提高每个专业的建设水平,全面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一方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利就业、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任。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实施示范专业建设计划”。为落实《纲要》精神,2011年9月,省教育厅正式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就“十二五”期间全省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一、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历史沿革
江苏历来重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一直将专业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手,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探索出一条以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道路,始终保持江苏职业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对接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的宏观部署,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已经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专业建设15年历程,建设宗旨始终如一、建设思路愈加清晰、建设目标与时俱进、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九五”期间开展“专业现代化建设”,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质。1996年初,原江苏省教委召开全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以专业建设现代化带动职业学校建设的现代化”,选择机电一体化和现代农业两大类专业,部署在40所职业学校先行专业建设现代化试点。随后又扩张到6个专业大类、100所重点职业学校,形成专业现代化建设试点燎原之势。在教学体系现代化、教学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4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着力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装备条件、师资队伍和管理模式,建设与江苏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为我省职业教育21世纪的发展探索经验、奠定基础。
“十五”期间开展“省级示范专业认定”,旨在建设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重点专业。2002年9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建设300个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3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示范专业建设不再局限于试点学校,而是鼓励和调动所有学校积极创建,省里组织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在专业设置、课程、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各地和学校对照标准、自主建设,达到水平的专业提出验收申请,评估认定成为示范专业。2002年省教育厅印发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2003年启动示范专业评估认定,到2006年,全省共建成337个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3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十一五”期间开展“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认定”,进一步提升示范专业的质量内涵。2006年,省政府召开新世纪第二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行动计划,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500个中职、8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建设名称虽与“十五”期间相同,但内涵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根据当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形势与特点,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进行重新部署和再次推动。在建设思路上突出“软”“硬”并举,强调专业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对接、专业群(链)与产业群(链)的对接,重点推进师资队伍和实训装备建设。到2010年,全省建成452个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0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历经3个五年建设周期,江苏职业学校一大批骨干、示范专业建立起来,支撑了一批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成为江苏职业教育的品牌与骄傲。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与广大教师对专业建设理解更加深刻,体验到专业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逐步形成推动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部分学校热衷于举办学校熟悉、家长趋同、社会需求过剩的计算机、财会类专业,一些学校对区域内主导产业服务缺位,多数职业学校对区域内新兴产业发展反应滞后,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二是骨干专业与非骨干专业的失衡。推动骨干专业建设的目的是要树立一批品牌与样板,更重要的是为非骨干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经验。实际执行中,骨干专业建成了,非骨干专业却有所削弱了,特别是少数学校还存在一些办学条件薄弱、教学质量堪忧、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三是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面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企业生产服务技术不断进步,职业学校课程不能对接企业岗位要求,设备设施落后于企业生产一线实际,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点任务
(一)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实施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实现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专业规范化”是指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专业质量达到基本规范要求。专业规范化是对职业学校所有专业的要求,目的是促进每个专业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促进每位学生都能接受标准规范的专业教育,这是落实教育公平、促进职业教育内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专业品牌化”是针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强,打造一批对接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品牌专业。品牌专业代表着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最高水平,专业品牌化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高端发展、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必由之路。
“专业特色化”是针对职业学校现实存在的专业趋同、服务产业发展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打造一批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特种行业的特色专业,丰富职业学校专业门类,增强职业学校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化直接对接产业特色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行业性,是职业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必然选择。
专业规范化是专业品牌化、特色化的基础,是“十二五”期间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要通过建设、评估、调整等方式,推动所有专业达到合格标准,确保每个专业的基本水准。2010年,全省首次实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集中备案,全省共设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3466个;首次实行五年制高职新增专业统一评审,全省目前共设置五年制高职专业866个。“十二五”专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所有设置的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都达到合格水平。
品牌化、特色化是规范化的提升与发展,要通过规划、建设、认定等流程,创建一批代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彰显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在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工作中,要注重统筹兼顾,要借助特色化、品牌化专业的认定,推动专业规范化建设,未通过合格认定的专业不得参加特色、品牌专业创建;对于专业合格率较低的学校,要从严控制其参加特色、品牌专业创建。在合格专业认定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全省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
(二)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
1.以专业设置与规划为起点,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专业设置源于产业需求、服务产业需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是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职业学校要建立相对灵活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每个专业要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掌握行业、产业发展动态,编制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新兴专业,逐步调整建设,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强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吻合度的考核,考核职业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比例。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程序,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在程序上减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2.以教学过程监控为手段,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一是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特种行业等,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新职业、新岗位,实时跟踪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全程监控,确保教学任务的实施。专业技能教学与传授的多样性客观上增加了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部分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缺失,实际上造成了教学工作的不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设定的目标任务随意修改,课程教材选用混乱,实习管理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等,严重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必须强化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课程方案、教材选用、实习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全过程监控管理。以严格规范的专业教学,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以提升“双师”素质为重点,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职业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尤显重要和迫切。新的一轮专业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专业建设中,要突出师资队伍的“双师型”要求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要求。全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比例要达到15%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68%。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要求更高。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必须融入每个专业的建设之中。每所职业学校、每个专业都要编制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每位教师都要有个人成长计划,在这五年里实现全省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跨越式提升。同时,要注重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校企合作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新一轮专业建设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打造由学校专业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技能标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4.以保障教学为宗旨,促进教学设备层次跃升。教学设施的主要职责是保障教学开展,职业教育教学需要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实习基地作为强大支撑,也需要与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图书资料、实验设施等教学资源作为重要支撑。据统计,我省职业学校2010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632元,与浙江省相仿,为上海市的40%,在全国居中下水平。同时,这些有限设备设施主要集中在骨干学校、二产专业、优势专业,相当部分学校、相当部分专业缺乏最起码的实验实训条件。在校外实习基地方面,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零落、学校与校外基地的合作松散随意等问题,不利于顶岗实习的管理。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职业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此轮专业标准明确提出了每个专业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要求,提出生均图书等方面的要求。专业建设不能停留于建好实训实习基地、图书馆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是要在用好这些设施和资源上下功夫,将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学生、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
5.以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推进专业建设效益整体提升。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专业建设水平集中体现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未来发展上。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新的《标准》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提出了60%的基本要求,是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同时,对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当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这些直接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劳动合同签订率,是当前最能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保障的重要指标,希望在专业建设中加以重视,并逐步建立起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服务制度,根据毕业生调查反馈的意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学,形成完整、闭合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随着中、高职融通衔接渠道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将直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就中职毕业生质量指标而言,对口升学的学生应等同于对口就业,在新《标准》中将更加注重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实施新一轮专业建设的推进策略
2011—2015年是江苏职业教育实施新一轮专业建设的新周期,深入实施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大幅度提升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职业学校和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1.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此轮专业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与效果,需要省、市、县、校共同努力,协同推进。省教育厅主要研究制订专业建设标准,组织品牌、特色专业的评估认定,指导合格专业建设。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点任务是负责本地区专业建设规划、结构调整,因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工作战略上及时将布局调整的重心由学校层面推进到专业层面;负责合格专业的认定工作,合格专业认定范围包括辖区各类教育机构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应省级评估,开展市级品牌、特色专业认定。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学校主要负责相应区域和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结构调整,要将学校各个专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得更加清晰一些,提出整体专业建设的方案以及每个专业的具体方案,并按照规划与方案具体推动各个专业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2.循序渐进,滚动发展。总体上看,本轮专业建设的要求比较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年推动。2011年将集中组织一次合格专业评定,以后逐年组织对新增专业的合格评定,期间省里将对各市合格专业认定情况进行抽查。计划在2013年或2014年,对所有合格专业进行“回头看”,防止贴上标签的合格专业实际不合格。对不合格专业,各地、各校要组织专门的整改或调整,去伪存真,坚持标准,宁缺毋滥。品牌、特色专业评定将每年组织申报一次、评审认定一次,初步计划每年评审认定约120个中职、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并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推动滚动发展,最终完成建设目标。
3.多管齐下,共同提高。专业建设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抓手,需要配合其他各类举措,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一是以职业学校三项管理规范的执行与检查为基础,推动教学规范化;二是以国家和省级示范学校创建为引领,深化专业建设,将专业建设作为示范校创建的重点,以示范学校创建的资源与条件,协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三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强化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将专业建设的贡献与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组织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学名师、特级教师、专业带头人评选。四是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各级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向专业全面合格的学校倾斜、向品牌和特色专业倾斜。这既推动了专业建设,又深化其他各项工作,使得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1.建筑设计在平面空间布置和立面设计等方面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
2.建筑层数。幼儿园活动室及辅助用房的层数应为三层及以下。办公及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的层数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形式应根据园舍的使用要求、发展需要和当地抗震设防的要求确定。
(1)建筑结构应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2)园舍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
(3)在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区域,严禁使用预制砼空心板及预制砼楼梯构件。
(4)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型号、规格、质量等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
4.建筑防火。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筑耐火等级:楼房不应低于二级,平房不应低于三级。
5.室内净高。园舍主要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活动室、寝室、兴趣活动室等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1m。(2)多功能活动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6m。(3)办公及辅助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m。
(4)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宜根据使用要求及面积大小确定。
6.无障碍设施。幼儿园的入口、道路、门厅、走廊和厕所等,应按照《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的规定设计。7.门厅及走廊。门厅、走廊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幼儿园的门厅宜宽敞,应有利于人流集散通行和短暂停留。(2)单面走廊净宽不应小于1.8m,中内廊净宽不应小于2.4m。(3)厨房和幼儿就餐点不在同一幢建筑内时,应有雨篷连廊连接。(4)幼儿出入的门厅和走廊不应设台阶。地坪有高差时,应采用防滑坡道。
8.楼梯、电梯。楼梯设置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除符合防火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疏散楼梯严禁使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
(2)楼梯的梯级高度要适合幼儿使用特点,楼梯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50㎜,宽度不应小于260㎜,楼梯井宽度不应大于200㎜。(3)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两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600㎜。扶手端部应无棱角。
(4)楼梯垂直栏杆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
(5)利用楼梯平台向下做滑梯时,坡度应小于30°,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9.屋面。屋面应有可靠的防水、隔热、保温措施。
10.防护栏杆。安全防护栏杆(栏板)的构造应采用不可攀登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平顶屋面做活动场地,其四周应筑有不低于1.2m高的女儿墙,并应在内侧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净高不应小于1.2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2)外廊、阳台的栏杆(或栏板)净高度不应低于1.2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11.楼地面。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兴趣活动室的楼地面应做木地面或其他软性面层。门厅、走道、楼梯应做防滑面层。餐厅、厨房、卫生间等用房宜做防滑、耐磨、易清洁地砖面层,同时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
12.门窗。幼儿园用房的门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方便开启、清洁,坚固耐用,有利于采光通风,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使用和通行安全。
(2)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在距地0.6~1.2m高度内应安装安全玻璃,并在距地0.7m处设幼儿专用拉手。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3)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兴趣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楼层无室外阳台、走廊时,应设透空高护栏。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
(4)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兴趣活动室、办公室、保健及观察室、值班室、炊事员更衣休息室均宜设置窗帘箱。(5)所有门窗不应采用彩色玻璃,外窗均应加设纱窗。13.室内装修。建筑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235)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规定。
(2)建筑内装修材料应符合室内装饰材料的卫生标准,其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要求。(3)内墙面、顶面粉刷应符合环保、适用、经济、耐久、美观的要求,色彩要力求明亮活泼,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应做成小圆角。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和兴趣活动室的内墙面,应具有能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
(4)门厅、走廊、楼梯间宜做易清洗、不易污损的墙裙。(5)卫生间、厨房内墙面应做易清洁磁砖护壁至天棚。14.室外装修。建筑外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外墙面应严防雨水渗漏,其色彩宜采用暖色调。(2)建筑外墙面应根据当地建设规划和园内景观的整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装修,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对外墙的大片实墙面,宜根据儿童的情趣和特点,适当布置一些儿童喜爱的图案或装饰。
(3)幼儿经常接触的1.3m以下的外墙面不应粗糙。(4)建筑外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和建筑节能要求。15.卫生间。幼儿卫生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地面应防滑、易清洗,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提倡男女分厕。(2)卫生间的盥洗池高度宜为500~550㎜,宽度宜为400~450㎜,水龙头的间距宜为350~400㎜。
(3)卫生间宜配置成品幼儿坐(蹲)便器、小便器,坐便器高度为0.25-0.3 m,或设置瓷砖贴面砖砌的大便槽、小便槽,两侧使用防滑砖。每班设独立卫生间,数量不得低于以下规定:大便器4个或大便槽3.0m;小便器4个或小便槽2.5m。
(4)卫生间厕位之间宜设置架空隔板,并设置幼儿扶手。(5)洗手、淋浴设备及污水池数量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洗手龙头:6~8个。淋浴龙头:2个。污水池:1个。
(6)供保教人员使用的厕所宜就近集中设置,或在卫生间内分隔设置。
(7)各班的卫生间应设冲凉浴室。16.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兴趣活动室等用房的朝向宜南向布置。(2)活动室的室内采光必须明亮均匀。单面采光的活动室其对侧墙面宜设气窗。
(3)活动室、寝室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活动室、寝室均应安装气窗。并均应安装吊扇。
(4)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兴趣活动室、医务室、观察室、晨检室、办公室等用房宜配置空调设施。设计时应预留空调室外机位置,并做到整齐、美观、安全、隐蔽。
17.照明及电器设施。室内照明应符合以下要求:
(1)活动室、寝室、办公用房等均应采用带保护罩的荧光灯,不得采用裸灯。
(2)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3)各房间内应根据需要配置电源插座。幼儿用房插座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1.7m,并有保护盖板。
(4)保健及观察室、厨房备餐间和幼儿用房宜安装紫外线灯具和显示开启的指示灯。紫外线灯安装应距地面2.0m左右,安装数量以1.5W/m3计算。
(5)厨房内除照明电源外,还应根据需要配备动力电源。18.主要用房固定设备配置。主要用房的固定设施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活动室宜设置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终端。
(2)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教工用房宜设置电话及网络终端。
(3)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宜采用综合布线。(4)园内重点部位宜设防盗报警装置和电子监控系统。(5)园长室、门卫室宜配备报警紧急按钮装置和防卫器械。19.厨房。
(1)厨房装修标准及设施配置应符合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厨房应设置出屋顶的垂直烟道。
(2)因各地燃料不同,烧火间是否设置及使用面积大小,均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如使用罐装燃气,应设置钢瓶间。(3)幼儿园为楼房时,宜设置小型垂直提升食梯。
20.保健及观察室。保健及观察室装修标准和设施配置应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当地卫生部门的规定和要求。21.室外附属设施。室外附属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安全、美观、通透的围墙(或隔离设施),并应安装安保监视系统。
(2)应根据消防要求在园内和建筑内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3)室外活动场地中软质地坪面积应大于70%。
一、幼儿园概况:
大连海昌欣城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内设大、中、小、托共7个班级,共有幼儿160名。
幼儿园设施先进内设有教育网站、监控系统、音体室、钢琴室、架子鼓室。户外设有多种大型运动器械,如跳床、多功能滑梯、钻爬、投掷器械、沙地等为幼儿提供了活动、探索、认知事物、激发情感和发展才能的天地。
幼儿园拥有一批有事业心、有干劲的青年教师,平均年龄27岁,其中本科生50%,大专生50%,90%是学前教育专业,10%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生。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他们开展团队式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促进幼儿园发展的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全体教师以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知识观开展以幼儿发展为主的师生互动式、探究式教育教学活动。
二、标准化幼儿园创建工作情况
(一)、园所管理
幼儿园能认真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和各类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完成计划,执行各类制度,保证了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幼儿园办园思想端正,能认真落实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按章办事,无违规违纪行为。能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有计划的开展家长工作和家庭教育活动,向家长和社区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数符合国家规定,保证了教育和服务质量。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服务工作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好评。
幼儿园能按国家和省要求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有合理科学的一日常规,选用了经审定通过的教师用书,配备了丰富的幼儿读物,玩教具游戏材料。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无小学化倾向。活动区设置合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保证了幼儿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园有完善的卫生保健常规制度,有严格的伙食管理制度,儿童食品采购加工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点安排合理,做到营养配餐。幼儿园重视安全工作,建立了由园长负总责的幼儿园安全管理、防护和检查制度,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岗,责任到人,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开展逃生演练活动,有独立的出入通道,室外活动场所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做到了人防、无妨、技防,保证了幼儿的安全。
(二)、队伍建设
幼儿园能按《全日制幼儿园编制标准》保证每班“两教一保”人员配备,其他人员合理安排,做到园长、教师都持证上岗,并能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提高保教队伍的专业水平。
(三)、教育质量
能够认真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要求培养和教育幼儿,使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性、科学兴趣、艺术表现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四)、办学条件
我园人均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符合《辽宁省幼儿园办园标准(试行)》,幼儿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储藏间配备齐全,设置合理,每班一套,面积达到省定标准。厨房按操作流程设置主副食加工间、配餐间、主副食库和洗消间等,面积达到了省定标准。
每班设有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桌、椅、床、玩具柜、操作台、图书架、饮水设备、用品及琴、电视机、VCD、录音机等设施设备符合省定标准。班级活动区玩具材料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保证幼儿游戏学习活动 的需求,符合省定标准。厨房按要求配备数量充足的厨房用具、儿童餐具等各类设备设施,符合省定标准。户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绿化面积达标,有玩沙、玩水区等。户外活动器械、玩具,玩沙玩水玩具等设施设备及玩具材料符合要求。每班1台计算机、具备接收网上资源的能力,能开展网络研训活动。
三、创建工作成果
(一)加强幼儿园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1、领导班子成员能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幼儿园《规程》和《纲要》。为了提高领导班子的教育水平,幼儿园制订了“建设学习型的领导班子的计划”,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现代化文化科学知识等,更新管理观念、端正办园思想,不断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在教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全园教职工在班子成员带动下,“团结、敬业、奋进、创新”形成了“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为争创优质幼儿园打下坚实基础。
2、完善幼儿园组织机构的建设,由董事会成员重新调整领导班子成员。由全体教职工参与的重新建立的家长委员会、教代会、职工会,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由原来的动能管理转变为现在的效能管理,首先调动全体职工细心体察幼儿园保教工作、卫生保健、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鼓励职工说出自己想法和建议。对好的建议我们采纳,共同为幼儿园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员工们从过去的“应该怎么做”发展到每一位员工明白为什么做,和怎么做最有效,让被管理者心中有目标。
3、在幼儿园的管理中任何变革都应该从幼儿出发,因为幼儿是幼儿园最大的“顾客”,我们必须给幼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重视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每年都有计划的为幼儿添增玩具、图书、创设环境需要的材料。同时我们更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平等、尊重、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开放和自主的生活、游戏、学习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4、任何变革我们都需要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重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引导教职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各种培训班,并有计划的送职工到外地区学习取经。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使幼儿园建设一支热爱幼教、业务精堪,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几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园本的特色教育和教师现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园本教研活动。
1、学教师职业规范、学先进、学典型人物,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了他们的言行,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幼儿他们能耐心引导、积极启发、循循善诱、平等相待,做到奉献爱心,巧取童心。
2、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情景性即时研讨,如领导日常下班看课或检查时及时捕捉到的问题,针对发现问题与教师进行即时研讨。小组讨论,按学科组织的研讨。观摩式研讨,这是教学中最实用的,在观摩课后,教师们根据新课程理念联系教学实际交流找出问题和好的环节,领导的鼓励与支持,教师间的互助补充。沙龙式的研讨等。通过以上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我们以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育重点,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教育为本,使幼儿成为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交往、会竞争的新一代。
1、为了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增加了园本教材,优化了幼儿一日活动,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开设了国学教育课、台湾体育健康活动,及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又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既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又满足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现代幼儿优秀的以免,健康、活泼、聪明、大方,不足的一面,自私、娇气、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在一日活动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师生互动、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使幼儿不断获得学习能力,对幼儿实施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为此我们的教学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认真制定各类教育教学计划,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既关注教学结果,又重视教育过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本,通过日常活动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教育,具体做法是:第一、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以学会做人为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有计划的组织一系列的外出活动,拓展幼儿视野,扩大孩子的生活范围,体验丰富的情感历程。如参观超市、观察社区保洁人员的工作和超市服务员的工作,体验劳动者的辛苦,让孩子们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乱扔赃物、不随地吐痰、讲文明、懂礼貌。如新年前夕,孩子们亲自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亲手动手剪拉,画圣诞老人、折礼物、做贺卡、排节目,节日期间师生之间互赠礼物,共同庆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又结合主题活动。我们还组织幼儿去春游、远足、去劳动公园看画展、采摘果子、参观自然博物馆等,既增长了见识,又增加了孩子之间的有一,并在孩子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保持家园共育 1.经常与家长沟通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把家长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一年来我们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幼儿评价手册、幼儿精彩瞬间手册、致家长一封信、网络平台等与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思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使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把家长请进幼儿园。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运动会、毕业典礼、联欢会等活动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和联系。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游戏,共享天伦之乐,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师和班级老师精心为幼儿创设的生活游戏环境,教师是如何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等,使家长对幼儿园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取得家长的信任。
(五)安全工作
1.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工作放在首位。为了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保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对安全工作加强了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火、放电、防食物中毒及交通事故等。加强门卫工作和校车管理工作。要求各岗位职工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在教学上增设了对幼儿安全意识教育课程,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躲避危险,组织全园安全疏散活动,切实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园所管理方面:幼儿园内涵建设重视不够。环境创设体现幼儿园教育理念和园所文化。
2、队伍建设:有少数保育员、财务人员无证上岗。
3、办园条件:资料室、洗衣间、面积小不达标
4、信息技术方面:幼儿园没达到每班1台计算机,取得国家技术能力人员合格证人数没达到90%。
五、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重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重新设计幼儿园环境。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园所文化体现在环境创设中。
2、组织老师参加电脑培训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取得技术人员合格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每班一机。
3、要求鼓励无证上岗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取得上岗证,落实课程需要和幼儿发展需要。是活动区的活动内容与课程结合,真正体现相互活动区活动课程化。
4、逐渐改善办学条件,设立专项活动室,扩大辅助用房面积。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
DB64 DB64/ T592—20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592—2010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2010–06–04发布 2010–06–04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592—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赋德、苏占堂、金志林、汪海涛、韦杰、杨万平、蒋伟、段巍。
DB64/ T592—2010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和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住院床位在50张以上(含本数,下同)的医院,老人住宿床位在50张以上的养老院、福利院,幼儿住宿床位在30张以上的幼儿园、托儿所。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4/T587-2010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
DB64/T587-2010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建设要求
4.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4.1.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1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1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记录上签名。
4.1.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d)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e)医院的制剂室、高压氧舱室、中心供氧室等危险部位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情况; f)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g)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h)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i)厨房、操作间烟道每季度清洗情况;
DB64/ T592—2010 j)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k)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l)门窗有无设置金属栅栏、大型广告牌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m)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4.1.3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夜间防火巡查不少于2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利用本单位视频监控设备辅助开展防火巡查。防火巡查时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应当在记录上签名。
4.1.4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d)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e)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f)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4.1.5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4.1.6 员工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病房药品可燃包装等可燃物是否及时清理;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d)消火栓、灭火器、逃生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1.7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发现人应及时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4.1.8 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4.1.9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4.1.10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4.2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4.2.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抓好第1、第2灭火力量的建设,熟悉初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程序。
4.2.2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分钟内形成第1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DB64/ T592—2010 a)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其他员工视情引导、帮助人员疏散。
4.2.3 消防控制室接到探测器报警信号后,应立即通知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巡查人员或通过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确认。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向控制室报告,并立即形成第1灭火力量使用附近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
4.2.4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2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b)c)d)e)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控制和扑救火灾; 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4.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3.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组织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定期组织疏散演练。
4.3.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4.3.3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的每个房间;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的每个房间;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的每个房间。
4.3.4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组织疏散逃生时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快转移到安全地点。
4.3.5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员工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后及时清点,对被疏散出的人员进行安抚。
4.3.6 火灾无法控制时,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4.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4.4.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B64/ T592—2010 c)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4.4.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在单位内部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4.4.3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4.4.4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1次消防安全教育。
4.4.5 幼儿园应利用儿歌、游戏、绘画、参观消防站等形式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养老院服务人员提醒和要求老人安全用火用电。4.4.6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呼救、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4.4.7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幼儿园设置“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宿舍门、病房门张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图。并应按DB64/T587-2010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5 验收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验收应按照DB64/T587-2010执行。
江苏电网是华东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东联上海、南邻浙江、西接安徽, 现有10条500k V省际联络线分别与上海、浙江、安徽相联, 3条500k V线路与山西阳城电厂相联, 通过1回±500k V龙政直流、1回±800k V锦苏直流与华中电网相联。
至2013年底, 江苏电网拥有500k V变电站、开关站 (含东明站, 不含政平换流站) 41座, 变压器93台 (组) , 主变压器总容量80750MVA (不含换流变容量) ;500k V线路160条, 总长度10675km (含省际联络全线) 。根据《江苏电网“十二五”主网架发展规划》 (2011~2017年) , 2015年~2017年, 江苏电网将分别建设区外电源500k V配套工程 (包括锡盟直流落点江苏500千伏配套送出输变电工程等3项) 、区内电源点500k V配套工程 (包括溧阳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等5项) 、500k V电网工程 (包括500千伏姚湖开关站扩建主变工程等37项) 。
随着江苏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变电站远景规模越来越大, 但占地面积缺变得越来越小; (2) 由于输电线路通道资源的限制, 线路从原单一电压等级向混压架设的方式转变; (3) 沿线居民的居民住宅由一层向多层发展。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 通常由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 此时变电站总平布置、线路路径、线路塔型基本选定, 环评单位只能针对已经确定的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文章通过梳理江苏省内典型的500k V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化设计方案, 并对其进行环保评价, 得出典型设计中较优的设计方案, 并考虑到周边居民民房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导线对地最低高度要求, 为后续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将极大的提高电网前期工作的效率。同时, 在电网建设中更深入的考虑环保方面的问题, 也更适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了5C1、5C3、5C5、5/2H等13种500k V架空线路塔型, 其中双回路角钢塔10种 (5C1、5C3、5C5、5E1、5K0、5K1、SZT36C、SZV26、5D2、5E3) 、双回路钢管杆1种 (5GE3) 、单回路角钢塔1种 (ZM14) 、混压四回路角钢塔1种 (5/2H, 500k V/220k V混压) , 每种塔型按照同相序 (ABC/ABC) 、逆相序 (ABC/CBA) 、异相序 (ABC/CAB、ABC/ACB、ABC/BAC、ABC/BCA) 6种排列方式进行预测。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工频磁感应强度通常不可能会超过0.1m T的推荐标准限值, 因此只对各种模块典型塔型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预测, 主要计算参数见表1、表1续。
2.2 研究方法
预测采用等效电荷法[1]计算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强度, 设输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 地面可视为良导体, 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
2.2.1 单位长度导线下等效电荷的计算
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 由于输电线半径r远小于架设高度h, 因此等效电荷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在送电导线的几何中心。
设送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 地面可视为良导体, 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
多导线线路中导线上的等效电荷由下列矩阵方程计算
式中:[Ui]-各导线上电压的单列矩阵;[Qi]-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λij]-各导线的电位系数组成的n阶方阵 (n为导线数目) ;[U]矩阵可由送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 从环境保护考虑以额定电压的1.05倍作为计算电压;[λ]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
2.2.2 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
为计算地面电场强度的最大值, 通常取夏天满负荷有最大孤垂时导线的最小对地高度。
当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 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得出, 在 (x, y) 点的电场强度分量Ex和Ey可表示为:
式中:xi、yi-导线i的坐标 (i=1、2、…m) ;m-导线数目;Li、Li'-分别为导线i及镜像至计算点的距离。
3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的典型塔型在经过非居民区时, 按照最不利的架设方式, 即对地高度为11m, 不同相序排列下的工频电场强度预测结果见表2。经过居民区时, 按照14m架设, 不同相序排列下边导线地面投影外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预测结果见表3。
从表2可以看出, 按照同相序排列时, 11种双回路塔型 (含钢管塔) 的工频电场基本均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农田区域10k V/m的标准, 各种相序组合中, 逆相序 (ABC/CBA) 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小, 同相序 (ABC/ABC) 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 异相序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则全部位于两者之间[2]。不等相序 (同相、逆相、异相) 排列情况下, 5C5、5GE3、5GE3、5C3、5E3、5GE3模块塔型相对最优, 5GE3、5E3、5E3、5K1、5GE3、5E3模块塔型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相对最大。相对于同塔双回路而言, 单回路ZM14、混压5/2H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农田区域10k V/m的标准要求。
从表3可以看出, 不同相序排列时, 除了混压5/2H塔型在边导线地面投影外5m的工频电场强度可以满足居民区4k V/m的标准限值外[2], 其他均超出了标准要求。因此线路经过居民区时, 均需要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如果考虑边导线地面投影外5m处的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可以满足居民区4k V/m的标准时, 此时不同模块塔型对应的导线对地高度见表4;考虑边导线地面投影外5m处的地面4.5m/7.5m高处 (2层或者3层房屋) 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 V/m时, 不同模块塔型对应的导线对地高度见表5。各模块典型杆塔走廊宽度 (边导线两侧各外延5m) 见表6。
从表4可以看出, 线路在经过居民区时, 如果边导线地面投影外5m处为1层民房, 需要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到15~24m;如果边导线5m处为2层或者3层民房时, 需要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到16~24m、18~26m。
综合考虑线路走廊宽度, 在不同相序排列情况下, 相对较优的双回路模块为5GE3、5C1、5C3、SZT36C、SZV26。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建设同塔四回混压线路可以有效降低工频电场强度, 同时也可以节约线路走廊。
4展望
目前,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已经开展了“十二五”电网规划环评工作[3], 对电网规划的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进行了科学评价, 从宏观角度重点关注实施方案与环境因素的协调性[4]。但所有的建设项目均以设计为基础,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5,6,7]。针对不同的区域, 研究适宜的模块塔型, 相序排列, 提出不同的环保标准化设计方案, 从源头控制, 减少和预防电磁环境污染,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S].
[2]齐建召, 张国华.500k 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 2011, 30 (3) :32-34.
[3]杨凯, 杨光俊, 刘红志, 等.江苏省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实践与思考[J].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3, 29 (4) :1-4.
[4]罗嘉佳, 吴仁海, 林海健, 等.国规划环评中协调性分析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 (1) :191-194.
[5]薛辰东, 瞿雪弟, 韩辉.不同塔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 2007, 23 (4) :12-15.
[6]窦飞, 李树森.500k V同塔四回架空送电线路电场分布的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 2004, 23 (1) :11-16.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20-05
【作者简介】陈向阳,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13)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2005年,以《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颁布为标志,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1]这一轮课程改革使得“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江苏职教领域深入人心,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江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过去十年课程改革最大的短板,在于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教学标准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标准缺位,就会导致职业教育教学缺乏依据,教学改革只能是盲人摸象,随意而为。”[2]在2013年全省启动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础上,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时隔十年,江苏职教人再次出发,既顺应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经验,又直面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迫问题,全面启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工作。
一、核心素养内涵的再认识
近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一个非常时髦的热词,并在2014年初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由此,“核心素养”被置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地位。为贯彻这一意见,基础教育领域率先组建专家团队,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该体系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三个维度、十项核心素养指标。[3]基于这一总框架,普通高中各学科集中研究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作为各学科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事实上,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影响最大、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研究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该组织1997年就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与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最终提出了一个包含“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九大核心素养的框架。[4]这一核心素养框架,不仅超越了基础知识与技能,包含了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同时将反思置于核心的地位,反思性行动能力培养被认为至为关键。受其影响,欧盟在200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首次使用“Key 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简洁务实地将之界定为“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以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它是特定情境中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第三个影响较大的核心素养框架是美国的“21st century skills”(21世纪技能)。2002年,美国教育部联合苹果、戴尔、思科、微软等一些企业和颇具影响的民间研究结构,开始系统研制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需要的“21世纪技能”。该框架包括认知技能、人际技能和自我技能。由此观之,虽然这些界定对于“核心素养”的表述不同,但它们体现的内在关切是一致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的生存、工作与发展这一问题。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巨大,且正在转化为我国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实践,当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同样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事实上,若我们深究核心素养概念源流的话,其最早却是来自职业教育和经济界。德国社会学家梅滕斯1972年即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由于其划分过于抽象,没有在职业教育界得到广泛推广。其后,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共同提出六大核心技能(key skills),包括沟通技能、数字的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合作、提高学习能力与增进绩效、问题解决。其中前三项称为硬技能,在英国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中属必修课程,后三项是软技能,包含在所有现代学徒制培训计划中。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关键能力框架。深入分析各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内涵的演变,可以发现早期的关键能力界定更多由经济界主导,完全从属于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社会、文化、环境、个人等维度开始被纳入关键能力框架,各国开始在新的界定之下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由此,近几年国际职业教育界提出的competence、skill等词继续翻译成“能力”或“技能”就不那么确切,且容易引起误解,与传统能力、技能内涵相比,最大差别还包括态度和经验方面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迅速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绝非偶然,它恰恰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即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正如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主文件所指出的:“雇主所要求技术和能力的范围与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兼备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负责任的创造和参与精神等。”[5]当然要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澄清有关认识。其一,之所以不用惯用的能力概念,并非简单移植普通高中课标的提法,而是更加强调态度、责任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一个人再有能力,若没有正确的态度,仍称不上具有素养,由此可以纠正职业教育界长期存在的重知识、重技能、轻态度、轻素养的教育缺失。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体现了对整全的人的回归。其二,核心素养并非是对三维目标的摒弃和简单取代,而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它更加指向育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合乎“全人教育”的理念。其三,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存在脱离情境的素养,它与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将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转化时,还面临诸多方法论的挑战。
二、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标准开发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适应经济和职业世界的新变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核心素养正是适应信息时代对工作世界、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6]信息时代使得职业世界及其对人的技能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曾参与过OECD核心素养框架研究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维等研究了美国1960―2009年间劳动技能的需求变化后认为:常规性手工技能和认知技能的需求直线下降,非常规性手工技能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在2000年以后止跌且略有回升,这主要来自于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以及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标准化的反抗;而非常规分析技能和人际互动技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变化表明,日益增长的劳动技能需求主要是善于处理非常规性任务,完成这类任务需要的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的能力,恰恰是国际核心素养运动关注的焦点。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趋势来看,信息社会的性质也越来越清晰。据中国就业研究所2012―2016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传统制造业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第一、二产业的衰落非常明显,各个行业都在拥抱互联网,并积极地被互联网所改变,“互联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这意味着,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基于核心素养构建课程和教学的新体系,以适应未来经济、职业世界和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期待。
(二)有助于矫正职教课改存在的诸多误区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各种改革方案与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课改名词不断涌现,如项目课程、任务本位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等等,但由于缺乏统领课程的“魂”,很多变化只是体现在形式上,缺乏对职业教育功能和存在价值的内在审视。另外,由于职业教育急于想证明自己的工具价值,完全把自己与“自由教育”对立起来,使得课程改革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一些课程在能力本位的宣言之下,基于某一具体岗位进行能力分析,把能力看作孤立的行为,认为多种单一能力叠加就能获得综合能力,而没有把“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无法形成对工作和任务的整体认识,这就导致课程内容依然呈现为一些破碎化的知识与技能。所谓工具、材料、设备的学习只具有功能的意义,职业教育的学习活动常常被置于一种真空的状态下,没有与具体的职业情境结合起来,更没有与个人的责任感、广阔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紧密联系起来。正如欧莱利(ORiley)所认为的:“他们在教学时从来不谈技术文化、不谈社会经济学、不谈环境;他们只教制造技能,而不提制造物品背后的总体思想。”[7]事实上,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同样不是制器的教育,而是成人的教育。在本次江苏职业教育课标开发中,我们明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课程,为矫正职教课改诸多误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职业教育不只是机械的技能操练,不只是让学生知晓什么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做什么”,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关键能力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三)有助于统筹推进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
与基础教育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化意识比较欠缺。教育部虽2006年就提出要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工作,但至今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8]即便是各项职业教育发展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江苏,虽然2005年便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但直到2013年才开始在部分专业编制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建设工作一直未能真正启动。如果缺乏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利益相关者就无法衡量和有效监控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要使这种标准建设工作得到整体有效推进,缺乏一个统合的主题是不可想象的,核心素养恰是这个灵魂性的概念,通过对其不断的分解、细化与复合,可以促进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的有效衔接。
三、核心素养之课程标准转化
(一)充分体现方向性,在“新”字上下功夫
课程标准呈现的虽是一个政策文本,但其背后反映的是思想理念。江苏职业教育已进入整体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体现课标的方向性,在“新”字上下功夫,是我们在课标开发时首先强调的问题。其一,就是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这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人才培养中我们不再一味突出单一的操作技能训练,过于追求技能的娴熟度,而要更多地关注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批判性思考、负责任的态度、合作与安全的意识等,这些恰恰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其二,就是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围绕核心素养去选择和重构课程内容,就能较好地解决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中长期存在的“多”与“少”、“新”与“旧”这两对棘手的矛盾。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根植于情境,它是学生在具体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培育起来的。多设计一些典型的任务情境,“少而精”而不是“多而杂”地重构课程内容,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情境化和条件化,而非去情境和破碎化,是本批次课标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与“旧”的关系处理上,既不能选择落后职场的内容,也不能教十年后才用的前沿知识(学生毕业后同样难以适应),在内容选择时要努力做到与职场需求同步发展。其三,就是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核心素养所涵盖的“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不仅是课程改革质的升华,也充分彰显了对学习本质的新理解。“学习,是同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同自我的相遇与对话。”[9]这意味着,课标不仅要明确教什么、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还要明确怎么教、怎么学,只有创造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和学习文化,开启与技术的认知性对话、与他者的交往性对话,以及与人自身的伦理性对话,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地得以培育。
(二)充分体现专业性,在“实”字上下功夫
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超越,体现在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一核心素养主要构成上,它们的内涵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一致的;其超越体现在,核心素养表现了对人的回归,三维目标不再是最终的目标,而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与路径,由此课程标准有了人的身影。当然,要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体现出一致性。一致性即专业性。一是在课程目标上,要实现一般的专业核心素养向课程核心素养转化,关键是整合三维目标,避免孤立地将三维目标分述,只是一味地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模糊用语,而是按照做事的维度,即在什么条件下,个体能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标准,让人一看就有形象的目的,同时品格应内化在做事的过程中。二是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更要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重组内容结构,精选知识与技能。目前采取的“项目+任务+教学要求+参考学时”和“模块+教学单元+教学要求+参考学时”两种框架,依课程具体的性质而选用。关键是要说清项目(模块)选择的依据,采取的设计逻辑,是否具有典型性,只有将知识与技能还原到具体的问题情境、工作情境中,才能避免碎片化倾向。三是在实施建议上,核心素养同时还意味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所以在课标开发时,我们明确要求将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凸显标准对教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实施和评价建议出现笼统和泛泛而谈的现象。当然,一个好的课标还要做到管用和好用,课标的最终目的还在于用。只有把这些美轮美奂的理念变成扎扎实实的课堂实践,把它转化为考纲和评价设计,落实才真正有了保证。
(三)充分体现科学性,在“准”字上下功夫
从最初确立课程目标到经过调查实证获得内容标准,两者必须要相互对照。一方面要认真研究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键表现,以此来审视课程内容;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看他们是否有兴趣学、能否学得好,关键是解决容量和难度的问题。少而精不是少而低,这个“精”是精要、准确、典型,从有限的内容中挖掘出丰富性。如果内容不能减少到足够“精”,课程目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从经过调查实证获得的内容标准出发,衡量课程核心素养的合理性。只有相互对照,才能形成比较精当的内容标准。另外,从课程标准本身的性质来看,它是一个公共文本,不是学术著作,这就要求话语的表达要通俗准确,不能有含糊不清的地方。要站在不同的读者立场来审视文本,使所有相关利益者都能够理解:对于最直接的使用者教师来说,他们能够理解标准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吗?对于雇主来说,他们是否清楚学生毕业时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信息吗?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标准并清楚其中对他们的期望吗?
江苏职业教育课标开发虽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但为此进行的理论研究、预备性调研、可行性研究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等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是否具备足够的实践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标准的开发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课程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将一直走在追寻的路上。开发标准只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最容易的一步,未来的创造和实施之路将更为艰难,也更为漫长。
【参考文献】
[1]刘克勇.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J].江苏教育,2009(33).
[2]马成荣,陈向阳.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前提在规范管理,关键在激发活力[N].中国教育报,2015-11-05.
[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报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4]石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R].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2012.
[6]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7]钱旭鸯.当前技术话语的块茎学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1(5).
[8]陈向阳.标准化: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石[J].江苏教育,2016(3).
【江苏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荐阅读:
江苏省幼儿园等级10-22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社团的建设调查报告11-07
山东省幼儿园建设标准09-15
【江苏】学习心得05-29
江苏中考范文10-03
江苏高考状元笔记06-07
江苏省政府项目07-05
江苏高考范文作文09-14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09-27
江苏广电笔试题目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