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雪》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的《雪》(精选8篇)

鲁迅的《雪》 篇1

一、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小写作——和“雪”话题有关的片断。

二、预习过程

1.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摘抄本上积累划出的句子。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并进一步读课文。

① 写作背景:(略)让学生课前抄在黑板上。

② 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下位。

3.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可强调如下问题: ① 句子赏析: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b.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c.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②课文结构(两部分)。

③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④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自由交流,解决疑难,多种艺术形式演绎文本。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5.小写作: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写和“雪”话题有关的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低于100字。

6.展示感想。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

课堂实录(展示课)

一、明确目标

师:„„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

生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生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生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鲁迅先生的《雪》。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交流一下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2分钟后)下面谁来说一说。

生1:①反复诵读,领会本文的内涵及语言的优美;②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的解释及结构;③体会作品的意境。

生2:①诵读的同时分析两幅雪景图;②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方法。

生3:①重点体会作品写作背景和写作方法; ②利用好词佳句来丰富自己的文章。

二、交流展示

1.作品分析 师:„„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预习的内容,准备展示你的风采。(学生讨论交流)

生A:本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生B:1925年初的中国,南方各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而北方则被封建军阀盘踞。

生C:此时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地斗争着,《雪》就是这样一篇表面上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生D:我认为在A、B、C三位同学的介绍中,C同学介绍得比较好。因为他讲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生E:我认为B同学讲得也比较不错,他从整体上概括了北方的状况,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北方的雪”的含义。

生F:我想前面几位同学只能大概地了解本文的思想,我想通过朗诵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具体地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读的是P218的倒数第三段(朗读,略)。

生G:我觉得F同学读得抑扬顿挫,很有感情。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我相信我一定读得比他更棒(朗读,内容同上)!

生H:G同学读得感情很充沛。但是,依照本文来看,作者对家乡的雪情有独钟。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聆听江南雪的声音吧(朗读第一段,略)!我知道我可能读得不如前面两位同学好,但是我想,通过我的朗读,大家也一定对江南的雪有所了解了吧!2.自主拓展

生1:雪带给诗人高雅的兴致,但却给广大农民带来了饥寒,给人民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下面就由我们小组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雪的故事》。

(生

1、生

2、生

3、生4离座表演)

生2:大雪已经漫飞了三天,我们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

(生4扮演的乞丐过来了。)

生4:官人们,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请施舍给我点吃的东西吧!

生3:正好。我们四人对诗饮酒,一人一句。你若对得上来,我们就给你吃的。

生1:好!我先来。请听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生2:全是皇家瑞气。

生3:再下三年何妨。

生4:放你娘的狗屁。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5:由《雪》这篇文章,我想起了一个悲剧《窦娥冤》。我把《窦娥冤》由剧本改成了故事,下面我把它讲述给大家:“从前有个姑娘,名叫窦娥„„”

生6:《雪》这篇文章赞美了雪的坚贞不渝的品格,更赞美了具有雪一样品格的人。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无声无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国民党势力的威慑下,他表现的却是坚贞不渝的情操„„

生7:“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着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这冥冥之中,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呐喊。这呐喊出自鲁迅先生的心声,是同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于此,我想起了另一篇文章《雪》:“我之所以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

3.主题表演

师:前面同学的分析十分精彩,相信已经深深触动了同学们。雪已经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灵,就用你们自己喜爱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1:前一位同学的朗诵和别人的真心告白,已经把同学带进了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雪是洁白的,雪是无瑕的,下面让我们沉醉于优美的歌声中,来感受雪的坚强不屈。

生2:我已深深被雪感动,下面让我用一首《雪花》来表达我对雪的喜爱:冰冷坚硬雪花,博识人觉他单调,他自己以为不幸,滋润美艳之至,隐约青春消息,„„在无边旷野凛冽的天宇下,你就是那雨的精魂。

生3:(不甘示弱地站起来)别看她唱得好,我相信我会比她唱得更好,因为我唱的是《我最爱冬雪》(与同桌合唱):你说你最爱寒冬雪,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美丽的雪,洁白美丽的雪啊„„(歌声落下,教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生4:尽管是别人的曲调,但也需要经过努力才可以大胆展现出来。我也把我写的《雪》朗诵给大家:雪花来了,漫天遍野地来了。从最高处的地方落下来,从最纯洁的地方落下来,落到每一个角落,落在一切的上面。„„你总是最洁白的,谁损害了你,把你弄脏了,你就溶化了,流着泪走开了„„(掌声再次响起)

4.体验作者情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雪》,通过分析课文进一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生1:《雪》一文表面上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斗争。

生2:我认为还应加上本文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江南雪”和“朔方雪”不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勇于斗争、勇于反抗的精神,寄寓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3:文中许多地方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文的最后:“在无边的旷野上,„„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这里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在“凛冽的天宇下”同朔方的冬天奋勇搏战的雪。把“死掉的雪”转化为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作者对朔方的雪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勇于斗争的品格的赞颂,实际上寄寓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鲁迅反抗冷酷现实社会的斗争。

生4:“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着美艳之至了„„”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江南雪景,„„文字倾注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赞美之情。下面请听《静静的雪》(同学登台朗诵):茸茸的雪片,似天女散花般洒向人间。雪花闪着晶莹的光芒,像眨着眼睛的调皮蛋在看着你„„ 生5:“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句话一语双关,一种意见是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认为作者是用暖国的雨的“单调”、“不幸”来衬托雪的“美艳”或“搏斗”的精神。另一种认为作者对暖国的雨并无褒贬之意,只是由雪自然引发出对暖国雨的联想,进而想到南国的温暖,曲折地表达了使“雨”变为“冰冷的雪花”的北方凛冽严冬的不满,衬托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酷冷的季节。

生6:课文第2段:“孩子们呵着冻着通红,像紫芽姜一样„„坐在雪地里。”这里通过“塑雪罗汉”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为下文与“朔方的雪花”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出铺垫,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

生7:对于上个同学的分析,我还有一点需要补充。文章第二段通过对雪罗汉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雪的纯洁,儿童们活泼、好动、天真的特点跃然纸上,进一步(站了起来)点破事物特点,一语双关。

5.写作交流

师: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相信同学们对《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们肯定是感慨万千,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小写作中。就让我们竖起耳朵,倾听他人的心声吧!生A:我从小爱雪,至今没有改变过,读了《雪》这篇文章,鲁迅仿佛把我们带入2005年12月12日的第一场雪。„„带着六角的小精灵从天而降,没有声音,悄悄的,缓缓的。鹅毛大雪过后,世界都变成了白色。告别了一切世俗杂乱,在雪地里堆雪人,砸雪球,再快乐不过了。仿佛与雪融为一体,我心甘情愿地被雪融化了,站在雪中,告别一切喧嚣,荡涤心胸,我变得无声了。啊,此时是雪的世界,我变成了雪的精灵。雪花啊,飘飘洒洒的雪花,你是我的追求,是我的梦!(教室里爆出一阵掌声)

生B:这位同学对雪情有独钟。是的,雪是六角的精灵,它是不寻常的。我学了这篇文章后,写了一篇赞美雪的小写作,请大家欣赏。

《冬雪》

有人喜欢姹紫嫣红的春天,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

有人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而我却只爱冰雪的冬天。

冬天的雪固然冷漠,但并不缺乏温和;

冬天的雪固然坚硬,但并不缺乏柔弱;

冬天的雪虽然孤独,但它依旧蓬勃;

冬天的雪虽然凄凉,但它依旧闪烁;

冬天的雪洁白明艳,它的洁白像玉一样纯;

飘飘洒洒从天空最高最冷处萧然而落,一朵朵一片片玲珑剔透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生C:听了上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不由心绪萌动,我也想诵读自己的作品:看到鲁迅笔下雪的壮丽和刚强,我不禁地想到了雪的柔弱。„„那柔弱的雪,可以封门;它不嫌弃竹林茅舍,也拥抱亭台楼阁。高山,巨大巍峨。雪,可以足蹈其顶,封其面额,使青山变成冰封雪岭,使其永不见阳光和皎月„„

生D:是啊,雪是柔弱的,但它又是善良的,纯洁的。雪,是白雪公主,善良吗?雪,是梨花,纯洁吗?雪,是浪花,乐观吗?让我轻轻告诉你,雪是纯洁的„„做人应像雪一样纯洁无污,给世界一片净土,永远高洁无污。(教室里再次响起掌声。)师: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鲁迅先生《雪》的优美文字,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你会对雪更加热爱。同学们,再见!(注:小标题系编者所加)

反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诗的优美语言,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语句。对课文的探究品味,要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疑,用心感受,深入体验。对于不懂的问题,以及没有展示的内容,都在这一课上有一个展现和提高。

二、课堂步骤

1.写问题,小组内互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分配的任务要具体,要小;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交流、互查来完成。

① 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优美句段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

② 教师指派每组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A、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B、生字词:a.粘:粘结nián;粘连zhān b.旋转xuán;旋风xuàn c.褪:褪色tuì;褪下袖子tùn C、课文分析 a.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b.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 作者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表现南国的雪的特质,两个比喻一虚一实,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C、文章第一段描写的色彩有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些描写运用了映衬手法。

2.准备展示(5分钟)

小组内稍作准备,展示课上没有展示的同学在优等生的帮助指导下,进一步分析和演练。3.展示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展示课上未展示过的同学来展示。有对课文的分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还有想到的作品,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4.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

用4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与体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等。

5.教师总结

鲁迅的《雪》 篇2

这篇文章向来难懂, 但不知为何, 我还是执拗地不喜欢很多教参的见解:对江南雪的贬抑, 对朔方雪的赞美。那是怎样的一幅“江南冬花雪野图”啊!如此的山花烂漫生机盎然, 占了本文三分之二的篇幅, 如此, 只是为了贬抑?我想, 绝非仅仅如此。

于是, 带着对这篇文章的很多不懂,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按照下面的思路作了一次尝试。

雪之语———我读我秀

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此项内容是想让学生快速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很快概括出了本文内容:写了江南雪和北国雪。

团体读:写江南雪部分, 应尽现温婉恬静的美感;写北国雪的后三段, 应读出其雄浑峻伟的气势。我采用了男女分组的形式, 效果基本理想。

合作读:男女生合作朗读, 读出层次感和美感。

这个环节中, 男女生你读一句, 我读一句, 真正读出了江南雪和北国雪的韵味, 并且把江南雪和北国雪又组合成了一篇新的散文诗, 而本文原本就是一篇散文诗。所以获得了一致好评。

雪之问———江南雪美?北国雪美?

在这个环节里, 我出示了江南雪和北国雪的图片, 然后提示:美的含义是指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东西, 包括美丽、力量、快乐……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出各自的美。

学生小组合作很快就在下面讨论开了, 接着小手就有很多举起来了。“老师, 我觉得江南雪色彩部分可以概括为‘无声的美丽———江南雪’;“老师, 我觉得写堆雪人部分可以取名‘回忆篇’……“不, 我觉得这部分可以概括为‘童年的回忆’”……学生的发言不可开交了, 让我和听课老师们一阵阵惊喜。

那么, 作者仅仅是想表现江南雪和北国雪的美吗?接下来, 该是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了。

雪之思———喜欢否?

你认为作者喜欢江南雪还是北国雪?从文中找出依据。这里是对本文的一个挑战, 因为很多的教参书上都认为作者喜欢的是北国雪。我很想知道学生的看法。结果是意想不到的, 两方基本持平, 而理由也是无处不在。“老师, 鲁迅喜欢江南雪, 因为他用了‘滋润美艳’‘洁白’‘明艳’等美好的词语。”“老师, 我觉得他还是喜欢北国雪的, 因为江南雪最后褪色了, 而写北国雪他用了‘精魂’这个词, 这个词就能表明鲁迅喜欢北国雪。”……学生的回答简直令我招架不住了, 不过他们有这样的思考是我最期待的。我静静地倾听着, 适时点拨, 但不下定论。

如果你认为作者的感情并不是单纯的喜欢, 那还有什么?从哪儿可以读出来?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索, 但还是说出了里面有对童年的回忆和眷恋, 有对雪人消逝的惋惜。有这些, 足够了。我适时的出示了以下内容:

助读资料

《雪》是一篇绝好的眷念故乡, 回忆儿时的抒情小品文, 在故乡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了“鲁迅心灵”里一种“深刻的恬适的回味”。

鲁迅对秀丽的江南风景, “并无敏感”, 他直截了当的表示:“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的, 但小气。”他批评杭州的风景“显得小家子气, 气派不大”, 以为“北方风景, 是伟大的。”

本文写于1925年, 正值“五四”退潮, 南方各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而北方则被封建军阀盘踞, 鲁迅以优美的艺术形式记录他当时彷徨、苦闷, 希望能找到未来的心情。

至此, 我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提升:鲁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感情, 他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 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 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 而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 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带着这样的提升, 我出示了最后一张幻灯片:

雪之声———追求春天一般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鲁迅《雪》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篇3

这篇文章向来难懂,但不知为何,我还是执拗地不喜欢很多教参的见解:对江南雪的贬抑,对朔方雪的赞美。那是怎样的一幅“江南冬花雪野图”啊!如此的山花烂漫生机盎然,占了本文三分之二的篇幅,如此,只是为了贬抑?我想,绝非仅仅如此。

于是,带着对这篇文章的很多不懂,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按照下面的思路作了一次尝试。

雪之语——我读我秀

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此项内容是想让学生快速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很快概括出了本文内容:写了江南雪和北国雪。

团体读:写江南雪部分,应尽现温婉恬静的美感;写北国雪的后三段,应读出其雄浑峻伟的气势。我采用了男女分组的形式,效果基本理想。

合作读:男女生合作朗读,读出层次感和美感。

这个环节中,男女生你读一句,我读一句,真正读出了江南雪和北国雪的韵味,并且把江南雪和北国雪又组合成了一篇新的散文诗,而本文原本就是一篇散文诗。所以获得了一致好评。

雪之问——江南雪美?北国雪美?

在这个环节里,我出示了江南雪和北国雪的图片,然后提示:美的含义是指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东西,包括美丽、力量、快乐……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出各自的美。

学生小组合作很快就在下面讨论开了,接着小手就有很多举起来了。“老师,我觉得江南雪色彩部分可以概括为‘无声的美丽——江南雪’;“老师,我觉得写堆雪人部分可以取名‘回忆篇’……“不,我觉得这部分可以概括为‘童年的回忆’”……学生的发言不可开交了,让我和听课老师们一阵阵惊喜。

那么,作者仅仅是想表现江南雪和北国雪的美吗?接下来,该是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了。

雪之思——喜欢否?

你认为作者喜欢江南雪还是北国雪?从文中找出依据。这里是对本文的一个挑战,因为很多的教参书上都认为作者喜欢的是北国雪。我很想知道学生的看法。结果是意想不到的,两方基本持平,而理由也是无处不在。“老师,鲁迅喜欢江南雪,因为他用了‘滋润美艳’‘洁白’‘明艳’等美好的词语。”“老师,我觉得他还是喜欢北国雪的,因为江南雪最后褪色了,而写北国雪他用了‘精魂’这个词,这个词就能表明鲁迅喜欢北国雪。”……学生的回答简直令我招架不住了,不过他们有这样的思考是我最期待的。我静静地倾听着,适时点拨,但不下定论。

如果你认为作者的感情并不是单纯的喜欢,那还有什么?从哪儿可以读出来?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索,但还是说出了里面有对童年的回忆和眷恋,有对雪人消逝的惋惜。有这些,足够了。我适时的出示了以下内容:

助读资料

《雪》是一篇绝好的眷念故乡,回忆儿时的抒情小品文,在故乡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了“鲁迅心灵”里一种“深刻的恬适的回味”。

鲁迅对秀丽的江南风景,“并无敏感”,他直截了当的表示:“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的,但小气。”他批评杭州的风景“显得小家子气,气派不大”,以为“北方风景,是伟大的。”

本文写于1925年,正值“五四”退潮,南方各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而北方则被封建军阀盘踞,鲁迅以优美的艺术形式记录他当时彷徨、苦闷,希望能找到未来的心情。

至此,我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提升:鲁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感情,他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而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带着这样的提升,我出示了最后一张幻灯片:

雪之声——追求春天一般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我和学生一起高声朗读这四句话,重复了三遍,一次比一次高亢。就在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中,我们听出了鲁迅的心声,听出了雪落的声音……

鲁迅《雪》 篇4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鲁迅-雪 提纲 篇5

鲁迅

【教学目标】

1.品味直面人生孤独抗争的积极意义。

2.鼓励学生养成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心理倾向。3.理解“景语,即情语”。【教学设想】

1.设计理念:阅读,即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2.教学策略:

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②调动直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3.布置预习:

①熟读全文,运用工具书理解生词。②泛读《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了解大意。③写几句咏雪的句子,100字以内。

④提出散文诗内容理解方面的一两个问题(写成文字)。【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①学生背诵咏雪的诗句。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 暮 苍 山 远,天 寒 白 屋 贫。柴 门 闻 犬 吠,风 雪 夜 归 人。

郑板桥《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②请学生咏雪。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咏雪,融入了独特的个性体验。③那么,被毛泽东同志称为“骨头最硬”的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咏雪的呢?

2.感知内容: 指名诵读,思考:

①本散文诗,描写了几种雪景?

②你更欣赏鲁迅笔下的哪种雪景?为什么? 重点组织讨论问题②:

可设计子问题引导学生欣赏: ▲能用一个词评价雪景之美吗? ▲找出一个表现雪景之美的比喻句。▲这样比喻确切吗?

▲请注意问题中的“更”字,这需要我们运用比较思维。师生小结:

江南的雪,仿佛是处子,是秀美;朔方的雪,是斗士,是壮美。

瞧,江南的雪,滋润美艳,隐约着青春的气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有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有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有冷绿的小草,真是五彩缤纷,分明是“春天”嘛,说是冬天,真叫人难以置信!难怪乎作者仿佛看见冬花雪野,蜜蜂飞舞,“红杏枝头春意闹”!更有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的小手,塑雪罗汉,是生机盎然,美不胜收呀。而朔方的雪呢,没有雪罗汉,没有血红的宝珠山茶,„„,只有“枯草”。

瞧,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如包藏火焰的雾,旋转升腾,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何等雄壮,何等气派!这情景,让人想到澎湃的海洋,原野的烈火!而南方的雪呢,美固然美,但好景不长,连续的晴天,雪罗汉便不成样子了,那春天般的雪野,当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美是多层面的,我们欣赏太阳的阳刚之美,也欣赏月亮的阴柔之美。我们欣赏江南雪景的秀美,也欣赏北方雪景的壮美。

女生读描写“江南的雪”的语句,男生读描写“朔方的雪”的语句。读前,讨论明确朗读的语气。

二、咀嚼涵咏: 交流学生质疑。学生细读,思考:

③你认为作者更欣赏哪种雪景?哪里看出来?

④景语,即情语。作者写这篇散文诗,想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默读思考,必要时,可分组交流。集体讨论。问题③:

观点一:作者更欣赏“江南的雪”。这可认同孙玉石的观点。观点二:作者更欣赏“朔方的雪”。这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把握: 由“江南的雪”到“朔方的雪”,本散文诗,用一个颇具力度的词过渡,这个词是“但是”。“但是”,流露了作者更欣赏“朔方的雪”的倾向。雪罗汉,洁白,明艳,目光灼灼,嘴唇通红,闪闪地生光,确是“美”的化身。但连续的晴天,就会变得“不知道算什么”。当然,那时,那雪野,也就不会再叫人看见冬花雪野,蜜蜂嗡嗡地闹了。简直是昙花一现!而“朔方的雪”,却“永远”如粉如沙,晴天之下,更是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南方的雪已死去,而北方的雪正孤独地抗争着。

作者把“朔方的雪”比作是“雨的精魂”。雨,滋润万物,使大地充满生机活力。雨,遭遇寒流,死了,化作“雪”,但仍不屈地抗争。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也是人的精魂,鲁迅的精魂的写照──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这正是1925年那风雨如磐的岁月所需要的:“江南的雪”,固然给人亮丽,但那时更需要的是“朔方的雪”的战斗风姿,鲁迅就是以“韧”的战斗著称的。

问题④

观点一: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丽的世界。(见附文)观点二:直面惨淡的人生,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围绕观点二,理解两句话: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是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是因为虽旋转升腾,却少有人欣赏,更因为抗争少有同道者,就像孤军奋战的将士。

“死掉的雨”,是指这雪是抗击寒流中献身的雨。

“雨的精魂”,是指雪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虽死犹生,“身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即使死了,也不停止抗争。

朔方的雪,是穿越漫漫荒漠的独行者,是征服滔滔海洋的旅行者。齐读这句话,读出力度,读出气势(排比),读出敬仰!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冰冷”,令人想起“横眉冷对千夫指”;“冰冷”,令人想起毛泽东赞语“鲁迅的骨头的最硬的”;“灿烂”,令人想起晴天下旋风中的雪花的风姿。这三个词,突出了“朔方的雪”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三、拓展延伸:

⑤学习本散文诗,你得到了人生方面的什么启示?

⑥“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鲁迅笔下的雪,融入了作者独特的体验。结合练习三,对自己课前撰写的咏雪短文作修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本散文诗。

鲁迅《雪》赏析 篇6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 但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才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它是鲁迅《野草》集里的佳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每当诵读它的时候,总觉得是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 这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1925年元月创作的。作者以生花的彩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 当时,鲁迅战斗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热气腾腾的大好革命形势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烧愈旺。尽管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旁徨”的孤独之感,但是他的主导精神却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正是在这种心境下,鲁迅写了这篇战斗的、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借助丰富的想象,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分外妖娆的“江南雪景图”。生动,美丽,洋溢着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鲁迅的《雪》 篇7

关键词:《雪》,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 写于1925年1月18日, 是整部散文诗集中色调最为明朗的一篇。本文试着从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三个方面对《雪》进行广义修辞学分析。

一、《雪》中主要用到的修辞技巧

1、譬喻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 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 名叫譬喻。”从陈望道先生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譬喻这种修辞格要想成立就要具备三个元素: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类似点。譬喻格式分为明喻、隐喻、借喻。

明喻:常用“像”或“好像”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 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 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如同”“仿佛”等比喻词。

(1)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 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2)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

(3)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说甲 (本体) 是 (喻词) 乙 (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隐喻又叫暗喻。

(1) “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 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借喻:以喻体来代替本体,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直接把甲 (本体) 说成乙 (喻体) 。

2、比拟

将人拟物和将物拟人都是比拟。

(1) “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 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二、散文诗《雪》的修辞诗学分析

文章主要描绘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三个意象, 读完整篇文章, 不仅能使我们清晰的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更让我们知道了作者对朔方的雪的情有独钟。以下是对《雪》修辞诗学的浅析:

(1) “暖国的雨,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一句中“冰冷”“坚硬”“灿烂”等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暖国的雨抽象的特点, 使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江南烟雨图。

(2) “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江南的雪描写的清新明朗, 瑰丽美丽, 富有春意, 给人以无限情趣。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是“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文章开头作者就总结了“雨”和“雪”各自的特点。综述之后作者用“神奇”的画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江南雪野图:“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作者幻想着身临其境说自己仿佛看见了冬花开了、蜜蜂忙碌地飞着、闹着, 孩子们开心地堆着“雪罗汉”。真是一幅充满色彩、充满生机的江南雪景图啊!

(3)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相对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如粉, 如沙, 绝不粘连, 不仅充满生机活力而且坚强不挠改天换地的伟力。它在晴朗的天空下, 借助旋风蓬勃奋飞, 并且使太空也发生巨变, 旋转而升腾地闪烁。朔方的雪以独立不粘连奋发向上的形式存在, 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 又像一个不畏强权的革命者。好一幅朔雪搏击图!

文章主要描绘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三个意象, 通过用不同的词汇对它们进行描绘, 不仅能使我们清晰的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更让我们知道了作者对朔方的雪的情有独钟。

三、散文诗《雪》所透露的修辞哲学

一篇看似是写景的小文章鲁迅先生却能利用他的“小笔头”表达自己对黑暗冷酷现实的不满, 以及对向黑暗恶势力作斗争的革命者的赞颂。

“暖国的雨”比喻国共合作前的局势, 作者借用博学者认为其“单调”从而“不幸”来表达自己所在地北平没有受到“暖国的雨”的恩泽。

之后, 作者谈到“江南的雪”, 用“江南的雪”比喻当时南方的局势, 它虽然没有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北方雪花, 但它经历了由“雨”到“雪”的华丽转变与升华。然而它依旧不够强大。表现了作者对南方局势的担忧: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种暂时假象, 是没有生命力的“雪罗汉”而已。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鲁迅将“朔方的雪”比作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顽强的中国人“朔方的雪花”是“雨的精魂”, 同时也是人的精魂, 是不断奋斗、试图改变黑暗社会、顽强的中国人的精魂的写照。“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结尾用这三个简短的判断句, 铿锵有力, 这是鲁迅式的独白, 也是鲁迅战斗的宣言,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口号, 他期待着这种灵魂的诞生。

《雪》这篇文章巧妙的象征手法,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长短交错富于变化的句式, 构成了文章诗一般的语言, 诗化的语言又为文章的哲学基调提供了虚拟空间, 蓬勃的生命力, 独立顽强的抗争,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王元化对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反思 篇8

一、1930年代末衷心爱戴鲁迅的青年学子

1937年卢沟桥事变。8月8日,日军开进北平,到处是准备逃难的人群,一位青年学子全家也夹杂其中。当时听说日军要抓知识分子,书籍和钢笔只得扔下,可是他实在舍不得自己画的鲁迅像和两册《海上述林》,就瞒着家人塞入箱里。这位青年学子就是后来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思想家王元化先生。那时,他仅仅十七岁。

两年后,1939年10月,重庆读书出版社出版了景宋、巴人等著的《鲁迅的创作方法及其他》一书。在这本以名家为主的论集中,出现了一个生疏的名字:洛蚀文。这是王元化最初的笔名,名下是一篇很长很有理论深度的论文《鲁迅与尼采》,这是中国鲁迅学史上第一篇从学理上系统探讨鲁迅与尼采关系的学术论文。之前,1938年8月29日广州《黄花岗》旬刊二卷四期刊出的张震欧的《鲁迅与尼采》,虽然首次开辟此课题,但是仍嫌浮于感想,过于简单,而这篇论文却是长篇大论,相当深入地分析了鲁迅与尼采的关系。该文讨论的中心,是“鲁迅在他的世界观里是不是吸取了尼采主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从阶级性和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对待人性、理性、个性主义、妇女的不同态度,论述了鲁迅与尼采的根本区别。文章思辨性很强,材料也很丰富,不足之处是在强调鲁迅与尼采的区别时,忽略了鲁迅所受尼采的深刻影响,使该文显得有些生硬和偏颇。然而作者王元化当时还是一位十九岁的青年,诚如该书编者在《编后》中所说:“他以这样的年龄,而能有这么严正的精神来治学,真是可敬。虽然在这篇论文中,对于尼采的个性解放,在某一历史阶段上的革命性,估计不充分,多少有点机械的味儿,但对于鲁迅先生的思想的分析,却非常的正确。”

之后,王元化受到当时在学术思想界处于权威地位的胡风等人的重视,开始活跃在中国文坛,用方典、函雨等笔名发表了很多鲁迅研究和文艺理论文章。

1949年建国以后,他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投入写作,1950年10月10日在《纪念鲁迅先生》一文中说:“从他自己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他的热爱一直是贯注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卑微灵魂的身上。即使像《阿Q正传》这篇被人歪曲成作者‘心里藏着可怕的冰块’的讽刺小说,如果我们理解他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基本命意和唤醒昏睡麻木的自觉的企望,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够用‘冷嘲’和‘滑稽’这种曲解胡说去侮辱作者的。”

总之,从1930年末到1950年代初,王元化对鲁迅一直抱着极为崇敬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鲁迅先生引导他从青年时代跨进革命文学,他一直是衷心爱戴鲁迅的青年学子。而这时他从立场、观点到语言,都不是自己独具的,而是从领袖毛泽东那里套用来的,顶多不过是做了一些诠释罢了。

二、1980年代提出“综合研究法”

1955年王元化被打成“胡风分子”,十年“文革”中又遭受迫害,沉默了二十余年,直到1980年代才重新出山,对鲁迅和鲁迅研究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中,最著名的是1981年7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辑的《鲁迅研究》第四辑上的《关于鲁迅研究的若干设想》。笔者有幸做过这篇重要论文的责任编辑。

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但最主要的是主张鲁迅研究要运用“综合研究法”,并引用恩格斯的“分工的奴隶”一语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各照隅隙,鲜观衢路”、“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对鲁迅研究者提出这样的希望:“我们的研究者最好从拘于一隅的狭窄范围走出来,就力之所及争取做到博一点,至少对于和自己专题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也花功夫去钻一下,这不仅有好处,也是必要的。试问,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某一作家,能够不去了解他的时代、社会和环境么?——这就需要有一些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能够不去了解他和前代或外国作家的继承或借鉴关系,和同时代作家的交互影响以及对后代所发生的作用么?——这就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知识。能够不去了解他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时代思潮、思想根源和美学观点么?——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史和美学的知识。我以为,这些知识都是文学理论研究者不可缺少的。鲁迅研究并不例外,甚至还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鲁迅曾经说过,专家多悖,博学者多浅。倘使抛开上述应有的知识,孤立地研究鲁迅和他的作品,不但难免于悖,而且也往往流于浅薄和空疏。因此,我倡议鲁迅研究尽量采用综合研究法。”

谈及如何写作鲁迅传时,他又建议:

像车尔尼雪夫斯基写的以别林斯基文学活动为中心的《果戈理时期俄罗斯文学概观》那样,从我们现代文学史的波澜起伏的背景上,理出鲁迅的思想脉络和他在每一历史阶段留下的战绩,那也是很有意义的。不过,这就需要对鲁迅的对手,如早期代表国粹派的《甲寅》杂志,陈西滢和他所属的新月派,当了过河卒子的胡适,提倡语录体小品文的林语堂和以苦茶名斋的周作人为代表的所谓京派,以及在另一领域内,并非敌对而属同一革命营垒的创造社、太阳社,直到晚年时左联内部的“两个口号”之争,都进行系统的探讨,占有充分的材料,才能作出公正的史的评述。如果只根据鲁迅本人的文章来品评,明于此而昧于彼,那就会使他的许多针对性的观点难以索解,甚至变成无的放矢的空话。这是鲁迅生前所担心的。似乎我们至今还没有充分掌握鲁迅对手的资料,把双方的观点摆出来,作出实事求是的深入评述。今天我们可以用清醒冷静的头脑公正地去评价过去我们文学史上那些功过是非了。不能以单纯的顶礼膜拜之情,更不能以意气用事的褊狭之见来代替科学的论断。让我们采取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果戈理时期俄罗斯文学概观》中论述别林斯基与波列伏依、森柯斯基、歇唯辽夫的论争时,以及在论述别林斯基所属的斯坦凯维奇小组和赫尔岑所属的奥格辽夫小组之间发生分歧时,那种忠于历史、尊重事实、公正无私的良史直笔吧。

今天重温王元化1980年代所提出的“综合研究法”,仍然感到耳目一新。对今后的鲁迅研究依然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三、1990年代对鲁迅局限性的反思

进入1990年代以后,王元化最为突出的思想贡献是对“五四”以来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反思“五四”,就不能不涉及鲁迅,由此他也对鲁迅的局限性做出了震撼人心的反思。

(一)关于激进主义:王元化说:“我是先思考激进主义,才对五四作再认识的反思的。所谓‘再认识’就是根据近八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对五四进行理性的回顾。五四有许多值得今天继承吸取的东西,也有一些不值得再吸取的东西。”王元化未把“五四”视作“激进主义”的滥觞。相反,他确认,“保种图存”的国族焦虑与近代改革的屡屡挫败,致使中国大地自二十世纪初(1903年)便风行无政府主义。作为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方革命思潮,无政府主义实质便是“激进主义”,为了改变现状,主张走极端,即使诉诸暴力,只破坏,不建设,也在所不惜。他注意到深受无政府主义浸润的文化人士除刘师培外,“当时一些和平稳健人物,如蔡元培、马叙伦,甚至太虚和尚”也系此列。此风弥漫到“五四”,启蒙家亦未能免疫。胡适坦承他曾为当时梁启超所谓“破坏亦破坏,不破坏亦破坏”之愤词而感动。陈独秀更是将政治激进之正义喻为“货物买卖,讨价十元,还价三元,最后结果是五元。讨价若是五元,最后的结果,不过是二元五角。社会上的惰性作用也是如此”。这就让人联想起鲁迅的另一番话,说为了能在黑屋子开扇窗,你偏说要掀屋顶,反倒奏效。这叫“矫枉必须过正”。诚然,后人难以体认先驱在鞭策民族进步时曾肩负何等黑暗,但历史遗训也在提醒读者:纵然把“激进主义”归咎为国史的诡异所编导的悲剧,国人也千万不宜将此史实层面的无奈,夸耀成史识层面的智慧,“以致形成以偏纠偏,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趋于极端”,“一直延续到数十年后的政治批判运动中”。

(二)关于“遵命文学”:王元化在1998年12月10日日记中写道:读鲁迅,得以下二条”语录:一曰“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并说:“从《二心集》开始,鲁迅虔诚地接受了瞿秋白、冯雪峰等的影响”,“他的不少文字带有特定意义上的遵命文学色彩。例如,他对第三种人的批判,对文艺自由的论争,对阶级性的分析以及对大众语和汉字拉丁化的意见等等,都留下了这样的痕迹。”

(三)关于对“第三种人”即“中间地带”的批判:“第三种人”即夹在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派。王元化说,鲁迅“参与批评文艺自由与‘第三种人’运动”,源于“当时第三国际提出了‘反对中间派’的口号”,“同时把中间派作为主要打击对象,认为中间派比反动派对革命的危害还要大”。

(四)关于进化论问题:王元化认为“天择物竞”理念经严复《天演论》之译介,曾激励了国人自强的民族尊严,但把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内涵特定的生物学学说,“抽象化”为“新的要比旧的好”这一“思维模式”,这就不是“通俗”,只能说是“庸俗”了。然而,“五四时代几乎没有一个思想家不信奉这种进化论”,包括鲁迅。虽然“鲁迅在二十年代下半叶说,他过去认为青年必胜于老年,大革命的血腥屠杀才使他纠正了相信进化论的偏颇”,“不过这种反省只限于指出进化论缺乏阶级观点;至于‘新的必胜过旧的’这种观点”,“实质上并未改变”。鲁迅从“进化论”到“阶级论”,其转向在瞿秋白看来,或许政治意味甚浓;但若着眼于思维模式,则鲁迅的“阶级论”,不过是把“庸俗进化”,从原先的人类代际关系域搬到社会政制轮替域罢了。换汤未换药。所以王元化在私函中,会不无嘲讽地用两个醒目的引号,来转述鲁迅的名言:“无产者之所以有‘未来’,由于他们是‘新兴’阶级缘故。”

(五)关于“个体”与“集体”问题:早在1988年,王元化就曾疑惑:像鲁迅那样伸张个性的思想家,怎么也会在《二心集》期间淡化“五四”所提出的自我意识、人性、人道等普世理念呢?1990年代以后,他进一步认为:鲁迅这样有“革命家”情结的左翼人物,当他面对既拥有军事“实力”,又具备道义感召力,且已经给出荣誉席位,诚邀他一起奋斗、一起夺取政权的红色营垒,条件则是请他收起他曾高扬的“个性解放、人性、人道”,他因而将自己视为理应融入“集体”的“个体”,犹如一掬水汇入江湖之后,所必然会作出明智的自我微调。因为此“集体”不是别的,正是“集团”、“组织”、“阶级”或“多数人”诸冠名的总称。

(六)关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王元化在1998年12月10日日记中写道:“读鲁迅,得以下二条”语录的第二条就是:“帝国主义和我们,除了他的奴才之外,哪一样利害不和我们全相反?……”他不同意这种“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

(七)关于不宽容论敌的问题:王元化指出,鲁迅一旦自以为掌握的是真理(即“真理在握“),必不容怀疑,更不容别人反对,甚至“就会以真理的名义,将反对自己和与自己有分歧的人,当做异端,不是去加以改造,就是把他消灭掉”。这显然是不妥的。

(八)关于废除汉字问题:2006年10月25日我访问王元化先生时,他当面跟我说过:“关于文白之争,鲁迅说过对反对白话的人要用最黑暗最黑暗的咒语诅咒等很激烈的话,唐弢说如果看看当时的情景,知道当时反对白话的人说得更激烈,就会感到鲁迅骂得并不厉害了。但是,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反对白话的人是不是真的那么激烈、恶毒,鲁迅的说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没有一点过激的呢?其实,当时主张白话的人,有很多的说法,像钱玄同就认为中国书不能看,中国人讲的话也坏透了,不准讲中国话,一律讲世界语,或者讲外语。这种主张实际上并不能说明白话都是合理的,像这样的论调几十年反复地讲,没有分析。”王元化主张今天应该对此进行反思。

四、王元化反思的价值与意义

王元化关于“五四”和鲁迅局限性的反思,问世后立即在中国思想界掀起轩然大波,反对意见轰然而起。主要意见是认为他被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场风波吓坏了,退缩进保守主义的营垒,对五四运动和革命历史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我认为:王元化的这些反思,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也是中国“鲁迅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觉醒的重要标志。

首先,对鲁迅局限性研究,绝对不是贬损或者否定鲁迅,而是将鲁迅研究提升到科学的境界。王元化说:“从历史评价方面来说,鲁迅不能免掉‘五四’时代文化的局限。但哪个时代没有它的局限?没有局限的社会不是真实的社会,没有局限的人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王元化对鲁迅局限性的研究,是为了还原真实的“五四”时代,把鲁迅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对之进行否定和歪曲。

鲁迅早就借用郑板桥的诗,告诫要给他写传记的日本学生增田涉说:“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神仙”和“圣人”,而如王元化所说:“鲁迅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曾说过,他的身上背负着两个古老的鬼魂,一个是韩非的峻急,一个是庄周的随便。”承认自己只是历史发展链条的“中间物”,希望青年超越自己,而自己攻击时弊的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所以,鲁迅不仅不反对后人指出他的局限性,而且是盼望能够这样做的,只是须入木三分,而不要“搔痒不着”。事实上,1990年代以来,不仅是王元化,一些对鲁迅有着长期研究的功力极深的研究家,也在致力鲁迅局限性的研究,并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实绩。例如林非先生的《鲁迅和中国文化》,就指出鲁迅对明末黄宗羲的民主思想未曾注意,本身存在小生产者影响的问题。所有这一切,并非是对鲁迅的贬损,恰恰是鲁迅研究进入科学化的标志。

其次,王元化对鲁迅局限性的分析是有思想的学术,又是有学术的思想,绝不像有些人那样是不学无术的空想或者缺乏思想的挑剔。1994年王元化在《学术集林》卷一《编后记》中说:“我一直希望多一些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倘不是在非常时期,知识分子毕竟应在知识领域中发挥作用,而不应抛弃自己的本来职责。记得少年时读到鲁迅在抗战前夕所写的一篇文章,他说他所能做的仍是运用手中那支笔,这笔是五分钱买来的,名字叫做‘金不换’。这句话很能代表我今天的心情。我们只是想做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而别人没有做的事。”他对鲁迅局限性的分析,正是在履行知识分子的职责,是进行探幽烛微、指点迷津的学术分析。例如对为什么鲁迅既反专制,又赞成秦始皇的分析就是这样的,他指出:“这是由于秦始皇在六国纷争后,终于完成了全国统一的大业。这在当时看来,对中国是最为重要的。鲁迅就曾对秦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表示了赞许。我曾经用历史走错了房间来解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些倡导自由平等的人,往往会从他们以幻想绝对的集体主义为终极目标的主张中,导致专制主义。这是他们想不到并违反初衷的。”从谨严的学术分析出发,辨析一些难解的思想问题,就比空谈要有说服力。

再次,王元化在分析鲁迅局限性的同时,比以前更为有力肯定了鲁迅的价值。这是在他的文章和谈话中随时随处可见的。例如在谈研究《文心雕龙》的体会时说:“我喜欢《文心雕龙》跟鲁迅对刘勰这部书的推崇是有关系的,鲁迅书中有五处论述到《文心雕龙》,都是极其精辟的。比如,《文心雕龙·辨骚篇》有‘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四语,鲁迅说刘勰在这里所要阐述的是那些《离骚》的模仿者,‘皆着意外形,不涉内质,孤伟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含深哀焉’。鲁迅用短短数语就道出了其中的涵义。他说刘勰这四句话,隐寓着悲哀:那些模仿者没有一个人看出屈原的深刻思想。他们不知屈原的成就不仅在文学上显示出华彩,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所发出的正义呼号。我原来是读过《文心雕龙》的,当时就看不出这里面有这么沉痛的意思。读了鲁迅的简短评语后,再读《文心雕龙》就有深层体会了。此外,《文心雕龙》另一篇文章《程器篇》中说‘将相以位隆特达,文士以职卑多诮,此江河所以腾涌,涓流所以寸折者也。名之抑扬,既其然矣,位之通塞,亦有已焉’。鲁迅对此评价说‘东方恶习,尽此数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中国文化有极其精深的见识。现在为什么不在这领域进行很好的开拓呢?”他对鲁迅的敬仰之情,跃然纸上。

五、余言

当然,王元化晚年对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反思,也非尽善尽美。例如他在谈中国知识分子个性消亡一事时说:“‘五四’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生重大作用,可是后来却成了历史的讽刺,个性消亡了,变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变成了螺丝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荡然无存了。许多人是到了三十年代“左”倾化之后,才放弃个性解放精神的。像鲁迅这样伸张个性的思想家,也是在那时候说自己属于遵命文学的。”这一看法有片面性,诚如夏中义先生所说的:

鲁迅也未将自己全部、彻底地上缴,此即笔者屡屡慎用“若干”、“暂且让渡”及“自我微调”诸字眼之故。否则,鲁迅也就不必在1931年如此惊动国人应“温故知新”:“温故”,是被誉为“民族英雄”的朱元璋当了明太祖后,“杀汉人比蒙古人还厉害”;“知新”,则是上海的工人赚钱开小厂,“对付工人反而达到绝顶”。结论:“记载说明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

鲁迅为何能在《二心集》留下如此“另类”文字?也许是他对史实暨现实的惊人透视力所致,也许是当他给“第三种人”摆脸色看时,也有自己人会给鲁迅摆脸色看。这是最令晚年鲁迅忧伤的。鲁迅将此喻为从营垒朝其背后射来的箭。“忧伤”不是“忧患”。家国之“忧患”是可以大书特书感动天下的,营垒之“忧伤”则不宜向外人道,只是郁闷,或仅在日记与私函偶然流露一二。钱理群对此做过很好的研究。那是一扇可洞悉晚年鲁迅心境的幽邃小窗。笔者只想说,鲁迅晚境所忍受的刻骨忧伤,其实是钱理群的北大导师王瑶(1914—1989)以及王元化,都曾领教的。他们都曾是奋勇追随左翼的热血者。但很快,他们与鲁迅相仿,当他们把献身的赤诚交给“我们”时,“我们”却在太长的时间,仍不将他们视作真正的“我们”。这太让人寒心。这表明,封给鲁迅的那顶“革命家”帽子,无论生前、身后,只是一个名分,是政治清誉,并非组织上、思想上的刚性认同。这样也好,不至于太遮蔽了鲁迅的本色。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鲁迅和许多向往“无阶级社会”和民主、自由的真诚的文化人,在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个人的见解、兴趣、利益和欲望的时候,却偏又遇上了新的“皇帝”和“奴隶主”的冷脸和鞭子。他们在失望之中,又透出“心境的幽邃小窗”。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鲁迅原本就是一个活在人间的人,一个在特殊时代和特殊境遇中熔炼而成的天分很高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后来被政治浪潮推上了“神坛”,变成了“神”;随着1980年代以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他又逐步还原为“人”;又伴随着鲁迅研究的科学化,一步步对他进行科学的历史的分析,他开始成为一个“历史的人”。所谓“历史的人”,实质上就是显现了他出现的历史环境、历史原因和产生的历史作用、功绩以及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上一篇:餐饮规范下一篇:90后的那些事高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