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文提纲怎么写(通用10篇)
法学论文提纲【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4 创新之处
第 2 章 清代讼师的基本情况
2.1 讼师的发展历程
2.2 讼师与其他法律职业的区别
2.2.1“讼师”与“讼棍”
2.2.2“讼师”与“代书”
2.2.3“讼师”与“幕僚”
2.3 清代讼师兴盛的历史背景
2.3.1 人口膨胀
2.3.2 财产流动性和可转移性
2.3.3“关系”文化
2.4 讼师的诉讼职能
2.4.1 代写词状
2.4.2 代为交涉
2.4.3 代替谋划
2.5 司法制度对讼师的限制
2.5.1 禁刁讼与滥讼
2.5.2 查拏讼师运动
2.5.3 加强代书责任
第 3 章 对清代讼师的法律文化分析
3.1 官方对讼师的评价
3.2 民间对讼师的评价
3.3 讼师社会评价低的原因
3.3.1 无讼思想
3.3.2 法律道德化倾向
3.3.3 讼师参讼手段
3.4 讼师的价值
3.4.1 满足百姓需求
3.4.2 唤醒个人价值
3.4.3 职业确有楷模
第 4 章 传统讼师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启示
4.1 律师的发展
4.1.1 律师制度的起源
4.1.2 律师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4.1.3 律师与讼师的比较
4.2 当代中国律师的困境
4.2.1 观念文化的偏见
4.2.2 制度实践的排斥
4.3 对当代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启示
4.3.1 落实法律法规规定
4.3.2 转变政府民众观念
4.3.3 加强律师自律自治
法学论文提纲范文【2】
一、法学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认真撰写法学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法学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
详言之,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法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并能明确、恰当、充分地表述研究的成果,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写法学毕业论文,就是要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将来写什么都可以。
撰写法学毕业论文的要求有三个方面:
(1)从理论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确定法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法学毕业论文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力求有自己的新见解,材料要充实,坚决反对大段摘抄、整篇抄袭、请人代写等不良现象。
(3)论文要能系统地阐明法学毕业论文题目所包括的主要问题,并力求做到概念明确、文理通顺、逻辑严谨、结论合理,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学术思想。
二、法学毕业论文题目和论证角度
首先,确定自己的法学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如法律专业有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婚姻家庭法、国际私法等多门课程。
这就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会和知识背景确定了大的方向后,还要确定具体的方向。
虽然法学毕业论文论述的只是某一基本问题的一点,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其次,选择具体的法学毕业论文题目。
应该是本学科中带有基本性质的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大题目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小题目能做出大文章,容易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法学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一)搜集材料
所谓准备,主要就是充分占有资料,研究、参考他人的看法。
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
读的书看的论文很少,知识贫乏,是没法写论文和提出新的见解来的。
如何搜集资料?可以围绕法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和具体题目,去图书馆、书店,查找有关的专著、论文集、主要法学期刊以及最近几年的统编教材,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查找法学论文。
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
(二)提炼材料,确定论证的主题和方法
在提炼材料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意别人的论点,但自已有独特的感受,可从新的角度补充新的理由,丰富别人的论点。
二是不同意别人的见解,可以展开争论,但必须注意忠实地引用原文,说明自己的理由。
三是受了别人的启发,在别人见解的基础上产生新见解,或者别人没有讲到,自已有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创见。
论文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
法学毕业论文的主题,就是作者对这个法律问题研究成果的基本观点。
主题应力求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正确,符合法理和客观规律。
二要新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人云亦云。
三要直白,不要隐讳。
法学毕业论文的主题越直白明确越好,要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不能让读者云山雾罩,看后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四是主题要贯彻始终,在文章中不能改变,应围绕中心和基本观点去写。
五是主题要简明,理论要深厚。
论证方法是说明主题的基本方法。
一般来说,法学毕业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是立论,即确立文章的基本论点,围绕这个主题,全面阐述它的正确性、必要性和适用性。
有时,也适当运用驳论的方法,如针对某个问题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对它们进行评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具体的论述方法来看,一般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三)法学毕业论文提纲
拟写法学毕业论文提纲的主要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构建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论文定稿后,修正或保留的提纲就变成了目录。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织成一个理论系统,而不是毫无层次、毫无逻辑联系地罗列和堆砌在一起。
四、法学毕业论文的初稿
(一)运用逻辑思维写学术论文,逻辑上有两种科学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
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到一般。
依靠逻辑思维所产生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已的新观点,写出自己的法学毕业论文,就不会只是停留于抄录他人现成的观点和材料。
(二)主题突出,论点鲜明
(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五)文字表述清楚准确、简练流畅
五、法学毕业论文格式和规范要求
(一)法学毕业论文格式
打印使用B5纸,便于存档,装订线在左面。
法学毕业论文打印一般用宋体。
文章题目用3号黑体,题名应简明、具体、恰当,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正文内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一级题序及标题用“一、二、三……”序号和小3黑体。
二级题序及标题用“(一)(二)(三)……”序号和4号黑体。
三级题序及标题用“1、2、3……”序号和小4黑体。
四级题序及标题用“(1)、(2)、(3)……”序号,不用黑体。
正文用小4号宋体。
这样,文章就眉清目透,井井有条。
当然,这种分题也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实际,该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遵循分题的规则。
此外,分成几级题目也是可以变通的,例如不用“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也是可以的,但是,无论用什么,都要层次清楚。
法学毕业论文格式为:封面;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
封面的作用在于使别人知道这是一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是指摘录下来的要点,主要是表述本文的主要观点,一般为100—200字。
摘要的写作方法,我认为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论题的意义,二是将法学毕业论文几部分内容表述为阐述论文观点的一段话。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应选3—8个。
(二)法学毕业论文注释
现代学术视注释为学术规范与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术论著和文章中,注释不是装饰品,它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引用他人成说,注示出处,既表示相关论说非作者独造,并对他人成果给予应有之尊重,又可为读者提供该领域的文献信息,以便利后来之研究。
二是反映了作者观点与其他学者观点的联系与区别,或者是对作者自己观点的进一步说明,因而,也是正文不可缺少的补充部分。
三是大量的引文意味着作者的研究的确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所积累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注释要写得规范。
最规范的,就是《法学研究》的注释方法:分为著作类、论文类、文集类、译作类、报纸类、古籍类、辞书类、港台著作、外文类等九个类别,并有注释例;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等等。
详细的内容请看《法学研究》上的注释体例和文章的注释方法。
为提高刊物质量和文献信息计量、评价与研究的水平,促进学术成果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的交流与传播,教育部1月颁发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其中注释主要用于以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参考文献置于文本,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列举了其格式,详情请看《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或其它中文社科学术期刊。
写法学毕业论文,上述两种注释方法,可选择一种使用,但不能交叉使用。
六、法学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答辩
法学毕业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
大到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论据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表述是否简洁准确,通顺流畅,符号使用是否恰当,等等。
自己修改后,再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为了使法学毕业论文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论文答辩制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答辩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毕业论文的全面检查。
人物的采访提纲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题目的罗列。这些题目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熟悉。
人物采访提纲,至少应该包含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时间、背景资料、注意事项、问题设计、采访方式、采访内容、采访准备这九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写人物采访提纲?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媒体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某记者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办?无所谓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
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双方婚前虽是经人介绍自主结婚,但由于没有认识几天就仓促结婚,双方缺乏坚固的感情基础,也没有彼此深入了解,因而婚后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
2、最为重要也是最让原告无法原谅的是,被告经常无缘无故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开始,原告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没有报警,后来被告的暴力行为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原告最终忍无可忍,只好报警并向当地妇联反映情况,尽管这样,被告的暴力行为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进而把实施家庭暴力养成一种习惯。
3、在这种频繁的家庭暴力下,原告下定决心两次起诉离婚。然而,庭审中,被告基于离婚会使其财产缩水的考虑声称双方还有感情,恳请法院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并许下许多承诺。法院也是基于被告的态度,才两次判决不准离婚,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然而被告并没有珍惜法院屡次施舍给他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实施家庭暴力,同时,这也坚定了原告再次起诉离婚的想法。
4、由于被告频繁的实施家庭暴力,原告不得不时常地在外租房居住或在朋友家里借宿,短则2、3天,长达一年多,这些时间加起来多达3年。原被告双方本来就由于男方原因未育有子女,加上分居期间双方更没有任何夫妻生活,这些都使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5、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在法院第二次判决不准离婚的时候,原告由于压力太大进而产生精神恍惚,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腿部残疾。被告对原告的这次意外一直不闻不问,完全置自己的“扶助义务”于不顾。原告之后经常产生一些轻生的想法,最后都被朋友劝住,所以才有的这第三次离婚诉讼。
综上,我们认为原告双方的感情早已有名无实,名存实亡。希望法庭能让原告早日脱离苦海,彰显婚姻法的“婚姻自由”精神,体现婚姻自由中离婚自由的应有之意。
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一)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应当照顾和倾向于原告,理由如下:
1、在这次婚姻关系的破裂中,原告为无过错方,被告为实施家庭暴力的过错方。
2、原告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交通事故导致的腿部残疾更让其生活雪上加霜,生活现状全部靠借债度日(包括向亲戚朋友,甚至连正在上大学的外甥女的奖学金也被其借光),而被告有正式的工作单位,也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即使从性别和年龄上来讲,被告相比较原告而言,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二)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具体意见
1、原告要求坐落于昌平区北七家镇天通苑东苑三区8号楼及8—3—101地下室的产权,给被告按市值一定的折价补偿
现实依据:据我们调查了解,被告在老家还有一套老宅,足以保证其以后的居住条件;
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3条的规定:对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应根据双方住房情况和照顾抚养子女放或无过错方等原则分给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该房屋一般价值的补偿。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
2、对原告因生活困难对外借债75000元,被告应当分担。
(二)政治局势的推移:五霸、七雄、合纵连横、分散中酝酿统一;
(三)社会阶级的变化:早期民族融合,西周春秋(奴隶制社会)演变成战国秦汉(封建制社会);
(四)思想文化的成就:诸子百家学说,科学技术进步。
假如确定一篇论文的文题为“我是怎样讲述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上面这几行就可做为史实部分的论文提纲了。
这种可叫“综论”式论文。
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
目前,大多数父母只重视培养幼儿智力而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
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是必要的。
一 、适当表扬培养幼儿自信
幼儿是非观念模糊,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情况,特别是父母-家人和教师对他的评价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以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强化成功感。
这样,幼儿就会自信地参与各项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信任幼儿,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幼
儿说:“我相信你能做好,”“你肯定行”等等,孩子们就从成人肯定的态度中获得巨大推动力,并
转化为自身的内躯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克服他们生活上.学习中的困难,使信心得到增强。
二 、适时锻炼培养幼儿的自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集体是锻炼幼儿最好时机,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教师要各项教育活动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使其增强自信心。
如在美术活动中,对待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协助其共同完成;对待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只需要在难点处帮助一下;对待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其丰富画面等。
这样,三个层次的幼儿都获得了成功感。
同时集体生活也是锻炼幼儿的好时机,让每个幼儿在全园年级或班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可以满足和发展他们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因此,所有的活动就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对能力差的幼儿更要多给予关注。
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三、从成功到自信 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同伴面前敢说敢唱,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必须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多种兴趣结合起来,使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对幼儿来说则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母”。
有过成功体验幼儿才有自信的本钱。
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特别是听了北京专门搞学前教育的陈教授的演讲,我深受启发:一个孩子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倒数,每次考试后不是爸爸打就是妈妈骂,有时
候还来个男女混合双打。
后来,这位爸爸反思,是不是方式不当,终于有一天他看到孩子考试得了三十六名(全班共有三十六名学生)的
时候,他想该换一种方式试试,轻轻地坐下来对儿子说:“孩子,你考的不错,再也没有人能超过你了,”当时儿子的眼泪哗哗的流。
又过的一段时间,儿子考试得了三十五名,爸爸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鼓励儿子说:“孩子祝贺你比上次有进步
了,”再后来……儿子考试得了全班第九名,爸爸又鼓励儿子说:“孩子你是最棒的”这位父亲让孩子找到了自信。
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失败的教训,幼儿更不敢在集体中有自信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的第一次单独表现很重要。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有机会就让自己的孩子表现,好不好没关系,让他试就行了。
其实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如果说自信心与能力是密切相关的,那么,知识是获得能力的源泉之一,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启发幼儿多想多问,鼓励幼儿能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胆表现,逐步增强自信心。
我们让幼儿表现主要是要让他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失败对幼儿的影响是长远的,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可能就再也没有信心了。
因此,我们可以对幼儿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
此外,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开展各种活动,如:故事大王.今日小明星.小能手.小画家.等,请有不同专长的`幼儿进
行表演.示范,还可以通过幼儿独立完成一件手工.美术作品等,使幼儿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同时,获得自信心。
一、审准题目,拟定主题
写作文首先要保证不跑题,大方向正确了才能写出高分作文。
这一部分,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 认真分析作文材料及要求,找出关键词。
2. 通过关键词确定写作方向以及写作限制。
3. 找出符合作文要求的立意,作文备选主题。
4. 在备选立意中选择一个较为新颖、深刻的立意。
二、筛选材料,定好结构
在确定了作文主题之后,下面将要思考的是作文的结构和选材。
1. 确定了立意,就要开始组织材料,对心中的材料进行筛选,选出最适合的材料。
2. 给材料分类,在筛选出的材料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3. 确定了作文可以实使用的材料之后,下面要考虑材料的表现形式和分布位置。如何做到材料引用不拥挤,表现形式吸引人。
三、丰富细节,展现文采
主题与选材是最基本的步骤,有了基本的提纲,保证了作文的基本形式,但是要想得高分,做到这两步还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的。想让你的作文读起来与众不同,就要从细节上下功夫。
1. 根据你的表现材料和文章立意,重点描绘作文细节,丰富主题。
2. 文章的关键段落以及作文的开头、结尾是细节描写的重点,可以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素材引用为文章增添文采。
四、提炼亮点,增姿添彩
列提纲的最后一步:提炼亮点。亮点就是文章的杀手锏,作文能不能让阅卷老师目不转睛、眼前一亮,就取决于你的文章亮点。
1. 开头与结尾是设置亮点的最佳位置,开头点明主题,结尾强调主题,如果可以采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可以大大增加收尾对主题的呼应。
2. 除了首尾,为了避免结构上的割裂感,一般在中间的某个部分做过渡和照应,而这一部分可以适当设置亮点,让叙事平稳过渡。
写人作文写作方法
1、开始选择熟悉或仔细观察过的人。写明外貌,着重写明人物的特点。
2、中间通过一、两件事情说明要写的人物是怎样的人。
3、写人技能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4、结尾说明人物的品质、精神及思想。
列提纲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纲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10月:进入微观世界,感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及化学式的意义理解。
11月: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入“化学计算”学习。
12月:重点突破碳和碳的氧化物性质,培养归纳迁移能力。
1月:提前攻克化学最难点--溶液和酸碱盐,为春季中考总复习做好准备。
2月:快人一步,提前进入中考复习阶段。
讲次
标题
教学目标
模块
中考考
查比例
1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结构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能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了解原子的构成,看懂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科思想粒子观
91%
2
离子、元素
1.能识别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2.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综合
3
期中复习
对于前5讲的一些内容总结和补充复习
4
爱护水资源
水的组成及净化
1.了解水的性质和组成;
2.知道软水和硬水的区别
3.知道水的污染和防治常识
4.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的净水方法及净化效果
常见物质实验
5
化学式与化合价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会书写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熟悉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给出化学式推断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学科思想计算
6
质量守恒定律
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其本质
2.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学科思想化学计算
7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简单计算
1.能根据反映事实正确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事实
2.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进行计算
化学计算
8
碳的几种单质
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了解碳的几种单质、性质及用途
2.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并能与实验室制氧气进行对比
常见物质实验
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常见物质
10
碳及其化合物,燃烧和灭火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重点是单质与化合物间的转化
常见物质实验
11
上半讲: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下半讲:期末检测
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
2.了解防火灭火的措施
实验
12
上半讲:检测讲评
下半讲:专题复习
上学期知识的汇总和测评
本毕业论文的选题是:《诉讼欺诈成绩的探究》。
本文是针对诉讼中的一些不正常景象而提出的,如行爲人出于不法目的,成心提起民事诉讼,做虚伪陈说、提供假造的证据或串通证人作假证,意图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以借助法院判决的威望性和强迫执行力,完成其占有财物、财富性利益的目的或其它合法目的。
这种行爲即诉讼欺诈,它不只进犯了被害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我国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望抽象,更障碍了我国法制建立的进程,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与完善。
因而,本文的研讨意义次要表如今,
1、实际意义:使我们明白诉讼欺诈的概念、特征及次要表现方式。
此外,经过剖析比照国际外关于诉讼欺诈的实际,使我们可以用比拟法的视角,去审视国际外关于诉讼欺诈的实际差异;经过对诉讼欺诈的法律责任的研讨,明白诉讼欺诈的法律责任承当的实际根底及其承担方式。
2、理论意义:经过对本课题的研讨,特别是对司法实务部门的相关司法工夫的研讨和讨论,来剖析我国司法理论中应该如何应对诉讼欺诈这一守法甚至是立功行爲。
这一研讨的目的除了完善立法外,置信还会对司法实务部门对诉讼欺诈成绩的处置以及对构成立功者的定罪量刑能发生积极作用,使司法实务部门在理论中可以更好地保证合法公民的权益,惩罚守法立功分子。
研讨内容:
本课题的研讨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1、诉讼欺诈概述;
在本局部中,笔者对诉讼欺诈的一些根本概念及诉讼欺诈的行爲形式展开研讨;
2、诉讼欺诈行爲定性研讨;
本局部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剖析比照了学术界的各种观念,即诉讼欺诈行爲的定性成绩,在此根底上提出了一些本人的看法。
3、诉讼欺诈行爲的立法和司法对策研讨
本局部次要阐述了应该如何经过法律来控制诉讼欺诈行爲,以维护合法权益人的权益,维护司法活动的正常停止。
4、诉讼欺诈责任制度研讨
本局部次要论述了应该假如追查诉讼欺诈行爲人的法律责任。
辨别从刑事责任、司法责任和民事责任三个角度展开。
完成状况:
本课题研讨目前曾经完成三稿,并在指点教师的指点下完成了论文的修正任务。
在文章写作进程中已经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是在教师的指点下都克制了。
目前在最初的阅读、纠错阶段,等到最初的定稿以及辩论。
本课题研讨完成得比拟好,根本契合学校规则的要求。
本文得以完成,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在此对教师表示衷心的感激。
英语翻译状况:
本文在研讨进程中触及的英语翻译都是自己亲手停止的,单词、语法的校正也是我亲身停止的。
所完成的英语翻译契合英语语法标准。
英文翻译和原文的婚配性良好,文句通畅,可读性强。
自我评价:
自己在完本钱论文的进程中表现良好,失掉了教师和同窗的一定,在论文的写作进程中查阅了很多材料,学到了很多知识,获益匪浅。
总体自我评价优秀。
真实性承诺:
本论文是我团体在论文指点教师的指点下停止研讨任务获得的研讨效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中央外,不包括其别人或许其他机构曾经宣布过或许撰写的研讨效果。
自己对因本论文所发生的一切法律结果担任。
序 言 1
一、香港基本法解释权的立法 2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落实 3
(二)基本法解释权存在的法理依据 4
1.法律需要解释 4
2.立法原意 4
3.法律解释权 6
4.基本法解释权的配置 7
(三)基本法制定程序中的瑕疵 8
(四)基本法解释权立法的重要影响因素 10
二、香港基本法第158条的解读和适用 11
(一)基本法性质的认定 11
(二)基本法解释权的归属 14
(三)基本法解释权行使的原则 15
1.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16
2.维护香港高度自治原则 16
3.法治原则 17
4.高度信任原则-->17
(四)基本法解释权配置的特征 18
1.解释权行使主体复合 18
2.立法性与司法性并存 18
3.常委会完全解释权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有限解释权 18
(五)基本法解释权行使的程序 18
(六)基本法解释权行使的效力 19
三、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高度自治权的关系 21
(一)香港高度自治权的内涵 21
(二)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关系 22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基本法解释权与其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关系 22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关系 23
(三)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立法权的关系 23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立法会的立法权的关系 23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立法会的立法权的关系 24
(四)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行政权的关系 25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行政权的关系 25
2.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行政权的关系 25
四、香港基本法解释权制度的完善 25
(一)完善基本法解释权制度运行的配套立法 26
(二)关于香港基本法解释权配置和行使主要所涉及到的机关的建议 27
结 语 29
参考文献 30
ABSTRACT 4
引言 7-8
第1章 法官释明概述 8-13
1.1 法官释明的含义 8
1.2 释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8-10
1.3 释明性质的澄清 10-11
1.4 释明的分类 11-13
1.4.1 辩论性释明与处分性释明 11-12
1.4.2 消极释明与积极释明 12
1.4.3 事实释明与法律释明 12-13
第2章 法官释明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13-24
2.1 释明制度与相关诉讼原则的关系 13-17
2.1.1 释明制度与辩论主义 13-14
2.1.2 释明制度与处分主义 14-15
2.1.3 释明制度与诉讼指挥权 15-16
2.1.4 释明制度与当事人平等原则 16
2.1.5 释明与程序参与原则 16-17
2.2 释明制度具有重要法律价值 17-21
2.2.1 公正价值 17-19
2.2.2 效率价值 19-20
2.2.3 社会价值 20-21
2.2.4 权利保障价值 21
2.3 法官释明能够促进实质正义目的的实现 21-22
2.4 法官释明可以防止诉讼中遭遇突袭 22-24
第3章 我国法官释明的立法、实践及其问题 24-34
3.1 我国建立法官释明制度的必要性 24-26
3.1.1 释明制度能够理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24-25
3.1.2 释明制度能够弥补当事人的诉讼能力缺陷 25
3.1.3 释明制度制度能够提升司法公信力 25-26
3.2 我国释明制度的立法评析 26-30
3.2.1 法官释明的立法梳理 26-30
3.2.1.1 立法中的应当释明 26-28
3.2.1.2 立法中的禁止释明 28-30
3.2.1.3 释明的其他规定 30
3.3 我国法官释明的司法实践探索 30-31
3.4 当前我国法官释明存在的问题 31-34
第4章 完善我国法官释明制度的具体构想 34-42
4.1 法官释明的基本原则 34-36
4.1.1 公开原则 34
4.1.2 中立原则 34-35
4.1.3 适度原则 35
4.1.4 同等原则 35-36
4.1.5 个案释明原则 36
4.2 释明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36-37
4.3 释明的行使主体 37-38
4.4 释明的内容 38-39
4.4.1 举证的释明 38
4.4.2 诉讼请求与事实主张的释明 38-39
4.5 释明的方式 39
4.6 不当释明的救济措施 39-42
结语 42-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5
【法学论文提纲怎么写】推荐阅读:
法学毕业论文写作提纲11-03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提纲06-19
如何写毕业论文提纲10-07
怎么写教学论文05-28
论文的研究方法怎么写?06-14
毕业论文大纲怎么写?07-01
教学论文评价怎么写09-16
教师职称论文该怎么写06-10
怎么写好议论文07-07
餐饮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