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精选6篇)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 篇1

学校创建于1956年10月,前身是洪都四〇四职工业余大学,1972年更名为洪都机械厂七·二一工人大学,1979年更名为洪都机械厂工学院,1990年更名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工学院,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工学院的基础上设立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据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洪都(东、西)、昌南两个校区,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30个;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000余人,专兼职教师400余人。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 篇2

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任务, 这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也是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 更是其培养目标特点所在。针对这一特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需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突出技能培养, 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为此,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及校企协同管理方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保障。

随着民用航空业以及机场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民航业已经进入了“快车道”的发展状态, 也成为世界上机场数目增长最快的国家。空港服务业的发展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交换便利程度的重要标准,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 我国民航企业对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为江苏工院) 针对民航业这一现状, 大力建设和发展航空学院实训基地, 立足南通市航空产业的发展战略, 延伸配套服务于江苏省、长三角以及华东地区各大空港建设对航空专业人才的需要。由于跟行业具有紧密的关联, 对人才更加注重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民航企业的合作建设与协同管理是培养空港服务专业优秀人才的一条必经之路, 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 高职空港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1.1 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必要平台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 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 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主要方向, 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得以实施的基础平台。空港服务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要求高的特殊专业, 学生更需要充分运用航空实训基地的专业设施设备, 结合课堂理论进行实际实践和操作, 从而加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民航企业协同管理实训基地, 既可以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专业性和运行的高效性, 让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学习与实践更符合行内专业要求, 又可以让企业在实训基地的运作和管理中直接培养所需人才, 为空港专业人才的输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使得民航企业与高职院校达到“双赢”局面。

1.2 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取得教学成果的重要保障

2010年7月, 国家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空港服务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点在于其特殊的工作场所及条件, 所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平台必须建立在有健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获取课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加入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激发学生的专业创造力, 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1.3 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推动民航业发展的可靠动力

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强力推动, 未来社会对空港服务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 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我国空港服务人才十分匮乏, 尤其对空港服务人才的培养大多停留在实践阶段。虽然一部分职业院校开设了空港服务相关的专业和专业方向, 并且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但从空港服务专业人才评估质量来看, 缺少专业实训基地的技能实践是学生能力跟不上民航业人才需求的关键。专业人才的稀缺, 严重影响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进度, 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各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 依托现有优质高职教育资源, 促进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专业建设, 加强民航企业的合作步伐, 加速培养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是推动我国民航业实现与国际民航业水平的接轨, 从而在更公平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自身实力。

2 高职空港服务实训基地校企协同管理的实现

2.1“工学结合, 教学做一体”模式实训教学

首先, 高职教育强调实训基地建设, 是基于对实训基地功能要求的考虑。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要以配合教学为最基本的宗旨, 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基本目标, 从而才能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是实际操作能力, 必须有良好的实训环境和实训条件。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企业去进行生产实习, 的确是能够达到实训的效果。但考虑到空港服务专业的特殊性与规范性, 航空类产品的生产和研发都属于尖端技术, 一部分民航企业并不能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中, 作为该专业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的机会比较有限。江苏工院航空工程学院建有1万多平方米的航空实训基地, 按照民航业的规范要求以及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模式实施实训教学。安排学生在经过建设的专业空港实训基地, 邀请民航企业专业技能人员参与教学合作, 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能控制和有指导的实训活动, 既能解决学生实训教学的问题, 更能发挥高职院校教育的影响力, 更具有系统性、简约性和实效性。

2.2“订单式”模式计划培养

高职教育强调实训基地建设, 离不开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按照行业、企业及其他各类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人才, 就需要相关企业提供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帮助和合作。“订单式”管理模式简单点来说, 就是校方与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企业提供工作岗位, 学校招收学生学习, 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 并且能够在合作企业的相关技术岗位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不单如此, 合作企业还能够为合格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使得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 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 相关合作企业还能够直接从合作院校毕业生中引进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降低招募及员工岗前培训的成本, 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江苏工院航空工程学院与华夏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通兴东机场有限公司、顺丰速递集团有限公司、乔治·海茵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民航运输及飞机制造维修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在人才方案的制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企业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为空港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专业、更便捷、更有效的途径。

2.3“协同管理、互利互惠”模式推进合作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与支持,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航空工程学院空港实训基地的成立在政策扶持、培训师资、设备投入、资金筹措等方面得到了中国名航局、江苏省各级政府及部门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样, 实训基地的建设, 不论是资金方面还是在师资或技术层面都需要合作企业的支持与帮助。简单来说, 高职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也需要相关企业出资和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与合作。首先, 在资金方面, 相关合作企业可以投资建设实训基地, 也可以将企业退下来的航空类设施设备转送到高职院校里面作为教学资源, 供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之用。江苏工院航空工程学院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单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资金支持, 也得到相关合作企业与民航机构的大力帮助, 在今后的实训基地的发展中, 还会得到更多的民航相关机构和企业在硬件建设上的帮助, 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师资或技术层面, 合作民航企业更能够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 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应当与职业教育相适应, 越来越多的院校要求教师都是具有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的“双师型”人才。现在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来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 虽然具有本专业的高学历, 但传统的学科本位培养模式使他们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 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从而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 可以邀请合作民航企业的实践专家和院校专职教师一起合作指导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教学, 两者之间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江苏工院航空工程学院正是意识到师资的重要性, 聘用具有硕士及以上专任教师的基础上, 还聘请了中国民航局、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航空业内的专家成立空港服务实训基地的专家指导委员会, 指导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 可以组织专任教师去合作民航机构或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职业岗位培训, 若实现存在困难, 也可以让专职教师在实训基地由民航企业专家指导进行自我培训, 在实训中学和实训中教,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另一方面出发, 一些民航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实践培训时也可以同合作院校的实训基地进行沟通,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专业设施设备甚至师资力量, 从而降低员工岗前培训的成本, 提高培训的水平与质量。由此看来, “协同管理、互利互惠”模式为高职院校的空港服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大力推进合作双方的发展与进步。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发展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与校企协同管理模式。空港服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特殊的、专业技能要求高的专业, 对其实训基地的要求更是超于其他专业, 所以要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 一方面, 需要校企双方解放思想, 不能仅停留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层面, 要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多举措的合作形式, 实现校企的深度互融合作;另一方面, 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 拓展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校中场”、“场中校”为主线, 把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光明日报, 2010-07-08.

[2]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5:11-14.

[3]张永良, 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6) :34-36.

[4]宋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 :10-11.

[5]席磊, 王永芬, 杨宝进, 张晓根.基于校企联盟平台的工学结合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12) :156-157.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 篇3

※ 专业:百花齐放,一枝独秀 ※

江苏建院创建于1979年,1999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江苏省首批5所独立升格的高职院校之一,2011年以高分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建设验收。植根两汉文化的发祥地,浸染“开明开放、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学校形成了“厚生尚能”的校训、“立德树人”的教风、“立身笃行”的学风和“求实创新”的校风。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所以建筑冠名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群自然是学院的龙头。多年来,学院紧紧围绕江苏省支柱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做大做强建筑类专业,形成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重点建设专业,前后延伸形成15个专业及专业群,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还是教育部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学院的其他专业建设也很有特点。如矿井建设专业实施了“预就业条件下的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专业建设成果案例入选国家示范建设三周年成果展,并成为全国重点建设成效显著的20个专业之一。从2011年起,学院还对报考矿井建设专业的新生免除全部三年学费。机电工程类专业、电子通信类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则紧密依托实力企业如徐工集团、华为3COM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新时代大厦等,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另外,一些老牌专业如文秘专业,近年来则加大改革力度,形成了建筑文秘、法律文秘和工程造价文秘三个面向市场的专业方向,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由于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因而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本省同类高校前列,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75%。

※ 就业:校企联动,毕业生不愁“嫁”※

根据建筑业的施工特点和企业的用人要求,江苏建院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每年设置三学期,第三年设置两学期,每学年有一个工作学期),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引进江苏水立方建筑装饰设计院等单位建设“校中厂”;与清大吉博力涂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低碳墙艺研究开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开设“清大吉博力班”;与江苏紫浪装饰装璜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紫浪班”,实施订单培养。2010年,该专业教学团队喜获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这是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唯一“国字号”教学团队。由于学生基本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拥有稳定的就业市场,历年就业率均高达99%以上。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是“第一年有饭吃、第二年有钱挣、第三年有事干”。

学院的毕业生因其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带薪实习,毕业后即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有调查数据显示:江苏建院2010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是70%,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届(62%)高8个百分点,列江苏省同类院校第5位。江苏院毕业生半年后月薪为2 217元,在江苏省同类院校第8位,其中建筑类专业毕业生2 471元。

学院多数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很多毕业生已在中建八局、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铁十局、上海宝钢、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海尔集团、春兰集团、海信集团、江苏雨润、苏州金莱克、扬子江药业、江苏恩华药业等大中型企业建功立业。

※ 招生:纵横四海 ※

江苏建院面向全国招生,是教育部指定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基地,新疆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青海藏族等各民族学生亲如一家。学院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中心)、121个实验实训室、50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和30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建筑技术馆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评价为“树立了建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标杆”。

学校2011年省内普高招生录取成绩斐然。理科、文科录取线分别达到274和263分,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11年学校作为国家示范高职校,率先在省内实施自主单独招生。投放350人的招生计划,得到广大高考学生积极响应,有近3 000名考生填报学校自主招生志愿,为感谢考生对学校厚爱,最终学校通过增加计划正式录取450名自主单招考生。2012年学校将继续增加更多计划、投放更多的专业实施省内自主单独招生,并在招生录取过程中采取更加个性化的选拔形式。

【学院简介】

学校占地1 080亩,学院环境优美,依山而建,三面环山,校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被评为徐州市首批“绿色大学”和江苏省“和谐校园”。校园里还有体育馆、大型游泳池和众多现代化的运动场地,是大学生理想的求学之所。学校现有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建筑装饰艺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建筑设备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11个二级学院,建有14个专业群52个专业方向,形成了理工文经相融互补的专业格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 6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校教职工总数达712人,现有37名教授,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有4个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17人被确定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杰出校友】:

钟葱:钟葱,毕业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95-1班,现为全国青联委员、江西省政协委员、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斥资4亿元在江苏江阴创建了金一文化创意产业园。2010年荣获中国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年度大奖。目前,金一销售额突破20亿元,总资产达百亿。金一文化创意产业园设计研发中心“创意亚洲”也被国家评为文化创业产业示范基地。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是几本 篇4

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

学校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共青城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米。设有17个专业学院,4个管理型学院,2个独立设置机构及1个独立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50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2400余人。

江苏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是几本 篇5

江苏科技大学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2年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3年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机械科、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福建省福州工业学校造船科合并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61年上海工厂设计学校并入。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19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

学校拥有镇江长山、梦溪2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3979亩;在校普通本科生1825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60余人,本、硕、博学历留学生730余人;有教职工2200余人;设有20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 篇6

一、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开发及实施现状分析

长沙航空职院自2007 年开办航空服务专业以来, 一贯贯彻校企合作办专业的思路, 已有了与深航、川航等航空企业合作的基础。校企全方位合作贯彻人才培养体系, 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基本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注重突出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课程教学全过程注重健全职业人格养成、职业精神提升和职业素养提高。

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 年) 》的通知, 提出“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工作要求展开分析, 目前专业教学品质提升关注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因素, 进一步降低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主观性, 转变传统专业课程按学科化课程设置的课程设置思路, 不断提升对接岗位能力开展教学实施的针对性。

二、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施机制建设

1.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 开展专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学院通过开展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跟踪及情况统计等, 广泛邀请合作企业共同论证专业定位, 明确专业岗位面向。将原有空中乘务方向及地面服务方向按工作领域重新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涵盖航空服务典型性服务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参照行业企业及IATA等行业协会岗位标准调整职业面向, 集中涵盖空中乘务员、客运服务员、值机票务服务员等航空服务典型岗位。

2.广泛邀请民航企业管理人员、一线技术能手, 开展专业对口岗位 (群) 工作分析。进一步分解岗位要素, 提炼能力培养要素,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工作, 深度分析专业面向岗位, 按照航空服务产业岗位细化要求,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使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应服务产业价值增值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对航空服务专业群涉及领域开展全面市场调研, 通过对湖南机场集团、深圳航空等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的调研, 进行岗位技能需求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 以明确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分析民航企业共性岗位任务, 明确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劳动对象及工具、工作与管理办法、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等, 提炼典型工作过程共性及特点, 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特性, 为后续选择学习载体, 及确定学习内容提供指导。通过以上分析全面掌握民航服务典型岗位工作特性, 只有从岗位特性入手来开展教学改革, 后续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

3.根据岗位能力要求, 归纳职业能力体系,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1) 职业能力分析。通过教师一线岗位直接顶岗形式, 体验岗位能力组成要素, 归纳提取在职业情境中相互关联影响的职业能力, 将其组合成具有完整过程的任务或项目集, 这是教学实施、教学组织单元的原始素材。 (2)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确定专业学习领域。确认典型工作任务的是专业学习领域开发的关键。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工作过程载体。代表性指项目应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完整性的特点。学生学习完一个学习领域, 就可完整掌握一种作业方法, 或能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比如航空服务专业课程, 学会BSP自动出票软件基本程序、打票操作、证件识别方法并不是一个项目, 完成一次完整的旅客订票环节才是一个项目。在航空服务专业领域我们要认识到, 部分工作任务是独立的工作过程环节, 本身就具有典型性, 但部分工作任务的甄选比较困难。这取决于任务环境复杂性、职业素养的综合性、岗位知识域的复合性等。

4.开发系统专业学习领域, 设计学习情境方案, 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内容 (包括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工作标准 (包括操作标准和质量标准) 、工作方法 (包括工具和对象、组织形式) 开发系统专业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必须具备下述特征。 (1) 典型性:学习领域是以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的提升和深化, 其教学内容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职业能力。设计的教学与训练项目必须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需要。 (2) 层次性:课程体系的目标面向最终职业岗位。在学习领域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始终遵循学习领域由简单到复杂的职业成长规律。各层次或同层级学习领域的开发, 均需明确学生前置知识要求、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对基于岗位能力形成课程的支持。 (3) 针对性:课程项目化或任务引领化是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每个学习情境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的任务环节。课程需具有真实情境的教学场景要求, 并推动信息化课程建设工作, 实施线下至线上的一体化教学训练接口。

5.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航空服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航空服务产业的相关性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航空服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 深度对接航空服务与管理产业群一线岗位, 调整航空服务产业相关专业课程体系, 解构、重构专业群课程结构。按照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理念, 围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 全方位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真实模拟工作岗位, 组织教学实施, 构建的课程体系图如下。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项目为载体, 引入优质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和项目教材, 建立合作共享型课程体系。按照“职业素养能力+ 职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 职业拓展能力+ 岗位适应和创新能力”的形式, 加强课程资源整合, 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标准、新成果, 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组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 坚持“教学做一体”, 广泛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 重点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6.校企共建“基础能力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专业群四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以企业真实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为导向, 构建“基础能力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过程由企业一线能手兼职和学校专任实训教师共同指导, 按照企业用工标准进行考核, 做到“真实企业环境”、“真实工作任务”、“真实职业要求”。

7.建设“能学、辅教”的情境式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库。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及知识点为单位, 综合运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流媒体载体, 建立专业群素材库。校企共同确定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框架及资源标准, 建设集教学、培训、自主学习、服务的一体化共享型资源库, 营造灵活、高效、逼真的技能训练环境, 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 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提升综合能力。依据专业群课程体系, 在专业素材库的基础上, 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 将关联的素材参照岗位工作流程结构化组合构建项目任务 (或学习单元) , 形成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情境式”网络课程。并将建成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资源上传至职教新干线等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同时建设包括岗位信息库、专业建设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等一系列专业群共享资源并上传至职教新干线等公共教学资源平台, 以供产业集群及同行共享。

三、体会与思考

1.航空服务课程体系建设应科学分析航空服务岗位能力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充分与民航企业校企协同构建“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拓展能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2. 将对应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作为专业特色课程, 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根据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原则, 强化对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选择。

3.校企合作可以加强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阶段的教学实施和共同管理, 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摘要:航空服务产业正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如何提升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品质,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开发实施机制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入探讨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施的机制, 以供航空服务专业类课程改革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航空服务,课程开发,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晓刚, 冯玮.校企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广西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索[J].大众科技, 2015, (12) .

上一篇:农村商业银行授权业务题库下一篇:参观展览馆作文5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