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2025-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通用8篇)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篇1

申江路是浦东新区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她南连环南一大道,接南汇康桥地区,经张江、金桥、外高桥,接五洲大道。申江路北段工程南起巨峰路,北至五洲大道,全长2280米,红线宽5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为城市一级主干道。沿途设赵家沟、孙家浜桥梁两座。

赵家沟桥全长395.02米,其主跨径88米,是浦东新区已建桥梁中跨径之最。该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外形美观,主跨梁高低1.5米,结构轻巧,费用经济。该桥共有3根钢管拱,每根弧长约84米,矢高15米,分5段制作,每段弧长17米左右,中拱断面为1.2米*2米,板厚16毫米,重约80吨,边拱断面为1米*2米,板厚14毫米,重约60吨。拱内布置有菱形和矩形防爆钢筋,并预设吊杆固定端。

结合该工程建设而开展的“倒灌顶升钢管拱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该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其中建安费为9481万元,工程于2002年7月开工,2003年6月道路工程竣工,2003年9月赵家沟桥竣工,全线通车。

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南市政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浦东新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金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建设有限公司

张衡路(科苑路~哥白尼路)

张衡路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本工程西起科苑路,东至哥白尼路,道路全长1977米,红线宽40米,为四快两慢三幅城市式断面,工程总投资4611.59万元(不包括前期动迁和四大管线费用)。

工程沿线设白莲泾桥、三星河桥、新开河桥三座桥梁,其中: 白莲泾桥

10米+20米+10米(共40米)三跨简支梁桥 三星河桥

22米一跨简支梁桥

新开河桥

7米+8米(共15米)二跨简支梁桥

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2003年6月主体竣工,2003年9月绿化、照明、交通等附属工程竣工。

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兰德公路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富达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远东国际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联圣建筑有限公司 上海东迅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科苑路(张衡路~高科路)

科苑路工程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南起张衡路,北至高科路,全长928.36米,红线宽32-40米,道路采用四快二慢3块板形式,工程设吕家浜桥和长浜桥二座桥梁,吕家浜桥为16米+20米+16米(共52米)三跨简支梁桥,长浜桥为10米+16米+10米(共36米)三跨简支梁桥。

工程于2002年3月开工,2002年12月竣工,工程建安造价3487.48万元。

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富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宏润集团公司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篇2

1. 项目申报的信息管理

目前各类各级项目相对较多, 项目来源、申报时间、申报要求和申报程序也不尽相同,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因为忙于教学和科研, 可能会因为未及时关注申报信息而导致耽误申报时间, 错过申报机会。因此, 有必要及时归纳、整理、发布各类各级项目, 使得教学科研人员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全部的申报信息, 抓住申报时机。

1.1 保证项目信息畅通

现在各类项目都是通过互联网发布申报通知和政策动向的。因此, 我们应实时关注各级各类项目发布网站, 全面及时掌握各类申报信息, 接收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关于申报项目的通知等材料, 提前细心研读申报通知, 领会通知内容, 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 并通过内部网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及时准确的公布各类申报信息。并可以事先模拟填写申报表一遍, 找出其中存在的不清楚的地方, 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和咨询, 对申报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协调解决。

1.2 及时整理项目信息

对各类各级项目申报信息进行及时动态的汇总整理, 并通过表格形式为使得申报信息一目了然, 同时在申报表格上以不同颜色标示出不同时间段的项目申报重要信息:项目类别, 申报要求, 申报截止日期, 其中以红色字体表示正在申报过程中的项目信息, 提醒科研人员抓紧时间撰写申报书和准备各类申报材料, 以绿色字体表示即将开始申报的项目, 提醒科研人员为欲申报的项目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以黑色字体表示已经申报结束的项目, 可以为科研人员下一年度申报项目时提供参考。

1.3 抓好重点项目和团队项目的申报

对于部分重点项目和团队项目, 绘制申报流程图, 重点标示申报范围、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 提高申报的针对性、效率和质量, 必要时给具有良好科研基础的科研人员电话通知, 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 保证科研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项目申报信息。

2. 项目申报的人员管理

项目申报人员是科研项目申报的主体, 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应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和科研政策, 尽可能地满足科研所需的条件, 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从而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1 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是提升学术水平保持和提高的有力保证。所以建立有学术规范、学术交锋、观点争鸣, 实事求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学术氛围是关键。我们应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加强科研人员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为加强教师与国内同行的学术交流, 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 每年都可以举办2—3次国内外学术会议, 让科研人员通过与专家的交流, 获取更多该领域的前沿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将遇到的难题向该领域的专家请教, 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2.2 采取相应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

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因此, 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量化和长效的创新能力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 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议:对立项国家级的项目给予配套科研经费, 对于到账经费超过一定额度的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科研奖励;立项项目及科研成果与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博硕导资格遴选紧密挂钩;建立团队考核制度, 通过组建科研团队的方式, 达到“凝练科研方向, 锻炼科研队伍, 争取科研项目”的目的, 同时促进青年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4]。

2.3 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申报

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一线的生力军, 处在创造力的高峰期, 又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 但是没有足够的启动资源就没有机会, 也出不了高水平成果, 多数青年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方面存在项目信息、项目经验和科研积累方面的劣势, 造成他们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和命中率都相对较低。因此要及时提醒鼓励他们进行项目的申报, 并组织有经验专家对他们从研究课题的选题, 研究方案的表述, 工作计划的安排, 项目人员的组成, 以及项目经费的预算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 从而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填写申报书的信心。

3. 项目申报的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申请书是项目申请人员科研内容和科研水平的表达与体现, 同时也是目前评审专家评审项目的唯一依据, 因为申请人在初审时没有机会和评审专家见面, 评审专家只能完全通过申报书的评审来完成对项目立项与否的判断。因此, 写好申报书, 提高申报质量是项目申报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必须高度重视[1]。

3.1 改进项目申请书

我们可组织校内外或是院所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 从申报项目的命题、立论依据、研究内容方法等方面, 对申请书的学术内容、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提出改进意见, 提高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3.2 加强项目预答辩指导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其他国家重大项目的申报在通过初审后, 一般都要进行答辩, 答辩通过后, 才能获得立项。所以, 在接到答辩通知后, 为确保答辩成功, 应尽早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一起对申请人进行预答辩, 从时间的控制、语言的表达、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等方面提出意见, 预测答辩时专家们可能提到的问题, 做一次实战演习, 使申请人有时间对答辩材料和答辩方式进行改进。在真正答辩时做到胸有成竹, 镇定自若, 以最好的状态进行临场发挥, 取得最佳的效果, 进而有效提高基金的命中率[2]。

3.3 优选改进申报项目

对于限项的科研项目, 组织院内外专家对申报书进行盲审, 根据盲审结果优选申报书, 一来可使得优选出来的申请人可以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申请书, 二来也使得没有机会申报的申请人可以从评审意见中认识到自己申报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累申报经验, 以利于为下一次申报做好准备。这样在保证公正性的基础上, 可提高申报项目的申报质量。

3.4 合理优化科研团队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前沿研究领域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投入, 而重大科研项目, 一般涉及的研究内容和领域面广, 必须依靠多位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因此, 全面认识学院科研资源状况, 充分掌握学科优势领域以及科研人员学术专长, 按照重大项目的具体要求, 及时优化组织结构合理的、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科研团队是组织申报和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关键, 是申报项目评审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 我们还可以联合校外同学科或是相近学科的科研力量, 以增强整体科研优势[1]。

3.5 适当安排预研经费

针对部分重要基金项目, 根据评审专家的评价结果, 对评价较高但是尚未立项, 而下一年有较大希望立项的项目, 给予适当的研究经费资助, 并加强监管, 辅以指导, 使其在这一年内对所研究内容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初步结果, 充实下一年度的申报书内容, 提高申报书的质量, 进而增加下一年度的立项可能性。

4. 项目申请书的质量管理

在申请书初稿送到科研管理部门后, 组织专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对申请书进行逐项审查, 主要从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审核, 以确保申报书内容符合申报要求。

4.1 加强实质审查

对提交的申报书进行字面和内容上的仔细检查: (1) 字面审查, 检查申报书的填写是否完整, 一致, 规范, 减少因笔误、漏填、前后不一致、时间不对或是其他非技术问题造成的申报失败, 从文字格式层面上提高申报的命中率, 等等。 (2) 内容审查, 检查选题是否紧紧围绕课题指南;论证是否全面, 技术路线是否清晰, 实验方案是否切实可行,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现实意义是否论述清晰;是否列出了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人员结构是否合理, 项目成员的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学历层次是否合理;经费预算是否实事求是、合理, 是否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要求[3]。

4.2 完善形式审查

4.2.1 材料完整性检查, 检查申请材料的准备是否完

整, 如产学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部分重大科研项目。在通知下发时都会有些特别的要求, 有的必须与国外科研机构或是国内企业联合申报, 有的要求有一定数额的配套经费。

4.2.2 申请人资格检查, 部分纵向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不同类别对申请人的资格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我们应该针对性地对申请人的年龄、学位, 以及职称等进行仔细检查, 看是否符合申请指南的要求。

4.2.3 超项检查, 部分项目对不同职称的申报人员或

是参与人员有严格的主持项目数或是参与项目数的限制, 因此必须严格统计主持和参与项目数量, 避免超项影响申报情况。

1.2.4签章检查, 许多项目要求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必须加盖公章, 另外还应注意, 项目组成员中若有非本单位成员, 还要求加盖其所依托的单位公章。

5. 结语

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项目的申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从申报信息、申报人员、项目申报的过程和申请书的质量等四个方面对项目申报进行细化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首先, 在保证项目信息畅通的基础上, 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采取相应激励措施, 出台合理的配套措施, 以调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申报, 从而激发项目的申报热情;其次, 在改进项目申请书、项目预答辩、优选改进申报项目、合理优化科研团队和适当安排预研经费等方面为项目申请提供辅导和帮助;最后, 加强实质审查和完善形式审查避免影响申报。通过上述的系统的管理和服务, 无疑可以提高科研项目中标率, 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并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科研水平。

摘要:科研项目是科研人员实施科学研究和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依托, 同时科研项目的来源和数量又是衡量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 而科研项目的立项关键在于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因此, 本文就如何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对申报信息的归纳整理, 申报积极性的调动, 申报书的指导, 以及申请书的审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供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科研项目申报,信息管理,人员管理,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徐颖.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报, 2005-04-05.

[2]张丹, 刘娟娟.加强科研管理提高重大科研项目申报质量[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26, (6) :42-43.

[3]史良秀, 饶述军.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率措施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9, (3) :93-95.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篇3

关键词:《申报》;《上海新报》;经营方针

《申报》的早期主要是美查时期,也就是1872年以后三十多年的这一段时间。《申报》创办不出一年,就迫使《上海新报》于当年年末停刊。它的成功源于其对《上海新报》的借鉴和超越。

一、早期《申报》对《上海新报》的借鉴

《上海新报》作为上海地区的第一家中文报纸,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力很大。

(一)重视商业广告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活动的逐步扩大的需要而产生的《上海新报》天然就带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上海新报》在“发刊启”直言:“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在实际办刊过程中,《上海新报》非常重视广告的刊登。同样是商业报纸,并大张旗鼓的宣扬以盈利为目的的《申报》也将商业广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如表1)。

《申报》为了吸引广告客户,他们起初采用免费宣传的手法。在广告价格《申报》采取不同的优惠方式,甚至一度还出现了类似今天的“广告套餐”。在《申报》条例中规定,洋商和华商作广告收取的费用不同。广告价格上,华商有利于外商,也是《申报》早期为了盈利的一大策略。

申报还特别注重吸引外埠的广告,而且还规定外埠代招广告者,可得到相当于广告费50%的“饭资”,这样也促使很多人为《申报》招揽广告。《申报》在广告设计上也颇下功夫,他们请一些画家来专门设计广告,这样使广告客户看到报纸的服务,就更愿意把自己的产品交给报纸做广告了。

广告支撑了《申报》早期的生存和发展,也培育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甚至对西学的传播和开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二)注重新闻价值

1868年2月1日,《上海新报》在由林乐知改版后,不仅在版面篇幅也由原来的宽11英寸高8英寸长条,改为宽24英寸高8英寸对折,两面印刷共计四页的形式,接近于现在的四开报纸;而且更加注意报道的新闻价值,按照新闻规律来采写新闻。林乐知在改革中强调新闻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19世纪70年代,报界还没有多少专职记者,《申报》采用了“敦请特别访员”、“广延各省访员”等措施,以方便“搜寻商界要闻,广采本地要闻”,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至1874年7月,在北京、南京等26个省会和重要城市,不惜重金聘请了特约记者。在一些重大事件爆发时,《申报》都会派特约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

(三)贴近中国人的心理

《上海新报》创办初期,正值太平天国运动。《上海新报》刊登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而在美查办《申报》时候曾经告诫馆内人员:“此报乃供华人阅看,须适合华人阅读。”为了更多地吸引人们购买《申报》,美查想尽办法把报纸做得更符合大众的口味,刊登及时的新闻消息等。为了能采访到更多的新闻,美查不惜工本,派人到四处采访,获取时事实况登载出来,使人们知晓了新闻的好处,由此《申报》销路大增,日销数千张。美查随后增加了新闻的分量,为求快捷,清庭的谕旨及重要新闻,都用电报飞传过来刊载。

《上海新报》为了扩大影响力,向华人征集来稿。而重视刊载文艺作品,也是《申报》的一个特色。

两份报纸为了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华人来看,都采用了免费用稿方法来征集稿件。

二、早期《申报》对《上海新报》的超越

1882~1911年,中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460种是在上海出版的。可见当时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申报》在发行量上节节攀升,自有其独特之处。

(一)任用中国人担任编辑

《上海新报》主编多是传教士,注重基督教的宣传,与中国人的孔孟之道相背离,其所能产生影响只能是一般识字的商人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士大夫。

而《申报》一开始就雇佣了一批中国的秀才担任主编、编辑,对他们也不加干涉。所以《申报》的主笔,能够各尽其能,写出贴近中国人心理的报道和论说文,使报纸风格尽量中国化,成为中国第一份以市民为对象的商业性报纸。

(二)发行和印刷上积极策略

《申报》在全国各地逐步设立了分销处,而《上海新报》的十年发行仍局限在上海一地。

《申报》在发行上首先设立代销点,并且雇人分送各行商号,沿街零买,做促销广告。美查在上海设立了22个代销点并给与一定的报酬;报社还雇佣了一些报童沿街叫卖,扩大《申报》的销量;其次,在外地,一面请信局捎带销售,一面还建立分销处。据该报1872年6月28日的报道,《申报》建立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商业网络系统,并连接着政治中心北京、丝绸制造业中心苏州与以大运河为主体的内陆河道的中心扬州。

另外,在版面上,早期《申报》采用中国土产的连史纸单面印刷,而《上海新报》在1862年改为双面印刷,还用了进口的白报纸,大大增加了成本。

(三)新的新闻理念

美查是以商人的眼光去看待新闻和办报纸,所以创办伊始就输入新的新闻理念,指出“新闻则书今日之事”,并积极地扩充记者(当时叫访员)队伍,号称要“将中国境内各紧要消息具录无遗”。但另一方面,它又强调新闻应该“如古之《夷坚志》《太平广记》所载者,篝灯读之,举为谈助。”

《申报》初创后一度还使用过文学化的新闻标题。在处理外地新闻时,除了重要的新闻单列标题外,对于次要的新闻则把数条凑在一起,冠以非常诗意的题目。另外,《申报》还刊登那些类似笔记小说的文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四)注重论说性文章和文学作品

论说性文章《上海新报》只是偶尔登出几篇,并且言不及意,无足轻重。《申报》则是每期刊都有论说一篇,置于首页。尤其重要的是,该报强调言论“有系乎国计民生”,“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下民稼樯之苦。这样的观念,确实是比过去是一大进步。而且实践上,《申报》也发表了若干评论时务。《申报》言论主要有两个倾向,一是倾向于那些企望从西方寻找到近代文明的官绅,报纸适应时势与时代同步;另一个倾向就是关注社会舆论动向,并以民间喉舌的身份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发挥了较强的舆论监督作用。

初期《申报》处境相当艰难,除了当时居民不太富裕外,也是因为报纸作为一种新事物尚不被社会所熟识,人们还没读报的习惯。《申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就刊出《邸报别于新报论》、《论各国新报》等文章,阐述报纸的作用,古代报纸(邸报)与近代报纸(新报)的区别,以及介绍了许多西方报纸的情况。这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申报》也注意刊载文艺作品,使文艺成了报纸必备一栏,形成了由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和广告四要素组成的中国近代报纸模式。这也是《申报》对中国报纸业务发展史上的一个有意义的贡献。

(五)报业上多元化经营

美查在《申报》创刊不久就开始注重创办报纸以外的其他经营项目,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经营《申报》馆外,商人美查还创办了申昌书局、点石斋名印书局和图书集成局。晚清时期,《申报》馆不仅出版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古今图书集成》等鸿卷巨帙,而且搜求出版了《快心篇》等许多珍版佳本,引领了近代古籍出版事业的新潮流。

早期申报馆还出版过一套铅印的《申报馆聚珍版丛书》,先后刊行160种图书,大多是一些颇有价值而濒临灭绝的孤本名著,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使《申报》获得了经济利润,而且对于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此外,《申报》的价格策略显然也是导致《上海新报》停刊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申报》为了能与《上海新报》争夺市场,降低印刷成本,采取低价策略,导致《上海新报》销量连续下降,不得已把售价降至一样的《上海新报》,终因损失惨重而在1872年12月31日宣布停刊。与此同时,《申报》也将售价由每份8文增加到每份10文,显示了其办报的牟利目的。

三、早期《申报》对《上海新报》超越的原因分析

(一)《上海新报》的轻敌

《申报》比《上海新报》晚了十余年。《上海新报》独步上海十几年,自然没把初创的《申报》放在眼里。

(二)美查的人格魅力

美查素来不按照旧的一套风俗习惯行事。美查是个英国人,他来中国时,英国报业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对于报纸,他有自己独特看法。美查很重视新闻,创刊时就强调自己是“新闻纸”。在1874年5月,日本借口台湾生番杀死琉球人而欲兴兵进犯。沿海各处人心惶惶,欲求实情而不可得。7月,美查以自己是英国人的有利因素,亲自前往采访,后找人发回第一篇战讯。这是中国报纸最早的战地采访报道。能深入台湾战地采访,不能不说美查此人有全面深刻的新闻观,而且个人的性格和奋斗精神也表露出来。而且,在起用中国人为主编也有开先河之意,同时能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并不干涉编辑的独立编写,着实难能可贵。

(三)时代背景与创新精神

当时的上海是全国外报尤其是商业报纸的出版中心。当时上海开埠通商已近30年,是一个政治色彩不浓、商业气息较重的城市,《上海新报》与《申报》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城市中的市民与士绅阶层。

这个时期是西方近代新闻媒介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外报不仅由沿海到内地推进,传教士办报中由言教言学转到言政,传教士办报转为商人办报的变化。时代发展潮流要求报纸向市民化方向发展,要求更多新闻、更贴近当时社会。

由此看来,《申报》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报纸经营和编辑方针上又处处求变求新。而《上海新报》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资金和消息来源渠道等方面的不足,他们的失利完全是在于没有顺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经营观。

(四)《申报》与上海的地域文化的接近

《申报》的地域角色定位和它的版面内容空间以及其内涵,都体现了其上海地域文化的特点。特别是“杨月楼案”和“杨乃武案”,涉及了当时上海社会主要社会群体,其承载信息具有时代典型性。并且,这两案本身也具有传奇和戏剧因素,使得《申报》更快的融进上海大众文化市场,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陈玉申.晚清报业史[M].山东渔报出版社,2003.

2、王儒年,陈晓明.早期《申报》广告价值研究[J].史林,2004(2).

3、彭巍然.美查时期社会新闻特色评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

4、张金凤.《申报》初期的经营致胜之道新闻春秋[N].中华新闻报,2004-02-13.

5、王强.以社会史眼光看《申报》与上海近代商人的历史相关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6、王晋琳.晚清时期《申报》馆古籍出版论[J].常熟理工学院报,2005(1).

7、沈磊.《申报》鼻祖美查[J].中华新闻报,2005-01-26.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篇4

一、资助对象

1、应聘来本市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2、在本市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3、来本市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4、其他本市特殊急需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留学人员具体申请条件参见《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二、资助类别、重点及强度

浦江计划资助类别分为四类:科研开发(A类)、科技创业(B类)、社会科学(C类)以及特殊急需人才(D类)。其中A和B类由市科委负责组织实施,C和D类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

2010资助重点为: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航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创意产业、文化艺术等。

浦江计划资助强度分为三类:一类为40至50万元;二类为20至30万元;三类为5至10万元。2010年申请一类资助人员须网评和见面会成绩优秀且符合以下条件:A类申请人员须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获得申报单位书面推荐(推荐内容为:申报人的背景情况和推荐理由,每个法人单位推荐不超过2名)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在沪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的人才回国前须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具有教授或相应职位,或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副教授或相应职位,且回国后被聘为教授或相当职称;(2)在沪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的人才回国前须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并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及管理经验。

B类申请人员须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获得所在区县科委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书面推荐(推荐内容为:申报人的背景情况和推荐理由)并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回国前应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3年以上,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有经营管理能力;(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3)创办企业的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

D类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申请人员网评和见面会成绩特别优秀,且与上述条件相仿。

三、注意事项

1、年龄要求:本资助的留学人员年龄一般应不超过50周岁(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回国年限:本资助的人员一般应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沪工作;创办企业类人员一般应在2006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沪工作。

3、每位留学人员限报一项且四个资助类别不得兼报。

4、申报A类资助的人员一般应在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以留学身份连续学习或工作2年(含)以上,且全职回国来沪工作,每年在沪工作时间须在9个月(含)以上。

5、申报B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其创办的企业必须完成相关注册手续且获得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等证件。

6、申报C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凡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的,可不受职称限制。

7、申报D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应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资助重点领域,且持有重要研究成果或拥有重要发明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来沪自主创业或具有特殊专长。申报该类资助的留学人员须由所在单位书面推荐(推荐人的背景情况和推荐理由),加盖主管部门(局级单位)公章,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报送浦江计划管理办公室,经浦江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核,确定申报资格。

8、申请团队资助须同一单位且持有有效留学人员资格认定证书的3人及以上团队。

四、申请方式

浦东新区科委仅受理B类项目。

浦江计划项目申报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申报人员首先要通过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留学人员资格认定(具体事宜详见附件),然后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科技网”(http://)或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1世纪人才网”上(http://)填报《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书》,在线打印后连同附件材料(一式六份),递交至浦东新区科委窗口。

网上填报并提交成功、报送的书面材料签章齐全并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申请为有效申请。

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http://),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责任人”、“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责任人、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五、受理时间

1、留学人员浦江人才计划资格认定时间:3月1日至3月30日。

2、课题网上填报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3月1日至3月30日。

3、资格认定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3:30至16:00。

4、请项目申请人于3月31日16时前递交至浦东新区科委窗口,逾期不予受理。

六、联系方式

1、资格认定窗口地址:上海人才大厦1楼大厅(闸北区梅园路77号),电话:32511328,32511329。

2、浦东新区申报材料送交地址:浦东新区科委窗口。

上海浦东合欢路2号(丁香路口)市民中心二楼56号窗口(部、市科技项目咨询、受理、跟踪)

上班时间: 09:00 ~ 11:3013:30 ~ 16:30(星期一上午除外)

联系电话: 68542222-88256联系人: 石福春

咨询电话: 38583272咨询人: 马隆

3、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

(1)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外国专家与留学人员工作处,电话:24022588、24022583

(2)市科委基础研究处,电话:23112524、23112530

附件:

1、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报工作流程

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留学人员资格认定所需提供的材料

以上2个附件点此下载

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篇5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今年继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简称“教改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为便于各单位了解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改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定本申报指南。本指南所列条目只是建议研究方向,申报人可结合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名称。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一流本科教育研究

积极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本科教育优秀经验,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定位,对接“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加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贯通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以及专业内涵建设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为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

2.外语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国家对高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深入考察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优秀经验,总结、分析、改进和推广我校卓越学院实验班先行先试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对我校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使教学改革成果惠及全体学生。3.外语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研究

梳理国内外著名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理念、历程、所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改革方向,提出有助于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课程体系、课程评估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4.外语院校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深入考察研究国内外外语院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方法路径,结合我校实际,探索与我校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师激励机制、优秀学生选拔培养机制、学生学业预警机制以及包括专业质量标准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5.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突出外语院校特色,探索双语特色思政课、多语种课程思政群、综合素养课等“三课”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分析国外高校在课程设置、学习空间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举措,对比中外大学在价值观认同教育上的异同,结合我校外语特色,提出有助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外语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6.外语院校教学发展趋势及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外语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为目标,加强外语院校课堂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探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研究,外语院校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建设研究,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等以及强化我校优质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共享、校内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面改革研究。

7.外语院校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上海市科研项目申报 篇6

话说本人也是打心里讨厌户口政策的人,那些因为户口而产生的不平等待遇让人心寒体冷,无奈也无助。平民只能照章办事,但是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讲,个人努力的程度肯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当机会向你招手的时候,请抛却那些无谓的争论,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严阵以待。

受理依据和受理条件是上级组织的事情,我们单刀直入的说说流程,如下:

一、申报材料篇

1、申报单位的申请报告(应如实写明申请引进理由); 【此项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2、申报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执照、法人代码证);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申报另提供由市相关部门核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企业或集成电路企业的证书(以上证件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此项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3、填写完整的引进人员及随调配偶的《引进人才登记表》(调出单位与申报单位分别签署意见并盖章);《引进人才登记表》中调出单位未签署意见和盖章的,由调出单位(须具有人事调动权)另行出具本人政治表现及同意调动函(商调函);

【《引进人才登记表》可以在21世纪人才网上下载打印或用人单位统一发放,《同意调动函》不同于人保部门出具的红头文件《调令》,需要申报人自行准备好由人事档案原所属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盖章,格式如下】

同意调动函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兹证明: XX同志全部档案现存于我人才交流中心,因工作需要申请将档案调入你处,经研究决定同意调出。特此证明

XX市人才交流中心 X年X月X日(加盖公章)

4、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的学历、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验证证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验证需留原件);

【由申报人出具,证件验真地点请查阅上海市学历学位证书鉴定地点送验即可,费用是80元/证】

5、调动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及批复(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这就是传说中的职称证,由申报人提供】

6、引进人员的业务考核证明,并附加能反映其业务能力的材料,如奖励、专著、论文职务任命书等;

【考核证明由用人单位出具,材料可以由申报人自行提供,属于审核中的加分项目】

7、引进人员(及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及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如配偶已在沪,须提供在沪方的户籍证明及工作单位证明;

【已经描述得很明白了,需要强调的是户口复印件必须包含户主那一页】

8、引进人员的婚育证明材料:未婚者:由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委员会或调出单位出具的未婚证明;已婚无子女:结婚证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女方户籍所在地计生委出具的已婚未育证明;已婚有子女:结婚证书、子女出生证明和独生子女证(均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由于楼市限购令出台,有些地方民政部门为了防止分户增加购房名额和贷款额度而严格要求未婚证明需要申报人本人现场办理,顺便普及一下社会知识:最有证明力度的未婚证明需要在登记结婚的民政局大厅办理】

9、引进人员(及随调配偶)的由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证明;

【所谓近期,是指体检后二个月的期限】

10、引进人员(及随调配偶)与调入单位签订的聘用期不少于3年的聘用(劳动)合同(核对原件、留复印件,试用期内暂不受理); 【此项由用人单位出具】

11、反映引进人员落户何处的落户证明:

申请落户自购房处:房产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提供所属派出所名称;

申请落户在沪直系亲属处:落户处户口簿与产权人身份证(均核对原件、留复印件)、住房产权人签字同意落户及亲属关系证明; 申请落户单位集体户口:单位集体户口户口簿复印件或证明、单位同意落户证明;

申请挂靠服务窗口集体户口:服务窗口集体户口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入户的意见;

【此项由申报人自行考虑】

12、其它必要的证明材料。

【此项属于附加加分项目,能证明自己是优秀人才的材料尽可添加,但类似于优秀小学毕业生之类的就算了】

注:用人单位必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申报材料过程最后应该再加上一条,申报人和随迁人员如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应该附加上海市居住证复印件。

到此我们已经准备好全部的申报材料,由单位人事部门统一整理后上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接下来就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时期,笔者等待批复的时间大概是四个月。

等拿到了批复之后,我们来谈谈调动及户口迁移手续,如下:

二、调动及户口迁移手续篇

引进人员经批准调沪后,按下列程序办理调动和户口迁移手续: 在此,我们先来认识几张公文: 《调令》:样张

上海户口政策咨询电话

0191 0329

《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样张 《迁沪落户确认单》:样张

样张

《户口迁移证》:样张

《申报户口证明信》:样张

1、调动人员带《调令》、《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迁沪落户确认单》、本人身份证到本市落户地区(县)公安分局的户政部门办理《准予迁入证明》。

【办理准迁证之前,请电话联系所在区县的政府办公大厅户口专窗工作人员,如果个人信息已经由人保局传送至户口专窗网络,就可以去办理准迁证了】

2、持《准予迁入证明》到外省市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持《调令》到外省市原单位办理人事关系调出手续。【《调令》在办理人事关系调出时会被收掉,请提前复印两份存档备用】

3、调动人员到本市调入单位报到后,填写《申报常住户口登记表》(须填写完整)并加盖调入单位公章。如人事档案需委托人才服务中心管理的,应当及时办理档案托管手续。

【登记表可以在21世纪人才网下载,档案应该由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密封后交由申报人,再由申报人交新的档案接收部门换取存档凭证】

4、持《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申报常住户口登记表》、《存档凭证》到原调沪手续承办部门换领《申报户口证明信》。

5、持《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申报户口证明信》、《迁沪落户确认单》、落户地址户口簿到落户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论国际医药卫生项目的申报 篇7

1国际医药卫生项目的申请渠道和信息

1.1 国际卫生组织以及卫生相关的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是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的指导和协调机构, 负责对全球卫生事务提供指导, 拟定卫生研究议程, 制定规范和标准, 阐明以循据为基础的政策方案, 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 以及监测和评估健康趋势。WHO近年来的重点资助领域包括:HIV/AIDS防治, 暴力和伤害预防, 儿童和青少年卫生与发育项目, 基本药物政策研究, 结核病防治, 全球环境变化, 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预警和反应, 卫生政策和体制研究, 以及烟草控制[1]。

世界银行 (World bank, WB) 接收的政府、私营以及公共机构的赠款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及贫困国家各类发展项目的实施, 如减轻重债穷国的债务负担;改善卫生条件和供水设施;支持免疫接种工作, 降低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阻击艾滋病的流行;资助全民动员广泛参与的非政府组织;制定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等[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 UNICEF) 旨在为发展中国家的母亲和儿童提供长期的人道主义援助。UNICEF在中国的项目重点是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通过支持试点项目, 如早期产科保健、基本营养、计划免疫、改善家庭健康行为等, 示范低成本、具有可持续性的方法, 来推动对妇女和儿童有益的政策的制定, 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一揽子基础服务的可及性[3]。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 UNAIDS) 是全球范围内组织、推广及协调世界艾滋病运动的机构。1996年, UNAIDS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现在主要负责“中国艾滋病UN联合项目” (2007-2010年) , 该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促进中国减少艾滋病感染, 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国家政策下, 对部分省市和地区提供重点支持, 促进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4]。

1.2 机构与基金会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是美国政府进行生物医学和健康有关的研究工作的主要机构, 下属27个独立的研究所/中心。NIH接受来自个人或机构的项目申请, 为美国各州乃至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医药卫生科研项目的指导和财政支持。NIH接受科学家个人申请, 资助的项目覆盖了医药卫生的所有领域;另一个资助途径是通过其下属的各研究所/中心进行资助的研究中心基金, 基金划拨到各研究所/中心, 资助多学科的医学研究和研究资源的开发, 旨在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的应用[5]。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的全球健康计划的资助领域包括儿童疫苗接种项目、艾滋病毒研究和控制项目、结核病疫苗项目和传染性热带疾病研究等。盖茨基金会有一项面向所有个人或组织, 公开征集并资助的探索大挑战项目 (Grand Challenges Explorations) , 针对全球健康领域的特定题目征集创新解决方案, 每入选方案提供十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中国已有研究人员或在校学生获得了该项目的资助[6]。

彭博基金会的“彭博全球降低烟草使用倡议行动” (简称“彭博倡议”) 为中低收入国家实施有效控制烟草的行动提供支持。彭博倡议主要包括确保控烟项目人员齐备、提高烟草税、发起公共宣传、建立广泛的公共无烟区, 以及禁播烟草广告等。彭博倡议通过竞标的形式, 由中低收入国家提出控烟项目资助申请。目前, 已有36个国家的125个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 包括中国[7]。

1.3 国家及联盟

欧洲联盟 (European Union, EU) 资助的欧盟研究与科技开发框架计划 (EU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FP)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科研与开发计划之一, 也是西方国家一项向中国开放的科研计划。该计划具有研究水准高、涉及领域广、投资力度大、参与国家多等特点。我国科技部设有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 专门负责该计划在中国的宣传、联络和协调。2003年, 我国发布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提出了加强医药卫生领域项目合作的目标, 包括SARS、HIV/AIDS和其他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经验的分享;加强临床诊断和治疗、流行病调查、分析和监测、实验室检测、新药和疫苗的研发、医药卫生领域人员培训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支持系统等[8]。

英国国际发展部 (The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 旨在通过推进一系列国际性的发展项目, 改善全世界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DFID对中国医疗卫生援助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控制艾滋病、结核、疟疾等疾病的流行;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普及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卫生体制改革[9]。

澳大利亚国际/海外发展署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s Overseas Aid Program, AusAID) 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降低贫困, 实现可持续发展。2008年, 中国政府和AusAID启动为期5年的“中澳卫生和艾滋病项目” , 该项目以提高中国卫生体系能力建设、保护人民抵御新 (再) 发传染病危害以及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为目标, 项目总金额2500万澳元[10]。

1.4 国际企业赞助

默沙东公司。2005年, 中国卫生部和美国默沙东公司合开展一项集预防、关怀、治疗和支持为一体的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默沙东公司承诺提供3000万美元, 在未来5年里支持这一合作;中国政府由卫生部牵头, 确保合作项目所需的人员和设施等资源到位。

强生公司。中国卫生部-强生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始于1995年, 是我国由非官方资助历时最长、规模较大的医疗卫生合作项目, 涉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2006-2010年战略合作伙伴计划进一步推进合作领域, 包括精神卫生、心理指导、孕产妇健康教育、烟草控制等。

杜蕾斯公司。英国杜蕾斯公司与中国卫生部的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已延续多年, 自2003年始, 杜蕾斯公司每年向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150万元, 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此外, 杜蕾斯公司还资助艾滋病防治专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

2国际医药卫生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要求

2.1 申请书的特点

国际卫生项目的申请一般要求申请者递交详细周密的计划, 并列出详细的评价指标, 从而能够根据既定目标随时进行评估并不断调整项目方案。项目申请书即一份详细的执行指南。

2.2 申请书的主要内容

不同来源的国际项目有其特定的项目申请格式, 但总体来说, 都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项目摘要。申请书的第一页摘要非常重要, 要简明、通俗、易懂、充分说明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实施效果。

项目背景、可用资源和合作伙伴。需要详细描述项目申请的政策、社会背景;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组织、机构、政策、既往经验等任何可能对执行该项目有帮助的资源, 并说明这些组织、机构、人力等资源在项目执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项目策略和活动。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项目所要执行的策略、开展的活动, 以及各参与方在项目中的分工。一份好的项目申请, 是即使让不懂项目的人看了之后也可以马上执行的详细方案。

评估指标。要根据提交的项目策略和活动列出可以评估的详细指标, 以便对项目及时进行过程评估, 随时调整与既定目标有偏差的活动。项目实施风险和可持续性。要尽可能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 并预先设计好相应的对策。要写清楚如何确保项目能持续、顺利地开展, 例如政策支持环境、支持机构、既往合作经验与工作往来、技术人员等。

申请机构信息。国际性项目都要求申请者提交一份详细的机构信息, 尤其是机构是否具备与所申请项目有关的工作经验。如果申请美国的基金项目, 还需详细描述机构的历史背景, 以确保该机构与国际恐怖组织没有关联。

详细的项目执行时间表。以工作表的形式醒目地列出在每个时间段完成的工作, 使项目管理者一目了然。

详细的经费预算。编制一份好的经费预算是保证项目申请成功的关键之一。某些国际组织会按照其内部有关财务规定设定一些经费标准, 在做预算时需要事先了解该机构的相关财务规定、严格按照标准编制。国际项目均要求预算编制详细清楚, 每一大类支出要有具体的明细, 以人员差旅费为例, 要详细列出项目执行人员数、每人每天的花费、天数等。

3申请国际医药卫生项目的注意事项

3.1 明确项目申请的渠道和资助类型

国际医药卫生项目一般通过中国卫生部或其驻华代表处发布招标通知, 并组织项目的受理与筛选。大部分国际卫生项目不支持单纯的理论研究, 而侧重于通过开展项目活动, 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实现预期目标, 使实际情况得到改善。

3.2 撰写符合规范的申请书

通常国际项目的申报都比较复杂, 有许多表格要填写, 格式不符合要求可能在形式审查中就被淘汰, 因此申请书的撰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审查和校验工作。

3.3 组成多学科、国际性的研究团队

参加申请者最好有多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涉及政策制定或干预, 还需要有行政管理部门或人员参加。可以有企业参加, 但企业通常要承担一定经费。申请国际项目通常需要寻求其他国家的合作伙伴组成研究团队, 寻找合作伙伴有几种途径, 一是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活动和会议;二是利用公共信息网站, 发布自己的简介、合作意向和擅长领域, 或者查找其它单位的信息。

3.4 在申请大型合作项目之前先开展一些小的合作项目

合作各方面能否顺利地合作也是评审专家考虑的一个因素, 如果在申请项目以前双方就能合作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研究, 并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文章, 能对项目获得资助发挥重要的作用。

3.5 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和前期工作基础

申请国际项目时, 申报书的内容和最后合同的内容相差无几, 因此, 申请书中的内容不宜过多或过少, 太多时评审专家会认为工作量过大, 无法完成;太少时很可能被淘汰。同时,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申请从事的研究要有工作基础。

3.6 分工明确、准确预算

在撰写申请书和签订合同时, 各方面承担的科研任务分工要明确, 以免项目开展后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多数项目在招标书中会发布项目预算的最高限额, 申请人在做详细预算时需根据工作量合理分配好各参与方的预算额, 总额不可超出项目规定的预算上限。

3.7 项目设计不会引起伦理问题

项目申请书在评审中会有关于敏感问题的伦理学审查和同行评议。项目设计书中要清楚地说明研究中任何可能遇到的伦理学、安全性或违背规章制度方面的问题, 以及本项目中计划如何解决和防止这些敏感问题。

参考文献

[1]WHO.Eleventh general programme of work2006-2015.http://www.who.int/about/resources_planning/en/index.html.

[2]WB.Project profiles on health, nutrition&population.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NEWS/0, menuPK:141311~pagePK:49567~piPK:139178~theSitePK:4607~topicMDK:473886, 00.html

[3] UNICEF. Our priorities in China. http://www.unicef.org/china/about_642.html.

[4]UNAIDS.UN Joint Programme on AIDS inChina (2007-2010) .http://www.un-aids.org.cn/en/index/Document_view.asp?id=207

[5] NIH. How to apply NIH grants. http://grants.nih.gov/grants/how_to_apply.htm

[6]Bill&Melinda Gates foundation.Global health program.http://www.gatesfounda-tion.org/global-health/Pages/overview.aspx

[7]BI.Bloomberg initiative to reduce tobaccouse grants program.http://www.tobacco-controlgrants.org/Pages/2/About-the-BI-Grants-Program

[8] EU. Grants, funds and programmes by EU policy. http://ec.europa.eu/contracts_grants/index_en.htm

[9]DFID.DFID′s China country programme2004-2009:Country programme evalua-tion (EV710) .http://www.dfid.gov.uk/Media-Room/Publications/?c=CN

B市10项目申报“挨”评 篇8

未提供总体可行性方案。重大项目的可行性方案是决定项目投资额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但通过本次评价发现,不少项目没有履行项目正常立项和审批程序,缺乏可行性方案,有的有可行性方案,但没有经过正常程序审批,从而造成项目的投资额无法核定,实施效果也难以保障。譬如,B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二期电子警察重建项目由于缺乏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审批程序,电子警察项目总体方案,于2009年6月2日由市公安局组织的专家通过了论证,但论证意见缺乏设备的数量、设备的技术参数以及经费概算,致使每年财政贴息的预算资金究竟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发挥何种效果以及发挥到何种程度无从做出判断。

普遍缺乏细化和量化指标。如交通警察支队申报项目,是在原一、二期电子警察系统的基础上重建的,其申报的绩效目标缺乏与重建前项目之间相关量化的描述;林业局项目,项目阶段性目标与国家造林技术要求不符。该单位提供的阶段性目标为“2012年苗木平均高度2.5m,成活率和保存率达85%以上”,与国家造林技术要求“造林后第三年的保存率按国家造林技术要求应为90%以上”不相符;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没有制定合适的可测评绩效指标,将全日制学生人数增量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其目标导向不正确。有些项目虽提出了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但并未提供支持绩效目标实现的具体材料,也没有根据项目特点选用个性指标对项目预算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绩效目标与预算申报资料相关性较小。

预算申报缺乏明确的支出标准。如口岸局申请综合费明细项目中,较多项目均无详细开支说明依据。农业局项目申报材料中缺乏路网内路面现有状况的分析和今后路面状况变化的预估分析;林业局项目,欠缺造价估算的技术指标,缺少苗木规格标准、肥料与施用数量指标和工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和合同工人员聘用经费项目本年度申报的预算金额,计算依据不充分;科学技术局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的预算不够详细,只是宽泛地给出了一个资金安排,不利于专家对预算额度安排的合理性进行评估以及今后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缺乏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作为一个专项资金,应该有一套专门的资金管理方法和使用审核流程,既保证专款专用,又保证资金安全。本次评价的项目在资金使用方面普遍缺乏专项使用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实施的保障程度偏低。

申报项目不规范。如交通警察支队电子警察项目,方案中所涉及的设备、指定产品的品牌与型号不符合《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设备的技术参数没有涵盖三种以上不同的产品的品牌与型号;口岸局综合费明细项目的设置不合理,与单位的日常公务经费项目容易混淆,“口岸大通关共建费”与专项业务费之间,“珠港澳口岸合作”等经费与接待费在支出类型上存在相互交叉情况;农业局项目申报材料未明确项目起止时间,项目管理和实施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详细地点,具体实施方案和预期实施目标,投资规模、筹资渠道和资金详实用途,具体建设内容和实施进度计划等要素。

预算支出不够明细。如农业局项目,生态农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未明确造价明细;公路局项目,养护核心材料费用,没有列支明细,经费支出偏低,欠合理;林业局项目,没有提供资金使用分类说明,如材料费(苗木、肥料)、人工费的分类说明。支出的明细程度不够,给专家评价项目申报额度的准确性判断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困难。

普遍缺乏实施计划方案。在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中,实施计划方案是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方案是项目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保障,但评价中发现项目普遍缺乏这一重要内容。如林业局项目,未明确改造采用的改造方式,混交方式,改造造林树种组合和配置原则不明确;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项目,虽然对2010年度的预算明细做了明确的规定,但缺乏更细的执行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偏离项目实施的初衷。

对于连续性项目,没有提供往年资金使用情况。连续性项目往年资金使用情况和执行结果是评价申报项目的重要基础,但评价中发现连续性项目普遍缺乏这类支撑材料。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和合同工人员聘用经费项目没有提供详细的过往年度的执行情况报告,上年度共安排预算1422万元,全部支出完毕,但是没有提供具体的开支明细和证明材料,无法核实上年度资金是否全部专款专用。同时,上年度具体人数和课酬标准也不清楚,不能说明上年度项目支出用途的具体明细;科学技术局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由于项目申报单位未将以前年度同类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详细的说明,专家组无法根据以前年度该项资金的使用及达到的绩效目标来对今年的预算进行确定性的评价。

对连续性项目的实施效果没有及时考评,项目设立的目的和效果很难做出判断。如科学技术局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根据《印发B市关于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扶持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需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和备案,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履行相关批复手续后方可实施。”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审批手续及规定极为严格,项目申报单位难以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和备案,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单位以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B市建立分支机构的形式与各高校合作,专家组认为专项资金的使用不符合政府文件规定的立项条件,申请材料没有提供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否落户珠海的资料,不能判断该专款是否达到市政府材料要求的目的。而该项目是连续性项目,每年都要申请同样金额的预算,如果没有对以往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也就很难对今后连续的预算申报金额使用效果做出合理的判断。

上一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个人简历表格下一篇:租赁合同公司租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