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共10篇)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1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

1.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赏读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于口语。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日积月累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气候的谚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1.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

课件出示:

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学生认真读片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个片段: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第二个片段:从“要是、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片段:“仔细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短语表明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想。可见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最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

认真阅读三个片段,从重点词语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表达的准确以及观察的多方面、多角度。教会学生观察,对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1)认真观察上下两行字,大家发现这两行字有什么特点?

(2)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连起来,组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

(3)上面同一个字可以连下面两个字,各组成的词语在意思上、用法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完成练习,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动物名称,和第二行相应的字连起来,可以组成词语,这些词语表示这种动物的“家”。同时,第一行的字与第二行可连的两个字分别组成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同义词,一个常用于口语,一个常用于书面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组词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三、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遣词造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意思会更加准确。

直接表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开门见山,非常简洁,同时引发学生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四、深入探讨

1.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4.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读一读,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了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最多”一词表明隧道最深有九寸。这个词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这句话,思考:哪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

这座桥长约12米,宽约8米。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句子。并选出代表发言。

预设:“约”点明了桥的大概长度、宽度,因为测量是有误差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

设计意图:

理解加点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严谨地表达。

五、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课件出示:

1.立了秋,把扇丢。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谚语。

(1)大声朗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并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指名出示在预习中搜集到的谚语的意思,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谚语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在弄懂谚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展示收集到的谚语,加深印象,扩大知识积累。

一、举一反三。

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弄懂书中呈现的几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外,我还列举了别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理解表程度或表限定的词语在增强句子表达准确性上的作用。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同义词的用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读中积累谚语知识。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2

一、关于教材总体编排

原人教版教材课本大致有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四个模块, 大体分为八部分, 教材以入学教育为起始部分, 以四幅模拟场景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日常生活, 了解日常学习常规。第二部分为汉语拼音, 分为13课学习声母与韵母, 在每课之后设有几个常用字。第三部分识字 (一) 与识字 (二) , 识字单元共8课, 每课要求我会认的字12—14个, 我会写的字3个。主体内容为20篇课文, 课文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全册包含6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口语交际话题,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交际能力。附录设有两个生字表与汉字笔画名称表。

部编教材全册大致分为六部分, 入学教育分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体现爱国主义教育, 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识字部分设有10篇课文, 阅读部分设有14篇。每个单元除了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部分新增“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与大人一起读”等栏目, 形式非常新颖, 体现提倡全民阅读的理念。附录部分有识字表、生字表、常用笔画名称表, 新增了常用偏旁名称表。

两部教材对比来看, 总体特点可以总结为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保护天性, 幼小链接;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倡导自立;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二、关于选文

(一) 选文篇目。

这部教材编写历时四年半, 各种审核达20多次, 编写非常严谨, 选文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部编教材选文还需要遵循综合性、实用性、便捷高效的原则。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性、具有时代性。

(二) 选文内容。

人文内涵丰富, 选文中有一篇《升国旗》与原教材《我多想去看看》, 描述孩子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真挚质朴的感情, 将人文性渗透在课文中;联系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在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单元, 《比多少》《小书包》等课文揭示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与生活紧密相连。选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有朗朗上口的古诗文, 有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儿歌、童谣, 有呈现多彩自然的童话故事;在选文的结尾增加了连环画课文, 不通篇全文注音, 仅部分难字注音, 以检验学生对拼音汉字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学生充分运用识字成果独立阅读, 形成自己的理解, 适时进行猜读。这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关于入学教育

(一)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教材入学教育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三部分内容,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从图片内容获取信息, 中国标志性的北京天安门, 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身穿56民族特色服饰笑容洋溢的学生齐聚在一起的画面, 通过教师的引导, 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谐”与“平等”。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脱离父母怀抱进入一个新环境刚入学的学生来说, 部分学生充满好奇与期待, 部分学生有些许抵触情绪, 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新教材采用一首《上学歌》, 结合图片展示几名小学生背着新书包踏着轻快地脚步进入校园的情景, 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认同“我是小学生”的角色, 同时在歌词中提示作为合格学生应该要符合的要求。

四、关于识字写字

(一) 识字方式多样而有效。

字理识字法, 有古老而又传统的象形识字, 第四课《日月水火》结合古代象形字从字形上识记生字, 会意字识字, 例如《日月明》一课中学习“众尖尘”等生字;归类识字法, 将与时间有关季节相关的字归在一起, 系统的学习生字;反义词识字, 第七课《大小多少》以几组反义词穿插在课文中,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传统蒙学, 现如今在小学阶段提倡国学诵读, 《天地人》一课以“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字作为学习内容, 选自三字经, 体现教材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的特点;儿歌识字, 在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儿歌, 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在生字旁边书写笔顺、偏旁部首、基本笔画全书同步跟随, 这是原教材所不具备的, 这在一方面从源头上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规范师生书写汉字;识字的更大作用在于运用, 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运用, 因此很大部分识字内容与我们生活相关, 例如收集马路上超市等地方遇到的汉字, 加深学生记忆。

五、关于口语交际

识字加油站。在这一板块内容中增加了部分要求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的字, 达到读写结合, 多认少写,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 这一部分还扩展了反义词近义词等, 通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表, 学习“数学、音乐”等词语, 同样达到识字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猜字谜、童话故事、古诗、儿歌等形式识字,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字词句运用。让这一阶段的孩子接触量词、形近字, 通过字、词、句的强化训练, 让学生能够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把所学运用在生活之中,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的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生字, 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字词句运用将与季节有关的词语归纳在一起, 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3

一、关于课文教学

(一)总体评价

本年级选编的课文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体裁丰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爱学,教师爱教。

(二)问题及建议

1,建议教材在每个单元末,增设一个小结性的栏目,类似高年级的“交流平台”。

2,建议课后题适当安排一些谣言形式的训练题,如字、词、句、段方面的,以加强教材的工具价值。

4,师生普遍感到课文文质兼美,但篇幅长、难度大。有些精读课文需教三课时,有些略读课文需教两课时,教学总时数比较多。

5,课后题要求背诵的,大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这给检测带来了困难。

6,部分略读课文可以看成例文,为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服务。

7,建议在课文后,安排指向新课标“必读书目”及“推荐书目”的课外阅读提示,类似高段的“课外书屋”。

(三)少数课文难学难教

三年级上册有较多来自国外或描写国外生活的文章,师生反映难学难教。一是因为学生不太熟悉国外生活,缺乏相关经验。理解起来吃力;二是因为不习惯也不喜欢译文的表达方式。该册二单元课文多反映领袖、名人优秀品质,由于学生对主人公比较陌生,因此不能很好体会。尤其是《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加上文中有很多科学术语。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主题为“国际理解”,主题离学生较远,理解难度大。从全年级看,学生最难理解的是该册的《和时间赛跑》一文。

(四)少数课文值得质疑

1,文图不符。

①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五课《神笔马良》,文中说白胡子老爷爷已送给马良一支神笔。但145页插图的笔筒里却出现那么多支笔。没有必要,建议删去。②三年级上册第十课《风筝》中说“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而38页插图上的风筝却很像蝴蝶。③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第二节中的“水罐也掉在了地下”一句,应改为“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另外,文中第三节末尾说“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但插图里没有“钻石”。④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18页插图中翠鸟羽毛的颜色和文中描述的不一致。⑤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两幅插图中靠窗第二排的女孩衣服颜色不一致。⑥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第十节写到“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但插图中却睁着眼睛。另外,本课77页“泡泡”中的“联系”的“系”字是错字。⑦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中的插图与文本内容不一致。按文中描述,插图中的女娲应手举装着用五彩石炼成的稠液的大盆,而不是五彩石。

2,内容不当。

①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狮子和鹿》课题不当,应改为《鹿角和鹿腿》。②据查,赵州桥已过了1400岁的生日。而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赵州桥》却仍然写着“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③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第六节中讲到“我”因为想到象墩子“沉甸甸”,怕行李超重,而没有买。但第十一节中讲少年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也用了“沉甸甸”,不妥。一是前后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二是前后两个象墩大小相差较大,同用“沉甸甸”,与事理不符,显得前后矛盾。④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南辕北辙》中有一句:“你上哪里去呀!”(35页)联系上下文看,此处应为问句,建议将感叹号改为问号。⑤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争吵》第十节中的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不该用冒号,应改为逗号。⑥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第三节中有“料峭的春寒”一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料峭”形容微寒。但联系上下文看,文中描述的天气却是“严寒”。⑦“殊”已作为生字在三年级下册第六课中出现,但在第二十四课中又作为带读字注音,不恰当。⑧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其中116页第三行已出现“废墟”一词,但带读字注音却注在了第五行的“废墟”上,不恰当。⑨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三节(112页),“各式各样”后不应点逗号,而应用句号。因为此句讲木雕,而下旬讲的是“我”。⑩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一面五星红旗》存在两处不合理。第六节说,老板看见“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突然”“眼里闪出亮光”,不太合乎常理,“亮”得很奇怪。第八节说,老板告诉“我”可以用国旗换面包。这个决定不太可信:如果老板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旗,那么明显他是要用“换”来测试“我”,这个举动似乎不符合老板的人物个性。因为,从上文看,文中的“老板”是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如果老板不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旗。那么他这样做,更是不可思议。

3,改编不佳。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对原作作了比较大的改动,感觉韵味削弱了不少。比如第二节中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句,就比原作中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一句,少了韵味。类似的例子在本课还有一些,建议改编原作要慎重。

(五)其他问题

①课本与课本不一致。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课题叫《东方之珠》,而在其他版本却叫《香港,璀璨的明珠》。

②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90页第一行中的“第六自然段”应改为“第五自然段”,而“第七自然段”应改为“第六自然段”。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的难点已经过去。相对第一学段,教学显得比较轻松。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和一、二年级区别开来,逐步放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另外,教师普遍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感受到“大量识字、认写分开”的效益已经出现。主要问题有二:

1,相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

经过一、二年级的大量识字,学生认识的字较多。但由于巩固没有跟上,导致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习作中,音同形异和形同音异的错误尤其多。识记生字不再成为孩子的难点,难点是区别、运用这些生字。

2,写字教学效果落后于识字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4

课题

语文园地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

2.词句段运用,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3.交流平台,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边读边想象。

4.背诵古诗。

重点

背诵古诗。

难点

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边读边想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一节我们学习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看看园地里有哪些精彩画面。

学生听讲

开门见山

讲授新课

一.

熟读佳句

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指名学生朗读。

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其中“骨”读为(ɡū),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顺顺溜溜”的“溜”读为“liū”。

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指导。“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运用掌握的方法,自学后两段文字。

二.

分门别类识生字

自学

在“___”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中给它们注上音节。

援___()

掷___()

捞___()

缚___()

缭___()络___()

资___()贡___()

贷___()

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

扌(yuán)

扌(zhì)

扌(lāo)

纟(fù)

纟(liáo)络

纟(luò)

贝(zī)贡

贝(ɡònɡ)

贝(dài)

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

“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板块中的三行生字,说一说每行三个生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第一行这三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扌”。

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纟”和“贝”。

给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救援”、“投掷”、“打捞”。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

“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

这九个生字,找一找,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

资(次)贡(工)贷(代)

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

援(爰)掷(郑)捞(劳)缚(尃)缭(尞)络(各)

这九个生字,其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的汉字系统中称为形声字。

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三.

分析词句

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

(1)清香  浓香

(2)

荡漾  飘荡

(3)

轻巧

轻快

(4)

灵活

灵敏

词语意思。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

浓香:浓郁的香气。

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

轻快:不费劲儿。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

灵敏:反应迅速。

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对比“清香”和“浓香”的异同。

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和香味有关。

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清香”的程度浅,“浓香”的程度深。

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自学解决剩下的三个句子。

将以下两段话读熟: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

“似的”读正确,“似”读为“shì”,“甲壳”的“壳”读为“qiào”。

描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

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

体会写作特点,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分别有什么特点。

羽毛——黑色的尾巴——剪刀似的翅膀——轻快有力

由几部分构成,然后从颜色、形状、动作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自主学习独角牛的外形特点。

独角牛:甲壳——铁黑色,很硬

角——像犀牛的角

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它的外形特点。

四.

日积月累

正确朗读《忆江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谙”的读音,借助资料查阅“谙、蓝”的释义。

“谙”读为“ān”,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悉,“蓝”的意思是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

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人提到的颜色。

景物:江花,江水

颜色:红,绿

作者在整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五.

拓展提高

你喜欢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片,是一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勃地发展起来。读者将诗的最后两句赋予生活的哲理,诗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春处,绝胜烟柳满唐都。

【赏析】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偏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此诗可谓印证。

六.

课堂练习

默写《忆江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七.

作业布置

写写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小兔子

我家养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长得十分伶俐,它有一身黑白相间的绒毛,那是它美丽的外衣。它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黑黑的耳朵,只有有一点声响,它就会立刻竖起来倾听。它玲珑的小面孔上镶嵌着两颗闪闪发光的眼睛像红宝石似的大眼睛。还有那樱桃般的鼻子,总是一扇一扇的,看起来真是太可爱了!最特殊的,就是那兔子独有的三瓣嘴。三瓣嘴有三条缝儿,一条缝儿冲着鼻子,另外两条分别冲着左下方和右下方。小兔子的前腿又短又细,而后退却非常发达。它四肢灵活,动作敏捷,它要是跑起来,就像一阵风似的。它的小屁股上有一个圆圆的、毛茸茸的小尾巴,好像一个雪球。

小白兔的脾气怪怪的,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只要它一高兴,就在家里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的,而且它还特别听话,我让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可要是它不高兴了,就趴在地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动不动。

小兔子吃食的时候可有趣了!它虽然活蹦乱跳,但吃总不忘先嗅一下,看一下是否能吃,嗅到好像确定“安全无毒”时,它才敢大胆地吃起来。吃时还不忘东张西望,好像生怕有人抢了它的“美食佳肴”似的。吃时还总是露出洁白如玉的小牙儿,小胡须轻微地摆动,好像永远也不合拢似的,还发出“喷喷”的声音。

瞧,我家的小兔子多可爱!我爱我家的小兔子!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大熊猫

它有两只黑黑的小眼睛,胖胖的身材,黑白相间的皮肤,使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了,它就是人见人爱的大熊猫!

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身长1.2米--1.8米,尾长10厘米--12厘米,体重80公斤--120公斤,最重的可达一张大床那么重!有180公斤呢!

大熊猫在我们生存的星球——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大家称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但是,由于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据调查显示,地球上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已经濒临灭绝,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使其成为真正的“活化石”。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但经过漫长的进化,几乎它们的食物都变成竹子啦!但它们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划分为食肉目。

当然,大熊猫最讨人喜欢的还是那胖胖的身体和那内八字的行走方式,可爱的小屁股一扭一扭的。由于它的生活环境中,有充足的竹子,也没有它的天敌,没有任何必要要走那么快。这样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能使它保存足够多的能量,以便适应那些低能量食物。

大熊猫还善于爬树,嬉戏。它有时还下到山谷,到附近的村民家去要糖,甚至有时还跟羊,牛,猪同吃同住。

这就是我们的国宝——既可爱又讨人喜欢的大熊猫!

学生自学为主

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

查阅字典

领会写作手法

读中才能领会意思

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获取新知识

形近词的辨析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字词句,还朗读背诵了古诗。

板书

语文园地

佳句

形声字

形似词

写动物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5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评价童话中蚂蚁队长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家里冰箱里放着一块你非常爱吃的奶酪,但妈妈却不允许你吃,你会怎么做?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感知,检查自学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宣布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诱人 舔一下毅力 强大 纪律 犯禁令稍息 犹豫 跺脚 聚到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①正音:翘舌音“处、稍”,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②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舔、豫、跺”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聚—娶 范—犯

组词扩展:强大 自强 犯罪 违犯 禁止

(4)学习多音字:处(chù chǔ)稍(shào shāo)

读句子,找发现。

①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chǔ)罚。

②教官下令“稍(shào)息”,让我们稍(shāo)微休息一下。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一角,它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它的队伍在做什么?(搬运奶酪)蚂蚁队长是怎样严格要求他的队伍的?

(课件出示)蚂蚁队长的话:“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2)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奶酪掉了一个角)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引导学生学习第4~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经过。)

(3)在这件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围绕第4~12自然段进行交流,体

会蚂蚁队长和蚁群严格的纪律性。)(板书:蚂蚁们——

自律、有毅力、心齐)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喜欢,因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己不搞特殊化。)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板书:严于律己 纪律严明)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预设:会对蚂蚁们严格要求,自己也不能犯禁令。

4.选择其中一只小蚂蚁,发挥想象,以小蚂蚁的身份改编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总结课文,拓展想象

1.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它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2.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自己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想想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学习课文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1* 一块奶酪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不足之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机会较少。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6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完成任务单。

1.完成任务单

投影反馈,指导正确、规范的书写。

2.概括课文内容。

指名说一说。

二、品读语句,学习细致观察事物。

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相应语句,读一读,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反馈预设1:

(1)观察了“雨”(板书:雨)

出示有关语句: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2)特点:这场雨下得很大。(板书:大)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大雨;沙啦、沙啦地响。

(3)如何观察:

只有大雨点打在船篷上才能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所以“沙啦、沙啦地响”能表现雨大,作者抓住了了下雨的声音进行观察。

(4)听大雨的声音,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观察不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

反馈预设2:

(1)观察了翠鸟的外形(板书:翠鸟、外形)

“你能读出相关语句吗?”

出示语句。

“你觉得翠鸟的外形怎么样?”(美丽)“谁再来读一读,试着读出翠鸟的美丽。”

(2)指导朗读。

(3)“如果是你在船上看到这么美丽的翠鸟,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出第三自然段,齐读。

过渡:“翠鸟究竟在这里干什么呢?”(捕鱼)

反馈预设3:

(1)第4自然段的语句写了翠鸟捕鱼的情景。

那么,“我”又通过观察了翠鸟的什么来写翠鸟捕鱼的呢?(板书:动作。)

(2)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翠鸟捕鱼视频,指导朗读。

(3)完成任务单动词填空,感受一系列动作的连贯。再次指导朗读。

(4)看翠鸟入水捕鱼的慢动作视频,想象翠鸟冲进水里捕鱼的情景,在小组里交流,再反馈指导。

(5)教师现场做动作,学生练习说一说。

三、总结。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后大家可以走进大自然去仔细看一看,认真听一听,你的眼中会出现不一样的风景!

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雨          声音大

外形美丽

翠鸟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7

一、辨字组词。

静()

漂()

扮()

境()

猜()

飘()

粉()

镜()

铺()

错()

彩()

怜()

捕()

猎()

踩()

岭()

悄()

城()

斜()

线()

梢()

诚()

料()

浅()

二、照样子,写词语。

1.例:乐可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例:严严实实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例:舍近求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扮—()

讨厌—()

安静—()

明朗—()

用力—()

喜欢—()

欢快—()

轻柔—()

名贵—()

四、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落下

勇气

获得

道理

鼓起

生活

明白

礼物

面对

残疾

准备

夸奖

如实

反映

得到

成功

嫩嫩的大枣

一所

汗水

蓝蓝的松柏

一滴

掌声

苍翠的天空

一阵

树林

红红的叶子

一片

小学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迟到—()

丰收—()

寒冷—()

丰富—()

合拢—()

轻快—()

肯定—()

径柔—()

聪明—()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装得满满的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

2.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

3.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

4.形容做事说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5.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

七、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五()缤()

五()六()

五()十()

七()八()

七()八()

七()八()

千()百()

千()百()

千()百()

八、把下列词语按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1.后天

前天

今天

昨天

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播种

开荒

收获

栽培

耕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

审题

验算

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发

到达

行进

集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野炊

出发

下山

登山

回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选词填空。

看客

远客

说客

游客

顾客

刺客

稀客

异客

政客

贵客

1.地位高贵的客人叫()。

2.远道而来的客人叫()。

3.游山玩水的客人叫()。

3.流落他乡的客人叫()。

5.购买东西的客人叫()。

6.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7.到处游说的人叫()。

8.搞政治投机的人叫()。

9.专门搞暗杀的人叫()。

10.充当观众,读者的人()。

十、选词填空。

持续

持久

热烈

激烈

1.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掌声()而()。

2.()的争论还在()进行,整个教室闹哄哄的。

陆续

连续

继续

3.队员们休息了一会儿,又()向目的地进军。

4.爸爸在工地()工作了三天三夜,工程任务终于按时完成。

5.早晨,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到校。

仍然

果然

突然

当然

显然

6.冬天就要来了,可是小院的景色()那么美。

7,大黄牛()低下头来吃草

8.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唱歌。

9.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10.(),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十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件事很小,()对我们的教育很深刻。

2.()善于利用时间的人,()能有更多的收获。

3.()小明生病了,()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4.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5.()合适的光、水分和温度,种子()能发芽。

6.()明天不下雨,我们()去春游。

7.()过去了三个多月,()我们谁也没向对方屈服。

参考答案

一、安静

猜想

漂亮

飘扬

打扮

粉红

边境

眼镜

铺设

捕猎

错误

打猎

色彩

踩踏

怜惜

山岭

悄悄

树梢

城市

诚实

斜边

料理

天线

浅滩

二、略

三、装扮

厌恶

宁静

明亮

使劲

喜爱

欢乐

温柔

珍贵四、五、准时

欠收

炎热

单一

张开

沉重

否定

粗暴

愚蠢

六、1.满载而归

2.大吃一惊

3.郑重其事

4.不假思索

5.凝神静气七、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七上八下

七零八落

七手八脚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千锤百炼

八、1.前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后天

2.开荒

耕地

播种

栽培

收获

3.审题

列式

计算

验算

4.集合出发

行进

到达

5.出发

登山

野炊

下山

回校

九、1.贵客

2.远客

3.游客

4.异客

5.顾客

6.稀客

7.说客

8.政客

9.刺客

10.看客

十、1.热烈

持久

2.激烈

持续

3.继续

4.连续

5.陆续

6.仍然

7.突然

8.果然

9.显然

10.当然

一、1.虽然

但是

2.只有

3.因为

所以

4.不仅

5.只有

6.只要

7.虽然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8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卷面分

总分

得分

★卷面分:2分

一、读句子,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6分)

二、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舍弃  施舍  舍己为人

B.应答  问答

滴滴答答

C.稍微

稍息  稍纵即逝

D.假期  寒假  弄假成真

三、给下面句子中的“视”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视”字按照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S,再查音节shì;按照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礻”部,再查4画。“视”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看;②视察,观察;③看待。

1.茂密的树林挡住了我的视线。

()

2.同学们不仅没有歧视我,反而都很关心我。

()

3.今天上午,上级领导到我校来视察工作。

()

四、补充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12分)

欢蹦()跳   凝神()气   怒目圆()

()堂大笑

引人()目

五谷()登

绚丽多()

四()八方

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2.上面的词语中,带有数字的词语有、,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花卉展上,各色花卉,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去观赏。

(2)身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儿童,格外。

五、选词填空。(5分)

细微    稍微

1.李丽用放大镜来看()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

2.这件瓷器要是()精致一些,就可以算作艺术品了。

央求    要求

3.可他又怕再去剃头店受折磨,就()我替他剪头发。

4.班主任()我们要按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5.除夕夜,我们品尝着()的蛋糕,嗑着()的瓜子,喝着酸甜可口的饮料,欣赏着除夕联欢晚会。那歌舞类节目(),曲艺类节目()。一家人其乐融融,开心极了!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缩句)

2.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改成陈述句)

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我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天上的星星,是。

4.下课了,我们的欢笑声把小鸟、松鼠、山狸都招引来了。(改成“被”字句)

5.在这次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修改病句)

七、课内阅读。(18分)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cāi

chāi)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bēi

bèi)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pū

pù)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2.在第2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暖洋洋

4.木板先由()变成(),再由()变成()。(3分)

A.椅子    B.手推车    C.木地板

5.用“  ”画出描写椅子心理的句子。(2分)

6.椅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2分)

7.从选段中哪句话最能体会到椅子老了?(2分)

8.对“那一定会很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明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不想做事,只想快活。

B.表现了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八、课外精彩阅读。(9分)

我有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橘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橘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瓣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橘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

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腮帮子大声叫道:“哎呀,这橘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到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声喊叫:“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瓣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尝尝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时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

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那么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肯定——()

将信将疑——()

2.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2分)

3.“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妙计”在文中是指“我”

。“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          ,从中体现了

。(3分)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九、妙笔生花。(30分)

游戏对我们来说,是快乐,是幸福,是美好的向往。请选择一次最有趣、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游戏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如果能用上描写心情的词语或句子,那就太棒啦!

要求:①要把游戏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②要表达出游戏时快乐的心情。③题目自拟,书写工整,300字左右。

附加题。

填空题。(10分)

1.唐代诗人孟郊在诗中写道:“                ”是呀,有哪个做子女的能报答似天高比海深的母爱呢?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9

课题

9古诗三首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分析朗读背诵了元日,今天,我们继续品赏古诗三首后面的二首古诗。

学生听讲

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一.

《清明》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纷纷”形象描写了春雨的特色。“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

“行人”“断魂”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分组活动,构图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

教师适当的优劣点评。

二.

同学们,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知道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

九月九日。

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

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重阳节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

汉初,在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九日,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

你了解茱萸吗?

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据说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可以避邪、消灾。

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

想念、思念…“山东”是什么意思?

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说的山东省不同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你了解诗人王维吗?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特别是在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外地生活的人。逢:遇到。倍:加倍。整句诗意: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佳节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遥知兄弟登高处是什么意思?

遥想兄弟们正在登高望远。

个性化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名读。

三.拓展提高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钱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课堂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佳节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五.

作业布置

默写这一节学习的二首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释下面的字:独

异乡

异客

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外地生活的人。逢:遇到。倍:加倍。

学生分析朗读背诵

学生理解背诵

学生练习

理解后背诵

师生合作,老师指点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品赏背诵了古诗三首里后面二首古诗。感受了诗人在节日里的不同心情。

板书

古诗三首

清明

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人

登高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篇10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圈出错误读音并在横线上改正。

1.卧(wò)室

均(jūn)匀

叶柄(bǐng)

洞穴(xié)

2.痕(hén)迹

弯曲(qǔ)

输(shū)赢

倾(qīng)斜

3.空隙(xī)

慎(shèn)重

嫩茎(jīng)

住宅(zhái)

4.住址(zhī)

临(líng)时

蜗(wō)牛

铺(pū)开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庐山

沸过

舒服

收拾

光滑

B.山峰

牢固

触角

干躁

修理

C.题诗

休想

平坦

优良

选择

D.波纹

皮劳

操场

粗糙

隐蔽

三、读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打上“√”。

1.我们要多吃(新鲜

鲜艳)的蔬菜和水果。

2.因为蟋蟀建造房子的工具很(柔软

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他的生活很(简朴

简单),除了一些日常的必需品,他什么都不舍得买。

4.教室里很(安静

寂静),同学们都在认真写作。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但是有温和的阳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不仔细观察,怎么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3.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把太阳当作人来写)

4.爬山虎用脚巴住墙。(把句子写具体,至少增加两处)

5.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用加点字词造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朝诗人,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出自宋朝诗人卢钺的《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

3.《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

写的,作者在介绍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先讲爬山虎的脚的、和,再讲爬山虎,最后讲爬山虎的脚与墙的。

4.《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

国昆虫学家

。作者把蟋蟀当作

来写,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

两方面的内容。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画家叫文与可。()人物、动物,()山水、花草,他都画得十分出色。

文与可特别爱画竹子。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文与可每天都去观察竹子,看看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竹子有什么变化。他看得高兴了,就挥笔作画。转眼之间,他的笔下就出现了一根根生动传神的竹子。

一次,文与可把一幅刚完成的画放在书桌上,走出了书房。画面上是几根新生的嫩竹,靠近竹根的地方,有几个刚出土的竹笋,生动极了。当他从外面回到书房时,发现一只猫正抓着那幅画玩呢。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

有人问文与可画竹的秘诀,他回答说:“我非常熟悉竹子,每当我要画竹子的时候,竹子的样子就在我心中出现了。我只不过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罢了。”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出色:

秘诀:

2.下列词语,适合填入文中括号里的一组是()

A.不但……而且……

B.无论……还是……

C.因为……所以……

D.不是……而是……

3.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文与可画的竹子“生动传神”?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4.文与可说自己能画好竹子的原因是“非常熟悉竹子”,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对竹子如此熟悉呢?

5.(1)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A.势如破竹

B.竹马之交

C.胸有成竹

D.丝竹之音

(2)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比喻,用它写一句话:。

七、实践活动。

小猫的眼睛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会呈现不同的样子,毛毛虫经过一系列的“变身”最终会成为美丽的蝴蝶,蜻蜓在晴天和阴天的飞行姿态也有差异……小动物们的身上有很多神奇的变化,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动物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变化的过程。

观察对象

时间

状态

参考答案:

一、1.xié改为xué

2.qǔ改为qū

3.xī改为xì

4.líng改为lín

二、C

三、1.新鲜

2.柔弱

3.简朴

4.安静

四、1.“但是”改为“并且”

2.不仔细观察,就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

3.示例:太阳从东边露出了笑脸。

4.示例:爬山虎用细细的脚紧紧地巴住墙。

5.示例:即使老师不在教室,我们也要遵守纪律。

五、1.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雪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示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3.叶圣陶

位置

形状

颜色

是怎样向上爬的密切关系

4.法

法布尔

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六、1.特别好,超出一般。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的办法。

2.B

3.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

4.因为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竹子,他每天都会去观察竹子,看看竹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

5.(1)C

(2)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示例:他写作文前就胸有成竹,所以很快就写好了

上一篇:童装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下一篇:文化墙设计制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