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精选8篇)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篇1

课程名称:森林生态学 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

学时:40 ;学分:3 ;实验课时:8;实践教学:一周。适用对象:生态学、林学本科。

先修课程: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气象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

本课程是林学、生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林学和生态学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森林群落的静态与动态特征、林木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森林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等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态学原理来全面地、综合地认识、分析和解决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课程牵涉到多门基础课的内容,应安排在植物学、树木学、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数理统计学、测树学之后进行。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能量和能量流动规律;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分类及机制;森林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增长模型。

难点:森林群落演替顶级学说、森林群落的分类方法和流派,林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森林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气象学、土壤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学习森林生态学的基础;另外,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是学习生态学必须掌握的数学工具,一些重要的生态学模型的建立及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这两门学科。同时,森林生态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他是造林学、森林经理学等学科的基础。

四、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 生态系统(2学时)

基本要求: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基本特征。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难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二节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学时)

基本要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动态和储存,森林经营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影响。

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生物量、生产力等概念,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规律。

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储存 第三节 森林经营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影响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学时)

基本要求:物质循环的三种基本形态,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主要元素的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对其循环过程的影响。

重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难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第一节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二节 主要元素的循环过程

第三节 森林经营对生物地球化学的影响

第四章 生态因子概述(2学时)

基本要求: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环境及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其分类。重点: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难点: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第一节 生态因子的概念 第二节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第五章 太阳辐射(2学时)

基本要求:太阳辐射及其时空变化,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森林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重点: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耐阴性及光周期等概念。难点:耐阴性的概念。

第一节 太阳辐射特性及时空变化 第二节 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第六章 温度因子(1学时)

基本要求:温度因子及其时空变化,温度因子的生态效应,森林对温度因子的影响。

重点:温度因子的生态效应,物候、温周期等概念。难点:温度因子的生态效应。第一节 温度的时空变化 第二节 温度的生态效应

第七章 水分因子(2学时)

基本要求:植物对不同水分环境条件的适应类型及其适应特征,森林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重点:植物对水分环境的适应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平衡方程。难点:植物对水分环境的适应特征,森林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森林的水分平衡 第三节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第八章 土壤因子(2学时)

基本要求: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生态作用,森林对土壤的影响。重点:土壤的生态意义。

难点: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植物的影响。第一节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林木的生长 第二节 土壤的化学性质与林木的生长

第九章 风因子(1学时)基本要求:风的时空变化,风对森林植物的影响,森林对风的影响。重点:风对森林植物的生态意义。难点:植物对风的影响。第一节 风对植物的影响 第二节 植物对风的影响

第十章 火因子(2学时)

基本要求:火因子的生态作用,火灾的类型,火因子对林业生产的影响以及调节控制方法

重点:火因子的生态作用。

难点:植物对火的适应及林火的评价。第一节 林火的类型和发生条件 第二节 林火的生态作用

第十一章 种群生态学(6学时)

基本要求:种群的概念和特征,种群增长模型,生态对策,种群调节。重点:种群的概念,生态对策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种群增长模型。难点:种群增长模型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

第三节 种群的生态对策

第四节 种群生态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森林群落(6学时)

基本要求:森林群落的结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种间竞争,竞争排斥理论,物种多样性的概念的理论。

重点: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群落的结构,群落中物种的种间关系。难点: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应用,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和理论。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 群落中物种的种间关系 第三节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第十三章 群落的演替(4学时)

基本要求:群落演替的概念、分类、演替的原因,演替顶极学说,森林群落的发生过程,发生途径,生态系统功能在演替中的变化。

重点:群落演替的概念及其分类,群落演替的原因,演替顶极学说。难点:群落演替顶级学说及其使用范围。第一节 群落演替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群落演替的原因 第三节 群落演替顶级学说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第五节 群落演替的实例

第十四章 森林生态系统分类(2学时)

基本要求:植被分类的途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及命名法,立地分类和生态系统分类。

重点: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及命名法。难点: 植被分类途径。第一节 植被分类途径 第二节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 第三节 立地分类和生态系统分类

第十五章 全球森林地理分布(2学时)

基本要求:森林分布规律,世界森林类型及特点,我国植被分区。

重点:森林分布规律,三向地带性。难点:森林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第一节 森林的分布规律

第二节 中国地理分布及世界地理分布

《森林生态学》实验课内容:(8学时)实验1 叶量的垂直分布和相对照度的关系 实验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实验3 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测定

实验4 多样性指数计算(Biodiversity Index)

《森林生态学》实习内容(一周)

一、植物群落稳定性的观察研究

二、森林植物群落的观察研究

三、森林类型线路调查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篇2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然而树木又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其它植物成熟较长, 树木短则3~5年, 长则上百年, 有一句谚语说的好“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森林的危机主要是由人类引起的。人口的增长, 农业用地不断扩展, 大量森林、草场被破坏。掠夺式的开采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 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多公顷的森林被毁掉, 1950~1985年, 短短的30多年时间, 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就减少了一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植物带来了灾难。树木成熟期长, 有的分布在高山峻岭、江河湖泊的发源地, 生态脆弱的地区, 具有转化经济条件慢的特点, 但其又是可再生的资源, 其潜力是巨大的。如何使其巨大的潜力资源为人类发展奠定基础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1分类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实施分类经营, 才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3大效益的统一, 才能满足人们对林业需求的多样性, 和保证林业各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 分类经营是林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前提, 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要想做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工作, 必须正确划分森林类型。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 我国将森林分为3大类型区:即商品林区、重点生态林区、绿化林区、一般生态林区。生态林一般是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同时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服务于国防、科研的防护和特种用途林;绿化林区一般在公路、或者水渠旁边, 用于减少噪音、减少灰尘、绿化环境。商品林简单地说就是可以进行商品型经营活动, 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林类。要想做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工作, 必须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 增加科技含量, 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 从而提高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 提高森林资源的生长量, 同时防止森林病、虫、鼠害及火灾的发生。实施森林分类经营, 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加快林业技术的开发步伐。

2制定合理的采伐强度

确定合理的抚育采伐强度很重要, 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之一。指砍伐和保留林木的程度。常用采伐木的材积 (或株数) 占林分蓄积量 (或总株数) 的百分率表示。合理的强度取决于经营目的、林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经济条件。一般根据林分的生长与立木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按照合理的密度确定。由于确定合理强度的依据不同, 出现根据胸高直径、断面积、树高、材积以及最适株数等确定强度的方法。

2.1 采伐林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2.1.1 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 皆伐应当严格控制, 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2.1.2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2.1.3 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严禁采伐。

2.2 为了保护资源环境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 大部分天然的森林禁止采伐, 只允许少量的天然森林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 进行有限的采伐, 就是所说的限额采伐制度的建立。

2.3 严格审批采伐许可证, 控制采伐程序

实施采伐作业和相关措施时, 必须保证保留林不会受到损害, 同时应当尽量避免采伐区外的林木受到损害;采伐时, 应避免对土地的损害, 以保护林分的生长条件。林木采伐后林主必须更新造林, 使其可持续发展。

3森林的培育更新

森林主伐以后, 为了保证木材的可再生以及树木防护效能的继续发挥, 在其借助自然资源或者人力迅速的恢复。可分为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 按更新方法, 可分为伐前更新、伐后更新和伐中更新;按树种起源, 可分为有性更新和无性更新;其中天然更新俗称飞子成林, 目前大多数针叶树依靠这种方法。主要是取决于林分类型和附近是否存在有天然下种能力的母树或者母根。伐前林分类型若是以山杨、白桦为主, 山杨、这种树结实较丰富, 种子飞散力强, 幼苗生长较快, 并能抗日灼、霜冻等灾害, 因而在皆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可实现天然更新;耐荫树种 (如红松、云杉等) 的幼苗需要适度蔽荫, 采用择伐或渐伐方式才能实现天然更新。人工更新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等方式恢复森林的过程:如植树造林、播种造林等在雨量充沛、人力不足的地方, 如河流上游、高山、某些偏远的地方, 可用飞机播种更新。

4结束语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篇3

摘要:森林培育是森林在太阳能和其他物质能量的帮助下进行一种生物性能量转化,进而产生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能源的一种生产过程。提高森林培育质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提高;森林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52

我国有着广阔而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在北方,森林物种更为丰富,资源更为广泛。但目前森林资源发挥的作用远小于其本身的价值。森林资源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就要不断地加强森林培育。森林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系统环境,它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以提高森林資源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森林培育工作,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最大价值,才能让森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1 森林资源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森林是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在强调森林资源的合理应用,但是在森林资源培育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有量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森林培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森林的覆盖率和物种数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覆盖率的提高,而对于质量却有所忽视。我国的森林资源很多,但是质量并不高,这就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价值量及其所发挥出的能量。森林价值量不仅取决于森林的覆盖面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森林物种的合理结构分布及其所发挥的能量。

1.2 分配不合理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单位面积内的森林资源储备仍较低。如北方森林资源较丰富,但是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却很少。这种资源分配不均匀,物种分配不合理的状态使得可用森林资源较少,森林资源的生态结构较单一,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1 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

思想引导行动,有思想才会有行动。首先要提高森林培育人员的观念,让他们了解森林培育的重要性,明白森林培育质量对于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工作人员真正了解森林培育质量的重要性,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好森林培育工作,提高森林培育质量。森林培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有特殊人才来把关,可以聘请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来进行森林培育工作。要及时安排森林培育人员参加培训,以便学到更多知识,更好地做好森林培育工作。

2.2 增加资金投入

森林培育工作有效地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要增加资金投入以改善森林培育工作的环境,建立森林资源培育管理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数据资料库,以完善森林培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管理的精细化,以进行各种资源优化管理,以达到对资金成本最大限度的控制,进而提高森林培育的经济效益。

2.3 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森林培育工作在向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许多经营理念也逐渐产生。在做森林培育工作之前,要先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正确的物种以求均衡分布,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对森林资源的运用进行限制,从而保持森林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制定要质与量并重,不能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忽视质量的提高。完善的机制与体系可以为森林培育工作创造一个环境,为森林培育工作提供保障,从而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

2.4 提高群众的观念意识

观念的转变不仅是森林培育工作人员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群众观念的转变。如果人人都能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的观念,保护森林资源,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开发森林资源,破坏社会环境,那么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2.5 协调好四个关系

一是协调好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讲求数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的提高,而且要把质量提高放在首位。做到一手抓造林,一手抓森林培育,并且两手都要硬,以做到质与量的统一;二是协调好森林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对森林进行严格保护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三是协调好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这要求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满足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建立产业体系以拉动造林、保林;四是要协调好一般工程和重点工程的关系。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森林建设任务,同时要发挥重点工程的带头作用,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

3 结语

我国的森林资源经营已经进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经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森林培育更注重的是生物的多样化以及整合森林资源结构,使森林除具有基本的保持水土的功能外,更大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北方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不但能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也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变观念,采用各种措施来提高北方森林培育的质量,以促进我国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波.浅析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J].广东科技,2010,(20).

[2] 武高洁,赵天忠.基于物元模型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01).

[3] 侯彦军,侯彦涛.浅析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及变化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篇4

一、名词解释(12选10,4分1个)

生态因子生境食物链生态平衡顶级群落森林蒸发散生态学生命表建群种演替

二、简答题(说的是9选7,但只有8道题,1道10分)

1、简述温度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2、种群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3、例举r-对策物种的基本特征

4、简述森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5、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特征

6、简述原生旱生演替所经历的典型阶段

7、简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8、例举群落演替的5种类型,并进行说明。

三、论述(1道20分)

1、试述竞争的类型和竞争原理对人工林培育的指导意义

2、以氮循环为例,试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对退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治理 篇5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以森林生态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该体系的维护与调控借以增强该体系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对有害生物的自然制衡作用,必要时在不破坏该体系的功能及结构稳定性的前题下引入外部因素削弱害虫的危害,将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该生境、社会及经济效益可容许的范围内。问题

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产生和发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概念是在总结人类以前害虫防治经验教训、特别是2O世纪40—6o年代单一依赖化学 药剂防治导致“3R”问题(Resistance:长期大量施用光谱性杀虫剂.导致害虫 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再猖獗 Resurgence:大量杀伤天敌引起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残毒Residue:对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残毒也越来越严 重)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害虫综合治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何的特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在理论上的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灭变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的原则作为指导,把病虫害看作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农业的高产与稳定必须建立在植物与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协调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保护和培养环境资源。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孤立的,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在防治措施的选择、运用和协调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防治措施的选择和运用。没有一种防治措施是万能的,各种防治措施都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局限性。因此,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要求各种措施取长补短,协调运用,特别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运用。所有人为防治措施应与自然控制相协调。

第三、就是防治目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管理系统,它不要求将有害生物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一)林木检疫:防止人为传播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有害生物。

(二)林业技术措施:选育抗病虫品种,育苗造林及营林措施,树下扩盘垦复、修剪、搬干枝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三)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 鸟治虫、以菌治病。

(四)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杀、阻隔法、诱杀法、高温处理法。

(五)化学防治:利用人工合成农药防治:

1、药剂种类:①杀虫剂(胃毒、触杀、熏蒸、内吸);②杀螨剂;③杀菌剂(保护剂、治疗剂);④杀线虫剂。

2、农药的浓度、剂型和合理使用

①剂型: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超低容量剂、可溶性粉剂、烟剂。②浓度:参照使用说明,常用800—1000倍液。

③方法:喷雾、喷粉;拌种、浸种、浸苗、闷种、毒谷、毒饵、毒土;土壤处理;熏蒸、涂抹、注射。

④合理使用:对症下药、适时施药、交互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第二部分

自然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海洋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①水生生态系统:以水为基质的生态系统;②陆生生态系统:以陆地土壤或母质等为基质的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

竞争排斥原理: 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位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物种间的协同进化(coevolution):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

群落多样性指数(community diversity index): 群落特性之一,是群落中物种数和各物种个体数构成群落结构特征的一种表示法。用简单的数值表示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的程度,用来判断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多样性指数是把物种数和均匀度结合起来考虑的统计量 用来反映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或者是用来测量分类单元多样程度和考察每一单元相对多度得指数。常用的有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等。

群落稳定性指数: 群落稳定性(stability of community)是指群落抑制物种种群波动和从扰动中恢复平稳状态的能力。它包括群落现状稳定性、时间过程稳定性、抗扰动能力稳定性和扰动后恢复平稳的稳定性等4种情况。

群落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同一概念,主要包括两种能力,即抵抗力和恢复力。所谓抵抗力(resistance)即抗变能力,表示群落抵抗扰动、维持群落结构和功能、保持现状的能力。如森林与草原相比,前者更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动,也较能抵抗干旱和病虫危害,而后者则受到低温、干旱、病虫等灾害扰动

时,其结构和功能就容易遭到破坏。所谓恢复力(resilience)表示群落在遭受扰动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得越快,群落也越稳定。故从恢复力考虑,草原的受扰动后恢复平稳的稳定性又较森林为高。群落稳定性这两个相互排斥的方面,表明具有高抵抗力稳定性的群落,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具有高恢复力稳定性的群落,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在研究各种群落的稳定性时,应予以辩证分析。

一般认为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多样性越高,群落也越为稳定,并把群落多样性作为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如用香农一维纳多样性指数表示群落的稳定性。但部分学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在更多样化的系统中,一个生态关系复杂的网络,可导致种群急剧波动,而不是使种群更加稳定,所以复杂的系统比简单的系统更不稳定;但总的趋势仍然认为,高度多样性是稳定自然系统的特征之一。多样性阈值: 阈值指的是触发某种行为或者反应产生所需要的的最低值 天敌假说Enemies hypothesi:天敌假说认为多样性生境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光谱的捕食者种群,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比纯作系统具有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害虫天敌,具有更强的控害能力。

资源集中假说Resource concentration hypothesis: 资源集中假说认为,植物多样性可能干扰害虫赖以寻找寄主的视觉或嗅觉刺激,影响了害虫对寄主植物的侵染,或者改变生境内的微环境和害虫的运动行为,致使害虫从寄主植物中迁出,导致寄主植物上的害虫下降。协同性假说:

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叫做生命系统。由大到小依次为 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但 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系统、器官、组织层次,细胞即是个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层次;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自然系统的最高级形式,是指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系统。种群自然控制:natural control 指天然种群的个体数受到种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的限制,而被维持在有限的变动范围内的过程。

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在种群自然调节中,其作用与种群密度有关系的那些调节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随着种群密度而改变,属于密度制约因子,有调节种群数量,维持种群平衡的作用,如食物、天敌和流行病等;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并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密度不能起调节作用,如温度、降水和天气变化等。逆密度制约因素;指随密度增加而促进繁殖的因素。

条件过程:指栖息场所的物理化学条件、结构、食物量及供给率等构成了环境的负载力,决定上限。这种具有界限作用、规定调节密度水平的因素,其作用过程称为条件过程。

扰乱过程:促使昆虫密度离开平衡密度的过程。

调节过程:当昆虫种群数量超过平衡密度时,个体数的增加受到限制,在平衡密度以下时,则存在促进个体数增加的反馈机制,这种作用称为调节

过程。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问题: 有害生物种群的自然控制。见资料 第三部分

边际分析原理: 如果防治害虫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则投入与所得到的收入二者相等时,为是否进行投资的临界点(边际值marginal value)。

经济受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EIL是权衡虫害在经济上是否值得防治的指标,具体是在害虫管理中,当经济效益达到最佳时害虫的最低密度。所谓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这是一个临界的害虫密度,在这个密度时实施人工防治的成本刚好等于由于防治而得到的经济效益。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是指林木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与若防治其危害所需费用相等条件下的材积损失程度或病虫情指数(虫口密度、感病指数等)。经济阈值(防治指标economic threshold=ET):概念于50年代首先由Stern(1959)正式提出,他把ET定义为: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即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虫口密度.不少的学者在ET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对于经济阈值的争论问题,盛承发(1989)结合棉铃虫ET的研究工作,对经济阈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剖析,并提出经济阈值的新定义:“害虫的某一密度,达到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否则,害虫将引起等于这一措施期望代价的期望损失.”

ET则是为了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EIL上而采取防治时的害虫密度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包括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问题:见资料

1.农药污染对土壤生物有何危害? 2.农药污染对植物有何危害? 3.农药污染对动物有何危害? 4.药污染对微生物有何的影响? 第四部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害生物发生时间预测系统

系统预测是对事物或现象马上发生的或不明确的情况进行预先估计与推测。信息传递系统

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调控的基础。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之一。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是信息系统应用概念的深化,是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简单的说,决策支持系统是能参与、支持人的决策过程的一类信息系统。它通过与决策者的一系列人机对话过程,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靠方案,检验决策者的要求和设想,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

或决策支持系统在收集、存储、提供大量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能综合分析、预测发展、判断事态变化的模型,根据大量的原始数据信息,自动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方案。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有害生物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天敌转基因增效技术

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 Modified,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基因组中提取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分子生物学。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但如今人们对改变原有动植物性状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狭义),将对微生物的操作称为遗传工程技术(狭义)。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ER):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承受的风险,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生态系统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

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果、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问题:

害虫防治中的转基因技术和应用 见资料 补充

一、群落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diversity of community)是群落中物种数和各物种个体数构成群落结构特征的一种表示方法。一个群落中如有多个物种,而且各物种的数量较均匀,则该群落具有高的多样性;如果一个群落中物种少,而且各物种的数量不均匀,则该群落的多样性较低。所以群落多样性是把物种数和均匀度结合起来考虑的统计量。但有时出现一个物种数少而均匀度高的群落,其多样性可能与另一物种数多而均匀低的群落的多样性相似。群落多样性是比较群落稳定性的一种指标,在评价害虫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群落稳定性

群落稳定性(stability of community)是指群落抑制物种种群波动和从扰动中恢复平稳状态的能力。它包括群落现状稳定性、时间过程稳定性、抗扰动能力稳定性和扰动后恢复平稳的稳定性等4种情况。

群落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同一概念,主要包括两种能力,即抵抗力和恢复力。所谓抵抗力(resistance)即抗变能力,表示群落抵抗扰动、维持群落结构和功能、保持现状的能力。如森林与草原相比,前者更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动,也较能抵抗干旱和病虫危害,而后者则受到低温、干旱、病虫等灾害扰动时,其结构和功能就容易遭到破坏。所谓恢复力(resilience)表示群落在遭受扰动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得越快,群落也越稳定。故从恢复力考虑,草原的受扰动后恢复平稳的稳定性又较森林为高。群落稳定性这两个相互排斥的方面,表明具有高抵抗力稳定性的群落,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具有高恢复力稳定性的群落,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在研究各种群落的稳定性时,应予以辩证分析。

一般认为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多样性越高,群落也越为稳定,并把群落多样性作为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如用香农一维纳多样性指数表示群落的稳定性。但部分学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在更多样化的系统中,一个生态关系复杂的网络,可导致种群急剧波动,而不是使种群更加稳定,所以复杂的系统比简单的系统更不稳定;但总的趋势仍然认为,高度多样性是稳定自然系统的特征之一。

三、群落相似性

群落相似性(similarity of community)是指不同群落结构特征的相似程度。常用群落相似性系数(coefficient of similarity)表示,以比较不同空间昆虫群落结构的异同。(一)共有种相似

根据不同群落中共有种的多少,比较其相似程度。如A、B、C三个群落的种类数基本一致,但群落A与B的共有种数多,群落B与C的共有种数少,则可以认为群落A与B的相似性较大,群落B与C的相似性较小。(二)种组成相似

在物种构成相近似的群落中,宜用物种总数和共有种数的综合性指标,即群落相似性系数,表示种组成相似程度。常用方法有: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运河街道党委的一名普通党员。今天能在这里参加本次演讲比赛,以实际行动为我区创建森林城市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我心情非常高兴和激动。我演讲的题目是:倡导生态文明,创建森林古城。

众所周知,生命需要绿色,人类需要蓝天,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非常重视,我国党和政府更是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见卓识。可见未来发展生态文明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必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区领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建设连年攀升的同时,树立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现代理念,本着建设未动、绿化先行的方案,先后建设了三个休闲广场,整治了运河大道、兴中路、文化路等几条主干道的路域环境,同时疏通治理了兰祺河、黑沟河、环城河等几条河道、建设了国家级的运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古城恢复重建以来,我区的生态建设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大家可以有目共睹的是古城建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水渠河道也跟到哪里。城市的天蓝了、水清了、绿色多了。

然而随着古城旅游的持续升温,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我市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这也是擦亮我区“江北水乡 运河古城”这一城市名片的重大举措。有的同志可能会问,创建森林城市有什么意义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没有孩子的家庭没有希望,没有树木的国家同样也没有希望。推进植树造林,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振兴崛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一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中,与花草为伴、以树木为友,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们的生活该是何等的幸福呀!为了让这个理想早日变为现实,陈伟书记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上强调:要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成为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工程。让我们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森林古城承担应尽的责任,尽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普通市民能做什么贡献呢?首先,我们党员应率先成为创建森林古城的宣传志愿者,通过我们的宣传让身边的群众,了解创建工作的意义,让创建工作成为深入人心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通过我们影响带动周围的亲朋好友以及同事,逐步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都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其次,倡导生态文明,创建森林古城。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在生活中,能踏踏实实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的每一件小事就是对创建森林城市的最大贡献。我们要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自觉的行动,朋友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等。珍惜资源、植绿护绿,搞好自己居室、阳台、庭院的绿化美化,种植花草树木,爱护花木、不踩踏草坪,不乱扔垃圾,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为古城添绿。只要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群策群力、持之以恒,我们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一定会成功!一个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鸟语花香、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篇7

一、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一)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最早源于1976年德国实施的Engriffsregelung政策,1986年美国开始实施的湿地保护No-net-loss政策也体现了生态补偿原则。尽管迄今为止生态补偿的定义没有统一,但其基本理论来源是一致的,即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原理,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外部性问题,使资源和环境被适度、持续地开发、利用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森林旅游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地)从事的旅游活动,这些活动不管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以森林为背景都可称之为森林旅游(游憩)。从森林旅游的过程看,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管理者的经营活动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了干扰。因此,相关群体就应该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维护,促使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这一过程从经济学的本质看,就是森林旅游的生态补偿。由此可知,所谓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是指通过对由于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而对生态、资源与环境造成损害的而进行的一种补偿,或者说是对该行为进行收费,即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使森林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得到充分有效、持续地利用,促进森林旅游业的稳定、高速发展,实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成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 生态价值补偿

开展森林旅游是以生态良好的原生态区域为依托,其载体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林场、植物园、生态公园、森林游乐区、以森林为依托的野营地、森林浴场、自然保护区或类似的旅游地等。这些区域是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它不但能为人类提供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提供包括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的生态价值。在开展森林旅游时,除了利用旅游区的资源价值、科考价值、审美价值之外,还利用了其生态价值。因此,为了保持这种动态的生态平衡,我们就应该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来促使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这就是补偿机制的经济学本质所在。

2. 区域协调论

根据国家的林业方针,生态公益林区域必须实施禁伐政策,实施禁伐政策实际上取消了这些地区林农的森林开采权,必然会影响林农的收入,这些地区的林农承担了环保的巨大代价,却使森林旅游区获得了较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实施生态补偿,才能把森林旅游区的生存发展权利、资源开发权利和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综合起来,重新配置和界定,由森林旅游开发经营者与林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享有森林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共同分担环保的成本,同时体现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指在充分考虑时间和空间状态基础上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在狭义上讲,则可以理解为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发展,也即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生态伦理的实质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自然源与生态环境被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危机的同时,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层思考,深刻的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谐的关系,才能解决生态危机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生态伦理学就应运而生了。生态伦理学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是综合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知识,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科学。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作为改造自然的主体,所以,从深层次看,生态伦理学实质上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对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最终为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服务。那么,在考虑人与人的关系置身于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下代人的需要,这同时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应该是生态伦理学思考的一个全新视角。

生态伦理的实质:一是生态伦理学是协调人类在生态环境利用、资源占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矛盾及利益冲突的一种行为规范;二是生态伦理体现的是人和自然和谐,即体现的是包括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在内的一种生态和谐,这也正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要求,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三是生态伦理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衡量尺度,实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以促进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四是生态伦理是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准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因此人类应该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尊重与其他物种共同所属的自然环境,才能维护人类社会持续使用资源的权利。

三、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生态伦理学思考的必要性

(一)从森林旅游资源的角度看

森林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其对人类森林旅游活动支持能力不是没有限度的,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旅游资源的需求却不断在增长,那么,由于游客过度密集,会引发许多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乃至影响整个森林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补偿就是解决资源需求超过生态供给这个问题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无限度的使用有限的森林旅游资源,这正是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掠夺使用,也就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而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正是生态伦理学所要求的。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森林生态环境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是森林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森林旅游的主要载体是各级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在这些区域里,一部分人群享受生态利益,而另一部分人群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牺牲和贡献,这样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为了防止和修正在森林旅游区出现的这种不公平现象,因此必须建立生态补偿环境管理机制来认可生态投资的贡献,以达到森林生态环境的持续经营管理的目的。生态伦理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衡量尺度,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以促进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生态伦理学的观点完全是一致的。

(三)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看

旅游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森林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要求下,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资源应利用经济手段,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就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人类整体利益是指人类能够在生态系统中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利益,人类在生态系统中能否持续存在和发展关键看人类与自然是否能够和谐共处,这正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因此,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补偿,通过生态伦理规范的约束,以使生态环境资源能持续利用。

四、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一)生态补偿与生态伦理是构建森林旅游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森林旅游的生态补偿实质上是通过对森林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等受益群体进行收费,作为其在旅游过程中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占用与生态坏经的破坏的补偿,森林旅游资源管理者利用补偿资金来进行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这是从经济角度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终达成森林旅游区的生态和谐。生态伦理起源于人类对现代工业文明导致的人类困境的反思,在这反思中,利用伦理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最终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态文明或者说是一种和谐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蕴涵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的和谐。由此看来,森林旅游区实施生态补偿与树立生态伦理观在本质上与构建区域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在理论上为构建区域和谐社会提供了生态基础。

(二)生态补偿与生态伦理体现了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共生互动关系

森林旅游区一般同时是生态脆弱区,这些区域都应该实施生态保护,但是在这些区域开展生态旅游,一方面是开发主体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占用,另一方面是旅游活动对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使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恢复,应针对生态环境受害者和对生态效益的增加做出贡献而损失一部分利益的个体或群体作出生态补偿,协调相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非人类生命或整个自然界,是一种新的伦理思想。[8]从发展森林旅游来说,通过树立生态伦理的思想,促使人们改变在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利用森林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人们的资源与环境责任观,合理使用资源与环境,促使旅游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从而将旅游活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生态伦理与实施生态补偿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从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层面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森林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是永久性的破坏,因此,只有在照顾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各个环节介入到森林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森林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恢复,保证其能为当代人乃至后代人得以永续利用,这正是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实质所在。从生态伦理规范来看,生态伦理的本质是协调人类在生态环境利用、资源占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矛盾及利益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的协调最终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具有一致性。那么,这对于森林旅游以资源与生态环境利用为主体的产业来说,更加凸显了这种矛盾与冲突。因此,只有在森林旅游区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伦理观,才能建立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新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最终促成森林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保证当任何后代人的公正、公平利用。所以,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与实施合理的生态补偿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生态经济,2005,(1):47-50

[2]Douglass,1975,ForestRecreation[M],Secondedition,p10.PergamonPressnc.ISBN:0-08-018007-8(pbk)

[3]李承宗.和谐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95.

[4]杨杰,罗宝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解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1-234.

浅析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 篇8

关键词 森林法 森林生态补偿 税收

环境法上的生态补偿主要是指人类采取措施来补救或者恢复生态,是生态系统逐渐达到平衡,是一种人为的“补偿”。本文研究的生态补偿不仅包括政府采取经济措施对林地所有者的补偿,而且包括通过为林地所有者设定权利和义务来人为地保证森林的恢复与更新。

一、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内容及效果

1、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内容

(1)私有林所有者在森林生态补偿中的权利和义务

私有林所有者在森林生态补偿中制度中的义务有:第一,造林和育林的义务。森林所有者有义务将在其所拥有的林地上的采伐活动向郡林业委员会报告。第二,更新有价值的阔叶林。第三,防治病虫害对森林的侵害。第四,对因采伐活动造成的更新费用的增加提供担保,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的担保制度。

私有林所有者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中的权利有:第一,获得对某些具体林业活动的补贴。第二,由公共基金对有价值的阔叶林的更新进行补贴。第三,权利受到侵害时的获得经济补偿权利。

(2)政府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权力和职责

政府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权力是:第一,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划定需要保护的林地区域,限制或禁止这一区域的采伐活动。第二,颁发采伐许可证。

政府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的职责:首先,政府对采伐后的造林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其次,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中除了监督职责外,还通过经济、技术等手段鼓励生态补偿制度的施行。

2、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

(1)瑞典的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目前瑞典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据统计,瑞典每年林木生长总量达8500万立方米,而采伐量只有6500万立方米。该国目前的森林资源存有量是100年前的两倍。

(2)森林的生态效益增加。目前,瑞典的森林每年吸收 4000 万吨碳,而每年矿物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碳含量仅为 1500 万吨,是世界上大气碳循环出现负增长的第一个国家。

二、瑞典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特点

1、法律制度完善,注重各个法律之间的衔接。早在1903年,最早的《森林法》中就规定了应当保护森林资源使其成为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砍伐后的林地应当种植新的林木幼苗。1994年新的《森林法》生效,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为立法目的规定在了法律之中,并且规定了“公共基金”等生态补偿措施。

2、采用多种经济手段,激励森林所有者采取措施。瑞典政府为了鼓励森林的恢复和更新,对于森林的所有者建立了各种补贴制度。其次,瑞典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税收体系,其中生态税收成为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森林所有权明晰。目前瑞典国家所有的森林仅为3%,大多的森林所有权属于私人所有。森林所有权的落实,有利于激励私有林的所有者造林的积极性,从而间接的增加生态利益

4、管理机构责权明确,监督部门有惩罚权。监督机构可以通过颁发命令,规定允许或者禁止从事某些活动,若行为人仍然继续违反法令,则监督机构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并且可以处罚款;对于故意或过失违反生态补偿的行为,政府可以处以罚金或者六个月以下的监禁等,这些措施,都保障了瑞典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律和政策。但是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瑞典有关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1、我国森林立法目的亟待更新。1994年的瑞典《森林法》中明确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立法目的,说明森林生态补偿的建设主要还是要保证森林植被的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我国1998年修订的《森林法》仍然将森林定位在“经济利益”的层面上,这不利于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

2、应明确各主体权利(权力)和义务(责任)。首先,应当明确政府的责任。根据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建设的经验,政府的责任主要是监督和指导。但是我国林业主管部门除了监督和指导外,还承担了一些额外的责任,降低了行政效能。其次,需要明确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生态补偿的权利与义务。我国《森林法》虽然规定了“保护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并没有明确界定林地所有者生态补偿的方面权利和义务。而瑞典《森林法》中明确规定了采伐者的补种义务,防止森林病虫害的义务以及在林地被划为自然保护区后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的权利。

3、建立生态补偿的税费制度。我国的生态补偿的税费制度的建设仍在探索中。虽然我国规定了建立生态补偿的基金制度,但是缺少相应的生态补偿税费制度对其加以支撑。而我国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基金多数从罚款和植被恢复费而来。而瑞典则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税收制度,如碳税。因此我国应调整税制,修改税法,开征生态补偿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4、加强公众在生态补偿中的参与力度。公众对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有重要作用。由于瑞典从事林业的人比例较大,而且森林是瑞典重要的自然资源,普通公众也会参与保护森林的建设中来。我国的森林生态补偿建设应当引入公众参与制度,规定公众有监督生态补偿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托马斯·斯德纳著,张蔚文,黄祖辉译.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自护教育进班级教学设计(8.4)下一篇:论大学生与国防的关系-军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