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高考英语试卷(通用8篇)
二班的同学进行了一场有关英语学习的讨论。讨论的题目是:学习英语要不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请你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一篇短文,介绍讨论的情况。一些同学认为 另一些同学认为
1.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英语
2.儿童时期记忆力好,可以记住很多单词
3.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不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英语
2.儿童时期既要学汉语拼音又要学英语,易混淆
3.会影响汉语学习和今后的英语学习
讨论未取得一致意见
注意:1.文章的起始句已给出;
2.词数:100左右(不包括已给的起始句);
3.参考词汇:基础—foundation 汉语拼音—Chinese pinyin
The students of Class 3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learning English from childhood.四、说明
1.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2.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
3.结尾句与上文内容衔接紧密,合乎逻辑。
五、One Possible Version
关键词:湖北高考写作,命题特色,常见问题,写作技巧,备考策略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 主要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考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高考英语的总体得分。高考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提示和相关情景, 写出一篇句意连贯、内容切题、行文流畅、用词贴切的作文。结合多年研究, 笔者有以下感悟。
一、近几年湖北高考英语写作的命题特色
1.以半开放式写作为主调。不同于传统的看图作文、要 点作文和利弊分析式作文, 半开放式作文在为考生提供话题的前提下, 予以他们丰富、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灵活性和机动性大大增强。2.需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诠释。这一特点表现出高考命题组对广大考生的人文关怀, 高考考生不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 都能结合身边的生活或校园里的事例, 有话可说有的放矢。3.写作话题健康向上, 蕴含正能量。近年来, 高考写作虽然在形式上做出了相应改变, 但均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挫折教育”为主线, 以正确积极的方向引导考生, 有利于正能量的传递。
二、高考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1.审题不够严谨。部分考生出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准确把握中心话题, 或者遗漏英语提示语的要点, 导致严重失分。2.事例立意不当。因为对提示语的理解偏颇, 或者审题不严等种种原因, 有些考生所举实例天马行空, 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3.遣词造句太过单一。由于未能夯实基础, 部分考生的词汇量有限, 语法知识单薄, 导致全文都是简单句使得阅卷 老师望而 生厌。4. 语言应用 不地道 , 满篇皆为Chinglish。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 极易导致中国式英语的盛行不地道的英语是高考失分的一大因素。5.字迹潦草, 卷面凌乱。书写和卷面不美观的作文, 内容再好, 文字再美, 也很难得到高分。
三、湖北高考写作的应考技巧
1.审题严谨 , 紧扣中心。英语写作 , 切忌审题不严 , 偏题跑题。写作的开头、结尾及中间一段列举事例, 均要紧扣中心话题, 做到有理有据。譬如, 2014年湖北卷作文提示为:Smalthings make a big difference.The small things we do can make usresponsible member of the society.由此可提炼出“小事情可成就大作为”的观点, 全文应始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2.草拟提纲认真抄正。将作文誊写到试卷上之前, 一定要简单地列一份提纲, 把写作的篇章结构、关键所在、精彩句型等简要地写在草稿纸上, 这一过程有利于考生理清头绪, 保持卷面美观。3言语地道, 行文流畅。在言语写作中, 要尽力避免使用不正规的Chinglish, 确保英语言语的正规性。4.句型多变, 语言丰富不要全篇都是简单句, 考生应利用所学语法知识, 适当加入高级句型和不同句式。毋庸置疑, 倒装、虚拟、强调句型、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 的合理应用, 必将为作文增色不少。长短句结合, 穿插感叹句、疑问句 (尤其是反问句) , 必定会成为考生部分的加分利器。5.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一份书写漂亮、卷面美观的作文, 无疑会令人赏心悦目, 阅读老师不经意间就会给相关考生多一些印象分。
四、湖北高考写作的备考策略
作为长年奋斗在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从长期备考中积累经验, 指导学生。
1.时刻关注高考命题趋势 , 紧跟时代潮流。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快人一步地掌握第一手高考资讯;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要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走向, 我们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更加精准入微地指导考生备考。
2.有的放矢 ,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功底, 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 高中教师应督促广大学生扩大词汇量, 学好语法知识。
3.加大写作训练的力度。为学生精心设计不同话题 , 指导学生写作, 并悉心评讲, 尽量做到面批面改, 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近几年湖北高考写作现状, 可有意识地训练“三段论”的写作模式 ,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段可用高度概括性和哲理性的文字引出中心话题, 进而强调其重要性;中段引出事例, 并结合中心适当论述;尾段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进一步升华主题。
4.引导学生积累精彩句型。常规教学中的教材 、试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阅读素材, 其间富含大量精彩的句型和亮点。如果平时加强积累、记忆和应用, 那么对于考生来说, 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5.强化考生的书 写练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高考的出色发挥是不可能靠考前短期突击一蹴而就的, 督促学生练字要尽早, 高标准、严要求, 努力使每个考生都写出一手漂亮的英语。
五、结语
对于考生而言,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中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 只要在认真研究高考命题特色的前提下, 归纳总结、有的放矢、善加引导, 广大考生的整体英语写作素质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玉海.谈半开放式高考英语作文的备考思路.2010, 5.
2010年年初,基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根据湖北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编写了《湖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补充说明》),明确了2010年湖北省高考英语卷的主要变化:词汇量在2009年的基础上扩充到3190多词。为了贯彻好“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2010年湖北省英语卷立足于对考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命题更加贴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并适度渗透了课改理念,符合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试卷的突出特点是“平稳平和”,试题科学、规范、公平,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效度。
1.合理调整试题难度,符合湖北考生实际
2010年英语试卷与2009年试卷相比,难度进行了合理的调整,符合湖北考生的特点。试卷难度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听力”和“词汇知识运用”部分试题上。“听力”话题为考生所熟悉,语料素材触及到真实的生活,如出行选用交通工具、写读书报告、介绍网上英语课程等,适合考生的听力水平,试题设置面向全体考生,难度与2009年相比有所降低。“词汇知识运用”考查考生对常用词汇的掌握程度,试题材料在考生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既有一定比例的中低难度试题,以利于考生在平和的心态下正常发挥,又设置了合理的难度坡度,保证了适量的中高难度试题,以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和高校选拔人才。
2.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点面结合
今年英语试卷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试卷所用词汇全部来自《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的词汇表,且实义词覆盖量为1094个(重复出现的词算一个),约占词汇表的34.3%,有着较好的覆盖率;“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这些词不仅是考纲词汇,而且考查的也是教材中的常见用法,其中“多项选择”对词汇的考查侧重于单句层面,而“完形填空”是要在正确理解上下文内容、理顺上下文逻辑和情节的基础上考查考生对词汇的运用;“完成句子”试题涉及了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情态动词、名词从句、定语从句等中学常见语法点,同时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难掌握的动词时态、语态以及复杂的非谓语动词等进行了重点考查,如73、78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测试了考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如在“听力”和“阅读理解”中,分别设有15和13道题来考查学生获取具体信息和简单推断这两种基本能力。
3.试题选材源于生活,语言文字真实地道
今年的英语试卷继承了湖北卷固有的特色,从听力、阅读理解到语言知识运用,试题都较好地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原则,注重创设真实的语境,运用地道的语言,选用中学生易于理解的具有时代感的素材。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含有叙事、议论、说明等文体。“完形填空”所选材料讲述了一位丈夫用爱给盲妻的生活带来光明的感人故事。“阅读理解”A篇描述一位孩子与父亲一起解救鲸鱼的童年记忆;B篇介绍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的三种情况,对目前我国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有着直接的启示作用;C篇探讨年迈的英国女性购置服饰追赶时尚背后的原因;D篇是对一本学习指导书的评论(湖北卷首次使用这种题材);E篇介绍一些睡眠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这对人们如何对待睡眠习惯有所启示。试题材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而且对中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4.能力立意强调运用,适度开放渗透课改
今年英语试卷在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部分的“完成句子”和“短文写作”两道大题都作了适度的开放:“完成句子”的题干提供了充分的语境,考生只要根据中文提示,结合所给英文单词写出语法正确、语义完整的语言内容即可,答案可以不一,给了考生相对自由表达的空间;“短文写作”一改以往命题给出具体内容要点的做法,要求考生根据英文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用英语写一篇有关“微笑”的短文。这个主题能使考生置身于真实和开放的语言情境之中,充分展示他们的表达能力,以达到有效地考查考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目的。今年作文的命题由以往的情景作文转变为开放作文,落笔之前考生要花时间构思,要考虑内容与事例的统一性、词汇语句的多样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具体事例必不可少,切题的议论和总结也是题中之义,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统计数据分析
与2009年相比,2010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在试卷难度上做了一定调整,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良好的区分功能。经对试卷及试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从全省英语科测试总分频率分布图看,文科总分分布的集中趋势不明显,出现了双峰,理科分布曲线略呈负偏态,文科平均分为76.83分,难度为0.51,理科平均分为83.85分,难度为0.56,说明本年度高考试题对文科考生偏难,对理科考生难度相对较易;与去年相比较,文、理科的平均分均有所提高,难度也有较大下降。
考生得分的离散程度(CV文=39.71%,CV理=35.14%)比去年(CV文=34.62%,CV理=31.66%)略高,总体差异程度比往年要高,说明今年试卷对考生的区分力度较往年提升。
试卷内容同质性信度(α=0.93)较去年(α=0.88)略有升高,说明测试分数偏离真分数值的幅度较小,测量误差得到较好控制。
从题目的测试选拔功能来看,达到优等的文、理科分别为62、63题,其分值分别占全卷总分的80%和81%,说明作为以选拔为主要功能的常模参照性考试,本年度英语卷总体上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实现了“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目标,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从该卷题类难度及其分布看,“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两个大题难度没有出现太大波动,“听力”和“完形填空”两个大题难度回落,“多项选择”和“完成句子”难度有升有降,从而也保证了全卷难度的总体平衡。
从题目难度等级分布情况看,文、理科都有57道分别计113、112分(占75.33%、74.67%)的试题在中等难度范围,两科的中等难度题比例比去年略高(09年两科均为73.00%),而高难题比重下降(今年两科分别为9.33%和5.00%,2009年分别为14.33%和11.33%),主要与“听力”和“完形填空”题的难度调整有关。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 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 B.宿营 诉说 夙兴夜寐 素昧平生 C.诞生 旦角 淡泊明志 担当重任 D.咨询 滋生 芝兰之室 孜孜不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C.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D.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B.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 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 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 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 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 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 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 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 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 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 证。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 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 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 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 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 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 远不能取代原书。
6.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 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C.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注]
王 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 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 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 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馀。”】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 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⑤浑曰:“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 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 常 人近事 少 工 射 入 山 泽 每 猎 大 获 为 后 将 军 钟 毓 长史 毓 与 参 佐 射 戏 舒 常 为 坐 画 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吴丝蜀桐张高秋。(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
(4),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风之积也不厚。(庄周《逍遥游》)(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8)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耳边杜鹃啼
罗 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 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 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侯。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 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 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 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 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 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 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 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 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 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 梅过后为止。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 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 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 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乡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17.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2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 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 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22.欣赏右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 ②表达鲜明生动;
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A卷:1.B 2.C 3.D 4.A 5.C B卷:1.C 2.D 3.B 4.B 5.A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A卷:6.A 7.B 8.C B卷:6.A 7.C 8.D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A卷:9.(3分)C 10.(3分)A 11.(3分)A B卷:9.(3分)C 10.(3分)A 11.(3分)A 12.(9分)
(1)(3分)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2)(3分)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3)(3分)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13.(3分)
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14.(8分)(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15.(5分)(1)君子好逑(2)空山凝云颓不流(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休说鲈鱼堪脍(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个小题,从中任选5个小题作答即可)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16.(4分)A卷:B C B卷:B C 17.(4分)
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18.(4分)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9.(8分)
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 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 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 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答案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 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 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 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答案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含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如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4分)
答案示例一: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章;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续辉煌!
答案示例二: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
21.(4分)
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22.(4分)
答案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答案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 see you’ve got a bit of water on your coat,” said the man at the petrol station. “Is it raining out there?””No, it’s pretty nice,” I replied, checking my sleeve. “Oh, right. A pony(马驹) bit me earlier.”
As it happened, the bite was virtually painless: more the kind of small bite you might get from a naughty child. The pony responsible was queuing up for some ice cream in the car park near Haytor, and perhaps thought I’d jumped in ahead of him.
The reason why the ponies here are naughty is that Haytor is a tourist-heavy area and tourists are constantly feeding the ponies foods, despite sighs asking them not to. By feeding the ponies, tourists increase the risk of them getting hit by a car, and make them harder to gather during the area’s annual pony drift(迁移).
The purpose of a pony drift is to gather them up so their health can be checked, the baby ones can be stooped from feeding on their mother’s milk, and those who’ve gone beyond their limited area can be returned to their correct area. Some of them are also later sold, in order to limit the number of ponie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set by Natural England.
Three weeks ago, I witnessed a small near-disaster a few mils west of here. While walking, I noticed a pony roll over on his back. “Hello!” I said to him, assuming he was just rolling for fun, but he was very still and, as I got closer, I saw him kicking his legs in the air and breathing heavily. I began to properly worry about him. Fortunately, I managed to get in touch with a Dartmoor’s Livestock Protection officer and send her a photo. The officer immediately sent a local farmer out to check on the pony. The pony had actually been trapped between two rocks. The farmer freed him, and he began to run happily around again.
Dartmoor has 1,000 or so ponies, wh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creating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in this area. Many people are working hard to preserve these ponies, and trying to come up with plans to find a sustainable(可持续的) future for one of Dartmoor’s most financially-troubled elements.
51. Why are tourists asked not to feed the ponies?
A. To protect the tourists from being bitten
B. To keep the ponies off the petrol station
C. To avoid putting the ponies in danger
D. To prevent the ponies from fighting
52. One of the purposes of the annual pony drift is ______________.
A. to feed baby ponies on milk
B. to control the number of ponies
C. to expand the habitat for ponies
D. to sell the ponies at a good price
53. What as the author’s first reaction when he saw a pony roll on its back?
A. He freed it from the trap
B. He called a protection officer
C. He worried about it very much
D. He thought of it as being naughty
54. 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 about the preservation of Dartmoor’s ponies?
A. It lacks people’s involvement.
B. It costs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C. It will affect tourism in Dartmoor.
D. It has caused an imbalance of species
B
Just consider something as simple as sleep. Its position presents its own challenges. The main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want your arms inside or outside the sleeping bag. If you leave your arms out, they float free in zero gravity, often giving a sleeping astronaut the look of a funny ballet(芭蕾) dancer. “I’m an inside guy,” Mike Hopkins says, who returned from a six-month tour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 like to be wrapped up.”
On the station, the ordinary becomes strange. The exercise bike for the American astronauts has no handlebars. It also has no seat. With no gravity, it’s just as easy to
D
Hilversum is a medium-sized city between the major cities of Amsterdam and Utrecht in the Gooi area of North Holland, the Netherlands. Unlike most of the Netherlands,Hilversum is actually in a hilly area with the soil mostly consisting of sand,Once called the Garden of Amsterdam,it still attracts travelers to come over to cycle and walk through the surrounding forests. They visit it for
a relaxing day off from the urban madness.For Dutch people, Hilversum is all about textile
(纺织) and media industries,and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istory, Hilversum was largely an agricultural area.Daily life was marked by farming, sheep raising and wool production.A railway link to Amsterdam in 1874 attracted rich tradersfrom Amsterdam to Hilversum.They built themselves large villas(别墅)in the wooded surroundings of the town.One of the families moving in was the Brenninkmeijers,currently the wealthiest family of the Netherlands.They moved in after big success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and aided a substantial textile industry in Netherlands.But the textile boom lasted only several decades.The last factory closed in the 1960s.
The change to a media economy started in 1920,when the Nederlandse Seintoestellen Fabriek(NSF) Established a radio factory in Hilversum.Most radio stations settled in the large villas in the leafy areas of the town.Televison
E
Science has a lot of uses. It can uncover laws of nature, cure diseseases, make bombs, and help bridges to stand up. Indeed science is so good at what it does that there’s always a temptation(诱惑) to drag it into problems where it may not be helpful. David Brooks, author of The Social Animal: The Hidden Sources of Love, Character,and Achievement, appears to be the latest in a long line of writers who have failed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Brooks gained fame for several books. His latest book The Social Animal, however, is more ambitious and serious than his earlier books. It is an attempt to deal with a set of weighty topics. The book focuses on big questions: What has science revealed about human nature? What are the sources of character? And why are some people happy and successful while others aren’t?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rooks survey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Considering this, you might expect the book to be a dry recitation of facts. But Brooks has structured his book in an unorthodox(非常规的), and perhaps unfortunate, way. Instead of introduciing scientific theories, he tells a story, within which he tries to make his points, perhaps in order to keep the reader’s attention.So as Harold and Erica, the hero and heroine in his story, live through childhood, we hear about the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as they begin to date we hear about the theory of sexual attraction. Brooks carries this through to the death of one of his characters.
On the whole,Brooks’s story is acceptalbe if uninspired. As one would expect, his writing is mostly clear and, to be fair, some chapters stand out above the rest. I enjoyed, for instance, the chapter in which Harold discovers how to think on his own. While Harold and Erica are certainly not strong or memorable characters, the more serious problems with The Social Animal lie eslewhere. These problems partly involve Brooks’s attempt to translate his tale into science.
67. The author mentions the functions of sci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to__________.
A. illustrate where science can be applied
B.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Brooks’s new book
C. remind the rea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D. explain why many writers use science in their works
6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a strength of the book?
A. Its strong basis.
B. Its convincing points.
C. Its clear writing.
D. Its memorable characters.
69. What is the author’s general attitude towards the book?
A. Contradictory.
B. Supportive.
C . Cautious.
D. Critical.
70. What is the author likely to write about after the last paragraph?
A. Problems with the book.
B. Brooks’s life experience.
C. Death of the characters.
A.饭店的服务 B.饭店气氛 C.饭店信誉度 D.饭店的形象 2.西蒙曾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奖,其代表作是()。
A.《系统理论和管理》 B.《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C.《管理学》 D.《管理决策科学》 3.饭店的供应商、营销中间商、竞争对手、社会公众以及饭店内部参与营销决策的各个部门,组成饭店的()。
A.饭店的外部营销环境 B.饭店的内部营销环境 C.饭店的宏观营销环境 D.饭店的微观营销环境 4.客账控制的程序是()。
A.入账、建账、交款、编表、夜审 B.建账、入账、交款、编表、夜审 C.编表、建账、人账、交款、夜审 D.入账、交款、编表、夜审、建账 5.双床间又称()。
A.大床间 B.单间房 C.单人间 D.标准间 6.食物中毒有多种分类,铅化合物中毒、有机磷中毒等,属于()。
A.有毒植物食品中毒 B.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C.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D.人为的中毒 7.客房预订中心、客房管理系统、文字处理和销售点结账等属于饭店安全硬件系统设备的()。
A.信息处理系统 B.钥匙系统 C.防火系统 D.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饭店财务部门对设备的管理着重于资产管理,根据《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饭店设备分为七大类,其分类是()。
A.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分类 B.按技术管理的要求分类 C.按设备的工作性质分类 D.按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程度分类 9.在最高管理层下按专业横向分设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发布命令、下达指示是()。
A.矩阵制 B.职能制 C.直线一职能制 D.事业部制 10.根据放弃使用货币时间的长短而获得的报酬就是资金的()。
A.利息率 B.时间价值 C.利润率 D.投资收益率 11.酒店促销是指酒店通过人员推销或非人员推销的方式,向目标宾客传递产品或服务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帮助宾客认识酒店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引起宾客的兴趣,激发宾客的购买欲望及购买()的活动。
A.心理 B.需要 C.兴趣 D.行为 12.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评价期内要实现的工作目标,然后,由监督者和员工根据业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是绩效考评方法的()。
A.关键事件法 B.排序法 C.角色扮演法 D.目标管理法 13.酒店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是(),客体是酒店员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酒店对其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A.当地政府 B.旅游局 C.酒店 D.旅游行业协会 14.酒店服务质量的首要特点是()。
A.对员工素质的依赖性 B.评价的主观性 C.内容的关联性 D.构成的综合性 15.拥有或管理两家以上的酒店,这些酒店使用统一的店名、店标,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进行联合经营。这种酒店企业形式是()。
A.独立经营 B.酒店集团 C.酒店自联组织 D.酒店企业集团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共10分)16.饭店管理者要完成任何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使各种管理作用形成闭合回路。这些管理作用主要是()。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17.饭店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综合系统的管理体系 B.善变求新的应对机制 C.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 D.供求相适的经营策略 18.饭店财务管理中体现出的经济关系主要有()。
A.饭店和国家税务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 B.饭店和投资人之间的权责关系 C.饭店和债权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D.饭店和其他企业、相关部门产品的交换关系 19.随着宾客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饭店配置了特殊楼层(客房),如()。
A.总统套房 B.女士客房 C.无烟楼层 D.行政楼层 20.以下属于问询处的职责有()。
A.回答宾客有关饭店部门服务的一切问题 B.代客对外联络 C.电话总机服务 D.商务服务 21.按照饭店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同,可以将客房预订分为()类型。
A.临时类预订 B.短期预订 C.确认类预订 D.保证类预订 22.设备在饭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饭店设备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A.提高员工素质 B.保证饭店生产的正常进行 C.提高工作效率 D.提高饭店整体管理水平23.饭店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是()。
A.谁主管谁负责 B.三不放过 C.依法办事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24.从等级链原则出发,引出了组织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们是()。
A.权力和责任原则 B.信息反馈原则 C.服从命令原则 D.命令统一原则 25.饭店市场细分的原则有()。
A.可衡量性 B.可达到性 C.可行性 D.效益性 三、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不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每小题2分,共20分)26.酒店等级是指一家酒店的豪华程度、设施设备、清洁卫生、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各方面指标所反映出的其在酒店业内的级别与水准。(√)27.管理幅度是指一位管理者有效管理直接下属的人数。管理层次越高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低管理幅度越大。(√)28.客房清扫是客房部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清扫中,没有太多操作要求,打扫干净就行。(×)29.餐饮部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在工作中还会受委屈,这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30.酒店的设备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长期、多次使用的机器、机具、仪器、仪表等物质技术装备的总称,是酒店的固定资产。(√)31.酒店安全管理中的“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不放过。(√)32.酒店产品(服务)制订价格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还应该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33.酒店服务人员的个人素养、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即兴表现等不会对酒店服务质量产生影响。(×)34.酒店业结构对酒店竞争原则和战略的制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35.酒店战略涉及酒店的生存和发展、酒店整体经营目标,以及具有共性和指导全局作用的决策和行动。(√)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什么是酒店危机管理?请说明如何防范酒店危机? 答:(1)酒店危机管理就是酒店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防范、决策,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危机进行及时处理,达到避免和减少危机的产生,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过程。(2分)(2)酒店危机防范的措施有:
①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收集各类信息,捕捉危机预兆。
(1分)②强化危机意识。酒店必须对环境保持高度警觉,通过培养、强化酒店内部人员的危机意识,将风险降到最低。(2分)③设立警戒指标。设立警戒指标是酒店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范危机发生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警戒指标应表现为具体的数字指标而不是空泛的文字。(2分)④拟订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应变计划是酒店处理危机的行动纲领,它表现为各类可行的操作程序。它要求酒店设想可能发生的诸多危机威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行动对策。(2分)⑤进行危机模拟训练。通过定期的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小组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危机管理意识,还可以检测已拟订的危机应变计划是否充实、可行。(1分)37.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是什么? 答: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有下列七步:
第1步: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指员工通过各种信息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性格和行为倾向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1分)第2步:环境分析。对职业环境可采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进行分析。
(1分)第3步: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清晰地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和根本性的问题。(1分)第4步:确立职业目标。通常,职业目标有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以及人生目标。职业目标的确立是以职业定位为根据的。(1分)第5步:确定职业生涯路径。职业生涯路径包括了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职业阶梯,主要描述个人职业发展的一般路线或理想路线。(2分)第6步: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行动计划是指员工为了达到长短期的职业生涯目标而制定的措施方案。(2分)第7步:评估与反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去检验,及时诊断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2分)五、案例分析题(20分)38.用心的回报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小白在某高端度假酒店客房部已经学会独立完成一个海景套房的清洁工作。某天上午,小白礼貌地敲了1806的房门准备打扫客房,确定房间内没有回应后,她打开房门,准备打扫客房卫生。当小白轻声走进房间准备拉开窗帘的时候,她发现宾客李先生正坐在房间看书。
小白马上跟宾客打招呼,李先生爱理不理。打扫中,李先生对小白的善意交流毫无回应,气氛非常尴尬。小白在整理完客房后即将离开时,问道:“李先生,房间打扫好了,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牙签。”李先生小声地说。
“请您稍等!”小白迅速取来牙签,李先生对小白的服务没有回应。
第二天早上,当小白再次打扫1806房间的时候,相同的事情发生了,李先生仍然对她不理睬,并在打扫结束的时候又向小白要牙签。
第三天,小白在敲门进入客房,见到李先生便说:“早上好,李先生!给您准备了牙签,我先放桌上。”这时,小白注意到李先生抬起头,微微一笑说:“谢谢你!我今天不需要了,不过谢谢你还记得关心我。你随意打扫吧。”尽管李先生和小白还是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让小白开心的是,午饭后,在走道上遇到李先生时,李先生主动跟小白点头,微笑示意并问好。
问题:
(1)实习生小白是怎么通过自己的服务取得宾客信任的?(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客房服务质量是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的看法。
我省2013年高考英语理科的平均分为60.68分, 文科54.47分, 试题的难度比2012年稍小, 比2010、2011年大, 如下图所示:
2013年听力的话题和前几年的听力题基本一致, 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 内容与考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单项选择题知识点的覆盖面相对较广, “核心考点”的份量较往年有所削减, 如, 动词时态、从句等;完形填空题坚持一贯的“传统”———以记叙文为主的夹叙夹议文章;阅读理解的文章内容覆盖较广, 涉及科技、文化、饮食等, 在选材上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实用性和教育性, 体裁有记叙文, 应用文等;书面表达在形式上仍然坚持以往的书信形式, 并列举内容要点, 虽然在内容范围上有了一定的界定, 但考生仍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利于考生展现其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一、听力理解
2013年海南卷的听力理解题大部分话题贴近生活, 是考生熟悉的话题, 如:生日宴会、周末计划、饮食文化、旅游观光等。侧重考查考生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的推断, 理解主旨和要义,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等, 与前三年基本一致, 详见下表:
听力材料以对话为主, 口语特征比较明显, 如第六段对话中的A:…planning something big…B:Boy!What an excellent plan!第七段对话中的How come?
大部分对话情景比较真实, 生活气息浓郁, 但是也有个别对话显得不够自然, 如, 第八段电话对话就缺乏真实性。第十段的独白长句比较多, 总共有8句话, 就有8个是含有从句的长句子, 其中一个句子有两个从句:Finally we came to the Hewish’s Street on which there are two universities, one of which is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y in my country.
与往年相比, 今年听力难度系数为0.49, 是近几年来听力难度较小的, 详见下表:
听力得分最低的三道题依次为第2题 (0.411分) 、14题 (0.425分) 、12题 (0.464分) 。第2题需要从对话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 第14、12题则需要考生在对话的内容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 以12题为例, 考生要问答“Where is the woman now?”这个问题, 需要从材料中的“I am visiting my father in Baltimore.”中提取回答问题所需的信息。
二、单项选择
2013年的单项选择的题目设计非常注重基础, 突出语境, 强调考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往年的“核心考点”, 如时态语态、从句等分量有所削减, 与近几年的题目相比, 今年的单项选择题覆盖面更广, 详见下表:
2013年单项选择的难度比去年低, 与2011年持平。以理科考生为例, 今年单项选择得分最高的题目是:23题 (0.758分) 、24题 (0.578分) , 分别考查并列连词but及定语从句引导词的用法。定语从句本来是比较复杂的语法项目, 但由于题目的设计着眼于定语从句引导词的最基本用法, 反而成了考生得分较高的题目。失分最多的四题分别是33题 (0.208分) 、25题 (0.272分) 、35题 (0.257分) 、27题 (0.264分) 。这四道题分别考查冠词、非谓语动词、情景对话、时态。和以往相似的地方是时态题, 这一直是我省考生的软肋, 冠词的用法由于变化比较复杂, 且作为一个较小的考点, 出错率高也属正常, 作为核心考点的非谓语动词也是一贯以来的难点, 失分多并不令人意外, 但不同的是35题考查的是情景交际, 一直以来都是较易得分的题目, 今年反而变成失分第二多的题目, 值得好好分析。
A.Not at all B.It depends C.All right then D.I don’t care.
—________, if you insist.
35.—Are you sure you won’t come for a drink with us?
以理科生为例, 选择A有7086人, 选B的有10830人, 选C的有8433人, 选D的有6290人。选择B选项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各选项, 约占33%,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用“It depends. (看情况而定) ”来回应对方的邀请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大多数考生却忽略了后面的附加条件“if you insist (如果你坚持的话) ”, 如果能读懂附加条件中的暗示, 找到正确的答案是非常容易的。
三、完形填空
2013年的完形填空不同于去年, 是一篇记叙文为主的夹叙夹议的文章。文章讲述了Michael Greenberg, 一个令人爱戴的生意人, 多年来一直亲自给穷困市民赠送爱心手套, 21个寒冬从未间断, 从他的身上, 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手套虽小, 但却能传递人间情。这类感人的文章是高考完形填空的“典型”风格。
能力考查侧重考生对“语义、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 设空间隔非常合理, 试题考点的设计以考查实词为主, 动词占10题, 名词5题、形容词5题。2013年完形填空题是近几年难度最低的, 理科生的平均分为14.366分, 文科考生平均分为12.55分。详见下表:
以理科应届生为例, 2013年完形填空失分最多的是41题 (0.279分) 、40题 (0.434分) , 具体如下所示:
41.A.cross over B.drive along C.hurry down D.keep off
40.A.act B.sound C.feel D.dress
In winter, Mr.Greenberg does not 40 like other New Yorkers, who look at the sidewalk and 41 the street.
从文章的下文两句:He looks around at people.He stops when he sees someone with no gloves.这两句提供的信息是:“他总是看看四周的行人, 当他看到有人不带手套的时候就会停下来。”这些信息就能表明Mr.Greenberg表现得 (act like) 和纽约的其他行人不一样, 那么其他的行人是怎样表现的呢?这就是41题要表达的内容了:他们只盯着人行道, 急急忙忙地赶路。从第41题答题分布的情况来看, 选择A选项的人数最多, 共有23205人, 约占43.7%。选B的有12614人, 而正确选C只有9717人, 约占18%, 选D的人最少, 有7614人。究其原因, 可能是考生的潜意识里认为“看路”就是为了过马路, 而cross就有“横过”的意思, 这时大多数考生就不会去仔细思考cross over的用法了。如果仔细思考:行人真的要过马路, 为啥要看sidewalk (人行道) ?
四、阅读理解
2013年阅读理解的文章内容覆盖较广, 涉及科技、文化、饮食等, 在选材上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体裁也比较多样, 有记叙文, 应用文等, 题目设置合理, 注重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并对所读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推断的能力, 涵盖细节、主旨大意、词义判断等几个方面, 具体情况如下:
考生普遍反应难度相对较大, 统计的结果也证实了考生的感觉, 理科考生平均分为15.034分, 文科平均分12.55分, 是自近几年题难度最大的一年, 详见下表:
以理科考生为例, 失分最多的是58题 (0.34分) 、73题 (0.449分) 、74题 (0.574分) 、59题 (0.495分) , 很明显, 得分较低的题目都集中在第一篇和最后的一篇七选五。58题是猜测词义的题目, 考生必须根据第二段的“…put the landing gear down now.”得知这样做使飞机安全着陆, 那么最后一段的“…landing gear up”就应该是“landing gear down”的相反含义, 从句意就可判断出, 作者希望不要阻止别人提出建议, 以免可怕的错误发生。59题是一道“主旨大意”题, 73及74题都需要分析文章的逻辑才能找到切入点, 73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道“主旨大意”题, 是本段落的主题句, 而74题应该是支撑句之一。文中说到如果有些培训机构给你“lots of dos and don’ts”那么你就走开, 符合C选项的意思, 74题也是围绕这一主题思想得出的结论:“所以, 企图把一套条条框框的规则塞进别人的脑子里只能使事情更糟。”
五、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一篇共有104词的短文, 和往年一样, 短文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短文中10处错误都是围绕着学生平时书面表达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如:时态、冠词、名词单复数等, 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考生需要从词语、句法、语篇结构和行文逻辑等方面进行纠错。考点分布见下表:
从我省考生的考试结果来看, 今年的平均得分文科平均分1.286, 理科1.685分, 是新课标卷使用以来的第二低分, 仅比2012年略高一点, 详见下表:
短文改错题一直以来都是难度最大的题目, 这与改错题的能力要求是有关的。如上所述, 改错题要求考生站在编辑者的角度来审视语言使用的正确度, 而不是使用者, 前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要求更高。当然, 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可以逐步提高考生的这种能力的。
六、书面表达
2013年的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汉语提示写出:请美国朋友代售自制的中国结, 具体信息包括外观 (如颜色、材料、尺寸) 、象征意义、价格。虽然对写作范围进行了界定, 但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汉语提示, 仍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给考生留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利区分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的难度除了与任务有关系外, 和评卷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关系。今年我省理科学生书面表达的平均得分为8.247分, 文科7.04分, 比去年略低, 详见下表:
一、试卷题型分布及试卷结构较往年变化很大:全卷22道试题均为必做题(较往年增加1题);试卷结构为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与往年相同);填空题7道,每道5分,共35分(较往年增加2题);解答题5道,每道分值不低于10分同时不高于14分,共65分(较往年减少1题).一般来说,虽然解答题是大题,但如果考生写对了答题步骤,即使没有计算出正确结果,仍可以得到部分分数.但是对于填空题来说,如果结果错误,则整道题目不能得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试卷难度有所增加.
二、2012年文科数学试卷突出了对新课标新增内容的考查,这些新考点包括“函数的零点” “特称命题的否定”“几何概型”“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三视图”;“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中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程序框图”“棱台的性质及表面积”“运用对数函数的导数证明不等式”等等.涉及新增考点的分值共达61分.
三、2012年文科数学试卷更加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考查,如第5,7,8,9,10,17,21,22题都体现了命题者的能力立意和独具匠心.
第5题:过点P(1,1)的直线,将圆形区域{(x,y)|x+y≤4}分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A.x+y-2=0 B.y-1=0
C.x-y=0 D.x+3y-4=0
解析:在复习备考的练习中,对于过圆内一点作一条直线与圆相交所得的弦何时最短何时最长,学生都很熟悉,本题更深一步:劣弧AB 所对的弓形面积何时最小?若学生能利用几何直观和合情推理:当弓形面积最小时,则弦AB最短,则此题迎刃而解.这种简洁的解题思路与该题在试卷中所处的第5题的顺序是相符的.若用直接法做,先写出劣弧AB 所对的弓形面积S=扇形AOB的面积-三角形AOB的面积=2α-2 sinα(∠AOB=α),要对α求导,证明其为α的增函数,当α最小时,面积之差最大,根据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可知,只要当OP⊥AB时,α最小,可求得答案:此时KAB=-1,直线AB的方程为y-1=-(x-1)即x+y-2=0,这种方法显然费时,不是最佳方法.学生的数学直觉与合情推理猜想能力确实为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试卷将课程标准重视“图形语言”和“几何直观”凸现得淋漓尽致,力求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和动态变化过程中设置问题,全面检测考生的观察、直觉、联想、猜测、类比、探究的思维品质.
又如第10题: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中,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A.1/2-1/π B.1/π C.1-2/π D.2/π
解析:本题若直接运算,容易算糊涂,但若采用割补法则非常简单,设扇形的半径为r,连接OC,把下面的阴影部分平均分成了2部分,然后利用移位割补的方法,分别平移到图中划线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AOB面积-三角形AOB的面积,虽为第10题,但难度并不大.也正体现了只要选择了合适的方法,即增加了解题的思维量,则会减少了解题的运算量.
又如第17题: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
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an},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n},可以推测:
(Ⅰ)b2012是数列{an}中的第 项;
(Ⅱ)b2k-1= .(用k表示)
解析: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该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点.它考查学生能否观察数列前几项,写出递推公式再迭加或迭代求出通项公式(很多练习中出现过此数列,写出其通项公式并不难,难的是再依次取出该数列中能被5整除的项),继而探究归纳推理,写出新数列的第2012项和第2K-1项.很多学生面对该题望而却步,畏难放弃.
解答过程如下:an-an-1=n,迭加,an=n(n+1)/2,三角数依次为1,3,6,10,15,21,28,36,45,55,66,78,91,105,
120,…
由此知,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每五个数中出现两个,即每五个数分为一组,则该组的后两个数可被5整除,由于第2012项是第2012个可被5整除的数,故它出现在数列{an}按五个一段分组的第1006组的最后一个数,由此知,b2012是数列{an}中的第1006×5=5030个数,故答案为5030.
(II)由于2k-1是奇数,由(I)知,第2k-1个被5整除的数出现在第k组倒数第二个,故它是数列{an}中的第k×5-1=5k-1项,所以b2k-1═1/2(5k-1)(5k-1+1)=5k(5k-1)/2,故答案为5k(5k-1)/2.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由题设得出相邻两个三角形数的递推关系,由此列举出三角形数,得出结论“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每五个数中出现两个,即每五个数分为一组,则该组的后两个数可被5整除”,本题综合性强,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本题着重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合情推理,探究问题的能力.
再如第21题:设A是单位圆x2+y2=1上的任意一点,L是过点A与x轴垂直的直线,D是直线L与x轴的交点,点M在直线L上,且满足|DM|=m|DA|(m>0,且m≠1).当点A在圆上运动时,记点M的轨迹为曲线C.
nlc202309011158
(I)求曲线C的方程,判断曲线C为何种圆锥曲线,并求焦点坐标;
(Ⅱ)过原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曲线C于P、Q两点,其中P在第一象限,它在y轴上的射影为点N,直线QN交曲线C于另一点H,是否存在m,使得对任意的k>0,都有PQ⊥PH?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教材选修1—1的第34页的例2,是将单位圆均匀压缩为椭圆,用代入法求其轨迹方程,与该考题何其相似,并且此题第一问对m的取值分类讨论,得到不同类型的圆锥曲线,这与2011年湖北卷(文史类)第21题的第一问又如出一辙,但第二问今年考查的是一个定值问题,需要考生有很强的运算能力.与网上给出的第二问的解法1对比,解法1:如图2、图3,?坌k>0,设P(x1,kx1),H(x2,y2),则Q(-x1,-kx1),N(0,kx1),直线QN的方程为y=2kx+kx1,将其代入椭圆C的方程并整理可得(m2+4k2)x2+4k2x1x+k2x12-m2=0.依题意可知此方程的两根为-x1,x2,于是由韦达定理可得
-x1+x2=-■,即x2=■.
因为点H在直线QN上,所以y2-kx1=2kx2=■.
于是■=(-2x1,-2kx1),■=(x2-x1,y2-kx1)=
(-■,■).
而PQ⊥PH等价于■·■=■=0,
即2-m2=0,又m>0,得m=■,
故存在m=■,使得在其对应的椭圆x2+■=1上,对任意的k>0,都有PQ⊥PH.
但在考试时绝大多数学生联立了PQ方程与椭圆方程,将P点坐标用k,m表示代入QN方程再与椭圆方程联立,试图用k,m将H点坐标求出来,结果面对一个极其庞杂的方程选择半途而废,只有极少数计算能力超强的考生才能完成此题.而在解法1中,设P(x1,kx1)就避免了这个问题.此题最简单的方法则是解法2——点差法.
解法2:如图2、图3,?坌x1∈(0,1),设P(x1,y1),H(x2,y2),则Q(-x1,-y1),N(0,y1),
因为P,H两点在椭圆C上,所以m■x■■+y■■=m■,m■x■■+y■■=m■,两式相减可得
m2(x■■-x■■)+(y■■-y■■)=0 ③
依题意,由点P在第一象限可知,点H也在第一象限,且P,H不重合,
故(x1-x2)(x1+x2)≠0.于是由③式可得
■=-m2 ④
又Q,N,H三点共线,所以KQN=KQH,即■=■.
于是由④式可得kPQ·kPH=■·■=■·■=-■.
而PQ⊥PH等价于kPQ·kPH=-1,即-■=-1,又m>0,得m=■.
由此可见,解析几何着重考查学生的运算与转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优化思维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思路,再进行运算,学生才能百战百胜.此题与理科第21题完全相同,仅分值相差1分,很多理科生对于解析几何都不敢恋战,更何况文科生.
很多考生做到第21题,已没有足够时间、足够的心境去做22题的第3问了,在选修“不等式的证明”中,用分析法不难得出,第3问实则要证明我们常用的一个基本不等式ln(1+x) 试卷沿袭了“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风格,试卷中以教材的素材为依据,经组合加工、改造整合和延拓提高而成的试题分数超过了90分.如16题与数学必修3第15页程序框图如出一辙;19题改编于数学必修2第29页习题A组第5题;20题以数学必修5第44页例2为素材加工而成;还有前面提到的解析几何题取材于选修1—1的第34页的例2的背景等.所以,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学生们都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落实,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问题背景,进行变式研究,进行整合开发. 只有把教材“吃透”,才能在考试中发挥优势. 责任编辑 赵玉渊 【2024湖北高考英语试卷】推荐阅读: 2024湖北高考语文试卷(word)01-19 202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07-10 湖北高考英语真题12-05 2024年高考数学湖北卷06-17 202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11-11 2022湖北高考语文点评10-11 湖北高考成绩查询10-26 2023年湖北高考作文12-08 湖北高考零分作文:“三”的启示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