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精选7篇)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篇1

——2009年2月17日在曲靖市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 长 岳跃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共克时艰、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低温冷冻自然灾害、严峻复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曲靖自身发展转型的严峻考验,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市内生产总值787.6亿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13684元。财政总收入193.5亿元,增长32.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20.5%。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为19:54:27,推动了由农业经济大市向工业经济强市的转变,一个后发优势明显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滇东大地崛起。城镇化率32.6%,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化格局。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森林覆盖率36.2%,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2万美元,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有新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9元,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3166元,增长9.9%。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八方面工作。

(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要务,增强经济调控的预见性主动性 针对一年来市内外经济形势的逆转和宏观政策的突变,我们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全力确保经济逆势而上、平稳增长。推行现场办公,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协调汇报,建立市级领导挂钩联系76个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努力破解项目审批、资金和用地等难题,确保投资快速增长。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低开低走、低速低效和增幅逐月回落的不利局势,提前部署,切实抓好企业“五访五帮”工作,解决长期存在的煤电运地资环紧张难题,全力保障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加大煤炭资源整合与新技术推广力度,实现煤炭产量3975万吨。积极协调电力发供用、电煤供用运三方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坚持路地联席会议制,及时解决化肥、生铁、特色农产品等热销产品的运力矛盾。积极争取共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试点工作,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全面完成区域规划、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和其他10类专项规划环评工作。完善银政企协调互动机制,市内金融机构为19个重大项目提供贷款51亿元;创新金融产品,为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5亿元。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税收征管,加强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水资源费、土地出让金收入、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征收管理。启动了粮食、猪肉、植物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5.6%,“保增长、控通胀”成效明显。

(二)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持之以恒地抓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总产值261亿元,增长8.5%;农业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8%;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实现总产2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发放各种惠农补贴3.8亿元,投入支农资金9.6亿元。加快到村到户的“1231”工程建设,建立了烤烟规范化生产、生猪规模化养殖、万寿菊集约化种植保险制度,对鲜活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企业进行农业保险试点,对大宗农资供应实行储备补贴制度。农业产业化“127”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名牌农产品实现零的突破,畜牧、花卉、中药材等农业“十大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产值46.6亿元。现代烟草农业试点进展顺利,烤烟累计收购烟叶391.4万担,实现收购总产值29.3亿元,产值、税收创五年来新高。生猪“三百”工程稳步推进,肉类总产103.1万吨,增长20.7%。核桃、杉木林等特色经济林面积超过250万亩。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整合资金7.9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首批162个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和10个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领导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3万件,解决25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建设突破20万口,全面完成2.3万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三)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坚定不移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六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384.6亿元,增长12.4 %,工业对财税的贡献率达77.9%。30户重点骨干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6.8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达63.4%。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10个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持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6.1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1.3%。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342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02万吨,工业废水达标率92.6%。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进行规划布局,非公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8.6%。

(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增长20.1%。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一产、三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8亿元,水利建设完成投资7.9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完成投资105.8亿元。以国家扩大内需为契机,积极组织上报1400亿元的1634个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重大项目,第一批共争取中央、省新增预算投资4亿元。加快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综合收入27.6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2.4亿元,增长15%。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行政村覆盖率达8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亿元,增长26.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87亿元和425亿元,贷款增量达59.4亿元。

(五)以完善承载功能为基础,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县以上建成区面积129.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88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1.7个百分点。完成18项控规编制任务,控规覆盖率达66.4%。职教中心和曲靖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城市核心区聚集速度明显加快,科技集成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两江”治理、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3.3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六)以推进改革开放为主线,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以打造软环境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行政审批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精简了55%和48%。对城市管理体制、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理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省级市属区管体制,完善了分税制、预算管理制度和非税收入征缴系统,推进财政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和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深化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基本形成了以银行、保险、证券等为主体,包括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金融机构体系。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建立了县乡最低财政支出保障机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顺利开展。以水务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水利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成功引进一批省内外大企业入驻工业园区、轻工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快速推进,与国内外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签订了11项投资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84项,进出口总额增长16.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3.2%。

(七)以重视民生改善为根本,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进步 始终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导精力投入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来,市级用于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达1.95亿元,切实解决了一批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4756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3.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类保险参保人数达122.5万人,新增扩面1.7万人。顺利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32.3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实现100%社会化发放。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23.9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7.1万城镇低收入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不断推进。新建廉租住房9.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67万平方米。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各界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6700万元和大批救灾物资。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城乡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98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享受免杂费补助,94.2万中小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政策,26.3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为20余万特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2510万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21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4.1%,高考上线率77.7%,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6%。启动了曲靖综合大学的筹建工作。

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改扩建83个乡镇卫生院,完成了600个村卫生室建设,启动了9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91.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及时处臵了“问题奶粉”、“刺五加”注射液等突发公共事件。艾滋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事业较快发展。农业人口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新增2693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严格执行非农建设耕地占补制度,新增耕地5464亩。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5个县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完成人工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6平方公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了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的10项重大措施,投入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2亿元,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建成8个、新开工建设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成功筹办全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举办市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第三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泽斑铜”项目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马龙县被命名为“云南省小康体育特色县”,3名曲靖籍选手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在残奥会上获1枚金牌、2枚银牌,破2项世界记录。曲靖中心城区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省首批文明城区。人民武装工作得到加强,我市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地方志、档案、科普、社会科学等事业均取得新进步。

(八)以落实四项制度为抓手,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行政机关全面推行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共问责236人,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加强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的督查,推动了工作落实。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475件。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全面开展大下访、大接访、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集中解决了810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市。深化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是在冰冻灾害、金融危机、资源型产业结构制约日益加深等困难交织叠加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中共曲靖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体现了610万曲靖人民团结拼搏和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广大干部矢志不渝、攻坚克难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在这里,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条战线上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爱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一切关心支持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希望还有差距,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发展的协调性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高、二产重、三产低”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资源依赖度高,抵御市场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弱;经济外向度不高,消费需求不足,属于典型投资拉动型经济;基础产业薄弱、基础设施仍然脆弱;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工作任务较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去突破。我们要在成绩面前保持警醒,在困难面前更加振奋,不断开创曲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国际国内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但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国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态势不会逆转。我们面临着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影响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资源环境约束更紧,产业结构矛盾凸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国内外投资要素、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总体来看,2009年既是曲靖经济发展困难更多更大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坚持把贯彻扩大内需政策与曲靖实际相结合,把政府主导同市场运作相结合,把扩大投资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努力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在战胜困难中赢得主动,在开拓进取中加快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全市人民努力奋斗形成的良好发展基础,珍惜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奋发向上的大好局面,增强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我们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闯劲,始终保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的韧劲,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的干劲,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为目标,以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为重点,坚持保增促调、内外并举、有保有压、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原则,依靠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消费促动,千方百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5%以上,力争达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104%以内;城镇化率达34.8%。

实现以上目标,今年要切实做好九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稳生产、抓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力争农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增加值突破180亿元。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完善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稳定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生产。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组织实施好18个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830万亩,力争粮食总产量达23.6亿公斤。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继续深化科研合作,加快优势农产品的良种、关键生产环节的良法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抓好农作物优良品种、农机作业配套综合技术推广等十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重点在农产品生产环节推动标准化生产,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以建设十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优质生猪、泡核桃、花卉、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好生猪“三百”工程,促进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集约化养殖、健康养殖和小区养殖转变,实现肉类总产突破120万吨。巩固提升烟草支柱地位,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完成126万亩大田种植面积和364万担指令性收购计划。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力争完成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努力把曲靖建成全省重要的木本油料基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抓好商标培育和认定工作,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做强100个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0%以上。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的机遇,以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2万件以上山区“五小水利”工程,改造30万亩中低产农田,解决3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沼气池3万口,节柴改灶3万户,力争实施2万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防御和森林防火,抓好气象、水文、地震等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臵,进一步规范市县财政利益分配关系,实行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倾斜。统筹农村水利与城市水务发展,完善城乡电网、道路通讯、环保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努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体系和城乡共建共享机制。总结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力度,扎实抓好第二批 “866”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好第二批9个小康示范村。在9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试点,力争2010年底完成建设任务。抓好450个省级“整村推进”工程,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3000户特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完成2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培训和转移输出,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5亿元。切实抓好水库移民安臵和后期扶持工作。

(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确保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420亿元。抓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开展以“五访五帮”为主题的企业帮扶年活动。帮企业,就是保发展、保就业、保稳定、保后劲。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062万元,在重点行业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和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开发精深加工项目。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联系制度、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和全程服务制度,解决好工业发展中的资金、土地、环评以及煤炭、电力、运输等要素制约问题。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搞好有色金属、化肥贴息储备,落实好电力、能源、煤化工、冶金等产业的阶段性用电特殊电价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坚持银政企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公司作用,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到曲靖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建立中小企业、非公企业上市联系会议制度,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奖励制度,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培育2-3户成长性好、条件成熟的上市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工业发展千亿工程、重点企业发展千亿工程和工业投资千亿工程,重点打造煤化工、冶金、多晶硅3个年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和能源、轻工、烟草、汽车、生物资源开发创新5个超100亿元的产业,着力培育100个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今年力争能源突破360亿元、矿冶突破200亿元、卷烟和化工均突破140亿元。全力推进工业大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冶金集团3000吨多晶硅、驰宏公司会泽16万吨铅锌和曲靖20万吨铅锌“翻番”工程、云维煤化基地、曲靖烟厂技改、一汽通用轻卡等项目的推进和拟建项目的开工,力争工业项目竣工投产达52个以上。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强化规划指导,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新型工业化核心区。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云维2.5万吨1,4丁二醇、20万吨醋酸等结构调整示范项目,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磷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生物质能源和现代医药等六大产业创新基地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积极构建节能产业体系,优化用能结构,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明确企业污染减排主体责任,重点加快工业锅炉脱硫设施建设,强化冶金行业烟气治理,加强化工、造纸、煤炭等行业工业废水治理,支持驰宏公司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力争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程,实现削减二氧化硫2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300吨目标。

(三)努力扩大投资需求,确保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良好机遇,扭住投资拉动经济的牛鼻子,着力抓好项目储备、论证、争取、协调工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交通、水利、能源、生态、民生及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30亿元。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始终把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摆在突出位臵,市、县两级要筹集1亿元以上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加强部门沟通配合,积极向上级汇报衔接,认真做好项目储备,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的资金支持,力争在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方面,推出一批能持续带动未来几年投资增长的大项目,争取更多的计划进笼子、项目进本子、资金进盘子。调整投资结构,严把新上项目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抓住被列为共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试点地区的机遇,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中村”改造等土地管理试点工作,切实改善土地要素供给,提高建设用地供给水平。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完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推进的综合目标考核奖惩责任制,确保新开工项目实现200亿元以上的投资量。水利项目要以水源工程、除险加固等为重点,继续抓好红石岩、小干河2件水源工程、1座大型、4座中型和46座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在建项目,新开工苏斗河、恨虎坝2件中型水库和9件小

(一)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做好阿岗、车马碧两个大型水库的开工准备,争取2010年内开工建设,确保水利建设投资达10亿元以上。交通项目要重点加快贵昆铁路六沾段增建二线工程建设进度,完成宣威-曲靖(南海子)、沾益-待补、江底-石林“一改高”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普立-宣威、曲靖绕城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宣威-倘塘二级油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力度,确保交通建设投资25.5亿元以上。煤炭项目要推进92个新建、续建、改扩建煤矿工作,确保完成投资30亿元。电力项目要努力完成50亿元投资,电网改造项目要抓住列为南方五省(区)重点城市电网改造城市的机遇,新建、改造一批城乡电网重大项目,力争3-5年使曲靖市城市电网跨入全国先进城市电网行列,今年要确保完成投资20亿元,力争达30亿元。城市建设项目要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加快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以及禁毒和艾滋病防治项目的建设。

提高项目融资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建设补助、重大项目资本金、贴息办法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政府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增强融资保障能力,实行贷款目标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确保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贷款总规模增15%以上。积极支持曲靖市商业银行跨市设立分支机构,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吸引金融机构来曲拓展业务,力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研究制定鼓励社会投资新政策,积极申报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增强拉动投资增长的社会合力。

(四)优化环境扩大消费,全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不断推进与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0亿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预期。启动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等惠农政策,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扩大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使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稳步提高,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66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00元以上,到2012年在2007年基础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

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供应,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搞好产运销衔接,确保粮油、肉类、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诚信市场体系建设,依法打击价格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城镇消费水平,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市政公用设施、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体育、信息等服务业。积极拓展农村消费,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建立以农资、农产品和农村日用品销售网为主体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落实“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政策,对购买家电、农机具的农村居民给予补助。

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把扩大投资同引导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促进旅游消费,精心规划建设10个左右的康体、餐饮、休闲精品项目,重点推进麒麟温泉旅游小镇、马龙金阳旅游运动休闲中心、会泽古城开发等6个项目建设,进一步改造提升罗平旅游景区、师宗凤凰谷、珠江源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继续办好罗平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会泽“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珠江源美食文化活动周等节会活动,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32亿元。努力扩大住房消费,认真落实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规范商品房市场秩序,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把商品房开发延伸到乡(镇)。合理引导汽车、文化等新兴消费领域发展。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品交易市场专项规划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扶持发展10户以上重点流通企业,标准化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努力把曲靖建成滇东四省区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乡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资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100个农村经营网点,着力提升农村消费服务功能。建立猪肉地方储备制度,继续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加大滇东粮油物流中心建设力度,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体系。

(五)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以建设安全、文明、生态的宜居珠江源大城市为目标,着力抓规划、拉框架、创特色、提品位、重统筹,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小集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完善规划体系。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实现到2010年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中心城区达100%、县城达80%以上。完成中心城市给排水工程、消防、人防规划编制,完善交通网络规划,编制好电网规划和城乡供电专项规划,实现各类规划的全覆盖。实施规划成果整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进行“三规合一”,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完善重大规划国内外招标制度,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努力使城市隐性文化显性化。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产业承载能力和要素集聚辐射能力,以建筑景观、街道雕塑、城市亮化、美化为载体,完善城市景观节点和轴线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主题组团,加快构建“科学、合理、便利、舒适”的现代市政体系,以“数字化城市”为核心的信息网络体系,以抗震、排涝为中心的防灾体系。中心城区要重点抓好总投资46亿元的30个规划项目、22个路网建设项目、9个旧城改造项目、20个环境建设项目和15个功能建设项目建设。加快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国家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要按照省级文明、安全、生态的宜居城镇要求抓好县城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功能齐全的生态小集镇和生态特色村。

全面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合理划分城市管理职权,完善层级管理机制,明确市、区、街道、社区“两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职能分工。加强城市空间形态整合,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开展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和城市防洪、城市殡葬管理的整治,推进未开发地段、边角地块建设,切实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利用项目融资、发行债券等灵活的资本运作方式,对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及其他经济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实现城市建设市场化、城市资源资本化、城市经营公司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科学确定土地供应量、结构和布局,重点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500万平方米住房。结合规划的功能分区要求,加大城市核心地段臵换力度,提升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加快建设一批档次高、规模大的汽车、电器、家俱、服装、餐饮、住宿、康体的组团式中央商务区。

(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同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努力破除各种思想和体制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促进开放。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搞好土地、耕地、林地流转工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进一步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运行机制,抓好统筹土地与户籍、住房和社会保险的一体化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搭建林权交易、评估、流转服务平台,激活林业发展活力。推进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试点,推行管养分离,力争2年内全面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开展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制定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加快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组建步伐,各县今年要组建一个小额信贷公司。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利用市开发投资公司、市融资担保集团公司的投融资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重点项目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能力、信用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进代建制管理,严格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理顺基础性产品价格关系,配合做好石油、天然气、电力价格改革,推进供水价格改革,将农业供水各环节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科学合理配臵矿产资源,加快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稳定的税收收入征管机制和非税收入征管激励机制,提高生财、聚财、管财、用财的科学性,努力实现财政总收入22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5亿元。做好税收政策调整后的平稳衔接工作,确保增值税转型改革在我市顺利实施。加快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办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财政偿债专项基金,着力化解财政债务风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改革,建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完善药品招采“四统一”曲靖模式,继续实行全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抓好企业改革。认真解决好社会保险接续、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遗留问题,巩固国企改革成果。抓好产权、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等各项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破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倡导“零距离、零关系、零障碍”服务理念,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开展国有资产“全监管、全覆盖”试点。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创新开放方式、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完善开放机制,探索以资产换优质资本、以市场换先进技术、以资源换优势项目等引资方式,力争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实现2.2亿美元。做好曲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立项建设一批农业种养殖、食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等方面的园区科技项目。出台对外开放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搭建产业承接平台,打造产业转移载体,进一步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到曲投资。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月中、月尾集中审批制度,实行招商引资项目招商、商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全程代办。积极拓展外贸发展空间,做好境外劳务输出工作。

(七)积极努力改善民生,在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建设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要坚持把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民生工程得到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今年市级财政安排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2.41亿元,比上年增加4600万元。

统筹抓好城乡就业。抓好全国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落实创业带动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培育各类创业主体,鼓励全民创业。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开辟就业渠道,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其他有创业能力的个人面向基层和农村、中小企业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要确保不低于去年水平。市级安排1000万元资金,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岗位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3.3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500个,切实帮助重点人群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有一人就业。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工作,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今年要确保培训3万以上农村劳动力。扩大农业产业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帮助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构建规范和谐的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行“五费合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启动参保人员市内跨县持卡就医试点。全面开展当年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 工作,并逐步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相关待遇,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并将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力争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174.3万。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等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保障城乡贫困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对象、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享受财政补助的村干部生活补助标准。推进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市社会福利中心,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抓好市老年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大义务教育保障力度,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安排4200万元市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完成中心城区中小学“6+8”工程建设。用两年时间投资12亿全面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改造暨标准化建设,今年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60万平方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毛入学率达78%以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市职教中心力争今年9月建成使用。支持曲靖师院、曲靖医专加快发展,积极为建设曲靖综合大学创造条件。完善扶贫助学体系,保障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强化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市中医院和县级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和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启动5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和报销标准,确保参合率达93%。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探索艾滋病防治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统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启动市级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和体育中心建设,新建26个乡村综合文化站、404个乡村文化活动室和105个农家书屋。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培育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注重实践的地域文化特征,着力打造“五个一”文化精品工程,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对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继续给予生活补助。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边远山区广播电视覆盖率。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一批社区体育中心和大众健身活动中心。

高度重视档案、保密、侨务、外事、地方志、妇女儿童、社会科学和决策咨询研究等工作。

加快安居工程建设。保持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逐步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给政策支持力度,市级继续安排540万元资金用于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今年要新建43.6万平方米廉租房、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强化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与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致富和改善环境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大独木水库、南盘江、白石江、潇湘江等一批重点水库、河流的污染治理力度。投入14.4亿元启动12个污水处理项目、6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力争城镇污水处理率达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加快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实现县城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工程为依托,完成15万亩荒山造林和21万亩封山育林任务,实现森林覆盖率达36.6%。注重湿地生态建设和保护,继续实施石漠化整治、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八)构建和谐稳定环境,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创新群防群治工作模式,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全面开展包括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校舍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在内的各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从源头上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预测预警预报,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启动地震综合观测站建设。

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抓好第三届社区换届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和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职能和作用。健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旗臶鲜明地反对腐败,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和制度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九)加强自身改革建设,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认真落实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制度,切实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今年重点要在全市县以上行政机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着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凡涉及重大投资项目、社会公共利益或重要利益调整的政府重大决策,在决策前要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听证,并由集体讨论、集体决定。推行重要事项公示制。将社会关注、涉及群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事项,以新闻发布、网络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告之公众、听取群众意见,使政府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意愿。推行重点工作通报制。定期向社会公众通报政府部门承诺事项执行情况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丰富群众参政、议政信息来源。推行政务信息查询制。整合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多渠道搭建面向公众的政务信息查询平台,及时、高效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差别化、个性化要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不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稳步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政出多门等问题。综合运用规划、财政、土地、环保等调控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公共资源配臵,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逐步向社会领域、公共事业倾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高效、优质、便民、利民的行政服务体系,强化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审批职能,推进集中办证、集中审批。推广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适时扩大到更多市场主体。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高效推动工作落实。各级政府要切实改进政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摆脱文山会海,反对弄虚作假。各级政府机构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今年要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出境费用等实行“零增长”管理,严格规范政府采购。要进一步强化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加大县级政府同步推进力度,将实施范围向学校、医院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拓展。强化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建立抓落实长效机制,在政府系统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建立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制度,进一步清理规范综合考核奖惩责任制,真正使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有明确目标、有责任主体、有监督考核。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从基层招录、选调公务员力度,继续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主动为基层服务、为企业解难、为群众办事。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篇2

1 材料及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根据《曲靖市2009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方案》要求,按WHO推荐的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对每个县随机抽取30个村级单位,全市共270个村级单位。共调查2006年1月1日-2008年9月30日出生,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儿童5 725人,其中2006年出生调查1 906名,2007年出生调查1 912名,2008年出生调查1 907名。“五苗”合格接种判断标准: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判断标准(依据乙肝疫苗技术管理规程[1]。

1.2 资料来源

曲靖市9县(市)区儿童预防接种入户调查表。

1.3 数据分析

采用ACCESS2000制作的数据库“儿童接种率调查管理系统”及EXCEL2002严格依据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地类型构成、接种史提供人构成情况

调查的270个村级单位中市区13个,占4.82%;县城17个,占5.18%;农村240个,占88.89%。调查的5 725名儿童接种史提供人中,母亲占53.12%;父亲占38.10%;祖父母/外祖父母占7.58%。

2.2 儿童基本情况

5 725名调查儿童中,男57.69%,女42.31%;汉族占94.83%、藏族0.19%、回族0.75%、蒙族0.02%、壮族0.63%、其他民族3.58%;本地户口99.09%、外地户口0.91%;持证占89.03%、接种证不在现场占7.53%、丢失占1.08%、无证占1.89%、不清楚占0.47%;调查儿童中上卡占95.53%、未上卡占4.47%。

2.3 住院分娩情况

调查儿童中医院出生占78.92%;家中出生占21.08%。

2.4 预防接种相关情况

2.4.1 卡痕

调查儿童中卡痕阳性占86.06%、阴性占10.93%、儿童不在家占3.00%。

2.4.2 预防接种宣传

被调查人知道预防接种占94.18%,不知道占5.82%;信息来源:通过广播占8.79%,电视0.14%,报纸0.10%,宣传画,标语0.45%,医务人员85.21%,亲戚、朋友、邻居4.70%,其他0.40%,未填0.21%。

2.4.3 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什么疫苗

知道接种HepB占31.41%,不知道占68.59%;接种BCG知道占27.11%,不知道占72.9%;知道接种其他疫苗占22.45%,不知道占77.6%。

2.4.4 疫苗接种地点

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儿童占6.60%;村卫生室接种占85.0%;入户接种占8.44%。

2.4.5 建证率与建卡率

本次调查的5 725名儿童建证率为97.64%(含持证、证不在现场、证丢失三种情况),陆良、师宗、宣威100%建证;建卡率为95.53%。

2.5 接种率

疫苗代码说明:BCG-卡介苗、HepB1-乙肝疫苗第1针、Hep B2-乙肝疫苗第2针、HepB3-乙肝疫苗第3针、OPV1-脊灰疫苗第1剂、OPV2-脊灰疫苗第2剂、OPV3-脊灰疫苗第3剂、DPT1-百白破三联疫苗第1针、DPT2-百白破三联疫苗第2针、DPT3-百白破三联疫苗第3针、DPT4-百白破第4针、MV1-麻疹疫苗第1针、MV2-麻疹疫苗第2针、MenA1-A群流脑疫苗第1针、Men A2-A群流脑疫苗第2针、MenAC-流脑A+C、Vere JE1-乙脑疫苗第1针、Vere JE2-乙脑疫苗第2针、HepA1-甲肝疫苗第1针。

2.5.1 基础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

根据对5 725名调查儿童的统计表明,全市基础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87.07%,HepB3-94.76%、BCG-95.77%、OPV3-95.93%、DPT3-95.84%、MV1-95.60%。

2.5.2 基础免疫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

5 725名儿童的基础免疫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58.76%。Hep B合格接种率82.95%,BCG合格接种率95.00%,OPV合格接种率83.30%,DPT合格接种率80.49%,MV合格接种率80.91%。各年龄组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有下降趋势。

2.5.3 五苗及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单剂次接种率

BCG-95.77%;Hep B1-96.31%、Hep B2-97.22%、HepB3-94.76%;OPV1-97.19%、OPV2-96.93%、OPV3-95.93%;DPT1-97.19%、DPT2-97.00%、DPT3-95.84%、DPT4-54.90%;MV1-95.60%、MV2-63.86%;MenA1-76.61%、Men A2-57.52%、Men AC-14.78%;Vere JE1-75.60%、Vere JE2-17.75%;HepA1-38.11%。儿童1周岁内基础免疫五苗接种率均在90%以上,五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在80%以上,不同年份间接种率无明显差异。DPT、MV加强免疫及2008年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启动后新增疫苗接种率均未达80%。

2.5.4≥1.5岁、≥2岁、≥3岁调查儿童部分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单剂次接种情况

≥1.5岁、≥2岁、≥3岁调查儿童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率(2007-2008年出生儿童)HepA1-57.34%、Vere JE2-25.99%、MenAC-50.53%。

2.5.5 加强免疫接种率

2.5.5. 1 百白破加强免疫

各县≥2岁调查儿童百白破加强免疫接种率2006年、2007年出生儿童分别为74.61%、71.79%(4例笔误接种列为未种)。

2.5.5. 2 麻疹疫苗加强免疫

各县≥2岁调查儿童麻疹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2006年、2007年出生儿童分别为84.31%、80.90%(4例笔误接种列为未种)

2.5.6 全市五苗及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单剂次合格接种率

对5 725名调查儿童统计,各种疫苗单剂次合格接种率分别为BCG-95.00%;Hep B1-95.56%、HepB1及时率54.46%、HepB2-94.34%、HepB3-85.62%;OPV1-90.50%、OPV2-93.41%、OPV3-90.55%;DPT1-88.72%、DPT2-92.72%、DPT3-88.72%、DPT4-48.59%;MV1-80.91%、MV2-52.07%;MenA1-55.11%、MenA2-21.10%、MenAC-11.77%;Vere JE1-41.50%、Vere JE2-12.03%;HepA1-33.54%。与2009年9-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组织开展的“西部地区4省加强常规免疫综合干预策略合作项目”中期评估调查接种率数据相近[2]。结果显示,儿童1周岁内基础免疫Hep B3、DPT1、DPT3、MV1合格接种率<90%,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启动后新增疫苗合格接种率均未达60%。

2.5.7 乙肝疫苗第1针及时接种率

乙肝疫苗第1针及时接种率<75%,未达到GAVI项目要求的75%指标。

2.5.8 不合格接种情况

2.5.8. 1 未种情况

各种疫苗未种比例分别为BCG-2.60%;HepB1-1.87%、Hep B2-2.06%、Hep B3-4.42%;OPV1-2.03%、OPV2-2.38%、OPV3-3.44%;DPT1-2.18%、DPT2-2.57%、DPT3-3.63%、≥2岁儿童DPT4-26.52%(904/3409);MV1-3.93%、≥2岁儿童MV2-17.07%(582/3409);MenA1-23.04%、MenA2-42.20%、≥3岁儿童MenAC-49.40%(746/1510);Vere JE1-24.10%、≥2岁儿童Vere JE2-73.95%(2521/3409);≥1.5岁儿童HepA1-53.86%(2509/4658)。

2.5.8. 2 提前接种

各种疫苗接种日期未达到免疫起始月龄,或同种疫苗相邻针次间隔<28天为提前接种。各种疫苗提前接种比例分别为BCG-0.00%;HepB1-0.00%、Hep B2-1.22%、HepB3-1.97%;OPV1-5.31%、OPV2-1.61%、OPV3-1.17%;DPT1-6.72%、DPT2-1.41%、DPT3-1.36%、DPT4-6.31%;MV1-6.99%、MV2-11.79%;MenA1-2.55%、Men A2-2.83%、MenAC-3.00%;Vere JE1-2.50%、Vere JE2-5.71%;Hep A1-4.58%。

2.5.8. 3 超期接种

各种疫苗接种日期超过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12月龄,加强免疫7岁为超期接种。各种疫苗超期接种比例分别为BCG-0.77%;HepB1-0.75%、HepB2-1.66%、HepB3-7.16%;OPV1-1.38%、OPV2-1.90%、OPV3-4.21%;DPT1-1.75%、DPT2-2.86%、DPT3-5.76%、DPT4-0.00%、MV1-7.70%、MV2-0.00%;Men A1-18.95%、MenA2-33.59%、MenAC-0.00%;Vere JE1-31.60%、Vere JE2-0.00%;HepA-0.00%。

2.5.8. 4 接种日期逻辑错误(笔误接种)

各种疫苗接种日期小于出生日期或大于调查日期判断为接种日期逻辑错误。各种疫苗接种日期逻辑错误比例分别为BCG-1.62%;Hep B1-1.82%、HepB2-0.72%、Hep B3-0.82%;OPV1-0.79%、OPV2-0.70%、OPV3-0.63%;DPT1-0.63%、DPT2-0.44%、DPT3-0.52%、DPT4-0.21%;MV1-0.47%、MV2-0.14%;Men A1-0.35%、MenA2-0.28%、MenAC-0.03%;Vere JE1-%0.30、Vere JE2-%0.03;HepA1-0.09%。

2.5.9 乙肝疫苗未接种原因

乙肝疫苗第1、2、3针次的未接种原因有回答者以“不知道要接种”为主,分别占100%、88%、80.82%;其次为“孩子患病未去接种”,第1、2、3针次分别占0.00%、12.00%、16.44%。

2.6快速调查接种率

按照《综合审评实施方案》要求,所有县(市)区均开展快速调查,每县随机抽取一个人口聚集的农贸市场、商场或菜市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2006年1月1日-2008年9月30日出生的儿童,每点调查30名儿童,实际共调查307名儿童。其中男50.81%,女39.41%;常住占85.67%,外来≥3月占12.05%,外来<3月占2.28%;本地88.60%,外地(包括市内流动儿童)11.40%;打过预防针98.37%,未打过预防针1.63%;有接种证94.14%,无接种证5.86%;卡疤阳性92.18%;判断上卡74.27%,未上卡1.63%,上卡不祥24.10%。

3 讨论

3.1 基础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基础免疫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各年龄组逐年下降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基层缺乏工作经费,劳动报酬过低仍然是制约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难题[3]。本次调查统计,全市基础免疫卡介苗、脊灰、百白破三联、麻疹4种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低于2004年国家/省调查平均水平,基础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基础免疫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2006-2008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启动后疫苗种类增多,儿童在12月龄内完成14针次的疫苗接种,接种程序的合理安排存在一定难度;各级业务单位工作量成数倍加大,市、县、乡三级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未得到有效落实,乡村医生报酬过低,预防接种补助经费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生收入,国家免疫规划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形成,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对免疫规划工作积极性不高应是主要原因。

3.2 住院分娩率较低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的及时性受到影响

2008年会泽县、罗平县、富源县住院分娩率在80%以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出生医院乙肝疫苗第1针、卡介苗接种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第1针及时接种率。

3.3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

统计显示,通过“医务人员”获得预防接种信息的占85.21%,应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力度,长期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主动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3.4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乡、村两级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启动后,疫苗种类增多,各种疫苗“提前接种”情况占一定比例,各级应加强免疫规划业务知识培训,对乡村级接种人员加强免疫程序、各种疫苗接种禁忌症、安全注射、预防接种证卡(簿)管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应知识培训,提高乡村级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

3.5提高麻疹、百白破三联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

除陆良县、师宗县外,各县MV、DPT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在90%以下,应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把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进行考核;提高麻疹、百白破三联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

3.6 扩大免疫规划后新增疫苗接种率不容乐观,工作力度应加强

3.6.1 加强领导

将国家免疫规划纳入了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纳入政府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和完善督导考核指标和和责任追究制度。

3.6.2 有关部门配合

建立免疫规划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卫生、财政、发改、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等政府有关部门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职责,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3.6.3 人员和经费保障

工作经费、人员配置、接种方式、接种报酬、宣传教育等方面应给予适当的保障,以适应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保护儿童健康。

3.7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流动儿童各种疫苗接种率

各接种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R].2005.

[2]周玉清,樊春祥,郑景山,等.加强免疫策略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5)459:461.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篇3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部署,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新启动推进村1149个,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累计达到3331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8%。新确定整体推进县(市、区)试点4个,整体推进县(市、区)达到10个。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整体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

1.农村主导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多业发展的新格局 各试点村、推进村和整体推进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新上农业项目2099个,工业项目621个,商贸项目913个,休闲旅游项目165个,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2441个,专业屯6438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53个,实现产业立村1542个,市场活村91个,人才强村20个,旅游兴村104个,城镇带村198个。多数村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均衡发展转变,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的新局面。

2.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水泥路、油路和街路、巷道铺砖12967公里,实现屯屯通的屯达到21358个;完成饮水工程打井9655眼,修管道8195公里,建泵房2553个,覆盖村2082个;新建秸秆气化站27个,修沼气池60729个,覆盖村1544个;新建砖瓦房87411户,粉刷和维修旧砖瓦房66795户,总面积达到1201万平方米;新建围墙976万延长米,修铁大门11.7万个,改厨房83524户,修地炕70646户,建公厕6485个,新修户外卫生厕所13万户,室内水冲厕所1.8万户;新建垃圾站点19327个,修排水沟1590万延长米,村屯和道路绿化植树9689万棵,安装路灯21324盏;农村电网改造覆盖1720个村,有线电视入村1917个,信息网络入户2394个村;修建村部2240个,卫生室2342个,文化活动室599个,农民夜校1213个,中小学719个;建文化站599个,图书室2150个,健身广场1093个,配套健身器材4600件;在村屯建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同时,全面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农村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观。

3.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新风正气正在形成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树立典型、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家庭等活动,农民知识层次、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2009年,省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七期,培训村干部2000名,全省累计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1138期,培训人数达到41.7万人次。省里还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45期,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60万多份。在各级报刊、电视、广播、信息网络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累计报道3675次,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新农村建设,创建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服务新农村项目深入实施,屯务理事会制度这种自治形式在很多推进村加以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

4.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构建起多方面投入的格局我省在2006年形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2008年下发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大规模建设的需要,2010年制定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从总体思路和要求、主要目标、建立完善要素聚集促进机制、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利用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条块结合的帮扶制度、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强化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24条。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从建设规划、村庄布局、用水用电用地政策和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操作层面,做出具体规定。2009年,省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2亿元,带动和整合市、县、乡财政、各级各部门、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项目投入和社会各方面投入157.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5.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多种建设模式得到展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2010年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社會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普查数据结果基础上,完成了102个省级推进村建设规划、14个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到2009年末,全省有80%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5%的集镇和30%的行政村完成了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规划和村屯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完成28个,占全省县(市)的67%,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的建设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生态环境好、旧村改造力度大、异地新建速度快、城镇辐射能力强的典型,实施旧村改造的村1974个,生态移民村83个,新建民族村63个,集中建村205个,其他模式建村243个。

6.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省、市、县三级领导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点调研和现场办公累计达到4873人次,其中省级领导达到771人次,市级领导达到1162人次,县级领导达到2873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1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会议、部门单位帮扶工作会议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现场会议,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组织推动力度。年内新农村建设,组织省外考察1324人次,组织省内考察3267人次。全省各地都充实一定的力量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其中设立常设机构的达到33个,配备人员531人,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进一步整合领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社会投入,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有效帮扶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强化新农村建设合力。2009年有53名省级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6所大专院校、215名指导员和督查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州)和县(市、区)所有的领导和部门也都落实了帮扶责任,参加帮扶的部门达到3670个,指导员和督查员6260名,累计帮扶的资金和物资达到5亿元,其中投入帮扶资金省级达到5607万元,占11%;市级达到8282万元,占17%;县级达到3.6亿元,占72%。同时,还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促建、村企共建、军民共建、能人援建、干部回乡帮扶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工作方法,合力共建氛围越来越浓郁。

总之,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产业建设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农村低保、农民合作医疗等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全省农村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可喜局面,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发展能力还不强,总体水平还不高;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项目较少,辐射作用较弱;村级还存在规划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完善、环境不够整洁、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篇4

曲靖市农业局(2009年10月10日)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农业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认真落实加快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特大霜冻、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为顺利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民增收基础良好

今年,由于市场牵动、政策驱动、科技带动、服务推动、龙头拉动、协会促动,全市农业生产总体形势较好,呈现出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的良好态势。据农情统计,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2万亩,比去年增加12万亩,增1.5%;预计粮食总产可达23.68亿公斤,比去年增加6300万公斤,增2.7%。粮食平均单产285公斤,比去年亩增4公斤,增1.4%。全市粮食生产在连续6年丰收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12万亩,同比增3%,由于遭受特大霜冻灾害 影响,实际产量2.22亿公斤,同比减0.8%。夏粮平均单产105公斤,较去年亩减4公斤,减4%;秋粮播种面积620万亩,产量21.46亿公斤,同比增3%。秋粮平均单产346公斤,比去年亩增7公斤,增2%;油菜籽产量7616万公斤,同比减2%。由于粮油、蔬菜、蚕茧、花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预计全市种植业可实现产值106亿元,同比增13亿元,增14.5%。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3元。

(二)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按照全市确定的“十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培育“十大特色种养基地”部署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突出“完善发展规划、细化发展措施、制定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加大蔬菜、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水产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力度,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全市特色产业完成316万亩,比去年增44万亩,增16%,总产值58.53亿元,比去年增13.78亿元,增31%。其中:蔬菜200万亩,产值34.8亿元(含辣椒33万亩,产量3.25万公斤,产值3.3亿元;生姜25万亩,产量3.15万公斤,产值4.6亿元;秋冬马铃薯67万亩,产量7.5万公斤,产值8.7亿元;食用菌0.2万亩,产量0.12万公斤,产值0.88万元;其它蔬菜75万亩,产量12.6万公斤,产值17亿元)。蚕桑27.5万亩,产茧量1375万公斤,综合产值3.6亿元。魔芋 20万亩,产量3.4万公斤,产值5.7亿元。花卉种植22.32万亩, 产值4亿元,其中:万寿菊20万亩,产量2.8万公斤,产值1.8亿元;鲜切花2.22万亩,产鲜花8.9亿枝,产值2.2亿元。中药材18万亩,产值3.75亿元。水产养殖面积28万亩,水产品产量6.7万吨,产值6.7亿元。各类订单农业的品种、区域、规模都在继续增加和扩大。全市落实6个品种订单156万亩,比去年增加27万亩。全市的粮、经、饲之比由去年的56:29:15调整为55:30:15。

(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围绕粮食增产量、农民得实惠、农技人员长才干的目标,广泛开展了“下基层、促春耕”活动,采取科技蹲点、结对帮扶、科技示范等多种形式,组织大批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探索建立了“科技承包”、“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及在科技推广中“挂农户、插牌子、亮身份、定目标、包产量、兑奖惩”和“专家与农技人员配合+核心农户+辐射带动户”多层次联动的新模式,推广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三位一体的科技配套措施,形成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多个区域的科技推广示范格局,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应用和科技创新水平,对全市农业科技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夺取今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1.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为切实把高产创建作为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和推进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各县(市)区以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按照高产竞赛“三个一”工程(一亩立标、十亩攻关、百亩展示)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实施。全市举办各级各类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样板32片147万亩,比去年增44万亩(其中:部级样板点5个,示范面积10万亩;省级样板点8个,示范面积16万亩;市级样板点19个,示范面积35万亩;县、乡、村三级示范样板86万亩)。到目前为止,经省、市专家复测和抽测,我市承担的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管理措施有力到位,各项工作基础扎实,全部完成部省下达指标任务,示范效果显著,涌现出了一批高产典型:沾益县菱角乡玉米单产达1059.8公斤,创云南省亩产超过1吨的玉米高产记录;会泽县火红乡马铃薯单产达5089.36公斤,创全市马铃薯单产最高记录;陆良县三岔河镇水稻单产达916.18公斤,创全市水稻单产最高记录。

2.推广间套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围绕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我市紧紧依靠科技,抓住关键农时,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引导农民优化耕作模式,实行合理间套种,扩大复种,提高粮食复种指数,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推进全市粮食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全市粮食作物 间作套种技术示范推广333万亩,超计划4%,其中:小春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70.5万亩,举办核心样板10万亩;大春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263万亩,举办核心样板20万亩。

3.地膜玉米推广成效明显。根据省、市部署,我市各级农业部门把推广地膜玉米作为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做到了早宣传、早布臵、早行动、早落实,按照“以膜代补”配套扶持政策,加大地膜玉米配套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推广推广玉米地膜覆盖226万亩,占全市玉米总播种面积的96%。

(四)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今年,全市在不断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朝着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优质农产品基地局初步建成。各级涉农部门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做好科技指导服务,为推进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市建成特色产业种养基地285万亩,农产品生产专业乡60个、专业村240个,培育种养大户达12万户。投入优质原料基地建设1.6亿元、与农户签订3.9亿元原料收购订单,涉及种植面积261万亩、养殖水面24万亩,其中: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原料基地66.8万亩,带动192万农户(含重复带动),预计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可增收800元。二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 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今年,全市新增龙头企业22个,新认定23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固定资产规模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189个,其中:9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交易额)28亿元、利润总额10657万元、上交税金5086万元。新发展了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259个。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2.4亿元,专业合作组织注册商标14个,36个合作组织的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已经形成了以畜牧、杉木林、蔬菜、烤烟、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水产和粮油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全市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8个,累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40个,加工生产能力16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38%。四是农产品品牌创建成效明显。截止9月底,全市累计有87个587万亩产地获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25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5个产品获有机农产品认证。宣威市“宣威火腿”、“宣泰”牌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曲辰三号”玉米种子等7个产品被评为云南省名牌农产品、8个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配合“农超对接”工作,已组织16家企业成为沃尔玛的供应商,30多种产品正式进入曲靖沃尔玛超市。组织43家龙头企业参加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广西桂林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经贸 展览、香港美食博览会、昆明农博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经济组织覆盖全市各个优势特色产业,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产、加、销环节得到有机联系,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提高。

(五)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劳务产业成效显著 全市各地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有关鼓励粮食生产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机具购臵补贴等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推进。各级财政、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按照补贴资金下拨时间,分时段及时向农民进行了兑现,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安全、规范发放到位。据统计,全市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累计达4.35亿元,同比增加14%,其中已通过“一折通”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40469万元,补助种粮面积416.47万亩。落实小麦补贴521.8万元,补助面积52.18万亩;水稻补贴1624.5万元,补助面积108.3万亩;玉米补贴2559.9万元,补助面积259.99万亩。全市受益农户138.8万户,农民人均受益81元,同比增10元。

此外,通过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切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培育壮大农村劳务经济产业,促进了劳务产 业的快速发展。1-9月,全市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67222人,完成全年计划的84%,同比增5466人,增8.8%。教育培训137756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9%,同比增23024人,增20.1%。实现农村劳务综合收入9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3%。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至9月,我市农业经济虽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加大。一方面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及凌冻、冰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增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对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造成了较大影响,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观念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量大面广,市场监管难度大;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程度低,环节多、链条长、安全隐患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协调机制不完善等。

三是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增长压力较大。今年中央和省财政支农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全市各种支农资金突破5亿元。加之,今年的农产品价格不错,农民增收形势较好。明年中央和省财政能否继续大幅增加对我市的支持,能否保证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能否继续大幅提升,还有许多变数,因此,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不小。

四是各级投入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尤其是对新技术、新品种、新器械、新研究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保障力下降。

三、下步打算

从全市1-9月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来看,虽然整体形势良好,但发展不平衡。全力做好第四季度的工作,对夺取农业丰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一)再接再厉,切实做好秋收秋管工作

各地要在加强对晚秋作物中耕田间管理的基础上,切实搞好农产品的收、储、运、销工作,做到精打细收,颗粒归仓,确保农产品质量,实现丰产丰收。秋收工作要突出抓好种子的收、储重点,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抢购、套购种子行为,把好种子质量关。要搞好产销衔接,落实好农产品订单,提高订单合同的履约率。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二)抓好冬季农业开发,全面规划明年农业生产 当前,正值发展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各地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认真做好今冬明春的冬季农业开发规划和落 实,要立足于抓早、抓实,周密筹划,充分准备,指导农民积极发展生产,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品种,提高特色经济作物的比重,着力打造十个种、养、加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加速培育十大特色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连片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十个特色高效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推动我市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上新水平,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实现。

(三)坚持以科技创高产,确保粮食稳定增收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产,单靠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已经越来越难,为确保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兴粮的力度,大力开展以农作物“高产竞赛”为重点的高产创建活动,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靠科技挖潜力,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坚持以特色保发展,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 全市继续以结构调整为手段,以促农增收为目标,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的要求,在突出特色、扩规模上下功夫,做大做强粮油、蔬菜、桑蚕、中药材、魔芋、水产、水果等优势产业,争取这些产业在面积、产量和质量上有新突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配套农艺与农机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大力 推广机播、机插、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五)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维护农业生产正常秩序和农民利益

继续加强对种子、农药和肥料等农用物资的监管,杜绝重大制售假劣农资案件的发生;加大对渔业水域污染等渔业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市内重要流域实行禁渔期,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切实保护我市珍稀野生渔类;加大对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服务和监管力度,杜绝假劣农机产品流入市场,查处非法载客、非法改装、非法拼装和黑车非驾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机生产安全。

(六)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力争取得新成绩

围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断推进科技与产业配套、基地与龙头企业配套、生产与加工配套、科技人员绩效奖惩配套,有效提高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增强全市农业科技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培育新品种、防治病虫害、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农业新技术的集成与推广,以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先进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200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篇5

2009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伟大祖国60周年庆典,也经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新疆七五骚乱事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完成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质量提高、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新成绩。

(一)经济生产基本情况

我省今年经济生产发展良好,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了我市经济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粮食总产达到***万吨,;油料总产达到***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总产达到***万吨,首次突破百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工业方面增加值实现**亿元,工业化率由上年的***%大幅提高到***%,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在加快崛起,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达到***亿元,增长***%,建成了一大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达到我市历史最低水平,正在进入低生育水平的新阶段。一年来,我省相关部门积极进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开展各项有利于**省经济发展良好措施。

(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科学发展

范文网

游市场明显紧缩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升温,实现旅游总收入47.5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千方百计增强发展后劲。我们坚持既考虑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做好当下工作,又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更加注重以规划为先导,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水平。编制完成了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黄河沿岸综合开发规划等一批重要规划。兰青铁路复线、柴达尔至木里铁路、三江源机场、750千伏西宁至官亭和拉西瓦至官亭输变电等工程基本建成。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拉西瓦和积石峡水电站、330千伏锡铁山至西台输变电、丹拉国道西宁西过境线、德令哈至大柴旦公路、贵德至大武公路、西宁海湖新区建设等工程扎实推进。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改扩建、格尔木至察尔汗高速公路、倒淌河至共和、湟源至西海镇一级公路、当金山至大柴旦公路、西宁第三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地质勘查投入明显增加,各类矿产资源探明储量进一步扩大。去年底,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十项政策,新增建设投资1000亿元,经过努力,我们争取到中央资金14.8亿元,一批民生、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相关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奋斗异常艰辛,我们的成绩来之不易。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国内联系更为紧密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增强科学研判形势的能力和魄力,善于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上分析发展变化,才能做到科学决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深刻体会到,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危机中也必然蕴藏着机遇,只有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善于把压力变为动力、把挑战变成机遇,从对策措施、项目谋划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把潜在的机遇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我们深刻体会到,经济发展有自身规律,只有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把政府对经济的引导调节作用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调整完善思路,创新手段和机制,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越是形势复杂、越是困难增多,越是需要我们大力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谋大事、干实事、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面对严峻挑战和压力,全省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历程。每一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每一个难题的成功破解,都体现着各族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都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和社会各阶层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多年积累形成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等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抗御风险、支撑发展的能力不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减缓,传导效应在我省日渐显现,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是: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增速明显回落;农牧业比较效益降低;财政收入增速放慢;就业环境趋紧,农牧民务工面临新的困难。同时,尽管我们加大物资储备和市场价格监管力度,物价涨幅逐月明显回落,但由于受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的较大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计为9.9%,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些短期问题与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加大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难度。此外,政府部门的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管理和服务水平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施政为民,在服务中创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施政科学、行为规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把调节经济的主要精力放到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实行专家论证、公众听证等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切实加强诚信、法制、市场和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积极营造让投资者、创业者、就业者放心创业、放手发展、活力进发的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明公正的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报告工作、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监督。加强行政立法,落实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问责制度,探索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等公开渠道,公开决策过程、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大力推进执行有力、高效务实的效能政府建设。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强化绩效评估。今年重点建立完善“五项制度”,即投资者首问责任制度、重大工作和重大项目限时办结制度、招商引资项目责任追究和督查报告制度、对投资者的定期走访制度、对重点工作和项目的领导联系和选派干部帮扶制度,进一步提高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的效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推动责任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和高效创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

大力推进执政为民、勤政廉政的廉洁政府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为民、务实、进取、廉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以及政府机关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加大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变更、矿权拍卖、政府采购的监管,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依法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篇6

×*市政府公共信息网作为展示整个城市整体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座桥梁。××市政府公共信息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更好的为民服务,扩展其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办事等主要功能。××市政府公共信息网自建成以来访问人数已近××*万人次,市政府通过公共信息网这个平台更好的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动政务公开,更好地为社会公众、为企业提供服务。

一、政府网站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一)指导思想

当前世界环境下,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因特网已走进机关、厂矿、千家万户。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的上网人数为2250万,到2004年上网人数已接近1亿,每年上网人数增长近2000万。到2009年,中国上网用户已达到2亿,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因特网作用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目前,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科技、教育,渗透到政治、军事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掌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发展,积极投入财力、人力、物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政府部门实现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及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政府网站建设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国务院各部门均已建立了网站,正在大力推进网上办公。在市委领导的关心下,我市的政府网站建设已实现了较大发展,为加快全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政府网站建设与发达地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加快推进政府网站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职能作用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网站信息访问情况

××市公共信息网自建成以来,日均访问量从最初每天××*千个ip,发展到现在已达到每天××*万个ip,网民访问量急剧上升,其中“政府信息公开”、“书记市长信箱”等频道成为网民高度关注的焦点。集中精力办好“工业园区”“百件实事网上办”“生活指南”等栏目,并推出“视频访谈”“公众论坛”,加大与网民的互动交流;提升旅游频道质量,加大对我市旅游资源的宣传广度与深度;开设“企业频道”,扩大我市企业的知名度;总之,紧紧围绕建立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以部门网站为子站,形成主站与若干子站集成的网站群体系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市政府公共信息网成为统一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二、政府网站建设工作

(一)网站功能介绍

××*市政府公共信息网站是面向社会各界发布本市政务信息、提供网上政务服务、反映社情民意,接收社会公众监督的综合性信息网站,是市政府系统网站群体的中心和枢纽,是透视政府工作和了解城市全貌的窗口。立足我市发展情况,市政府公共信息网的基本功能包括:

(1)信息发布

发布政务信息就是向社会公开市政府工作内容,让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这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首要功能。以“政务公开”为原则,发布的信息主要有:市政府部门机构组成及其职能,各类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市政府所属各部门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市政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等等。城市政府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来源可靠,内容准确,时间及时,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这与各类商业性网站和娱乐性网站有明显的区别。同时,网站首页版面风格应庄重、大方,体现出政府形象的庄严和权威。

(2)网上办事

将市政府面对社会所管理的事项上网,为社会提供服务,一是指示性服务,例如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到政府各有关部门办事指南服务;二是数据查询服务,提供新闻、法规等检索服务;三是互动式服务,例如提供表格下载服务。

(3)网上沟通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 篇7

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工业经济面临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从今年前4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看,工业增速呈现低位趋稳运行态势,部分地区和行业生产过快下滑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企业应对危机影响、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得到提高,工业整体运行朝着积极方向转化。

一、前4个月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增速大幅下滑势头初步得到遏制。整体运行正朝着积极方向转化

今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其中一季度增长5.1%,是过去15年来季度最低增长水平。从月度运行情况看,前两个月增长3.8%,处于去年下半年以来下滑的最低点;3、4两个月增速分别回升到8.3%和7.3%,均高于去年11、12月增长水平。前四个月运行情况表明,中央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工业经济呈现出止跌回升的积极变化。

1、轻工业运行基本稳定,重工业由降转升

1--4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和4.9%。轻、重工业增速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下滑,于今年前两个月分别跌至6.5%和2.7%的低点,随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回升。3、4两个月,轻工业增速回升到8.5%和8.2%。重工业回升到8.3%和6.9%。从总体运行态势来看,轻工业主要受消费刚性需求拉动,下滑程度浅,生产形势相对稳定;重工业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调整后,前期高价购进原材料基本得到消化,产品库存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加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运行状况得到改善。

2、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观,“两项资金”占用增幅回落

一季度,全国22个统计工业效益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合计实现利润3227亿元,同比下降32.2%,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7.3个百分点。3月末,22个省份工业应收帐款和产成品库存占用资金同比分别增长7%和10.4%,增幅比前两个月分别回落0.4个和3.6个百分点。效益状况的改善,将进一步缓解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压力。

3、多数省份生产恢复加快,东部地区回升态势明显

4月份,全国21个省份工业增速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加快或降幅减缓。当月,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7%、5.5%和12.7%,比一季度分别回升3个、0.3个和0.9个百分点。生产形势的较快恢复将为拉动全国工业增速平稳回升奠定良好基础。

4、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政策作用显现

据海关统计,1--4月,我国外贸出口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0.5%;其中4月份出口919亿美元,下降22.6%,降幅比3月份加深5.4个百分点,按工作日平均计算,当月出口比3月份增长6.8%。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6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商品4月份出口合计487亿美元,同比下降18.6%,低于全国整体出口降幅4个百分点,出口值占当月全国出口总值的52.8%;按工作日平均计算,当月出口比3月份增长9.4%。

5、工业投资平稳增长,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推进

1--4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其中对工业的投资15698亿元,增长27.7%,占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2.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分别增长33.1%和31.1%。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势,不仅形成对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强大拉动作用,同时对工业直接投资的较快增长也将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6、综合能耗水平下降,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4.89亿吨,同比下降6.2%,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4%;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的有29个,其中下降10%以上的有9个;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8%。重点耗能企业单位能耗指标继续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二)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行业在调整中企稳回升

1、原材料工业

1--4月,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4月份增长7%。主要行业中,冶金、有色、建材和化工行业分别增长1%、4%、12.8%和6.1%,四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的10%、3.4%、5.2%和6.9%,合计占25.5%。

钢铁行业整体处于震荡调整之中。一季度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2.8%,而我国在扩内需政策拉动下,市场供需状况有所改善,前四个月粗钢产量1706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3、4两个月日均产量均维持在145万吨/天。长材增长较快,板材相对疲软。受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和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影响,钢材价格总体处于低位波动,全行业整体处在亏损状态。1--4月,72家大中型生产企业盈亏相抵净亏损51.8亿元,其中4月份净亏损15亿元,亏损面近四成。

有色金属行业初步摆脱亏损困境。1--4月,10种有色金属产量733万吨,同比下降6.5%。在国家扩大内需,实施产业调整振兴等政策措施作用下,主要有色金属价格震荡回升,行业效益状况好转。1--4月,71户重点联系企业盈亏相抵净亏损4.9亿元,其中3、4月分别盈利17.3亿元和16.5亿元,铜企业已扭亏为盈,其他金属品种也呈现减亏态势。

建材行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下,今年以来水泥生产一直保持较快增长。1--4月,全国水泥产量42891万吨,同比增长13%。平板玻璃生产相对低迷。前4个月,水泥价格总体仍处在下行区间,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平板玻璃价格在经历7个月连续回落下,3、4两个月已有所回升。

化工行业呈现企稳回升态势。4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在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化工产品中,超过七成产品生产增速快于一季度(包括部分产品降幅趋缓)。4月份,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延续了前两个月的上涨态势。

2、装备工业

受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拉动,装备工业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1-4月,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3、4月份分别增长10.1%和9.7%。装备工业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8.7%。

汽车产销增势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4月,生产汽车372.3万辆,销售汽车3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9.4%;其中4月份生产115.7万辆,销售115.3万辆,分别增长17.9%和25%,产、销量连续两个月保持在100万辆以上。得益于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费减半政策,1--4月,销售1.6升及以下乘用车200.6万辆,同

比增长30.4%。中高排量轿车出现回暖迹象。产销形势好转带来行业效益上升,一季度19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营业收入约占全行业的50%左右)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48.8%,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11个百分点。

农机下乡进程加快。据农业部统计,截至4月30日,中央财政已下达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实际已补贴购机农户122万户、资金61.6亿元,补贴农机具132万台(套)。在市场需求拉动下,1--4月,大、中型拖拉机生产分别增长50%和33,2%,农作物收获机械和场上作业机械分别增长33%和25.8%。

专用设备受投资拉动生产加快。1--4月,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对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印刷业、铁路运输业的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19.8%和94.2%。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拉动下,炼油及化工生产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长25.6%,印刷专用设备产量增长21.9%,铁路客车产量增长1.68倍。

工程机械产销形势好转。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国内各类工程项目大规模开工建设,工程机械需求有较明显回升,内销形势好于出口。一季度,累计销售挖掘机24027台、装载机31375台,其中3月份分别销售13314台、16792台,占一季度销量的一半以上;其中3月份分别销售800余台和3000余台。4月份,起重机日均产量比3月份增长4.1%,装载机、输送机、挖掘机、压实机械增幅在12.6--50.6%。

机床行业处于调整期。1--4月,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分别下降20.5%和20.2%,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分别下降18.7%和8.3%,机床行业整体仍处于下滑状态。从4月份生产情况看,尽管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21%和34%,按日均计算当月产量分别比3月份增长5.1%和17.7%。

3、消费品工业

国内市场平稳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不足、出口下滑的影响,消费品工业运行相对稳定,对促进工业平稳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1--4月,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其中3、4两个月增长9.8%和9.2%。

轻工、纺织行业运行态势较为平稳。在国际市场萎缩、出口受阻的不利形势下,轻工、纺织行业立足国内市场,整体运行保持稳定回升的良好态势。4月份,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3月份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当月增速达到13.2--19.2%。3、4两个月,纺织行业增速均超过8%,并高于去年四季度各月水平,其中服装及鞋帽制造达到10%的增长水平。

轻纺产品出口降幅扩大趋势减缓。1--4月,轻工、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10.9%和8.4%,下降幅度分别小于整体工业出口降幅4.8个和7.4个百分点。从月度出口交货值增速变动情况看,3、4两个月轻纺产品出口降速扩大的趋势已初步得一遏制。

“家电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1--4月,重点统计的14种主要家电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8种,其中电冰箱、电饭锅分别增长7%和8.1%,饮水机、燃气灶具分别增长22%和20.3%。4月份,14种主要家电产品日均产量比3月份增长的有10种,其中增速超过10%的有8种。另据商务部统计,1--4月,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446万台,销售金额达到68亿元。

4、电子制造业

由于外向程度高(前四个月出口交货值占行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64.2%),电子制造业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冲击程度最大的行业之一,目前总体上处于低位调整阶段。1--4月,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3、4月份由降转升,分别增长1.2%和1.1%,但回升的前景仍不明朗。

出口下滑态势未有根本性改观。据海关统计,1--4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1207亿美元,同比下降24.1%;其中4月份下降22.9%,降幅比3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

国内市场增势较好。1--4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内销产值增长5.1%,其中4月份增长11.4%,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受电信业3G投资拉动,4月份,通信设备制造业内销增长9.5%,其中交换设备行业增长79%。但国内市场增势对扭转行业下滑的作用有限。

多数产品生产仍在下滑。4月份,重点监测的55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的有37种,占总数的673%;增速比上月回落或降幅扩大的有33种,占总数的60%。当月,手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由上月增长1.2%和15.4%转为下降9.3%和5%,数字程控交换机产量由上月增长20.5%转为下降9.7%。

5、能源供需

1--4月,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443万吨,同比增长6.6%,其中4月份增长7.3%。

煤、电供求较为宽松。1--4月,全国原煤产量82780万吨,同比增长6.8%,其中4月份增长7.9%。煤炭出口934万吨,下降36%;进口2275万吨,增长55.7%。由于电力、钢铁等主要用煤行业需求下滑,一些大矿采取了限产措施,4月份煤炭价格小幅回升,港口存煤减少较多。

1--4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354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02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468小时,同比降低238小时;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854小时,同比上升18小时。

石油供应基本平稳。1--4月,全国原油产量6175万吨,同比下降0.9%;原油进口量5707万吨,增长4.5%;原油加工量11172万吨,下降1.8%,其中汽油、柴油产量分别增长10.1%和1.9%。国际油价振荡上行。4月份,布伦特原油月度平均价为50.42美元/桶,比上月上涨6美元/桶,比去年年底上涨10美元/桶。

二、影响当前工业运行的主要问题

前4个月,我国工业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工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加深,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振兴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措施难以在短期内使经济摆脱衰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外需不足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萎缩仍将是未来我国工业出口面临的最大困难,工业下行风险加大。

二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难以解决。近些年,部分行业、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导致产能过剩,在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2008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年已达到6.6亿吨,占到世界钢铁产能的近一半,预计今年供需平衡量不足5亿吨,产能过

剩逾亿吨。4月末,全国26个大中城市5类钢材库存总量达到947万吨,同比增长17.3%。电解铝生产能力放空40%左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涉及到企业层面,又涉及到社会层面,在职工安置、债务处理、企业转产等方面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三是企业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的改善。扭转当前工业增速下滑,企业是关键。目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信贷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授信额度总体偏小。国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到位,部分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较重,乱摊派、乱收费的问题依然存在。

四是利润下滑导致企业投资能力不足。一季度,工业利润仍呈大幅下滑的局面,企业亏损面达1/4,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效益状况比前两个月恶化。经营效益滑坡,不仅影响企业投融资能力,而且影响社会资本向工业领域流入。

三、近期工业经济走势及政策措施建议

二季度,工业经济将继续保持今年以来积极向好的运行态势,预计工业增速可能达到8%左右。下半年,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各项措施逐步到位,工业增速会进一步回升,并达到10%以上的增长水平。

为实现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建议当前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扭转增速下滑的主要途径

尽快扭转工业增速下滑是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要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稳定工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着力解决“三下乡”过程中的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引导企业努力开发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研究推动其他工业品下乡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要为加快启动民间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政府投资拉动与民间投资跟进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正确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认真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支持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咨询、现代物流、融资信贷等工业服务业,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三)坚持把推进改革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体制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长期积累的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障碍。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解决工业发展中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力。要把当前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创新企业融资模式,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的税费征收和监管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坚持把稳定出口作为促进工业增长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对十二五规划的看法下一篇:音乐教育毕业实习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