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期限问题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审理期限问题(推荐6篇)

审理期限问题 篇1

审限问题一直是人民法院坚持“公正、高效”主题及时审判各类案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2日公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2003年又部署了进一步清理超审限案件的专项活动。但是,人民法院案件超审限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清旧出新问题更是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在我们不断加强审限意识,严格审限责任制及其健全审限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当着重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管理措施,实现从“不得超审限”向“预防超审限”的管理目标转化。如细化审限责任阶段、严格延长审限审批,尤其是理顺审限统计工作等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仅从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方面谈些个人看法。

一、关于细化审限阶段及审限责任问题。主要是一个案件从立案庭立案审查人员的审查立案及案件移送,到审判庭法官的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及评议,庭长或主管院长的监督审核,复议及判决、送达等几个阶段,均是应当细化和管理的重点。应该说,我们许多法院都制定了相关的落实审限责任的管理制度,但问题在于这些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缺少督办和审查追究机制。对一些严重超审限的人和事予以追究和通报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仍然属于外在的事后追究和后果警示,并不等于内在机制上的规范和防范。尤其是涉及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庭前准备与开庭审批之间,因不同原因造成审限拖延上的矛盾等。笔者最近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最高法院发回重审的一个案件需要追加当事人,立案庭取回案件依法追加该当事人后,将案卷再转回审判庭时,这段期间做出没有注明或作说明登记。那么,这段时间应怎样计入审限或审限责任范围?如果二审办案法官审案发现,一审判决书尚未送达,而作退案补充送达处理的,除立案庭在立案审查阶段的责任外,这段时间的审限责任期间如何确定?是应该作为重新立案计算审限,还是应该自然扣除这段审限期间?

二、关于严格延长审限审批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超审限问题往往与延长审限问题有密切关联。民事案件超审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办案法官审限意识不强,疏于对案件审理期限的关注,案件审理工作一开始就计划不周,抓得不紧,以至不知道已超期或审限将满。尤其是个别法官在审限即将届满时才发现问题,匆匆忙忙向院长提出审限延期申请,造成庭长、院长在审核或审批时间上的压力,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审查申请原因或理由。二是办案法官对最高人民法院审限制度的规定疏于学习和掌握,往往注重于送达公告、委托鉴定等不计入审限期间的统计,而忽视了因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鉴定、或勘验(重新鉴定或勘验)等等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因此,有些审限尚未到期的案件被误认为即将到期而申请延期。此外,在延长审限的申请理由、庭长审查和主管院长审批上,一直存在着掌握宽松、把关不严的情 1

况,庭长审查或主管院长审批时,有时基于对法官的信任,或审限将满的紧迫感而对已存在可不计入审限期间的情况未能查明而批准。

三、关于理顺审限统计问题。一是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和开庭审理阶段中,对发生的法定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和事由,应当以书面形式确定并向庭长报告。庭长审核后交内勤登记,内勤书面通知负责审限统计管理的立案庭备案。立案庭登记备案,相应调整审限届满时间。二是办案法官提交的延长审限申请书,必须明确原审限期间,报请延长的理由,请求延长审限的具体时间。庭长审核和院长批准,同意或不同意延长该申请期间的,只需批注意见;如果确定不同意该申请时间的,则需明确应当批准的具体时间。审判庭登记后通知立案庭登记备案。理顺审限统计问题的目的,在于协调审限统计管理部门与各审判庭就案件具体审限变化情况的信息通畅、准确,保证审限问题上的统一性、准确性,避免出现矛盾或扯皮,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将审限的催办、督促和监督机制落到实处。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对各类案件(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的审限、审限的计算、延长审限的报批等,规定的比较明确。本文仅就该规定的第九条第(五)项规定,在审判实践当中如何理解和掌握,谈些个人看法:

1.该条款规定的不计入审限期间的四种情形或事由,都是应当基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为前提。从规定的字面内容上看,并不包括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特殊需要依职权提起的情形。虽说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是提起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等的主要前提,但是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调查事实或调取新的证据等时间,也应该列入不计入审限的期间。例如,当事人虽无争议,但其实施的民事行为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利益的情形,或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等事项的,则也不能不查。有些调查的事项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也应当列入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因为,人民法院只有通过一定的调查取证工作,才能发现及确定有无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利益的事实和相应的证据。同样,法院调查的证据也应当在“延期审理”的预备庭或庭审中交由当事人质证认可。

2.应当注意的是,该条款在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等情形或事由时,没有限定在案件的一审、二审程序在适用上有何区别。虽然该条款规定有调取“新的证据”等,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则》的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明确“新的证据”在一、二审程序中都会存在。因此,该条款的审限规定在一、二审程序的案件中,均可以适用。

3.针对上述情形和事由的“法院决定”是否延期审理的审查决定期间,是否也在不计入审限期间范围呢?一般理解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法院决定同意或不予同意延期审理的情况,同意延期审理的自然有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等工作实施的期间。不予同意的则没有这些工作实施的期间,原则上也不存在不计入审限的期间。二是在审查、决定的程序上,一般应为如果审查决定的结果是不同意的,除重大、疑难案件外,合议庭审查、评议、决定即可。如果合议庭决定的结果是同意当事人申请的,还必须提出“延期审理”的“一个月之内的期间”,而后经庭长审核后报院长批准。这样,合议庭、庭长、院长的审查直至做出决定的时间,都有可能影响原开庭审理的时间,是否也应不计入审限期间?因为,办案法官对当事人申请的审查、评议决定,庭长、院长审核和最后批准确定等工作,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因为其他案件的开庭、评议,开会等不能及时进行。因此“法院决定”的期间应当不计入审限期间。

审理期限问题 篇2

关键词:审限,扣除

审理期限, 简称审限, 是指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最长期限, 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六十一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 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 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

为提高诉讼效率, 确保司法公正, 2000年9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法释[2000]29号, 自2000年9月28日起施行, 现行有效) 。根据其第二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经本院院长批准, 可以延长六个月, 还需延长的, 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可以再延长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 期限为三个月。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 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但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 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二)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三)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四) 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五) 中止诉讼 (审理) 或执行至恢复诉讼 (审理) 或执行的期间。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三条则规定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双方当事人和解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审限内。

换言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不计入民事诉讼审理期限的期间只有下列五种: (一) 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二) 公告、鉴定的期间; (三) 双方当事人和解期间; (四)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五) 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六) 中止诉讼 (审理) 至恢复诉讼 (审理) 的期间。

二、个别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增加的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

司法实践中, 个别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法律 (含司法解释) 规定, 结合本省审判工作实际, 另行针对审理期限出台了关于审理期限的司法文件, 如:

(一)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案件执行审理期限的规定》 (川高法[2005]505号, 2005年12月9日审判委员会通过, 2005年12月19日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其中, 第一条规定:审理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行政案件从立案之次日起至裁判宣告或调解书生效之日止的期间。审理期限从人民法院立案之次日起开始计算。反诉案件和追加当事人的案件, 从立案受理反诉和决定追加当事人之次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1.因国家政策性调整需要暂缓审理的案件, 暂缓审理的期间;2.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

(二)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规定 (试行) 》 (鄂高法审办[2010]2号, 2010年5月6日审判委员会通过修订, 自2010年5月20日起执行) 。

其中, 第十八条规定:下列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1.当事人申请追加被告或者第三人以及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后给予答辩、举证的期间;2.民事案件需要做调解、和解工作的期间;3.报上级人民法院请示的期间;4.需要补充调取相关案件卷宗的期间;5.案件重大、疑难, 需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 自提交审判委员会之日起至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止的期间, 不计入审理期限;6.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案件, 需要做协调工作不能急于结案的, 由合议庭讨论并经主管院长批准, 可不计入审理期限;7.需要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的案件, 征求意见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期限管理实施意见 (试行) 》 (粤高法[2009]362号, 2009年10月10日审判委员会通过, 自2009年10月20日起执行) 。

其中, 第九条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一庭领导批准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第十条规定: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1.开庭审理前变更主审人的, 变更前的时间;2.审理期限届满前, 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案件, 从申请之日起三十日的调解期间;3.等待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期间;4.向上级法院请示、报核期间;5.征求本院其他部门、其他单位意见期间;6.因特殊原因, 经主管院长批准, 暂缓宣判、暂缓处理的期间。

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得出:四川、湖北、广东省人民法院结合本省审判工作实际出台的关于审理期限的司法文件中规定的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较之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限的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 增加的期间主要有: (一) 反诉; (二) 增加诉讼主体; (三) 变更诉讼请求; (四) 调解……或是采用不计入期限的期间的方式扣除审理期限, 或是采用重新计算期限的方式扣除审理期限, 如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反诉案件和追加当事人的案件, 从立案受理反诉和决定追加当事人之次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三、对上述不计入审理期限期间的分析

(一) 反诉、追加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立案之日”

当事人提出反诉、追加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 是为“诉”的本质变更, 审理期限起算日的“立案之日”应重新计算为人民法院受理反诉、准许追加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之日, 即原“诉”立案之日至人民法院受理反诉、准许追加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之日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其中, 本诉如不与反诉合并审理, 独立于反诉作为裁判的, 则本诉、反诉的审理期限分别自各自“受理之日”起算, 但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几乎为零。追加当事人, 包括原、被告申请追加被告、第三人,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原告地位) 参加诉讼, 以及人民法院依职权追加的当事人、第三人。变更诉讼请求, 包括增加诉讼请求 (及其所依据的事实) 以及不同种类的诉讼请求, 减少诉讼请求的, 因不超出原“诉”审理的范围, 只是在剩余的“诉”中一并处理, 故无须扣除审理期限。

(二) 双方当事人和解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双方当事人共同要求自行庭外 (调解) 和解, 是通过共同的诉讼行为请求人民法院在一个期间内暂时停止行使司法裁判权对“诉”进行裁判, 而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合意处分实体权利, 虽不属于“诉”的本质变更, 但从“诉”的本质来看, 既然双方当事人合意请求人民法院在该期间内不对当事人纠纷之“诉”行使司法裁判权, 同时这一合意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遵循司法之谦抑性, 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故双方当事人共同请求自行庭外 (调解) 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但必须注意的是, 只有双方当事人共同请求庭外 (调解) 和解的期间才能不计入审理期限, 且期间一般宜以三十日为限。司法实践中, 一些人民法院 (承办法官) 由于某些原因将仅有一方当事人请求庭外调解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是错误的。

(三) 人民法院案件内部流程是否不计入审理期限

对于个别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限的司法文件中规定将人民法院案件内部流程所需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笔者认为, 人民法院案件内部流程所需期间既不涉及“诉”的本质变更, 又不影响“诉”的本质, 而且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三个月”“普通程序审理期限六个月”已然考虑人民法院内部流程所需期间, 因此, 人民法院案件内部流程所需期间应计入审理期限, 如确因案件复杂需要请求等原因导致人民法院内部流程较多的, 应当依照延长审理期限的相关规定申请延长期限。

(四) 审理期限扣除应当注意的其他问题

1. 公告起止期间。

司法实践中, 公告扣除的起止期间一般是以公告之日为起始日, 经过六十日为终止日。但笔者认为, 起始日设置为立案之日更为合理, 如此可避免立案之日至公告之日期间成为审判“无用功”期间, 但承办法官应尽勤勉义务, 不得拖延进行公告送达。

2. 鉴定起止期间。

人民法院准许鉴定申请的, 应以当事人申请鉴定之日为起始目, 人民法院收到鉴定机构鉴定意见书并将鉴定意见书送达当事人之日 (以最后一个收到为准) 为终止日, 但承办法官应尽勤勉义务, 不得拖延对外委托鉴定以及送达鉴定意见书副本。

3.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如上所述, 有管辖权的受诉讼人民法院是“诉”必不可缺的构成要素, 此种情形下, 受诉人民法院是否有管辖权, 只能在管辖权争议明确后才确定, 因此, 应以立案之日为起始日, 以受诉人民法院收到二审人民法院驳回当事人管辖权异议的裁定生效后的退卷之日或收到共同上级法院确定管辖的文书之日为终止日。

4. 建立不计入审理期限告知制度。

审理期限问题 篇3

案件的审理期限

一、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1、公诉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关联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2、自诉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九条第一款 审理公诉案件的期限,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原一百二十六条修正为一百五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九条第三款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3、简易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4、审判监督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二、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1、普通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由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简易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特别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由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

4、审判监督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3条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决定在审的次日起计算。

5、涉外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限制。

三、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一条第一款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

案件审限的计算和不计入期限的期间

一、刑事案件

1、刑事案件审限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款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三款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以内;计算法定期间时,应当将路途上的时间扣除;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但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在押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第三款 以月计算的期限,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一个月,如本月一日收案至下一个月一日、本月最后一日至下一个月最后一日为一个月的审理期限;本月一律按十五日计算期限。

2、刑事案件不计入审理期限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条 审理期间,对被告人作出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 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理由。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该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告知理由并继续审理。

依照前款规定延期审理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延期审理的时间不计入审限。

二、民事案件

1、民事案件“期间”及审限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前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9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日计算的各种期间均从次日起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4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不得延长。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可以转为普通程序,由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2、民事案件不计入审理期限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4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三、审理期限计算的其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期限,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九条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期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四)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五)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七)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八)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九)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十)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物业交接案件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 篇4

物业纠纷案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其中物业交接问题是物业纠纷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矛盾激化后的集中反映。经调研,海淀法院民四庭总结物业交接案件审理存在以下五大难点:

1、案件具有群体性特征。物业交接与小区每位业主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若矛盾尖锐或悬而未决,将造成小区秩序的混乱,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加大法官审判压力。同时部分业主具有盲目性与从重心理,易被单方面信息误导,进而引发群体性信访案件。

2、诉讼主体利益诉求多样。物业交接纠纷势必会打破业主原有生活秩序,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业主在审理中易形成不同的利益诉求,由于诉求的多样与多变,客观上造成法官审理用时较长。

3、诉讼主体质疑交接合法性。法官在审理物业交接案件中,常发生部分业主或老物业公司对更换物业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或做出更换物业决定的机构是否能代表全体业主的利益产生强烈质疑的情况。此时法官需审理的案件范围被扩大,若裁判不当,将引发更深层次的纠纷。

4、交接事项与标准不明确。物业交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规定又因带有体制转轨的因素而明显滞后。物业交接的实质问题诸如如何界定物业管理用房、小区内专有部分及共有部分、锅炉房的权属、车位及车库的归属、物业管理启动性经费的核算及清结仍缺乏可操作性规范,造成法官裁判中无规可查,无章可依的局面。

5、交接过程监管机构缺失。目前法律规范中尚无明确机构对物业交接过程具有监管职责。群众基层组织如街道多处于救火队的位置,进行事后监管,即当小区业主基本生活秩序因物业交接纠纷被严重干扰后,出面进行干预,但此时双方矛盾已较为尖锐,诉至法院后,常出现双方坚持己见但均无证据证明的情况,使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造成被动局面。

针对上述物业交接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难点,结合近期北京市政府、市建委先后出台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北京市物业项目交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及部门规章,海淀法院民四庭从法律适用、事实认定、矛盾缓解三方面提出对策:

第一、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机制。针对审理中遇到权属界定不清、规范不明确的情形,要求法官及时与建委、房管、规划等行政部门就个案进行沟通,同时不定期召开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参与的专业研讨会,探讨物业交接存在的疑难问题。一方面使法官充分听取职能部门的专业意见,确保裁判合法,一方面确保职能部门了解产生矛盾的症结点,完善规范。

第二、诉讼中拟引入第三方机构。针对案件审理中物业交接专业性、较强、事实不易查清的情况,根据个案案情,将在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即由第三方机构对于物业场地、费用、设施、资料等项目的交接出具查验报告,以破解物业交接中界定不明、权属不清、资料难全、费用难结的现实困境,促使法律事实与事实情况尽量接近,确保裁判合理。

调解程序的启动和期限问题 篇5

调解程序的启动和期限问题

核心内容:调解的程序性问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启动问题,一个是期限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怎样存在的呢?当事人需要如何进行理解呢?下文将是详细分析,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1、关于庭前调解

在案件受理后,答辩期满前能否对案件进行调解,《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5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的规定及相关条款(128条)的理解,只要当事人自愿,调解应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全过程。《民诉意见》第9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的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23项措施》)中规定:“民事诉讼过程中,调解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进行,法院不得以调审分离拒绝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正当请求。”

据此,诉讼调解应包括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和庭后调解。实践中有许多法院采取这种作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总结出了成功经验。如庭前调解有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的“即时调”,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所以,《若干规定》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有观点认为,答辩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答辩期是法定期间,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剥夺了当事人的答辩权。还有观点认为,过分强调庭前调解与以“一步到庭”、“当庭宣判”为标志的审判方式改革旨在实现民事诉讼模式的现代化转型,解决审判机能弱化的理念相悖。笔者认为,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是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会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及时解决纠纷,实现“公正与效率”为目标的,而庭前调解强调了当事人意思自治,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符合现代司法理念。

2、关于调解程序的启动

答辩期满前的调解有两种启动方式,一是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可以立即进入调解程序;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二是由法院主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也可以进行调解。但在答辩期满前法院不得以职权主动启动调解程序即使在答辩期满后的程序中,法官也不得依职权开始调解程序,因为是否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应完全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决定。而在司法实践中,多数案件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进行调解的。从表面上看,依职权主动进行的调解,以当事人同意为前提,并未违反自愿原则。但实质上,当事人对行使审判权的法官往往有种敬畏和服从的思想,当法官提出调解时,当事人不可能不考虑法官的意见。所以,调解开始只能依赖于当事人的意愿,而不能由法院依职权开始。作为司法政策执行者的法官,在思想观点上应当适应司法政策的变化.否则,将难以发挥调解应有的作用,更得不到当事人乃至社会的呼应。我们应当摒弃过去那种调解程序的启动以法院为主,以双方当事人为辅的职权主义模式,树立当事人自愿是调解程序开始的唯一条件的理念。

3、关于调解期限

“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及时性就是要尽快解决纠纷,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基本要求之一。及时调解是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目标的要求。为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审结案件,尽快解决民事纠纷,稳定社会秩序,《民事诉讼法》对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期限都作了明确规定。其中的一审简易程序、二审程序的审限只有三个月.由于审限的制约,庭前调解一般不能过多拖延,调解不成必须进入审判程序。若长时间调解下去,案件往往不能在法定期间内审结,影响了审判人员的调解积极性。有的审判人员对案件进行简单的调解后即进行判决,导致有些本来可以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最后却采用了判决方式解决。笔者认为,审限属于强行性规范,是对人民法院和审判人员的约束,违反该规范即为违法,但不应约束当事人。因为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当事人的“私事”,应让当事人“坐下来慢慢的谈,妥善的解决好自己的事”。所以,应给当事人选择审限的空间和自由。

《若干规定》从有利于促成调解的前提出发,同时又能保证案件不超过法定期限,规定了两种期间不计入审限:一是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当事人在庭外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诉讼进程应由当事人把握,法院不应进行干涉。二是在答辩期满前调解不成,各方当事人同意继续调解的,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在答辩期满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33条第3款规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定:“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第81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解释中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和第七十九条规定的限制。”在司法实务中,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举证期间一般不少于三十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举证期间一般不少于十五日(与答辩期相当)。“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但延长的调解期间是否计入举证期间呢?司法解释未作规定。对此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若干规定》规定的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但应当计入举证期间。因为调解与举证是不同的诉讼行为,调解程序应适用《若干规定》关于调解期间的规定,举证程序应适用《证据规定》关于举证期间的规定。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计入审限的调解期间也不应计入举证期间,因为既然可以把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也可以把调解期间不计入举证期间。

《若干规定》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是为了使当事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争议的事项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调解是以诚信为基础,通过双方的谈判解决争议。若当事人一边进行“和谈”,一边在积极“备战”,容易使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认为对方缺乏调解的诚意,调解也就难以成功。既然当事人“不计前嫌”,一切“向前看”,以最大的诚意来进行调解,就应当有一个和谐的氛围。若将该期间计入举证期间,因调解不成,当事人失去了举证期间,导致证据失权而败诉,则会影响当事人的调解积极性,不利于发挥调解的作用。所以,应让当事人“以诚相待”,“心无二意”的好好调解“一把”。双方若在此环境中仍“和谈”不成,再进行“备战”不迟。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不计入审限的调解期间,也不应计入举证期间。我们对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应从体系上进行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

审理期限问题 篇6

编者按:公正、高效地审理涉外商事案件,对于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五庭的唐玉珉同志作为一名从事涉外商事审判工作的资深法官,从管辖权、当事人资格审查、涉外送达、对公证认证文书的审查、做好“限制出境”工作等审理涉外商事案件的关键环节,将自己的办案心得总结成文,对于提高涉外商事审判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现作为“审判经验和方法”专辑之二十二编发,供参考。

涉外商事案件审理中的若干程序问题

唐玉珉

一、关于管辖权的问题

1、涉外商事案件管辖的几种形式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商事案件的管辖主要有:一般管辖、特殊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推定管辖五种。在涉外商事诉讼中,主要是后四种,《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至246条分别做了规定。

2、行使涉外案件管辖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主要包括:(1)根据民诉法司法解释第305条的规定,属于我国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用书面协议选择其他国家法院管辖。但协议选择仲裁裁决的除外。(2)民诉法司法解释第306条规定“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一方当事人向外国法院起诉,而另一方当事人向我国法院起诉的,法院可予受理”。最高法院在2004年底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中,再次予以了肯定。(3)要注意涉外商事诉讼与海事诉讼的区别,如属于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管辖。

3、如何正确处理当事人之间存在仲裁条款的案件

法院在受理涉外商事案件时,要认真审查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中订有或者事后达成仲裁条款,把好立案审查关。发现有仲裁条款的:(1)如仲裁条款有效的,不应受理。(2)如仲裁协议可能无效或明显无效的,应按照1995年8月28日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凡起诉到法院的涉外、涉港澳台经济纠纷案件,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仲裁协议,法院认为该仲裁条款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在决定受理一方当事人起诉之前,必须报请本辖区所属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受理,应将其审查意见报最高法院。在最高法院未作答复前,可暂不予受理”的原则处理。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可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确认仲裁条款效力的诉讼,待仲裁条款效力确认后,根据确认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

当事人之间虽然有仲裁协议,但“当事人双方书面协议放弃仲裁的”,根据1997年3月26日最高法院《关于实施(仲裁法)几个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受诉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二、关于诉讼当事人、诉讼参加人资格审查的问题

1、对境外原告的审查

主要包括:(1)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2)审查原告的起诉状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即在起诉状中应记明当事人:当事人是自然人,应注明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等;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注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同时,原告还应提供国内被告的基本情况和主体依然存在的证据。(3)审查原告是否提供了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主要包括:原告是境外自然人的,应提供其身份证明,如台胞证、香港居民身份证等;原告是境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境外设立时的登记、注册资料和能反映目前状况的最新资料。

2、对境外被告、第三人的审查

主要包括:(1)被告、第三人是境外自然人的,原告在起诉状中是否精确注明了境外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外文地址)、国籍或地区。(2)被告、第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原告在起诉状中是否精确注明了境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外文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国籍或地区。(3)审查原告是否提供了证明其在起诉状中所确定的地址出处的证据。(4)审查原告确定的被告地址与原告提供的其他起诉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3、对外国、港澳公司的特别规定

(1)1987年10月19日,最高法院在法(经)发(1987)28号《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明确:在港澳地区成立的个人企业、合伙组织应以其业主、合伙人作为诉讼当事人参加诉讼;作为诉讼一方当事人的港澳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如果已在香港、澳门地区宣告破产的,可由其破产清算人作为代理人参加诉讼。(2)1989年6月,最高法院在法(经)发(1989)12号的《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外国和港澳地区非法人企业的诉讼主体的确定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如非法人企业(包括个体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实体权利和义务最终是由个体业主或合伙人享有和承担,其诉讼权利和义务也相应地应由他们享有和承担。法律文书上应将个体企业的业主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作为诉讼主体。

4、对诉讼代理人的审查 要注意三点:(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1条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但根据最高法院的最新解释,港、澳已取得内地执业律师资格的律师能代理涉外商事诉讼。(2)外国、港澳台当事人委托我国内地律师、公民代理诉讼的,除提交委托诉讼代理书外,还应提交该委托诉讼代理书的公证和认证文书,以证明该委托手续的真实性。(3)外国、港澳台的自然人也可以在我国内地的公证部门办理委托诉讼代理的公证手续,也可以在起诉或应诉时,当着受诉法院的相关法官的面,办理委托诉讼代理的手续。

5、关于追加当事人

这个问题本身与案件涉外与否并无太大关系,但从审判效率角度讲,涉外商事案件遗漏当事人的后果比一般商事案件遗漏当事人的后果要严重。涉外商事案件中,如果遗漏了当事人,法院虽然也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7条的规定予以追加,但由于需要向境外重新送达,所花时间很长,少则4个月,多则可达10个月,必然严重影响审判效率。

三、关于涉外送达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审判实践中涉外送达所花时间较长,成功率较低,直接影响了涉外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如何提高涉外送达的效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做好送达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1)主观上要高度重视。送达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因为,即便选择了最佳的送达方式,设定了最经济的时间,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不及时,或发生差错,就会造成送达的延迟或无效。(2)审查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和起诉材料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和第110条的规定。如不符合要求的,该补充的,补充;该修改的,修改;该驳回的,驳回。(3)初审纠纷的法律关系,尽量防止遗漏当事人和列错当事人。(4)审核将要送达的诉讼文书是否完备。对外送达的诉讼文书主要有:《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送达回证》等,不能遗漏。(5)合理选择诉讼文书的翻译语种,尽快完成翻译工作。涉外送达的诉讼文书应附译文。对翻译语种的选择,我们应按照互惠原则选择其所在国的官方使用语言,这是基本原则。如果遇到翻译困难的小语种,而该国与我国签有双边司法协助协定的,我们可充分利用协定中允许使用第三国语言(英语、法语等大语种)的约定,选择大语种为翻译语种,从而避免小语种的翻译困难,缩短翻译所需时间。截止到2003年底,与我国签订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或协定的国家有30个,其中可使用英文的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越南等十几个国家,几乎涵盖了目前我们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中所涉及的国家。具体的国家,可在相关中国法律网站上查到。(6)提前做好域外送达费用的收费工作。2003年,最高法院在《关于就外国执行民商事文书送达收费事项的通知》中要求,按照《海牙送达公约》的规定,美国自2003年6月开始要求送达申请者预付送达费用,为期五年,2005年预收93美元,2006年预收95美元,2007年预收97美元。支付方式是“汇票”,收款人是一家送达公司,具体可从上述《通知》中查到。加拿大也要求送达申请者预付50加元送达费用,支付方式是“汇票”,收款人则根据不同的省份,填写不同地址。因此,受案法院在发现有需要向美国、加拿大的当事人送达的,应立即通知原告申请办理“汇票”。新加坡则是送达后收费,金额根据送达情况确定,从20新元至130新元不等,或更高。(7)审查送达的文书是否存在文字上的差错,尤其是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如发生差错,就很可能造成境外送达机构无法送达。

2、涉外送达的主要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7条第一款的规定,法院进行涉外送达的方式主要有:(1)公约送达。即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主要是指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司法协助协定》和《海牙送达公约》。(2)外交途径送达。即如果相关国家与我国未签订《司法协助条约》或《司法协助协定》,又不是《海牙送达公约》成员国的,通过外交途径送达。(3)外交代表或领事送达。即对具有我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我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和采用的一种送达方式,但绝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其所属国的公民,并且不能采取强制措施。(4)个人送达。即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根据最高法院在1995年8月3日《关于能否向境外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直接送达法律文书问题的答复》的规定,在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时应注意:诉讼代理人代委托人接受送达法律文书是代理诉讼的一般权限;境外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全权代理诉讼的,即为有权代其接受送达;委托部分代理诉讼事项的,只要没有明确约定不得代为接受送达法律文书,亦为有权代其接受送达。在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时应注意:最高法院在法释〔2002〕15号《关于向外国公司送达司法文书能否向其驻华代表机构送达并适用留置送达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向外国公司的驻华代表机构送达诉讼文书时,可以适用直接送达和留置送达的方式;人民法院在向外国公司的驻华代表机构送达诉讼文书时,要认真审查代表机构设立的合法性,如是否经工商部门登记、是否在有效期内等,对未经工商部门登记而设立的代表机构,无权代理接受送达。(5)邮寄送达。由于我国在参加《海牙送达公约》时,对邮寄送达的条款持保留态度,因此,按照国际私法中的对等原则,相关国家也可能对我国的邮寄送达不予承认,所以,我们应谨慎使用邮寄送达的方式。(6)公告送达。按照最高法院的最新司法解释,只有在直接送达和留置送达不成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公告送达。

3、对涉日本国当事人进行送达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包括:(1)1989年1月16日,最高法院在《关于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国民送达传票期限的通知》中明确,日本国外务省对我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向其国民送达出庭传票,常以收到时间距出庭时间不足两个月为由退回。鉴此,并考虑到向我驻外使、领馆转递文件的时间,外交部建议,我国法院今后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国民送达传票,于传票指定日期四个月前送至领事司为宜。(2)自1982年11月1日起,中、日双方委托对方代为送达法律文书,由受委托一方依照本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出具送达回证。因此,我们凡需通过外交途径发往日本国的法律文书,可不再附送我们法院的送达回证,日方受委托的裁判所在送达后会出具相应的送达回证。

4、对涉港、澳当事人进行送达时应注意的问题

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曾经规定,对于在香港、澳门地区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用双挂号邮寄。《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颁布后,最高法院与港、澳通过协商,就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问题先后达成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和《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并先后于1999年3月30日和2001年9月15日起施行。根据这两个《安排》的规定,向香港或澳门的当事人进行送达的,主要注意以下六点:(1)由于香港居民的身份证一般都没有住址,因此,对香港居民的住址或联系地址的确定要慎重。(2)所送达的商事司法文书应当是中文本,受送达人为两人以上的,每人一式两份。(3)直接将应送达的法律文书交高级法院,然后由高级法院直接转递给香港高等法院或澳门终审法院。(4)由于《安排》规定的送达所需要时间为2个月,因此,开庭时间一般可安排在将送达文书提交给高级法院后的第五个月(途中时间1个月余,答辩期1个月)。(5)送达司法文书后,香港高等法院或澳门终审法院会出具《送达证明书》,收到后要认真阅看《送达证明书》中记载的送达记录,确认是否已完成送达。(6)对香港或澳门的当事人适用公告送达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5、对涉台案件的送达

由于两岸关系等原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渠道已基本中断,因此对涉台案件送达的成功率很低。目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给在台湾的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问题的批复》的精神,对涉台的案件,可直接用公告的方式进行送达。

四、关于公证和认证文书审查的问题

在审理涉外商事案件中,经常会遇到当事人提交的涉及程序、实体方面的公证、认证文书,对公证、认证文书的审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公证、认证文书的形式审查

主要有两个方面:(1)审查公证、认证文书的装订完整性。如公证、认证文书和被公证、认证的文书是否装订在一起;火漆印、订书针、打孔串丝带是否规范;装订是否有被拆过的痕迹等。另外,在案件的判决或调解未生效之前,要保持公证、认证文书的原始装订状态,不要拆散。(2)审查公证书文字、印鉴的原始性和清晰度。如文字、印鉴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有涂改、擦拭等可疑痕迹。(3)审查公证、认证手续是否符合要求。如其所在国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该证明文书首先应当经所在国公证,然后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因此是公证、认证文书各一份。如其所在国与我国未建立外交关系的,该文书首先仍应当经所在国公证,其次是将公证文书交由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三国认证,最后是将上述公证和认证文书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因此是公证文书一份、认证文书两份。总之,如果有异常现象,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在香港地区形成的公证文书的审查

审查出具该公证文书的公证人是否在我国司法部委托公证人名单之列;审查是否有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加盖的转递公章。违反上述要求的,应视为不具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证文书的证明效力。

3、对在澳门地区形成的公证文书的审查

审查出具该公证文书的公证员是否是我国司法部派驻澳门的中国公证员;审查是否有中国法律服务(澳门)有限公司加盖的转递公章。违反上述要求的,应视为不具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证文书的证明效力。

4、对在台湾地区形成的公证文书的审查

根据沪高法(2001)433号《关于涉台文书需查核的通知》的规定,用于商事诉讼的台湾方面出具的公证文书,应经相关公证员协会登记,出具公证书副本核对证明,并由其转寄受诉法院;当事人直接向受诉法院递交台湾方面出具的公证文书的,应同时递交相关公证员协会出具的公证书副本核对证明。违反上述要求的,应视为不具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证文书的证明效力。

5、对经公证、认证的证据的实质审查

公证、认证从根本上说就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因此,虽然这些行为、文书和事实均发生在域外,我们仍应通过质证的方式,对经公证、认证的证据的效力进行确定。

五、关于限制出境的问题

1987年3月颁布的《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对限制出境作了一些规定。执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时间上的要求

能尽早处理的,不要等到外国人或中国公民临出境时才处理。这样既可以给予我们充分的审查时间,又给予了我们慎重处理的机会。能在内地处理的,不要到出境口岸处理,要把确需在口岸阻止出境的人员控制在极少数。

2、方式上的要求

《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被限制出境人提供财产担保或交付一定数量保证金后准予出境。可见,在涉外商事诉讼中,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被限制出境人逃避其经济责任。因此,我们要谨慎使用限制出境的措施。如果限制出境的被申请人的财产已被诉讼保全,并且被保全财产的金额基本接近或达到诉讼请求的标的额的,就不应再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

3、手续上的要求

(1)法院用“决定书”决定限制出境并执行,应向高级法院和市公安局办理备案手续。(2)法院在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时,最好是用书面通知方式。(3)人民法院需在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的,应填写《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先向边防检查站交控,然后补办交控手续。(4)控制口岸超出本市范围的,应通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办理交控手续。

[作者简介]

上一篇:招生工作从业感言下一篇:开心每一天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