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力量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念的力量

信念的力量 篇1

经典励志故事:信念的力量

励志感悟:如果不是那个信念,这位活下来的农民一定不会坚持那么久;如果他放弃了希望,他可能早就被死亡的魔鬼拉走了。‘信念是什么?很多时候,信念就是支撑我们生命的力量。信念的力量信念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别人在你的信念中活着,你在别人的信念中活着,然后,为了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或携手并进?由此,生活才有那么多的阳光,生命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信念的力量

在灾难来临的前一天,前一个小

时,前一分钟,多少人或者安然地在街头散步,或者悠闲地谈笑风生,或者老老少少怡然地享受天伦。可是,因为地震,一切常规都打破了,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们也能够想像灾难之跌人们的惊惶失措和心惊肉跳,那是对于灾难的正常反应。

有三个农民,在甘肃张掖这场地震来临时,他们正在羊圈旁的窑洞里守卫着羊群。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们在发出惊叫之后,离门口最近的那个农民最先向外面逃窜,然后是第二个.然后是第三个,但是,当第二个农民被轰然的土压倒时,第三个农民也没能跑出去,而是连同厚厚的土同时压在了前面农民的身上。

最后的那个农民是幸运的,靠稀薄的仅有的一点空气他得到了短暂的生命,但是,那点空气显然不够他维持,他在死亡的边缘挣扎,这时,有一种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那就是他以为第一个农民一定成功地逃生了,并且,他会很快喊来救援人员。

他奋力地挣扎,奋力地用手刨着土,以尽可能获得生还的机会,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个钟头,在他已经奄奄一息时,他听到了救援的脚步和嘈杂的声音,这时的他已经没有喊叫的力气。

他终于被人们用手挖了出来,他被挖出来的那一刻,便彻底失去了知觉。但他终于成功地活了下来。

医生说,在那样稀薄的空气中,能够存活半个小时就已经是奇迹了。

信念的力量 篇2

(一) 信念的定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是人们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 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 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 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因此,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 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 就不会轻易改变。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 也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 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也就会产生不同以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信念即是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二) 对于信念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针对信念对于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影响程度的研究有一些, 举几个例子作为代表, 在此加以介绍。

1.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 认识论信念与自主学习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认识论信念的各个维度能够对自主学习构成显著的正回归效应, 并能直接预测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

在认识论信念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的认识论信念方面, 高自主性学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低自主性的学生。这表明高自主性学生各维度的认识论信念都比低自主性的学生成熟。成熟的认识论信念与内部动机、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和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建构信念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并能直接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接受信念和能力信念通过自主学习对学习成绩产生间接作用。

2.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在研究中, 笔者将“教师信念”定义为:教师信念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 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信以为真的观点, 其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 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 从而指引教师的思考与行为。

研究中发现:若想要了解教师对教学的看法, 则必须了解他的信念使他如何定义工作。比方说, 有的教师将教学视为一种职业, 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教师将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使儿童社会化的道德任务。如此, 教学工作在他们心目中便有不同的地位。

二、信念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影响

(一) 信念指引前进的方向

信念是一个人内心的坚持, 是一种不容置疑、无可动摇的存在。拥有一个积极的信念, 能指引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父母用悬梁刺股的典故教导孩子勤奋努力读书, 但他们不知道, 让苏秦发奋努力的源泉动力正是他心中那用所学成就人生价值的坚定信念。面对家中所有人的质疑, 苏秦顶住压力, 不怀疑自己的选择, 正是因为他拥有强大而坚定的信念。

海伦·凯勒曾说:“信念, 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 照亮了道路, 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 我却毫不畏惧地走向‘魔林’。”拥有信念, 好比在夜晚茫茫大海中独自航行时看到一盏盏灯塔。即使我们的前行之路看不到尽头, 即使我们的前行之路充满危险, 即使我们独自一人, 但是, 在这盏盏明灯下, 我们能得到来自于内心的支持与信心。

(二) 信念让我们永不放弃自己

人生的旅途充满荆棘, 当我们遇到困难, 总是向外界寻求帮助, 殊不知真正强大的可能是我们内心的力量。

贝多芬, 在命运的玩笑面前倔强地谱写出雄浑的《命运交响曲》的男人。即使他失去赖以创作的听力, 也用无声而又坚韧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音乐才能。正是因为强大的信念支持, 一个走在悬崖边缘的人才从没想过要放弃自己。

丁玲曾说:“人, 只要有一种信念, 有所追求, 什么苦都能忍受, 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信念就好像我们生活的支柱, 是绝望的人赖以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众叛亲离的人最后的倚靠, 是垂死挣扎的人的最后一口氧气。

(三) 信念让我们时刻反省自己

“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 , 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信念确定了我们的前进方向, 而走在这样一条漫长的路上, 我们怎能保证一点都不会偏离原来的轨道。我们需要鞭策, 需要修正, 需要回归。信念就像睡前的一首歌, 洗去一天的铅华, 洗去一天的浮躁, 洗去动摇, 保证我们在朴素纯正中苏醒, 在宁静平和中入睡, 不至于偏离了方向, 而是拥有坚定的意志, 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三、重视大学生信念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 思想活跃, 自尊意识突出, 成才愿望强烈。在这样的时期, 如果没有明确而坚定的信念作为依托, 某些大学生就很有可能为“成功”而走上歧路。

培养大学生的信念刻不容缓。大学生应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信念, 并为此坚持, 因为我们身上的担子真的很重。

四、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信念

有人对我说:“你们这些孩子占用了太多的社会资源, 如果你用这些资源去成就一个‘打工者’的梦想, 那未免太不值了。你们这些孩子学习, 考高校, 不应只是为了用鲜艳的毕业证去和其他人争夺岗位, 而应该是去为其他人创造岗位, 为社会创造岗位。”

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眼光绝不是仅止于个人的。个人的荣辱大多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而一个国家的耻辱永远是别人戳着你脊梁骨骂你而你无法回嘴的原因。我们可以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为信念, 也可以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为信念, 更可以以“创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幸福的社会”为信念。若一个人只着眼于自身荣辱, 那么他很可能迷失在享乐中;若着眼于更高点, 那么他才可能做到面对诱惑不动摇, 面对挫折不放弃。

林肯说:“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 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 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革命先辈们的信念, 毅然归国的科学家们的信念, 敢于斗争为真理而战的学者们的信念, 都是我们应该需要学习借鉴的。

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论》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是社会的未来。

爱因斯坦说:“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信念不是盲目的, 应结合自己的能力与兴趣, 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信念, 只有合适了, 才能更好地坚持一生。

五、结语

每个人的信念有截然不同的面目却又是相同的。信念是来自于内心的力量, 是不被外界环境左右的力量, 是永远不会背叛的力量。与其说它是信念, 不如说这种力量就是我们自己, 是一个坚定而有崇高理想的自己为自己种下的希望, 虽然光芒微弱, 但贵在永恒。

摘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即是坚信不疑、身体力行。拥有积极的信念, 能指引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 思想活跃, 自尊意识突出, 成才愿望强烈, 培养大学生信念刻不容缓。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眼光绝不是仅止于个人的。社会是我们的责任, 未来在我们的信念里。

关键词:信念,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2]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3]王婷婷.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系.

信念的力量 篇3

一个苹果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是的,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吃掉它,旅行者也就失去了走出沙漠的信心。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2008年初,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降临中国南方。在湖南,在贵州,在广西,在江西,在安徽,飞沫成冰,千里冰封;电没了,路封了,……冰雪中,一名湖北男子出发了。他徒步100多公里寻访受困女友,走到湖南郴州后冻伤倒下,被好心人搭救。这个冬天里,他的徒步行为背后的信念,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是特别的爱的誓言——爱在远方,爱在前方,爱在脚下,爱在心头。只要有我,就有爱;只要有爱,就有你。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前方。因为这是信念的践言。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信念的最大价值是支撑人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

还是在这场冰雪灾害面前,我们看到,抢险车深陷积雪,村民闻讯从5公里外的雪途中赶来;修复输电塔,几十吨钢材被肩扛人抬,一步步接近山巅;一个乘客倒下去,百千手臂举起来。一份不幸和痛苦,被无数热心分担……

《信念的力量》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信念的力量》。

能使我们为之奋斗的,是理想;而实现理想所必需的,却是信念。因为有了信念,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才能升腾冷漠的生命,才能在长长的黑夜袭来时,也有耐心期待天明。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而今的我,终于走上了向往已久的、神圣的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开始了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事业。面对一群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孩子,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那份热情奉献给孩子?

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然而,师爱无痕,大爱无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刹那,山崩地裂,日月无光。当巨大的混凝土楼板、横梁和墙体,无情地砸向正在上课的师生时,教师们采用了一种共同的姿势:伸开双臂护住学生。

——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桌上,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

去,但身下护着的学生却安然无恙。

——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依然存活的学生,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杜正香,她趴在塌下的一根横梁下的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不得不含着眼泪,将他们已经僵硬的双臂锯掉,将孩子们救出。他们张开的天使之翼,将生命传递给身下的学生,最终悄然折断,像永不磨灭的印记,烙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教师们在死亡来临时,把生的希望无私地留给学生,当学生们重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这些老师们却成为折翼天使,在五月的天空悲怆坠落。

是什么,让教师们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迸发出如此伟大的力量?是师德,师德在危难时刻迸射出夺人心魄的灿烂光芒!又是什么,让教师们拥有如此伟大的师德?那就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坚定的信念与不懈地追求!

多少个夜晚,我们静静坐着,以笔为伴,以书为侣。苦吗?苦!累吗?累!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太阳总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信念的地方朦胧。信念是永恒的微笑,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我们的双眼永远清澈明亮。

教师是一杯水,纯洁;教师是一幅风景,桃李满天下!教师是一颗星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炫目,没有白云那样高远。总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默默奉献自己的光

与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信念的力量 篇5

一位年老的盲人琴师带着一位盲童四处漂泊,以弹唱为生,起技艺高超,名扬四海。有一天。老琴师终于弹断了第100跟琴弦,他欣喜万分,因为他师傅生前曾传给他一个药方,说当他弹断第100跟琴弦时再照单抓药,必然能使双目复明。然而药店伙计却告之纸上只字没有。琴师木然了,虽然他明白了师傅的苦心,但那个支撑了他一生的强大的支撑李顷刻间消失,精神也随之彻底崩溃,不久,他便去世了。临终前,他把药单传给了盲童,并重复了当初他师傅讲的那番话。他要传给盲童的是一股力量,一个追求,一种生的理由和信念。因为他一生就是靠这种信念和追求来维系的。

一场突然而至的杀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装干粮的背包和水包不见了。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只泛青的苹果,“哦,我还有一只苹果。”他惊喜的喊到。他攥着那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然没有走出空阔的大漠,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漠,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要支撑不下去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许力量,顶着炎炎烈日,他已经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的爬起来,踉跄着一点点的往前挪,他心中不停的默念着:“我还有一只苹果,我还有一只苹果……”3天后,他终于走出大漠。那只他始终未曾咬国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的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的拿在手中,久久的凝视着。强烈的生的信念和希望把他拉出了死亡边缘。

信念的力量作文 篇6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穿着病号服,戴着呼吸面罩,虚弱却坚毅地坐在电脑前,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眼前他未竟的事业。这一刻,他忘记了身边焦急的医护人员,忘记了身上纠缠不去的病魔,忘记了扑面而来死亡的阴影。这一刻,他是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的科研人。“躺在床上就是病人,站起来就是正常人。”这一句话,这一种坚定的信念,让我和千千万万中国人,禁不住潜然泪下。

面对这样一位拥有坚强不屈精神的老人,我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敬意。我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让这位老人在生命垂危之际依旧热爱自己的事业,甘愿为国家献出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我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毅力,让这位老人拖着病重的身体顽强地坐起,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出一曲坚定不移的生命乐章。我也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勇气,让他在死亡阴影笼罩下仍面不改色,挺直虚弱的背脊与死神抵抗。也许,这一切的力量和勇敢,都源于他忠于祖国、忠于岗位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使我感到一种神圣和崇高,那行动不便的躯体在我眼中幻化成一位高不可攀的巨人,只有仰望,才能表达对他的敬佩。

知识的信念假设 篇7

基础信念的倒退

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信念时,除非这个信念符合直觉或非常清楚明确,否则,我们通常都要经过一番思考,而思考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寻找信念的理由。当我们找到好的理由来相信这个信念时,我们就在两个信念间建立了一个“支持”关系,并将新的信念纳入我们的知识网络。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为真的信念是知识结构中的基础信念,位于整个结构上层的知识都由它们所支持。这是人们建立知识体系最原始的方法。很自然地,如笛卡儿一般,当我们对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满意时,我们会回到我们所认为的知识的起点———基础知识———去寻找解答。不过,我们很可能轻率地将一些错误信念当作基础信念,从而推出错误的知识,因此,重建知识的重要工作就必然需要深入到基础信念的区域。

然而,事与愿违,哲学家们原本只想剔除一些可能是极少数的隐患,但后果却是斩草除根,甚至连一个基础信念都找不到,这个结果启发我们重新寻找知识结构的其他可能性。

知识被看作有根据的真信念。然而,什么叫“有根据的”? 事实上,辩护总是存在着程度的不同,我们相信某事物的根据或多或少。例如,我看到杰克( 那个以前的穷困生) ,穿着极其昂贵的外套,于是我有理由相信他变得有钱了( 但理由不是很强,也许外套是别人送他的礼物) ; 如果我还看到他驾着一辆新车,那么我的信念就更有根据; 如果他告诉我他刚刚买了一架直升机,在伦敦的上流住宅区买了一栋有8间卧室的豪宅,那我的根据就更充分了。

那么,知识需要什么程度的根据呢? 拥有多少证据才能说我知道? 在基础论看来,我必须有足够好的理由。但是,“足够好的理由”这个说法很含糊。同时,也可能存在有根据但仍旧错误的情况。假设杰克用直升机载我参观伦敦上流住宅区的大厦,如果他告诉我他中了彩票,我有足够好的理由相信他真的变得富有; 但我还是可能犯错———也许杰克在撒谎,也许他是帮他富有的姐姐照看着这一切……尽管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有可能。

当我们问一个人如何知道某事时,我们想了解的是他相信此事的根据或理由,他被看作能够通过他的信念或其他心灵状态表征世界,这些信念或心灵状态被看作或多或少可以合理坚持的思想。但是,这样的表达几乎立刻就需要解释: 什么东西使得某些理由成为正当的理由?

这些棘手的问题似乎排除了我们具有任何知识的可能性,从而令我们不得不接受一种怀疑论。因为这一苛刻的要求消解了明显得到确认的信念实例。在里德( Thomas Reid) 看来,要求推理是唯一可靠的认识功能的论点太过武断。试问: 你是否必须在验证你的父母是你亲生父母之后,才相信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呢? 这几乎不可能,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都不可能如此。推理可以产生合理的信念,但它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绝大部分信念是由我们固有的倾向产生出来的。[2]这种内在的倾向使我们不是以推理而是以直接的方式持有某些信念。经典基础主义所用的合理性原则是“被证明清白之前为有罪”,笛卡儿就是明显的例子; 而里德则认为,“被证明有罪之前为清白”才是合理性的。一个人相信某些命题,除非他有充分的理由放弃这种相信。在所谓的基础信念外,还有更广泛的信念也是非推论性的,比如记忆信念、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信念、关于外部世界以及他心感知信念等即刻发生的信念。

显然,为了避免怀疑论结论,我们必须规定: 不是所有的信念都需要辩护,至少有某些信念可以在没有得到辩护的情况下有资格充当知识,即它们是自我辩护的。那么,什么样的信念可以称为自我辩护的信念? 也许是“我相信自己存在”的这个信念———相信我存在,就证明了我确实存在———我的信念为我提供了认定它为真的理由。也许是我们关于事物向我们呈现方式的信念,或许你会说,我可能错误地认为我面前有个西红柿———我陷入了错觉,但这就是事物向我呈现的方式,在这点上我不可能出错。

自我辩护的信念规避了所谓的倒退问题———无须矫正性为它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如果我们将认识的基本信念看成仅仅得到初始的辩护,那么我们其实只是在设定自我辩护而没有做任何的解释。此外,初始辩护似乎不免让人感到困惑: 一个信念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初始辩护? 什么东西可以赋予一个信念这样的认识论地位?

同时,它必须面对的另一个质疑是,这样的知识体系是否是一个循环支持系统? 它是否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的确如此。不过,当这一循环足够大时,它就不是恶性循环。一个循环支持的论证中,如果信念成员愈少,其可信度自然愈低,但是,当其循环支持的信念愈来愈多时,可信度就逐步提升了。因为,随着成员增加,其融贯性达成的难度也逐渐变大; 愈多的信念加入一个循环解释的系统,融贯系统就越来越容易形成矛盾,在此种情况下,仍然没有形成矛盾,那么,信念组的可信度就愈来愈大。当然,如果任何形式的循环辩护都不能成立,那么,无论该循环的规模多大,自我辩护也是无法接受的。

信念辩护的取代

除了存在倒退问题外,有根据的真信念对于知识的构成条件来说也并不充分。换句话说,某人持有一个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但他显然可以并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葛梯尔反例[3]: 一辆紫色的保时捷停在校园的停车场,我据此认为詹宁斯今天在校园里,因为我知道他驾驶一辆紫色的保时捷,而紫色的保时捷非常少见,并且他很少出现在校园。我相信詹宁斯在校园里,这个信念是有根据的。然而,这辆紫色的保时捷恰好不是詹宁斯的———其他人今天把这辆车停在了那里。但巧合的是,詹宁斯的确在校园里———他的紫色保时捷坏了,他是坐火车来校园的。我是否知道詹宁斯今天在校园里? 这里,我有一条真信念,它也有根据。按照柏拉图对知识的定义,我知道詹宁斯今天在校园里。但我相信詹宁斯在学校的根据,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使我的信念为真的事态,保时捷的出现实际上与詹宁斯在校园里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它确实为我相信他在校园的信念提供了辩护。在某种意义上,我完全是蒙对的: 我的信念恰好为真。我在有一条真信念且具有非常好的理由持有它的同时,却仍旧无知。

如果知识不是有根据的真信念,那它是什么?哲学家们尝试了诸多取代柏拉图知识定义的方案,其中知识的因果论是较为有说服力的一种。该理论认为,要知道某事物,需满足三项条件: 信念,信念为真,而且这个信念必须是由使其为真的事态引起的。实质上,该理论是用关于因果性的条件取代了辩护条件。因果性条件如何得到满足? 假设你想让汤姆相信他面前的桌子上有个桔子。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是放个桔子在桌上: 假定汤姆的眼睛睁着,灯光也打着,桔子的出现会让汤姆相信他面前有个桔子。光线会把桔子映入汤姆的眼帘,在他的视网膜上造成一幅意象,后者又会产生电子脉冲传到他的大脑,使得汤姆相信那里有个桔子。那么,汤姆是否知道面前有个桔子? 根据因果理论,他确实知道———汤姆相信面前有桔子的信念,是由那里的桔子造成的。

当知识的全部条件就是他的信念必须是由使其为真的事态引起时,他不需要为自己的信念提供任何辩护,不再纠缠于下述要求: 要算作知识,其信念必须得到辩护。正是我的信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使我的信念成为知识,虽然我不一定要意识到或直接把握到这种关系。因果理论解释了葛梯尔式反例。以紫色保时捷为例,显然,尽管我有根据相信詹宁斯在校园,尽管我的信念是真的,但我并不知道他在校园。原因在于,我的信念不是由使其为真的事态造成: 我不是因为詹宁斯在校园才相信他在校园;从根本上说,即便詹宁斯没有来,我也会相信他在校园,因为我看到了那辆紫色的保时捷。

但是,我们如何根据因果理论获得外部世界的知识? 仍以汤姆为例,他相信他面前有个橙子的信念,是由一种特殊的知觉机制造成的: 他的眼睛。但并不只有眼睛使我们的信念与周边世界发生因果关系———我们不只有一种感官,而是有五种: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产生真信念方面,所有的感官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产生可靠的机制。感官使我们的行为像温度计一样运作,温度计上的刻度可靠地反映了它所插入的那些液体的温度。于是,窗外有车越过,耳朵会使我相信有辆车正驶过窗前; 车辆禁止通行,我就不再相信有车经过; 饼干放在舌头上,使我相信我正咀嚼着它,而拿走它,我会相信饼干消失了…人们知道周边世界,正是因为后者通过感官在因果上发生了关联,这种关联使他们的信念对世界中事物的存在方式做出反应。

然而这毕竟是直接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事物,对于那些发生在遥远过去的事物,我们如何获得关于它们的知识? 假设我有下述信念: 数百万年前恐龙漫步在地球上。这种信念为什么有资格充当知识?毕竟,我无法观察那段历史。事实上,这里依然存在因果链条,只不过,因果链条非常间接: 恐龙变成化石,那些化石被考古学家发现,他们著书立说,这些著述又被电视制片人看到,然后制作成电视节目播放给我们…最后导致我相信恐龙曾经出现在地球上。我相信恐龙在地球上漫步是因为它们确实曾经在地球上漫步,只是我的信念链接到使其为真的事态的因果链条相当长。

因果理论的关键是引入了经验认知,诉诸知识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葛梯尔反例之所以不能成为知识,在于使信念为真的事实与相信它的理由是不同的,即S在未掌握事实P的情况下,以其他方式巧合地确证P。而因果理论可以防止巧合,保障信念的确证性。不过,事实与信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限于信念P和事实P之间的直接因果,可能会使理论太狭窄。例如,全称命题“所有人都会死”如果要得到相应的事实作为原因,就必须有“所有人都会死”的事实,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古德曼对因果关系进行扩展,使逻辑关系包含于其中: 如果X是逻辑地与Y相关联,并且Y是Z的原因,则X是Z的原因。这样一来,个别事实可以作为个别信念的原因,也可以作为普遍信念的原因。

虽然成功地避免了葛梯尔反例,但因果论也同样面临困难: 试想,珍妮是个通灵人,她具有“第六感”。现在,珍妮相信,她母亲今天在镇上。此信念是她的通灵能力造成的。她母亲平时住在数百里外的地方,但今天她决定看望女儿,给她一个惊喜。珍妮是否知道母亲今天在镇上? 根据因果理论,珍妮的通灵机制造了一条真信念: 她就像是一个温度计。但事实上,我们无法证明存在着通灵之类的能力。从珍妮的角度看,她的信念完全是非理性的,她没有理由相信她的母亲在镇上。她只是发现自己怀有一个无法摆脱的信念: 她母亲在镇上。既然这个信念完全是荒谬的,我们如何能说她知道?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信念者完全非理性的信念怎么可以算做知识?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在因果理论上添加一条要求———信念还 必须得到 辩护———来轻易解决通灵人珍妮这个例子引出的问题。这就排除了珍妮是一个知情者,因为珍妮无疑没有根据相信她所相信的。由此看出,在知识的界定上,辩护无疑是重要的,信念要成为知识必须得到辩护。但这个要求把我们引入辩护倒退,从而排除了拥有知识的可能性。因此我们面临一个难题: 为避免辩护倒退,我们能做到的唯一方式似乎是取消“充当知识的信念必须得到辩护”这一要求; 然而一旦我们取消这个要求,那么我们就会陷入类似通灵人珍妮的困境: 完全非理性的信念也可以算作知识。换句话说,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两难: 一方面,辩护似乎是知识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它似乎不可能是知识的必然要求。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事实上,我们无法保证,一切合理信念P都必须是由相关事实引起的。因果理论似乎无法包含先天知识如“单身汉是未婚男子”这类分析命题或“如果a则b,现在发生a,所以b”这类永远有效的逻辑推论,因为,我们不需要相应的事实就可以判别其真假。此外,我们不能排除某些道德信念被证明为合理的可能性,并且我们仍然怀疑因果关系有效的数学事实的存在,但它不意味着没有什么数学信念因而能被证明是合理的。

更为重要的是,因果论否认了假信念可以被证明为合理的可能性。假信念p不具备引起它的事实P,对于它的反驳只能借助一种对于假信念的正当理由的描述,这种描述不同于真信念的描述。但是,无论真信念还是假信念,都必须基于正当理由。

内在状态的可直接访问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知识定义的补充和修正的许多论证蕴涵着一种“信念假设”,即一个认知者的信念的可辩护性仅仅是由她所持有的信念来决定的。除了信念,没有什么可以决定辩护。[4]

事实上,一个信念的可辩护性取决于相信者的内在状态。但内在状态远不止是信念,还包括知觉、记忆和个人主观的感官经验等,即使他对这些没有任何信念。从知觉中所获得的信念不是自我辩护的,它们必须有不同于它们自身存在的其他来源,不过,这些来源并不是其他的信念,而是知觉过程所提供的知觉印象。任何知觉动词都是与事实相关的,所以我们无法主张有内在状态却完全不提到那些我们一般可以意识到的存在物。例如,一个人坐在窗边,他感觉到阳光温暖着他的身体,显然,窗户存在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样看来,所谓的基本信念并不基于自我辩护,而是由其他非信念的内在状态来予以辩护。之所以能够提供这种辩护,是因为非信念的内在状态是我们“可直接访问的”东西。认知可以利用任何它可以直接访问的内在状态,而无须有关于这些状态的信念。正如我们不必思考我们的推理才能推理———推理的过程可以从信念到信念而无须我们思考推理或思考信念; 通过推理,我们思考信念究竟是关于什么的,而不是思考信念自身。同样地,我们的认识规范可以诉诸任何内在状态而不必有我们处于这些状态的信念。[5]

一些哲学家通过对意识经验的考察提出,知识通常包括知道什么( knowledge of what X) 及知道关于( knowledge about X) 的方式,它们表达的是对某个对象的知识,而不是对某个命题的知识。内格尔认为,科学无法提供给我们某某经验像什么的知识,因此无法说明意识经验的主观特性; 而杰克逊指出,关于意识经验的知识超出了对物理世界的知识,意识经验不过是物理世界中的副现象,从而对物理世界不具有因果效力。此外,“知道什么”还有一层含义,即“知道X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对“意义”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对象不见得是一个命题,因为X可以只是一个词而不是一个句子。诸如此类在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的讨论,对以往的知识论研究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由于我们并不总是成功地遵守认识规范,因此认识论中存在着能力与表现的区别: 一个关于我们认识规范内容的理论不仅仅是对我们在认知时做什么的描述,而且还是一个能力理论,它描述了我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知道如何认知的,无论我们实际上是否按照那种方式做了。知识论最关心的是命题知识,亦即事物是如此这般的知识。这类知识之所以称为命题知识,在于“知道”这个动词后面的that从句。命题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知识论为何要把知识聚焦于命题知识呢? 因为在他们看来,相比知道如何和知道某人或某地方的知识而言,命题知识是更基本的知识。例如,知道如何打高尔夫球,就是知道以下某些真理,如将左臂伸直可以将球打得比较远,同时保持低头的姿势等等。同样地,知道某个城市,可以还原成知道这个城市的许多真理———街道、地标、建筑的位置等等。不过,这个说法显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设想你决定要提高打高尔夫球的能力,难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无止境地追求关于打高尔夫球的命题知识吗? 难道你打高尔夫球的能力,会随着那些命题知识的丢失而降低? 另外,我们也不难设想下列情况可能发生: 即使某人很难正确描述这个城市的任何信息,我们仍可能认为他非常熟悉这座城市,换言之,他知道这个城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知识包括了所有一切我们知道的东西,但是,这些所知道的东西并不是都可以被语言所表达,所以,我们说,知识的范围超过语言所能够达到的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知识区分为能够用语言表达的以及不能( 或难以) 被语言所表达的。前者通常称为命题知识、理论型知识或明言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等等; 后者则是非命题知识、操作型知识 ( practical knowledge) 或内隐知识( implicit knowledge) 。内隐知识能够被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却不能很清楚地加以把握,因为它们属于非表征型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能被语言或符号所表达,但它们是人类知识的背景和最基本的部分。

有鉴于此,我们赞同基础融贯论的主张。与基础论的某些形式类似,基础融贯论容许一个人的经验同对他的经验性信念的证成相关; 但与基础论不同的是,它既不要求严格区分基本信念和派生信念,也不要求证据的支持本质上是一个方向的关系。基础融贯论与融贯论的相似之处是,它承认一个人的信念之间相互支持的普遍存在以及在认识论上的重要性,不同之处在于: 它并不把证成解释为仅仅依赖于信念之间的逻辑的或准逻辑的关系,而是还会考虑来自外部世界的输入———没有这种输入,经验性知识将是不可能的。[6]

蕴藏于“知“的信念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被一个认知主体所知道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的存在预设了认知主体,没有认知主体就不会有知识。虽然,有哲学家主张,知识是可以客观存在的,例如,在波普尔看来,即使所有认知主体都消失在宇宙之中,一本存在于图书馆的几何学理论著作依然可以算作知识。但是,我们通常认为,只有认知主体的存在或再现,这些客观知识才能成为活的知识,或者笼统地说,认知主体使得那些知识成为有存在意义的东西。这样,至少我们仍可以肯定知识与认知主体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种关联,那么,我们不难理解,知识( knowledge) 和知道( know) 是息息相关的。当我们说“我有某个知识”,同时就是说“我知道某个东西”。而恰恰是这一点意味着,我们的所知无法摆脱我们的信念。按照惯常的经验,知觉与幻觉似乎处于二元状态,前者是看到东西,后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而知觉与错觉的差别却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在错觉情况下仍有东西被主体知觉到———错觉是把某些被看到的东西给予了错误的描述,就像把蓝色说成黄色一般。我们用指涉理论来看待这一特性。指涉理论认为,一个语言行动之所以指涉到X而不会指涉Y,是因为说话者( 心中) 以某种描述选择了X,即只有X会满足该描述而Y不会。知觉系统在辨识知觉对象上也有着类似的机制[7]。我们可以将知觉系统分成两个部分来看待:

( 1) 直接呈现部分: 相比于语言或思想,知觉更像是直接呈现( present) 对象而非一种间接的表征( representation) ,这也使得知觉具有某种时空上的限制: 被知觉的对象一般而言不能与主体相距太远,例如我不能在密闭的房屋内看到另一个房间的珍妮在跳舞,但是我却可以想象这件事或这个画面,我也可以断言另一个房间的珍妮在跳舞( 不论真假) 。这就是两者的差异。我们可以诉诸因果关系: 知觉内容是被知觉的对象造成的,例如我看到墙上的黄色污渍,这一视觉经验内容是墙上的黄色污渍造成的。类似的,使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外太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外太空这一对象造成的,即使它事实上离观察主体极其遥远,即使这个因果过程涉及望远镜背后的一些物理学原理。

( 2) 陈述部分: 我们在知觉某物或某事态时,知觉到的永远不可能是东西或事态本身,而只是它的某个侧面( aspect) ,因此知觉内容往往带有反映着那个侧面的某种视角( perspective) 。在语言现象中,指涉需要透过某种视角进行———被我们指涉到的对象是处于某个侧面而被指涉到的,例如“汤姆踩到石头”这句话指涉汤姆这个人,该指涉是把特定的对象放在“他是汤姆”这个视角下进行的,同时,我们也把汤姆置放到“踩到石头”这个侧面下指涉。知觉系统也有类似的特性,当我们看到地上有蛇时,我们把我们的知觉对象放在“蛇”的视角下把握,也把那条蛇置于“地上”这个侧面来把握。

直接呈现部分和陈述部分共同构成知觉辨识对象的机制。以指涉理论看待知觉,仿佛知觉会给出描述,只有符合描述的对象才是被知觉的对象。不过,有时候陈述部分给出的标准未得到满足,我们却仍然能够知觉到对象———错觉就是其中一例。这里需要追问的是: 如果没有任何陈述部分被满足,那么我们是否仍能有所知觉( 不包括幻觉) ? Burge的答案是: 不可能; 若要有所知觉,必须有某些核心的陈述得到满足。举例而言,假如Tom( 认为自己) 看到“拿着一杯可乐的人”,实际上那个人拿的不是可乐而是威士忌,这表示Tom之所以只是看错,是因为被知觉的对象仍满足类似“拿着什么东西的人”这样的陈述。如果是一种极端的情形: 假如Tom( 认为) 看到“有蛇”,但他事实上错把草绳看作蛇,这是否意谓着他还是看到了东西? 而他之所以看到,正是因为草绳满足了Tom知觉系统中某些更根本的的陈述,例如,它是有外 延的、可被视 觉追踪的( trackable) ,等等。这些基本的知觉陈述构成了看的界限,若不满足,那么什么都不会被看到。

于是,知觉和错觉的分界将可被更细致地描述为: 成功的知觉就是对象符合了知觉陈述,而错觉就是知觉陈述并未被完整地满足,或只有核心的某些陈述被满足。至于幻觉,则是没有任何知觉陈述被满足,但却被某些东西造成了主体( 自以为) 看到的那些视觉画面。这一区别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的识别能力所形成。假设一下我们在感受周围环境时所需要的那些属性: 一种颜色,如一个苹果可能具有的红,或一种形状,如一个台球的球体。关于“球体”的思想状态之所以是它自己而非别的,就在于它是一种由系统的因果关系同球体所在的正常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状态。当一个人说它是他在那一刻所思考的球体时,他就把他自己在那一刻的特定状态归于一种思考球体的状态。而这种特征描述意味着,正是他本身的特殊状态以某些方式同球体所在周围环境因果性地关联起来。[8]

从对知觉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如若获得外部世界的知识,需要预先熟悉视觉经验语言的使用,认同语言的意义,并承担起它所赋予的责任。他对世界的认识不只取决于他们在当下的直接相遇———丰富的日常经历和宽广的推论空间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体现了信念的奠基和制约作用。可见,所有的问题都绕不开“信念”这个概念,当一个信念为另一个信念进行辩护时,前者就被看作后者的一个理由。而辩护是依赖于理由得到推进的,因此要想解决信念的辩护问题,就必须先弄清楚究竟什么能够算作信念的“理由”。这是任何一种知识论理论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当代知识论纷争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戈德曼.认识论[C]//当代英美哲学地图.李勇,欧阳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9.

[2]里德.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M].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95.

[3]盖梯尔.有理由的真信念就是知识吗[J].张晓玲,译.哲学译丛,1988(4):77-78.

[4]Pollock J,Oved I.Vision,Knowledge,and the Mystery Link[J].Epistemology,2005(19):310-311.

[5]波洛克.当代知识论[M].陈真,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71.

[6]哈克.证据与探究[M].陈波,等译.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

[7]Burge T.Five Theses on De Re States and Attitudes[C]∥Almog J,Leonardi P.The Philosophy of David Kapla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246-316.

感受希望和信念的力量 篇8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希望;自由

【作者单位】郭娜,河北大学。

享誉全球的《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励志电影,该电影素材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而其原著小说作为斯蒂芬·金的代表作之一,也最为世人津津乐道。

小说全篇以安迪的狱友瑞德的口吻来讲述。银行家安迪发现妻子有婚外情,没想到自己酒醉后被法官误判——法官指控安迪用枪杀害了妻子和她的情人,这将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这个监狱如人间炼狱一般,狱霸横行,狱卒残暴。不屈服的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的日子里经历了很多不公,甚至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但他依旧渴望自由。当安迪知道了妻子被杀的真相后,决定通过自救去获得自由,并最终成功逃离肖申克监狱。

纵观整部小说,你觉得安迪的魅力在哪里?小说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留下一个不同的安迪。但是,“希望”始终贯穿其中,正如小说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上说的那样:“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一、审视:诞生于逆境下的信念和希望

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会对结尾处安迪越狱成功的那一段拍手叫好,典狱长愤怒了,狱友们的惊讶了,在别人那里完全不可能的事,却让安迪办到了,此时读者的心情是又激动又质疑——安迪是怎么样做到的?读者们的这种好奇和疑问,牵引着他们将故事看完,而小说也没有让读者觉得烦躁冗长。主要的故事情节不再赘述,在这里,笔者只想提出两个细节。

首先,是信念。信念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支持着人们生活,催促着人们奋斗,推动着人们进步,也正是它,帮助安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其次,是希望。“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是最好的东西”,它让人们挑战从未体验过的事,充满信心地去做大家都认为疯狂的事,这就是希望的力量。但同时,转到小说的视角下,抱有希望却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肖申克监狱里,四周高高的围墙,早已经隔绝了你与外界的联系,在里面的人被隔绝了很长时间,逐渐丢掉了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希望会使人疯狂,与此同时,梦想在监狱里也丝毫没有可以发挥的地方,而这一切,似乎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早已习惯。

修屋顶的时候,安迪为大家争取来啤酒,尽管他不喝酒,微笑里却带着巨大的幸福,看到大家自在地享受难得的闲暇他很快乐。安迪放音乐《费加罗的婚礼》,唤醒大家已快丧失的自由感,这里他用音乐给了大家力量,重新唤起大家对自由的渴望。当安迪不顾一切在监狱的喇叭里放Le Nozze di Figaro时,镜头缓缓划过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们和看守他们的狱警们。他们静立原地,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沐浴着从未觉得如此自由的阳光。莫扎特的乐声铺洒在这些人身上,来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将他们都濯洗得纯净无比。

小说中的另一段描述也深深触动了我——在监狱图书馆待了五十年的布鲁克,为了不被假释,竟然想通过伤害狱友来达到继续留在监狱的目的。自由、平等、博爱,本来应该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可是布鲁克却早已经被监狱的规则限制了,他需要监狱的规则,需要监狱的秩序,如果没有它们,甚至无法生存。由此可见,通过正当途径重获新生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面临生活的挑战,时间的流逝和监狱的经历,太容易使人丢掉希望,丢掉那份生活的勇气。这也告诉我们,客观审视自己的处境,不论怎样,永远不要失去希望和信念。

二、感悟:挣脱“监狱”需要坚持

除了希望和信念,小说中的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人在狱中对自由热切渴望,但出狱后又对自由极度恐惧。这也引出了小说的另一个关键词——体制化。

在肖申克这座监狱中,人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两大群体: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体制内群体主要包括典狱长和狱警在内的人,他们是这个体制的缔造者、执行者和维护者,而肖申克监狱的囚犯们无疑是体制外群体。

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布鲁克,尽管出狱后得到了身体的自由,但灵魂却已经被无可挽回地体制化了。他最终没有能够摆脱对自由无法适应的困境而悬梁自尽。而睿智如瑞德,在出狱之后也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连撒尿都要向经理报告,否则一滴尿都挤不出来。他甚至考虑和布鲁克一样离开人世。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重压之下的牢狱里待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然而安迪告诉他,“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安迪从来没有放弃,正是这样他才能用二十年挖开那个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五百码”长的恶臭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呐喊的时候,我们仿佛透过这一页页纸张,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颤抖 。

在安迪被调到图书管理处的日子里,他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只做分发图书的工作,而是打算扩大图书馆,找新书。典狱长一开始就告诉他,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安迪还是想尝试一下,他每周写一封信给参议员,六年之后的一天,安迪收到了回信,州政府拨给他二百元的图书馆计划经费,并且州立图书馆还捐出旧书和日常用品。后来,他由每周一封信变成每周两封信,最后州议员终于通过了每年拨款五百元的决议。安迪把一个充满松脂味的储藏间变成了新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馆,那里有最好的汉克威廉姆斯唱片集,每一位犯人都享受着安迪带来的成果。

从进来的那一天起,狱长就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可安迪在监狱里仍然有着和生活在外面时一样的心态,他不把监狱当作一个人赎罪的地方,也不认为那里是暗无天日毫无乐趣的地方,在那里,他仍然有着自己的追求。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关键不在于在哪里过,而在于怎么过,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坚持来挣脱现状。

三、探索:永不停歇的追逐自由

影片结尾处,安迪迎着闪电用石头砸出那个洞,同时也是在安迪的心里砸出了这么一个洞,一个关于希望的洞。安迪从一个高高在上让人羡慕的银行家,到一个被诬陷杀妻并判处无期的囚犯,他通过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用二十年改变了一切,改变了自己。这部小说,我最欣赏的经典对白是: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原著在体现这群无助且丧失自由的人时,是通过瑞德的口吻来表述的。“监狱的墙,一开始你痛恨它,然后你渐渐适应它,最后你已经离不开它。”

“亲爱的瑞德,不管你是怎样出来的,总之你出来了,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这里,你或许愿意往前再多走一点路。”在瑞德出狱后彷徨的时刻,正是安迪留下的这封信给了瑞德信念和鼓舞。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瑞德从最开始的想假释到最后无所谓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现实中我们不敢希望,不敢挣脱,不敢改变,在我们平常人眼里,安迪的逃离,只是一个成人的童话:可以幻想,却无法实现。

虽然这部小说的主题是越狱,但是它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作品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希望和信念,以及把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的一种信心。最近,有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正在全球热播。虽然同样讲的是越狱,但两者侧重点却大为不同,《越狱》描写了很多主人公为了越狱而做的计划和准备工作。而小说《肖申克的救赎》里对越狱的描述只是一笔带过,更多的是描写安迪对生存下去和逃离肖申克的渴望。重要的是,它向人们展现了安迪通过自己去改变现状、获取自由的过程。自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自由是一个艰难甚至是必须穿越猥琐与肮脏的过程,就像结尾那片湛蓝的海,原本就是希望升起的地方。

[1]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韩晓华.《肖申克的救赎》影片的原型分析[J]. 电影文学,2014(5).

[3]王兵兵. 坚守信念的救赎之路——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题[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闸秀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罪”与“救赎”[J].青春岁月,2013(14).

[5]于开拓,周红玉. 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文本细读[J].作家,2009(16).

上一篇:日语高考优势有哪些下一篇:产业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