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茶艺解说词(精选9篇)
尊敬的各位教官,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为大家表演普洱茶茶艺。左边这组同学将为大家展示普洱生茶的冲泡,右边这组织同学为大家展示的是普洱熟茶的冲泡。
第1道:孔雀开屏—孔雀开屏是孔雀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大家展示本次茶艺表演的茶具。
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茶盘、茶道组、随手泡、茶洗、茶滤、赏茶荷、茶巾。
第2道:鉴赏干茶—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她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洒水渥堆快速后发酵等多种工艺制作而成。现在,我们为大家展示的第一款普洱茶是生茶,它茶性寒凉,清香持久。
第二款普洱茶是熟茶,她面庞红褐,陈香诱人,茶性温和,具有温胃、养胃等多种保健功效。
第3道:温杯洁具—茶是至清至洁之物,用洁净的茶具来冲泡,是为了保持茶性的自然与真实,也是对客人的尊敬。温杯洁具还可以提高壶身温度,以免壶身温度过低而影响茶汤质量。选用紫砂壶来冲泡,是因为紫砂壶质地坚硬而透气性好,能孕育茶香,提升茶汤滋味。
第4道:投茶—将茶叶缓缓拨入紫砂壶,投茶量为紫砂壶的三分之一为宜,也可根据客人的爱好而定。
第5道:洗茶—玉泉高至,洗净世间凡尘。普洱茶在多年的陈化过程中,沾染了许多的灰尘,所以在冲泡前要进行快速洗茶,去除茶中的异味和粉尘,浸润茶叶,起到醒茶的作用。洗茶的茶汤是不能喝的,应及时倒掉,否则会影响茶汤的滋味。洗茶水一出,马上揭盖闻香,茶香一出,洗茶程序结束,切不可一洗再洗。
第6道:冲泡—冲泡又称行云流水,即要用新鲜洁净的软水来冲泡茶叶,采用悬壶高冲,将水注入紫砂壶中。冲泡普洱茶的水温要求达到95℃以上,用高温才能激发茶性,提炼茶香。
第7道:孕育茶香—有人说:人生有许多风景,最美的无过在风中的等待,品茶的过程也是相似的道理,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难以
显示,太久则会熟汤失味。普洱茶第一泡茶的浸泡时间以30-50秒为宜,以后每泡时间增加15秒左右。
第8道:出汤赏色—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这样使茶汤更均匀。普洱茶生茶茶汤金黄剔透,清香持久;普洱熟茶茶汤似红酒般红浓透亮,美如琥珀。
第9道:分茶入杯—俗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每一杯茶只倒七分满,留下三分茶情,斟茶时每杯要浓淡一致,多少均等。
第10道:敬茶—齐眉案举,敬献香茗。今天我们将用这一杯香茗敬奉给各位教官,感谢教官为我们付出的辛苦。
第11道:品啜甘露—品饮普洱茶,要做到一看、二闻、三品尝。我们先用“三龙护鼎”的手势端起茶汤,先观其迷人的茶汤,再闻其生茶的清香和熟茶的陈香,最后分三小口品尝茶汤的醇厚回甘。“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正所谓“三口方知其味,三番才能动心”。
第12道:收具—将用过的茶具清洗干净,摆放整齐。
关键词:普洱茶,茶艺,发展
普洱茶长期归入黑茶类,从品质和加工工艺的特异性都有很大的争议,悬而难定的类型归属也致使普洱茶茶艺的发展较为落后。在普洱茶经济曲折发展中,很有必要创新普洱茶茶艺,独树一帜,以人文社会文化和灵活、吸引力强而易接受和推广的载体方式普及普洱茶文化,扩大普洱茶的综合影响力,促进普洱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1 当前普洱茶茶艺的基本情况
因为普洱茶的特殊性,特别是封建历史和经济的制约,普洱茶作为一支品质特异的特种茶叶走入茶叶的大家庭并广为人知地推向世界,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贡茶入宫、大宗茶边销或归结在黑茶及紧压茶中被世人所认知和消费,这严重地制约了独立的普洱茶茶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当前的普洱茶茶艺基本以其它茶类的茶艺为基础,重在介绍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和品饮上,在茶艺创新和普洱茶文化的高度融合和特色展现上还不常见,未见诸如潮汕工夫、龙井茶艺等极具品牌特色而广为人知的普洱茶茶艺。
2 普洱茶茶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普洱茶茶艺表演中,比较明显而不利于表现普洱茶审美、环境、技艺之美的茶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2.1 服饰应用不当
普洱茶独特的品质比较适宜深而不暗、淡而不素的服饰,给人以暖而沉稳的感觉,亮丽或鲜艳的服饰在很多普洱茶茶艺表演和竞赛中与普洱茶茶艺主题和展示内涵显得格格不入,很不匹配。
2.2 器具搭配不合理
普洱茶是后发酵的茶,色泽棕色或褐色、汤色红艳或红浓为主,陈香显著。但在很多普洱茶茶艺或茶事中,不乏有单纯追求器具的精美者,器具材质和颜色并未充分考虑同普洱茶的品质相彰相显,以实现茶、器皆美,和艺一体。为此,利于提高温度充分发挥普洱茶的滋味和香气的紫砂壶和盖碗作为主泡器具、能够彰显汤色的通透,玻璃茶海和品茗杯或内壁白色的品茗杯当是首选,其它材质的器具及色调都不足以发扬普洱茶的品质特点。著名的清代文人茶艺代表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 !”足见当时品茶对于紫砂茶具的偏爱。紫砂壶蕴茶香而不散水味等特点恰恰有利于普洱茶品质的发挥。当然,茶壶一定要用正宗紫砂泥料制成的紫砂壶,摒弃追求色彩及壶型美观而添加化学原料的壶,冲泡普洱茶宜选用容量稍大、口盖略宽的[2]。茶量可根据个人对滋味浓淡的喜好和茶叶本身的属性进行调剂,对于不熟悉的茶品可以先投少量试茶后做适配性的调整,以获取适宜的普洱茶香味。
2.3 表演程序追求过杂
茶艺的基本内容是展示冲泡茶和品饮茶的艺术,程序简明即可,能够完整准确表达所用何茶、品质如何、怎么冲泡、何以品饮即可,茶艺表现或欲展示的精神文化,更多的是引领、激发和触动受众去悟茶参道。一味追求增加表演的内容而累加程序,势必是画蛇添足、繁缛无趣或喧宾夺主的。
3 普洱茶艺发展的思路
结合普洱茶茶艺的现状,创新普洱茶茶艺是适应茶艺发展和茶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创作:
3.1 充分同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相结合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方式的核心体现,以茶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婚丧节日的主题活动、宗教仪式,以及茶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凡此种种,都集结了儒家的道德、禅宗的实用智慧和道家的修为,体现着中华民族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崇尚平和、宁静、简朴等高尚品质。普洱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发掘整理历史故事,将民间传说故事及史考名人轶事整理编辑出来,创编独具历史人文故事、带有传奇色彩、耐人寻味的茶艺,借茶艺推介茶文化,以茶的人文文化丰富茶艺内容并提升茶艺的文化品位[3]。
3.2 充分同原生态的地方民族文化相结合
茶艺通过展示和表演传达茶文化,单纯的冲泡技艺和品饮方法很容易传播给受众,但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形式单一则很难吸引人[4]。为此,为普洱茶注入新鲜激情与活力的因素首当其冲就是普洱茶产区的地方民族文化,诸如少数民族的服饰、歌舞、民俗民风等都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独特性,乃至以可以同旅游业紧密地结合成普洱茶的旅游文化,形成多姿多彩、更加魅力迷人的普洱茶茶艺,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特异茶文化印记和品牌深刻而长久地流传着。
不同的喝茶方式可以折射出对茶的不同体验和文化修养与认同感的千差万别,可以大缸泡茶,牛饮满足解渴的需要;三五知己随意而坐,细啜闲聊享受美好的生活;可以抚琴听曲,慢斟细品,陶醉于诗情画意中;更可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追求别样极致的享受。譬如藏族同胞饮用酥油茶,在藏历新年和正月里的大型茶事活动,百姓会向寺院施茶、做法事向僧侣们敬茶,遵循一定的规矩,庄重而虔诚,体现了极强的神圣性。酥油茶在婚礼、丧事、迎来送往等日常生活中也被推广应用,以表达人际间的和善友好和祝福。然而,西藏的穷苦百姓传统饮用清茶,追求纯朴、天然和勤俭的精神内涵,没有繁杂的程序和礼仪,也没有奢华的器具和装饰,却极为朴实地实践着“精行俭德”的茶道修养思想。同样,藏族的甜茶则可以集在一起,毫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闲散地娱乐,享受休闲美好的时光。[5]
3.3 充分同科学性的保健习俗文化相结合
普洱茶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普洱茶经济现象,从“疯狂的普洱茶”到普洱茶的“泡沫经济”,留给一些企业和从业人员无比惨痛的创伤,带给消费者的是彷徨和迷茫,在普洱茶企业竞争和商家别出心裁的炒作之外,回归理性就是要注重普洱茶文化的引领,尤其是科学的、保健的、民众生活习俗的普洱茶文化推广和宣传。如此,“远年”、“跨世纪”、“不知年”并非是追求“越陈越香”的标榜,喝“古董”也不该是提倡和推崇的行为,“洗茶”自然是对正常清洁化生产普洱茶的诋毁,所谓某山某岭特产更不当是唯我独尊的“普洱茶皇帝”。以普洱茶茶艺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正确的收藏方法,根据滋味和香气的喜好购买和饮用,科学地品饮并形成各自的生活习俗,健康地享受普洱茶,才是普洱茶发展的稳健之举,也是普洱茶茶艺合理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之路。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陈韵,滋味醇厚、回甘、陈醇、陈香等,冲泡中要尽量通过茶艺技能进行调节,摒除涩、粗、苦、陈味、杂味、辛味、仓味霉味、水闷味等。在滋味和香气的交流和推介中,还经常见到樟香、桂香、枣香、荷香及其相应滋味的表述,这些物喻比拟会因人因境而别,所谓同茶异味实属正常。但好的普洱茶给人的味觉感受是一致的,都有顺滑、舒爽、味醇香宜的适口感,而绝非苦、涩、酸、麻、嗝、呛等。提升和发扬美好的普洱茶品质也正是普洱茶茶艺和茶艺师共同的追求。
3.4 充分同多元性的文艺形式相结合
普洱茶茶艺不能只停留在冲泡和品饮的单一形式上,可以同歌曲、相声、小品、戏剧、电影等多种文艺形式进行嫁接融合, 云南省普洱市民族歌舞团演艺中心2011年11月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天下普洱》就无愧是佤族和拉祜族经典民族史诗同普洱茶的完美组合,让观众感受了民族的魅力和普洱茶的神奇。在精神追求的品味中添加多样的文艺特色,不断丰富普洱茶茶艺的表现形式,提升表现力,彰显吸引力,更加广泛地迎合并满足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俗和文化需求的人群。
3.5 充分同普洱茶的产业发展相结合
普洱茶的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文化经济的时代,单纯的产品竞争已经不能较大程度地占有市场和广大消费者,产品的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植入是普洱茶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普洱茶茶艺作为外在显性的文化,能够承载丰富的普洱茶文化信息,并灵活、及时而易以接受地传播给社会大众。如大益集团2011年举办“茶之韵”首届中国茶艺术创意设计大赛,倡导创意茶艺的设计。以茶具为主题的设计,主要突出泡茶、品茶的茶杯、茶壶、茶盏、茶碟等饮用茶具,在造型的新颖性、美观和实用性,以及选材等方面表现中国茶道精神;以茶品为主题的设计重在茶叶包装材料的纸木藤陶金属等的安全实用、存储功能及工艺样式等;以龙年生肖及禅茶主题设计推介大益集团茶叶产品和品牌等,既彰显特色,又主题鲜明。这些茶的艺术创意作品融进普洱茶的茶艺中,则是动静结合的普洱茶文化精华,对于企业发展必然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同时,企业的发展和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孕育出更加强大的普洱茶茶艺。因此,普洱茶茶艺的创新和发展同普洱茶产业发展相结合,是相辅相成的。
4 结论
泡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真正泡好一杯绿茶,还真要有一番工夫才行。绿茶冲泡的基本要义是要有“四好”,即好茶、好水、好器、好心情。
下面的绿茶茶艺共分九道程序。第一道:烫杯——玉骨冰肌候佳茗
冲泡绿茶,我们选用的是透明的玻璃杯,在泡茶之前,要先将泡茶器具烫洗一遍。
第二道:备水——活水还需活火烹
茶艺上讲,泡茶之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第三道:赏茶——嫩叶香茶喜迎客
你看茶荷中的茶叶纤柔而又韵致风华、隐翠又绿意恒情,宛如神话中的仙女,给人如梦如幻的美妙感觉。
第四道:投茶——随风飘落玉杯里
冲泡好的绿茶宜选用中投法,先向杯中注入约1/3容量的开水,再将茶叶轻置于杯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五道:润茶——和风细雨润无声
润茶时,手轻摇茶杯,促使茶芽浸润吸水舒展,以便泡茶时茶质快速而充分溶入水中。茶芽经过温润后,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第六道:冲泡——高山流水遇知音
润茶约一分钟后,再将热水注入杯中至七成满。泡茶注水,悬壶高冲,恰似高山流水,好茶感遇知音。
第七道:敬茶——香茗一杯情意长 将冲泡好的香茶一一敬献给客人。
第八道:品茶——沁人心脾回味足
轻捧茶杯,茶香扑鼻,浓郁持久,再细细品啜,滋味又爽又浓,茶之韵味自在其间。
第九道:谢茶——芙蓉国里出新篇
醉翁之意不在酒,品茶之韵不在茶,茶中有道,品茶悟道,请各位慢慢细品。
乌龙茶艺
第一步:丝竹和鸣
准备茶具、演奏音乐、等待嘉宾。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第二步:恭迎嘉宾
置杯就定位。学茶艺的目的在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第三步:临泉松风
水沸。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第四步:孟臣温暖
温壸。先温壸,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明朝工艺大师惠孟臣制有孟臣壶,乃工夫茶四宝之一。
第五步:精品鉴赏
赏茶。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宫
茶置壶中。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七步:润泽香茗
温润泡。先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第八步:荷塘飘香
温润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
第九步:旋律高雅
泡茶时两手的动作以向内画圈为原则,如音乐的旋律,画出高雅的弧线,表现有韵律的动感。
第十步:沐淋瓯杯
温杯。主人将茶海中的温润泡茶水,平均倒入闻香杯中,再将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然后以右手将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盂中。
第十一步:茶熟香温
斟茶。茶先斟入茶海中,使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第十二步:茶海慈航
分茶入杯。主人将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中。主人斟茶时无富贵贫贱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满,斟的是同一把壶中泡出同浓淡的茶汤,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第十三步:敬奉佳茗
将冲泡好的香茗再敬奉给各位客人。
第十四步:热汤过桥
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斟入品茗杯。
第十五步:幽谷芬芳
闻香。高口的闻香杯底,如同开满百花的幽谷,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散发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第十六步:杯里观色
观赏汤色。好茶的茶汤清澈明亮,从翠绿、蜜绿到金黄,令人观之赏心悦目。
第十七步:听味品趣
品茶,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用心体会茶的美。
第十八步:和敬清寂
静坐回味,品趣无穷。相聚品茶,是缘份,也是福份,以茶结缘,以福相托,清心、诚意,在和平、宁静的氛围中,进入无忧的禅境。
花茶茶艺
第一步:丝竹和鸣
准备茶具、演奏音乐、等待嘉宾。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第二步:恭迎嘉宾
置杯就定位。学茶艺的目的在于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第三步:临泉松风
水沸。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第四步:温杯烫盏
盖碗是一组三件式的茶器,组成包括碗盖、茶碗和碗托三部分。花茶冲泡需特别留意勿使香气散失,冲水后要马上加盖,所以我们选择用盖碗冲泡花茶。
第五步:精品鉴赏
赏茶。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宫
将茶叶投入茶碗中。茶叶用量需斟酌盖碗的大小,每碗约放2至3克。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七步:旋律高雅
冲水。冲泡水温约85℃左右,向茶碗中冲水至七、八分满时,随即加盖,不使香气散失。沏泡花茶时,以维护香气和显示茶胚的特质美为原则。
第八步:敬奉佳茗
将盖碗双手捧起,面带微笑地奉给宾客,示意用茶。奉茶礼节,应长幼有序,由长而幼,依序进行。
第九步:喜闻幽香
右手将碗托端起交与左手,右手揭碗盖,旋转闻香。花茶的品饮特别注重闻香、品味。
第十步:听味品趣
右手持碗盖,将汤面浮茶轻轻拔去,将盖碗端至口处,以碗盖半掩茶碗。品饮花茶讲究轻柔静美,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用心听会茶之美。
第十一步:廉美和敬
静坐回味,品趣无穷。茶的真味,花的清芬,将人带入愉悦无忧的禅境。
红茶茶艺解说词
红茶,在六大茶类中,发酵最重,浓度最高,包容性最强。祁门红茶产于中国安徽省祁门县,清光绪年间开始仿照闽红试制生产。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宝光”初现
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请来宾欣赏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红茶。
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王子”入宫
祁门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用茶匙将或赏茶荷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
细水长流
冲泡祁门红茶的水温要在90摄氏度左右,细水长流可以让茶叶在水中充分浸润,更有利于其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分杯敬客
将壶中之茶注入公道杯中,再均匀的分入各个品茗杯中。
喜闻幽香
祁门红茶其香浓郁高长,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蜜糖香。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
观赏汤色
祁门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品味鲜爽
祁门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三品得趣
祁门红茶通常可冲泡多次,每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收杯谢客
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事业红红火火,生活幸福美满。
君山银针解说词
帝子萧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地处江南水乡的君山,有着宜茶的环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就产于这里。
一、银针出山
君山银针需在每年的清明前后5天左右,采摘单一茶芽,经8道工序,历时72小时精制而成,每公斤君山银针大概需要5万个左右的茶芽。
二、银盘献瑞
看茶如观景,鉴茶如赏玉,各位茶友请欣赏:君山银针芽头壮实,紧结挺直,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
三、金玉满堂
将4至5克君山银针投入每个水晶玻璃杯中,金黄闪亮的茶芽徐徐降落杯底,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恰似洞庭湖中君山小岛的72座山峰,也寓意着各位茶友家庭幸福,生活甜美,金玉满堂。
四、凤凰三点头
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将水冲至七分满。
五、列队迎宾
茶芽整齐排列,悬浮水面,表示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茶友的到来。
六、仙女下凡
茶芽吸水,缓缓降落,恰似天女散花,又似天降伞兵。七、三起三落
茶芽沉入杯底,瞬间变化,忽升忽降,“三起三落”,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不多,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正是 “未饮清香涎欲滴,三浮三落见奇葩”。
八、春笋出土
这是银针最有观赏价值的一道景观,也是最后考验的一个阶段,茶芽竖立杯底,如雨后春笋。
九、敬奉佳茗
茶道即人道。观银针时上时下,品银针先苦后甜,倍感屈子情怀之难能,感叹范公境界之可贵,真可谓上下求索得福地,先忧后乐有洞天。
《盛世和谐·红与黑》
――茯砖茶茶艺表演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请欣赏我们为您带来的茯砖茶茶艺表演《盛世和谐·红与黑》。
“江南自古多佳境,潇湘处处溢茶香;问君能有几回醉,清茶一盏奉知己”。益阳茶业有着辉煌的历史,益阳是中国黑茶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南方“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享有“中国黑茶之乡”的美誉。益阳茯砖茶则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至今仍流传着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如今,在祖国大陆,在港澳台,在东南亚,有着悠远历史的茯茶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用“盛世和谐·红与黑”作为这一场茶艺主题。“红”是中国的红,象征着兴旺,昌盛,和谐;“黑”是健康的黑,寓意神秘、庄重、信任。选用产自醴陵的中国红瓷茶具来冲泡益阳茯砖茶,更能烘托出湖南的兴旺昌盛,文明和谐,茶香四溢的魅力;湖南的红瓷与黑茶文明世界,世界闻名。请欣赏仙女般的茶艺师给我们带来的茶艺表演: 第一道:琴瑟声声青烟起(点香净手)
茶需静品,香可通灵,点一柱香,使心平静下来,以营造空灵虚静、祥和安定的气氛。空气中音乐回荡,似从天边滑落,此时,茶艺师将纤纤玉指放入水中,使其更加洁净。第二道:白云红霞展新姿(展具涤器)
红瓷承载着吉祥、尊贵、自古就成为皇室追求的珍品。以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享誉世界,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是收藏与赠友的珍品。第三道:锦衣御却金花笑(鉴赏干茶)
切开茯砖,中间有金黄色的星星点点,如同散落的沙金,故称为“金花”,它是茯茶中的一种曲霉类菌体,叫做“冠突散囊菌”,这种“金花”,只有灵芝里面有,具有神奇的医药功效,极有益于人体健康。“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第四道:千山入壶万水归(投茶醒茶)
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加上山高林茂,生态环境优越,培育出了纯天然无污染的茯砖茶,她采雨露之空灵,蕴翡翠之秀色,成就了超然卓越的品质:她色泽油润,金花满披,恰似一位幽居山谷的佳人,她踩着秋的韵律, 带着秋天里的喜悦,穿过山色空蒙,行山涉水而来,那金子般的色泽在倾诉着秋的收获,那紧结油润、金花满披的芽叶谱写了湖南茶人的深情厚意。第五道:泉声叠荡满空谷(冲茶摇香)
当水直泄而下,宛若空谷幽鸣,其声高亢激扬,而茶在水的冲击下优雅从容地舞动,在起伏动荡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水则渐渐由苍白单调变成了秋意盎然,似岳麓书院的枫叶,又似洞庭湖的湖水,此景此情,如诗、似画,勾画出一幅秋满人间的山水画。第六道:腾云驾雾还香魂(提壶出汤)
魂牵梦绕的湖南茯茶呦,在沉睡了大半个世纪后,因有了这山涧之水热情的浸润与温存,滋润与抚慰,她才得以重生,迫不及待地,就像一位远从天边来的仙女,腾云驾雾来到了人间,再次的重生让她容光焕发,光芒四射,绚丽多姿······ 第七道:天降甘霖满人间(循杯斟茶)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的活动及其分泌的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和促消化等功能,长期饮用茯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体重、体形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并可显著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第八道:清友杯杯奉知己(敬茶奉茶)
以茶待客,礼为先,长幼有序,敬茶表情。现在将冲泡好的茯茶敬奉给各位嘉宾,用这一杯清茶,迎接远方的朋友!借这一杯清茶,表达湖南人们纯朴的情意,愿她能成为您一生的清友,为您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第九道:荷香陈韵美如梦(目品鼻品)
此时,杯中茶汤红黄明亮,陈香悠长,轻饮一口,细细品味。太和之气,弥沦齿颊。微苦而后甘甜的滋味令人深省:生命虽弱却自强不息;生命虽短但唯求奉献。人生如茶,淡而有味,人生如茶,苦后回甘!
在淡淡的茶香中,人性得到净化;在隽永的茶味里,生命的真谛豁然开朗;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充满着清淡、静雅的意趣。临风一啜心自省,湖南黑茶回味长。第十道:天地人和盛世来(品茶得道)
(加入情景舞)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客来奉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就由黄端杰、胡银鹤、汪桂丽为我们带来观音韵——家梦圆。
孔雀开屏仙姿舞,焚香通灵静品茶
第一道:茶具介绍展风采,家族和美显神通
茶道六君子:
1.茶针:以疏通壶口,畅通水流;家有隔阂多沟通,顺畅美满开门红。2.茶漏:增大壶口面积,投茶防止茶叶外漏;家兴多因财源广,持家全凭节俭多。
3.茶则:即规则,用来量取干茶;自古传家以方圆,规矩合宜老少安。4.茶匙:用来拔取茶叶;引路叶嘉赖我功,家事出入放轻松。
5.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闻香品茗同拾取,和顺美满共操持。茶 盒:用来鉴赏茶叶;赏茶鉴叶观香茗,持家育人有容心。
杯 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家业有成多托举,你帮我助共奋进。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器是茶父担责任,水为茶母共养家。公道杯:均匀茶汤鉴赏汤色;家若和美无贵贱,淡浓一致心相依。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气色氤氲聚才香,老少合欢圆更美。品茗杯:用来品茶;壶有仙茗三口品,家生温暖夕夕多。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茶好皆因无尘杂,家顺多赖滤凡心。茶 巾:用来擦拭外溢的积水;家似明镜台,勤拭去尘埃。随手泡:用于取水冲茶;沸腾之水随手来,和谐欢愉家梦圆。
第二道:仙姿初展露芳容,家有喜事庆新生(助泡举茶大家赏茶)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铁观音,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外形卷曲,肥壮圆结,色润香郁,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第三道:孟臣沐霖凡尘去,纯雅礼和家业兴
孟臣是明代人,他制作的紫砂壶令后人叹为观止。所以后人将名贵的紫砂壶称孟臣壶。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涤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澡雪茶人的灵魂。此道也称热壶烫杯,即用开水将壶杯烫洗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清洁茶具祛除异味,还可以提高壶的温度,由于铁观音茶性刚烈,泡茶用水宜软,我们所采用的是净化纯水。冲泡铁观音需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才能使茶叶的色香味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第四道:乌龙入宫仙香诱,家事生活淡浓依
将茶叶从茶荷拨入茶壶,我们称为乌龙入宫。茶叶的用量应视其性质而定,过多则味苦,过少淡而无味,一般以投入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佳。
第五道: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庸持家业自平
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达到洗茶温润的目的。冲茶水流不急不慢,合乎中庸治家之道。
第六道:蛟龙入海主龙宫,家事开头益从容
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大家看,茶水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
第七道:春风拂面洗仙颜,温润家事内外功。“重洗仙颜”是第二次冲泡。这次冲水需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称之为春风拂面,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八道:母子相哺玉液生,重注甘露滋家园。
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好似母子相哺;紫砂壶中的水倒净后,乘着壶温再冲水,称之为重注甘露。雅安地震,让我们再次看到很多伟大的母亲以身保护孩子,展现母子相哺的感人情景,借此道茶向天地祈福,希望能再注甘露、少些灾难滋润我们的家园。
第九道:祥龙行雨情无私,凤凰点头爱无疆
祥龙行雨就是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凤凰点头即是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在雅安地震自然灾害面前很多人痛失家园,茶桌上闻香杯和品茗杯连成了一条通往家的道路,也以此祝大家都能家、梦、圆。第十道:龙凤呈祥夫妻合,鲤鱼翻身事事兴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两杯相合,称为龙凤呈祥,又叫夫妻和合。预含着家庭幸福美满之意。鲤鱼翻身,即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第十一道:敬奉香茗待客尝,小家莲理大家心
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铁观音品饮需要“五官并用,六根共识”。鉴赏汤色、喜闻高香、品啜甘露,呷上几口缓缓品啜,您会觉得味道甘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第十二道:耳边听涛叮咚响,喜闻高香家味醇
将对杯置于耳侧轻轻的旋出闻香杯,我们可以欣赏到耳边的叮咚水声。铁观音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双手拢杯闻香,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馥郁宜人。
第十三道:品啜玉露口留香,收杯谢客家事长。
吸茶入口,在口里回旋涤荡品味铁观音给我们的幽兰之香!茶人讲究一口尝,二口回,三口品;徐徐下咽、细细品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茶人们都说一茶一会,每次茶会都是缘分,愿铁观音的香韵永驻您的心田,谢谢大家的观赏。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光临七子茶庄。我是茶艺师**很高兴有缘为大家泡茶。中国是茶的故乡,来客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是我国云南特有的茶类。它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琢,贮藏了时间的能量,具有独特的陈香陈韵。
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七子茶庄的结缘普洱,我们七子人愿借这款茶广结天下有缘人。首先为大家介绍茶具。随手泡:用于加热水温
因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则茶亦十分,故我们选用的是优质矿泉水。
茶盘又称茶船:上为盘,下为舱,盘是用来呈放闻品杯组以及紫砂壶等泡茶用具,舱则用来呈放废水。紫砂壶又称孟臣壶:惠孟臣是明代天启年代的制壶大师,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烧制上好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因其透气性好,保温效果好,是泡制普洱茶的上好用具。公道杯又称茶海:用来均匀茶汤。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闻香杯:高的是闻香杯,因其造型独特,拢香效果好,用来闻取茶叶的香气,矮的是品茗杯,用来品茶及鉴赏汤色。
杯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
茶巾:用来保持整个茶式过程中的清洁。
茶道组:外为茶筒,茶针用来疏通壶嘴,茶漏用来扩大壶口面积,防止干茶外漏,茶则用来量取茶叶,茶匙用来拨茶入壶,茶夹用来夹洗闻品杯组。佳茗共赏:苏东坡曾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请欣赏茶叶的外形及闻取茶叶的干香。孟臣尽心 高山流水 普洱入宫 芳草回春
分承香露:因此泡茶只有茶之香气并无茶之真味,故用来烫杯起到高温洁具的作用。悬壶高冲:冲茶讲究高冲低斟,高冲水让茶叶随浪翻滚,使茶内的各种物质外溶于水。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浮于表面的泡沫以示清洁。涤尽凡尘
内外养身:给壶身加温,使壶内外温度一致,使茶香充分散发。
若琛听泉:若琛是古代的制杯大师,他善于制作大小如胡桃样的品茗杯,故后人将此类小杯称为若琛杯。游山玩水
关公巡城:中国有名俗话: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我们将这份真挚的情意和淡淡的茶香送给在坐的每一位,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韩信点兵:壶内最后几滴茶汁乃精华部分,均匀地滴到各杯中,以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敬奉香茗
(手势:请品茶)
(接下来是一个需要大家跟我一起做的闻香和品茗的过程)乾坤旋转 高屋建瓴
斗转星移(大家可以试着做,觉得有难度的话我可以帮大家做)
我们将闻香杯轻轻提起,沿品茗杯口绕一圈以收拢茶香,雅称花好月圆。
再用手轻轻搓揉闻香杯,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鼻而来,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云南的山与水。这样还可以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龙护鼎:我们用食指母指夹杯身,中指托杯底,女士可以翘起兰花指(后两指)以示优雅。男士则收起后两指以示稳重。
口嗓甘霖:中国的“品”字由三口组成,一口为尝,二口为回,三口方为品,茶汤入口后,使其在舌根处,齿缝间稍作停留再慢慢咽下,这时您便能体味到茶的六种真味即:酸甜苦涩甘香。自有公道
一、巧布器皿
1.茶道组:茶匙,用于量取茶叶;茶夹,用于洗杯洁具;茶拨,用于把茶叶导入壶中;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使出水通畅;茶漏,放置茶壶上,避免投茶时茶叶外漏。
2.茶样罐:用于盛装茶叶;
3.赏茶荷:控制投茶量的器皿,观看干茶样和掷茶分样用;
4.茶巾:用于擦洗抹拭茶具、抹干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玻璃杯: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和碧绿的汤色;
6.水盂:用于盛装废弃水、茶渣等;
7.提梁壶:烧水器皿。
二、叶嘉酬宾
请大家鉴赏干茶的外观形状:碧螺春外观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
三、冰心去凡尘(洗杯)
茶,至清至洁,是天函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是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烫洗一遍洁净的玻璃杯,做到冰清玉洁,一尘不染,以表示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四、清宫迎佳人(投茶)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导把茶叶拨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五、甘露润莲心(润茶)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六、凤凰行礼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提梁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想客人点头致意。
七、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八、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各位一生平安。
九、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的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清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荡,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趣味。
十、会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位,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一样,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幽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十一、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醇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可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必须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见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十二、谢客
品茶有三乐,独品得神、对饮得趣、众品得慧。在品了头道茶之后,请嘉宾自斟自饮,来感受修身养性,品位人生的无穷乐趣。
备注:类似,但不一定是祁门红茶这个品种。
祁门红茶产于中国安徽省祁门县,清光绪年间开始仿照闽红试制生产。最终因其内质优异,与闽红、宁红齐名,国外也有将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
(一)“宝光”初现;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红茶。
(二)温热壶盏;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四)“王子”入宫;用茶匙将茶荷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
(五)悬壶高冲;这是冲泡祁门红茶的关键。冲泡祁门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而高冲可以让祁门红茶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六)分杯敬客;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七)喜闻幽香;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浓郁高长,又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
(八)观赏汤色;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九)品味鲜爽;闻香观色后即可缓啜品饮。祁门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与红碎茶浓强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十)再赏余韵;一泡之后,可再冲泡第二泡茶。
(十一)三品得趣;祁门红茶通常可冲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十二)收杯谢客;祁门红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调饮。祁门红茶同样适于调饮。然清饮更难领略祁门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十一)三品得趣;祁门红茶通常可冲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1、点香——焚香静心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生静气。“焚香静心”即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静气和的目的。
2、赏茶——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赏茶——开启茶样罐,端于客人前,双手奉上,稍欠身,供客人观赏闻香)
3、赏泉——再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举世闻名的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最好用虎跑泉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下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冽的佳泉。
4、洗杯——洗涤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洗涤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冲泡高档龙井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5、凉汤——玉壶太和
龙井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在冲泡高级龙井茶时,只宜用80℃左右的开水。“玉壶太和”即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
6、投茶——清宫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茶与水的比例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并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现将茶叶从茶罐中轻轻取出,每杯用茶2-3克。置茶要心态平静,茶叶勿掉在杯外。敬茶惜茶,是茶人应有的修养。
(投茶——将原先倒置的茶杯翻转,使其口沿向上,一字摆开。然后,将茶罐打开,用茶匙将所需茶叶拨入茶荷,并将茶叶一一拨入茶杯中待泡)
7、润茶——润莲心
好的龙井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润心莲即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入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
(浸润泡——向杯中倾入适当温度的开水,用水量为杯容量的1/4至1/5。放下水壶,提杯向逆时方向转动数圈,目的在于使茶浸润,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质浸出。时间掌握在1分钟以内。)
8、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泡龙井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们三点头致意。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冲泡——提壶冲水入杯,通常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泡,水至茶杯总容量的七成满为止,这种冲泡方法叫下投法。但对一些外形紧结重实的细嫩名优绿茶,诸如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等可采用上投法冲泡。即杯中先冲上七分满的水,再取茶投入,茶叶就会徐徐下沉,逐渐舒展。)
9、奉茶——观音捧玉瓶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茶人所遵从的茶训。将精心泡制的清茶与新朋老友共赏,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大自然赐予的绿色精灵。
佛教故事传说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除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沏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奉茶——要面带微笑,双手欠身奉茶。茶杯摆放的位置,以方便客人取饮为原则。茶放好后,应向客人伸手掌示意,说声“请品茶!”)
10、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龙井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二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茶芽称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为“眉”。在品龙井茶之前,先观察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11、闻茶——辩香识茶韵
品龙井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龙井茶与花茶和乌龙茶不同,它的香气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得到龙井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龙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一旗一枪,交错相映,上下沉浮。通常采摘茶叶时,只采嫩芽称“莲心”;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则称为“旗枪”;一芽两叶,叶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称“雀舌”。闻其香,则是香气清新醇厚,无浓冽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12、品茶——淡中品至味
龙井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龙井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龙井茶大多冲泡三次,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因此当客人杯中茶水见少时,要及时添注热水。龙井茶初品时会感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云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品尝龙井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透过玻璃杯看着上下沉浮的茶叶,看着青绿的清汤,娇嫩的茶芽,龙井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13、谢茶——有缘再聚 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置身于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寰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即两个知心的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众人相聚品茶,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之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亲自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今天我们在此共饮清茶也是一种缘分,“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愿有缘再次相聚,谢谢大家。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一)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叫***,是***的茶艺师,很高兴为大家献上一道浪漫音乐红茶茶艺—碧血丹心,在这道茶艺中我们借助祁门红茶、相思梅和小蜜枣来讲述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第一道:洗净凡尘(洗杯)
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无悔的赤诚,爱是纯洁无瑕心灵的碰撞,在冲泡前,我们要特别细心地洗净每一件茶具,使它们像相爱的心一样一尘不染。第二道:喜遇知音(赏茶)
相传祝英台是一位好学不倦的女子,她摆脱了封建风俗的偏见和家庭的束缚;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求学,在途中与梁山泊相遇并一见如故,义结金兰,就好比茶人看到了好茶一样,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曾风靡世界,在国际上被称为“灵魂之饮”的安徽祁门红茶,请各位嘉宾仔细观赏。第三道:十八相送(投茶)
十八相送讲的是梁祝分别时,十八里长亭祝英台送了梁山伯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恰似茶人投茶时的心情。第四道:相思血泪(洗茶)
洗茶倾出的茶汤红亮艳丽,像是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相思血泪,点点滴滴在倾述着古老而缠绵的爱情故事,点点滴滴打动着我们的心。第五道:楼台相会(投梅)
把两颗相思梅放入玻璃壶中与茶合泡,好比梁祝在楼台相会,俩人心相印,情相融。
第六道:红豆送喜(投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我们用小蜜枣代表红豆,把蜜枣分到各个杯中,送上我们的祝福,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所有的家庭美满、和睦、幸福!第七道:英灵化蝶(出汤)
红茶:http://hongsui.biz
祁门红茶: http://shop.hongsui.biz/category-10-b0.html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梁祝有情化茶水,洒向人间都是爱。第八道:情满人间(奉茶)
我们将冲泡好的“碧血丹心”敬奉给大家,梁祝虽千苦,真情留人间,这杯茶是酸酸的,甜甜的,甜甜的,酸酸的,希望各位来宾都能从这杯“碧血丹心”中品悟出妙不可言的爱情故事。
浪漫音乐红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红茶:http://hongsui.biz
【普洱茶茶艺解说词】推荐阅读:
普洱茶06-10
普洱茶的好处01-13
普洱茶导游词04-01
普洱茶营销策划论文06-26
普洱市县域经济发展01-11
普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09-21
2024年普洱农村信用社《会计》模拟真题02-20
2024年普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练习题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