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共8篇)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1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反思《化学式与化合价》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突出以学生为主,探究化合价的规律,应用化合价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还编制出化合价口诀,作为学习成果,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了获得新知的快乐。转变了以往概念教学中简单直接呈现,教师重点讲解,然后巩固训练的常规模式,突出了知识的自我获取和习得的重要意义,学生学得轻松,厘得清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呈现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建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中围绕化合价,从化合价的来历、规律、应用、记忆连成一条线,一环扣一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以问题为引领,提供学生讨论的平台,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能突出思维训练,适应学生能力发展。在环节二中,学生从杂乱的物质化学式中寻找规律,是对化合价规律的一种真实发现经历,培训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环节三中,化合价的应用方面,给出例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聚焦问题,集中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切中学生思维的要害,贴近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有机巧妙衔接,一步步深入,动机强烈,思维活跃,学得愉悦,效果俱佳。

3、基于学生小组合作,推动问题的根本解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讨论中方案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2

本课题分为四块:

(1)化合价的概念;

(2)化合价的特点;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4)化合价的应用。

为了降低初中化学难度,新教材特意回避了化合价的复杂概念,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叙述,同时也回避了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直接将化合价交给学生,学生恐怕难以接受,教师可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而且是利用数学上“比例”,用拼小积木方法,把微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宏观模型,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接受化合价的概念、掌握利用化学式推出化合价的技能。为了加深他们的理解,还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化合价、不同元素卡片的组合,进行化学式的书写。整个设计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围绕解决让学生困惑的概念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化合价的应用。在实践中表明,小组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果能把小组活动设计好,那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理论中摆脱出来,更好地理解概念。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3

在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如:N2、O2、COP2O5、SO2、Fe3O4、H2O、KMnO4、Fe2O3等,为化学式的概念教学打下了基础,即: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多数学生不能根据具体的化学式灵活说明,我在教学中采用由简到难的反复训练,多数学生当堂就能掌握。

在元素化合价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熟记前二十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特别关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⑴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2、3时,与其它元素相互化合时,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1、2、3个电子,分别带1、2、3个单位的正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1、+2、+3价;⑵同理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为5、6、7时,与其它元素化合时,容易得到3、2、1个电子,分别带3、2、1个单位负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3、-2、-1价;⑶有些元素的原子具有可变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用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其根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⑷辅以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反思:根据以往的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化学在此有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开始两极分化的地方,为此我在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加大了训练力度,进一强化了知识的落实,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4

入职很久,早就应该写一些反思的内容了,可是一直就是提笔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今天师父听了我一节课结合纯志老师听的上一节课,针对“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一课题,谈一下教学反思,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提醒,一个记录。

首先从教学设计上,教学导入环节,教学环节,总结环节,要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计划有连贯性,争取每一步的设计都做到别有深意。

我在课前设计了让学生书写化学式的环节,那么在后期化合价规律讲解上就要做到不浪费自己的设计,当总结出化合价规律的时候可以在黑板上,针对写出的化学式标出化合价,既节约时间,又呼应之前的教学导入,最重要的是同时是同学们练习化合价的书写,强化了对化合价的认识。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化合价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的一个体现。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把化合价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紧密连接起来,这样是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易懂。还有离子和化合价的问题,就读法和写法的连贯性一致性上可以有所强调。

学习过程中由易到难,适当的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题,比如学习+2价、+3价的铁的时候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思考。你觉得四氧化三铁中铁的化合价?等等。

被听一堂课,师父一说,茅塞顿开,以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需要进步的,加油!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5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该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时碰到的一个难点,很重要但难掌握,且化合价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想设计新颖独到很难,曾经想回避化合价仅讲化学式,可觉得作为研究课意义不大,内容较少而浅,而选化合价则有难度,学生难以理解化合价的概念,从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化合价的意义和来由会占去一节课很多的时间且新课程不要求,这样化合价的应用则没有时间去巩固,课的内容不完整;如果独选化合价的应用部分,同样显得内容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保证教学三维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分四块:

(1)化合价的概念;

(2)化合价的特点;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4)化合价的应用。

为了降低初中化学难度,新教材特意回避了化合价的概念,同时也回避了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直接将化合价强加给学生,学生恐怕难以接受,于是我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给化合价下了一个较好理解的定义,即“能体现不同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数目关系比的数值”,以为学生很好接受,但试讲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多学生觉得概念应能体现化合价的来由,或者能直接体现元素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化合价的概念让他们很费解。我想回避有关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显然不行,因为学生很想知道化合价是怎么来的,如何决定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我无法强拉着学生前进。于是决定化合价与结构的关系不能丢,正好有的班的学生在讨论化合价的特点时,发现原子结构与化合价的关系,于是我带着学生一块分析了金属元素显正价一般是因为失电子,失几个电显正几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般是因为得电子,显负几价便是得了几个电子,其它的化合价与结构的关系在高中再学。时间花了,但学生的思维障碍扫清了,后面的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值得的。

主体性课堂体现的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过去对本节教学的学生的活动只体现在化合价的应用部分,讲完方法后让学生练习,前半部分大多时候是教师的独角戏,因为难设计学生活动不容易。故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要想有新意,只能体现在学生活动上。因而我在化合价概念的引入、化合价的特点、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及应用方面尽量多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他们自己能解决的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如由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分析元素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不变是由于原子结构决定的,给出一些单质和化合物并标示出化合价,让学生去发现化合价法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等,给学生自己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印象会很深刻,为后面的应用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化合价的应用中,我也是尽量让学生自己找规律,找方法;最后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最小公倍数法,还掌握了课本上没有的简单的方法—化合价交叉法,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上一堂好课不容易,因而由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限,留下了不少遗憾,如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有些差距,导致最后还有一些必练题没有练习完,可能是有些问题情景创设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有些差异,浪费了时间,因而没有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自己的基本功还不是很好,如上课时语言不是那么精炼,不是很活跃,副板书有些乱。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6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元素、元素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的概念化学式,让学生学好本课知识,对于学习利用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设计了对几个化学式的观察、单质、化合物化学式读写,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读写规律。

自我感觉本节课的优点有:

1授课时脉络清晰、节奏明快。

2、知识点讲解难度适宜,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要求。

3、练习题的选择富有针对性,能照顾大多数同学,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从整个课堂来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掌握较好,做题的正确率较高。

4、.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练结合。教学中注重对学法的指导,能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值得反思的地方是:

1、由于听课教师多,学生显得比较拘谨,不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

2、在化学式的书写练习中应将学生的完成情况在黑板上予以展示,让学生能及时认识发生的错误和正确的结果和方法;在有些表述问题的表达中我认为有些不太准确。

3、考虑是电教课,黑板空间小,没有在黑板上留下完整的板书。应在本节小结时,引领学生边归纳边写出完整的板书。

4、组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好,有待进一步加强。

5、不是很好的对学困生进行了关注,应给他们多留些时间,等他们说完或写完。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7

在本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汉滨区举行的优质课展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在瀛湖中学举行。在此活动中,我受益良多。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课题四第一课时内容:化学式。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元素、元素符号,也积累了不少物质的化学符号。但本节课距离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吃力、枯燥。

在本节课中,我用了复习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水的组成及化学符号,再请学生板演几种物质的化学符号,然后根据其特点,请学生自行总结化学式的定义。在此过程中,我请学生说出水的几种表示方法,从而说明了化学式的来历、为什么会存在化学式,从而引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新知过程中,我先问了两问引出化学式的特点,再结合其组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意义;然后,提问两个水分子的表示方法,引出化学符号中各数字的意义;再次,通过纯净物的分类引出化学式的写法;最后总结出化学式的读法。在整个新知过程中,在新知的过程中穿插着练习,以达到讲练结合的方法。课堂练习中主要利用了教材上的原题,并结合经典例题,达到突出重难点的目的。

这一节课我觉得是一节不成功的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学生上来板演这个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请学生上来写,全程在自写,还有本要学生写的,但由于时间没有把控好而请学生说出来。

2、设计有些没有展现出来,比如在讲解化学式的意义的时候,是按照一定顺序思考并解决的,在这里应该强调一下:孩子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中,都要有清晰的思路,严谨的思维,从而做到不漏、不错,但实际过程中将这一过程遗忘。

3、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所提的问题设计好,从而学生捉摸不透,不知从何答起,在问:请同学们结合这几个化学式尝试着给化学式下定义。没有引导学生该从哪儿观察化学式,然后给化学式下定义。

4、时间把控。整节课虽然节奏还好,但是由于设计中存在的疏漏,导致在下课铃声响的时候还在布置课后作业。

以上是我的反思,几位专家级的老师也给以了以下评价。

做的好的有以下几点:

1、导入的结构比较成功,由学生自己得出化学式的定义,真正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化学式;

2、在化学式的意义讲解过程中较为简洁;

3、小组练习分工明确,采取了个体回答、个体评价;

4、课堂节奏较好,环节完整,板书设计规范明了;

5、教师状态较好,自然、自信,课后学生给以掌声。

做的不好的有以下几点:

1、要照顾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

2、有口误;

3、教学设计当中有的,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学生板演太少。

当然,在本节课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的每一节课中,我都不能放水,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将要问的问题也要思考在内,想好问什么,怎么问;当然,更要注重的,是全部学生,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小部分。要时刻谨记:不仅要课堂轻松,也要努力让每个孩子学得轻松、学得愉悦。

在这次的学习当中,我也开阔了视野,也值得我打破陈规、做出思考。

第一,当前教学方式比较认可的是探究式教学法,也就是将一节课的接近50%的时间交给学生,老师真正在课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学生学。在这次活动中,赖老师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及赖老师的实际操作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

第二,学科知识总是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抽象的孩子们不容易理解,那如何化抽象为直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其中张老师就做得非常好,不容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视频和图片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而这个问题,这种方式,也值得我学习。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8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设计内容较为适当,如学生基础较好,可适当增加举例,多多练习,但不宜增加知识容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宜放缓讲解的节奏,效果更好。

课件设计可再丰富。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较少,但重在熟练掌握化合价的应用,故应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在练习的过程中,尽量放慢节奏,多加巡查,争取让每一学生过关,取得大面积的高质量的丰收。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丰富,容量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课容量不应该太大,要时刻注意要少要简,要勤反复,多练习,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作业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纠正了,学生就基本掌握了。

教学时特别要循序渐进,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9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互助学习”,利用了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延伸三级导学案,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它强调了学生的“学”。注重了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成“人”教育上,又起到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的重要作用。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是:

1、小步前进,化整为零,积小成为大成。小步前进是为了稳扎稳打,化整为零是为了化难为易。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以便让每个人都能循序渐进的成功。

2、体现层次,激励攻关。逐渐体现出成功的层次,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采用多层次的学习目标要求是为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避免多数人产生严重的失败感,也用以激发学生战胜困难、勇于攻关的精神,不断追求新的成功,以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3、重点、难点突破方式得当。化学式的表示的意义及单质化学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分别由分子、原子、离子等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并在课堂中配合相应的模型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于由分子、原子、离子等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所表示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关于单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通过对熟悉单质的化学式的分析找出规律,再通过大量的对应练习加深印象,学生本部分内容可较好掌握。

本节课欠缺的地方:

1、化学式的定义在预习中已经掌握好,在课堂上再重复一次后使本节课的时间显得更加紧张。

2、在课堂探究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最后问题的答案往往是代表个别人的想法。

3、在总结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时,直接将规律给学生不如通过学生熟悉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入手,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到。

4、整堂课的时间安排显得前紧后松,让学生在讨论化学式的意义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读法学的过于仓促,学生练习巩固的时间也没有了。

本节课的整改措施:

1、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把握好上课该讲和不该讲的内容,以使重点难点更突出。

2、在化学式的意义部分可将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意义可放在拓展提升部分,以使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更紧凑。

3、在化合物化学式的规律时,可设计将熟悉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归类,然后让学生总结规律,能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规律。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0

本周完成了第四章课题四化合价和化学式的教学,同时进行了月考。

元素的化合价这部分内容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式的计算上,由于计算是学生最感困难的学习问题,加上课堂教学的内容比较多,进程比较快,学生练习相对较少,不利于部分后进生对计算方法、格式的正确掌握和巩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除了要理解外,更需要记忆。首要的便是牢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口诀,并能根据化合价口诀判断物质化合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及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教学中要注意梯度,新课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不要一味追求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注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要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化学式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计算,题目可千变万化,但依据只有那么几条。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规律,然后在运用中逐步完善,逐步提高,千万不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1

教学化合价,是一节内容抽象、难懂的课,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首先通过学生已知道的一些物质的简单化学式书写,发现问题:为什么在Al2O3、H2O、CO2中它们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3、2:1、1:2?为什么不同的原子结合氧原子的数目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了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与化合价有关,那么化合价是怎样确定的?通过教师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掌握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可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谋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渴望求知的心境下,这种教学可使学生感知、推论到深入理解,同时也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会归纳的思维方法。提出相应问题,为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讨论可以巩固学生对化合价的认识。根据我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化合价以及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化学式的命名是最易出问题的,而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初中化学中最基础的化学用语。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今后学习方程式的质量。所以我想本节的内容在教学进度上尽量的慢一点,在课时的安排上尽量多一点,然后引导学生读教材中对化合价数值确定。以氯化钠形成为例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电子得失(共用电子对)的情况与化合价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形成情况。对原子团的化合价的形成,可以在此基础上计算原子团中各原子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多少即可知化合价的多少。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2

在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如:N2、O2、COP2O5、SO2、Fe3O4、H2O、KMnO4、Fe2O3等,为化学式的概念教学打下了基础,即: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多数学生不能根据具体的化学式灵活说明,我在教学中采用由简到难的反复训练,多数学生当堂就能掌握。

在元素化合价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熟记前二十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特别关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

⑴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2、3时,与其它元素相互化合时,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1、2、3个电子,分别带1、2、3个单位的正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1、+2、+3价;

⑵同理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为5、6、7时,与其它元素化合时,容易得到3、2、1个电子,分别带3、2、1个单位负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3、—2、—1价;

⑶有些元素的原子具有可变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用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其根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⑷辅以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反思:根据以往的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化学在此有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开始两极分化的地方,为此我在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加大了训练力度,进一强化了知识的落实,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3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时碰到的一个难点,很重要但难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保证教学三维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分四块:

(1)化合价的概念;

(2)化合价的特点;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4)化合价的应用。为了降低初中化学难度,新教材特意回避了化合价的概念,同时也回避了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直接将化合价强加给学生,学生恐怕难以接受,于是我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给化合价下了一个较好理解的定义,即“能体现不同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数目关系比的数值”,以为学生很好接受,但试讲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多学生觉得概念应能体现化合价的来由,或者能直接体现元素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化合价的概念让他们很费解。我想回避有关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显然不行,因为学生很想知道化合价是怎么来的,如何决定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我无法强拉着学生前进。于是决定化合价与结构的关系不能丢,于是让学生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形成离子的过程,再找出离子电量和电性与化合价的关系,学生终于欣喜的发现了原子结构与化合价的关系.而其它的化合价与结构的关系在高中再学。时间花了,但学生的思维障碍扫清了,后面的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值得的。

如由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分析元素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不变是由于原子结构决定的,给出一些单质和化合物并标示出化合价,让学生去发现化合价法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等,给学生自己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印象会很深刻,为后面的应用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化合价的应用中,我也是尽量让学生自己找规律,找方法;最后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最小公倍数法,还掌握了课本上没有的简单的方法—化合价交叉法,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上一堂好课不容易,因而由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限,留下了不少遗憾,如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有些差距,导致最后还有一些练习题没有练习完,可能是有些问题情景创设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有些差异,浪费了时间,因而没有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4

本学期第一次校级研讨课就是化学组,接到上课任务后,首先明确了以下备课注意事项:1、结合学校生本课堂规则,落实以下三项内容,(1)明确教学目标;(2)精心设计主问题;(3)要结合当堂检测。2、利用好化学学案,做到学思结合,讲练结合。3、围绕本学期化学组科研课题“生本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设计”,组织好学生活动。

本节课内容是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化学式。两个教学重点1、化学式概念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2、化学式读法和写法的一般规律,能根据规律写出简单的物质的化学式。非常凑巧的是我们组的刘艳华老师曾在市里上的评优课也是这个课题,一开始真是“天助我也”的感觉,市里的评优课绝对没问题了,把刘老师的课件借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学案的题目做巩固,便信心满满的请来余老师,杨老师听课。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评价竟然是“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余老师说“课一定要自己加工,真正把自己的思路融入进去,才能讲出味道,才可能有亮点。”根据两位老师的点评我静下心来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以下是具体做法:

对于第一个教学重点“化学式的含义”,先由学生报号回答,一般学生能回答出两个宏观含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但对微观含义把握的不准,这时我们用小磁扣在黑板上摆出一个水分子的模型,很直观,学生一下子就能体会出H2O还能表示一个水分子,又知道水分子里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这一活动形式完全借鉴的刘老师优秀课的做法,也是我在准备这节课过程中较大的收获。怎样让学生当堂巩固这一重点呢?我设计了一对一练习并分号抢答的活动方式。以CO2为例,组内一对一互相描述该化学式的含义,分一二三四号分别抢答,这样一个知识点又巩固了四遍,因为是分号抢答所以不觉得拖沓枯燥,并且在轮到三号抢答时我提高了要求“不仅说出四个含义,还要区分哪些是宏观含义,哪些是微观含义”,这一要求不仅没有难倒他们反而体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和抢答的热情。我觉得对于需要当堂背诵的内容如概念、定律、意义等采用这种活动方式挺不错的。

第二个教学重点找出化学式读法和写法的规律。刘老师原来的做法是每个小组发了一套24张写有化学式的卡片,组内读,分类,找规律。这样做的优点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更加活泼,生动。但是时间较长,没有办法跟我们的学案结合,没有练习时间,我做了如下改动:只准备一套卡片,把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投影给出来,学生根据投影上的化学式讨论分类方法,在学案上整理分类结果,找一组学生将分类结果贴在黑板上(磁扣固定卡片)。最后大家根据黑板上的分类结果找出读法及写法的规律。这样做能够节省时间,我们有做学案的时间,真正做到当堂检测讲练结合。

老师们在评课的过程中指出了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如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学生积极性很高,师生配合好,学校的三点公共要求落实的好等等。当然也有不足,如马主任提到了课堂规范实施方面的一些问题,当同时站起来的学生较多时我指定学生回答太快了,应该再等一等看看他们能不能主动坐下,有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时要及时提醒。余老师提到了当学生提出有异议的问题时如“化学式角标数字是不是一定要读进去”,应该举出相应的例子如氮的很多氧化物,为了区分我们必须读出角标数字等。

通过上这节课自己感觉收获也很大,学生活动的设计更加灵活多样,余老师第一次评课的内容也记忆深刻,我提炼出来作为以后备课时的必答题:“怎么突出重点,怎么突破难点?”虽然是校内的研讨课但前前后后准备了一周多,请老师们听了三次课,我觉得每一次公开课对上课老师来讲就是一次锻炼,成长,进步的机会。我会再接再厉,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5

教学建议:

利用化学式的计算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第一次的系统的符号与数字的计算。

1.教师要理清三个基本计算的思路。

2.教师要学生知道“加”“乘”“括号”、“系数”的含义,并让学生结合实际题目进行练习(列算式)

如: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2H2O 2、Ca(OH)2 3、NH4NO3

3.例题要循序渐进

1)单一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2)应用计算(物质的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算)

3)逆向计算(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化学式中的某一原子的个数、计算元素的化合价、写化学式)

4.计算是学生最害怕的,要把难点分散,所以建议把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比为一课时,元素质量分数为一课时。

5.加强业务学习,深入研究“计算”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讲练结合,采用教师启导学生自学讨论互纠概括小结应用实践形式组织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创新迁移应用。可以改编或自编联系实际的题,培养学生的临场阅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猜想假设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优点:

1.目标明确,突破难点,巩固练习到位,有层次。

2.学生反馈情况好。

3.重视了学生的书写,让学生把巩固练习板书,这个时候抓住机会,在后面辅导差生,最后让其它学生来批改,这样的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和改进设想: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2

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同时, 它还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化学用语教学教师一直苦于无实验可做[1], 学生无从分组合作探究。对这部分的教学一直沿用讲授式教学[2], 学生也一直采用机械式记忆的方法。渐渐对这部分内容失去兴趣, 导致在中考中年年化学用语部分失分较多。为此, 笔者进行多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 提出了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具体教学过程

1.引课。引课中选择了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出示水、过氧化氢、氧气、氯酸钾的实物, 请小组同学以比赛的形式分别用汉字和符号来表示。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式简单、明了、准确、通用的特点。突出了策略一:名实结合。

2.新课。由活动一归纳化学式的概念。活动二:提出三个问题: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通过活动二探究化学式的注意事项;同时通过这两个活动建立了支架一:每种纯净物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出来。由两部分组成:元素符号和数字。进行活动三:根据小组活动记录中提供的化学式填写物质的名称、组成、一个分子的构成。通过该活动学生主动建构了化学式的涵义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表示的知识。从而突出了策略二:突出三个表征。建立了支架二:化学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表示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追加练习进一步明确化学式中数字的涵义, 夯实对化学式的理解, 明确涵义。活动四: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并正确读出。小组合作完成后讨论归纳出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追加练习加以巩固。建立支架三:初步学会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活动五:请学生根据本组卡片上信息写出化学式。从而实现读、写、涵义统一。

三、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启示

(一)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化学用语在初中教学中主要包括三号:元素符号、化合价符号、离子符号;二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二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二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这些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容易出现分化点, 因此在教学中就应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 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乐学。如可以采用小组比赛、实物与符号对应记忆、编制一些韵语、猜谜语、制作卡片等等方式, 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化学用语教学可采用分散教学飞方法, 避免抽象的知识过多学生失去兴趣。

(二) 注重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培养

新课程提倡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 就是其中一种比较适合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学习风格做好分析。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要求新知识必须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之上。虽然同为一个班级的学生, 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却不尽相同, 教师要想使每位同学都建构同样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 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使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都能最大程度的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 在情景设计、问题提出、学生参与、学生实验等方面要全面统筹规划, 使他们对化学课感兴趣, 让他们都成为化学课真正的主人, 让他们都能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 全面提高他们的化学知识。夯实“双基”, 并用“双基”去解决化学问题。

2.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建构主义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这种关系, 教师不要颠倒了, 否则又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去。教师要在情景的设计、启发学生、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转换、指导方法、调控方法、学生的评价等等方面都要创新、要及时、要巧妙、要得法、要公正。也就是教师要时刻精神饱满、要做智慧型的教师, 要真正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从而构建出最优的化学“双基”知识, 并应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 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

化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分层递进的。在具体教学的实施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重视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各种能力。主要培养实验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对比、概括等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中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分层教学等。能够在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归纳、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概括、实验、交往、合作等等能力。只要教师充分重视并设计好实验教学, 就能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2.在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建立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的建立会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化认识, 有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能从一个整体高度看问题, 这样在解决时才能使知识程序化, 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同方式的建构也会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学习方法, 如: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要及时总结, 将学生所学知识及时串成线、连成网。初中接触到的九种化学用语, 可以从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符号→离子符号等多个角度寻找它们的练习。另外也可以从符号的各个位置的数字涵义来找它们的共同联系。既可以把这些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也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结论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 针对“中学化学用语”教学问题, 给出具体的教学思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崔萍.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探索[J].读写算, 2013, (43) .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3

于初中化学来说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探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初中化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本文从初三化学入手,详细分析初三化学教材,提出了一些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为初中生学习化學竖起一座风向标,为化学学习提出一些有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元素;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

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要求学生自制一张表格,按照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思路整理,即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毒性,相对分子质量等,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整理分类.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发达,电脑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电子产品,学生可以利用电脑,

将化学知识整理成Excel 表格形式,学一个新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就添加到表格里,表格模板如图1 所示.利用表格,可以利用Excel 的分类筛选工具,将性质相似的化学元素物质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化学学习表格的制作,首先是化学学习的形式创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都易懂,但是很难记忆,都是定性的知识,属于说明性的知识,而且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枯燥感,结合Office 办公软件辅助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厌倦和枯燥.其次,用Excel表格整理化学知识,比起纸质的笔记本要可靠得多,电子表格

不容易丢失,修改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查询起来也非常方便,将化学学习信息化,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最后,利用Excel 文档的排序筛选工具,将学到的化合物进行分类排序,相似性质的物质能够迅速整合到一起,对于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能明显地概

括出典型性质.例如,观察H2 SO4,HCl,HNO3,CH3COOH 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

二、加强实验,加深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和生动再现,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实验中,学生的眼,耳,口,鼻,手,脑都投入进去了,能够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触觉,嗅觉等发现实验现象,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化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多做习题,巩固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

习题是对知识很好的检测和应用,多做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繁琐难记,而习题是对重点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度概括的总结,习题能达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忆效率最大化.另外,习题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习题,自我检测,自我改正,深入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化学元素化合物是筑起化学的最小微粒和最基本组成单位.只有学好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才能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才能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要与时代接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鼓励动手操作,加强化学实验,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永红.中学化学教学法初探———论中学元素化合物教学[J].遵义师专学报. 1996( 1) .

[2]邸来生.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5) .

化学式与化合价_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乃至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时很吃力,因而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转折点,明显出现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学习兴趣也很快降低,教师也很棘手。通过听两位老师讲完本节课后,不愧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手!让我受益匪浅,值得学习和借鉴。现谈几点感受:

首先,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写出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采用了的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这既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内容和情境,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序的让学生自己巩固和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如他让学生举出化学式时,多的举了十几个,少的举了几个,虽然体现了能力水平等等不一,教师都及时给以表扬性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令人愉快、乐观求知的情景下完成,有了很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再次, 教学环节构建巧妙,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把要学的化学式的含义和化学符号的含义进行对比式的教学,既能巩固原有的知识,又是学生接收到了新的知识,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运用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把学生的答案有预识分七行写在黑板上,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后,郭老师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过渡性语言,精确凝炼,富有激情,极具亲和力。这里不再引述。亲切随和的鼓励性评价,不但消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而且促使学生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尽情地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这正是每位同仁都愿意孜孜追求的教学境界。

总体而言,这是一节成功的展示课,教学过程流畅,顺理成章。层次清晰,有序的当,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到释放,师风师德理念在传递。在无形中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无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有关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成功这处:本节课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教学时我注意了循序渐进,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也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地观察与思考,各个环节衔

接紧密、合理、流畅,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不足之处:由于元素的化合价这部分内容枯燥乏味,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化学式与化合价》 听课感受

九年级化学有关“化学式与化合价”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该教学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教学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建构主义课堂活动形式,设计了多个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到较好的体现,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精彩的导入非常重要,好的导入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节课中让学生“报化学式”,以一种分类的思想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教学活动中。

对已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希望课堂有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本节课中让学生“报化学式”、“找化合物名字的特点和规律”、“讨论化学式的意义”等活动,不但能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兴趣是记忆的先决条件,集中注意力和充分想象是记忆的关键。本节课通过“货币的形成”“货币明码标价”的例子,引出化合价的概念,使学生易于理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效的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相互启发、不断完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想了没有,参与了没有,能否从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通过此课的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应关注学生的感受,预设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相互信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习过程中的师生间、生生间以及学生与教材文本间的思维对话,是实现快乐高效学习的关键。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评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一课题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觉得这节课更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关键点,我认为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几章的学习,都是一些介绍性的学习,介绍了一些化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学生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实际上同学们还没有进入化学的理论学习和化学的计算,从这节课后,许多同学就渐渐的感到化学学起来很吃力,我在教学中对这节课的学习尤为重视。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来解决,也感到很困惑,学生也很难接受,觉得很抽象,所花的时间多,但收效甚微,在看了这篇教学实录后,由于我本人不在课堂上,没有身临其境,现对这堂课作一小评,不当之处请原谅。

本节课较成功的地方是:

1、中观全局,有条不紊。本节课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教学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最主要最有特点的是他使课堂活起来了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强调了学生的“学”。注重了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便显示出生命课堂的魅力所在,是课堂观、学生观的具体反映。

2、人如细雨,润物无声。我认为本节课这位老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他在整个课堂上讲的细密周到,抓住重点,切中要害,层层推进,深入浅出,仿佛到了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这样评价是一种比喻,可能又点不大恰当,但是我要写出来,这个老师很明显对量变引起质变这个哲学理论掌握的很透而且应用的很好,有条不紊的传授着一点一点的知识,并不急于总结、定义、说出理论,仿佛一条一条的小河汇入大海一样,他让一点一点的理论知识汇入学生的脑海,在学生脑海中沉淀积累,最后引起质变,学生掌握了所有的化学知识。

本节课欠缺的地方:

1、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且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喜欢玩喜欢动是他们的天性,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我们不能让学生每一分钟都在听课,内容细密固然好,然而学生不在听课会事半功倍,抓住主要的地方,要知道我没在教书不是在绣花,太女性化了。

2、在课堂探究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最后问题的答案往往是代表个别人的想法。没有任何促使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措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只会使学生落后。

总之,该课教学设计理念先进,教学思路清楚,从长远的角度看,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到了教学效果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的有机统一,这正是我们每个化学老师共同的追求。

《化学式与化合价》案例评价与反思

作者: 桂彬 评论数/浏览数: 1 / 77 

发表日期: 2011-03-02 15:38:48 本课授课者能充分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老师就是一个智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人人参与的理念让人敬佩!

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化学式与化合价是其中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学生初学化学的分水岭,很多学生会在此处掉队,从而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合理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兴趣,是初中化学教师经验与技艺的体现。课堂实录一,我认真看了几遍,授课者不愧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手!

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在轻视概念形成的基础上重视概念的运用,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合理取舍。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动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人也是从教多年的老化学教师,自认要做到这些委实不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调合,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共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究问题。本课的授课者这点做的很到位,教学内容自然生成、自然联系、自然解决,不知不觉之中,巧妙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教学过程顺畅,重难点的处理,都是值得我学习借鉴。

初中化学难度不大,初学者兴趣较浓,但在此处容易“刹车”,老师要认真帮助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本课授课者能充分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老师就是一个智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人人参与的理念让人敬佩!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案例 篇5

清河初级中学

化学组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化学式的书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尤其是要能够应用元素或根的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这是教学中的重点。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基本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透彻的基础之上,因此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是化学式及其涵义。教学时采取游戏加上讨论来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以便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学式的涵义这个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是化合价与化学式。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竞赛记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来突破记忆化合价的难点;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主要是反复多次训练便可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中主要采取讲练结合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课后分小组到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并通过计算得出购买哪种氮肥最划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

二、教案设计

(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法来突破理解化学式涵义的教学难点。

2、通过游戏竞赛法来解决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记忆的难关。

3、通过讲练结合,反复多练的办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基本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应用元素或根的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

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讲练法、调查实践法、游戏竞赛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回顾]

我们在前几单元学习过的物质有哪些?并试着书写它们的化学式。

学生回答,并书写其化学式。

为了分散学生的记忆,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书写过了,在这里只是复习巩固而已。通过学生的书写以导出课题。

[板书]

化学式

[简介]

化学式的定义

学生回答: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布置]

学生分组游戏

学生分组活动:说明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归纳]

教师结合学生分组活动的情况作归纳小结。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涵义。同时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媒体展示]

播放Flash小动画

学生观看。

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小动画,更进一步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布置]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别讨论下列各符号表示的意义:H、2H、H2、2H2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之上,巩固旧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

符号H、2H、H2、2H2的表示意义。

学生观看,并作记录。

起到综合知识的效果。

[提示]

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

让学生清楚化学式的书写不是随意杜撰的,而要依据实验事实。

[导出]

教师依据已学过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来引出──化合价

[布置]

学生记住表4-6中常见元素或根的化合价

活动与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以比赛的形式来记忆可提高学生兴趣,并记得快。

[强调]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注意的几点。

学生阅读教材P81页。

[讲授]

应用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学生练习。

讲练结合以达到能熟练运用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方法。[布置] 学生利用表4-6中提供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试着读出其名称。学生书写化学式,并互相订正。(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通过反复多练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

[设疑]

提供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各原子个数。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通过计算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便于理解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设疑]

分子有质量吗?

学生回答:有

以此导入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讲授]

例题

学生练习。

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布置]

学生习题

学生合作练习,相互订正。

合作完成,共同提高。[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矫正出现的不足。学生再度练习。

巩固提高。

[课后]

学生到实验室查看化学药品标签,了解药品的成分,以及所含杂质的和种类和数量。

学生到实验室观看并作记录。

学以致用。

[课外活动]

安排学生到农资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

学生分组调查,并通过计算,得出:用相同的钱购买哪种化肥最划算。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篇6

哈拉直沟中学 刘智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化学式表示的含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能力目标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合价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2、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教学难点:

1、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2、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的记忆。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符号,我们知道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我们还知道物质都是元素组成的,那么能否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的式子,称为化学式。如水可以用H2O表示。

新课:

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其表示的含义。小结;

一、化学式的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引导学生列举所学物质的化学式,如:CO2、SO2、P2O5等。)

讲: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唯一的化学式。美国的水和中国的水其组成是一样的,所以其化学式都是H2O。

问:H2O能表示什么含义?CO2能表示什么含义?

补充:H2O还能反应出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二、化学式表示的含义:1、2、3、4、5、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一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可表示多个分子)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 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表示物质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

练习:从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符号H、2H、H2、2H2各表示什么含义?(讨论前复习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讲:化学式不仅给书写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同学们想不想很轻松地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呢?

三、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1、单质:

(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金属(Fe)、非金属固体(S)、稀有气体(He)(2)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数字表示:如O2、H2。

2、化合物:(略,在后面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时重点讲)

讲解:书写化合物化学式的两个必要重要重要条件是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原子的个数比,原子个数比通常是实验测定的,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化合价来推求化学式。小结:

四、化合价: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化合的数目,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2、化合价的标法:直接把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注意与离子符号区

别开来。

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练习:验证下列物质中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零。

H2O

COMgO

五、运用化合价来推求化学式: 例:求出+3价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1)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P

O(2)求出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2×3=6(3)求各原子个数

P:6÷3=2 O:6÷2=3(4)写出化学式:P2 O3

(5)检验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零。练习:求出+5价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板书下列内容,学生观察后总结出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的简单方法“交叉法”。)

P2 O3

P2 O5 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溴化钾

(2)氯化钙

(3)氧化铝

2、计算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H3

N2

NO2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7

1.知识与技能。 (1) 复习巩固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稀硫酸的通性。 (2) 掌握浓硫酸表现出的特性, 并知道硫酸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探究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同时结合习题训练提高教学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探究的精神。 (2) 通过硫酸的用途, 使学生体会化学对工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分析】

在初中曾经介绍过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对于浓硫酸的氧化性只是简单的提及。本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的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 (若干) 、试管架、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硬质玻璃管、橡皮管等。

试剂:浓硫酸、硫酸铜晶体、铜片、蔗糖、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多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引言:硫酸, 我们在初中都接触过, 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用硫酸的产量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生产能力, 本节课我们在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硫酸的性质。

复习知识: (教师) 初中我们学习过可以用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当时我们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学习, 总结出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现在请大家讨论并回忆稀硫酸有哪些通性?

一、稀硫酸的通性

1.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Fe+2H+=Fe2++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 O+2H+=Cu2++H2O。

4.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5.与某些盐反应:Ba2++SO42-=Ba SO4↓。进行新课:

(教师)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 使用的是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 为什么?硫酸的浓度不同, 会不会引起其他性质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带着问题听课。

(教师)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们下面着重学习浓硫酸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硫酸的物理性质。

二、硫酸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展示)

硫酸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状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2.沸点:约338℃———难挥发性酸 (高沸点酸) 。

3.密度:高密度酸 (98%的硫酸密度1.84g/cm3) 。

4.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 溶解放出大量的热。

提问: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如何操作?学生回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 使溶解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散去。 (多媒体展示浓硫酸稀释的示意图) 。

三、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物质中本来存在的水, 与之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

(演示实验) 在Cu SO4·5H2O中加入浓硫酸, 观察现象,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晶体的蓝色逐渐的变淡。

本质:H2SO4 (浓) +n H2O=H2SO4·n H2O (n=1, 2, 4等) 。

范围:物质中的水分 (湿存水) 、水蒸气、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应用: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该性质, 用浓硫酸来干燥一些不与它反应的气体。

问题1:实验室中, 哪些气体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呢?

(学生活动) 讨论并思考, 回答问题。

(多媒体展示)

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CO2、SO2、HCl、Cl2、CH4。

问题2:请大家思考, 可不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氨气呢?

(学生活动) 氨气显碱性, 会和浓硫酸反应, 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

2.脱水性: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的组成比例脱去并生成水。

(演示实验) 课本第101页——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学生活动) 认真的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蔗糖变黑, 体积膨胀, 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放出大量的热。

C12H22O11浓H2SO412C+11H2O

问题:假如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在了皮肤上, 该如何处理?

(学生活动) 应该立即用干布拭去溶液, 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 最后再涂上3%~5%的Na HCO3溶液。

过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Cu排在H之后, 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那么它能否和浓硫酸反应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学习浓硫酸的第三个特性。

3.强氧化性。

(1) 浓硫酸和某些金属反应。

演示实验:

课本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实验装置:

(学生活动) 认真的观察实验, 思考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哪些?

现象:加热, 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反应后铜片变黑, 溶液呈蓝色。

(教师) 请大家根据反应现象推测生成的物质。

四、硫酸的用途

(教师) 关于硫酸的用途, 请大家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本第102页进行总结, 并结合学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自学。

【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初中所学的稀硫酸的基础上, 讲解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其中的强氧化性是三大特性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随堂练习】

1.下列溶液敞口放置, 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浓硫酸%%B.浓盐酸%%C.稀硫酸%%D.饱和食盐水

2.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规程, 边吸烟边用水冲洗, 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板书设计】§4.3硫酸

一、稀硫酸的通性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3.与碱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二、硫酸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状态

2.沸点、密度

3.溶解性

三、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摘要:本章是高中必修1教材的第四章, 内容非常丰富。在本章中, 将硅、氯、硫和氮作为重要的代表元素, 承载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特点、系统研究元素的方法、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 也承载着展示化学学科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想。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8

【摘 要】 为实现中药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研室在教学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综合老、中、青三代教师教学设计优势和对授课学生的分析和反馈,分阶段制定各章教学设计,本文以中药化学《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论述。

【关键词】 中药化学;苯丙素类化合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69-02

Abstract:Based on overall design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the department launched a sub-chapter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work,integrated old,middle aged,young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feedback of teaching students,targeted and phase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design for each chapter.

Keywords:Chinese Materia Medical Chemistry; Phenylpropanoids; Instructional design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为学好其它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后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等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实现教学目标,本教研室在前期教学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综合老、中、青三代教师教学设计优势和对授课学生的分析和反馈,分阶段制定各章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整理并撰写了中药化学《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在此作一阐述。

1 中药化学课程《苯丙素类化合物》一章教学设计

1.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医学院校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加强考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本教研室对于中药化学课程整体教学理念是抓住课程章节的共性,提炼各章节个性,有的放矢,不拘一格。近一年来,本教研室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之上,一直在摸索建立一套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良好方法。[1]

1.2 中药化学课程中《苯丙素类化合物》一章教学设计内容

1.2.1 明确本章的教学目标 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基于教学大纲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而确定的,主要涉及4个层面:①知识目标:掌握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和分类、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波谱分析;了解苯丙素类、香豆素和木脂素的分布、生源途径和药理活性。②能力目标:能根据理论课中学习的苯丙素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建立中药材中提取分离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思路和方法;能看懂并分析结构简单的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波谱图;学会运用现代知识体系和工具进行拓展学习。③学习态度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④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刻苦的学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强调合作学习,包括师生、同学之间相互的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1.2.2 完成学情分析和教学预测 ①中药化学课程及本章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确立的基础,准确和客观的学情分析将有助于确定和调整教学安排。基于开课前的学情分析、前四个章节的小测试结果分析和测试后进班级的上课情况反馈结果分析,做出本章《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学情预判和教学设计。②教学预测及解决预案:针对本章内容难易程度和学情分析,确定本章的教学预测及解决预案。教学预测,学生对章节中陈述性知识,掌握基本没有困难,对于贯穿“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理念,因为涉及到大一、大二相关课程知识点,如果学生不及时复习基础知识,这一学习要求将很难达到;学生对于本章中要求熟悉香豆素、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是学生普遍反应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对于本章中要求熟悉蒽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相对于之前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的学习,应该有所改观,初步建立了结构鉴定的知识框架,结构鉴定这部分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加之学习难度较大,学习过程中,仍然还是存在困难。解决预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有机化学知识点时,适当给予复习;告知学生课前要进行预习,可通过大学精品课程网站,提前进行章节内容的学习;推荐经典有机化学教材和书籍,同时提示学生登录国家精品课程网站,通过精品课程录像、视频公开课等多途径进行以往课程的复习和回顾;针对学生应用光谱法鉴定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的能力较低的问题,教研室提供一部分简单化合物的光谱图,让学生分组去查阅文献和标准图谱,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后,将结构解析过程做成PPT进行汇报。

1.2.3 本章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学习解决方案 ①本章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通过学习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其提取分离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是苯丙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的应用。②重难点学习解决方案: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进行本章实验《秦皮中七叶苷、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实验老师及时交流或课下查阅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过程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查阅相关文献,比如在进行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先经过思考,查阅文献设计提取分离流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遗忘的基础知识,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对于经常用到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求学生课下及时复习并做好课前预习。

2 本章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化合物类型繁多,以知识点为基础,突出教材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现有中药化学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化合物结构、工艺流程、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资源及网络资源,在此基础上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即传统讲授式、讨论式、提问式和多媒体联合应用。设置知识单元讨论课,在完成某知识单元教学后,有计划地开设本知识单元及相关单元的综合讨论课,对课堂疑难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解答,积极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换学习经验和体会。 同时融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方法,中药化学是一门与科研同步的课程,教研室的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化合物的光谱测试数据和实际图谱)以及新药开发经验都可以作为授课中的一部分。

2.1 本章教学过程安排 教学过程是课堂的灵魂,是付诸于具体实施面对学生授课的过程,针对本章教学内容,将6个学时课程进行分解,教学安排根据具体内容精确到分钟,主要包括两大块即:现代信息媒体设计(PPT)和讲课流程与设计、板书设计。

2.2 学习资源及说明 基于授课教师经验推荐以下学习资源:①教材:所用教材《中药化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②教学参考书:《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天然药物化学》,姚新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③网络资源: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课程中心、新疆医科大学中药化学精品课、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精品课程、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精品课程、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专业期刊库资源。

2.3 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①学生可以通过本校课程中心网站下载中药化学课程学习资料,观看PPT,以及点击相关学习网站链接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②引导学生学会查阅文献,撰写小综述。对于本章苯丙素类化合物,设计2个小综述作业:一是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二是查阅文献,有哪些上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属于苯丙素结构。

2.4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①课上互动:本章各小节中均涉及到互动环节,将进行具体展示,例如以生活中大家熟悉的香豆中具有特殊香味的是哪类化学成分的作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下面的内容,另外涉及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的知识点时,进行提问,并给学生“1min查阅”的时间,查阅和思考问题并组织回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药化学课程中各类化合物结构记忆也是非常重要,借用课上1min画结构,增强记忆和学习积极性。②课下互动:根据讲述章节进度,酌情在下课前留思考题,并借助校内课程中心-中药化学互动版块,进行网络提交作业与答疑,建立教师与学生即时互动平台,比如中药化学学习交流QQ群或微信群,以便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疑惑,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在课上互动与课下互动均有体现,生生互动需要教师进行设计和安排,如PBL教学模式的运用,[3]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司其职,配合完成,在查阅文献,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指导帮助,查缺补漏,真正达到学习的互相促进。

2.5 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效果的测量除了终结性考试外,主要是借助形成性评价进行动态、准确的、真实的反应教学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反馈、调节和促进作用,帮助学生不断修正其学习方式与习惯,同时为教师持续改进和弥补教学活动提供重要信息。形成性评价将作为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全面实施。针对中药学类课程特点,课堂提问、互动问答、口试、案例讨论、综述、机动小测验、实验报告等。

2.6 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法 中药化学涉及大量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论,在讲解过程中,用于复习以往知识点的时间较多,占用了课程内容讲解进度;上课过程中,发现提问环节,部分学生回答积极性不高,了解情况后得知,基础知识欠佳,课下又疏于复习。本教研室采用以下改进方法: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习的引导者,给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设置问题,加强互动和及时互通信息;三是一章内容学习完毕后,要进行单元模块的学习情况汇报和反馈。

2.7 中医药思维的培养 中药的开发和研究的基础是中医药知识,树立中医与中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意识,建立中医药科学研究思维,鼓励和提示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可以用来研究的中药资源,去掉中医药研究的神秘感和复杂感。在课堂上讲解中药化学理论时,注意切入点,比如以讲解某个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新药,从药到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一步步引入课程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中药化学是借助现代化学理论知识,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是研究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3 结语

中药化学课程的教学,在贯彻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和学生之间的不断沟通和协调的过程中,在不断地修整和引入更新更好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一门课程是多个不同章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素材,要想将每一章讲得出彩,效果良好都需要用心得做好每一章和每一节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徐暾海,徐芃,桂海水,等. 自主学习模式在中药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27(2):39-41.

[2]邹中杰.《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药导报,2008,14(3):104-105.

[3]才谦.《中药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设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213-215.

上一篇:灯的作文托物言志600字下一篇:六一文艺节目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