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精选10篇)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1

‖LS06—D0101→S0105‖→‖LS46—Y1401‖→‖LS53‖迁移说明:

1、 《寿夭刚柔》非独立论文,此少师阴阳相关论述,与前后文意不属,当迁出;

2、 《甲乙》置于卷六第六《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

3、 《类经》置于针刺类二十一卷三十一《阴阳邪气,外内易难》;

4、 此少师关于人体体质之论述,迁入本位,与《论痛》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LS06—D0501→B0801‖→‖LS50—D0501‖→‖LS53‖迁移说明:

1、 《寿夭刚柔》非独立论文,所迁部份与前后文意不属,凑篇之简,当迁出;

2、 《类经》置于脏象类三卷十五《寿夭》,独立成篇。张景岳云:“此欲因人之形体气质,而知其寿夭也。”叶秉敬按:“本篇大义,乃自天禀为言。”叶氏所识,正也!

3、 《甲乙》置于卷六第十一《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皇甫谧深明本段与《论痛》之耐痛论述间关联紧密,甚为明智!

4、所论为先天遗传之皮、肉、骨、形气对寿夭之影响,迁入本论本位,与《论痛》主题相符, 与《论痛》部份之筋骨、肌肉、皮肤、腠理等义理相贯。伯高作为遗传学与解剖学领域之大师,将其遗传学理论集中于《论痛》,义理相通。

S0104阴阳俱病:

1、 姚春鹏译:“阴阳两经都有病。”

2、 《内经校释》译:“阴分和阳分俱病的。”

S0105阴阳俱动:

1、 姚春鹏译:“阴阳表里都有病。”

2、 《内经校释》译:“阴分、阳分都发生了病患。”

3、 动,病变也;阴分、阳分都有病变。

S0105其形不久:

1、 《内经校释》译:“预示着生命不久即将疲惫。”

2、 《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注:“不表不里,阴阳俱败,难分表里,故其形不久。”

3、 《奇病论》SW47-Q1201“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即为本解。

B0501相任:

1、 黄元御注:“任者,形气相敌也。”

2、 《类经》三卷十五注:“任,相当也。”

3、 姚春鹏注:“相任:相当,相称。”

B0501皮与肉相果:

1、《类经》三卷十五注:“肉居皮之里,皮为肉之表,肉坚皮固者,是为相果,肉脆皮疏者,是为不相果。相果者,气必为畜故寿,不相果者,气易失故夭。”

2、黄元御注:“果者,皮肉坚固也。”

3、果,即裹。皮与肉相裹,与《卫气失常》LS59-B1001“皮肉不相离”同义,即皮与肉粘贴紧密。

B0601大:即《卫气失常》LS59-B1201之“容大”,言体形宽大。

B0601【月囷】:姚春鹏注:“肌肉突起处。”

B0601分:

1、《类经》三卷第十五注:“有分者,肉中分理明显也。”

2、黄元御注:“坚而有分者,有分理也。”

3、分,独指粗的纹理。《五变》LS46-Y0501“理者,粗理。”即为本解。

B0701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

1、《内经注评》注:“墙基,指耳廓;卑,即小的意思。墙基卑指耳廓单薄瘦小。”

2、《类经》三卷第十五注:“墙基者,面部四旁骨骼也;地者,面部之肉也。墙基不及地者,骨衰肉胜也,所以不寿。”

3、黄元御注:“墙基,面部之骨也。地者,面部之肉也。”

4、肉为墙,墙基即颧部。卑,低下。 墙基卑,实指前文LS06-B0601之“颧不起者。”即颧骨低者。颧部低则骨骼小,骨骼小,则人寿夭。其地者,两颊也。据《三部九候论》SW20-Q0303“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可知:上部之地,独指两颊部位;高不及其地者,指颧部塌陷,反低于两颊。以上论述表明:墙基高低,乃是衡量遗传寿命长短之重要标志。

依据一:《天年》LS54—Q0401:“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依据二:《天年》LS54—Q0601“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依据三:《五阅五使》LS37—Q0301“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

依据四:《寿夭刚柔》LS06—B0701“墙基卑,高不及地者,不满三十而死。”

B0801气胜形:

1、《类经》三卷第十五注:“若病而至于形肉脱,虽其气尚胜形,亦所必死。盖气为阳,形为阴,阴以配阳,形以寓气,阴脱则阳无所附,形脱则气难独留。”

2、黄元御注:“气胜形者,喘息肩摇而身动也。”

3、此“气”,于平人而言是正气,于病人而言是病气,有别于前文“气胜形”之正气。此“气胜形”,即病气胜于正气。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2

‖LS05—D0201→Q0306‖→‖LS38—Q0901‖→‖SW53‖迁移说明:

1、原篇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素问悬解》卷四置于《逆顺肥瘦》,接于LS38—Q0701“日再可也。”句后,并云:“二段旧误在《根结》。”黄元御处置甚是;

3、《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二《刺法》,接于《灵枢.逆顺肥瘦》LS38—Q0901句后,杨上善处置甚是,从之;

4、《甲乙》卷五置于《针道自然逆顺》,接于《灵枢.逆顺肥瘦》LS38—Q0901句后,皇甫谧处置甚是,从之;

5、志者,心之存变也。用针之道,自然之论,迁入本位,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双通。

D0201逆顺五体:

1、《内经校释》校:“孙鼎宜:‘疑逆顺五体是古经篇名’刘衡如《灵枢经》校语:‘逆顺五体,乃本书第三十八篇篇名,今本作‘逆顺肥瘦’。《太素》卷二十二刺法无‘者’字。” 并注:“逆顺,异常的叫逆,正常的叫顺。五体,《类经》二十三卷第五十六注:‘五体者,五形之人也。’逆顺五体,是指五种类型人的形体正常和异常情况。”

2、姚春鹏注:“从下文内容来看,其主要内容是对人的五体或逆或顺的研究。五体,据《素问》指筋、骨、脉、肌、皮。本文提到了骨节(骨)、肉(肌)、皮,未提到气血、经络。内容上是有一定联系的。”

3、《灵枢悬解》卷四《逆顺肥瘦》注:“逆顺五体,谓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婴儿五等也。”

D0201布衣、匹夫之士:

1、据《荀子.大略》:“右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布衣,古时麻布制成的衣服。

2、据汉.班固《白虎通.爵》“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孟子.粱惠王天下》:“夫扶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也。”可知:布衣、匹夫之士,即身着布衣、贫穷庶民。

D0202慓、悍、滑、利:

1、慓,piao1,通剽,《平人绝谷》LS32-B0101作“剽”,本意为掠过,轻拂,取轻漂意;

2、悍,《说文》:“悍,勇也。”,取活跃、激烈意;

3、滑,多义字,本意指光溜、不粗涩,与涩互为反义词,取平滑之意;

4、利,多义字,取敏捷、快捷意。《平人绝谷》LS32-B0101作“慓、悍、滑、疾”,可见“利”之本意为“疾”,即快捷;

5、慓、悍、滑、疾,即物质之四个基本特征:轻漂、活跃、平滑、快捷。

Q0201膏、梁、菽、藿:

1、膏,油膏,《说文》:“膏,肥也。”油,液态为油膏,固态为油脂;

2、梁,即高梁;

3、菽,大豆。《说文》:“尗,象菽豆生之形也。”

4、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汉书.五行志》:“菽者,众豆之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苔。”

5、《内经校释》注:“膏,指肥肉;梁,细粮;菽,豆类的总称;藿,豆叶。”

6、膏梁为肥美之食,菽藿为粗杂之食。

Q0301不可刺之:《太素.刺法》注:“俱不足者,不可行刺,宜以汤药调也。”

Q0302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本句被《疟论》SW35—D0901所引用。

Q0303【月真】:chen1,撑。肝肺内【月真】,即肝肺二脏内部撑满。

Q0303阴阳相错:

1、《太素.刺法》注:“阴阳俱盛,所以相错也。”

2、《小尔雅》:“错,杂也。”阴阳相错,即阴阳相互错杂。

Q0303【月焦】:

1、《内经校释》注:“【月焦】、焦、燋三字通用。”

2、【月焦】,qiao2,通憔,憔悴。

Q0303聂辟:

1、《内经校释》注:“摄、慑、聂并通用。《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篇‘慑’作‘【木聂】’,《甲乙》卷六第三作‘摄’,是其证。”

2、《太素》卷二十二《刺法》作“摄辟”,并注:“摄辟,肠胃无力也。”

3、王冰注:“聂,谓聂皱。辟,谓辟叠也。”

4、《内经注评》注:“聂与慑同,作畏惧讲;辟,邪偏不正。聂辟即松弛无力。”

5、聂,nie4,《调经论》SW62-Q2401亦有“虚气、聂辟、气不足。”聂辟,或为湘楚方言“聂屁”之音,“夹屁”之意。聂辟,即“坏了”、“完了”。

Q0303薄着:姚春鹏注:“肌肉消瘦而致皮包骨。”

Q0304精气乃光:

1、《甲乙》卷五第六作“精气乃充。”

2、《太素.刺法》、《灵枢.根结》均作“精充乃光。”

3、《内经校释》作“精气乃光”,并译作:“精气才能充沛。”从之。

LS59——《卫气失常第五十九》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59—D0801→B1501‖→‖LS38—Q0901‖→‖SW53‖迁移说明:

1、《卫气失常》非独立论文,且所论与原篇主题不符,杂合凑篇之简,宜迁出;

2、《内经评文》之《卫气失常第五十九》,周学海于篇后曰:“前后三事文义不贯,文气亦不接续。”

3、《甲乙》置于卷六第六《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

4、《类经》置于四卷十八《老壮少小,脂膏肉瘦之别》,独立成篇;

5、所论显见为人之少长、小大、肥瘦之解论,据《经水》LS12-Q0305“其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可知:所论亦为“审察于物而心生之”自然之法,故迁入本论本位,作为前述解论,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B0801已上:

1、《甲乙》卷六第六作“以上”;

2、即以上。《黄帝内经》中,“已”、“以”常通用。

B0801三十: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姚春鹏注本均作“三十”;

2、《内经校释》作“三十”,并校:“原作‘二’,据《甲乙》卷六第六、《千金》卷五第一引《小品方》改。”从之。

B1001【月囷】:jun1,肌肉突起处。

B1001皮满:《甲乙》卷六第六张玉萍注:“皮肤充满而不松弛。”

B1101淖:

1、《内经校释》注:“淖,柔润的意思。”

2、淖,nao4, 《说文》:“淖,泥也。”即泥沼、柔润。

B1201多气:

1、《内经校释》译:“阳气充盛。”

2、多肥气。

B1201能:古之“態”,即态,形态。

B1201纵腹、垂腴: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注:“纵腹垂腴,其腹皮丰腴,纵缓而下垂也。”

2、《说文》:“腴,腹下肥也。”即大腹便便、下垂肥肉。

B1201身体、容大: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注:“身体容大,容者,从容舒泰之象也。”

2、体,ti1,《百度百科》云:“‘体’是劣,又指粗笨。”体,即粗笨;容,容积也、体形也。身体、容大,即身体粗笨、体形宽大。

B1401不能相加、不能相多:

1、《全本黄帝内经》译:“皆无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2、《内经注评》注:“常人皮肉脂膏都比较均匀,不见某一种偏多。”

3、《说文》:“加,语相增加也。”加者,增加也。不能相加,即不能相互增加;《说文》:“多,重夕为多。”多者,重叠也。不能相多,即不能相互重叠。

B1501膏人、脂人、肉人:

1、《卫气失常》LS59─B1001 “伯高曰:【月囷】肉坚,皮满者,肥;【月囷】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即为本经定义。

2、《卫气失常》LS59-B1501“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亦为定义之补充。

B1501虽脂,不能大者: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作“虽脂不能大也。”

2、《甲乙》卷六第六作“虽脂不能大。”

3、从原作“虽脂,不能大者。”其义无碍。

LS06——《寿夭刚柔第六》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06—D0901→B1303‖→‖LS59—B1501‖→‖SW53‖迁移说明:

1、《寿夭刚柔》非独立论文,与前后文意不属,凑篇之简,当迁出;

2、《甲乙》置于卷十第一《阴受病发痹》,皇甫谧依病名分类,头绪繁多;

3、《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二《三变刺》,独立成篇;

4、《灵枢悬解》将LS06—D1201→B1301置于卷五《卫气失常》,并云:“此段旧误在《寿夭刚柔》。”从黄元御对两部关系之判断;

5、通过布衣和王公大人营、卫、寒痹之刺法不同示例,呼应了本论开篇黄帝所提出的布衣、王公大人治法问题,此既合岐伯“心之存变”之志意,又合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以心撩之”自然之意,又呼应了前文布衣、王公大人血气之变,而治法变应存变;迁入本位,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双通。

D1001三变:《太素.三变刺》注:“刺营见血,出恶血也;刺卫见气,出邪气也;刺痹见热,故曰三变。”

B1001刺寒、痹者,内热:

1、《内经注评》注:“刺寒痹病变,必须要使针下出现热感,使热气入内以温经散寒。”

2、《太素.三变刺》注:“寒湿之气停留于经络,久留针,使之内热以去其痹也。”

3、《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内热,即内入热气。刺寒症、痹症,宜内入热气。

B1101怫忾、贲响:

1、《内经注评》注:“怫(fu2)忾(kai4),忿怒之意。在此形容气机急剧聚集冲动。怫忾贲响,指气失调和,郁结体内,在腹中鼓动作响。”

2、《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怫忾,气郁而不畅也。贲响,奔冲而鸣传也。”

B1301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

1、《太素》卷第二十二《三变刺》作“蜀椒四升,干姜一升,桂一升。”

2、《甲乙》卷十第一《阴受病发痹》、人卫影印、《灵枢.寿夭刚柔》、《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均作“蜀椒一升,干姜一升,桂心一升。”

3、姚春鹏注本作“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从之;

4、依常理,液体当以升计,固体当以斤计,当以姚春鹏注本为是。然诸本有“升”、“斤”有异,疑字形相近致传抄有误。

B1301四种:《太素.三变刺》注:“酒、椒、姜、桂四物性熟,又泄气,故用之熨身。身腠适而可刺也。此在冬日血气不流之时,熨之令通也。”

B1301【口父】、咀:

1、《类经》二十一卷三十二注:“【口父】咀,古人以口嚼药,碎如豆粒而用之。”

2、【口父】,fu3,咬;咀,细嚼。【口父】、咀,即咬碎、咀嚼。

B1302马矢煴:

1、《内经注评》注:“煴,微火,没有火苗。燃烧干马屎而煨之,取其火微。”

2、《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马矢煴中,马粪火中煨之也。”

3、马矢,干马粪;煴,yun4,《说文》:“煴,郁烟也。”无熖之火。

B1303晬:

1、《内经注评》注:“晬是一周的意思,一日一夜为晬日。”

2、《内经校释》注:“一昼夜的时间。《太素》卷二十二三变刺注:‘晬,一日周时也。’”

3、晬,zui4,古同“睟”。

B1303生桑炭炙巾:

1、《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生桑炭炙巾者,桑炭能去风、寒、湿痹也。令热入至于病所,汗出寒消,则痹通矣。”

2、《说文》:“巾,佩巾也。”即用棉布织成的夹层布条。

B1303内热:

1、《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内热,内寒化而为内热也。”

2、《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本节乃前文“内热”之解论。

LS67——《行针第六十七》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67—D0101→Q0801‖→‖LS71-Q1302‖→‖SW53‖迁移说明:

1、《行针》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甲乙》置于卷一第十六《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通天》合而成篇;

3、《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量气刺》,独立成篇;

4、《素问悬解》置于卷二《行针》,独立成篇;

5、所论针刺得气与神动之关系,实为用针与遗传血气之关系,迁入本位,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D0101百姓:

1、《书.尧典》云:“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孔传:“百姓,百官。”

2、清.陈鱣《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从之。

D0101神动:据《本神》LS08—Q0102“两精相抟,谓之神。”可知:神,即受精卵形成之际,由万能的自然神所注入之意识。心藏神。神动,即心动神摇。

Q0201熇熇、高高:

1、《灵枢悬解》卷二《行针》注:“熇熇高高,气高而扬也。”

2、马元台《灵枢.行针》注:“高高而无卑屈之人。”

3、姚春鹏注:“熇熇,火热炽盛,形容有火热般的热情。高高,形容不屈人下。”

4、熇,he4。熇熇,《百度百科》云:“火势猛烈,火势旺盛的样子。”即热热闹闹;高,《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韩非子.五蟗》:“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高高,即高高在上、自高自大。熇熇高高,即热热闹闹、高高在上。

Q0301颇有阴:

1、《太素.量气刺》注:“欲知重阳仍有阴者,候之可知。”

2、阴气颇多。

Q0401多阳者,多喜:《九针论》LS78—Q0415云:“五并:精气……并心则喜。”

Q0401数怒者,易解:

1、《灵枢悬解》卷二《行针》注:“肺金之阴气多,则伤肝胆甲乙木,故善怒。易解是其阳多,数怒是其有阴,故曰颇有阴也。”

2、《甲乙》卷一第十六张玉萍注:“此其言数怒者其气易解。数,频。”

3、据《九针论》LS78—Q0422“阴出之于阳病喜怒”、《九针论》LS78—Q0413“胆为怒。”可知:此即频频发怒者,怒气易解。

Q0501淖:nao2,润泽,《说文》:“淖,泥也。”

Q0601阴气:《疟论》SW35-Q0702云:“夫寒者,阴气也。”

Q0601阳气:《疟论》SW35-Q0702云:“风者,阳气也。”

Q0801粗:《说文》:“粗,疏也。”此即庸医。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3

足阳明胃经异动,就病寒颤不止、常呻吟、频频呵欠、额头黑、病来就厌恶人与火、听闻木器声就会惊恐不安、心欲颤动、关门闭户独居室内;严重的就要登高而歌、祼身而奔、胃响、腹胀,这是骭厥。以下是血液生病主要症状:发狂、疟疾、温病、大汗淋漓、鼻塞、流鼻血、口角歪斜、唇部溃疡、颈肿、喉痹、上腹水肿、膝盖肿痛、沿乳膺部、乳部、胸街、股部、伏兔、小腿外侧、足背上都痛,足中趾不起作用。胃气旺盛,就会身前都热,胃中热气有余,就易消化而饥饿,尿色发黄。胃气不足,就会身前都寒慄,胃内偏寒就生胀满。治这些病,邪气盛就泻它,正气虚就补它,热症就用泻法疾出针,寒症就用补法久留针,经脉陷下就用艾灸。不盛不虚,调治本经。气盛之标志,是人迎脉动频率大于寸口三倍;气虚之标志,是人迎脉动频率反小于寸口。

D0207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足太阴脾经之血管,起源于足大趾之端,沿大趾内侧白肉边际,经过大趾核骨后部,上行至足内踝前沿,上行至小腿肚内侧,沿小腿骨之后,相交自足厥阴之前流出,上行至膝和大腿内侧前沿,流入腹中,归属脾脏,连络胃,上穿膈膜,从咽喉两旁连接舌根,分散到舌下。其分支,再从胃部离开,上穿膈膜,注入心内。

D0208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太阴脾经异动,就病舌根僵硬、进食即呕、胃脘痛、腹胀、易喛气,便后排气,就爽快得状如气衰,全身都沉重。以下是脾病之主要症状:舌根痛、身体不能动弹和摇动、进食不下、烦心、心下剧痛、大便稀薄、腹生积块、飧泄、小便不通、黄疸、不能睡、勉强站立时,大腿和膝内侧肿,其足大趾不用。治这些病,邪气盛就泻它,正气虚就补它,热症就用泻法疾出针,寒症就用补法久留针,经脉陷下就用艾灸。不盛不虚,调治本经。气盛之标志,是寸口脉动频率大于人迎三倍;气虚之标志,是寸口脉动频率反小于人迎。

D0209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之血管,起源于心脏内,流出,归属心系,下穿膈膜,连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上行至咽喉两边,连系目系;其直行部份,再从心系转而上行至肺脏,下行自腋下流出,下行沿上臂内侧后沿,流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之后,下行至手肘内,沿手臂内侧后沿,抵达掌后锐骨之端,流入掌心后沿,沿小指之内侧,自小指之端流出。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4

‖LS17—Q0108‖→‖LS10—D0417‖→‖SW57‖迁移说明:

1、原篇非独立论文,凑篇杂简,均宜迁出;

2、《灵枢悬解》置于卷三《经脉》,即《灵枢.经脉》LS10—D0231“皆络脉也”句后,黄元御云:“经脉为里至末,旧误在《脉度》。”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位。

3、迁入本论本位,其一以解雷公“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其二作为经脉、络脉、孙脉之定义和归纳,与《经络论》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Q0108虚者用药以补之:

1、《内经注评》注:“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2、本句乃是对《经脉》十二脉项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句之强调和归纳。

SW60——《骨空论第六十》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60—Q0106→Q01084‖→‖LS10—D0231‖→‖SW57‖迁移说明:

1、本节与原篇《骨空论》前后文意不属,宜迁出;

2、《类经》置于九卷二十七经络类《任冲督脉为病》,独立成篇。张景岳归之于经络类,甚为明智;

3、《甲乙》置于卷二第二《奇经八脉》,独立成篇。“奇经八脉”,源自《难经二十八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皇甫谧据此分类;

4、《素问悬解》置于卷四《经络论》,并云:“旧本《经络论》是《皮部论》后文,王冰分为两篇,此篇旧误在《骨空论》中。详《皮部论》论十二正经,此篇论奇经三脉,征之《气府论》,亦前论十二正经,后论奇经三脉,则此是《经络论》无疑,取此篇以补之。”黄元御所言极是!自当从之。

5、所论十二经之外的任脉、冲脉、督脉,显见为经脉之论,整体迁入本论本位,与《经络论》主题相符,义理相通。然终因本段乱简繁多,错综复杂,仍需有据分割、逐条精细处置。

‖SW60—Q01083‖→‖SW60—Q0106‖→‖SW57‖迁移说明:

1、本句所论为任脉走向,与原位前后文意不属,宜迁出;

2、《素问悬解》卷四《经络》置于SW60—Q0108“督脉者……贯脊属肾。”句后,黄元御云:“任、督本一脉,以前后而异名耳。”

3、王冰注:“自其少腹直上,至两目之下中央,并任脉之行,而云是督脉所系。由此言之,则任脉、冲脉、督脉名异而同体也。”

4、《类经》置于经络类九卷二十七《任冲督脉为病》,并按曰:“此自小腹直上者,皆任脉之道,而本节列为督脉。《五音五味篇》曰:‘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然则前亦督也,后亦任也,故启玄子引古经云:‘任脉循背谓之督脉,自小腹直上者谓之任脉,亦谓之督脉。’由此言之,则是以背腹分阴阳而言任督,若三脉者,则名虽异而体则一耳,故曰任脉、冲脉、督脉,一源而三岐也。”

5、《黄帝内经》既分任、督、冲三脉,必有明确意义,此正所谓“循名究理”者也。而今三脉义岐,根在本篇经乱,然本句既言任脉之道,自当迁入本位,以集中论述。至于三脉确义纷争,存而待考。

‖SW60—Q01084‖→‖SW60—Q01071‖→‖SW57‖迁移说明:

1、显见乱简,需篇内迁,且遵循前述整体迁移说明;

2、《素问悬解》置于卷四《经络论》SW60—Q01061“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句后,并注:“此脉从少腹而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便溺,名曰冲疝,其女子则不孕(女子胎妊,以任脉能孕也),癃痔遗溺嗌干,木郁莫泄则为癃,木郁后陷则为痔,风木陷泄则为遗溺,风木升扬则为嗌干,总缘任脉之阴盛,水寒而木郁也。”本节实为任脉相关论述,当从黄元御处置。

‖SW60—Q01071‖→‖SW60—Q01083‖→‖SW57‖迁移说明:

1、“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十六字,原位《骨空论》SW60—Q0107“至胸中而散”之后,显见窜简,宜作篇内迁。

2、依后文文例,迁至《骨空论》SW60-Q0106“循面入目”句后,作为“任脉为病”之论。如此则上下两句,义理双通。

‖SW60—Q01073‖→‖SW60—Q01082‖→‖SW57‖迁移说明:

1、“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八字,原位Q01072“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句后、Q0108“督脉者”句前,依例可见其文意不属,宜迁出;

2、迁入本位,依前例集中论述督脉,义理相通。

Q0106起于中极之下:

1、《内经校释》注:“中极,穴名,在脐下四寸。”

2、张景岳注:“中极之下,即胞宫之所,任、冲、督三脉皆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之间。”

3、《甲乙》卷二第二(下),张玉萍注:“中极,任脉穴名,在曲骨上一寸。”

Q0107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

1、王冰注:“气街者,穴名也。在毛际两傍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也。言冲脉起于气街者,亦从少腹之内,与任脉并行,而至于是乃循腹也。何以言之?《针经》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与少阴之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

2、《类经》九巻二十七注:“冲脉起于气街,并足少阴之经,会于横骨大赫等十一穴,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此言冲脉之前行者也。”

3、气街,有头街、胸街、腹街、胫街四街。此当从原作“气街”,解为腹街。

4、关于冲脉,《黄帝内经》另有如下重要论述:

A、《水热穴论》SW61—Q0408“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B、《灵枢.逆顺肥瘦》LS38-D1001→D1301;

C、《举痛论》SW39-Q0305;

D、《海论》LS33-Q0402;

E、《五音五味》LS65-Q0101。

Q01071男子内结七疝:

1、《内经校释》注:“指七种不同类型的疝气。”

2、《内经注评》注:“一般指寒疝、筋疝、水疝、气疝、血疝、狐疝、痜疝。”

3、“七疝”,诸说不一,存疑待考。

Q01071带下、瘕、聚:《内经校释》注:“带下,指赤、白带下。瘕,指癓瘕。聚,指积聚。”

Q01072逆气里急:

1、《素问悬解》卷四《经络论》注:“逆气而里急。”

2、《类经》九卷经络类二十七《任冲督脉为病》注:“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故其气不顺,则膈塞逆气。血不和,则胸腹里急。”

3、异常邪气导致胸腹里急。

Q01073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1、《内经注评》注:“督脉发生病变,可致腰强痛反如折。王冰云:‘督脉,亦奇经也。然任脉、冲脉、督脉者,一源而三歧也,故经或谓冲脉为督脉也。’何以明之?今《甲乙》及古《经脉流注图经》以任脉循背者谓之督脉,自少腹直上者谓之任脉,亦谓之督脉,是则以背腹阴阳别为名目尔。以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脊而上,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为病则带下瘕聚也。以冲脉侠脐而上,并少阴之经上至胸中,故冲脉为病则逆气里急也。以督脉上循脊里,故督脉为病则脊强反折也。”

2、《甲乙》卷二第二《奇经八脉》张玉萍注:“反折,脊向后反屈,即后世言反张。折,曲屈。”

3、“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八字,详见迁移说明。

Q0108廷、孔:

1、王冰注:“系廷孔者,谓窍漏,近所谓前阴穴也,以其阴廷系属于中,故名之。”

2、《内经校释》注:“指尿道口。”

3、廷,《说文》:“廷,朝中也。”此即女性阴廷;孔,即女性阴道口。

Q0108篡:《内经校释》注:“前阴后阴之间,即会阴部。”

Q0108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本句与《经脉》LS10-D0215之少阴循行“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相重,明言督脉与足少阴肾经之络合关系。

Q01081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循膂络肾:本句与《经脉》LS10-D0213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部份相重,明言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络合关系。

Q01083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见迁移说明。

LS22—《癫狂第二十二》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22—C0101‖→‖SW49—C0124‖→‖SW57‖迁移说明:

1、《癫狂》非独立论文,且本句与《癲狂》前后内容不属,显见窜简,宜迁出;

2、《内经校释》云:“关于本段文字,有人怀疑是它篇错简,与本篇内容无关,如《灵枢识》简按:‘此节与《癫狂》不相涉,必是古经残文。’,《甲乙》卷十二第四将本文列于足太阴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篇之‘目色赤者病在心……’句之前,详细推敲,与文义不属……因说法不一,各执其理,难于定论,故仍予以校释,存疑待考。”

3、《素问悬解》置于卷八《杂病》篇末,黄元御云:“目眦外决四句,误在《癫狂》。”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位;

4、本句实乃《经脉》LS10—D0211太阳经条下“目内眦”、“目锐眦”之解论,镶嵌本位,依序并入相应解论,与《经络论》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C0101眦:

1、《百度百科》:“其意为眼角,上下眼角的接合处。”

2、眦,zi1,《说文》:“眥,目厓也。”即眼睛四周。《癫狂》LS22-C0101句对目内眦、目外眦、目锐眦三者之定义,一目了然。

《黄帝内经素论》第:咳论(二) 篇5

D0101黄帝问曰:《太素》卷第二十九《咳论》作“黄帝问于岐伯曰”,甚合《黄帝内经》正论开篇之常。

Q0201五脏各以其时受病:据《玉机真脏论》SW19—D1802:“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可知:五脏之病,受于所生之气,有下文“乘秋”、“乘春”、“乘夏”、“乘长夏”、“乘冬”之论为证。即五脏虚时,当有五行时所生之气乘虚致病。

Q0201非其时:

1、《内经校释》注:“《素问释义》云:‘非其时三字衍。’《素问绍识》:‘此说当考’。”

2、《素问悬解》卷五《咳论》注:“非其主治之时。”从之。据后文,“非其时”三字,不可或缺。

Q0202相参:

1、《内经校释》注:“相合相应的意思。”

2、对照,相仿。

Q0206至阴:依前后文例,“至阴”本应作“长夏”。在此不言“长夏”,而言“至阴”,代称也。至阴者,农历六月,夏之鼎盛,夏之长也,夏之季也。季夏鼎盛之极,即为盛阳转阴之时,故曰至阴。

Q0301唾:据《说文》:“唾,口液也”、《战国策.越策》:“必唾其面。”此取名词动化,作吐。

Q0302介介:如物梗喉,喉中卡卡状。

Q0303胠:

1、《内经校释》注:“《甲乙》卷九第三作“胁”。

2、《素问悬解》卷五《咳论》作“胁”并注:“肝脉行于两胁,故胁痛不可以转。转则肝气郁遏,两胠下满,胠即胁也。”

Q0304右胁下:《素问悬解》卷五《咳论》注:“脾从左升,左升则右降,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者,肺气不能右降也。”

Q0401长虫:《类经》十六卷五十二注:“长虫,蛔虫也。”

Q0402涕:《说文》:“涕,泣也。”即泪水。

Q0403矢:

1、《内经校释》注:“大便失禁的意思。矢同屎,即大便。”

2、矢,箭矢;言大便失禁,溏泻状如射箭。

Q0404失气:

1、《素问悬解》卷五《咳论》注:“小肠下陷,故咳而肛门失气,气与咳俱失矣。”

2、排气、放屁。

Q0407关于肺:

1、《素问悬解》卷五《咳论》注:“关于肺者,胃逆而肺阻也。”

2、《素问直解》注:“聚于胃,则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关于肺,则气逆也。”

3、关,《方言十二》:“闭也。”关于肺,即邪气阻闭于肺。

Q0501输、合、经:

1、《素问悬解》卷五《咳论》注:“脏之俞,在脉之所起第三穴。脏之合,在脉之所起第六穴。脏之经,在脉之所起第四穴。脏之经,在脉之所起第五穴。五脏五俞,曰井、荥、输、经、合,六脏六俞,曰井、荥、输、原、经、合,详见《灵枢.本输》(俞与腧、输俱通)。”

2、《太素》卷第二十九《咳论》作“输”,从之; 输,即输位穴。输、经、合,即输穴、经穴、合穴。

《黄帝内经素论》第:厥论(二) 篇6

风气异常,突然四肢肿胀、身体乏力、时有唏嘘之寒、饥饿就会心烦、饱食就易病变,刺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表里两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肌肉冷清刺荥穴,骨骼冷清刺井穴、经穴。

C0701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

风之厥逆成病,足部突然冷清、胸如将要破裂、肠痛如用刀切、心烦而不能食、大小血管都滞涩。身暖就刺足少阴肾经,身凉就刺足阳明胃经。身凉就补热,身温就泻热。

C0702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厥逆,腹部满胀、肠鸣、胸满、无法呼吸。刺胸下二胁、咳而动手处与背部腧穴。用手按压,立觉舒服处,就是应刺之穴。

C0801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

尿路闭塞、不得小便,刺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与尾骶上穴位,用长针。

C0901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呼吸异常,就刺太阴经、阳明经、厥阴经,病重的刺少阴经、阳明经有脉动之经。

C1001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痠】、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少气,是指身体乏力,说话结巴。骨骼痠软、身体沉重、松懈、倦怠、不能活动,补足少阴肾经。短气,是指气息短促不接,运动、劳作需要抢气,补足少阴肾经,除去血络。

SW45-D0701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态】也。

黄帝说:说得好!我想听听三阴三阳六经血脉厥症之状,即病态。

Q0701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岐伯说:太阳经血脉之厥症,就会面部雍肿、头部沉重、足不能行,病发目眩、仆倒。

Q0702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阳明经血脉之厥症,就会生癫痫、要狂奔呼号、腹满、无法睡、面赤而热、妄见幻象而胡言乱语。

Q0703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运。

少阳经血脉之厥症,就会突然耳聋、面颊肿而热、胁痛、小腿不可用于运动。

Q0704太阴之厥,则腹满、【瞋】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太阴经血脉之厥症,就会腹满、撑胀、大便不利、不想进食、进食即呕、无法睡。

Q0705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少阴经血脉之厥症,就会口干、尿色发赤、腹满、心痛。

Q0706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厥阴经血脉之厥症,就会小腹肿痛、腹胀、大、小便不利、嗜睡、屈膝、阴器收缩肿胀、小腿内热。

Q0707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血脉盛就泻,血脉虚就补;不盛不虚,在本经治疗。

Q0708太阴【厥逆】,胫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太阴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小腿剧烈痉挛、心痛牵引腹部,治主病处。

Q0709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少阴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心气虚满、呕而有变、下泄清稀,治主病处。

Q0710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厥阴经之厥症异常,痉挛、腰痛、虚满、小便不通、胡言乱语,治主病处。

Q0711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经血脉之厥症都异常,大小便不通、使人手足生寒,三天即死。

Q0712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太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身体僵直仆倒、呕血、易流鼻血,治主病处。

Q0713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少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关节控制不利。关节控制不利者,在腰不可用于行走,在项不可用于环顾,肠内发痈脓,不可治愈,受惊即死。

Q0714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阳明经血脉之厥症异常,气喘、咳嗽、身体热、易受惊、流鼻血、呕血。

Q0715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肺经血脉之厥症异常,脉气虚满而咳嗽,易呕泡沫,治主病处。

Q0716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厥阴心主、手少阴心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心痛牵连喉咙、身体热,不治之死症。

Q0717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太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耳聋、泪流、项不可用于环顾、腰不可用于俯仰,治主病处。

Q0718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手阳明经、手少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发喉痹、咽喉肿、痓,治主病处。

‖LS21—C0901→C0904‖→‖SW45-Q0718‖LS21—C0901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

热厥,刺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都要留针;

C0902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

寒厥,在足部刺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都要留针。

C0903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舌头外纵、涎水下流、烦闷,刺足少阴肾经。

C0904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

寒颤发抖、牙颤鼓颔、汗不得出、腹胀、烦闷,刺手太阴肺经。

‖LS21—C0401→C0601‖→‖LS21-C0904‖→‖SW45‖LS21—C0401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身有受伤,出血多,加上伤于风寒,就如有过高位坠伤,四肢松懈、惰怠不能屈收,病名叫体惰。刺其小腹肚脐下三结交。三结交,是指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即任脉在脐下三寸(6.9厘米)处关元穴。

‖LS01—Q0217→Q0218‖→‖LS21—C0401‖→‖SW45‖LS01—Q0217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刺各种热病,浅刺出针快如手触热汤;刺寒凉之病,深刺久留慢如人不想走。

‖LS01—Q0214‖→‖LS01—Q0217‖→‖SW45‖LS01—Q0214【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胀病刺三阳经,飧泻刺三阴经。

LS01—Q0218【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阴分有热病者,刺足阳明之三里穴,正确行针没有危险,邪气退去即可止针,邪气不退反复再刺。疾在上部而偏内的,刺足太阴之阴陵泉穴;疾在上部而偏外的,刺足少阳之阳陵泉穴。

C0402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厥痹,是寒厥之气上移至腹,刺阴经和阳经之络脉,根据主病情况,泻阳经,补阴经。

C0501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手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颈侧动脉之人迎穴。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在缨筋之前;缨筋之后,属手阳明大肠经,名叫扶突穴;再往后之脉,属手少阳三焦经,名叫天牖穴;再往后之脉,属足太阳膀胱经,名叫天柱穴;腋下之动脉,属手太阴肺经,名叫天府穴。

C0601【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呼吸,刺之人迎穴;突发失声气梗,刺扶突穴与舌根出血;突发耳聋气蒙,耳不聪目不明,刺天牖穴;突发痉挛、癫痫、目眩、足不支身,刺天柱穴;突发热病内脏异常,肝病肺病交织,口鼻溢血,刺天府穴。这就是天牖五部主治之病。

《黄帝内经素论》第:热论(二) 篇7

肝热患者,小便先黄、腹痛、多躺卧、身体发热、热气与正气相争,就会口出狂言而令人震惊、胁部满而痛、手足狂躁、不能安睡;逢庚辛日加重,甲乙日大汗;肝气异常,就会庚辛日死。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肝热异常,就会痛得头晕脑转,这是血液受热而上冲头部。

C0102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心热患者,先闷闷不乐,数天后才发热。热气与正气相争,就会猝然心痛、烦闷、易呕、头痛、面红、无汗;逢壬癸日加重,丙丁日大汗;心热异常,就会壬癸日死。刺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C0103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已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脾热患者,先头部沉重、两颊痛、烦心、额青、想吐、身体发热。热气与正气相争,就会腰痛、不可用于俯仰、腹满腹泻、两颔痛;逢甲乙日加重,戊己日大汗;脾热异常,就会甲乙日死。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C0104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肺热患者,先淅然寒厥、竖起毫毛、畏风寒、舌上发黄、身体发热。热气与正气相争,就会喘咳、痛感跑到胸膺和背部、不能长呼吸、头痛不堪、汗出而生寒;逢丙丁日加重,庚辛日大汗;肝热异常,就会丙丁日死。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出血如大豆,立即康复。

C0105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已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已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肾热患者,先腰痛、小腿酸、口渴多饮、身体发热。热气与正气相争,就会项痛而僵硬、小腿又寒又酸、足心发热、不愿说话。肾气异常,就会项部痛得发晕,颤颤惊惊;逢戊己日加重,壬癸日大汗;肾热异常,就会戊己日死。刺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五脏出汗,是指到五行脏自旺之日,出汗。

C0106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肝热患者,左颊先见红色;心热患者,额部先见红色;脾热患者,鼻子先见红色;肺热患者,右颊先见红色;肾热患者,下颌先见红色。

C0107【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病虽未发,面部出现红色就刺它,名叫治未病。

C0108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热病,从五脏色部发起者,到五行脏所生之日即愈;刺法不当者,三周才能治愈;多次失误,就会致死。五脏热病当汗,是到五行脏自旺之日,大汗淋漓。

C0109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热病先有胸胁痛、手足躁动,刺足少阳胆经,补足太阴脾经,病重者,施热俞五十九刺。

C0110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

热病从手臂痛开始者,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而汗出,以止汗甚者。

C0111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

热病从头首开始者,刺项部太阳经而汗出,以止汗甚。

C0112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

热病从足胫开始者,刺足阳明胃经而汗出,以止汗甚。

C0113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

热病先有身沉、骨痛、耳聋、嗜睡,刺足少阴肾经;病重,施热俞五十九刺。

C0114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热病先有目眩、眼冒金星且发热、胸胁满胀,刺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

C0115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

太阳经之脉动、赤色表现在颧部,是骨热病。脉动和赤色未同时出现,叫暂时出汗,自旺之时即愈;与厥阴肝经相争而现赤色者,死期不过三天。骨热病内连肾脏,表现出少阳经之脉色。

C0116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少阳经之脉动、赤色表现在颊车前,是热病。脉动和赤色未同时出现,叫暂时出汗,自旺之时即愈;与少阴经相争而现赤色者,死期不过三天。

C0117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刺热病之气穴:三椎下方,主治胸内热;

C0118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四椎下方,主治膈内热;

C0119五椎下间,主肝热;

五椎下方,主治肝热;

C0120六椎下间,主脾热;

六椎下方,主治脾热;

C0121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

七椎下方,主治肾热,表现在尾骶部。

C0122【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项上三椎凹陷处,主治内热。

C0123【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赤色从颊部下方上至颧部,是大瘕泄;赤色从颊部下至牙床,是腹满;赤色从颊部蔓延至颧后,是胁痛;赤色在面颊上方,是膈上有热。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8

所有针刺理论,须穷脉气终始。明确脉气终始,五脏作为标志,阴阳关系就确定了:

C0102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

阴经主管五脏,阳经主管六腑。阳经受邪在四肢,阴经受邪在五脏。所以泻法要迎脉气之来,补法要追脉气之去,明知迎气和追气,脉气可得调和。调和血气之方,必须精通阴阳,五脏主内为阴,六腑主外为阳。传给后代之时,要以歃血为盟。崇敬它即大昌,怠慢它便夭亡。不遵天道私传,必得天遣祸殃。

C0103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谨奉自然之道,谨让我谈谈终始:终始,经脉作为标志。切脉气口和人迎,以知阴阳十二经有余和不足、无病与有病,自然之道就完整了。

C0104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所谓平人,是指不病之人。不病之人,脉口和人迎之脉动,顺应四时;手足六经相应,而俱往俱来;阴阳六经血管,不阻结有脉动;春夏秋冬之寒温,脉动相互得印证。形肉血气状态,必是与其相称,这就叫平人。

C0105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少气,是指寸口、人迎脉动同少,而手部尺肤、寸口脉动不相称。如此情形,就是阴阳脉气同时不足,补阳气就会阴气衰竭,泻阴气就会阳气脱失。如此情形,可辅助服用甘味药,不可饮用急效药;如此情形,不可灸。不得治愈者,因为用泻,就有五脏之气败坏了。

C0106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人迎脉动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胆经;大一倍且躁动,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人迎脉动大二倍于寸口,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大二倍且躁动,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人迎脉动大三倍于寸口,病在足阳明胃经;大三倍且躁动,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人迎脉动大四倍于寸口,又大又密,名叫溢阳,溢阳为外格阳气。

C0107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厥阴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寸口脉动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肝经;大一倍且躁动,病在手厥阴心主。寸口脉动大二倍于人迎,病在足少阴肾经;大二倍且躁动,病在手少阴心经;寸口脉动大三倍于人迎,病在足太阴脾经;大三倍且躁动,病在手太阴肺经;寸口脉动大四倍于人迎,又大又密,名叫溢阴。溢阴为内关阴气,阴气内关不通,不治之死症;人迎与手太阴肺经寸口,脉动同在平常四倍以上,名叫关格。关格脉象,发出了将死信号。

C0108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脉动大一倍于寸口,泻足少阳胆经,而补足厥阴肝经,二分泻一分补,每天刺一次,必须切脉而验证,脉躁者刺上部经脉,脉气调和即止。

C0109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脉动大二倍于寸口,泻足太阳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二分泻一分补,两天刺一次,必须切脉而验证,脉躁者刺上部经脉,脉气调和即止。

C1010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脉动大三倍于寸口,泻足阳明胃经,而补足太阴脾经,二分泻一分补,每天刺两次,必须切脉而验证,脉躁者刺上部经脉,脉气调和即止。

C0111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而取上,气和乃止。

寸口脉动大一倍于人迎,泻足厥阴肝经,而补足少阳胆经,二分泻一分补,每天刺一次,必须切脉而验证,脉躁者针刺上部经脉,脉气调和才止。

C0112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寸口脉动大二倍于人迎,泻足少阴肾经,而补足太阳经,二分泻一分补,两天刺一次,必须切脉而验证,脉躁者刺上部经脉,脉气调和即止。

C0113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寸口脉动大三倍于人迎,泻足太阴脾经,而补足阳明胃经,二分补一分泻,每天刺两次,必须切脉而验证,脉躁者刺上部经脉,脉气调和即止。之所以每天二次,是因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主管胃气,谷气太丰富,故可每天刺两次。

C0114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人迎与寸口脉动,同大平常三倍以上,定义为阴阳俱溢。如此情形,若不开泻,就会血管闭塞,血气无处流行,大量流窜于体内,五脏内伤。如此情形,因为使用灸法,就生病变,而成其它病了。

C0115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大凡针刺之理,脉气调和即止。补阴气泻阳气,声清气爽,耳聪目明。违反此理,血气不行。

‖LS09—C0132→C0135‖→‖LS09-C0115‖→‖SW50‖LS09—C0132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大凡针刺之法,必须考察身形、脉气。身形肌肉未脱、少气却脉动狂躁,狂躁异常的,必须使用缪刺法,散布的正气可得收回,聚积的邪气可得散布。

C0133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深居安静之处,观察患者神态;关门闭户,使其魂魄不散;专注意识集中精神,精气邪气得以分清;勿闻嘈杂人声,以收敛精气;必须集中精神,令思维集中在用针上。

C0134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浅刺而留针,微捻而浮针,以转移注意,得气才能终止。

C0135【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男精内入女液外出,坚决克制勿要泻出,固守正气勿要行房,这就叫得气。

‖LS01—Q0109‖→‖LS09—C0115‖→‖SW50‖LS01—Q0109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刺而脉气不来,勿问针刺次数;刺而脉气到来,即可去针,勿要再刺。脉气到来而有效,效果之可信,象风吹云散时,明朗得如见苍天。针刺之理就是这些了。

C0116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所谓气至而有效,是指泻就更虚。虚,是指脉动洪大如故,却不坚实;坚如其故,是指适才虽说舒畅,疾病并未消去。

C0117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

补就更实。实,是指脉动洪大如故,却更坚实。这脉动洪大如故,却不坚实,是指适才虽说舒畅,疾病并未消去。所以补就会正气充实,泻就会邪气虚少,痛虽不因针刺减轻,病情必将衰去。

C0118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必先精通十二经血管所生之病,然后就可传授《终始》了。因此阴阳不失平衡,虚实不相颠倒,针刺本经穴位。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9

‖SW22—Q0217→Q0224‖≈→‖LS56—B0308‖→‖LS63‖迁移说明:

1、迁出部分所论五味,与原篇《脏气法时论》主题无关,显见漏简,当迁出;

2、《太素》置于卷第二《调食》,且接于《灵枢.五味》LS56-B0308之后,《灵枢.五味论》LS63-D0101之前,杨上善对三部关系之判断,甚是,从之;

3、迁入所论,与《五味论》主题相符,而重简多出,更为迁入信号。另外,对照岐伯《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谷(麦、黍、稷、稻、豆)、五畜(鸡、羊、牛、马、彘)与本文所言五谷(稻、麻、豆、麦、黍)、五畜(牛、犬、猪、羊、鸡),显见本文所论五谷五畜与《五味》伯高所论五谷五畜相同,更证本节经文,并非岐伯所论,必为伯高之言,确证此迁充分必要。

‖SW22─Q0224‖→‖SW22—Q0222‖→‖LS63‖迁移说明:

1、显见乱简,作篇内迁,以使论述集中,文意通畅。

2、内迁之后,原文上句Q0223恰为阶段性结语。

Q0217粳:jing1,不黏的稻米。

Q0219薤:xie4,野蒜,蕌(jiao4)子头。

Q0220豕:shi3,猪。

Q0220藿:huo4,豆叶或藿香草。

Q0221黍:黏黄米。

Q0222苦坚、咸耎:

1、《内经校释》译:“苦味能坚阴,咸味能软坚。”

2、姚春鹏译:“苦能坚燥,咸能软坚。”

3、据《说文》:“坚,刚也”、《广雅》:“坚,坚土也”可知:坚即坚固;据《玉篇》:“耎,柔也”、《广韵》:“耎,弱也。”可知:耎,同软,即柔弱、软化。

Q0223毒药:

1、《内经校释》注:“泛指有毒的药物。”

2、据《异法方宜论》SW12-Q0102“西方者,金玉之域……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可知:毒药,通指中国或世界西方之有毒矿物药或草药,其毒性大小各异。

SW70——《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70—D1401→D1901‖→‖SW74—D7401‖→‖LS63‖迁移说明:

1、所论均为四时气与五味之从补、逆治、调理关系,与《五常政大论》主题不符,文意不属,漏简,宜迁出;

2、《素问悬解》将SW70—D1401→Q1506仍置于卷十一《五常政大论》SW70—D1201“帝曰: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句前,将SW70—D1507→D1901仍置于卷十一《五常政大论》篇尾,录以奉考;

3、《类经》将SW70—D1401→Q1512置于运气类二十五卷十四《天气地气,制有所从》后部,与SW70—D1001→Q1106合而成篇;将SW70—D1801→D1901置于论治类十二卷十二《久病而瘠,必养必和》,独立成篇;将SW70—D1701→D1703置于论治类十二卷十一。

4、迁入部分,主论四时气之作用,六毒产生原因,毒药运用常制,与《五味论》主题相符,与方制之论前后呼应,构筑了《五味论》之完整体系,故此迁充分必要。

D1401气:

1、黄元御注:“万物枯荣,皆由于气。”

2、据本句文意,气,此指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春之气始而有生化;夏之气散而有成形;秋之气布而有繁茂;冬之气终而有形变。

Q1401非天不生、地不长也:

1、《内经校释》译:“万物非天气而不能生,非地气而不能长。”

2、《素问直解》注:“此非天气之不生,实地气有以制之而不长也。”

3、并非天气不生,土地不长。此“地”,与前文“地气”独指在泉六气不同。

Q1501在泉:

1、《类经》注:“天者,天之气也,司天是也;地者,地气,在泉是也。”

2、民间素有“太阳落水”、“太阳下山”之谓,均为在泉之意。六气运行到水平线、地平线之下,即为在泉。六气为气,司天、在泉为位。

Q1501毒:

1、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

2、此毒,言寒气、热气、燥气、湿气、风气、火气六邪在泉之毒。

Q1501其味辛:

1、《素问直解》注:“毒,犹独也。阴阳不和,偏胜则毒也。火胜其金,不但寒毒不生,其味辛者,亦不生也。”

2、《素问集注》注:“少阳在泉,其味辛,是味从地制,所谓地制形也。”

3、据后文Q1507“故曰: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之结语可知:其味辛,当指从补辛味。少阳在泉,热气胜金,因地气相制而致金气不足,故当顺势而补辛味,即为从补。后文同理。

Q1502其气湿:

1、《新校正》云:“详在泉六,唯阳明与太阴在泉之气,云‘其气湿’、‘其气热’,盖以湿燥未见寒湿之气,故再云其气也。”

2、《素问悬解》卷十一《五常政大论》并无三字,已删。

3、《素问直解》注:“又曰其气湿者,申明其味之酸,一如其气之湿,犹之湿毒不生也。”

4、阳明在泉,其金气在泉,而制木气,故宜从补酸味;阳明在泉,又燥气在泉,而制湿气,故复云从补湿气。

Q1503黅:姚春鹏注:“jin1,黄色。”

Q1503秬:姚春鹏注:“ju4,黑黍。”此即黑色之代词。

Q1504其气专,其味正:

1、《素问悬解》卷十一《五常政大论》置于“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句前,并注:“六气惟太阴湿土在泉,则为得位(以土归土故也),其气最专,其吐最正(土主五味,其味为甘,甘得五味之中。土主化,化生五味,自得为甘,化淳则水不侮土,咸得其守,气专则金有所生,与辛化俱治。)”

2、王冰注:“厥阴、少阴在泉之岁,皆气化专一,其味纯正。然余岁悉上下有胜克之气,故皆有间气间味矣。”

Q1506其气热:与前文“其气湿”之注同理。

Q1506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

1、姚春鹏译:“太阴在泉,而其气化淳厚,土能制水,所以咸味得以内守,土居土味,而能生金,其气专精,所以辛味也得以生化,能与湿土同治。”

2、吴崑注:“五行之用,土主化,水味咸,水制于土者也。故土化淳和则咸者守位,无有越过。气专者,运与在泉同是太阴湿土,已丑已未二岁是也。土盛则生金,故与辛化而俱治。”

3、太阴湿土在泉,既从土化,又多湿气。全句即土化淳厚就使咸味得守,湿气抟积就用辛味燥化,而两者都能治理。

Q1510气反者:

1、《类经》二十五卷第十四注:“本在此而标在彼也。”

2、张志聪注:“气反者,谓上下外内之病气相反也。”

3、气,从后文看,实言上中下三部病气。气反者,即上、中、下三部病气相反也。

Q1511清:从前后文意看,当作“凊”。凊者,凉也,燥金之气凉也。

Q1512消:消除。《说文》:“消,尽也。”

Q1512削:削弱。

Q1601行水:

1、《内经校释》译:“长流水汤。”

2、《素问直解》、《素问集注》均注:“行水渍之,以取其汗。”

3、行水,相胜之五行水。

Q1702十去其六:

1、黄元御注:“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而止。”

2、十去其六,即十分病去其六分,后文同理。

Q1703夭:《素问直解》、《素问集注》均作“夭”,从之。

D1801气从不康:

1、据《尔雅》:“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谧法》:“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令民安乐曰康。”取安康意;

3、气从,即下文“血气以从”,血气已经正常;不康,不安康。气从不康,即血气正常却不安康。

D1801瘠:《百度百科》:“瘦弱。”

Q1802彰:明显。此指“病去而瘠”之形,因形体充实而明显,故译“强壮”。

Q1803大要:

1、王冰注:“上古经法也。”

2、黄元御注:“《大要》,古书。”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 篇10

‖LS80-D0501→Q0501、D0701→Q0901‖→‖SW34—D0701‖迁移说明:

1、所论与《大惑论》之迷、之惑主题不属,漏简,当迁出;

2、所论均为与卫气、目不瞑相关之异常现象,作为相关病理之解论,与《逆调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D0501不得卧:

1、《灵枢悬解》卷七《大惑论》注:“卫气夜不入阴,故不得卧。”

2、不得入眠。

D0501→Q0501黄帝曰……故不瞑目也:

1、《内经注评》注:“阳跷,阴跷,均属奇经八脉,‘盛’与‘满’义同。张景岳:‘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裹留于阴,或留于阳。留则阴阳有所偏胜,有偏盛也有偏虚,而寤寐亦失常矣’。”

2、《内经校释》注:“本节已见前邪客篇,大致相合,可参看。”

3、《逆调论》、《邪客》均可参看。据《寒热病》LS21—C0802“足太阳……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可知:目不瞑,本意指睁目而不能入睡,以应帝问。

Q0701湿:

1、《内经校释》作“涩”,并校曰:“原作‘湿’,据《甲乙》卷十二第三及《太素》卷二十七七邪改,与下‘皮肤滑’为对文。”

2、《灵枢悬解》卷七《大惑论》作“湿”,从之。

Q0701解:

1、《灵枢悬解》卷七《大惑论》注:“分肉不解,不解利也。”

2、此作“懈”解,即松懈、舒畅。

Q0702窹:醒来。《说文》:“窹,寐觉而有言曰窹。”

Q0703其气不清:

1、《内经校释》作“其气不精”,并校曰:“原作‘清’,据明本、藏本、日抄本及《太素》卷二十七七邪、《甲乙》卷十三第三改。”

2、《内经注评》注:“浊滞也。卫气久留于阴,故其气不清。”从之。

D0801常经:

1、《灵枢集注》注:“非常经者,非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之经常出入,此因邪气留于上焦,则上焦闭而不通。饮食于胃,则中焦满实,以致卫气久留于下之阴,而不能上行于阳,故卒然多卧也。”

2、《灵枢悬解》卷七《大惑论》注:“非常经者,平常不然也。”

3、常,即平常、一般;经,即经文、理论。常经,即平常理论。

Q0901气:《内经校释》、姚春鹏注本均译作“营卫之气。”从之。

Q0901形志之苦乐:

1、《内经校释》注:“本节所说的‘形志之苦乐’其辩证施治的方法,已见于本书九针论中,而《素问》血气形志篇言之更为详细。可互参。”

2、《调经论》SW62所论神、气、血、形、志,以及《血气形志》SW24所论,均可参阅。

LS71——《邪客第七十一》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71—D0101→B0301‖→‖SW34—D0701‖迁移说明:

1、原篇《邪客》简文杂乱,前后文意不属,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当迁出;

2、姚春鹏注本题解:“本篇三部份的内容相对独立说明,该篇非原作而是后人集结而成。”

3、《甲乙》置于卷十二第三篇首,与《逆调论》SW34-D0601→Q0609载于同篇,皇甫谧对两部关系之判断,甚明,从之;

4、伯高论卫气以解“目不暝,不卧出者”,迁入本位,延续岐伯《逆调论》SW34-D0601“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未尽之解论,与《逆调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伯高虽未言及“喘”,然在《逆调论》SW34-Q0609“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中,岐伯已概而论之,故伯高不必复言。

D0101目不瞑:

1、《内经校释》注:“本节所论‘目不瞑’症,其病机与阴阳跷脉有关,义见于脉度篇、大惑论。”

2、《大惑论》LS80—D0501→Q0501原文即为“目不瞑”解论。目不瞑,即目不能眠。

B0102胸中:

1、《内经校释》注:“此指膻中,为上气海。”

2、据《五味》LS56—B0202“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可证:胸中,即膻中,为气海。

B0103化以为血,注之于脉:原作“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次序宜互换作“化以为血,注之于脉。”即津液经脾转化为血,注入血管,方合生理之自然。

B0104慓、疾:慓,即剽,轻漂;疾,迅疾。此乃卫气之两个属性,有别于营气之四个属性“剽、悍、滑、疾”。

B0106阳跷陷:

1、姚春鹏译注本作“阳跷满”;

2、《大惑论》LS80—Q0501作“阳跷盛”,从本经意,译作“阳跷脉盛。”

D0301决渎壅塞:

1、《内经注评》注:“即决渎、决壅、决塞。排除瘀滞,疏通壅塞叫做决渎壅塞。”

2、《灵枢悬解》注:“决渎壅塞,决通其壅塞也。”

3、疏通卫气堵塞。

B0301秫米:

1、《类经》十八卷第八十三注:“秫米,糯小米也,即黍米之类,而粒小如黍,可以作酒,北人呼为粘黄米。”

2、秫,shu2,《灵枢悬解》卷八《邪客》黄元御注:“秫米,高粱米。”

B0301治半夏:

1、《内经校释》注:“即经过炮制的半夏。”

2、制作半夏汤。

LS59——《卫气失常第五十九》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59—D0101→D0301‖→‖LS71—B0301‖→‖SW34‖迁移说明:

1、原篇《卫气失常》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灵枢悬解》仍置于《卫气失常篇》;

3、《甲乙》置于卷九第四前部;

4、《类经》取LS59—D0101帝问为陈述句,列于会通类三十一卷十二《疾病》(上),并于篇首曰:“会通十二类,惟疾病一类浩繁难悉,今所录者,或摘其要,或总其题,观者仍当于各类细求之。”张景岳类编之苦恼与无奈,隐约可见;

5、所迁为伯高论卫气失常之刺法,作为卫气失常“调”之论,与《逆调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D0101搐:古同蓄。

D0101菀:yun4,同蕴,即蕴藏。

B0201气街:

1、《内经注评》注:“即气冲穴,在腹正中脐下五寸旁开二寸处,属足阳明胃经。”

2、气街有四:头街、腹街、臂街、胫街。因此气积于腹中,故独指气之腹街。

B0201鸡足:

1、《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鸡足取之,攒刺其处,参布如鸡足也。”

2、《内经校释》注:“指上取人迎、天突、喉中,下取三里、气冲,中取章门,上、中、下三取之,若鸡足之分三岐。又,鸡足为针法之一种,详本书《官针》篇。”

3、《内经注评》注:“鸡足是针刺的手法,就是《灵枢.官针》讲的合谷刺。《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当针入得气后,将针提到分肉之间,向左右两侧各斜刺一针,像鸡足形,故称鸡足刺。”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论痛】推荐阅读:

黄帝内经讲稿09-11

内经饮食养生法06-21

《内经》与肠道养生07-13

上一篇:中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下一篇:急诊护士自我鉴定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