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知识测试

2025-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廉政知识测试(精选7篇)

廉政知识测试 篇1

复习要点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单选题

1、党章》规定,中共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2.《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C)

A.基层组织 B.所有干部C.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

二、多选题

三、判断题

1.《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党委(党组)无需将检查考核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通报。(B)

A.对B.错

正确答案:《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党委(党组)应当将检查考核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通报。

C.购买、更换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的D.有其他挥霍浪费公共财产行为的

三、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A)A.对B.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留党察看处分,分为留党察看一

一、单选题 年、留党察看二年,最长不得超过二年。(A)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对B.错 1.《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ABCD)

A.自重B.自省C.自警D.自励

三、判断题

2.《党章》规定,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只能提交上级党组织决定。(B)

A.对B.错

正确答案:《党章》规定,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必须提交所在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一、单选题

1.《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A)

A.党政齐抓共管

2.《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A)

A.全面领导责任B.次要领导责任 C.主要领导责任

3.《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下列哪项属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责任追究情形。(B)

A.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变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B.疏于监督管理,致使领导班子成员或者直接管辖的下属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C.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D.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4.《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领导干部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节较轻的应给予。(B)

A.函询B.批评教育、诫免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多选题

1.《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ABCD)

A.人大机关B.行政机关C.政协机关D.审判机关

2.《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ABCD)

A.重要工作亲自部署B.重大问题亲自过问 C.重点环节亲自协调D.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C)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内不得重新入党。(D)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除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外,从重处分;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分别给予党纪处分。(C)A.情节的轻重B.职务的高低 C.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D.所得的数额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案件的过程中,涉嫌违纪的党员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可以从轻处分。(C)A.审理B.处理C.初核、立案调查D.结案

二、多选题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组织和党员,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ABCD)A.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B.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C.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 D.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以依照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分:(ABCD)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B.主动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 C.主动挽回损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D.主动退出违纪违法所得的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以依照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ABCD)A.强迫、唆使他人违纪违法的 B.串供或者伪造、销毁、隐匿证据的 C.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D.包庇同案人员或者打击报复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人员的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收受对方财物的,应当追究该人员的责任,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BCD)A.父母 B.配偶C.子女及其配偶D.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5.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挥霍浪费公共财产行为:(ABCD)A.用公款旅游或者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 B.违反规定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的 1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从轻、从重处分,是指在本条例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或者较重的处分。

(A)A.对B.错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减轻、加重处分,是指在本条例

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或者加重一档给予处分。(A)A.对B.错

四、案例分析题 1.党员郑某为某工商局局长。2007年11月,郑某作为嘉宾参加辖区内

某公司的商业庆典,在活动中,该公司向每位嘉宾赠送一部手机,价值人民币4000元,郑某收下后未登记交公。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郑某行为应如何处理:(C)A.郑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管理对象所赠礼品,应定性为受贿行为B.郑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占有行为 C.对于郑某的行为应以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不登记交公行为处理 D.郑某的行为具有普遍性,不应给予任何处分

2.党员方某为某市副市长,2006年3月,经方某协调,某公司从银行贷款300万元,为感谢方某,该公司经理刘某将人民币5万元送给方某的妻子王某,王某收下后未告诉方某。案发时,方某对此事尚不知情。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本案应如何处理:(C)A.方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申请贷款,并收受他人钱款,虽然该款非

方某本人亲自收取,但刘某将钱送给方的妻子,方某理应知晓,应定性为受贿错误 B.方某不构成受贿故意,应按收受礼金错误认定 C.虽然刘某将钱送给方妻,但无确切证据证明方某知情,其行为构成为他人谋取利益家庭成员收受财物,也应当追究方某的纪律责任 D.方某和其妻子构成共同受贿错误

3.某机关负责人王某(党员)参加某培训班学习后,擅自去其他地方旅游,旅游及房间费用共计6000元,王某采取虚开发票等手段将旅游费用报销据为己有。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D)D.王某利用外出学习之便,擅自旅游,虚开发票将旅游费用报销,构成了贪污错误

4.党员黄某为某市拆迁办干部,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统计工作。其朋友谢某的菜地在被征之列,谢某请其帮忙以获得更多补偿款,并约定事成后把多得款项分给黄某一半。黄某通过更改统计数据,共为谢某虚增补偿款10万元,黄某从中得到5万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黄某的问题应如何认定:(C)

A.黄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更改统计数据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后按照约定收受5万元,其行为应认定为受贿错误

B.黄某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统计工作,不严格履职尽责,构成工作渎职错误

C.黄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勾结共同骗取公共财

产,应认定为共同贪污错误

D.黄某只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工作,不负责发放,应认定为诈骗错误 5.2010年11月底,某单位公务员小王(党员)受委派去外省培训10天,临行前,小王向单位财务部门借款2000元。培训结束后,小王因爱人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故没有将钱及时归还单位。2010年12月,财务部门以检查帐目为由催小王及时还钱,小王表示自己目前手头紧张没能力归还。2011年1月初,小王将钱如数还给财务部门。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小王的行为构成违纪B.小王的行为不构成违纪

C.小王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错误D.小王的行为构成借用公款错误

6.甲的儿子因高考未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便找到市教育局局长乙(党员),希望他能够提供帮助,并送出2万元,乙应允。后来事情未办成,乙因害怕将2万元如数退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不应受到处分

B.乙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既遂),应当处以开除党籍处分

C.乙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未遂),因判处缓刑应处以留党察看处分 D.乙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中止),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应处以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7.党员李某为某市副市长,其母亲去世后,李某通知了各分管部门领导及下属,其母亲出殡当天共有200多名各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致使很多单位无法正常办公。同时,收受礼金20余万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请问对李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ABC)

A.李某的行为属于利用职务之便操办丧事

B.李某在操办丧事中,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C.李某在操办其母丧事中借机敛财

D.属于正常人情往来,不应该追究李某的纪律责任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一、单选题

2.《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A)

A.党纪政纪处分B.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C.给予免职处理D.诫勉谈话

3.《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C)

A.可直接出具书面处理意见 B.不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C.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D.需进一步听取被问责的领导干部的陈述 4.《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在实行问责时,党政领导干部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可以问责。(B)

A.减轻B.从轻C.加重D.从重

二、多选题

1.《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责令公开道歉、。(ABCD)

A.停职检查B.引咎辞职C.责令辞职D.免职

2.《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应当受到哪些影响:(ABCD)

A.取消当年考核评优资格

B.不能参加当年举办的各类评选先进活动

C.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D.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三、判断题

1.《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依法处理。(B)

A.对B.错

正确答案:《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A)

A.对B.错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一、单选题

1.各级负责《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C)A.人大B.纪委C.党委(党组)D.政府

2.《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谋取利益。(A)

A.内幕信息B.公告信息C.公开信息D.财经信息

3.《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在离职或者退休后内,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C)

A.四年B.五年C.三年D.六年

4.《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异地工商注册登记后,到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B)A.任何地区B.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C.异地D.周边地区

二、多选题

1.《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ABC)

A.索取B.接受C.以借为名占用D.以上都不是

2.《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在公务活动中接受。(ABC)

A.礼金B.各种有价证券C.支付凭证D.以上都不是

3.《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准不按照规定程序任免干部。(ABCD)

A.推荐B.考察C.酝酿D.讨论决定

4.《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准在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ABCD)

A.民主推荐B.民主测评C.组织考察D.选举

7.《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准在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ABC)A.社会保障B.政策扶持 C.救灾救济款物分配D.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

1.《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A)

A.对B.错

4.《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以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A)

A.对B.错

四、案例分析题

1.某县审计局王某对某公司进行审计期间,接受该公司用公款在饭店、酒家等地请吃7次,并在邀请下参加有偿陪侍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B)

A.王某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B.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廉政准则》的规定

C.王某的行为构成嫖娼D.王某的行为构成受贿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法

实施办

一、单选题 1.《〈廉政准则〉实施办法》规定,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以及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的,以论。(C)

A.受贿B.职务侵占C.贪污D.挪用公款 2.《〈廉政准则〉实施办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由他人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的,以论。(A)

A.受贿B.贪污C.职务侵占D.挪用公款

三、判断题 1.《〈廉政准则〉实施办法》规定,已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以及已办理退休手续但返聘后又担任相应领导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不适用《廉政准则》。(B)

A.对B.错 正确答案:《〈廉政准则〉实施办法》规定,已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以及已办理退休手续但返聘后又担任相应领导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适用《廉政准则》。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一、单选题

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给国有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据国家或者企业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A)

A.经济赔偿B.连带赔偿 C.民事赔偿D.违约赔偿

二、多选题

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不得在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ABC)

A.配偶B.子女C.其他特定关系人D.同事

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利用企业上市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过程中的等无形资产或者资源,为本人或者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ABCD)

A.商业秘密B.知识产权C.业务渠道 D.内幕消息

三、判断题

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

员不得从事有悖社会公德的活动。(A)

A.对B.错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二、多选题

1.《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禁止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下列哪些属于上述行为。(ABCD)

A.违反规定干预、插手农村村级组织选举或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分配、承包、租赁以及农村工程建设等事项B.违反规定扣押、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

C.对发现的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

D.其他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3.《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规定,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当将贯彻执行本规定的情况作为的重要内容,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ACD)A.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B.年终总结C.述职述廉D.民主评议

三、判断题

1.《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规定,村民代表可以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询问和质询。(A)

A.对B.错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 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

3.《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所收礼品不按期交出的,按论处。(D)

A.行贿B.受贿C.侵占国有资产D.贪污

三、判断题

2.《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规定,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人违反本规定接受礼品或者赠送礼品的,从重处分。(A)

A.对B.错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一、单选题

1.根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下列哪一种房产情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罪。(A)

A.受贿B.贪污C.侵占D.滥用职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论处。(D)

A.行贿B.贪污C.侵占D.受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罪。(A)

A.行 贿B.贪污C.侵占D.受贿

二、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二、多选题

2.《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可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在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ABCD)

A.借用本单位的公款B.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资金 C.借用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的资金

D.借用其他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资金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一、单选题

1.《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适用于。(C)

A.党员干部B.领导干部

C.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D.国家工作人员

2.《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其中,干股是指。(B)

A.原始股 B.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 C.可流通股D.不可流通股

二、判断题

1.《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违纪。(A)

A.对B.错

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工

有价证券的通知

一、单选题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凡违反规定接受礼金和有价证券者,要坚决追究,根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A)

A.数额多少和情节轻重B.收受时间C.次数多少D.收受理由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

一、单选题

1.《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赠送礼品的,应当给予;影响很坏的,应当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A)

A.批评教育B.诫勉谈话C.组织处理D.调离岗位

况不需要报告:(A)

A.领导干部本人和配偶租住的房屋

B.领导干部本人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屋 C.领导干部的配偶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屋

D.领导干部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屋

二、多选题

2.《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领导干部有下列哪种情形,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等处理。(ABCD)

A.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的B.不如实报告的 C.隐瞒不报的D.不按照组织答复意见办理的

三、判断题

1.《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领导干部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集中报告一次上一本规定关于应予报告的事项。(A)

A.对B.错

2.《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报告人未按时报告的,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应当督促其报告。(B)

A.对B.错

正确答案:《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报告人未按时报告的,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督促其报告。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

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境)外的一、单选题

2.《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有规定所列需要报告情形的,应当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60 日内向书面报告有关情况。(C)

A.纪检监察机关 B.宣传部门 C.组织(人事)部门D.外事部门

二、多选题

2.《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适用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工作人员。(BCD)

A.经组织批准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B.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C.没有子女,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 D.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三、判断题

1.《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适用人员办理的公共事务,涉及到其配偶、子女移居国家和地区的,应当向本单位主管部门主动说明情况。(A)A.对B.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ABCD)

A.侵吞B.窃取C.骗取D.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用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ABCD)

A.救灾、抢险B.防汛、优抚C.扶贫、移民D.救济

3.《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

行)》规定,涉嫌受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ABCD)A.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B.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形的C.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情形的D.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强行索取财物情形的。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A)

A.正确B.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A)

A.正确B.错误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A)

A.正确B.错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A)

A.正确B.错误

5.《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A)

A.正确B.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B)

A.一般工作人员 B.非领导职务C.特殊工作人员D.主任科员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规定。(A)

A.国务院 B.公务员行政主管部门C.同级组织部门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不能录用为公务员。A.警告,6个月B.记过,12个月 C.记大过,18个月费活动。(C)A.曾被行政撤职处分的B.受过行政拘留的C.曾被开除公职的D.降级、撤职,24个月D.不准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故意刁难、发生争吵,或利用工作之便吃、拿、D.大专学历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卡、要、报。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要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公务员的。(B)A.学习能力B.工作实绩C.思想政治D.廉洁情况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处分决定应当以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D)A.口头B.电话C.短信D.书面

二、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项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ABD)A.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申请辞职 D.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的办法。(ABCD)A.公开考试B.严格考察C.平等竞争D.择优录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等次。(ABCD)A.优秀B.称职C.基本称职D.不称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ABCD)A.定性准确B.处理恰当C.程序合法D.手续完备

三、判断题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B)A.对B.错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一、单选题 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D)A.公开、公平B.公开、公正C.公正、透明D.公正、公平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A)A.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A)

A.处分决定生效B.处分决定作出C.处分决定通知D.处分下达

5.《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2人以上共同违法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根据,分别给予处分。(B)

A.违纪人员造成的影响B.各自应当承担的纪律责任 C.造成损失的轻重D.违纪人员的悔改表现情况

7.某市工商局局长张某,在一次赌博中输掉10万元,张某不甘心,私自挪用公款继续参与赌博。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应给予。(D)

A.警告B.记过处分C.降级处分D.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二、多选题

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ABCD)

(BCD)A.在2人以上的共同违纪违法行为中起次要作用的 B.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C.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D.包庇同案人员的

三、判断题 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解除行政机关公务员降级、撤职处分的,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B)A.对B.错 正确答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解除行政机关公务员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A)A.对B.错 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免予处分。(B)A.对B.错 正确答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减轻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三、判断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A)A.对B.错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

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可以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B)A.对B.错

正确答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关于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六条规定

一、单选题

1、《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六条规定》规定,不准在饮酒。(B)

A.工作日B.工作日午间C.工作日晚间D.工作日及非工作日

2、《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六条规定》规定,凡违反规定者,写出书面检查,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全年评先资格,并离岗培训。(C)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一年

二、多选题

1、下面对《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六条规定》,表述正确的是:

(ABCD)

A.不准在工作日午间饮酒。

B.不准在工作时间串岗闲聊、上网聊天、炒股和玩游戏等。

C.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办理和参与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事务及各种娱乐消

2、《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六条规定》规定,不准在工作时间(ABCD)A.串岗闲聊B.上网聊天C.炒股D.玩游戏开封市“打好五大攻坚战实现五个翻番促进开封快速崛起”效能问责办法

二、多选题

2、效能问责的方式有:(A B C D)A.通报批评 B.告诫 C.停职检查 D.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

三、判断题

1、《效能问责办法》规定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礼品的,要对其实施效能问责。(A)A、正确B、错误

4、对责任人员实施效能问责,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各级党委组织实施。(B)A、正确B、错误

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有何意义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干部清正。为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在预防腐败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廉政教育长

效机制,对于我们的一些法律,或者比如说我们的廉政法规,的确我们都已经制定出来了,也实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然而或许我们的人也是有惰性的,都是要去接触了这样的一些方面,才会知道要学习,要充实自己,甚至有人会犯错误了,才知道有这样的规范存在。

开展领导干部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把通过廉政法规知识测试作

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体现了把廉政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全过程的要求,从制度上保证干部选拔任用首先要通过廉政知识测试关。其目的就是将廉政教育与干部任用工作相结合,促进和强化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廉政法规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学习廉政法规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测试的内容涉及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公务员处分条例等,都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学习掌握、严格遵守的规章、条例和法规等。通过测试,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廉的目的,使领导干部把廉洁从政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廉政知识测试 篇2

一、依托“微课堂”, 实现“随时学”

合肥公交集团公司精心制作了一批宣传党风廉政的展板、指示牌, 色彩饱满, 内容详实, 图文并茂, 被安放在办公走廊、楼梯间, 于无声处开展廉政宣传。另外, 还在人流量大的公交枢纽站增设了廉政文化宣传专栏, 定期印发廉政文化小故事, 供职工群众和党员干部阅读。

合肥公交集团公司以更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廉政教育。开会间隙, 播放一部廉政微电影;业务培训之余, 观看一则廉政短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播放视频, 见缝插针开展廉政教育。

合肥公交集团公司纪委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章党规党纪知识网络测试, 创新测试形式, 打破纸质考试的惯例, 运用“互联网+”思维, 依托网络考试平台展开测试。

二、依托大众传播媒介, 实现“随时学”

合肥公交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多种媒介, 结合在九月举办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家风宣传教育。

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篇3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词汇知识;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是理解的基础。二语习得研究中,对词汇的研究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受到重视,其代表人物Meara,他在1980年和2002年都对词汇知识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并不完善,其研究只注重词汇知识广度,而很少涉及词汇知识深度。为了充分地描述语言学习者的词汇知识,Schmitt & Mc Carthy(1997) 将词汇知识分为三个维度:广度,深度和强度。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广度和深度。广度(breadth),即词汇量(vocabulary size)。测试词汇的深度(depth)是看一个单词被掌握的程度。测试包括一个词的意思,特别是多义词,同义词,对搭配的敏感性、联想等。词汇的深度知识主要是指对最常用的高频词,学习者不仅要明白词汇的表面的意思,还要掌握词汇的正式特点、句法功能、搭配的可能性、語体特征等等。词汇广度,深度和强度的测试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三个尺度的测试可成为某学校或某个个人进行分级测试或诊断测试的依据。同时,其结果也为制定和修订英语教学大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试讨论词汇深度的内涵和有效的测试形式。

一、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

由于词汇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不同场景下,要对词汇知识深度做出精确的定义很难。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涵盖所有方面来和词汇广度区分开,这也是研究者一直以来努力想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国外对词汇知识的界定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连续体观。其主要代表人物是Dale(1965), Faerch(1984), Cody(1985) & Paribakht & Wesche(1993,1996)。这种观点将词汇知识视为由一个不同水平和知识面组成的连续体。Paribakht (1996)的词汇知识等级量表对词汇知识深度研究有着很大贡献,但也仅能反应词汇知识的早期发展过程,而不能反应更复杂的存储和提取。二是以词为中心的维度观。起主要代表人物有Schmitt(1995), Schmitt & Meara(1997), Natiion (1990,2001), Read(1998, 2000), Qian(2004)。他们认为词汇知识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或维度构成的。本文主要以词为中心的维度观为理论基础,对词汇知识深度的内涵进行探讨。

一直以来, Natiion (1990,2001) 的词汇知识框架影响最大,他清楚地界定了词汇知识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今天说的词汇深度,多基于Richards(1976) 和Nation的理论。这个理论框架将词汇知识分为六个方面,分类如下:

1.词汇的形式:包括词汇的音标和拼写,即词汇是如何通过它的读音和拼写与众不同的。

2.词汇的形态性质:包括该词汇的词根,词缀,派生词等和它的词性。

3.词汇的句子成分:该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句法关系及和其他词汇的搭配关系。4.词汇的意义:不只指该词汇概念上的意义,也指它的内涵意义,包括它的一词多义现象,同义词,反义词等。

5.词汇的语域或话语特征:指该词汇使用在何种风格或社会地域范围,或在话语中使用的领域方式的不同。

6.词汇的使用频率:该词汇是经常在文章中看到的还是通常只出现在一些专业著作中。

在国内,有关词汇深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者们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度知识各个层面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吴旭东、陈小庆(2000)在Nation 的词汇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就6个目标词对三个不同水平的受试组进行测试,考察了词汇深度知识的词义,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这四个层面。结果表明,对于低水平学习者,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这几类知识的发展无先后顺序;对于中水平学习者,词义知识增长较慢,而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这些词汇知识增长较快;而高水平学习者单词的各层面知识的增长出现了停滞现象。之后,刘少龙(2001;2002),谭晓晨(2006;2007)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词汇知识深度几方面进行了考察,总体研究表明,词汇深度知识的各个层面(如词缀、词义、搭配和词性等)在发展、习得过程中表现的极不平衡。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词汇知识的各个层面的差异会逐渐缩小并趋向平衡。

二、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本文基于国内外词汇深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从词汇定义(word definitions),一词多义(multiple-meaning vocabulary),搭配(collocation)和(morphological awareness)语素意识四个方面对词汇深度测试进行了探讨。

三、词汇定义(word definitions)

词汇定义也就是解释和表现出目标词的含义。常见的词汇定义题型有:

A ______ is a small round object or a lever that is attached to a door and is used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it. (handle)

An ______ is a round fruit with smooth red, yellow, or green skin and firm white flesh. (apple)

这种题型可以有效测试出测试者对词义是否明确,但是并不能反映测试者对该词掌握的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受试者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目标词,每词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定义,包括分类(category),功能(function),描述(description)和价值(value),进而完善对词汇的定义。例如:对apple 的定义需要包括以下信息,Category:fruit;

Function: can be eaten;

Description: round shape, sour and sweet, grow on trees;

Value: good for health; gives vitamin C.

四、一词多义(multiple-meaning vocabulary)

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下,每一个多义词的所有义项都构成一个以原型义为中心的语义范畴,其他义项都是由原型义经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派生出来的。例如:

change:a.改变(v)b.改变,变化 (n)c.零钱(n)

1 .I have no small ______. (c)

2.Are you for or against _______? (b)

3.It is not easy to make him _______ his mind. (a)

这个题型既考察了测试者的对目标词意义的掌握,也注意到对句法搭配的考察。但是对多义词词义的确定并掌握词义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在Tannenbaum et al.s (2006)的Multiple Meaning Test的基础上来简单测试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例如:rose: (B;D)

A. The rose of the tree is very rough;

B. He bought a dozen roses for his girlfriend;

C. She is sitting in a rose watching TV;

D. The sun rose over the mountains.

五、搭配(collocation)

在词汇深度测试中,有关词汇搭配测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Nation(1993)的词汇深度测试例题:

Sudden

beautiful quick surprising thirstychange doctor noise school

该测试选取的目标词是日常语言使用中的高频词汇,并对词汇深度知识的词汇搭配和词义方面进行了测试,在很大程度上为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做出了贡献。但是,目标词都是形容词,所以仍需不断地完善。

六、语素意识(morphological awareness)

从词形来说,学习者对词根的掌握有利于词汇的深度习得。因此,根据Bowers and Kirby (2001)的理论,可以测试学习者对词根是否了解。例如:scarred,如果受试者圈出scar 得2分;圈出scarr 得1分;圈出red,该题得0分。

七、结语

有关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在不断地发展,并取得进步。本文通过总结多种词汇知识深度测试方法,发现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思考。目前,由于词汇深度包括很多的方面,因而在研究词汇知识深度时,仅遵从某一理论,采用某种单一方法都是不全面的。只有间连续体观与维度观相结合,在一定时期内采用多种方法方法对学习者不同知识维度进行多次测试,或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同时进行多种词汇知识维度测试,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词汇知识深度不同时期、不同维度的特点。此外。对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测试是单一的,需要与其他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相联系,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Meara, P. The rediscovery of vocabulary[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2,(4):393.

[2]Nation, I. S.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3]Qian D. D & Schedl M. Evaluation of an in- depth vocabulary knowledge measure for assessing reading performance[J].Language Testing, 2004,(1).

[4]Schmitt N. & M. McCarthy.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呂长立.词汇量与语言综合能力、词汇深度知识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纪检监察干部廉政知识测试 篇4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廉政准则》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A、2008年1月18日 B、2010年1月18日

C、2009年1月18日

2、《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A、根本性党内法规 B、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 C、行为守则

3、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消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决定。A、上级党组织 B、县级以上党组织 C、上级党委

4、党章规定,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年。A、1 B、2 C、3

5、《廉政准则》规定了()“不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A、51 B、52 C、53

6、《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A、经商、炒股 B、经商、下海 C、经商、办企业

7、《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活动。

A、文体健身 B、无偿咨询 C、有偿中介

8、《廉政准则》规定,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离职或者退休()年后才允许。A、一 B、二 C、三

9、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3 B、6 C、8

10、《廉政准则》规定,不准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或者()之间利用职权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A、朋友

B、党员领导干部 C、亲戚

11、《廉政准则》由哪个机关负责解释()。A、中共中央办公厅 B、中共中央组织部

C、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2、党章要求,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贡献。

A、克己奉公 B、廉洁自律 C、艰苦奋斗

13、对《廉政准则》参照执行的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 B、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领导人员中的党员

C、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相当于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

14、《廉政准则》规定,不准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A、下级 B、同级 C、挂职部门

15、《廉政准则》规定,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A、事实真相 B、程序 C、相关资料

16、《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由()。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负责 B、各级党委(党组)负责 C、各级党委、政府负责

17、新《党章》包括几章几条()。A、10章50条 B、11章53条 C、9章33条

18、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A、根本领导原则

B、根本管理原则 C、根本组织原则

19、《廉政准则》规定,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兴建、()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

A、装修 B、改建 C、修缮

20、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方面的教育,将准则列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A、艰苦奋斗 B、廉洁从政 C、党风党纪

21、《廉政准则》规定,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用公款或者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各类()活动。

A、开工 B、开业 C、庆典

22、()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廉政准则》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B、党的组织部门 C、党的宣传部门

23、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

A、选举人 B、党员代表 C、党组织

24、贯彻实施《廉政准则》,要坚持()相结合,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A、人大与政协 B、党政

C、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

25、“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26、制定《廉政准则》的根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共产党章程》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7、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自觉接受监督。A、重要事项 B、必要事项 C、有关事项

28、《廉政准则》第十条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方面的教育。

A、党性修养 B、理想信念 C、廉洁从政

29、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准则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组织调动 B、降职处理 C、组织处理 30、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A、国家的法律 B、国家的法律法规 C、法律法规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40分)

1、所谓“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上级党委任命产生。()

3、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要按照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适应、重大举措相配套的要求,配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来进行。()

4、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5、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保证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6、《廉政准则》禁止党员领导干部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而对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利用职权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则并无明文限制。()

7、儒家经典《周礼》主张从六方面考核廉德: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称“六计”。()

8、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党纪党规方面的教育,将《廉政准则》列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9、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离职或者退休后,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

10、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借用公款、公物或者将公款、公物借给他人。()

11、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私存私放公款。()

12、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党员领导干部李某在单位办公楼建设中,按工程进度多预付工程款50万元给承包工程的王某,为表谢意,王某在为李父祝寿时,送礼金1万元。李某本人没有违反《廉政准则》。()

14、党员领导干部离职二年后可以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15、党员领导干部不准默许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

16、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超过规定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

17、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任意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18、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做到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考察的不讨论,集体讨论多数人不同意提拔任用的不通过。()

19、某县建委主任张某的儿媳妇在异地工商局注册了××建设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后,又回到张某所在县承接工程项目。张某本人没有违反《廉政准则》。()

20、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同级党委(党组)共同抓好本准则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2、今年2月12日,在市政府办公厅制发的《关于进一步严肃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工作纪律的通知》中,特别提出了“五个严禁”的要求。请问“五个严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廉政准则》在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方面,规定了哪些不准行为?

四、论述题(15分)

2011党风廉政知识测试题 篇5

单位:姓名:职务(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的党内法规。

2.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发扬。

3.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的问题。

4.胡锦涛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定期督促检查,加强责任追究,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6.2011年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讲话。

7.教育是基础,制度是,监督是关键,三者统一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

8.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方面,坚持教育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接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9.中央决定,用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10.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

A、主要标志

B、核心标志

C、关键因素

D、重要标志

2.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服务。

A、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B、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C、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D、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3.坚持反腐倡廉工作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反腐倡廉历史经验、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做出的。

A、重大战略决策

B、阶段性工作部署

C、长期性工作要求

D、反腐倡廉具体任务

4.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立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A、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B、到一定时间;

C、到2020年。

5.反腐倡廉工作要面向。

A、全党全社会;

B、广大群众;

C、全体党员干部

6.反腐倡廉教育的根本是。

A、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C、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7.,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A、坚决惩治腐败

B、有效预防腐败

C、加强作风建设

D、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8.领导班子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A、成员

B、主要负责人

C、分管领导

D、集体

9.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是。

A、叶坪村谢步升贪污案

B、宾县煤霸王守信受贿案

C、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

D、洛阳市委书记武振国受贿案

10.1980年11月,陈云同志提出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A、执政党的思想问题

B、执政党的党风问题

C、执政党的作风问题

D、执政党的修养问题

11.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

问题、问题。

A、政治

B、党性

C、价值

D、感情

12.2004年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四大纪律是指。

A、党的政治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

B、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和外事纪律

C、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

D、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外事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

13.下列行为属于挥霍浪费公共财产,须给予处分的是。

A、公款外出学习

B、公款出国考察兼旅游

C、更换办公室内的装饰

D、单位发放劳保用品

14《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颁布时间是。

A、2010年1月18日

B、1997年3月12日 C、1999年12月12日

15.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个人从事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活动,或者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A、关联性

B、经营性

C、营利性

D、营业性

16.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A、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

B、配偶、子女和其他工作人员

C、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

D、配偶、子女

17.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A、竞争性谈判

B、询价

C、公开招标

D、单一来源采购

1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

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富民之道

D、惩教结合19.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A、惩治和预防

B、教育和制度

C、党纪和法律

20.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做出的问责决定,应当决定。

A、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B、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

C、报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

D、经单位主要领导同意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3、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做出鉴定时,本人无权参加和进行申辩。()

4、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机是脱离群众。()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方针是什么?

2、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要坚持哪些原则?

3、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 篇6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哪些?()

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B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C农村基层干部;D企业领导干部

2、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方式有哪些?()

A通报批评;B组织处理;C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什么责任?()

A各级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B领导班子的正职负总责;

C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A有党委(党组)、政府领导班子

B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

C领导班子的正职、副职及其他成员;

D中层干部。

5、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A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B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C党政机关的其他公务用车一般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

6、中纪委规定领导干部不得接受下列哪些人的赠与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A管理和服务的对象;

B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

C外商、私营企业主;

D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E在海外生活的亲属

7、对用公款在营业性舞厅和其他场合为领导干部举办专场舞会怎样处理?()

A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后,用公款公物在营业性舞厅和其他场合为领导干部举办专场舞会的,给予有关责任者党纪政纪处分;

B领导干部参加为其举办的专场舞会的,由本人承担一定费用,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8、省纪委六次全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三不准”是什么?()

A领导干部个人不准擅自决定建设项目立项;B不准授意和内定项目中标对象;

C不准违规干预大额资金使用;

D不准超标准建设住房

9、在分配、购买住房中侵犯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怎样处理?()

A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B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C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0、中纪委《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中的领导干部都包括哪些人?()

A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

B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

C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相当于副科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

D国有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人员。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丧事用公车须经领导批准,但不准大操大办。()

2、领导干部在任同一职务期间配备的小汽车,三年内不得更换。()

3、领导干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了公有住房,且达到住房标准的,不准参加集资建房()

4、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可以在城镇自筹自建私人住房()

5、可否用公款和单位车辆学习驾驶技术?

答: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非因职业需要一律不准用公款学习汽车驾驶技术,确因需要学习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6、新任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无特殊情况,三年内不安排出访。()

7党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组团出国(境),不准接受下属单位或地方、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用公款安排的私人旅游活动。()

8、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后,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接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不论数额多少,一律给予警告以上的党纪处分直至开除党籍,或者责令辞职、免职、解聘、辞退等组织处理。()

9、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不可以向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赠送礼金和有价证券。()

廉政知识测试 篇7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 对人类交际及语言学的研究至关重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一直以来, 对二语使用者或学习者词汇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的广度, 即词汇量的大小方面。在研究中人们发现,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可能对语言能力的某些部分有较强的预测力, 但仅靠词汇量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了解、测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更不清楚他们对所习得的词汇的掌握程度。因此,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国内外对词汇习得的研究开始从量扩展到质, 从关注学习者词汇的广度知识进入对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的研究。但如何对学习者的词汇深度知识进行测量, 使用怎样的测试工具才能尽可能真实反映受试者的词汇深度知识, 成了广大研究者面临的问题之一。

下面, 笔者将从词汇深度知识的两种理论框架谈起, 对前人研究中的几种主要的词汇深度测试工具进行概述, 希望对今后的词汇深度知识测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词汇深度知识

词汇深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词和怎样才算认识一个词。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 国外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根据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发展法 (development approach) , 持该观点的学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词汇知识, 他们把词汇知识视为一个由不同水平和知识面组成的连续体, 所调查到的词汇知识不过是词汇习得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词汇知识的反映。该观点通过“等级表”来表示某个单词的习得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二是维数法 (dimensional approach) , 持该观点的学者按词汇知识的构成成分分类描述, 分析构成一个词全部知识的意义和用法的不同方面。这一观点最早源于Richards (1976) 提出的完全掌握一个词需要具备的各种知识。Nation (1990)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词汇知识体系 (word knowledge framework) ,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的口头形式;2) 词的书面形式;3) 词的语法形式;4) 与其他词的搭配;5) 词语使用的频率;6) 词的文体适当性;7) 词的概念意义;8) 与其他有关词语的联想。Nation把上述八个方面的知识都放到了接受性和产出性这个二维尺度上来考察, 每个方面的词汇知识都对应接受和产出两类要求。

3. 词汇深度知识测试

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 研究者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测试学习者的词汇深度知识。

3.1 词汇知识等级表

Paribakht&Wesche (1993) 的“词汇知识等级表” (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 简称VKS) 在持发展法观点的学者中得到广泛运用。该表把词汇知识分为五个等级:一级:根本没见过该词;二级:见过该词但不知其义;三级:能正确给出该词的一个同义词或母语对应词;四级:能在句中正确体现该词的意义;五级:能在句中正确体现该词的意义, 并没有语法错误。它的格式如下:

在这个量表中, 学习者汇报他们对某个单词的掌握程度, 这样的量表体现了词汇习得的渐进性, 能够捕捉到个体词汇的连续性发展的实际情况。VKS的目的不在于估测综合性词汇知识而在于了解和掌握单词学习的初始阶段或水平。由研究者根据此量表所做的相关调查可见, VKS具有一定的效度, 又允许短时间测试一定数量的单词, 具有很多优点。但设计者自己也指出, 这种测试取决于受试的“自我报告”或有效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可信度。而且一旦测试的词过多, 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又将大幅度下降。这些也许是国内研究者较少使用VKS作为词汇深度测量工具的原因之一。批评的意见还集中在另一点上, 即这五个层次是否真正代表了人们习得词汇的自然过程, 以及这五个层次之间是否是等距的递进关系。因此, VKS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以提高其信度和效度。

3.2 词意关联与搭配

而按照维数法的观点, 词汇深度知识涉及了八种知识类型和“接”、“产”两种能力的结合, 要把每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进行测试就目前而言还很难办到。因此, 目前的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大都只涉及词汇知识八个维度中的一部分, 而且测试的词汇的数量也有限。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Read (1993) 提出的一种测量词汇深度知识的方法:词意关联与搭配 (Word Associates Test) 。测试题如下例:

方框中有8个词, 只有4个是正确的, 左框中的词可以帮助解释“sudden”的意思, 右框中的名词可以用在“sudden”之后, 构成短语或句子, 要求被试选出这4个正确的词。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制作较简便, 也易于评分, 短时间内能测试较多的词汇, 从而扩大了抽样的样本, 测试的可信度也提高了。在上面的例子中, 左边和右边各有两个正确的答案, 但是在一些项目中, 会出现左边有1个正确答案, 右边有3个正确答案, 或者左边有3个正确答案, 右边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情况, 这样的设计也降低了靠猜测答对的因素。因此在词汇深度知识的相关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只测试到了词意关联和搭配方面的接受性能力, 考察的面还是比较窄的, 而且没有涉及“产出”这个词汇深度知识中的重要方面, 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足。另外, 这个测试的设计也不能避免猜测的成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影响信度。

3.3 结合语境多项选择

还有一些研究者, 如李晓陆 (2004) 则采用了综合性语言水平测试中的词汇测试题题型作为词汇深度知识的测试工具, 吕长竑 (2004) 也采用了高校新生英语分级测试试卷中的词汇测试题及完形填空中的词汇题来测试词汇深度知识水平。采用这样的测试方法的优点也在于易于操作, 既可以增加所测试的词汇的数量, 也可以设计不同的题干来考查词汇各个方面的知识, 同时客观性很强, 便于评分。但这个方法有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准确性不高, 很难排除猜测的因素, 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使用排除法等方法答题的机会, 需要非常细心地设计选项, 这又增加了测试的成本。同时这样的测试方法涉及了词汇测试中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即词汇测试要不要语境的问题。尽管人们普遍接受语境在词汇学习和使用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脱离语境测试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就一定是没有效度的呢?加入语境, 受试者作出的选择很有可能是根据对语境的理解, 特别是在完形填空这类题形中, 测试的实际上是受试者的多种语言能力, 甚至是智力, 这样得出的结果又能否完全说是受试词汇知识的体现呢?因此用上述方法作为词汇深度知识的测试工具的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3.4 翻译法

另外还有一些方法被用作词汇深度知识的测试工具。如翻译法, 要求受试进行词汇短语的翻译、句子的翻译甚至短文翻译, 包括从L1到L2或L2到L1的翻译。翻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试受试对词汇意义、搭配等的理解, 也可以测试他们词汇产出的能力, 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 特别是很多学者认为, 翻译不仅需要语言知识和能力, 它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所以翻译不单是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还有其它能力, 用它来测试词汇并不适合。

3.5 写作法

也有研究者用写作来考察受试的词汇深度知识。最著名的是计算受试者作文中出现的不相同的词汇总数除以作文的总字数, 用得到的结果来反映受试者的产出性词汇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受试者作文里对词汇和惯用搭配等的运用来考察他这些方面的词汇深度知识。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主要是需要除了语言知识外, 写作还需要其它很多能力, 而且写作的题目对于每一个受试者可能难易程度会不一样。所以, 如果一个人的写作比较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词汇深度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但是如果反之则难以作出相反的判断, 因为可能是受试者对所给题目不熟悉的缘故。另外, 少量的写作测试不具有说服力, 要提高信度必然要尽可能地做多次写作测试, 这也无疑增大了测试的成本。

3.6 综合法

为了尽可能多地考察词汇深度知识的各个方面, 也有研究者采用各种题形综合的方式, 用不同的题形考察词汇深度知识的不同的方面。如刘绍龙 (2002) 在对词汇深度的习得模式进行的调查研究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上例考察了受试者对“change”一词的前缀、后缀、意义、词性、习惯搭配这多个方面的掌握, 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测试了受试对这个词掌握的深度。但这样的测试设计成本较高, 也很费时, 一次只能测试很少量的词汇, 因此选择这种方法测试词汇深度需注意被测词汇的选择。这样的测试适用于对某一特定的词汇或一部分词汇如一些高频词的深度考察。

4. 结论

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研究可以非常细致和丰富地描述学习者的词汇知识,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但是通过本文对各种词汇深度知识测试方法的综述可以看出, 这类研究在操作上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而且由于实验性质的影响, 能研究的词的数量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可以说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深度测试,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要克服现有测试方法中的不足在现阶段还有一些困难, 这需要研究者们不断努力, 争取今后在词汇深度测试方面能有进一步的突破。

摘要:本文概述了词汇深度知识的理论框架, 介绍了目前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或常用的词汇深度知识测试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希望对今后的词汇深度知识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二语习得研究,词汇深度知识,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1]Liu Shaolong.Researching L2Word Knowledge Depth and Its Acquisition Pattern:A Cross-sectional Studyof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the Classroom Setting[D].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 a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2.

[2]Nation, 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 1990.

[3]Read, J.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vocabulary knowledge[J].Language Testing, 1993, (10) .

[4]Wesche, M.&Paribakht, 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a comprehension-based ESL program[J].TESL Canada Journal, 1993, (11) .

[5]李晓陆.习得模式对深度习得的影响:一项基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状况的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 2004, (5) .

[6]刘绍龙.论二语词汇的习得与发展:基于实证调查的词汇知识发展差异假说[J].外语教学, 2003, (6) .

[7]吕长竑.词汇量与语言综合能力、词汇深度知识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2) .

[8]马克莎.第二语言词汇知识深度研究概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5) .

上一篇:清明带拼音下一篇:自强自立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