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写景散文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短篇写景散文(精选7篇)

短篇写景散文 篇1

一、导入美

美的文章需要美的导入才能使人身临其境。如《天池》一文不妨用李商隐的小诗《瑶池》导入:“‘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诗中的‘瑶池’便是现在的天池。”如《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这样导入:“‘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高山青》唱红了大江南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吴功正的脚步一起走进阿里山。”

二、诵读美

美文的诵读需要读者的声情并茂, 更需要独到的方式引导。这种方式首先就是配乐朗诵。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是任何东西所不能媲美的。试想一边诵读“小桥流水、古朴犹存”的《周庄水韵》, 一边配上一段笛声悠扬的江南小曲, 无须教者讲述, 其中之美、之妙便不言而喻。其次就是分层朗读。如《鼎湖山听泉》中一段描写鼎湖山泉声的句子:“那柔曼如提琴者,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两位女生读) ;那清脆如弹拨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全班女生读)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全班男生读)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 飞瀑落下深潭 (全班学生读) 。”这样就能将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三、品味美

文章之美贵在语言之美, 语言之美贵在修辞之美, 修辞之美贵在品味之美。对语言的品味要注重方法的引导, 教者可从修辞、运用的手法以及巧妙的修饰语等方面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或写作的目的。朱自清的《春》中“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一个“让”字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荷塘月色》:“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句正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荷叶的妖娆多姿。

四、引用美

旁征博引向来是各位文学爱好者所喜欢和擅长的, 为了领悟天池魔幻、神奇、缥缈之美, 我们可引用一位名叫龙城飞将的网友对天山的描绘:“用惊艳不足以形容她的美丽, 用漂亮不足以描绘她的华贵。纯净、圣洁、晶莹, 仿佛梦幻一般, 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没有一丝人为活动的痕迹。碧绿的水面上照射着金色的阳光, 如同金粉洒在一块大大的碧玉上, 波光掠影, 玲珑剔透。池面上水汽和阳光交织在一起, 云雾缠绕,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站在岸边, 仿佛和天池融为一体, 听她讲述着那深沉梦幻的寓言, 和她独处高山之巅, 听它亿万年来的感叹, 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睹?”

五、比较美

红花当须绿叶来衬托, 万物之美亦是如此。美有很多种, 如何让学生对各种景色之美有确切的把握, 我们不妨设置一个仿句题来显示这种美的独特之处:“如果说长城美在它的雄伟绵延, 中山陵美在它的庄严肃穆, 那么九寨沟美在它的原汁原味, 泰山美在它的巍峨挺拔;如果说天池美在它的虚幻缥缈, 阿里山美在它的妖娆多姿, 那么苏州园林美在它的精雕细琢, 鼎湖山美在它的空灵神圣……”

六、宣传美

既然是美的东西就不该独自占有, 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一环节我们不妨为所写美景写一则广告宣传语, 要求是广告宣传语写得好、写得巧、写得美、写得妙, 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主要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 不妨写这样的宣传语:“冬天的济南是孕育春天的摇篮 (押韵) , 冬天的济南是你过冬的理想境界 (押韵) 。”如《天池》一文的宣传语:“青春天池、美丽天山 (比喻、对偶) ;天池景色美如画, 声名远播遍华夏 (比喻、押韵) 。”

七、总结美

古人称画龙须点睛, 那么一堂出彩的课也需要点睛之笔———教师总结, 总结的语言要美且切入重点。如《天池》, 可这样总结:“它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 也许只有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方能孕育出如此美丽的仙境, 大自然以它的鬼斧神工给予人类难以想象的种种奇迹, 让我们珍惜、热爱这绿色的自然吧, 因为它是我们幸福的家园!”

写景散文语言美训练 篇2

关键词:写景散文 词语 句子 篇章 训练 语言美

中国是一个诗文的国度,洗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富有神秘色彩的东方神韵。“得作文者,得中考”近几年随着中考对写作能力方面的考查,写作教学的侧重点偏向于记叙、议论技巧训练,写景散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視野。纵然我们身边有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经典美文大有凤毛麟角般“绝迹江湖”,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是中考重点,教师也不会花精力去教授。

我教学的河大版教材180篇课文中,只九篇写景散文,数量上少得可怜,除了《春》、《济南的冬天》、《清塘荷韵》、《紫藤萝瀑布》是经典传统篇目外,其他五篇全属于学生自读内容。写景散文坐上了作文训练的“冷板凳”。可一篇优美的散文会使人如啜香茗,满口生香,所以我努力教学生写美写景散文。我把教学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词语训练

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使语言生动起来。优美的语言似一泓清泉,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指導学生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语言美。那什么样的词才有表现力呢?

例:1、我走在林间的小路上。

2、春风吹着我的脸。

3、我看着他。

这三个句子中“走”“吹”“看着”是学生习作中的常用词语,读来平淡无味。为了使句子鲜活起来,我要求学生做更换词语训练。

改:走——漫步、徜徉、徘徊、飞奔;吹——亲吻、轻拂、抚摸;看着——凝望、注視。

显然学生换用的词语使句子生动形象。为什么换上的词语能够使句子变美?师引导探究:漫步、徜徉、徘徊、飞奔能反映出“走”的人的心情及精神状态;亲吻、轻拂、抚摸能描写出风的大少及人的感受;凝望、注視能表现出“看”的时间的长短。这些词语能描摹出人或物的状态,使读者能闻其声感其形,所以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能使句子华美。

二、句子训练

以宗璞《紫藤萝瀑布》为例,体会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活泼靓丽的效果。

例:1、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两个句子之所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1写出了紫藤萝瀑布的动态美;句2写出了紫藤萝花的活泼可爱的情态。据此我设计了改句训练:

例:1.我走在林间的小路上,秋风吹得树叶沙沙地响。

2.菊花伫立在风中,任风吹打。

成果展示:句1.我徜徉在林间幽静的小路上,秋风亲吻着树叶,飒飒摇响,像演奏着一曲华美的乐章。运用拟人、比喻描写出风的轻柔,叶的声响及我的心情;句2菊花瘦弱的身躯在风中左右摇曳,向人们绽放着她生命的坚强。运用拟人写出了菊的品质。

修辞使语言富有文采,字字珠玑,让人读来满口生香。比喻、拟人能写出语言的形象美;排比、对偶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富有节奏感,表现出语言的激情美;引用诗文会增加句子丰富的文化底蕴;夸张的运用强调出景物的主要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篇章训练

以“——最美”为题让学生描绘身边的美景,做片断训练,我把其中一位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们自由评改:

原文:黄昏最美

①天空中太阳已经走到了偏西方。②太阳显得非常红,甚至把周围的云彩也染红了。③一排大雁从远方飞过,就像在红色的纸上勾勒出几道细线。④太阳就要下山了,看到农民们在田野里回来的身影。⑤黄昏也是母亲呼唤孩子的时候。⑥这就是我所看见的黄昏。

评:①③运用了修辞,但美感不足;④⑤⑥语句不流畅。

改:①秋未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选择了体现时间的词语,并点题;②太阳已经羞红了脸,她的腼腆也感染了周围的云彩。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描摹出夕阳的色彩;③一排大雁从天际划过,在红色的底稿上勾勒出一道“人”字形的细线。“天际”突出其远,“划过”由于远而看不清飞的动作,“底稿”比“纸”更生动,运用比喻增加了景物的形象性,增加了语言的美感。④太阳躲在山腰,归家的人儿加快匆忙的脚步。运用拟人写出太阳下山的速度;⑤夕阳下,母亲急切的呼唤。“急切”一词突出人物的情态;⑥多么温情的黄昏!以抒情结尾画龙点睛。

改文不但写出了景物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还充分传递出作者情意。勾出一幅包含情韵的画面,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感人心魄,传达美感。

通过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的训练,定能激起涟漪点点,点燃学生们的思维火花。我相信他一定能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写出令人惊叹的丽句华章!

蚂蚁短篇智慧散文 篇3

一只蚂蚁四处找吃的,它已经两天点食未进了。

它饿得头晕眼花。寻寻觅觅,却凄凄惨惨戚戚!

直到第三天的黄昏,它终于在一个很隐蔽的角落里找到了一颗饭粒。饿极了的它大喜过望,顿时强打精神,奋力地爬了过去。

它先狼吞虎咽地饱餐了一顿。

这一餐,它吃得真是太过瘾了。它满足地抹了抹嘴,准备叫来同伴把这粒饭一起抬到他们的洞穴里。刚要发信号,心中却起了小九九,它实在是被饥饿折磨怕了。它想,与其大家抬回去共同分享,不如我一个人独自受用,这粒饭够我吃十天半月的,足以度过眼前的饥荒。饥饿的.滋味实在难以忍受,我得为自己的生存考虑。

蚁类社会与人类的原始社会一样是公有制,它们必须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所以每只蚂蚁获得食物及其它东西都是先交公后均分的。蚂蚁打着要独吞的小算盘,是大逆不道的。可是饿怕了的蚂蚁考虑的是眼前遇到的危机。

它身上已经恢复了一些力气,它决定先试试能否背得起这颗饭粒再说。呀!它使出吃奶的劲头,居然背起来了,它心里暗暗为自己喝彩。它想,背累了还可以拖,凭自己的力量是完全能运回去的,只是时间会慢一些罢了。啊,对了,需要找一个可靠的地方藏起这粒于它来说性命攸关的粮食。

它想到了一个去处,不过距离较远,好在天很快就要昏暗下来,别的蚂蚁应该看不见。

它吃力地背起这粒饭,蹒跚地往那个去处一步一步挪动。

它步履维艰地走啊走啊,背累了就用手拽,拽软手了就再背。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它来到了一个鸡笼边。

独家记忆短篇散文 篇4

独家记忆

十月,合欢树开了花,像一丛美艳的火藏在树叶里。天色泛白,安谧不颓唐。《尔雅·释天》里说“秋为白藏,冬为玄英”,觉着“白藏”真的是极美极灵动的名字,和这温柔天色如此契合。而初秋的阳光,是羽毛温暖的鸟群飞临城市,翅影是满天的云。

前一个阴天,我把蓝草帽送给了阿柴,红草帽留在它自己的小窝里。它们是从海岸边带回来的贝壳粘成的小乌龟,惟妙惟肖,戴着草帽和金丝边的眼镜,镜片后面小小的黑眼珠转得憨厚。几天之后,阿柴对我说,小乌龟的金边眼镜好漂亮,那么我就当做今年我的第一件生日礼物吧,生日是下个月的今天哦。我开心地说,好呀好呀,你喜欢它真好,一边暗自念叨着她的生日害怕忘记。我是个记性很糟糕的人。一直都是。

我常在下着大雨的晚上窝在沙发里看电影,那些长镜头短镜头不动声色,我的记忆像下着大雨的天,模糊得一团糟。我记得一部电影,只记得一个画面,一个黑衣的老妇人,在积水的逼仄街道上,顶着灰暗的下雨的天空,躬着身将挎着的篮子里的玫瑰一朵朵摆在路中间,暗红的花朵像一朵朵沉重悲凉的叹息,落在积水里,复归沉寂,长镜头拉开一条黑路红线,然后一辆车飞驰而过,溅起了积水轧过花朵,暗红的花飞起来又缓缓落下,恍若将死的轻飘飘的蝶。老妇人的背后是寂静,和一座没有长明灯的教堂。接着记忆戛然而止。

有时候我会整理自己的记忆,可每一段( )

记忆,都像是一个无法整理的抽屉,里面胡乱塞满了戛然而止的电影。所以我庆幸还有那么些忘不掉的画面,还有那么些长住在心里的人,在心底呼吸轻缓,花朵般灿烂。他们是我独家的记忆。忘不掉。

10月,那一个白藏,最美妙的事情就是遇见了术啷,那一个,至今都觉得骄傲又淡漠的女子,拥有自己的庞大且精致的`世界,走在人世间,轻轻抬起下颌。我们的谈话自在不苛求逻辑,不转弯不抹角不害怕出差错得罪人。雨夜里我说mew很棒,她便说devics很好听,整点时我说小城里的钟楼敲钟了,钟声像雨点落满城市每个角落,我问她可听得见,她便在黄浦江那边对我说她听见了小城里的钟声。我们未曾谋面,我们隔着地图上看似咫尺的距离说话。可这默契如此令人欣喜。

我常想象她挂着耳机低头穿行在大上海,倦了停下自行车支起脚,抬头倦怠地眯眯眼,也许正是傍晚看见天上的霞光却看不见落日。我想她应该是笑起来极漂亮的女子,喜欢devics的她抬头时眼里也许会有璀璨的光芒。

又是白藏,久未联系,盼望她一切都好。

现在的我仍然在听mew,一支来自丹麦的乐队,主唱Jonas的声音纤细明亮,仿佛一支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在嘈杂喧嚷之上。他们坐在我的耳廓上歌唱,我感觉自己站在空阔的天空下大地上,沉重云层从远方游弋而来,投下的阴影像水流漫过我的脚背,漫向更远的地方,心里是透彻的宁静。

我喜欢北欧,最大的愿望是能在雷克雅未克积雪的街道上踏一次马路,度过一个漫长的似乎不知完结的白天或者黑夜,在灯塔下裹紧了长长的围巾守候一次奇迹般的极光。

日子长了又短,夏天快到的时候暮色降临得越来越晚,傍晚时分天空常会有魔术般的盛大演出,天色瑰丽地变幻,最后蓝得发黑似终阖上的夜的披风。那是我见过最壮阔的景色,带给心底微微颤抖的震慑。夏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叶子油亮,大风呼呼地刮过来刮过去,整座城市像停靠在深绿汪洋下的沉船,却依然有满舱明朗的太阳。这样的夏天里,我遇见阿柴。

我是喜欢阴天的人。下雨天,风大,我裹着大衣走过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雨里的大街小巷都漾着流光,湿湿的,温柔不张扬,安然得很漂亮。我站在顺风的街道下游,狭长的街道两旁满是高大茂盛的树,在雨里挺拔出肃穆的瓦青色。风里我微微眯起眼,看见街道尽头灰色的天空。下雨天,连心里都是瓦一样的青色,无边安静,夜里会有好眠。

而阿柴喜欢晴天。她是那么美好的女孩子,声音温暖得像夏日海边细腻的沙滩,唱歌好听,这样的女孩子似乎生来就该喜欢晴天。阴天里她对我说,还是喜欢大太阳多一点,可是想到你喜欢阴天,便也心安了一些。那时我正蹙着眉头顶着明晃晃的大太阳,不由笑出了声。我想象她站在窗边,如我般蹙眉看着屋檐上滴滴答答的雨水,又想象她在太阳下抬起头笑得明媚的样子,觉得晴天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阿柴唱歌给我听,我微微笑着不说话,觉得她唱得真的很好听。我想起,初三时猫坐在我后面,我们靠着有些冰凉的瓷砖轻声唱歌的日子。

刚刚过完的那个夏天,我去了大连,那是座干净温柔的城市。或赤脚踩过日头下发烫的沙滩,阳光直射在脖颈间有微痛的灼热感,眼睛里看见的满是沙子的颜色反而显得空空荡荡。那时我就在想,如果大家都在,我们一起挽起裤脚踩沙滩,该是多么欢欣的场景。

可现在身边的人们一个个离开,未曾谋面的人们我也抓不到他们的手,我在想要去买一个布娃娃,对它说话。因为很多时候都觉得,有些话无处可说。我心里长满了热切的情感,可我对旁人絮絮叨叨讲起很多,得到的总是沉默。最后我手足无措,站在记忆的漩涡中免不了浓得化不开的惆怅和难过,为无人可懂我的倾诉。

有一天,看见席慕蓉说:

在等待中

岁月顺流而来君临一切

在开满了野花的河岸上

总会有人继续着我们的足迹

走我们没走完的路

写我们没写完的故事

甚至

互相呼唤着的

短篇散文孤独 篇5

其实我想,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尽管这个世界已经很热闹,尽管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愈来愈丰富多彩,然而孤独却象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窗前,静听雨声敲打窗棂,滴滴答答中,内心的孤寂便弥漫开来。

喧嚣的时候,舞台上人影晃动,音乐充斥耳膜,突然感觉有那么一丝凉意袭满全身,世界仿佛瞬间定格。

甚至吃饭的时候,一桌子的欢声笑语,自己插不上嘴,放眼四顾,满心的失落无人安慰。

甚至亲如夫妻,同处一室,朝夕相处,内心里却还是有一小块地方荒芜得长了草,无人涉足。

孤独,有时难免自怜,仿佛偌大世界,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空有一腔柔情无人能懂。

孤独,有时总觉凄凉,为何寻寻觅觅,知音不知在何处。空此一生,踽踽独行,夜夜秋雨孤灯下,太冷清!

孤独是什么?它是一种感觉,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贵贱,就在我们心中最隐秘的地方,那么执拗地停留着。

但是每个人却又是需要孤独的。

因为所谓的.隐私,内心深处总要有一片净土,或阴或晴、或明或暗,是不能向外袒露的。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无论喜悦、快

乐、悲伤、痛苦,都有一片天空,可以任思绪信马由缰般肆意翱翔,于人群中体味不同,于喧闹后静静沉思,穿越时空的隧道,若觉错

时猛醒,自我鞭挞;需努力时暗暗憋劲,自我鼓励,让心灵在沉静中休憩,去经受更多的历练与洗礼!

浅谈写景抒情散文中动词的使用 篇6

写景抒情散文是景和情的自然融合。有的重在抒情, 感情随着景物的描摹喷涌而出;有的以写景为主, 景中深蕴着作者的感情;有的亦景亦情, 感情的表达深沉执着;有的看似纯粹的描摹景物, 但也处处可见作者的情思。

写景抒情散文中动词的使用, 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宗璞《西湖漫笔》中关于花港观鱼场景的描写如下:“那是满地的新荷, 圆圆的绿叶, 或亭亭立于水上, 或婉转靠在水面,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 跳跃满池。绿色, 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 那样鲜, 那样亮, 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荷叶, 则要持重一些, 初夏, 则更成熟一些, 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 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 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了。”

其中“新荷”点明了时节, “立”、“靠”、“跳跃”等动词的使用将文章充满了蓬勃的生机。特别是“跳跃满池”给人一种新荷初长, 池内荷叶不多。但叶子却一点一滴慢慢地嵌入池中, 宛若轻盈无比的仙子一般。“立”显出亭亭少女的清新优雅。“靠”则有相互依偎安抚的柔美感。又如:“从花港乘船而回, 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 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 船儿在水面上滑行, 只有桨声欸乃, 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 喝了杯茶, 靠在船舷, 只见她向水中一摸, 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 一声不出, 把鱼甩在船板上, 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 连连说, 这怎么可能?上岸时, 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 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一条不起眼的“鱼”打破了整副画面的静态, 使一切笼上了一层神秘迷蒙的美感。动态的画面不仅激荡着那波平如镜的湖面, 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一边好的文章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不受时空的阻隔, 任凭想象无限的延展开来。而那动人心弦处或许就是那些稀松平常的一、两个动作。通过动词的介入使得我们能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徜徉于美景, 又随着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

细腻观察和体会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源自于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如实的描绘不免使文章显得呆板, 它还需要作者进行合理、大胆而独特的联想、想象, 使“一切景语皆情语”都能反映作者的情感。很多名家的美文景致都是浮想联翩, 这样就给了读者阅读上的美感, 也激发了读者的思绪,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探究 篇7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散文名家作品,让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提高散文鉴赏和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进步青年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习的表现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前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充分的预习,做到对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和内容的了解。只有熟读课文才有利于对本节课内容的探究。

1、教学过程:

1.1导语:散文是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写景状物散文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人们所衷爱,他的这种独特魅力就在于其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变,从广义上来讲抒情方式也属于表现手法,那么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呢?本节课通过我们比较阅读陆蠡先生的《囚绿记》和朱自清先生的《绿》,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进行初步探究。(板书)

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探究

————比较阅读《囚绿记》和《绿》

那么什么是表现手法呢?

所谓表现手法就是作者表现文章主题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既然表现手法是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两篇文章的主题:

(结合背景资料对两篇文章进行主题探讨,《囚绿记》作者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对中华民族的赞扬;《绿》作者写于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刚刚开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1.2板书:

渴望光明

《囚绿记》主题:常春藤——→ 不屈黑暗

↓ 顽强抗争

(绿) }表现手法

↑ 充满希望

《 绿 》主题:梅雨潭——→ 勇于进取

积极向上

(注意:板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生成,此处只是举例,意思接近就可以。)

合作探究:同学们对文章已经作了预习,请同学们找出这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讨论交流)

拓展探究:请同学发言。(由于同学发言存在着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对两篇文章理解的更透彻,对表现手法自己分析的更清晰,而且需要对表现手法之间的差别辨析明确,备课量比较大,随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把我好拓展与引申的尺度,准备充分确实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举一个例子:

生:我认为《 绿 》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

师:它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呢?

生:作者借描写梅雨潭的绿,抒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积极性上的乐观情感。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应该向这位同學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态度。那么《囚绿记》又是采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呢?

生:《囚绿记》是借常春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节操,

师:那这是什么抒情方式呢?

生:借物抒情。

生:借物抒怀

师:好,大家思考一下,初中学没学过借物抒情,借物抒怀的文章呢?

生:《爱莲说》,《陋室铭》

师:我们背诵一下两篇文章的名句,非常好,我们能够感受作者想借“莲花”和“陋室”表达自己的知趣爱好,所以我们也把借物抒情又称为托物言志。

(结合自己学生特点,恰当的设计点评语,过渡语和灵活的板书。)

2、总结:

本节课我们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表现手法做了梳理和探究,我们体会到了散文创作的美离不开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表现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还要学会恰当的运用,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用文字绘出自己心中的画面,才会真正抒发自己真切的情感。

3、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一种或几种表现手法来描绘自己心中独特的秋,抒发真挚的情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4、教学反思:

4.1两篇文章表现手法的鉴赏阅读有些难度,备课时需充分准备。

4.2讲授本课时,对于两篇文章的主题探讨要流畅、自然,尊重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引。

4.3对知识的准确性来说,一定要把握准确,例如:对待“对比”“衬托”反衬”的区别要分析明确。

上一篇:法硕刑法重难点总结下一篇: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