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精选11篇)
生理性疼痛:
生理性的乳房痛多与月经有关,月经前一周左右的乳腺压痛被认为是正常的。有些女性在胀奶时也会出现乳房疼痛,这是生理情况,应注意与病理性疼痛相鉴别。
1、青春期乳房胀痛:9-13岁的女孩乳房刚开始发育了,乳头下的乳房组织会出现如豌豆到蚕豆大的圆丘形硬结,会有轻微的胀痛感。在月经初潮以后,会随着青春期乳房的发育成熟而自行消失的,这主要是与激素水平有关。
2、经期乳房胀痛:这是乳房疼痛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所有乳腺疼痛中大约占65%,平均年龄是35岁。疼痛大多是在月经来潮前3~7天左右出现或是加重,月经来潮后逐渐消失或减轻。每月疼痛的程度并不一致,常见为沉重感、胀痛或钝痛或偶然短暂的针刺感。而且伴有压痛性的乳房结节,压迫、活动或用手提物时加重。
3、性生活后乳房胀痛:这主要就是与性生活乳房的生理变化有关。性欲淡漠或者是性生活不和谐者,因达不到性满足,乳房的充血、胀大就不容易消退了,或消退不完全,持续性充血会使乳房胀痛。
4、孕期乳房胀痛:一些准妈妈在怀孕后的40天左右,由于胎盘、绒毛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使得乳房增大了,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通常是无需治疗的。
5、产后乳房胀痛:产后3-7天常会出现双乳胀满、疼痛、硬结,这主要是催乳素的作用,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汁充盈所致。所以产妇应尽早哺乳,有硬结时可在哺乳前热敷并按摩硬结,也可用吸奶器吸乳汁,促使乳腺导管通畅。
6、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一些女性流产后感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肿块及乳房疼痛。
病理性疼痛
1、乳腺增生
如果乳房部疼痛为发作性的,且常以月经周期前乳房开始疼痛或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可缓解或消逝,疼痛为胀痛或针刺样,有时可牵及同侧腋下或肩背部,局部有轻到中度触痛者,则考虑为增生性病变。
2、乳腺炎
一般来讲,如果乳房部出现忽然的、持续性的、比较强烈的疼痛,且伴有明显触痛者,则考虑为乳房部的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如局部出现搏动性疼痛,则可能为局部已化脓。
3、乳房肿瘤
BAIDU_CLB_fillSlot(“251396”);
如果乳房部尚无明显疼痛感,而仅表现为一侧腋下或肩背部疼痛,则也有恶性病变的可能。如果乳房部出现强烈的持续性烧灼样疼痛,进行性加重,难以自行缓解,且伴有局部肿块破溃坏死或手术创口处及四面皮肤破溃者,则为恶性病变晚期的乳房疼痛。
4、人为原因等造成的乳房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原因分析选取的是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行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后出现术后疼痛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于围手术期疼痛。其中男4例, 女46例。年龄从60~84岁, 平均 (71.8±5.3) 岁;疼痛的时间从2~8个月, 平均4个月。
1.2 手术方式[1]
从内侧髌骨旁边入路, 行半月板切除术、胫骨向前半脱位、切除周边的骨赘。手术手法在牵引下施行并尽量避免矫正过度。根据轴线对股骨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查, 必要时通过针对性软组织松解进行微调, 以确保外旋的角度足够。
2 疼痛原因分析
根据位置分类, 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可以分为关节内因素与关节外因素, 现将各因素按照此分类简述如下[2]。
2.1 关节内因素
(1) 感染:在对TKA术后疼痛原因进行分析时, 感染的可能性应该首先考虑。感染有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 其中以慢性感染较为常见。急性感染具有典型“红、肿、热、痛”的症状, 通过实验室检查较容易诊断。慢性感染患者症状不易发现, 通常可能只有静息时疼痛或者关节的不适感。 (2) 关节的不稳定:关节不稳定的种类可分为屈曲不稳定与轴向不稳定。其中屈曲不稳定较难诊断。屈曲不稳定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感觉不稳定等。而导致屈曲不稳定的常见原因通常有姑姑后踝部的截骨太多或者胫骨平台的后倾角度太大。轴向不稳定的原因通常是腘肌腱的功能不全或者侧副韧带功能不全, 其诊断也较为容易。 (3) 对线不良:对线不良的患者在术后会感觉膝前部疼痛以及屈曲的不稳定,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股骨和胫骨的假体内旋放置不佳。因此应该要注意在TKA手术中的假体旋转对线和轴向对线。 (4) 关节线异常:患者若感觉疼痛与出现髌骨半脱位情况, 应考虑是关节线抬高所致。有研究认为, 若关节线上移超过8mm则更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5) 假体失败:类型包括假体松动、断裂、骨溶解等, 患者可感觉突发疼痛或者慢性迟发性疼痛, 当关节活动时加剧。常见原因可由于手术食物、假体选择不当和假体自身设计存在缺陷等。 (6) 膝关节粘连和僵硬:TKA术后早期由于功能锻炼不足, 导致膝关节粘连, 使关节屈曲受限, 长期关节受限又导致关节内纤维增生和关节僵硬。此情况通过影像学分析也较容易诊断。
2.2 关节外因素
(1) 神经问题:包括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腰神经根病变、椎管狭窄等都是关节外因素所导致的TKA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 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 (Tinel征呈阳性) 容易发现。 (2) 髋关节病变:包括滑膜病变和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通过对髋关节使用局麻药物可以有效发现。 (3) 交感神经反射性营养不良 (RSD) 又称为I型局限性复杂疼痛综合征。当患者表现肿胀、疼痛、关节僵硬与局部皮肤改变时, 可考虑为是RSD的典型表现, 其中以疼痛最为明显, 以局部灼烧样和深部疼痛为主, 当关节活动和遇冷时更重。 (4) 其他因素:髌腱炎、下肢血管病、股四头肌肌腱炎和胫骨应力骨折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尽量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和室内温度适宜, 手术当天采用紫外线照射病房1h。观察皮肤四周状况, 确保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手术。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 尽量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3.2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身体各项技能指标, 每30min对血压、呼吸和脉搏测量一次。同时观察患者患侧肢体血液循环状况。对引流管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并注意保持其通畅, 当引流液低于50ml/d时便可拔管。同时运用抗生素和低分子肝素进行常规治疗一星期, 并观察相关的凝血指标和发生感染情况, 若发现异常, 应立即告知医生[4]。
3.3 功能锻炼[5]
在术后早期 (术后当天) 即可进行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踝关节的屈伸。在术后3天后可使用连续被动运动装置 (CPM) 对患肢进行被动运动。术后一周左右便可鼓励患者下床并用助行器进行活动。同时CPM要求中止角度增加到100°。最后再循序渐进地对患者步态和平衡能力进行训练, 并且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4 结语
根据2007年的报道指出, 假体15年在位率高达92%[6], 但当TKA术患者于术后出现膝关节疼痛, 在临床上是十分让人困扰的问题, TKA的翻修术成功率较低。因此, 在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 不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翻修的可能性。并且能增加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值得更多护理工作者在今后对此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摘要:目的 对TKA术后发生术后疼痛的患者进行分析, 分析疼痛发生的原因和相关的诊断护理方法。方法 本次原因分析选取的是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行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50例进行疼痛原因分析。结果 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可以分为关节内因素与关节外因素, 关节内因素包括感染、关节的不稳定、对线不良、关节线异常、假体失败和膝关节粘连和僵硬。关节外因素包括神经问题、髋关节病变、交感神经反射性营养不良等。结论 采取有效的推理诊断方式, 先根据关节内还是关节外因素分类, 再逐渐排查各种原因, 最终找出术后疼痛的原因, 并施行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这对提高患者满意度, 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十分必要, 应该加以重视。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原因分析,护理
参考文献
[1]郑江, 杨镇, 张宪, 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 (6) :711-712.
[2]刘明, 王岩.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8, 29 (3) :146-148, 176.
[3]刘明, 王岩.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 2008, 27 (7) :13-15.
[4]陈永玲, 马丽萍, 李林, 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 :44-45.
[5]周敏萍, 冯宗权, 林玉英.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2) :109-110.
产后风湿病是指妇女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感受风湿寒邪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主要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部分病人多伴有头痛、头晕、怕风、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也有的病人关节和肌肉处有钻风感,因此,产后膝盖疼的患者一定要予以重视。
膝盖痛是月子病
月子病膝盖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子期间膝关节受凉、劳累等因素所致。月子病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可出现全身关节,手,脚,腰,肩膀,脚底有酸疼,麻木,冷,发冷,有沉,累的感觉。
寒冷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引起的,寒冷(特别是持续受凉和巨大的温度反差)才是造成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形态美。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也不再身着厚厚的棉服,而是尽可能地减轻身上的负担,以适应现代审美观念及快速的生活节奏。但是在体验美感的同时,人们不得不付出关节损害的代价,因为寒冷可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运动不当有些老年人喜欢登山,但如果没做好准备活动或运动量太大,也可造成关节疼痛。特别是身患关节滑膜炎或骨性关节炎的人,更容易引起关节疾病发作或加重。在登山运动中,下山时,全身的重量完全加在一侧膝关节上,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正常站立时的数倍。人们上下楼梯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不良走路习惯例如经常穿着不合脚的鞋或穿着拖鞋、高跟鞋长距离行走,会使膝关节长时间处于非正常的受力状态,造成膝关节慢性损伤,引起疼痛。
盲目按摩有些人关节疼痛时盲目地进行按摩,由于按摩方法不正确或用力太大,反而导致关节损伤和疼痛加重。
1、活经活络汤
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活经活络。
主治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2、乳香制没汤
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化淤通络,利湿除痹。
主治关节炎。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Z、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如何预防手指关节疼痛?
1、注意关节保暖
气温降低时,要及时添加衣物,以免膝关节受凉。此外,尽量不要接触冷水,涮洗用温水最佳。如果本来就患有关节炎,可戴好护膝等以防复发。
2、经常锻炼关节
手指弯曲度:将手指弯曲,用另一只手将指尖往手掌方向尽量靠近,然后再将整个弯曲的手指往下推向掌心方向以伸展指根关节背侧。
手指强化:将手平放在桌上,将手指往大拇指的方向挪动,并用另一只手将手指往反方向拉。 如此可增强手指肌肉的强度。
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肩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膝关节――屈伸 桡尺关节――屈伸 指关节――屈伸 肘关节――既能屈伸 颌关节――屈伸 髋关节――屈伸
(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
一、单腿半蹲
练习目的:锻炼大腿前群肌肉力量。
练习方法:单腿站在枕头或靠垫上,膝关节屈曲尽可能达到120度,然后伸直膝关节。伸直膝关节时接近0度即可,不用完全伸直或过伸。如此反复10次为1组,每天3组至4组。
练习要领:大腿前群肌肉要时刻保持紧张,即使膝关节伸直时也不能放松。屈曲时膝关节不能内扣,不然大腿外侧肌肉过紧可导致腰痛等运动损伤。无论在何时,膝关节向前都不能超过脚尖,不然髌骨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膝关节疼痛。
二、深蹲横移
练习目的:锻炼大腿肌肉稳定性。
练习方法:双腿站在平坦的地面上,膝盖屈曲在60到80度,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身挺胸收腹,尽量保持竖直。在保持上身姿势不变的情况下,身体向一侧移动。步子不要过大,不要使膝关节内扣超过正中线,脚尖可以稍向外展。40步为一组,每天3组到4组。
练习要领:主要训练大腿肌肉的稳定性,避免运动伤病,所以重量不要过大,要学习控制肌肉发力方向。下蹲角度不要大于60度,否则髋关节会代偿部分力量,影响训练效果。初学者不要做过多膝关节内收练习,因为练习不当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三、平躺勾毛巾
练习目的:锻炼大腿后群肌肉。
练习方法:平躺在地面上,脚下踩住一毛巾。利用大腿后群的力量屈曲膝盖使身体抬起。肩部着地,双手不要发力。
练习要领:阻力要循序渐进,否则大腿的后群肌肉容易拉伤,因此不要盲目训练。如果毛巾不够光滑,可以用蛋糕盘子等物品代替。
四、单腿站后群提重物
练习目的:锻炼大腿后群肌肉。
练习方法:单腿站立,手拿重物,如一瓶矿泉水或者一本书。上身挺胸,收腹,背部收紧。保持膝关节伸直,身体向前屈,另一条腿向后抬起。分别向左、前、右3个方向前屈。18个为1组,每天3组4组。
练习要领:着地腿膝关节不可屈曲,身体前屈幅度以感觉到后群肌肉拉伸感为宜。悬空腿一定要尽力向上抬起,不然腰部会代偿一部分力量,影响练习质量。
五、卧姿后勾
练习目的:锻炼大腿后群肌肉。
练习方法:练习时,俯卧位,一腿伸直,一腿屈曲后勾抗阻。
练习要领:开始时,阻力要循序渐进,否则后群肌肉容易拉伤,因此不要盲目训练。此外,居家锻炼四个运动治疗膝关节疼痛,详情可阅读:居家锻炼四个运动治疗膝关节疼痛
1.自我按摩
(1)按压髀关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髀关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2)按压膝眼穴。1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膝眼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3)按压伏兔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伏兔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4)按压委中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委中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5)按压阴陵泉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阴陵泉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6)按压丰隆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丰隆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7)按压三阴交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拇指,顺时针方向按压三阴交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8)按压解溪穴。1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解溪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9)按压阳陵泉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阳陵泉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2.他人按摩法。
急性损伤时,应先伸直膝关节,然后充分屈曲,再自然伸直,可使局部的血肿消散,减轻疼痛。肿胀消退后手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预防粘连为主。让患者仰卧位,术者先点按髀关、伏兔、双膝眼、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解溪等穴;然后将患者髋、膝关节屈曲90°,术者一手扶患者膝部,另一手握踝上,在牵引下摇晃膝关节6~7次;将膝关节充分屈曲,再将其伸直;最后在膝部周围施以滚法、揉捻法、散法、捋顺法等。注意动作要轻柔,以防再次损伤滑膜组织。
2女性在怀孕生产哺乳期间会流失大量的钙质,在此期间要避免受风寒或劳损.否则很容易引起脚后跟等关节的疼痛.注意保暧,多喝鲜奶喝酸奶,以补钙为主。
3中医膏药外敷脚后跟,通过膏药外敷可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 消除肿痛,促进血液流畅和功能恢复
4每晚睡前用温水泡泡脚,按摩脚后跟,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现在的高发病。它属于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主要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性有哪些?专家为大家介绍如下: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性有哪些?
1、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出现肾功能障碍,多与长期使用抗类风湿药和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有关。停止用药后,即可逐渐改善。长期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也有可能引起间质性肾炎,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和有肾病患者应慎重使用。
2、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皮肤病
具有代表性的为类风湿结节。另外,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坏死性脉管炎,出现一种紫癜、溃疡和坏疽混合存在的皮肤病变,多见于下肢部位。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呼吸道疾病
多见胸膜炎和间接性肺炎,特别是长期患病的老年人。
4、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眼病
类风湿也能累及眼睛,约15%患者可出现干燥综合征,从而引起角膜和结膜干燥不适,少数患者可并发巩膜炎、虹膜炎,多发生在角膜边缘2~3毫米处。
5、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心脏病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包炎可高达20%~50%,少数还形成类风湿结节,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
6、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神经系统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其原因与颈椎压迫脊髓或因滑膜炎、肌腱滑膜炎压迫周围神经,都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以上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性有哪些?的介绍,希望能引起患者朋友们的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工作。
温馨提示:如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应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要延误了病情。
低烧除了生理原因和外界因素以外,还有感染病引起等。
生理低烧,主要是针对女性而言,一般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外界因素低烧,有季节低烧和环境低烧两种,季节低烧是指夏天出现微热且有乏力、食欲不好等;而环境性低烧,是指经常高温作业的人,大约有十分之一会出现低烧现象。
感染性低烧,感染性低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如结核病感染、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感染、尿路感染等都会引起低烧。
神经性低烧,如果经常情绪不稳定、紧张等,也会导致体温中枢调节紊乱,到时不明病因的持续低烧现象。
出现低烧怎么办?
首先,如果发现自己患有低烧,就应该增加更多的休息时间,且多补充较好的营养,如果长时间紧张也可能导致低烧,所以平日应该放松心情。
其次,如一直低烧,应该记录号自己的体温变化情况,了解在一天当中自己体温的最高的时间点。
第三,如持续低烧应尽快去医院就医,建议做一个全身检查;尽量少参加聚会或者去人多的地方。
第四,温度在38℃以上,才应该考虑服用退烧药,如果你处于低烧期,一定要注意不要滥用退烧药,低烧患者随便使用退烧药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一)心脏疾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急性心肌炎。
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4、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5、主动脉瓣狭窄。
6、肺动脉瓣狭窄及法洛四联症。
7、急性心脏填塞症,如心包积血、心脏破裂。
8、心房新液瘤、球瓣样血栓。
9、二尖瓣脱垂。
10、特发性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有/X先天性耳聋。
11、心室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
12、梅毒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Ay6m病人
(二)大血管病变
1、肺动脉栓塞。
2、主动脉瘤破裂。
3、主动脉夹层瘤。
4、冠状动脉瘤或动静脉瘦破裂。
5、颅内出血(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人
6、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7、宫外孕破裂、自发性脾破裂引起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溃疡病出血等。
(三)呼吸道疾病
1、呼吸道吸人异物、喉头痉挛等。
2、哮喘持续状态。
3、急性呼吸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白质炎等。
(四)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低血钾。
2、高血钾。
3、低血镁。
4、高血钙。
5、低血钙。
6、严重酸中毒。
(五)药物过敏、中毒
1、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酚胺、普索洛尔、维拉帕米等。
2、抗寄生虫药物中毒:酒石酸锑钾、吐根素、氯化奎宁、灭虫宁等。
3、中药中毒:一支蒿、乌头类药物。
4、对青、链霉素及血清制剂的过敏。
(六)麻醉与手术意外
1、麻醉管理不善,呼吸道分泌过多。
2、硬膜外麻醉药物误人蛛网膜下腔。
3、全麻剂量过大、肌肉松弛剂使用不当。局麻意外、低温麻醉时温度过低等。
4、心脏、腹部手术操作。
(七)诊断性操作或治疗引起的意外
1、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镜检查。
2、胃镜检查。
3、胸膜、心包穿刺。
4、压迫颈动脉窦。
5、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等。
6、起搏器按置与故障。
7、输注大量冷存血。
(八)其他
急性胰腺炎、原因不明性等。
机 理
猝死是。乙、脑、肺等生命脏器急剧而严重的功能障碍,以至突然中止活动而直接造成的死亡。其发生机理共分五类:
一、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
心脏性摔死及药物反应、电解质紊乱、麻醉意外。手术操作时发生摔死的共同机制,常表现为瞬间死亡,为心电不稳定或 心电衰竭引起的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所致。其病理生理机制为:①缺氧:缺氧条件下无氧代谢增多,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和钾离子释出,抑制了心肌的收缩力、自律性和传导性,诱发心室停搏;急性缺氧可引起心电不稳定而导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②二氧化碳储留与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均可导致二氧化碳储留及呼吸性酸中毒,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及传导性,或兴奋心脏抑制中枢,引起心动过缓,也可因高血钾而致心室停搏。③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可直接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室停搏,或通过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心室颤动。手术操作时可因直接刺激或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搏骤停。④电解质紊乱:高血钾可抑制心脏的传导性与收缩性,产生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低血钾则增强心肌兴奋性而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低血钙常与高血钾并存,可加重高血钾对心脏的麻痹作用。血镁对心脏的影响与血钾相似。⑤电生理异常:晚近研究表明,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所致的心室复极离散与心室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高大。
二、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突发的大动脉、心室流出道或房室瓣重度梗阻,可使心脏排血突然受阻而导致辞死。致左心室突然排血受阻的疾病有主动脉瓣狭窄。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左房我液瘤等。手术或久病卧床的患者可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形成肺动脉栓塞而致右心室排血受阻,发生猝死。
三、急性心包填塞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主动脉窦瘤,梅毒性升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等破裂至心包,引起急性心脏填塞和休克,患者可即刻或在半小时内死亡。
四、休 克
各种类型的休克均可发生辞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患者常在24h之内较死。
五、呼吸循环中枢功能损伤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上班一族猝死,这给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到底猝死什么原因?猝死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与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猝死的原因吧!
猝死什么原因
(一)心脏疾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急性心肌炎。
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4、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5、主动脉瓣狭窄。
6、肺动脉瓣狭窄及法洛四联症。
7、急性心脏填塞症,如心包积血、心脏破裂。
8、心房新液瘤、球瓣样血栓。
9、二尖瓣脱垂。
10、特发性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有/X先天性耳聋。
11、心室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
12、梅毒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Ay6m病人
(二)大血管病变
1、肺动脉栓塞。
2、主动脉瘤破裂。
3、主动脉夹层瘤。
4、冠状动脉瘤或动静脉瘦破裂。
5、颅内出血(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人
6、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7、宫外孕破裂、自发性脾破裂引起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溃疡病出血等。
(三)呼吸道疾病
1、呼吸道吸人异物、喉头痉挛等。
2、哮喘持续状态。
3、急性呼吸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白质炎等。
(四)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低血钾。
2、高血钾。
3、低血镁。
4、高血钙。
5、低血钙。
6、严重酸中毒。
(五)药物过敏、中毒
1、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酚胺、普索洛尔、维拉帕米等。
2、抗寄生虫药物中毒:酒石酸锑钾、吐根素、氯化奎宁、灭虫宁等。
3、中药中毒:一支蒿、乌头类药物。
4、对青、链霉素及血清制剂的过敏。
(六)麻醉与手术意外
1、麻醉管理不善,呼吸道分泌过多。
2、硬膜外麻醉药物误人蛛网膜下腔。
3、全麻剂量过大、肌肉松弛剂使用不当。局麻意外、低温麻醉时温度过低等。
4、心脏、腹部手术操作。
(七)诊断性操作或治疗引起的意外
1、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镜检查。
2、胃镜检查。
3、胸膜、心包穿刺。
4、压迫颈动脉窦。
5、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等。
6、起搏器按置与故障。
7、输注大量冷存血。
(八)其他
急性胰腺炎、原因不明性等。
机 理
猝死是。乙、脑、肺等生命脏器急剧而严重的功能障碍,以至突然中止活动而直接造成的死亡。其发生机理共分五类:
一、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
心脏性摔死及药物反应、电解质紊乱、麻醉意外。手术操作时发生摔死的共同机制,常表现为瞬间死亡,为心电不稳定或 心电衰竭引起的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所致。其病理生理机制为:①缺氧:缺氧条件下无氧代谢增多,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和钾离子释出,抑制了心肌的收缩力、自律性和传导性,诱发心室停搏;急性缺氧可引起心电不稳定而导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②二氧化碳储留与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均可导致二氧化碳储留及呼吸性酸中毒,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及传导性,或兴奋心脏抑制中枢,引起心动过缓,也可因高血钾而致心室停搏。③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可直接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室停搏,或通过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心室颤动。手术操作时可因直接刺激或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搏骤停。④电解质紊乱:高血钾可抑制心脏的传导性与收缩性,产生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低血钾则增强心肌兴奋性而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低血钙常与高血钾并存,可加重高血钾对心脏的麻痹作用。血镁对心脏的影响与血钾相似。⑤电生理异常:晚近研究表明,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所致的心室复极离散与心室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u波高大。
二、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突发的大动脉、心室流出道或房室瓣重度梗阻,可使心脏排血突然受阻而导致辞死。致左心室突然排血受阻的疾病有主动脉瓣狭窄。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左房我液瘤等。手术或久病卧床的患者可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形成肺动脉栓塞而致右心室排血受阻,发生猝死。
三、急性心包填塞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主动脉窦瘤,梅毒性升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等破裂至心包,引起急性心脏填塞和休克,患者可即刻或在半小时内死亡。
四、休 克
各种类型的休克均可发生辞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患者常在24h之内较死。
【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推荐阅读:
膝关节滑膜炎的原因06-18
25岁后背右侧疼痛是什么原因01-15
膝关节02-11
疼痛评估的内容06-03
疼痛的夜晚散文09-08
膝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10-27
伤感疼痛的失恋句子说说11-01
跑步膝关节外侧痛是怎么回事09-09
你给我的疼痛的诗歌10-31
神奇的关节 健康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