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共9篇)

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篇1

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杜甫石壕吏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杜甫石壕吏字词解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杜甫石壕吏背景:

杜甫《卜居》全诗赏析 篇2

卜居

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①鸂鶒:水鸟名,亦称紫鸳鸯。

这两句写浣花溪旁草堂之风物——无数蜻蜓齐集水面,一上一下地点水飞翔;一双水鸟在溪上一沉一浮,戏水嬉游。全取动态,写景如画。

赏析:

杜甫《对雪》全诗翻译赏析 篇3

对雪

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名句: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这两句是借咏雪,写陈陶斜战败后的凄惨情景——黄昏时分,乱云滚滚,一片昏暗的景象;大风吹着急雪旋转飞舞,老天似制造了一种凄惨暗淡的气氛。景象凄惨暗淡,意境悲怆沉痛。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对雪》是一首五律,写至德二载陈陶斜之败。这两句写的是陈陶斜败后,战场附近街市中的景象——坛中无酒,连瓢都给扔掉了;炉存而无火,看久烧的炉膛似火样红。这是被叛军打劫后的景况,不用说,人早跑光了。景况逼真,如临其境。凄凉景象,衬以急雪飞舞,令人寒栗。

译文: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的鬼,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好像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的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简介:

杜甫《秋兴》其二“全诗翻译赏析 篇4

秋兴八首其二

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这两句写诗人在夔州孤城,从日落黄昏直坐到深夜,翘首北望长安;身在剑南,心怀渭北,那里兵戈未息,局势不稳,诗人忧心如焚。诗句表现出诗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目睹国家残破,自己不能有所作为,言外之意,发人深思,耐人琢磨。

翻译:

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每当晚上北斗星出现的时候,我就按照它的方向来寻找长安的所在。

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泪来。我也希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故乡,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我还记得我从前春宿左省值夜的时候,晚上熬夜写些明朝的封事,点燃书案上的香。可现在我早已不在那里就职。滞留此地,傍晚时分听到城楼上吹起悲笳,心中升起一股隐然的悲痛。

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我一夜无眠,一直在怀念长安。

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这组诗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 抒写遭逢兵乱, 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 于凄清哀怨之中, 具有沉雄博丽的深闳意境。

《秋兴八首》是老杜“以其生平之所郁结 ,与其遭际 ,暨其伤感 ,一时荟萃 ,形为慷慨悲歌 ,遂为千古绝调”。这八首诗从内容到技巧 ,都显示出杜甫的七律已经进入到更为精醇的艺术境界 ,郝敬称为“真足虎视词坛 ,独步一世”。黄生曰 :“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 ,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第二首时序由日暮而至深夜,写夔府秋夜北望京华。首联承上首末联,由薄暮入笔。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点明北望的地点“夔府”,“落日斜”点明时间。夔州地处群山之间,又值落日斜照,这深秋黄昏的景色对于一个命运坎坷、沦落天涯的人来说,更会引起落寞思乡之情。是每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时,就依北斗星的方向眺望日夜思念的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句,是组诗八章的纲领和眼目,钱注云:“依斗望京,此句为八章之骨。”长安在北,故“依北斗”,“每依”,无夕不然也。京华亦即故园所在,望而不见,焉能不悲?以下抒发个中深悲。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至广德元年 (公元 763 年) 虽告结束, 但边患并未消弭, 吐蕃、回纥、党项羌等族乘虚而入, 在北方和西方不断侵扰。藩镇拥兵割据, 战乱时起, 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 大唐王朝再也无力挽回由盛至衰的颓势。杜甫饱尝战乱之苦, 历经艰辛, 辗转入蜀, 依好友严武居于成都。孰料严武不久去世, 杜甫难以存身, 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 于代宗大历元年 (公元 766 年) 到达州, 滞留于此。诗人长期漂泊, 备尝艰辛, 晚年多病, 故交零落, 壮志难酬, 慨丛生, 遂在孤城的暮色中, 他循着北斗遥望那使他魂牵梦萦的长安, 长安是唐王朝的首都, 是国家的象征, 诗人忧国忧民, 诗人虽然暮年多病、身世飘零却时刻关切国家安危。“每依北斗望京华”,不但写出长安的方向,写出夔州与长安遥远的距离,而且更能表达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北斗来比喻长安,实际上是借北极星在天空中的永恒位置来表达诗人对唐王朝的坚贞之意,诗人始终情系国家,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把怀念京华与身世之感紧密交织。槎指木筏。《水经注》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旧日知道在巫峡听猿声使人哀伤落泪,现在身在夔州,亲自听到猿声而不禁泪下,故云“实下”,“实”,实实在在,真的。即“听猿三声实下泪。”金圣叹认为“实”字用得好 ,《选批唐诗》卷三 : “此是身历苦境 ,故下一‘实’字。”诗人杜甫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历尽艰难: 参加科举应试不第, 长安十载干求奔波, 又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 生计无着, 妻离子丧于萧瑟晚秋之际,独坐孤城,望穿京华,而时局变异,世事难料,心事微茫,听到凄楚的猿声,不由泪下。诗人漂泊天涯,遥望京华,欲归不能,愁绪难解。这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不仅加重了凄凉的气氛,也烘托了诗人的心情。 “八月槎”化用典故,古书民间传说,天河与海通,海边居民每年八月看到有浮槎(即水上木排)来去,于是准备许多干粮,乘槎而去,以为到时又可乘槎回来。此传说后来附会到张骞身上,说张奉汉武帝命,寻黄河之源,因乘槎至天河,牵牛宿旁。”杜甫《有感五首》亦云 : “乘槎消息断 ,无处觅张骞。”肃宗上元二年,严武以兵部侍郎出任为成都尹兼御史大夫。杜甫希望能有机会随严武一同入朝,回到长安,实现其政治理想。但不幸严武突然去世,八月份乘船回长安供职的心愿化为泡影。故云:“奉使虚随八月槎。”此处借用民间传说,表明自己回朝愿望落空,回长安如同乘槎在天,茫茫不可达也。与“孤舟一系”句相照应。与“听猿”句因果承接紧凑。两句写出诗人羁旅漂泊归期无望的痛苦凄凉心情。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伏枕,伏于枕上。在这里引申为卧病。山楼指白帝城,粉蝶,指城上涂着石灰的短墙。画省,即尚书省,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杜甫在严武幕府的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 只是个虚衔。他当时十分希望能随严武入朝而经引荐留任京师 , 在尚书省供职。不过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 他因此引以为憾 , 在《秋兴八首》这组追怀故国往事的诗中一再流露出来 , 如前头“奉使虚随八月槎”一句 , 以浮槎上天为喻 , 说自己还朝的意愿徒然落空。“画省香炉“指在尚书省轮流值班。唐代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有轮流值宿于省属的惯例。尚书省署以胡粉涂壁,画古代贤人烈士在其上,所以称“画省”。香炉,尚书省上朝时,有侍女二人捧炉焚香从入。伏枕,表明诗人年老体衰。画省香炉,心中所念,为虚;伏枕山楼,眼前现状,是实。诗人慨叹没能入京供职、违离画省香炉,只空挂了个尚书郎的职衔,辜负了那份工作,伏枕有病的不幸,不能回到皇帝身边供职,滞留在这荒僻的山城。这句写出了诗人没有机会报效国家的遗憾愁闷之情。“山楼粉堞隐悲笳”又从遥想回到现实环境中。远处白帝城的墙外隐隐约约传来的凄咽的笳声,诗人已经很痛苦了,这悲壮的军笳声自然更加撩起诗人无限的愁思和感慨。万籁俱寂的深夜,不时传来凄厉军笳声,山城的环境真是无限悲凉。以上由夔府想京华,又由京华回到夔府,思绪在故国故园与夔府孤城之间往复,情极凄切缠绵。

诗人曾经有鸿鹄之志,将满怀希望寄于开元盛世, 他来到长安,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那里他参加科举应试, 投诗向权贵人物乞求荐举, 向玄宗献赋, 上表陈情, 恳求重用, 为了获得实现理想的`一席之位, 他在“骑驴三十载, 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诗人回想起以前的种种悲心,又想道现在自己滞留夔州,“虚”奉使命, 孤舟难返, 纵有忧国之心,又有何力能正乾坤? “画省香炉违伏枕” 久违于朝廷的诗人处于如此欲忘国事不能, 欲正社稷无力之进退两难境地,所以在夔州的苍茫秋色中, 闻笳声更哀, 夜不能寐。

尾联写京华望而不见,回到眼前景物。月亮从照着藤罗移到照映着洲前芦荻花上,描写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既暗示1时间的推移,又用藤罗、芦荻展现萧瑟的秋光,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凄凉。一位由黄昏日落到中夜深宵,卧病山城,翘首北望,徘徊流连,夜不成眠的抒情主人、诗人形象,已塑造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两句以景结情,含有无限情思。由景物时序推移暗向第三首过渡。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夔州秋天夜晚的景色。第二句每依北斗望京华是从第一首故园心而来,它承上启下,是全篇的关键之笔。下面四句都是围绕望京华三字落笔。整首诗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种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力,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意指不局促,不狭窄)。苏东坡曾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确实是有见识、有经验之谈。

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篇5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注释:

(1)严郑公,即严武。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受封郑国公。

(2)含箨(tuò),包有笋壳。

(3)书帙(zhì),书套。

译文:

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绿的颜色浸润书套迟迟不退,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赏析: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

松竹梅,历来为人喜爱,称为“岁寒三友”。竹的品性也为人称道。历来咏竹之作,十分丰富。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诗的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接着在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侵”字把竹影的渐渐扩大之势写得鲜活可人,富有动感!而书酒相伴,本是惬意之事,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竹的可爱之态,跃然纸上!陆游写竹:“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新竹》)杜甫这两句,与陆游异曲同工。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诗人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竹的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了。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最后一联,作者顺势一点:“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人们只有真心爱竹、护竹,不去“剪伐”,摧残可爱的新竹,它一定会自然生长到拂云之高!

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值得认真品味。

赏析二: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

全诗清新雅致,风格与作者一贯诗风有异。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了新发之竹,“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竹生长是看不见的,作者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了。

“色侵书帙晚”,竹的颜色绿得逼你的眼,绿色映照在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隐过酒樽凉”,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了。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风送来缕缕竹的清香。颈联继续从视觉和嗅觉来感触竹。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

本诗是一首应答之作,自然少不了对主人的一番赞颂,以竹盛赞了严郑公高洁的情操,杜甫虽然长严武十四岁,严武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作者后半身长期依赖严武接济,出语自然更加谦恭不过本诗也值得称道,特别是“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与“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四句,后人单独辑录在一起,成了一首咏竹的绝佳之句。

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 篇6

教学内容:《石壕吏》 杜甫生平

教学目标:(情节如何生动)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2、出示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解决生字词和重要注释

壕 逾 邺 戍 惟 妪 衰 应 泣 咽

【逾】 越过【一何】 多么【戍】 防守【附书至 】 捎信回来【新 】 最近

【偷生】 苟且活着【已 】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乳下孙 】 还在吃奶的孙子

【老妪】老妇【犹得】 还能够【泣幽咽 】(有人)低声地哭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三、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精析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问:由第一句话可以得出哪出信息?夜捉人说明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惶恐不安,紧张恐怖的气氛。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走,古今异义,古指跑。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

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徭役。

(二)、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什么怒?为什么苦?在这里吏和妇出场的态度和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吏的呼喊和愤怒下,老妇只有哭啼和诉苦。这里用了两个一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多么,起强调作用还有就是对比。)而且还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们说可以用句号代替吗?(不能,加强语气,强调吏的愤怒凶狠和妇的无比痛苦)

(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这段致词是此诗的主题部分,它有三层意思,可以分成三层。每一层都写了什么?你们试分一下。

(明确)三男从军,两儿战死。家无壮男,十分贫困。为保家庭,自请服役。

2、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如何理解?

明确: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更,再。惟,只。裙,古今异义,古专指下衣,这里泛指衣服。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归?

(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人)

前面讲了征兵只征男,为什么老妇也被征走了?(反映战争的无情)

4、问: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

(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

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

(四)、第四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停止。如,仿佛,依稀。前途,古今异义。古指前方的路途,今喻示来的处境或特指好的未来。

1、问:谁在哭?(儿媳)

2、幽咽声很低,杜甫还能听着,说明什么?(作者一夜未眠)

3、如果说杜甫睡着了行吗?为什么?(关心人民疾苦实在的体现)

4、独说明什么?(老妇被抓走)

5、想象一下,诗人和老翁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别的?

全诗以诗人和老翁作别而结束。分别了,但各自的生活还得继续。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妇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3)出示故事情节提示图,老师领着试背诵

五、思想感情

假如你是诗人,夜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亲耳相闻了有吏夜捉人这件事,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可能会答:沉重、同情、赞扬老妇勇敢等等)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六、总结

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教学内容可以补充:《石壕吏》(石壕吏构思如何巧妙)、补充杜甫生平事迹相关文学常识、小测)

把杜甫的《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篇7

作文要求:把杜甫的《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原诗: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原稿:

石壕吏

天色已经晚了,诗人风尘仆仆的赶路,错过了旅店,来到了一个叫石壕村的小村庄。今天晚上,诗人只有投宿在石壕村了。

投宿的那户人家只有一对年迈的老人、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孙。

夜深了,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打门声,有人在门外粗暴的吆喝着:“开门!快开门!”老翁和老妇人慌忙起身,慌乱之中,老翁爬过屋后的短墙逃出村去。老妇人战战兢兢的打开了门。

外面的几个差吏闯了进来,四处搜寻,恶狠狠地对老妇人说:“官府有令,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哭哭啼啼,悲苦地说:“屋里实在没有人了。我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还有音讯,其他两个儿子都战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罢了,死去的人就这样长久地离开了人世。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他的母亲还在,只是进进出出已经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了。我虽然年老体弱,还能给你们煮饭洗衣,请求跟你们一起回去,还来得及去应付河阳的差役,为士兵们烧好早饭。”随着一阵嘈杂,老妇人被抓走了。

夜沉沉的,四周一片寂静。可诗人仿佛还听到低低的哭泣声。诗人一夜未眠,天蒙蒙亮时,他起身与房东告别,只看到那老翁孤零零地在叹息。

学生互评:

夏康:我觉得文章里有些词语的运用还是很形象的,“风尘仆仆”、“哭哭啼啼”、“苟且偷生”,能表现出当时人物的状态。整篇文章的语言,改写得还是比较恰当的,表达比较流畅。

戴莹月:我觉得读这篇文章,就像是在读古诗翻译。作者把原来的诗句按照顺序一句句的翻译了一遍。虽然是很通顺,但我认为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写。好象全文的内容都被诗歌局限住了。

娄诗雨:这是一首叙事诗,是有一定情节的。诗歌里有人物的对话、有动作描写。改写时,作者写到了这些,结尾的时候还有一些环境描写。但是,总的感觉好象有点蜻蜓点水,关键的几个地方写得不够。

教师诊断:

原稿从主题思想上看,是忠于诗歌原作的;从内容上看,能利用诗歌提供的材料,做到结构完整,清楚地交代记叙要素;语言也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把诗歌语言写成记叙性散文的语句。初步达到了改写的基本要求。但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病因:

被诗歌约束了想象,局限于对诗句进行加工,没有发挥合理的联想;内容上显得较为贫乏;语言描写突出不了人物的性格。老妇人的哭诉只是按照原诗的句子进行了翻译,对差吏的凶狠残暴刻画地不够;另外,这篇是以诗人的见闻为主要内容,但除了开头和结尾部分,对诗人的交代不够清楚。

修改稿:

石壕吏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踢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新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

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幸免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

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

夜深了,小小村庄万籁俱寂。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诗人还能用什么样的话语安慰这痛苦万分的老人,只能长叹一声,放了几两碎银在老人的身边,然后离开。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萧索的村路上。简评:

修改稿注意到了原稿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在内容上进行了必要的增补,如背景的交代、差吏抓人的情景、人物神态的刻画、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这些情节的展示不但忠实于原作的主题,而且使诗歌中营造的意境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的性格和语言比较统一,一些细节描写,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回望等,都很好的体现了诗歌原作中的主题,把统治阶级的残酷暴虐,人民水深火热的痛苦,表现得非常突出。

所以,从主题表现的深刻,内容的充实、语言的准确流畅来看,修改稿比原稿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师指点:如何进行诗歌改写

改写是以原著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改写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各种文体、语体、人称、结构、表现手法的特殊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它对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很有效的。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成的文章来

写,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固有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通常的诗歌改写是把叙事诗改写成叙事散文。

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主题方面,要对原作进行认真品味,透彻理解。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不作改动,改写成散文后,仍要体现原诗的基本精神,不改变诗歌的主题思想。第二、在内容方面,要注意到诗歌与叙事散文的区别。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练,语句跳跃性较大,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上受的限制较大。而叙事散文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对环境进行具体描写。情节可以充分展开,人物的性格可以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凸现出来。所以,如果不根据原诗加以想象,适当补充一些情节,就会使改写后的叙事散文显得枯燥无味。只有在充分运用诗歌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增补必要的描写,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第三、在语言方面,要注意诗歌和叙事散文不同的文体特点。用现代汉语来改写古代诗歌,不是翻译文言文,不必句句都紧扣原诗,只要能表达原意就行了。为了叙述的方便,有时候还可以改变人称进行写作。诗歌中的语言为了符合文体需要,常常会省略一些句子的内容,语言顺序比较自由,还会有互文见义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在改写时叙事散文时,都要一一改过来,使语言符合叙事散文呢的语言要求。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原文及鉴赏 篇8

【解题】

杜甫作。这首诗通过对春雨的热烈赞美,表现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把春雨写得非常生动、细致、传神。开头两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赋予春雨以知觉和感情,赞叹它当春而发,下得及时。接着的四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仍用拟人化,并结合动静相衬、明暗相间的手法,细腻入微地刻划春夜雨景,使我们仿佛听到那微风轻拂、细雨润物之声,见到黑云笼罩的旷野和江船上一点明亮的火光。这四句诗,显出诗人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感觉、独到的观察和传神的艺术表现。结尾“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两句,写雨后晨景。满城盛开的红艳艳、湿漉漉、沉甸甸的春花,衬托出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诗中写春雨,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它有意润物、不求人知的高尚品格,这也是诗人高尚人格的表现。

全篇并没有一个“喜”字,但诗人盼雨、听雨、看雨、喜雨、赞雨的满腔喜悦之情,却从字里行间透出。

【全诗】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乃:就。发生:此处指降落。潜:悄悄地。润:滋润。野径:田野间的 小路。红湿处:指带雨水的花。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锦官城:成 都的别名。

【大意】

这真是一场及时好雨,仿佛知道节气变迁似的,一到春天就淅淅沥沥 下了起来。它在夜晚随着轻柔的春风悄悄地降落大地,无声无息地滋润 了万物。此刻的田野小路上什么也看不见,黑黑的雨云笼罩着天空,只 有江面上点点渔火,在这一片漆黑之中,显得分外明亮。到了清晨,只见 到处是湿漉漉、红艳艳的一片,原来是成都城开满了被雨水打湿的沉甸 甸的花朵。

【鉴赏】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经过几年的逃难流亡,到这时生活才比较安定,心情才比较舒畅。这期间,他常常参加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以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蔬菜招待客人:“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宾至》),他甚至打算终生躬耕于浣花溪畔:“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为农》)在这种情况下,他跟农民的过从更加密切频繁了:“田父要(邀)皆去,邻家问不违”(《寒食》),他也更加关心农作物的生长了。

《春夜喜雨》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成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各种植物经过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早春正是急需大量养料和水分的时刻。对于这一点,“细推物理”的诗人是了解得很清楚的。因此,诗一起笔,就寓叙述于议论之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意谓这一场好雨太懂得时间节令的特点了。当春天一到,她就降临人间了。这一起笔,出色异常。首先,诗人移情于物,使物著我色:春雨仿佛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深明物理的脉脉含情的诗人自我形象的.外化,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非常成功,一开始就将春雨写活了。其次,寓叙于议,开门见山,一开篇就紧紧围绕诗题“春夜喜雨”来落笔,显得极其紧凑。再次,锤字炼句,字字精当,字字含情。“好雨”者,是诗人的赞语,就蕴含着“喜雨”的“喜”;“知时节”和“当春乃发生”是写这场雨为什么好,也就是“喜”的理由。诗歌不排除议论,而要在议论时带着浓郁的感情。杜甫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巧妙地寓叙于议,因而此诗一开头就有一股引人入胜的力量。

第二联“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从耳闻这个角度状写出春雨润物之功。潜者,偷偷地、暗暗地、悄悄地之谓也,不仅切牢“夜”雨的特点,写她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已降临人间, 而且反应出春风之微和以及下句春雨润物之滋润。脉脉绵绵的细雨最能滋润万物,韩愈也曾有过“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名句, 显然是从杜甫“润物细无声”句中得到启发而写成的。但韩愈以酥油的润泽、光亮来比喻, 着重写春雨的视觉形象; 而杜甫以“润物细无声”来状写春雨润物之神, 则侧重于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形象。二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雨既然如此绵绵脉脉,既是“潜入夜”,又是“细无声”,一般人是不易发觉的,而诗人不仅发觉了,还感受得那么真切,可见诗人对春雨之关心。这关心固然来源于诗人平时一贯善于“细推物理”,而更重要的是,杜甫即使在成都草堂安定的环境中,也时时不忘现实:“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建都十二韵》)。他是从关心民生疾苦这一高度来关心春雨的。而南宋诗人杨万里却曲解了杜甫这首诗,曾在《又和春雨》中对杜甫提出了批评:“未爱少陵红湿句,可人却道是知时”,意谓杜甫仅是从关心花事的角度而不是从关心农事的角度上去关心春雨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未免胶柱鼓瑟。首先,花事跟农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花草与庄稼同为植物,同样需要春雨的滋润,花事好农事也必然好。其次,诗歌的写法是以少总多, 以点代面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何况,这儿杜甫明明写的是:“润物细无声”,这“物”不明明包括花草、庄稼在内的一切植物么?这只要看一下他写于同地稍后的另一首《江亭》诗就可了然。《江亭》前六句写道:“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诗人何等悠然闲适,似乎他已十分满足于这个安乐的小天地了,然而在结尾两句诗人却振笔直书:“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诗人何尝有一时一刻忘怀于时世的艰难、民生的疾苦? 《春夜喜雨》正是站在这种高度上来写春雨的。

第三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目见这个角度描绘春夜的雨景。上联已显示出诗人喜不能寐、深夜听雨的形象,这一联进一步写他观望春夜雨景后的感受。夜色深沉,野外的路径,黑魆魆的已看不清了;天上阴云密布,星月潜藏,当然也是黑黑的一片。可是在这天地一片漆黑的环境中,江船上却一灯独点,显得格外明亮。在天地“俱”黑的环境中,江船上一灯“独”明,这是何等优美的形象画面,在这一“俱”字和“独”字中,又隐藏着诗人何等惊喜的心情。因此,这一联通过春夜雨景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春夜喜雨之情。景与情偕,水乳交融。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想象第二天清晨雨后优美的景色。意谓第二天天亮起身一看,到处都是鲜红耀眼的一片,带水的花朵,丹艳欲滴,沉甸甸地低垂着,充溢于整个成都城,令人观赏不尽。这一联中的“湿”字“重”字,极其精炼传神,其好处不仅在于形象地、精确地描绘出被雨水沾湿的花朵的色与姿,还在于极其含蓄地、鲜明地抒写出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锦官城里的花事如此美好,锦官城外的农事也必然不坏,这层意思尽管都在言外,读者还是能心领神会的。体会到这一层,就更能了解杜甫民胞物与的伟大胸襟。

《江汉》全诗翻译赏析 篇9

出自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参考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该诗描写了诗人漂泊在江汉一带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集中地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全诗虽委婉含蓄地表意,但十分感人。

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诗人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另外,诗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怨愤之情。

上一篇:难忘的教训作文450字下一篇:六年级语文在柏林常用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