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共9篇)

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 篇1

尊敬的王副、何主任,亲爱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四月中旬我和张慧老师一起去南京参加了第20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观摩盛会。在这里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现代与经典是一场中国文化的盛宴,是一次与经典文化的相约。我第一次来到六朝古都南京,第一次走进现代与经典,感受语文,品味阅读,心生太多感动。两天半的时间里,我们一共听了11节课,如此近距离地聆听名师们的课,领略大师风采,让我受益颇多!

接下来,我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和大家分享。

一、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李白与美酒》

《李白与美酒》是苏教版六年级的教材。课开始,以李白酒仙美名的由来这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选取一首代表性古诗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得出李白是借酒吟诗的诗仙。接着学习得意时饮酒的代表作,讲述了李白对陶渊明的敬仰,最后学习失意时饮酒的李白《将进酒》,抓住了李白悲、欢、乐、愁的情感主线,了解李白如此爱饮酒的原因。孙老师这节课用的是自己学校的学生,从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李白的资料。他们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厚重的古文底蕴,以及思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的强大,这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近年来,很多名师都开发了自己的课程,在自己的课程领域里进行语文研究,这个班的学生就是在孙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的学生之所以能破茧成蝶,和孙老师的潜移默化是分不开的!这节课从文化的角度唤醒了学生的情智,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这篇文章主要通过种树人的做法,感悟到人生中的“不确定”。我们都知道世事无常,那是因为经历的多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的话,如何让他们理解这个道理呢?王老师抓住了“不确定”这三个字,不断延伸扩展,立足于文本,更联系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还列举了陆羽、慧能、玄奘三人的一生。更加深入地阐释了人的一生充满了不确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什么叫世事无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怎样面对无常。新闻上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动辄就自杀跳楼的报道,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像王老师一样,多一些人生观的教育的话,那这样的惨剧就会少一些。上面列举的三个人是作家林清玄一生最佩服的,从他们人生中的不确定最终悟出“当幸福来了就享受幸福,痛苦来了就直面痛苦,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课堂上,每一个知识点的出现,不唐突、也不灌输,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篇课文,我教了无数遍,从未把它和佛法联想到一起。王老师将本课中的不确定,与佛教的无常相联系,指引现代人以修心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课的结尾一首空灵的《醒来》在我们的心间荡漾开来,让所有人的情感在这瞬间迸发,了悟那一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

三、赵志祥老师执教的《渔歌子》

这次是第二次听赵老师的课。喜欢赵老师的直接、坦白,道出了很多普通老师的心声。他说:男老师要慎学王松舟,因为他的底蕴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男人学他的皮毛往往就学坏了。女人要慎学窦桂梅,学不好把自己弄得疯疯癫癫,没有她的底蕴,只是学教案是无法学到的。意思就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做精彩的自己就可以了!赵老师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之人,是一个充满教学智慧的引导者,从容中又不失大气,充满了亲和力。一首《渔歌子》可以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教学有声有色,声色一体,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学生思维的火花是需要被激发的,赵老师做的就是用自己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赵老师优哉优哉教古诗,学生优哉游哉学经典!

这次活动中,除了阅读教学之外,作文教学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非常有幸聆听了台湾沈慧芳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大树,你给我记住》,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台湾的教育特点,我才知道语言柔美并不是林志玲的专利。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课堂上,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大的亮点就是游戏的趣味性,积极设置多种游戏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有张祖庆老师的《微电影·微写作》教学,是一场唯美与浪漫的盛宴,通过看微电影,教给学生写影评的方法。这样的习作教学,我们从来没有过。他为我们开启了写作的一个新天地。他的作文课打破了传统应试作文的模式,让我更加相信作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老师们,这次南京之行后我想了很多,名师的课堂之所以让我们望尘莫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阅读量,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功底。一个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位读书人。广泛地涉猎,我们的眼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独特,思想也越来越深邃,我们的课堂才会鲜活纷呈,课堂的驾驭才会收放自如。

我们在教学语文课文时,多是从技艺的层面去分析课文的主题、修辞、结构,教学中进行朗读的指导,读与写的结合等等,死死地抱住教材不放。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形式所迫。梦想和现实之间隔着一道鸿沟。所以,我很迷茫,也很困惑,我们的语文到底应该怎么教?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 篇2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 盲目人为建构经典的历史合法性与合理性, 即经典的建构是否基于人类认知的需要, 黑格尔坦言:“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 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 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 (3) 对于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而言, 经典乃是一种启蒙、召唤、塑造, 跨越时空的创造性, 是一种认同的想象。

经典的建构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 也不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认定的。“那些具有经典或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 但是自后现代转向以来, 面对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大师缺场的尴尬, 我们更相信经典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跨越时代的过程, 是历史集体认同、多种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之比较

关于经典的定义, 前人已论述颇多, 本文不再赘述。文学与新闻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 其关于经典的标准也许会有不同, 但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 脱胎于18世纪英国文学的新闻学始终都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必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即“……经典的作品必须首先具有原创魅力”。 (5) 但是为何在当今中国新闻学界新闻经典的建构不温不火, 除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束缚之外, 恐怕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时间上来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几乎同时诞生, 且处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之下, 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让我们回到经典性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来考量,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特质之外, 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相异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思想启蒙的划时代意义, 这一点中国现代新闻经典不能与之比肩。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许多领域重构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康德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维新变法运动, 后经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阐发, 意图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特征的共和政府。

自明末清初以来,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特别是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西学在东方的传播贡献颇多, 西学东渐局面日盛。“五四运动”前期, 中国思想界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祖宗之法, 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了挑战, 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自创始起, 新文化运动就显示了其激烈的批判精神, 批判矛头直指封建儒学,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 高呼要打倒孔家店的旗手则首推文学。1917年, 《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自新文化运动至整个20世纪20年代, 在一种全新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感召之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集体建构开始了对封建守旧思想观念的颠覆并开始树立一种以重新发现现代人独立价值观与生命体验的意识形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 这种意识形态对现代中国整体演进的最大促进作用即是对国民的启蒙。“启的不是家族体系的‘子民’之蒙, 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民’之蒙。” (6)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国民的启蒙是基于对人的灵魂的拷问与重塑, 并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了偌大的具有封建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性转变, 在“求新”、“求变”思潮的冲击之下, 国民迫切需要的是立足于社会改造、精神更新、人的现代性转变的领航者,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恰恰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

反观同时期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此后涌现出一批新闻学经典作品, 如徐宝璜的《新闻学》,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由黄远生友人林宰平编辑的《远生遗著》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新闻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为何未能担当起像文学一样思想启蒙的引领者的角色, 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新闻学传入中国不久, 发展并不成熟, 还处在向国外学习以及自身探索阶段;其二, 这些著作本身或者是对当时历史政治现状进行宏观的客观描述, 或者是有关新闻采访方法及新闻思想的介绍, 两种都没有对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三, 最重要的恐怕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国度, 新闻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未普及, 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或报人, 有着根深蒂固文学情结的国人更认同文学的表达方式。

经典的建构有赖于经典本身的多元阐释空间, 这种阐释是基于对经典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意蕴的多重解读。也就是说, 经典的建构过程并非单一方面的结果, 除了经典文本本身具备经典的特质以外, 还需要有后人给予经典的多元阐释。“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互动的结果。” (7) 当然, 二者之中, 文本所具有的经典性才是根本, 这种经典性体现在文本作者对世界本身深邃的思索与追问, 并且能够穿越时代的隔膜激发后人的想象。

相对于文学, 新闻首要的特点是真实, 新闻专业主义所信奉的是客观、真实、不带偏见地报道新闻。以备受新闻学界所推崇的《西行漫记》来看, 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新闻学著作, 同时也蕴涵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果它比大多数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 那是因为它不单单是抢先获得的独家新闻而昙花一现, 更深的理由则是它客观地记录了许多永恒的历史事实。” (8) 然而正是其不容否定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限制了《西行漫记》的多元化阐释空间, 作为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 《西行漫记》被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 对其意义的表达只有一种解读方式, 即作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的价值而存在。

与之相比,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则构成了一个意义表达空间非常广阔的张力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于五四运动狂飙突进的历史背景之下, 对封建儒学的彻底否定与批判在当时曾招致诸多质疑。除了对封建残余的批判之外,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镇在于对“人”的重现发现, 是一代知识分子不断地在矛盾和苦闷中思索的结果, 他们的表达与诉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摹写, 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意蕴与文化内涵的逐层解剖之上, 他们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的结晶, 已经创造了堪称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经典, 它是这个时代人民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 它已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最高水平, 无论今后的历史会进步到什么程度, 当人们需要了解20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命运、苦难、境况、挣扎以及情感方式时, 他还是会打开现代文学的著作。” (9) 不同的读者在对经典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都会获得各自的审美体验,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每个中国读者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并进一步反思个体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而且这种反思是随着历史发展向后无限延宕的。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

随着新闻学科的逐渐成熟,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也开始凸显。焦虑的表征之一在于新闻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地位。

从历史上看, 经典的建构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鉴于新闻学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位置, 新闻经典的建构更多地受到来自主流权力话语的影响。话语权力中蕴涵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将会大大强化新闻经典的建构标准, 甚至, 在这种标准建构下, 新闻作品本身的特质会退居次席。

受众的认同同样对新闻经典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大众文化的流行, 审美日常化时代来临, 受众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 主流权力话语的建构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解构必定会出现巨大的价值断裂空间。在这一点上, 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树立的“样板戏”的命运便可窥见一斑, 因此, 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所面临的是“动态经典”与“恒态经典”的问题。

处于夹缝中的新闻学遇到了相当大的困惑, 人为地强行建构经典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经典本身必须是开放性的, 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被阐释, 甚至被质疑。照此来看, 中国目前新闻学界所推崇的“新闻经典”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这与它们产生的历史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新闻经典本身大多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内容, 它们似乎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然, 由于新闻学学科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用文学经典的标准来衡量新闻经典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无论如何, 产生于同一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已经证明了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 (10) 照此来看, 新闻学的经典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的合法性建构——“新闻有学无学”论争新解》,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 (1) , 第52页。

[2]蔡尚伟、刘锐:《“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7) , 第152页。

[3]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第20页。

[4]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 《中国比较文学》, 2006 (2) , 第48页。

[5]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 译林出版社, 2005年版, 第5页。

[6][7]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3) , 第152页, 第150页。

[8]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1968年版自序。

[9]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42页。

经典与现代的全新概念 篇3

明丽雅致的白色大理石外墙,透明落地的大型玻璃橱窗,橱窗里卡尔·拉格斐最新一季的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简洁的线条彰显了简约与低调优雅的品牌内涵。

进入店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艺术家Jean-Michel Othoniel的装置艺术作品,金色与银色的不规则球形由Murano玻璃吹制而成,流光溢彩地从二楼垂落而下,令人不禁想起香奈儿女士几乎不离身的珍珠项链。

右侧是高级珠宝腕表区域。沉稳的黑和高贵的金交织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展示当季最具代表性的腕表与高级珠宝作品,以及新店开幕月的独家甄选作品。路易十五时期的古董壁炉,与巴黎Goossens金银饰坊精心打造的水晶灯互相辉映,更显雅致与华丽。

向左边移步,是灵感来自于香奈儿女士收藏屏风的Ribbon Wall,展示着最新款的手袋、配饰与服饰珠宝。

二楼是香奈儿高级成衣系列低调奢华的殿堂,温暖亲切的设计令人联想起了位于巴黎康朋街31号的香奈儿寓所。无论是雅致的斜纹软呢沙发,手工定制的地毯,还是经典的黑色、白色与米色衬托下的空间,都营造了亲切宁静的氛围。三个独立亦相邻的试衣间,提供舒适尊宠的试衣服务体验,更让客人在静谧中欣赏每一款设计的绝美创意与精致细节。艺术家WendellCastle的椅子,Thomas Fougeirol的艺术作品,Peter Dayton的山茶花艺术品,为整个高级成衣区增添了摩登与现代气息。

“现代与经典”观摩体会 篇4

首先非常感谢中心校及县教育局的相关单位给与我这次去南京参加“现代与经典”观摩学习的机会。转眼间,活动已经结束一周时间了,相关的听课笔记及心得体会也都大概整理结束了。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汇报,这既是对上级部门的感谢,也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对语文及语文教学的认识

语文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语文的教学不单单是帮助学生认几个字,识几个句那么简单,不单单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那么容易。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这是一个多么现实而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词呀!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语感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具备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语感的运用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这一点必须被每一位教师透彻地理解。

二、语文的课堂是一个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堂

为什么要把这一点单独拿出来写一写呢?因为这是本次活动给我的第一个震撼。

孙双全先生执教的《春联》那一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这一课是我以前执教过的课,更有助于我的比较。我依稀记得自己是按照传统的上课程序带领学生从头至尾分析这篇课文的。当时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可是孙老师完全采用了另一种教学的方式。他从名联出发,带领学生分析对联的特点,然后再带领学生参与到对对联这样一个活动中来。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对联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课文中存在的几副对联,是一举三得的事。这种新的课文讲授模式,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即弄明白这篇课文想让学生掌握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想培养学生怎样的情感?当你把握了这三点,对于任何课文的教学都会游刃有余的!但是,想要真正把握到这几点却是不容易的,它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知识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三、语文的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

管建刚先生执教的《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上。《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每天四问”,一般的老师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带领学生去理解,然后再带领学生分析“四问”的顺序安排。与管老师的教学内容差不多。但是管老师却采用了另一种教学模式。他一开始就别出心裁地找两名学生上台学着陶行知校长的样子做演讲,这在无形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他是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每天四问”的。“四问”分析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十分深刻了。最后,他又带领学生分析了“四问”的顺序。可以说,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独具匠心的,但是却很少有人采用他的这种方式,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更像是“程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教学内容,在问题解决中学到相应技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师生交流方式

下面我想谈谈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方式。这是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这也是素质教育特别提倡的一点。

我以前的语文课,师生交流主要体现在问题回答上。也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起立回答这个问题。这种交流是一种被动式的交流,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这次观摩课,让我看到了师生交流的新方式。比如说生字词的教学,教师会让学生给一个生字组词,并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这既引导了学生的思考,又体现了反馈。再比如,绘本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写了很多精彩的片段,然后他们会在课堂上集体赏析这些片段。在我以前的习作课和绘本课上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但是效果却并没有它们这样明显。总的来说,师生交流这方面的技能,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学生知识面

最后我想谈谈学生的知识面。这次观摩课,给我震撼比较大的是南京小学生的知识面。有些老师会说南京条件比较好,孩子有更多的优质的学习资源,这是农村孩子无法比的。这一点我承认。但是,将南京孩子的知识面上的优越性完全归咎于这一点是我无法忍受的。毕竟,现在的农村,买几本书的条件还是有的。但为什么农村孩子的书包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好的课外书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人指导,他们不知道该买什么书?南京的孩子看过很多的书,农村的孩子没有,这并不是硬件上的缺失,而是老师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觉得,以后应该适时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以帮助他们丰富知识面。

“现代与经典”心得体会 篇5

2010年5月14日到16日,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运河之都,韩信故里,母爱之都的淮阴,聆听了吴永军教授的《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赵志祥老师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薛瑞萍老师的《我们班的日有所诵》、窦桂梅老师的《朗读新解》等学术报告,观摩了王文丽、倪海霞、徐小童、赵志祥、孙建峰、周益明、薛法根、孙双金、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教学。短短两天半,感动多多,收获多多。

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回归”,从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简约朴实中体现着洗尽铅华的美。而在谈到自己的备课思路时,几位名师也不约而同地强调“简单”、“简约”。

本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理念是:文化、简单、原点。一谈“文化”。

“人文性”是语文固有特性,对此,老师大都耳熟能详。但如何体现,如何落实,一线的老师们,尤其是小学老师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则是很少具体思考,在教学中偶有涉及,那也是蜻蜓点水,过眼烟云,很少把它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来对待。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在“谈谈文化语文”的讲座中让我对语文的“人文性”有了醍醐灌顶之快感。语文中的“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许和语文学科强调的“人文性”大致相当吧。吴永军教授是从元素的角度来剖析语文中的文化的,他认为语文中的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精神品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判情趣。在精神品质方面,他特别强调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受此启发,我认为我当下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是:

(一)、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文化元素。

(二)、如何挖掘语文教材内和语文教材外的“文化”点,以此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和文化增长点。

(三)、如何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中渗透“文化”。二谈“简单”。

可能是因为本人性格使然,在本届上课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来自

深圳市教研室的赵志祥副主任。他才思敏捷,幽默诙谐,别具一格。在讲《鹿和狼的故事》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一语道破,赵老师的课几乎濒临上不下去的绝境,可他在“简单”原则指导下,实话实说,在学生已懂之点不再枉费心机,而是另辟蹊径,绝处逢生,使主旨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不断接受挑战与撞击,从而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在“语文教学很简单”的讲座中,赵老师强调了七点,分别是:环节简单一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简化一点儿;情感荡漾一点儿;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心态天真一点儿。他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例,整堂课,他只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慢写课题,营造窒息的气氛。二是谈话引导,唤起悲伤的情感。三是动情诵读,引发心灵的共鸣。我觉得此课设计很简单却很成功。关于简单,赵老师还有一个几乎是难以置信的说法,他认为:低段学课文,最好一个问题都不问;中段学课文,最多问一个问题;高段学课文,最多问两个问题。这真是够简单的。

三谈“原点”。

窦桂梅是我心中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名师了,这是此次听了她的《我的父亲叫焦尼》一课和讲座——“回到教学的原点”的深切体会。《我的父亲叫焦尼》是一本优秀的绘画读物,窦老师选了一本好书,关键是她又设计了好教案,她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言、动作,还关注绘画本在构图、着色后面的文学审美价值,教学层层推进,语言张驰有力,整个教学简单而又充满人情味、文化味,如诗如画,让人在如沐春风般的感悟中,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以提升。我想,这不正是与窦桂梅倡导的“回到教学的原点”相归一吗?。

窦桂梅强调:回到母语。其感言是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她还强调:回到儿童。她带队制订了小学语文阶段性质量评价手册,从而在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她提出“三个一”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当然还有一些难忘的片段,例:王文丽的《桂林山水》能设身处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及写作、读书方法的总结;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故事《巧女故事》使我们回味着最原始、最实在的故事;孙双金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提出“幸福是什么?”给学生,也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让我们学会

爱,爱自己,爱别人,真爱一次就够了。

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刘余璋 篇6

四月十三日,在龙岗区民办学校教研员林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学校全体数学教师有幸参加了“现代与经典”活动,与小学数学界的强老师,黄老师、齐老师,夏教授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了他们精彩的课堂。

紧张又充实的一天的课程学习,让我感到收获颇丰。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以学定教。今天的课堂对于授课的名师来说是陌生的课堂,因为他们对孩子一无所知。但是他们在课堂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贯穿课堂始终,无论是 齐老师对孩子们的“小某老师”的亲切称呼,还是黄老师请学生上台当主研究员,细节之处更是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展现的淋漓尽致。黄老师的一切从孩子的思考出发,大胆的放手、引导、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关注了更多的孩子,碰撞出来的、没有固定生存的教学亮点很精彩,让人回味无穷,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夏青峰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虽然朴实无华,但他独具的教学设计,看似无意实有意,看似自然实有心。

现代与经典的碰撞,不仅是教育模式的碰撞,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在现代与经典的课堂上,随处可见孩子们交流学习时擦出的智慧的火花,出现分歧时争论结果的唇枪舌剑。课堂已经真正变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里。

非常感谢区教研室组织的这次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才能当一名顺应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春蕾小学刘余璋

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 篇7

针对此课程的特点, 授课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产生兴趣,不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贵在应用。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逐本溯源”

实践在检验真理中充当唯一正确的标准。教学成功必然经历若干艰辛的探索,披荆斩棘,吸取经验,收获教训。为改善现代汉语课程尴尬的教学局面, 首先要在以往教学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往现代汉语课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一统课堂。突出问题,害怕知识传授得不全、不深、不透,从而引起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一系列弊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根本办法是转变角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逐渐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教学双方互动起来,形成思想上的交锋,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如何清晰记住那些深奥的语言理论、庞杂的语言细节,如何用理论指导语言实际运用,成为教育者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对外汉语专业较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在大学一年级同时开设现代汉语课, 但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决定了相同课程在教学方面不可同日而语。笔者一直从事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究。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 还是现代教育学界恒久不变的话题, 并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以往“一言堂”的传统模式,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助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的初衷,并具备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研究的能力。对培养新世界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启发。

因此, 研究如何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三、启发式教学经典教学案例设计

在现代汉语教学实践中, 笔者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

以“方言”专题为例。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黄廖本的《现代汉语》(增订5版)。教材绪论部分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7个区———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话

6.闽方言

7.粤方言1

以往教学只是单纯将各个方言区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听过后根本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后来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步骤

1.提前布置作业。

首先,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了解七大方言的具体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

其次,以学生自己家乡为标准分为7个小组,学生以小组成员身份出现。

再次,让学生利用各种灵活形式,如小品、歌曲、人物对话、访谈、情景剧……再现七大方言的特色。

2.教师授课

上课时,先简单介绍方言的概念,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方言区划分的不同观点。

其次,重点举例分析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

3.学生主导

教师介绍的内容在15~20分钟内完成。剩下的90分钟完全交给学生, 让学生按照提前准备好的分组以各种形式介绍方言。每组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老师考查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

4.结语

总结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堂时间不允许,可给学生布置小作业,让学生写写心得体会,教师可以从中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经过这样的教学尝试,枯燥的现代汉语课程变得活泼、有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精神愉悦,相信学生在趣味中会把知识记忆得更牢固。现代汉语课程的探索不能止步不前,在今后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需更上新台阶。

摘要:现代汉语课程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具有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往现代汉语课显得枯燥无味,抽象晦涩的语言理论让学生望而却步。为了改善现代汉语课程尴尬的教学局面,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究。

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 篇8

一、对经典的传承——时空之间的错位

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后现代主义在电影拍摄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错位,1996年电影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呈现上给人一种现代与古典之间交替的错觉,如在此名著中最经典的“阳台会”,罗密欧在舞会上见到朱丽叶之后,来不及更换衣服就跑到朱丽叶的窗下表白,观众在这段电影中依然可看到朱丽叶那古典式的窗台和藤蔓,还有她那走出来时一袭典雅的长裙,好像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时代。[1]但是镜头一转,很多现代元素又开始出现在电影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波光粼粼的游泳池中的那段戏,正是融合了现代元素的精心设计,在唯美的电影镜头里,两人古典的爱情对白完全与当时灯光点点的场景布置融合在了一起,观众在欣赏的时候不仅感受到了中世纪的那种古典气质,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元素为这部电影带来的新的浪漫情怀。

在剧情上,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保留了原著中的基本剧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主线还是不变的,但是,作为视觉与听觉艺术结合体的现代电影艺术,其在时空的呈现上就加入了更多导演和编剧的主观性,在现实场景和声色效果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在电影故事的情节上,同样是讲意大利城市维洛那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之间存的对立,暴力冲突时常发生,但是命运却还是将前者之女朱丽叶和后者之子罗密欧安排在了一起,他们在舞会上的邂逅注定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唯一,一见钟情后的私定终身和家族仇恨缠绕在一起,这种纠葛和冲突必定会使他们的爱情成为仇恨的牺牲品。最终命运还是没有眷顾这一对可怜的爱人,他们还是双双带着彼此的爱情离去。但导演在情节和台词上保留了原著中古典的气质,并在此基础上为莎士比亚和罗密欧穿上了一层现代时尚的外衣。原著中的唯美、暴力和浪漫,在这部电影里同样得到了保留。这是导演对于莎翁的尊重也是对观众情感和认知的尊重,电影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到原著中暴力、唯美、迷幻而又浪漫的气质,只是在时空方面,导演有意而为之的错位,使后现代主义的元素为这部电影加入了更多的后现代主义气息,迎合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主流趋势。[2]

二、对经典的颠覆——解构主义的特征

解构主义可谓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又一重要特征,这种解构主义是对固有僵化形象的反抗,破旧立新是其认知发展的动力,也是其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特征的核心精神力量。在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其名字的排遣就体现了一种脱离古典范畴的意识冲动,如其英文片名为“Romeo+Juliet”,这是有意地要和之前古典范畴内的“Romeo&Juliet”产生一种区别的表达,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曲线字体“&”被当今国际通用的数学语言符号“+”替代了,这是导演对于此片和古典范畴意义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种脱离表达,其背后是想告诉观众——这部电影不是所谓的经典意义上的电影,它有着不同于传统的颠覆色彩。

尽管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故事的主体情节方面保留了原著的概况,为观众在认知和情感方面保留了基础,但作为一部颠覆经典的电影,其在剧情方面又有着很多的创新意义。从故事情节的时空设定来看,影片中明显有现代社会的影子,如原著中的匕首换成了手枪,在任务身份的设定方面,导演鲁霍曼也进行了大胆更换,原著中的两大贵族家庭在电影中换成了暴力浮夸的黑暗势力分子,原著中的亲王也被换成了警察局局长的身份,并且在演员的选用上更是大胆地选用了黑人演员,由一位新闻主播负责莎士比亚原著中旁白的朗读。由此来看,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人物时空设定方面都进行了颠覆,更加迎合了现代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时代背景。其次,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气氛渲染方面突出了暴力的元素,在电影对两大家族的展现场景方面,也由原著中的街头混战转到了加油站,在枪战、飞车、直升机、爆炸等镜头的渲染下电影的火药气息更浓,也凸显了维洛那这座城的神经质特点。[3]很显然,导演这么刻意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商业电影的卖座要求,好莱坞商业大片一贯如此,另一方面,也是其个人电影艺术的表达,仇恨的力量在暴力的怒火中格外地有着视觉冲击的效果。同时导演在很多场景的设置都有着精心的策划,如那场罗密欧遇见朱丽叶的舞会,原著中的舞会是高雅而庄重的,但是在影片中这种原著的氛围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乱浑浊的淫靡气息,你看不到所谓的“贵族”的身影。在这种环境的衬托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单纯的邂逅就显得更加唯美,导演用一系列的特写镜头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内心的精神活动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为了使电影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导演故意增强了其生活化的表达,这一点在电影人物对白上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在莎士比亚的原著中,人物之间的对白就如同诗一般美好,很多配角的语言也都有着华丽辞藻的修饰,尽管在电影中人物的语言还保留有那种古典韵味的美感,但是在与各种融入了现代元素场景的配合中,很多语言显然已经在向现代语言开始迈进,由此看来,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原著有着很多的颠覆性情节,并在这些颠覆中实现了对电影意义的重构。[4]

三、对现代的写照——后现代主义逻辑

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思想表达方面有意地夸张了美国新一代青年中狂躁迷惘的情绪,立异的装扮、乖张的行为、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迷失、暴力与毒品等这些无意义的生活体验,都出现在电影的表达中,将现代美国社会中新一代青年的社会问题夸张地凸显了出来。如电影中两大家族激烈激战的局面,枪战和飞车在爆炸的背景中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导演运用现代电影表达手段和现代电影场景设置对莎士比亚经典的重新解读和瑰丽想象。除此之外,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剧中人物的服装设计、各种场景的设置、背景音乐的烘托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现代化的处理。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除保留了朱丽叶的纯真性格,还凸显了其为追寻爱情而勇敢追逐的精神,传统女性中的矜持与害羞在电影中被淡化,朱丽叶有着现代女性独立和坚持的个性,这正是对现代女权思想的体现。当遇到自己的真爱时她也会主动追逐。如在电影中朱丽叶为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意会在很多人的面前将罗密欧推入电梯而吻他,朱丽叶这种独立、自由、奔放的性格,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动作场景完全颠覆了观众对于传统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理解,各种枪战和飞车等现代电影语言和逻辑的运用,将这部电影带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视角内,在电影审美的表达上,深刻的本体不确定性是其展现出的主要特征,如电影中现代警察文化的元素直升机等的出现,两大家族之间的斗争明显带有现代黑帮势力的争斗特色,枪战和飞车等又是对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成果的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反精英主义的倾向,导演在这部经典著作的翻拍过程中,处处渗透着“历史感消失”的特征,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重要特性,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将这部原本发生在16世纪的故事场景推到了20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古老的悲剧爱情故事就在导演的镜头下产生了后现代化的特征和意义。也许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电影在深度方面被各种后现代化之一的元素冲淡了,但这也正是导演的电影表达手段之一,它是对当前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反应,动作、语言和场景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电影的剧情开始变得饱满,体现了导演对于“崇高”美学观的追求,它使电影在深度方面做出了牺牲,却在强度方面给了原著更多的注入,如罗密欧杀死提尔伯特的一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文学界和电影界都有着大批粉丝,经典原著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爱情的深刻,而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强度,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导演运用后现代的拍摄手法,也使得经典与当代大众文化实现了融合,从更深层面来看,观众也可以感受到导演对当代美国新一代青年问题的思考,是一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电影产物。

[1]李静.从文本到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其电影改编的对比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3]黄金金.在颠覆中传承经典——鲁霍曼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主义探析[J].考试周刊,2012(18):19.

现代与经典学习体会 篇9

――观摩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我有幸在江苏淮安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认为,这是一次交流研讨的盛会,我带着虔诚的心聆听了教育专家的报告,领略了专家名师的教学风采及现代与经典的完美结合绽放的魅力,感受到了名师的大家风范。这次盛会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名师的可贵,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课堂可以如此精彩,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种满足来自知识的积淀,文化的熏陶,灵感的激发,思想的启迪,理念的更新……

此次观摩,先后听取了吴永军老师的报告《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王文丽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及《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倪海霞老师执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徐小童执教的《画家和牧童》、赵志祥老师执教的《鹿和狼的故事》及《关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目送》及报告《我的教学观》、薛瑞萍老师的报告《我们班的日有所诵》、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巧女的故事》、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及报告《如何上好一堂好课》、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以及报告《朗读新解》、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及报告《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课程虽然安排的满满的,但是我的收获也是满满的,感触更是满满的。下面,我就几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课堂教学来谈一谈。

一、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王文丽)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越亮文章就越有吸引力。”还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些名言都朴素深刻地诠释了题目的主要性。王文丽老师板书了“桂林山水”后说:“林有两个木组成,一看到林子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答:树多。老师说:桂林很显然是什么树多?学生答:桂树多。老师说:是啊,桂林桂林,桂树成林。老师说:你们知道桂林在哪儿吗?学生都说不知道。老师就引导学生看地图,让学生知道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说: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走进美丽的桂林,去欣赏那里的山水。导入新课后,王文丽老师先让学生分别读流利“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波澜壮阔”等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峦”“澜”等字的意思。理解“峦”时,她边打手势边说:“一座挨一座”叫“峦”。学生正确地连线后,她相机引导学生读好短语。读“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峰峦雄伟的泰山”时她指导学生要读出气势来,读“水平如镜的西湖”和“红叶似火的香山”时她指导学生要读出美来。一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读得越来越好。接着,她出示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真秀啊”“真奇啊”“真险啊”等带有“啊”字的短语。“啊”在不同的字后读音不一样,要想读好难度很大。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啊”的音变尽管很难,但王老师很舍得下功夫。王老师范读后让学生读,尽管由于习惯使然,不少学生仍没有读对,但我相信王老师播撒给学生读好“啊”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就像在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的心中生根、发芽一样。读桂林山的“奇”时王老师建议大家读出自己的感觉;读桂林山的“秀”时王老师建议大家读出色彩美。在老师的点播下,学生能很快读得有声有色。

鼓励语言说得好,能给学生带来希望,带来动力,使他们更加乐学,思维更加积极当王文丽老师听了同学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后,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励你们什么呢?(稍停,笑)是关于象鼻山的传说。”可想而知,当老师放象鼻山的图片,朗读象鼻山的神话故事时,同学们注意力有多集中,这为他们自编骆驼山的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难怪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不少同学都能编出很吸引人的故事。

拓展延伸是教学内容的次要环节,拓展得好,使整节课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拓展得不好,往往本末倒置,甚至无功而返。以前听过的不少公开课拓展的内容太多,别说学生累,就连听课的老师也累,这样的课,谁会说扎实、高效呢?王文丽老师在让学生体会漓江水的“清”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漓江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的各不相同,有的说:看到了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它们正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说:看到了水里的水草在快乐地跳着舞。有的说:看到了小鱼在自由自在地嬉戏。还有的说:看到了江边绿树红花的倒影。这样的拓展,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漓江水的理解,我想,当他们在描写自己亲眼目睹的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湖、小河时,肯定会灵活运用!当强调“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时,王老师出示了古代和现代的文人墨客赞美桂林的诗句,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人们不但指现在的游客,还指古代的游客;不但指去过的人,还指没有去过的人;不但指中国人,还指外国人。说到这,她谈到了自己游桂林的经历,她说:“我也曾经去过桂林,走马观花地欣赏完以后,就匆匆地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外国人游桂林可不像我们一样,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着车子,一游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古今中外的人如此钟情桂林,可见桂林的魅力,的的确确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由于桂林山水是风景名胜,关于它们的实景很多,但在教学时王文丽老师并没有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欣赏,讲完课文时,王老师说:“桂林山水不但白天美,晚间也很美。”之后,她用了仅仅不足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夜景。这样的设计,一定会更加激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王老师的课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亮点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认真践行,争取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谁凶恶残忍,谁美丽善良?(赵志祥)

赵志祥老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学生都快乐。他坚持四点:淡化课文内容分析、搬开问答式教学这座大山、摒弃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对孩子要求肤浅一点,孩子们往往表现得深刻一点)。

开课伊始,赵老师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读写文中的十二个重要词语,接着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辩论上:狼和鹿,究竟谁凶恶残忍,谁美丽善良(这一段教学花费了50分钟左右的时间,尽管学生时常被这一辩证性的话题搞得晕头转向,赵老师认为真实的课堂教学允许出错,甚至鼓励出错。)最后,赵老师要求学生以一只狼或一头鹿的口吻给总统写信,实现文本的拓展与延伸。

“谁凶恶残忍,谁美丽善良?”带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是的“无限接近真理”的“是与非”的哲学思索。

赵老师本节课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跌宕起伏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美的享受、智的启迪、理的深入、情的震撼,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毋庸置疑,这是一节充满着情感和智慧魅力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很简单”的讲座中,赵老师强调了七点,分别是:环节简单一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简化一点儿;情感荡漾一点儿;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心态天真一点儿。

三、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窦桂梅)

窦桂梅老师执教了一本书——《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是绘画本,讲述的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父亲(焦尼)一起生活了一天的事情。

窦老师首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娓娓道来故事情节,穿插进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猜测,接着要学生聚焦文本语言中的一句话——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这句简单的表达的重复出现让我们感到了丰富的感动,为什么?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比较各种各样的语气、语调、神情,甚至配以动作。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细细地研习文本获得了深刻的感悟。既是绘本的学习,她又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言、动作,还关注绘画本在构图、着色后面的文学审美价值,要求学生站在画家的角度,从插图的细节处感受文字没有或者不能描摹的那份感动。教学层层推进,语言张驰有力,整个教学简单而又充满人情味、文化味,如诗如画,让人在如沐春风般的感悟中,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以提升。

回味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窦老师以一位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演绎着人世间永远无法割断的亲情。也许,我们的脸上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心里却是咸咸涩涩的。这“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也许,还可以叫做“回肠”吧!。窦桂梅老师的课热情洋溢,情节曲折,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总是超乎于常人的想象。分析透彻,引领到位,她从听、说、读、写、看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学习方法。她强调:回到母语。其感言是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她还强调:回到儿童。她带队制订了小学语文阶段性质量评价手册,从而在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她提出“三个一”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四、真实的课堂(孙建锋)

《目送》这篇文章内涵深刻,思想境界比较高,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上课时才初次读到文章的学生,真的比较难懂。但是通过孙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字字句句的品味,再加上他个人的情感渲染,课堂效果非常好。孙老师不愧是特级教师,从一言一行的细微中,处处体现出令人敬佩的细腻。比如,在理解“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一句中的“圈”字的时候,孙老师请了几位同学还与他合作表演,并引导他们说“圈”字的内涵,感受幼儿初入小学时的胆怯;在品读“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一段时,孙老师拉来一张板凳扮演起了高大的儿子,并与学生表演临别的拥抱,这一抱把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了下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以师为友,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所以在课堂上我丝毫感受不到学生的拘束感,倒是能感受到学生都能从课堂中集中精神,积极思考有关课文的问题,积极而顺理成章地去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

孙建锋的《目送》,大气而深情,将高中的课文呈现于小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在场的每一个人带到了那依依不舍的送别场景中,特喜欢孙老师诗意的语言:“目送是一条生命线,一头贯穿着儿子渐渐成长的生命,一头贯穿着父亲慢慢衰亡的生命;目送是一条离别线,一头贯穿着儿子的生离,一头贯穿着父亲的死别;目送是一条情感线,一头贯穿着母子情,一头贯穿着父女情。”他让我感受到了心中沉沉的亲情-----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情。孙老师用润物细无声的读和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渐入佳境,轻松感悟。

我积累的孙老师课堂语言:

1.姿势,读正确流利,读书方式自由读,字字入眼,句句入心。看哪个同学能达到最低的水平。

2.书声琅琅。

3.哪个同学平时读书机会比较少? 4.你把别人的话重复了一遍,无效劳动。5.一个字都没读错,好孩子,很沉稳!6.你的感情很沉重。7.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响亮。8.沉默是一种感受。

9.有怀疑能力的孩子是好孩子。

10.孩子,最后一个境头要映入我们眼帘了。

11.我蹲在你身旁觉得非常值。你的声音响亮,你也应该知道,你用什么方式来回报老师这一蹲。

12.这次蹲得更值,她把一个冷漠的儿子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13.一点一点地读,一点一点地悟,不简单啊!14.机会在溜走,你不来它就过去了。

15.那么好的比喻句,看谁能把它划出来。考验一下,看能不能背。16.情到深处泪自流。

孙老师的课很真实,他用他的爱以及他的教学智慧和高雅的艺术全真心投入,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富有召唤力的手势,那双充满着温情和力量的手始终在学生肩膀上,使学生感受到了师爱,大爱,他用爱在和学生对话。

……

两天半的观摩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反思自己的教学,领悟名师的精髓,修正自己的教学规划及方式:

1、名师们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如:赵志祥老师的机智幽默的风格,窦桂梅老师的教学主题模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备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体现个人的教学特点,还要具有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积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学养,还要有坚实教育理论知识支撑课堂,学会运用巧妙的学习方法和深入研读、挖掘教材设计巧妙的环节来实施课堂教学。

2、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3、“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理念让我怦然心动,我迫不及待的想去对其进行探究与实验。这就要求自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素质,改善、规范自身的教学用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学名著,勤于练笔和反思,在努力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走向优质课堂。

上一篇:建筑企业招标工作总结下一篇:申论2012(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