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让课堂更精彩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互动让课堂更精彩(精选8篇)

互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1

从幻灯片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从网络整合教学到移动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保障。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平台和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由于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而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逐渐被教育界关注。

转变教师教的方式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三千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在网络中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那么,教师的课怎么上?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会长期不变吗?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受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主动构建者。1.课前预习,整理资料

以往,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课前预习。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来完成课前的预习。学生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资料,既可以使搜集的内容成为班级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上传至班级平台,教师通过浏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后带入课堂,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课上自主探究新知

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关的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信息,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仅凭文本阅读寻找答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所查信息的有效性。3.重难点处交流合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进行大量的讲解,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这种单向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乏味。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解决“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选择这些资料的理由。讨论中,学生有分歧、争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而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学生忽略的因素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指导。在这种合作的学习环境下,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4.课后拓展延伸

课内研究时间终归是有限的,网络提供的时间、空间更为广阔。教师提供课外研究的参考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搜集、拓展相关的材料,学生会把自己课外学习的收获通过平台发表到全班讨论区,不仅实现了知识的积累运用,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例如,在《彩色的非洲》一课的教学中,课后布置的拓展作业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关于“亚洲”的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大洲的风土人情,并将自己的收获上传到班级平台讨论、交流。这些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让学生的互动活起来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的围墙,拓展了学习手段和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学生是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的。1.带着问题,自主性学习

在“一对一”数字化语文课堂上,打破了“问答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上传平台交流感受,在人机交互、协作交流中学习。《彩色的非洲》是一片略读课文,在执教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关于非洲的资料,了解非洲的多姿多彩。在主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了解了非洲植物、动物、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2.互动交流,探究性学习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仅凭文本阅读、有限的课件演示是很难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搜集的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资料,大大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例如,在《颐和园》一课教学中,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颐和园,不了解颐和园的样子及其布局特点。在学习汇报中,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亲眼目睹了颐和园的布局特点,对颐和园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朗读相关的语句,文本的描述与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浑然一体。3.读写联动,合作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读写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忽略了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评价。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上传到小组讨论平台中,引导师生、生生间进行互动交流。例如,《长城》一课中“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教师播放短片,引导学生联想: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是怎样把巨大的条石搬上这陡峭的山岭? 此时,教师顺势让学生把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长城的赞叹发表在小组讨论区。当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时,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让学生的心灵亮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习惯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呈现方式。而“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文本和声音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1.前置作业布置,未学文,先有感

一篇再美的文章,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也不会产生共鸣。“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到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互动交流,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七律 · 长征》一课时,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到网络中搜集关于长征的资料,并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进行交流、讨论。当一张张经典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一句句赞叹的诗句通过学习的平台展现在学生眼前时,长征的印象也就定格在孩子们的脑海之中。2.课堂互动交流,课正行,情愈浓

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入情入境地充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课文内容距离学生较遥远,文中所描写的“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句,学生是难以通过读书所能领悟的。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校本教材学习资源,学生边读书边勾画,遇到不懂的问题,打开学习资源查看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课后作业拓展,课已尽,意犹存

互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2

一、实施互动教学, 让学生由被动为主动

实施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 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比较少, 加上一些课文讲述的内容与背景离小学生的生活久远, 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 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而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时, 小学生就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不能采取其他办法?司马光有力气把缸砸了吗?等等问题进行了质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于是就把课本内容改变成课本剧来让学生进行课堂中互动。在班级中选择多名同学扮演文中各个人物角色, 这样, 每个同学思考自己的角色。特别演司马光的同学要考虑如何去营救落入水缸中的伙伴, 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不容许考虑的太多。在急中生智的情况下, 毅然决定把缸砸掉。通过大家的互动, 用直观的课本剧让学生得到了启发, 从而多课文中人物特点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这种互动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化为主动。

二、在突破重难点时,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 这就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成绩好的学生对难点问题理解的半信半疑, 自己都觉得没把握;成绩一般的学生有的一知半解, 有的似是而非;学习较差的学生则更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真理愈辩愈明。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你一言我一语, 难题中的“真相”就会慢慢地被揭开。互相交流的过程就是相互启发的过程, 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让教学中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 很多同学不理解蔺相如的做法。提出为什么不采取其他办法, 却一味的忍让。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当面告诉廉颇。就这个问题, 可把全班同学分成“两派”, 一派是“廉颇”方, 一派是“蔺相如”方。随后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了好长时间, 大家还是觉得从“第三者”的口中告诉廉颇, 蔺相如真正的意图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样的效果比蔺相如直接说出来要好。

三、根据学习需要, 开展不同形式小组互动

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教师在开展课堂中的小组互动, 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开展形式不同的课堂互动活动。要针对不同的课题, 采取不同的分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 学习小组应由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等具备各不相同因素的同学组成, 以4人一组比较好, 在每一次的合作学习开展之前, 小组成员都要进行分工, 明确各人的职责。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分组形式:差异组合式, 即在同一小组中既有优等生又有后进生;男女搭配式, 不同性别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各不相同, 往往产生互补效应;自由搭配式, 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兴趣爱好相同, 有利于合作交流。不同形式的灵活分组, 使学生没有永远固定的伙伴, 获得了和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交流的机会, 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 提高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群体意识。

四、启迪发散思维, 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

心理学研究理论认为, 大脑思维的创新其实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外化, 在知识的外化阶段, 大脑中要采取对思考对象进行扩展、想象、质疑、举一反三等方法。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认知目标, 不妨在师生之间开展相互之间的互动。使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 在朗读课文后学生的复述中完成了初读课文的要求。但是, 很多学生感觉这样的过程让兴趣意犹未尽。对课文中老虎与狐狸的思维没有弄清楚。于是就开展老虎与狐狸之间对话的互动, 很多男生争着想要扮演老虎, 都不愿意扮演狐狸。为了能让表演变得更精彩, 教师先引领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 认真的品味其中的对话。在分角色对话中讨论“神气活现”“大摇大摆”等词语, 来感受狐狸的狡诈;体会“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这些词语表明老虎被狐狸蒙住的神态。学生在分角色对话与合作表演中, 教师进行深入的点拨与引导。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 让每个同学都理解了狐狸之所以能骗取老虎的信任, 是狐狸狡猾的思维起了作用。

总之, 构建互动语文课堂是新课改理念实施的必然趋势。在互动的课堂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得到了发挥。在互动的过程中, 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让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课堂教学的氛围也变得十分活跃, 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巩固。

参考文献

[1]熊银祥.浅谈小学语文互动式阅读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9) .

[2]户利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互动教学[J].试题与研究, 2011 (11) .

有效互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围绕着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发挥学习主动性的互动教学。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得互动开展的风生水起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质疑提高互动的起点

互动是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多向互动,需要老师吃透新课程理念,深入浅出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有效地将重难点分解,以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进行思考、发现并掌握。因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经验去深入文本的充分预习,提出自己的质疑,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如七年级上册第八课《风筝》学习之前,我不仅让学生完成预习案之后,还要学生给课文中的一些自己认为有深意的字词句做批注,特别是那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点勾画,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些思考感悟,对那些搞不清楚的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质疑能力,所以他们提出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如文中的“我”为什么认为做风筝是没出息的?“小弟弟”做风筝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文末弟弟已经忘记了这些事情,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只得沉重着呢?

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提出,至少说明他们对文章已经比较好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有一定的思考。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他们质疑的意识,同时巧妙引导并适当组合深化,在学习中就围绕这些学生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那么,这些学生会以自己能够提出全班讨论的问题而感到自豪,增强了学习兴趣,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被感染和调动起来。于是,我们的课堂互动就能使得学生兴趣昂扬,课堂互动能够和谐生成。

二、高效问题让互动升值

我们会发现一些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有的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师生互动的气氛非常的活泼。可这些互动的问题质量如何呢,学生在热闹之后获得了怎样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呢?

如果在初中的起始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很好养成的情况,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课堂教学“动”起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如初中语文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的学习时,我们可以就学生提出的字词理解,引导他们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对课文题目中的“山”的理解,想想有没有什么深沉含义?思考“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是否只写的是山的颜色呢?等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就能分析作答。

但我们的互动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那些目标鲜明,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指向明确的问题;具有引导启发性,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新旧知识勾连,能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学生思维、温故知新获得阅读情感的问题;扣住教学重难点,学生困惑难解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九年级的《口技》学习时,师生对“妇梦中咳嗽”探讨,妇人“咳嗽”,我们知道她在做梦呢?作者用“梦”字是不是就是错误的呢?如此,学生能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中发现作者描写手法的高超,体悟到“口技”水平的高妙。

三、关键互动生成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总有教学的重难点,即课堂学习的关键点。在教学关键的地方开展互动,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同时,懂得阅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文言文学习中,对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和赏析时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可以抓住文言篇章中能够以点带面的,突破一点就能使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的地方展开互动。在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学习中,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的理解,妙处赏析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单看这句话可能不懂什么意思,更感受不出此句话的妙处;但是学生如能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懂得“积水”是比喻“月光”的,“藻荇交横”用比喻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特点;那么,他们就能感受到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的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再如胡适《我的母亲》,学习重难点是品味语言、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其中“‘她的饮泣吞声……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一句的有效解读,就能让学生对学习重难点有所把握。如互动“这句话体现了母亲不袒护孩子,说‘打得好本身就含义让儿子进步的意思,那么‘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是否可以删去?” 如能有效互动解答,学生对该文的关键点就能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开展,需要我们老师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质疑能力,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着力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就会更精彩,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能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海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探究[J].新课程

(中学),2013(05).

[2]赵宝虎.师生互动共同学习 提高效率培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 快乐阅读,2012(31).

论文《质疑让课堂更精彩》 篇4

王 军 政

2010年12月22日

一、质疑,让课堂更精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

新课标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生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读课文,表层质疑

在预习或初读课文时,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表层的质疑。因为是初读,所以这些问题一般还较为肤浅,通过仔细读文或运用工具书就能解决。随着疑问的解决,学生所获得的主要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知识和感受。但有些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师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分类、梳理,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心里特别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以解决。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的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研读课文,深层质疑

质疑的深度与读者的能力和对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关。研读课文时,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们往往会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写作风格、精妙语句等进行深层的质疑,此时收获的主要是以理性为核心的思维和能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筛选,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让其自行解决。而教师应把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及学生个人自学感到困难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讨论。在生疑、释疑的矛盾中,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又会带动质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深层质疑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桂林山水》时,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总——分”的结构特点,知道分述部分又紧紧围绕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展开描述。学生在读中自然感悟到两段文章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但有学生提出“课题是‘桂林山水’,理应先写山,再写水,而文中恰恰相反。是不是像这种‘分述’部分的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这时,我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桂林山水》开头写到:“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所以“分述”自然先写水,再写山。

三、深读课文,联想质疑

学生在深读课文时,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区别、迁移产生的是联想质疑,从而生成的主要是以运用为主旨的新情境和新方法。此时,学生对课文的质疑是高层次的质疑,如果学生能不唯书、不唯师,就必然会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当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深层次探索阶段时,教师要适时启发,提供更多的机遇,让学生进行探究质疑、联想质疑。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随着质疑问难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够从不成熟、肤浅的阅读质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联想质疑,同时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高层次的阅读鉴赏。记得在教学

《称象》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共识,曹聪很聪明!这时,一个学生出人意料地提出:“我就觉得曹聪并不聪明!曹聪的办法虽然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头,石头笨重不好搬动,既费事又耗时。我想用人代替石头,人听指挥,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个个走上船,等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然后把每个人的体重加起来,这样称象多省力啊!”这时,我立刻鼓掌说:“多好的办法!你比曹聪还聪明!”然后马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这下,同学们大受启发,不再拘泥于课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说,我不用石头,也不用泥土,因为泥土就在岸边,取泥方便;有的说我既不用石头,也不用泥土,因为河里有的是水,把水装入船中不就行了吗?有的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议论开了。总之,质疑大有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教材,抓住时机,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适时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学到新知,又发散思维。

二、质疑答疑的训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布局谋篇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质疑解难”的做法: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从而看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

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又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了

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板书)请看第8课。”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黄鹂和山雀》一文,写黄鹂和写山雀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2)黄鹂捉卷叶虫的本领怎样?从哪看出来?再引导学生讨论,理清卷叶虫、黄鹂、梨树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提什么,再提什么。然后

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二部分(写山雀段),思考应先清楚两个什么样问题,并用幻灯片提示:(1)为什么说____________?(2)________捉________的本领怎么样?从哪看出?结果表明,这样引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提问迁移,效果很好。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

到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方法。

二、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一般地,课前的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 欲望;疏导型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课中的深究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究探索,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而课后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

质疑训练,还可采用以下方法:1.“每日一问”

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2.及时解疑,分类作答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步。教会学生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帮助学生质疑解疑,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伺机诱导,授之以法,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提高质疑兴趣和质疑技巧。

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资料自己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讨论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讲解说明。在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前后左右互相交流,大声争辩,允许师生互相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

信息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5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尤其是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课堂变得更精彩、丰富,这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91

一、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感兴趣才会做得更好。因为在兴趣的驱使下,人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没有成就感。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身语文课程就很单调,如果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厌烦心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展现多姿多彩的场景,让学生不再受课本的限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领悟课本中的内容,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Z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计划地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面变得更宽,接受知识的能力变得更好。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加入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生活中听过或者见过的现象,使学生能在学习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广泛的内容,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速度,同时使学生的知识面在初中阶段达到一定的水平。

(三)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语文教学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很枯燥的,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使其变得很丰富。学习语文,不能只靠课本上的内容,需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语文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结合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出去,才会积累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能为课堂传递更多的信息,通过为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播放课文的朗读,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整理归类的生词、生字和读音,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对比,并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知识。这种教学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形式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展现一定的场景,这样文章中出现的风景尽收眼底,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唤起学生的意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新语文教学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关键。而这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众所周知,传统的家长式教学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接受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提供多种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创新语文教学课堂,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总结归纳,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精彩,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但是,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就达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能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彼此互动和交流,才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理清思路,把自己不理解和掌握不了的内容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学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以信息技术为主而教材内容为辅的局面。

(二)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备课

备课是每个教师都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才会在课堂上把精彩的内容展现给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将课本内容的精华提取出来,适当加入一些课外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课上的内容,还丰富了课外的知识。学生懂得多,就会更愿意学,从而调动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要以学生实际为主

在语文课堂上要运用信息技术,但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因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并不能反应教学水平的高低,课件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也不能代表教学水平的高低。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都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和接受能力着手。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文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教学的目标。面对生动的画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优化课堂,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还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学生“展示”,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6

学生“展示”,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文/许 媛

摘 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动力效能。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展示;方法意义

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我们学校也以独创的“261”教学模式而声名鹊起。在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261”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展示”:学生分组完成教师的任务,把题目的解答先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向全班同学进行解题思路分析,之后教师点评。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活动方式,也是数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历程。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展示”,就是让学生经过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后,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清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说出问题的答案和延伸,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自我展示”把学生从“被动听”推到了“主动说”的地位,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群言堂”,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全面达成数学的教学目标。

“自我展示”活动保证了学生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符合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旧知,获得了新知。为保证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展示的.内容教师要计划好,安排好,不能太随意。教师要充分备好课,想学生所想,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以及从容面对各种随机情况。(2)教师要多通过自己的思维来示范,否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效果就像是被教师灌输。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先从感悟到模仿,再而掌握运用。(3)展示的内容要有参差性,难度先易后难,程序先课本后课外,知识先点后面,数量先单一后成批,广度先封闭后开放。这样安排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及时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信心。(4)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全面参与进来,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

数学自我展示活动,是教师创设机会让学生品尝数学学习成功感的良机,给学生创设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机会,使学生在“展示”中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解题认知链,养成反思的习惯。学生“自我展示”为师生数学交流提供了平台,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让他们自觉地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加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扩大数学教学的交互性,进一步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充分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新课改教学理念。抓住教学契机,开展“自我展示”教学活动,让学生洋溢灵动,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方家鸿。数学“说题”活动的过程与方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04)。

[3]殷伟康。学生“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数学教学研究,2010(07)。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杜桥中学)

师幼互动——让幼儿教学更精彩 篇7

理论上有共识:其实, 大家对于师幼互动都已经有了许多共识, 我们大家知道“师幼互动就是要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就是要优化师幼互动的方式, 就是要形成教师与幼儿间的交互影响, 等等。

实践中有困惑:在实践中, 我们常常百思不解的就是一直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同样一份经典的活动方案, 由不同的老师执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活动状态。也就是再经典的教学活动也会“拷贝常走样”。比如:经典教案在实施中走样;教师预先的设计与现场的做法走样等。可见, 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除了制定合适的目标, 老师在教学现场的师幼互动水平、处理预设和生成的能力, 可能都是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 我逐渐地琢磨出三个小方法, 那就是:以“问”助动;以“境”推动;以“应”生动。

一、以“问”助动——是以设问、追问和巧问帮助师幼互动

也就是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运用问题的前期预设、及时追问和现场巧问等方法, 对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起到帮助的作用。在大班“有趣的线”活动中, (幼儿纷纷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和找到的线带到幼儿园。) 我设计了一个预设提问:“你找到了一根怎样的线?”孩子说:“我找到了一根棉线。”“我找到一根橡皮筋线。”我们可以发现, 此时幼儿的表达只停留在线的不同名称上。教师及时加入一个追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你带来的线?”回答马上丰富起来:“我的是一根黑黑粗粗的电源线”, “我的是一根黄黄扁扁的礼物线”, “我的是一根又细又白的棉线”。一句现场简单的追问, 立刻将孩子的表达从不同线的名字引向了关注各类线的明显外观和特征。

在游戏“比比谁的线最短”中, 孩子们七嘴八舌, 争论不休。我及时地加入一句现场的巧问:“那么用什么办法可以立刻、准确地知道哪根线、谁的线最短呢?”从孩子短短几句话的回答中, 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在借助巧问后的思考和梳理, 他们找出了比较线的长短的几个关键要素。如:拉直每根线;线要排队;必须头对头, 也就是起点相同;还要比一比和量一量, 等等。

在教学现场, 教师适时地抛出一个巧妙的问题就能及时地将孩子零碎的经验进行自我的梳理和归整。

二、以“境”推动——是以情境和教学具推动师幼互动

也就是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认知特点, 变换生动有趣的情境、巧妙地改变教学具的运用方法, 吸引幼儿, 从而成为推动师幼互动的动力。同样在“有趣的线”的活动中, 考虑到情景对教学互动的推动, 在教学的开始, 引入的就是我的一个小戏法, 我将一根长长的线当场一剪为二变成二根, 最后又使它成为一根完好无损的长线。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 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更激起了他们对教学后续活动中各种各样线的关注和兴趣。

在中班“水果多又多”的教学活动中, 我考虑到教学具对互动的影响, 在媒体演示“看一看、猜一猜、记一记、找一找相同的水果在哪里?”以后, 又出示了一幢双开双关的水果房, 孩子可以直接操作, 玩一玩猜找水果的游戏。改变教学具单一的屏幕呈现方式, 将孩子的看猜水果、记忆水果变为直接的、真实的操作游戏场景, 以达到推动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的目的。

三、以“应”生动——是以有效回应生成新的互动

也就是快速判断教学中的活动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 及时应对教学现场产生的问题, 及时回应幼儿, 从而生成起更新的互动和更有效的互动。

同样在“水果多又多”的活动中, 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教师与幼儿一呼一应的游戏模式, 他们提出了“我的游戏我做主”的想法, 于是我运用了生生互动的场景。我用口型告诉了所有孩子要摸的水果名称, 然后让所有的孩子通过描述水果的特征让同伴听和猜。在这样的生生互动中, 孩子们自己主动遵循着规则、及时地互补、有效地推进着游戏。

推动师幼互动的方式可能还有许多, 比如:师生间流淌着的自然的情感;教师的语言、神态、举止给予孩子的暗示, 等等, 但更多的时候, 教学现场还是不断地带给我新的困惑, 包括如何来回应幼儿在教学中常常“节外生枝”的现象等。其实, 只有建立在贴近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基础上的生生互动, 才是最有效的, 也是最积极的。

让课堂更精彩 篇8

一、给学生充分体验的时间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代数领域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课堂上,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教学例1: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生1:可以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得2枝。

生2:可以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5枝。

师:现在老师请小组长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组里的每一个人(每组4人),每人可以分到几枝?

生3:10枝铅笔平均分给4人,还有2枝不好再分。

生4:必须先拿走2枝才好平均分给4人。

师(追问):为什么这2枝铅笔不好分呢?

生5:现在只剩2枝铅笔,我们组却有4人,给谁都不公平啊!

师:那你们的意思是必须把这剩下的2枝铅笔放在旁边,才公平,才能平均分,对吗?(学生一致同意)现在你们还能再分一分吗?

(由于有了前面的讨论,学生很快知道10枝铅笔也可以分给3人、6人、7人、8人、9人)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浅显,但要让学生真切理解某个问题的内涵,还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验、去领悟。试想:如果没有前面不好分的体验,又怎能使学生明白余数的含义?如果没有前面把不好分的放在旁边,又怎能体验有余数的除法也是一种平均分?

二、别过早地表扬学生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用竖式计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并想到商的思考过程,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很快得到: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2)盘,还剩(1)个。教师写出横式:7÷3=2(盘)……1(个)。

师: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

生1:我根据口诀二三得六想到的。

师:你真棒!还有谁想说说呢?

接下来,听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这种结果虽然是我最希望学生懂得的,但却不是我需要的,因为它只是个体的思考。那么,充满个性的回答为什么没有了呢?学生们都是这样想的吗?不一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过早地对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得到一种暗示:这个答案是最佳的。这个看法在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的课堂上得到验证。

反思:一个好老师,从不吝啬表扬,但表扬应适时、有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很有依赖性,在他们心目中,老师的表扬是无上光荣的。这种唯美的回答只是为了迎合老师满意,而失去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细小,但如果教师不细心地加以审视和校正,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异化成一种心理上的迎合,作为课堂上的激励手段,这样就会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构成了负面影响。

三、走出课堂的意外收获

进入二年级认数的学习后,出现了这样一些带单位名称的数:400米、200块、279棵、132厘米、302号……学生真的能描述出这些数字所表达的空间意义吗?请看下面这道题:1圈跑道长400米。女孩说:我再跑100米正好满1圈。男孩说:我要跑2圈。请问:男孩要跑多少米?女孩已经跑了多少米?

本题提供的信息很多,如果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出图中小朋友对话的含义,也能独立解答问题,但学生学会的仅仅是解题。把这道题先搁在一边,活动课到了,我对学生说:“小朋友们,我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快到了,我们今天一起跑步好吗?”(学生开心地喊好)“谁知跑道一圈是多长呢?”有的猜50米,有的猜100米,有的猜200米。我告诉学生是400米时,他们都有点惊讶,因为上学期他们测量过教室长是6米。“现在我们就从这棵树开始吧。”跑了大约300米时,告知他们:“前面还有100米,加油啊。”一圈下来,学生个个都气喘吁吁。我又鼓励道:“体育节我们班想不想拿第一?我们再跑一圈好吗?”回到教室后,我问:“同学们,跑完步,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老师,400米好长啊。”“还有100米的时候,我就跑不动了。”“刘翔真了不起,跑得那么快!我们跑得真慢。”……因为了有这次真切的体验,学生对题中关于已经跑的米数和还要跑的米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得非常清晰。

上一篇:自我认知能力测试下一篇:企业中层竞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