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共8篇)

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1

运城政协机关第一党支部 解 楠

今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在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时隔三年,总书记再次来到山西,进行了一系列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一名三晋儿女,我非常感动,因为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大家,尤其是我们的困难群众,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近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在线学习的平台等渠道,自觉学习重要讲话,总书记对山西的亲切关怀、工作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希望要求,更加激发了我的工作激情,我要把这深深的鼓舞转化成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岗位,学以致用,积极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现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一、细心学习,提高认识和站位。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党章要求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也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上来。要充分认识我省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实现重大转折、迈上实现“四为四高两同步”新征程,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领航掌舵,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三篇光辉文献”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综合素质。

二、努力工作,把知党恩感党恩转化为工作的不竭动力。党章规定,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更加自觉的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不负韶华。我总在想,除了生存的本能,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工作,我们怎样才能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与过去相比,与世界上有些地方相比,要知道,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我们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安逸的工作场所从哪里来,共产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为了心中的信仰,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拯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成立了新中国,再经过历经风雨的艰难探索建设了社会主义,如今,党领导人民勇毅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向新的伟大目标扬帆起航、接续奋斗。作为中华儿女,我为祖国的富强感到无比自豪和自信,作为党员干部,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平凡的工作造就不平凡的人生,与那些为了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人们、默默付出的人们相比,我们做的还很不够,特别是我们年轻党员,应该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始终鞭策、鼓励我们不断前进。每当遇到困难,要放弃知难而退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过去,想一想比我们更难的人们是怎样取得成功的。虽然我在政协不同岗位工作了14年,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做了不少工作,挨了不少批评,当然,也成长进步了不少。但是,回过往忆,真的要感谢那些真诚帮助我的人,工作中的意见建议,生活中的关切关心;要感谢那些批评教育我的人,使我及时改正错误汲取教训,积累了成长经验;更要感谢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使我有机会在更高的舞台上华彩重章、谱写新篇。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新的岗位上,要求知求新,摆正位置,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多商量,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围绕服务大局,立足实际,开动脑筋,根据办公室工作特点和要求,着力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工作细节上做文章,在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努力提高上传下达、服务保障、协调配合、办文办会办事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

三、严格自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为此,我要时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协机关党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首先要坚持严以律己,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警钟长鸣。其次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奢侈浪费行为,克服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行为,珍惜劳动成果。再次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2

1 山西省秸秆资源丰富还田潜力较大

山西省秸秆资源以小麦、玉米为主, 其次还有豆类、油菜、其他谷物杂粮、棉花秸秆、薯秧、瓜蔓、果树枝叶等10多种秸秆资源。据统计, 2006年, 全省秸秆生产总量达1 902.67×104 t, 其中玉米秸709.50×104 t, 麦秸279.70×104 t, 谷子、高粱等小杂粮秸秆129.79×104 t, 豆秸86.67×104 t, 其他作物秸秆697.01×104t, 小麦、玉米秸秆占总量的52.5%。由于受地形、气候等不同生产条件限制, 秸秆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分布差异较大。运城、临汾、晋中、忻定、上党、泽州盆地平川地区, 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区, 以麦秸、玉米秸为主, 其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60.5%;其余各地为一年一熟区, 以玉米秸及其他小杂粮秸秆为主, 其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39.5%。

山西省秸秆资源丰裕, 过去农民素有利用秸秆沤制有机肥料的良好习惯。但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各种新型肥料的投入使用, 特别是化肥使用方便的特点, 促进了人们对化肥的依赖, 忽视了有机肥投入, 加之秸秆还田技术和配套机械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农民投资能力有限, 使秸秆作为肥料的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用于还田的秸秆比例仍然有限。据统计, 全省秸秆总产量中, 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3项合计还田量占45%, 用作牲畜饲料占20%, 作为农副产品加工等原料占5%, 用作燃料10%, 尚余20%的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作物秸秆基本全部还田, 在土壤培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山西省作物秸秆还田率不足50%, 还田率不高。反之, 秸秆还田的潜力还很大。

2 秸秆还田在持续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和效果

在持续农业建设中, 如何保持土壤肥力长久不衰, 使土地生产能力持久, 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利用秸秆还田进行改土培肥是实现地力常新的有效措施。

2.1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富碳物质 (约占40%) , 它是形成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多数试验证明, 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还田年限不同, 有机质增加幅度不一样。永济市虞乡镇屯里村刘仲祥自1980年开始, 连续27年应用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每年大约还田麦秸400 kg/0.067 hm2, 玉米鲜秆1 200 kg/0.067 hm2,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80年的10.20 g/kg提高到了2007年的29.48 g/kg, 提高了19.28 g/kg, 年平均提高约0.71 g/kg。通过两茬还田, 培肥了土壤, 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 确保了连年高产。1991年—2007年, 冬小麦产量每年都稳定在500 kg/0.067 hm2以上, 夏玉米产量稳定在600kg/0.067 hm2以上。

2.2 返还土壤养分节省化肥用量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还田后逐步腐解陆续释放出来为作物生长发育所利用, 因此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据粗略计算, 如果每年耕地还田麦秸400 kg/0.067 hm2, 其中所携带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约相当于标准氮肥10 kg、磷肥5.6 kg、钾肥4.8 kg。若将秸秆烧掉, 则其中的有机碳、氮素和部分磷素将被损失掉或转化为固定态, 既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又丧失了还田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带来的种种益处。

2.3 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

秸秆还田使土壤的体积质量降低, 孔隙度增加, 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耕性, 从而提高了蓄水保墒能力。如果采用覆盖还田方式, 留在土壤表面的秸秆不仅能减缓雨季地表径流, 而且还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使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据测定, 连续6年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土壤吸水率提高10倍。刘巷禄研究表明,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田覆盖秸秆后, 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3.15%、1.67%、0.93%。

2.4 作物产量与年俱增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

秸秆还田一般当季增产效果不明显, 但随着还田年限增加, 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好,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会逐年增强, 同时农产品品质也会得到明显改善。据全国60多份试验资料统计, 在大多数情况下, 秸秆还田能促进作物增产, 平均增产幅度在5%~10%。长治县1994年—2006年连年实施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技术, 玉米产量由455 kg/0.067 hm2提高到了621 kg/0.067 hm2。秸秆还田也能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提高品质。据金维续研究, 采用秸秆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技术, 可提高小麦、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2.0%~3.5%, 氨基酸2.5%~3.2%, 面筋1.4%~3.6%;大豆中脂肪提高0.56%, 亚油酸、油酸分别提高0.31%和0.92%。

2.5 减轻土壤污染净化土壤环境效果明显

现代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学品, 造成土壤污染严重, 作物秸秆能通过表面吸附过程降低重金属的污染, 从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据吉林农大研究, 玉米秸秆对金属铬的吸附容量较大, 当铬离子浓度较低时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 秸秆不失为良好的土壤修复剂。此外, 将秸秆还田后, 还可避免就地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

3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秸秆还田普及率

持续农业的建设, 既包含生产条件上的改善, 又有产业政策上的调整配套, 但归根到底, 土壤的生产能力长久不衰乃是持续农业之根本, 因此, 提高土壤肥力是持续农业之核心, 合理利用土地与培肥土壤是持续农业建设的关键措施。用好秸秆资源, 实现“取之于土, 用之于土”的良性循环则是用土改土的主要途径。结合山西省秸秆还田工作实践, 今后在推动“禁烧”与秸秆还田时, 政策保障与政府行为应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 应主要抓好以下实施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实践证明, 在现实情况下, 领导出面、行政干预仍然是技术推广成功的关键。因此, 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都要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要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 做到人员、办公地点、经费、职责、通讯、交通工具“六落实”;要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到各地巡回督查;要坚持在秸秆还田关键时期24 h值班制度, 切实履行职责, 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和政令畅通。包村工作队要深入乡村开展工作, 吃住在乡村, 特别要做好重点村工作, 确保完成秸秆还田任务。

3.2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自觉性

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宣传媒体,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大造声势。要组织技术人员包片包乡, 挨村逐户, 深入田间地头, 通过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现场指导、集会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多渠道宣讲技术。在宣讲中, 首先要讲清楚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和实施秸秆还田的好处, 让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一事业。其次要通过技术培训, 解决群众在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 使禁烧和秸秆还田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

3.3 注重部门协作不断开发新的还田技术模式

秸秆“禁烧”的根本出路在于以科技创新有效地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各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新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一令人头疼、屡禁不止的难题而推出的。任何一项秸秆还田新技术都是农机农艺紧密配套的综合技术, 每一种技术模式都是在农业和农机技术综合试验基础上总结并发展而来, 只有二者有机结合, 并形成以机械为实施手段的技术, 才有可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于一些新推出的还田机具, 要通过现场会、机具演示会等形式, 作好宣传和机手培训, 让机手能熟练掌握使用秸秆还田机具的技术。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 及时为机手做好服务工作。要努力探索农机服务的新模式, 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 鼓励农民购置秸秆还田机械开展有偿服务和农机跨区作业。要为机手和农户作好中介, 以增加农机手的收入, 进而激发农民购机和用机的积极性。农业、农机等部门要发扬相互协作的优良传统, 合力攻关, 积极探索更经济、更简便、更可靠的还田技术模式, 为全省秸秆“禁烧”和还田做出贡献。

3.4 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秸秆直接还田离不开机械作业。多年来, 为了鼓励群众购买农机具, 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专门的奖励扶持政策, 极大地推动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各级政府要克服财政紧张的实际困难, 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禁烧”专项奖励资金, 继续鼓励群众购买农机具和实施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要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出可行的奖惩办法, 对违反规定在禁烧区域焚烧秸秆的直接责任人要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制定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给予处罚, 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交通和火灾事故以及导致公私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 对有关责任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由上级政府依法追究有关乡镇及村民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扬。

3.5 突出规模示范带动面上普遍应用

体会重要语句 把握丰富含意 篇3

例1 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

(《收藏阳光》)

问题 请解释画线句子的含意。

解析 不少时候,我们不能直接地从语段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要想理解深奥含蓄的句子,只有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抓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归纳了。句中的“阳光”就是突破口。理解了阳光的含义,句子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阳光是老人生活的一切,阳光就是爱。

答案 老祖母们一边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里的欢乐与忧愁,一边享受着现在的幸福生活。

归纳 勾画出句中的关键词语;根据上下文解释关键词语;组织语言,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

例2 即使是刚强的人,也常会在音乐之前产生脚软的感觉,想停下来歇歇,蓦然忆起与现时不相干的旧事。这些旧事过去从未想过,例如童年衣衫上一枚白莲花样式的纽扣,今天才想到,它原来像一朵白莲。某次雨晴,下午的阳光喷薄而出把电影院染得一壁金黄,后来的一个月,每至此地都希望它仍金黄。放学路上,有一只甲虫在女生的衣领上爬,想取下来又怕她叫喊。储藏室的门框上沿有一支不知放了多长时间的粉笔,取下在水泥地上大写特写“独立寒秋……”音乐是一枚永不锈蚀的钥匙,打开了原以为早已封闭的门。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解析 如果句子有特殊修辞,突破口就是还原修辞句的本义。这个句子采用比喻修辞,将喻体“钥匙”“门”解释清楚即可。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答案 音乐能永远激发人们对与现时不相干的往事的回忆。

归纳 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例3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泥泞》)

问题 作者为什么说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解析 通观全文,文章是围绕着“我热爱泥泞”这一思想感情来铺写行文的,因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一句显然是本文的主旨句。

答案 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和祖国的含义。

归纳 关注议论抒情的句子,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含意。

现场练兵

1.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总想为你唱支歌》)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秋天里的黄金树》)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彩色的荒漠》)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乡村的瓦》)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门》)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书大可随缘。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友人赠我一套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置诸案头。翻读起来,立即被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有一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初集,看得很有兴味,于是多方寻求,得到二集、三集……

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美哉,书卷气》)

问题 请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问题 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在山阴道上》)

问题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炼意志。

2.人类滥砍树木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3.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4. “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5.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需要有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6. 只积聚物质财富而不读书会使人精神贫乏。(“沦为乞丐”是比喻;要注意分号后一句话)

7. 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

8. 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

学习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篇4

脱贫攻坚离不开“组织”。报道称,“黄花种植是当地主导产业,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这就是组织的力量与优势!如果没有组织,散兵游勇,“你种你的,我种我的”,种植、管理、采摘、产销都是“点”状的,而且各家有各家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安排,各自找各自的门路,最终形不成合力,同样的田地、同样的种植,但收入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有些贫困地区,不是没有特产,并且“产量不低”,但受制于产销不通畅,年年积压,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脱贫攻坚中,各级党委应当积极发挥组织优势,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组织起来,把销路组织起来,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就能把“小黄花”变成“大产业”,变成群众的“脱贫花”“致富花”“幸福花”。

脱贫攻坚离不开“政策”。云州区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大同黄花虽全国闻名,但长期以来,因为种植周期长见效慢、采摘期短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等困难,始终没有规模化。但从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之后,当地政府就出台了“硬核”政策:每栽种一亩黄花补贴500元,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黄花种植园全部配套水、电、路,全区中小学操场、有硬化场地的单位为黄花晾晒腾地让路。正因为有了“黄花种到哪,水利机井就打到哪,晾晒用的水泥场地就修到哪”的政策扶持;有了“农业保险、技术指导、烘干设备购置补贴”等政策保障,所以当地黄花种植井喷式发展。有了阳光雨露的政策滋润,何愁群众的种植热情、产业的发展升级不会雨后春笋?

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5

6月21日上午,总书记到山西考察工作,专程前往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考察期间,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迈进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从XX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时提出了“精准扶贫”这4年多来,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而在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仅剩3年多时间,我国尚有贫困人口4335万,任务依然如长征一般艰巨繁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我们必须拿出“长征”的精神,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破掉深度贫困这一最终的堡垒,登上制高点,让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迎风飘扬,让深山中的人民同样能够真正的过上好日子、美日子,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而在精准扶贫攻坚路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的扶贫干部必须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打响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枪。坚定不移的“跟着走”,长征是怎么过来的,是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过来的,同理,今天我们的扶贫干部也要贯彻这一思想,跟着党走,绝不慢一步,偏一下,等一等,要迈着大步朝前走。

扶贫干部要发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我们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心中想着群众,手里牵着群众,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一头扎进扶贫的大路上,把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一心一意脱贫致富,战胜深度贫困,让人民生活如蜜甜。

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6

【篇一】

5月11日,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村民坐在炕沿上拉家常。

“炕”是承载中国北方群众衣食住行的生活原件。从东北到关中,在城市以外,土炕用它的厚实与炙热散漫着乡村的烟火。

从同群众一起坐在炕上“唠嗑”的镜头里读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炕头话家常、问冷暖,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解锁问题的一把“钥匙”。在山西岢岚县赵家洼村特困户刘福有家,习近平总书记坐在炕沿上,招呼老两口在自己身旁坐下,对他们说,“来,咱们拉拉话。”从种地、旱情到打工,习近平都细致询问,关切一家人最重要的生计。同群众一起坐在炕上“唠嗑”的镜头,还出现在内蒙古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宁夏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家、甘肃元古堆村马岗家……在“唠嗑”的点滴细节里,习近平总书记把党中央的牵挂送到了乡亲们心里,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了自己心里,把“炕”上唠的大事小事转化为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从亲自摸一摸、看一看乡亲们的炕头里读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2017年,在河北张北县小二台镇的贫困村德胜村里,看到群众徐万家烧的炕,习近平总书记特意用手摸了摸,试试暖不暖。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他们住的抗震安居富民房,俯身摸了摸起居室炕上的地毯,特地问了一句,家里的炕热不热。总书记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乡亲们的炕头来感知群众生活的冷暖。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甘肃、内蒙古、陕西、江西、河北、四川、北京、云南等地调研,深入到群众当中,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心系人民的思想,从一举一动、一问一答中更能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人民情怀。

从炕上那最通俗、最朴实的群众语言里读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2012年,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村民问:“会不会盘腿?”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我会,试试嘛,盘腿是没问题。”“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心里装着人民,才会走到人民中间;对人民有感情,才会说人民说的话,做人民想做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常用、善用“群众语言”,在每一次的考察中,都会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话。“***,彭麻麻呢?”今年春节前夕,在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沿途游客询问。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回答说:“没来。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对话,亲切家常、巧妙幽默,群众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用最通俗、最朴实、最真实的语言与群众交流,看似平实简单,实则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之情。

一方炕头,散发着感动人心的温暖,映照出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篇二】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对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久久不绝于耳。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当下,真正考验党员干部的不是“无米之炊”,而是“如何炊”,怎么“炊得营养”到成了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

“心灵”,开动脑筋,精心谋划。“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无论种地还是干事,“思”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思其始而成其终”。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脑子里装着事,心里想着事,怎么能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直起来、笑容多起来,要懂谋划、会安排、精管理,时常开动脑筋,多思索,想得远则谋得深,只有多思善思巧思,不断总结,才能在学习与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成功的真谛!现实中,有些干部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终会被“请”出干部队伍。

“手巧”,措置有方,众口不再难调。俗话说,“众口难调”,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疫之战……一件件大事均要精准施策、措置有方,要干好干成基层工作更是如此,不能用力蛮干,而是要讲究方法艺术,不仅是想干事、敢干事,而是会干事、巧干事、干成事,切忌“一刀切”。党员干部要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不能充当撞钟和尚,而要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时时兢兢业业、事事如履薄冰,“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不仅认真做事更要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干、多一些巧干,才能以细心谋事、用恒心成事。

“身勤”,扑下身子,真践实履。在古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七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如今,我们基层干部更要立足当下,走进田间,蹲在地头,和群众聊聊“知心话”;走进千家万户,坐在炕沿,听听群众“心里话”。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枝”“叶”,只有“枝繁叶茂”,“树的根基”才能扎得更深!“小小村庄,大有学问”,只有在基层这个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沉下心来,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经过一番实干、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基层党员干部才能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

“巧媳妇不怕挑剔婆”,这句谚语用在家庭是获取幸福的钥匙,用在党员干部身上何尝不是做好基层工作的箴言。只要我们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踏实干,就不怕群众不满意。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铆足劲,劈波斩浪,乘势而上,一举夺取“双胜利”!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这既为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党员干部在产业扶贫中的职责作了更为精准、精细的定位。

要依靠党组织,发挥组织优势,做登高看远的组织者。毛泽东同志曾在《组织起来》中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实践已充分证明:农民一旦被组织起来、激发起来,就能为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要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把群众进一步组织起来,团结动员起来,进一步凝聚起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众志成城、所向披靡的强大力量。“思者虑远,远虑者安。”脱贫攻坚既要胜在“当下”,更要赢在“未来”,要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党员干部要有登高望远的思考,要聚焦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产业前进一步,就要看到十步。用好发展的观点,在全局中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不断推动产业发展朝向更高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基础。

要立足地区资源,差异化发展,做产业兴起的推动者。“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为什么有的地方相对富裕,有的地方相对贫困,产业是关键。有了产业,民心就稳,社会就安,经济与社会就会更加相促共进,发展也就更加可持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尤其是自然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但又不同质竞争的新路子,发展好新产业。不仅要立足新产业的推动和提升,也要关注本区域产业中的“老品牌”,要通过创新创造,赋能升级,技术推广,振兴本地区的“老品牌”,重拾人们对“老品牌”的记忆。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要让“老品牌”发新芽、长新枝、结新果,进一步推动“老品牌”走向全国,甚至是走向世界,为中国创造再添活力。

要站稳群众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做脱贫成果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把为民实事办实、为民好事办好。在脱贫攻坚中,要采取各项积极举措,以村规民约等方式主动维护好来自不易的脱贫成果,尤其是对脱贫后极易返贫的群众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做到未雨绸缪防返贫。要维护好脱贫成果,根本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强,群众抗风险的能力就强。要充分挖掘好资源集中优势、抱团发展规模效益等长处,积极盘活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吸引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建设,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共建共治共享,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加“活”起来、“兴”起来、“强”起来,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坚实保障。

【篇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这是现行环境下的形势喜人。但受疫情影响,各条战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难点、痛点和堵点,这又是现行条件下的形势逼人。干事创业,人是第一核心要义。组织部门肩负抓队伍、管干部的重责,要在关键时刻、重要阶段、非常时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造就一支符合形势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砥砺精气神,在教育干部思想状态上乘势而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在半山路更陡。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离全面胜利还有一段距离,远远没到歇歇脚、喘口气的时候,还有更多的险滩需要跋涉、更多的难题需要攻克。面对疫情之下贫中贫、困中困的新形势新挑战,组织部门要突破方式方法、模块模板,通过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静态学习与动态体验相结合,沉心思考与开阔眼界相结合,教育引领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把全体党员干部干事状态、谋事心态调整到最佳,思想集中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练就宽肩膀,在培养干部实践锻炼中乘势而上。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培养干部、历练干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疫情防控一线、脱贫攻坚一线、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一线作为大熔炉和练兵场,让党员干部在领题解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凝聚沉着稳重之气,增长成材胆识谋略。另一方面要把具备实践基础、斗争经验的好干部放到重要的地方、重要的部门、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接受更大的挑战,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鲜明用人导向。如此反复,呈螺旋式增长,从而在新形势下激发干部队伍结构功效最大化,激励干部在奋进中一路披荆斩棘。

书写大格局,在锻造干部攻坚克难时乘势而上。只有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碰几回硬钉子,才能练出铁手掌、铁肩膀、硬脑袋。要把疫情影响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成果作为检验干部是否勇担当、是否敢作为、是否能成事的“试金石”。要在困难时局、危机时段,建立更加符合形势所需的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考准考实干部的格局、情怀、能力,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干部保驾护航,用坚强的组织担当为干部干事创业撑起一片天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更加磅礴的组织力量。

【篇五】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仅要扶贫,更要“频”扶,要在民生谋事、精准扶贫、创新取经三方面持续“频”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民生谋事”上要“频”俯身。“俯身问民需,事事总关情。”为民谋事不是一时之事,要形成“频”谋事、多做事、解难事的为民准则,把扶贫工作中的民需作为“频”谋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贫困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事,不应怕繁琐、反复,只有“频”俯下身子“不耐其烦”地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后顾之忧,不惧“频烦”,真正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的心头上“温暖如春”,努力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真挚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群众基础。

在“精准帮扶”上,要“频”动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形势逼人、时间紧迫,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压榨推进,保证时间,“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首先,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

在“创新取经”上,要“频”抬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脱贫攻坚中,要把创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依托,“频”抬眼、望八方,不断地向各地的好经验、新做法取经,并依靠资源禀赋,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农家乐+扶贫”“电商+扶贫”等脱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近来,县长直播卖农产品、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各地纷纷“频”抬眼,借鉴成功好经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不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已有的产业资源,又给后续脱贫带来更多的支撑和力量,更有利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双赢目标。

山西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7

畜牧业生产、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据业务部门预计, 全省出栏生猪1 347万头、肉禽13 450万只、肉牛87万头、肉羊919万只, 存栏奶牛41万头, 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0%、28%、8%、8%和6%。肉、蛋、奶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49×104 t、94×104 t、113×104 t, 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1%、9%和10%。

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2011年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得到有效控制, 流行强度明显减弱, 保持了连续三年零发生的好成绩。其他动物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大幅下降。

畜禽养殖效益大幅增长。2011年, 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 价格普遍上涨。据测算, 生猪可盈利405元/年·头, 蛋鸡可盈利31元/年·只, 奶牛可盈利2 020元/年·头, 肉牛可盈利1 475元/年·头, 肉羊可盈利276元/年·只, 养殖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554元, 是增速最快的一年, 是养殖效益最好的一年。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保持100%, 饲料质量安全检验合格率达97.6%, 兽药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3.2%。非法使用三聚氢胺的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非法使用“瘦肉精”的案件得到有力打击和遏制。

一年来, 依靠全系统的力量, 奋发努力, 锐意进取, 创新和完善了特点鲜明、高效管用的工作机制和方法。

1. 突出抓好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

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在推进畜牧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各地通过出台优惠政策, 改善发展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吸引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产业化水平高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我省, 成为带动农户发展畜牧产业的主体。二是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各地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利用银行贷款和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 积极筹措资金, 兴建了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园区。三是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在全省开展了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制定出台了《山西省现代畜禽养殖场 (小区) 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细则》, 全面规范了养殖场场址选择、圈舍建设、设施配备等选用标准。

2. 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着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立足于“防大疫、打硬仗”的思想不动摇, 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是强化综合防控措施落实。狠抓了动物免疫、检疫、消毒、监测等各项措施的落实, 全省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应免密度均达到了100%。二是强化制度落实。深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活动, 全面落实了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兽医系统实验室、疫苗管理等防疫制度。三是强化监督执法。加强对动物卫生证章标志、动物防疫条件、执法档案、省界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和流通环节的执法监管, 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规模养殖场 (户) 产地检疫率、屠宰动物受检率和检出病死畜禽无害化率均达到100%。四是强化体系建设。全省已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站1 193个, 聘用村级防疫员22 243名, 实现了每个养殖村均有一名村级防疫员的目标。

3. 突出抓好“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 着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全省上下科学决策, 积极应对,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全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组织了生鲜乳、“瘦肉精”和饲料兽药专项整治行动。二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对“瘦肉精”、生鲜乳和饲料兽药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有力震慑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三是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全省各地按照“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部门负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的责任要求, 市、县、乡、村、户按行政、技术两条线层层签订监管责任书, 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 落实监管责任人。四是切实加强检测监管工作。在全省推广试剂条快速检测“瘦肉精”方法, 对生猪养殖环节、出省生猪、屠宰场待宰生猪严格进行“瘦肉精”检测。

4. 突出抓好重大工程推进与落实, 着力提高畜牧项目监管水平

一是狠抓重大产业政策落实。针对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母猪补贴等普惠性政策, 积极探索“一卡通”补贴发放办法, 提高了项目实施的透明度, 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受益权。二是扎实推进在建工程项目验收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部署, 层层签定责任状, 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积极与项目建设单位对接, 深入基层做好项目指导和督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从项目申报、审定、监管、实施、使用到验收一整套项目管理办法, 保障了项目的规范实施。

5. 突出抓好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着力增加畜牧业生产效益

首先, 新品种培育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由省局与山西农大、岢岚畜牧兽医局等单位历经30年培育而成的“晋岚绒山羊”新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的审定, 实现了我省畜禽育种工作的历史性突破。其次, 种畜禽场建设实现了新提高。全省种畜禽场数量突破300个, 种畜禽场制种质量和技术推广能力明显提高。第三, 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取得了新进展。在全省推广肉牛冻精改良、生猪三元杂交、高产奶牛繁育、优质蛋鸡生产、牛羊舍饲养殖、玉米青贮和秸秆养畜、草原鼠虫害防治等技术。

二、扎实做好2012年工作, 推进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 全面启动畜牧业振兴计划, 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主要抓手, 以提升畜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主攻方向,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体突破, 集中发展鸡鸭、生猪、牛羊等优势产业, 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加强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草地生态建设, 努力实现“保生产、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任务。

1. 抓住实施振兴畜牧计划这个契机,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实施振兴畜牧计划, 是省委、省政府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实际需要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实质是以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理念来指导畜牧业发展, 核心是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龙头、建设大基地、开拓大市场, 目标是提升畜牧业的地位和发展水平, 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省政府已初步定于近期召开全省振兴畜牧大会, 全面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 乘势而上, 奋发图强, 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积极谋划一批战略支撑项目。今年我省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各地赴京津、沿海和国外进行招商引资, 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立足于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标准, 积极筹划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畜牧业发展项目, 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项目储备。各地要在创优发展环境、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 积极与省外企业接洽, 争取双汇、新希望、大用、永达、雨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我省龙头企业建设。二是要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要把发展多种形式的现代养殖方式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力兴办以农民合作组织为经营主体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积极建设设施先进、管理规范、产品优良、效益明显的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区, 规划发展一批养殖规模适度、饲草饲料配套、粪污循环利用的畜牧循环经济区, 形成现代畜牧养殖的主体。要大力推进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继续组织好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 强化管理制度、生产记录等方面的考核, 加强对已授牌示范场的跟踪监管, 宣传推介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典型示范场。三是要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的推广, 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要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省级原种猪场、祖代种禽场和种羊场建设, 继续实施生猪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 推进改良站点标准化建设, 加大畜禽资源保护力度, 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重点推广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畜禽标准化生产管理集成技术、母畜繁殖障碍诊断和调控技术、优质牧草收获加工储存利用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模式、畜禽养殖粪污发酵处理综合利用技术等, 破解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2. 抓住落实产业发展政策这个核心, 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 国家在原有政策基础上, 又将出台扶持牛羊发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为了落实好国家的扶持政策, 我省将在继续执行好原有政策的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在城郊及粮食主产区, 依托大型龙头企业, 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 建设生猪、蛋鸡、肉鸡、奶牛经济板块;在东西两山, 发挥资源和养殖规模优势, 建设肉绒羊和肉牛经济板块;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 以牛羊草食畜牧业为重点, 以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为途径, 按照“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指导思想, 逐步实现转型、跨越和升级, 尽快将雁门关区建设成为京津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立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大象、粟海、龙海等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优势, 加快发展鸡鸭产业, 提升禽业养殖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对能繁母猪、生猪良种的补贴政策, 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 防止价格出现大的波动, 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充分利用牧坡草地广阔、纬度海拔兼备、生产基础较好的独特优势, 保护牛羊基础生产能力, 提高母畜生产水平, 促进牛羊生产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培育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 根据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 实施整村整乡整县特色优势畜产品资源开发, 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形成特色明显、规模集中、具有市场潜力的现代畜牧产业基地。

3.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个关键, 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重大动物疫病始终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继续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方针, 要严格落实免疫、监测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要扎实开展免疫工作。创新动物防疫机制, 逐步推行由政府领导, 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 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基础上, 加强日常补免, 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应免免疫密度达到100%, 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二是要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充分发挥省、市、县、乡、村五级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13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 科学研判疫情形势, 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规模养殖场日常监管, 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强化活畜禽交易市场管理, 突出跨区域调运畜禽监管。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 抓好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 坚决果断处置突发疫情, 确保不扩散、不蔓延。启动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 开展重大人畜共患病的净化行动,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加快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进度, 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市、县级实验室考核验收工作。三是要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夯实体制改革、法规政策、监管机制、队伍素质、条件保障等执法基础, 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行为, 严格证章标志管理, 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继续做好执业兽医考试各项工作, 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 完善兽医从业准入制度。

4. 抓住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这个重点,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命线,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打击违法添加行为, 强化全程监管, 狠抓重点行业和环节的整治, 完善应急机制, 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要全面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今年5月1日, 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将颁布实施,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等一批配套规章也将修订出台、同步实施。各地要深入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 使饲料新条例深入每一个企业和养殖场户。二是要继续开展饲料兽药质量安全整治行动。要结合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 加强饲料行政许可培训与检查, 按新的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 实施饲料安全监测计划, 开展饲料生产风险物质排查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确保饲料生产和质量安全。要全面强制实施兽药GSP制度, 坚决将未达到GSP要求的兽药经营企业清理出兽药市场。三是要继续保持“瘦肉精”严打态势不放松。近年来, 我省连续发生了一些违法添加“瘦肉精”的事件, 单从事件本身看, 只是个别不法之徒无视国家法律顶风做案, 但从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看, 存在部门责任不落实的突出问题。一些执法人员, 无视国家和省里的三令五申, 屡屡出现不执法、乱执法的现象。对这些害群之马, 一定要严厉惩罚, 严厉打击, 严格教育。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严把饲料、养殖、收购、贩运等各环节监管, 贯彻落实五部委近期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 做好“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的清缴工作。四是要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要继续巩固奶业整顿和振兴成果, 进一步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加大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抽检力度, 扩大抽检范围, 增加抽检批次。要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 特别对分布偏远、设施落后、管理松散、水平较低的收购站, 要实行“人盯站”管理, 确保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5. 抓住草原承包这个切入点, 促进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

山西,山西 篇8

没见过白云的小姑娘

二〇〇六年我回山西采访,在孝义县城一下车就喉头一紧。老郝说:“唉,像是小时候在教室里生煤炉子被呛的那一下。” 是,都是硫化氢。

天像个烧了很长时间的锅一样盖在城市上空。一眼望去,不是灰,也不是黑,是焦黄色。去了农村,村口一间小学,一群小孩子,正在剪小星星往窗户上贴。有个圆脸大眼的小姑娘,不怕生人,搬个小板凳坐我对面,不说话先笑。

我问她:“你见过星星吗?”

她说:“没有。”

“见过白云吗?”

“没有。”

“蓝天呢?”

她想了好久,说:“见过一点点儿蓝的。”

“空气是什么味道?”

“臭的。”她用手扇扇鼻子。

六岁的王惠琴闻到的是焦油的气味,不过更危险的是她闻不到的无味气体,那是一种叫苯并芘的强致癌物,超标九倍。离她的教室五十米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六十万吨的焦化厂,对面一百米的地方是两个化工厂,她从教室走回家的路上还要经过一个洗煤厂。不过,即使这么近,也看不清这些巨大的厂房,因为这里的能见度不到十米。

村里各条路上全是煤渣,路边庄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她的红棉袄是唯一的亮色。

深圳的空气不够硬啊

我们刚进市区,干部们就知道了。看见我们咳嗽,略有尴尬,也咳了两声,说酒店里坐吧。酒店大堂是褐色玻璃,往外看天色不显得那么扎眼,坐在里头,味儿还是一样大。大家左脚搓右脚,找不出个寒暄的话。

干部拿出钱,绿莹莹一厚叠美金:“辛苦了。”

我跟老郝推的时候对看一眼,她冲我挤眉弄眼,我知道这坏蛋的意思,“山西人现在都送美金啦,洋气。”后来知道,之前不少记者是拿污染报道要挟他们,给了钱就走成了个模式。

跟我们一块去的是省环保局的巡视员,老郝叫人家“老头儿”,这是她认为一个人还算可爱时的叫法。她低声问老头儿:“他们不觉得呛啊?”老头儿呵呵一笑:“说个笑话,前两年这城市的市长到深圳出差,一下飞机晕倒了,怎么救都不醒。还是秘书了解情况,召来一辆汽车,冲着市长的脸排了一通尾气,市长悠悠醒了,说:‘唉,深圳的空气不够硬啊。’”

市政府的人一边听着,干笑。

市长把我们领到会议室,习惯性地说:“向各位汇报。”从历史说到发展,最重要的是谈环保工作的进展。老郝凑着我耳朵说:“他们肺真好,这空气,还一根烟连着一根的。”

我在桌下踢她一脚。

讲了好久,市长说:“经过努力,我们去年的二级天数已经达到了一百天。”

有人呵呵笑,是老头儿:“还当成绩说呢?”

市长咧开嘴无声地扯了下,继续说。

孩子将来怎么办

王惠琴的村子比我家的还早,赭红色的土城门还在,写着“康熙年间”建造,老房子基本都在,青色砖雕繁复美丽,只不过很多都塌落地上,尽化为土。

村子的土地都卖给了工厂,男人们不是在厂里干活,就是跑焦车。王惠琴妈妈抱着一岁多的小弟弟坐在炕上,小孩子脸上都是污迹。她不好意思地拿布擦坑沿让我们坐:“呀,擦不过来,风一吹,灰都进来,跟下雨一样。”小孩子一点点大,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常咳嗽。他妈搂紧他,说没办法,只能把窗户关紧。

往外看,只能看到焦化厂火苗赤红,风一刮,忽忽流窜,村里人把这个叫“天灯”,这个村子被五盏天灯围着。按规定所有的工厂都得离村子一千米外,但厂子搬不了,离村近就是离路和电近——煤焦的比重占到这城市GDP的百分之七十——它要冲“全国百强县”,领导正在被提拔的关口上。

只能村民搬,“但是搬哪儿去呢?”村里有个年轻人说:“不知道,只想能搬得远一点,不闻这呛死人的味儿就行。”

有个披黑大衣的人从边上过来,当着镜头对着他说:“说话小心点,工厂可给你钱了。”年轻人说:“那点钱能管什么?你病了谁给你治?”吵起来了。

黑大衣是工厂的人,我问他:“你不怕住在这儿的后果?”他说:“习惯了就行了,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我以为他开玩笑,看了看脸,他是认真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多。”

焦化厂的老总原本也是村民,二十年前开始炼焦。有几十万吨生产能力的厂,没有环保设施。

他对着镜头满腹委屈:“光说我环保不行,怎么不说我慈善啊?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我每年白给他们六百块钱,过年还要送米送面。”他冷笑:“当儿子都没有我这么孝顺。”

“有人跟你提污染吗?”

他一指背后各种跟领导的合影:“没有,我这披红挂绿,还游街呢。”掌管集团事务的大儿子站在最中间,戴着大红花,被评为省里的优秀企业家。

晚上老头儿跟市領导吃饭。

“说实话,都吵环保,谁真敢把经济停下来?”书记推心置腹的口气。

“你的小孩送出去了吧,在太原?”老头儿悠悠地说。

书记像没听见一样:“哪个国家不是先发展再治理?”

老头儿说:“这么下去治理不了。”

“有钱就能治理。”

“要不要打个赌?”老头儿提了一下一直没动的酒杯。

没人举杯。

(摘自《看见》,有较大删节)

上一篇:美丽的校园作文600字三年级下一篇:童年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