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思考(精选12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如是说。然而在今天,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正悄然变化着。一部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固若金汤”。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在离婚率较高的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等地,离婚比例甚至已超过20‰。于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
对此,人们或赞许,或反对,或惊叹,或迷惘,各执一端,莫衷一是。一位著名的婚姻家庭问题专家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婚姻家庭基本是比较稳定的。但那个时期的稳定只能说是由于低度的不发达水平下捆绑而形成的低水平的稳定。随着婚姻法的深入实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就业、收入、生活上的保障使人们把注意由穿衣吃饭转向了自我意识、人生意识。新一轮汹涌而来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告诉我们:传统社会家庭关系稳定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动荡不安是一个跨文化普遍的规律。它与居住环境、家庭亲属关系、人们交往方式和观念变化等因素有关。这是两个社会大趋势,是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尽管由于人口素质所限,中国大多数人婚姻质量不高,同时大多数人的离婚观念还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性色彩,但从其主流而言,是健康、进步、合理的,是转型期人们日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实反映。越来越多的人以离婚来解除过去难以解除的失败婚姻;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把离婚当作好事看待。虽然离婚过程中有许多痛苦和伤害,尤其是无辜的孩子。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设法减轻这些伤害,却不能扭转这一总趋势。
毋庸置疑,单亲家庭的家长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可是,父母离婚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破碎,不仅仅造成当事者本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思想道德人格学业上的深深影响,而后者又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此种情况正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表现不好的学生大都行为习惯不好,甚至染有不少不良习气,诸如抽烟、赌博、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寻衅闹事等等。
令人深思的是,表现不好、成绩低劣的学生,父母离异后退步明显甚至大幅度滑坡者竟占大多数。这足以说明父母离异给孩子幼小心灵蒙上了一层无法驱散的阴影。
据老师们反映,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大致可分为几类:
一是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 1
歧途。
二是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
三是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四是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情况,离异后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爱护都没有落到实处。这些学生普遍认为,他们失去家庭温暖,无人管教是他们成长的障碍和退步甚至堕落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学生父母离异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单亲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三、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四、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如何妥善有效的完成这一重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制定有效方案,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4.严格合理,培养其自立精神。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所谓单亲家庭, 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 孩子只跟随其父 (或母) 生活, 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 孩子随其祖父 (或祖母和其他亲属) 生活, 称为单亲。然而, 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 还存在另一种情况, 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 也未离异, 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 长期不在孩子身边, 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 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这是因为从教育孩子角度而言, 仍属“单亲”范畴。所以, 我们所提“单亲家庭”可以称之为“广义单亲家庭”。对此我在本班级作了调查, 符合这个条件的学生居然占了班级的百分之二十四, 在我们这个小集体中就存在这么多的学生。我在1995年参加工作的时候, 单亲家庭的学生还没有被放在特殊要求关注的地位, 十年以后的今天单亲的学生越来越多, 作为班主任已经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这些孩子的身上。我把这些孩子单独规划在一个表格中作了比较分析, 分析出他们的共同点:不能够和其他的同学和睦相处, 学习没有积极性, 成绩普遍中等偏后, 性格暴躁或者内向, 经常说谎话, 做事情容易走极端。这样的学生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往往在班级中有违犯纪律的同学就是这几个, 他们对同学怀有敌意, 稍微有触犯他们利益的地方, 就会表现得非常激愤。作为班主任就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人生起点, 失去了人格形成的源头,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在这个班级中找寻起点和塑造完整人格。
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孩子的工作呢?我们既是教师又是母亲, 这样的一个双重身份很利于我们的工作。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有爱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 爱在教育中的重要, 爱是教育的真谛。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关爱学生的心灵, 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 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我现在的班级中有一名男同学, 他是在一年级的下学期转到我们班级的, 他的到来打乱了班级的平静。刚刚到班级没有两天, 就开始和别的同学打架, 当你找他问事情的原因时, 他总能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可以说他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点也不好。
由于这个孩子在班级比较捣乱, 很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玩, 陈某某在班级处在比较孤立的地位, 而且已经有几名家长联合起来找我, 要求把这个学生清理出班级。面对这种情况, 我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 和家长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孩子都还很小, 都希望有一个纯净的学习环境, 但是我们的社会上都不是纯净的, 我们怎么能够要求班级如此呢?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适应这个环境,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缺点, 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他身上的缺点多, 就说他是坏孩子, 我们应该给这样的孩子多一份宽容, 多给他一次机会, 如果我们都来帮助他, 我相信他一定会改掉缺点, 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和你们的孩子都伸出关爱之手……这次的家长会, 陈某某的妈妈参加了, 她当时就泪流满面, 表示一定要配合学校的老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接下来我在班级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让班级成绩最好的学生金天和他结对子, 得到了金天妈妈的全力配合。金妈妈也加入了帮助的行列, 她邀请陈某某到家里参加金天的生日。
当陈某某过生日的时候, 我们在班上一起给陈某某唱生日祝福的歌, 并准备了礼物, 让他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鼓励学生多与他交往、谈心, 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学习的热情, 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的风气。爱, 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 如同春风给班级带来和谐;爱能把一个班变成一个模范班;爱能把顽童变成优等生。做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爱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在和陈某某的相处过程中, 我有很多次都想放弃, 当别的老师向我告状的时候, 当她把别人的眼睛刮伤的时候, 当我带着被刮伤的孩子看病的时候, 我真的很想放弃, 但我总是问自己“他要是我的孩子怎么办?”因此, 要把爱的阳光遍洒给班级每位学生。要真正做到爱生如爱子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现在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陈某某的眼睛中流露出了和他年龄相称的目光, 过去的叛逆也慢慢得不在显露, 而且课任老师也和我说他好了很多, 每每听到这些我都十分的高兴。
单亲家庭的孩子, 有的是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 由于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孩子, 所以孩子的性格比较敏感, 平时考虑多, 想法单纯, 没有朝气, 不活泼, 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谈,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性格内向。自尊、信心和勇气是学生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动力, 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 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 因而, 从尊重和爱护学生出发, 教育这类学生, 更应是帮助, 帮助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 及时发现进步之处, 不用“笨”、“坏”、“什么东西”等字眼再次刺伤他们, 多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培养自我观念的形成, 唤醒孩子们的自尊, 鼓励振作起来, 自强不息。有了信心, 就有了希望。
学校教育是培养品德、预防矫正不良品德和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 然而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考试成绩与教师名利挂钩, 给教师很大压力, 而教师往往将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 对部分这样的“差生”处理时感情用事, 不能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使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逐渐失去自尊和自信, 加深了心理障碍, 师生关系发生变形。加之班级规模较大, 学生差异也较明显, 平时讲课难得照顾到差生, 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信心, 得不到及时关怀帮助和引导, 反而使他们的缺点错误不可控制。为此教育单亲子女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的工作, 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尽心尽力, 既要有爱心, 又要有耐心, 更要有恒心。我们虽然不能还他们一个原本幸福的家, 但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用爱心与温暖铸造的“大家”, 所以作为班主任除加强自身性格的修养外, 还要献出特殊的爱,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 单亲家庭子女就会拥有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摘要:所谓单亲家庭, 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 孩子只跟随其父 (或母) 生活, 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 孩子随其祖父 (或祖母和其他亲属) 生活, 称为单亲。然而, 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 还存在另一种情况, 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 也未离异, 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 长期不在孩子身边, 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 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由于单亲家庭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深入地探讨, 并为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一工作指明了方向。
时代的发展,使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婚率逐步上升,让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逐年增多。从教育的角度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容易产生性格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所以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问题。
二、现状分析
对大多数单亲家庭而言,由于家庭环境特殊,往往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如下:
(一)家庭破裂,心理自卑
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他们缺乏心理准备,感到无所适从。尤其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以往的生活,失落感会使他们沉浸在悲伤中。在学校里又会经常受到同学的轻视,加上社会上舆论,因而对父母的离异感到羞耻,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二)缺乏信任,心理封闭
他们在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敌视,导致他们对人际交往缺乏安全感,过多地束缚自己的言行,不轻易相信人,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隐藏起来。面对他人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此以往,将从人群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
(三)渴望尊重,心理逆反
单亲家庭学生在“生活场”中地位不高,作为弱势群体,容易成为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希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喜欢“顶牛”,甚至表现出打架、逃学,破坏公物、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以显示自身存在价值。
以上列举的不良心理特征不仅在单亲家庭子女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学生也会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更为典型,并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
三、解决策略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都负有责任和义务。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才能促进单亲家庭学生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一)重视家庭教育责任
1.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思想认识和情绪,敢于正视现实。引导孩子对家庭变化有正确认识,并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明白孩子定时到父亲或母亲那里去是正常的情感需要,谁也不能剥夺这份权利,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形成健全人格。
2.家长让孩子明确作为家庭成员所负担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优良品德。爱孩子没有错,但要理智和适度。失去了父爱或母爱是非常痛苦的,有些父(母)亲,一味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并以此来补偿,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3.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交流,及时疏导并采取妥善的解决措施。
(二)明确学校教育责任
1.建立档案。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了解、跟踪,进行正确引导,并加以记载,针对不同特点,分类管理。开展“结对子”活动,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身上,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2.关心爱护。爱是教育的本質,家庭变故,使他们心理失衡,各种异常行为也就出现了。教师应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使他们感受信任;应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他们的特殊关爱。比如生日时赠送小礼物,但不可过多地表露对学生的同情,否则会导致他们更多注意自己的不幸而无法自拔。
3.环境影响。单亲家庭学生所在班集体的班风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教育其他学生热情帮助、关心单亲学生,用集体的力量感染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借助这些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并增进和同学的友谊,用友情来弥补亲情。
(三)强化社会教育责任
1.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运用多种办法,如经济管理、舆论宣传甚至法律手段等来控制离异家庭的非正常增长。在全社会推行婚姻价值观的道德教育,倡导符合道德伦理的婚姻家庭观念,促进幸福美满家庭的健康发展,减少单亲家庭的产生,从源头上抑制单亲家庭子女的产生。
2.社区要从各方面给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并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思想上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单亲家庭子女。
第二步:定期家访,适时作好联络工作,根据家庭情况和家长谈心,正确指导家长在各方面给予孩子科学、合理地教育。与家庭、学校多联系、多配合,给孩子以爱和关心,得到温暖,让学生受到正确合理的心理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与家长共同分析溺爱对孩子产生的后果。
2、介绍成功与失败的教育案例,以给家长启示。
3、给家长推荐如何科学教育孩子这方面的书籍。
第三步:尝试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建议班主任老师以主题队会等形式,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下面就一2011年三五班的小凯为例来谈一谈西峡一高分校在处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十多年的周荣林周老师注意到班里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们更不能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家人、老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找回自我。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他们班里有几个学生是单亲家庭,他们无论在学习、心理、劳动、纪律等方面明显与其他孩子有不同之处,在性格上也经常表现出怪癖、任性、等弱点。结合他们的特点,他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用爱心培育迟开的花朵;用宽容抚慰他们的创伤;用鼓励与需要重塑他们的自信。
小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对谁都不信任,敌视一切,十分顽劣,学习成绩差,尤其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但不予理睬还有一种抵触心理,公开和老师做对,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刚开始的确感到头疼,也曾和他发生过冲突,偶尔的一次周记中,他终于了解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原来他的父母离异了,他长期与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他觉得父母都抛弃了他,没人真心的关爱他……看到这些他恍然大悟。其实从单亲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于“爱”的渴望要比同龄人多许多。于周老师又找他谈了一次话,这次周老师决定采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信心,告诉他既然父母离异,这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就要去接受,并且正因为如此你要比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的孩子更加独立,更要自强,用事实证明你是最棒的,你不比任何人差。接下来的日子,经常找他谈心,时常地对他问寒问暖,对他的衣食起居经常挂在心上。他过生日时,组织全班同学给他过生日,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发动班中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朋友。他有了变化但还是经常反复范错误,每到这时,我就告诫自己,要给他时间,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他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他的潜力,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喜欢打篮球,我就让他在班中组织一个篮球队,给他树立威信,让他带领球队参加全校的比赛,组织拉拉队给他们加油,在比赛中他们球队取得了好成绩,为班级了争光,他也从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年过去了,小凯依特长生的形式考进了一个二本院校,他给周老师的来信中写道“刺猬,与生俱来带着刺,当他彷徨地走在树林里,或是出于本能,深深刺痛了您,但您的爱心、宽容、鼓励让我渡过暗礁,抵达明净的港湾,谢谢您,老师”。
【内容摘要】 我们国家这些年正处于社会巨大转型的时期,各种凯里市第一小学章德娟 多元文化迅速涌入,与传统观念产生剧烈的冲击,使得现在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我,追逐爱情,而淡漠了一纸婚姻对夫妻间的意义和责任。离婚率逐年上升,导致了一大批单亲家庭学生的诞生。这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缺,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我们国家这些年正处于社会巨大转型的时期,各种多元文化迅速涌入,与传统观念产生剧烈的冲击,使得现在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离婚率逐年上升,导致了一大批单亲家庭学生的诞生。这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缺,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
具有关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多具有以下特点:自卑、散漫、忧郁、霸道、敌意、学习成绩差等表现。为了使单亲家庭子女在学校得到良好教育,健康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对此,我是这样做的:
一、为单亲家庭学生建立档案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单亲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家庭情况的了解,并详加记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以便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关心每个单亲学生的生活情况
由于父母的离异,有可能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因此,我会对单亲家庭学生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了解是跟父亲居住,还是跟母亲居住。有了困难,我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去年,我班学生杨某父母离婚,母亲远嫁他乡,父亲也外出打工,爷爷和奶奶已经去世,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就承担起自己管理自己的重任。我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对这位学生进行帮助,看到他没有书包,我就跟他买了一个新书包,以及一些学习用品,还把我女儿一些衣服送给他穿,每当过节时,我就把他接到我家一同吃饭,让这位同学感觉到除了父母的爱,还有老师、同学的关爱。
三、尊重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家庭的原因,单亲家庭学生自尊心极强,同时也存在自卑心理。因此,尊重和爱护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育原则。我们应更多地用赞许、表扬、奖励的方法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平时注意观察学生一举一动,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引导。同时,对他们的个人意愿给予尊重,这对单亲家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因此,维护学生自尊心,可以作为教育单亲家庭学生的切入点,只有维护单亲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了他们的自尊心,才能调动其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单亲家庭学生自强拼搏的精神。如我班学生杨某,从小父亲去世,母亲长年在外打临工,还染上吸毒,被劳动教养。她只能跟年迈的外婆居住,由于家庭困难,没有正确的引导,常在班上有爱偷同学东西的不良行为,多次被同学告发,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告诉同学们杨某同学的家庭情况,让大家共同关心她,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心,我不在班上点名批评她,而是多次私下找到她,耐心的教育,让她知道偷东西的不良后果,于是她改掉了不良行为,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四、引导单亲家庭学生善待自己
单亲家庭子女身上毛病多一些,受的表扬少,批评多。他们往往
对周围人有一种敌对情绪,常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种学生训斥或说教常常无济于事,情感教育则可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只有把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把心交给你。
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经常打架,老师严厉的批评他根本不放在心上,你找他谈话,跟他讲道理,他总是用沉默来对待你,使你无可奈何。经过多次侧面的了解和家访,才知道他父母离婚后,妈妈已去广州了,而爸爸又不管他,回家去经常吃了早餐没晚餐。我知道是残缺的家庭让他受到深刻的伤害,他只是在用外表的冷漠掩饰心灵的创伤,他太需要爱了,我下决心一定要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一次,我发现他中午不回家,我知道他没吃早饭,我转身去买了一碗粉放在桌上,看到老师真诚的目光和关切的微笑,终于吃了起来。以后,不知有多少次这样关心,终于有所触动。于是,我告诉他:老师知道你家没人关心你,但正因为这样,你才要自己关心自己,自己爱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爱惜自己,老师怎么帮你呢?听了老师的话,他点头了。接着我又告诉他,同学、老师其实都想帮你,但经常出手打人,谁敢接近你呢?你一定要改掉打人的坏毛病,就这样他不打架了。
五、多角度关爱单亲家庭学生,弥补父母关爱的缺失
单亲家庭学生是“情感饥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到:妈妈,你回来吧,你再不回来,我都要记不清你的模样了。每当我看见邻居朋朋牵着他妈妈的手走过时,我总感觉我和姐姐就是没妈的孩子,你知道我是多么想你吗?妈妈,每次你打电话来时,你总是说我和姐姐要钱用啊,你回来吧,我再也不问你要钱了„„。从这次作文中可深切的体会到单亲家庭学生是多么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啊,为此,我认为教师应更多地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班主任以及教师要做单亲家庭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让他们感觉到除了父母,还有老师在关心他们,从老师那里同样可得到父爱、母爱。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良表现,如逃学、偷盗、剐钱、欺小凌弱、打架斗殴、外宿不归……通过家访了解,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他们有的是因父母离异、判刑、死亡、失踪或寄养等特殊的生活环境,造成玩世不恭、品行不良的恶习,给学校教育带来较多的问题。据我们去年对全校1093名小学生家庭调查,属父母离婚的家庭学生有60人,父或母死亡的家庭学生有28人,父或母违法犯罪被判刑、劳教的家庭学生有6人,母亲被拐卖或失踪的家庭学生有6人,寄养在亲戚家中的学生有3人,合计103人,占全校学生的9.1%。其中学习差的有33人,表现差的有13人。从家庭教育看,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学生就有41人,占全校单亲家庭学生的40%。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婚,母改嫁出走,随父生活。但父与一吸毒女同居,对儿子的学习、生活很少管,稍不遂意就打骂,其奶奶要想管也无能力。该生对其父行为很反感,也很抵触,混日子,对什么事抱无所谓态度。经常逃学、打架、欺负小同学,搜小同学身上的钱。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恶作剧,弄得班上不安宁,老师拿他头痛。有个学生的母亲经常遭父毒打,忍受不了而离婚,该生判归父养。而其父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随他饱一顿饿一顿。经常遭父打骂,不敢回家。母要将他接过去管,其父又不准。所以也是经常逃学,在社会上同一些街娃伙起偷东西、看录像、在外野歇。他曾发誓说过他长大后要把父亲杀掉。还有一个学生因违反纪律,一老师当着全班学生说他:“你再这样下去不改,将来就会像你父亲那样去劳改”。从此后,他对这老师教的课不听,作业不做,还经常逃学……。对于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是学校教育中值得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为此,我校特组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其成员由党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班主任、思品课教师等10人组成,聘请州教科所、市教科培训中心四位专家为顾问。
本实验课题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是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开展对单亲家庭子女调查研究和开展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探索教育对策,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为搞好课题研究,课题组狠抓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用科学理论指导课题实验。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年幼的心灵中过早地体验到“不幸”的滋味,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心理都会存在一定障碍。要能正确疏导他们,减少和排除心理障碍,就得用心理教育理论来指导。
根据课题三年实施方案,我们首先对全体单亲家庭学生开展调查(走访、问卷、谈话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人员、单亲原因、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家庭是否和睦情况等)。学生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最知心的朋友、在班级里心情愉快程度、喜欢什么、反感什么),老师的教育行为(在班上你是常受到表扬还是批评,教师对你的态度(是热情、一般、很凶还是说不清)老师的家访(经常来、较少来,主要来告状还是交流情况)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耐心讲道理,向家长告状、训斥、罚站)你对家庭有何要求?芽你对学校有何要求等,并建立了个人实验档案。
单亲家庭子女,得到的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它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也能得到爱的关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课题组确定具有代表性20名单亲家孩子作为实验的首批帮辅对象,由每个课题组老师交两个单亲学生朋友,并拟定帮辅计划,开展个案追踪。通过谈心、走访、娱乐、辅导、排扰解难等活动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努力用崇高的师爱去抚平他们心中创伤。为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这20个同学及他们的家长,于正月十四到泸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联谊活动。家长委员会主任、东城办事处书记来了,课题组的老师全都来了,受邀的大部分家长、学生也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后,东城办事处徐书记代表地方党委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学生提出要求,也表示要将青少年教育问题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动员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了。下来课题组的老师与结队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进行了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他们是这样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州教科所的专家顾问还到学校为老师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还经常请市进修校的心理学教师到校作心理健康报告,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报告,对师生启发教育大。每个课题组老师经常同帮辅对象在一起谈心,也建立了感情,学生有什么想法也愿与老师摆谈。在老师的帮助下,大部分同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中包含着老师不少心血,每个课题组老师感受深刻,写下了《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不容忽视》、《单亲家庭子女形成差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初探》、《浅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情感教育》、《建立道德信念是单亲子女成长的一条途径》等十五篇论文,有十四篇论文分别获得全国、州、市、校论文奖。
通过一年来课题实验,我们有下列体会:
1、单亲家庭子女得不到完整家庭父母之爱,心灵创伤和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无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展“我能行”的活
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去谈,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班上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多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师爱、同学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同时,还要明确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要求他们。没有严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知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和多些亲近。
3、对于单亲学生的家庭,要不厌其烦地走访联系,宣传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家长明确父母的责任,多为孩子想想。用家长好的教育方法,典型事例,启发帮助教育不当的家长改变体罚和粗暴的方法,同学校的教育方法取得一致,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对子女放任不管是违法,是罪过,不配为人之父母。启发他们当父母的良知,为子女作表率。4、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作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配合教育下,加上学生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也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的还多次被评为校、市级三好学生,甚至被评为市十佳少先队员,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推广。
5、学校应培训和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疏导和排除。
6、从目前来看,单亲家庭子女人数成发展趋势,已成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中部分由于家庭放任不管或粗暴教育造成他们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或学校教育不当造成逆反心理;加之社会上不健康文艺作品不良影响,游戏室、录像厅、OK厅的诱惑腐蚀;极少数坏人的教唆,干了一些不道德、违法,甚至犯罪之事,给社会带来危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政府、对学校,对监护人都有要求,都有责任关心帮助和教育未成年健康成长。为解决这些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取得社会各方面支持,在整个社区中应由党委政府牵头,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机关、学校积极参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为他们创设健康的环境,引导他们走出不幸的圈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 英国、日本、法国、美国、瑞士等许多国家里的单亲家庭数量都开始呈日益增长的趋势。60 年代末期, 法国100 万个单亲家庭, 在美国的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 每5. 2 个中就有一个是单亲家庭。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中国, 而且极其的普遍[1]。
单亲家庭逐渐增多, 意味着单亲家庭儿童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 单亲家庭儿童是祖国花朵, 也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 但在他们的成长中, 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单亲子女所出现的问题中, 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笔者主要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以便于人们能够解决因家庭教育不恰当而导致单亲子女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2 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教育问题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90% 的单亲家庭存在教育子女的问题, 虽然社会和学校也会有一些问题[2], 但笔者着重研究家庭教育, 认识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2. 1 单亲家长的心态失衡
当完整家庭变为单亲家庭后, 单亲家长相比之前会遇到更多的事情, 比如家务的增加、子女的抚养、教育等, 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 当遇到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 他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增加, 有的单亲家长不会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 这样就容易造成家长的心态失衡, 当不好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家长很容易对孩子发火, 以此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这种方式极易导致孩子害怕家长,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逐渐变坏, 这样继续下去的话, 是很不利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发展。
2. 2 家庭教育方法失当
在单亲家庭中家庭教育方法失当主要表现在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严格、过分溺爱、放任发展。
2. 2. 1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部分单亲家长因为多种原因, 比如读书少、没重视家庭教育等而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 使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 他们很少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 沟通少了自然就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理上的变化, 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不能给予很好的辅导。孩子在发展中出现了问题, 家长没有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那么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2. 2. 2 严格对待
专家指出, 严格的教育方式, 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弹, 孩子可能会更不听家长的教育, 长久下去孩子在发展中就会出现更过严重的问题。
2. 2. 3 过分溺爱
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 他们往往会更加爱孩子, 然后就没有把握好度, 就成了溺爱,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 不体恤家长。
3 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教育单亲子女, 家庭有着重要的责任, 当然学校和社会也有一定的责任。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3. 1 单亲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把握教育重点
3. 1. 1 单亲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而且也是终身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在成长中必然会缺少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关爱, 这很容易引起单亲家庭孩子在价值观上的偏离和心理上的异常。他们有时候会出现孤独、情绪不好的情况, 单亲家长就要重视这些方面。同时, 还要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增强认识,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 单亲家长也要走出阴影, 勇敢的面对生活, 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3. 1. 2 把握教育重点
把握教育重点主要是表现在注重帮孩子树立信心、注重关爱孩子、积极鼓励孩子交友、参加团体活动这几方面。
首先, 要注重树立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自卑感, 要使孩子逐渐消除自卑感, 家长就要找到孩子的亮点, 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 对于他们做的好的地方给予鼓励, 同时家长也要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 帮孩子解答难题, 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同时单亲家长还要与学校老师积极联系,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其次, 注重关爱孩子。作为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关心, 不仅是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在学习上也要给予关心, 同时也要关注到孩子的心理, 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 多和孩子沟通, 当然, 关心要适度, 不能太过度了, 太过了不能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家长要把握好这个尺寸。
最后, 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交友、参加团体活动。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愿意交友的, 单亲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也应该多鼓励他们与同龄孩子交朋友, 一起学习和合作。
3. 2 社区和社工机构增设相关服务
要很好的解决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 社区和社工机构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现在社区和社工机构中, 针对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服务是很少的, 因此社区和社工机构要增加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单亲家庭的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其服务主要从单亲家长方面着手, 比如增设家长课堂、组织单亲家庭互助协会、定期开展娱乐活动等。
参考文献
[1]齐麟.论单亲家庭[J].人口学刊, 2000 (6) .
面对学校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子女,教师们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位教师的亲身经历。这位教师在小学担任班主任,遇到过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次班上来了一个名叫刘芸的单亲家庭孩子,她的父母在她五岁的时候便离婚了,她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由于爸爸脾气不好,在外面稍有不如意,回家后就拿她当出气筒。每到此时,刘芸总得遭受一顿皮肉之苦,这些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她失去了正常孩子的那种天真与快乐,学习成绩差强人意。面对这样的孩子,这位教师给予了她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作为刘芸的班主任,尽量给她以母亲般的关怀,告诉她做人的道理,教会她自理的能力。比如刘芸感冒了,她给刘芸倒开水、喂药;放学晚了,她送刘芸回家。期末考试时,刘芸以双科90分以上的成绩回报了这位教师,也用她开心的笑容回应了这位教师的付出。还有这样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年仅10岁,就敢偷家里的钱,抽烟、赌博,胡作非为。经过深入调查后得知,他的母亲因外遇而和他的父亲离婚,一连几年都杳无音信,他的父亲因此而一蹶不振,整天以赌博为乐,泡在麻将馆里,根本不管孩子,这个孩子便和社会不良青年鬼混在一起,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老师放弃了责骂他的冲动,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感化他受伤的心灵。她用自己的钱给他买来了新的学习用品,并经常带他到家里,做饭时让他帮忙剥葱、择菜,吃饭时和他讲述做人的道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顽劣的孩子看到老师对他这么真诚、热心,很受感动,下决心努力学习,好好做人。通过这些,这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育者倾心的呵护与关爱,因为他们所缺少的那部分爱(父爱或母爱)可以在教师那里得到弥补,教师给予他们的爱可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这位老师体会到的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爱,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了教育爱。单亲家庭的孩子之所以会产生种种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家庭的爱,缺少父母的爱,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爱正是对这种缺失的一种弥补。教育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企求学生完美发展的感情,是由理性培育起来的一种责任感,是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具有关心、理解、接受等爱的共同因素,但又比一般的爱更无私、更纯洁、更高尚。
教育爱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敞开与接纳,就是教师向学生敞开自我。教师与学生不再是隔着一个讲台的“我”和“他”,不再是知识的贩卖者与消费者、权威与听众的关系,而是共通、共享、共情的一体关系。2.给予。就是教师把自身有价值、有活力的东西奉献出来,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呈现出来,在爱中展示自己。给予不是牺牲、不是舍弃、不是为了接受,而是精神乐趣的共享。3.包容。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他的好奇、他在成长中的各种尝试、他犯下的过错,都可以通过教育爱来包容和接纳。4.指引。教育爱不是对儿童的无条件的爱,它是在儿童身上见到了美好的灵魂,希望指引着儿童通过美好和纯洁的心灵将美繁衍传递。
要教育好学生,就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真诚的爱。爱生尊生,是教师之美德,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所以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父母,一位充满爱心的优秀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时比父母还要高。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中情感失落,使得他们更容易把原来对父母的情感依托转向教师,于是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的那种真心、诚挚的爱——教育爱,往往可以弥补孩子失落的父母之爱,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业的顺利进步。
通过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用爱来教育和引导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成功的,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用爱来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用教育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多给予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教师的鼓励能使学生有成就感,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情感上得到满足,并能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学生身上的自尊心就像幼芽那样稚嫩,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子女,他们的内心比一般的孩子更为复杂和敏感,教师的某种疏远、冷落或嫌弃,都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暴自弃。
作家柯云路把欣赏、夸奖、鼓励概括为成功的要诀,这是不无道理的。当人在得到夸奖和鼓励时,就能得到一种愉快舒畅的情绪体验,从而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单亲家庭子女在家里得不到父爱或母爱,他们取得的成绩无人肯定,遇到的挫折又没人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想方设法去鼓励他们,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创造出给予鼓励的机会。其实教师的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手势、一个轻轻的抚摩、一句及时的表扬都是在拯救他们的自信心,打消他们的自卑感,抚平他们低落的情绪。
用爱的方式与他们在心灵上进行沟通
在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中,若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热爱学生。对这些孩子,教师应仔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抓住机会多接触这些孩子,与他们进行交谈。在与每个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教师都要表现出真挚的爱、由衷的情,因为教师的感情是影响学生情绪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理解和宽容他们犯错误
单亲家庭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与完整家庭中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犯错误,教师要能理解和宽容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犯的错误。但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分析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养成克服困难的好习惯,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责骂。教师的理解、宽容和引导会使他们获得自尊和力量,从而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有所转变。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学校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机构,教师应根据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首先应引导他们能与人相处,并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在与他人的相处中,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其次,教育他们积极接纳自我,不能妄自菲薄地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学会寻找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不断进步,同时也要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的爱是无私的,他爱他的每一个学生,所以说教育爱是大爱,它遍及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正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可亲可敬的拥有大爱的教师,在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时,他们选择用无私的爱来滋润孩子受伤的心灵,选择用真情和温暖来感化他们,使得他们也能像其他青少年一样健康地成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庭的未成年子女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流出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民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
(一)关心困难家庭子女
古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现在的情况是,穷人家的孩子瞧不起亲生父母,这是出于一种自卑。这种自卑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在学校里觉得自己不如人,要么自暴自弃,要么产生特别强的虚荣心。并且,这种心态很容易从物质上衍生到学习上,影响孩子集中经历投入学习。同时,如果孩子片面认为家庭贫寒源于父母无能,就容易对父母产生鄙视心理。父母整天辛勤劳动,换回的却是孩子的鄙视,这不能不
说是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如果这种心理不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得到矫正,那么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甚至品质。
无论贫穷家庭,还是富豪家庭,送子女上学都是父母的责任。并且贫困的家长为了让子女上学,所付出的辛劳更大,吃的苦更多。对此,做父母的首先不应对孩子抱有歉疚感甚至赎罪感。如果父母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孩子找不到自信的理由,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并以虚假的摆阔来掩饰自卑。同时,老师也应该研究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心态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父辈财富的多寡,注意培养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穷孩子与富孩子和谐相处。
贫穷本身不仅不可耻,还可以成为一种激励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关心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在困境中保持奋发的精神状态,把暂时的艰辛转化为立志成才的动力,让贫穷成为人生的另一种财富和珍贵的记忆。
(二)关心流动人口家庭子女
国务院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1982万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中,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有9.3%处于失学状态。针对民工子女失学问题严重的现状,“意见”要求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
育问题。
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应有的权利,是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应尽的责任,更是他们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这些孩子获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才能谈得上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这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家庭背景出身不同,所接触的环境和人群不同,势必在心理、行为表现上和思想道德基础上与其他少年儿童有所区别。对他们如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诸如,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认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如何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所要考虑的问题。内容不同,方式方法也要不同。如果德育的实施者不了解他们的心态,只用假大空的说教,简单化的教育,那么其效果可能事与愿违。若在有爱、理解、鼓励、关心、尊重的环境和氛围中,道德的效果则会事半功倍。
这部分少年儿童最大的心理障碍是自卑,医治其自卑心理的灵丹妙药是尊重他们。
第一、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心灵。也就是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理想志向、生活习性等。
第二、对他们不歧视,无特殊对待。教师要时刻
想到他们,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与他们平等相处,对他们同对其他孩子一样,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第三、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部分孩子自尊心的养成是非常艰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随意地当众批评他们、不随意向家长告状以养成并强化他们的自尊心。
对这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的评论,要以他们原有的基础出发;要坚持正面评价,以奖励、激励为主;要立足于关爱、帮助、扶持和引导。通过这样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改进、发展和完善的机遇。
(三)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离婚是公民行使婚姻自由的权利。近20年来,我国离婚率快速上升,由此导致单亲家庭也快速增多。父母劳燕分飞,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孩子来说,如同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会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并因此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但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单亲孩子”也具有聪颖可爱的天资、活泼天真的本性、好学上进的心愿、喜交朋友的心理……
社会学家们的调查也表明:单亲家庭并不意味其
开题报告
冯
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案研究 》开题报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冯莉
一、课题背景
近几年我校响应国家推荐入学的政策,推荐到校的学生中,优等生明显比前几年减少,学习困难的学生比例增大,单亲家庭子女增多。这些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多数没有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家庭文化背景较差,也由于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问题。他们的问题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中学生都有其共同之处,但个人因情况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尤其是“另类”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
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
三、实用价值
单亲家庭子女虽然在学校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他们破坏力大,影响力强,是集体中的消极因素,常常是科任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头疼的对象。他们要么敏感脆弱,要么歇斯底里,要么破坏力强,要教育好他们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细致的和更需要耐心的教育工作。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分析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成因,并以相应对策矫治,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研究目标
1、对这一特殊群体施以正确的教育,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3、提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策略。
五、研究思路
1、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3、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中寻找规律。
六、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单亲家庭子女个案,通过对其子女问题存在的现状、形成的原因、类型及特点的研究,从而找到转化的契机。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现状分析研究。
2.单亲家庭子女类型及特点研究。3.单亲家庭子女个案研究。4.单亲家庭子女转化对策研究。
七、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文献研究法:查阅、研读资料,对单亲家庭子女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为个案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单亲家庭子女的措施更有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单亲家庭子 女的方法,以形成一套转化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单亲家庭子女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八、研究过程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课题研究时间从2016年5月 至2017年4月:
第一阶段:材料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1、查阅、搜集、研读有关“单亲家庭子女”的资料。
2、系统梳理资料,确定研究方法、步骤、进程,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
1、通过调查法了解研究对象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对本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召开科任老师会议,了解研究对象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及作业情况。
2、通过行动法跟踪观察本班9名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记录他们的表现,然后分析调查、观察的结果,概括研究对象的特点,撰写调查报告。
3、和科任老师商议确定矫正策略,并联系家长,商议家长干预的内容及方法以及注意点,干预后,检测干预效果(问卷调查、教师观察、记录、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4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研究心得体会,撰写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总结,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九、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案例1-2篇;
心得体会1-2篇; 研究报告1篇;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
(一)家长对单亲子女的教育现状
1、父母一方死亡,或父母离异,孩子判给一方抚养。这类单亲家庭的教育有这样几种情况:(1)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虽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生活负担较重,终日为生活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在思想,学习上关心孩子的成长。(2)相互推卸,放任自流。父母双方谁也不管子女,对孩子漠不关心,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3)管教不当,适得其反。
2、父母一方远离亲人,为谋生而外出打工,只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在扑面涌来的商潮下,许多家庭因贫穷所迫,不得不实行“一家兩制”。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家庭也成了实际的单亲家庭。
(二)学校对单亲学生的教育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讲课不照顾水平,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反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把“双差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赶出学校,使学生情绪产生对立,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教师动辄训斥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相之间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三)社会对单亲孩子的影响
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看来,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游戏机、麻将室、台球室、OK厅等地方的这些“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校、家庭又缺乏及时的教育,孩子就容易被这些消极的东西所影响和感染,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抵触学校的正确教育,在学习上、品行上越来越差。大量的调查、访谈、资料分析表明: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社会、家庭、学校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我们的单亲孩子不再感到孤单。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一)作为家庭教育的关键人物——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刻不容缓
1、让孩子客观地面对单亲的事实。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对孩子的爱仍然要坚持原则,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二)学校教育在单亲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方能做到因材施教。要对单亲家庭子女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
2、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是医治异常心理的良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现出美丽、精细、柔弱、温和色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单亲孩子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和多些亲近。
3、注重培养与利用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应该从尊重爱护单亲家庭子女出发,尽量发掘身上的优点,点燃单亲家庭子女自尊心的火种,多采用赞许、表扬、奖励、信任等方法培养其自尊心。
(三)社会应给予单亲孩子更多的关爱
依托社区,形成以社区为主体、可控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导,从而达到改善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效应。可以成立社区单亲家庭联谊组织,通过相互鼓励和帮助,增强生活信心。同时单亲家庭联谊组织也是架起社会各界关注、桥梁,经过该组织,单亲家庭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援助,从而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教师,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正确心理引导。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 更应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施以滋润的精神雨露, 尽可能地消除他们的心理苦恼, 使单亲家庭孩子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为此, 我认为我们班主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工作。
1 倾洒爱的甘露滋润孩子心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 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 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 他们缺少爱, 很难得到健全的爱, 并因之使其人格成长受到严重影响。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要倾注无限的爱心, 使他们能获得来自父母之外的爱的补偿。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和关心, 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行为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罗森塔尔效应即是其作用的具体体现。我曾经问过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 希望怎样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他们的回答大多是: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希望能与同学平等相处, 并得到同学的尊重和信任。可见, 教师对学生尤其是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爱、尊重和信任, 是学生所希望得到的, 同时也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做到的。曾看过一则报道, 大连民生小学给全校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工作:每周对班里的每一名学生抚摸一两次。对于单亲家庭或性格孤僻的孩子, 还要多抚摸几次 (因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孤僻) 。结果是许多孩子由此感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关爱, 变得开朗起来, 愿意与老师说话了, 学习的劲头也足了。但这样做的学校在我们国家毕竟是少数。
2 发挥集体资源优势以孩子教育孩子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人的生活离不开与人的交往, 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 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却关系着他的生活是否幸福、心理是否健康。假如一个人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 无疑他是幸福的。相反, 假如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 那么伴随他的必然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可见, 良好的人际氛围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心理环境, 温暖、健康、和谐的班集体会使人生活愉快、心情舒畅, 反之则会使人产生紧张、人人自危的感觉。因此, 班主任应努力培养优良的班集体, 建立团结、和谐、健康的班级气氛, 使学生能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 感受到集体和他人的温暖。正确的舆论是良好班级的条件之一, 作为班主任来说, 要引导班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 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离异单亲家庭子女, 更不要讽刺、挖苦他们;要尽量减少其他孩子在他们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与父母, 以免引起他们的感伤;要鼓励全班同学与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接触, 特别是班干部关心、团结、帮助他们之外, 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方法, 组织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助单亲孩子, 使班内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他们的责任, 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往, 为他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 使他们得到大家给予的帮助, 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单亲孩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 对同学、老师的爱, 对父母的爱。当这些孩子有病时, 教师要特别重视, 安排班干部轮流给他补课, 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他, 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 让他感受到朋友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当这些孩子过生日时,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 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 一份小小的礼物, 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班的女学生张某, 原本是一位性格活泼的小姑娘, 初二时父母离异, 随父, 从此她变得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很少和同学在一起交流玩耍, 学习成绩持续下降。为此, 我刻意安排我班学习好、乐于助人、性格活泼开朗的学习委员和她做同桌, 同时作班内其他女生的工作, 主动去和她接近, 关心她、帮助她、亲近她。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努力, 张某变得善言谈了、上课也能举手回答问题了, 课下也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做游戏, 久违了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3 借助榜样示范激励孩子奋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模仿期, 少年期是幻想和英雄崇拜期, 青年期则是理想追求期。榜样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巨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虽然大多数离异家庭子女的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 但也不乏优秀的孩子, 自古至今单亲家庭的孩子成材的亦不在少数。班主任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典型启迪这些身处逆境的学生, 引导激励他们不断前进。我在和我校的离异单亲孩子座谈的时候就经常举一些逆境中成才的单亲家庭的名人故事, 如: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希思、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戏剧大师卓别林、著名演员周星驰、史泰龙、香港大亨李嘉诚、还有他们喜爱的歌星周杰伦......这些在各自领域获得成功的名人都生活在单亲家庭, 他们用自身的经历证明: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完全能在逆境中获得动力, 走向成功。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 他们在父亲或母亲的得当教育下, 自己也不懈地努力适应突变的家庭环境, 从而摆脱了阴影, 过着属于自己的健康人生。如我校2005年毕业的离异单亲学生王彤, 父母离异后和母亲相依为命, 但她并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 灿烂的笑容经常挂在脸上。她学习刻苦、奋发向上, 初中没毕业钢琴就过了十级;她团结同学、学习认真刻苦, 在05年的中考中获得了油田第一名的好成绩。孩子们听完后, 在写给我的心里感言中都纷纷表示:要以上述名人为榜样, 克服自卑心理和不利因素, 坚韧顽强地生活和学习, 立志成才, 将来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 (母) 。通过努力, 不少离异单亲孩子走出了自卑颓废的低谷, 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 享受着快乐而又紧张的学习生活。
4 采用多种途径倾听孩子心声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及策略10-05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11-27
单亲家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课题方案11-23
单亲家庭婚礼主持词05-27
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调查10-10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11-17
单亲贫困证明09-29
单亲助学金申请书06-28
家庭教育的核心05-29
家庭教育的角度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