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复习题(精选9篇)
1、信息和文献的定义,文献的四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符号和记录方式)P1
2、信息(文献)按出版形式和内容特征的几种划分类型,各种类型文献的形式特点(具体每种在数据库中的字段类型)、内容特点、有代表性的号码等P1-11
重点:图书、期刊、专利、标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
第二章检索基础知识
1、信息检索的概念及其类型P11-
12、P90
2、检索工具的类型(按信息的特征划分)P12-133、检索方法的类型 P25-264、检索途径:类型,重点:分类途径(分类法)、主题途径(主题(词)法的类型)分别的优缺点P26-42
第三章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
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字段(不同文献类型)--检索字段--检索途径(分类、主题、著者、题名、号码等)
2、布尔逻辑算符:类型及其应用P43
3、位置算符、截词算符、字段检索 P43-50
3、检索表达式的构建(课题主题概念的分析及布尔逻辑算符的应用)P51、P59
第四章搜索引擎P76-89
1、网络基础知识:域名(最高域名的含义)、IP地址及两者的关系 P76-772、搜索引擎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P763、搜索引擎的种类、语法规则(逻辑算符、字段限制的表达方法)等 P77-814、搜索引擎的介绍(Google、百度的特色搜索)P81-89
第五章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检索 P125
1、专利的类型、特点、申请号、性质、专利的审批等P125-1282、专利的检索 P128-1
41第六章事实和数值型信息检索(参考工具书)P90-105
1、事实和数值型信息检索概念及所使用的工具类型P902、参考工具书的类型及其检索应用 P90-10
5课本第十章检索效率P164-1801、提高查全率的方法P1652、提高查准率的方法P1663、同时提高查全、查准率的方法P167
实习:重点参见实习作业、综合实习报告
横向:总结、掌握各种文献类型的查找技能
纵向:了解各个数据库的收录类型及查找方法
一、慕课含义
慕课是新时期兴起的一种高效授课模式, 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十分广泛, 并且备受教师的欢迎, 慕课 (MOOC) 在现代化的教学发展中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教学模式, 这种大规模的网上授课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 还能够为教师的高效授课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 慕课具有快速、高效、简单、直接等特点, 这些都将会影响高校教学体系的建设。慕课具有较广的含义。与传统的课程相比, 慕课跨越了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 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完成教学体系的长期发展。慕课 (MOOC) 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献检索平台, 让互联网充分融入到高校教学体系发展当中。慕课 (MOOC) 主要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为基础, 以此来展开培育人才的途径。慕课教育可以灵活运用文献检索, 虽然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 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 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的慕课 (MOOC) 都是免费的课程, 所以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2]
二、高校文献检索教学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文献检索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足, 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文献检索教学体系的发展也有着错误的认识。在慕课 (MOOC) 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文献检索潜在的不足之处, 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才会快速推动高校发展。慕课 (MOOC) 教育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保证原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 开辟新式的教学途径, 为文献检索教学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文献检索微课平台设计
(一) 平台总体设计
为了更好地建设高校慕课平台, 相关教师应该正视慕课教学。大多数的慕课 (MOOC) 都是通过微课的形式传播。微课模块的出现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慕课 (MOOC) 平台的设计可以帮助高校教学体系实现快速发展, 与传统的教学体系相比, 慕课 (MOOC) 能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辟新的途径。文献检索对于高校教学体系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只有不断运用创新式的微课教学, 才会更好地彰显出慕课的重要性, 让高校教学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 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
(二) 微课资源设计
微课资源设计首先要对知识体系图和微课资源类型有所掌握, 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微课资源设计的重要性, 并且运用创新的方式对微课资源进行设计,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会提升高校学生对于该教学体系的了解和认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自从进入微课平台之后, 就会逐渐对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和知识脉络有所了解。
四、文献检索微课设计的关键技术
在慕课 (MOOC) 体系发展过程中, 高校教师一定要对文献检索微课学习有所认识, 只有站在正确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 才会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为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而文献检索微课学习资源的出现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 还能够为微课教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微课与传统授课对比分析案例
搜索引擎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授课形式相比, 慕课 (MOOC) 背景下高校文献检索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有着很大的需求。慕课 (MOOC) 是推动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中不仅包括了很多授课方式和技巧, 还涉及到了一些原理、方法技巧等。只有教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才会更好地彰显出微课教学的重要性。与传统的高校教学体系相比, 现代化的高校教学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微课教学, 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让微课教学推动MOOC文献检索的快速发展。[4]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简单论述了慕课背景下高校文献检索微课平台建设等内容,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微课平台的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教学体系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慕课 (MOOC) 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代表, 只有充分意识到慕课的重要性, 并且将微课教学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发展中, 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 教育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教育也逐渐开发出了新软件, 这为高校教学体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慕课”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 其在授课模式上具有多样化的模式, 能够将学习管理系统以及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 在短时间内检索到学生需要的内容, 这对于高校教学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对高校文献检索微课平台设计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文献检索,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石慧丹, 肖意.文献检索微课教学模式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09:134-136.
[2]刘翔.MOOC时代高校文献检索微课平台建设研究[J].科教平台, 2014, 05:176-178.
[3]叶小娇, 李健周, 郑富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平台的构建研究[J].数字图书馆, 2014, 05:176-187.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Teaching Reflection on Vocational Document Retrieval
Chen Chuan
(Jiangxi Ceramin&Art Institute,Jingdezhen333001,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society of the time,people's mastery of information,to a certain exten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ir nationals and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Literature search carried out vocational courses,to help vocational students how to access information,use information and create information.Vocational students to adapt to mor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can be based on today's society.Document retrieval is increasingly valued by many schools,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by today's college students,how to better conduct document retrieval is the focus of today's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Literature retrieval;Teaching research
教育部(84)教高字004号文件上有明确指出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这表明了国家对于此课程的重视,同时这也强调了当今大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必须具备文献检索理论知识与技能。
一、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
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产业链的重要的一环。如何从大量中去获取及选择信息,去掌握及应用获取信息的技术,这些直接影响了当今社会各个产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整个产业链。这不得不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到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位置,社会也充分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从教学上开始重点发展文献检索课程,提高民众的信息素质。如果在学生时代不利用信息检索课去培养其信息素质,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将很难适应现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了解不到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了解不到国内外对本行业的业务技术的要求,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社会高速发展。所以文献检索课越来越得到社会及学校的重视,各级院校都将文献检索课列入了学校的课程目录中。
二、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探讨
如何将文献检索课发挥其更大作用,让学生更多地从中得到信息检索的技术,提高自己信息素质,这里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研究。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文献检索课程是极富信息时代的教育课程,它不能沿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跟上当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开创广阔的新天地。
文献检索与网络密切相关,采用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于文献检索课是很好的模式。对于文献检索课的特殊教学要求,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好的交互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教学内容,老师和学生能够相互互动。这种模式就改变原有的呆板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老师互动起来,更加具有活力,让学生更有兴趣加入到学习中。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也是解决教学困难常用方式。通过问题让学生培养利用检索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步骤与过程中学会去反思,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文献检索本身就具有其技能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应用到课程中,更能发挥其长处,有力的解决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难题。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学习文献检索课最好的方法,文献检索课具有其极强实用性,不通过实践无法将理论掌握,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掌握这门技能。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的学生才能有力掌握搜索、发掘、创造信息的技能,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授课内容的选择。现今科技发展飞速,对于文献检索来说,层出不穷的检索技术不断推出。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授课内容也要不断推新,让学生掌握较为先进的检索技术,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授课内容上应该加上信息时代的先进知识和提高信息意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到新的现代化的技术。对于网络的飞速发展,文献检索应该加上更多的网络检索与数据库检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总之,授课内容应紧跟时代发展,让学生学到最新的技能。
2.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力度。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已经成为了文献检索的主流,由于其信息量巨大、信息全面、使用方便、检索迅速而且信息更新快,这让广大使用者迅速接受,成为了信息检索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信息检索课程应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而减少手工检索的教学内容。
3.重视实践教学。文献检索不光是要学会检索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去利用检索,而实践是培养学生利用能力的最好方法。因此,实践应该列为文献检索课的主要环节。对于文献检索实践课应该在专门的文献检索实践教学室,让学生在专门的教学环境下体会到实践的乐趣,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融会贯通文献检索理论。
三、总结
高职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给社会发展添加动力。现今社会对于公民的信息素质要求越高,而良好的信息素质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信息化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献检索课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有效方法,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所以对于加大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研究是新时代对于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具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J].图书馆杂志,2007,26
[2]喻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J].情报探索,2006,5
[3]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
1.熟悉我们实习时所练习数据库检索界面,简单检索得不到结果的用高级检索查找
2.检索时仔细看清检索条件,重要限定条件不能错过
3.有些题目的答案在简单结果界面得不到,需要进入摘要(详细)结果界面得到
4.特别练习美国专利高级检索界面的检索式编写
二、练习题
1.利用荷兰SDOS数据库查找“AASRI Procedia”期刊上2013年5卷中2-8页上的文章,记录第二作者姓名
2.利用荷兰SDOS数据库“高级检索”界面的“图像(Images)”功能检索,查找有关“纳米粒子”方面的图片(在“图像(Images)”字段限定检索词“nano-particles”),而且要求图像是2010年发表在期刊《Studies in Interface Science 》上,记录检索结果数量
3.在《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查找1987年8月主办单位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主办的会议,记录“学科领域”中“哲学与人文科学”类目下与“中国语言文字”类相关的论文篇数
4.在《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年鉴年份为2012年,条目类型选择为“标准”,并且题名中包含“保密”的年鉴,记录年鉴中文名为
5.在《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年鉴年份为2001年,年鉴名称为“中国涂料工业年鉴”并且条目类型选择为“大事记”,题名中包含“《涂料工业》编委会”,在该大事记“正文”中对新一届编委人选作了说明,请指出新一届编委
6.EI数据库,请找出文章篇名为 “Inductance calculation of thick-metal inductors”所发表的出版物类型,全部作者涉及几个机构,文章语种是什么,涉及几个国家和地区
7.EI数据库,请找出2003年以“土耳其”发表的文章数量
8.检索2000年至2010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有关“computer”方面的专利(限制在文摘字段)。记下检索到的专利的条数,记录第一个专利共有几个同族专利以及该专利的优先日期
学号:姓名:
检索课题:自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拟定一个综合性论文题目)作业步骤:
1.分析课题主题,根据拟定的检索课题内容写出课题所属领域、背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等相关技术内容。针对所选题目进行初步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粗略分析,考查是否有人从事该选题的研究?关于该选题的研究进展到何种程度、或侧重于哪些方面?通过这些分析确定所选题目是否可行。若所选题目研究众多,则应选择适当角度修订自己的选题。(限200字左右)
2.给出中外文检索词(包括主题词、关键词、同义词、缩写及全称等,限5个以上)
3.检索,列出检索的数据库名称、课题所属学科、查找年限、关键词、检索式(即所列检索词之间的关系)等。如检索结果太多则重新调整检索式,选出5~8篇相关文献,格式:作者(author)、篇名(article title)、来源出版物名称(publication title)、年代、卷期、页数、数据库名称、是否是全文。
4.请结合学习本课程的过程,谈谈你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这门课后的收获、该课程对你的专业学习的帮助及如何更好开展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吸引同学听课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作业要求:
1.在图书馆主页上的电子资源中选择5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检索,须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电子期刊或电子图书
2.所选择的数据库应包括中外文
3.灵活运用关键词的取词范围,并控制文献检中数量,全篇作业不能仅使用一种检索途径(如全部途径、或题名途径、或文摘途径等)
4.两篇作业相同者,均返回重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文献或文件属于一次专利文献?(A)
A.专利说明书 B.专利公报 C.文摘和索引D.专利分类表
2.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B)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3.目前我国号利文献所采用的分类体系为:(B)
A、欧洲分类 B、国际专利分类 C、美国专利分类 D、中国专利分类
4.布尔算符优先执行的正确式顺序为:(C)
A、(flower + orchid)*tissue culture-roseB、(flower * orchid)+tissue culture-rose
C、(flower + orchid)-rose * tissue cultureD、(flower * orchid)* tissue culture-rose
5.百度检索工具不具备的检索功能是(D)
A、一般检索 B、高级检索 C、检索途径 D、分类检索
6.文献型数据库(B)
A.事实型数据库 B.全文数据库 C.多媒体数据库 D.数据型数据库
7.手册的基本特点是(D)
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
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
8.查本学科重要专业期刊的最佳工具书是(B)
A.《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C.《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D.《中国期刊大全》
9.利用选定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为止的检索方法是(A)
A.倒查法B.顺查法C.追溯法D.抽查法
10.目前我国专利局对专利申请号采用八位编排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什么?第三位数
字表示什么?(C)
A、国家代码、流水号B、国家代码、专利种类
C、年份、专利种类D、年份、流水号
二、多项选择题
1.布尔逻辑算符主要有(ABC)
A.+B.-C.*D.=
2.年鉴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
A.信息密集B.连续出版C.材料准确D.内容新颖
3.截词检索有(ABCD)
A.前截B.后截C.前后截D.中间截
4.追溯检索法主要有(AD)
A.扩展法B.倒查法C.顺查法D.追踪性
5.利用搜索引擎检索内容包括(ACD)
A.检索工具 B.检索方式 C.检索途径 D.检索词
6.主题法的显著特点在于(ACD)
A.集中性 B.系统性 C.专指性 D.直接性
7.三次文献主要包括(ABCD)
A.年鉴 B.述评 C.综述 D.百科全书
8.二次文献主要包括(ABD)
A.文摘 B.索引 C.手册 D.书目
9.我国专利的类型(ABD)
A.发明专利B.实用新型专利C.植物专利D.外观设计专利
10.布尔算符OR的作用(BCD)
A.缩小检索范围B.扩大检索范围
C.概念相同或相近的词D.具有并列关系
三、填空题
1.文献信息检索在检索手段上可分为_手工检索 和_计算机检索_两种形式。
2.基本索引字段检索缩写词含义:;
3.基本索引字段检索缩写词含义:
4.公开号:CN3000003S 代表①__专利国别代码、②_专利申请类型③___
流水号、④文献种类代码。
5.申请号与专利号:89 ① 1 ② 05681 ③.7 ④代表① 年份、② 专利申请类型、③流水号、④计算机校验码。
6.布尔逻辑算符not、and、or中文是__逻辑非_、_逻辑与_、_逻辑或___________。
7.请举出典型的国外和国内主题引擎各一个。国外主题引擎的代表是
_Google__________,国内代表为_百度_________。
8.在科学文献信息检索系统中,常用的是__分类_______检索语言和_主题_______检索语
言。
9.我国现阶段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是__《中国大百科全书》___________。
10.当前Internet网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一种网络工具是___全球浏览系统(又称万维
网)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是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
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用的文献。
2.文摘:文摘(Astracts)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摘述文献的主要内容,是文献资料的摘要。
3.全文数据库: 是一种将相关印刷型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全部文本输入计算机,使之成为计算机可以阅读和处理的文本,并通过联机检索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强密集
型数据库。
4.标准文献: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其中主要为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和检
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文件。
5.题录:题录(Title)是将图书和报刊中论文的编目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供人们
查找编目出处的工具。
6.信息: 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通过敏感器官和相应的设备和外界进行
交换的一切内容。
7.年鉴:年鉴是收录某年内发生的事情和其他动向性问题的性出版物。①②③④
8.字顺法:字顺法是以字或词的笔画多小,或读音的字母顺序编排的方法。
9.实用新型专利:对机器、设备、装置、器具等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实用
技术方案。其审查手续简单,保护期较短。
10.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主要由专利说明书构成。所谓专利说明书是指专利申请人向专
利局提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它经专利局审核后,向
全世界出版发行。
五、简答题
1.数据检索?
数据检索是以各种数值、调查数据或统计数据为对象的检索过程。如检索各种物理常数、物质分子量、市场行情调查数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等。按查询问题的要求,分为简
单检索(即单一因素的检索)和综合检索(即综合条件检索)
2.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共有几种检索方法?
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
3.文献检索及类型?
(1)书目信息检索(二次文献检索):以题名、著者、摘要、文献出处、专利号、收
藏地点等为检索目的和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以图书、期刊、数据库中的文章或全书检
索对象的检索过程。(2)全文检索,数据检索:以各种数值、调查数据或统计数据为
对象的检索工程。
4.参考工具书的使用要点?(简化)
(1)熟悉工具书的收录内容和排检法(2)选择对口的工具书(3)注意附录和索引的应用(4)工具书的综合应用
5.数据库类型?
(1)全文数据库(2)书目数据库(3)事实型数据库(4)数据型数据库(5)多媒体
数据库
6.文献的级次?
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7.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通常称为原始文献,原文。是指作者根据本人的实践,研究,生产经验,成果
等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大多数的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以及部分学位论文等公开发表的文献都是一次文献。
8.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指文献工作者多众多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提炼,压缩,加工,整理,按一定的科技方法组织编排,编辑出版的文献。二次文献中的信息是对一次文献信息进
行加工和重组而成,并不是新的信息,它的主要类型有目录、题录、文摘等。
9.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是指对某一领域,某一科学或某一专题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
查找,深入分析研究之后概括而成综合性文献,具有包括各种评述,总
评或进展性出版物,以及百科全书,字(辞)典,手册,年鉴等参考工
具书。
10.什么是布尔逻辑算符?布尔逻辑算符一般有哪几种?
布尔逻辑算符是用来表示两个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以形成一个概念。布尔逻辑算
一般有3种,分别是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
11.简述布尔算符AND的含义和作用?
逻辑与表示连个概念交叉和限定关系,只有同时含有这两个概念的记录才算命中信息。AND算符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小命中文献量,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
12.简述布尔算符OR的作用。
OR算符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文献量,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OR运算符还有一个去重的功能。
13.简述布尔算符NOT的作用?
NOT算符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
14.简述百度引擎的三种逻辑运算符。
逻辑与为空格,逻辑或为“l”,逻辑非为“-”
六、论述题
1.什么是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二次检索?它是否只能检索二次?
二次检索是在前次检索结果的范围内再次进行查找,以达到缩小检索范围,使检索结果逐步接近课题要求的目的。其作用相当于阻碍前后两次检索之间做逻辑(AND)运算。不管是初级还是高级检索界面,只要检索结果的篇数允许,二次检索可以反复做,知道满足课题要求为止。
2.检索技巧?
(1)注意利用系统提供介绍文件,如about us,Help,Search Tips有利于用户了解系统的设
计、数据库覆盖的范围、检索具体要求。(2)充分运用逻辑检索功能,准确表达检索要求,分析课题,运用逻辑与、或、非组配规则,正确表达检索式,获取满意的检索结果。(3)充分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各种检索条件或检索限制,如查找的年代、科学范围、文献类型、是否需要全文等。(4)进行多次试验,各检索系统所包含的范围、检索提问式不尽相同。不同的数据库使用不同的检索策略:可通过添加或删除检索词,或改变检索符号,使使用同义词,进行多次查找。(5)缩小检索范围,当当检索结果过于庞杂时。策略:通过逻辑与、逻辑非、引号或字段检索功能。效果:缩小检索范围,排除一些与检索要求不相关的内容,提高命中率。(6)扩大检索结果,通过逻辑或、同义词检索。通过改变URL(位置),如变http:(协议)为gopher(查询工具):或ftp(File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输])协议)(7)提高检索效率
1、通过关闭主页图像来提高下载速度。
2、打开多个检索窗口减小等待时间,提高搜索效率。
3、避免用泛义词的检索词,提高检索率。
4、采用词组提高检准率。(8)恰当选用数据库,分析课题,明确检索目的。熟悉检索系统,正确选用数据库。
3.在我校网络环境下,利用哪些检索工具获取中文、外文期刊全篇论文?试用的中文期
刊数据库是哪两个?
4.网络环境下,如何获取中、外文专利文献全部信息?如何获取检索标准相关信息?
5.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信息量大 传播广泛
2、信息层次多 品种多样
3、自由发布,交流直接,有正式和非正式交流渠道。
4、信息传播速度快,变化频率、多样。5检索方便 价廉实惠
6、信信息资源共享:省内外、国内外、大众化
7、分散无序 缺乏管理8内容庞杂 质量不一
6.专利文献的作用?
1、提供现实、可靠、新颖的技术信息,反映割过各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
2、传递法律信息,通过著录项目可了解发明人、申请人、申请日、优先权日、授权日等信息;通过权力要求书可了解到专利保护范围。
3、提供经济信息,通过申请人可了解到有关企业的专利申请,有效专利等情况;根据同族专利的数量及国别,可了解
到其经济势力范围。
7.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共有几个检索字段?
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方法包括13个检索字段,它们是篇名字段、作者字段、关键词字段、主题词字段、机构字段、中文刊名字段、中文摘要字段、引文字段、基金字段、全文字段、年份字段、期数字段和ISSN字段。
8.布尔逻辑检索三要点?
9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的区别在那里?
区别在两个方面:
1、检索的字段数量不同。初级检索的字段数量只有一个,因此,它每次对一个字段的检索词进行检索。高级检索的字段有两个,它可以同时对不同的检索字段的检索词进行检索。
2、检索的布尔逻辑算符不同。初级检索的字段数量只有一个,即利用二次检索对前一次检索结果的“与”检索。在高级检索中除了可以利用的字段用两个,利用二次对前一次检索结果的“与”检索之外,它可以同时对两个不同的检索字段的检索词进行“或”检索。
题型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已经发展为具有其自身教育模式和知识深度的课程, 极大提高了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与创新能力。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 文检课随之暴露出其本身存在的问题, 迫使从事信息素质教育的老师不断对信息素质评价体系和文检课目前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 对文检课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
1 信息素质评价体系
我校开展文检课以来, 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检索能力, 检索课普遍受到好评, 并逐步构建起适合我校教学情况的信息素质评价体系。信息素质评价体系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和完善, 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1 评价内容
信息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文检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和形式、授课教师的讲授水平是否达到学生的要求;教研室制定的信息素质教学方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是否见成效;学生修完文检课后, 是否增强和提高了信息意识, 自学能力是否提高。
1.2 评价方法
目前, 我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效果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调查学生对文检课上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通过调查发现, 我校选修文检课的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普遍能理解和掌握, 同时, 文检课的开展提高了学生们的检索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们对文检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基本满意。
2 文献检索课现状及存在的新问题
经过不断的尝试与调整, 我教研室已经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学生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文检课教学方法, 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和日常课上对学生的了解, 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在文检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上。
2.1 文献检索课的现状
调整后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已收到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为:
2.1.1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 我教研室向教务处不断提议, 文检课的
课时得到了调整, 并针对个别专业开展必修讲座式课程, 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接受信息素养培训, 以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接触文献检索课多了, 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
2.1.2 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区及学生生活区硬件的投入力度, 无线网
络也逐渐出现在图书馆等部门, 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 这使得学生使用馆藏数字资源的几率大大提高, 不再像过去一样走出多媒体教学区或机房就不能再使用数字资源。
2.1.3 随着教学的开展, 文检教研室的师资力量不断壮大, 老教师经验丰富, 年轻教师充满活力, 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 大家相互学习, 以他人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大家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整合贯穿于教学的能力显著提高。
2.2 目前存在的新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应该顺应信息时代的的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能不能解决值得从事信息素质教育的老师思考和研究。
2.2.1 文检课的教学形式目前还只是传统的理论加实践“两步走”的
方式, 理论课的单调是文检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否有创造性地讲授理论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2.2.2 文检课是一门工具性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单纯掌握这门工具性的课程就足够了吗?
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就业,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检索技能后, 如何在学校利用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就业服务, 能否将这门原本听上去陌生的课程变得“实际”, 教学内容能否适当调整, 这也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3 网络背景下信息素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除了问卷调查所反映出的实际问题, 综合考虑我们当今生活的时代, 不难发现文献检索课教学同样面临着网络背景下新的形势与挑战。
3.1 网络主导着学生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猛, 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认知和情感也受到网络的影响和改变。网络的开放性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文检课的学习空间, 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这无疑更有利于教学。
3.2 文献检索课面临的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一方面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 但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 大学生的心理并未成熟, 各种充斥于网络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此外, 沉溺于网络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这种虚拟化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网络上的一些言行也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制约, 长期接触这些, 易导致大学生性格发生扭曲, 行为失去规范。
文检课的授课方式等与网络密不可分,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外, 该不该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必要的引导也是课程安排上面临的问题。
4 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综合对我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和基于网络背景下文献检索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两方面考虑, 本人现提出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几点不成熟建议和想法。
4.1 加大全校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力度
现阶段, 我国高校开展文检课作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而在美国, 信息素质教育早已经被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非常重要的系统性工程, 成为信息界的重点研究课题, 并已经硕果累累。反观我国, 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研究规模远远不够。作为高校文检课教师, 应继续为学生争取接受信息素质教育的机会, 争取学校加大对文检课的投入力度。
4.2 教学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 并不是具有信息检索能力的人, 还应该具备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这就要求文检课的教学内容也随之进行相应改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建立起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多层面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在教授检索能力的同时, 重点教授如何运用检索能力。我教研室在本学期的文检课上对课程内容安排进行了微调整, 以“成就更好的自己”为题, 依托网络为学生讲授了一次职业规划指导课, 深受学生的喜爱, 这种教学安排初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这种全新的尝试使文检课更迎合学生的胃口。我们该不该转移教学重心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上, 值得探讨。
4.3 对大学生网民进行正确引导
文检课作为在校大学生接触网络最多的课程之一, 教师应主动占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阵地, 引导学生吸收正能量,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渠道, 扩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空间。对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也应该成为文检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下转第44页) (上接第37页) 5总结
信息素质教育在国内外理论界和教育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通过对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和形势的分析研究, 不断探索和追求更合理的教育模式, 构建更完善的教育体系, 对文献检索课进行适当改革和必要调整, 将关系到信息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S
参考文献
[1]陈英.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构建策略[J].情报探索, 2007 (10) .
[2]李群.网络背景下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 2009 (5) .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教学探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Vocational Comput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aching
Huang Qionghua
(Jiangxi Ceramics Art&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Jingdezhen333001,China)
Abstract:Educators fully awar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Hence,we increase the retrieval course for computer research efforts.This literature search for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made a preliminary study.
Keywords:Document retrieval;Teaching;Teaching reform
在1984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1992年,原国家教委又颁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因此要加大对于文献检索课的重视力度,本人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做了一定的研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目标也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由单一检索技能传授向全面信息素质培养转变,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全面的信息素质,大致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献检索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基本目标,即该课程必须达到的;第二步是长远目标,是文献检索课教学在一定时期内要努力达到的。基本目标可以定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能;而长远目标则是培养信息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改革教学模式
面向当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创设的各种教学新环境,计算机文献检索课决不能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灌输为中心和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开创在线学习模式。在线文献检索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基于Web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准确检索和有效利用数字资源的基本能力,其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强调教学的交互性和个性化。与早期图书馆界的“图书馆远程用户教育”不同,在线教育的学生对象不仅包括“图书馆远程用户教育”所指的真正远距离意义上的学生,同时还包括在校内但采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在线文献检索教学模式虽具有开放性、形象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但由于在线教育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另外,在线教育尚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替代,两者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同时,在线教学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上机实习的条件,强化上机实习环节,创造更多利用Internet的机会,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检索工具和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技术,为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使用协作式教学。以往课程设计偏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学生记忆、掌握知识,而忽略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想培养出知识渊博,有远大抱负,能够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能分析、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并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人才,就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信息获取者,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协作式教学是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可以是解决问题,也可以是研究专题,还可以是设计方案。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采取协作式教学,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来组织、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整合到文献检索课程中,运用讲授、讲座、参观、实习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增强信息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有几种适用于计算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方法。
(一)启发式教育。计算机文献检索课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教育为主,教师旨在传播信息的利用方法,这就要求文献检索课教师不仅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知识。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对比、选择、归纳、推理、联想、验证和理论探讨,由浅入深地得出结论。同时要坚持讲授与实习并重的原则,多留给学生思维空间,精讲多练,抓特点、讲难点,粗线条介绍检索工具,并结合实际和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讲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检索语言、检索原理、检索策略等内容,还应多讲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检索适时文献的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文献检索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制订检索策略和获取原文有困难的实际情况,选用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和真实性的案例,跟学生一起讨论课题检索的技术背景和信息需求,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分析检索结果。让学生了解制订检索策略和获取原文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分析检索结果,了解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状态和发展趋势,这样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判断和实践操作能力。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息意识,也增强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
文献检索课作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高等学校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具体对策。让学生检索、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更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柯善娥,徐秀荣.对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分析与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文献信息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陈旧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终身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创新的需要。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定义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客观,也很全面、很严谨。
从定义的字面意义中不难看出,这里所描述文献的构成要素基本有三。一是载体本身,二是载体所载内容,三是载体内容的记录方式或手段。显然,按照文献的定义,文献这种特殊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这样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内容,二要利用一定的记录手段,三是表现出一定的载体形态。信息与知识是构成文献的主体,没有信息、知识内容的任何形式的载体,只能称是物质,但不能称为文献。任何形式、类型的文献都必须首先以具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内容为前提。
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是一种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记录的目的在于传播,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天然的信息储存器。一个人一生的所见所闻,会在他的记忆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储存的越多,他的经验就越丰富。然而,随着每一代人的去世,他们的经验或信息、知识也就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如果没有办法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增长。文献的作用也正在于此。而文献的记录方式,实际上是指将表述信息、知识的声音、符号或图像系统通过某种特定的记录手段与方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
声音、符号和图像是人类传播信息、知识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语言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知识,文字用书写符号来传递信息、知识,绘画用图像来传递信息、知识。而它们的记录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得到拓宽。除了用铸刻记录、书写记录、印刷记录外,还有机械录音、感光记录、传真记录、磁记录和激光记录等多种手段。这些记录手段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职能各异,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记录和传播信息、知识的方式。
同时,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又都具有继承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结构和形态。既然用语言、文字、绘画来记录和传递信息、知识,那么,一定的载体形态显然是文献赖于存在的基础条件,没有一定载体形态作为附着物的信息、知识是不存在的。从古到今,人类对语言的录制、文字的书写、绘画的记录,都需要有磁带、纸张、胶卷、磁盘或是光盘等各种介质作为附着物,信息、知识内容与所附载体是不可分割的。
【文献检索课复习题】推荐阅读:
文献检索课介绍09-30
文献检索是什么课06-23
文献信息检索是什么课07-09
文献检索自学习题07-18
文献检索期末复习07-22
文献信息检索结课综述01-05
信息检索课期末复习题02-12
文献信息检索报告01-07
文献检索报告图文06-25
文献检索大作业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