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师岗前培训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等教师岗前培训(精选8篇)

高等教师岗前培训 篇1

学科课程:始终没有被其它课程设计取代的课程,如数理化

关联课程:一组相互密切联系和关联的课程,不考虑逻辑性,只考虑关联性

融合课程: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广域课程:数门学科形成综合课程

问题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动手做

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用于坚持真理

2、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集体

3、文化知识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4、能力素质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

实验和研究能力

5、身心素质身体素质:体质健康,耐受力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

心理素质:开朗的心胸,愉快的情绪,顽强的毅力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联系。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全面和谐的人,也有人认为价值

在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价

1、这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前者是个人本位价值观,后者是社会本位价值观

2、个人单位的价值观指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强调教育要为人本

身的需要服务,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指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个人

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需服从社会需要

3、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个人”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

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突出个体创造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但实际上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集合,使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

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社会”肯定教育的价值子阿玉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导致教育的被

动性,助长教师的短视行为,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4、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历史上出现的高等教育在个

高等教师岗前培训 篇2

1 实验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实验教师缺乏、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实验教学重视度不够、实验室建设资金紧缺;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实验教学改革滞后于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单一等。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中也存在许多误区, 尤其是在实验教师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培养和发展等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2,3,4], 主要体现在:

1.1 队伍结构不合理

实验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 老、中、青实验教师的比例不均衡;高学历比例偏低, 本专科以下学历占有比例较大;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少, 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参与实验教学工作的比例更小。

1.2 重引进轻培养

高等中医药院校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师, 也意识到实验教师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只管引进来而不重视后期的培养, 再加上某些政策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 导致实验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很难有本质提高。

1.3 重科研轻教学

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 较看重其科研能力, 而忽略其教学能力。在全国高校大兴科研之风的影响下, 很多学校规定实验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少实验室对教师的考核也强调科研比重, 而淡化实验教学的过程和质量。实验教师队伍有其特殊性, 尤其是面向本科教学的实验教师, 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可能不具备开展科研的条件, 学校一刀切地对所有教师提出过高的科研要求不甚合理。建设实验教师队伍, 除了追求科研经费和科研论文外, 同时要引导他们向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仪器设备改造等方面努力。

1.4 重学历轻实践

部分实验教师在自我学习发展中只追求攻读学位, 提高学历层次, 而忽略自身实际业务能力的提高。若单纯地将高学历作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唯一标准, 可能出现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动手能力差等现象。因此建立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适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要的实验教师队伍极其重要。

2 原因分析

2.1 对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 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技术人员长期被定位为辅助人员, 其工作仅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虽然教育部已经引导高校重视实验教学, 但是与理论教师相比, 实验教师在培训、进修、评优、评职、晋级等方面依然没有享受公平的待遇, 如人才引进方面, 学校一般引进高层次理论或科研人才, 而高层次实验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没有;职称评审方面, 很多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系列没有正高级职称;在进修、培训方面, 实验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5]。

2.2 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近几年, 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实验教师开始注重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但是在早期, 一般都是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员, 甚至是难以胜任理论教学任务或素质偏低的人员进入实验室。目前这些人员占整体实验教师队伍的比例依然较高, 导致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同时, 实验室建设中普遍存在待遇偏低、考核不严等现状, 致使实验教师队伍自我要求不高, 知识严重老化, 简单重复从事演示性、验证性实验[6]。另外,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激励机制不完善, 评价机制不科学, 也是导致实验教师缺乏进取心和主动创新性的原因之一。

2.3 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养机制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理论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包括岗前培训、国内访问学者和国际访问、学术交流等, 而从事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几乎没有外出进修和培训的机会, 使得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无法迅速提高。目前, 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常重视硬件投入, 但对使用高精良仪器设备的人员队伍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管理, 造成仪器设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或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转状态, 甚至经常出现损坏、维修频率高等情况[1]。另外, 多数实验室只具备进行常规性实验教学工作的条件, 且大部分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致使实验教师没有机会经常从事创新性或自主设计性实验。

3 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转变观念, 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主体, 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 其整体素质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1]。因此, 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教师地位, 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首先, 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引进高级实验专业技术人才, 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次, 提高实验教师地位和待遇, 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对待, 使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并存、共同发展, 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第三, 合理定位, 科学设岗, 建立科学、完善的岗位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 奖惩有效结合, 激发实验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2 建立全面的培训制度, 促进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构建全面的实验教师培训制度, 将实验教师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首先, 提高思想认识, 重新定位培训理念。制订与实验室发展战略相协调的实验教师培训整体规划, 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实验教师整体素质。第二, 完善管理体系, 创新培训机制。整合校内有效资源, 形成由人事、教务、科研、实验中心等职能部门共同承担、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实验教师在职培训管理体系。第三, 拓展培训形式, 创新培训内容。改革岗前培训模式,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师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设计形式多样的岗前培训课程, 采取讲座、报告、考察、实习、研讨等多元化的岗前培训形式, 由新入职实验教师结合自身需要自由选择, 提高岗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改革在职培训模式, 完善培训制度, 制定相关政策, 落实具体措施, 积极实施继续教育、访问学者、高级研修、出国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在职培训形式, 提高实验教师参与在职培训的积极性和自发性。

3.3 不断完善培养机制, 实现实验教师队伍从在职培训到终身培养转变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统筹规划,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为实验教师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学术氛围。首先, 应建立符合名校建设的实验教师发展体系。立足学校实际, 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师发展的概念、内涵、发展方式以及政策措施, 构建符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特点的实验教师发展制度。第二, 加强师德教育,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实验教师也是教师队伍的一员, 要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 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激发实验教师的职业追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第三, 成立实验教学中心, 完善实验教师发展平台。成立实验教学中心, 宗旨是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与服务, 主要任务是研究实验室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为实验教师提供教学、科研方面的咨询、辅导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 系统设计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师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发展项目并组织实施, 提升实验教师尤其是青年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第四, 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加快提高中青年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 从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教师中遴选“导师”, 对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不满2年的新进青年实验教师实施“一对一”指导, 包括教学方法、实验技能、职业规划等方面, 帮助青年实验教师迅速成长。第五, 实施青年骨干实验教师培养计划。在一线实验教师队伍中每年重点遴选几名优秀中青年骨干实验教师, 重点培养和资助。学校为优秀中青年骨干实验教师从事高层次学术交流创造条件, 鼓励其到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访问或合作研究。第六, 构建和完善有效的实验教师发展激励机制。实施实验教师岗位职务聘任制, 强化履职考核和聘后管理;根据实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细化发展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采用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考核方式, 构建发展性实验教师评价机制, 将外部激励与内在动力结合起来, 激发实验教师追求发展的内在热情与动力, 提高实验教师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使实验教师注重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实现实验教师队伍从在职培训到终身培养的转变。

4 结语

为了加快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实验室建设,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高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 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高等中医药院校亟需加强实验教师的培养及发展。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能力强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 才能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顺利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中青年实验教师是整个实验教师队伍的业务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 其业务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科研工作的进程。因此, 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师培训制度与培养机制,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中青年实验教师队伍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摘要:高校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和高校的发展, 高等中医药院校也不例外。分析目前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探讨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师培训制度与培养机制的形式和方法, 为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能力强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学术氛围。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高等院校,实验教师,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佳玮, 刘志东, 郝存江, 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2) :150-152.

[2]佘远富.论大学教师培养之道——兼论大学教师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持续发展的关系[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2) :34-37.

[3]胡传坤, 高建民.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现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5) :210-216.

[4]李霞, 熊顺子, 张玉平.高水平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6) :242-245.

[5]张萍.高等学校实验教师素质培养刍议[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6 (2) :84-86.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综述 篇3

[摘要]在新时期,我国学者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的关注力度。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2000~2008年关于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对其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探索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走势和趋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双师型”教师

[作者简介]魏国良(1983- ),男,浙江云和人,上海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的理论与管理研究;胡国勇(1959- ),男,浙江萧山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上海 200234)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19-03

一、概述

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近年来在构建自身的学科范式的同时,对自身研究对象关涉的领域、研究传统等进行了有效反思,学科创建的自我意识增强。在其关涉的领域中,师资培训始终是研究的重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师资培训要实现创生和突破,就必须使“教师宏富的理论素养与娴熟达用的经验技能”这两方面达到和谐交融作为实现路径。这也是近几年“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态势日臻隆盛的原因。

近几年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一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特别是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二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内涵和标准研究;三是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讨;四是师资队伍的管理激励机制和评估方式的探询;五是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再思考。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研究话题出现,如怎样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的研究与实践、对推行教师“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究等。这些主题研究的共性是理论联系实践,以凸显自身的学科特质。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众多学者以全球教育发展的视野,运用比较的方法,来重新审视我国高职师资培训问题,在借鉴国外的经验成果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探索我国高职师资培训的理论构建与实施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课题组提交的“职教师资培养策略体系国际比较研究”总报告。该报告透彻呈现了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发展趋势,以求探索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及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2000~2008年间,以检索到的文章为例,见诸于各大报刊并与高职师资培训相关的文章有二百五十篇左右,在研究内容上,从相对的单一化、一般化、经验化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可操作化、理论化;在研究范围上,突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高职师资素质结构、对教师“人性化”的关注,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从高职教育师资培养的整体研究趋势看,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目前在对高职师资培训的研究方法上,学者们不再拘囿于传统的方法,而是强调方法的多元性和灵活度,以求在丰富的教育改革实践背景下和富有创生性的变革研究中,能够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近几年,研究者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强调理论的建构,并且在丰富的改革实践背景下和富有创生性的变革研究中,对师资培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强调方法的多元性和灵活性。黄春麟依据参与江苏、湖南、四川、陕西、辽宁五省调研的部分资料,试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①。刘康宁则以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为例,在评估指标结构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其次,将国外高职师资培训的经验成果和教训仅作为参照系来明晰自我的发展路径,更关注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职教传统和更宏大的本国社会背景,从而使本土化研究成为主流。李贤温就指出,区域性是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这一地方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研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才岗位实际能力的问题,而不能搞全国‘一刀切。”应该说,职教院校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状况,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②其三,研究的视角深入到更为广泛、多维和深度的层面。在广泛性上,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的研究在师资队伍的现状、素质结构、培训模式、管理和评估体系等都有所涉及;在维度上,既有多维度的,又有非线性的。特别在深度层面上,已经触及对高职教师的人性化关怀。如高职院校在引入激励措施时,要有效地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资源来校兼职,并充分挖掘在聘兼职教师的内在潜力,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时,校方的以人为本和对教师人性化的积极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成为讨论的焦点。成为焦点问题需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关注者众多;二是关注点集中。寻求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施新就认为:“许多青年教师依然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尚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③黄东昱也强调:“为了实现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④

二、进展

(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

研究者对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研究,关注度日隆。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调研资料,以期展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整体演进图景,并对今后的发展脉络提出对策建议。

1.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整体性研究。郭杨、陈娟系统分析了全国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将高职院校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并对各类型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相应比较。文章特别指出,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天然优势和机制保障,因此其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学校。因其具有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特质,可以吸引更多的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⑤黄春麟则就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着重阐明了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探讨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学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专职队伍不稳定;培训渠道不畅通;政策不配套;各类院校发展不均衡。⑥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近几年,对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研究重点集中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领域上。内容主要涉及师资队伍自身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与兼职的比例结构等,而且在内涵、制度、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若干开创性的探讨,但在理论深度和具体操作上略显欠缺。施新剖析了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认识到:“许多青年教师依然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尚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他在高职发展的整体水平、教学结构、兼职教师队伍、价值观念、职称评定、人才引进问题等方面对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有效的阐释,并从政府和学校自身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可行性对策和措施。⑦黄亚妮探究了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她指出:“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中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软件建设更加重要,因为‘大学是大师而非大楼的所在地;而从高职院校师资标准的国际比较来看,各发达国家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对于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除了有学历上的一定要求外,特别强调其实际经验和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工作经验。”⑧

3.对现状研究背后的对策分析所体现的整体性关注点。研究者不仅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资料进行了阐释和梳理,而且通过进一步的解读、重构、实践探索甚至考问,来究明其特有的内蕴特征,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和措施。其整体性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的探讨。吕光军、陈玉华认为,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师结构上)。鉴于其差异性,在教师结构上就必须强调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文章从对在高职教育中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的认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与管理、有效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的实践探索和实施策略这四个层面进行阐发,其落脚点最终体现在实施策略上。长短结合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因采取‘长短结合方式,即在兼职教师的聘任时,采取长期聘任(聘期1~3年)、短期聘用(根据课程教学和某一实践环节训练的需要,按学期聘用)和临时聘请(根据新专业论证、课程开发或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来校临时兼职)相结合,这样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度和灵活性。”⑨苏健清也意识到兼职教师在高职办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聘任目的性偏差、队伍欠规模、管理欠规范、建设力度小等问题,致使这支队伍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动力要求办学者重新审视和探索一套有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并积极付诸实践。”⑩

第二,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模式研究。无论是从现实透析还是从长远思虑,要翘望具有强盛的生长态势及欣欣向荣的未来师资教育的总体图景,需要突破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来构建具有创生性和内聚力的新模式。徐丽华提出了开放式师资培养的新模式,她认为相对于“封闭”,其模式的“开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培养机构的开放,实现师资培养机构的多元化;师资培养生源的开放,即实现生源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课程和学籍管理的开放,主要体现在课程实现模块化和阶段化。作者在构建开放式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力求提高师资培养质量;二是拓宽生源渠道,培养多层次、多类别的职教师资,以满足职业教育对师资的多样化需求。 其实,具有创生性和内聚力的新模式,不是单一的、排外的,而是混合多样、独有兼容性的。

王诗文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态势,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四种基本模式(基础互补模式、学术交流模式、科研促进模式、双向提高模式),来适应不同的情状要求。 也有相当部分的研究者将关注点投放在“双师型”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究上。唐林伟、周明星详细归纳了众多学者们提出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多种模式。对于当前热门的院校培养模式,作者指出,“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根本模式。从长远讲,应加强‘双师型教师后备力量的储备,要发挥各种师资培训基地和高职师范院校师资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作为教师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仅靠学校的封闭型培养模式培养不出‘双师型教师,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发展态势来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

以国际教育发展的视角来透析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并进行借鉴、批判和汲取,从而明晰国外发展的足迹,来深化当前我国高职师资培训的研究。石美珊通过借鉴澳大利亚的职教经验,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训为目的、以学员为中心,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检测监控手段等,来切实提高职教师资的培训效果。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中澳(重庆)职教项目的师资培训中心,该基地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炼了八个方面的创新点。从实施效果看,这套模式与创新方法在两个年级的职教师资本科学生20余个培训班近2000人中运用,效果非常明显。本科学生的满意率由开始的84%上升到93%;2002年和2003年培训班学员的满意率约为80%至90% 。

第三,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有益探索。杨银凤指出,现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与晋升是参照普通高校标准实施的,这不利于高职师资的特色建设。她认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评审工作应与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不能脱离高职教育的实际,要为促进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服务。 郭扬等人认为,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在职称评审中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强调实际的专业教学水平,而不是以论文、外语为重。他们同时指出,人事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职称评聘工作的分类指导,单独成立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机构,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二)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的理论和实施路径研究

在展现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性发展图景后,探明高职师资培训特有的理论内核成为必然。其研究的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内涵和标准研究。金泽龙指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三大核心内涵:价值观引领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与非专业学习的不断拓宽;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的不断提示。“当前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不清晰的现象。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重视两个层面,一是高职教师本身的专业化问题,另一个是高职教师培养者的专业化问题。”李芹认为,目前虽然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专家对双师素质及相应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围绕该主题进行的议论也颇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该概念内涵理解的不同,各学校在统计这一重要的指标时时常口径不一。其基本观点是:首先,在判定某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时,不能仅仅考虑是否持有证书,还应注重资格和能力的考察。其次,双师素质教师,要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特定时间专门训练的职业,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和评估研究。卢志达、杨彩莲应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体认到在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中,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是关键问题。双因素理论的结论对于激励的政策意义在于指出了满足员工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其深度与效度是不一样的。关键在于识别出影响教师激励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在具体策略中要在保持必要的保健因素的基础上,增加激励因素,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作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满意度的激励策略应从物质、工作和管理层面入手,特别在管理层面上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管理水平,健全管理体制。”

针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评估研究,较有影响力的是刘康宁做的关于“因子分析方法在评估指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是以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评估指标为案例,分析样本取自云南省六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有四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42位实地评估专家对六所院校的评分,将指标体系中6项一级指标的观测点分别做了因子分析,以此来建立一级指标下的主要评估纬度,并对指标体系中的36个观测点进行公因子分析,探讨了高职高专评估中最基本的信息要素,即14个直接反映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潜在变量。

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实施路径研究。对师资队伍实施路径的研究,目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假设和初始时期,其中有太多的突生变量。因此,相关研究的文章不多,剖析的透彻度、理论深度都有待提高。

三、展望

对近9年的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论文和著作作了一番扫描式的整体梳理和分析以后可以明晰,在这一高职师资培训的整体发展图景下,无论是从研究的旨趣、内涵、理念,还是在实施管理的真实情境中,都凸显出“人”(即教师)的本真的生命状态,强调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展望未来,有两点值得我们继续关注:(1)培训和理论的升华将继续“以教师的理论和技能”这两方面的和谐交融作为实现路径;(2)探寻高职教育师资培训的新迹象:人性化的复归、走向实践、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注释]

①⑥黄春麟.高职师资当自强分析现状寻对策[J].职教论坛,2002(3):30-31,30-31.

②李贤温.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5(3):179-180.

③⑦施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6(11):8,7-9.

④黄东昱.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12):109.

⑤郭扬,陈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初步分析[J].职教论坛,2007(12):1,3.

⑧黄亚妮.高水平师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6(11):11-12.

⑨吕光军,陈玉华.高职教育有效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8):37-38.

⑩苏健清.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99.

徐丽华.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DB/OL].http://dlib.edu.cnki.net/kns

50/detail.aspx?QueryID=21&CurRec;=1,2005-04-08.

王诗文.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的几种模式[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67-68.

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2.

石美珊.对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30-31.

杨银凤.高职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33.

金泽龙.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与误区的分析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6):58-59.

李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及其培训模式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9-30.

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总结 篇4

个人总结

(一)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我很荣幸地成为xx师范学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学校为了使我们新教师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工作,特地对我们进行了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的时光,已经如沙滩上的脚印随着潮水的冲刷渐渐模糊了,但这一周的培训,却使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期间,我们除了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还学习了《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规范》、《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规范》、《高等学校教师工作政策法规》等相关内容,除了获得教学上的相关知识,也对相关的政策法规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个星期的培训,对于一个高校教师来说远远不够。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中,我将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自己觉得虽然本专业理论的掌握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但在运用教学方法、掌握学生学习心理方面欠缺得很 多。通过这次岗前培训,学习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弥补了我的不足,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得到提高,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现将这 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心得作一个: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身上肩负着很多崇高而艰巨的职责。对于“好教师”的理解,人各有异,我作为一名初 次参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新教师,感到既兴奋又紧张。这种复杂的心情来自于对实现职业理想的欣喜,同时还包含着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的担忧。在培训中,映象 最深的就是“敬业、责任心”这几个字。扪心自问,我相信自己能做到爱学生、负责任、认真对待工作这几点,于是,悬着的心中有了一丝坦然,相信通过努力,自 己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其次,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 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大学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提到了继续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高校教 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老师们勉励我们努力在科研上做出成果,并将之融会于教学之中;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老师们还提出 了如何搞好同事关系的方法。

最后,在这次岗前培训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掌握现代的教学工具,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岗前培训在使我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同时,也使我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因此,我会一如既往地虚心向资深教师求教,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我所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会使我终生受益。同时我也相信xx师院在校领到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会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二)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再次走进校园,走进那个无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动难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转化,从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变成 了站在讲台之上传授知识,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骄傲的。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特地将我们送到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为期1个月的高校 教师岗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概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 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 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 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飞行教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教授学员飞行实践技术,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 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高等教师岗前培训 篇5

法的起源

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

法的概念

法是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法的特征

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特殊之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特殊之二: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特殊之三:法规范人们的权利义务 特殊之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提示:权利义务产生在特定人之间

解决教育社会关系中突出矛盾和问题最主要手段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风俗、宗教、纪律等手段依然在维护公共生活中发挥作用,但是,道德和法律却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最基本的手段。

法律反映谁的意志,它的内容会随着什么的变化而变化?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经济决定法,决定法的性质、内容和变化。其他因素对法有影响

法的作用

1、规范作用: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

2、社会作用:维护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评价

人类历史上有多少类型的法律

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法的价值

自由价值;正义价值;秩序价值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第二篇:知法 原理篇

最早进行教育立法的国家:英国;工厂法中的教育条款,是最早的现代教育立法形式。

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有三大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世俗性

教育法制的基本内涵 P 49

和基本特征P50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123

4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依法办事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1、道德与法律的都是行为规范

2、以德治国的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法律,法规,规章的异同:他们都是规范性文件,都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它们的法律效力不同。掌握:

(一)教育法法律渊源的体系P63-7

1(二)教育法最高层次的法律渊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四)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掌握:教育法制的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要机构设置、职权范围P72-7

4《教育法》第17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制度P78-991、学制

2、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4、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与学位制度

6、扫除文盲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教育评估的定义和类型 P97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社会关系2)是权利义务关系3)是体现意志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 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分四类:(1)物2)行为3)智力成果4)工程项目 法律关系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法律规范 和 法律事实

法律依据: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现实依据: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立法四步骤:法案提出——法案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律公布

法律规范三个构成要素:适用条件——假定,行为标准——处理,法律后果——制裁(奖惩)第三篇:懂法 解析篇要点

重点掌握:

我国教育的性质:3条 P138 社会主义

我国的教育方针: 5条 P139

“两个必须和一 个培养目标 ”

我国的德育原则:6条 P140

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8条 P140

我国当前的学制:17条 P1

42义务教育的年限:18条 P144

学业证书的定义和种类:22条 P150

学业证书的发放:P150-1

51学位的定义:P151

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基本条件P1

51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26条 P154-155

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30条 P156

学校的权利:28条九项权利P156-159

学校的义务:29条 六项义务P159-161

重点掌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作为公民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宪法》规定

二、作为受教育者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教育法》规定 24条 P166-17

1掌握和理解;

第48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我国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P175-177

对各种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P184-190

重点掌握和应用

教师及其地位与作用和《教师法》的制定(掌握)

重点知识点:教师的法律概念和地位P191-19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公民 作为教师)

一、教师的权利: 7条 P193-19

5二、教师的义务:8条 P195-196

教师的资格、聘任制度(掌握)

掌握重点:

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10条 P197

教师资格的认定:P198

教师资格的禁止取得和丧失:P199

教师职务制度:P199

教师聘任制度的基本特征:P200

教师的各种待遇P 201-203教师医疗保险教师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包括五大项:失业、工伤、养老、生育和医疗保险等五项

教师考核的内容P206-207 《教育法》 34条 《教师法》22条

法律责任(掌握)

掌握知识点(P208-210)

侮辱、殴打教师行为的法律责任;

打击、报复教师行为的法律责任;

教师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挪用教育经费、拖欠教师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

 重点知识点:

高等学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行政管理与被管理

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单位与职工

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教育与被教育者

高等学校法律关系的性质—行政、民事法律关系

 掌握 知识点: P234-2

42一 法人的分类

二、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和性质

高等教育三大基本职能:

一是根据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书育人;

二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三是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掌握)

一、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P25316条

二、高等学历教育的入学条件;P254-25

5三、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P255-256

高等学校的设立(重点掌握)知识点:P258-260

一、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

二、设立高等学校的条件

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重点掌握)

一、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七项权利 P262-26

5二、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P266-267

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掌握)

一、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P269 三条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制度:P270 四级

三、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

高等学校的学生(掌握)P36356,57,58

第四篇:守法 养成篇 学习要点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加法律实践

第五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一)诉讼途径 二)非诉讼途径 三)寻求法律帮助 我国有三部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高等教师岗前培训 篇6

一、是非判断题(10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施的途径。

2、(√)教育目的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3、(√)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有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4、(√)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既有合理之处,也有局限性。

5、(×)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高于15%时,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6、(×)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高于50%时,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7、(×)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类学校的方针政策。

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级。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

10、(√)权利分散型高教宏观管理体制又称为分权制。

11、(×)目前我国公立高校领导体制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P137(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2、(√)《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3、(√)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14、(√)高教结构是指高教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

15、(×)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校的整个教育制度。

16、(√)高教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17、(×)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属于高教结构中的微观结构。

18、(×)科类结构是属于高教结构中的微观结构。

19、(×)课程结构是属于高教结构中的宏观结构。20、(√)结合日常教学是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之一。

21、(×)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相同的目的与途径。(不同)

2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有: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2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2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25、(√)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26、(√)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27、(√)疏导性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之一。

28、(√)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主要指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29、(√)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30.(上课老师在大纲中提到的判断题)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31.(上课老师在大纲中提到的判断题)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着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二、名词解释题(4题)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文化(狭义):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文化(广义):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 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4、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5.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6.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7.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8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9.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10、专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书上定义: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学科: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教材认为,它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12、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

13、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4、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组成部分: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学年编制等。

15、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分为3部分:说明、本文和附录。本文是重点。

16、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

2、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

3、注意反映学科面临的生产与社会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选精制的插图、照片、图表,文字要通顺、流畅。

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17、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18、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19、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映。

三、简答题(4题)

1、简述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论述题:论述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以上1+2

3、简述经济发展对高教的作用

答: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简述高教的经济功能

答:1.促进经济发展;2.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观点: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论述题:论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上3+4

5、简述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答:1.通过传递与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6、简述当代高校的社会职能。

答: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7、简述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答:1.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无论大学如何发展,这一职能永远不会消失;2.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量都不尽相同,当代高校承担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人才的重任;3.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需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承担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根本使命。

8、简述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答:1.高校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科学研究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2.高校在培养专门人才过程中,集中大量专家、设备先进、专业学科及资料齐全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于是高校就自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或重要的方面军。3.随着大学科研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研已不仅为教学所用,而且也成为发展科学的重要活动。

9、简述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答:1.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2.高校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3.高校社会服务包括了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等诸多形式。论述题:请结合本校特点谈谈应如何处理好各社会职能之间的关系?

10、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

答:(1)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2)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对密切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会给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没有分清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只要社会需要就适应;没有区别社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容易助长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而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容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谋杀。

11、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说 答:(1)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2)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说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为后世的教育指明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变革新路。但由于它没有揭示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将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简化,实际上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集合,导致教育的某些弊端: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无所适从;容易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位置,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论述题:如何看待教育目的观的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1)简答10(2)简答11

(3)看待社会本位目的观和个人本位目的观应遵循以下三点:

① 把历史的抉择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上考察,了解各种抉择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② 既要看到这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③ 寻找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背景极其教育状况的抉择。在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选择上,不能重复“一边倒”的教训,应针对高等教育的时弊在特定的地区,特定条件下做出动态调整。

12、评述高校的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简单或论述)

答:(1)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或称博雅教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2)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3)关系:

①在现实中,没有纯粹的通才与专才教育,二者联系很紧密,常常出现钟摆现象:社会出现新的分工,倾向专才教育;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倾向通才教育。②不同历史时期,二者内涵和外延有较大差别。

③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现实融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度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

(4)评价:不能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选择的重要依据是: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就业制度(自由择业——统一分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大众教育——英才教育)。

13、简述高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答:(1)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任务。

(2)高等教师发挥较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b.b.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14、简述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

1、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2、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3、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15、应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答:1.坚持在职进修为主、脱产进修为辅;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3.建立激励机制。

4.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要有激励机制)。

16、简述当前大学生问题研究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答:

1、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由于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有的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

2、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分化严重:家庭条件好的奢侈,困难生比重很大,学费和生活费难解决。

3、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态度两极分化。

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17、简述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答:

1、在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基础之上。

18、简述应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答:

1、加强理解和沟通;

2、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树立为学生服务思想;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

19、简述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促进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20、简述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

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1、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答:

1、独立性的增强;

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

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22.高年级的学生特点

答:思想较为成熟,自主支配意识强;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关注就业。

23、优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

1、课程体系必须服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以教师需要来设置课程或课时安排;

2、要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削枝强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突出主干课程。

3、根据人才市场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但不能过于频繁和随意。

24、简述课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答: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

1、课程教师梯队建设;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3、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

4、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5、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

呼应上述内容,课程建设的目标有:

1、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2、具有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合适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资料;

3、拥有比较先进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施;

4、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5、有科学的考核手段等。

25.简述高校教学计划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它的组成: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学年编制等。

26、简述高校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个方面。

基本要求:首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其次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最后在此基础上补充有关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并反映到教案中。

27、简述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答:上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基本要求:认真备课;遵循教学原则;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使用准确、生动、清晰的教学语言;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善于调动和控制课堂气氛。

28、简述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答:(1)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机动性。(3)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4)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和新课程的不断增加,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29、简述大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答:

1、遵循教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2、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3、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级差异和专业特点。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

30、简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

1、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

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所谓“三育人”就是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干部要管理育人,后勤职工要服务育人。);

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

4、校园文化;

5、社会实践。

31、简述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内涵

答: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启迪,自我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内部因素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施教的最终目的一定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因此,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方面。

32.简述疏导性原则的内涵。

内涵:包括疏通和引导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另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说服教育,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以积极的引导

33.什么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花极大的力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先,大学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普遍方法。也许很多人都会说到大学就是学知识嘛,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一方面是,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时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知识的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更新,人、知识都必须要“与时俱进”。因此大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等于一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必然就会取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其二,欲做事先做人。一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培养学生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前者是人的本质,后者是胜任工作的基本元素。很多企业老总用人都是首选人品好的,能力差点可以培养,人品差了却可能出大事。特别是财经类商业人才,决定其成功的因素,绝对不是简单的考试分数,良好的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更是其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位老总讲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我比不上我的如会计师,比不上我的营销部经理,比不上我的工程师,但是我的能力就是能够把他们团结在我的周围,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

其三,培养做事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做事,就是指完成自己岗位的具体工作。不少大学毕业生,说理论可能会有一整套,一但需要做具体事情时,却无从下手,或者动手能力极差。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是要能动手,而不仅仅是能动口。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绝不是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学生,必须要能“做事”。

其四,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具备比别人更强的技能,比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英语和计算机这两个“工具”,它就是学生在社会生存生存竞争中优于别人的两块敲门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上面对挫折的时候,乐观坚韧的心理素质。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很脆弱的,有的人面对失败,把它看成是成功之母,有的人面对失败,就一蹶不振。所以,我们把“关爱心灵历练心智”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新改革内容来抓。此外,我们还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要学会欣赏、赞赏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所长,让学生在学校倍觉充实和振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踏入社会,绝不能让学生为了一纸文凭,满身伤痕地走出学校。

34.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四、论述题(2题)

1、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答:阅读教材(73-74页),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一、发展速度要适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为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

二、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我们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学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另一方面应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史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

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除了政府拨款,各社团、企业的捐资助学外,个人分摊高教的成本也正成为必然趋势。在公立大学中创建民办机制中,对学员实行成本收费,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发展终身教育。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应包括任何年龄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

2、论述高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答:高校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或者说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体现教学相长性规律,揭示教与学的关系。1)教师教起主导或指导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能力决定了能起主导作用。2)学生要有主动性。学习主体;内因与外因关系。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体现教学间接性规律,揭示学习书本知识与学生实践的关系。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认识,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就人类总体来说是已知的已被时间证明了的。

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知识本身含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当学生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时,也同时接受了种种思想观念,而教师的信念、态度、作风、行为等等无时不在起熏陶作用。

四、另外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构成。体现教学发展性规律(揭示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能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能力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主要影响数量、速度和质量。3)二者同步发展的条件:掌握有结构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具有智慧成分;活用知识。体现教学教育性规律(揭示掌握知识与培养品德的关系)。知识本身和教师教学过程具有教育作用;品德水平会影响知识掌握,如学习态度和动机。

3、论述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的内涵与应用要求

答:知识是人们后天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能力是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密切联系。知识积累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发展又是知识积累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运用要求: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积极地活动起来,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注意考出学生的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教材(230-231页),可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4、论述教学过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内涵与运用要求

答: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发挥的,学生主动性除了以积极、能动地学习这

一形式表现外,主要是通过独立地、自主地及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到实现。教师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

运用要求: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阅读教材(231-233页),可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5、论述各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趋势

答:各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趋势:

1、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二者根本区别:积极主动——消极被动;思考理解——死记硬背;全面发展——片面发展。

2、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

传授知识是传统教育首要的教育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以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

3、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实践证明,各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用可能是提高学生投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如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项目和学习有关的课程,鼓励多种形式的实习和其他有严密指导的实践性学习,组织讨论小组,要求课堂发言和争论,在适当的学科中发展模拟教学等。

6、论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及各原则的精神实质。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规律性的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必须遵循和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

(1)方向性原则(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

(2)疏导性原则(包括疏通和引导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另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说服教育,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以积极的引导)

(3)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启迪,自我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内部因素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二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方面)

(4)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受教育者个性的多样化)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简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及各方法的精神实质

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包括:

1、调查研究法(收集事实、数据,占有材料,熟悉情况,并从现象后总寻求本质,从经验中推导出理论)

2、说理启迪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开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

3、情感交流法(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互相信赖、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4、榜样教育法(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榜样来启发、激励青年学生)

5、参观访问法(利用社会大课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典型的事物进行实地考察,对典型人物进行采访,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8.论述题:论述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答:

一、内容:(教师梯队建设;内容、体系的改革;教学设施的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组织与管理等。)

(1)教学队伍建设

从教师是课堂教学

药。同样的教育方法在一种情况下是适用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完全不适用的。照抄别人的或以往的经验,通常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并经常寻求和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教师备课就是在于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加工,就向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一样,教师对教材也需要再创造,使之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简单地说,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育工作绝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和模式。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常常能够巧妙的利用突然发生的情况,或者创设新的情景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或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出现,如果教师处理得不恰当,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的教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成长。而要达到这种情境,教师必须开展创造性的劳动。一些教师之所以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枯燥乏味、缺乏创造性,并不在于教师劳动本身不具有创造性,而是在于他们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劳动所包含的创造性,或者根本就没有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11论述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请解读“贵在得法”。答:判断是否“贵在得法”就是看选择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的科学依据:

1)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本质上是对教学规律认识的结果,按照教学原则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符合教学规律。

2)高等学校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目的是哦诶杨高级专门人才,把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和从事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3)注意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级差异和专业特点。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在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或手段时,必须把这种差异考虑进去。

4)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和教师自身条件。在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时,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力求最优的教学效果

12.如何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1)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研究,加大对文史哲等学科支持力度,实施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和学术文化工程,推出一批标志性结果,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2)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秉承办学传统,凝炼办学理念,确定校训校歌,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和教风,培育大学精神。

3)组织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加强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场馆建设。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

4)稳定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促进国际汉语教育科学发展。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鼓励高校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实施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中华文化经典文汇释汇校项目,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外文学术期刊,国际性研究数据库和外文学术网站。

13.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谈谈如何坚持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坚持内涵式发展。

1)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3)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4)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重创新,以体质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高校大胆尝试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14.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1.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方法。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那个,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2.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定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3.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

4.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 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15.教授治学重要性以及有效途径?

教授治学, 指在大学实行教授对学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民主管理, 使之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和教学评价等学术领域行使其决定权力, 充分体现大学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思想, 体现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因此, 有助于学校人才的成长和学术梯队的建设, 有利于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也有利于学术团队和学术领导人物的形成。

教授治学的基本内涵表现在治学科、治学术、治教学以及治学风等方面。

教授治学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从现代大学的实际出发, 尤其应致力于以下途径的实现。

1)处理好与党委领导、校长行政的关系。只有把党委领导、校长行政和教授治学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优化现代大学体制结构, 发挥最佳功能。党委领导是前提, 校长行政是基础, 教授治学是关键。2)建立院(系)一级教授委员会, 实现决策重心下移。给教授、专家更大的学术权力, 实现更为广泛的民主, 真正体现/教授治学。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供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在《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的修改过程中, 增加教授治学的相关法律条款, 有助于真正体现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管理民主的基本特征。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问题探析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对策

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培训需求分析存在误区,培训目标不明确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先决条件是分析培训可行性和培训内容。一方面,鉴于高职院校成长发展时间仍然偏短,在开展师资培训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工作流程或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对教师人才的培训工作还处于一个摸索的过程中。缺乏健全、科学的师资培训机制,不了解院校的人才结构性质,也就无法准确分析出培训需求,最后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部分院校对高职教师的培训内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培训内容与教师授课专业及相对应的职业资格缺乏紧密联系,培训范围与培训需求存在偏差,造成教职工培训意愿下降,培训效果不佳。

培训目标是组织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或者通过培训所达成的岗位预期效果。应保持学校的培训目标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相统一,若培训目标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不符,或对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定位不够准确的话,学校的培训计划就无法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在高职院校组织培训时,若没有制定一个培训目标计划,任意同意教师的培训要求,不但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中的师资需求,而且浪费了各种资源,更没有起到让教师水平得以提高的作用。应在充分了解和分析院校现有的师资水平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的建设目标,通过师资队伍现状与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对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结合教职工教育教学实际水平,确定高职院校需要从哪些方面对师资力量进行改进、提高,并科学制定近、中、远期师资队伍培训目标。

1.2 培训效果评估作用欠缺

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应该对自己在培训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学校进行汇报,结合自身特点研究是否可以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提出今后参与培训进修的期望,学校教育教学委员会或学术专家委员会了解参训教师反馈的培训效果及培训分析,通过实际调研,综合各方意见评估培训效果。但目前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不进行或忽视培训成果汇报,导致培训效果评估无法开展或评估表面化、形式化。在培训后教师既没有向学校汇报自己培训期间的具体情况,学校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估机制对其进行考察评估、了解教师对于培训项目的主观感受和建议,也就导致了教师在受训后其教学技能与教学知识并没有多大改观,对于教学工作也没有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培训工作也不能够提出一个具体的参考依据。对培训效果的实际调查研究不到位,往往培训汇报会代表着培训流程的结束,学校没有建立对培训效果考察的体制机制。

1.3 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所建立的高职院校多数是由曾经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院校或者普通中专转制而来,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转制前所需的经费。由成人院校或中专转制成为高职院校后,主管部门只负责院校的基本建设所需要的经费,财政拨款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样一来就需要学校自筹经费解决各项事业开展所需资金。面对此种情况,学校想维持日常开支只能依靠学生的学费,但随着近年来生源数量持续下降,如何保证学校发展所需经费、保持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成为各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缺乏培训经费,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训计划或是取消、或是搁置,极大地制约了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2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工作的对策

(1)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内容应以教师个人绩效差距分析为基础,通过考察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经验以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来确定教师的不足,然后确定培训内容。通过知识培训,扩大教师的知识面,让其温故知新,深化对原有知识认知的同时提高对新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教学技术与科研能力。通过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教学基本功和对教学方法的掌握。不断地学习并补充教学实务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必不可少的,在当前教育培训环境中,教师就要根据专业、能力及专长有针对性地参加高职院校的培训工作。

(2)确定具体、恰当的培训目标。以培养理念创新、知识结构全面的特色高职教师作为培训目标,以此让高职教师深刻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并且会深刻地认同自己职业的价值,而后能够很好地尊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成为人性化的教师。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相关专业领域内容和掌握独特的讲课技巧等,既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又使其具有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再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然后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改进教学模式,拓宽培训渠道。改变高职院校原有的“政府主导,培训网络体系组织协调,主办学校实施培训”的师资培训模式,建立“高职院校自主组织培训,政府宏观调控”的全新模式,不再由政府直接指导调控高职院校的培训,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并提高其利用效率。增强了培训机制灵活性也将高职院校从原有的培训从属地位转变为培训核心地位,使教师培训有了广阔的空间。在培训的过程中应注重培训人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相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分享,在培训过程中,及时收集学员对于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信息整合使得培训课程更能够有针对性,更能够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和学员的需求。

(4)搭建以本校培训为基础,他种形式与收费类型的培训为配套的培训体系。高职院校的本校培训以所在学校为基地开展以学校自身核心的教师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将教师培训活动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统一于一个整体的新型教育模式。校本培训过程中,以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为内容,以主题讲座、观摩教学和培训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师的培训。这样客观上满足了培训上对资金和设施等外部条件的需求,节省了培训所需要的场所和时间,可节约大量培训所需的经费,减少了培训需求与工学的冲突,既能够使更多的教师得到培训,又能够满足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需求。采用院校效益共享,教师个人承担部分费用来构建由政府、院校、教师自己承担培训费用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向燕子.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问题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12).

[2]赵霞.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风险的分析与对策[J].职业圈,2007(12):61-67.

[3]韩明.高校教师培训要有系统理念[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3):87-89.

浅析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键。这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则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广大人民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道德职责,那么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内容。

一切社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思想左右着整个社会,各种职业思想和规范也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现。教师道德也不例外,就其本质而言,教师道德乃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化,正因如此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教师的道德和其他一切社会的教师道德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崇高的境界。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般特点:

(一)历史悠久。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存亡的事业,在人类文明史上,教师职业活动历史悠久,教师道德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思想,而且为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做出了极为宝贵的建树。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了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这些教育伦理思想和道德要求,不仅受到孔子弟子们的衷心拥护,而且对后世教师人格的形成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层次较高。教师道德不论是在道德规范上,还是在教师个人的品格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层次,因为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的一代,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必须首先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纯洁美好的心灵。

(三)典范性强。教帅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学生多是青少年,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以师长为自己的楷模,因此,要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就得有道德高尚的教师作示范。

(四)影响广泛深远。所谓影响广泛 是说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亲友,整个社会。所谓深远,是指教师道德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到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新型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就是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就是学而不厌,勇于创新;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是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就是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对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纵观历史,教师道德尽管从整个体系来说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不同,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具体内容是前人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思想光辉。因此我们对教师道德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今天所需要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因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渗透在教师道德中,在封建社会,教师对学生来说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师生之间是金钱关系,教师与学校经营者之间是雇佣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体现在教育领域中,就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这种民主平等关系充分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之中。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同其他事业一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務,就是改革那些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改革的封闭状态为开放状态,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教师道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同时也包含着社会主义民主平等关系。充满改革开放时代气息的新型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更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 高等学校教师要具备高尚师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上一篇:旧城改造汇报材料下一篇:你画我猜有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