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2.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

二、能力目标

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一、二 难点:目标三

【教法】讲授法、探究法、对话法、演绎法 【教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假如每一代人都想着后一代人去栽树,何时才有树可乘凉呢?沙漠里想一下子长出大树的想法只能说是痴人说梦,而唯一的结果只能是被活活晒死!所以做人,要具有奉献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

二、教学新课 概括文章内容

1.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一访牧羊人,画面一:被弃置的村庄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田野 2.阅读相关语段,完成下面内容

牧羊人的活动 环境的变化

一访牧羊人(1913年)

为”我“打水,拣橡子,种橡树。荒野无际,泉眼干涸,房屋倒坍 二访牧羊人(时隔6年)

改养蜜蜂,一直在种树

橡树、山毛榉树、白桦树成林,看到了溪水。三访牧羊人(1945年6月)

建起干净的农舍、泉水源源不断,一万多口人幸福生活。3.文中的牧羊人都种了哪些树?他又是怎样种植橡树的? 明确:种的树有:橡树、山毛榉、白桦树;先是认真挑选橡子,然后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一下,最后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在坑里放进一棵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小结】

本文记叙事件以时间为序:大约四十年前——大战结束后——1945年的6月。

【课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业布置】生字词默写。【板书设计】

一访牧羊人,画面一:被弃置的村庄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田野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篇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17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实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1.学问在手中。这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 因为生活中经常见到, 难点就是使学生理解间隔数跟节点之间的关系, 如何突破这个瓶颈, 让学生轻松愉快掌握这个知识呢?我一开始, 从生活入手, 以手引入“间隔”, 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 让学生根据我的手势说出看到了哪些数。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 (1) 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中,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2) 让学生感悟小游戏中有大学问, 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找到间隔数和节点数之间的关系, 而这个关系就蕴含在游戏中, 为突破难点做好了准备。

2.自主探索, 领悟知识的真谛。在设计这节课时, 利用校园要进行绿化为契机, 以招聘校园绿化团队为情境, 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产生探究的欲望。

发挥团队力量, 理清植树出现的三种情况。学生以小组为团队, 根据招聘启示,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 学生合作设计一份植树方案。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探寻出现三种情况的原因。引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3.两个数学模型。通过招聘启事中的内容, 在20米的小路上栽树,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在探究过程中, 通过设计绿化方案, 学生摆、画、说, 建立了画图模型。学生理清思路后, 利用交流概括建立公式模型。 (间隔数+1=种树棵数, 种树棵数-1=间隔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 发现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 建立当两端都栽时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植树问题中探索规律以及找出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植树问题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尺子, 小树图片, 小组验证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以手引入“间隔”。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 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做事, 而且这手中还隐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想知道吗?

伸出1根手指, 你发现了什么?

伸出2根手指, 你发现了什么?

将五指并拢, 再张开, 数一数, 发现了什么? (5根手指4个空隙)

师:在数学上, 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师:生活中的“间隔”现象到处可见,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1:马路边种树。

生2:路边路灯, 每两个路灯之间有间隔。

生3:学校挂的彩旗之间有间隔。

3.引入植树问题。

师:刚才, 大家清楚地看到, 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 将手指换成小树, 5棵小树之间会有几个间隔?结果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趣的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活动二:小组探究、理清植树出现的三种情况。

1.课件出示校园绿化设计团队的招聘启示。

2.设计方案, 动手种树, 建立画图模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 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可以画一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标出小树苗的位置, 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3.反馈交流展示。

师:看来各组都有了想法。在这20米的小路上大家设计栽了多少棵树?

生:5棵、4棵、3棵。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 同样的要求, 种树的棵数却不一样呢?说一说你们的设计方案。

设计小组分别展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的三种情况, 阐明设计的理由。

4.小结。

师:在植树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情况, 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板书:两端都栽)

活动三:再次探究, 构建两端都植树的数学模型。

1.探究两端都植树的数学模型。师将两端都栽的设计方案呈现在黑板上, 探索两端都栽的公式模型。

师:请你仔细观察, 间隔数和所种的棵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出发现关系的方法。

得出结论:间隔数+1=种树棵数 (板书)

2.小组探究, 验证发现。

师:在植树过程中, 如果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 是不是都能用“间隔数+1”求出种树棵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小组探究来验证发现。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观察表格, 验证结论。

师:同学们非常能干, 已经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 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 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例1。

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 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都栽) , 共栽多少棵树?

活动四:回归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二十第二题。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 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P118做一做。

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 每隔6米种一棵, 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活动五:课堂总结。

1.回顾总结。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篇3

教学建议: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新选入的文章,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我们读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就《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来讲,主题非常值得探究。

首先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主题,牧羊人坚持多年植树,最终纠正了前人犯下的错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人本身的勇气、毅力和担当,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勇气,以及强大的担当精神。再次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主题,全本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提到,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争夺,导致环境变坏,那么,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课文最后部分略有提及。最后是基督教传统的“基督救世”主题,为什么植树的人一定是“牧羊人”而不是“牧马人”、“种田人”?在基督教文化中,“牧羊人”(shepherd)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所以,“基督救世”也应是本文的主题之一。

鉴于本文主题的复杂性,我们建议在课堂中就前三个主题,给学生以引导,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文本的主题内涵,要让学生树立“一篇文章可以不止一个主题”的观念,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即文学作品的创造和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是同一回事。至于“基督救世”这一主题,由于文化观念和环境的差异,可以略提,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也可不提。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文是初一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篇目。初一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对于长文本的把握能力不够,所以,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孩子对长文本的梳理、概括能力。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培养学生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

1.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 7

教学方法:

1.诵读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2.对话法; 3.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补充资料导入。(让•乔诺人物简介,见“助读资料”部分)2.积累词语。

音:坍(tān)塌 帐篷(peng)溜达(liū•da)琢磨(zuó•mo)形:栋 拣 戳 慷慨 帐篷 缝隙 琢磨 酬劳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 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不爱说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琢磨(zuó•mo):思考;考虑;

琢磨(zhuómó):雕刻和打磨;加工使精美;

二、梳理文章。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牧羊人几十年坚持不断种树,使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

2.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3.作者一共见到牧羊人几次?找到关键句。

三次。关键词:1913年、从1920年开始、1945年6月 课时作业:

1.默读课文,用“_____________”标出牧羊人情况的文字,用()标出高原情况的文字。概括后完成练习一的表格。(答案见教参)

/ 7

2.就牧羊人所做的事情,以“为什么”为开头,提出至少两个问题。如:为什么牧羊人要种树?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基本已经把握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孩子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和文章主题的讨论研究。教学目标:

1.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2.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①从环保的角度;②从人的角度。教学重难点:

1.牧羊人的人物形象。2.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

一、分析牧羊人形象。

1.找出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用“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P1)

明确:无私、慷慨。

②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P4)

明确:自信,平和。

③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P5)

明确:干净整洁,积极生活。

④ 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P7)明确:做事情认真仔细。

⑤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看起来他并不在意(P10)。明确:无私。

/ 7

⑥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P11)明确:目标远大,质朴。

2.在这个牧羊人的坚持不懈下,当地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曾经荒废的山村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处处显露着生活的幸福与安适。

3.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用波浪线标出来。P1:„„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21: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二、理解主旨

1.结合补充资料1中作者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战争(P13、P14)?

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绝望、毁灭,而文中的牧羊人所做的事是创造,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幸福。用外界的战乱纷争衬托牧羊人的不受“扰乱”,更突出牧羊人坚持植树的难能可贵。

2.这篇课文的原标题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后来改成了《植树的牧羊人》;同时,文中一共有两次提到“上帝”(P15,P21),为什么?请结合补充资料小组讨论。

在《圣经》中,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而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牧羊人在做着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拯救正在自我毁灭的人类。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牧羊人坚持种树,最终改变了曾被破坏的环境,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②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牧羊人坚持不懈三十多年,终于改造了自然,这是对人类毅力的赞美。

③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的事物,不如与世无争地默默创造美好的事物。

/ 7

4.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结合主题,①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③我们应该尽量消除纷争,与他人和谐相处。课时作业:

1.完成《植树的牧羊人》练习册所有内容;

2.假如你就生活在牧羊人植树的地方,在看到牧羊人坚持多年的植树行为后,你会怎么做?请用200字左右介绍一下。助读资料

1.人物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他的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2.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

这个故事我已经讲了几年。几年前阅读到,心里被葱茏覆盖,想不说给别人听根本做不到。它属于一个童话,比起那些耀眼的神话,它也神话得耀眼!虽然作家乔诺的叙述平静得没有波涛,甚至没有涟漪,就像是在讲日常,讲一个他亲眼看见的人,但它仍旧是葱茏童话,有神话般的耀眼!美丽极了,美好极了,我的喜欢讲述文学、讲述情感的嘴巴,就这样又增添了来自普罗旺斯的美妙。很多人在说,你们去听听梅子涵讲的那个《植树的男人》的故事吧!乔诺写的这个故事,好像变成是我写出来的了。

普罗旺斯是在法国,艾力泽的种植也是在法国,可是这个故事的生命诗意属于世界,属于任何的年代,尤其最属于今天的中国人。

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太少了;想今天的满足太多了,想明天的绿色太少了;想祖先的辉煌太

/ 7

多了,想努力地去创造灿烂太少了;想着谎言,制造骗局,喧嚣地把自己说成价值连城太多了,不言不吭,不吹不闹,贡献着,直到死去都默默无闻太少了;总而言之,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

让一个荒凉破败的普罗旺斯高原变得葱茏,清水流淌,甚至连昔日蛮烈的风也轻声悄语,这似乎只有上帝才有能力,可是艾力泽做到了。所以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的乔诺说,艾力泽做的事是上帝做的事。不过我也想,如果艾力泽不做,艾力泽不种植,那么上帝真的会让普罗旺斯重新葱茏吗?普罗旺斯又会自动葱茏吗?所以我们也可以继续去想,如果你相信上帝,那么你只是等候他赐予吗?你是不是也要向上帝学习,响应上帝神圣、伟大的号召,去赐予人类,赐予世界呢?我们的手里不是有“铁棒”和“木棍”吗?我们不是也有力气在地上挖一个洞,把种子放入吗?既然我有,那么我们还等什么?还埋怨什么?埋怨荒凉,埋怨没有绿颜色,埋怨没有流水和温和的风,埋怨没有幸福的生活感觉……埋怨能让我们自己的“普罗旺斯”长出葱茏吗?我们还不如拿起自己的工具去挖洞,去行走,去种植。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能像上帝一样的!我们可以活得像个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像艾力泽那样去活!

我们都是可以一个人种植的。如果我们懂得“种植”的意思的话。3.电影《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分析:基督救世(节选)

西方文明源头为“二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而从对西方人思想影响的深远来看,希伯来文化尤甚。在记载希伯来文化的《圣经》中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其圣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形后在牧羊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在影片开始,“我”所走过的荒原、沙漠和废弃的村庄原本是古罗马时期流淌着淙淙泉水,有人垂钓的河流和森林,但现在荒芜萧条,只有狂风呼啸肆虐。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人类自己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和砍伐所致,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就开始反噬人类,惩罚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村庄的居民怨恨不断加深,不断争吵,不断狂吹的风,扰乱着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自私吝啬的念头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影片开始所表现的荒凉和悲惨景象可以说是犹如圣经中的人类犯了罪,悖逆上帝而受惩,因此堕入罪恶的深重灾难中。

/ 7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1])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鱼,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

教学重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教学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2016.11.10 授课时间:2016-11-21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激趣: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表现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要阅读的过程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坍(tān)塌

废墟(xū)

流淌(tǎng)

缝隙(xì)琢(zuó)磨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富饶:物产多,财富多。理解结构

1.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树 第二部分:老人十年植树已蔚然成林 第三部分:老人创造奇迹改变了环境 第四部分:老人健康长寿荒地成沃土 2.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3.本文的结构对你的作文有何启示?

总结固趣: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2.理解牧羊人的品格。3.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也深深为主公的精神所震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是真实人和事吗?并请说出理由:

《植树的牧羊人》是作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为什么会鼓舞很多人。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主旨。

一、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3.“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4.“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反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5.“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

二、理解形象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明确:无私、慷慨。

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明确: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

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

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明确:无私,俭朴。

三、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补充资料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

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渔,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

(杨晓林)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

1. 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你学了本文后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以《最让我感动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布置作业: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关键词句,初步把握牧羊人形象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把握牧羊人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全面提取信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动画片是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花费五年时间手绘了约两万张图片制作而成的,这部片子获得第六十届奥斯卡(1988年)最佳动画短片奖等三十多项国际电影奖。你们知道吗,这部优秀的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创作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这是有关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牧羊人”。这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植树”!他为什么植树?植树以后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探寻究竟。

(教师依次板书“人”――“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任务:班级电视台要为要为本文的主人公――牧羊人,拍一个五至十分钟的纪录片,我们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初步的脚本框架,配上相应的解说词,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相应的信息。

(二)借助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任务一:根据文章,确定脚本内容。

1.在不改变文章内容和顺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为纪录片安排哪几部分内容?请概括出来。(学生默读全文,快速划分文章层次,交流。)

2.丰富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

学生再读全文,按文章详写的“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情形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归纳要点,填写表格。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逢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任务二:认识人物,把握人物形象。

3.根据文章所写,讨论:在纪录片中,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牧羊人?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人物的词句,归类整理,交流。

(1)直接刻画牧羊人。

(2)借助别的内容来表现牧羊人(侧面烘托)。

a.借环境描写来表现。

b.借“我”的评价和感受来表现。

4.结合文章说说,我们要表现一个怎样的牧羊人?学生讨论后交流对牧羊人的认识。

(1)极为认真(见教材“思考探究”二,参考示例)。

(2)安静,忠厚,不张扬。例:“这个男人不爱说话”,挑橡子,“看起来他并不在意,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3)坚韧执著。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他一直在种树”“我从没见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结尾段。

(4)勤劳不懈,慷慨无私。例:“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5)热爱生活,有智慧,自信,果断,意志坚定,有爱心……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

1.观看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

2.根据课堂学习完成纪录片脚本的基本框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析语言,学习文章写作手法。

2.理解文章主题,从中领悟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纪录片脚本的撰写。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精读文章,品析语言,理解主题。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作业,细化任务内容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纪录片脚本的框架,我们一起来分享几位同学的脚本框架(展示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脚本,丰富脚本的细节。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作为你的纪录片拍摄的细节特写部分,说说你选择这些内容的理由。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最喜欢的语句,简要写出选择的理由。

(二)交读所选内容,丰富脚本细节

交流所选内容:可以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使用、词语的使用、表现手法的运用、语句含义等多个方面回答自己所选内容的理由。

1.描写的使用。

(1)环境描写。

①第5段“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选择理由:突出室内环境整洁,能侧面表现牧羊人的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特点。

②第2段“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选择理由:运用夸张和比喻,写出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件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韧执着等特点。

③第16段“那一大片橡树长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第19段“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第20段“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选择理由:写出阿尔卑斯山地环境越来越美丽的变化,突出牧羊人的慷慨无私、坚韧执着的特点,也表现出牧羊人工作的伟大,表达作者对他的敬重、赞美之情。

(2)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

第4段“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表现牧羊人的善良热情),第5段“他刚刚刮过胡子……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表现牧羊人做事认真、干净利落),第7段“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倒……散……挑选……”(表现牧羊人做事认真)等。

2.议论抒情的运用。

例句:

(1)我以为是一棵枯树。

(2)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和牧羊人呆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4)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

(5)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6)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7)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8)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9)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10)文章开头和结尾。

选择理由: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由衷地敬佩和赞美,突出了文章中心。

3.词语的使用。

(1)第10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棵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选择理由:“轻轻”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写出牧羊人埋泥土的认真劲儿,写出他一心一意种下种子,表现他做事认真的特点。

(2)第11段“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选择理由:通过数字的对比,说明树苗成活的不易,侧面表面牧羊人种树工作的艰辛,也表现出他坚韧执着的特点。

4.表现手法的运用。

(1)对比。

无边的荒野和长满橡树、毛榉、白桦的高原对比,干涸的泉眼和流淌的源源不断的泉水对比,坍塌的房屋和干净的农舍对比,荒寂无人的景象和到处是笑声的人们对比……

选择理由:对比有力地表现牧羊人以自己的体力和毅力取得的成就,突出了中心。

(2)第一人称的使用。

选择理由:“我”不是旅人,不是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亲自见证了高原由荒寂无人的荒野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使故事更真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5.语句深层含义。

第15段“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选择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可以改变周围的一切,创造出幸福的生活,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提示: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因为在拍摄中无法直接以镜头呈现,可以提示学生以字幕或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并在脚本中加以标注。

(三)理解文章主题,确定脚本思想

当确定了脚本的框架要点,丰富了细节之后,我们要考虑:整个纪录片要表现怎样的主题?请结合书后第四题所给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1.环保角度: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人性(或人生哲理)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毅力、担当的赞美。

3.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角度: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家园与精神家园。

(四)交流未解问题,提出自己质疑

学生提出预习、思考、探究过程中的未解决的问题或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给我们的启示,交流。

(五)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观看奥斯卡获奖影片《植树的牧羊人》,欣赏同名绘本图片。

2.完成纪录片脚本的写作。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篇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 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 进而产生矛盾冲突, 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 提高合作意识,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 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 住在一起, 名字不同, 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 并拢、张开, 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 (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 用数学的语言,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 几根手指?几个间隔? (指名回答) 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 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 理解信息。

(1) 出示题目, 齐读题目。

师:现在, 春暖花开, 正是植树的好时节, 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出示例题)

(2) 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 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间距)

2.结合题意, 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 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 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 验证猜想。

(1) 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

师:请看, 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 “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 然后隔5米种一棵, 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 一直种到100米, 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 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 我们要化繁为简, 从简单的例子入手, 100米的路太长了, 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 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 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 小组合作验证, 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 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 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 应该先求出什么?

(3) 应用规律, 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 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 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 (两端都装) , 每隔50米安装一座, 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 每隔6米种一棵, 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 栏间距离是9米, 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 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 栽一栽, 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 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 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 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 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 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 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 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 重情境创设, 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 利用猜谜语“手”导入, 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 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 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 重自主探索, 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 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 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 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 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 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 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 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 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 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 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植树的牧羊人》解读 篇7

1.时代背景

《植树的牧羊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2.文题诠释

本文原题为《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改为《植树的牧羊人》。“牧羊人”在英文中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牧羊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鱼,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3.主旨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牧羊人坚持种树,最终改变了曾被破坏的环境,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2)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牧羊人坚持不懈三十多年,终于改造了自然,这是对人类毅力的赞美。(3)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的事物,不如与世无争地默默创造美好的事物。4.内容解读

本文的牧羊人是这样一个形象:无私、慷慨;自信,平和;积极生活; 目标远大,质朴。这个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首先,他是一个普通人,创造了

/ 14

伟大的事业,以一己之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这是人类精神与肉体力量的体现。其次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回报,人们享受了他的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5.结构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开头只能倒数第二段,是小说的主体,通过讲述者“我”的回忆,讲述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独自一人在荒芜高原种树的故事。第二部分是最后一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总体评价,作者认为牧羊人的功业如同“上帝”,体现了人的力量。6.写作特色

作者在刻画“牧羊人”形象的时候,有几点值得借鉴。一是从情节上刻画,在牧羊人的带动下,整个地区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人物描写;三是议论性的语句,本文的议论句不多,但很关键。7.精彩语段

(1)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

(2)炉子上,还煮着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3)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呢?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考点精析:文章题目

考点一:短语成语 1.考点解析:

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等。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代表了

/ 14

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2.考题印证

语段里划线短语的结构类型判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A.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后补短语 B.动宾短语 并列短语 主谓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C.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D.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 参考答案:A 解析:“戴着黑布小帽”动宾短语;“深青布棉袍”偏正短语;“慢慢探身”偏正短语;“我看见他的背影”主谓短语;“流下来了”后补短语.

类题解答思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和语义关系组合成的语言单位,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初中阶段语文基本类型五种:

1、并列

2、偏正

3、动宾

4、补充

5、主谓,可根据其的特点来判断。考点二:文章题目 1.考点解析:

文章题目的作用通常是概括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点明主旨、暗含文章主旨、把握象征意义、语带双关、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还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2.考题印证

窃读记 林海音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

/ 14

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②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都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⑦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⑧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 14

⑨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⑩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⑪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⑫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⑬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⑭“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⑮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⑯“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选自《城南旧事》有删改)

概括全文内容,并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解析:文章讲述了“我”“窃读”的经历,记述了“我”因无力购买书本而不得不多次去书店“窃读”,并因此遭到店老板的奚落,但求知欲促使“我”再次“窃读”,这一次遭到店员的“礼遇”,感受到善良和温情。“窃读”既是对“我”悄悄去书店看书不买书的形象表达,也写出了“我”因无奈而不得不“偷偷”看书的心酸。

类题解答思路:此种类型的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归纳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子,归纳概括观点。

/ 14

《植树的牧羊人》课文讲解

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作者采用纪实笔法来写,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老人。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本文与《纪念白求恩》有着不同的风格,承担着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重要功能。其教学价值有如下几个:

其一,课文篇幅较长,适合训练默读。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最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这样做,可将注意力集中在语句的层面,而不是单个字、单个词,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印象,保持语感的连续性,从而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意蕴。可采取多遍默读的方式,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第二遍读,重在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再读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

其二,把握课文的思路,理解一般记叙文的写作思路。课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采取先总起议论,奠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的叙述基调,然后展开叙事,最后又以议论升华主题。一般记叙文,往往采取这样的写作思路。而文章主体部分的叙事,则采取时间顺序,写牧羊人二十年来的工作,写高原由荒凉逐渐变为繁荣的经过;同时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避免“我”的过度参与,影响叙事的客观性。“我”只是长期地观察,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孤独工作着,一点点积累,最终形成惊人的质变。这前后的对比,这不图回报的行事,客观写来,比任何激情洋溢的抒情,效果都更好。

其三,文章中有一些议论性语句,起到点睛作用,值得细细品味;还有一些描摹细腻,生动形象的语句。可让学生将其勾画出来,认真揣摩。前者如:“这地方没有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等。后者如:“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等。

习题设计:

/ 14

“思考探究”一旨在练习默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结构,感知课文内容,弄懂大意,培养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思考探究”二结合具体描写理解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多角度评价,但要言之有据,要能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思考探究”三旨在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能结合文本及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积累拓展”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外,在前面练习感受人物人格、体会故事主旨的基础上,思考这些品质的现实意义。

教学建议:

(1)第一课时练习默读,感知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落实基本字词,圈点勾画关键语句。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一是牧羊人种树的过程,一是荒原前后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做抽象分析,把握文章思路展开的方式。第二课时可进行精读、细读,关注描写性段落,把握细节和文章的点睛之笔,分析叙事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主题。

(2)对于主题的探讨,要注意结合关键语句的品味进行。可从两方面把握:其一,从环保的角度,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出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其二,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人类毅力、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

(3)课文是从原文中节选出来的,可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并欣赏绘本图片,进一步思考文章的意蕴;也可观看奥斯卡获奖动画影片《植树的牧羊人》,联系自身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树的牧羊人》的现实意义。

幸福生活的真谛——谈电影《植树的牧羊人》

弗雷德里克贝克1924年出生于法国萨布鲁克的一个艺术世家,15岁便只身前往雷尼就读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书籍插图和壁画创作。为了寻求更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他于1948年移民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自1970年起,弗雷德里克贝克开始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动画部创作动画短片,获得了加拿大国内和世界上众多电影艺术节奖项,并四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两次获奖(除本片外,《摇椅》获198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

/ 14

片奖)。由于繁重的创作,他患了眼疾。1986年,他被好莱坞国际动画片导演协会授予了安尼奖。

本片是用彩铅和松脂在毛胶片上绘制而成。这部30分钟的动画短片剧本改变自法国作家让吉奥诺(Jean Giono)195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内容介绍:

几十年前,我一个人穿越法国南部阿尔比斯山脉的普罗旺斯高原的丘陵地带,那儿人迹罕至,海拔有1200至1300米高。在一个被弃置的村庄里没有找到水,我继续走了近五个小时后,见到了一个牧羊人在放几十只羊,他把水壶里仅有的水给我喝,还把我带到了附近不远处他自己的家,动手烧饭给我吃。我在他家借宿一宵,了解到原先看到的村落由于环境恶劣,生活痛苦,怨恨、争吵、自私吝啬等将其推向了灭亡。

晚上牧羊人拿出袋子挑好橡树籽,第二天带我爬上海拔200米的高地放羊,他用代替手杖的铁棒掘洞,种完了一百颗种子。我了解到原来三年前,他就在种树,虽然已种下十万颗,但存活下来的只有两万棵,其中一半已被动物破坏了,剩下约一万棵。牧羊人五十五岁,名字叫艾尔哲艾勒普菲尔,以前是经营一个农场,后来儿子和妻子去世。他就决定一个人在这片高地上,以羊和狗为朋友,把这片土地改造一下。

第二天我和他告别了。第二年,也就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之后的五年,我都随军战斗,战争结束后,我又来到此地。牧羊人还活着,他只养了4只羊,养了一百个巢的蜜蜂。他一点都不关心战争,悠闲的种着树,1910年种下的橡树,现在已有10年的树龄了。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以前干涸的河床,现在流着潺潺的流水。

从1920年开始,我每年都必定会拜访艾尔哲艾勒菲普尔一次,他的身体渐渐地变得虚弱,但他从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1933年,森林保护员慌慌张张地去找他,规定了绝对不能在森林里用火,他也只是第一次看到那座由人手造出来的森林。1935年,政府派了正式的代表团,来这座森林做调查,他们高谈阔论,除了禁止在森林里烧炭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被规定下来,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被这座森林的魅力吸引住了。我的 8 / 14

一个朋友成了这座森林的管理者之一,我向他透漏了牧羊人的事迹,友人分别时说:“那个老人已经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谛”。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为此处地处深山,砍伐对国家没有好处,于是采伐计划就搁浅了。牧羊老人对世间所发生的事一无所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都不知道,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战争使我和老人又分离了八年。

1945年6月,我再次来到这儿,1913年的废墟里,现在建起了无数的农家,以前住在这里的人们和新近搬进来的人们,总计大约有一万人,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全都是靠艾尔哲艾勒菲普尔得来的。1947年,在巴朗的养老院里,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主题分析:人定胜天

本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曾经在古罗马时代流水淙淙,人们可以垂钓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狂风呼啸的荒漠,可是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不端行为的严惩。但是牧羊人通过一己之力又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全是靠一个永恒的精神和肉体的力量。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和神对抗,创造了伟大的事业,这体现了人类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能力。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人们原先自私自利,相互折磨,最终导致村庄荒芜和废弃。而到了1945年,“我”又去了那里,看到了更加美丽,面积更大的森林,到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穿过树林,不时有甜美的清风吹过,伴有儿童天真的笑声,陆续有一些年轻人搬到这里居住下来,这都跟30年前的境况有了天壤之别。当生态环境发生改观后,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这一点上来讲,牧羊人简直就是从事着上帝所作的事,他不但改造了自然,也重塑了人心,使人心向善,相互关心爱护。

所有这些变化都归功于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几十年的坚持,老人把永恒的精神和肉体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事业,使得生存下来的人们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人们对这种变化毫不关心,渔夫和猎人不断地追捕鱼和野猪,尽管

/ 14

他们看到了这里茂盛的森林,也只会把它当做是大自然的产物。正是因为这样,没有人提起过牧羊人的功劳。如果有人知道牧羊人的功绩,人们大概就不会让他再默默无闻了。如“我”所言:这位高尚的老人的行为,除了神以外,又有谁会知道呢?

庄子说:“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回报,在事业成功时悄然离世,人们享受到了他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相对于众生喧哗,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叙事分析:第一人称视点的出色应用

本片可以看做是一篇记人散文,采用了“限制性视点”来讲故事,感人至深。叙述视点可分为全知性视点和限制性视点。全知视点是指叙述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无所不在地叙述出影片中任何一个人物所知或所未知的一切。叙述者有绝对的自由,在叙事的时空中自由地行走。限制性视点指叙述者在故事中只知道部分内容,有时候叙述者所知的等同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叙述者像鬼魂附体一样附在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上。限制性视点主要有第一人称视点,第三人称视点和客观视点。第一人称视点在小说中常用“我”的形式出现,在电影中,画外音经常是第一人称视点的外在形式。当画面出现一个人物时,叙述者用画外音说“我”。叙述者这时想把声音上的“我”和画面上的“我”等同起来。

本片在叙事方面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采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称视点,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本片中仅仅只是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缘际会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村庄。在影片中,“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由此,种树人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性,才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由于不是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因此,对种树人的生活实际上了解的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因此,种树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角色分析:朴拙、写实 牧羊人艾尔哲艾勒菲普尔:

/ 14

外在造型上朴实稳重,留着小胡须。“我”初次见到时,他用自制的罐子打水。因为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他几乎从不说话,但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自信。他烧饭给“我”吃,让我喝热气腾腾的汤。他不抽烟,养的狗也很安静。

由于儿子和妻子都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早逝,他从种树中缓解了痛苦和孤独,找到了幸福和满足。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两次灾难性的事情,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牧羊人的种树热情,他坚持在荒芜的土地上不断的种树,丝毫没有顾及战争的影响。他的身体渐渐地变得虚弱,但他从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也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如果是神让我活下去,那我就种更多的树,虽然现在只有一万棵树,这些树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那么少,但是我还是会继续种下去”。对于老人来说,种树依然是让他乐此不疲的事情,也是他生活本真,他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谛。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逐渐衰弱下去,也许他把心中的痛苦与烦恼都变成了动力,用自己的热情在绝境中取得胜利,这样孤独的老人,恐怕到他死的时候连自己的语言都忘记的这样一个老人,用坚韧和乐观征服了大自然,征服每一个观众。

政府官员:装腔作势,官僚气十足。

二战爆发前,政府里的林业官员,水务官员先后到这里调查,空谈虚无的大道理,作为政客的一场演说,没有实质的政策和内容,只不过是到这里来欣赏下美丽的风光罢了。大腹便便的官员拿腔作调和健康的种树人的朴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的表达了导演对官僚们的厌恶之情。

场景分析:

本片场景采用素描及淡彩画手法,风格简约,具有写意的特点。另外还借鉴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强调个性和自我感受,着力描绘光影和色调,弱化结构,许多地方都是几笔勾勒出轮廓,留给观众无限遐想。

在场景设计方面,对比手法的应用蕴涵着一种历史沧桑感。其一是声音对比,由沉重压抑到明快活泼,由刺耳的风声,颤鸣到有多种动物和鸣,使荒芜和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是画面对比。由前面的素描到后来的水彩,树林也呈现由阴暗到明快的变化,人物表情由呆滞忧伤转向微笑欢乐。这些变化和整个故事的进展方向一致,开始是荒芜贫瘠,后来是丰富多彩,由颓废阴沉变为喜悦和生气盎然,视听对比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了气氛的前后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14

精彩场景一:被弃置的村庄

这条被弃置的村庄,就像燕子或蜜蜂的窝一样坑坑洼洼。泉眼干涸,屋顶倒塌,教堂钟楼崩裂。虽然房屋排列有序,但生活的迹象却一点也察觉不到。那是六月份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那块没有阴影处的高地,刮着很大的风,让人受不了,那些几乎要把这个被弃置的村庄吹起的风的声音,就像找到了食物的野兽的声音一样。

精彩场景二:贫苦而自私自利的生活

“我”在牧羊人家借宿一宵,了解原先看到的村落的人主要依靠烧炭砍柴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贫苦,在恶劣的环境下忍耐着,痛苦地生活着。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每个人都想方设法要逃避自己的命运,这就构成了他们像水泥一样坚强的性格,男人把炭运到城镇里,然后又回到村里,重复着希望和绝望,于是女人们的怨恨不断加深,大家不断争吵,产生出自私吝啬的念头,并大声地发泄出来。加上不断狂吹的风,扰乱者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所有这些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描述这些情景,是为了片子的主题服务,也为后面的叙述做铺垫,先抑后扬,形成前后对比。

精彩场景三:牧羊人下种子

牧羊人凿地埋种,画面简约传神。观众可以体会到牧羊人每播种一粒种子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会深刻的理解老人不求回报造福人们的美好情怀和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画面构图和中国画中的写意“留白”有些类似,场景和人物只是用素描的方式简单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没有将所有的行为全部刻画出来,只是描绘了一部分,这也如同心理学当中的“完型心理”,可以把另外一部分留给观众,让观众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精彩场景四:绵延的森林

老人种下的一万棵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远远看去如一片灰色的霞,就像一块毛毯一样盖住了整个山岗,确实很壮观。1910年种下的橡树,现在已有10年的树龄了。那些树已经长的比“我”和牧羊人还要高。

/ 14

分成三区的森林,长11公里,宽3公里。那里是没有遭遇到人类破坏的地方,就像是一块天赐的宝地。那些树就像年轻人一样有活力,而且威风凛然的生长着,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给人舒服的感觉。向山下走去,以前干涸的河床,现在流着潺潺的流水,这和以前荒芜贫瘠的丘陵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精彩场景五:充满活力的田野

一切都已经改变了,连空气都改变了,那时候像野兽般迎接我的风,已经消失了,风中飘着一阵香味,更使人惊讶的是,村里流着潺潺的流水,甚至有一个喷水池,更让人感动地是,喷水池旁边有一棵菩提树,那是复活的象征。以前是废墟的村庄,在人们的努力下脱胎换骨了,在过去的废墟上,新的房子盖起来了,包围着房子的菜园里,种着大白菜等蔬菜,菜园整整有序,那里已经变成了任何人都想住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完全没有战争的伤痕,从山腰到山顶,绿油油的大麦田和小块的水田清楚可见,在狭长的山谷里,有着大片的草地,在“我”来不了的八年里,这里变得越来越富裕,成为了幸福的归属,1913年的废墟里,现在建起了无数的农家,这就是幸福快乐生活的见证,原来干涸的泉水,成为了为森林树木储水的地方,再次流出了丰裕的泉水,在路上到处可见健康的男女和懂得享受生活的年轻人,他们充满了活力,为田野带来了很多活力。

文化分析:基督救世

神话原型批评派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是人的潜意识产生的结果。作为反应一个民族普遍经验和心理特征的神话和宗教仪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一种心理积淀物或一种心理气质,保存在这个民族潜意识中,作家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只有把文学创作和象征民族共同心理气质的原型联系起来,才能揭示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内因。将神话原型批评观点用到电影分析中来,本片中植树的牧羊人的角色原型无疑就是耶稣基督,而本片的故事原型就是基督救世。

西方文明源头为“二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而从对西方人思想影响的深远来看,希伯来文化尤甚。在记载希伯来文化的《圣经》中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其圣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形后在牧羊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 14

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在影片开始,“我”所走过的荒原、沙漠和废弃的村庄原本是古罗马时期流淌着淙淙泉水,有人垂钓的河流和森林,但现在荒芜萧条,只有狂风呼啸肆虐。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人类自己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和砍伐所致,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就开始反噬人类,惩罚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村庄的居民怨恨不断加深,不断争吵,不断狂吹的风,扰乱者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自私吝啬的念头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影片开始所表现的荒凉和悲惨景象可以说是犹如圣经中的人类犯了罪,悖逆上帝而受惩,因此堕入罪恶的深重灾难中。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1])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渔,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杨晓林)

[1] 记载在约翰福音(3)“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1)“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耶稣为何说自己是好牧人?好牧人这里是个比喻,羊意味着信靠主的人,也就是基督徒,乃至包括全人类,因为耶稣爱世人,如同牧人爱自己的羊群,耶稣为了拯救全人类,担当世人的罪,以无罪之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羊”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三天后耶稣复活,升天,直到如今仍然坐在全能上帝的右边,为世人祈祷,看护地上属于他的子民。凡属主的“羊”(基督徒),主都保守到底,至于不信的人,主也在爱着他们,一直在等待世人的悔改。

上一篇:怎样做个好学生下一篇:项目计划书范文设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