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教学的反思(共12篇)
汪犀
一年级的教材,识字量大,每课都有六个左右要求会写的生字,有十来个是要求会认的生字。而本学期时间短,活动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那么,在课堂的设计上就需要做足功夫了。如果课堂设计得不够紧凑,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不够理想。因此,中设计教学的环节中,我尽量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首先指导学生自主识字。在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主识字,先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生字,再把生字标注上拼音。然后,让孩子们同桌合作识字生字,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在交流的基础上,再一次牢固地识记了生字。最后集体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们联系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识字。在已经识字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有趣的小竞赛,比如:开火车读,小老师教读、摘苹果游戏、上楼梯游戏等。学生在既轻松又激烈的氛围中再次巩固了对生字的识记。
学生识记了生字后,还得及时进行复习与巩固。这时,我便利用了新课前两三分钟,让学生看着卡片读生字,然后再去掉拼音认字。需要写的生字呢,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听写,有时,还搞搞听写小竞赛的活动。学生也就能比较轻松地识记生字了。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 词语会读了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生:敢。
(师出示第一组词语, 生认读。)
生:舒适, 启程, 疲劳, 覆盖。
生:料峭, 救护,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学生读得不准确)
师:跟老师读最后两个词。 (领读“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出示第二组词语, 生认读。)
生:欧洲, 瑞士, 特殊。
生:长途跋涉, 气温骤降。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 其中“洲”“瑞”“殊”“骤”“涉”这五个生字放置在田字格中呈现。)
师: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善于观察, 很好。
师: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它们都左窄右宽。
师:非常好!你很会思考。
师:我们先来看看笔画最多的“骤”字。“骤”字笔画很多, 书写时注意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这样整个字才会显得匀称、美观。举起手来跟老师写。
(师强调笔画名称并范写, 生书空。)
师:老师还要告诉大家, 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 书写时要注意, 其中一个捺一般要变成点。大家看, 右上的“”, 原本最后一笔是捺, 在这里就变成了点。比如我们学过的“送、这、迟、欢、食”等字都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涉”字的演变过程。 (课件出示“涉”字的演变过程) 大家看 , ( 指着甲骨 文的“涉”) , 中间是“水”字, 两边像是———
生:脚印。
师:想想看, “涉”表达什么意思?
生:走路。
生:在水里走。
师:对, 就是趟着水走。这个“涉”字笔画虽然不多, 但是很容易写错, 仔细观察观察,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课件出示“涉”的书写笔顺)
生:右下不要多写一点。
生:下面写成“少”就错了。
师:举起手, 跟老师写。
(师范写, 强调笔画名称, 最后一笔“撇”由重到轻来写。)
师:拿出手边的练习纸, 我们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两个字。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 生写, 教师巡视, 强调书写姿势, 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师巡视时评议:淤这位同学的腰挺得直直的, 书写姿势非常正确。于这个小姑娘很细心, 观察仔细, 掌握了左窄右宽的字的写法, 书写非常漂亮!)
【反思】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各年级的教学都应该注重识字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呢?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 并且逐渐养成习惯。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往往却疏忽了对预习的检查, 仍然让识字教学从课堂起步, 不仅耗时费力, 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 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 久而久之, 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就会逐渐减弱。这里, 我安排了检查预习, 并且用“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来激发学生, 极具好胜心的孩子必然会迫不及待地迎接挑战, 展示预习成果。
这节课上我将生字进行了巧妙分类, 以词语的方式呈现。第一组包括了要认的生字, 重在读准音;第二组涵盖了本课要求写的左右结构的生字, 不仅要读准字音, 还要进一步书写。书写生字并不是一味地给予, 我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洲、瑞、殊、涉、骤”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并且左窄右宽。源于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 相信他们的印象是深刻的。
教是为了不教, 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对于5个左窄右宽的字, 我重点指导了笔画最多的“骤”字和最容易写错的“涉”字。让学生触类旁通, 提高写字的能力。“骤”字的教学重在教给学生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方法以及“雁不双飞”的书写规律。为了让学生牢牢掌握“雁不双飞”的书写规律, 我及时呈现一二年级学过的类似的字“送、这、迟、欢、食”等字, 加以巩固。教学“涉”字时首先展示了这个字的字体演变过程, 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所蕴涵的民族文化, 感受到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不同字体的形态美,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浓厚兴趣。根据字形猜字义, 将字音、字形、字义的教学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也让学生感知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
【摘 要】谜语,是启智的;儿歌,是娱乐的;集二者之能的字谜歌,是处身于沉闷的学习压力下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实践证明,将字谜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新颖活泼的教辅手段,既能开启学生心智,又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汉字,使原本单调乏味的生字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成效显著。本文执着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艺术研讨中,实施并总结了一种有特色的愉快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字谜歌;辅助教学;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112-02
众所周知,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课头等重要的事,也是小学语文老师头疼的事。多年来,多少有志有识者孜孜矻矻,广采灼见,探寻多方,有百家争鸣,万木齐芳之势;加之现代多媒体的全面介入,生字教学的课堂已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当今世界,有多少老师把教学当作艺术来追求,而语文教学艺术具有启发动机和乐学两大功能。笔者以数十载师范语文教学体验为依托,特别融入儿童文学教学的清新体会,急小语教师之所急,探讨了给常用字编撰字谜歌,化生字教学的枯燥为有趣的方式方法,为小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辅手段。
顾名思义,字谜歌是表述字谜的儿歌。就是用儿歌朗朗上
口、易诵易记的形式承载谜语的内容,抓住汉字的音形义作文章,思路灵活,手法多样,尽量贴近孩子的思维特点,不唯科学性,注重健康的趣味性。执教者设计出恰当的谜面,试图给小学生以智力的锻炼,以兴趣的激发,以想象力的培养;用句时髦话说,就是做做头脑体操。进而,在有趣的猜谜活动中,可培养小学生的诵读能力、记忆能力,并初步学习把握语言的节奏与韵律的能力。
无庸赘言,我们汉民族的文字是形象直观的表意的文字,是方正谨严的结构美丽的文字,是承载着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厚重深蕴的文字;作为教育者,我们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愉快的放松的气氛中认识这些文字,并爱上它们呢?
一、析解表意内涵让孩子们理解汉字
有那么集中识字的一堂课,孩子们正为那一个个汉字复杂交错的笔画而愁眉苦脸的时候,老师挂出了小黑板,上书:
自称是只鸟,嗓门大又高,块头也不小,就是飞不了。
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一则谜语,谜底是一个常用字。并提醒同学们从字型结构及字的含义上去理解。经过一番启发诱导,有学生猜出了“鹅”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由此,同学们深深记住了“鹅”字是由“我”和“鸟”组成的。
趁热打铁,老师又挂上另一个小黑板,写的是:
自称是好鸟,只会呷呷叫,游泳是健将,就是飞不高。
学生们正在兴头上,且有了第一次经验,这一则的谜面更直观,说时迟,那时快,黑板刚挂好,就有同学喊出了“鸭”字。而且,这次不是由老师按部就班来解释,孩子们七嘴八舌,就把字型结构解释得头头是道了。
老师出示的第三则谜语是这样的:
又是一只鸟,只会咯咯叫,说比唱好听,飞来我瞧瞧。
这太小菜一碟了!这群简直像高手一样的猜谜者噼里啪啦一阵嚷,谜底是“鸡”,这还用说吗。老师做总结了:鸡鸭鹅都是鸟类,所以都是鸟字旁;不过,经过人类长期的驯养,它们都不再擅长飞翔,比鸟儿笨多了。孩子们很高兴,原来汉字这么有意思,里面包藏着许多秘密呢!
是的,即使最简单的一个汉字都可以包含一个有趣的故事。你看:
有时最小,有时最大;有时最好,有时最差。
这是个什么字呢,这么奇妙。原来就是最最容易写的“一”呀,它的含义可是完全符合谜面要求的,不是吗?
还有呢,这是个什么字: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卡在中间,平分上下。
还是“一”,没问题。老师说了,上一则是从“一”的字义来猜的,下一则是从字形来猜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了。同学们兴犹未尽,老师再出一谜:
一笔连得远,有直又有弯;第一争不上,第二真稳当。
老师启发说,这个字也是一笔写成的,前两句从字形去猜,后两句从字义去猜。同学们很快就猜中了,它是甲乙丙丁的“乙”字。
我们还可以利用汉语言表达的多义性,借助制谜手法的扑朔迷离,有针对性地考验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比如这样的一则谜语:
丢少一笔,不要猜去,去就去了,少更少了。
毫无疑义,此谜的答案是“小”,猜中的孩子会心一笑。
事实证明,在生字教学的课堂上,穿插这种形式的认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大地调动起来了。他们产生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开始主动地琢磨起汉字的形状,并探究它的含义了。
二、综合字形字义元素让孩子们想出汉字
字谜歌的本质就是谜语,它也可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头脑体操,对孩子们的心智发育是大有裨益的。谜语的谜底是靠“想”的,字谜歌的谜底也靠想,只不过想的是某一个汉字而已。那么,大家来想一想吧,这一则的谜底是什么:
住了上百人,这家可真大;想去瞧一瞧,全都睡着啦。
请记住老师讲过的“家”的意思常用什么偏旁来表示,并请将字形字义结合起来猜想这一则谜语。然后,学生们开始思考;有思维较敏捷的孩子想出来了宿舍的“宿”字;老师称赞了他,并鼓励了全班同学。
接下来,就有了新的需要开动脑筋的谜:
要吃没有嘴,要跑没有腿,生气不够横,请问他是谁?
此谜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思维要对路,综合字形字义来思考。其实,谜面里有两个句子是可以独立作为打开谜底的钥匙的。你看,马上有同学成了揭底的快手——那是乞丐的“乞”字。真的,乞丐是我们社会最低层的人群,他们多可怜啊,要吃没嘴,要跑没腿,只有一条弯弯的尾巴;他们连生气都没资格,不是常有乞丐被人骂甚至被人打吗?我们要同情他们,要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他们,好吗?还有,在理解这则谜语的时候,要注意第三句里的“横”字是个双关语,它可以有两个读音,循音解义,巧妙地暗示了谜底。
老师还不罢休,决心把同学们的头脑机器开动到高速状态,接着出示了这样的一则谜语:
此字许多口,不作品字猜;品字要比口,再请几个来。
脑灵嘴快的同学马上猜了个“古”字,老师微笑着,淡淡地一句:还有呢。还有,那是“叶”,那是“只”,,那是“吾”。老师还没满足的意思,把那句话重复了一遍。这下全班爆锅了,“吉”“杏”“呆”“吐”“唔”甚至“晤”“果”“晶”“里”……老师不厌其烦,一一写下,竟然填满了小半个黑板。好家伙,一个谜面竟然有这么多的谜底;一个谜语的猜测,变成了一场淋漓尽致的发散思维训练,更有意义的是让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操练了一大堆汉字的字形识记,有的孩子把自己课外阅读识记的字都搬出来了,有的还在私底下炫耀自己猜出的字“口”最多呢!
三、形象直观引导让孩子们写对汉字
我们的字谜歌还可以形象直观地提醒同学们认准字的结构形状,笔画和偏旁。比如这样的一则谜语:
好大一个人,背了一身债,问他累不累,他却笑起来。
这是好大的“一”个“人”,背了好多“债”,这可是表示错误的东西,它是“×”,这人还轻松地“笑”,那就是个“爽”了!“耶——”,谜底竟是一个热门流行词,有的同学甚至是天天将它挂在嘴巴上,猜中的同学心里别提有多爽了。这是一则运用反义法构筑的谜语,别具匠心,栩栩如生,尽显了谜语诗的意趣之妙。从此,同学们对这个字的字形结构印象特别深刻,猜谜语使他们猜出了许多的欢乐。
运用字谜歌来帮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比如猜测安全的“安”字,谜面是这样设计的:
姑娘要保健,藏在家里面;藏好才会好,不用怕坏蛋。
这样的表述揭示了会意字“安”字的本意:温馨的家是保证弱女子安全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分清了这个字的偏旁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把两个偏旁混在一起写的错误写法。并且,利用学生注意字形结构的时机,老师还可以强调大家在写下面的“女”字时一定不能让撇捅过横的上方,从而纠正了一个习惯性的不谨慎的错写。
利用字谜歌我们还可以解决形近字教学的难题。请看以下一则字谜歌的设计:
看是比较凶,有狗来帮忙;指望它变好,差点成了狼。
我们从整体字义切入,改变了由形及义的常规套路,并利用字义间的联系,随机应变地设计了一个小小故事,把谜底“狠”字与形近字“狼”字进行了直接的比较,点明其差异,帮助初学者理解俩字的意义联系,并且正确地写出它们的字型。
有的汉字没有确切含义,属虚词一类,我们也可以将谜语尽量设计得形象一点,具体一点:
站在右边,手在中间,嘴在左边,话在前边。
这个“啦”字,你把它的部件组合起来就是了,它是个语气词,常常作为实体语言的后缀的。
四、多方排列组合让孩子们迷上汉字
在汉字教学中,老师决不能只是机械地教学生读对写对每个字,我们必须处处用心,时时用情,引导我们的孩子领会汉字的美丽与神奇,让他们在认字习字的过程中,不可遏止地爱上汉字,与字为友,以字为亲,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我们的功德才圆满。
有一则以“胖”字为谜底的字谜歌是这样表述的:
你说是十五,我说四十五,他说是满月,大家都错误。
“胖”是个典型的形声字,他是表意的,外观跟字义还挺般配的;而我们的字谜歌则围绕字形,从不同角度切入,引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充分挖掘了这个字的表意功能和意趣因素,让孩子们的学习丰富而不枯燥,活泼而不单调:你说的是时间,半月是十五天;我说的也是时间,一月又半是四十五天;他说的是时间引出的自然现象,“月半”是农历的月中即十五,天上是圆满的月亮。当然,大家说的都是望形生义,都不符字义。这则字谜歌起了颠倒歌的作用,促发了孩子们由字形入手,理解其正确字义的积极性,整个过程是有趣的,活泼灵动的,因此是迷人的。
关于这个字的谜面设计,笔者还有另一种处理,即:
你说是十五,我说四十五,他说是满月,谁说肉嘟嘟。
这就有了另一番情趣,在实际应用中,执教者可以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多方引导学生的思路。
再看“美”字的设计:
好大一只羊,可惜没尾巴;没尾不要紧,人人称赞它。
这样的谜面是较直观的,学生是可以较快猜中的。我们不妨换句话说,强化一下“美”的感觉,因为表达美的“美”字本来就应该很美:
大王头上两朵花,人人希望得到它;它在世上处处有,有人得到有人愁。
这样的谜面不那么直观了,得调动一点想象力,而这样一来,猜谜的过程诗意也浓郁了,变得更迷人了。
进而言之,要让孩子们更入迷、更投入,我们还可以打出组合拳,也就是做出连字成句的设计。请看以下一组字谜歌:
世上有个人,人比皇帝大,站得高又高,皇帝踩脚下。
大王长一点,住在城里边,城墙围得紧,独立掌大权。
一撇又一捺,步子跨得大,别看他简单,世界他最大。
流氓已死亡,百姓喜若狂,现在没得怕,挺身把头昂。
小兵站上边,大嘴掉下面,小兵找到嘴,好事连连见。
小羊真可爱,破衣穿起来,穿出好样子,真是好孩子。
这里的六则字谜歌,按顺序猜六个汉字,合起来是一句话:全国人民吉祥。当孩子们消耗了一定的脑细胞揭开了谜底之后,那不是一般的兴奋感和成就感,那是对语文课堂的惊喜和由衷的期待,那是对汉字魅力的一份深体验,那是对早日掌握祖国语言表现出的一份自信心。我国台湾学者王克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中说:“一个人的学业成绩由两种因素来决定:一是智力,一是动机。学习本是自动的吸收和积极的反应,而不是被动的行为。教师不能给学生智力,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内在的驱策和激励。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字谜歌的编撰无疑达到了引发动机,促进了乐学的效果。
每一个汉字都是方方正正,有型有款的,从理论上说,我们都可以根据现代汉字的象形、形声、会意、指事等主要特点设计出字谜歌,为此,笔者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花了几年的业余时间,将两千五百常用字一个一个地编成了与之相应的字谜歌,架起想象的桥梁连接了教者与学者的思维系统,并在付诸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劳动的乐趣。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贪多求全必然引出相应的弊端,比如,由于汉字中有不少的虚词和偏字,加上设计者本身思维的局限性,故使笔者所编的《两千五百常用字字谜歌》有些地方仍显得幼稚,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和晦涩难懂之处。好在事物总是在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有了第一步坚实有力的跨出,就有了进步成长的希望。作为教师应对孩子们投入满腔爱心和责任心,广采博收前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字谜歌教学的实践性与可行性,共同努力让字谜歌的编撰完善起来,真正有效地为小学生字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伶俐等.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张武升.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比如在教《5古诗两首》时,要写的生字很少,只有四个,便让学生拿出生字本,和我一起练字,强调写一个就停下来,对照书本和黑板上我写的一遍,努力做到一个比一个好。
也许是看老师也在黑板上认真练字,学生们写得也像模像样,期间,我不时地提醒,要像个书法家一样把样子端出来。四行字10分钟不到,已经写好。收上来一看,效果还不错,错误几乎没有,字也漂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一直都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汉字从字形结构以及读音方面就有着很多差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要认读将近十个左右的生字,的确存在着难度。作为低年段的教师,我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实践,逐渐明白了许多识字教学的好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的确发现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比之前更高涨,因而使识字活动变得更主动,更轻松。接下来就是我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识字活动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抓住每一个生字识字的关键点教学,方能实现课堂生字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老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一次备课前我都会把课文中的生字提取出来,单个列开来,确定这些字的学习难点。许多字只要抓住它的难点,课堂上根据这个点来进行教学,学生就比较容易学会,这样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能提高。以下是我尝试后的几点经验:
一、学会拼读就容易记住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的重点落在拼音的学习和巩固上,到了第二学期,拼音的学习并没有结束,恰恰相反,拼音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尤其体现在生字教学中,明白了这一点后,我针对拼音中几处学生较易遗忘而又是教学难点的知识点,如: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三拼音等,只要课文中的生字有出现这些拼音难点。我就抓住这个生字的读音进行教学,正因为这个生字的读音有着学生容易混淆的读音,借助拼音来教学,其实就是把握了这个字的一个学习难点和重点:
二、有形必有依据
针对字形结构比较明确的生字,我会把握住字形结构进行识字教学。我所谓的“字形结构比较明确”就是指那些非独体字,这种字分别有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几种分类。
(一)、学习书写生字“木”
1.课件出示“木”字。
2. 引导生说出“木”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木”这个字。
4.【本义】树木,树类植物的通称。
5.指导书写“木”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
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lín【部件】①“木”表示树木。②“木”表示树木。【本义】连成片的树。
引申义长在土地上的很多树或竹子:独木不成林。
(三)学习书写生字“土”。
1.课件出示“土”字。
2.引导生说出“土”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土”这个字。
4.师小结:地面上的土块。
5.指导书写“土”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四)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
lì 金誼【字形】金文像古代翻土工具之形。【本义】古代翻土工具。【引申义】力量,力气。
(五)学习书写生字“心”。
1.课件出示“心”字。
2.引导生说出“心”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心”这个字。
4.师小结:心脏。
5.指导书写“心”字。
强调“心”的新笔画卧钩。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六)、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认读生字“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三、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作业布置
一、低年级要引入
在教学中利用形近字教学生字,要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独体字较多,合体字较少。因而,在应用形近字与生字的比较教学时,可利用独体字或少数合体字做区别。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识记忆占重要地位,所以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性引入。如“甲”对“由”说:“别以为你脚朝天,我就不认识你了。”“占”对“点”说:“你坐上四个轮子的车有什么希奇。”“又”对“叉”说:“你脸上长痣,难道我就不认识你了吗?”“比”对“北”说:“你俩什么时候闹矛盾了,怎么背对背?”“巾”对“币”说:“别以为你戴上了博士帽就了不起了。”“巨”对“臣”说:“怎么我和你同样的面积,你会是三室一厅呢?”“茜”对“晒”说:“你不戴草帽,真不怕太阳晒吗?”“兵”对“乒、乓、丘”说:“战争真残酷,把你们的右腿或左腿,甚至两条腿都炸断了。”“日”对“曰”说:“你怎么变胖了?”“用”对“甩”说:“你什么时候长出尾巴来了?”;又如“奉”的实际行动是无能者的“捧”,不然就会挨“棒”子。对低年级学生利用形近字教生字,让学生较快地学会辨别字形,在区别字形后,再进行组词训练,就能区别字义,整体掌握生字了。这类字不少,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创编。
二、高年级要渗入
在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合体字,所以比较教学就可用合体字。各类形近字或多或少,数目不一,其中部首相同、偏旁或部件不同,部首不同、偏旁相同以及部件相同而部首不同的形近字较多,其它类型的形近字略少。多数形近字在教学中要经常用到,在教学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教学“瓣”时,用部首相同的形近熟字“辨、辩、辫”与“瓣”比较字形异同,再通过组词:“花瓣”“辨别、辩论、辫子”区别字义。教学“蜡”时,可用部首不同而偏旁相同的形近熟字“猎、惜、错、措、腊”与“蜡”进行形体比较辨认字形,再利用词语:“蜡烛”“猎人、可惜、错误、措施、腊月”区分字义。在认识“蔑”时,可用“篾”进行部件和部首的比较,再组词“蔑视”“篾匠”弄清字义。对于一些部件繁琐而又难以辨认的字,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如“蔡”与“葵”、“梭”与“棱”、“荼”与“茶”等,这类字看似形近却因部件不同,区别很大,这类字要引导学生去细致辨认。当然,在教学中遇到的不只这些,教师要注意观察,留意区分。
三、练习中要掺入
为了让学生对形近字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区别,在作业中或者语文课外活动时,要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有意识地掺入已学过而又常用的形近字进行练习。如“籍、藉”、“壤、嚷、瓤”、“赚、镰、谦、歉”、“遇、偶、寓、愚、隅”、“墓、慕、暮、幕、摹、募”、“虎、虏、虑、虚、虐、虔”、“索、紧、紊、萦、累、紫、絮、繁”等。这类易混用的字要特别注意,可通过加强字形比较、组词训练,并做到持之以恒,方可把形和义区分开来,在使用中才不会用错。
四、预习时要列入
学生每上一课之前都要对课文进行预习,生字的预习要列入学过的形近字与生字作比较,没有学过的就不在预习范围之内,要做到每课如此,并用专门的预习本记录下来,再借助工具书组词区别字义,让学生自觉反复练习。同时,教师要督促检查。提前的预习在授课中对生字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易于掌握。
关键词:构字方式;生字教学方法;认知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欣喜,文字是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低年级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把对生字的教学作为基础,作为重点。小学生自身有很多现实的特点,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他们学习,但也有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所以,老师既要做他们的心灵导师,帮他们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做他们的引路人、指明灯,帮他们找到更好地适合他們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生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东西。我们要积极探索,找到适合小学生的生字教学方法。
一、不同的构字方式,一样的充满乐趣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前辈的智慧我们后辈一直为之骄傲。中国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汉字的构字方式也十分有趣,如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在小学生字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这几种不同的构字方式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这些不同的构字方式一样的充满了乐趣。
1.形声字学习,用情景
在对形声字生字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引入某些情景,例如,老师可以利用一组形声字,像“才、财、材”。在教导学生学会最简单的字“才”之后,老师就可以问同学: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才”的几个好朋友呢?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就是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样简单有趣的问法会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由此,老师就可以继续引导,适时地引入一些情景,做一个“才”找朋友的小游戏。让学生不但对生字在读音上有了深刻的记忆,在字形方面也有更深的领悟。这种趣味式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生字教学很有作用。
2.象形字的学习,用图片
在对象形字生字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字与图片进行完美的结合。利用小学生对图像的好奇、喜欢,打开他们思想的窗户,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想象空间中把握对生字的认识。例如,学习“山”字时,老师可以用一张三座大山连在一起的图片,给学生加以对比,让他们形成特定的联想。这样图形结合的象形字的生字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让他们记得更快、更准、更久。
3.会意字的学习,用口诀
在对会意字生字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根据一些字的字形和意义的关系,编写一些有趣的口诀、顺口溜。例如,类似于用“人言要有信”这样一个口诀来学习“信”字。教导学生:一个人说话时要有信用。用这种对生字引申出的特殊的意义来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更好地把握字形、字义。还有“两木成为林”“三木变森林”“不正就要歪”等都是很有趣的会意构字方式。低年级小学生大多用机械记忆来学习知识。他们还没有能力来有意识地理解,这样的生字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理解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意识的转变,对未来学习和生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引入有趣的生活,快乐地学习生字
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的素材。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生字可以引用生活化模式教学方式。在小学生的特殊学习时期,我们应该注重小学生天性的释放,善于利用他们的敢于发言、乐于模仿、积极参与、不怕丢脸的特点开放我们的课堂。进行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例如,“我读你来做,我做你来写”。像“坐”“站”“抱”“指”等一些可以用简单动作来表述的生字,老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诠释这些生字。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字。另外,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我跟爸爸妈妈学生字”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到家中也可以跟父母做一些学习生字有意义的小游戏。这样既有利于加深与父母的沟通互动,又会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加有效地学习生字。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生字的素材,把生活中的快乐带入课堂。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给予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他们多加鼓励启发,让他们主动接受知识,这样才能高效地进行生字教学。
低年级的小学生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无论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还是接受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要重视对低年级小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教学。因为汉字的学习是小学生接近中华文化,认识各种事物的有效工具。小学语文老师担负着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指导、文化知识输入、思想的转变与升华和思维成熟的巨大责任。对于低年级小学语文生字的教学,我们要积极地探索,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生活中践行真知。用一个老师对工作的热忱,对社会的责任,发挥自己特有的价值,探索出小学语文生字快乐高效教学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肖慧琴.小学语文改革[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9).
[2]彭淑艳.刍议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6).
[3]贺丽.对优化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9).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生字学起来又是那么单调、枯燥,小学生又没耐心,因此我们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方法,让他们轻松地掌握所学生字。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
识字课的教学方法应多变而更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和新学生字联系起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如,唠、抚、扭等,为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借助图画、实物识字,如,山冈、竹笋、辫子等,要让学生接触实物;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或换偏旁、形近字比较、拆合法、相同偏旁归类等都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只有掌握了有效的识字方法,才能准确地记住每一个字。
二、培养合作识字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方式,可使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但是对于低段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方法,抓住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比如,学生自学完生字后,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有不懂的字和同学探讨,或俩人合作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忙正音;还可用听音找字的识字方法:一个人读音,一个人在字卡里找相应的字,小组里相互检测识字情况,交流识字经验,进行竞赛等。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使学生体验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和受到的启发。
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
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没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既学到丰富的知识又获得享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艰辛的教学过程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学;教师写,学生抄;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复存在了。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呢?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更为重要。1.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在教学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图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2.游戏激趣
在识字教学中,能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令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因为低年级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师要想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的确很难完成。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的特点,又喜欢游戏。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注意收集学生中喜欢的游戏,进行精心设计运用于识字教学,根据课文要求,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例如:猜字谜。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游戏形式。可以出现在初识生字时,如要学“雨”字,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指的是什么?也可以出现在记忆生字时。如“告”字,教师可打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字谜还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创编,培养创新意识。二.课堂上教会孩子识字方法,让孩子会学。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识记的方法。1. 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2.猜谜识字法。
学“碧”字的时候我就编了一个谜语: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说悄悄话。这个谜语利用了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编的,这样学生就高效率地记住了这个生字。3.顺口溜识字法。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个反文旁就成了放。减一减:如:学了园,减一减就成了元。换一换: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换一换的办法 5.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6.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如教学“青、请、镜、睛”,告诉孩子们“青”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g, “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镜”是金属,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7.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8.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识字。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评:
“俱”字容易把右半部分中间的三横写成两横;
“博”要与“搏”进行区分,可以用组词的办法,通过它们的不同用法区分字义;
“截”可以和“载”“栽”等字对比识记,并正确书写;
“慕”要重点指导下面的部件
“慕”和心情有关,所以“”是“心”的变体,不能写成“小”;
“纠”的右半部分可以和“收”进行对比。
在掌握这些汉字的书写特征并充分练习之后,要尽量连成词语写,如,“俱乐部”“鸦雀无声”“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主席台”“观众”“纠正”,在词语中巩固汉字,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同音替代现象。
多音字:
参:cān(参加) shēn(海参、人参)
藏:cáng(捉迷藏、躲藏) zàng(西藏)
盛:shèng(盛大、茂盛) chéng(盛饭)
丹纽舍夫斯基说:“教聋哑儿童学说话的传统方法,乃是儿童学语的一种障碍——把学生说话和活动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范围内,是很不够的。”语文课与生活结合起来,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生活化识字教学要求寓识字教学于认识校园、家园及周边环境中,于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于学生游戏等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一、在课堂中再现生活,实践生活
聋校低年级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认识事物以简单、直观、具体的方式为主。我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以课本为载体,观察自己的身边的桌子,椅子,简单具体直观。在学习完了生字以后,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直观演示。桌子有许多种:餐桌、学习桌、电脑桌……椅子也有许多种:藤椅、观景椅……旁边出示汉字,生字用红色突显出来,当有小朋友读出来时,便一闪一闪的,同学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读生字。学习课文特有兴趣,对于识字学习更是兴趣多多。“课堂即生活”,我把一些生活实践活动搬上讲台。低年级学生特别好动,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在教学完了生字以后,我让学生擦擦桌子、椅子,让学生做一做这些动作,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字义,更好地记字。通过表演体会,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了起来,一一进入了学生的脑海里。一动胜百读,很多字学生都可以在动一动,演一演,做一做中轻松掌握。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字,并使学生对汉字获得深刻的印象。
二、寓识字教学于各项活动中
游戏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喜爱游戏活动,对游戏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引导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认识一些字词,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识字的好办法。如:给字宝宝安家;拼音、图画与生字对号、找朋友;添笔画组词、变字小魔术。
在本课中,我共设计了三个游戏。我首先运用了给字宝宝安家的游戏:出示了相应的拼音,做成小家的动画,让同学们给小字宝宝找家,游戏中培养了学生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也锻炼了学生的拼音和字相对照正确运用的能力。第二个游戏是挂图和字、词找朋友的游戏。一个词语对应一张挂图,看谁找的又对又快。小孩子的争胜心都是很强的,他们在这样的锻炼中,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识字速度。第三个游戏是添笔画组词。本课中主要是木字旁的练习和提手旁的练习。这个练习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了本课的生字的运用,第二个目的是可以发掘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比一比谁写的字又对又快又多。这样的练习同时也教给学生了一个积累学习的习惯,在生活中多加留意,自己学习过的偏旁还可以组成什么样的字,这个字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怎么组词?生活化识字教学,既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又凸显语言文字学习的实践性等特点;既识字,又阅读,把阅读与识字有机结合;既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又引导学生走进了“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三、以课堂为阵地,旁征博引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了学校的椅子和桌子后,我们看了那么多的图片,我们用的桌椅是木质的,那么藤椅呢?是什么材质的?还有我们学校的餐桌呢?我们见到酒店的桌子和椅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东西低年级的孩子不一定能够全懂,但是说的多了孩子们都会明白的。看似这样的教育有点多余,其实都是必要的。通过这样的旁征博引,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养成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这样,聋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文字写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一、字理识字的方法
根据具体汉字的特点,字理识字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借助字形表意识字,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构造分析,还有的需要将二者相结合。
1.说明字形表意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有一些汉字的字形通过描摹指示的对象形成,这样的字可以通过字形分析识字。在字理识字中,分析字形表意的汉字通常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中”,从字形上看,竖画从“口”中间贯通,表示正中、中间的意思。
这一类汉字,往往越是早期的字形,象形意味就越明显,所以常常需要联系古文字形来了解字形的来源。比如“月”字甲骨文作像一轮弯月。“目”字甲骨文作像眼睛的形状,后来在字形演变过程中变成了竖向,变成现在的“目”字。这些汉字的字形都来源于所指示的事物的形状,但经过字形演变后,象形的程度下降,大多看不出字形来源了,通过联系古文字形,可以让学生找回字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识字。
进行字形表意的分析时常常需要借助的古文字形有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其中,甲骨文、金文的象形程度高,但是与楷书字形差距比较大,小篆的象形程度较低,但与楷书字形差距小,教学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古文字形。
2.分析汉字构造
分析汉字构造是一种更常用,也更容易被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字理识字中,进行构造分析的通常是会意字和形声字。会意字由表意的构件组成,如“歪”,不正就是歪,“不”和“正”两个构件合起来表示“歪”的意思,也组成了“歪”的字形。形声字则更为常见,如“枯”,“木”是形旁,表示和树木有关,“古”是声旁,声音和“枯”相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几千年来汉语的演化,很多形声字的声旁与形声字的读音变得不同,所以形声字声旁的读音与形声字相同或者相近,而不是完全相同。
汉字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构件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进行字理识字时,要以通行的简化楷书字形作为字理识字的依据。如在《丁丁冬冬学识字》中有“齿”字,甲骨文字形作像人的门牙,明显是象形字。然而在演化中,人们在这一象形的构件上加上“止”作为声符,字形变作则是一个形声字了。当我们分析“齿”的结构类型时,不能因为最早写作是象形字,就认为“齿”也是象形字,而应就“齿”的字形进行分析,是形声字。
3.综合运用
有的汉字需要在分析构造的基础上说明构件表意,如《秋天到》一课中有“歌”字,这是一个学生极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容易把右边的“欠”写成“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分析“歌”字的构造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形声字,“哥”是声旁,读音与“歌”相同,“欠”则是形旁。然而“欠”与“歌”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呢?这是一个象形的构件,需要联系古文字形来说明。“欠”的甲骨文字形作像一个跪坐的人形张大嘴巴的样子,小篆字形作《说文》:“欠,张口七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所以“歌”字从欠,表示的正是张大嘴巴唱歌。通过这样的字理识字,既让学生了解了字形来源,又区分了易错的偏旁,一举两得。
二、字理识字的原则
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小学阶段学生理解接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字理识字时还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1.不确切的不讲
汉字学是一门相对比较专业的学科,需要系统的学习才能建立相关的知识。如果教师本身对于某个汉字的字理把握不确切,那么就不应当传授给学生。还有的汉字的字理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这样的字也不适合讲给学生。
2.讹变后的汉字,不适合进行字理识字
汉字在演化过程中伴随着讹变,讹变指的是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误解字形或为了书写的方便而破坏原本表义结构的形变。如“桑”,甲骨文作,像桑树之形,后来人们把树枝和树干割裂来看,将三个树杈误认为是三只手,把桑写成了并由此演变为楷书的桑字。像这样经过讹变后的字形跟字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教学时不适宜采用字理识字。
3. 对于简化字进行字理分析时要慎重
这里的简化字指的是实行文字改革时颁布的简化字,与其对应的是繁体字。从字理识字的角度来看,汉字的简化有这样几种情况,接下来一一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字理识字的策略。
一是简化后汉字的形体构造与繁体字基本相同,这样的汉字不需要联系繁体字甚至古文字字形,可以直接通过简化字进行分析。如“门”,繁体作“門”,像门的形状,简化后的“门”同样像是门的形状。再如一些通过简化同类偏旁形成的简化字,如“让”“讶”等字通过简化言字旁而来,学生只要了解“讠”和语言有关,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形声字。
二是简化后的汉字形成了新的字理依据。如“种”,繁体作“種”,是形声字,“禾”为形旁,“重”为声旁。简化后,声旁简化为“中”,声音与“种”相近,“种”依然是形声字。再如“宝”,繁体作“寶”,《说文》云:“珍也。从宀从王从貝,缶声。”则“寶”是一个形声字,简化后,“宝”字从宀从玉,家中有玉就是宝,变成了一个会意字。像这样的字还有“泪”“从”“尘”“双”“云”等,它们经过简化后形成了新的字理依据,那么在识字时应该按照简化后的字形进行分析。
以上这两类汉字虽然经过了简化,但是依然可以进行字理分析。有些简化字则丧失了字理依据,不适合进行字理分析,如:“鸡”,繁体的“鸡”写作“雞”或“鷄”,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奚”是声旁,右边的“隹”或“鳥”是形旁。简化的“鸡”字从“鸡”而来,“鳥”简化为“鸟”,仍可表义,但是声旁“奚”简化为“又”,和“鸡”的声音毫不相关,所以“鸡”已经不再是形声字了。在教学这样的汉字时,可以告诉学生“鸡”字右边“鸟”表义,但是如果引入繁体字讲解“奚”表音,再与简化后的“又”建立联系,反而增加学生识字的负担。还有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的字需要教师在讲解时格外注意。
4. 汉字本义与使用义差异大的不适宜采用字理识字
【生字教学的反思】推荐阅读:
《日月明》的生字教学设计01-04
一年级生字教学初探07-23
小学低年级生字教学11-12
狼牙山五壮士生字教学09-27
九年级生字词06-05
语文生字复习课12-14
六年级生字词语复习06-16
生字小学一年级语文07-15
语文二年级下册生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