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精选8篇)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1

摘要:保山,地处云南西部,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既有雄伟险峻的高山峡谷,又有星罗棋布的山间盆地;既有保山坝型的断层陷落坝,又有潞江坝类的冲积河谷坝,还有腾冲附近的火山堰塞坝„„。保山,位于横断山脉滇西纵谷末端,高黎贡山、怒山南延的山系,东西各有澜沧江、怒江天险相卫,地形多样,气候温和,地地肥沃,物产丰富,旅游业丰富。关键词:隆阳区 旅游业 SWOT分析 建议

一、隆阳区总体概况

地处怒江山脉尾部、高黎贡山山脉之中,镶嵌于澜沧江、怒江之间。东经98°43′~99°26′,北纬24°46′~25°38′。大理州云龙交界,东距省会昆明593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境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96千米,全区总幅员面积为501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2.6%。

隆阳的设治,始自西汉武帝时期,初属益州郡。东汉以后置永昌郡、永昌节度、永昌府。原“保山县”作为政区名,是明朝中叶以后之事,明宏治五年,永昌举人文澍进京考中壬子科进士,皇上封他为太子太保,并把城邑西边宝盖山下部的松山嘉封给他。后来文澍便在松山居住,从此,松山就被人们叫做太保山。《明地理志》载:“嘉靖三年三月,改永昌,金齿二千户为保山县,”因县城设置在太保山脚,故县城便以太保山得名——保山县。清朝、民国时期继续沿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沿用了30多年。其辖境则随时代不同而有差别,其治所的城址,也随历史的演变而变化。

近年来,隆阳区旅游业取的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旅游接待环境不断改上,旅游业在国名经济祈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目前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旅游形象、特点不突出,旅游营销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对本区内相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都制约着隆阳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分析隆阳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优势、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我优势发展具有隆阳区特色的旅游业,加快隆阳区旅游业发展。

二、保山旅游资源总体概况

主要景区有:保山滇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卧佛寺 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 诸葛亮营遗址 龙王潭 高黎贡山 梨花坞 霁虹桥 金鸡古镇 五月端午花街 双虹桥 惠通桥。

保山,古称永昌,开发甚早。因此隆阳古就是通商要塞,为“殊方异域”聚散之地,“南方丝绸之路”横贯全境,至今留有诸多胜迹;隆阳山川壮丽、风景优美,它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宾。曾令中外旅行家徐霞客、马克·波罗和大批文人墨士所倾倒而吟咏的“内八景”、“外八景”经修葺一新,可供观赏游乐的有:明月太保、龙泉雁塔、西山晚翠,梨花香雪、农民公园龙王塘、千里古道飞长虹、千姿百态金姆洞、金鸡卧牛寺,唐代古刹云岩卧佛寺,它在东南亚影响极广。雄踞区境西部的高黎贡山,从海拔3780米的主峰顺山下至海拔900米的山麓,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完整的寒带、温带、亚热带生态体系。100多万亩浩瀚的原始森林中,有似剑刺空的山峰,如线如带的大小瀑布,清如明镜的温泉。

三、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

1区位优势

隆阳区作为保山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通过国道320(大保高速公路)线东与大理、楚雄、昆明联系,航线通过省会昆明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相连。隆阳区自古以来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主要驿站,现又是国道320线高速公路的要冲,向北连接怒江泸水,向南联系德宏潞西,向西直达腾冲。正在成为腾冲火山热海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的后勤供给地,为龙陵、昌宁、怒江泸水等地输送游客,提供旅游集散地的服务功能。

隆阳区地处中国旅游圈与东南亚旅游圈、南亚旅游圈结合部和滇西北旅游区、滇西旅游区、缅北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是滇西旅游区重要支撑地之

一、滇西精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周边有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瑞丽江—大盈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缅北旅游区、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博南古道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滇西旅游区位于东南亚、南亚与中国的结合,是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实现中印缅孟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是构建中国—东盟、中国—南亚旅游双向通道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旅游发展前景较好。2 自然环境优势

隆阳区地势北高南低,有高中山、中山、低中山、山间盆地、低热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属横断山纵谷南段。隆阳区具有高原山地西部型季风气候的特点,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总体来看,保山市隆阳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尤其适合开展度假、观光、探险、科考等多种旅游项目;且气候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为多种旅游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怒江、澜沧江从境内流过,有江东河、水长河、金厂河、干沟河等河流,有北庙湖、大海坝水库等水体,还分布有众多的温泉,良好的水文环境为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隆阳区林业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高黎贡山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组成部分。该区生物成分新老兼备,南北混杂,珍稀、孑遗、特有种丰富,是世界上山茶花、红花油茶、杜鹃花等植物起源中心,是“哺乳动物祖先诞生分化的发源地”、“雀界雉类和鸟类乐园”、“原始动植物的避难所”等。

优良的自然环境一方面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隆阳区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也孕育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隆阳文化之旅创造了条件。资源优势

隆阳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齐全。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可以将隆阳区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另一类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中有高黎贡山—怒江坝干热河谷综合自然旅游地景观,芒宽江滩(怒江第一滩)、曼海江滩、龙王塘、玉泉等以自然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还有以生物景观为主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芒龙独树成林、亚洲大榕树、岗党村龙抱树、太保山等;在人文旅游资源中,有“蒲缥人”遗址、羊邑猿人化石、龙王塘旧石器遗址、塘子沟旧石器遗址、芒旦风情度假村、梨花坞、卧佛寺等。并且在这些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中,自然的因素与人文的因素并不是绝然分开的,许多资源兼具自然旅游资源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的资源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并且隆阳区所具有的这些资源中,具备浓郁的地方特色,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条件。4文化优势 隆阳区是中原汉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等的交汇地、文化多元性特征突出明显,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多宗教文化、抗战文化、丝路文化等方面,并演绎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民族文化、知青文化和名人文化等。多元化、原生性和过渡性的文化环境,和谐的自然和人文本底,构成了隆阳区旅游各种优势的本底基础和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有机组合、交相辉映、和谐发展,构成隆阳区旅游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5、交通优势

隆阳区襟沧江而带怒水,素有“滇南锁钥”之称,是滇西的交通枢纽,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商大道——“蜀身毒道”的咽喉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历代对外开放的门户,著名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祖国内地通向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驿站,古代朝廷贡品“永子”、“料丝灯”的发祥地,滇西抗战的主战场,有抗战大后方重要的国际补给线——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

国道320线(大保高速公路)横穿隆阳其境,使其成为内联滇西各地州的交通枢纽,外通缅甸陆上口岸的重要通道。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全长2000多公里,是建国前的8倍。隆阳有可起降波音737的二级机场。但隆阳区地处横断山脉,主要的交通是通过航空和公路。

四、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弱势(Weakness)

1、起步晚,发展缓慢

2、旅游景区(点)比较分散,交通不便

隆阳区景点比较分散,没形成比较集中的旅游景区,且各景区之间交通不便。对团队游客的吸引度底。

3、区域竞争激烈、旅游相关产品结构过于简单

隆阳区地处滇西精品旅游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连接大理、丽江、德宏与腾冲几大旅游区的重大接点,与周边四大旅游区相比,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潜力也有限。在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中,隆阳区也在赢限自己的市场空间,但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发展历史及资源条件的限制,旅游业起点低、旅游基础设施差,旅游吸引力低等问题较突出,对外竞争力较弱,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竞争激烈。

4、区域经济落后,对旅游投入有限

从隆阳区所处整个滇西来看,滇西地区是我省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该地区长期处于“一元经济”的结构中。没有大的工业为区域发展积累资本,财政收入微薄,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国家重点扶贫区域。保山机场及大保高速公路的开通,解决了隆阳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但由于资源类型限制,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效益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再加之区内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三农”问题较突出,使隆阳区整体经济实力还较弱,社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制约着政府及相关机构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业发展长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五、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1滇西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以德宏、腾冲、大理、丽江等知名品牌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不断的成熟,滇西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进入到新一轮的区域旅游整合区,区域资源整合,区域联动发展,将加强云南省滇西旅游业的整体营销实力,同时滇西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将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从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上及旅游业发展的进度上来看,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都与滇西各名胜景区差距较大,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从地理区位来看,处于德宏、腾冲、大理、丽江这些地区的夹缝之中,光靠自身的发展,机会较小,发展也会较慢。而滇西旅游业的整合,将使隆阳区由现在的“夹缝”位置,变为滇西旅游的一个集散中心,旅游区位优势的加强,将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

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提出,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配套出台了很多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人们出行旅游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客源市场;(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隆阳区对外交流的力度,对于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会。(3)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打造滇西精品旅游线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滇西旅游业的发展,隆阳区作为滇西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益于这一政策;(4)保山市特色旅游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保山市已将特色旅游业作业本一项重点产业的发展,这使得旅游业在保山及隆阳区的发展得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与鼓励,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加快。

另外云南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等宏伟战略目标也将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3客源市场的分流

从目前云南省滇西各旅游景区(点)旅游业客源市场状况来看,每年黄金周涌入这些地区的游客在不断的增长,这些地区的旅游容量也还较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现有的丽江、大理、德宏、腾冲的旅游容量将不断接近饱和,而其中的一些景区已开始老化。这将使游客选择其它旅游地区的可能性增加,隆阳区以其区位上的优势,成为游客出行目的地的机会也较高,目前关键的一点是隆阳区如何不断改善旅游接待环境来迎接这一机遇。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更多地富裕起来特别是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的推进,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旅游,旅游活动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将使得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机遇;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隆阳区广大农村地区加快发展,加快隆阳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隆阳区旅游业的整体实力。5加入WTO的机遇

加入WTO两年来,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将有助于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潜力开拓和来华入境需求总量的增加;有助于我国旅游企业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与科学化;将会有更多的外资流入,从而有利于解决中国旅游业的升级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也为我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提供良机;有利于我国旅游的对外开放和扩大发展等。为隆阳区旅游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六、隆阳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Treat)1.周边旅游景区带来的挑战

从隆阳区所处的旅游区位来看,东面有闻名已久的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面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西面则有刚刚发展起来的腾冲及德宏,这样一种位置一方面使隆阳区在连接这几大旅游区上起到了重要的集散地及中转地作用,可视为一种优势;同时,这几大旅游景区的存在,使隆阳区旅游形象的树立难度加大,旅游市场扩展面临激烈竞争。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众强林立中起步,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2.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样面临这一难题。随着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旅游开发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但许多管理者、开发商以营利为目的对景区进行开发,不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破坏了旅游资源,如对梨花坞的开发中,将山脚原有的一条河流填平,改建成停车场,使得原本就缺水的梨花坞景区质量大大下降;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景区缺乏旅游开发意识或是开发意识不足,使得一些具备较好条件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缺乏经费,年久失修,旅游功能大大下降,如板桥光尊寺,过去长期被作为粮仓,寺内文物破坏较严重。3.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加入WTO一方面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云南省旅游业将逐步与国外接轨,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时旅游开发市场也将向外资开发,国外旅游开发企业,旅游经营管理企业的进入,将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国内从事旅游业的相关机构转变思想,更新管理意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2

1 SWOT分析——优势

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北依太行山, 南邻黄河, 与山西省晋城接壤, 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 东接新乡, 西邻济源。北接太原、东连京广, 南达陇海, 同时穿越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焦作现有旅游从业人员将近3万人, 星级以上饭店15家, 旅行服务社接近20家。经济发展属河南上游, 污染企业逐步减少加之城市市民, 清洁工人的维护, 城市卫生有目共睹, 交通较为便捷, 都为旅游业或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焦作市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 令人叹止。母亲河的源远流长, 太行山的层峦叠嶂, 塑造了焦作旅游的丰富资源。云台山在南太行五大著名景点中最能体现焦作山水的特色, 以水叫绝, 以山称奇, 堪称华夏第一高瀑的老谭沟云台天瀑布更是令人叫绝。2004年2月,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 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而在全国骤然引起强烈关注。

一直被人们誉为“北方小三峡”的青天河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可与江南秀丽风光媲美。青龙峡风景也是享有河南省唯一的峡谷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堪称“中原第一峡谷”。神农山风景被誉为“太行精粹”, 它的奇、绝、险、雄让人流连忘返。这幅犹如山水画的立体长卷是带动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以云台山为中心, 各大旅游景点为辅助的集群效应正在慢慢显现。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

2 SWOT分析——劣势

在焦作城市发展转型之后, 虽然旅游业很快显示出它的独特优势, 带动了焦作市GDP的增长, 但是它的发展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重视不够, 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发展管理理念, 造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服务达不到高水平, 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方位需求。焦作市的经济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 但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 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二是绝大多数旅游业发展不够成熟, 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集群效应不明显, 旅游购物和娱乐等相关配套方面欠缺, 影响了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水平, 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收益。三是游客结构不均衡, 多以一日游、度假型游客居多, 消费群体处于较低水平, 不能带动整个旅游消费的层次向更高水平发展。而根据“尺度—等级理论”, 大尺度游客只对那些大型、高档次旅游景点感兴趣, 而焦作的旅游景点由于受到种种限制, 各方面开发受到限制, 因而各景区应以加大规模, 增强吸引力为出发点, 延长游玩时间, 并提高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四是市场推广不够广泛, 游客群体多是周边地区, 而没有广泛扩展到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 乃至世界。此方面要增加宣传,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形成旅游产业一体化, 增强集群效应。

3 SWOT分析——机遇

在考虑到整个焦作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们要看到整个焦作, 整个河南, 乃至整个中原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焦作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继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措施, 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有了政府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 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在当下, 而河南省也是整个中部的命脉和中心地段, 河南经济也随之国家政策的调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发挥聚合效应。由于焦作特殊的地址位置以及与省会郑州的毗邻, 旅游区域合作也会大大向前推进, 实现客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其次, 在2010年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起草拟定以河南省为主体, 包括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河北省部分地区的“大中原经济区”, 此项战略已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成为国家战略。此项政策, 实现了豫鄂皖晋鲁冀6省25市在各个领域的通力合作。在旅游发展方面豫鄂皖晋鲁冀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 又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 共同规划旅游精品线路, 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大旅游。焦作作为大中原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在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大旅游中可以综合各个地区旅游优势, 发展符合自己独特魅力的旅游产业, 带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4 SWOT分析——威胁

焦作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周围旅游城市的竞争和同类型旅游资源的遮蔽。比如在河南省境内除了焦作云台山, 还有很多类似的山水风光, 像五岳之一的嵩山、嵖岈山、石人山等, 与之风光特色相近, 进而也将产生激烈的竞争。并且当今的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 而是向一种休闲型、文化型等多元素转变。面对残酷的客源竞争, 必须使焦作的旅游产业具有自己的特色, 走精品路线, 发挥创新, 制造出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提供更多特色的服务。同时, 大量旅游人群的涌入, 素质参差不齐, 不乏一些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游客, 而景点本身缺乏相关的管理机制, 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最后, 第三产业的收入大多流入政府, 而政府的再分配却没有用于环境治理等方面, 导致恶性循环,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健康持续发展。

5 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分析结论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高速度增长战略要求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相对积极的区域周边环境。而用在焦作的旅游业分析上, 就是它本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否支撑起或者说推动其旅游业的发展, 焦作自身的经济发展位列河南第三, 全国综合竞争力96名, 人均GDP第80名, 而其周边环境郑州、洛阳、新乡的人文经济发展水平均在河南省前列, 这在赋予焦作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些许竞争的元素, 更加激励焦作政府将焦作转变为旅游焦作, 绿色焦作, 积极地投入到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创新中。

根据SWOT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焦作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困难与希望,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因此这些优势与劣势, 机遇与威胁也将随着整个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焦作旅游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抓住机遇, 落实科学发展观, 挖掘市场潜力,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旅游产业经营。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和宣传力度, 把“焦作山水”做强做大, 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促进焦作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进而带动整个焦作经济乃至河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路线。

摘要:焦作成功实现了由“煤城”向“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变, 本文从焦作本身所具备的区位、经济、资源等各方面, 借助于现代产业环境分析中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 分析了焦作市旅游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变化因素, 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促进焦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3

[关键词]旅游业 SWOT分析 对策 山丹马场

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和最高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被称为“无形出口业”和“无烟工业”。旅游业投入1元,能带来4.3元的综合收入;旅游业的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可以带动5.2个其它就业岗位;旅游业与108个行业相关联,可谓一业兴而百业旺。可见,旅游业快速发展,将带动山丹马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山丹马场旅游资源现状

山丹马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山丹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已有三千多年的养马史。山丹马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场,场内有雪山、森林、峡谷、牛羊群、大马群等自然风光,有大型机械化观光农业、古城烽隧遗址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古朴民俗风情相融合,享有“祁连明珠”、“丝路绿宝石”的美称,被《中国地理》评为国内六大最美丽草原之一。山丹马场夏季平均气温20℃左右,油菜花盛开之时,金波摇曳,满山遍野密源飘香,是旅游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马场风光旖旎,游客可在这里骑马旅游、野营、观看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自《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并播出后,山丹马场成为了重要的影视旅游胜地。根据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山丹马场可列为一级旅游景点(国际独有或独特),旅游资源概括起来主要有草原型综合类自然风光、大型机械化农业观光和山丹马种群及马运动项目观赏三部分组成。

二、山丹马场旅游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①区位优势。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从市场空间来看,在河西走廊,酒泉是传统的旅游大市,武威和张掖市旅游正在全面振兴。山丹是酒泉和武威旅游输送中转站和主要节点区,现已成为丝路旅游线一处不可缺少的重要站点。这为山丹马场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②区域内核心资源多元化。山丹马场山脉、峡谷、草原、森林、水库、山川等资源匹配合理,组合优势明显。以祁连松雪、窟窿峡谷、古城遗址、大小香沟、西大河水库、奔腾群马、雪山牦牛羊群、连片飘香的菜花、草原摇曳的野花、特种马鹿、藏獒养殖、大型农田节水灌溉以及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组合而成,具有浓郁马场特色的休闲游憩项目。也就是说,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丝路、绿洲、草原、祁连雪山等多元知名资源。

③旅游资源感知形象鲜明。“皑皑白雪”,“油菜金黄万顷”的美学景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古朴苍凉”的自然景观,甘肃良驹“山丹马”,品牌香油“丹马油脂”等,都使山丹马场休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感知形象。

④生物景观生动、内涵丰富。生物构成的旅游资源是运动的、变化发展的。山丹马场、窟窿峡等景区的植被与环境密切融合,构成景观生动、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

⑤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山丹马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为古今军事要冲见诸于史册,如汉代名将霍去病等历史事实。此外,当地的草原风情、特色饮食、民风民俗等更增添了马场的人文气息。

2.劣势(Weaknesses)

①资源与环境较脆弱。河西走廊的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马营草原、西大河水库、窟窿峡等地,若无适当的措施加以保护,旅游活动易造成草原植被和森林植被的破坏与践踏、湖泊水体被污染等现象。

②山丹马场区外进入性差。与主要客源地的交通条件较差。山丹马场公路距兰州、西宁、嘉峪关分别为420km、300km和350km。路程遥远,且只能通过公路进入山丹马场。

③山丹马场工农业发展造成资源退化。由于山丹马场职能的转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现代工农业设施建设,将会对马场草原风光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最终造成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的退化。最为重要的是马场氛围的降低,已经脱离以牧业为主的所谓“马场”,马仅有2000多匹,军马也已成过去,军马、军人神圣又神秘的氛围已基本消失,离开“军”字马场与其它少数民族草原区别不大,且民族风情不如他们浓郁,不利于开拓市场。

3.机遇(Opportunities)

①甘肃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为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2009年甘肃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92.77亿元,增长36.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5.7%,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甘肃省GDP的5.7%,国内游人均花费仅535.4元,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的距离。

②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近年来,中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按照这个目标,传统的以资源消耗为主体的传统工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而被誉为“无形出口业”和“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必然会受到鼓励。

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给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扶持壮大甘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甘肃省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对山丹马场旅游业乘势而上提供了条件。

④中国公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档次和消费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公民从原来舍不得花钱,到现在乐于旅游消费。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中国公民消费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4.威胁(Threaths)

①周边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山丹马场形成了竞争和威胁。山丹马场周边各区域,如永昌县、山丹县、民乐县、甘州区、肃南县等县区都制定了自己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并且他们都把旅游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这将对山丹马场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激烈的竞争。

②周边区域缺乏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使山丹马场的客源受到重大影响。山丹马场周边的张掖、武威、金昌、酒泉及嘉峪关等各地级市总人口均不超过200万人,所在地域人口稀疏,会导致周末等短期游客数量较少,使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受到制约。

三、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对策

1.强化旅游形象设计理念

旅游形象是指公众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及其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经营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对各构成要素的设计与塑造过程,其过程主要是将旅游地理要素、人文历史、市场要素分析进行提炼,形成理念形象,将感觉要素进行设计,形成视觉形象,将感受要素进行规范,形成行为形象。设计鲜明形象,改良不良形象,更新过时形象和强化良好形象是旅游形象设计的目的,为旅游目的地塑造持久形象,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整体形象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同其他区域进行旅游竞争时的强有力工具。

2.注重山丹马场旅游品牌建设

品牌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是现代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品牌竞争。打造山丹马场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景区景点。大力推进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培育拥有核心价值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山丹马场旅游品牌,推动山丹马场旅游产业取得较快发展。

3.推动区域联合,强化旅游网络建设

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在其运行时必须将其所处的系统当作一个整体看待。从旅游业的角度看,就是要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联合发展,注重旅游业行动的统一性。因而,山丹马场旅游业发展必须走与周边区域联合的道路,通过,整体营销,构筑区域旅游网络等,提高山丹马场旅游业的总体综合实力,增强其竞争力。

4.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山丹马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才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这已在旅游业界达成共识。目前,山丹马场旅游人才还相对短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人才的培养,同时注意建立有效的人才吸引和任用机制,为提高山丹马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创造条件。

5.加快山丹马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系统,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方便游客出游。

参考文献:

[1]刘立勇.县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9(12).

[2]张栎.甘肃旅游业欲化茧成蝶[N].甘肃经济日报,2010-7-8.

[3]王世金,何元庆,焦世泰等.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营销策划战略[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

永川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篇4

旅游学院08级工商景区管理2班

学号:200814034073姓名:刘雪梅

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东距重庆市主城区63千米,西离成都276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05°54′,北纬29°22′。幅员面积1575.68平方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成渝高速公路穿城北而过,是成渝两市交通之要冲,东距重庆63公里,西距成都276公里,南达泸州70公里,北至大足石刻50公里,是三峡-重庆-大足黄金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城市。永川区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北两线,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游.资源最引人注目。城北有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旅游区;城南有山清水秀的卫星湖、花娇果香的桃花岛、百里优质水果长廊和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园--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本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淮南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永川区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旅游资源丰富

永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昔有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铁岭夏莲、八角攒青、石松百尺、圣水双青、龙洞朝霞等昌州八景,为游人游览留连之地。今北有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南有山青水秀的卫星糊、四季飘香的国家农业生态示范园--百里水果长廊和野趣十足的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有全国首例发现的恐龙化石——上游永川龙;有全国著名金石微刻艺术家刘声道的作品——三教镇石龙山摩崖石刻;有杜甫所书的“万年松化石”;有奇山怪石组成的男、女石笋山,有大文豪苏东坡留连之地——来苏梳妆台,渝西明珠—中央公园,以及宋代石刻——佛岩寺,松概古镇,中华梨园,桃花源等风景名胜。其中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资源尤为引人注目,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区。区位条件优越

永川处成渝经济带主轴,渝西、川东南、黔西北交汇点。东距重庆主城56公里,可接受主城特大中心城市强辐射;西离成都276公里,可接受成都特大中心城市间接辐射。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长江流经南端。它是三峡-重庆-大足石刻黄金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城市。永川区作为重庆市休闲旅游度假地,通过成渝高速路便可直达永川区,永川区设有铁路干道,交通便利。周边有著名的成都休闲文化旅游地及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另有江津四面山等。永川区内有良好的住宿设施,江鸿五星级酒店、名豪四星级酒店及其他各种旅馆住宿设施。永川周边旅游景区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旅游发展前景较好。3 旅游客源市场优势

首先,永川区比邻大足,江津以及成都等著名旅游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不少游客就近前来游览;其次,作为重庆九大主城区域,游客众多。再者,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以

及自身所具备的其他优势,它将成为渝西地区出游选择的重要目的地。客源市场优势比较突出。

4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永川区,渝西经济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永川区政府和旅游局围绕建设“茶竹文化特色突出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致力于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着力培植打造永川旅游新经济。可以说,永川旅游,这颗明珠正绽放在川渝黔金三角,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产品特色不鲜明

永川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还停留在普通大众化观光旅游方面,没有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和高品位、组合型的系列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项目。现有的大多数旅游产品已经较为老化、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卫星湖),主要表现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仍然是以文化性的观光旅游为主,处于较低层级的阶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慢,创新不够;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观光类占多数,给游客带来的体验参与比较少。旅游品牌定位不准

永川区旅游品牌定位方面存在着“贪大”、特色不鲜明、定位过高或过低、定位混乱等问题。在旅游品牌的形象提炼中,没有准确提炼品牌形象、反映内容不贴切,缺乏时代感、品牌宣传口号不洗练等等。如主打“卫星湖国际度假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名片,在如此激烈旅游市场竞争中,面对更为理性的旅游消费者来说,已难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加上永川的客源市场目标基本定位在重庆,成都及周边地区,没有进一步向内陆或国外延伸,使得客源市场空间更为狭小

3交通设施落后

永川地区近年来的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永川区地区区域内公路建设仍然远远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地区内乡镇与乡镇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公路基本上还没有硬化,路面也很窄。城市到景区,景区到景区的交通线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比如,永川主城到茶山竹海和中华梨园的公路就迫切需要改造。

4信息化水平低,宣传不够

永川区还没有实行旅游电子商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旅游促销、支付、服务对于淮南的传统旅游企业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旅游接待能力较弱

旅游住宿设施不完善。目前。全区现有旅行社11家,星级饭店9家,其中五星级2家(在建),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永川区的酒店接待能力都处于劣势。由于酒店规模小,大多数管理、服务水平有限,经营特色不突出,全市旅游酒店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旅游景区景点都比较小,单一,可进人性差,设施不齐全。整体的接待能力低。难以吸引和接待大批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

尤其在旅游旺季更凸现不足,目前全区导游人员大都是学历较低的中专学生,而且各旅行社的导游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导游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旅游质量。此外,由于永川区的旅游整体实力不强,大环境吸引能力弱,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吸收,不利于永川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在永川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永川区的旅游有了很多可以利用的优惠条件和协同效应。永川区政府根据《永川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永川区旅游总体目标定位为,中国茶竹生态休闲名城,总体空间格局为“一城、两山、四大特色旅游区”。提出了旅游旺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永川区发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也给本区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永川区在渝西旅游的龙头地位日渐凸显。

(四)威胁分析(Threats)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薄弱

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非常强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到很多行业和部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必须各行业、各部门密切配合。但由于本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相关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效益的发挥。周边地区竞争激烈

从永川区所处的旅游区位来看,比邻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且之还有休闲之都--成都,这样一种位置一方面使永川区在连接这几大旅游区上起到了重要的集散地及中转地作用,可视为一种优势;同时,这几大旅游景区的存在,使永川区旅游形象的树立难度加大,全面竞争激烈。永川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众强林立中起步,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何协调好以之关系,化弊为利。显得尤为关键。

二、永川区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区域特色文化,突显旅游产品差异化

在保持观光旅游的情况下,应在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上加大调整力度,创造性地提出本地区旅游的游客利益点和旅游品牌形象个性,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和出游动机,发展品牌旅游、特色旅游,探索新的旅游热点,加强旅游者高度自我参与及体验。如松概古镇,让游客住进陈家祠堂,纯粹体验一把以前的生活,而不是单纯的观光。

(二)准确定位与传播旅游品牌

永川区旅游品牌塑造和宣传要围绕定位开展工作。主要以下方为基础:一是明确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依托永川区已开发和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寻求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特征;二是从文化方面进行定位,深入挖掘潮州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永川区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起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整合各方力量,进行开展统一的旅游品牌传播。

(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永川区的旅游教育、科研机构可同旅游业建立畅通的联系机制(比如和重庆文理学院建立联系),互动合作,为旅游业订单培养输送专业人才,提高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四)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整合永川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共享。推动永川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跨区域合作,与成都、市内旅游城市或地区建立统一的旅游资源研发中心和统一的网络营销平台,形成虚拟的旅游商务联盟,积极应对市场,争取主动权,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对外交流与宣传力度。同时,要积极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借助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5

摘要:近年来,各类以会议、展览、奖励为特征的商务旅游在我国各大城市发展迅速。杭州作为会展旅游的典型代表,休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杭州及其周边带来了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商业魅力。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在新形势下探讨杭州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SWOT分析 杭州 会展旅游 对策

1引言

近年来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因此就有跟多的地区和城市加入到日趋激烈的会展旅游市场中来,会展旅游也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面对会展旅游迅猛发展态势,杭州应审时度势,应积极向国内外会展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学习,如巴黎、上海、广州等,并制定会展旅游发展对策。杭州会展旅游SWOT战略分析

2.1优势(strength)

2.1.1独特的区位优势所谓区位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空间位置,资源状况、地理条件是否满足会展活动的需要,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开展会展活动的基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东方的日内瓦”这已足以表明杭州的地位。杭州市是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杭州在“长三角”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发展会展旅游的地缘优势。杭州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2.1.2 杭州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杭州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其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较高,这更符合会展旅游消费的特征,必将吸引国内外客商。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努力为杭州市会展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鼓励国内外客商来杭举办各类展会。2006年,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了《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来为会展旅游保驾护航,2008年杭州市政府推出《关于加快杭州会展旅游业的意见》鼓励扶持

会展旅游。

2.1.3 会展旅游的硬件设施较为完善截至2007年底,随着杭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0万平方米)、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4.5万平方米)等大型场馆的建设完成,杭州会展业已突破了场馆瓶颈,现在全市已拥有近15万平方米标;隹展馆,已拥有星级宾馆200余家,共有客房25万问,床位4.8万张,宾馆、餐饮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会展设施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可为国际大型会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1.4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城市形象一般会展组织者都会把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作为选择会展地点的重要因素。杭州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以西湖山水为核心,吴越文化为代表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拥有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际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个国家级湿地。杭州作为南宋古都,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的美誉,并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2.2劣势(Weakness)

2.2.1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行业约束机制 纵观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在旅游管理机构下设有专门的会展局。而杭州市至今没有一家会展组织机构,会展的举办往往是政府临时筹备,从而缺乏会展的管理、协调和领导,缺乏约束机制。杭州市对参展商的要求、对举办会展层次都应该有自己的要求。

2.2.2会展专业人才缺乏杭州以至于“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PC0(专业会议组织者)或DMC(目的地管理公司)品牌,说明了专业会展组织人才的缺乏。杭州真正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完全胜任会议上的同声翻译的人才几乎没有。会展旅游组织者、管理者、从业人员或是其他基础服务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人才短缺已经是制约杭州会展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2.2.3会展企业不成熟杭州近几年随着西博会等一系列会展的举办,涌现了一批会展企业,但与上海,北京等相比杭州会展企业规模小,经验积累较少,资金实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而且,由于杭州市的旅游企业尚未能真正的加入到会展业中。杭州的会展企业往往亲自安排在会展过程中参展人员的食、住、行、游、娱、购等活动。这不仅降低了会展活动的效率,还会因为对旅游业的不熟悉而降低参展人员在会展活动中对举办地的满意程度,影响会展活动效果。

2.3机遇(Opportunity)

2.3.1上海世博会给杭州带来了发展会展旅游的良好机遇杭州距上海仅170余公里,又同属长三角地区,杭州市将全面接收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据专家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将有35%的与会者会做延伸旅游,而杭州不仅靠近上海,并且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显然使会展旅游发展面临着有利机遇,而且今年的世界休博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2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建立刺激了杭州会展旅游的发展2003年7月,杭州市举办“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联合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标志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正式建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市场规模,提高了长三角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这一切必将极大促进杭州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会展必然会落户杭州。同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和人才无障碍流动也必然会促进杭州地区的会展经济发展。

2.4威胁(Threat)

2.4.1其他城市会展竞争的压力各大旅游城市为开展会展旅游活动,竞争十分激烈。作为我国三大会展中心的北京、上海、广州,无论从展馆水平,办展质量,还是知名度都忧于杭州,在邻近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竞争对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上海。它庞大的经济、商业实力,世界知名的城市形象,以及富裕的人才、经验必然会对杭州的会展旅游发展形成威胁。其他如宁波、无锡、苏州等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旅游城市也会对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带来冲击。

2.4.2国外大型会展公司的进入 目前,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巳经瞄准了中国会展市场,并开始大举进人。这虽然有助于刺激和促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内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公司往往资金实力雄厚、关系网庞大、信息灵通、技术先进。而在短期内杭州的会展公司还无法与之抗衡,会展旅游业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2.4.3市场化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杭州市的会展旅游活动尚未真正进入旅游市场,因此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会展市场运作机制也存在缺陷。目前杭州市大部分会展没有按市场机制运作,低水平、小规模多头办展现象普遍,恶性竞争严重,极大的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水平。

3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SWOT分析提供了四种策略,即S0战略(增长型战略)、WO战略(扭转型战略)、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和WT战略(防御型战略)。结合杭州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选择SO和ST两个战略。SO战略就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将杭州打造成国际会议目的地和中国节庆之都。ST战略就是利用内部的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杭州可利用自身优势,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开展联合经营的方式来解除威胁。

3.1.确立会展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 所谓国际化,是指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来建立自己的会展业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资源,逐步建立适合国际市场运作的经营管理体系。所谓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会议和展览项目,逐步确立自己的会展品牌。而专业化,就是指展览服务专业化与展览项目的专业化。

3.2 打造品牌展会目前杭州市的西博会、茶博会、国际动漫节、休博会等一批展会已经初步成型,发展前景较好,应重点加以扶持,稳定会展产品质量,塑造一流的会展旅游企业形象。应加强展览品种的开发、国际招展的力度、展会的宣传和国内国际横向的合作,逐步树立有国际影响的名牌展。同时积极加入有关国际会展组织,借助这类平台与国际会展主办机构进行深入沟通,吸引他们到杭州办会办展。

3.3 加强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旅游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活跃在会展旅游市场上的专业的会议组织者。会展旅游的成功离不开专业人才,因为会议展览旅游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产业,它要求会展服务人员具备多种特殊的能力。会展旅游人才一是靠培训,二是靠引进,在实践中培养既熟悉会议、展览、旅游业务,又掌握国际惯例,富有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3.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应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和国际惯例,鼓励外商投资杭州会展,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会展经济协会前来杭州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开展人才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把国际展览业的运作规范、先进经验和理念以及管理人才引进来,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会展经济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同行的交流合作,发挥杭州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赵春霞.会展旅游管理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胡平.会展旅游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3]樊小兰.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4).[4]宣平.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区域经

济,2010(6).[5]汪灵.南京市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区域经济,2011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6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对2010年度发展党员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朝阳区旅游局党支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严格按照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旅游局党支部建设的实际,对2010年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回顾,并结合《通知》检查内容一一进行对照检查。现将我局党支部发展党员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旅游局党支部严格按照《北京市2006-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支部工作实际,按组织程序对2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截止目前为止,旅游局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9人,行政编党员17人,占58.6%;事业编党员12人,占41.4%;男党员15人,占51.7%;女党员14人,占48.3%;党员平均年龄37.2 岁,35岁以下党员13人,占44.8%;36岁-45岁党员12人,占41.4%;46岁-59岁党员4人,占13.8%;党员总数占全局人员的78.4%。

二、主要成效

(一)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

旅游局党支部依据《党章》要求,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去年年初,支部认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表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养教育工作。一是发挥党员的示范引路作用。支部通过《我身边的党员助推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两名入党积极分子零距离感受身边共产党员的风彩,真正实现了思想上受启迪,工作上“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二是发挥《党章》、《党史》的教材作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学《党章》、学《党史》,进一步了解党的性质、宗旨、任务,了解入党的基本条件、了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党的有关制度,了解党的历史,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三是发挥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支部注重教任务、压担子,让其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培养对党的事业忠诚,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操守。去年,两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完成局里的工作任务、递交入党申请书、写思想汇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入党的愿望。

(二)注重预备党员转正的组织程序。

前年,支部发展的两名预备党员,在支部的培养教育下,能够按照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改造世界观,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工作责任心强,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完成工作成绩突出,具备了正式党员的条件。经过支部的翔

实考察,于去年年初,按照《党章》要求,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按期进行转正。朝阳区旅游局党支部对两名预备党员考察期间,做到了“三有”:一是有培养人的全程帮教。分别对两名同志进行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二是有个人的积极努力。在预备期内,两名预备党员做到:有个人学习计划、有心得体会、有实际工作表现、有对组织的思想工作汇报。三是有组织的精心培养。为了让两名预备党员真正思想上入党,既有老党员的言传身教,也有先进党员事迹的有力影响。

(三)注重党员队伍建设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朝阳区旅游局党支部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虽然去年没有发展新党员,但严格落实制度历来是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在往年的发展党员工作上,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到了“四个坚持”:坚持发展党员的政审、预审、审批制,坚持发展党员的公示制,坚持发展党员的票决制、坚持发展党员的责任追究制。在制定年度计划上能立足本支部实际,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虽然朝阳区旅游局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能够高度重视,也做了大量而又具体实在的工作。但与《党章》的要求,与朝阳区新四区建设的要求,与朝阳区旅游业“十二五”规划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

在今年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的要求,继续发挥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严格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严格发展党员等工作,为建设“新四区”、服务“新四区”而不懈努力。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7

黄石是传统的矿冶城市, 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 正面临着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转型的重点是逐步淘汰或转变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工业企业, 而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类别, 其中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旅游业在黄石的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矿冶城市转型的巨大推力之一, 具有积极意义。旅游是一种关系复杂、涉及面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统一体。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SWOT的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遇 (Opportunity) 、挑战 (Threat) 。2000年以来, SWOT分析已成为我国旅游规划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 基于黄石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提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对于整个黄石地区产业转型特别是旅游等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黄石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游干流下段南岸, 是长江中游首批开放城市。黄石有着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中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诸多美誉, 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文明成果辉煌灿烂,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 全市已有国家4A级风景区1处, 3A级旅游景区4处, 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 省级生态旅游景区1处, 省级森林公园1处, 同时将重点建设和管理磁湖、西塞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仙岛湖4处旅游景区, 努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20多家旅游酒店、40多家旅行社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

作为老的工业矿冶城市, 旅游业起步较晚,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黄石的旅游业也在逐步发展, 从2002年到2009年的8年中, 黄石市的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66800万元, 增长约11倍。统计数据表明, 2009年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26.68亿元, 占GDP的4.67%, 低于全省7.56%的平均水平;接待入境游客8152人次, 创汇348.66万美元, 仅占全省入境旅游收入的0.68%, 整体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三、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一)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1. 优越的交通条件。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 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 北接鄂州市, 西靠江夏区, 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 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200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了4490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4467公里, 市内全境公路联通;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 上通渝蓉, 下通宁沪, 方便快捷通往全国各地;武 (昌) 黄 (石) 九 (江) 铁路, 东连浙赣线, 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 对外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2. 优美的山水风光。

黄石市区形状呈“入”字形, 三面环山, 一面临江, 有东方山、西塞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飞云洞等旅游景点, 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 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下辖的大冶市有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小雷山风景区以及三台八景 (天台、云台、宫台和金湖湛月、铜海飞烟、鹿头夕照、龙角朝暾、太和云雾、雪岭石林、沼开叠翠、虹经钟灵) 。阳新县有仙岛湖、七峰山等著名风景区。可见, 黄石山水风光交相辉映,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名副其实。

3.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石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历史可追溯到唐虞之世, 自西周开始形成的独特青铜文化。距今3000多年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发掘出自西周至西汉的采矿井、巷360多条 (个) , 古代冶铜炉7座, 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

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其前身是历经百年开采的具有444米落差的露天采场, 也被誉为“亚洲第一采坑”, 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视察过的惟一一座铁矿山, 通过植被修复已经形成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 是产业转型的成功典范。作为革命老区的阳新县, 拥有像革命烈士陵园、伍家宗祠、王平将军纪念园等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区。

4. 完善的旅游产业基础服务体系。

目前, 黄石地区拥有旅行社43家, 其中国际社2家;旅游宾馆23家, 客房2000间, 床位数3700张, 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 三星级5家;旅游汽车客运公司4家, 旅游汽车100辆;内湖游船100艘。2009年6月成立的“东楚美食联盟”拥有近40家加盟店, 基本覆盖了黄石地区各类风味品牌名店。此外, 南京路以“来宾发”为主体的5家卤味店、延安路上的10余家龙虾店平均每天都要接待4000余名食客。以新百百货、威伊盛购物中心等20余家购物中心广泛分布于市区。从“食、住、行、购”等服务要素方面充分保证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5. 较为丰富的客源量。

数据显示, 来黄旅游人数从1999年的64.93万增至2008年的426.84万, 近10年间增长约6倍, 年均增长达23.67%。其中1999-2004年游客人数增长较缓, 年均增长率仅为9.22%;而后4年增长迅速, 年均增长达43.41%。2009年, 纳入全市旅游统计系统的22家旅游饭店客房累计出租率为74.8%, 其中三星级以上为83.9%, 三星级以下为65.7%。在对游客的一项调查中显示, 来自湖北省内的游客占83.5%, 有52.1%的游客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把黄石景区推荐给他人, 愿意重游黄石各景区的占43.3%。

(二)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劣势

1. 产业结构问题。

黄石是一个典型的以工矿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 主要以高能耗的工矿业企业为主, 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较大,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强化, 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使其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据相关部门统计, 黄石地区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已达到到53.45%。长期以工业为主导和中心的单一产业结构势必导致城市的发展规划难以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开发和规划, 像黄石地区现有的如西塞山、黄荆山、牯牛洲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上就显得缺乏规划和长期投入, 其他景观更是如此。

2. 生态环境问题。

以矿冶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势必导致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 有学者通过对黄石市1999-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 其生态赤字由1999年1.30909hm2增加至2004年的1.81928hm2, 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 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 矿冶三废的排放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2009年黄石市废气排放量达19.67万吨, 其中工业来源的占91.51%;废水排放总量1.99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0.87亿吨, 而黄石市的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处理生活污水能力仅为427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全年产生量达1170.11万吨, 其中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占78.78%, 无疑将会给“绿色”的旅游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3. 旅游资源质量问题。

长期以来, 黄石地区虽然拥有多种旅游资源和众多的旅游景点, 但各旅游景点和资源的质量整体层次相对较低。张大鹏通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主要选取要素、市场和区位三个因素对黄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黄石地区每一个旅游资源都有某个因素存在着非良好的评价, 如表1所示。可以说, 黄石还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称得上极品的旅游资源,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没有极品的旅游资源, 其规模和效应自然较小, 在此基础上更谈不上全国甚至区域的强势旅游品牌。另外, 黄石地区的旅游资源相对分散, 各自的发展状况也不平衡, 更没有统一的协调规划, 不能形成具有合力的拳头旅游产品。

(三)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

2007年12月12日, 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 (即“两型社会”) , 黄石市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8、2009年, 大冶、黄石相继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 黄石市进行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可见, 黄石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 其产业结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发展的投入和支持会大大增加。2010年8月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便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旅游产业作为典型的低碳产业之一, 是各地优先发展的产业, 对于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更是如此。2010年7月, 国家发改委将湖北省、辽宁省等5省和天津市、重庆市等8市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范围;2011年1月9日, 黄石与广州等城市成功入选“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因此, 无论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 还是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 黄石市在低碳经济发展和建设方面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而旅游业是低碳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获得更多的支持。

(四) 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胡学璐选择区位与基础设施、环境和技术、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四个指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2个省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黄石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为11位。可见, 黄石地区的区域旅游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截至2010年, 全国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一共有339个, 隶属湖北省的有12个, 而黄石显然不在其中。黄石作为一个老的矿冶城市, 旅游业的发展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或者超过部分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水平, 将面临很大挑战。因此, 黄石旅游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区域内快速发展, 做好科学、长期规划, 为迎接省内乃至国内同等城市和地区的竞争而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对策与建议

(一) 政策支持引导, 科学合理规划

要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 努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因此, 以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制定相关政策, 结合地方特色全方位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将给黄石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与此同时, 要制定旅游业开发和发展的长期、合理规划, 确保黄石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如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发和发展一批低碳旅游项目, 不仅可以跟上国内旅游强市的步伐, 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还能推动整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

(二) 突出自身特色, 打造旅游名片

旅游品牌推广的目的在于解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与接受, 通过各种媒介的运用, 将会促进广大游客对旅游品牌产生认同, 并以感性的行为接受旅游产品, 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黄石市旅游业在对外宣传推介上都还没有一张精致的“名片”, 旅游形象的宣传主题概念不明确、不独到、不生动, 对于游客缺乏感染力和冲击力。与大城市相比, 黄石的城市单元小, 适宜发展宜居城市, 而磁湖、大冶湖丰富了黄石的城市形态, 在打造宜居城市的过程中, 可以以开发磁湖为契机, 打造黄石的城市界面, 形成城市印象。“以山为屏, 以水为画”的磁湖理应成为黄石的一张旅游名片。同时, 3000多年的青铜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充分地营造青铜文化氛围, 生产一系列青铜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 同样也将推动黄石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

(三) 创新开发方式, 推动发展产业

黄石地区旅游景点众多, 但却具有分布较散的特点。因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景点独立开发, 导致很多旅游资源开发不当, 没能真正挖掘出其潜在旅游价值。而且, 因为黄石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 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相对较少, 也导致各地区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偏少, 很难得到保障。鉴于此, 合理引进外资, 拓宽招商引资行业, 积极推动社会资金的参与将给黄石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此同时, 推动旅游业中的“产学研”共赢体系, 充分利用黄石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帮助挖掘旅游潜力提出意见和研究方案。

(四) 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精品线路

黄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但需要科学地整合各种旅游资源, 打造矿冶文化旅游特色, 把矿冶文化游、生态休闲游、佛教游、神舟·端午民俗文化游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真正契合“矿冶文明古都, 山水宜居城市”的旅游主题。同时, 充分利用旅行社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旅行社开发和推出典型的特色旅游线路。比如将红色旅游和矿冶钢铁旅游结合起来就可以开发一些军旅体验线路;比如黄石地区非常有名的“金牛千张”、“灵溪豆豉”、“汪仁布雕”等产品均可开发出体验产品, 让游客自己制作, 亲自参与。因此, 整合地方资源, 发挥个性特色, 开发出一系列的体验旅游产品不但可以突破旅游发展的瓶颈还能建立若干稳定的精品线路。

(五) 开展环境治理, 营造健康氛围

旅游业是典型的环境依托型产业, 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环境问题,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旅游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保持旅游产业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黄石市是一个老工业区, 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区生态环境都急需得到改善。针对黄石地区发展特点, 坚持开展长期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改善科研项目;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治理, 比如对重度富营养化的青山湖以及中度富营养化的磁湖、大冶湖和保安湖等水域的治理。另一方面, 积极改善建成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新城、妥善改建旧城, 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小区。促使黄石市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独具魅力的山水宜居城市, 营造出健康的旅游氛围。

五、结束语

黄石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 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时, 只有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推动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继续引领同类城市, 并推动黄石地区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通过对黄石地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不断创新, 以政策为引导, 不断挖掘旅游潜力, 努力改善区域旅游环境, 打造特色品牌, 才能克服自身生态环境的不安全问题和抵御外部不断创新的旅游产品的冲击, 才能走在同类城市前列, 步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刘婷.基于SWOT分析的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8.

[2].周玲强, 张文敏.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规划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 2009 (10) .

[3].冯奇, 吴胜军, 蔡述明.黄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 (61) .

[4].张大鹏.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黄石旅游资源的定量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

[5].王建鸣.以城市转型为契机加快发展黄石旅游业[J].政策, 2009 (6) .

[6].低碳旅游成为2010年关注焦点, 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旅游[N].亚太经济时报, 2010-08-12.

[7].胡学璐.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暨南大学, 2009.

[8].任云华.浅析媒介在旅游品牌推广中的作用——以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商业研究, 2009 (3) .

[9].祝红梅.武汉城市圈背景下黄石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9 (2) .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篇8

关键词:广西;旅游业;SWOT;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2-0021-02

1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广西按照“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五大旅游特色、六大旅游品牌、八大旅游区、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总体旅游框架发展,来桂旅游人数稳步提升。据统计,2008年广西旅游总收入达533.7亿元,占广西GDP的7.5%,国内旅游人数9687.41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201.02万人次。2009年是广西全面启动建设过千亿元旅游产业的第一年,预期目标为接待入境旅游者207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36亿美元,国内游客人数1.0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85亿元,旅游总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18.0%。力争到2010年,广西全区旅游总收入达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同期全区GDP的10%左右。

2广西旅游业的SWOT分析

2.1广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①区域地缘优势。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东连广东省、香港、澳门,西靠云南省,东北紧邻湖南省,南邻北部湾,遥望海南省,大陆海岸线1595km,西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壤,陆地边境线1020km。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与东南亚的重要陆地通道和海上通道,并通过中南半岛进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具有出入境便捷的地缘优势。

②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广西地处亚热带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丰富的雨水为广西的地表水景观和地下水景观资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其次,广西独具内陆省份欠缺的海上水域风光资源。再次,广西总体受工业和生活污染的程度较轻,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③水域景观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广西各风景河段两岸均发育奇峰怪石,并有良好的植被,与碧水、蓝天、飞禽、渔夫、古寺等组成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如漓江、南流江河段……在众多河流旁的山上常有古寺、古树,并有清泉相伴。瀑布、绝壁、怪石、古树有机结合,湖泊、青山、碧水、奇花异草构成美丽画卷,再加上人工建筑的亭台楼阁等旅游设施,和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前往休闲度假。

2.2广西旅游业的劣势

①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首先,广西的旅游业区域布局不和理,具体表现在桂林市一枝独秀,接待海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占全区的80%左右。而在产品结构上,旅游产品结构单调、资源老化、吸引力不高。以喀斯特山水地貌景观为主体的观光旅游项目无法提供多样的旅游消费、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滞留时间(人均停留时间仅为1.43t)和重游度。

②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两年来旅游黄金周暴露出来的行路难、住宿难、游览难等问题,实际上是基础设施短缺所造成的。这主要表现在:

旅游交通运输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国内航线尚未形成联网运输;区内尚无旅游专列,公路技术等级偏低;尚未形成省内环线旅游通道;区内景区(点)之间交通方式单一(仅以公路为主),而水运和海运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旅游涉外饭店、旅行社的数量、档次、功能比例失衡。目前我区拥有星级饭店384家,但高档饭店不多,且集中在桂林和南宁。饭店硬件中的设计、装潢、设备及配套设施,转件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客人的需要。

旅游购物设施不完善。除桂林市旅游商品市场规模较大外,其他地方没有像样的旅游购物设施。

③各地缺乏互助协作的观念。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缺乏联合、互动发展的观念,缺乏“大区域,大旅游”协作经营和宣传促销的观念。如广西某县的岩溶山水景观非常丰富,原本可以创建一个国家级甚至世界级地质公园,但这些景点分别被几个私人老板把持,各干各的,无法合作,直接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④旅游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没有培育出旅游精品和标志性的王牌产品,缺乏推陈出新以及针对不同年龄结构、收入结构、文化结构的创新产品,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不足。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只有桂林漓江、兴安乐满地这样中国一流的产品才称得上具有国际竞争力。

2.3广西旅游业的机会

①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西部大开发。广西享有很多国家给予的政策上的优惠。如国家经济发展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扶贫开发政策、沿海开发政策、边境开发政策等。此外,广西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畴,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1世纪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方针,这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

②“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使得农业结构得到调整,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闲暇时间增加。近年来农村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公路下乡),交通畅通。农民旅游在今后的旅游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③中国入世和2008北京奥运会。旅游业是天然开放型行业,加入WTO,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机制、扩大广西入境旅游市场,增加国际客源。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全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量增大,广西也受到了辐射效益。

④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是中国通往东盟的桥头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南宁召开,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4广西旅游业的威胁

①景区污染和破坏性开发。在各个旅游景点,可以看到游客留下的垃圾大量堆积,造成环境污染。一些地区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使自然景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桂林象鼻山背脊上的高级住宅小区、漓江兴坪码头的宾馆建筑、漓江边上的希望小学、阳朔糖厂、福利采石场等,都是漓江风景带上的败笔,使景观得完整性与完美性受到难以恢复的破坏,降低了漓江景观带的使用潜质。②区域竞争和国外同行挑战。广西的喀斯特地貌和民族风情资源与周边云南、贵州相似,滨海资源与海南、广东相同,旅游客源市场相近,区域竞争激烈。其次,国内兄弟省份旅行社的“做大做强”对广西旅游企业也是很大的威胁。再次,国外同行先进的管理、高新的科技、优质的服务、雄厚的资金、气吞山河的战略也给广西的旅游带来了严重的挑战。③各种不可抗力因素的存在。旅游业是脆弱的行业,抵抗不可抗力因素的能力较弱,对国内外形势和安全因素依赖性很强。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禽流感、雪灾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都使广西旅游业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大部分景点和宾馆在几个月内经营惨淡。

3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模型分析,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优势明显,但不利因素也同时存在。要做大做强广西旅游业,必须发挥优势,因势利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关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3.1景区治理战略

①实施交通大网络。旅游开发,交通先行。应尽快打通省级公路和区内的二级公路,努力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环境与交通条件;加快建设广西通往越南,走向东盟各国的国际公路;开通至国内主要城市和广西重要客源地、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增开旅游专列。②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加强市政公用设施、信息网络平台、旅游安全保障、大型商贸物流设施、会展商务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等。建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旅游商品批发市场,重点旅游市县和旅游区设旅游购物中心和特色旅游商业街;建立全区旅游商品批发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促进旅游产品流通。③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为重点,把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使各类人才供给在数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适应区域旅游竞争、国内旅游竞争和国际旅游竞争的需要。

3.2区域联动战略

没有规模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要切实加大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力度,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的道路。政府部门应科学管理,对区内各旅游企业加以正确引导,加强互助合作;大力推进企业改革进程,组建新的企业集团,优化企业结构。此外,应该注意与周边地区和东盟的合作,充分发挥广西桥头堡的作用。

3.3产品营销战略

①抓好旅游教育,提高文化素质。让每一个广西人都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意识。让每个游客在广西都能感受到广西人民的文明和友好,达到间接营销的目的。②利用好东盟博览会的机遇。应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广西旅游业的对外开放,通过博览会把广西推荐给国外游客。③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旅游部门要制定科学详细的营销方案,敢于走出去。如积极参加旅游洽谈会和旅游交易会等。同时还要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善于利用现代化通讯和网络手段,如电子商务,实现低成本高收入的营销模式。

3.4特色品牌战略

任何现代人工的摸拟,都只能是赝品,都不具备高档次的旅游资源价值。所以,广西应该开创自己独特的品牌。为此,应该注意一下两点。

①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有强烈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旅游区和旅游线。②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游览方式。首先应拓展消费层面,实现广西旅游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其次,应着力改造提高现有的山水景观项目内涵,挖掘民族风情文化,开发一批生态型、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叶贾宏.旅游规划的SWOT战略分析法探讨[J].湖南财经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

[2]伍少金.广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5,(10).

[3]丰江红,傅中平,严哲.广西水域风光资源特征、评价、及开发建议[J].资源论坛,2006,(10).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推荐阅读:

资阳区职业教育工作汇报06-15

朝阳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信息06-18

上一篇:大学生爱心捐赠倡议书范文下一篇:三位数加法教学反思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