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精选10篇)
盐城市尚庄中心幼儿园 孙加玲
【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长的积极参与能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有效沟通 策略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长的积极参与能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的家长朋友。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 1 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保证良好的保教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家、园合作,成为教师的另一项职责。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而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交流、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首先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
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骗。此时,幼儿教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
要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仅仅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与家长的长期沟通,让家长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2 还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家长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其次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作为幼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一、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 3 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这时候,我们要充分对家长观察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性子处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详细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其次是地点的选择。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
三、选择谈话方式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以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在家里喜欢做什么 4 事?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等等。这种做首先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还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会孩子的关爱。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
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这样家长心理上能接受,其它的缺点要等下次再提出,否则提出太多的缺点他难以接受。其次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谈话时要注意:
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积极正面的表现,多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提及到孩子时要说:我们的孩子如何如何,我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切记:不要总说你家孩子)
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家长有时会因孩子在园的一点表现而喋喋不休,追问不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与此同时还 5 要巧妙答复与引导。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你觉得呢?你觉得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以表示理解和认同,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
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再追着家长谈话,适时的转换话题或结束话题,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或者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转而去找孩子家中比较通情达理的容易沟通的人进行沟通。比如和爷爷奶奶辈不好达成共识,那就转而找孩子的父母沟通,再由孩子的父母去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沟通,它的前提是:爱孩子!要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
四、掌握非言语技巧。
(一)与家长交流事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交流,就是平视家长,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目光游离说明你不自信,所以你的语言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也不要目光炯炯的,不要走两个极端。)眼神要和蔼可亲。
(二)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善意的表情、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他的话题很有兴趣,要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的重视及你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三)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要始终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对方。
五、做家长工作,尤其要注重换位思考。从家长角度看待问题,及时地与家长交流沟通。
当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不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嗓门很大,则自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话的就越要温 6 和语速也要越慢。
在交流技巧上要注意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即使你很愤怒,也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千万不要抢着说话,你只要做到三个字:让他说!还有,要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了解一下情况,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要面带微笑说:我还有别的事。今天就先到这里,以后再谈。
往往家长在发泄一通以后会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不好,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要让家长惭愧,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沟通除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对于家长的情况,你也需要了解,这样你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人与人的沟通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的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故意刁难凭空想象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例如有个小朋友的家长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这个小朋友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没有茶给小朋友喝呀?这时老师请她一起来到保温桶看看有没有水,并对她说:“你可以问问我们的小朋友我 7 们每天是不是有茶喝?”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不用了”自此这位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也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
(二)过分呵护溺爱型
例如:有一位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每天下午几乎不怎么吃饭,就等着妈妈来接,然后吃妈妈带来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这个班的老师及时与她妈妈进行交流,先是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她看,然后又找到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这位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同时通过他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幼儿园和家庭达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教师的爱、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就掌握了世界”,总之,跟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症下药,因人而异,真正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双方平等进行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共建互信的桥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家长,存在问题,有效沟通
小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很多问题教师单独解决效果不明显或是无法单独解决。需要联合社会各方面共同教育, 尤其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沟通, 学生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能够促使教育工作的开展,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与家长沟通看似简单, 其中却有很大的学问。现针对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寻求有效的沟通方法。
一、与学生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 将学生身上出现问题归结为家庭教育
部分老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 将对学生的不满转移到家长身上, 对学生家长进行批评和指责。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 缺乏判断对错的能力, 容易被诱导。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都十分常见和正常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帮孩子改正错误, 教导孩子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有些小学教师在孩子出现问题时, 不是有针对性地找原因帮孩子改正不足, 而是直接将其归结为家庭教育上, 认为“其他孩子不出问题, 而你的孩子出问题, 是你家庭的原因”。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要求学生家长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指责和批评学生家长, 并给其施加压力。
2. 一味指责孩子的不足
部分老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 本着沟通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原则, 只是对家长罗列孩子的不足, 却忽略了孩子的优点, 导致部分家长对孩子实施体罚。由于近年来国家法律明确强调禁教师体罚学生, 使一些习惯用体罚手段教育学生的老师在体罚学生方面有所禁忌, 但是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于是部分教师为了达到通过体罚教育孩子的目的, 便借助学生家长对学生实施体罚。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便通知学生家长, 见到学生家长后便开始指责学生的不足, 使得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打骂孩子, 更有一些教师向家长告状, 并威胁家长: “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们都管不好, 我们更没有办法。”使一些本不想体罚学生的家长, 听到这些话后也忍不住打骂孩子。
3. 对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 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状况,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有些家长也意识到与孩子沟通对孩子教育重要性, 主动找老师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然而, 有些老师却对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与学生家长沟通没必要或是作用不大, 将与学生家长沟通作为例行公事, 更有甚者把这种沟通作为一种额外负担, 应付了事。在学校要求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 便组织家长统一到学校, 以开家长会的形式应付。在学生家长主动提出与其沟通的时候, 总是借口很忙。当实在推托不了, 如在回家途中偶遇孩子家长时, 避而不谈孩子问题。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流于形式, 起不到任何实质作用。此外, 个别老师带有目的性与学生家长沟通, 寻找机会让学生家长帮自己办理私事, 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帮忙。
二、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1. 约见时机要适当、对待家长要热情
约见学生家长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并事前约定。作为农村小学教师, 一般不要在农忙时约见学生家长。当解决学生问题需要家长协助而家长一时又抽不出时间接待时, 如果老师执意要家长过来, 家长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不利于解决问题。而当学生家长主动来访, 自己恰巧没有时间接待时, 不得不将家长晾在一边, 容易引起家长不满。因此, 教师要尽量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如家长实在抽不出时间, 可选用电话沟通的方式; 当家长主动来访没有时间接待时, 可向家长解释情况并表明歉意, 通知其先回去, 自己抽空去家访。此外, 对待家长一定要热情有礼, 同时又要把握好分寸, 不能唯唯诺诺, 引起家长反感。如家访时, 要尊重家长的生活习惯, 在家长来访时, 要起身迎接, 家长离开时要起身相送。沟通过程中, 尽量使用文明用语, 以礼相待。给学生家长留下好的印象, 为彼此间的交流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2. 理解、尊重、鼓励学生家长
( 1) 理解家长
对于父母来说, 孩子是他们的希望和“掌中宝”, 尤其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希望老师重点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 要理解家长的需求, 让家长感觉到你对他孩子的关心和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以及优缺点, 对孩子近期表现、成绩总结, 拟定简单的提纲。在于家长沟通时做到心中有数, 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 同时也给家长留下认真负责的好印象。
( 2) 尊重家长
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 要面带微笑, 认真听取家长意见, 让家长感觉到自己被重视, 即便一个充满怒气、怨言的家长, 在遇到一个善于倾听, 尊重她的老师时, 也会平静下来。
( 3) 鼓励家长
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 尤其是面对“后进生”。很多家长经常叹气说“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对孩子失去信心。这时作为老师, 我们一定要扭转家长的错误想法, 找出孩子的优点, 必要时适当“放大”孩子优点, 鼓励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从而更好地配合老师, 做好孩子教育工作。
3. 沟通要有技巧
俗话说, “庄稼是别人家的好, 孩子是自己家的好”。家长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于是寄希望于老师。如果老师能在此时给出合理的建议或教育方案, 不仅能及时帮助孩子纠正问题, 还能在家长面前树立威信。
沟通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或提意见时, 不要直奔学生不足, 而是要先肯定学生, 如肯定学生的进步、聪明、活泼等优点, 通过肯定学生与家长建立信任后, 再委婉地指出学生不足之处, 言语不要咄咄逼人, 尽量使用“我认为”“你应该”等婉转、协商的词语, 家长更容易也更乐意去接受。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进行分析提出意见, 不要泛泛而谈, 让家长摸不找头脑; 要实事求是, 不能言过其实, 故作高深, 自己没有把握或尚未查清的事情不要说, 以免引起误会。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尝试, 我发现与学生家长沟通对解决学生不良问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尊重、理解学生家长并选择恰当的沟通技巧, 能够有效提高沟通效果, 对学生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值得各位小学教师借鉴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J].吉林教育, 2011, (5) :124.
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是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这么多的幼儿家长相处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幼儿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互相站在对方的位置来看一看、想一想,就会对对方多一分理解与体谅。
一、以礼待人,微笑与家长沟通
首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从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幼儿教师这一个职业,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其次,教师要学会微笑,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最后,教师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与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交谈。当祖辈的家长与你交谈时,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称呼“爷爷或奶奶”,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别时,主动回应孩子和家长等。
二、以积极、耐心的原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
我们班菲菲的爸爸,非常细心,一有问题就会打电话给老师,一天,他又打电话来问:“昨天中午,我们家菲菲吃饭怎么样呀?”我说:“还可以,不过鸡蛋她好像不愿意吃,自己倒掉了。”“哦,我回家问她今天饭吃得怎么样,她说,老师把饭倒掉了。我就是不相信,所以就打个电话问问老师。”听到这里,我心想:原来是考我呀!幸好自己对他够关注。在这件事情中,能发现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很好”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越能磨炼教师的耐心和责任心,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应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
三、以巧妙的语言与家长沟通
沟通需要教师巧妙地使用语言,针对家长心态说话,使家长容易理解,不能仅只停留在告状的层面上。首先,要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容易接受。其次,不要一开始就直奔正题,待家长的心情慢慢平静的时候再引出主题。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老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老师先不说孩子的“错”,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老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老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老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老师关键是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在沟通时,教师要常常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找到最佳方法。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
我们班的一位家长,她的女儿(熙悦),在户外活动拍球时,不小心摔跤额头上擦破了一点皮,放学来接时,看见了很不高兴。我是这样处理的:我把孩子的家长带到一边,对她说:“熙悦妈妈,对不起了,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在户外活动拍球,熙悦的球滚走了,去追球时,不小心摔跤碰到了塑胶地板上,我已经帮她洗过脸,带到医务室擦了一点药,回家给她洗脸时小心一点。”家长听了之后,看看孩子的头,说:“我看看,没事的,谢谢老师。”
大冶市东岳街办新美小学罗梅芳***
家访工作,不仅是班主任老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更是事关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工作。家访工作,应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益延伸与补充。以往的家访活动,大多是带着学生缺点找家长“告状”,借家长之口之手,进行惩罚性的教育。这必然导致学生害怕老师家访、痛恨老师家访,家长有时也未必满意。在家访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责任不是简简单单地教书,更应该用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知道并深切地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与关心。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思想变化很大,而且不同家庭的孩子性格又不尽相同。家访不应该是告状,应该成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特殊生进行家访,效果会更好。
2011年8月去冯有章村冯才扬家家访,师生间就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和睦、愉快的交流。回去的路上回忆起去年冬天的一幕:去年10月21日冯才扬放在书包里的30元钱丢失,上课后冯才扬要求对班内所有学生搜身,同班的李某找老师主动承认后,如果班主任处理孩子,家长将难以接受。同时口气强硬表示如果班主任不承认是李某偷的,看着家长怒气冲冲的神情,我的心正如那天的天气:寒风刺骨,冻彻心扉!事后细细考虑自己作为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也有很多欠考虑的地方。如何让我们彼此找到沟通的有效办法呢?
关于这件事我思考了很多,对此次家访我做了许多准备,我认为在家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在家访前,我们必须要准备学生的一些基本素材,如住址、爱好、优点、缺点与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家长在哪些方面配合,还有哪些生成性的家访问题,如何应对等。应准备好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材料要真实、齐全,这是做好家访工作的首要条件。老师通过准备材料,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学生德、智、体
诸方面的具体表现,要将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正确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避免对学生简单地作出“好”或“坏”的主观评断。准备好后,就要先与家长预约,看双方在时间上有无冲突。记住,家访一定要让该学生知道,不然学生会认为你偷偷摸摸的去家访,这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二、要找到家访的共同语言:
沟通要在家访的过程中与家长一起欣赏孩子。家长似乎都与自己的孩子过意不去,孩子无论怎么好也总是不完美,更不用说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的家长了。在今天,很多孩子的父母眼中分数就是一切。因为成绩的原因而抹杀了孩子的其他所有优点,这样只能造成孩子缺乏自信。而家访的过程中与家长一起欣赏孩子,不仅能够让家长全面看待孩子,全面了解孩子,从实际出发,不带任何的框框,不受印象的左右,也让孩子知道,老师也是欣赏他的。他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值得喜悦欣慰的过程。从而树立他的自信心。
三、尊重,家访的前提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自己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很多家长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家校及时沟通,能够有助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及时传达信息,能够使家校双方形成一股合力的作用,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
家校双方及时沟通,及时传递信息,有助于家校双方的相互了解。但是,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里,老师每天的工作也是比较多,家长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动不动就占用对方时间也不太好,而且频繁的沟通效果也不见得就好。所以,最好还是要注意一下沟通的时机。例如,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学校应该告诉家长,既能让家长分享这份喜悦,同时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在学生有了困难的时候,家校双方及时联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双方也不妨坐在一起,讨论商量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较好的沟通时机,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家校双方沟通的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采哪一种沟通的方式更为妥贴,更有效果,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像是通报学生的成绩,就不妨采取电话或是贺卡的方式,简单明了;如果说是学生有了什么丞待解决的大问题时,就不妨请家长到学校里来。有时间我们还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以便于一些事情的陈述;像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成绩的汇报,我们当然可以采用家长会的形式,当然,家长会既可以集中来开,也可以分层进行,也可以个别交流。采取适当的方式,往往会使沟通更为顺畅。三注意沟通内容。在这个方面,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双方所要沟通交流的问题,也应该所选择。有的家长考虑不到这些,有些本来孩子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也要亲自跑到学校去和老师说明,例如有些家长往往找老师解决学生的座位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就能找教老师解决,家长的越俎代疱往往会让学生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当然,对于学校的一些事情,如果老师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好,也不必事事都要和家长说明。毕竟,动不动就要找家长往往也会让人看低自己的教育能力,而且,作为老师,在教育方面来说,还是受过专业的培训,比一般的家长的教育更有效果。甚至,有时间,涉及一些学生个人的隐私的问题,可能还需要老师在一定的时期内给学生保密,更不要说和家长说明沟通了。这也是家校双方在沟通上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沟通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沟通的态度往往会对事情的解决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双方的态度都要保持平和,即使有时间会遇到让人生气,甚至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双方也要尽可能的冷静下来,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在这个方面,特别要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有时候,一些学生的做法让老师难以接受,老师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就把自己的不好的情绪带给了家长,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这就是很不好的做法了。我们一定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是学生,家长是家长。问题是出在学生身上,家长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基础。有时间很多家长迫于学校的压力或是孩子自身的利益,不得已答应,而心里却对老师极为不满。很多悲剧的发生,大多和这一点有关。当然,一些家长利用职务优势,对学校对老师颐指气使,横加指责的做法也不足取的。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幼儿园和家庭合力育人,老师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幼儿问题的办法。
第一,与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及地点。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也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不是与他交谈的适当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幼儿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第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理,回去再拿孩子撒气。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扬钦是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从开学到现在,这个学生的特点就是话特别多,上课的时候经常成为老师点名的对象。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我请来家长,准备把这位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向家长数落一番。家长来了后,很主动地向我这个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她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坏习惯。上课接下句、插嘴、讲话。这些表现并不是一时的反映,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要准备好打持久战,切不可心急。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又会怎样呢?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 ,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 “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是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一、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
1. 根据家长性别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多地会主动和教师交流, 而且也会耐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而男性家长则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 这其中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教师也是女性。因此, 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也最易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对于男性家长, 他们更多的是当孩子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因此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给予反馈, 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
2. 根据家长年龄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和观察中, 我们发现年纪大的家长, 特别是隔代家长, 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 对孩子过于娇惯, 而很少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年轻的家长, 也就是父母, 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在园表现。所以, 对于年纪大的家长, 教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 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 同时, 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 先做晚辈后做教师。对于年轻的家长, 教师要尽量争取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支持, 因为现在的家长看到激烈的社会竞争, 会更理性地重视幼儿的发展, 所以, 教师在沟通时, 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联系, 听取他们的建议。
3. 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发现每一位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是不一样的, 有的要求很高, 有的则“很低”, 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因此, 针对期望过高型家长, 教师要从客观、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反映孩子, 否则就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 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激情绪。在措辞方面, 教师要注意委婉, 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 让家长便于接受。针对期望值低的家长, 像溺爱骄纵型、放任武断型的家长, 教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 阐述如此发展下去的不良后果, 以引起家长的注意。
4. 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 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现在很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 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较高, 在观察中发现,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教育观念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 他们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 所以, 要对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完美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孩子过于“尊重”, 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和自由, 结果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事实上, 这样的家长缺乏的是一个参照系数, 即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群体里所处的位置。因此, 与这些家长沟通时, 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 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 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幼儿教育, 所以教师要一边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 一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 也要量力而行, 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5. 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展水平等等。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 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 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 教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 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同时, 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因此,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二、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1. 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 教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其次, 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 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 很聪明”, 会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应付自己, 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 教师更要注意措辞, 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 所以, 教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2. 以反映孩子问题为主的沟通策略。
教师切忌用“告状”口吻, 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 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 同时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这是值得表扬的, 如果多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 就更好了。相信我们好好帮助他, 他会变得合作能力更强, 更加优秀”。
3. 以布置配合工作为主的沟通策略。
教师要明确交待任务, 语言要言简意赅, 任务要具体, 因为:第一, 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不十分了解, 第二, 每次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时间有限。同时, 要尽量让家长理解工作的目的, 使家长心里清楚, 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4. 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事故时的沟通策略。
幼儿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 最严重的就是事故。这种情况下, 教师除了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外, 还要安抚好家长。首先, 教师要勇于承认工作中的过失或者诚心向家长表示歉意, 赢得家长的理解。其次, 教师要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 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 可以降低家长因迷惑而带来的焦虑、担忧和不安全感。最后, 和家长一起协商做好孩子恢复工作, 包括以后对孩子伤口的观察、孩子活动时的特殊照顾等等, 以此获得家长的谅解。
5. 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的沟通策略。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 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定要理智,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 耐心等家长说完, 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 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教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 只会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 或者认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 这样更不易于沟通。教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 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 更易于家长接受。教师可以通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你看这样如何”等这样先认可再建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蛮横不讲理的家长, 教师要不卑不亢, 理性地将事情解释清楚。
三、因地而异的沟通策略
一、充分展示自已的能力,赢得家长的信任
在与家长的每一次沟通中,作为年轻班主任的我,都会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让家长信任、放心。最好的表现机会是每次的家长会。家长会上,家长十分关心他们孩子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们同样希望能借此了解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因此,我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家长会,家长会之前我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与学生的谈话或者聊天中,事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其与其他同学相处的情况;与各科任老师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情况。在家长会上,我穿着得体,说话注意分寸,让家长觉得来参加这次的家长会十分有收获,因为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很好地了解他们的孩子在校的具体的情况。另外,也让家长相信,班主任虽然年轻,但他们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只有信任老师,今后会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反之,如果家长对老师心存疑虑,甚至有所轻视,那么,班主任今后的工作也就难以开展。
二、充分尊重、理解家长,赢得家长的好感
无论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何令人不满意,我们也不能把这种不满的情绪迁怒于家长。年轻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时候要做到尊重、理解家长,这是做好学生工作,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首要条件。在众多的家长中,并非每个家长都具有教育好自己子女的能力,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激是在所难免的。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一定要孩子在班级中位于头几名;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在校表现不闻不问,发现重大问题后一顿痛打;有的家长自以为很懂教育,用一些道听途说的假消息,对学校的工作横加指责。作为年轻班主任,我们对于家长的某些想法和做法,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带有色眼镜去对待家长,要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去说服他们。
三、在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孩子,让家长看到希望
通常情况下,家长希望从班主任那儿得到一些反馈意见,并且希望这些意见是对自己孩子的肯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沟通的内容大多是孩子在校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家长怎样配合、怎样改进,以至于如果有一天教师说想和家长沟通一下,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违反了严重的纪律,而自己也一定会等着被班主任数落。所以,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时,先充分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和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很有必要。其实班主任的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甚至会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而这种奖励性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班主任,主动向班主任提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班主任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例如:与我班某个特别淘气的学生的家长交流时,我总是先肯定他孩子聪明,在学习上有进步了,上课也主动回答问题,接着再根据实际情况指出他吸烟或者打架不团结同学等违纪行为,当然每次与家长交流的时候就说一两点缺点。就这样,这位学生家长由开始对我的无所谓态度开始转化为尊重我,也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不再不管孩子,与我一起共同教育孩子。
四、在沟通时善于倾听和换位思考,让家长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与家长沟通时要善于倾听。多数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好像是赶时间一样,一上场就全是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然后就接着批评家长。虽然自己情绪发泄完了,但是家长的心情也肯定不会好。所以班主任不妨换个方式,少说话,或者作个听众,让家长多说,结果就可能了解学生更多的真实情况,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另外,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还要注意换位思考。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这样会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处理学生个案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若能够换个位置,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多地替家长考虑,多一点理解,尽量帮家长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这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就能更加协调,就更能使家长与学校的教育达成共识。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结合自己这些年带班体会和借鉴他人经验,与大家分享几个案例,讲的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案例一:‚孩子是在进步的……‛
时间:一天晚上
地点:办公室
沟通方式:来访
刘兵(化名)单亲,父母离异后,他一直跟着妈妈,妈妈是靠路边摆地摊卖小吃养家糊口。她对孩子要求很高,管得较细,在她管束下,刘兵缺少些男孩儿的灵气。从小学到初二刘兵一直在妈妈的监管下学习,初三他母亲为去深圳打工,刘兵的学习成绩一下下滑很多。上高中后她还回到洛阳靠摆地摊养家糊口。一天晚上晚自习时间,刘兵妈妈来学校找我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如实地告诉他,情况不是很好,她很急躁,向我大吐苦水:为了自己孩子她已经牺牲了很多,自己一天到晚要盯着孩子,希望他成才,花了精力却没成效,她很困惑。我认真地倾听,并时不时地安慰他:‚孩子是在进步的,你的努力不会白费,不急,孩子路长着呢,慢慢会好起来……‛同时给了他一些教育建议,建议改变观念,适当放放手,让孩子有呼吸的空间,信任孩子和老师等等,在我的安慰中他渐渐平静重新充满希望,愉快地离开了办公室。
分析:案例中是个自卑型的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的心理特点是自卑、退缩。他们经常挂在口边的是‚我也没办法‛‚我已经‛‚没有用‛等一些消极的绝对的话。他们通常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依赖性也比较大,但他们关注孩子,期望值也很高,急于求成的心态比较严重,换句话说他们自身的压力是比较大,这种压力也会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策略:抓住‚三多‛:多倾听、多理解、多提建议。
‚多倾听‛是因为此类型的家长心中多有委屈,觉得无助,他们需要倾诉,需要释放压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懂得倾听,倾听就是尊重的表现,而且在他们的倾诉中我们可以掌握很多有用的信息,对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多理解‛从他们真诚的倾吐中我们接受到最基本的信息就是他们在寻求教师的理解,是的,我们应该去理解他们,抱怨自己无能的家长他们的态度其实是积极的,只是教育方法不科学,效果比较差。教师与他们交流可以用肢体语言或口语去表示理解。
‚多建议‛此类型的家长和学生一样渴求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不妨多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就会像买了一本好书一样感到内心的充实,比以后继续与你沟通。
案例二:爱与放任不同
时间;一天下午放学
地点:办公室
沟通方式:约访
‚您的孩子上课玩扑克。‛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王鑫爸爸的脸上的神情。
‚那一定是这节课没意思。‛王鑫爸爸满不在乎地说。(不想沟通)‚呵呵,那孩子如果‘挑食’就由他去了?‛我反问到。
‚玩扑克嘛,我小时候也玩,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再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说多了不好。‛王鑫爸爸一本正经地说。(有点要沟通地意思)
‚王鑫挺聪明的,我们很喜欢这个孩子,都希望王鑫好,将来成人又成才,现在是发现他有不良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会影响他发展,所以才找你的,在我们共同帮助下,王鑫会更优秀的,你说呢?‛我笑着说。(寻找谈话的契合点)
‚对,对,好多老师这样说我家孩子聪明但调皮,身上有不少毛病,让老师费心了!‛王鑫爸爸总算正面问题了。
‚其实,你说的没错,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但仍需要我们成人的引导,放风筝还要拉根线呢,您回去和孩子一起玩扑克时,顺便告诉他要尊重老师,尊重别人劳动!‛我乘胜追击,道出谈话中心。
‚好,好,我回去好好和他谈谈!谢谢老师的关心和指导!‛ 分析: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溺爱型的家长开始是比较难沟通的,因为溺爱而不正面问题,推卸责任,通常这样的家长自尊心较强,也缺乏对教师的信任,没有安全感,有时还会‚找茬‛。但他们错在‚溺‛而不是‚爱‛,所以要与他站在一边,他才会与你沟通。
策略:与溺爱型的家长沟通要从‚爱‛找契合点
肯定孩子是一种爱——敲开家长心扉的金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个教育者“不仅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③。为了增强合力,教师要争取与家长在情绪、情感乃至意识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刚才的案例我就是抓住了王鑫聪明这个特点,并直接表明对这个孩子的喜爱从而找到契合点的,使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在愉悦且相互接纳的情绪基础上,沟通起来更畅通更有效,接着提出症结所在,家长也不会觉得难堪了,反而反思自己主动解决问题。接下来家长态度越来越好,对老师的建议欣然接受,虚心配合老师工作。
承认问题是一种爱——彼此信任的良方。教育教学是残缺的艺术,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作为终生学习者的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也要这样看自己,无可否认地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专业成长中的问题。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用商量和气的口吻向家长反映其孩子真实的情况,不能夸大,更不能捏造,不能训斥责备,更不能情绪失控破口大骂,那样既有损教师形象,又对问题的解决毫无意义,只会激化矛盾,造成家校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在沟通中教师和家长立足与孩子的健康成长,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谈话才是有效的。
案例三;让我们更加了解 时间:一天晚上 沟通方式:电话联系
陆小曼(化名)经常算错题,那天有道计算题写错后订正,然后让她做了几道同类型题,写着写着又错了。她是个聪明灵活的孩子,理解力很强,思想比同龄人有深度,可是总粗心。于是我联系了家长想了解一下小曼的家庭情况。在电话中我了解到小曼的家庭里许多亲友都是教师,爸爸妈妈文化水平也很高,他们比较推崇民主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勤说多做,难怪小曼那么能干,多才多艺,而且有思想。他们反复提到教育中对孩子一些规范要求松了些,导致孩子过于大大咧咧而不注重细节,所以老粗心,希望我能帮他们严格要求小曼。我聆听他们的教育经验和他们在教育中的困惑并约定长期联系探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问题。
分析:有文化,有教养的家长反思内省的能力比较强,他们通常有一套自己认可的教育方式,并知其弊知其利也有其惑。在他们的心中,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所在年龄段所应受教育的专家,所以是比较谦虚的。但不代表他们无所知,相反学问型的家长所拥有的学识、阅历、经验等正是很好的教育资源。
策略:沟通有主题,倾听要虚心
沟通要有主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跟有学问的家长沟通比较容易,但有效性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主题不明确,天南海北地探讨教育问题,脱离了孩子实际要解决的问题。
倾听要虚心。我们尽可能地如实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主动请他们提出措施,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的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这里只举了三个在平时沟通中比较典型的家长类型,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使沟通无效的障碍,比如依赖导致的单相交流、自我为中心的拒绝交流、无主题的泛泛而谈等。而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障碍都被排除了,总结一下,有效的沟通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尊重是前提。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家校沟通中发挥作用。教师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无论家长健康与否,贵贱与否,文化水平高低与否,教师都应当一视同仁,以诚相待。
二、了解是基础。
了解家长心理,‚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三、沟通是关键。
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沟通方式也日益增多。可以使用电话,家访、家长到校、微信、博客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式,只要平时注意合理运用或开展有效生动的家校活动,定促进家校关系和谐的发展。
在家校合作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类型家长。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工作性质不同,对孩子的期望不同,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也就不同了,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让我们共同架起家校合作的美丽桥梁!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①。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
一、新时期对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影响
“新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特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知识经济兴起与发展的时期。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标志。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走到尾声,科技和知识的竞争愈加激烈,人才是各个国家和部门争夺的对象。争取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获取精尖的专业知识也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知识经济带来的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讯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作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
(一)联系方式的种类有所调整
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些传统的联系方式由于不适应新时期的状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传统联系方式具有恒久的使用价值,但在具体使用方法、指向目标上也做出了符合新时期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使得许多优秀的商业头脑有了施展的空间。移动公司、各大网络争相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中介,于是许多现代联系方式产生,电子平台成为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最显著特征。
(二)联系方式的科学性提高
新时期使得国际间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中国教育在继承传统精华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逐渐使得教育科学化、教育者专家化、教育制度规范化。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不仅要考虑到使用哪种联系方式,还要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具体到实施某一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形成了很多成功的范式。
(三)联系方式的灵活性增强
新时期不仅改变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师的时间非常宝贵,因为很多教师不仅面对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成绩考核的重压,同时还往往要面对超负荷运转的班容量,这在普通城市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工作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做到有叫必到。时间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教师逐渐在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力求简单、快捷,减少时间成本。
二、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的运用
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写信、请家长到校、打电话、印发通知、学生手册等等。随着时代内容的不同,这些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运用的便利性和效率与以前相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联系方式甄别使用。
(一)停止使用的联系方式
在30年前,写信是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时间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写信,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两个星期才可以看到的信件。信件往来相对于教师家访和家长去学校来说,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是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空闲的时间书写和阅读,自由度比较强。同时,信封和邮票的价格比电话费要便宜,况且电话在当时很难找到。因此,写信虽然不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最主要手段,但也为众多教师所使用。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写信无疑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联系方式。教师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而用一两个小时写一封信也不过几页,传递信息少,而传递到家长那里需要时间又长,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写信这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已经为教师们所淘汰。
(二)经过改进的联系方式
家长会、家访、学生手册、打电话等联系方式仍然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具体使用过程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科学性也增强了。
传统家长会一般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和班级的规定,第二是进行批评与表扬,当然最主要的是指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被点到的学生家长要耐心倾听老师罗列自己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很没面子,所以家长们通常不愿意参加家长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难以彻底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因此,分数既是考查学生知识量、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教师工作业绩的最主要标准。在此前提下,教师在家长会上以成绩为核心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站在更科学的角度上来完善家长会,使其继续成为家长和教师联系的主要方式。首先,家长会以双方信息沟通为主。很多教师把教师的个人发言与对学生的批评改为家长座谈会,给每位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家长会以解决学生问题确定最佳培养方案为目的。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问题产生往往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于是很多教师把家长会的一部分时间作为家长培训时间,既让家长具备宏观理念,又让家长掌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应该使用的正确教育方法。再次,家长会作为大规模的班级活动已经为许多教师以管理学的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从通知家长、安排会场、引导家长入座、多媒体运用、举行家长会、具体互动活动、总结发言到家长离席等都有周密的策划,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上面陈述过的家长工作类型与时间的原因,导致本身闲暇时间就不多的教师不方便进行家访。加之现代人生活更注重隐私,所以教师对家访这种方式的使用也很慎重。目前仅有28.7%的教师使用过家访的方式,而且49.5%的教师认为家访已经不太有必要甚至可以退出教育舞台了。有些教师把到学生家中造访的传统家访形式进行了变通,改为在家长和教师工作外的时间找一个方便的公共场所进行交流,这样气氛比较轻松,既不用像在学校内那样郑重,也不必像在家中那么不便。通常教师会约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或周末在公园散步聊天,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沟通效果也很好。
传统学生手册把学生在校分成若干个学期,每学期教师书写学生评语,家长填写家长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双方沟通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泛泛而言,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学生手册已经被教师们设计成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档案,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也缩短为以周为单位,学生的表现被量化为作息、劳动、作业、品德等多个方面,家长逐一给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并做动态的观察,从而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学生手册成为频繁往来于家长和教师手中的鸿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打电话作为传统联系方式中最现代的方式,过去使用频率较低,因为那时电话少而费用高。通常一个办公室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部电话,而找家长时更是需要打到家长所在单位让人去找,很长时间家长才能过来接电话。现在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且由以前的固定电话发展为款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移动电话。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时,随时都可以和家长联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一部移动电话,每月充值,专门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工具。
(三)继续沿用的联系方式
请家长到校、印发通知这两种联系方式的使用前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所不同的是请家长到校的人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既是教师责任心强的体现也反映出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种类多,需要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共同解决。印发通知以前只是在期末时才下发一次,告知家长孩子放假时间及假期注意事项。但新时期的学校正努力走向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因此下发通知的内容也纷繁多样,有关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的,也有关于学校收费细目的,还有关于为学生上保险等各种事项的。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新方式
新时期涌现了许多20年前难以想到的联系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为媒介。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另一重大特征就是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基于电话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家长对其安全非常重视,于是移动公司首先抓住商机,推出平安卡,学生到校后刷卡家长就可以收到学生平安到校的短信息。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离家的时间、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平安卡给自己通报平安的时间判断出孩子在路上是否贪玩。
智能电话可以存储学生的学号,教师使用教师无线IC卡在智能电话上输入学生的学号,就可以直接拨打到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这样教师无须记录大量的家长联系方式,方便了与家长的沟通。
家校通系统整合了手机、电脑、网络的功能。学生进入校门后,无须刷卡,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并自动给家长发短信报平安。学生离校时走出校门,系统会自动发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它还具备其它与家长联系的功能。如一般的智能电话都可以储存6000名学生的ID,收发2800条的短信。②教师随时可以将学校规定、收费通知、家长来校通知、当天作业、成绩通知群发给所有学生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资讯,并据此把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此外,教师可以与个别家长进行联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近期状况等发送给家长。家长亦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留言。家庭教育由此可以和学校教育共同进行,并实现有效互动。部分教师对如何科学使用这一方式做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③。
(二)基于网络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网络平台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电子联系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进入了E时代。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学校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50.8%的学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一个建设良好、更新及时的网站本身就会为家长提供大量的信息,这样教师不必分别去发布这些信息,只需告知家长学校网址就可以。学校的条件、教育目标、具体规章、主要活动等等信息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公布。21.1%的学校网站都建有家校互动的平台,既有家长必读这样的版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也有家长之窗这样的版块,家长可以随时留言,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或教师以及班级建设的看法。有的学校网站(如北京实验一小)还分设班级版块,各个班级把自己的合影、活动图片、奖励与表扬、每月情况总结、假期生活学习指导等消息都放置到班级版块上,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感言和信息,甚至如北京中关村二小家长在得知某些场馆有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的机会,都会将信息贴到班级版块上,为家校共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
很多教师还利用个人的网络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据调查,61.3%的教师有自己的聊天工具,20.7%的教师有自己的博客,60.2%的教师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一般说来,学校论坛往往面对学生群体,而教师私人电子联系工具的使用,往往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与家长进行联系,有的教师戏称之为“电子家访”。电子邮箱的使用往往是教师采用的比较郑重的网络联系方式,博客和聊天工具则更随意。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心得、对班级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博客的内容对教师有更全面和感性的了解。聊天工具尤其是语音聊天的使用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的联系方法,不过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对环境也有要求,应尽量避免形成对他人的干扰。这些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长效机制
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0.9%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委员会,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家长委员会通常可以分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和校级家长委员会两种,有的还设有年级(或段)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必须能够代表各个层面家长,一般经过竞选方式产生,也可以由学校或班主任推荐候选人,具体条件由家长和学校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3-5位家长组成,校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18-24位家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定期改选。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如有特殊问题也可召开临时会议。教师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监督作用,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这一平台,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的学校连订做校服这样的事情,都要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决定款式、面料和价格,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促进了家校和谐。
四、运用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方式的改进与新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增强了沟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联系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联系方式的使用不够科学
我们继承下来的教师与家长的传统联系方式都是适合新时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方式,但这些方式的使用却没有发挥出其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没有达到科学化。首先是使用方法缺乏科学化。很多教师没有仔细将各种不同的传统联系方式进行研究,为每一种方法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更勿谈具体到不同工作类型、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应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式。这导致教师在使用这些方式时随意性强,以达到一定效果为满意,不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使用这些方式后,不善于总结、交流,从而总是在原水平上重复。为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每一种联系方式的科学使用方案,提供给所有教师,供他们进一步在使用中改进。其次是使用目标缺乏科学化。目前各种联系方式的目标呈众星拱月型分布,中间是学习成绩,四周散布的群星是品德、劳动、体质、心理等等指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凭某一环节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得当的联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要服务于一个科学的目标系统,才能使教育得到实质的发展。
(二)新联系方式使用的形式化
不可否认,以电子媒介为核心的新联系方式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作出了贡献,但新兴事物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平安卡和校讯通等服务,更多是为教师和家长服务,而忽略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有了这样的便捷联系方式感到愉悦,而是产生时刻被监督的不自由心态。有的学生干脆常常“忘记”带智能卡,以逃避这种监督。对学生采取无监管的放任措施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将这种方式调整到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学校网站的家校交流版块上,更多是学校建立的形象工程,摆上若干专家建议、家教妙招就算了事,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网站自建站后就没有更新过,导致互动有其名无其实。像北京中关村二小那样把家校交流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网站实在少之又少,有的网站版块家长甚至无法发帖,所谓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发布罢了。拥有电子联系方式的教师不少,但只有8.3%的教师使用过博客与家长进行交流,3.4%的教师使用过聊天工具与家长进行交流,0.9%的教师使用过电子邮件与家长进行交流。出现新的联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而熟练并科学地使用这一方式同样需要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还处在雏形状态
由于商业因素的渗透,电子媒介的联系方式很容易推广,但制度化的联系方式却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与校领导才能够把握。目前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还很少,而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机制还处在雏形状态,不够完善。家长委员会是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参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习惯,所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在我国,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往往不够高,有些校方领导对于校外力量的参与也不够习惯。有的家校委员会成员都是校长或者班主任的熟人,所以这一长效机制形同虚设,只是作为学校宣传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而已。有些家长委员会参与一些学校活动,但主要限于联欢会的布置,户外活动的组织等辅助工作,对学生整体发展、学校管理方针的制定则从未介入。个别学校有一些成功的家长委员会参与经验,成为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好帮手,但是目前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政策的权利需要捍卫,但家长也会犯有一些严重的错误⑥,如何引导制度化的家校联系方式在科学轨道上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的学校已经将家长学校形成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家长学校多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许多个案仍难以解决,因此这一制度同样需要不断完善。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06-16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演讲稿12-05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计划09-13
如何建构有效的教师与幼儿的互动01-04
如何对教师工作进行有效评价05-25
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10-25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10-01
7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09-14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0-19
与幼儿园家长沟通后的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