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纪委系统建设(通用6篇)
为贯彻从严治警方针,强化对公安机关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推动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积极推行谈话制度”的重要指示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有关精神,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实行公安机关纪委(纪检组,下同)谈话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公安机关实行纪委谈话制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和从严治警的方针,按照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严格公正执法的要求,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实行监督关口前移,切实加强对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效预防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谈话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各级公安机关纪委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二、谈话的类型及对象
(一)公安机关纪委负责人同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和下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的谈话。谈话对象为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包括派出机构,下同)和下一级公安机关的正、副职领导干部。(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谈话对象为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和下一级公安机关新提拔(交流)的正、副职领导干部。(三)诫勉谈话。谈话对象为发现有苗头性问题,或者经核查确有违纪事实,但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民警。
三、谈话的主要内容
(一)公安机关纪委负责人同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和下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谈话的主要内容:
1、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党纪政纪,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命令和工作部署的情况;
2、领导干部本人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其他廉洁自律规定,向广大党员干部作出并履行廉政承诺的情况;
3、领导班子及本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情况;
4、领导班子及本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接受党内外监督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等方面的情况;
5、需要向谈话对象所在部门或地区及领导班子成员提醒和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
6、对改革和加强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对纪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的主要内容:
1、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对新提拔(交流)领导干部提出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廉洁从政的要求;
2、根据新提拔(交流)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3、听取谈话对象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诫勉谈话的主要内容:
1、对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和民警,要向其转告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反映,明确指出应注意和防止的问题。
2、对经核查确有违纪问题但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要明确、具体地指出其所犯错误,严肃认真地提出批评,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纪律教育,并帮助其分析原因、认识危害,明确提出改正错误的要求。对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要严格依法依纪处理,不得以诫勉谈话代替纪律处分。
四、谈话的分工
纪委书记负责同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和下一级公安机关正职领导干部进行谈话;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室、处)局长(主任、处长)、副局长(副主任、副处长)负责同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副职和下一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副职进行谈话。对其他民警的诫勉谈话,由办理案件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实施;必要时,纪委可委托诫勉谈话对象所在单位的负责人进行谈话,受委托进行谈话的人员要及时将谈话情况报告纪委。
五、谈话的组织实施
(一)谈话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严格审批程序。实施谈话由纪委提出意见,报本级公安机关党委主要领导批准。
(二)纪委应主动与政工部门沟通,了解谈话对象的有关情况。政工部门应将新提拔(交流)领导干部情况及时通报纪委。谈话时,政工部门要派人参加。
(三)谈话方式以个别谈话为主,必要时也可进行集体谈话。(四)实施谈话前,要认真收集、汇总谈话对象所在部门或地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的情况,研究拟定谈话提纲,并提前将谈话的内容、时间、地点、谈话人等通知谈话对象所在单位,由单位转告谈话对象。(五)谈话对象接到通知后,应按要求认真进行准备,按时参加谈话,如实汇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六)谈话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实施公安机关纪委负责人同本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和下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谈话,要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廉洁从政等情况,交换意见,研究问题,增进共识,推动工作。实施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廉洁自律的要求,使谈话对象增强廉政勤政意识。实施诫勉谈话,要从帮助、爱护犯错误或者有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和民警出发,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谈话对象真正认识和改正错误,纠正苗头性问题,防止发生或者再次发生违纪问题。谈话要采取同志式、平等的方式进行,尊重和保障谈话对象的权利,认真听取谈话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七)谈话要做好记录,形成谈话纪要,谈话记录、纪要和有关材料要存档备查,注意保密。
六、实施谈话后的相关工作
(一)实施谈话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本级公安机关党委,通报谈话对象所在单位及有关政工部门。
(二)对谈话对象汇报的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工作部署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纪检、监察、督察、政工等部门要加强跟踪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三)对谈话中反映出来的违法违纪线索,要认真核查处理;对谈话对象提出的改进和加强纪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和办理,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对反映出来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纪委要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协助党委并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以解决。诫勉谈话对象拒不参加谈话、拒不改正错误或谈话后继续违犯纪律的,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可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作出组织处理。
1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对于提高警力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 犯罪方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以网络为基础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 那么将会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为了应对高科技犯罪, 就要采用更加先进的信息系统, 可以对相关的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在社会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公安系统应该走一条科技强警之路, 有效的降低各省市的犯罪率, 提供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
1.1 运用公安信息系统有利于建立精确化、一体化的打击防控机制
建立精确化、一体化的打击防控机制是提高警力的有效手段, 它可以整合信息, 在实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战斗力。传统的工作模式受行政区划和警种分工的限制, 公安机关内部缺乏信息交流, 往往各自为战, 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如今的信息化时代, 将信息应用引入实战, 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案、人与物、案与物等信息之间全方位、多角度的关联整合, 使各警种融为一体, 打击防控有机互动, 提升了整体的作战效能。
1.2 运用公安信息系统有利于建立科学化、高效化的决策指挥方式
公安系统是保障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因此在对公安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系统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支援, 从中所获得的案件相关信息可以确保为案件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面对当前公安系统中警力不足的情况, 就更加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相应的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 其中包含了不同的阶层以及社会现象,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 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中寻求到有效的信息并且对案件进行指导, 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系统, 以便顺利的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
公安信息系统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决策方式, 传统的决策方式主要是以封闭型为主,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这一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为此, 就必须要将决策方式朝着开放性的方向进行转变, 这样才能实现更加准确的决策, 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中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另外, 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原有的人工判断逐渐转化为智能型的发展模式, 这一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可取之处, 首先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下, 整个警台将各种分支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通信、控制以及信息的集合,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 如果遇到重大的安全隐患事件, 就可以在第一事件进行指挥, 各个部门协调配合, 为指挥工作提供决策时所必要的依据, 在信息系统中, 通常会采用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形式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工作, 以便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的传输, 公安领导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积极的指挥工作。
1.3 运用公安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警察工作效率
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可以有效的降低犯罪率, 因此在公安系统信息建设的过程中, 实际上也就是将主动权转交到警察手上, 尽量为广大警察的工作排忧解难。
首先, 通过在公安机关内广泛应用信息系统, 实际上可以达到控制警察工作主动权的目的, 在现代生活中, 各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采用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将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 那么最终就会影响犯罪案件的侦破。而信息系统的出现, 可以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源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与整理, 为警察工作减轻负担, 并且还可以作为侦破案件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相关信息系统的利用, 证实破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其次, 利用信息系统对案情进行侦破, 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工作效率。众所周知, 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三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可以存储大容量的信息, 二是运转更加高效, 三是实现了自动化的发展要求, 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力的使用。这三点优势为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特别是在我国, 人口数量众多, 如果运用人力进行信息数据的收纳与采集, 工作效率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在整个公安系统中实现信息系统的管理, 可以为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 使用信息系统, 能够降低人为操作上的失误, 以实现更加便捷的服务。
最后, 在警察实际的工作中, 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 可以有效的降低广大公安人员在办案时所遇到的困难, 从而缩短办案时间, 抢占破案时机。这在实际的办案工作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因为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 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极有可能延误导致案件无法侦破, 因此面对这一实际情况, 采用信息系统对相关的案件信息进行排查与分析,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进而也就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1.4 运用公安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警察个体能力的提升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我国公安系统的警力并不充分, 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如果警力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就不能发展我国的公安事业, 也就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正是在这一现实情况下, 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的建立缓解了我国当下警察数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并且使得公安系统变得更加专业化以及科学化, 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是需要科技作为主导力量的, 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任务中实现信息化的发展是重要的举措。警察个体的能力提升了, 才能促进整体警力的提高。每个公安民警科技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们是否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我国目前公安民警对于人口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但依靠增加警察数量, 只能是“治标”, 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有提高公安民警的科技素质, 让每个公安民警掌握更多的与业务相关的公安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科技手段, 才能提升整体警力。例如, 依托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推广应用执法办案系统, 实现案件从接警、立案、办案全过程网上流转, 执法办案的程序成为办案信息系统的流程, 不按程序办事无法正常网上流转, 促使民警养成守程序、按规范执法执勤的习惯, 提高民警的科技素质和办案质量。
1.5 运用公安信息系统有利于建立网络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机制
公安系统中的科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这种发展的格局, 就要对科技加强管理, 保证公安的规划以及措施能够顺利实行, 系统中所有与科技有关的工作也能真正的落实。而做到这一步, 就要让公安中的管理部门有责任感, 管理部门能够将自身在公安系统中的管理能力提高, 在管理上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使管理机制完善。除了管理部门以外, 公安系统中其他部门的人员也都要有大局意识, 坚持合作, 从而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
网络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机制可以规范服务内容, 拓宽服务渠道, 提高服务水平。将它运用到公安工作中可以有效促进警力的提高。利用公安信息系统, 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型公安机关, 不仅大大提高了执法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增强了执法公信力, 而且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例如, 某市路南、路北两分局采取光纤接入的方式分别为有条件的社区警务室接通了公安网。路北分局还依托互联网建立“路北公安社区警务系统”, 群众可以在网上警务室与社区民警进行互动留言, 向社区民警求助、报案、咨询问题, 发表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提供刑事、治安案件线索。
2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公安系统的“金盾工程”在建设中, 已经成功建设了更能满足于公安实战需求, 更适合公安业务的信息系统。在这一过程中, 为公安系统的信息化搭建起一个总体的框架模式, 能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安全和打击犯罪现象做出一定贡献, 也使公安机关为群众服务的水平能力提高了上来。即便如此, 在信息系统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 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存在, 如系统中的数据共享能力差、关联水平低等问题, 再加上数据在综合应用上水平不是很高, 导致民警在应用的时候操作过于繁琐。首先, 在系统地址和账号密码上需要记忆很多;其次, 在信息录入的时候要在不同的系统中重复录入;最后, 对于统计分析等任务还是要进行手工操作, 比较麻烦。
入侵检测系统也尤为重要, 对于检查黑客入侵, 采取进一步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入侵检测系统 (IDS) 是网络安全的闸门, 它与防火墙系统配合工作, 在遇到可疑行为时向系统管理员报警 (如图1) 。
另外,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中还存在着计算机网络发展不平衡、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不完善以及信息系统结构连接存在问题等问题。由此可见, 在今后的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中, 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 提高我国公安机关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的途径
3.1 加强科技管理,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量力而行, 务求实效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是瞬间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在公安信息化建设时, 不仅要具有发展的眼光, 还要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立足于现实情况, 结合长远发展, 建设中将重点突出, 尽量为之, 切记盲目。公安信息系统不是马上就能够建成的, 也不可能在建设之初就很完善。首先要进行整体规划, 制定健全的方案, 并按照步骤严格的实施, 实现系统的滚动建设。当下的需求要充分考虑, 还要为今后的技术升级奠定基础。软件的二次开发和创新要得到重视, 使软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得以确保。
3.2 加强信息综合应用, 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 最终实现信息共享
数据的综合利用和共享资源的实现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要立足于信息化系统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 这样一来, 系统的效能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实现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是先进的硬件和软件程序, 能够及时、准确和完整将信息资源整理和综合, 快速的将信息分类处理, 有利于公安机关做出科学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 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是实现数据电子化的基础, 如果数据存在失真和不完整的状况, 那么数据信息化建设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录入系统中的数据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数据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实现数据的共享。跨警种的信息数据的共享面临很多的问题亟需解决。从实践来看, 数据集中比技术的先进性重要。要加强数据管理力度, 充分发挥各警种和相关部门的作用, 促进我国公安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3.3 重视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公安系统的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而我国完善的公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 这就给黑客一些可乘之机, 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办公。在建设信息系统过程中, 要注重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还要将现有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从而使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新有保证。我国全面建设的金盾工程, 对我国公安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我国公安信息的安全管理提供和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
3.4 大力引进人才, 加大全警培训力度
人才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在公安机关发展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的有力条件和基础, 硬件设备的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优秀信息人才也大量的培养出来。要有效的利用培养的优秀人才, 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人才留住。同时, 公安机关还要加大人才吸引力度, 引进的人才必须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 还要有远大的抱负, 有立志为公安事业奋斗的决心。复合型人才是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较为需要的人才类型, 最好是具有公安基础业务能力, 还能够精通先进的技术。还要立足于公安现状, 建立健全用人机制, 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将人才“留不住, 进不来”的问题彻底解决。公安系统的管理人员应该多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充分了解技术人员的需求, 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胆的使用复合型人才, 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 促进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快速建设。
4 结论
建设公安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打击犯罪分子, 还有利于推动公安工作的现代化。但是在建设公安信息系统过程中, 存在各种因素对公安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造成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和解决存在公安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提高公安信息系统的实践功能, 促进我国公安信息系统的深入建设。
参考文献
[1]吕益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公安信息系统整合方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
[2]陈毅然.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探究[J].广东公安科技, 2014 (3) .
[3]娄策群, 桂晓苗, 余珺.公安信息化评价基本理论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8) .
[4]张晓敏.对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 .
[5]郭会茹, 孙静静.公安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9) .
一是政策导向向基层倾斜。2005年以来,该局在各分局、派出所及机关业务大队升格为副科级的基础上,又将看守所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并新成立了副科级的禁毒大队和正股级的城管中队。同时配齐配强所队领导班子,在选好科所队长和指导员的同时,对长期工作在刑侦、派出所一线的13名副职领导高配为副科级侦查员,并将80余名普通民警提拔为中层干部。
二是警力配备向基层倾斜。2005年以来,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支持,增加65名警力编制并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所队的战斗力。
三是经费保障向基层倾斜。近年来,该局仅为派出所改造、户政窗口建设、社区警务室建设等基层硬件建设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并为3个派出所新建了办公大楼。目前,该局基层分局、派出所都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和硬化,社区警务室建设也走在全省前列。与此同时,该局还千方百计压缩各项弹性支出,提高基层民警福利待遇。继2005年为每位民警每月增加100元津贴后,2006年又为基层所队民警每月增加50元下乡费。此外,还为每位民警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实行定期体检制度。
四是领导重心向基层倾斜。该局出台了《局领导联系基层所队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对分管所队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落实“五个一制度”,即局领导每月到分管的基层单位当一天所长、队长,每月与民警进行一次谈心,每月到案件当事人家中进行一次回访,每月到辖区群众中搞一次调研,每月进行一次交流探讨,局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基层所队工作专题会议。
五是民力挖掘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治保会等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目前,该局共设立专业治安巡防队19支,成员152人,其中城区治安巡防员32名,经费由市财政负担,农村治安巡防员120名,经费由乡镇承担。设立治保会378个,治保人员3182人。夯实基础——激发“兴奋点”
公安基础工作点多面广。为此,该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理性分析,决定从“人、地、物、事、情”这五项基本工作入手,不断强化这五项工作的管理,并以此激发强警的“兴奋点”,不断把基础工作扎实向前推进。
——“人”的管理有特色。首先是利用人口信息系统,在准确登记、掌握底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杠杆、政策倾斜、激励鼓励等办法,充分调动社区民警、责任区民警、户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实有人口管理,掌握基本情况、家庭住址、工作性质、收入来源等重要要素。其次,对打工地和住宿地实行“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在全面落实业主和出租房主治安责任的基础上,对流动人口实行警民联管。再次是与司法、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和要求。与此同时,落实帮教力量,成立“三位一体”的帮教小组,落实具体帮教措施,形成了群帮群教的工作网络。
——“地”的管理有举措。落实场所行业管理责任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了治安部门和辖区派出所的职责。同时,派出所负责人与社区民警签订治安责任状,社区民警与场所负责人签订治安责任状,将行业场所管理职责和任务分解一一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场所行业的信息管理,对每处场所逐一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分别编号,统一保存。对全市45家旅馆业进行了初步调查,积极为旅馆业信息系统建设创造条件。此外,根据上级的要求,从资格认证、选择投资方等方面着手印章业信息系统建设。
——“物”的管理有成效。**是全国有名的“药都”,制药企业星罗棋布,剧毒物品管理是该市治安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为此,**市公安局在“物”的管理中将剧毒物品管理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一是对剧毒物品仓库按枪库标准进行加固改造,并安装与110联网报警系统和监控摄像头;二是狠抓建章立制,先后规范了购买、使用、销售、运输、保管等规定,并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剧毒化学品管理意见》,制定了保管员职责、操作员职责及其他从业人员职责,上墙公布;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实行治安大队、派出所、从业单位三级档案管理,建立了从业人员的基本档案和剧毒物品流向档案,同时,公安、安监、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每月召开一次联系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联管机制。
——“事”的管理有亮点。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治,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狠抓统一派出所外观形象工作。一是组队远赴山东济南、潍坊等地参观学习统一外观形象工作经验做法,并成立了四个职能小组,迅速启动外观形象统一工作。二是在认真学习公安部《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自行编印了《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与施工手册》,然后根据每个派出所的具体实际和建筑风格,逐
所剖析研究,逐所精心设计,逐所制作效果图,并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审核把关。三是以点带面,“标杆”引路。该局投资4万余元在黄土岗、大桥、机场、店下、刘公庙5个派出所试点,总结出了“二统二不统一严格”的经验,即统一施工标准,不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材料检测,不统一材料购买,由市局统一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对工程进行统一标准的严格验收,并召开现场会推广。截至3月底,全局19个派出所全部完成了统一派出所外观形象工作,耗资17万余元。
——“情”的管理有深度。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理念,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国保、治安、信访等职能部门为骨干,以基层派出所、交警、巡警、刑警为主体,以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各行业物建信息员、特情员为触角的情报信息系统初见成效,并建立了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评估机制。目前,共在7大板块10个行业聘请信息员1000余名,搜集了各类有价值的线索27条。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群体、不同形式的突发事件,按照抓小抓早抓苗头抓隐患的原则,制定了《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等方案及子方案10余个,并进行了模拟演练。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拨款150余万元,完成了覆盖全市主要街道、重要保卫部门和公共复杂场所的道路监控系统建设和110、120、119三台合一建设,完善了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有效整合了警力资源。苦练基本功——紧扣“落脚点”
警队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促进公安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三基”建设中,该局把苦练基本功作为“落脚点”,狠抓民警思想道德、方针政策、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使广大民警真正“三懂四会”,在实战中做到“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
(一)狠抓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贯彻党章、警示教育系列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安机关警示教育和学习贯彻党章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演讲比赛、学习讨论、座谈、读书、征文等多种活动,不断提高民警的党性修养,并以全省公安系统违法违纪典型案例为教材,教育民警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做到警钟长鸣。
(二)狠抓专题教育整顿活动。以“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警风”专题教育整顿年活动为载体,重点开展了“六个一活动”:上好一堂党课。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民警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贯彻党章,通过深入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民警的宗旨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上好一堂警示教育课。组织观看《犯罪嫌疑人消失的背后》和《高墙内的忏悔》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并开展座谈、讨论,写出心得体会。结合廖作 等先进典型事迹和靖安“2·21”事件,组织全体民警学习,以正反两方面典型对比,从中吸取教训;上好一堂法制课。聘请江西公安专科学校的专家作法制讲座,向民警讲授实用法律条文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面对面学习交流,解决一线民警在执法办案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民警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同时,市局法制科还根据相关法律编制了《办案工作流程》一书,印发到全体民警手中,指导民警执法办案,有效地提高了实战民警的办案水平;办好一个活动专栏。每个党支部办好一期专题教育整改活动专栏,以党员民警的心得体会文章和公安机关正反两方面案例等为主要内容,广泛宣传专题教育整顿活动,使每个民警对该活动入脑入心;印发一份学习资料。将近几年公安机关违法违纪案件通报和宜春市委副书记任桃英同志在全市政法系统警示大会上的讲话材料印成学习资料,下发到局属各单位;开展一次谈心活动。每个局领导与分管单位的每一个民警开展一次谈心活动,掌握民警思想动态,把握民警“脉搏”,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广大民警工作热情。
(三)狠抓集中晨练活动。该局将现代企业管理中“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引进队伍管理中,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晨练活动,以晨练来促进民警的纪律作风、政治、业务素质的养成,全面提高民警素质。45岁以下民警分为机关队、交警队以及各分局、派出所队,从今年4月份开始,每天早上6点到7点,在武警教员的带领下,到城区广场等地开展集中晨练活动,主要训练内容有3000米长跑、队列、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擒敌拳以及各种防暴器材的使用训练等,并由纪委督察部门对晨练活动进行严格考勤。
(四)狠抓法律学习培训。该局在加强各警种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加强通用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领导领学、专家讲学、上门送学等形式,加大民警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民警执法水平。从2005年9月以来,先后2次组织民警集中进行封闭式实用法律培训,并2次聘请江西公安专科学校的专家作法制讲座,举行法律知识考试1次。全局共印发学习资料300余份、购买《治安管理处罚法》书籍300余册,局领导共到挂点所、队带领民警集中学习120余次,组织法制科开展送法到一线办案单位83次,有效地提高了实战民警的办案水平。2006年2月,该局张建辉、万剑锋两位民警经层层选拔,代表江西省公安厅参加了公安部组织的全国公安民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笔试以第5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复赛,最终获得优秀奖,为全省公安机关争得荣誉。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寻常的一年。而对青岛市公安机关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奥运安保、同全市人民一同战浒苔、赴汶川抗震救灾等等。在挑战和困难面前,青岛市公安队伍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青岛市公安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打造“民生警务”品牌为载体,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警务机制创新成果丰硕。以创建奥帆安保战时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总要求,实现了大事没有出,小事也没有出的目标。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对青岛市公安局奥帆安保工作给予“很漂亮、很圆满、很成功”的高度评价。在奥帆安保实践中取得了1 3 2项创新成果。全市公安机关共获得部级以上集体荣誉28个、创造部级经验34项,26项工作居全省第一,青岛市公安局荣获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受到了胡锦涛、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级领导、国际奥运会官员、参赛人员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通过奥运安保的洗礼,青岛市公安局认真总结固化奥运安保经验,把战时、非常态情况下形成的工作经验固化为常态工作机制,一是要全面落实以敌对势力捣乱破坏和严重暴力犯罪为主攻方向的常态化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始终保持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二是全面落实以严防严控为重点的常态化治安防控机制,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三是全面落实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的常态化事故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重特大治安事故发生;四是全面落实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疏导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社区警务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为积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青岛市公安局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向科技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主动适应全面开放、高度透明的社会环境,不断创新执法理念,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青岛荣获最具安全感城市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牵动着青岛公安民警的心,首次跨省赴川参加抗震救灾的青岛消防官兵和特警队员,心系灾区人民生命安危,不畏艰险,顽强奋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秉公执法,忠诚为民;团结协作,纪律严明;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青岛公安精神。在奥帆赛举办前夕,面对历史上罕见的浒苔侵袭,全市公安机关闻警而动,全力以赴,昼夜奋战,同社会各界一道为夺取抗击浒苔灾害的全面胜利做出突出贡献,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青岛市公安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打斗争战果丰硕,不断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切实加强对主要道路和危险物品等重点目标的动态管控,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在国家统计局举办的2008年度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中,青岛市公众安全感总体满意率达到96.23%,再创历年新高。在新华社、中国市长协会组织的专项评选中, 青岛市荣膺“最具安全感城市”的称号。
青岛市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为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切实担负起公安机关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经济文化强市建设中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他们坚持把加强社会治安管控、提高公共安全度作为保障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着力点,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工作的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认真研判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观察分析社会治安走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超前制定社会治安防控的应对措施,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更好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政策规定和具体措施,以公正高效文明的公安执法服务保障青岛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政策规定落实,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稳定良好的治安环境、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宽松优越的服务环境。
全力打造“民生警务”品牌是青岛市公安系统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青岛市公安局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为积极适应拥湾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他们立足公安职能,依托基层组织,在法律运用的范围内广泛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他们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和改进公安信访工作,提高广大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的实际行动,构建了和谐警民关系。
科学用警、文化育警,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青岛市公安局创新政治思想、纪检监察、警务督察、装备保障、公安宣传等工作机制,坚持尊重民警主体地位,发挥民警主体作用,维护民警的正当权益,促进民警全面发展,为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仅2008年,全市共有380余个集体、970名民警荣获记功嘉奖,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广大民警、武警官兵以非凡的意志、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全面打赢了奥帆安保攻坚战,全面完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向社会充分展示了青岛公安威武、正义、文明的形象,正如孟建柱部长来青岛市视察工作时所讲:实践证明青岛公安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的队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取得的成绩,青岛市坚持以公安队伍建设为根本,增强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以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公安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公安机关,推动“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建一流队伍”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公安工作新跨越。
一是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机制、强化执法监督,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他们推进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公安实际、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和落实执行的能力,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借鉴上海、杭州等地经验,探索开展文职雇员招聘工作,盘活了现有警力资源,节约了用警成本。
二是坚持科学用警,积极采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减缓了民警的思想、工作压力。他们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警战略,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提供舞台,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依法从严治警,狠抓队伍纪律作风整改,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勤政务实之风、团结和谐之风、清正廉洁之风。
三是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弘扬青岛公安精神。他们积极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构筑民警共同的精神家园, 树立忠诚可靠、执法为民、秉公用权、情趣健康、真抓实干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良好精神风貌, 把公安队伍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最亲、犯罪分子最怕的队伍,为建设平安青岛, 呵护美丽青岛, 做出新的贡献。
1 系统框架设计
1.1 移动网络传输层
移动网络传输层主要实现平台相关的移动信息数据的上下行传送,按照通信数据的特点和实现方式,可分为两大部分:移动数据APN专线和行业短信专用通道。
移动数据APN专网主要用于移动警务平台的数据类业务的传输处理。基于公安网络的安全规定,采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虚拟无线数据专用网。
行业短信专用通道提供基于短信的无线业务服务通道,为警务人员提供基于普通手机终端的快速信息服务。
1.2 移动网络接入/认证层
该层位于公安交换网内,负责处理来自移动运营商的专线连接,以及对用户进行合法性认证。由下而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隔离网闸位于移动数据专线与交换网的连接,控制所有外部连接对交换网的网络访问。防火墙位于所有接入网关服务器后,负责屏蔽来自外部专线的基于网络层的非法数据请求。
(2)VPN安全接入网关位于交换网,主要用于移动办公的接入用户检测,其必要性在于:运营商提供的专线虽然是加密的,但仍然存在问题。
(3)综合安全防护系统用于为接入区提供相关的安全防护保障。主要包括:病毒查杀;木马查杀;网络监控;入侵检测(IDS)等。
(4)LDAP/PKI证书服务器用于检验移动警务应用用户的证书是否合法,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检验。具体实现上是通过网闸映射,将交换网的请求传递到内网公安现有的服务器即可。
(5)移动终端拨入系统负责对移动终端的拨入合法性进行认证,避免非法设备拨入访问交换网。在实际处理中,该服务器与移动数据运营商的接入点服务器连接,所有的移动终端在拨叫专线时,其相关信息(SIM卡号等)由接入服务器转发给本系统进行验证。系统对该设备信息进行查询,并将合法性信息返回给运营商的接入服务器进行处理。
(6)平台统一接入管理系统提供了对警务平台所有用户的拨入和权限管理的统一控制接口。功能包括:设置可拨入的终端设备;限制移动用户的权限;保存移动用户操作的日志等。
(7)行业短信网关分别连接三大运营商的行业短信网关,负责公安短信业务的上下行服务。其安全性通过专线、网闸和运营商三方共同保证。
1.3 移动应用处理层
现有系统中已经完成的移动警务处理功能包括:
(1)110车辆定位调度管理系统:综合管理所有的110车辆,通过车载GPS终端采集定位信息,实现110车辆的调度与跟踪统一。
(2)短信平台:为全局所有的部门,提供统一的日常办公用短信收发服务。并统一提供权限设置、计费等功能。
(3)同步数据库:提供与内网业务数据同步服务,便于一期相关移动业务的开展。
本项目中,需要实现的移动应用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1)移动办公系统:提供基于移动方式的办公服务系统,使相关人员能够直接通过无线开展行政审批等日常办公业务。
(2)移动警务综合查询系统:为基层民警提供基于专用手机方式的警务信息快速查询,包括人口、车辆、在逃犯等。
(3)移动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为基层巡警提供对现场信息的快速采集、照片上传,以及社会信息移动采集功能,便于相关部门的现场查看和调度。
(4)移动定位系统:在前期110车辆定位的基础上,提供警务报备系统。同时,新建警务个人定位、特种定位、以及基于移动基站LBS定位的统一定位服务。
(5)短信服务系统:在现有的短信平台基础上,为全局的业务系统,以及基层警务人员,提供更多基于短信方式的服务。
1.4 警务内部信息层
该层位于公安系统内网,包含了所有的内部业务系统和数据库。该业务交换系统,分别架设于交换网和内网两端,中间通过网闸连接。业务交换系统采用经过公安部认证的系统,确保业务数据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该系统可支持基于IP、链路层、应用层的多种隔离方式,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1.5 移动终端层
移动终端层由多种类型的移动终端组成,连接移动专线网络,提供所有移动警务人员和社会用户的警务信息服务。其基本要求有:支持方便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的使用;适应多种终端,并具有扩展功能,可支持附加的应用;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使用的移动终端,将包括智能手机、PDA、警务通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等。
2 软件功能设计
2.1 移动办公系统
移动办公系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业务需求调研,将目前移动办公系统分为:移动审批、移动查询和移动数据采集等。
2.1.1 移动审批
为在外办公的警员、局领导,提供对公安综合警务平台功能的移动方式访问能力,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考虑终端方式的不同,系统可实现功能也不同。
(1)基于笔记本+无线卡的终端方式:由于笔记本功能较强,且支持全部的无线安全访问特性,因此能够访问内网综合警务平台以及行政管理平台的所有功能。
(2)基于PDA方式:由于PDA功能较弱,屏幕小,无法支持全部。因此,该系统需要根据PDA系统重新定制开发。主要功能包括:紧急公文移动处理;市局网站信息查阅浏览;收发和查看邮件信息。
2.1.2 移动查询
为基层的民警和巡警提供基于便携式终端的警务信息综合查询功能,使他们能够在,对各种信息实现快速的移动查询。主要功能包括:
(1)人口信息查询。
(2)车辆信息查询。
(3)物品查询。
(4)警务地理信息平台GIS相关信息查询。
对于上述查询功能,采用的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和PDA系统,可提供相应的图像和复杂描述信息。同时,具有关联查询和自动比对功能,便于基层警员使用。
2.1.3 移动数据采集
将各种移动方式下遇到的情景信息,通过基层巡逻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采集和上传。同时,终端能够接收指挥中心的调度,实现现场处理结果的查验。其主要功能:
(1)现场基本情况采集上报。将处理现场的情况,用基本的信息方式上传到指挥中心等地。
(2)社区警务信息管理上报。主要用于将社区警务管理中发现的相关信息,通过移动终端采集和上传。并可用于后续的处理和登记。
(3)治安信息管理上报。主要对治安管理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上报。
(4)基于移动终端(建议专用警务通)的特种信息采集/识别。
2.2 移动定位
在110警车定位服务基础上。为全局提供更为全面的移动定位与管理服务。
2.2.1 报备系统
110警车管理报备系统:在110警车定位调度系统基础上,开发相应的人员、车辆报备系统,实现对所有警车和巡逻人员的自动监控和统计。
2.2.2 个人定位
建立个人定位管理系统,并统一纳入市局的移动定位管理系统中。其中,需要开发多种个人定位终端,提供对基层警员的不同精度的定位管理需求。主要定位终端包括:
警用便携GPS定位终端,以及方便的专用性定位终端,蓝牙GPS定位等。
2.2.3 特种定位
特种定位服务系统,设计开发特种GPS定位终端,满足特种定位需求,并将定位终端纳入统一移动定位系统中。
2.3 短信服务
在现有平台上,通过短信方式,为全局的科室和部门,提供相关的短信查询与通知服务。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综合警务信息简项查询、办公短信服务等功能。
2.3.1 综合警务信息查询
利用短信(支持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方式,结合STK卡(只移动支持),为基层民警提供警务综查信息的简要信息查询服务。该系统相对移动警务综合查询系统,其提供的内容较少,且只能为文字,是前者的一个功能子集。
2.3.2 办公短信服务
提供更多的短信服务,适合日常办公的使用;基于PDA系统的移动短信发送服务;各业务部门的特定办公短信需求(待定,当前未有特别的需求提交)。
2.3.3 个人邮件短信服务
将内网邮件系统与用户号码绑定,自动对全局警员提供邮件的短信服务。
3 结束语
本项目按照公安部对整体系统组成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在整体的建设方案中,相应建立对应的映射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移动终端层、移动网络传输层、网络接入/认证层、移动应用处理层和警务内网信息层。并且按照公安局各个业务部门和基层执法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功能设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上接第53页)
[1]沈雪珍,李明东.基于GPS和GPRS的警务通研究与实现.南
充: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刘国乐,宋寅卯.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警务通后台信息
系统.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刘铁民.“无线警务通”—联通无限公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北
京: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10).
[4]常朝稳,司志刚.公安信息综合查询方法探讨.北京:计算机工
程与应用,2004(21).
摘要:本文主要从系统框架和软件功能两方面介绍公安无线系统。
关键词:框架设计,警务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参考文献
[1]沈雪珍,李明东.基于GPS和GPRS的警务通研究与实现.南充: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刘国乐,宋寅卯.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警务通后台信息系统.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刘铁民.“无线警务通”—联通无限公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北京: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10).
一、预审工作与队伍现状概览
侦审体制改革始于1997年, 刑侦、预审这两个原本相互独立的部门被整合为一个侦查办案实体, 共同完成从立案到移送起诉的全部侦查工作。
在侦审体制改革后, 侦查办案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几种样态:一是彻底改革, 将侦查和预审的机构、职能、人员合并, 由侦查员完成从立案到起诉的一体化操作, 不设内部审核环节;二是继续保留预审机构及预审办案程序, 侦查部门破案后将案件交预审部门继续办理, 完成审查移送起送, 北京、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就采用此类做法;三是将预审部门设置在刑警组织中, 负责强制措施的审批及逮捕后的案件处理工作;四是不受预审机构的限制, 直接将预审职能赋予个人, 设置预审员完成上述工作。还有的, 是将强制措施的审批、案件证据的审核等交给法制部门, 由法制部门进行把关。[1]但就目前而言, 绝大多数公安机关实行的是部分改革、分步改革, 预审部门实际上是隐性地存在着。就笔者对乌鲁木齐市 (以下简称乌市) 高新区 (新市区) 、沙区刑警大队调研的情况来看, 乌市侦审合一的改革进行得较为“彻底”:在1997年之后便将预审职能赋予刑侦部门, 原先的预审人员也全部充实到刑侦队伍中。案件从立案到最终的移送起诉完全由侦查员完成, 采取“一杆到底”的模式。这也就意味着, 乌市目前根本不存在形式或实质上的预审部门。①
这种模式在改革初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警力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与运用, 侦查部门的办案效率得以提升。改革者希望藉此强化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提高取证的工作质量, 使案件处理在质和量上达到较高水平, 但从长期运行的效果来看却似乎与改革初衷相去甚远。同样以乌市为例, 刑侦部门面对犯罪的高发态势, 特别是暴恐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查破案件上, 一般会在接手案件后充分利用侦查的“黄金时间”查实案件情况并收集可以用于采取强制措施的相关证据。当这些证据收集并固定下来之后, 刑警们由于受到内在因素, 即自认为事实已清楚, 证据已够用或者外在因素, 如其他破案任务的需要而停止或减少对案件的投入, 转而投入下一项工作任务中。由于缺乏预审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系统培训, 侦查人员对于如何进行关键的第一次讯问以及如何构建证据体系等都欠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而且大多数办案人员还担负着繁重的维稳任务, 临时抽调、借调的情况时有发生, 届时不得不放下手头的案子从而客观上压缩
了侦查人员的办案时间, 更不要说在提高案件质量上下功夫了。此时, 法制部门可能就成为把控案件质量的最后一环了, 但实践中其往往扮演着“法律咨询”的角色, 大多是对诸如手续审批、案件定性之类问题进行指导, 因此, 想要依靠法制部门来把好证据审查关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如此一来, 公安机关的办案质量不高就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案件的批捕率、起诉率降低, 退回补充侦查比例上升等方面。原因主要是:第一, 案件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第二, 案件定性、定罪不准确, 包括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什么罪, 是否需要起诉等问题;第三, 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 包括案卷材料的整理装订错误、文书不符合法律要求等。而这些问题恰恰都是原预审部门监督把关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恢复预审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 并在部分地区产生了反弹性需求。例如, 为了解决各类案件在证据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达到命案起诉率100%的要求, 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成立了八大队———专门负责全市命案和疑难案件的证据审查、案卷整理和移送起诉工作。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预审职能还有很大区别, 况且由于人手有限也无法应对全市命案起诉工作的繁重任务, 实质上是承担了指导各分县局工作的职能, 作用十分有限。
二、从“侦审合一”谈预审工作的虚置
“侦审合一”又名“侦审一体化”, 主要是指将原本独立的预审部门并入刑侦部门, 使公安机关的侦查职能与预审职能合并, 整个刑事办案流程由刑侦部门负责到底, 架构立案、侦查、移送起诉一体化的工作格局。
(一) “侦审合一”的理想目标
“侦审合一”改革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效率”和“素质”两个层面上。改革者希冀通过改革实现提高侦查效率和提升侦查人员素质的双赢。一方面通过推行侦审一体化机制, 将侦查、预审有机地结合起来, 简化侦查程序, 提高侦查效率;另一方面将预审工作寓于侦查过程当中, 激励侦查人员增强自身素质, 提高办案水平, 一专多能。[2]
(二) “侦审合一”的实际效果
目前侦审合一改革已进行了将近二十年, 其机制功能和客观效应大体都已显现出来。就现状而言, 侦审合一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改革之初的目标预定, 实际效果与预想的积极程度也相去甚远。[3]
首先, 在效率层面, 侦审合一的主要目标虽定位于提升侦查效率, 但由于改革仅仅立足于公安机关, 主要利益倾向于便利自身工作, 导致改革视野过于狭窄。具体而言, “侦审合一”改革并未融入我国刑事诉讼整体改革的格局中, 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反而加剧了侦查和起诉的脱节。这样的改革效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侦查效率, 但是这种侦查效率的提升是以减损诉讼效率, 进而降低整个诉讼效益为代价的。[4]
其次, 在素质层面, “侦审合一”目标在于增强侦查人员素质, 提高办案水平。但在具体实践中, 原先由预审部门承担的工作转而成为侦查人员侦查活动中的新环节, 这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实际办案过程中, 还有许多现实的因素, 如犯罪形势、犯罪数量、办案期限等都极易导致公安刑侦部门习惯性地偏向侦查破案这一原有职能, 从而不同程度忽视预审工作。因此撤销预审部门, 将预审权分配给具体办案人员, 必然使预审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个人业务水平、认识能力的影响, 难免会出现诸如案件证据收集不全、法律适用不准等问题, 从而也增加了案卷退卷、无法顺利诉出的风险。
最后, 无法实现有效的内外监督。侦查机关动用国家公权力对犯罪嫌疑人启动诉讼程序, 可能会对其人身权利造成侵害从而使得法律必须为侦查工作的“准确性”设定较高的标准, 并决定了这一行为本身需要接受内外监督。但“侦审合一”后, 预审这个具有质量把关、内部监督色彩的环节消失了, 案件侦查的天平偏向了“效率”一端, 案件质量下滑严重。另外, 尽管我国宪法规定, 检察机关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依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实行监督, 但实际上检察机关在此阶段的监督职能趋于弱化, 其批捕级监督属于静态监督, 主要通过书面阅卷的方式完成, 不利于及时纠错改错。
(三) “侦审合一”造成了预审工作的虚置
预审工作, 保证了侦查环节与起诉环节较好对接, 有利于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同时, 这项工作的实质是在侦查阶段和侦查机关内部设置“过滤器”, 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了审查证据、发现错案、提升质量、整体把关的突出作用。“侦审合一”之后, 预审工作在形式上甚至实质上取消, 自然这“过滤器”的作用便减弱甚至消失, 导致内部监督无从开展, 难免使得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饱受“自侦自审”的诟病, 成为人权保障和法律公平正义道路上的障碍。
三、从预审功能谈预审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预审工作事关案件质量和办案效果。预审功能的发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审队伍的素质, 也就是说, 预审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预审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 建设预审专业队伍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
建设预审专业队伍, 严把证据关, 防止出现错案、冤案是提高案件质量的题中之意。体现在证据把关上, 预审人员对案件证据在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体现在积极为诉讼做准备上, 预审人员严格按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以及法律手续完备、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要求审查证据材料, 积极为公诉做准备。
(二) 建设预审专业队伍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督
预审工作可以发挥内部监督的效能, 实现侦查监督权力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预审人员对“侦查版本”的事实②在内容、形式上进行核实, 并对支撑该事实的证据材料是否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进行审核;至于对法律适用的监督, 内容清单还包括:认定的犯罪性质、确定的罪名是否准确, 相应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才去的强制措施是否恰当等。这些工作, 最大程度上避免侦查机关自侦自审的嫌疑, 从制度构建上弥合侦查程序与庭审程序之间的距离。[5]
四、多措并举加强预审队伍建设
加强预审队伍建设, 要以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为重点, 以创新完善预审办案工作运行机制为抓手, 多措并举, 着力恢复我市预审工作在侦查工作中的地位, 开创预审工作的新局面。
(一) 更新侦查办案理念, 重视人才建设
长期以来, 侦查实践部门中存在着重破案轻办案的思想倾向, 从基层侦查员上到指挥人员, 破案成为他们头脑中最根深蒂固的任务。至于案件能否顺利起诉以及后续的诉讼程序进行的如何, 他们都不甚关心, 形成轰轰烈烈侦查, 冷冷清清办案的强烈反差。因此, 牢固树立破案和办案并重的理念, 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现有体制下, 刑侦部门的领导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很大程度上对当地刑侦部门的办案质量有重要影响。
预审工作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 这些预审人员的素质不应只局限于预审模块上, 还应更加全面:延展到涉及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方面, 当具综合性。否则知识结构中的任何一模块出现短板都会影响到预审工作的整体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才的质量是提升侦查力、实现侦查法治的关键所在, 那么重视人才培养和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 完善办案考核体系, 促进队伍发展
发现、揭露、证实和惩处犯罪这些程序环环相扣, 共同形成刑事执法体系。从刑事诉讼整体程序来看, 侦查终结是个承上启下的环节, 一方面表明侦查程序暂时告一段落, 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起诉阶段的开始。侦查阶段的“成果”是揭露、证实、打击犯罪的根据, 尽管这些成果还都是“初级产品”, 但破案本身却往往被侦查人员奉为刑侦工作的最终目标, 成为评判侦查工作的重要甚至关键性指标。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侦查人员“唯破案论”, 只有以法治侦查为目标, 积极探索侦查办案工作的科学考核方式, 将预审工作纳入考核体系, 充分考虑过程性评价, 注重办案质量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才能从本质上调整考核评价体系, 从而引导基层侦查机构和人员将办案与破案并重, 进一步提高刑事执法水平。
同时, 通过制定预审考核办法、强化公诉绝对数的地位、突出错案追究等措施, 也可以实现对预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从而促进队伍发展。
(三) 强化预审人员培训, 提升业务水平
面对案件数量多、办案任务重的情况, 一支专业预审队伍必不可少。因此, 不仅要不断充实专业人员, 加强人才培养, 使他们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 还要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避免预审专业人才的断层。
当然, 加强与检察机关的联系也是提升业务水平的一条路径。例如, 检察机关在长期的工作当中, 对于侦查人员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诸如证据收集、体系建构方面的问题非常了解, 可以就此进行有针对性地探讨和交流;对于一些典型案件可以在侦查过程中进行指导或者进行类案剖析, 明确证据参考标准;同时, 形成侦查人员定期旁听庭审的机制, 具象、鲜活的庭审现场以及控辩双方就事实或证据开展的激烈辩论, 有时候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有冲击力, 会迫使侦查员对于侦查办案工作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渤.预审制度与侦审一体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1 (2) :18-21.
[2]马文元.刑事侦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政法学刊, 1999 (1) :29-33.
[3]李欣.从侦审改革困境看侦查监督权力的配置与优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1 (6) :20-25.
[4]任克勤.从侦审一体化困境看我国侦诉关系的重塑[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5-10.
【公安纪委系统建设】推荐阅读:
公安纪委书记10-15
乡镇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09-16
镇公安分局政法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06-25
公安系统党的教育实践演讲稿10-10
乡纪委2025年工作计划 党风廉政建设06-17
公安消防中队建设方案09-10
公安队伍建设总结10-29
公安系统践行八荣八耻汇报演讲稿06-14
公务员 公安三项建设10-13
浅谈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