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篇1

摘要: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中国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计划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它制约人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从闭关自守的清政府使国家十分衰弱,招致列强侵略,到国内革命战争、二战,四年内战,解放后的中国一穷二白,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加上各方面的高度集中和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生产、贸易没有自主性,加之计划指挥想当然的盲目性,使新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实行改革开放,一扫以前的诸多弊端,使中国生产大踏步地前进,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国力大大增强,使中国在世界上有了说话的声音。

关键词:

改革 发展规律 生产力 社会主义 落后

中国,是一个多么强大的代名词,我身在其中感受到了它带给我的一切,物质、精神上的安全感。那都是由于它焕然一新、改革开放的结果,让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这其中,改革开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历史的进程中,改革开放这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经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全会中纠正了左倾错误,彻底否定了一些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在原来的中国,一直处于闭关锁国中,经济、文化、政治都没有得到交流,处于“无知”当中,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还处于“其乐”之中,俗话说得好:没文化,真可怕。当别人用蛮横的武力打开我们的大门时,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就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小孩,可怜又可气,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长时间的锁国导致了许多方面的衰退、落后。

在这其中,又涉及了一个大道理,“落后就要被挨打”,所以我们才被那些野蛮人肆意践踏,可也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犯的错误,让我们及时改正,有了这个鞭策,才有了我们要打开国门,这也就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必然的结果。所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和谐的发展中的大国。从以下几个方面能看出来:(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五)(六)(七)(八)(九)(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摘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让我们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为此,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久治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因素。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工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要被这些害人的蚂蚁给毁了。

30年改革开放已成为辉煌的历史,30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顺应民心、顺应时代潮流,目标和方向都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篇2

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无疑是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 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现在回过头去看, 近30年前, 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十分困难的局面: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而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 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 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 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

面对困境和压力, 我们党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 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 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在这个问题上,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第一句是:“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1]第二句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第三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3]这就表明, 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 要摆脱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 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 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 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改革开放是中国近30年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30年, 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其作出评价?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30年改革开放很好地实现了它的预期目的:第一, 改革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二, 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三, 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过去的30年中, 我们始终坚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由此带来了中国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 其成就举世公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通过改革开放, 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三、30年改革开放开启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体制源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目前, 我国已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整个社会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改革开放30年, 我认为如下四条基本经验很重要:

解放思想,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本国发展的实际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这是过去30年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在这一主导思想下, 我们从理论上破除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相兼容的教条, 在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 进一步激发了亿万人民财富创造的主体作用, 极大地增强了经济运行活力, 促进了财富涌流。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改革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着眼全局, 坚持把农村改革发展放在重中之重。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土地制度变革、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三个阶段, 有效地缓解了“三农”问题。这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变迁中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

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坚持走对外开放之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清醒判断, 我国的对外开放成功地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难得机遇, 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来发展壮大自己, 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典范。变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体为全面开放的经济体, 既弥补了自身发展资本的不足, 利用外部市场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也有效地促进了国内改革的步伐。

立足国情, 坚持渐进式改革开放的路子。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与我们从基本国情出发, 选择了渐进式改革开放的路子分不开, 先从体制外的增量改革突破, 然后深入进行存量改革, 从而比较好地解决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四、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推进全面改革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思路, 并对新阶段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新阶段的改革, 就是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推进全面改革。按照十七大的部署推进全面改革, 以下五个重要方面是要急切解决的:

(一)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我国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14.5亿左右。按照十七大修正的目标, 要在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使14.5亿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意味着要运用同样、或者更少的资源来生产比过去多得多的产品。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加快推进国内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 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此同时,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 这既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规范收入分配体制的前提, 也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

(二) 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三大步, 第一步, 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通过全面免除农业税,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目前正处于第三步, 需要推进以改革农村上层建筑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 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 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 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使我国同世界的生产和消费紧密融合, 我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目前, 我国对外经济部门的就业已超过1亿人, 我国已开始大量使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我们的许多产品直接依赖于国际市场。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 才能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各种机遇发展自己, 切实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四) 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与改革之初相比, 我国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出现了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的新格局。但与此同时, 我们还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社会利益整合和协调机制, 社会管理方式还相当落后, 不少方面仍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建设和谐社会, 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五)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当前要加快政府转型,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制定改革总体方案,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使各项制度逐步完善起来。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 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 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我们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 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 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启动的改革开放, 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命运,关键抉择

参考文献

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篇3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命运 关键抉择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单元”,改革开放30年正为世界关注。在全球化经济的低潮之中,人们争相评论“中国模式”,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并用新的眼光打量这个不同寻常的30年。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波澜壮阔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这30年,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引领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并将几代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这是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奇迹,30年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文革”造成的巨大创伤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面对世界发展的巨大变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步入第二个“黄金时代”后,正掀起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韩国、新加坡基本实现了经济起飞,而我国依然在贫困落后中徘徊。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是按照“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难以追赶世界现代化浪潮,社会主义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要么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突破观念和体制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毅然选择了后者,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3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无不源于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无不源于30年前的那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它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也让世界将一个国家30年的沧桑巨变,载入人类文明的光辉史册。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90%以上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85%以上的投资由企业和社会自主确定,4/5的就业岗位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从经济体制上看,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做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正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为历史必然。我们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争论,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最伟大的创举之一。

——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换机制、制度创新,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姓“社”姓“资”的问题。实现了从单一的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了把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区别开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健康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产品市场的形成,突破了传统做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从“国有国营体制”到“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构筑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30年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主要围绕以下工作开展:一是提出企业是市场主体;二是提出了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最关键的五个转变:资源配置信号由计划到市场;经济主体由政府官员决策到企业家决策;个人权益基础靠政府转到私人财产;经济发展动力由中央组织转向地方竞争;经济运行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

——从“国家定价、集中管理的价格体制”到“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承认生产资料、生产要素都是商品,都有价格;逐步培育市场化价格体系;发展要素市场,形成现代市场体系。

——从“指令性计划”到“国家宏观调控”。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高度计划统一,计划经济理论及其体制替代了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调控体系。30年来,政府从行政性直接计划管理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初步建立了协调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色和理论创新。

——从“平均分配方式”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一步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分配制度。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30年来,我们摒弃了封闭半封闭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立了开放型经济体制。利用冲破西方国家对我们封锁的有利时机,大胆吸收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初步建立了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

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历史性巨变的同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来看,也实现了巨大变化:

——中国人从死气沉沉中走了出来,中国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中国社会内在的活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出来。邓小平同志把中国的活跃,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和进步。

——中国摆脱了大多数人连温饱也难以维持的贫穷社会,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持续30年以平均10%的高速度发展,总量世界第四,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世界公认。

——中国告别了物品凭票供应的“票证”年代和短缺经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人口,人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过去30年里,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长到137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加到4100多元,特别是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25000万减少到2300万。中国的贫困人口在减少,中等收入人口在大幅度增加。

——法制建设成绩斐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30年改革,我们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是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结束了“谈人色变”的年代,民主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大家只要读一读中国的文艺作品,看一看中国学者所写的论文,“人性”、“人道”、“人权”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党中央的倡导和推动下,“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贯彻始终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从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以来,中国人的基本权利不仅获得了宪法和各种法律的保障,而且在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中正在逐步落实。

——中华文明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树立起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只要看一看今年中国人在诸如奥运会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大事中的表现,看一看中国人举办的奥运会,就可以体会到了。“振兴中华、走上时代”已成为具有宽广世界眼光的当代中国人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新理解。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同时中国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的16.7%,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2001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额近5600亿美元,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已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迄今,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上万人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年改革开放,30年一往无前的进取探索和波澜壮阔的创造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篇4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然而,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总体上达到小康,进而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加入WTO、办奥运盛会、中国人行走太空、开办世界博览会……一个个梦想得以实现;在这短短的30年中,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一、改革开放是我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义无返顾的战略选择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十年浩劫之后,我国社会在“左”的错误影响下处于封闭僵化的颓势和万马齐喑的沉闷状态,面临着经济停滞和民生凋敝的严峻局面。要在如此艰难的困境中走出来,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国际上,世界经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面临着国际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再搭不上这轮世界经济快车,我们就将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危险。要领导全国人民赶超时代先进潮流,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国家难以追赶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要么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突破体制和观念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摆脱落后,走向进步。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其清醒地认识到,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社会主义,任何别的道路都只能是“死路一条”,就是在这样一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毅然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摸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由此而来的中国巨变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记载。

有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为只要按照西方模式、实行“休克疗法”,就可以从西方乞求得到足够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认可,结果却

是国家倒退几十年、人民蒙受巨大灾难。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抱住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不放,拒绝改革开放,距离世界发展潮流越来越远,结果同样是国力贫困、人民生活艰难。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没有走“全盘西化”的歪路,也没有走自我封闭拒绝变革的绝路,使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西方某些战略预言家的“历史终结论”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终结了,历史在这里开始了新的起点。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但没有终结,相反却越来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对此,国外舆论评价说,“以前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现在则是中国救了社会主义”。回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沉浮,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鲜明的结论,那就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中国改革开放完全可以和俄国十月革命相提并论!俄国十月革命拉开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帷幕,而中国改革开放则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进航程,赢得新的伟大革命的胜利。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完成了转变

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十七大号召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绝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夜郎自大”。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无不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而深化改革开放无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立新中国、创立社会主义以来就不断探索、反复摸索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艰难、曲折甚至是反复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才成功开辟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探索的过程、实践的历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实现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换言之: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改革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转变—执政方式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在其后几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觉完成执政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就是在执政条件下,仍然沿用革命时期那一套思维方式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片面地宣传斗争哲学和造反有理,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严重地制约了自身建设与执政能力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有了觉醒,开始积极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党要“依法执政”,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指明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前进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以执政党思维取代革命党思维的转变,完成了自身建设的一次飞跃。伴随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也获得了一次次的提升,从“三个不动摇”、“三个建设”、“十一个必须”、“十个坚持”、“六个必须坚持”、“十个结合”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问题上,不断探索、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使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时代要求我们党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开放的前提在于思想解放,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目的在于激发创造活力。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中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探索和完善,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有力提升。我们必须永无止境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四、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有三个主要动力源泉: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动力;二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动力;三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强大动力。这三个动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这三个动力,有了这个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就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

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越举越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把握改革开放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未来的美好前景

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外开放在带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会带进一些糟粕,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开放了,新鲜空气进来,但有的时候,苍蝇蚊子也进来了。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国门要打开,好的东西放进来,不好的要拒绝,苍蝇蚊子要赶掉。此外,我们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开辟的伟大道路、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加快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也不管将会遇到什么风险和考验,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不能走回头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走回头路,就会使中国重新回到贫穷落后、僵化封闭的状态,就会丧失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宝贵发展机遇,就会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就会葬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和现实让我们坚信:“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坚信,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不久的将来,一个盛世中国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毛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篇5

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要把群众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推进机构和职责整合,规范机构设置,加强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力,坚决查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

据新华社电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7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听取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 主持会议。

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会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会议强调,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必须充分认识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上来。

推进反腐: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会议指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局面。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会议强调,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和要求部署上来,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震慑力。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坚决纠正“四风”,切实改进作风。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上一篇:晚秋的古诗词下一篇:烦恼人生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