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家机关人员承诺书(精选10篇)
1、认真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义务,不提供虚假个人信息,自愿接受保密审查。
2、不违规记录、存储、复制国家秘密信息,不违规留存国家秘密载体;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触和知悉的国家秘密;未经单位审查批准,不擅自发表涉及未公开工作内容的文章、著述;离岗时,自愿接受脱密期管理,签订保密承诺书。
3、涉密岗位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保密知识教育,要求涉密人员带头履行承诺,带头学习保密知识,掌握保密技能,真正做到懂保密、会保密、善保密。
2012年, 李某某为了能够申报成功某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 了解到凭江某私人关系借到某国家机关临时打杂、帮忙的张某某, 和主管该项目资金审批的处长江某关系密切, 遂找到张某某, 承诺如果申报成功该项目资金, 将送财物给予张某某。张某某事后在李某某申报该项目资金流程、项目申报书文件材料、申报相关信息等环节给李某某提供帮忙, 帮助李某某顺利申报成功该项目资金。2013年, 李某某给予张某某现金共计人民币10万元。2014年案发。
二、分歧意见
对于李某某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江某借来的临时打杂人员张某某送10万元的行为的定性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构成行贿罪, 行贿罪是行为人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 明知自己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虽然张某某只是临时打杂人员, 但其也直接或者间接从事了公务, 属于国家机关中的临时工作人员, 张某某可以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应当认定为行贿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构成向非工作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因为张某某的身份是非国家工作人员, 向其送财物, 获取不正当利益, 不构成行贿罪, 当然构成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不构成犯罪。依据罪刑法定原则, 应该对该行为宣布无罪。
三、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认为该行为目前不宜以行贿罪定罪处罚。
(一) 该行为不符合行贿罪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特征
依据刑法第389条之规定, 行贿罪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据刑法第93条之规定,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张某某只是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江某凭借私人关系借来的临时打杂、帮忙人员, 未与该国家机关签订有关合同手续, 不属于临聘人员, 同时张某某也不从该国家机关处领取报酬, 虽然该国家机关有文件规定可以从其他单位借调人员来帮助工作, 但是这只是内部规章, 并不是法律。依据体系解释方法, 刑法第93条中的“依照法律”中的“法律”是指广义的法律, 而不限于狭义的法律, 实质上是依法的意思, 即行为人的任用、地位、职务、公务行为等具有法律上的根据。因此张某某的身份是非国家工作人员, 不符合行贿罪的犯罪构成。另外, 针对张某某利用的是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 实现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说法, 一方面,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没有对应的行贿罪。亦即,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给予财物的请托人, 不成立行贿罪1”。另一方面, 从张某某和江某的证言来看, 目前无法查清张某某是否利用江某某的影响力, 根据存疑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 向张某某行贿的行为不成立行贿罪。
(二) 该行为不符合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所侵犯的法益 (客体)
有人认为, 不构成行贿罪, 就自然应当认定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笔者认为, 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只能依据该行为侵犯的法益和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来判定。依据刑法第164条之规定, 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是指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务, 数额较大的行为。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管理活动。李某某的行为侵犯的客体实质上和行贿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一致的, 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制度、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因此以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李某某定罪处罚是有些牵强的。
(三) 该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
1. 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从行贿人最终如何达到目的来看, 本案中张某某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 但是在顺利成功获得该项目资金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是实现不正当利益的关键所在, 张某某与国家工作人员江某关系密切, 虽然目前无法查实张某某是否利用了江某的影响力, 但是张某某在项目申报流程和文件材料的整理等方面需要与江某咨询、沟通, 如果这种行为不处罚, 显失公正。
2.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
依据刑法第3条之规定, 罪刑法定原则, 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对总则其他条文和分则各罪具有指导与制约作用。其中, 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主义要求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对于该行为, 刑法上处于立法空白, 目前, 应按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原则不认定。
3.《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 可以考虑以刑法第390条之一来认定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第四十六规定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 或者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行为人进行处罚, 该条可以称之向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的行贿罪, 依据《刑法修正案 (九) 》第五十二, 如果2015年11月1日后, 可以考虑以该条款来规制李某某的行为。
关键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
注释
关键词:浙江省;省直机关人员;体质;测评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17-03
本课题组通过对浙江省直机关人员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获得反映衡量浙江省直机关人员的健身状况和国民体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科学地指导省直机关人员这一特定群体的有效健身活动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浙江省直机关人员的体质状况。
1.2研究方法
1.2.1随机抽样调查浙江省直机关共有43个,按照60%的标准,随机抽取26个省直机关,这些省直机关分别是团省委、省宗教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大办公厅等每个省直机关内又随机抽取17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共抽取442个样本,最后实际测量399名,获得有效样本399个,有效率90.3%。所有的研究样本均要求在30或30岁以上,男子60岁以下,女子55岁以下。其中,按5岁一个年龄段分组,共分成以下六组:A1(30~34);A2(35~39);A3(40~44);A4(45~49);A5(50~54);A6(55~59)(表1)。
1.2.2测试与数据处理方法本次测试运用GMJG-IV型国民体质测定仪器采用IC卡自动测量,并由电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测试工作人员均经过正式培训。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测评BMI(Body Mass Index)指数。BMI=体重(kg)/(身高(m)*身高)或者BMI=体重(磅)/(身高(英寸)*身高)*703。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1年提供的标准:BMI<18.5 偏瘦;18.5≤BMI<24 正常;24≤BMI<28 超重;BMI≥28 肥胖。各组BMI指数测定情况见表2:
受检人员的BMI指数测试结果显示,男女总的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除了男女子组A1(30~34)的超重和肥胖率之和低于30%外,各组超重和肥胖的百分率之和均高于30%;男子50岁以上各组超重和肥胖率均超过40%,女子35岁以上各组超重和肥胖率均超过30%;男子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同年龄组的女子;女子的偏瘦率远高于同年龄组男子。
2.2机能测评
2.2.1肺活量
受检人员肺活量的测试结果如下:男女各组自30岁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成下降趋势;其中,40岁和50岁是两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个节点上,肺活量快速下降;(40~44)年龄组比(35~39)年龄组的肺活量下降10%以上;(50~54)年龄组比(45~49)年龄组的肺活量也有明显的下降,p<0.01。表明被测试人员肺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在40岁和50岁之后有一个快速衰退的过程。
2.2.2台阶指数台阶指数测评结果如表4所示:
台阶指数测评结果表明:男子(35~39)组和女子(45~49)组测评结果明显好于其他同性各组,p<0.01。说明受检人员由于性别不同,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差异性,男性在40岁之前运动中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逐步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趋于下降;而女性在50岁之前运动中的心血管机能水平达到最高。
2.3身体素质测评身体素质是人体体质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是受先天遗传、后天环境、营养和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3.1纵跳在身体素质指标男女纵跳测评中,男女(30~34)和(35~39)各组成绩优良,男子的两个组测评均分达4.13,女子测评均分达4.02;其他各组没有此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反映了受检人员总体上有较好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这种情况可能较好地说明了受检人员身体素质的先天遗传性较好。
2.3.2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是男女各组得分较高的测试项目,每组均在3.50分以上,女子组间差异不显著;男子(35~39)与(40~44)组间差异显著,p<0.01;其余不显著;选择反应时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受检人员在选择反应时方面的测试表现优良,在总体上表明受检人员的机体神经系统功能反应速度良好,机体对刺激反应较快。
2.3.3闭眼单脚站立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也是各组得分较高的,男女各组的总平均分分别为3.81和3.43,反映出受检人员良好的总体平衡能力;其中男子(34~39)和(40~44)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45~49)和(50~54)年龄组之间的组间有差异,p<0.01,表明男子40和50岁是其平衡能力快速下降的转折点;女子各组没有明显的组间差异;总体上看,平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3.4男子俯卧撑、女子1分钟仰卧起坐男子俯卧撑测试结果:(30~34)年龄组得分均值为3.25,(35~39)年龄组的得分均值为3.34,组间差异显著,p<0.01,且成倒挂现象。测评结果表明,男子(35~39)年龄组人员的上肢力量、腰腹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强于(30~34)的年龄组人员,这可能于这一年龄组的人员自恃年轻,忽视身体锻炼有关。女子(30~34)年龄组和(35~39)年龄组的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表明,两组的测评均分高达4.05,且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其他年龄组对男子俯卧撑项目和女子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项目不作要求。
2.3.5握力受检人员的握力测试结果见表6:握力测评是各项素质测评中得分较差的项目,反映受检人员总体上握力测试水平不高;男子各年龄组的握力测评均值随年龄增长形成一个明显的递减梯度,反映了握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女子各年龄组握力测评均值随年龄增长没有明显的递减梯度;男子(45~49)和(50~54)年龄组握力测评均值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梯度,p<0.01,握力测评均值下降了将近10%。
坐位体前屈测评结果是所有素质测评项目中平均得分较低的项目。如表7所示,男子总体的柔韧性较差,各年龄组测评较差和差的百分率均高于30%;随着年龄的增长,坐位体前屈的测评结果也渐次变差,反映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柔韧性逐渐降低;从总体上看,女子各年龄组的身体柔韧性明显好于同年龄组的男子;男子(40~44)年龄组的身体柔韧性有一个明显的降低,标志着40岁是受检男性身体柔韧性的一个快速变化的节点。
2.4体质测评结果总体分析体质测评结果显示,受检人员的某些测评项目呈现优势特征,比如身体素质测评中的选择反应时总体测试成绩良好;从素质指标的纵跳和闭眼单脚站指标来看,结果较好;女性的身体柔韧性测评结果较好,调查发现,女性成员中的一部分常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健美操活动等。从形态指标的测评情况看,受检人员的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较大,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女性的偏瘦率较高,明显营养不良,这种问题显然不能从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找到答案。有资料报道体重指数BMI和总死亡呈“U"形或“J"形关系,即BMI过高或过低总死亡率均升高。机能测评主要是反映和衡量受检人员的心血管机能水平,从机能指标测评结果看,受检人员的台阶指数测评中的较差和差的比例较大,许多人员的心血管机能水平不高。这一测评结果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形态指标的测评结果,反映了受检人员超重和肥胖率较高的现象、及他们的心血管机能水平不高之间的某种联系。在身体素质测评中还发现,受检人员的总体握力、俯卧撑、男性的坐位体前曲、肺活量等测评水平都很一般,反映他们的手部力量、上肢力量、男性身体的柔韧性、肺部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不够好。在机能和身体素质测评中还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男子40和50岁是身体变化的重要节点,在这两个节点上,身体的某些机能快速衰退,身体素质的某些方面的水平也随之下降。女子总的身体变化情况比男子平稳,但女子50岁时的身体变化要值得关注。体质测评结果再次提醒受检人员和其他机关工作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身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水平逐步趋于老化情况下,尤其需要注意身体变化的某些关键节点。要通过积极的身体锻炼,延缓衰老过程。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受检人员的超重和肥胖现象比较普遍,但体重不足的女性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人员的肺活量和总体心血管机能水平不高;2) 受检人员上肢力量较差,下肢力量较好;男性的身体柔韧性较差,女性的身体柔韧性较好;3) 受检人员的肌体神经系统功能较好;身体的平衡能力较好。
3.2建议1) 浙江省体育局和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机关工作人员建立一个定期的体质检测计划,进行系统的跟踪检测。2) 把工作人员的体质水平作为各省直机关工作综合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3) 根据机关工作人员的体质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注意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心肺机能,增强力量和柔韧性练习;控制体重的不合理增长。4) 机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健康意识,逐步形成合理健康的生活和饮食规律,尽量防止或延缓超重或肥胖的产生;5) 人体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变化现象是自然规律,但这种变化不是均衡的,在某些节点会呈加快趋势,建议机关工作人员在体质变化的关键节点,通过有效的身体锻炼方式延缓这一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编.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2] 国家体委群体司编.全民健身计划文集,1996.
[3]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01.
[4] 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 杨静宜.体疗康复[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8.
[6] 陈明达主编.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联合出版社,1993.
[7] 赵斌.河北省成年人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1).
[8] 朱琦,等.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质与健康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72-75.
[9] 董新光.等,健康素质概念的辨析——兼谈体质、身体素质与健康素质3个概念的混用和统一[J].体育科学,2005,25(11):72-75.
[10] 王国元.乌鲁木齐老年女性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75-76.
(一)概述
1、意义
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职业道德建设的在于官德
是当代政治文明的要求:反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 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
2、新特点
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
政治性与政策性兼有
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
多样性与共同性兼具
服务性与权威性共存
3、内涵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加强学习、勇于追求
服务群众、弘扬正气
依靠群众、开拓创新
更新观念、调整心态
4、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关系
1)行为主要是一种他律
2)职业道德建设就是从行为规范强制到职业德才兼备自律的过程
3)职业道德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
5、古代优秀的职业道德
1)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早期官德
2)为政以德、民为邦本的政治道德
3)修身践履、清正廉洁的职业官德
6、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目标体系
崇高的职业道德追求
明确的职业道德目标
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
理想的职业道德品行
7、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
忠诚国家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公正公平
廉洁自律
(二)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1、价值取向
1)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2)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3)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4)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2、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个体发展
规范、引导功能
调节监督功能
(三)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遵循集体主义原则
3)爱岗敬业、勤政为民
4)塑造自身新形象
文化知识修养
语言修养
仪表举止修养
(四)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
1、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建立、健全一整套约束机制
(五)机关职业道德新理念
1、团结协作理念
2、服务创新理念
3、生态创生理念
4、效益优先理念
(六)机关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1、勤政为民
2、廉洁公忠
3、实事求是
(七)《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1、政治坚定、忠于国家
2、勤政为民、依法行政
3、务实创新、清正廉洁
4、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义务规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法履行职责
2、接受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
3、忠于职守、服从命令
4、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5、公正廉洁、克己奉公
(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交际行为规范
服从上级、关心下级、尊重同事、协调友邻
(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
1、诚敬之道
1)真诚:不伪
2)信诚:不妄
3)直诚:不曲
4)精诚:不懈
2、途径和方法
1)见贤思齐
2)省察克治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慎独
6)公正廉洁
3、家庭伦理的实践
百善孝为先
夫妻和睦之道
同胞相善
做子女的榜样
4、公门里面好修行
要有良好的官德
要有忍耐的力量
要有敬业的精神
要有合作的美德
(十一)依法行政
1、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2、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权责统一要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
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十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双学位)专业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行政伦理研究》课程结业论文
题目:当前我国国家机关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学院:机电工程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091
学生:乐建
学号:06
任课教师:陈华平
时间:2011年12月 26日
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腐败发生较多较频的地域国家,往往是新旧体制并存交错,制度不完善,腐败的滋生、蔓延繁殖空间较大的国家。在我国,此现象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危及和破坏着法制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动摇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又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污染社会。腐败不仅极大的扰乱了市场次序,而且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违背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腐败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把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首先,对于腐败的定义:腐败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就目前而言,要综合考虑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阶段.。所以说,如同在任何存在财产私有制的国家中一样, 在我国, 腐败现象将长期存在, 反腐败的斗争将是长期的, 严峻的和复杂的。这使得腐败成为了当今中国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次,我国当前党内腐败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第一,腐败的群体性特征明显,涉案人员众多,并且他们在政治上丧失党性原则,形成了具有紧密人身依附性质的关系网,同时在经济上互相利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第二,“一把手”腐败非常突出,党政“一把手”的腐败行为又导致其下属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违纪违法。第三,“外向型”腐败日趋明显,都形成了国内犯罪,国外洗钱的链条。第四,资本积累型腐败日益显露,腐败分子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生活上的富有和享乐,违纪违法的目的从追求消费享乐型向资本积累型转化。第五,腐败的规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腐败已经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时期,出现了笑廉不笑贪的社会风气。第六,腐败分子的“抗药性”在不断提高,腐败的手段更狡猾、更隐蔽。第七,腐败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地域特征,西北部和中东部地区都有明显的区别。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
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三是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索取贿赂、拿取回扣等。另一种腐败类型是,指非公职人员或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非法谋取利益的腐败现象。非公共权力型腐败包括一下三种类型。一是职业腐败,如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侵吞或挪用公款、工人工资、非法收取或索取“红包”等。二是新闻腐败,如一些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报或个人利益,发布“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利用新闻线索迫使其他组织或个人与其进行金钱交易等。三是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发生在高等院校,比如学位的审批,项目的审评,职称的评定等过程中发生的钱权交易或其他利益的交易等。
现今中国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与腐败有关的社会组织和力量也比较强大,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危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祸国殃民的现象呢?以下就对腐败产生的原因作深入的探讨。
腐败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根源, 又有多种多样的现实原因。大体说来有这样几以下个方面。
1、我国曾经是一个被封建阶级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 这在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还在影响着很多人,而且,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因而在许多人的思想里存在滋生腐败现象的思想基础,比如私有观念和特权思想。
2、体制上的漏洞和机制的不健全。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都还处于改革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新建立的制度还不成熟,有些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这在客观上难免会出现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而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3、市场经济特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腐败现象产生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竞争性、重利性、等特性,这既有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有消极的—面, 其消极的一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滋生腐败现象具有很大的诱发力。
总的来说,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私有制的的产物,也就是说,私有制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腐败的本质就是剥削,腐败的实质就是一种权力的蜕变或异化。腐败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第一,由于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造成政策执行偏差,导致国家管理的混乱。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一定程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构成巨大威胁。只有消灭私有制及是由观念,才能最终先灭腐败现象。
现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但是腐败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社会污染,他它不仅造成各种经济损失,而且还构成了对我国共产党及其政府的合法性的严重挑战,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和忧虑,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有的还日趋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从腐败现象当下的特点入手,把防腐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面,尽最大的努力来降低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提出可行的政策,使有关人员无空子可钻,达到让其不想腐败,不能也不敢腐败的目标。
防治我国的腐败现象,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同时也要将传统文化的影响考虑在内,从其内部特点和规律以及原因入手,提出可行性防治对策。
首先,进一步完善首长负责制。在发挥首长负责制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在强调其权力的同时,明确其责任,堵塞漏洞,防止滥用。对凡是因为领导工作失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腐败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对子女、配偶、身边工作人员管理教育不力,造成严重违法乱纪的;对责任范围内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以致屡屡发生大案要案的;违反干部政策,用人失察,造成恶劣影响的;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等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能以“集体负责”、“班子讨论决定”为由推卸应负的领导责任。其中的关键是,形成法律条文,明确权责,形成硬约束。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使政府行为法制化,规范化,可推行道德立法。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政府审批行为。要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资金监管,规范收费行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公务
员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政府行为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道德立法是指对公共行政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和强化,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强化道德内约。政府机构是一个代表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机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比其它职业更高的道德水准,通过把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保证员工身体力行地执行,保证公共权威机构的纯洁性。我国的反腐败也可以考虑道德立法,把这种职业道德明确化、制度化,以提高官员的道德内约,使政府人员对腐败产生免疫力,构筑反腐败的钢铁长城。
再次,强化监督机制是反腐败的重要途径。法律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不应兼任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的职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政府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力度,形成对行政权、司法权的有效监督制衡。政党监督,中国共产党要对党内干部和党员是否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纪律监督;民主党派要通过民主协商会议等形式,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群众监督,群众通过舆论、信访等形式,可以起到揭露腐败等不正之风的监督作用。行政监督,政府机关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系统,对防止各级、各部门的腐败起到监督作用。在强化监督机制时,一定要注意制度创新,追求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另外,国外的“高薪养廉”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这是从生活上给公务员提供依法行政的保障,防止腐败犯罪的有效方法。但是,我国借鉴这一方法,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最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市民社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府的权力应适当下放,把一部分权力返回社会,提高市民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众多的矛盾在基层就得到解决,这样政府与人民之间就有了一个缓冲地带,政府就不再直接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样一来,不仅政府的权力小了,而且社会的权力大了;政府直接插手的事务少了,自然腐败的机会也就少了,而且社会力量的增大也对政府权力的滥用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抵制,增加了腐败的成本,使其“不能为”,“不敢为”,形成硬约束。
近期,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来防止腐败,用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防腐败政策。例如加强官员的功能工资申报;对裸官现象进行严查,官员家属出国都要经过严格审批,对有在国外定居家属的官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其家属为其洗钱;另外,我国的各省市针对本省市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对策。
总的来说,我们要想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胜利,必须深入研究腐败问题的根源,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改进反腐败斗争策略,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文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反腐败斗争才能够胜利,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我们自己才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处分暂行规定
第六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的,应当根据其数额及其他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第十条 根据《暂行规定》第六条,对挪用公款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下列数额及本《细则》第六条规定的“其他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1、数额在五千元以上,超过三个月,但在被发现前已全部归还本息的,给予撤职至开除处分;
2、数额在三千元以上,不满五千元,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
3、数额不满三千元,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给予记过至降级处分;
4、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未超过三个月的,给予记大过以下处分;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挪用公物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被发现后不退还的,依照《暂行规定》第四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总局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行为,防止利益冲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庶洁从政若干准则》、《<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总局机关工作人员,是指总局机关全体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利益冲突,是指总局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职责过程中,其个人利益与公职身份所代表或维护的公共利益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因其作为或不作为,直接或间接使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获取利益。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利益,包括财产性利益和非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是指动产、不动产、有价证券等财物或期权、债权等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非财产性利益是指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在政策制定、行政审批、执法栽量、人事管理等方面谋取的有形或无形的利益。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总局机关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拟制血亲、近姻亲和其他共同利益关系人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拟制血亲”,包括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近姻亲”,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
第六条防止利益冲突,坚持“健全制度、注重预防、公平公正、依法处置”的原则。
第二章防止利益冲突的禁止性规定
第七条 总局机工作人员应正确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保证公共职务的廉洁性。
第八条 总局机关工作人员禁止借行使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职责,或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一)不准接受行政相对人的钱、物、有价证券等礼品;
(二)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各种招待、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三)不准以集资、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利用知悉和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
(四)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以任何名义索取、收取好处费、回扣或其他不正当收入;
(五)不准公款报销、开支各种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让行政相对人报销各种单据、发票;不准以任何名义向行政相对人借款:
(六)不准违反规定,私自参加各类会议、颁奖、剪彩、庆典、首发、首映式等活动;
(七)不准以岗位特殊性以及上下级关系,为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免责性游说、暗示、出谋划策或非法下达行政指令;
(八)不准违反规定,为行政相对人取得许可、资格及荣誉评定等进行游说斡旋;
(九)不准以个人名义推销个人出版的书籍、举办业务培训班或其他有偿服务活动。
第九条 总局机关工作人员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一)不准个人独资或与他人合资、合股经办商业或其他企业不准以个人或他人名义入股的形式经办企业,不准私自以承包、租赁、受聘等方式从事商业和其他经营活动;
(二)不准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
(三)不准违反规定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
(四)不准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五)不准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或者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第十条 总局机关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及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一)不准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
(二)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
(三)不准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这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
(四)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在本人负责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在本人负责的业务范围内的外商独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
(五)不准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及特定关系人从事经商、办企业等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一条 总局机关工作人员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
(一)不准干预和插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产权交易、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转让、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其他重大经济活动等事项:
(二)不准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向相关部门及其人员以暗示、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定、强令等方式,干预和插手各类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为,影响市场经济活动正常开展或者干扰正常监管、执法活动。
第三章监督实施
第十二条 总局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有关规定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所得经济利益应当上缴。
第十三条 总局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遵守本规定,井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对放任、包庇、纵容下属人员违反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总局党组组织领导本规定的实施。总局人事司、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按职责分工抓好本规定的贯彻落实。驻总局纪检组监察局加强对本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 总局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及其聘用的从事公务的人员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驻总局纪检组监察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负责解释。
1:2002年10月党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大的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本职工作有关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2: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
第二,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第三,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第四,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包括如下新的特点:
第一,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
第二,政治性和政策性兼有;(反面例子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第三,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
第四,4第一,目标性原则;从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总目标。)
第二,实效性原则;
第三,操作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明确要求。)
第四,服务性原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最明确地表现为服务性原则,就是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为人民和国家利益服务。)
第五,主体性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制定一定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使其才能在职业活动中得到应有的表现。)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第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求他们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能任意地滥用权力。)
第二,加强学习、用于追求。(20%/80%原理)
第三,服务群众、弘扬正气。(反面形象是“衙门口朝难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架势。)第四,依靠群众、开拓创新。(毛泽东的名言:“群众是我们的后台,后台一拆,什么戏都唱不成了”)
第五,更新观念、调整心态。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关系:
第一,行为规范是他律与职业道德的自律;
第二,从行为规范到职业道德自律的转化;
7:职业道德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主体超越特定价值系统的自我选择。
8:中国古代官员的职业道德传统:
中国古代官员的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
第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道德思想,其中,“执事敬”就是指对职业活动的敬业精神。后来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和《学记》则进一步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为“敬业乐群”,并且从此成为指导我国各行各业职业活动的一条基本道德准则。
第二,《从政遗规。舍人官笺》中所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第三,“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早期官德。
第四,“为政以德”、“民为邦本”的政治道德。
第五,修身践履、清正廉洁的职业官德(儒家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中国古代封建的道德礼教:
:“惟有德者才能治天下”才导致了“天下非一人所有,惟有德者居之”。
9第一,/在职业活动中实现组织目标/个人需要服从集体需要/
第二,/工作道德目标/法制道德目标/科技道德目标心理道德目标)
第三,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国家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对政府指令的执行,对上级指令的执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党政干部乃至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忠诚老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仆。/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四,理想的职业道德品行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一,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行政”与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行政是形势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是对一定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协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强国家行政机关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抑制行政自利性,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二,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前提是,他们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强烈呼唤政府树立“三种意识”:权责平衡意识、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成本—收益责任意识。所以,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内部责任控制机制,实质上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自律机制。)
第三,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2004年10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提高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2006年7月1日,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为适应有关政策的调整变化,现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自2004年1 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二、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办法为:
(一)国家机关在职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
1.公务员,为本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
之和;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
(二)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国家规定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其中:
1.离退休人员为本人基本离退休费,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2.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发正1 978)104号)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为本人基本退职生
活费,即本人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本人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三)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
派人员中的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
本《通知》下发后,《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民优函〔1994〕21 2号)即行废止。
时间:2013-07-19 | 作者:郑冰珊 | 浏览:28567(民发〔2011〕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民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发〔2011〕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2011年8月1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的《烈士褒扬条例》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关于修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决定》调整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适应有关政策的变化,现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二、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办法仍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公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民政部 人事部财政部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 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人事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人事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人事局、财务局:
2004年10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提高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2006年7月1日,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为适应有关政策的调整变化,现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二、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办法为:
(一)国家机关在职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
1.公务员,为本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之和;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二)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国家规定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离休干部抚恤金。其中:
1.离退休人员为本人基本离退休费,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2.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本人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本人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三)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的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
本《通知》下发后,《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民优函〔1994〕212号)即行废止。
本通知由民政部负责解释。二〇〇七年五月八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 财政部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经研究,现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一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标准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
(四)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属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二、关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从2006年7月1日起,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基数调整为:
(一)工作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即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二)离退休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基本离退休费,即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三)退职人员。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四)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原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计发基数为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
本《通知》下发后,《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8号)即行废止。
【非国家机关人员承诺书】推荐阅读:
在xx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命大会上的讲话11-16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12-11
中央国家机关-国家旅游局面试经验谈12-06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09-24
申报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汇报材料12-20
2024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12-31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应聘承诺书09-30
国家工作人员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