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故事(精选14篇)
雷锋小时候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好心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还霸道的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一个富人家的山上去砍柴,可是被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便握住刀锋与地主婆争抢起来,锋利的刀锋把雷锋小小的手割得鲜血淋淋,同他来的小伙伴马上围了过来,对雷锋说:“雷锋,你没事吧?’‘雷锋,你真勇敢!”雷锋摇摇头说没事,从地主婆手里抢过砍柴刀,背起已砍好的柴,与小伙伴走了。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埃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找工地的管理员爷爷以军装作借条借了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广播员小姐得知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哪个部队的,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力尽一份力。”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干活去了。广播员广播了有位解放军战士在休息日来帮忙的这件事,工人们受到鼓舞,一个个都更卖力的干起来,还与雷锋比赛。于是这天下午提前了两个小时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他干完活还了车取了军装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实管理员爷爷看到雷锋的军装里夹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一封信,爷爷当雷锋是王大力,引起了场误会。
乙:这不可能!
甲:是不可能,我是说假如。
乙:那当然是救我的同学!
甲:(惊愕地)真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乙:(小声地对观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哪来的弟弟呀?
甲:你小声嘀咕什么?大点声。
乙:“助人”为“乐”呗,谁让我们是同学呢?
甲:你还真有点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味道。我问你,你平时是怎样帮助同学的?
乙:这样的感人事迹可多了,比如说,坐公共汽车,我总是先挤上车,帮同学抢座位。(小声对观众)其实我也不白抢,事后我就让他请我吃果冻。“助人”就是为“乐”嘛!
甲:这叫帮助别人吗?这叫损人利己!
乙:怎么是损人利己呢?他不是有座位坐了吗?再比如说,车厢里是应该司售人员打扫的,我的同学把果冻壳扔到了地上,我连忙拾起来扔到窗外,还批评他不讲卫生呢!
甲:扔车上与扔马路上,还不是一样有害环境卫生吗?
乙:我们现在谈的是助人为乐的问题,至于环境卫生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谈也不迟。
甲:还有理了。那我们就只谈助人的问题,你在学校里又是怎样帮助同学的呢?
乙:举例说罢,我的同学有道数学题不会做,我就将我的作业给他抄。
甲:要是你自己也不会做呢?
乙:他还可以抄其他人的呀!
甲:那你干什么呢?
乙:望风呀,万一被老师发现怎么办?
甲:你就这样帮助同学呀?
乙:帮人帮到底嘛!依你应该怎样帮呢?
甲:同学有困难,我们是应该帮助,但帮助别人要有利于他的思想道德与能力的提高。
乙:(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具体该怎样做呢?
甲:就谈让座吧,人多时你不该帮他抢座位。如果还有一张空座位,你可以让他坐,但不能要报酬。现说如果你的同学作业不会做,不该让他抄袭,而应与他一起探讨研究,理解题意。这样做对他才有帮助,你也能从中得到收获。
乙:这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啊!
甲:(欣慰地)现在你明白啦?
记得有一次,我本来要被妈妈接回家的,但她那天没有时间,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回了托管班。
我的心情很复杂。过了一会儿,该吃饭了,我一手接过饭碗,准备开始吃饭。忽然,我旁边的那个人把美味丰盛的饭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惊呼道:“天哪!你把饭洒在我的作业上了!”我顿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那个人连忙向我说对不起,以为我会说她,她非常害怕,小拳头紧握衣角。我看了看她,就想原谅她,但却不知道我身上的面该怎么弄。我的`心情很沮丧。
就在这时,一位好心人――王韩欣妍帮助了我。她一手拿着纸,开始收拾起来。她闷不做声,过不了一会儿,王韩欣妍就把桌子上的一根根面条给收拾好了。我非常感激她,我的尴尬被解除了。但她却说:“没事,这算什么啊!”看着她当时的样子,我真的感觉她就是最可爱的人。
小学生助人为乐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世界上有一种玫瑰叫做“帮助”,给予他人时,自己手指上也会留下淡淡芳香。世界上有一种礼物叫做“支持”,赠送他人时,自己心中也会刻下幸福的痕迹。
帮助别人,我们快乐;看到别人经过自己的指导,露出灿烂的微笑,心里更是甜蜜。助人为快乐之本,小之,让我们得到真挚的友谊,温馨的班级,大之,更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对于帮助,我们不一定要做到有求必应,但别人的帮助,我们定不能严词拒绝,甚至讽刺、嘲笑他人?? 当我们过完假期,回到校园却依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时,是谁一遍遍提醒我们校园礼仪?当我们欢呼雀跃,在校园里四处奔跑时,是谁提醒我们要小心行走?当烈日照耀下,同学们都在荫蔽的教室里看书,是谁已汗如雨下,却依然坚守“岗位”?当寒风冷冽,同学们在温暖的教室里学习时,又是谁冻得满脸赤红,却寸步不离,依然微笑着提醒我们?是志愿者啊!春、夏、秋、冬、他们无时无刻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提醒我们,无怨无悔。在我们攀爬人生之山时,他们就是住我们攀登的绳索。之所以有他的坚固,我们才能越过一道道险峰。志愿者们一点一滴帮助着我们,让我们变得谦逊不张扬,沉稳不急躁。那微笑背后又经历过多少次不理解、讽刺和咒骂呢?。
“同学,请把衣服拉好??”一个志愿者向一位开着胸膛,漫不经心走路的男同学善意的提醒道。那同学,斜了她一眼,继续往前走。志愿者跑上前去,微笑着对他说:“同学,衣服要拉到胸上??”不料,同学却打断他的话,“哗——”的将衣服拉开。冲着志愿者吼道:“不行吗!”便扬长而去。
志愿者辛苦的坚持一直站着,为了我们。却还挨了骂,这对他们公平嘛!难道我们祖国的“花朵”就这样报答滋润我们的水珠?就这样对待默默为我们付出的志愿者嘛?助人为快乐之本,因为他们以帮助我们而幸福,以帮助我们为骄傲!
请那些不理睬志愿者的同学,扪心自问。你从漫不经心、丢三落四到沉稳挺拔,井井有条,一次次蜕变的过程里不渗透着志愿者们一句句善意的提醒啊!
助人是快乐的,我们更应该以志愿者为荣,配合他们,让校园变得更加美好!在阳光下、在寒风中、那身影一直屹立不倒??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二:助人为快乐之本--小学生演讲稿 听众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乐于助人,这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胧,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
雷锋虽然很年轻就因事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在部队工作。”
学习雷锋,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夸夸其谈,不做实事,而要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随时随地去关心身边的人,随时随刻去关心自己的家人。即使一次真诚问候,一次打扫卫生,一次雪中送炭,一次指点迷津,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在学习雷锋的精神!
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话,就如一根金线将所有人的每一颗都连起来,便是世上最美、最珍贵的一条项链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吝啬上帝赐给我们的一颗爱心,因为它是用之不竭的,它会让别人认为你很好。去挥霍你的爱心吧!篇三:助人为乐演讲稿 助人为乐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助人为乐》。可能许多同学会说:“帮助别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谁都可以做到。”但是你们在帮助别人之前有没有想过,你要帮助别人做这件事本身好不好,如果你所做的这件事情本身,可能会对自己或其它人有害的话,那就不能叫帮助别人了。譬如:有些同学把自己的作业本给其他不会做作业的同学抄,你说,这还算不算得上是“帮助”吗?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要三思而后行。那么,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呢?曾经有这样的故事:1992年拉萨市发生地震,孔繁森伯伯抚养了3名因地震而失去父母的孤儿。并经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生活贫苦的藏族群众。所以,经常不到半个月,他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他又悄悄地跑去献血。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献血900毫升,并把所献血得到的营养补偿费900多元全部用于3个孤儿生活补贴上。雷锋叔叔经常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有困难的战友,帮助许多陌生的人士,特别是帮助许多孩子和老年人,而且他每次帮助别人都不愿意留下名字,甚至于还把自己帮助别人所做的好事,记到别的同志身上,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他在日记中所说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孔繁森伯伯的这种行为和雷锋叔叔的这种精神,完全体现了助人是快乐之本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并且落实到行动中去的“助人为乐”。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多做点为人民服务的事,如:帮别人捡一下地上的笔;在别人比赛跑步时帮别人拿东西;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相信大家都会从中体会到帮助他人所得到快乐,体会到才什么是真正的助人为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的心里还在瑟瑟发抖,就在这时,一位身材矮小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穿过这密密的大雨,迈着轻快的脚步,向老大爷那边跑去,和老大爷一起去战胜困难,然而上天并没有因为他们是一老一少而帮他们一下,这时雷声更响了。好像在说:回去吧!你们是不可能战胜我的。这一老一少好像并没有向大雨屈服的意思,就这样双方僵持下来。
这时我大声呼喊:“老大爷不用焦急,还有我呢!”我迈着轻快的脚步,冲出家门,冒着这瓢泼似的大雨,来到老大爷的身边,和他们一起战斗。经过我们的努力,胜利终于属于我们。雷声停了,大雨也停了。
太阳露出了笑脸,老爷爷笑了,小朋友也笑了。
(指导老师周学清)
点评:
一个“红领巾”的行动会感染更多的“红领巾”。
9月16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我们班有个男孩,他长得白白净净,很是秀气,看着很阳光,还很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的楼梯间摔倒了,腿上被狠狠的刮了一道。刚开始,我以为没什么事,只是擦伤而已,就没当回事。等到自习课的时候,我觉得腿非常疼,忍不住低头看了一下,原来流血了。我旁边的同学看见了,就告诉了班长。然后,坐在我后面的杨子瑞说:“去医务室看看吧,会有细菌在里面的。”在我犹豫的时候,他就主动带我去了医务室。在医务室的.阿姨拿了一些不知名的药,擦在我的腿上,更疼了。从医务室出来以后,杨子瑞又主动扶着我回到班里。
牛大叔高兴地说:“好啊!”
有了小熊的帮忙,牛大叔很快就把一车的水果拉到了市集上,作为回报,牛大叔送给小熊一筐又红又大的苹果。
小熊捧着苹果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正在拎桶的小猫,小猫力气小,根本拎不动水桶,小熊热心的跑过来帮忙,小猫有了小熊的帮忙,很快就到了家。
作为回报,小猫从水桶里拿出两条鱼送给了小熊。小熊说:“不——我不能要。”
小猫说:“拿着吧!要不是你帮我,这么多的鱼我也拿不回家。”
小熊一路上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动物们,大家都很喜欢它,经常送给它一些美味的食物,作为回报。
★ 乐于助人的简短小故事
★ 关于蜜蜂的睡前故事-乐于助人的小蜜蜂
★ 关于乐于助人演讲稿600字
★ 乐于助人颁奖词怎么写
★ 乐于助人作文征文
★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 小学生作文“乐于助人”
★ 助乐于助人作文
★ 乐于助人的作文
小生意人的难题:兑换零钞真难
今年36岁的肖芸,原是厦门纺织车间的一名挡车工。2000年3月,由于车间内部班组重组,她不幸下岗了。通过一番市场调查,肖芸发现厦门别的市场都有蜜饯摊点,唯独自己家门口的石亭市场没有蜜饯摊点,她便决定填补这一空白。于是,在2000年5月,肖芸从银行办了小额贷款,用2000元作为资本,开始了她的“蜜饯嫂”生涯。
有一天,一位客人在肖芸的摊点买了1.5公斤桃脯,应该付给肖芸18元钱。客人付款时,却掏出了百元大钞让肖芸找给他。肖芸翻遍自己的钱包,也没有凑够应该找给客人的82元钱。不愿放弃这笔生意的她只好让客人在自己的摊位前等一会儿,她则拿着百元大钞去别的摊位换零钱。可当她把钱伸到别人的摊位前,还没等她开口,摊主们就摇头说 “没有”。肖芸先后问了十几家摊位,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肯换零钱给她。无奈之下,她只好用这一百元,在一家食杂店里买了一点东西,这才把零钱兑换出来。
经过了几次这种没零钞找的窘境后,肖芸为了能做好生意,每天收摊后,不得不想办法找人帮忙换好零钱。所幸当时她每天所需的零钞数额不是特别大,而且刚好肖芸有一位同学在公交公司做售票员,她前一天把几百元的整钞交给做售票员的同学,第二天同学下班,经过她摊位前就可以把零钱返还给她。
开始一段时间,由于肖芸的蜜饯摊在整个市场属独家经营,生意相当不错。可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新的蜜饯摊点又相继增加。到了2002年底,她所在的市场新增加了5个蜜饯摊点。尽管肖芸采取了许多办法,比如丰富品种,兼营饼干,但由于市场所需毕竟有限,她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并经常出现许多蜜饯因为积压,发生变质的情况。这时,肖芸意识到,做这种生意尽管风险不大,但做的人多,很容易被竞争挤得没有市场。于是,她有了另谋一份职业的念头,并开始寻找新的商机。
2009年“五一”节,肖芸去一家卖海产品的小商店买了0.5公斤虾仁后,掏出一张百元钞票给商店的售货小姐找零。那位售货小姐打开抽屉,翻了很长时间可就是凑不齐那么多零钱。最后,店老板只好跑到旁边的一家小吃店,买了一包烟后才把零钱换出来。当他把零钱找给肖芸时,不无感慨地说:“现在零钱真不好换,要是有谁专门兑换零钞就好了!”
“以后我来替你换零钞吧。”肖芸听了老板的感慨,便开玩笑地说。
“真的!”没想到,这位店主竟高兴地把她的话当真了。“你如果帮我们兑换零钱,我们就适当给你一点手续费,省得我经常往银行跑。你可能不知道,我们一天准备几百元零钞,可还是不够找。弄得有些想买东西的顾客由于等不急,就干脆不买了。”
“你有零钱我也会换,做生意没零钱实在太不方便了!”邻店的一位老板听了肖芸与这家店老板的对话后,也搭过话来。肖芸这时真正意识到,找零对于一个做小生意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难题。
厦门有如此多的小商品市场,需要零钱而又没有时间去银行兑换的人肯定不少。而且,现在还没听说有谁去做这一行,自己何不试试,抢在别人前做这个新行当。
下岗女工“尝鲜”:我来靠兑换零钱赚钱
第二天,肖芸就从银行取出了2000元钱,分别兑换成了1元、5元和10元的零钞。随后,她就去了霞溪市场,想尝试着看这一行业有无市场。以前曾经卖海产品给肖芸的商店老板一下子就认出了她。他开玩笑地说:“我还等着你的零钱做生意呢!”
“我现在真的在做换零钞的业务。”肖芸趁机向店老板说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肖芸按100元收取1元手续费的方式,给那位店老板兑换了1000元零钱。接着,那位店老板又帮肖芸介绍了其它几家小商店。就这样,肖芸从银行兑换来的2000元零钞,很快就被那几家商店兑换完了。临走时,肖芸还特意给他们留下了联系电话,让他们需要零钱时给她打电话。那一天,肖芸就挣了20元的“手续费”。
初次交易成功后,肖芸对从事这一行业有了一定的信心。当天晚上,她就正式向家人“宣布”:她准备把蜜饯摊交由退休的公公先照看一段时间,自己则开始拓展兑换零钱这一新行当。出乎意料,肖芸的家人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第二天,肖芸便把家里的几千元钱取出来,去银行换成了零钞。随后,她便来到浦南、莲坂等小商品市场,给一些店家兑换零钞。
肖芸原以为替一些小店家换零钞是一件极简单的事。但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发现,真要做好这个新行当还挺难的。有一天,位于浦南市场的一位客户突然给肖芸打来电话说需要零币。肖芸赶紧拿着整钱到离自家不远的建设银行去兑换。可当肖芸要求换500元一元钞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她现在银行没那么多一元钞。肖芸不相信,银行工作员便跟她解释说:“不是不想换给你,我们建行的零钱也是从人民银行换来的,而且要分给各网点,因此每个网点的数量很有限。”无奈之下,她只好骑着自行车去另一家银行。谁知她赶到另一家工商银行后,竟然也出现同样的情况,10元和5元的零钞都有,就是没有1元的零钞。肖芸只好又骑车去附近的交通银行。结果,费了不少周折后,她才终于换好了零钞。
怎样才能顺利地换到1元零钞呢?肖芸陷入了困惑之中。有一次,肖芸去前埔会展中心附近一个亲戚家。走到近一半的路程时,她乘坐的小巴突然拐进路边的一个加油站加油。肖芸从小巴的窗户里望见小巴女售票员从售票的包里掏出一大把1元的硬币和纸币,加油站的收银员数了半天后,才把装钱的袋子拎进了屋里。
当天晚上,从亲戚家回来后,她就特意去了这家加油站。加油站的收银员原本每天下班前,都要提着一大袋零钞去银行存钱,还要等着银行工作人员数上半天,才能把钱存上。现在竟有人找上门来换零钱,这样省时省力的好事哪里去找?收银员非常乐意地答应下来。
新新职业,让我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
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肖芸特意印制了联系名片,同时对市场进行了调研。肖芸发现兑换零钱也有一定规律:那些利润不高的小商小贩,换零钱的几率很小;而利润高,规模中等的商店换零钱的几率比较高。肖芸心里有底了,她马上想到鼓浪屿是旅游区,而旅游区的商品利润肯定比别的地方高。那里人流量大,买纪念品的人多,而工艺品的价格也就几元,因此,那里需要的零钞肯定会比别的市场大。
为了让自己业务成功率高,肖芸首先找到一位在鼓浪屿开店的同学,让她帮忙介绍几个老板认识。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经过几天的奔波,肖芸便与鼓浪屿的几十家店面建立了联系。他们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来让她送一次零钞。
自从打开这一市场之后,肖芸的生意就开始好起来。一个月干下来,她就挣了1千多元。这使她对做这一行业的信心更足了。
随着肖芸在这个行业做的时间越来越长,知道她的人也越来越多。有许多不认识她的商店老板也会从朋友那里找到她的电话,在急需零钱时,就主动与她联系。
现在,肖芸兑换零钱的市场在不断扩大,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今,她每月兑换的零钞都超过了20万元,她的月收入也达到了3000元。
不久前,从报上传出中国人民银行将允许各商业银行根椐各自的实际情况,对储户兑换零钞可以适当收取手续费的消息。尽管这一政策尚未正式实施,但却让肖芸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了信心,也看到了自己从事替人兑换零钞这一行业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瓜园里的丝瓜长出浓绿的蔓爬满整个瓜棚,宽大的叶子给大地洒下一片阴影,大热天里公鸡常常躲在瓜棚下歇凉散步,有时还打上一个盹。
一天,公鸡发现丝瓜有些不舒服,关心地加以询问。
“没啥,一只地老虎在我根部做窝,咬断了一些细根,”丝瓜轻松地说:“但不碍事,待会儿让主人施用些灭虫剂就行了。”
“这家伙太大胆了,竟敢欺负你,”公鸡愤愤不平,它安慰丝瓜:“你尽管放心,我马上替你出这口气,我要抓住这只害人虫,当你的面把它吃掉。”
说干就干,公鸡一鼓作气挖根刨土,越刨越深,花了好大力气,总算把地老虎给捉住。
它满心高兴地想告诉丝瓜,这才发现,丝瓜的根部出现一个深坑,坑的`周围散满了白色的根。可是丝瓜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都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在教室里坚持认真地早读。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哇”的一声。紧接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迅速在教室里弥漫开来。顿时有人大叫:“张思源吐了!”只见张思源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脸色惨白,好像很难受的样子。地上、桌上都是呕吐物。同学们见了,有的赶紧捏住鼻子;有的马上用课本遮住脸,假装没看见;还有的甚至幸灾乐祸地离开了座位,围在张思源旁边“看好戏”。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时,一个身影飞快地冲出教室。过了一会儿,这个身影又回来了。我们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是吴悠同学。只见她手拿拖把急匆匆地来到张思源身边,低下头弯下腰,认认真真地拖了起来。她似乎没有闻到臭味,一遍又一遍地拖着。同学们纷纷投去敬佩的目光。紧接着,许多同学也加入到清理的队伍中来。地拖干净后,吴悠又来到张思源身边,递给她一张餐巾纸,关切地问:“擦擦嘴吧!”张思源感激地说:“谢谢你,吴悠!”“不用谢,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嘛!”吴悠微笑着说。
我们家住在真武庙,紧挨长安大街。附近有十条公共汽车线路和礼士路、复兴门地铁站口,是个交通枢纽地带。去动物园、颐和园、大观园、圆明园、香山等游览区,不少人在这里换车。这里还有不少机关、学校、招待所、大商场,来往的人很多,十分繁华。北京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很大,经常有初到的外地人转了向,找不到地儿,连北京人自己有时也会辨不清南北。外地车辆在复兴门立交桥因走错了路线被交警扣车罚款的情景屡见不鲜。我同老伴儿散步时经常遇到来往客人向我们打听道路,每次老伴儿都耐心指点引路。为了使问路人(尤其是外地人)少走或是不走冤枉路,他专门走访了周边街道。周边街道方圆有十几里,东到复兴门立交桥,西到木樨地,南到天宁寺,北到月坛公园。经过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和了解,老伴做到了心中有数。
有一天傍晚,老伴儿散步回家路过复兴门地铁站口,遇到一位小战士,身背三个大包,手提两个旅行袋。他焦急地向南来北往的人们询问某部队的地址。人们都说不知道。老伴儿看到后赶紧上前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小战士是个新兵,回家探完亲回部队,给同乡战士带了不少的东西。谁知在北京却发了蒙,不知该乘哪趟车。老伴儿安慰他不要着急。告诉他:“小伙子,莫急,我会帮你找到部队的。”小战士焦急的表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老伴儿带他到附近的“二炮”传达室,通过军线查号台找到了他所在部队,并且告诉他不要离开,他的老乡很快会到这里来接他。小战士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地感谢我的老伴儿,还激动地向我的老伴敬了个军礼。
去年夏天的一天,我们在闹市口遇到一辆装满了货的大卡车,这车要到北太平庄农贸市场,由于司机对交通路线不清楚,已经被数处交警罚款。北太平庄农贸市场位于城北,而他们却在城南到处转悠。我老伴儿耐心指点引路,司机终于弄清了路线,调转车头绕道经复兴门立交桥北上。这位司机临走时,紧紧握着老伴儿的手连声说:“感谢您!善良的老大爷,我们问了不少人,都不知道货车该走哪条路,我们也晕了,再找不到地方,我们这车鲜货就全完了。”
不少初到北京的外地人,为问路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如果口音与发音再不准,那就更难了。有一天我老伴儿路过真武庙三条,看到路边的马路牙子上坐着一位疲惫不堪的五十多岁的妇女。老伴儿就走上前去问她怎么啦,她叽哩咕噜地说着并且着急地掉下了眼泪。老伴儿说话她听不懂,她说什么也没有人听得懂,只见她的手中拿着一封揉搓得看不清字迹的信封,模模糊糊有“三里”两个字,其它的字就一个也看不清了。老伴儿要她慢慢地讲,才了解到她是到北京找在这里工作的女儿,而且这是她初次离开家,她女儿也不知道她的到来。老伴儿想,偌大的北京城,她从下火车到现在已经找了多半天了,早已精疲力竭,倘若让她这么找下去,只怕是找到明天也找不到。于是,老伴儿就陪着她一起从三条到头条,从复外大街邮电局向北、向西一路穿过,边走边问,最后终于找到了她的女儿。不少路人都跟那妇女说:“你可遇到好人了。”回到家的老伴亦是精疲力尽,当我问他累不累时,他故作轻松地说:“助人为乐是我的享受。”
还有许多次,我在家等他吃早饭,谁知他为了给别人指路、领路竟错过了吃早饭的时间。老伴儿有陈旧性心梗,他一回家晚了,我就担心他犯病,可是每次他都说“我给人家指路得负责任”,遇到老、弱、行动不方便的人,他总要送人一程才放心。
十几年来,老伴儿给人指路不计其数,他常说:“我们代表北京人,要做一个北京的好市民。”这可不是唱高调,他真是这么做的。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
巴尔扎克是举世公认的`观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现实生活里,他却不太精明。在年轻时,他曾经商失败,欠下了六万法郎的债务。等他成名后,尽管收入不菲,但由于奢侈浪费,最后弄得入不敷出。在这段日子里,还发生一桩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尔扎克醒来,发觉有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问道:“你笑什么?”
巴尔扎克说:“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连一毛钱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还能找到什么呢?”
小偷自讨没趣,转身就要走。巴尔扎克笑着说:“请你顺手把门关好。”
小偷说:“你家徒四壁,关门干什么啊?”
巴尔扎克幽默地说:“它不是用来防盗,而是用来挡风的。”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有一天,一小蜜蜂正在花丛中“嗡嗡”的飞着,它看见一群小蚂蚁在忙绿地搬家,小蜜蜂好奇地问道:“小蚂蚁,你们为什么要搬家呢?”一只小蚂蚁回答道:“因为天快要下雨了。”小蜜蜂听后,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
飞到半路上,忽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哗哗”的大雨。小蜜蜂加快速度往家赶。它飞啊飞,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它寻声望去,只见一只小蝴蝶躲在一顶“蘑菇伞”下哭泣。小蜜蜂忙迎上去,问“小蝴蝶,你为什么哭呀?”小蝴蝶哭着说:“我迷路了,我回不了家了。”小蜜蜂说:“别着急,我带你回家吧!”小蜜蜂一边安慰道,一边帮它擦眼泪。
雨渐渐小了,小蝴蝶在小蜜蜂的指引下安全地回到了家。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小蜜蜂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蜜蜂和胡蜂
中国南方有个瑶族村庄,叫狮子寨。寨里有户人家姓宓,老爹叫宓大,儿子叫宓峰。老爹中年丧偶,为儿子讨了房后娘,后娘名叫胡封。
胡封过门后生了个儿子,她想让自己的儿子独占家产,便想害死宓峰。她偷偷地在宓峰打柴的山路上挖了一个坑,然后用一块石板虚掩着,想让宓峰扛柴下山时踩塌石板跌到山脚摔死。
这天,宓峰打了一捆百多斤重的山柴,扛在肩上往山下走,走到坑边,一脚踏在石板上,连人带柴向山脚滚下去。
山上到山脚,起码有两丈高,宓峰心想,这回是死定了,谁知跌到山脚,却安然无恙。
宓峰带着满腹疑团呆呆地站在那里,突然见一个白胡子老爹笑呵呵地站在自己面前,便问:“老爹,我为什么没有跌死?”
老爹说:“你看你的脚底下。”宓峰低头一看,原来自己站在一块四方的白布上。老爹告诉他说:“这块布叫飞云帕,你从山上落下来时,是它一直托着你。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你要收好,千万别让人偷去。”老爹说罢,化阵清风走了。
宓峰把飞云帕放进怀里,扛起柴火回家了。
后娘见宓峰安全回来,大吃一惊,“石板塌了,他怎么没跌死呢?”她满腹疑团,怎么也解不开,便不敢再没计害宓峰。
这一年,狮子寨遭了水灾,到秋天时颗粒无收,土司官照样派人来征粮。
寨民找到宓峰说:“现在连吃的粮食都没有了,哪里还有粮来给土司官呢?不给就要抓人,怎么办?”宓峰说:“给粮不给粮反正都是一个死,索性造反,还有一条生路。”
寨民便组织起来,在宓峰的带领下,把土司的征粮官员和带来的练勇赶跑了。
土司官派人明察暗访,得知带头抗粮的是宓峰,便派练勇来抓宓峰。这天,宓峰在山上砍柴,练勇把山团团围住,看着宓峰无路可逃,正准备上前抓他,忽见宓峰驾着一朵白云飞走了。练勇把宓峰驾云逃走的经过告诉了土司官,土司官犯愁地说:“他会腾云驾雾,怎么才能拿住他呢?”
有个坏师爷皮笑肉不笑地说:“要拿他也不难。”土司官忙问:“师爷有何妙计?”师爷说:“我听说宓峰会腾云驾雾,是因为他有一方飞云帕,如果找人把他的飞云帕偷走,他就飞不起来了。听说他后娘想除掉他,如果派人拿钱去买通他后娘,一定可以把他的飞云帕偷来,到那时拿他就易如反掌了。”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后娘找到宓峰说:“今天是中秋节,我弄了几个菜,打了酒,你回家去吃个团圆饭。”宓峰回到家后,后娘又是倒酒,又是搛菜。宓峰以为后娘回心转意了,便放松了警惕,一杯杯酒下肚,一会儿便喝得酩酊大醉。
后娘扶着宓峰到了房中的床上,从他腰中搜出了飞云帕。宓峰因为丢了飞云帕,不久便被练勇捉去。土司把宓峰的头砍下来,挂在土司衙门外示众。
当天晚上,狮子寨的青年把宓峰的头偷回来,装在一个金坛里,打算天亮后去埋葬。第二天,当他们把金坛盖揭开时,只见从金坛里飞出一群昆虫,坛子底下有一层黄色的液汁,用手蘸了点尝了尝,咦,比糖还甜!于是他们把液汁弄出来,拿到市上去卖,从此狮子寨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认为这是宓峰所赐,便把这种昆虫叫蜜蜂,把那液汁叫蜂糖。
这事传到土司的耳里,土司便找师爷来商量,也想弄些蜜蜂来养。师爷说:“把宓峰的后娘抓来,砍下她的头让其也变蜜蜂。现在全狮子寨的人都恨她,把她杀了还可以笼络民心。”土司官听了,马上派人把胡封抓来,把她的头砍下来装在金坛里。第二天,打开金坛一看,果然从中飞出好多昆虫来,这些昆虫的个头比蜜蜂大两三倍。它们飞到狮子寨周围的大树上筑巢,巢像一个个大灯笼挂在树上。
饭毕,年轻人走到店主人跟前,又要了一碗米饭。店主人问:“没吃饱?”年轻人答:“不是,我带回学校明天当午餐。”这一刻,店主人似乎看清了年轻人艰难的处境。于是,让妻子为他满满盛了一盒饭,并在饭底下藏了一些菜肴。妻子说:“有必要将菜藏在饭底下吗?”店主人说:“如果放在上面,在其他客人面前,会伤了他的自尊,他下次就不好意思来了。”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年轻人来到小店时,内心总是洋溢着快乐和感激之情。善良的店主人总是在年轻人离开时,说上两句嘱咐和祝愿的话。一晃,年轻人大学毕业了。一晃,又过了二十年。
一天,小吃店的主人接到了政府要拆除店面的通知。中年失业,膝下又无儿女,加上平日不多的积蓄不是施舍了,就是助别人家的孩子上学用了,一时之间,想到以后的生活处境,店主人不禁泪水盈眶。正当他们在就要拆迁的小吃店里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儒雅的年轻人来到了他们面前:“你们好,我是某企业集团的员工,我们老总命我前来,希望能请你们在我们即将启用的办公大楼里开自助餐厅,其他的一切由公司出资准备,你们负责菜肴的烹煮就行了,至于盈利,你们和公司各占一半。”店主人望着来人,一脸疑惑:“你们老总是谁啊?为什么会对我们这么好?”来人说:“我们老总说喜欢吃你们烹饪的菜肴,我只知道这一点。至于到底为什么,等你们见过面就知道了。”
见到老总时,店主人又惊又喜,半天醒不过神来。原来,那位老总就是二十多年前他帮助过的,每次只买一碗米饭的年轻人啊!
真心实意,不着痕迹,是助人的最佳境界。这样一种助人方式,不光可以为他人解困,更能够给他人带来快乐。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帮助了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
赏析
这篇短文给我们两点启示:
1.帮助别人是一种善意,助人者往往在帮了别人的同时也帮了自己。
【助人为乐故事】推荐阅读:
助人为乐的大象童话故事01-05
乐于助人的棕熊寓言故事09-26
乐于助人的小唐助人为乐的作文600字06-02
助人为乐日记11-11
助人为乐小学日记07-15
学雷锋助人为乐06-28
助人为乐的事迹材料12-27
助人为乐的经典事例12-29
助人为乐的好同学06-19
道德讲堂主持词助人为乐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