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追梦(精选10篇)
岁月刻下崭新的年轮
辞旧迎新,拥抱朝阳
回首昨日,我们豪情依旧,无怨无悔
展望未来,我们壮志满怀,思绪飞扬
看田径场上一个又一个记录刷新
听合唱团里一次又一次真情演唱
教室里一阵阵的欢笑回荡
那是童真在敖小激情释放
教学改革的方阵里,我们的队伍斗志昂扬
教学规划的行列中,我们的校园绿色鲜亮
我们骄傲,我们是敖小人
我们骄傲,我们在塑造心灵的雕像
我们驰骋赛场,我们笑傲课堂
我们坚定“敖小六年,幸福一生”的教育理念
把稚嫩和童真培养
把幸福和感恩传扬
晨曦里,是我们忙碌的身影
晚霞中,是我们辛勤的耕耘
为了你的孩子,为了他的孩子
为了这三尺讲台的蓓蕾绽放
我们如蜡烛燃烧自己,如灯塔指引航向
我们擎着教育改革的旗帜
我们吹响探索求知的号角
我们打开心灵交流的大门
我们推崇求真务实的光芒
我们用汗水浇灌美丽的花朵
我们用真情呼唤迷途的羔羊
我们用感恩拥抱幸福的回归
我们用热血培育社会的栋梁
是我们帮你摆脱蒙昧的稚嫩
是我们教你找准生命的指南
今天,我们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
明天,你们在那里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岁末的脚步匆匆溜走
请不要叹息,不要叹息韶华的光影白发如霜
当新年的钟声激越响起
请不要流连,不要流连休闲娱乐的魅力音响
我们属于炭火的炽热,为严冬增添温暖
我们属于春风的荡漾,为鲜花朵朵飘香
我们属于荷锄的园丁,为桃李更加芬芳
我们属于追梦的队伍,为教育更加辉煌
快板书--戏说同僚
元旦要出文娱节目,大家都说难
吹拉弹唱样样不精,你说烦不烦
就像陆游钗头凤啊,真是难难难
我说大家莫着急啊,全当棉花弹
难难难,烦烦烦,你说能弹就能弹?
戏说同僚高矮胖瘦,什么都能侃
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听完就放过
粉粉嫩嫩一美女,常把学生当崽女
皮筏艇上逞雄风,三尺讲台更英雄
歌甜人美身材小,一只敖小百灵鸟
今晚能否歌一曲,男士销魂三千里
才女编剧黄段子,哑了嗓子还在数
看似一个母夜叉,教学能力顶呱呱
一切行动更党走,他的歌喉震天吼
小白杨来歌一曲,三里之外都浑水
百人团队领头羊,日夜都为管理忙
成绩好时笑哈哈,群众都来把他夸
早出晚归孩子王,又像爹来又像娘
周末也要来加班,一心想做状元郎
眉毛凶似黑李逵,其实心比女人细
对人对事笑哈哈,教学一点也不差
窈窕淑女十八岁,女儿早已为人妻
新潮服装更养眼,学生常常露笑脸
魔鬼教练遛一遛,面上难雕四两肉
平时赛场一身汗,县运会上得奖状
黄山脚下一枝花,一朝开在宝塔下
乒坛老将展英姿,心灵手巧美术佳
安全心系女校长,带着病体都要上
唠唠叨叨婆婆嘴,平平安安皆欢喜
吓死八人普通话,袁杨不分一把抓
工作却如小溪水,胆大心细人人夸
黑三角内真英雄,一块刀疤三等功
弟子视他如杀手,心却比谁都更红
十月怀胎花公子,一朝分娩释重负
教书是个真能手,体坛更加展雄姿
前年还是一大妈,去年变成芙蓉花
心态好会倒着长,姐姐也敢想一想
少妇杀手界埠郎,挺胸叠肚气宇昂
鸡毛蒜皮来扣分,只为大家健康忙
说说你来说说他,元旦来了都回家
以爱心起航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994年7月, 莫老师被分配到离县城有60多公里的一个偏远的镇初级中学——岭口中学。上班伊始, 莫老师就要求当班主任, 校长告诉他, 因为农村的孩子顽劣, 年轻的女老师“镇”不住学生, 所以校史上几乎没有女教师当过班主任。但校长拗不过她, 只好勉强答应了莫老师的请求。没多久,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外地黄毛丫头主动请缨当班主任的事就传遍了小镇。
当地属于山区, 雨多, 路难走。开学当晚的晚自习, 天下着大雨, 当莫老师披着雨衣、穿着水鞋, 打着手电筒, 出现在教室时, 学生都呆住了, 这与白天看到的莫老师太不一样了。从他们的表情中莫老师知道他们接纳了她。此后莫老师利用晚修前十分钟教他们唱歌, 读报;劳动课她卷起裤腿抡起锄头和他们一起锄草, 跳下水沟和他们一起搞水利;把她的厨房开辟成住房, 提供给路远家庭贫困的学生住宿;甚至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和校长争得面红耳赤。一年时间无声地流逝过去, 她和她的学生有过气恼, 有过后悔, 有过对峙, 但终都能轻松化解, 校长、老师、家长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过。
多一点爱与责任, 人格就多一份魅力
每接一个新班级, 莫老师都觉得肩膀沉甸甸的, 那是学校、家长的信任和期待啊。
2006年, 她接管的文科班是一个经过几次大浪淘沙后的班级, 一个周末的晚上十点左右, 有个学生喝酒过度, 不省人事。莫老师让其他学生回去休息, 自己守在医院, 看着一直打着点滴的一动不动的学生, 想着医生的“血管有爆裂的危险”话, 她又是心痛又是恐惧, 期盼着他能睁开眼睛来。在医院守到学生醒来, 她才放下心来。
小胡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学生, 顶着一头五颜六色的头发, 耳朵上挂着几个耳环, 衣扣永远只扣最下的一个。他曾被人追打进了省医院抢救, 曾睡在教学楼四楼的栏杆上, 吓坏过很多人, 父母一说他, 他就拿起刀跟他们急。莫老师用了很多时间和方法想改变他, 但都无济于事。最后, 莫老师用了一种最笨的办法, 除了他家以外, 他在哪, 莫老师在哪。他不胜其烦, 却又摆脱不了, 后来渐渐地有所收敛。莫老师说:“也许是我的这份责任心与爱心对他有所感触。”
与学生“同学”, 与学生一起成长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莫老师深深地懂得:只有投身于学生之间, 与学生“同学”, 并与学生一起成长, 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2011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 莫老师从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带他们, 整整带了三年, 早读时间一起开口读书, 课间一起分享食物, 课外活动时间一起跑操, 搞游戏时莫老师自掏腰包买奖品, 生活委员保管的400元班会费失窃, 莫老师笑着把“买股票赚的”钱塞到她的手里。他们从不喊她为老师, 都清一色地喊她“妙姐”。有位女生不想跟大家一样, 非要以民间的形式认她当姐姐, 学生非常认真地说:“在我心里, 你真的就是我姐姐。”高考前, 他们个个信心百倍地向莫老师保证, 一定以最好的成绩毕业, 作为送给莫老师的毕业礼物。
莫老师深深地知道要想管好班级, 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否则不能让学生信服。她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 力求使每一个学生不仅能够学会, 更主要的是使他们会学;她精心备课, 认真上课, 注重后进生辅导, 从备、讲、批、辅、考等环节上下工夫, 做到精益求精;她积极投身教研教改活动, 大胆实践, 勇于探索, 博采众家之长, 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展。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 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莫老师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和荣誉:2000年获全县思想政治说课比赛一等奖, 同年获得全省思想政治说课二等奖;2006年当选为定安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全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同年参加海南省暑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被评为优秀学员;2011年获定安县“三八红旗手”;18年的教学工作, 16年的班主任工作, 年年都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肯定, 每个学期都获得校级“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
莫老师说:成绩永远属于过去, 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 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平凡的三讲台, 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 为祖国的未来, 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怀揣梦想,激情飞扬,分享自己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点滴感受。我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追梦者》。
十九大的召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将向“强起来”飞跃。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开幕式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为当代青年教师,当我听到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时,内心既感到光荣也感到自豪,更感受到了国家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是天底下最神圣而光辉的职业,我们应牢牢跟紧党的步伐,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思想,提升自身修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为我们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而怎样在职业中贯彻、践行十九大精神呢?我的回答是: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是热爱!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幼教,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在幼儿园里,处处可见有爱的画面:当孩子们清晨来园,老师和他们亲切地打招呼;当孩子哭闹着想妈妈时,老师轻轻哄他给他安全感;当老师感到劳累时,孩子会走过来关切地问这问那;在老师组织完一次活动时,身边的同事们热烈讨论,对照着密密麻麻的听课记录进行总结、反思,比较每次的进步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实幼师很普通,没有骄人的业绩;其实幼师很平凡,没有显耀的事迹,但我很庆幸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伟大而平凡着、奉献而快乐着、成熟而年轻着。作为一名党员幼师,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为人民教育服务,更要有为人民教育服务的本领和无私奉献的具体行为。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孩子、为人师表,用文明的语言、文雅的举止、务实的作风、耐心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品格和人格特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者,是实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其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梦想:农民们渴望连年丰收;工人们渴望效益长久;孩子们渴望开心学习;老人们渴望老有所依……这一个个梦想凝聚在一起,就编织成了我们心中那个伟大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也有着一个幼师的中国梦,那是回荡在幼儿园里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孩子脸上的纯真笑容,那是培育国家未来英才的志向。
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作为党员教师应立足岗位,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应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根据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创新,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推动学园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我们当中,有许多是女孩子,但大部分是妈妈,准妈妈。她们的身后有一个小家,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有尚在襁褓中的雏儿需要喂养,但她们每个人的心中更多地都装着一个大家,在这个大家中奋斗着。在我们单位,有这样一位从踏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二十多年一直奋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对工作,无论是多繁重、琐碎的事情,她依然保持着党员的积极性,在工作来临时总是能主动先思考,经常为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主动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或许,她,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从不停止前进的步伐;就像革命先辈那样,有信念,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依旧清楚地记得那次组织生活会,那是正值园领导组织大家伙教学模式改革,各种新旧理念大碰撞的时期,会上大家从思想上、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解剖自己。当她说到自己近一段教研上的困惑时,我佩服她将所有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解决的勇气,那么赤诚,那么直白。我们必须承认,真正的自我解剖是痛苦的,但却也酣畅淋漓,彻底解放思想;她,是真正的勇士。有时候她很纠结新旧事物的交替,但大家都能感受到她努力的心。每一次新理念的注入都必将是一次换血,如果你稍加注意,操场上的体育课、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同事的闲聊中,都能得知她已经身体力行地将新理念付诸实践,近乎执着地求知求真。
理想是一盏明灯;理想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理想是通向成功的动力;理想是生命中的一团火,点燃了人们的激情。
是啊!正如——何塞黎萨尔说的“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在那无边的天空放飞了多少梦想在天空遨游,飞向未来。斑斓的星空又见证了多少伟大梦想的实现,人类就是在梦想中一部一部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过去走向未来……
而我的梦想是什么呢?哦,是当一名作家。
当一名作家,是我的梦想。用手中的笔记录过去,畅想未来,我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书是指路的箭头,勤奋是我的拐杖,坚持是我的食粮,他们帮助我在不可预知的道路上追逐一个梦想,助我前行。
可是我没想到,当我费劲心思写的作文,却被老师评价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心中像熬着,一股中药,翻滚着一股不为名状的苦味渐渐溢满了我的心灵。
记得那天夜里我手抓着笔怎么也找不到思绪,稿纸丢了一地,想起老师的评价,我的心便隐隐刺痛起来。“或许我没有当作家的天赋吧,连老师都这么认为。”
“你在干嘛,逃避吗?有什么用?还不如再努力一下,说不定就可以写出一篇向老师刮目相看的作文呢?。”“可是我行吗?在努力结果不同吗?”“会,只要你肯努力,你想想你之前真的尽力了吗?”“不,没有”我开始重拾信心,继续再追逐梦的路上前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向着梦想前进,不畏艰难险阻,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员,开着飞机在天空中象鸟一样翱翔。
记得小时候,我走在街路上,看见一架直升机从我的头上飞过。我真是太幸运了,它飞得很低,是橙色的,上面有几道白纹,太酷了!我真想也坐在上面,飞上一会儿。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当飞行员的梦想。
一次我们全家去大姨父家做客,看见一家卖飞机玩具的商店,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一架飞机模型,妈妈竟然同意了。买完飞机模型,一到大姨夫家,我就拿出来鼓捣。那个飞机是绿色的,也有一些白条,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有两个假的发射弹药的发射架。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架遥控飞机,可以飞上好几十米高的空中,能够拍照也可以用手机来控制……我真是太喜欢了!
每到放假的时候,我都会拿着这架飞机去找小伙伴们玩。他们都争着抢着玩我的飞机,只是操作起来有些手忙脚乱。我把飞机拿过来熟练地操作着,让我的小飞机在空中转圈,小伙伴们羡慕极了,给我竖起大拇指,这更增加了我想当飞行员的决心。
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会努力实现它。
梦想的距离
韩愈曾说过:“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是啊!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那这样又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梦想其实离我们很远,但好像又很近。梦想它之所以遥远,那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空想,空想着自己实现梦想的那一天,可是,只有这样的空想,而不去努力,去接近它的话,梦想是不可能会实现。
你知道吗?在北京西单地下通道里有一位用脚写毛笔字的残疾人。那位残疾人从小便患有小儿麻痹症,双手变形扭曲,他用他的大脚趾与二脚趾书写,不一会纸上便出现了端正的“人生”这两个字。他写的甚至比一些书法爱好者写的还要好,有人问他:“大叔,你写书法写了有没有十年啊?”
残疾人回答道:“我练书法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那是我的梦想。”二十年,试问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能有几个二十年,这位残疾人它为了他自己的梦想努力了二十年,终于它的梦想实现了。这位残疾人虽然手不能动,但是他用自己的脚去书写了他这一生,也完成了他的梦想。
我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听:你们听过海伦·凯勒吗?她是一位为梦想所奋斗的一个盲人,她因为热病所导致失明与失聪。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她在莎利文的指导下,她成功考取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我想海伦如果当初放弃了自己,自暴自弃的话,她可能还是那个失明失聪,只会乱发脾气的小女孩,她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的美好,可能也考不上哈佛大学,甚至她可能连一个梦想都没有。
打上青春的包裹,看一眼镜子中的那张略显稚气的脸,我坚定的对自己说:走吧,朝着希望出发。
过惯了枕着妈妈臂弯睡的日子,我娇嫩的皮肤经不起飞扬的沙砾和猎猎长风。多少次凝视高空中振翅高飞的雄鹰,想象着自己就是那纵横草原的英雄;多少次凝视那惊涛中腾身而起的鲨鱼,渴望着自己就是那呼风唤雨的苍龙。震惊、痛苦、思索、惊醒,我紧握拳头,将目光定格在那充满希望和风浪的航程。走吧,我对自己说,朝着理想出发。
我渴望着外面那迤逦葳蕤的风景:我要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要从大海那里学习包容,我要从大漠中学会勇敢,我要从森林中学会冷静。我要用毅力拉起远航的帆,不让激情在倦怠中风干;我要用脚步丈量自己的信念,用双手去擎起一片蓝天。
老师告诉我:蛹破茧成蝶,要品尝黑暗、品尝孤独,经受难以想象的苦痛。我说:不经过烈火的反复煅烧,宝剑便不会有锐利的锋。
好男儿总要走向远方,不管是结伴而行,还是一个人流浪,这样,才能让生命更加辉煌。一路上,我会学着承受苦痛,学着将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把泪水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
世界有不绝的风景,我有着永远年轻的心情。
走吧,我对着自己说,朝着梦想出发……
做一个追梦人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我们都曾为这个梦努力过,可有些人放弃了,有的人却用毅力坚持了下去,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
有一次,我自己从学校回家。远远的,在十字路口一阵甜美的歌声,像流水一样淌入我的心间。我愣了一下,然后飞快地寻着歌声向前跑去。跑着,跑着,我停下了脚步,在我的面前,坐着一个长相较为清秀的女孩,可是她失去了一只手和一条腿。她的衣服看着一点儿也不合身,就好像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但她的声音很甜,很甜,她拿着一个简陋的话筒,很入神地唱着,脸上带着桃花般的灿烂微笑。在她面前放着一个用宣传单叠的纸盒,我不禁向纸盒里轻轻放入了十元钱,心里涌出一阵感动。她是一个残疾人,她却为了她想唱歌的梦而这么努力,我佩服你,街头的艺人!
现在,有许多明星都加入了一个叫《中国星跳跃》的节目,牛群也是其中之一。牛群,今年已经64岁了,可他还是想跳水,他不服老。一般的老人听了就害怕,现在的老人都是在家里享福,有谁敢这么疯狂呢?可是牛群敢于尝试,这一点连我们很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想起我每次竞赛,爸爸妈妈都会鼓励我说:“不用太看重结果,重要是过程。”看了牛群,我才真正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牛群的美在于敢于尝试,敢于去“追”,他身上也有一种追梦的美!我佩服你,勇敢的牛群!
同学们,让我们为我们的梦想努力吧!做一个追梦人,你会感到很快乐!
追梦人800字
有人问我,“梦想该是什么颜色?”我一愣,顿时想起了他,“小麦色吧,汗水浸润过的颜色。”
“有一个梦想能去追寻的梦想,一定很幸福吧。”我接着说道。
它就在我的眼前,他的的确确就在我眼前,隔着一方讲台,但他追梦的脚步,却早已踏上旅程,迈向远方。
他低低吟唱着《公路之歌》。自认为不羁放纵的他,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两年高中生活,无数次的玩闹之后,一股彷徨感也随之加重。“再也不能沉醉,再也不能入睡,还是要继续还是要去面对。”也许,他想通了,两年以前,第一次重视学习。甚至连最讨厌的历史,课本上也布满了笔记。“我数学最好,可一科好也没用,得把其他的赶上,”他自嘲地说。一年的努力,让他突飞猛进,可惜天意弄人,他与那个时常念叨的大学失之交臂,进入了一所不太理想的太学。
“梦想在不在前方,黎民的曙光已微微照亮,努力向前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凌伤,也要活的漂亮,”他想。
他高声唱着《枪》。校园不小,却束缚不住她滚热的灵魂。终于,在那年深秋的黎明,一人一车,就这样踏上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北方吧,那里正下着雪。”大学的闲暇,他骑遍了中国。在一张照片上,他跪拜在珠穆朗玛峰的脚下,照片上写着:“四年,环游世界。”这并不是玩笑话,旅程没有就此止步。他说,他始终觉得大学课本上的东西,亲自去走走,感觉又不一样。
自行车的行驶道路的上空,有的不仅仅是微微星芒,还有他对梦想的执着。他觉得学校是精神的港湾,而自然,则是心灵的氧吧。
他轻轻哼着《追梦赤子心》。大学毕业,本来在外地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却还是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真诚地说:“我就想多陪陪亲人,”他回到了他以前的学校,回到他梦开始的地方,成为了我的老师。时常,他在讲台上像个老男孩一般述说着自己的过去。他并不老,可总能带给我一种北方的苍凉。大学没有完成的梦想,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减慢的进度,但没有停止。
“在天色破晓之前,我们要更加勇敢。”就像一位行者,正用自己的方式,虔诚丈量着这个世界。
他就这么一路的走着,欣赏一路的风景,感慨一路的得失。
在无数个像今晚一样挑灯学习的夜里,我都会想起他。他的梦想,从未停止:我的梦想,已经启程。
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所长。江苏常熟人, 博士生导师,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全国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 。他任七〇二所所长以来, 与所领导班子一起.团结和带领全所职工以战略思维引领科技发展, 经过这几年的运行, 科技产业取得了持续跨越式发展。2010年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3年7月19日, 在圆满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务之后, “蛟龙”号潜水器从厦门再度扬帆, 迎来一次长达两个月的远征, 以完成赴东北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及试验性应用航次二、三航段的任务。
望着“蛟龙”号在雨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中船重工702所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所长翁震平稍稍松了一口气。作为“蛟龙”号主要设计生产单位的掌舵人, 针对“蛟龙”号此前7000米海试中存在的问题, 翁震平在过去的一年里刚刚带领702所的科研人员们, 完成了一场漂亮的优化升级攻坚战。
翁震平是“蛟龙”号屡次顺利出海深潜及702所其他重大科研项目中绕不开的一位功臣——大到搞所里的科研体制改革、确定科研方向以及整合相关资源, 小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为科研项目的宣传、推广与合作而奔走于全国各地。为保障702所科研方向顺利前进, 翁震平鞠躬尽瘁。
对他来说, 702所寄托了自己怀揣了多年的梦想, 一个有关中国海洋装备事业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 他有过荣誉也曾有过失落, 翁震平却选择将这些统统抛诸脑后, 一心一意搞海洋装备科研。
沧海横流间, 印刻了翁震平对待海洋装备事业的坚毅态度。
“远”与“深”
就在此番“蛟龙”号再次远航的一个月前, 《科学中国人》杂志刚刚评选出了年度科学人物, 翁震平与院士王小谟、薛其坤等人一同当选。
但翁震平似乎无心留恋这一殊荣, 刚刚结束北京行程的他, 立刻返回了位于江苏无锡的702所, 在组织了深海装备发展研讨、布置了绿色船舶研究等一系列工作以后, 随即动身前往国外作技术交流, 而在7月19日“蛟龙”号出海前他又在厦门忙碌了一个星期——连续一个多月, 翁震平的工作几乎没有间断。
翁震平并不算太年轻, 他敢于这样“拼”的理由简单且实在:为了建设海洋强国。
“无论是从近代历史上看, 还是从我国的现实需要来讲, 建设海洋强国都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国家海洋局在江苏召开“建设海洋强国座谈会”, 翁震平是唯一一个从不靠海的城市来的参会代表。
建设海洋强国应“强”在何处?技术人员出身的翁震平坚信海洋装备的强弱, 对一个国家的海洋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海洋装备科研哲学中, “远”和“深”是最重要的两个字。
“如果我们国家的海洋装备能够在远海运行自如, 在深海也潜行自如, 那么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我们的海洋权益、和平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海洋强国就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而是不远的现实。”从21世纪初开始, 全球船舶工业重心逐渐向中国转移,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也一片大好。在这一时期的2007年, 翁震平走马上任702所所长, 当时的他清醒地认识到, 在中国从造船小国成为造船大国的过程中, 702所发挥的作用很小, 但这并没有打击到他的信心, 翁震平对同事说:“接下来, 702所必须在中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并非一句空谈, 成立于1951年的702所, 有着一代代海洋装备拓荒人留传下来的科研理念以及一大批先进的科学实验设施:有我国规模最大的深水拖曳水池、我国唯一可在稳定回转角速度下进行模型水动力参数测试的大型旋臂水池等20余座国际一流试验设施和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 这些都是翁震平的信心来源。
2012年“蛟龙”号7000米海试圆满成功, 也印证了翁震平当年的预言。而这还仅仅是702所正在进行的海洋装备研究项目之一, 在“蛟龙”号的基础上, 翁震平还规划着建设深海移动工作站, “它能载更多的科学家, 能比‘蛟龙’号的工作时间更长”。
同时, 为了让耗能更低、跑得更快的船舶更多、更远地在世界各个海域航行, 翁震平正和702所的研究员们马不停蹄地进行有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船舶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如果有一天北极海运航线开通, 中欧之间的海运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为中国研发出能够承担这一任务, 又符合节能减排绿色标准的船只, 也是我们所的目标。”
丹麦船运公司Nordic Bulk Carriers就曾于2011年尝试“破冰”北极航线, 该公司称, 经由俄罗斯北部向中国运货的成本, 比取道苏伊士运河降低三分之一, 航行时间也缩短近一半。
“他认准了的事, 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接任702所掌舵人之初, 翁震平就立志把702所建成世界一流的船舶科学研究所。但当新的时代需要遭遇旧有体制弊病、思维定式时, 新官上任的翁震平很快遭遇了理想照进现实的尴尬。
“对702所这样的一家老科研单位来说, 既有好的传统, 比如老科学家们扎扎实实搞科研、聚精会神突破技术的精神,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旧有的体制模式让很多人停留在‘上面让我干什么, 我就干什么’的思维定式, 科研积极性很差, 更别提向外推广相关技术应用。”
初入市场的702所, 也免不了像很多进行体制改革的科研单位那样, 面临“搞科研如坐针毡, 进市场如履薄冰”的困难境地。继续这样下去, 702所很可能会在新一轮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被无情地淘汰掉。
在这一背景下挑起大梁的翁震平清楚地知道, 必须对702所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加以改造, “既要保留优良的传统, 又要发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要素”。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翁震平为702所制定了六个方面的十年规划, 涵盖了实验室建设、人才发展、科技发展、管理、企业文化和科技产业。
702所的“科技产业处”就是由他主导成立的部门之一, 成立该处就是为了保障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最优结合。同时翁震平也在所内设计鼓励机制, 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走出去”, 提高他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反应能力。
为更灵活地应对科研项目, 翁震平还努力推动为每一个重大项目专门成立部门, “让这些科研人员一心一意搞研发”。如为响应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建设深海移动工作站的呼吁, 翁震平就成立了专门的深海移动工作站办公室, 直接瞄准应用搞研究。
提拔任用年轻人到重要科研岗位, 也是翁震平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既培养了年轻人, 又能把新领域发展起来”, 在翁震平看来, 这有着“一石二鸟”的效果。
为保证这些年轻人能够准确把握科研方向, 翁震平还通过设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小组不时给这些被委以重任的年轻人予以保障和指导, 确保他们不会在科研跑道上跑偏。
“只要是翁震平认准了的事, 就一定会坚持下去。”虽然同事们都清楚他的性格, 但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推进改革的翁震平还是难免遇上这样那样的阻力, 但他从不搞一言堂, 总是第一时间向同事们解释改革的目的与好处。“对我们这样的研究所来说, 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假如不搞创新而是始终停留在某一领域, 那么这个单位只能存在于一时, 不能长远发展。”
很难想象, 这样一家应国防需要而生、长期靠“吃皇粮”生存的研究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没有倒下去, 还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水上游乐设施的市场份额, 成立了多家产业化公司, 并在国际船舶新规则的制定上有了话语权。
从技术人员到“外宣专家”
翁震平说, 技术难题和体制障碍并非阻碍船舶项目进行的唯一障碍, 他和研究人员们经常还会面临因他人对项目不理解, 从而无法使项目立项以及获得项目经费的问题。
船舶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综合工业之冠”, 为支持这一工业建设, 就少不了各个领域的基础性科学研究, 但这样的研究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应用, 收到实际效果, 这也是一些船舶科研项目长期无法立项的直接原因。
但翁震平不这样看。“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啊!”
实船螺旋桨空泡观测试验就是一直萦绕在翁震平心头的一个基础研究之殇。“这项工作, 我们在国内推动了十几年, 到现在竟然都没有找到一家船舶单位同意和我们搞合作研究。”翁震平有些激动, 他心中更显得焦急, 因为这项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20多年, 而国内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则一直仅限于模型试验及理论研究阶段, 十分落后。
“空泡发生在各类船舶的螺旋桨、舵、减摇鳍、支架等船体各类突出运动部位, 甚至突出船体的管路进出口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空泡, 很容易引起船体严重振动、噪声以及剥蚀等后果, 为了进行这类研究, 少不了实船观测。”
这样的尴尬, 甚至曾发生在今天广受关注的“蛟龙”号身上。在702所有着30多年“工龄”的翁震平, 见证了从1992年开始论证, 到2002年正式在科技部立项的10年间, 所里前前后后无数科研人员在背后作的艰辛努力。
但他并不是一个只会等待的人。面对这些问题, 翁震平选择了主动出击。
以实船螺旋桨空泡观测试验为例, 就在一个月前, 702所同德国一家船舶公司展开合作, 终于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为下一步开展空泡和空泡脉动压力相关性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试验资料。
技术人员出身的翁震平, 似乎是702所里观念转变得最快的人——他自言已经习惯了奔走全国各地为一个认准了的项目做推广、搞宣传, 让他人了解某一基础研究或科技项目的重要性。“大量的技术细节, 只有通过不断地宣传、解释, 才能让人明白它的重要性, 才能真正推动它向前进。”
彼时的翁震平, 用“外宣专家”来形容并不为过。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 到成熟稳重的科研机构掌门人, 翁震平经历了国内对船舶基础研究从轻视到重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宣传基础研究重要性的他, 曾不止一次地受到过冷遇, 他也曾感觉到“失落”, 也曾困惑于“为什么就没人愿意重视一些基础研究”之类的问题, 但翁震平从未真正放弃过, 他清楚地知道就算基础研究的推广很难落实, “但终究还是要做的”。
“想要取得科技进步, 确实相当艰辛, 相当艰辛啊!”回望当年, 翁震平连发喟叹。
“我是国家培养的”
1982年, 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的翁震平, 人生首次事业扬帆就是在702所。30多年过去, 翁震平同当初一样, 依旧是个有着一股子韧劲的人。
初来乍到, 这个搞自动控制研究的年轻人, 发现702所其实是一个主要以力学研究为主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和本专业不相符的地方工作, 将来会不会对自己的事业前途产生影响?
翁震平并没有去想这些, 而是很快作出调整, 并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搞工程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 这就离不开控制和测试, 这不正是我的老本行吗?”
上世纪90年代初, 他被送往英国国家工程实验室学习控制和测量技术, 由于在这里参与的是具体实验项目的控制和测试研究, 作为技术人员的翁震平就很难在论文上取得成果——在很多研究人员眼中, 论文是衡量一个人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 对一个进入研究所工作了快10年的人来说, 如果能在英国取得成果并发表一些论文, 自己一回到单位很可能会“青云直上”。
但翁震平依旧没有去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 反倒是沉下心来, 仔细观察英国的实验室究竟用了哪些现代的新测试技术, 哪些对702所的实验测试有借鉴意义, 可以被带回国内。例如英国在当时就已经很注重船体结构强度的长期监测, 1993年翁震平一回到国内, 就力主推动这一监测工作的进行, 尽管当时国内还没有太多人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1999年从荷兰学成归来, 翁震平依旧保持着几年前在英国的“习惯”:不发表论文, 而是趁着荷兰正在建设新型实验设施的机会, 加紧了解对方究竟建设了怎样的新式科研基础设施。这一次, 他带回了三维造波机的技术理念。7年后, 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维造波系统在702所安装调试成功。
难以想象, 如今的702所所长, 就是因为当年没有发表太多论文, 曾两次申报所里的研究员未果。在别人看来, 没有发表过太多学术论文的翁震平, “学术水平肯定不怎么样”。
但真正和翁震平共事过的人都知道, 在推动702所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翁震平功不可没。而这个事业心很强的男人, 总是把工作放得很高, 个人荣辱得失放得很低, “我是国家培养的”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成为所长后, 翁震平似乎更忙了。最近他又盯上了可燃冰, 尤其在听到日本已经实现了在海底开采可燃冰技术后, 他又再度扮演了“外宣专家”的角色, 向相关部门提建议、做宣传——在“建设海洋强国座谈会”上, 翁震平建议由江苏牵头成立可燃冰开采公司, 形成一个从开采到运输、销售的产业链。他说, 这件事, 必须要超前谋划, 要快做。日本花了2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可燃冰, 美国人对于页岩气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开采也用了20多年。为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在702所召开的江苏省海洋装备产业技术合作联盟研讨会上, 翁震平特邀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陈光进, 作《天然气水合物利用与风险防控》报告, 详细介绍了可燃冰储备和各国的利用现状。他也借机结合702所技术积累, 就可燃冰开采过程中对深海装备的技术要求提出问题, 组织参会人员展开讨论, 提高了大家对可燃冰的认识和了解。
在翁震平看来, 有着深海装备研发优势的702所, 应该在海洋资源的开发上有所建树, “如果成立一个可燃冰开采公司, 我这个所长宁可不当了, 再到国家的能源产业发展中去贡献点力量。”
“我恐怕连及格都算不上”
自6月22日《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 记者就不止一次地向翁震平提出采访的邀请, 尽管他已欣然应允, 但电话那头的翁震平, 总是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 “很抱歉, 这两天我正在外地出差”是他常有的回复。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7月28日, 记者才终于得以在两场会议的午休空隙间采访了翁震平。而那天正是星期日, 持续工作了一个多月的翁震平, 还是没能迎来放松的周末。
但采访当日, 记者并没有从电话中听出翁震平太多的疲惫, 一谈起海洋装备事业, 他就像一个关不住的话匣子。
翁震平总是很乐意同别人交流, 无论是所里的科学家, 还是上级领导, 以及普通市民——刚刚在厦门送走“蛟龙”号, 翁震平就来到上海“新民科学咖啡馆”做科普。
“一个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重量约1万吨, 水下7000米的压力约12万吨。也就是说‘蛟龙号’突破7000米, 相当于拖着12个埃菲尔铁塔在海里活动。”在翁震平眼中, 推广海洋装备事业不需要区分宣传对象, “与不同的人交流, 收获也是不同的”。
“您为自己6年的所长工作打几分?”采访的最后, 记者问翁震平。
又停留在一座似曾相识的城市,忘了这是离家后到过的第几个地方。流星划过夜空,岁月划过繁忙的生活,自以为是的曾经又曾被谁想起,无力的抗拒麻木的神情,我们渐渐,失去最初的锋芒,禁锢的身体无奈每个人都一个模样,只有追风筝的孩子,才藏着放飞的梦想,白天到黑夜自由的奔跑,这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们已踏入了高中,新鲜的事物,不同的环境,看似紧张的学习,你是否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你是否和我一样,被新鲜的生活冲昏了头脑,是否感到了彷徨和迷茫,是否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如果是,请尽快找回自己的梦想,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世界不停变更,唯有梦想永恒,时间来做见证,奇迹总会发生,理想多么伟大,拥有爱与神圣,只要内心虔诚,能让星星点灯,父母为我们,孕育生命的诞生,老师为我们,带来成长的启蒙,梦想就在远方,我们又怎能止步不前?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我们夜行的路。曾经的我们,拥有着伟大的梦想,但是高考的失利,无情的打破了我们美好的梦,于是我们收拾好心情,暗下决心,到这所学校里继续追求自己的梦。但是,当我们真正的来到了这里,所有的一切设想都烟消云散,寻不到了梦想的影子,有的只是逛街,玩乐虚度的生活,我对自己很失望,想摆脱这种生活,但是脆弱的自制力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生活在自责之中,心中的矛盾每天都在折磨我。让青春吹动你的长发让他牵引你的梦,让青春娇艳的花朵展开了深藏的红颜。
直到那天,我知道了妈妈手术的事情,我真正的感觉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我开始深思,我真的要虚度一生吗?最终,我找回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下定决心用行动去追求我的梦想。
追梦,追逐我的峰,人总在努力着去攀登;追梦,追逐我的纯,理想王国不在迷途中;追梦,追逐我的风,美丽的梦靠自己完成,我终于到达我的最高峰。
梦想,是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东西。黑暗中,一盏照亮前进的灯就是梦想。一个人怎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便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梦想,生活平淡如水。不知因何而求,更不知求之为何。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成为追梦少年。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创新;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留下不变的光辉。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我们要成为一位追梦少年!有梦想有追求!
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欢呼,一齐探索,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我们都要为理想而奋斗,成为一个追梦少年!
作者姓名:张语涵
所在学校、班级:中卫市第二小学 六(2)班
指导老师:殷淑莲
“闲云野鹤”80后
本文的主人公雷维峰就是一位典型80后的帅气小伙子,身为汉族人的他自幼便生活在广西省融水市的苗族自治区,文化的影响以及环境的“侵袭”,让这个帅小伙十分重视当地的习俗,同时也深爱着这片土地。童年的雷维峰和许多玩伴一样,痴迷于他们“母亲河”的怀抱,贝江的两岸和水中央,满是他们的身影。采访及此,雷维峰笑着说:“因为小学离这里很近,所以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逃课来这里玩,有时候班主任就会发飙,趁我们脱掉衣服游泳的时候带走我们的衣服,然后我们只能很丢人地回到教室罚站,直到现在我还很怕我的小学班主任。”
这种轻轻松松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在这座县城生活了近20年的雷维峰开始向往大城市的生活,毕业后的他一直都在和父母对峙,80后的性格特点在那时得以彰显,最终父母拗不过他的坚持,让他外出打工继而体验大城市的生活。雷维峰外出的首站选择了广东。同属两广地区,广东的发展速度快于广西不知多少,在这里,雷维峰贡献了他2年的青春。这2年中,他做过的工作不下10种,而每种工作的时间也长不过3个月。期间他也走过其他城市,但都不大理想。雷维峰的骨子里仿佛充满着不安的气息:不安于为别人打工、不安于被约束、不安于离开家乡。
过了2年的游子生活后,雷维峰决定回家乡发展。父母当然尊重他的想法,并且亲情赞助给他1台“泥头车”(一般代指工地上、建筑类用车。这种车由于可以自卸,所以装的基本上是一些不易或不怕摔坏的东西,多用来装土方,弄的浑身上下都是泥。所以后来人们多叫它泥头车。),用以帮助他渡过创业初期的困境。如此,雷维峰在融水县做起了土方运输的行当,精力充足的他将时间安排的非常合理,也使得他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一些闲暇时间。创业心切的他并不像其他年轻人,一有空便和电脑游戏打个胶着不分,雷维峰开始培养自己的更多爱好,慢慢地向种植和养殖业进军。“10年前融水县大都以茶叶和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更多的农产品还需要去外县批发,所以我开始小规模地模仿其他县城的蔬菜大棚。由于土质原因,蔬菜大棚最终走向末路,但是园林大棚取而代之。现在我的挖掘机负责公路修建,修建好的公路则需要绿化,我的园林作物便派上了用场,正是挖掘机业务的延伸,让我拥有了小规模的产业链。”肉兔养殖这一副业也同样基于雷维峰的爱好,并且由于他的用心经营,营业额逐渐取代了“泥头车”业务,成为雷维峰的主要盈利渠道。而这一切在雷维峰眼中都属于“小打小闹”,他想做一番大事业。
手中有了剩余资产,雷维峰把自己“做大事”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朋友,这时候就有人向他建议购买挖掘机来找工程做。结合融水县发展形势,行动派的雷维峰当即购买了1台Cat 306D型挖掘机。“当时的想法很复杂,因为我很喜欢我的家乡,尤其是小时候的样子,我希望这里可以一直保持小时候的样子。但是这些年我发现家乡也会顺应着潮流发展,脚步越来越快,许多小时候经常去的地方已经消失了,而且我不可能阻止这种现象。于是我就常常想,梦想和现实永远都会有差距,既然我不能阻止家乡因发展而没了当初的样子,那我为什么不顺势而为参与进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所以我购买了挖掘机,算是间接为我的梦想努力。”
正式步入挖掘机行业的雷维峰凭借着在家乡的好人缘和良好的心态,拉拢了大批忠实客户。“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服务行业,到现在我买了3台Cat挖掘机,总要有1台处于备战状态,为的就是老客户来找我,我可以马上帮人家把工作处理好。”雷维峰如是说。所以当地有的客户通常辗转在多个小型挖掘机机主之间,而到最后还是会回到雷维峰这里,只因为口碑在外。
业余的雷维峰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过着闲云野鹤般生活的人。而在我看来,眼前的这个人是个毅力十足的80后。不仅因为他从一个90kg的胖子成功瘦身至75kg,更重要的是他坚持自己的梦想10年不渝。谈及未来,雷维峰不仅要将挖掘机队伍壮大,还要在工作之余驾驶福特F150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儿子走遍中国。
创业“老顽童”
48岁的舒铁刚,事业:4台Cat挖掘机、1台拖车以及2个底商门面的拥有者;家庭:3个儿子的父亲、4个孙子的爷爷以及1位知性女人的丈夫。本已过不惑之年,近知天命年纪的他在内心里却固执地认为自己还是少年,正值应该玩耍的阶段。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舒铁刚在事业稳定,家庭和谐的现在,活的怡然潇洒,颇像“顽童”一般。在这事业家庭“双丰收”的背后蕴含的故事和经历一定很吸引人,接下来笔者将带大家走进这“老顽童”的创业生涯。
舒铁刚的家乡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怀化市,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自古就是“黔滇门户”、“全楚咽喉”,是东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的桥头堡和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所以这里的人一直都很重视运输业。在环境的影响下,舒铁刚自然也不会例外,18岁成年起便与运输行当“勾肩搭背”。第一份工作是开着拖拉机运输建材,那时的他壮志雄心,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15h左右。这种状态持续了3年时间,可能是拖拉机运输这种工作的利润并不能实现舒铁刚的理想,依然年轻的他选择转行。20世纪80年代,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刚刚起步,眼光独到的舒铁刚发现其中的商机,当机立断入行公交运输行业,在家乡做起了“运人”的买卖。常言道:枪打出头鸟。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一线大城市,公交中巴车在怀化市并无太大价值。舒铁刚的公交梦壮烈地“牺牲”了,他的投资也无疾而终。
22岁的舒铁刚想到自己马上要组建家庭,养活家人,无形的压力让失落的他立刻重拾信心,再一次踏上创业旅程。这一次他干起了老本行—一建材运输,这一做就是10余载。生活趋于平稳的时候,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梦想。“自从接触‘老板’这个词之后,我就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做老板,给自己的员工发发薪水,开开会。算是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吧。”舒铁刚如是说。建材运输虽说可以满足生活所需,但若要为员工发薪水,还远不够。改行,这个想法再一次逸出来,舒铁刚明白,如果不抓住年轻的尾巴,那么梦想便会被埋没,很难再有机会实现。
如此,舒铁刚决定转行,并且凭借日常工作中结实的朋友,了解到装载机,进而接触到挖掘机。简单地沟通之后,舒铁刚和另外2位朋友合伙购买了1台中型挖掘机,开始他们的工程机械之旅。中型挖掘机的价值体现在小型挖掘机“干”不动,而大型挖掘机又“进”不去的工程中。但是凡事都具两面性,结款困难成为他们使用2年中型挖掘机期间最棘手的问题。也正因此,3个“火枪手”散伙,各自发展去了。舒铁刚在2年中也了解了小型挖掘机的特点和市场,继续着自己当老板的梦。在怀化市,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绿化和路政工程应接不暇,小型挖掘机前景非常乐观。就这样,他开始投资小型挖掘机,并最终将麾下所有挖掘机全部更换为Cat挖掘机,到目前已拥有4台Cat307D型挖掘机。而这4台设备的驾驶员,就是自己引以为豪的3个儿子。这样不仅将3个儿子的事业引入正轨,而且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为员工发工资。
也许成长是一段艰难而又漫长的路途,我们都是跌跌撞撞、不停赶路的追梦人。但谁又能说追梦途中的风景不美呢?穿过荆棘,走过风雪,我们坚信,在最美的年华里,我们能与梦想翩然邂逅。
追梦人
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1221班 曹非烦
每一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个梦想,每一个人心中都构想着一个美好的前景,每一个人,都是追梦人。
曾经,有一个少年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
曾经,一个牧羊人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就能飞起来。”
曾经,一个身高仅1.6米的矮个球员天天和同伴在篮球场上苦练„„
终于,他们成功了。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流传千古时,当飞机的机翼刮开高空的气流时,当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号球衣属于一位NBA历史上最矮球员时„„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斗,在那功成名就的一刻,都化作了嘴角欣慰的笑容。
有那么一群人,在真空舱和离心机里一次次地忍受着失重的痛苦,却始终没有按下那个红色按钮,在训练基地中度过了日日夜夜。当他们走出这个基地的那天,美丽的太空正等待着他们,他们登上矗立的发射塔,去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还有一群人,奔波于考察站与亘古冰原之间,接受着冰与雪的洗礼,一天四次到观测站采集数据,开驳船,修快艇,驾驶雪上摩托„„好几次端起饭碗却睡着了。
终于,他们感受到了国家的变化,看到了国家的富强,打心底里笑了。
那些我们所追逐的梦啊,没有这些,如何支撑起一个东方古国?如何支撑起一片广袤的大陆?如何支撑起一颗蔚蓝的星球?
有梦才是真正的人生,追逐一个中国梦才能创造真正的人生。人生如同一场追逐,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美丽的梦。
海明威曾经说过:“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叶挺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时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当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叶挺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为什么?因为他追逐着一个中国梦,一个解放的梦。他写下流芳百世的《囚歌》,高唱:“在烈火与热血中永生!”这一直鼓舞着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献身。叶挺这么做,是为了告诉我们:只要追逐一个中国梦,即使身体被打倒,精神也不会被打倒。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而他们共同的一点就是都拥有一个中国梦。茅以升面对国外的金钱、荣誉、地位等接踵而来的诱惑,不为所动,他追逐着为祖国的桥梁事业献身的梦想,毅然回到祖国。当别人劝他“回国是自毁前程”时,他却坚定地回答:“中国再穷,也是我的祖国,我不会因为祖国穷而嫌弃她。”他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茅以升一样追逐中国梦的还有绘画大师齐白石、数学家华罗庚、学术巨匠叶笃正、“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弹之父”钱学森„„所以说,我们要有一个中国梦,并不断地追逐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教师追梦】推荐阅读:
教师节征文教师05-23
教师教师风采简介07-10
教师节教师名言11-12
教师节教师朗诵稿05-27
三代教师共庆教师节07-10
教师招聘教师职业道德10-02
小学教师先进教师事迹11-13
音乐教师教师岗位职责11-23
教师节代表教师发言12-15
老教师帮扶青年教师计划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