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推荐8篇)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篇1

(一)先秦史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翦伯赞等,中华 《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 《中国史稿》,郭沫若,人民 《中国原始社会史》,宋兆麟等,人民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科学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所,文物 《战国史》(增订),杨宽,上海人民 《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李学勤,文物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论国家》,列宁

《马恩列斯论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形态》,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历史地图册》(1--8),谭其骧

(二)秦汉史参考书目

《秦汉史》,翦伯赞,人民 《秦史稿》,林剑鸣,上海人民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 《秦汉史略》,何兹全,上海人民 《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齐鲁书社 《秦汉农民战争史》,漆侠,三联 《北狄与匈奴》,马长寿,人民 《西汉与西域关系史》,安作璋,人民 《汉代考古概况》,王仲殊,中华 《秦始皇传》,马非百,江苏古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张习礼

(三)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唐长孺主编 《中国古代史》中册,十院校编写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范文澜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犖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札记》,周一良 《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缪 钺 《魏晋隋唐史论集》

一、二集,社科院历史所编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马恩列斯论历史科学》

《资治通鉴》——魏纪、晋纪、宋纪、齐纪、陈纪。

《资治通鉴》隋纪、唐纪 《中国通史》

三、四册,范文渊 《隋唐史》,岑仲勉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汪 隋唐史论集》 《唐史研究会论文集》 《唐史学会论文集》 《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 《唐太宗与昭陵》 《武则天与乾陵》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

《中国史纲要》第三册,翦伯赞主编 《中国史稿》第五册,郭沫若主编 《中国通史》第四册,范文渊 《五代史略》,陶懋炳 《简明宋史》,周宝珠、陈振 《王安石变法》,漆 侠 《两宋史论》,关履权 《西夏史稿》,吴天墀

(四)隋唐五代史参考书目

(五)辽宋夏金元参考书目 《岳飞传》,邓广铭

《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 《金史简编》张博泉

《元朝史》上、下册,韩儒林主编 《蒙古族简史》,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所 《宋蒙(元)关系史》,胡昭曦主编 《中国文学史》,文学研究所 《中国哲学史简编》,任继愈 《中国史学发展史》,尹达主编: 《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编

《朱元璋传》,吴晗 《明史》汤纲、南炳文 《明代政争探源》,郑克晟

《明清史资料》,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 《明清易代独见》,陈生玺 《明史讲座》,吴晗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八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清史研究概说》,陈生玺、杜家骥 《清史简编》,戴逸

《清史》,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 《清史杂考》,王宗翰 《明末三大思想家》,杨正福 《清史稿》 《清史列传》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篇2

一、中国古代音乐专著文献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的产生与发展, 始终受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和文献形制、类型与生产方式的制约。鉴于此, 笔者将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历史的发展分为萌芽、产生、发展和鼎盛四个时期。

(一) 萌芽时期。据考古资料显示, 早在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 我国的音乐活动异常活跃, 但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并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从夏代到周王朝, 中国社会经历了奴隶制度的产生、发展、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这一时期, 文字和文献载体材料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使得原始社会的音乐得到了充分发展, 并得以记录下来。虽然当时的音乐文献在内容上还缺乏系统性, 形式也比较零散, 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专著文献, 但为后来音乐文献的产生提供了素材, 应为音乐专著文献创作的萌芽时期。

(二) 形成时期。从春秋战国到秦王朝, 是中国社会形态的剧烈变革时期。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 出现了“礼崩乐坏”、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思想领域的大开放, 这一时期, 音乐思想呈现出绚烂多姿的景象, 音乐理论空前活跃。此时, 竹木简册、绢帛已较普遍的用作载体材料, 以笔墨书的记录方法克服了锲刻铭铸的艰难, 中国书写史进入了“竹帛并行”时期。与此相适应的书籍制度是“简策制度”, 并在音乐界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独立成书的专门性音乐著作《乐记》。据近代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简《缁衣》记载:该著由公孙尼子撰写, 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音乐美学专著, 《乐记》共分《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等23篇, 详细论述音乐的本质特征、音乐与政治、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教育与社会作用以及音乐创作过程等内容。现存的《乐记》版本主要有《礼记本》、《史记乐书本》和《仪礼经传通解本》。

(三) 发展时期。从汉至唐, 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书写材料的进步, 音乐专著文献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内容上较前代都有极大的发展, 在内容上增加了对律吕、音乐史料、乐器、乐府音乐、雅乐等方面的研究。从现存的43本[1]文献看, 主要有3类:一是律学类专著4本。主要有汉代刘歆的《钟律书》, 魏晋南北朝梁武帝的《钟律纬》、北周沈重的《乐律义》、唐代武则天的《乐书要录》。二是专类性音乐专著37本。其中乐器专著13本, 汉代蔡邕创作的《琴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琴曲解题专著;乐府音乐专著12本, 主要有南朝陈·智匠的《古今乐录》以及唐宋两代出现的郗昂《乐府古今题解》等乐府解题著作;音乐理论专著12本, 主要有汉代刘法撰的《乐元语》、汉代阳城子长撰的《乐经》等。另外, 还有少量有关音乐家传记的专著, 如唐代杨巨源的《李瑁吹笛记》, 现存有唐人说荟本、沈亚之的《歌者叶计》, 约810年成书。三是音乐专史著作2本。音乐史料专著创作主要集中在唐代, 有崔令钦《教坊记》、南卓《羯鼓录》和段安节《乐府杂录》。其中《羯鼓录》和《乐府杂录》是现存这一时期的主要音乐论著。《羯鼓录》作为中国古籍中唯一一部有关鼓的专著, 是研究唐朝打击乐史的重要典籍。

(四) 鼎盛时期。从宋至清, 随着音乐文化和图书事业的发展, 音乐专著文献在数量上急速增加, 且在内容上新增对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典礼音乐等领域的研究。从现存的214本[2]文献看, 主要有以下三类:

1.律学类专著130本。主要有宋蔡元定的《律吕新书》、南宋张炎《词源》、元刘瑾的《律吕成书》、明朱载堉的《律吕正论》等。其中, 南宋张炎《词源》是理论性最强、学术含量最高的一部专著, 该书上卷详细论述了五音相生、律生八十四调、古今字谱, 管色应指字谱、律吕四犯、结声正讹、讴曲旨要等律吕知识, 是律学领域的重要作品之一。

2.专类性音乐专著。主要包括乐器、乐府音乐和其他相关专著文献。

(1) 乐器专著104本。其中古琴100本、瑟2本、琵琶2本, 关于乐器理论的专著有清代载武著的《乐器配音法》和张江的《乐器编》 (与武备编四卷合订) 。关于独奏乐器的专著有清代徐养原的《管色考》、清代徐养原的《荀冒笛律图注》、清代凌廷堪《晋泰始笛律匡谬》。关于弹拨、拉弦乐器专著主要是对古琴、瑟、琵琶的论述和研究, 其中不乏诸如徐上瀛《谿山琴况》等优秀作品。

(2) 音乐家专著2本。现存宋至清出现的关于音乐家传记的专著共2本, 即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和钟嗣成的《录鬼簿》。钟嗣成的《录鬼簿》, 记录了自金代末年到元朝中期的杂剧、散曲艺人共80余人, 有生平简录、作品目录, 甚至带有自己思想痕迹的简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为戏子立传的乐学专著。《录鬼簿》流传的本子甚多, 现存有抄本、刻本、石印本和排印本。

(3) 歌曲音乐专著3本。歌曲的音乐专著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的, 至清朝共有3本, 即明代刘濂的《乐经元义》、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和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其中, 《碧鸡漫志》是宋代第一部系统的论词专著, 考证了唐代乐曲并论述了宋词音乐,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唱论》是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声乐理论专著, 该书最早见著于元朝1744年杨朝英编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 后又有新曲苑本、明万历甲午何钫校刻本十二卷。

(4) 说唱和戏曲音乐专著16本。说唱和戏曲音乐专著出现于元代以后, 流传至今的有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李开先的《词谑》、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16本。其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专著, 为当时杂剧作词和唱曲提供了音韵上的规范。该书初稿完成于元泰定元年 (1324年) , 曾抄写了数十本在外流传。至元统元年 (1333年) 才修改定稿, 并付梓刊印。

(5) 音乐理论专著4本。主要有宋代张载的《礼乐》、明代李文察的《四圣图解》、清代俞樾的《乐记异文考》以及唐佚名《古今乐纂》。其中, 创作于盛唐年间的《古今乐纂》, 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音乐理论专著, 它保存了不少有关当时体制音乐的第一手资料, 对隋唐燕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该书在宋元书目中并未见著录, 但成书于晚唐之前的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乐家”、成书于安史之乱前后的徐景安《古今乐仪》以及宋人《太平御览》、《玉海》、《困学纪闻》都徵引了《古今乐纂》的文字。可见该书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6) 中国古代宗教音乐专著43本。中国古代宗教音乐专著产生于清代, 但多以手抄本居多, 现在存世的也十分稀少。目前仅存的主要有清楼正恒编的《清微黄续大斋科仪》, 成书于1750年, 现存清乾隆间刊本;清娄正恒编的《梵音斗科》, 成书于1760年, 现存清乾隆间刊本;清娄正恒编的《太极灵宝祭炼科仪》, 成书1767年, 现存清乾隆间刊本。关于典礼音乐专著最早出现在宋代, 以欧阳修等撰写的《太常音革礼》为开端, 该书成书于约1066年, 现存版本为清广雅丛书本。此后相继产生了诸如方观承的《坛庙祀典》、李东舟《皇朝乐舞录要》等相关专著, 约有43本流传至今, 为我们研究典礼音乐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支持。

3.音乐专史类著作和百科全书式音乐专著。成书于宋代 (1084年) 朱长文的《琴史》, 是中国历史上私家自撰的第一本以史名书的、有意识编撰的琴史专著。该书按时代顺序收入先秦到宋代共156位琴人的事迹, 以及对历代琴家的述评。在继承和发展琴学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建立了系统而全面的琴史资料, 标志着琴学史的成熟, 为后世琴史的研究开创了先河。此外,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型音乐百科专著和专门的音乐类书, 它们作为综合性的音乐专著, 在音乐专著史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编撰的《乐律全书》就是一部较为著名的百科专著, 全书包括朱载堉15种著作, 涉及乐律、古代乐舞、算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阐述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科学律学理论, 而通过精密计算创造的“新法密率”, 则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划分音律者。

二、中国古代音乐专著文献的主要特点

(一) 根源深远。一是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 我国音乐至少具有八千年的可考历史, 作为与天神沟通的工具, 乐在长期的社会进程中, 深受统治阶级的重视。二是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字的国家之一。早在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 就已出现在原始的陶文, 至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 文字已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阶段, 据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方所定的世界历史纪元之前。在30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中, 就已有鼓、龠、竽等乐器的记载, 可视为中国音乐文献的萌芽, 即使独立成书的专门性著作, 距今也有约2500年的历史。而西方在古代与我国相比在音乐史料上要相对贫乏, 只是到了定量记谱法发明以后才逐渐形成了以乐谱为中心的音乐文献资料。在西方关于音乐文献的最初萌芽是在公元前9世纪, 由盲人音乐家荷马编纂的《荷马史诗》中最先出现了关于过去时代音乐的零星记录, 它作为西方音乐文献记载的开端比中国晚了近百年。

(二) 延绵不断。中国古代音乐在先秦以来开创的模式和框架的基础上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形成一条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如音乐理论方面, 《乐记》及其中所阐释的音乐的本质、特征, 音乐与政治、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等内容成为其后历代音乐美学文献的主要内容;音乐律学方面, 《吕氏春秋·音律篇》中记载的三分损益法成为后世音乐律学文献研究的基础;音乐美学方面, 《尚书》及其中所载录的音乐在人们社会中的价值问题成为后世此类美学文献的主流观点;史学方面, 以《史记·音乐志》中的儒家音乐思想和编纂体例成为后来历代乐志撰写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等。这种持续3000余年不变的学科框架和模式, 保证了中国古代音乐专著文献内容的连续性,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

(三) 广博浩繁。中国古代音乐专著约有三千年的历史,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进程中, 朝代更替兴衰交接, 乐器、乐舞、乐律学理论、音乐作品等不断发展演进, 积累了数量众多的音乐专著文献资料。众所周知, 中国最早的音乐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 它作为勾通神灵的“媒介”而见诸于早期文献记载。当礼乐观念形成后, 乐成为礼的一种表现形态, 作为礼的构成要素和重要环节, 与政治、伦理、道德紧密相关。从东汉到宋代时期, 文人音乐、民间音乐相继出现并逐步成熟, 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以后, 音乐又与文学、戏剧、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同时,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民族众多, 从而形成了多元音乐文化并列、相互交融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 有关“乐”的记述不仅成为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见诸于经史子集, 而且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民俗以及舞蹈、戏剧、绘画等密切相关, 从而形成了中国音乐文献来源广泛, 内涵丰富多彩的特点。

三、当代中国音乐专著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一) 搜集整理。新中国建立后, 音乐理论工作者对当代中国音乐史专著文献史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考证工作。主要论著有《中国丛书综录》 (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委会辑录出版) 、《中国古代音乐书目 (初稿) 》 (1961年音乐出版社) 、1962年出版的《中国音乐书谱志》 (先秦一一九四九年音乐书谱全目) 以及余建民的《我国古代音乐论著举要》 (《中国音乐》1990年第1期) 、郭林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述要》 (《四川图书馆学报》1990年第5期) 、冯文慈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概要 (上/下)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4期) 、汪毓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总述》 (《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等。

(二) 广泛考证。我国学者在对音乐专著文献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 又对音乐专著文献史料进行了严谨的考证。一是版本考证。如杨慧慧的《〈隶鬼薅〉的体质及版本》中对《隶鬼薅》这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为戏子立传的乐学专著的版本问题进行了考证。二是作者考证。如对《乐记》的作者一直是学术界的存疑问题, 郭沫若先生认为《乐记》作者是战国初期的公孙尼子, 而蔡仲德先生则认为《乐记》作者是汉武帝时的河间献王刘德。三是成书年代考证。如张春义在《刘昺及〈大晟乐书〉辑考》中通过对《宋史·乐制四》、《宋会要》、《玉海》等文献的考证, 认为专著《大晟乐书》大约成书于宋大观三年六月之前。四是源流考证。如冀伏考证了《中原音韵》这部音乐专著, 从酝酿到付梓刊印, 经历了一个不断思考反复修改的过程。五是性质考证。如关于北宋朱长文的《琴史》一书究竟应当看做是“琴谱”, 或是“音乐家传记”, 还是“琴史专著”, 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六是论点考证。如赵德波在《再论〈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一文中, 站在对史料文献重新解读的视角, 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较大的关于《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的观点进行考辨, 认为现存史料记载无法确定《乐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战国公孙尼子说”、“河间献王刘德、毛生说”、“荀子学派说”等很难成立, 对深刻认识当时音乐现状、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 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促进推动古代音乐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几点建议。目前, 我国学者对现存的音乐专著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整体研究为主, 对各不同类型音乐文献史料的单独性研究不足;研究者对已有的文献资料重视不够, 不能发挥文献史料的作用;史料保存部门不能将应该公布的资料及时整理提供给研究者。因此, 笔者建议, 在当代中国, 应加强对古代中国音乐史研究专著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利用, 以推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一是用辩证的观点开展对中国古代音乐史专著文献史料的研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专著资料得以有效的运用。二是专著文献史料研究与音乐考古研究相互结合, 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推动古代音乐创新, 从而使音乐史的研究更加深入。三是拓展文献资源开发面, 构建中国古代音乐专著文献史料系统, 最大限度的保护和用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更好的发挥其历史和现实价值, 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方便可用的材料来源, 使研究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资料, 从而推动音乐史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霞, 王灼.碧鸡漫志的编撰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 2010.

[2]喻意志.古今乐录考[J].中国音乐学, 2008, 3.

[3]亓娟莉.乐府杂录研究[D].西北大学, 2009.

[4]亓娟莉.乐府杂录研究[D].西北大学, 2009.

[5]赵玉卿.乐书要录的留存情况考证[J].交响, 2001, 1.

[6]周艳.羯鼓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 2007.

历史文献中的中国古代音乐史 篇3

以“凉州词”为例,有些书中给的定义是“凉州词:唐乐府名,盛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曲调名。”这时候语文老师看到,会默默地给你分,可是如果在考音乐学院的时候这样写,对不起这位同学你这个分没有了,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先弄懂什么是“乐府”,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乐府: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作乐府。”这样的定义总该没错了,对不起同学,你要是这样写“乐府”,老师估计会酌情给你分。那么这个“乐府”究竟怎么定义呢?乐府最初是指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可是坏就坏在1976年的时候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的时候又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了一枚“乐府承印”。所以这个不仅是汉代的音乐官署,“乐府”作为音乐官署至少在秦代就已经存在。为什么大家都嚷嚷着汉代呢?因为在《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地修整扩建“乐府”,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乐府”的职能是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并为之配乐,所以“乐府”既是管理音乐的官署同时又是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定乐谱的音乐机构。

那么“凉州词”跟“乐府”什么关系呢?因为“乐府”有着采集各地歌谣,并且整理成册了,有人就统称这种歌谣为“乐府诗”,所以这个“乐府”也指一种诗歌体裁。唐代的时候,有很多乐谱都失传了,可是这体裁却一直在沿用,加上唐朝的诗人多豪迈,遇到一些心动的景致,突然有感而发,一时间又想不到什么好名字索性就借用了一下“乐府”旧题,就出现了什么“塞上曲”“关山月”等,“凉州词”也属于这一类。所以凉州词是诗作者找不到合适的标题,套用了一下《乐府诗集》里面的旧题。注释成唐乐府名,就有歧义了,乐府毕竟最主要的还是作为一个官署名称存在的。

由此可见出版一本专门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中词条的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习和研究音乐,尤其是学习中国音乐史的人事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有很多自己并不了解也不理解的词条,如果有一本工具书能够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像我当初一样学成了“一笔糊涂账”。尤其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在文化艺术上一直强调寻找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如何寻找?对于音乐来说,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中寻找音乐文化的发展基因,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

工作以后虽然我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对文献资料深入挖掘,但是有时看到一些学术资料,还是不免忙乱地去寻找资料,可惜的是很多手头资料并不充分,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茫茫文献中去寻找定义。能不能做本书呢,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于是就有了要出版这本书的想法。

本着从历史文献中寻找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让中国古代音乐史回归到历史文献还原其真面貌的态度,我们开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备览》(以下简称“备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工作一干就是四年,徐元勇老师不仅自己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这门课程,同时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老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根基,根据所找到的文献资料,将这本书分为古代音乐文献知识、古代音乐史料、古代音乐家、古代乐器等角度划分章节,每个章节均收录了90个常用的词条,基本满足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习的基础性要求。并将繁杂的理论知识以乐书、乐事、乐人、乐器分类,既有大家常常能够接触到的乐府、尺八、工尺谱等词汇考释,也有较为生僻的论衡、羯鼓、钧容直等词语注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备览”一书,从开始构思时就定位为实用的词条书,为了方便在600多个词条中迅速地找到所需词条,我们编辑整理了索引,通过索引能够迅速地找到所需词条,所含词汇已经足够考生在考学中使用。望广大音乐类学生,不要再像当年的我一样把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成了“一笔糊涂账”。

(作者单位系安徽文艺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 篇4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分期: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两汉文学。文学自发的时期,突出特点: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近古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文学转型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近代文学: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二)先秦文学的时间范围

所谓先秦,一般而言就是指秦统一以前。先秦文学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秦统一以前所有的文学。秦统一以前的历史,因为有文献记载的,根据目前所能掌握的情况,最早只能从殷商后期开始。所以先秦文学主要包括商代文学,周代文学。

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各段中跨度最长的一段。先秦文学的上源,实际上涉及到了文学的起源问题。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诗歌:原始歌谣、《诗经》、《楚辞》 上古诗歌:(1)内容上,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易经·归妹·上六》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2)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巫术色彩:《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 》)(3)诗乐舞三位一体。《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 尾,投足以歌八阕。”

(二)上古神话

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是远古人民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3 神话的内容

(1)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2)反映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的神话:洪水神话(3)反映人类社会之间的斗争神话:战争神话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十八卷,其中山经5卷,海外经4卷,海内经5卷,大荒经4卷。晋郭璞注。四库馆臣认为:书中记有夏、周、秦、汉时代的地名,“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之欤?”“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臧收入太元部竞字号中,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其作者,自刘歆到王充,颜之推,都说是虞夏之际禹、益所作,其说不可信;现代学者多认为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各篇产生的年代也不一样。比如说《山经》五篇,一般认为出现最早,有人认为出现于春秋或更早,有人则认为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海外海内诸经,一般认为出现于战国;至于大荒诸 1

篇有人认为作于战国,也有人认为作于西汉。各家的观点并不一致,不过大体而言,山经最早,海外、海内次之,大荒经最晚则较一致。但也多有推测,尚不能定论。内容十分驳杂,所以对于它的成书、性质,历来有各种说法。《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由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集体编写而成。刘向、刘歆父子校订图书,定名为淮南内,置于诸子略中,后世遂称为淮南子或淮南鸿烈。东汉末年高诱注淮南子时对全书的内容做了简明的概括:“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寿天载地;言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环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淮南子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的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是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黄老思想的重要体现。隋书经籍志著录淮南子二十一卷,有高诱注和许慎注两种。流传到今天的只有题名高诱注的一种,据前人考证,其中有十三篇为高诱注,八篇为许慎注。(具体篇名见中华书局新遍诸子集成本淮南鸿烈集解的点校说明。)淮南子有多种版本和注本,有人考证为162种。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是其中之一。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概说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收作品305篇。另外还有六篇,有目无辞。(《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诗经》被尊为经,是汉代的时候。

《文心雕龙·宗经》云: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二 与《诗经》编辑整理相关的几种说法

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汉志中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三 《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大类。《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四、《诗经》的流传

汉时研究《诗经》的四家是齐派代表齐人辕固,鲁派代表鲁人申培,韩派代表燕人韩婴,以及毛诗学派代表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齐诗》、《鲁诗》、《韩诗》,被称“三家诗”。“三家诗” 后失传,“毛诗”独传至今,即今本《诗经》。

第二节 《诗经》的主要内容

一、歌颂祖先和祭祀神灵的歌;

二、农事诗;

三、燕飨诗;

四、怨刺诗;

五、战争徭役诗;

六、婚恋诗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赋、比、兴的手法

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和兴的区别:比,就是比喻,用他物打比方来说明此物,二者之间必须有类似点;兴只是以他物作为引子,引出所咏之物。二者之间不一定有相似点;比,可以在诗歌的任何地方出现,但兴,一般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节诗的开始位置。

二,《诗经》的抒情艺术。其主要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抒情;(2)直抒胸臆;(3)叙事言情。

三,《诗经》的语言和形式:语言不仅富于音乐的美,而且形象生动。形式上,重章叠句。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诗传统:《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二、风雅与文学革新。

三、比兴的垂范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二,《尚书》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为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三,《春秋》

“春秋”取春秋代序为一年的意思,是各国重大事件的纪年史。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的《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鲁国史官所整 理修订的鲁国的纪年史。

《春秋》记事,基本以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某人发生某事的格式记写。《春秋》笔法 :《春秋》言约而意丰,历来有“一字褒贬”的说法,在客观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作者的态度,这种“直书其事,善恶自见”(朱熹)的手法,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第二节 《左传》

一 《左传》的作者与成书:《左传》的成书,在春秋末战国初,其作者为鲁人左丘明,书中有一些后人的附益。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文学成就最高的。二 《左传》的文学成就

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善于叙事;历史与传闻相结合。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塑造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形象。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第四,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语言准确而精练,生动而富有文彩,简洁凝练,含蓄蕴藉。第三节 战国策

《战国策》中的文章就作者而言,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一中说《战国策》“记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可以说,《战国策》 3

具有纵横家文集的性质,各篇的作者并不相同,刘向是这个集子的编撰者。

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2.以生动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3.以传记的形式来写人物。

二,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1.说理方式巧妙,语言机敏。2.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铺陈和夸饰经常使用,文章很有气势 ;还大量使用排比,比喻等手法。3.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进行说理: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九流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一,诸子散文的兴起的原因

社会动荡,救时之弊;文化下移,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宽松的环境。二,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主要著作有《论语》、《老子》。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其文学性,主要体现为哲学表述中包含着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老子》八十一章,主要是老子的自撰。

第二期,战国中期,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第三期,战国后期,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荀子》 的文学成就:

首先,体系完备,构思严谨,中心突出,论述周详,说理透辟。

其次,善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善用形象的事物和繁富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的道理。

第三,《荀子》的语言风格质朴缜密,明晰晓畅,而又淳正浑厚。《韩非子》的文学成就:

1、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

2、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

3、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第二节 《孟子》和《庄子》

一、《孟子》

(一)作者: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二)、篇目: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七篇。《孟子》的论辩艺术

首先,巧妙设问,引人入彀。在说理中,往往欲擒故纵,在不知不觉中引对方进入自 4

己预先设置好的结论中。

其次,是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第三,《孟子》感情充沛,言辞机敏,气势雄健,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二,《庄子》

《庄子》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 七篇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一)《庄子》的基本表现方式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言在彼而意在此,就叫做寓言。重言是借重古先圣哲或是当时名人的谈话,来压抑时论的。卮是漏斗,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期合与于这种天然的端倪,顺着大话的流行,而代为立论,所以很像漏斗的注水,毫无成见。(二)《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三)《庄子》散文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四)《庄子》的语言艺术多姿多彩,汪洋恣肆,自由洒脱。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背景

一、楚辞的含义:

1、指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地的一种新诗体。

2、指屈宋等作家的骚体作品。

3、指诗歌总集《楚辞》

二、楚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与瑰丽多姿的楚艺术是楚辞生长的根本源由;

(二)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

(三)楚国民间巫风的影响;

(四)战国晚期楚国的国内国际形势,是楚辞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五)屈原对于楚辞的贡献 第三节 《离骚》

一、《离骚》解题

“离骚”二字,历来颇多不同解释: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谓已遭忧作辞也。”(按,离同罹。)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

1.忠君与爱国

诗人反复申说其修明法度,任用贤能,使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揭露楚国反动贵族集团排斥贤能,因循误国的罪行,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坚持正义而顽强斗争的高尚精神,即使被疏远、流放,也始终不渝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表达诗人热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

2.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 作品曲折、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在叙述中,诗人将他的思想、感情、想象、人格融合为一,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和瑰丽的文采,倾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表达出对昏庸王室和庸俗腐朽贵族的愤慨,流露出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一个伟大的灵魂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而感到幻灭的悲剧。

四、《离骚》的艺术成就

1、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峻洁高大的抒情主人翁的形象。诗中用诗人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5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的伟大诗人塑像。

2、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1)、丰富奇特的想象。

屈原的想象力纵横驰骋,超越了时间、空间及整个宇宙的范围。后半部诗,把现实跟曲折奇丽的神话境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构成恍忽迷离、变幻多姿的画面、宏伟壮观的场景,以此来表现诗人寻求知己的强烈愿望和追求理想的顽强斗争精神。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继《诗经》之后,《离骚》中大量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象征手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以求女象征追求“美政”,以“美人”比喻君王,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以众女妒美喻群小嫉贤,(众女嫉余之娥眉兮),以规矩,绳墨喻国家法度,以香兰恶草比喻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不同的品质,构成一种象征,使人透过兰草的气息联想到政治斗争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品质,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使作品绚烂多彩,产生出一种寄托幽远,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一手法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3)、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离骚》虽是政治抒情诗,但叙事性很强。前半部分以自传体形式叙述自己的身世和不幸遭遇。后半部分部分中,穿插了女媭劝告,南征陈辞,上叩天阍,追求上女、追求下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远游西海等八个叙事性故事情节片断,使后半部分诗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一会儿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倏忽间却又柳岸花明,转出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及强烈的感情波澜表达得淋淳尽致。

3、形式和语言

民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离骚》二句一韵,二韵一节的形式是楚国民歌的基 本形式。字数不等,又多偶句,如最长的句子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等,是九言,最短 的句子“已矣哉”,三言。其他的六言、七言为主。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

《离骚》在简练的语言中吸收了楚国方言,如“羌”、“侘傺”、“蹇”,更突出了民歌风味。运用大量联绵字,如“零落”、“驰聘”、“陆离”(双声),“逍遥”、“偃蹇”、“骐骥”、“相羊”(叠韵),叠字如:“謇謇”、“菲菲”、“翼翼”、“婉婉”、“邈邈”、“曼曼”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美。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巫祭文化

《九歌》的篇目(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国殇、礼魂)

《九歌》的性质:

《九歌》是古乐曲名。屈原的《九歌》是袭用这一古乐曲名而根据楚地民间神话,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经加工、润色、提高而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其中《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是对天神的热烈礼赞。《湘君》、《湘夫人》、《山鬼》、《河伯》是神与神,人与神的恋歌,而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世间普通男女间的爱情生活。《国殇》是悼念为国牺牲将士的颂歌。《礼魂》是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进行永久祭祀愿望的送神曲。

二、缠绵哀婉的风格——《九歌》艺术特色

1、浓郁的浪漫色彩。

诗人根据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把人的生活与理想中神的特点相结合,通过对神的思想感情及其性格的刻划,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愿望。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

如《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6

眯着眼远望透过清秋候人的场面,可以感到深秋的凉意和感情上的寂寞,又有一种难以言 传的惆怅凄迷情调,为全诗写爱情的不顺利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3、语言单纯自然、优美含蓄而情味悠长。

4、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首先是歌、乐、舞合一,《九歌》中有不少对舞的场面。其次是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其三是巫觋与神分角色演唱。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九歌》是中国具有原始戏曲色彩的作品。

四、《九章》

《九章》中的作品不是屈原一时一地之作,后人因其内容、形式大致相似,集为组诗,冠以《九章》之名。一般认为是西汉刘向所集并命名的。

除《桔颂》外,其他八篇约为诗人流放期间所作,诗多纪实之词,真实地记述了屈原流放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其精神和《离骚》一致,不过在表现手法上,《离骚》偏重于浪漫,而《九章》作偏重于现实。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九辩》是一首长篇抒情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平。

三、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自屈原始。他的高贵的品格和光辉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2.在文学创作手法方面,屈原为我国文学开辟了与《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并驾齐驱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3.打破了诗歌的四言格调,创造了新的诗体,即“楚辞体”或叫“骚体”,这是诗歌格调形式的第一次大解放。

4.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诸如兰草、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影响极大。

第一章 秦代文学

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成书过程及体例平实畅达的文风。丰富多彩的语言

《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二、李斯与《谏逐客书》:“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1、采用铺张手法。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文**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横家遗风。

第二章 汉代文学总论

汉代文学的发展态势:1.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2.文学创作的兴盛。3.作家群体的生成。4.由浪漫到理性。5.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

汉代文学的分期: 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3.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批无名诗人。

第三章 汉代赋体文学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

一、赋的起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中使用的“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局部设为问答(与灵氛、巫咸的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等都是赋的主要来源;

《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荀子作有《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这些都为汉赋作了必要的准备。第二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一、贾谊骚体赋:

汉初,上层社会崇尚楚文化,影响到文人,便产生了祖述屈原作品的骚体赋。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

二、枚乘及其《七发》:

枚乘《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是汉大赋具有开创意义的典范之作。

《七发》的艺术特色: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第三节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

一、大赋的特点:

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大赋代表汉赋的最高成就,是汉赋的主流。概括地说,它的特点是: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3.主旨上,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的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谏意。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大赋的代表作。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距十年。但目前所见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作品生动描绘出大汉帝国的富庶繁荣,是大汉帝国盛世景象的艺术再现。司马相如将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验证的艺术旨趣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地融为一体。四 其他的散体大赋作家

扬雄是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赋家。《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赋在思想、题材和写法上,都与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相似,不过赋中的讽谏成分明显增加,而在艺术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部分段落的描写和铺陈相当精彩,在模拟中有自己的特色。班固是东汉前期的著名赋家。他的代表作《两都赋》。《两都赋》在体例和手法上都是模仿司马相如的,是西汉大赋的继续,但他把描写对象,由贵族帝王的宫苑、游猎扩展为整个帝都的形势、布局和气象,并较多地运用了长安、洛阳的实际史地材料,因而较之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赋作,有更为实在的现实内容。张衡以至左思的所谓“京都大赋”的出现,都明显地受到《两都赋》的影响。

张衡具有代表性的赋作是《二京赋》,是他早年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创作的。基本上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和班固的《两都赋》。对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的指责比较强烈和真切,他警告统治者,天险不可恃而民怨实可畏,要统治者懂得荀子所说的“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这是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对作者的启发,表现了当时文人的危机感。第四节 东汉抒情小赋

东汉的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

1.纪行赋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2.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该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揭露批判时政,笔锋犀利,犹如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这篇赋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已超过了“怨刺”文学的界限,而更接近于“诗人的愤怒”,这在整个汉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第五章 司马迁与《史记》 二 《史记》的体制

本纪,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太史公自序》),即以编年的形式记叙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事迹。共12篇。

世家,分述“辅拂股肱”之臣、世袭家族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共30篇。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不仅记“立功名于天下者”,也记社会各阶层人物以及与华夏民族相依相存的兄弟民族。共70篇。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共10篇。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共8篇。四 无韵之离骚

1.抒情性 《史记》的抒情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每篇传记的最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的文字,作者直接对所记人和事议论、抒情。二是在叙事中抒情,即把深沉的感情寄寓在叙事之中。《史记》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并在叙述这些人物的事迹中寄寓了司 9

马迁的同情和不幸遭遇,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

2.叙事艺术

(1)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的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故事的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是《史记》叙事艺术的一大特色。

(2)互见法。所谓“互见法”,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和事迹互见,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二是文史互见,即既有史学的可信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

(3)大手笔,大场面,大气度。《史记》创造了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善于叙写复杂事件和描写各种宏大场面。司马迁善于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重大的场面中来表现,这样使《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3.人物塑造。司马迁笔下的一些主要人物,既是历史人物,又是文学形象。总的说,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史记》的人物刻画:(1)闾巷之人入传;(2)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基本形象;(3)在典型环境中揭示人物性格(4)用个性化语言突出人物个性;(5)用心理描写增强形象的生动感;(6)用细节描写增强形象的逼真感;(7)用对比衬托强化人物个性形象;(8)以互见法保存人物完整形象

4.语言艺术。《史记》的语言艺术,代表了先秦两汉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战国和汉初散文语言骈俪化的风气中解脱出来,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充满情致、淳朴简洁、疏宕从容、通俗流畅的散文风格。虽然《史记》用的是当时的书面语,但有的篇章几乎接近于当时的口语,新鲜活泼,很有情感,很有生活气息。

(2)对古代语言的革新。《史记》中引用古代史料,都经过适当处理。对最古老的、同当时语言已经差距很大的《尚书》,是彻底的翻译;对《左传》、《国语》,有很多的改动;对同当时语言很接近的《战国策》,则主要是做剪裁的功夫,有时也大段抄录(如《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文字)。《汉书》

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史汉比较:《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功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范晔)第六章 汉代的诗歌

第一节 汉代的乐府诗歌

一,汉乐府与乐府诗歌

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汉人称合过乐的歌辞为歌诗,至六朝时期人们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可以合乐而歌的诗歌称为乐府,乐府便由音乐机关转为诗体的名称;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

汉乐府诗歌是指由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可以合乐而歌的汉代诗 10

歌。

《乐府诗集》: 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三,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汉乐府继承和发扬了《诗经》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传统。2 .汉代乐府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增强。3 .汉乐府在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上,通过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的描写,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4 .汉乐府的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保留了口语的特点,颇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

第二节 文人五言诗

一、文人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历程:

1,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钟嵘《诗品》)。其后有张衡的《同声歌》、郦炎的《见志诗》、秦嘉的《赠妇诗》等。

2,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五言诗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完全进入了成熟的时期。

二、《古诗十九首》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篇5

1.C(因果关系不当,古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一展胸襟。)2.C(以偏概全。原文中这两句话是例证,而不是结论。)

3.D(“相同的”有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与历代文人不尽相同。)4.A(藉:垫)5.C 6.B(应是“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

7.(1)元德秀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孤、去、大意各1分)

(2)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恐怕会受到牵累吧?(无乃„„乎、大意各1分)(3)河内太守用车载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辇、被、大意各1分)

8.花园中百花盛开,落英缤纷,大家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明媚春景(3分),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和对主人的赞赏之情。(2分)9.①设问:头两句问,后两句答,不仅章法奇特,而且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加强了赞美的语气。②拟人:“风光留住不教回”的表达,将春天拟人化,不仅将美好的春光写得生机盎然,而且极富有情趣。③反语:“都为主人尤好事”一句,看似责怪主人“好事”,其实是似贬实褒,风趣地赞美了主人及其花园。

10.(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留取丹心照汗青(3)术业有专攻(4)间关莺语花底滑(5)也无风雨也无晴(6)莫道不销魂

11.(1)A、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做题时可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观点及表达技巧的基础上,仔细推敲每个选项内容及观点是否与文章的内容、观点及技巧相吻合,在文章中能否找到有依据。B项中“高潮迭起”不准确,文章中只有最后情节的突变。C“一时的糊涂”错,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主人公还是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所致;E对主题理解有误,真正廉洁的公仆是能够避开无形的刑具的)

(2)①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真实动人; 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③ 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对陈大明的家庭情况的交代使用了插叙这一手法,插叙的一般作用为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此处分析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综合以上我们不难总结到以上几点。)(3)①小心谨慎。乡长被抓,他引以为戒,一一回绝别人送的礼物,塞进了抽屉的钱,又退回去②严于律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③意志不坚定,难以抵制诱惑。

(4)观点一:以“手铐”为题,使小说主题深刻。①以“手铐”为题,一语双关。②“手铐”具有警戒作用,人生路上处处有手铐。③官场上遍布手铐,步步为营,稍有不慎,便是别人鱼竿上的“大鱼”。

观点二:以“手铐”为题,使小说情节显得巧妙。①构成小说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紧凑。②以“手铐”为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手铐”构成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③小说以“手铐”又以“手铐”终。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12.(1)C、B(E项“幽默”不是吴宓的特点。A项错,强加因果,文中并未提及钱钟书对他的评价是因为他固守自己的观念,不知变通。D项错,成就了他特立独行文化人格的不是“情感真挚、不怕非议”,而是他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人们对传统文化极尽声讨的时代创办《学衡》杂志。)

(2)“笨”是指固守自己观念,不知变通。他的笨表现在:①生活中:他对毛彦文不屈不挠的追求;②在艺术世界中:他对林妹妹推崇备至,以致在生活中,人凡行为言语有损于林妹妹,吴宓必暴怒不止。③过于严谨,近乎死板,以致不了解他的人会误认为他很小气。

(3)吴宓的一生“殉情殉道”,可情归于空,道亦归于空,可谓“敌笑亲讥无一可,情亏志折事全终”。①他在时代的大潮中不随波逐流,坚持“中西融合”的治学原则,《学衡》杂志一出便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②他率性直言,说话不知避讳,三年困难时期被指为疯狂反对社会主义。③他感情真挚,热恋毛女士,然而毛女士却并不领情,令人悲叹。

(4)示例一:吴宓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为是值得崇敬的。①他不忍于民族文化价值的被忽略,他所坚持的宗旨在今天看来是极具前瞻性的;②体现了他做人、做学问的原则,绝不随波逐流,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难能可贵。③他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品格,为我们树立起一个纯正文人的标杆。

示例二:吴宓先生反对新文化运动不值得赞扬。①他所坚持的“中西融合”治学原则让他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殉道却道空志折,个人价值没能得到实现。②当时旧中国需要的是新思想,他的坚守不合时宜。③固守自己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冥顽不灵,顽固不化,是性格中的缺陷,不值得称赞。

13.C(A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很久,贬义。B举重若轻,指某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地完成艰巨的任务。可调换为“无足轻重”。D 摇旗呐喊,现比喻替别人助长声势,而语境中讲的是“为自己”,使用不当)

14.D(A, 搭配不当, “发生”改为“产生”。B,缺少中心语。C,单起双承)15.B 16.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17.示例: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读。18.(略)【文言文参考译文】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他宽厚淳朴,不矫揉造作。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施行德政。黜陟使使朝廷知晓了元德秀的事迹,元德秀被提拔、补官为龙武军录事参军。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小步快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罪,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恐怕要受到牵累吧?”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即便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篇6

一、选择题

1,(C)2,(D)

3,(A)

4,(C)5,(D)

6,(A)

7,(A)

8,(B)9,(D)

10、(B)

11,(A)12,(B)

二、填空题: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诗仙”李白诗风豪放飘逸,“诗圣”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唐代史诗上的“双子星座”。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4,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7,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就词的主要风格而言,宋词大略划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9,杂剧作家中关汉卿和王实甫成就最高、影响最大。10,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1,志怪小说中《搜神记》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作者是干宝。12,《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是《石头记》,高鹗和程伟元增补后四十回,书名《红楼梦》,通称程甲本。

三、名词解释

1,答: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这一情景具有典型意义,它反映了人生中一种普遍的境界。

2,答:明代茅坤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选辑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作为人们学习唐宋古文的范本,后人也因此而称这八人为“唐宋八大家”。

3,答:豪放,是指风格豪迈、无所拘束。作为词的风格,是以阳光之美为审美特征的,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如理想抱负、民族盛衰、国家兴旺和民生疾苦等,南宋豪放词则多表现爱国精神。其抒情多慷慨激昂、乐观进取。

四,问答题

1,答:深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2,答: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3,答:A,珍惜时间。B,珍惜生命。4,答:(1)区别于毫无节操、见风使舵的纵横家人物。(2)有高尚理想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人。

(3)身处富贵之境而不丧失志向,身处贫困之地而不改变人格,面对强暴威胁而不丢掉气节的人。

5,答:说明人怎样才能成才,才能担负重大使命。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培养出坚韧的性格,顽强的意志,也才有担负重大使命的素质与能力。

6,答:(1)表现屈原与楚国黑暗腐朽政治势力的激烈矛盾冲突;

(2)表现了屈原不愿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抒发了对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为国家效力而不得的悲痛以及自己遭遇不公的哀怨之情;

(3)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忠于君王、热爱祖国的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7,答:(1)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2)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3)结构宏伟严密。(4)创造了一种新诗体。8,答:A,调整音节,使音律协畅。B,起着一部分虚词如“于”、“以”、“之”、“而”等的语法作用。9,(1)答:由乐而悲、由悲而喜。(2)答:乐观旷达的情怀。(3)答:政治(失意)的苦闷

10,答:

一、启示我们要奋发努力,不可耽于享乐。

二、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三、启示我们要大公无私。

五、默写题

1,答: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似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 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六、白话文翻译题

翻译司马迁《史记·周亚夫传》中的一段文章: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篇7

一、阅读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近现代以来生动丰富的历史实践留下了浩繁的文献资料, 它们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运用这些文献资料 (本文特指列于教材中的阅读文献) 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 教师可以运用阅读文献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解析教学内容中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尤其对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典文章要了如指掌。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便于教师从理论高度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从而增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理解力。一般来说, 适当运用和分析经典著作远比单纯的灌输式说教更有效果。

第二, 阅读文献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络资源和高校图书资料的丰富和发展, 加上近年来高校课程的大力建设, 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相关的阅读文献。这为学生阅读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文献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积极开发新的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文献阅读, 从而发挥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第三, 通过文献阅读, 可以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阅读文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把握, 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学生具体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 运用阅读文献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与中学历史教材重合度较高, 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阅读文献的多边运用, 以确凿的史料充实教学内容,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教学模式, 以此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实效性, 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 运用阅读文献有助于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170多年的近现代历史过程中,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通过阅读文献的运用, 可以理解客观历史规律, 明辨重大历史是非,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运用阅读文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离不开阅读文献的支持, 适当运用阅读文献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从目前来看, 阅读文献的运用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其应有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 教师对阅读文献的处理能力不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对阅读文献的把握和分析能力直接影响阅读文献在教学中的效果。虽然近几年来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逐步实现了年轻化和高学历化, 但教师的教学能力越来越受制于狭窄的专业范围,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涉猎和整体了解, 对文献资料的运用和把握局限于学术研究, 没有或很少将之运用于教学改革。此外,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非专业化的现象。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有些非专业的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 这样, 必然会影响对阅读文献的把握和运用, 有的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接触阅读文献, 难以对教材中列出的阅读文献进行准确的解读, 使得教学缺乏理论深度,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 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学习习惯不好。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的文化素质从个体来说参差不齐, 从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注重记忆, 学生的基础知识尚可, 但理工科学生相对有所欠缺。同时, 中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对大学课堂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随着网络的发展, 部分学生养成了网络依赖的心理, 这更加削弱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往往很少主动甚至没有查找相关阅读文献进行学习。

第三, 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精神不够。近些年, 随着高校对课程建设的重视, 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 其中包括一些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课程资源的共享现状, 与互联网络资源共享的便利性、普及性相比, 相去甚远。这使得教师和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获得教学所需的优质资源, 其中就包括那些不易获得的阅读文献。

三、阅读文献的多边运用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存在的问题, 就必须把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的阅读文献充分地利用起来,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阅读文献的多边运用模式。

(一) 文献选择的多元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分上、中、下三篇, 共有3个综述和10章内容, 每一个综述和每一章后都列有数量不等的阅读文献。从来源上看, 这些阅读文献多种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章;第二, 中共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第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和决议;第四, 其他政治人物和党派的文章或文献;第五, 近现代报纸、期刊、杂志等。

以上阅读文献均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出现的原始资料, 与教材有比较高的契合度,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将之运用于教学, 可以大大增强可读性和真实性。当然, 除了以上在教材中精心采选的阅读文献外, 还可以运用更多的其他来源的文献, 如, 利用地方的文献资料以及国外的、中间派别的乃至敌对力量方面的评论、文章, 对于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 运用主体的多边性

阅读文献的运用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 在具体运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 师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边主体作用。

1. 教师单主体。

作为个体的教师, 首先是占有、分析、使用阅读文献的主体, 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 还是作业布置、课外辅导, 乃至自身的学习, 都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充分运用好阅读文献。

2. 教师多主体。

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实施, 往往是通过作为一个集体的教研室或教学团队来进行的。因此, 这个组织中的教师必须经常进行集体备课, 共同研讨教学教法, 其中就包括共同研究运用好阅读文献。教师多主体是对教师单主体的叠加与放大。

3. 师生双主体。

师生双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同时是阅读文献的运用主体, 这种双主体作用往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根据互动双方人数的不同, 又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即师生一对一互动, 师生一对多互动, 师生多对一互动, 师生多对多互动。

4. 学生单主体。

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 要积极倡导学生首先是作为个体的学生通过文献阅读,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综合素质得到加强。

5. 生生多主体。

生生多主体作用一般体现为, 作为群体的学生 (往往是一个教学班的学生) 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协作, 自主运用某一或某些阅读文献的过程。

不难发现, 以上阅读文献运用主体的不同划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他们之间完全是可以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

(三) 运用方式的多样性

阅读文献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发挥其功能, 体现不同运用主体的作用, 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

1. 课堂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 阅读文献的运用主要表现为:第一, 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的史实、理论、观点、结论等, 相当一部分就是直接来源于阅读文献。第二, 课堂互动的环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 往往包含一些诸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的互动形式, 在这样的过程中, 要使自己的发言更具说服力, 必须引用权威的文献。

2. 考核运用。

考核是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读文献在考核环节的运用, 主要表现为:第一, 平时作业的布置。在平时作业中, 布置一两个小题目, 要求、引导学生引用文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或充实其内容等。第二, 开放式的结业论文。这是在平时作业中训练运用阅读文献基础上的更高形式。第三, 闭卷形式的笔试试题。通过多次文献阅读运用的练习, 学生已经习惯于运用文献, 即使是在闭卷考核中也能够熟练地运用文献。

3. 实践运用。

阅读文献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两层含义:第一, 将阅读文献运用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如学生的自修、分组研讨、撰写读后感等。第二, 在实践中检验印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之, 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无论是学习还是考核, 都离不开相关的阅读文献的支撑。阅读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全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将之运用于教学,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Z].教社政[2005]9号.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

中国古代史创新习题设计 篇8

A.龙B.虎C.狗D.鸡

2.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3.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曾把孟子从先贤祠中撤出,这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③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下列春秋时期文化中,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B.孟子“政在得民”的思想

C.韩非子“以法为本”的思想D.我国历法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

5.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却经常挨饿

6.188年,刘焉由益州刺史专任益州州牧,此时的刘焉不可能 ()

A.级别不高,但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C.统属若干郡县

D.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大员

7.三年之丧自西汉中叶始见推行,东汉则行丧三年为常事,甚有加倍服丧者,甚至有行服二十余年者。那么,造成这种变化的体制性原因可能是()

A.从东汉开始,儒家孝悌等伦理观念普及全国深入民间

B.在中国历史上,东汉人的道德伦理素质最高

C.东汉察举尤重孝廉一科

D.东汉皇室开始重视儒家的孝悌文化,上行下效

8.班固称许西汉某位学者:“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其起。”此学者是 ()

A.主父偃B.司马迁C.董仲舒D.孔子

9.郦道元的《水经注》记水不分南北,将南北看作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甚至在事关封建政权的正统地位的年号时也是南北朝并称。这反映出郦道元

()

A.是一个严谨的地理学家 B.勇于反抗北朝的残暴统治

C.向往南朝先进发达的经济文化 D.渴望天下一统

10.古代史上,黄河下游河道经常改道,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却较为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黄河流域政局安定统一B.中原经济发展繁荣

C.因畜牧业的发展,黄土高原等北方地区植被等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D.黄河上游的河西走廊等地区农耕业得到长足发展

11.某位皇帝下诏说:“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位皇帝处于()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北宋时期

12.梁启超称赞某僧人说:“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外国史学家承认这位僧人是: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僧人是法显

B.他是经陆上丝绸之路去印度的

C.他有可能是经海上丝绸之路回来的

D.该僧人是中国踏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13.安史之乱期间,滞留长安的杜甫写道:“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这里的“朔方健儿” ()

A.服役期间,自备衣食和武器

B.普遍都是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人

C.长期隶属于统兵将领,是职业兵

D.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

14.前苏联考古学家曾在突厥墓葬里发掘出银壶、黄金制品,以及铁制的刀、剑、箭、马具,还有汉式铜镜、波斯绢布织物等等。这不能说明()

A.铁器已在突厥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B.突厥同中原和中亚地区已存在贸易往来

C.突厥已经是发达的封建农业国家

D.突厥的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15.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D.黑水靺鞨与唐朝友好往来

16.唐朝的中原人流行穿胡服,妇女喜欢穿男装,女装流行袒胸窄袖的款式。这反映了唐朝

A.少数民族服装开始传入中原 B.少数民族服装取代了汉族服装

C.妇女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 D.社会风尚比较开放

17.白居易诗曰:“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该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太原、成都丝织业落后B.宣州丝织业技艺水平高

C.安史之乱以后,中国丝织业重心南移 D.南方已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18.下列是两句反映了唐朝经济现象的唐诗:①长安市中酒家眠;②夜静坊中有酒沽。其创作时间应该是()

A.①、②均为盛唐诗作B.①盛唐、②中唐

C.①、②均为初唐诗作D.①中唐、②盛唐

19.中国古代某一著名天文学家,在编订历书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则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一天文学家是()

A.甘德B.张衡C.郭守敬D.僧一行

20.唐末,长安城里的百姓()

A.不能在夜里到酒楼消费B.普遍的穿棉布衣服

C.会客人席地而坐,举杯共饮葡萄酒 D.可以观看女子马球比赛

21.一位生活在宋朝中后期的将领,其经历包括()

A.在地方任知府,遭通判告密而罢职

B.边关禁军不再随意调动,经过自己训练,战斗力大增

C.利用职务之便,调用禁军为己修宅

D.国家经常遭契丹进攻,而长期镇守幽云等地

22.宋元之际,诗人郑思肖隐居杭州,坐卧必向南,因自号:所南。其咏菊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下列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①此事必发生在1276年之后②表达了作者向往当时的南宋政权③表达了作者不仕蒙元的政治意向④郑思肖阻碍国家统一,是为民族罪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3.下列关于明清时期西藏地区概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代通过卫所和僧官制度实现藏人治藏,整个明代西藏各派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B.清代通过多种措施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表明中央管理空前加强

C.明清时期的西藏高度自治,例如不用承担赋税义务

D.明代以后藏传佛教各派的实力以黄教为最,顺治和康熙册封的两位宗教领袖都属黄教

24.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方式不包括()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移民实边

C.以宗教为纽带,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D.通过和亲,加强满蒙联系,巩固统治

25.“直隶等省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上,照常征粮”。实行这项措施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

26. 18世纪,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大为不同,这表现在()

A.中国是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而英国则处在机器大生产阶段

B.中国土地高度集中于地主之手,而英国的土地则分散在农民手中

C.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英国则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中国是纯粹自然经济,而英国则是以商品经济为主

27.梁启超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达·伽马)以后有无数维哥达喜马,而我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殁以俱逝?”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包括()

①非商业性贸易无补于社会发展②明朝缺乏从事大规模海外贸易的内动力③明朝不具备远航的技术和能力④明朝之后实行了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8.《天工开物》出版以后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四库全书》弃而不录,导致该书在中国几乎失传。在国外,却很早就有法、英、德、俄、意等国的节译本。导致《天工开物》一书在中国几乎失传的根本原因是()

A.八股取士B.自然经济

C.重农抑商D.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轻科技

29.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剌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位儒学大师应该是()

A.董仲舒B.朱熹C.李贽D.黄宗羲

30.乾隆时期,不可能存在的中央机构是()

A.南书房B.议政王大臣会议C.中书省D.内阁

3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官员由中央委派任命,地方服从中央

B.明朝改元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C.汉初和明初都实行封国制度,对中央集权产生了威胁

D.汉、唐、明、清时期,都曾经存在过土司制度,但宋元时期则没有

32.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必若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徐光启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造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术,具存深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今者西历所矜胜者不过数端,……孰知此数端者悉具旧法之中,而非彼所独得乎?……西人窃取其意,岂能越其范围? ——王锡阐

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杨光先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对此你做何评价?

材料二为了传教,传教士撰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的著作,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民本意识、宽容观念盛行一时。法国的伏尔泰对中国的科举制,德国的莱布尼茨对中华的大一统都向往不已。总之,中国几乎成了欧洲时代精英们心目中的理想天堂,其实这只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误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6—18世纪中西交流的特点。

参考答案:1.B2.A3.C4.D5.C6.A7.C8.C9.D10.C11.C12.D13.C14.C15.B16.D17.C18.B19.D20.D21.B22.D23.C24.A25.D26.C27.C28.B29.D30.C31.C

32.(1)

(2)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启蒙思想家借鉴各种文明成果为反封建、反神学而斗争;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新航路开辟之后,中国文明传播到西方;西方传教士的介绍和西方开明思想家的积极学习。

上一篇:中学班会主题下一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