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精选12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1

一、儒家伦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人”,一个完善的人或人格, 以及实现这完善的功夫。儒家言“道”、“命”、“理”、“气”、言“天”、“地”、“物”、“器”,都是以人的世界为中心的。言“心”、“性”、“情”、“才”,都是言人所具有的发展完善的能力的,等等,都是言人的发展和完善自身所需用工夫的方式。在根源上,道家学说是守本、归本的哲学。在这种学说中,道始终是弥漫的、无定的而又无所不在的。儒家学说是从本达到末、达到器物人事的哲学。在这种学说中,道虽然是弥漫而无处不在的,却已然可以在一种笼罩得的上来谈论,而这笼罩的德,在人的意义上,可以在器物与人事两者上加以识别。两家学说在精神相同,却又显示很大不同。基于儒家伦理传统的观念,在公共生活中,儒家在传统上认为,一个人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就会做事合乎伦理。近来,中国的公共关系发展产生了许多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基于上述观念的以儒家伦理传统为基础的家庭伦理与教育似有些联系。(一)儒家伦理的视野偏差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在发生着激烈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感谢儒家的重视家庭的传统,亲情依然是中国人家庭中最为真实的东西,敬与孝的伦理也依然是中国文化中的牢固观念。而与此同时,家庭正在由于公共生活的迅速扩展而边缘化,家庭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已大大地缩小。人们在公共生活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表现纷繁,从现象上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对待陌生人的态度问题和对待公共生活的规划的态度问题。(二)儒家伦理在公共关系中

儒家的孝与敬的伦理是家庭的伦理,不适宜也不能够推广到公共生活中。解决近日的公共生活问题,有赖于人们对周围的陌生人的尊重态度的发展。基于这种态度才能够有照顾弱者的态度和尊重公共生活的发展。基督教文明的西方文化,较发达地发展了这种态度,“每个人都是人”成为普遍的观念,所以公共生活规划得到普遍尊重。在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发展培育尊重身边的陌生人、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伦理态度,使之逐步地成为民族的健康人格的两个方面,这也许是可以期求于今后的社会发展与教育。

(三)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

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是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重叠的,一个人从生来到成人往往会承担许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在一个人身上彼此交叠。在中国,总归受着儒家文化固有观念的影响,在不同文化的国度,私人交往、公共交往都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也必然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中庸之道,可谓是许多人在交往中默默怀在心里的准则。

二、“做人与做事”:交往伦理观念

“做人”和“做事”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底蕴的支持,在中国自有他的特点,我们从最简单而又难以简单说清的“做人与做事”的原理出发,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做人”观念的影响

解读中国人日常的“做人”观念,最重要的莫过于指出这样一点:这个观念主要是同一种“内部”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同陌生人的关系中通常同“做人”问题无关。“不相识的陌生人”也通常被当作日常交往与公共生活,既有差别的交往与无差别的交往之间的界限。日常交往关系的本性在于情感联系,公共生活关系的本性则在于交换。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公民对每个人都意味着相同的内容;在私人生活中,“做人”对一个人的含义则可能与对另一个人的完全不同。如果“做人”就是处理一个人在他的私人交往生活范围内的交往事务,就是在这些事务上要按照某种适当的方式做事情,那么结论也是显然的,就是要在每一种私人交往关系上,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人所说的物种人伦关系上,按照某种适当的方式做事情。在这些关系上,按照适当的方式做事情就被看作是合理的,不按这种方式做事情被看作是没有德性的,甚至是行为上的劣迹。在最一般的形式上,“做人”所包含的这些基础性的德行可以概括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丈夫与妻子间的忠诚、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以及邻里、同事等)之间的诚实。这些德性的基础性的部分向来受到重视,并且是舆论关注的基本点。这些基础性的德行通常是包含在“做人”的观念之中的。但是“做人”的观念并没有同他们全体或其中的某一种德性观念有清楚的联系。他们是同“做人”的观念是以朦胧暧昧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不同人们的观念中,“做人”可能意味着十分不同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意味着对父母孝敬和报答养育之恩,对另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意味着对朋友要诚实或者对丈夫或妻子忠实,对其他某个人来说,他可能意味着别的什么。这也就是“做人”的观念始终可以同任何一个人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感觉产生相关性的原因所在。中国人似乎终归要通过私人的感情的交往生活而成为“人”,这种传统里面有他的生命的“根”。“做人”是中国人熟悉且摆脱不了的日常观念,他带给中国人独特而丰富的对私人实践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否同每日每时在把人们卷入其中的公共交往生活得实践事务相互协调, 并普遍产生健全的人格意识,这是中国人在新世纪中的实践问题。(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做事”观念的影响

“做事”一词有相当广泛的意思:外出经商是“做事”,担任公职是“做事”,从事科学研究也是“做事”。“事”在日常语言中有两个相近的意义:一个是“事务”,一个是“事情”。其中事务一般是指某些经常性的、需要不断处理的事。与此相区别,事情常常是具体的、有始有终的事。所以在日常语言中事情是分为“件”,而不是分为“类”。“做事”在日常语言里通常是在笼统的、总体的意义上指从事职业和生计的活动而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不是指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中国的父母们常常劝导子女和年轻人“学会‘做人 ’‘做事’”、“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关于“做人”和“做事”的意思似乎是不需要加以解说的,以为这种意思被假定为人们(包括年轻人)的日常意识。这其实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这两个语汇是关于交往的实践事务的总体性的观念,包含的意思很难用清楚而又有概括性的语言说明白。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朋友的影响等等。总之在中国他就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生活处处有文化。

三、构建和谐社会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影响,笔者想构建和谐社会应是其最具体的说明了。和谐社会它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包括和谐的经济、和谐的社会、和谐的文化。它的发展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也就是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的公共关系。

(一)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关于人的最基本的三个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使这三个基本关系长期稳定地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这三个基本关系中的任何一个关系的不稳定、不和谐,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所以,建立三个基本的和谐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抓手,也是政策、法规调控的准确切入点。1.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个人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最小组成部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是建立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又是高素质的公民群体。所以,从根本上说,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求每一位公民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2.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既有独立的自我,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在绝大多数时候,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整体利益对个体利益也要做出妥协和让步。因为,和谐作为一种关系,关系是有两面性的,必须从两方面来看问题,从两方面共同建立和谐,什么时候都不能只看一面,否则和谐就建立不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人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矛盾与问题使得各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之间又不能得到有效调节,致使社会成员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同时在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出现不平等,导致人与社会有一定矛盾和冲突。人与社会和谐,就势必在坚持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整体利益也要为个体利益的存在提供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要求。(二)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其中“贵和”、“诚信”的伦理道德理想,深深根植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2

1.1 体育文化

任莲香认为“体育文化实际上有两个上位概念, 一个是“体育”, 一个是“文化”。由于体育与文化这两个感念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表述, 所以体育文化的界定也未能明确。学者们根据研究需要立足于各自的视角对体育文化进行定义, 如:卢元镇的观点“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包括体育认识 (情感、价值、理想、道德、制度和物质条件) 等”。赵晓红认为“体育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王岗则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文化的一部分,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这是一种广义文化概念的应用, 即应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对体育文化还没形成统一的界定, 但是总体上把体育文化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3个层面。张进才认为“我们在没有得到公认的界定之前, 可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即文化是描述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 并与人的积极活动有联系, 以此基本理论对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学分析”。

参照上述学者的观点、依据张进才学者的理论, 本文将体育文化定义为: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以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制度、物质以及精神产物的总和。

1.2 青少年身心健康

“健康”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从早期的“健康就是没有病”到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再到1948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其定义:“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 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个变化过程表明人类对健康的关注以及重视的深入。

W H O把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 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 把人的身心、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均包括在内。到此时健康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问题, 已经超越了疾病的范畴。1 9 8 9年,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其明确列出健康十项标准。我们参照W H O的标准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进行研究。

2 体育文化与身心健康关系现状

在“文化热”的背景下, 学者们对体育文化进行重新定义, 在20世纪90年代新编的《体育大辞典》中正式收入了“体育文化”这一概念, 为后续的体育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迄今, 不仅由早期单一对体育历史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向多个方面发展, 呈现多元分类趋势而且研究内容方面涉及较广, 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所涉及。如:《公共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喻小红, 2 0 0 5年) 、《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 (余晓慧, 2010年) 、《体育文化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志强, 2011年) 等。在精神层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 体育文化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众所周知, 青少年身心健康,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 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 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研究尤其是重中之中。如丁雪琴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 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 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 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在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 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 同时, 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已成为我们首选的休闲娱乐方式, 体育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也随着“体育热”迅速升温, 成为学者研究的指向。相关的研究如《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张跃, 1995年)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 (许岩, 2006年) 、《体育运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胡中流, 2009年) 等。随着研究的深入, 体育文化与青少年健康的关系逐渐受到学者的青睐, 成为现阶段的焦点。

3 体育文化与身心健康关系趋势

王少春教授在《中外体育文化相遇的发展格局》中认为:“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体育的定义虽不统一, 但却基本认可将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状况下, 将体育文化参照体育的分类, 分成竞技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和大众体育文化也就顺理成章了。”笔者参照其分类体育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资料显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多集中于学校体育文化领域, 竞技体育文化和大众体育文化方面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应有重视。

3.1 竞技体育文化

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使绝大部分青少年没有机会进入专业训练队, 成为竞技体育的一份子。青少年受竞技体育感染以及对体坛英雄的崇拜进行体育运动, 但是此时的运动已经属于学校体育文化或大众体育文化的范畴, 所以竞技体育文化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竞技体育对其的影响通过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进行体现, 以致直接进行竞技体育文化这一角度的研究就显得不是如此的紧迫、重要。

3.2 学校体育文化

在此方面, 学者们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从综合素质的研究以及具体到身体、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有涉及, 但是多集中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在综合素质方面:如 (陈建国, 2002年)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中认为:“高校体育文化所具有的隐蔽性、全面性、持久性以及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动性, 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比及的。”身心健康方面: (兰中田, 2010年) 在《高校体育文化构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中的观点:“构建大学体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行为, 是打造大学生体能的基础, 能够帮助其塑造体质形态, 强化精神意志。”张道荣等学者对这一视角予以肯定的态度, 在其《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张道荣, 2003年) 中指出:“校园体育文化与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这充分显示了学校体育文化在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研究分析了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其中破具代表性的研究有:《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互动关系的探讨》 (张国林, 2011年)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 (胡启良, 2010年) 、《校园体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刘相林, 2005年) 等, 这几篇已有的研究已分别突出了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大学生拼搏上进、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体育文化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 培养社交能力。

综上可知:学者们从这一切入点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及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对学校体育文化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是研究面较狭窄, 过于统一, 如增强身体健康、缓解心理压力等, 视角不新颖;从所载刊物显示:本视角下的论文, 发表刊物层面高的数量还不多, 有待于相关学者进行深层次研究。

3.3 大众体育文化

大众体育是相对于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而言。青少年在竞技场和学校以外所参加的体育运动都属于大众体育的范畴。如 (王维川, 1989年) 在《国际大众体育的发展及我们的对策》中研究指出:目前, 我国群众体育已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好势头, 然而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其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尚有不少差距, 五、六十年代, 各国参加大众体育的人数并不多, 20世纪70年代后陡然增加, 如加拿大为59%、67%、挪威70%、美国77%。各类体育俱乐部兴起, 为青少年参加大众体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特别是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所面临的升学压力使其需要通过体育运动来缓冲自己, 并且这一阶段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长时期, 其身心健康更应倍加关注;大众体育运动中青少年所参与的都是自己喜好的运动项目, 对其自身健康的影响具有主动性、直接性。大众体育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应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目前, 单独从大众体育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章还是罕见, 但是从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

3.3.1 内部因素

许多学者的相关成果为大众体育的研究作了基垫。如李小兰在《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对身心健康锻炼的镜鉴》中认为:“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观念的指导下, 长期适时、适度运动能使人强健身体、调其心志;能使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努力工作并逐步具备宽厚、仁慈、博大的胸怀, 具备抵御因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的能力。”张力为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文中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予以讨论并认为:“对于低抗抑郁、焦虑、气愤以及其它消极情绪并建立积极的情绪定向来说, 体育锻练仍不失为一剂良药。”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还有学者从农村体育、社区体育方面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 并获得初步成果等为本视角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3.2 外部因素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行实施, 我国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政策的支持。2007年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为青少年参加大众体育锻炼做出导向。除此之外, 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为我国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机等, 这些为青少年参加大众体育运动提供了外在因素。

4 结语

据我国体质健康调查证明: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与忧虑的问题。增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 使其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体质的增强同步进行, 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另外,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此期正处于人身快速转型阶段, 身心受外界影响较明显, 所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其健康成长, 是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一同所需要肩负的重任。因此, 大众体育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任莲香.体育文化论纲[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3) :30.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3]赵晓红.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107.

[4]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修养;中国画;古诗词0引言

中国的古诗词和中国的书画相得益彰,各有千秋,但在意境上都强调在一片虚无缥缈之中营造出无尽寓意的妙境,造就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通达之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诗画本为一体,自然而天成,以诗作画的闲情,为画题诗的逸致使诗与画的融合成为可能,并且以此为追求创造出更高的艺术价值。

1构思缘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身具备极大的文化科学价值。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传统的文化理想就是追求内省的理想境界,完善道德品行,更是士人读书明道的根本。修习国画实则踏上了独特的探求文化精神的技艺实践,若没有对中国文化的精深研究、透彻领悟,研习创作国画无疑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对于主修中国画的我来说,看到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于学习国学冷漠的态度,对于传统的诗歌的不屑一顾,我感到由衷的心痛。借此机会,我将以古诗文与中国画的关系为例来论述文化修养对于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性。

1.1画中有诗

中国的古诗词是以只言片语传达出一幅形象的画面,字字凝练,处处生机;中国画则寥寥数笔勾勒起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天人合一。此二者都是以少寓多、以简寓繁。鉴于艺术的相通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造诣追求,使自己的作品除了具备炉火纯青的表达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学积淀。

题画诗是诗人在画中融入了诗的感情,因而把画作为诗的题材、对象加以题咏。大部分题画诗是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为抒发画中意境所赋的诗。题画诗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 民族艺术特点和风格,而且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将诗和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美术作品在构图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诗中有画

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态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

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钻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2论文总述

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自然成就。”确实,既然选择了研习中国画,就要有一种“板凳一座十年冷”的准备。陈绶祥先生认为,“对于画家素养最值得重视、最直截了当的要求,应该还是读书、写字、作诗、作文和郊游了”。

读万卷书等于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积淀深厚,自然会赋予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样艺术表现才能有感而发,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才能创造出詩情画意的画面。国画研习者自身的文化自觉为国画的振兴提供了保障,研读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学,心追手摹经典画作以继承笔墨画法,经年之后,最后一定会实现读书明理、阅历事故、学问深厚,画境超凡的境界。

历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他认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更是对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做出了理论论述。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也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作为一种移情的媒介物,是创作过程中感悟对象时所产生的视觉形象,“不似之似”这个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产物,在艺术作品表现中,意象造型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感情的投入也就没有艺术。

3论文启示

在整理论文的同时,由于翻阅了大量资料,心里颇多感触,特总结如下:

3.1对生活与造型的认识

研习中国画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审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理论上的升华。生活中,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关键看如何取景、提炼以及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一棵树、一束花、一个人、一只动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生活中那些我们经常被我们看见的却不留意的感动,被优秀艺术家们捕捉到了,才有了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看见开得娇艳的花朵,会考虑色彩,看见集市上的人群,会不由自主地考虑组合以及节奏。看见一大群觅食的羊群,会考虑生命的意义,斟酌创作题材。当然,这一切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且对艺术的探索之路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

3.2对创作与修养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画匠,他们基本功非常扎实,画面效果也处理的非常之好,但却永远成不了画家,其原因在哪儿,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修养不够。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了,心境会跟着提高,气质就会由内而外向外发散,那么其创作的艺术作品肯定雅而不俗。文人画家大都重视诗文书画的修养,追求精深的文化内容,强调人品、学问和才情。把自身修养的提高看作是创作的前提。当代国画第一人齐白石先生,在专业领域取得那么高的成就,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但他对这四绝,却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把自身修养的提高放到了极高的位置。

在艺术领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自身和吸取他人优点的过程,我们不光要善于学习,还必须勤加练习,否则就会眼高手低。画画的过程其实就是试错的过程,积累文化底蕴的过程,自身的情感也随作品成败而起伏,这种“推陈出新”的创作过程,事后回顾是很有意义的。参考文献:

[1] 于庆安.王维诗中的色彩[J].华东师院学报,1981.

[2] 康书增.画坛寻梦[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3]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谈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先从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入手了解。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这又与中医的精神相结合,所以说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二、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理论来源于传统文化。第二,中医强调的修身养生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中和观;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祸福相依观;佛家的随缘任运、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空无超然观等。第三,中医对病理的认识与治病的方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藏象兼治、丹药医方,还是望闻问切、推拿捏打等无不有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其中,如“平人不病”、“阴平阳秘”等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和”的理念。第四,中医的一些名词也受传统文化影响,比如枟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枠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脾胃者,仓廪之官,无为出焉„„”以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官制类比人的脏腑功能。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三、中医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饮食观等或多或少带有中医的印迹;与中医相关的养生术、相面术、房中术、风水术、武术气功等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与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医,很难设想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会延续下来,更难设想会有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中医的发展也促使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中医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明代张介宾《类经·序》),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医在传统养生防病中的作用

健康是一个永恒、令人高度关注的话题。《皇帝内经》就对养生保健有大量阐述:“与其教养治疗于后,不若摄纳归养于先”,“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尤其是对很多慢性杂病的调理保养,中医药已经或正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医对传统养生防病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

谈起中医养生,很多的人都想起它与抗病防衰,益寿延年有关。但是,中医养生究竟是什么呢?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理,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中有针灸、推拿、拔罐、气功、食养、药养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中医推拿的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通过用手法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推拿,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这种方法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改变系统机能,达到治疗效果。

就是利用用毫针刺激人体的穴位,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调整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状以及治疗肝气郁结、增强消化功能等。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气功是我国中医上特有的一种健身术,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

一是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食养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适度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养就是中药养生是中医的传统特有药物,以植物类药物为主,通过特定方法熬制以后对人体的疾病有相当好的恢复作用,是中医的必备治疗方法之一。所以最关键是病人的身心调整、思想、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改善、健康改善。

无论是针灸养生、推拿养生、拔罐养生、气功养生、食养养生、还是药养养生,都是为了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身体健康。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篇5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讲清楚禅宗的思想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禅宗的思想

(一)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二)成就理想,不离现实。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 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终是结合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话佛教宗派。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后”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如上所述,禅宗主张在现实感性生活中实现心里、观念、精神的超越、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越道家的原因所在。

二、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禅宗,不同于佛教的禅法。禅法是佛教的基本训练的一门学问,从小乘“安般守意”到大乘禅法,有它的体系。本文所讲的“禅宗”,特指隋唐时期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禅宗的兴盛,是佛教其他宗派衰落后的产物。隋唐盛世,佛教经学(佛教经学与儒教经学、道教经学,三教鼎立)曾协和王化,是维护中央政权,传播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工具之一。唐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的绝对权力,地方势力日趋独立,分散割据的形势越来越发展,直到唐王朝灭亡。佛教寺院经济遭到破坏,国家财政支绌,收入减少,推行两税法以后,寺院也要纳租税,出家人不再享有免役逃税的特权。僧众人口大大减少。(北朝时,北魏僧尼二百万,北齐三百万,北周也达二百万。唐武宗灭佛,僧尼还俗为二十六万。唐代户口比北魏多,而僧人少,原因之一是推行寺院纳税政策的结果。参见《魏书.释老志》 及《佛祖统纪》卷三十八。)唐中期以后,寺院经济衰落,其他宗派,讲章句之学的都衰落了,只有禅宗得到发展。据记载,禅宗为了自身的发展,制定了自给自足的僧规,不再依靠寺院庄园剥削收入,争取到生存的主动权。禅宗名僧怀海(749—814)制定《百丈清规》,改制详情已不能完全考见,从北宋杨亿为重修《百丈清规》(《古清规》)作的《序》中还可以略窥禅宗改革寺院制度的一些措施。禅宗僧徒靠劳作过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它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地结合到僧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来。这一变革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从而获得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6

在建筑设计中, 不仅仅需要对建筑布局进行规划, 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 同时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内涵特色, 比如世界观、社会审美以及价值观, 在不同设计理念的影响下, 建筑设计风格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人们的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和形成过程中, 而观念的改变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设计理念也体现出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 并深受影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 在建筑设计中, 建筑工程应该尽量坐北朝南, 这一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 与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关系、政治等均有一定的关联, 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转变成一种社会文化, 其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依然比较大。当代建筑工程设计可以作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补充以及延伸。在中国古代, 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中没有规范化的建筑设计的内容。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社会审美理念也在发生变革, 在建筑人才的影响下, 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逐渐融合, 很多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设计中,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比如, 上海世博会的设计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 而上海世博会也会对现代人们的思想理念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7

一、中国画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画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以文房四宝、画轴开篇的08北京奥运开幕式充分地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热”。中国画媒介已然不再是单纯的绘画工具, 它已上升为一种符号,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绘画媒介是与画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油画颜料在宣纸上画是不可能画出中国画效果的, 国画颜料在亚麻布上同样也画不出油画的效果来。中国画的表现力与中国画媒介是分不开的, 甚至可以说, 中国画独特的视觉语言正是基于中国画特有的媒介之上的。毛笔以其特有的“锥形”造型, 配合墨在宣纸上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水墨效果, 而其种类与性能的不同, 更是创造出丰富的视觉语言形象。硬毫因其笔性硬健, 弹力强, 蓄水少, 画出的线条苍劲有力。树木的立干、出枝、勾叶、点叶以及山石的勾勒、皴擦都需靠硬毫来表现。软毫笔性软, 蓄水性强, 多用于渲染或表现水墨淋漓的效果。兼毫则间于硬毫与软毫之间。长锋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 短锋容易使线条凝重厚实, 中锋则兼而有之。秃笔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趣。再来看看中国画颜料, 中国画颜料与墨都有着亲水性的特质, 特别是植物颜料, 透明感强, 在生宣上带有渗化效果。而在绢、熟纸、半生熟纸上的渗化效果不如在生纸上的变化丰富。海派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生纸, 由于生纸的敏感性和偶然性, 写意作品创作的不确定性, 给了画家意外的收获, 营造了特殊的画面效果。

中国画理论的形成与中国画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理论伴随着中国画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应运而生,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自成体系, 其中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毛笔的出现奠定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艺术形式, 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阐明了用笔之道。而中国画颜料的丰富为“随类赋彩”的提出提供了可能。“墨不碍色, 色不碍墨;又需色中有墨, 墨中有色”[2]“以色助墨光, 以墨显色彩”的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理念。石涛的:“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夫一画含万物于中, 画受墨, 墨受笔, 笔受腕, 腕受心。”等理论, 带有更多的道家哲学意味, 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哲学方法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媒介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形式和趣味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画艺术, 而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与融合, 又形成了现在中国画艺术的总体特色。中国画曾经、现在仍然以一种不断臻于完善化的叙述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它承载着东方人对这一文化所具有的情结和理想[3]。

中国画媒介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产生, 其发展及运用受当时的人文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以中国画颜料的发展和使用来说明。中国画颜料的发展和使用是有时间性、阶段性的, 而它的这个特性就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唐代以前对矿物颜料的运用较多, 在青绿山水画中, 青色和绿色都为矿物颜料。青绿山水在发展之初就选用了天然的青色、绿色作为主要用色, 这主要受青铜器文化的影响。青铜, 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 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 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而青绿山水中的主要用色——青色颜料的成分是盐基性碳酸铜, 产于赤铜矿, 绿色也产于铜矿中。因此就出现了青、绿色彩在山水画中运用较早的现象, 这与中国在开采铜矿上的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唐以后随着纺织业的发达, 植物颜料逐渐用于绘画。当时, 画家称矿物颜料为“重色”, 为主色;称植物颜料为“草色”, 为辅色[4]。最初仅使用单色的植物和矿物颜料, 后来经过改进, 创造出间色。如白粉合朱砂为肉色, 花青合朱砂为紫色, 槐花合石绿为嫩绿色。另外, 至唐开始, 国家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开放, 外来颜料先后由西北和海上输入中国。马来西亚的藤黄, 印度的天青等, 使国画颜料丰富起来, 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至宋代开始, 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支独树一帜的画派——文人画, 到元代文人画逐渐成为画坛的主流, 并对后世中国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在色彩和水墨的运用上, 文人画家重水墨轻色彩, 主要因为这一阶层往往受过正统的教育, 思想上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 自视清高, 鄙视明间画工及院体画家, 认为水墨宜淡的“玄” (黑) 色能表达宁静致远、平淡天真的文人审美情调, 而将五颜六色排斥在“俗”与“工匠”之列[5]。这种思想使得颜料的使用在绘画中日趋减少, 限制了中国画颜料的发展。

摘要:当今, 中国画发展已处在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多元的文化以及人们对创新艺术的追求对中国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油画颜料、丙烯颜料、刷子、洗衣粉、牛奶等新材料来作画, 完全摒弃传统笔墨, 脱离中国画最基本的特点, 此种现象比比皆是。回归传统、了解传统, 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才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画媒介作为中国画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层面, 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媒介,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语言、中国画颜料,影响

参考文献

[1]熊长虹.中国画材料与艺术及文化的关系[J].艺海, 2007 (04)

[2]李洋.从画若布弈到构建意象色彩.水墨研究, 2004 (07)

[3]叶勇.中国画材料刍议.国画家, 2011 (3)

[4]马燕峰.浅谈中国画颜料[J].才智, 2011 (20)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广告;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这几千年来文明闪烁异彩的底色,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慢慢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锤炼下来的最为珍贵的东西。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这一切都是记载这个民族发展最为有力的证据。无论是夸张写意的国画笔墨还是工整刻板的装饰画,无论是造型奇特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丰富的年画,这些也都为现代的中国设计提供着丰富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广告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现代广告”则是具有一定经济属性的概念,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物质需求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广告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无论是街头、公共场所、电视网络……我们的生活都被广告所覆盖着,现代广告不仅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控制着当今人们的消费方向与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在拥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独有的思想模式、审美方式以及宗教信仰更是深入到中国人民的千家万户,深入到每个人的脑海,所以广告的发展也在无形中体现了国家的发展。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文化给中国现代广告的发展带来了鲜明的民族个性,从而设计出的广告更接近中国人的思想,也更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传统建筑、山水花鸟、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古玩珍品、图章家具这些元素无疑会引起中国广告受众内心的共鸣,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日常所见的烟酒茶点、服装配饰、汽车房产等等的广告中都会时常看到这些元素的出现。但同时广告创意和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制约的,传统文化制约着广告的诉求和表现策略,也制约着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差异也决定着广告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成为广告创作的无尽源泉。在许多建筑艺术、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现代设计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国山水艺术的巨大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广告创意源于文化,源于生活,源于艺术。文化能提高广告创意的内涵,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在众多的现代广告设计中发挥着独有的魅力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意境的追求,讲究“神似而意到”,以含蓄的意境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告形象塑造中,若能做到意境的塑造,那么就容易达到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说的在不知不觉中将商品推销出去的境界了。

以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茶叶广告为例,无论是宣传册、产品包装还是电视广告都是以中国的传统元素为切入点,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国画艺术高度,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突出了东方意识形态和现代家庭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设计者们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再拿2008奥运设计标志来说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兩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意韵,同时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构图技巧,“留白”、“藏境”、“造势”、“造险”,使作品意境深远,回味无穷。“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中国画家常借用这两句话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以反对平均对待和现象罗列。好的平面广告招贴要做到既让人“一目了然”,还要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设计者常用“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的艺术技巧来从生活的某一侧面再现现实。在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特别是中国画,巧妙运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蓝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在平面广告设计的构图中得到运用。

四、结束语

在高度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同时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又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广告的创新求异必然会改变着传统文化,推动着文化的发展。现代广告要树立自身的特色,其中就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从而,对于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兆玉.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王肖生.现代广告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国伦.平面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9

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 阳货篇》)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

3.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10

一个国家的政治,若是到了实话不能实说,非得绕着弯子说,迂回地说,把实话变成马屁来说,才能于时局有所小补的时候,政治空气就已经相当恶劣了。这种时候,我们看到,有责任的热血之士,如果还想在体制内做点事,就非得把自己变成八面玲珑的“琉璃蛋”,变成特别会说话的“巧嘴八哥”。否则,就只好投身反叛队伍,致力于推翻现实政权。这是实话的扭曲,但从根本上说,是政治的扭曲。这样的扭曲严重了,离政权垮台也就不远了。

权力的行使须有制度的约束

通过对传统政治的考察,我们看到,权力只要绝对化,就必定是无法无天的。权力是要人来行使的,而人则是有人性的弱点的。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期待有权者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自我约束,不再放纵权力。但是,迄今为止,无一成功。即使像汉文帝和唐太宗这样千古称颂的明君,他们的明智,他们的从谏如流,也是建立在对亡国的忌惮上的;而且在骨子里,对犯颜直谏的人,都不喜欢。这一点,从著名的直谏之臣魏征死后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历史告诉我们,单凭统治者的明智、大度来容忍实话,尽管实话对他们有利,也是靠不住的。人人都不喜欢一言堂,但都是不喜欢别人一言堂。自己一言堂,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正因为人有这样的弱点,很难靠自己的道德修养克服的弱点,所以,对权力的约束,才是良好政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从历史上看,作为儒家思想载体的士大夫,他们中的某些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情怀,的确构成了政治中说实话的要素。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不怕杀头,而坚持说实话的人。但是,也正是儒家的“性善说”的出发点,使得人们在建构制度的时候,始终难以将用制度和法律克制人性之恶作为重点,总是把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放给人的道德自觉。结果,一次次演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循环剧。

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学关系研究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画教学;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6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各类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当今世界,中国画发展迅速,变化多样,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画的教学也在不同艺术形式和方式中多样变化着。而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不仅造成了中国画教学的迷茫与无措,同时也给了中国画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如何传承这些文化与精神瑰宝。

一、当今中国画教学的现状

在近几年甚至几十年间,中国画教学模式始终摆脱不了西方绘画的教学模式,这必然导致中国画教学上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中国画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知识结构不够明朗

当前,不少专业性人士不断地呼吁和调整不太明朗的关于中国画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知识结构。随着艺术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始设立美术专业,并不断增加本专业学生的人数,再加上艺术类专业的专业分数要求不高,不少非专业性的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准备的学生转而报考艺术类的院校,这样,大大拉低了美术类专业的水平,甚至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和诗书画等技艺技巧的基本训练奠定了中国画的基础,在大学的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传统文化的基础,只注重西方绘画中的基本造型训练的很难系统掌握中国画基础语言,对于专业的学习也很难把握。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不明确、不稳定、不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由于几十年来中西文化艺术思潮的波动碰撞,目前的中国画教学还处在一个不明确、不稳定、不统一的思想阶段。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西学东渐思想盛行,不少仁人志士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之对落后的社会现状的极度不满,甚至出现了完全摒弃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反对传统的活动愈演愈热,文化遗迹。文化书刊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文化學者受到了非人的迫害,传统文化一度成为人们最大的敌人。这样的文化浩劫使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断层,割断了文脉,中国绘画也难以幸免,虽然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及时将文化教育导回了正确的轨道,但是曾处于这个时代的高校美术类教师的教学思想混乱,难以统一,也不能完全保持稳定、明确而教学思想。

(三)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国画形式繁多杂乱

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新一轮的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很多学生没来得及思考便被卷入这一场无声的中外文化较量当中,随着大量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与刺激,很多学生无法从容应对。而且,当他们肤浅而幼稚的认识感知文化冲击的刺激,当他们低劣有所欠缺的表现手法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知识就会愈加混乱,被杂乱的中国画形式所影响,难以有大的超越与突破。

二、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顺利解决高校艺术类专业中的普遍性问题,提高中国画的教学质量,传统文化的教学也要提上中国画的教学日程。

(一)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是中国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连接者,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要满足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对待教师的选拔要格外慎重,按照严格要求进行审查,选择最适合中国画与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另外,学校与教师要根据中国画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严格围绕中国画的专业特点,不仅练习中国画的技法技巧,也要讲解画理,加强学生的理解与吸收。

(二)加强相关传统文化的修养,重视绘画史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展望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引起对绘画史论等课程的教学重视力度,合理地安排好文学课程、书法等与绘画技巧理论的分配时间,加强相关的传统文化的修养,以便更深一步地研究与学习绘画知识,但在此过程中也不能遗失中国画原有的艺术特点和特色。

三、在中国画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一)多安排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和诗词歌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在中国画中的鉴赏能力

为了在中国画教学中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安排学生阅读有关的文学名著,让学生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绘画所要表达的内涵,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在讲述中国画中花卉写意等时,可以结合菊花、荷花等诗词歌赋和古乐,如杨万里的《小池》中描写荷花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陶渊明的《饮酒》中对菊花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陶渊明对纯然平和生活的向往,对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的希冀。

(二)合理安排中国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文化素养

在中国画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美术类专业的学生时间紧,课余时间少,教师要合理安排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时间。在教授绘画知识时,可以重点简述绘画的技法、要点,而绘画的过程而可以用视频等方式展现,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反复使用,提升学生对绘画整体的认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然后教师再一一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集体的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与中国画知识相结合,重视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同时要合理安排传统文化与中国画理论知识教育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段汶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师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146-148..

[2]薛帆.试谈美术教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278-278,279.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篇1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公共艺术设计,相关概念,应用方式

一、传统文化和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

首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全称应该为传统的文化, 两个关键词, 一个传统, 一个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 能够代表本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汇聚的总和, 对社会实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凝练与积淀, 同时也是我们对昨天的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后人对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称谓。其次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指设立于公共场所空间, 提供并任由社会自由介入、参观和观赏的艺术。这是一种外在的, 可视的艺术创作和存在方式, 同时在整体上又是一种蕴含着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 是艺术和社会群体之间联系的纽带, 也是当代政府、公共社会、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和对话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一直走到了今天, 这条百年发展的道路上, 有过坦途, 也有过曲折。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设计中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过分的运用“拿来主义”, 使得设计不符合中国人所有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另一个是一些设计者盲目的借鉴经典设计, 造成了作品的雷同, 造成作品陈旧没有新意。鉴于此, 有必要着重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在户外广告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户外广告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十分大众化的艺术题材, 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 起到报道、广告、劝诫等作用。在中国, 户外广告又叫做招贴广告, 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公益或文化的招贴, 可以简称为宣传画;一种用于商品的广告招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公共艺术设计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能够为设计师们提供大量的素材借鉴和创作源泉。首先是文字方面, 传统文字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特别是中国当代极为著名的设计师, 都十分注重传统文字的运用。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先生, 他的招贴设计中, 常常包含水墨、书法等元素, 他甚至创作过以水墨画风格系列作品, 他巧用水墨画, 通过设计和思考, 使作品不落俗套, 同时在作品上富于深意, 强化了情感的表现, 展开一幅有着浓郁意境美的画面, 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意境美感, 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的设计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图案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着不计其数的精美图案, 同时这些图案都还有其深刻的寓意在其中。作为招贴设计来讲, 版面是有限的, 要在有限的版面中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和精神, 就要常用一些“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创作技法, 中国传统图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 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不仅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最后是色彩的运用, 中国人对于色彩有着独到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认识和理解, 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陈幼坚设计的《文山茶叶》的招贴画, 以文山地区连绵不绝的青山为主要的背景, 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来, 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因为茶叶本身就是绿色的, 画面浅绿色的选择, 正好和茶叶本身的颜色相一致, 让人仿佛置身于文山的茶园之中, 沁人心脾。

2、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

公共建筑也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很多的建筑艺术设计中, 虽然也意识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 但是往往是将一些具体的符号简单的复制和照搬, 表现为一种简单的形式主义, 真正的融合和应用, 应该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材料、技术等元素, 经过抽象和转化, 创造性地运用到创作中来。

首先是要以传统文化符号为形态, 意思是说应当将非精神的传统形式现代化的继承下来, 促成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例如中国上海的金茂大厦, 这无疑是一个现代建筑, 但是这座大厦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宝塔的构造。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唯一个高层建筑类型, 将塔的形象运用到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中, 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整个大厦挺拔但不失尺度, 简单而不单调, 强烈地冲击着观赏者的视线。其次是以传统材料为手段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 追求自然朴素、真实亲切的美感。虽然现代都市中, 无法将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但可以使用现代材料, 采用简洁的造型, 在设计中隐喻传统木构建筑文化中“自然”、“中庸”的精神本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奖”的“建筑师走廊”项目中, 张永和设计的二分宅一方面利用平面达到了“引入不同的景致、空间、意境”这样一个目的, 另一方面采用了古老的夯土墙, 和土墙内侧的木构支撑来强调中国传统的“自然性”, 只有木构内侧的拉铁留下了现代的痕迹。作品显示了设计师对材料的思考以及对生态自然的关注, 恰当的发挥了材料的表现力, 尊重传统却不是模仿传统的形式, 表达了对创造现代中国住宅的意图。也正是在一个个具有民族责任感的设计师的努力下, 我们的公共艺术设计才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最终赢得了世界的认可。

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时代, 信息化、绿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需求是这个特定时代的呼唤。全球化不仅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化, 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在追求个性化产品设计时代, 设计的民族化是产品设计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今天, 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而消失, 相反却越来越受到重新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 设计界正主动向传统艺术文化汲取营养, 探索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方浩, 《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 载《装饰》, 2003年总第128期。

[2]李政遣、赵萌、李建盛, 《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3年版。

上一篇:市中中心小学课外活动方案下一篇:规范员工行为,防范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