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作文

2025-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宁静作文(推荐15篇)

宁静作文 篇1

高三

幽邃致远的大海深处黑暗静谧,不动声色。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洁白冰雪覆盖下的富士山泰然,神圣,隐藏的又是怎样蓄势待发的力量。黄河并不是永远咆哮,汹涌湍急的流水会触发人类征服的欲望。沉默的外表,流动的内心,却让勇往直前的人们却步。

身静,心未死。大自然如此,智者亦然。沉潜宁静的生活,涌动的内心正积蓄着不可估量的潜力,火山般酝酿着惊心动魄的爆发。内心的流动促使他们心无旁骛地思索,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直到有一天他们不再沉默,人们便可见识到他们博大深邃的智慧,感慨他们“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奇。

季羡林老人,年近期颐,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中国东方学的创始人,是学界的泰斗。他的一生,经历过山重水复,亦经历过柳暗花明。他走过阳关大道,也踏过独木小桥。始终不变的,是他那平静如水般的心境和人生态度。他在十年浩劫中曾有过“牛棚”挨整的经历。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消沉颓废,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那时,他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同时还著成《牛棚杂记》一书,凝结了他对文革历史的反思,道出了千百万人没有说出口的话语。

老人如静水,内心不动声色地流动,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静,对立于动。没有虚张声势,没有夸夸其谈,没有张扬肆意,这些只会让人想起莎士比亚的话:“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智者总是在静中修身悟道,升华灵魂。静,方可远离繁华世俗的一切纷纷扰扰,让日益沉重的心归于安宁,让你的目光始终辽远,思维始终清晰。静,是一份淡泊,一份内敛,一份自知。诸葛亮的《诫子篇》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陶渊明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摒弃一切聒噪和喧嚣,在宁静中反省自我,冷静地对待周围的世界,甘于沉潜,处世不惊。静,是一种人生境界。

向往宁静者,胸襟必宽。追求宁静者,心灵纯净。拥有宁静者,内心一定博大深邃。静,利欲者永远攀附不到的崇高境界。在这个物欲纵横的世道,独守宁静,确是一种伟大。

[点评]

宁静作文 篇2

【关键词】德育 干净 宁静 致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国际通行的概念为“德育”,是指通过点燃人的精神世界,赋予人生尊严与诗意,让人摆脱动物世界的束缚,从而走向人的自由神圣的世界。2015年7月13日至8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赴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福克纳大学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团队,并担任团长。20天的美国之行,行程3万余公里,对于我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说,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因为它创造了我人生的无数个第一,感触颇多,但真正让我能够深入思考的依然是我的专业——德育。

一、因为干净而宁静

早在出国前就听人说: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是好脏好乱好热闹。本来对此我心存疑虑,对于美国的干净虽有一定的认知,但是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干净却超出了我的想象。

首先是生活环境的干净。蓝天、白云、绿地、大树、碧水、鲜花,处处皆景;校园、教室、博物馆、教堂、超市、餐厅、厕所,一尘不染。通过询问、交流、讨论、观察和思考,总结干净的原因有:一是当地的空气质量太好了,纯净无污染;二是当地气候类似中国广州的气候,时而会下一场对流雨,把一切冲洗得干干净净;三是当地的人口少;四是有非常专业的清洁工。

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干净。无论是在学校、教堂、家庭,还是在棒球场、超市、餐厅、旅店,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让我感受到的是简单、真诚、热情、善良,让我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像个孩子一样玩得很嗨。

当我们到老师家里做客时,他们的穿着舒适休闲,很多时候是穿拖鞋,甚至光脚席地而坐,宽松的环境让我非常放松。莱特博士和我同岁,比我小月份,他偶尔在我不注意时用手指在我的腰部点一下,我的惊吓会让他哈哈大笑;他12岁的女儿安妮健康阳光,非常喜欢游泳,喜欢和我一起潜水,一起拍照,一起做鬼脸。

再次,他们的生活是宁静的。我们访问了5个老师的家庭,他们房子是单独的、分开的,一家一户,很像中国的农村,他们有自己的草坪和花园,房子的外观简单别致,屋顶多为人字形的瓦盖结构,显得传统和保守;他们的房子或藏在绿树之中,或依偎碧水湖畔,和自然界融为一体,人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一份谦虚和不张扬。

二、因为宁静而致远

让我感受至深的是美国文化的精髓——基督教文明育人的强大功能。

我们5次参加了莱特博士所属的基督教地标教堂的活动,他们有四个分教堂,有1300多名信徒。蒙哥马利的教堂完全没有欧洲传统教堂的高大空灵,仅仅保留了尖尖的直指天空的屋顶设计外,主体是仓库式的平房设计。进入到室内,也少了我想象的庄严和肃穆,有点像我校的学术报告厅,或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城市里的大礼堂,有座位和舞台,有现代的声光技术设备。到这里来的人们,男女老少都有,衣着休闲随意,我分不出谁是神父,谁是牧师,但是教堂里很安静,没有孩子们的哭闹,也没有大人们的喧哗。我看见一对年轻夫妇手里提着一个篮子进入教堂,我以为篮子里是吃的东西,没想到里面是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安静地睡着。这里的活动除孩子们的夏令营外,更多的是唱歌,是多声部的合唱,非常好听,虽然我听不懂歌词的完整内容,但一些关键词如上帝(god)、灵魂(soul)、生活(life)、爱(love)等我认识。我知道歌词都是形而上的东西,俗称高大上的东西,尽管如此,但歌声的温暖阳光让我的心变得宁静,情不自禁地一起跟唱。我把我的感受告诉了博士,他很高兴,当我告诉他我的观点“人人都有欲望,但不是人人都有信仰”时,博士非常认同,他认为房子和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博士家告别时,博士再次表达对我的观点的认同,他怕我听不懂,专门让李老师翻译给我听。

基督教首先为大多数美国人提供了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基督教的无可替代性就在于它的育人功能。

干净的教堂、宁静的教堂、和美的歌声,在这里,人们的心灵变得潜沉、酣畅与自由,逐渐摆脱了房子、金钱和肉体等物质的束缚,变得形而上、高大上起来,飞到那致远的地方,开始与上帝(真理)沟通起来,于是获得了人性,即神性,从而超越了动物性。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诸葛孔明先生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百年前,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才牛顿在苹果树下发呆,坠落的苹果砸中了他的头,让他致远而开窍,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密码,1687年他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多少帝王将相、权贵豪富早已灰飞烟灭,但是人类会永远记住牛顿,对他充满了敬畏。

三、思考借鉴

宁静的作文 篇3

我爱宁静。在喧闹市井之中回归自然,在春风满怀之中踏一条幽静小道,去乡间,去田野。宁静,不是鸦雀无声,而是倾听自然,融入自然。我矗立田间,聆听鸟儿的啼啭,风儿的欢跃;欣赏花儿馥郁的清香,唀闻田野飘逸的泥土之芳。宁静,使我融入自然,感觉心灵得以安宁,得以升华,心旷神怡。

“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飘扬,丝丝细娟点入大地。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美妙。土地在这些精灵的滋润下,贪婪得吮吸这春之甘霖,显示出勃勃生机。不一会,雨下大了,我竹轩听雨,眼中尽是流动的碧翠,绝美的雨竹。默默享受这取之不易的宁静,全身心放松。

我爱宁静。在繁华与战火连天中选择宁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超然。当年孔明隐居山野,宁静致远,终成智慧化身。

我爱宁静。在唐朝烽火瞬息万变的时期享受宁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脱俗,岂不快哉。亭中举杯,饮玉浆,喝甘水,悠悠下棋,缓缓吟诗。终成“诗圣”之名。

宁静优秀作文 篇4

趴在窗台前,看那正午刺眼的阳光穿过绚丽的云朵照耀大地,一阵阵微风吹过我的发端。举目远眺,远处的山峰幽若隐若现,蔚蓝的天空与天边的云朵更给山峰添了一抹神奇的色彩,透出几分神秘安详之美,让人不由得闭上眼睛,开始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遥想千百年前这里沧海桑田的变化。也许,夏天的神韵,正是这一份历经岁月磨难而留存下来的神秘,安详,平静,自由之美吧。

阳光给窗前的花朵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色,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我也默默地看着。它那紫色的、层层叠叠的花瓣无不在诉说――美丽是它的外表,淡雅是它的灵魂,宁静,则是它静默的心灵。透过它,我仿佛聆听到了悠扬的.琴声,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

宁静而致远作文 篇5

许多事实携着轻柔的话语警戒我们:不要奢望太多遥远的虚幻,轰轰烈烈的追逐过后,最后留下给自己的往往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殊不知,平平淡淡带给自己的总是真实。

在那一个与往常没有不同的.清晨,窗外阵阵公鸡的鸣叫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那头的山涧之中,或许缠绕着丝丝的薄雾,朝阳从遥远的天的尽头缓缓升起,直至一缕阳光透过窗,撒进了我的小屋之中。在木床中央微微弓起了腰,呆望着洁白的天花板。过了不知多久,只是觉得累了,边轻轻拂开厚厚的被子起身向着窗子走去。

来到窗边,轻轻的推开隐隐透出几缕阳光的小窗,而窗外醉人的阳光却是令人觉得原本有许多寒意的身体略感酥麻。暖暖的阳光在血液中来回游荡,使得所有凝结之意的血液顿时欣然地雀跃。低头望了望窗边朵朵金黄――还是那些金灿灿的向日葵。

每当骄阳高高挂在天空之中,窗边朵朵金黄色的向日葵便会朝着空中温度炽热的太阳努力微笑,所以是在奢望依偎在骄阳身旁。

而每天至黄昏之时,天边的夕阳却是无情的将自己隐匿于群山之中。正午那些追逐得欢快的向日葵在此时却是沮丧的低着头。失望占据了心灵,朝着大地倾诉自己的苦衷。

失去骄阳的向日葵,便是这般拥有不堪回首的往事,进入了月光带给自己的微凉之中。它的生活,便是如此日复一日的过。直至有一天,萧瑟的秋风携着它的往事落回大地。

相较于向日葵的凄凉,青松的一生则是极其平淡。无论任何风雨都不能撼动它的立足于悬崖之上的身影。只要给它一方土地,便能四季常青。

小时候,总是仰望着那头海的彼岸,只因为听说海的那头有一大片美丽的玫瑰花。便是如此痴痴守望,期盼有一天能一睹风采。长大后,才知道那只是童话中优美动人的情节。喜欢遥望没有结局的虚幻的玫瑰花,却不知已经错过了最美的牡丹。

花,即使再美,总会凋零。就如那句诗中所言一般――“花自飘零水自流”。而始终不变的却是天边抬头可见的悠悠白云。

看过了云卷云舒的美景,未来,一定会淡然地面对花开花谢。

宁静的真谛 篇6

One picture was of a calm lake. The lake was a perfect mirror for peaceful towering (adj.高耸的, 杰出的, 激烈的)mountains all around it. Overhead was a blue sky with fluffy (adj.绒毛似的, 蓬松的) white clouds. All who saw this picture thought that it was a perfect picture of peace.

The other picture had mountains, too. But these were rugged ( adj.高低不平的, 崎岖的)and bare. Above was an angry sky, from which rain fell and in which lightning played. Down the side of the mountain tumbled ( vi.翻倒, 滚动) a foaming waterfall. This did not look peaceful at all.

But when the king looked closely, he saw behind the waterfall a tiny bush growing in a crack in the rock. In the bush a mother bird had built her nest. There, in the midst of the rush of angry water, sat the mother bird on her nest—in perfect peace.

Which picture do you think won the prize? The king chose the second picture. Do you know why?

“Because,”explained the king, “peace does not mean to be in a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noise, trouble, or hard work. Peace means to be in the midst of all those things and still be calm in your heart. That is the real meaning of peace.”

很久以前,曾有一个国王向画家们悬赏征集一幅最能表现安宁主题的画。画家们纷纷尝试。然而国王看完所有的画后,只挑中了两幅,他得在二者中择其一。

第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宁静的湖泊。水波不兴的湖面就像一面完美的镜子,为静静挺立的群山所环抱。湖的上方则是白丝绒般的云朵,飘浮于蔚蓝的苍穹。所有看到此画的人无不称赞其对宁静主题的完美体现。

另一幅画画的也是群山。但这些山却崎岖不平,寸草不生。群山上空是狂怒的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在山的一侧还有瀑布翻腾而下,撞击出白色的水沫。这幅画看来毫无安宁可言。

但是国王凝神细看的时候,却发现瀑布后面岩石的缝隙中有一小丛灌木,一只鸟妈妈已在灌木丛中筑好了自己的巢。在如此狂奔四泄的瀑布旁,鸟妈妈却安详地端坐巢中,完全没受到打扰。

你认为哪一幅赢得了赏金?国王选中了第二幅。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宁静的夏夜作文 篇7

“蝉鸣是窗外渐渐倒数的钟声……”夏天的夜,宁静而又美丽。

黑黑的天空有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一轮明月在天空中向大地微笑。缭绕在旁边的几朵薄云,仿佛缠着彩球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远处的树林树影婆娑,一阵风吹过,沙沙直响,宛如一首森林交响乐。宁静的村庄悄无声息,早已没了白天的欢乐与喜悦的气氛,有几户人家的灯还亮着,也许他们是正准备入睡吧,也有可能是小孩作业还没有写完正在写,没准他们已经睡了,但没有关灯,还有可能……

楼下的草丛中,蛐蛐正弹奏着一曲优美的歌曲,我听得如痴如醉。远处突然一声汽笛声,划破了夜的宁静,这声音渐行渐远,最后消失了夏天的夜晚,宁静而又美丽,星空闪烁……

有关宁静初一作文 篇8

宁静很重要,静下来,变就会孤独了。但是一个人过,孤独寂寞。两个人过,誓言承诺。离开对白,谁念谁默,离开故事,谁对谁错。上天缠绵缘是纠葛,上天厮守,缘是折磨。相思藏梦,徘徊是痛。怎唱独曲,静饮听花落。尝试一次安静的感觉,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淑女形象。其实有时候能安静一些,和谐一些,往往是最好的。

宁静,是一片嘈杂的动人。一起来呵护宁静,呵护耳根子的清净吧。

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任思绪飞泻,让温情满溢,心犹如一泓碧绿的泉水在天影映波的飘渺中,轻轻荡漾。

我的思绪会随着宁静的感觉而飘逸动人,我的思绪会因宁静而变得美好。

宁静的港湾 篇9

日内瓦的外交官纷纷飞到了达累斯萨拉姆。6年之后,人们已经明白,没有非洲国家的支持,多哈回合就成了少数人决定多数人命运的游戏,所谓的发展回合也就成了笑柄。

坦桑尼亚副总统阿里(Ali Mohamed Shein)在对话开始时说,“非洲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目前,那些没有矿产和石油的大多数非洲国家拿不出什么东西到世界市场上去交易,应当采取紧急和切实的措施提高非洲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他说的没有错。2005年,非洲的人口是世界的13%,非洲贸易在全球份额中只占1.7%。令人感叹的是这个份额中还包括了价格不断上涨的石油和矿产品。同样令人遗憾的一个数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贸易曾经达到世界的7%。非洲开发银行主席卡布里卡(Donald Kaberuka)指出,“非洲国家可以从贸易自由化中受益,这已不再是一个问题,回答是yes,但前提是必须做好准备。”非洲国家需要什么准备呢?道路、桥梁,港口、通信网络、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私人企业参与……“很多非洲国家期望从多哈回合中受益,但缺乏从中受益的能力。”卡布里卡说。

提高非洲国家贸易能力的帮助多种多样,有的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马里2000年起在国际援助下实施食品安全计划,农民开始冷藏水果,结果马里的芒果出口每年增加50%。但比较而言,在众多条件中,基础设施对促进贸易的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会上有代表争论,应当是先有货物还是先修道路,颇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这种争论在中国早已经不存在了,“要致富先修路”已是全民的共识。

三清山上挑山公的影子还闪现在眼前。索道既然可以载客,同样可以载货。如果用索道运送食品,山上的菜价自然会便宜许多,在山上吃饭的客人也会增加。如果非洲有更多的基础设施,生产、流通环节的间接成本就会减少,贸易自然就会发展起来。

宁静的等待作文 篇10

在不眠的时光里静静地等待。星光满载,一种平淡、宁静、优美的姿势,粉色的樱,失去了,但我们却常常不以为然。只能体会那飘零的凄美。风吟细细,唯美的海子在期待着“春暖花开”。“有约不来过夜半,凝视着耀眼的蓝天下,星光依旧,蓝色的龙胆,学校空荡荡的`。再过几个月,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姿势。

我却没有细看。“月上柳梢头,在等待。可谁又不是?读过王蒙的一首诗:心里是极其有压力的。然而,这不仅是因为社会压力和需求压抑了它的声音,宁静对你、我都有启示,等待那花瓣飘落时,我可以等待,雨舞翩翩,是一种姿势,才能祈求安宁和思考。等待也是一种美。年轻的海伦·凯特在守候着三天的光明,自己想想,等待美你可曾在山花烂漫的旷野里等待过一只飞舞经过的蝴蝶?你可曾在繁星点点的天空下等待过一颗偶然划过的流星?你可曾在枝叶繁茂的白杨下等待过一阵清风带起满树绿叶沙沙作响?

在积蓄,第一篇等待等待,说心里话,眷恋着,凤凰木红的惊心,循着自己的旧梦,人生便是一种等待。等待,仿佛总有什么事情需要完成或改善,连我们自己的杂念和感觉也时常扰乱我们的心境。偶尔一阵风吹过,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今日我就如一片孤独的落叶,等待梦里花开那夜花开,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蜇伏,我常常安慰自己,未经化解的心理症结束缚着我们,高三了。

由近而远。等待风消逝了,我在梦里等待花开。

宁静致远作文 篇11

宁静致远悠然闲适

是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也是那菊的追捧者的陶渊明。不愿在官场的腐败气中呼吸,只愿躬耕田野,等待“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的宁静,让他的人生在淡泊宁静中升华,写出一篇篇的佳作,让后人欣赏,让他的人生在宁静淡泊中起航。

陶渊明摆脱了功利社会的束缚,获得了宁静,让他的诗歌致远,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宁静致远心系百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系百姓,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水稻,终于培育出了“三系杂交水稻”。在别人的眼中,杂交水稻是雕虫小技,他是湘西泥巴里滚出来的土老冒。袁隆平宁静淡泊,一心想着百姓的温饱,不管他人的看法,继续研究水稻,得到无数人的尊敬。

袁隆平抛弃功利之心,心系百姓,给世界人民带来福音,这不正是他宁静致远的体现吗?

宁静致远魂牵科学

中国“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从外国求学回来,主张造“原子弹”。当时的中国科技落后,本可以回美国研究,但面对“如果两国打仗,会忠于哪国?”他真填不下去了。他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便毅然留在中国,为中国的科学作出贡献。他抛弃了功利获得了宁静,让中国科学致远。

钱伟长宁静淡泊,目睹中国科技的腾飞,他笑了。他不计个人得失,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在宁静中生活,让科技致远。

钱伟长宁静致远,致力于中国原子弹事业。周恩来宁静致远,致力于中国发展。蔡元培宁静致远,塑造北大传统。

宁静幻想曲 篇12

职业 幼儿教师

爱好 音乐 书法 阅读 旅游

城市:南京

户型:跃层

面积:168㎡

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现代人而言,返璞归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存态度,也是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疲惫于亦步亦趋地跟随潮流,对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

但这种依恋并不是一味的继承,而是对传统进行演变,赋予它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感觉、新形象。一旦如此,古老的元素便脱胎换骨,转而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尚。更重要的是,当传统遭遇了时尚,时尚也因而变得深刻。

古人说:宁静致远。保持一颗冷静、平和的心,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刻,所以我们需要一间可以深思的静室。经过一天的灯红酒绿,回到素面朝天的家中,那种洗去凡尘的清爽让人轻轻松松地就将办公室的勾心斗角抛到九霄云外。

走进公寓,第一眼便让我们惊艳,色彩艳丽的大幅面油画正对在入口门。环顾四周,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住宅在风格上的基调。设计者在踢脚线、门套、走廊、楼梯等地方固定装修运用了白色、在墙面用了素色的墙纸,既简洁又洋气。

楼下是客厅、儿童房、厨房、衣帽间、客卫等一些房间,楼上就是主卧和主卫的空间了。在客厅,地板是现在很流行的黑色仿古实木地板;家具现代而华丽;陈设丰繁且独特匠心……。

沿着白色的楼梯上去就是主卧,细心的你会发现,通向楼梯的踏级下藏了一个灯管,方便夜里行走,而且楼梯的侧面是银色的金属饰面,打破传统显得既现代又大方。

楼上整层都是房屋主人的私人空间,主卧、主卫和一个与主卧连接的衣帽间。主卧屋顶吊上了水晶灯,床头靠墙的地方整面都是贴满了花草纹的墙纸,靠近窗户的高背椅,地上的皮草,让人感到浪漫而温馨。

业主采访录

问:怎么找到这个设计师的?为什么不自己试着装修呢?

答:一个比较有品味的装修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活心态。当然了,并不是简单地把家居市场里贵重的物品进行堆砌就可以造就一个能让人有视觉享受的空间的。

我们认为专业设计师有足够的经验,先进的理念,充足的思考,会把每间房间的功能、装饰等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从而有一套完整的思路做保障。

我们请的设计师是资深室内设计师,他以设计酒店见长,一般不做住宅设计。通过朋友的引见,他接受了我们的设计邀请。

问: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生活中有哪些爱好呢?这套房间常住人口有几个?

答:我从事着太阳下最灿烂的职业——幼儿教师。我的爱好很广泛,弹琴、唱歌、书法、阅读、旅游等。我和我的先生.还有儿子一家三口居住在这套房子里。

问:最初和设计师交流时提出了哪些要求?最后都实现了吗?

答:我希望自己的住宅要明显区别于普通家装的感觉,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室内的色彩取向。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住宅要有巴黎或者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APARTMENT特有的不凡气质,并兼有时尚、浪漫的风骨。

从最终的装饰效果看都达到了我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

问:家里既有欧式水晶灯也有中式的圈椅还有宜家样式的餐桌餐椅,为什么喜欢这种混搭的感觉?

答:设计师将整个室内定位为:具有欧洲浪漫色彩的后现代风格。

晶莹剔透的水晶灯是为了营造浪漫华丽的氛围,设计师特地挑选了黑色的水晶珠,为的是与客厅黑色的地板及黑色的沙发互相辉映。在家俱陈设安排中主要以线条简练的现代款为主,但每件家俱中的一些细节又能体现不凡的品位与品质。

比如定做的玫瑰酸枝木的餐边柜,漂亮的木纹及挂穗拉手;专门定制的黑檀木的餐桌那精致的边角处理,以及带有灰色与黑色条状纹路的布面带裙摆的餐椅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

两张亮面不锈钢明式圈椅虽然带有鲜明的中式色彩,但是由于亮面不锈钢材质,使其具有很强的时尚感。中西合壁的搭配安排,避免了单一与乏味,丰富了室内环境的内涵,体现了我和我先生宽泛的审美情趣。

问:觉得什么地方自己最满意?什么地方还有遗憾?

答:我们最喜欢的是储藏室的设计。当初因为楼梯的选择我和设计师的意见还有点相左,我比较喜欢镂空的旋转楼梯,而他建议我们用现在这样的式样。楼梯肚子变成一个很隐蔽的储藏室,从外面看是三面大镜子,很巧妙,而且很实用。

问:觉不觉得整间房子偏向女性化,家里的男性成员习惯吗?

答:家是个很舒服的地方,只要家里人觉得舒服觉得习惯就好,而在别人看来所谓偏男性化或者偏女性化其实是每个人对家的理解不同而已。

问:分享一下你的装修感想吧。

宁静致远作文 篇13

老房古道之静

走在因年久失修而凹凸不平的古道上,看着那些经历了几十载沧桑的老房,充满了宁静的感觉;我慢慢地迈着步子,用手轻轻抚摩着那一幢幢木质的房屋,充满了宁静的感觉;看着偶尔从头顶飞过的鸽子,听着风掠过窗户发出的声音,充满了宁静的感觉;不觉中,我已经被这种宁静同化,厌恶了喧闹的我,静静地享受着这还未消散的宁静.

沃野良田之静

踏着沾满雨水的小草,我走在小雨过后的田间小道上,充满了宁静的感觉;用手抚摩着玉米粗糙的子,充满了宁静的感觉;蹲在上寻找四叶苜宿草,充满了宁静的感觉;闭上眼睛听着鸟儿的诗歌,充满了宁静的感觉;拿起一块被雨水冲刷干净了的鹅卵石,凉凉的,充满了宁静的感觉;渐渐地,我再次被宁静同化,已经被喧闹弄得疲惫的我,,独自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漫天繁星之静

看着布满云彩的天空慢慢变红,变淡,最后变成夹杂着星光的黑色的天幕,充满了宁静的感觉;仰着头细心地找着一个个星座,充满了宁静的感觉;靠在草地上,耐心地根据星星的亮度把他们从α分到γ,充满了宁静的感觉;看着藏在不远处你萤火虫,好似星星一般,充满了宁静的感觉;我打开心扉,主动溶入这宁静的星夜,心灵被洗涤的我,已不再厌恶喧闹!

有关宁静高二作文 篇14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前读三国,总觉得草庐中的卧龙诸葛不关世事,一身才干却不安平乱世,后来才懂得,他不过是寻了一处宁静的住所避世,才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守住自己的宁静,享受其中的安定。

我们作为一介书生,无需在这试题泛滥,练习册姹紫嫣红百家争鸣的年代拥有淡泊的决心,却要拥有享受宁静的意识。

总能在书房中听到他诵读诗歌,也见到他品味经典的姿态,这令以前的我捉摸不透。我总笑他头发稀疏,他就笑我头发长见识短,我确实见识短,对于书的喜爱,是在体会过读书时那种宁静的遐想后,才慢慢养成的。我是被父亲“带坏”的。

从前看到父亲烧开水泡壶茶,有颜色的水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荡漾,随后他便半仰在老爷椅上,翻看厚重的书,细细地开始咀嚼。

每次跟着父亲出去应酬,总能看到他言谈举止上与他人的不同,每次朗读的铿锵,让聆听的人拍手叫好。我感受到了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我不禁有些神往。

随后,我也学着他的样子泡茶,躺在椅子上,随意拿出一本书,胡乱地看了起来,不过一会功夫就抓耳挠腮,沉不住气。父亲过来,说我没有放下心中杂念,提笔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四句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是啊!四季美景如此美好,我们又能有几时静下心感受过这大自然的魅力。如果我们在人境中感受不到车马喧闹,何尝不是我们“心远地自偏”的体现。我悟到父亲的深厚,明白了宁静的涵义。

并不是安静的环境就是宁静,而是心中没有令自己困扰的事,能心平气和,安然于世。

往后的日子,我和父亲总泡壶茶,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宁静,我们不说话,却能在彼此的眼眸中感受那份宁静,有颜色的茶水更加清澈,想必那心中的世界也会更加明亮吧。

宁静以致远 篇15

如果忘记带手机,你是否会坐立不安?如果无法收发邮件,你是否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如果没有网络和报刊,你是否会觉得被与世隔绝?——这就是信息带给现代职场人的压力!爆炸式的信息量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不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就会被社会抛弃。因此,一旦信息传递的渠道发生障碍,你就会变得焦躁不安。

但是,你真的需要这么多信息吗?仔细想想,有多少信息已经变成了你工作和生活的“累赘”——它们让你变得难以专注,让你变得瞻前顾后,让你变得麻木无感。

古人说:“厚德以载物,宁静以致远。”“宁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高度,能够让你走得更快更远。但大部分的现代人却与此渐行渐远。对大部分职场人来说,要做的不是“吸纳”,而是“排空”,我们需要一些方式,帮助我们“宁静”,然后更好地“致远”。

A太极拳带来的极致专注

蒋涛练习太极拳,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体育课他选修的正是太极拳,但那时太极拳对他来说只是一门功课,结业后没有再继续练习。直到几年前,由于创业使身体透支过大,进入35岁的他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只要晚上睡觉姿势稍有不对,第二天肯定落枕,并且一疼至少一星期。巧合的是这时公司里几个创业伙伴的身体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家合计:得找个合适的方法锻炼身体了!普通的体育运动显然不太适合这群“上了点年纪、又一身毛病”的创业家,后来公司一位同事在为生病的父亲寻找锻炼方法的时候发现了在北大清华传授传统吴氏太极拳的文升兰老师文老师当时已年过七句,可是口齿流利、精神矍铄,身手也很矫健,但她在40岁以前却诸病缠身,夏天要穿棉裤,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这么一位神奇的老师,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纷纷跟随文老师练习太极拳。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蒋涛发现自己的颈椎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先后发动五六十位同事、朋友参加学习。如今近十年过去了,这些人中只有三个还在坚持练习,而蒋涛对太极拳却越来越着迷。

如果说最初促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为了改善身体,那么到今天,他的坚持更在于享受那极致的专注时刻。吴式太极拳讲究拳随心动,一招一式先是心到才是拳到。比如,如果练拳时要把手掌翻个方向,那么就要从小拇指开始想起,用意念告诉自己小拇指要到什么位置,接下来无名指要到什么位置……一直想到大拇指,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你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想别的事情。

其实在道家修行中,最高的境界是冥想,但做到心无杂念非常困难。而太极拳的拳随心动则是一种“以一念带万念”,把思维完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但做到一段时间内抛开所有其他的事情。蒋涛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由于我们总是同时负责很多事情,因此很难做到专注,常常是一件事做到一半,突然又插进另一件事情。现在我做很多事情已经更能够投入其中,虽然还不能做到像练拳那样‘以一念带万念’,但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Q:无论工作多忙,都会每天坚持练拳吗?

A:“太忙”是不坚持练习的借口,不是真的忙到没时间,而是缺少持之以恒的观念。现在我能做到每天早上练习一个小时。在刚开始时,其实也没时间练习那么久,当时我给自己规定早晚只练习15分钟,但一定要把恒心拿出来,坚持下去,随着每次练拳下来,身体的感觉也越来越舒服,坚持也就不那么难了。

Q:练习太极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除了可以改善身体之外,感觉练太极拳真的是一件纯自我的事情。比如说,喜欢武术,那么你可能在朋友面前展示几招,或者与客户聊天的时候用于打开话题。但太极拳不行,因为要真正练出成果太难了,我已经练习了近五年,还没有真正入门,很多东西我自己能够感受,却无法通过言语去讲给别人听。像我的老师,她能够以近八十的高龄轻松将一个壮年男子弹出几米开外,这些我做不到,也就无法展示给别人,这也正是传统太极拳不能广泛传播的原因。

Q:会向周围的人推荐练习太极拳吗?

A:曾经经常这样做,觉得太极拳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和别人分享,还曾经专门请我的老师来公司内部办过培训班,但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人非常少,在我的同事中只有一位至今仍和我一样每天练习。后来我发现,真正坚持下来的其实是两种人:一种是身体或者心理有些状况,不得不坚持,因为练习就会很舒服,不练就难受;一种是真正地从心底喜欢太极拳。我是身体有问题,而同事则是由于心理压力太大。那时候他同时面临新产品上线和太太生孩子,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练拳让他身心找到宁静,如果没有学习太极拳他肯定中途就崩溃了。我很希望有更多的人会喜欢太极拳,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短期的尝试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精髓,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TIPS

关于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主要流派的一种,杨式太极拳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订而来,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传承,北派为王茂斋传承。吴式传统太极拳讲究“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和普及的国家标准太极拳有很大的区别。

B从瑜伽中找寻身心的平衡

安静、简单而自然,这是对桐梓的第一印象。她犹如一本翻开的书,简单诚如你的眼睛所见,没有修饰、不加掩饰、自然之上,引用时下流行的广告词就是:乐活。正如桐梓的简单和对生活的热情,她的人生在于不断尝试。

2003年大学毕业,桐梓怀揣文学梦想踏进了传媒行业:2006年与朋友创办了北京第一家长途骑行自行车俱乐部“北京骑行者”;2007年,北京骑行者扩建为“山河好大骑行生活馆”,正式入驻北三环户外商圈。从此,她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骑行生活和茶道研习。2008年,山河好大骑行生活馆被当年的《骑行家》杂志评为全国最有创意的特色车店,也是在这一年,桐梓膝盖受伤,骑行生活被迫停止。缺少运动后,大量时间都在电脑前或伏案看书,在做完一本10万字的图书翻译后,桐梓发现自己的颈椎开始僵直,继而疼痛难忍。这时候感情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身心疲惫、整个人的状态跌到了低谷。每天被各种莫名的情绪缠绕,失眠加上颈椎的疼痛,让一向乐观的桐梓开始自怨自艾起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桐梓决定尝试瑜伽,因为一直以来都听说瑜

伽能让人身心柔软、放松,她想试试瑜伽是不是真的能够让自己内观自我,让身体和心灵进行一次对话,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但最开始的瑜伽练习却收效甚微。当时桐梓认为瑜伽就是体式练习,而她本身柔韧性比较差,总是因为身体的僵硬找不到感觉,以至于虽然办理了一年的会员卡,却在中途放弃了体位练习。但一些瑜伽经典著作却引起了桐梓的注意,从《瑜伽经》到《奥义书》,她不停地阅读各种版本的瑜伽经典著作,也逐渐明白了瑜伽练习中呼吸的重要性,了解了瑜伽其实更是一种体位和心意平衡,其中心意的作用更甚于体位。

于是桐梓在瑜伽练习中开始不再去追求体位的极限,而是从控制呼吸开始,浙渐地她发现,练习的时候不但能够心无旁骛,很多曾经难以企及的体位也变得更“容易”起来。现在,她每天早上都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京北三环的一个小公园做户外瑜伽的晨练,这种转变也是她以前没有想象过的。清晨的公园,来来往往的都是晨练的老年人,老人家都有点好奇心,几个小姑娘在湖岸的木头平台上,铺上一块垫子做“奇怪”的动作,难免会驻足围观,甚至指点着讨论。要是之前,桐梓根本受不了这种被参观,心浮气躁地难以继续练习,但现在她却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全进入自己的瑜伽状态,那一刻世界就只剩下天地和自己。在这个宁静的世界里,让身体和心灵对话,能够保持一整天的神清气爽,心情宁静而安逸。

Q:你认知中的瑜伽是什么?主要练习什么类型的瑜伽?

A:瑜伽是身、心、灵的平衡。从制成开始一种体式练习,配合呼吸控制,以达到专注,最后尝试在个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瑜伽让你的身体不衰败、不腐坏,让你的心灵纯净,让心意平衡。瑜伽不追求极限,只是在不断探索每个人身心的无限。瑜伽带给我的是无私、宽容、纯真、透明、奉爱。在瑜伽修行者之歌《灵魂之歌》里,有这样一句:“并不是你将瑜伽融入生活,而是瑜伽将你融入她的怀抱之中。那是母亲的怀抱。”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平衡方法的极致。

确切地说,我练习的只是“瑜伽体位法”,我更把瑜伽看做一个完整的宗教哲学体系。2008年夏天从青鸟瑜伽馆开始最初的体式练习,从哈他瑜伽入手学习,现在练习的主要以阿斯汤伽为主的混合瑜伽。

Q:瑜伽对你的改变是什么?

A:身体最明显的改变是对颈椎疼痛的治愈。瑜伽练习让我的颈椎和身体不僵硬,让我每天充满活力。更多的改变来自于心灵的滋养,瑜伽让我变成了一个没有攻击性、平和的自然人,拥有开放的心态,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不计较得失,通常瑜伽人大都是心意平和的乐观人——从容淡定而快乐。

Q:瑜伽对你的工作有帮助吗?

A:工作本身就是你的特权,成果则不是。永远不要让行动的成果作为你的目的,永远不要停止工作。不要被成功和失败所困扰,这种心态的平衡就叫瑜伽。这是《薄伽梵歌》里摘录的,一直指导着我的工作,让我勤奋、踏实、认真。

C佛家修行到至善

与想象的不同,王红军的经历不同于一般的佛学爱好者的轨迹:并不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命运的波折而试图寻找慰藉,反而是正视自我、寻求向上力量的一个过程。

2003年,王红军在朋友家第一次遇到位修行师父的时候,他是带着怀疑甚至有点排斥的态度去审视的。但很快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对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修行师父淡淡的微笑、泰然处事的风度,正是他所追寻的一种内心的力量。

在“门”外徘徊了很久,王红军终于踏了进来。佛家虽然有很多方法论,但抱着一种功利的态度去寻求一种解脱压力的方法,却有些缘木求鱼。王红军强调的修行,在于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观念的改变,是一颗对所谓烦恼事的“平常心”。这种心思在于,你遇到事情不是采取拜神灵求得救,而是从头来过,弄清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也唯有如此,你的生活中才会烦恼少一点、笑容多一点。不共法正是佛教的特色,每个人都可以修学到至善的目标,佛法给予我们的是在现有人生条件下,不管富贵穷通,肯定人生。佛法帮助我们寻求喜悦、自在和欢乐,进而肯定人生的价值。

作为一个法律人,王红军一度纠结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工作中的当事人、同行、公检法等各类司法机构,还要埋头于卷宗中寻找到最有利的突破点…这些让他累得不行了,辗转不能眠的晚上,披衣而起,拧亮书房的台灯,抄经。只一力压制着心头翻腾着的种种乱如飞絮的思绪,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抄,心里一字一句地默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诟不;争,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意随笔走,慢慢地就能凝神其中,妄念浙消,混沌的心境点点清明起来,如水涤尘。

Q:对于工作压力,从修行的角度。你觉得应该如何缓解?

A:工作压力大,身体上的压力是最底层的压力,不是最重要的。工作的关系,我接触过很多农民工,虽然有时候他们吃的菜连油都没有,但大家坐在块,说着家乡话,给家里老婆孩子打打电话,觉得很幸福,物质层次,吃饱吃好就足够了,人的压力,更多的还是来源于精神层次。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作家,写书,会耗费脑力,但他是在创造精神财富,所以即使累,自己觉得很值,但如果一个“文字枪手”,同样是在码字赶稿子,但他的初衷是为了赚钱,追求就又降低到物质层面去了,这样的劳动成果即便很丰厚,也不足以抵消他对工作的厌烦。因此,对于压力的认识,还是要看如何产生让自己愉悦的价值,知道自己应该专注于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把没有必要的、纠结于生命中的一些烦恼排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通过一些方式来让自己放松,不然永远都是消除了一段压力,仍然会有新的压力出现。可以通过佛家修行的早晚课以及读经、抄经等各种方式,让自己有一个从经文中寻找智慧的放松方式。

Q:除了早晚课、抄佛经,还有什么其他让心灵修行的方式吗?

A:我们会组织放生。每个月都有一次,凌晨四点的时候。组织人到花乌鱼市场买一些物命,各位师兄量力而为,不拘多少,然后驱车出城,让这些物命回归水天。这个时候,没有工作,也不想其他,就是专注于一个能够改变时空生命的事,那一刻,我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Q:你的修行有什么准则吗?

A:现在的人心是非常散乱的。事实上,一个人不是对所有自己面对的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善恶观,他们做事甚至可以说随性而至。而我们的修行,就是为了把大家推向相对善的面,形成一个如同生活习惯的行为准则:不争、平常心、与人为善。我以前开车,有缝就钻,从来不知道让别人;而现在如果看到有抢道的,就会心平气和地让一让,也许他真有

急事,布施了时间,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收获。一件小事,足以让自己少生许多烦恼。言及咱们的压力,又有多少是自己争得的呢?

TIPS

日本人的佛学禅修

由于日本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所以在每年4月份的黄金周或是盛夏的盂兰盆节,去寺庙里休养生息就成了当下白领们最热衷的度假方式。日本的寺庙往往伴着菏松翠柏和碧波湖水,光是景色就足以使人心旷神怡,选择用这种方式调整心境的多为女性。在那里,寻求佛法慧根的女子会选择“修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比如早起打扫寺庙、和僧侣谈禅、体验正襟危坐的“禅坐”等。据了解,在寺庙住宿,费用并不便宜。在京都的仁和寺住天的价钱从9500日元到1.4万日元不等。到了樱花、梅花盛开或者秋叶泛红的季节,价格就更高了。寺庙所提供的房间多是糊了纸窗格、布置榻榻米的传统日式禅房,很有古意。有的房间还有电视、空调、电话等设施。虽然没有星级酒店豪华,但幽静的环境和独特的宗教氛围,使游客很容易进入一种不同于世俗生活的和谐心境。

D内观让每一次呼吸都是一个收获

张瑞属于那种事业比较成功的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从机关辞职下海后,先后到6家企业打工,最后在一家外企落脚下来。忙碌、拼命、整日奔波,张瑞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献给了工作,开始过上一种工作狂的标准生活。自己努力,工作当然也有丰厚的回馈,于是他在那家外资公关公司做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看起来一切都好,投入与回报构成了一个不错的比例。但长时间的劳累全部反映在了他的身体上,他突然之间直不起腰来。由于发病时没有及时休息,没有放下手里的工作,很快他握鼠标的右手手腕又有了腱鞘炎,于是他就把鼠标换到左手,结果左手手腕也患上腱鞘炎,导致彻底无法使用鼠标。这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工作了,必须要歇一歇。

就这样,张瑞向公司请了三个月的假。前两个月他一直待在家里,却感觉虽然不用去上班,但脑子里想的却还是工作的事情,生怕被工作抛弃,唯一的改变就是每天的睡眠时间增加了。随着假期的减少,他身体是康复了一些,但内心恐慌却与日俱增:一想到不久又要回到从前那种不分早晚的工作中去就很恐慌,甚至有些绝望的感觉。致力干心理学研究的妻子发现了他的不安,就劝他利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去福建的南禅寺跟那里的老师做一做内观修炼,调理一下自己的心态。内观修炼主要就是改变神经一直处于硬直状态的人,让他的呼吸恢复柔性,回到生命的原点。起初张瑞是很抗拒的,觉得这个近乎“玄学”的东西,不会对自己这种“无信仰”的人有什么心理安慰。但随着上班时间的临近,他的焦虑感实在难以抑制,于是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去尝试一下。

张瑞在网上报了一个初级内观的学习班,然后就前往南禅寺进行修行。在12天的修炼时间里,除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报到和“离校”,张瑞和“同学”们每天都是凌晨4点起床,晚上8点半入睡,不能说话、不能看书看报、不能用手机电脑,甚至连同学之间的眼神交流都要尽量避免。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打坐观察自己——而之所以有如此严格的规定,则是因为外界的干扰会破坏这种“自我观察”。

经过12天的清修,张瑞从南禅寺回家时,已经不那么恐惧工作了,一方面是那些“与世隔绝”的日子让他明白即便每天不疲于奔命,也不会被社会抛弃,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那就是创业。

Q:内观有什么练习的具体方法吗?

A:老师会教我们从头到脚地观察自己,这种观察不是对着镜子,而是你盘腿坐在那里,自己感受头顶的变化,然后一直到脚底。比如说,你观察自己的鼻息,你会发现你的鼻下发热,然后有汗,你要体会它的一丝一毫的变化。这时你不仅是一个感受者,更是一个观察者。

Q:这种观察为你带来什么改变吗?

A:内观一直强调的是平等心。比如说你盘腿盘久了,膝盖就会很难受,这时你不要动,去观察它。所谓平等心就是说喜悦和痛苦都无非是一种感受和情绪,它们是平等的,没有谁高于谁,所以膝盖痛只是一种感受,你去观察它就好了。这很能培养人的心智和毅力。

Q:在练习了内观之后,你自身有什么变化吗?

A:首先从心理上是种解放,从那之后我才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它其实就一直在帮我认识自己,在提醒我要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发现,我从前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尽管它看起来非常棒。然后我选择了辞职,自己创办了公司。从状态上我也不像从前那么疲于奔命了,知道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要爱自己。

另外,人的情绪和身体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比如总有人说“气得肝疼”,这并不夸张。当练习内观达到一种较高境界时,观察自己的身体时,就会发现当你动怒的时候,身体某个位置真的会疼。那么以后你就要注意,如果观察到这种疼痛的话,就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怒气进一步爆发,避免伤人伤己。

在今年年初创办公司时,我们计划3月份到6月份的营业额是5万元,结果我们达到了。然后7月份,这一个月我们的营业额超过了10万元,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如果是从前的我,肯定就是想要继续把它做大、迅速拓展,但现在我可以静下来思考:我们确实还没有准备好,我们承受不住这么快的发展。所以在7月份以后,我就改变了策略,决定先练好大家的内功,删掉了很多业务,只选择最优质的客户,然后把它们做精做完美。所以我现在不会感觉压力过大,就是因为我的思路变了,这对我、对公司都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TIPS

上一篇:观摩教学视频有感下一篇: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