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精选11篇)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1

1、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来自教材中的一道练习题,老师开发性的利用教材,从简单的“纸上谈兵”列式计算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到学生亲自在示意图上实际分一分,能不能用一条直线将这块带有水池的菜地怎样才能被实际分成两份呢?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这节课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上课伊始,教师就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从一道简单的问题入手: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100米,高30米,菜地中有一个长方形水池长20米,宽10米。剩下的地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上西红柿和黄瓜,求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列式解决。然后追问学生想没想过,能不能用一条直线将菜地和水池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学生独立解决遇到困难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接着,老师适时帮学生指明方向,“不妨退一步,先将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份。”将解决问题的关键锁定在了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上。在此基础上,原来的难题迎刃而解,老师清晰地总结出:菜地中心点的直线有无数条,过长方形中心点的直线也有无数条,可是,只有一条直线能同时将水池、菜地平均分成两份,从而解决了问题。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2

一、“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概念界定

1.“问题解决”通常是指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 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 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本课题所指的“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修订版”) 把“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并分别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4个领域加以阐述。“修订版”中“解决问题”具体内涵包括“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 其核心是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思维活动去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通常是指一种兼具创造性、操作性的思 维方式和智力活动。

对问题的发现和澄清, 经常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问题解决”是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而言, 就意味着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是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本课题所指的“解决问题”, 一方面是指数学课程内容, 新版教材设有“解决问题”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活动, 这个“问题”将要被解决;另一方面, “解决问题”还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综上所述, “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 既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又是课程目标与解决问题方法、过程的关系。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 就是基于课标的“问题解决”目标与课本“解决问题”内容的教学研究。我们认为, 数学教学目标反映国家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质方面的要求, 也反映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 是有效指导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关键。“目标”是指工作行进的方向或想达到的程度, 基于教学目标的继承与发展中, 最能找到“解决问题”教学突围的方向与到达的目的地。

二、“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基本内涵

1.“问题解决”教学目标的基本内涵。

①“提出问题”被纳入课程目标的既定范畴。

“修订版”在总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并在“学段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和第二学段“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具体要求。可见,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部分, 而是“解决问题”教学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这是“问题解决“课程目标”较之“应用题”教学目标的亮点之一, 是“修订版”总体目标提出的“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体体现。

②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辩证扬弃传统应用题内涵的基础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修订版”在总体目标的第二条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学段目标”中又提出:第一学段“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和第二学段“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等“策略”。在更具体的方法上, “修订版”不作表述, 我认为这样的好处是:既尊重师生在具体教学中的原创策略, 也重视继承应用题优秀教学经验, 这样留给教师和学生更大创新空间。如, 在课改实践中新出现的分析主题情境的策略, 搜集、分析、整理信息的策略, 提出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的形式。同时也继承应用题教学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的优秀教学经验。可见, “修订版”中指的“策略”在辨证扬弃传统内涵的基础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③“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既是学习方法也是教学目标。“修订版”在总体目标的第三条提出:“学会与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学段目标”中又提出:第一学段“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和第二学段“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合作学习要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开展讨论, 学会倾听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④凸显“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目标。“修订版”在总体目标的第四条提出:“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在“学段目标”中又提出:第一学段“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和第二学段“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要求。评价与反思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课程实施建议的评价建议中, 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2.“解决问题”教材内容的基本特点。

①突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出现了选材注意联系学生实际, 呈现形式多样化, 除文字叙述外, 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 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等的特点。浏览新教材“解决问题”板块内容, 信息丰富的“单元主题图”、富有童趣的“情境图”、营造氛围的“场景图”成为教材呈现信息、孕伏问题的主要载体。而与此同时, 纯文字的内容大为削减。我们认为, 这样的编排, 对于有效提升中低段学生的有意观察能力、信息搜寻能力、条理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无疑具有非常宽绰的实践空间。

②突破“独立单元、一课一例、分类型”的教材编写形式。传统应用题内容从形象的图表应用题, 到抽象的文字应用题;从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到多步计算的应用题;从整数、小数应用题, 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构成。在教材中采用独立单元、一课一例、分类型以完整的体系编排。“解决问题”教材也不像过去“应用题”教材那样单独设立单元予以编排, 而将其细化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内容板块中融合穿插, 结合“数的运算”帮助学生抽取和理解数量关系, 有效扩展了“解决问题”板块内容的应用特性。

③“解决问题”成为统领各领域的知识教学的主线。旧教材的应用题只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小部分教学内容而已, 新教材将“解决问题”拓展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 同时摈弃旧教材独立单元、一课一例、分类型的体系编排, 将它作为各领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各领域的知识教学都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使“解决问题”成为统领各领域的知识教学的主线,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教材无处不在。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创新

1.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讲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看问题, 用数学眼光观察捕捉数学信息, 平时可让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调查, 寻找生活原型, 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可这样提醒:我们今天是在数学课上来讨论这则信息, 谁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只要教师坚持这样引导和鼓励, 学生肯定可以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习惯, 从而变的越来越有“数学头脑”。

2.品味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快乐。

“修订版”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要求。例如教学“鸡兔同笼”时, 教师可让学生明确题目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安排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借助“主题图”这个载体,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应因材施教, 有些孩子只要能想出一种解题策略, 就大力表扬, 对于有些孩子的要求可以高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不同的解题策略, 并从他人解法中感悟思考问题角度的多样化, 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

3.注意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的合理继承。

“修订版”指出“要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并且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 体会模型的思想。”由此可见, 新课程对数量关系不仅没有“淡化”, 还有所“强化”。实际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完成两个转化: 一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效信息, 抽象成数学问题;二是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 用数学方法解答, 并在实际中检验。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 逐步内化并有效“建模”, 摆脱让学生机械记忆数量关系的弊端。

4.注重从直观走向抽象的灵活运用。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教学 分析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56-01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的冲动。”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的今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孩子开始学会说话时,总是围着大人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无穷无尽的问题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逐渐淡薄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何在呢?

1.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的原因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说过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努力创设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观察的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组织“以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

2.1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2.2引导发现、感悟,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

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点拨是保证。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另外教师还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有意识地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称赞,让其在评价中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培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建林.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J].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

《问题解决力》读后感 篇4

用了两周的功夫阅读完此书,说实话,这是第一次阅读带有麦肯锡风格的书籍。因为是翻译版,初读起来有些晦涩和生硬,总是感觉上文不接下文,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讲什么。这几天通过和同事们交流心得,又重新阅读了此书。通过再次阅读,结合自身,不禁有些自惭形秽。工龄近乎8年的我,居然不知道解决问题要还要如此系统,有如此多的工具和方法可循。这真的是一个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优秀读本。回顾自己这八年,似乎没有这么专注的完整的阅读一本书。浑浑噩噩度过了漫长而又短暂的八年,而今回首,空洞泛白的履历都无法慰藉自己。

唯一庆幸而幸运的是----在求职的路上、在工作中,遇到的上司能够毫无保留的传授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能够在我迷茫困惑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凭借这些我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如果我能够勤奋些,如果我的危机意识再强些,如果我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再提高些,我想我的power和energy会更强大,我的今天会不一样。

既然人生没有过去式,那么改变自我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处理问题的思路,从问题解决力开始吧。

本书重点阐述了如何理解并运用PSA原则并重点教授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研一先生引用大量的图表和案例,使用大段的文字来解释图表,浅入深出的表现形式和言简意赅的观点,就是想使阅读者易于理解和学习。要想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需要学习以下内容并熟练应用。

1、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各种训练培养出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评价一个人逻辑思维强,这类人通常善于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从根本上进行逻辑思考,找到答案,解决问题,能够触类旁通,直达捷径。可以说这类人是职场中的强人,他无需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效率解决问题。

2、PSA的三个原则:

2.1 要有解决问题的强烈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开始,通过自我心理暗示达到设定高度,超越自我。

2.2 形成“what ,if.....的思考习惯."

——好的思考习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区分原因和现象。

——原因会表现出多种形态但集中在一点,而现象却辐射在各个方面,利用PSA原则拿出的解决对策针对正确的目标。

3、如何实践:

3.1 提问题。

3.2 看问题本质,建立假设。

3.3 收集证据并证实。

——此方法告诉人们解决问题时要从这三方面切入。

4、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4.1 理解问题的基本。

4.2 理解所处的环境,先整体后局部。

4.3有效地收集信息。

4.4 把数据图表化。

4.5 熟练使用框架图。

——我想对于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人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5、整理归纳要点是什么。虽然分析的结果是最终明白了很多事物,但若不进行综合归纳,则最终还是不明白其要点,仍然是杂乱无章的世界。

——总结真的很重要,通过总结找到要点,通过总结找到不足。

优秀的员工是最擅长解决问题的员工。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都迫切需要能够独当一面,善于解决问题的员工。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这都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企业成长的同时需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条件,员工的成长无疑铸就了企业的辉煌。作为员工,需要我们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勇敢的面对问题,激发我们自身的潜能,唤醒我们麻痹的问题解决智慧,对问题负责,勇敢地面对问题,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是组织对我们的期待,也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对比以往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常常是比较关注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后,这个问题就算完结。至于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达到了什么效果并未做过多的总结和思考。每月、每年疲于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对项目中执行的特点和共性总结较少。往往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思想去判断、分析,虽然分析的结果是最终明白了很多事情,但由于没有进行综合归纳,其实最终还是不明白其“要点,”仍然是杂乱无章,不是不系统没有分类,就是虽然进行了分类但不系统,无法整理出成型的文档。究其原因,不得“要点”还是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层分析,如何深层分析,正如书上所说,要在总结、归纳的方法上下功夫。

目前工作中的沟通常常是邮件和口头沟通。现在的状况是我罗嗦了一大堆不仅占用了领导的时间而且由于不得“要点”而使领导无法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想这就是总结、归纳的不够,在沟通中没有注意沟通对象的地位、信息的传递形式、相关的背景说明、未理顺说话的顺序和结论的信息。在面向客户端做总结汇报时也存在上述情况:“常使用领域术语使用户不解,常忽略报告对象的关注点,常语速过快使听者的理解程度降低,常照搬照念,常忽略和听者的互动”等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感受,对本人和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工作中将问题总结为3点,根据对象的关注点不同,不断变换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在工作汇报时按照介绍背景,分析原因,说明结论三个顺序进行,不断进行改进提升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客户端的总结汇报确定汇报的对象,突出对象的关注点,语速减慢,提炼文字,力求做到让听众明白易懂,把成果展现力争做到完美呈现,增加份量。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几点个人提升的计划:

1、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

人一旦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就常常依赖于它,以至于无法全面的看清问题。这和知识底蕴有关,也和经验主义有关。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尤其是掌握方法论。

2、加强布局的设计和管控。

文档写作常创新格式却没创新内容;项目遇到问题,了解片面信息后就一锤定论;无法按照我的预先设计引导客户;重点项目不能有效的配合销售做到增量增长——这些一直是困扰我的几大因素,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与领导和同事的学习、交流能有所提升。

3、增强自信心

或许是不懂技术的原因,所以总是少了那么一点自信。为此我总是告诫自己,并时常问自己:除了技术,我能为客户做什么?我能为组织做什么?和去年相比我有进步吗?我想通过积累和学习,我能够更自信。

刘长虹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5

《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被誉为“21世纪高效能人才思维宝典”,首先,这本书可以作为工具书,一本协助我们关键时刻做出决定的书。它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怎样增加工作效率、2如何更加了解自己、3如何更加了解他人、4如何改善他人,罗列了51个最佳的思考模型,针对每一个问题可能存在的情境,提供了简明的解决思路,让我们清楚所处的状况,从而协助我们做出各式各样的关键决定。同时,此书除了以文字扼要地说明每个模型以外,更用一目了然的图示,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掌握模型的精髓,实际运用更为容易。简单且切中要害的问题解决手册,帮助我们知己知彼,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最大的挑战。

现代生活如此纷扰驳杂,人们需要随时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作决定。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投资决策,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最正确的时间作出最正确的决定,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从这本书中能够找到答案。书中提供了51种经典“思考模型”,最简单的,我们可以效仿各种模型的做法,比对自身所处情景,按图索骥的方法,通过简单思维理清头绪,理清条理,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作出决定,找到解决办法取得进步。

书中的51种思考模型,虽然并未像《易经》那样包罗万象,但是它的价值仍然不可估量,这些模型虽然简化,但是需要达到相关层次才能将其纳入模型,同时模型聚焦于真正实用的部分,并且简明扼

要的说明了问题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而本书中各种图表的运用,既传达了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关系,又让使用者更好的理解症结所在并解决问题,并拥有条理的思维对全局进行掌控。

无论是提高效率的“艾森豪威尔矩阵”,还是两难情况处理的“橡皮筋模型”;无论全面了解自我的“乌夫·艾尔拜克模型”,还是活在当下的“能量模型”;无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双重回路学习模型”,还是如何让经验是自己更睿智的“黑天鹅模型”;无论是辨识团队能力的“团队模型”,还是让项目完美化的“结果最适化模型”,这些模型都仅仅是一个框架,一个方法,它本身并不会给我们提供直接的答案,我们只有通过使用这些模型,实践这些模型,思考这些模型,从而找到答案。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能的社会,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高效能的人才,而怎样成为高效能的人才呢?答案就在“思考模型”,或者说是思维。柏拉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一个没有思维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个不能通过思维来达到高效率的人只是一个妄想者。因此,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了我们51种思考模型,而是要教会我们思维的方式,按图索骥和生搬硬套都太肤浅,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些思考模型,才能跳出即成思维的圈子,从而创新出新的思考模型。生而有涯,知无涯,思亦无涯。生活中我们就是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思考,并随之不断进步。可是怎样思考呢?或者说怎样正确的思考呢?可以从四个层面入手:了解自己,改善自己,了解别人,改善别人。人们都说人最了解的就是自己,尽管这是片面的,但是却说出了一个道理,只有

先了解了自己,才能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因为了解自己才能够不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别人,才能了解别人;自己提高了才有资格改善别人。历史表明人类不断进步的历程就是如此。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6

渭南市实验初中 雷艳丽

最近,认真阅读了谭兴茂主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一书,我不敢说收获很多,因为很多东西是很难一下子吸收的,但是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诠释,让我读完不禁眼前一亮,为之震撼,不能说找到了自己的课堂存在着的问题全部的解决方法,但至少可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少走点弯路。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一书共有十四个问题,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按照现场写真、问题诊断、理论点拨、解决策略、成功案例、资源拓展六部分组成。

这本书里有着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有着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阐述,学生主体意识的的关注,有着对文本处理、教学技艺、课堂评价、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提炼等的思考,有着对课堂生成的关注,课后作业的布置的点拨。这本书凝聚着专家和骨干教师们对课堂问题会诊后的处理智慧,给我们的课堂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给我们指点了迷津,探讨了教学的方向。

结合我们最近研究的课题,我重点研读了以下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自助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当阅读到“如何培养学生自助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是无比的兴奋,因为作文批改历来就是作文教学的难点,我们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精批细改,结果却是学生对老师的修改不领情,作文水平也没有因为教师的一片苦心而真正提高。从阅读中我了解到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修改和相互批改,也就是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忽视了,从而阻止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解决策略中提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1、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2、教师给予指导,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

3、拟定批改标准;

4、提供修改范例;

5、交给方法,培养习惯。学生修改作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修改角度,成功案例又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对于本章的阅读让我对作文批改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样探讨的是学生自助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还欠缺,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二是学生提不出有效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唯我独尊”的教学风格所致。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二是学生缺少必要的提问经验和技巧。从书中我了解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此问题:

1、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我认为这一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激情。

2、要鼓励学生深入的发现问题。当学生发现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赞许,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是一种帮助。

3、教学生会生疑。我想这可能就是“有疑”才“有得”吧。

在阅读过程中我想到了我校成功推广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7

一、社会问题的特征

社会问题是相对自然问题而言的。是指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依赖、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同时也是依赖于人类社会改造和完善的过程。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对于利益的不断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但与此同时也是加剧引发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源。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 对社会良性运行的管理和调控等, 都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而探寻其方式和手段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相关社会技术的过程。社会技术的内涵指:“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 调整社会关系, 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2】社会技术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活动进而调节社会运行关系, 探寻社会良性发展一般的理论方法。

社会问题是指人与人 (社会) 关系间的矛盾问题。社会问题以人的行为活动为对象, 研究对象的特征具有人文性。社会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科学以及相关一部分交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例如, 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决策者和社会管理者在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时要权衡不同社会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 采取相应的社会技术加以实施。

二、自然问题的成因根源及表现形式

近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在占有、享受私有物的同时, 也在大量掠夺性地使用着公用物。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世界人口总量的急剧增长是造成自然问题主要因素之一。过多的人口需要社会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 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同时过多的人口将生产更多的垃圾。这些将直接威胁着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对人类感到悲观, 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并使之屈服。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 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 并深怀感激之心对待它, 我们本可有更好的存活机会。”【3】人类无止境地索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环境, 严重威胁着人类自己的生存条件。而有限的资源环境永远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最终人类要承受人类自己制造的恶果所带来的灾难。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越快, 对自然的需求就越多, 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就越脆弱。人类要在自身的发展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不仅要根据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同时还要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精心呵护自然。今天我们保护自然, 就是为人类明天奠定基本的生存物质基础。

三、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的关联

1. 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相互作用。

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的理论基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类在认识自然、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与人类认识社会和完善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密不可分、必然的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方式方法上也是相互渗透的。其一,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所使用的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被社会科学普遍使用。如古代名著的研究, 现在也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和数据处理。其二,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相互作用时, 产生了多种交叉学科。如人类生态学等。当代人类社会正处于或面临资源、能源、人口、环境等诸多突出的现实问题, 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联手。马克思曾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4】所以, 解决社会问题所需的社会技术和解决自然问题所用的自然技术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2. 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人类需要共建和谐社会, 需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历史进程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 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 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人与人的和谐, 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 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 个得其利。”【5】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既需要处理好社会问题, 又需要解决好自然问题, 前者需要社会技术, 后者需要自然技术。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同样重要, 运用社会技术与运用自然技术同样重要, 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社会有序、永续、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56

[2]、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5

[3]、[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61-01

多次品味数学家华罗庚关于数形结合的论述:数与形,本是相依倚,焉能分做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每次教学遇到困惑,细想此言都有警示、提醒的作用。这种恰如其分的描述,既形象生动又简洁深刻,使数学与文化交融到一起,引导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化数为形”的确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开拓提升。

教学设计:

实践数学家华罗庚关于数与形的论述,把数学信息化为具体的图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教师:回顾以前的知识,谁能叙述面积概念以及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

学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师:谁能进一步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的关系呢?

学生: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二、出示问题

一个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6平方厘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10平方厘米。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大家读题,分层理解,根据文字信息,画出你想象的图形。

学生讨论:第一层。一个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6平方厘米。如图:

学生:阴影部分是长增加2厘米后在原来的长方形上延展形成的面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可以通过长方形各部分的关系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

原来长方形的宽=6÷2=3厘米。

教师鼓励:我们继续读题画图。

学生讨论:第二层这个长方形。如果长不变,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10平方厘米。如图:

学生:长方形下面的阴影部分就是宽增加2厘米后在原来的长方形上延展形成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可以通过它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

原来长方形的长=10÷2=5厘米。

教师:根据以上的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归纳:原来的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长方形面积=3×5=15平方厘米。

三、开拓提高

教师:依据以上的数学信息改编问题。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各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原来的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和这一题相同;又分别增加2厘米后,面积各自增加6平方厘米和10平方厘米。把各自增加的面积相加的和就是本题增加的面积。6+10=16平方厘米。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太急了,谁有不同的理解?认真读题并画图。

学生讨论:读题画图。(如下图)

教师:和上两个图综合相比,有区别吗?

学生:有。前两个图是在宽或者长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长或者宽,是单纯的向左右或者上下增加面积,和本题比较缺少图中的阴影部分,阴影部分是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2=4平方厘米。本题的面积增加了6+10+4=20平方厘米。

教师:谁有更直接的办法呢?

学生:我用增加长、宽后的长方形面积减去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增加后的面积。

(5+2)×(3+2)-5×3=35-15=20平方厘米。

教师(鼓励):大家感觉有数字又有相应的图形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好处吗?

学生:有好处。问题更具体、形象。复杂的问题简单了……

教师:说得好。其实数与形结合早就有论述,最著名的是数学家华罗庚论述数与形的关系。

板书: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

师生共同朗读、欣赏。

四、巩固提高

1.一个长15米、宽10米的长方形的水池,水池四周铺1米宽的水泥便道,水泥便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每平方米水泥便道工料要用80元,预算修筑这条道路要用多少元?

2.一条长方形彩纸,剪去15厘米长后,还剩一个面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原来长方形彩纸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巡视指导画图,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五、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 篇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而《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的课程目标则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变化是基于怎样的考虑?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

课程标准怎么说

相同点:都强调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都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重要的不同点:解决问题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而问题解决强调“四能”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前者提出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后者提出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为什么如此重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因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波利亚提出的“问题解决”教学已然获得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界的共识。问题解决是数学的核心。重视问题的解决是各国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美国将“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改革的行动纲领,其数学课程标准把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列为达到的五个课程目标之一,在其分项中,“数学用于问题的解决”居于首位。

瑞典的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几个领域中的不同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意什么

从《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问题解决”的具体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解决”目标包含了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反思意识、创新意识、数学化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与人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内涵。显而易见,这些指向三维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的意识与能力,非但数学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共通能力”。

在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意什么? 不能将“问题解决”窄化成了应用题

从《标准》对“问题解决”的阐述可以看出,“问题解决”较之“解应用题”是更加上位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向与意识与能力,而不是局限于下位的策略与方法上,也就是说二者实际上是一种包含关系。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数学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应用题在教材编排和教学实践中都存在明显的弊端,《标准》打破了把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领域的格局,将之融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四个领域中。所以,教学时处处都可能成为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阵地。基于此,教师头脑中装着“问题解决”的目标,将之作为设计教学环节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也才可能在“持续的量变”中升华成“质变”。

提真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真正的数学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一堂课学生在不断地回答问题,但经历的只是肢体上的活动而非思维深层次的活跃。个中原因,乃是老师用“暗含方法”的提问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殊不知,当我们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绕开可能的思考障碍时,也残酷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利,以及在失败中、在错误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所以,提有思考含量的问题,留置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

要注意将“过程与方法”中的“缄默知识”显性化

“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从思路上看,有综合法、分析法、猜想与尝试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法等,从手段上看,有操作模拟法、画图法、列表法等,这些方法都内隐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内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因“缄默”,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即使看出来了,也鲜有人将之与知识目标等同对待,想方设法地加以培养。要发展学生“问题解决”就需要给予过程性目标等于或高于知识目标的地位。

要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一头一尾”的发展

这里的“一头”,是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一尾”是指探索过程中的评价与解决问题后对过程与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史宁中教授曾深刻地指出,当前我们数学教育存在的一块短板: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重视“问题解决”过程的“一头一尾”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要让学生解决一定比例的“非常规”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 篇10

一、思路依据

:就学业这方面,班级中肯定是一部分成绩比较好的,学业上面比较成功,一部分成绩中等,学业上算是基本成功,但还需要加强,还有一部分,成绩差一点的,学业上基本可算不成功的。就拿我带的两个班,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两个班级都是51个学生,按照上面,基本上可以分成10个优等生,20个普通生,还有20个算是后进生了(指学业上)。(因为我们是农村学校,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业上的差异基本上就是这样)这种情况,每个班级中肯定都存在的现象

二、实施步骤

1、分组:

建立一套学生班子、组织,说白了,是一个学习小组,对于这个学习小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去组织:按照前面的依据,把学生分成三个等级,学业成功的学生、学业一般的学生、学业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业成功的学生带两个学业一般的学生,每一个学业一般的学生带一个学业困难的学生。

举例:就拿我带的一个班级来说明:班中以这样五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王伟、朱佳丽、李丹、金亚丽、陈凯,其中王伟,我的课代表,对于科学这门科而言,算是学业成功的学生,朱佳丽、李丹属于学业一般的学生,金亚丽、陈凯属于学业困难的学生,我这样做,王伟为朱佳丽、李丹的“小老师”——一个学业成功的学生带两个学业一般的学生,朱佳丽为金亚丽的“小小老师”,李丹为陈凯的“小小老师”——一个学业一般的学生带一个学业困难的学生。依这种形式分组:一个50个学生的班级,就分成10个小组。

2、那么怎么开展工作呢?△批改作业问题

:一个班级,我要求课代表收学业好的学生10人必须上缴,在学业中等的学生中抽查2人,学业困难的学生抽查3人,(抽查的人员名单,有老师定),共15本。再算笔帐:15×3×2=90(本)也就是我每天批改的作业数是90本,比起306本的数值,减轻了很多,所花的时间在1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其他学生的作业怎么办:好的改中等的,中等的改困难的。我把改作业做了一个标准化程序:(所有学生按照标准化程序办事)

(1)、15个人的作业本由课代表在早自学之前上交到老师这里,同时,其他的学生分别交到他的“小老师”或“小小老师”那里;

(2)、老师以最快的速度把15个人的作业批改完,然后他们到老师哪里,把错误订正好,要易错的题目老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3)、小老师、小小老师批改他们的“学生”的作业,并要求“学生”的错误订正,并把错掉的习题,小老师、小小老师进行适当的讲解,10个“小老师”有10本登记本,每天把作业完成、错误、讲解情况登记并上交给老师,供老师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4)、中午午自学前,老师没有参与改的学生的作业本有课代表和登记本一起交到任课老师那里,供老师得到完成学生作业的第一手资料。

△布置作业:因不同层面的学生,基础有好差,故我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如:一部分作业是相同的,所有人都要做,另外,其中再给10“小老师”一些加强的习题,20个“小小老师”一些普通稍难的习题,而剩余的,给一些基础的习题。

△习题讲解:这是“小老师”、“小小老师”的任务,在老师讲解完习题后,他们必须给他们的学生再讲解一遍。“小老师”、“小小老师”起到温故知新,而又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再学习一遍的机会。

△合作学习的组织: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教他们的“小老师”、或“小小老师”,学习小组间,又要进行交流。

1、把学生明显的分成好、中、差三等,是否会有损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心?

2、学生中的小老师、小小老师每天在哪个时间段有空闲时间批改作业?

3、如果小老师、小小老师徇私舞弊怎么办?

4、兵教兵在什么时间?

请你把你的做法再说的详细些,谢谢![/tr]

回答:

1、其实,学生自己是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自己到底处于怎样的位置,因为考试经常考啊,位置经常排嘛,我们要不损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心的话,最好不要竞争,有竞争肯定会有落后的,所以我们取消竞争,不是解决的办法,而是教会落后的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总困难中走出来,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改造学生的思想,我对他们说,你在哪个位置,你应该很清楚,我也很清楚的,所以我是来帮助大家进步的,我们怎么做,我就把我的方案提出来,为什么,很多的学生不是我来教,原因是因为,我们班有51个人我有102个学生,我一个人帮不过来,所以还必须靠更多的优秀的学生一起共同

来做。

2、每时每刻,譬如课间10分,只要空闲的时间都可以。

3、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跟学生讲清楚,我们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帮助别人,为了让自己走出困境。多做“目的宣传”。我经常跟他们说:你徇私舞弊干吗,为了骗我的话,跟我讲一声好了,你作业不做都可以,我们的目的不是说要检查你,一定要你怎么样,而是帮助你,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徇私舞弊的,跟我来讲一声好了,我不会为难你的。这样以来学生会识趣的。

4、每时每刻,譬如课间10分,只要空闲的时间都可以。

我是初一的学生,我们的科学作业分四类:

1、《课堂作业》----有的老师不改(答案是唯一性的题目老师报答案由学生自己

订正),有的老师改(不是唯一性答案的题目)

2、《新科学》---同上

3、《科学导报》---没周做一次,老师不改。

4、订正本(将《课堂作业》和《新科学》上学生出现问题多的题目集中在一个

练习本上重新做)---老师全批全改。

《问题的解决》观后感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能够正确地把题目做正确,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互动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及技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中,比较常用的做法是首先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辅以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其后让学生进行一定题量的训练,并辅之以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渐进式地接受知识。学生不仅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学习的兴趣也会减弱。目前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是数学公式化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脱节。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实践,在数学教育过程当中,应当培养学生一种“实践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公式”的思维逻辑。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解决问题被简单地解释为列出数学公式并解答数学公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的能力下降。

其次,教学类型化,问题单一化,解题模式化。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快速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拔高整体成绩,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在问题选取、解题思路培养方面,也倾向于教授最常规的教学方法,使用单一化的问题。这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在应对不同题型时往往无从下手。

最后是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不够,忽视了语言教学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演算能力和语言能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基础,学生可能会误解题意,也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解决问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有意识地创设出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或者了解问题的题意。一方面,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到数学问题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借助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或使用类比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类比成生动的生活实例,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人跑三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就很好地将抽象性与形象性结合了起来。一方面,学生需要理解两类分式之间的转化问题,将人与袋鼠行走的距离进行横向的对比,另一方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脑海中还会出现人走路和袋鼠跳跃的场景,将抽象的分式运算问题,变成了具体的实际生活情境,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加强学生的分析应变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和分辨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不同信息及时做出灵活反应的能力,对于数学题学习非常重要。数学题讲究以不变应万变,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条件下,灵活地应对变化的题型及条件。

在看似相同的两个题目中,往往会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分辨,就容易做错题。从下面两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出这种差别:

例1:一幢楼有15层,从楼顶到地面的高度是42米。小萍家住在6楼,那么她家的地板到地面有多高?

例2:一幢楼有15层,从楼顶到地面的高度是42米。小萍家住在6楼,那么她家的屋顶到地面有多高?

两个题目,设问形式,数据完全相同,唯一变化的是,第一题问的是“她家的地板到地面有多高”,而第二题问的是“她家的屋顶到地面有多高”。“地板”和“屋顶”两个字的差异,导致这一题的结果完全不同。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粗心大意,没有区分条件的变化,形成了思维定势,就容易陷入命题者的圈套。

(3)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①对数学信息进行分类。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中,数学题中的每个条件、每个数据,对于题目的解答都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数据或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完全没有被用上,就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疑惑,进而将学生引入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

例如:一共有16人来踢球,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已经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在这道例题中,很明显,题目中的“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为干扰数据,与本题的解答完全没有关系。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会列出“16-4”的算式来求解。可见,对数学题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排除干扰信息,对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②掌握解题的快捷技巧。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的运转速度,有时会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提升思维的运转速度,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思维训练,所谓熟能生巧,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

例如:学校要栽70棵树,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比例,分配给各个班级,其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求三个班各应该栽多少棵树?

即先求出两个班人数的比例,进行约分,再将约分后的比值相加。用70除以约分后的总比值,得出每个单位1所能种植的树的数量,最后根据每个班约分后的比值,求出每个班种树的数量。

但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另外一种解题方法。这个题目的通常解法,首先是求三个班人数的最大公约数,根据最大公约数,将70棵树进行等分,再根据每个班的总人数占最大公约数的倍数,求各班应栽的数量。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解法,过程较为繁琐,计算容易出错。而第二种解法,则相对简单,计算简便。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学习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有许多教学的规律、方法和技巧。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而不是固于传统的数学解题思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通过解题过程积累经验,在经验中不断发展创新、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提升数学素养,为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初探[J].电子制作,2015,3,3.

[2] 谢定来.小学数学自能学习既是教学思想又是方法和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4,6,8.

上一篇: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变石头》教案及教学反思下一篇:授权委托书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