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精选8篇)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1

一、技术管理概念与内涵

技术及其管理的重要性正日益显著地体现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各个方面。美国商学院教授在《技术周期管理》一书的丛书总序中对技术管理进行了如下描述:“技术管理包括了广义的各个领域的技术活动的安排,其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建构、制造或经营、监测、维护和技术转让等。就此意义而言,技术管理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因为它不仅包含研究和开发(),而且也包含生产和过程中的技术。以这种观点来看,技术管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的技术整合战略。如此的整合需要企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等职能部门与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

澳大利亚学者诺玛·哈里森等认为,技术管理的研究领域包括技术战略、技术能力的开发、创新管理、技术的预测、采用技术面临的障碍、技术和制造的灵活性等。好范文版权所有

我们认为,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技术产品需求所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试验与商业化推广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对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研发项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组织等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内容体现,以下分层次进行分析。

二、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

在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层面,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战略管理实施、研发计划的制定、过程监测与绩效评估等。

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并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是实现技术管理与研发()目标最重要也是首要的环节。战略管理过程作为一个从内外部环境分析出发,到确定五大战略要素(指导原则、组织结构、监督与控制、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最后实现成果输出的全过程,始终贯穿于技术管理与研发实践中。石油公司实施战略管理应在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五大战略要素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从企业技术研发计划管理环节来看,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明确企业经营与发展目标,理清战略思路;)根据企业技术发展特点建立实现战略目标的技术研发框架;)广泛调研确定多种项目机会,制订研发立项指南;)与生产经营部门一起确定研发项目计划;)建立平衡项目册();)报主管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与经费;)组织实施研发计划;)进行跟踪评价。其中在计划与项目立项阶段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研发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美国一些大石油公司为例,其生产经营部门在技术研发立项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议权和决定权,技术研发部门往往在充分听取生产经营部门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建议的基础上才最终确定项目计划。

企业核心研发机构与基层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

以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例,在年合并重组后,该公司业务结构由原来的按地区划分改为按上下游业务板块划分,大部分的研究力量也随之划转到了各业务板块,在集团层面仅保留了核心研发机构。核心研发机构负责完成战略性、基础性和重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各业务板块的研发机构负责实用技术、工程技术的研发与新技术推广。

项目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每家石油公司的研发项目同时会有许多个。各个项目间的风险与回报也都会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不同项目风险与回报的定量分析,建立公司平衡项目册,有助于合理分配投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整体优化。从实际数量上看,埃克森美孚等美国大石油公司的研发项目主要分布在中等风险、中等回报的区间。此外,约有左右的投资可能集中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区间(见图)。

三、研发项目管理

技术研发项目的成功率随着风险的提高而降低。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的成功率可能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甚至是三千分之一。因此,只有高效率的全过程管理,才能适时地对技术研发过程给予准确评价,并及时做出放弃或是继续的选择。

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发管理实践,总结出实现技术研发过程管理的“系统”()。该系统除了在主要业务环节上与流行的技术研发流程具有相似之处外,其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强调了每个阶段所设置的“门径()”的作用(见图)。

在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公司,从新技术研发直至商业化推广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门径在发挥作用。从全过程来看,每一个门径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控制环节,起着评价、控制、管理的作用。同时,由于大多数项目不能够从开始一直运行到最后,各个门径还起到了对技术研发项目进行筛选和淘汰的作用,体现了研发过程中管理的职责和重要性。

“系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技术研发过程的管理中来。在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在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工程试验与商业化等各个阶段,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人员都

是全过程参与的。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力量不同,参与的程度不同(见图)。

注重团队建设是提高研发项目组织效率的重要形式。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以项目团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可利用共享资源、完成独立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一个企业内部,这样的项目团队可以有多种组织方式。比如:在一个部门内,按不同的功能组成团队;

在一个公司内,组成跨部门的团队;在几个下属企业之间,组成跨组织项目的团队以及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别项目团队等。

“系统”的另一大成功之处还在于注重反复论证,重视生产部门的意见。在具体实施中,每一个门径都会由技术管理人员、有关专家、生产经营部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组共同就某项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投资的必要性展开详细、系统的论证。研发人员都非常重视这一论证过程,而且会努力提供支持项目继续进行的有关观点和证据。生产经营部门往往是站在技术投资方和最终用户的立场上评估项目商业化的前景及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效益,因此,生产经营部门往往具有最终的发言权。多次论证⒍啻紊秆。繁D诚罴际跹蟹⒌靡运忱共⒆钪赵谏桃祷τ弥谢竦贸晒μ峁┝酥匾U稀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技术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研发人员的作用与职责。我们认为,研发人员的职责应包括参与计划制定、参加研发项目的实施、参加完成有关报告编写以及参与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等。

培训是提高技术研发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据统计,美国年用于研发人员培训的费用高达亿美元。每一位员工年平均参加正式培训的时间约为小时。其中,对领导才能和业绩考评方面的培训最受关注。

在美国企业内部,人才开发与培养是指运用个性化的能力测评、辅导训练、工作经验积累、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帮助人才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个性化的能力测评方法包括采用类型指标进行表现评估等。辅导训练包括通过企业内部的导师制、教练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人才综合水平的提高。工作经验积累是指通过提升、轮岗、换岗等方式丰富人才的工作经历,以提高其适应能力。教育、培训包括短期长期、脱产在岗的学习与培训等。公司决策层给予足够重视并组织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成功的人才管理的必要条件。

五、结语

目前,技术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工作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与重视。我国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过程中,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技术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我们相信,所有这些进展与实践活动将有助于技术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技术管理必将成为一个综合性、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的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2

1 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现状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兴起的时间久远, 但对于安全问题的解决, 在企业的建成初期就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不过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其安全问题早已不能满足现状。

1.1 国外的现状

石油化工企业所发生的事故并不会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在国外出现过很多起重大的石油化工事故, 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

1989年韩国幸福公司发生爆炸和火灾其原因是因为挤出机出现了操作改造上的问题;

1991年日本狮子株式会社千叶工场由于精馏塔发热产生爆炸, 从而造成工厂损失严重;1997年美国托斯科埃文工厂由于加氢裂解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件, 造成人员死伤惨重;1998年美国Sonat Exploration公司由于三相分离器超负荷工作, 引起容器破裂造成火灾发生, 使公司财产损失过万美元;2001年美国阿莫科聚合物工厂内由于储槽中热熔塑料的喷出引发火灾, 造成3名工人当场死亡;

1.2 国内的现状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建设发展之初, 就有对应的应急管理工作安排, 同时各个企业也都有职业病防治中心。在后续的发展中, 各地方也相继建立起救援技术先进的化工事故防治管理所。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在2004年, 也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的施行, 法律法规都对行业内危险企业进行了应急工作的详细规定和管理。我国的石油化工龙头企业, 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都实现了应急管理的不断完善, 有专业的事故救援人员。其他各企业也在安监部门的指导下, 建立起应急管理方案。

由此可见, 我国在了解国外发生石油化工事故的同时应该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以便防止石油化工事故的发生。

2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

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如果处理的好, 企业则会有长远的发展, 如果企业对安全问题置之不理, 或消极面对, 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还有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针对在石油企业常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类。

2.1 企业安全意识不强

石油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漠视安全生产。有的企业将国家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划等置之度外, 不予理睬, 而有的企业虽说注重安全生产但是对安全的关注程度不高。只是在真正出现安全事故时才进行安全处理, 但是由于对事故调查不透彻, 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了解不全面, 最终还会使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2.2 事前监督与事后管理相脱节

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大多在出现事故后才会想起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但到那时却为时已晚。正因为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漠视, 不仅增加了企业安全隐患, 也降低了员工安全意识。因此, 把事前的监督做好、做足, 是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的表现。

2.3 技术存在严重缺陷

虽说安全技术在逐日提高, 但是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没有形成完备的安全技术生产体系、没有充足的能力去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对事故的预警防范技术落后、使用安全技术的范围过窄、与国际安全技术的探讨过少, 使安全技术很难得到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生产安全问题, 主要还是由于应急管理落后, 缺乏对应急预案的实践和演练。应急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危险的, 建设技术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道重要保护。应急队伍应在平时做好应急设备的采购、熟练应用, 保证事故救援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3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对策

3.1 加强企业安全防范意识

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企业的再生产能力。针对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 笔者认为,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只有符合标准的员工才可以上岗工作, 这样一来会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

3.2 构建安全管理机构

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只注重事后管理而忽视事前监督, 因此, 企业应在适应行业发展的同时加强本企业安全机构的建立, 注重事前监督, 较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然企业也不能放弃对事后的处理工作, 一旦事故发生是急需企业提出解决方案的,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企业也应该加强处理危机的能力。从此也可以看出构建安全机构的重要作用了。

3.3 加强应急技术管理

准确的认识到危机的存在, 是提高应急技术的关键因素, 由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应急系统, 重点提高企业的应急技术, 较少事故的发生, 实现早发现早预防的目标。企业应急技术的提高不仅会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也会为企业未来发展铺平道路。针对加强应急技术管理, 则应该加强企业对技术的重视程度, 在完善理论建设的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 让广大石油化工的工人切实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努力调动工人学习安全技术的积极性, 让其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4 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的意义

石油化工企业加强应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它有利于在提高安全生产与效益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确保企业安全规范正常的进行生产, 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减少财产损失, 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促进石油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利于建立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公司大型设备;也有利于发展科技, 促进安全技术的进步, 为救援人员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5 总结

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的不断完善是当今石油化工类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应急管理的实施不仅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也提高了企业处理危机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法、应急管理意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国外、国内所发生的重大事故为例, 让广大读者认识到解决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也重在提醒广大管理者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多关注一下工人的安全、企业生产的安全问题。以免因重大事故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

参考文献

[1]杨芳, 吴东平.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建议[J].中国应急救援, 2011, (1) :56-57[1]杨芳, 吴东平.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建议[J].中国应急救援, 2011, (1) :56-57

[2]贺巍.论石油化工企业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应用[J].才智, 2012, (3) :452-453.[2]贺巍.论石油化工企业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应用[J].才智, 2012, (3) :452-453.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3

摘 要:本文深入探究了石油企业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客观、清晰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进一步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必须明晰和谐文化是人本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和谐文化是亲情文化,应坚持熔铸亲情、创造和谐;和谐文化是共建的文化,应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和谐文化是发展文化,应坚持围绕大局、着眼发展。在认真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寻求相应的对策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做好当前社区工作必须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发展的、创新的理念,特别是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层次思考,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1.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建设起点较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首先,辖区单位较多,隶属不同,协调、联合起来难度较大。其次,社区内不仅有常住居民,还有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了一部分居民在文化素养、认知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素质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第三,有些社区服务管理者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认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不过是发动居民搞搞活动、评个名次而已,少有总体规划。

2.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区和谐文化发展空间受限,缺乏财力支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保证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资金到位,需不断加大对和谐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我们华苑综合服务处来说,近些年通过不懈努力,辖区内已拥有10余个和谐文化建设协会,但随着上级补贴金费逐年递减,拓展市场 、扩大创收手段单一,保证服务水平不降,维持职工正当收益尚需精打细算,矿区硬件建设捉襟见肘,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造成社区协会组织成长壮大的后劲不足,和谐文化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局限。

3.硬件设施质量有待提高,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居住区同步建设,建造时间较早,部分设施配置标准不高,很难与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步发展。主要体现在:有些社区辖区内没有一座达标的社区文化中心和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影剧院等大型专业文化设施,而新建这些文化设施,又会受到土地资源、城区规划、启动资金等条件的多方限制。

4.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面需进一步扩大,专业性还需增强

首先,社区常住居民及流动人口地域性复杂,不同群体生活习惯不一,参与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活动的居民一直以“老”与“少”两类群体居多,“上班一族”,特别是在本地区工作或生活的外来人员还不能被广泛吸纳进来。其次,社区和谐文化工作者缺乏专业性,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功能性上离专业水平尚有一定距离,不易带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兴趣和热情。目前还缺少一大批懂业务、会管理、具有专业文化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对策思考之一: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辖区各单位在共建中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各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的重要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和谐社区文化这项工作上来,把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纳入中心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从管理体制、政策导向、考核办法等多方面,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辖区各单位应该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界限,跳出过去的“小圈子”,牢固树立“驻于社区、服务社区、同享资源、共建社区”的意识,自觉地把本单位的发展与管理纳入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和管理之中,各显其能,各创特色,从硬件与软件上下功夫,物力、人力、智力三者相结合,在社区文化共建、环境共建、卫生共建、经济共建、文明共建、实事共建、治安共建等活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为社区文明创建做出贡献,推动社区健康发展。同时,社区服务管理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密切与驻社区单位和居民联系,加强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各类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调动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各方面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识氛围。

对策思考之二: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提供资金保障和硬件保障,“钱紧难办事”是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工作一直面临的难题。在目前条件下,应该走一条以上级支持为基础、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的路子。应将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辖区各单位预算体系,并随年度收入增长增加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资金。对社区的大宗硬件建设,应列入共同发展基础实施建设项目,社区内闲置的国有资产,应无偿规划归社区使用,形成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硬件建设方面,应加强社区环境建设。要坚持硬件建设与功能建设并举,积极推进“三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以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靓化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绿色社区和生态社区,努力营造社区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策思考之三: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群众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作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要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自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密切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优势,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紧紧依靠居民群众来做好社区稳定工作,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基层。尤其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着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巩固党的思想文化阵地和精神文明阵地。

对策思考之四: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加强社区和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和谐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应重视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到力量互补。带动和深化社区群众文化工作,使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向规模化发展,向群众性拓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4

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对监察对象在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上级的决定、指令,单位内部的制度,以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效能监察有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效能监察活动是围绕监察对象执行政策和履行职责的情况而开展的。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情况又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管理行为。例如,工作态度、完成工作目标、遵章守纪等等。开展效能监察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反映这些情况,而不能主观臆断。

间接性。效能监察是管理的再管理活动,是对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即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而不是直接插手某一项具体的管理业务,效能监察相对于某项具体管理业务是间接的,具有间接性。

评判性。效能监察应该对监察对象执行法律法规和履行职责情况作出正确的评判。既对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个人政治、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作出正确的评判,也就是说,效能监察必须有始有终,实事求是作出结论。

二、开展效能监察,强化企业管理的可行性

从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来看,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强化企业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生产、经营、质量、物资、财务、人事等管理目标的一致性。效能监察与企业的各类管理活动,虽然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遵章守纪、尽职尽责,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管理效能,促进管理科学化,为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由此可见,他们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开展效能监察应该打消怕实施效能监察,从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顾虑,只有放手工作,才能把效能监察工作搞好,实现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行为的互补性。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不仅目标一致,而且在工作中可以互为补充、互相支持、具有互补性。企业管理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企业人、财、物、供、产、销以及质量、安全、环保等诸多方面。在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难题摆在管理者和领导者面前。如,物资管理中少数素质不高的经办人员,对工作不负责,收受回扣,采购质次价高的物资,致使企业蒙受损失等。这些问题虽然采取批评教育,经济惩罚等行政措施能够收到一定效果,但毕竟手段有限,处理的力度不够,因而效果不很明显。纪检监察部门有赋予的调查权、建议权和行政处分权,这是其它管理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纪检监察部门可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系列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依据国家赋予的权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强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的实践又为开展效能监察提供了活动舞台,效能监察项目的来源有群众反映、领导交办等渠道,但最主要的来源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各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后,可以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线索,由纪检监察部门摸底调查、立项开展效能监察,找出问题的根源后,提出改进意见,从而强化管理。

三、开展效能监察,强化企业管理的途径

开展效能监察,强化企业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抓住经营管理中的热点、弱点、难点来实现的。

第一,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职能作用,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开展效能监察。当前在企业管理中存在若干难点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问题仅靠职能部门的努力难以取得明显成效。针对管理中职能部门想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进行效能监察,着重在找出问题、分清责任、严格奖惩、排除阻力、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第二,主动出击,选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效能监察。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是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剖析生问题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亡羊补牢”,使管理工作由弱到强。

四、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应当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政策观念,严格以国家法律、党纪、政纪以及企业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作为处理问题的准绳。效能监察选题立项后,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提出监察建议时,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政策法规为准绳。

第二,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开展效能监察。开展效能监察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者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条原则要贯穿于选题立项、调查研究,到督促整改、严格奖惩的全过程。

第三,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开展效能监察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解决具体问题,还要从制度上、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帮助被监察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5

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石油行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八次对中国石油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石油工业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给予百万石油员工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集团公司党组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和石油行业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在创造性贯彻落实上下硬功夫。**油田公司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做石油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指示批示精神,要体现在理论武装上,做到知行合一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通起来,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史、新中国史、企业史的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进一步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学深理论,站稳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必须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要自觉遵守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要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油田公司研究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机制”,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公司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或理论文章,至少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切实补足思想之“钙”。

学透理论,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章党规党纪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推动各项部署细化落实。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以上率下、领好班子、带好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责任落实情况,增强主动、主业、主角、主责意识,自觉知责、领责、扛责、问责,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审视自身职能,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应尽的义务尽到位。二是增强履职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坚持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加大

调研和解决问题力度,帮促基层工作,服务员工群众,破解发展难题,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本领。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不囿于眼前、不回避问题,积极作为、开拓进取,自觉做到面对困难敢于履职担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三是树立清风正气。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对员工群众反映强烈、指向突出、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期办结,及时曝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问题。坚持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加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传承石油精神和石油工业优良传统作风,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学精理论,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水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就是要把石油精神转化为强“根”固“魂”的政治自觉,激发“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不断提升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水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影响,油气生产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实现控投降本、提质增效,公司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制定“高、早、变、快、实、好、精、严”八字举措,着力向改革、管理、创新要效益。高,就是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以对企业生存负责、对员工利益负责的态度,努力把疫情和低油价影响降到最低,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早,就是围绕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牢固树立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切实提升治理能力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变,就是在思想

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来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做到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求优。快,就是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目标,及时做好指标、目标分解,切实把各项指标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实,就是牢固树立甩开膀子、干出样子的实干意识,制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和主题教育方案,真正实现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好,就是用好《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二十条措施》,变常规挖潜为依靠科技创新、科学管理降本增效,变各自为战为协同增效,以好的提质增效成果展现干部员工担当作为。精,就是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经营理念,立足于公司自身挖潜,精心推进全过程多环节控投降本。严,就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巡视巡察整改成果,强化精准有力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党员党性持续增强、公司效益持续增长”的双增局面。

落实指示批示精神,要融入到企业党建中,做到固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必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的总要求。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就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理解集团公司党组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的“抓不好经济会误大事,抓不好党建会出大事”的工作要求,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公司党建工作全过程,注重将党建成效通过发展来检验,公司发展的问题通过加强党建来解决,党建和业务部署从全面落实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高度来统筹。

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建立公司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建工作机构,明确各部门责

任,发挥议事、统筹、督导作用,形成完善的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大党建”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内在与外在的协调运行,努力形成抓党建的合力。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不是此消彼长、谁主谁次,而是共荣共进、各有优势,使党建工作更加坚实有力。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牵引,着力构建责任、制度、保障“三大体系”,全面打造研究、交流、信息“三大平台”,不断深化基层党建“三基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党建夯实基础。

构建系统完备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化的党建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公司党委的各项规章制度,围绕基层党建的关键环节和紧要问题,及时总结基层党建成功经验,提炼固化为务实有效的制度,按照规范性、实用性、时效性原则,新建、修订、出台一批切实可行的党建工作制度,以制度规范推动党建质量提升。完善规范化的党建工作程序,对党建工作制度有效执行,进行具体化、程序化的规范,确保制度在实施中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评价。完善以议事决策、换届选举、党建责任等为重点的党建制度体系,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通过全方位的党建体系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党建提供制度规范。

构建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立集党建责任督查、领导干部考核、巡察等为一体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进一步整合党群部门年底专业检查,将各路工作考核尽量统一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中,避免频繁检查,减轻基层负担。强化“重点抓、抓重点”的问题导向,针对巡察和党建责任制考核发现的问题,推行班子成员认领包

干制,限期整改、动态跟踪,在不断检视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强化结果运用,将党建考核结果纳入业绩考核体系,与领导人员奖惩、任免、薪酬等挂钩,推动高质量党建工作全面有效落实。探索建立“区域党建联盟”,着力加强海外单位党建工作,评选表彰一批“两优一先”,围绕油气生产、改革创新,强化党建课题研究,注重成果应用转化。扎实推进“智慧党建”建设,用活用好“石油党建”APP,推动线上党建与线下党建融合发展。通过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为公司高质量党建提供全面支撑。

落实指示批示精神,要落脚在企业发展上,做到担当作为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就必须做强“种子队”、当好“排头兵”,落脚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上,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来**油田调研时强调:“坚持效益与产量并重,控制好自然递减,提高采收率,持续夯实老油田的稳产基础。尤其要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发展,决不能因为现在控投资而影响下步产量恢复提升”,这是对**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

认清面临形势,明确战略部署,定位高质量发展方向。**油田经过 50 多年的勘探开发,资源品位深层化、劣质化趋势加剧,增储上产难度大、资产包袱沉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矛盾突出。必须有一套明确的战略部署,为发展把好舵、定好位。**油田公司逐步形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12345”总体战略部署。“1”就是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2”就是要牢牢咬定油气产量当量达到 500 万吨并保持较长时期稳产、守住实现效益目标和自由现金流

管控底线的“两个目标”,“3”就是要统筹抓好增储上产、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三大核心任务”,“4”就是要大力实施资源、创新、市场、一体化“四大战略”,“5”就是要坚决打好增储建产、油气双增、工程提效、控投降本、人才强企“五大攻坚战”。当前,公司工作重心由“原油上产”转向“提质增效”,进一步确立了今后工作的目标,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咬定既定目标,积极创新实践,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公司通过专题调研、思想动态调查、层层宣讲、选树典型等形式,引导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唯有迎难而上、实干担当,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创新实施增储建产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各要素高效配置。深入分析油田资源潜力,立足长期低油价,开展“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找油理念”研讨,树立“不可动不探明、无效益不升级”增储理念,大力推进“四创新、四破解”高效勘探做法,积极构建预探、评价、开发三大系统在实现经济储量和效益产量过程中的责任共担新机制,真正实现部署共同决策、设计共同优化、施工共同组织、投资共同分担;加快勘探开发节奏,缩短储产转换周期,降低整体投资成本,最大限度释放油田勘探开发活力,多层系潜山原生油气藏甩开预探获得重要突破,成熟区带精细勘探取得重要进展。积极转变油田开发理念,深化“二三结合”技术体系。公司上下围绕“低油价与老油田效益开发”等进行研讨,重新认识老油田潜力,持续深化创新“二次开发、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技术体系、管理方法,在二次开发重建井网的基础上,抓实油藏分类治理严控递减,抓实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升

开发效果与效益。其中,港西油田完全成本、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油价 45 美元/桶不亏损。下一步,将理清思路、对标先进、完善方案、稳步推进,努力在 2021 年实现“港西油田完全成本控制在40 美元/桶以内”的目标,大幅增强抵御低油价风险的能力。

狠抓风险防控,强化安全环保,筑牢高质量发展防线。强化“没有安全、一切归零”的认识和“不安全的产量一吨不要”的思想,坚决筑牢安全环保防线,努力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严格抓好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履行,开展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强力推行岗位员工“十条保命法则”,重点加强“四新”技术应用、长停井、多元投资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坚决筑牢安全环保防线。进一步加大监督考核、激励约束力度,着力构建全员“明职知责、履职尽责、考职问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积极响应**市关于清理整治违法建设的号召,实施新一轮违建清理整治。作为中国石油首个进入全国绿色矿山遴选名录的地区公司,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加快推动井场提标改造、“六小”创建、公有房屋光伏发电、井场光伏围栏保护等重点项目实施,加大环保型泥浆体系、废弃泥浆资源化处理等治污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油田、美丽矿区。

坚持一体推进,全员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今年年初以来,公司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注重将主题教育与提质增效一体推进。扎实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

活动,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将主题教育与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相互融入、一体推进。两者一起统筹谋划,目标上一致、思路上呼应、措施上协调,形成“一图一表六模块一活动”的《指导手册》,通过顶层设计,把提质增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注重创建“五全”精细管理模式。面对降本增效的艰巨任务,公司连续多次组织中心组专题研讨,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宣讲,讲清“油价由市场决定、成本由我们决定”的道理;组织党的十九大代表尤立红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冯萌萌等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坚定“人人皆可降成本、处处都能增效益”的信心。按照全链条整体优化、全预算严格管控、全过程效益评价、全方位对标提升、全覆盖考核兑现的“五全”精细管理方法,精细再精细、发条再拧紧,人人争当降成本的标兵、提效益的先锋,产能建设成本、油气单位运行成本连续硬下降。注重实施精准化差异化考核。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油公司”模式等改革,讲清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读相关改革政策和保障措施,凝聚“靠业绩挣工资、凭贡献定收入”的共识,制定与提质增效相匹配的考核激励政策。将原油产量全覆盖联责考核调整为利润指标全覆盖联责考核,所有单位都与油田利润总额挂钩;提高各单位利润指标考核权重,并采取“分类分段”的方法考核,更加注重对油田整体利润的贡献,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

凝炼文化理念,形成思想共识,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油田在发展历程中,探索积累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总结形成了一大批特

色文化理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四精”“四创”“四增”的“三个四”的特色文化理念,既彰显了新时代**石油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又赋予了特色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要继续大力践行**油田“四精”“四创”精神及“四增”工作法,不断用**石油人的担当、实干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提高了政治站位,认识到勇于担当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一定找准提质增效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持续增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驾驭风险等“八种本领”,全力破解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在观大势、把方向、谋大局上体现担当。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键体现在如何“干”上。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工作力度、工作作风,全力打好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和效益实现保卫战,全力开创新形势下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六稳”“六保”作出新贡献。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经验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近年来,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建工作质量,xx 管理中心党委大力开展了“党委带全局、支部带所站、委员带点线、党员带班组、干

部带群众”行动,推动中心党建工作在“引领”中“融合”、从“有形”跃向“有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心高质量发展。

带政治,带出矢志不渝的“忠心” xx 管理中心“五带”党建工作模式,把带政治放在首位,通过加强政治建设,突出政治引领,严肃政治生活,推动中心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单位。一是带准政治方向,落实党委研究“前置要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今年以来,中心共召开 8 次党委会,讨论研究改革发展党建等各类议题 60 余项,为中心发展在政治上全面把好舵、定好向;二是带好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支部“三会一课”和各类党日活动,带头到基层挂点支部、所在支部讲党课,以上率下带动中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加强;三是带严政治纪律,中心领导班子带头抓执行、抓落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上级有要求、中心有落实,集团有部署、中心有行动”。比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心领导班子靠前指挥、下沉一线,带头落实防控要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组建起 20 余支“党员突击队”,坚决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比如面对迎“国评”、收费重任,中心党委迅速部署开展“全力迎国评、全员促增收、全面优行风”行动,全面掀起抓落实、抓执行、抓操作的热潮,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带思想,带出坚如磐石的“初心”

xx 管理中心“五带”党建工作模式,突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常带常新、常抓常严。一是把“软任务”抓成硬指标,中心党委把学习这个“软任务”作为一项硬指标来抓,精心组织好每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持续开展对“四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并定期对各党支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查,通过学习不断把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带纯、带正;二是把“小窗口”建成大平台,利用“两微一网一平台”阵地,持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发挥“喉舌”作用,年初至今,“高速向阳花”微信公众号已制作推送 80 余期,在省厅级以上媒体发稿50 余篇,1 部宣传视频被刊登至新华网首页,宣传阵地的“小窗口”成为中心思想引领的大平台,发挥了传播正能量的大作用;三是把“外形象”练成内动力,深化“向阳花”服务品牌内涵,大力弘扬“心向红阳、追赶太阳、迎接朝阳、传播暖阳”核心理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打造中心讲担当、善执行、甘奉献的责任文化,把“向阳花”文化品牌力量转化为中心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带队伍,带出拼搏进取的“核心” xx 管理中心“五带”党建工作模式,核心是通过带班子、带队伍,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精神、素质、作风,为中心打造一支能担大任、能干大事、能成大器的坚强核心力量。一是以班子建设为带动,通过加强中心党委班子、各基层党支部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和表率作用,为中心上下树立典型、树立先进、树立榜样,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性互动,不断凝聚“核

心”;二是以用人导向为推动,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今年以来提拔、交流基层管理人员 30 余人次,为 9 个党支部重新选配了负责人,进一步配齐配强基层支部领导班子,不断强化“核心”;三是以绩效考核为撬动,推行绩效考核体制改革,突出工作实绩导向,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用绩效考核的杠杆撬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不断激励“核心”。

带业务,带出追求卓越的“匠心” xx 管理中心“五带”党建工作模式,把促进工作提升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带业务、抓落实,奋力开创中心运营管理的新局面。一是把优势做得更优,近年来,中心通过各种营销措施、打逃手段,推动中心通行费长期稳居前茅,今年 6 月以来,中心进一步开展了“三全”行动,落实营销创“收”、引车增“收”、堵漏保“收”、学习促“收”、机制助“收”五大举措,推动通行费收入再上台阶。截止 8 月底,中心通行费收入完成 xxx 亿元,日均收入 xxx 万元,同比增长达 30%;收费营销措施创收 xxx 万元,追缴打逃挽回损失 xx 万元,三项指标均有望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二是把强项做得更强,中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高速公路养护的新模式,打造了“一个基地”(即**首个交通系统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了“两个平台”(即养护在线信息化运维平台、机电系统在线运维管理平台)、开展了“三个专项”(即排水沥青养护路面、融冰除雪系统、疲劳唤醒区专项),道路养护水平持续提升。今年以来,中心紧紧围绕“十三五”迎国评

头等大事,开展“奋战一百天、决胜迎国评”攻坚战,面对 14 个专项工程、4.04 亿元养护工程投资的艰巨任务,中心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苦干实干巧干,不断提升品质、打造亮点、创造经验,助推中心在集团前三次迎“国评”劳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第四名、第一名、第二名)。三是把亮点擦得更亮,持续开展站容站貌整治活动,大力开展星级收费站创建,中心获评的星级收费站达 33 个(三星级 29 个、四星级 4 个),占比 75%,推动“向阳花”服务品牌成为**高速窗口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实行“一站一策”,在幽兰站试点**首例收费广场外查验绿通、渠化车道实行客货分离、前置入口称重检测劝返点等三大创新举措,规范清障救援服务流程,提高清障救援整体水平,在收费窗口保通保畅和道路安全出行上持续发力,全面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带作风,带出和谐奋进的“正心” xx 管理中心“五带”党建工作模式,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不断为中心发展营造和谐氛围。一是提振“精气神”,围绕建设一流队伍、锤炼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持续开展“转作风 扬正气 提素质”活动,推动形成中心上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风气。比如在联网收费系统实车测试工作中,中心党员干部带领全体实测工作人员戮力同心,客服“里程长、任务重、时间紧”等重重困难,提前一天顺利完成全部自测任务,实现了“走在集团前列”的目标;二是筑牢“高压线”,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运用好

“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守反腐倡廉高压线,进一步形成中心上下遵规守矩、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三是当好“服务员”,持续改善基层单位办公生活环境,坚持推进金秋助学、送清凉、送温暖、大病医疗救助等民生工程,相继出台《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实施办法》《困难职工申报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6

摘 要: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中石油企业作风建设在石油事业的发展中意义重大。通过在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树立勤奋学风,健全教育机制;创新管理思路,促进科学决策;完善责任体系,健全考评与激励机制;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群关系;以及领导干部坚定信念,由此推进企业的作风建设,有助于中石油的发展及充分体现我国石油经济的价值。

关键词:中石油;作风建设;党群关系;学习机制;创新管理

中石油在全国石油行业中起着表率作用,加强作风建设是石油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企业中树立群众观念与制度权威,狠抓领导干部和员工群众的作风建设,并不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在自律的同时做到监督到位、执行到位,以此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进而促进中石油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1.中石油企业作风建设的现状问题

当前,中石油企业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欠缺大局意识,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监管不到位,加上企业员工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的公信力有所降低;第二,欠缺学习能力,不具备积极学习和探索的精神,领导干部的助手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再次,欠缺创新意识,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缺乏胆识与实干力度。针对中石油企业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改进企业作风,进一步发挥中石油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促进我国油田事业的良性发展。

2.中石油企业作风建设的措施

2.1认真落实企业岗位职责

推进作风建设,要将加强组织领导与注重部门之间配合这两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部门机构各司其职,并不断完善企业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规范,接受员工群众与外界的广泛监督,由此,在整个中石油企业中营造“同干事业、共谋发展”的氛围。

2.2树立勤奋学风,健全教育机制

健全学习机制是打牢中石油企业作风建设的基础,要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教育及培训,设定教学计划,并定期开展专题与讨论活动;以企业各部门、各科室为单位,制定并落实学习计划,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政治素质以及自觉学习的能力,在整体上提升中石油企业的作风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大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树立良好典型、积极曝光反面事例等方式来弘扬正气,为中石油营造有助于作风建设水平提升的大环境。

通过有效学习,企业内员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学习能力将得到提升,作风建设也会随之取得显著的效果。这就要求全体人员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注重实操锻炼,并且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用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

2.3创新管理思路,促进科学决策

中石油企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之上。企业要规范决策程序以及制度规则,并对领导干部的从政用权加以有效监管。针对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要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倡导领导干部勤俭节约,推行无纸化办公等先进模式。日常工作中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借鉴国内外油气开采的先进经验,引进前沿性技术方法,从而不只局限于模仿或者跟风,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

2.4完善责任体系,健全考评与激励机制

在企业内建立和健全作风建设考核机制,将领导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等都纳入考核中,并以此作为干部提拔及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还要同步健全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此同时,体现权责分明,逐渐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实现责任到部门、科室、个人。保证作风建设工作到位,奖惩分明,对于认识和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领导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此外,应努力实现领导干部和典型例子的示范引导作用,用领导良好的形象感染人,用典型的示范力量带动人,从而促进作风建设的整体提升。

2.5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群关系

监督对于企业作风建设的保障功能不容忽视,应当在密切党群关系的同时拓宽监督渠道。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切实为企业员工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员工依据法制及道德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实施监督,以促进企业的作风建设的顺利开展。中石油监督机制力求公开与透明,对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应当广泛征集意见,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具体工作中,领导干部应深入到群众基层去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安全与实效,并要时刻做好与员工群众同甘共苦的准备,坚持发扬民主作风。

2.6领导干部坚定信念,推动作风建设

中石油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作风建设中端正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以有效开发和利用石油资源作为工作的目标,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并完成自身的贡献。领导干部还要注重思想上的改造,即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导下,看清楚新形势与具体国情,进而准确定位,服从党的领导,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升责任感。此外,领导干部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稳扎稳打地开展建设,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由此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3.结语

加强中石油企业的作风建设,应当落实到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思想认识、政治素质等各个方面,这一工作直接关系着中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也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公信力与工作能力。通过加强企业的作风建设,有助于打造高素质的中石油企业,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实现我国石油企业及采油事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系统思考石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篇7

一、石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概述

1、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 又称全面预算, 能够合理配置资源, 全面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其中财务预算又是重中之重, 它是反映企业在未来一定预算期内经营状况、资金使用效率的价值指标, 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

财务预算包括很多方法, 比如: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以及弹性预算等, 每种方法都有自身优缺点, 企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以及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预算方法。

2、系统观念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观念就是教会大家要全面考虑, 把握好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一个由人力、财务、生产、销售等众多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大系统。下面以石油企业为例分析企业系统特点。第一, 目的性。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石油销售等部分联系在一起形成石油企业,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合理地经营企业而获得一定的收益, 赚取一定的利润, 这样不仅使企业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得更大更强, 也能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第二, 整体性。石油企业是一个整体, 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缺少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没有专业的生产队伍, 就不会有成品油以及其他各品种油的产生。如果没有专业的销售队伍, 在壳牌、中石化以及逐步成立的其他石油公司的竞争中就会失去市场。第三, 结构性。这表现为企业的组织结构, 一级结构分为工程技术、工程建设以及装备制造分公司。

二、石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石油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深远。石油企业作为经营者, 其目的除了保证国内外石油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们出行便捷外, 还应该以盈利为目的。做好财务预算工作, 对于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 石油行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预算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 大部分石油企业在财务预算方法上使用增量或者减量方法来编制。增量预算和减量预算是指在上期预算的结果之上, 根据下一个预算期的活动加以调整而编制的预算。比如:生产费用的预算, 是在上一期的基础上, 根据本期的业务量以及利润目标来确定预算金额。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但是它的缺点在于不管上期的预算效果如何都承认了它的合理性, 循环沿袭下去, 就会叠加多次预算的误差, 影响下期的实际预算效果, 不利于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2、财务预算目标缺乏制度性

编制预算的二级单位在向上申报预算时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 总想争取更多的资源, 完成更多的业绩,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使部门之间在申报金额时存在竞争关系。一般部门申报预算金额并不是严格按照业务量的多少来进行核算的, 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填写较高的金额, 在上级审批时, 往往因为经营活动的必要性, 不会轻易地审批为不合格, 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让申报部门削减预算, 申报部门在之前较高的金额上降低一部分, 获得审批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而这个金额往往也比实际预算要高。

3、预算制定的流程与现有管理流程脱节

目前, 中石油、中石化这些规模大的国有石油企业开始进行管理流程再造, 把采购、销售、财务职能集中在相关科室。而在预算申报时要求以二级单位为责任中心, 让其提供预算工作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数据, 而管理流程再造后, 这些数据已经不在二级单位的管理范围之内, 这样就造成了预算责任无法落实到位的现象的产生。

4、没有系统地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控制

预算不是一个提交预算申请获得审批后就结束的经济行为, 预算应该由编制、执行、控制以及调整四个环节构成。编制活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他工作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应该用系统的观念来看待预算工作的全过程。预算的编制就是一个计划, 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安排, 并且要有监督部门监督控制执行的情况, 并作出分析, 对于实际工作与预算有偏差的分析其原因, 并进行调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计划的执行。

三、用系统的观念改进石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1、建立全民参与财务预算制定

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 每个部门都是存在于系统之间的要素, 只有充分调动系统要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够发挥作为系统的功能。全民参与就是利用系统观念引发出来的管理方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预算的工作中来, 这样可以发挥众人所长, 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能使预算工作做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由于决策是大家定的, 这样其执行的阻力也会大大降低。

2、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能够为降低成本费用和管理费用提供动力。零基预算不同于传统的预算方法, 它与上期的预算执行情况无关, 在进行编制预算时, 对于往期的所有项目的预算支出均为零, 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 通过对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 提高产出水平, 增强员工的节约意识。另外, 零基预算也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在制定财务预算时, 对于每项活动的必要性以及金额进行了审核, 这样就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实行动态财务预算管理

系统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 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 系统内部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石油行业与国际接轨, 受到国际石油环境的影响, 任何国家在石油政策上的变动也会影响我国的石油市场。面对价格波动比较大、石油产出国政策变动频繁等, 我国石油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波动。动态预算管理,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按照当时的预算业务量来进行资金使用的估计, 在执行的过程中, 由于市场环境波动导致石油企业在石油的供给量上做出调整, 动态预算管理是以实际完成的业务量的预算数为基准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预算执行情况。另外, 企业也可以在预算期内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预算额度。

4、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

为了使预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预算机构对预算进行编制、实施、控制、协调和指导。它通常由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多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主要任务:审查和整理各部门单位的预算编制;颁布资金的分配情况;实施监督控制所属部门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 对于执行的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执行不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 以使各部门能够认真执行资金预算。

5、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系统管理思想的应用

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思想, 不是单个部门就能完成, 需要多部门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完成财务预算编制及执行。比如:生产预算的编制需要生产部门提供详细的生产计划;直接人工预算需要人事部门提供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情况以及工资;成品成本预算需要采购部门或者勘探部门提供原材料的金额。首先, 企业内部可以建立自由交流的平台, 给部门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以及高度合作精神提供一个平台。此外, 企业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将这些信息在企业内部共享, 这样就方便了需要信息的部门直接从企业内部网站上下载。

综上所述, 石油企业做好财务预算工作, 不仅能够规范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加强资金使用效率, 而且也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怀锦:关于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 2001 (5) .

[2]汤谷良、孙亮:大力推进预算管理, 细化财务控制[J].财务与会计, 2000 (10) .

[3]陈良: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 2005 (12) .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篇8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素质;培养

为了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石油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模式的需要,加强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创新和改进和培训模式,是石油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石油企业员工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员工培训资金投入不够。员工素质的提高对企业产生的效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培训流于形式,摆摆空架子,员工也缺乏主动性,参与意识淡薄。有的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培训没有实质性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的课程内容不具体,出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培训真正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企业管理机构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上调查研究不够,对企业员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少,没有专人负责培训工作,更没有形成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有的企业虽然有培训机构,但培训工作不能落到实处,有的企业培训人员分工不明确,方法简单,过程不规范,计划不具体。难以完成职工培训任务。

2、石油企业的员工培训难度较大。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资金密集型的石油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更高,而石油企业劳动力较为分散,企业在郊区,员工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劳动力,企业培训组织起来难度较大,往往出现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再加上没有员工培训基金做保障,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往往压缩培训成本,导致培训时间不充足,培训内容减少,培训变成短期行为,不能长期坚持下去。有的企业甚至要求个人承担培训费用,形成企业培训的恶性循环状态,结果是出现培训投资越小,企业越难以发展壮大。

3、培训体系不健全和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将员工的培训视为可有可无,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培训缺少紧迫感,没有形成培训机制,培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培训不是举办一场讲座,进行一次考察,而需要长期的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所以企业职工都应接受培训,有资质、有发展潜力的人员需要培训,能力一般的人员更需要培训提高,工作和培训同等重要,没工作任务的人员要培训,工作任务艰巨的更要培训,所有的员工都有接受培训的机会。好多企业恰恰相反,培训成了一少部分人的特权。

4、培训形式过于机械化,简单乏味。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采取听讲座的形式进行职工培训,这种方式剥夺了员工主动参与的机会,不能互动学习,填鸭式的灌输枯燥乏味,员工没有兴趣,所学知识不能掌握,。有的企业直接给职工买点学习资料,让职工自学,职工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制力缺乏,学习培训成了一纸空文。机械化,简单乏味的培训形式,浪费了资金,消磨了职工时间,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应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创新员工培训模式是当务之急

企业对员工培训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健康地发展。赢得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办公环境的信息化、数字化,需要高水平的人才,生产管理科化生产操作规范化,生产管理自动化,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业员工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创办生动有趣的培训模式,激励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员工层次,对企业的发展发挥出积极重要的作用。把企业员工的培训学习融合于工作中,从而形成工作学习相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得以提高。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员工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企业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极大的开发员工的潜能。

三、石油企业员工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创造多元化平台

为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培训活动,结合石油企业自身特点,创新培训载体,利用实训基地岗位练兵,建立厂一作业区一井区实训阵地网络,组织员工对各种数字化设施进行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其操作程序,以便员工能够胜任采油、集输、注水、电工、电焊、化验等工作并对生产中的安全知识、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设备的维护保养等熟记于心,经过培训所有员工都成为高素质的人员。

2、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员工借助远程网络进行自我教育,按岗位的需要,以分散的个人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地阅读、学习相关资料,深入理解资料的内容,这种学习方法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难度。石油企业管理部门必须适时地进行引导和管理,才能保障自主学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培训的组织部门应该充分激发员工求知欲,提高自学能力,并给予自学员工相应的时间保障,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是他们学有所依,学有所用。

培训研讨。石油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好多采用这种方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探求,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以培训者为中心,也可以以被培训员工为中心。以培训者为中心,培训者是资料的来源。以被培训员工为中心,被培训员工自由讨论,相互吸收学习,培养集体和团队精神。

以典型案例作示范。创设问题情境,现实中的真实场景,围绕目标展开,引导员工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员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石油企业组织培训者在实施案例培训时,应该在选择典型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自己的观点,案例典型化,观点新颖独到,引导受训员工积极地进行案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培训。石油企业的培训教师应该技术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德才兼备,培训师资队伍业务过硬,建立三级培训师资层级网络,全面覆盖厂、作业区、井区,对员工进行轮训,激励员工积极学习,创建完善的层层递进的员工培训网络。企业员工在培训中学习最新、最科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三、创新考核制度,分出等级,加强激励

将员工的技能等级与工资挂钩,列入绩效范围,激发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期对员工进行考察,对石油企业内部各个工作岗位进行考核,包括专业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日常工作表现和职业道德情况的评价相结合。将员工的技能等级体现在薪水的多少中。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员工的培训兴趣加强,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高涨。对员工实行绩效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始终,最终使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员工在培训工作中的积极性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对员工提供合理的指导、热情的帮助,帮助他们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人员的培训质量。

综上所述,面对石油企业员工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有效合理的培训措施,提高石油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彭劲松.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民营科技,2007(3)

[2]谢中伍.加强民营企业的员工培.江苏商论,2006(1O)

上一篇:英语暑假学习计划下一篇:撰写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