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共9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亟宜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人做人。“不关心广大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与生活脱节的弊端,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蛮为先导。
教育方式的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他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 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 的教育观念解体;(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师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 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 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 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 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 发展、个性发展。"
二、深入思考生活。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实际体验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例如我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课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设想自己是一位残疾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学生们各抒己见。作家史铁生在双腿残疾后,时常去地坛,社会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人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没有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常人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要求学生拿自己的光明生活与海伦的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生活相对照,学生深有感触,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在光明的世界里努力拼搏,学习海伦执著的精神、顽强地毅力,最后有所作为。这样联系生活,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变难为易,而且便于抓住机会进行思想教育,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三、构建师生互动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 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 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 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 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 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 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 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 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 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 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从教师处联系社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四,展开多种课外活动。
学以致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外活动,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进行有计划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写字活动、朗读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智力比赛、即席发言、参观访问、旅游采风、故事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作品欣赏会、改编排练课本剧等等。
五,讲述课本之外的故事。
讲述课本之外的故事在于使学生更加了解课文的年代背景,注重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不会产生时间上的代沟。香港教材中“范文介绍”与“预习”两项是最具特色的。范文介绍部分说:本篇《背影》是我国白话文学上一篇十分著名的作品。许多人都认为是朱自清的代表作。它所叙的只是一位老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情形。可是,那永难磨灭的父亲的背影,却使中国人的父子亲情,感动了全世界的读者。本文先述祖母逝世后的家庭状况,次述他随父亲到南京的原因。再又述说他父亲如何嘱托茶房照料他,如何越过铁道,到另一边月台去买桔子;如何买了桔子回来,再三叮咛的情景,写得细腻极了。最后,描写作者接到他父亲的来信,再而联忆起父亲的背影时的哀伤。读者们读了本文,多会产生共鸣,并想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亲情和作者的父亲并没有两样。“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列强势力明争暗斗,混战不休,百姓生活日益艰难。作者的家庭,因社会的黑暗也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在这一背景下,课文通过临别前父亲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从家庭的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景气;父亲的关切使作者感激,父亲的艰难挣扎令作者感动,这一切都显示出父子亲情的纯挚与可贵。”
经过此番介绍后可让学生更加容够融入课文,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产生实际感,让学生不至于有不着边际的感觉,对于让学生联系实际有着良性的辅助效果。
近代以来, 语文教学相比于古代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现在, 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其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通过作文来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 可以将作文作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写作动机
在做每件事情之前, 我们都会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写作也一样, 学生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真正原因是表达的冲动, 当作者想要用语言文字向他人、向社会传达自己的观点或感情时, 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写作动机的产生, 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主动动机, 一种是被动动机。主动动机是指当作者收到外界的刺激, 极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或者有一种强烈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欲望而产生的动机。被动动机是指别人要求自己, 必须去这么做。主动动机的产生, 对于学习者的写作有极大的刺激作用, 它会激发作者写出触动人心灵的作品。然而, 我们传统的教学中, 太过于强调教师在写作中的作用, 绝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教师要求学生写什么, 学生才写什么。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写作形成了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动机缺失。
(二) 缺少写作材料
知道了“写什么”之后, 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写”。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论据来表达、论证, 将思考过程中朦胧模糊的思想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这需要更多的精力、更丰富的材料, 这一过程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 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然而, 学生们的写作材料却极其匮乏, 一讲到要写记叙文, 就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都一样, 没什么可写的, 在他们看来, 生活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事情, 没有有价值的材料。再者, 每个人都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 见识面很狭窄, 一碰到议论文, 就苦恼没有材料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事实上, 生活中, 其他媒介如报纸等, 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等着人们去发现。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会发现, 生活中, 素材随处可见。
(三) 修改主体错位
传统的作文修改的方法是教师把作文收上去, 给每个学生打分, 写几句评语, 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给学生。这样的修改方式着重的是对学生作文成品的评价, 而不是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 这种修改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不大。然而传统的课程观把教师作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题地位。学生的作文完全由教师修改, 没有给予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机会, 从而无法养成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 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课时, 教师布置了作文题目后, 不要给学生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 给学生自己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 允许学生从各个方面对题目进行解读, 不要以教师的理所当然的思想来评价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头脑风暴”法, 激发学生的灵感, 产生无数想法, 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达到“有话说”的目的, 使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写出真正有思想、有灵魂的好文章来。
(二) 指导学生收集材料
1) 观察指导。我们常说, 写作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这种“来源”是有一个过程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感觉身边的事无话可写, 就是因为对身边的事情观察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开放感官去感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充分联想想象, 刻意求新。2) 知道学生收集其他传播途径的信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充斥的社会, 但正因为如此, 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匮乏的社会, 因为如此多的信息, 让人无法进行选择, 尤其是对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所以,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图书馆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主要资源, 教师要教给学生图书检索的方法;网络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指导中学生上网一定要给予固定的网址, 避免学生遭受不良信息干扰。
(三) 作文修改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方式, 使用多种修改方式相结合的方法。1) 教师批改。教师只是给出评价和修改意见, 不打分, 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反思。老师的意见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教师利用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 给学生一个适当的评价, 一些好的意见, 知道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进一步修改。2) 学生互改。教师告诉学生一些批改作文的方法, 让学生参考这些方法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在互改种强调要多指出同学的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 以增强同学的信心, 同时也可以从同学的作文中发现可供自己参考的地方, 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3) 学生自改。教师和同学评改后, 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此时他的眼光会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只有在反复修改中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经过不断修改, 不断改进的文章, 才能算是一篇好的作文。
三、小结
多年来的经验证明, 在中学作文教学当中,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有效修改, 是提高中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 我国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作文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我相信, 只要我们活跃在一线的教师们, 能够不断运用新理论, 寻找新方法、新策略, 致力于提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水平, 我们一定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钱理群.对话与发现—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J].教育研究, 2003.
[3]刘正伟.台湾作文教学发展新趋向[M].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一、朗读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现行各级考试,只有笔试而无口试,故不少教师便围着指挥棒转,“考啥教啥”。学生呢,迫于升学的压力,只顾埋头于作业堆,对朗读教学缺乏热情。在语文学习中有些同学认为语文学习重点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上,考试时占的比重也最大,于是为了提高成绩,很多同学整日埋头做习题忙分析,寻找写作秘诀。尽管题做了很多,但往往答题却老是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写作指导的书也看了很多,有时还是表达不清,主题不明,甚感苦恼。其实同学们忽视了一个简单却是最重要的问题朗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朗读课文的时候结结巴巴,很不流畅,老读破句,这样文意自然就不甚清楚,必然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其实,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功,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读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的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当我们只用眼睛去“读”书时,大脑获得的信息比较单一,甚至还会遗漏或差错。当我们用眼睛看,还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传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可见,朗读确实是学习中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孔子就常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摇头晃脑的反复朗读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朗读,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
二、朗读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活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朗读教学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在朗读教学方面起码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通晓关于朗读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1)《大纲》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停顿是语句的间歇、声音的休止。停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结构停顿;二是逻辑停顿;三是感情停顿。(3)重读是把重要的词语读重一些以示强调,包括语法重读、逻辑重读和感情重读三种。(4)语调的变化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表示提问、激动、命令、惊异等语气用升调;表示肯定、感叹、祈使等用降调;表示复杂的感情用曲调;分量较重的文句用平调。
第二,要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一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可分阶段进行:一是疏通文意的读法;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教学目的出发,能够设计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体验性朗读、表演性朗读、情感性朗读、竞技性朗读、背诵性朗读等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卖油翁》一课可以运用情感性朗读和背诵性朗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中更加深入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第三,要选择好的朗读材料。朗读好材料是学生获取准确信息的保证,所以,朗读材料也较为重要。所需材料可以是我们平常用来进行阅读训练的那些材料,其选择范围应是比较广泛的,没有文体、内容的限制,但篇幅一般不宜过长,短小精悍、有真情实感、情节扣人心弦、有深刻哲理、结尾耐人寻味的文章尤佳。例如:《济南的冬天》、《纪念白求恩》等课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对教学中所读的材料,自己本身应有丰富的感受,能把握表达感情的支点。要努力把感受到体味到的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让学生也感受到体味到,以此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第四,要设计好朗读教学的思路。新教材为了突出学生素质的培养而着意设计安排了一些以朗读为主要教学任务的课文,例如:新教材语文版七年级课文《春》、《海燕》;八年级课文《谈语言》、《背影》。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此处的“读”就是指出声的“读”。设计朗读课型,应以训练朗读为要素。如:(1)写读这种教学思路适宜于几乎所有文体的课文教学。既读又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就是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2)想读这种教学思路适合于教读散文、诗歌、寓言、小说等文学作品。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或选取片段、画面,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从而创造出合情合理的新画面、新情节、新形象。(3)背读这种教学思路一般适用于文言文,也适用于诗词及精美的现代短文。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意会其理,达到“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的理想境界。有了明晰的、科学的教学思路,就有了步骤清晰的课堂教学。
三、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相对应或相耦合时,教学效果会倍增。这是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达到这种状态,语文教学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的、高耗低效的劳作,而是一种充满灵性的、愉快的、主动的输出与接受。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不断地向教学法理论提出这样的命题,即“自觉地选择耗费力量最少而能够获得最大最持久的成果的斗争手段、方式和方法”。[1]第三次全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会议以后,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成为中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界的共识,中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越来越迫切,教学法领域里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改方案,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教材、学生。“辩证的系统方法,是研究选择最优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案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这种方法需要分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有规律的相互联系。”[2]在优秀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教材、学生这三部分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着,而是以其他两个部分作为自己存在的参照物。许多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在论著中都论述了语文教师、语文教材、学生构成一个教学过程完整的链,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相关因素是普遍联系着的这一规律。在此理论的起点上,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过程呈现出教师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之间的“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一旦教师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相对应或相耦合时,教学效果会倍增。我们把这种教学现象称之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异质同构”[3]现象。许多语文教师都曾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学中教师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接受力结构同构共振应该是中学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异质同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达到这种状态,语文教学对教师、对学生都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的、高耗低效的劳作,而是一种充满灵性的、愉快的、主动的输出与接受。
因此,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异质同构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语文教师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结构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训练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
湖南省炎陵县三河镇学校张新云 邮编 41251
1内容提要: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和谐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是阅读理解立足于生活经验。二是情感体验交融于生活实际。三是言语实践再现于生活情境。
关键词:生活经验生活实际生活情境阅读教学
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阅读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的窘迫境地,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自己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实践链接起来,发掘童心,寻找童趣,把一个个抽象的语言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可感的图像。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引导学生由课堂的小范围走向社会的大环境,由有限的学习空间走向无限的实践天地,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广博而富有内涵。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和谐发展。
一、阅读理解立足于生活经验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构建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积极创造机遇与氛围,努力促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深入探究的动力,否则,脱离生活的阅读理解必然缺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缺乏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的阅读理解也就必然肤浅。
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学生在阅读理解这首词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对老年夫妇的大儿、中儿是那么勤劳,整天锄豆、织笼,他们却不喜欢,反而喜欢那顽皮的小儿,这是为什么?”这是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是我没想到的,但与我的阵脚没有乱,而是灵活巧妙地将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是呀!为什么呢?你在家是最小„„”于老师的话语被一只只迅速举起的小手淹没了。“老师,我在家最小,爷爷、奶奶特喜欢我,他们把我视为掌上明珠。”“老师,我听大人说这叫什么‘隔代惯’。”“我原来是的,可是自从我有了弟弟就不同了。”„„“老师,我现在明白了:老年夫妇的小儿子那么活泼淘气,又是最小的,多讨喜呀!”“是呀,大家看挂图,图中小儿子趴在小溪边摇头晃脑,剥着莲蓬的样子多讨人喜欢呀!”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历成了学生阅读理解的依托。
我在执教《古诗文五首》一文时,“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两词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学时,我适时地启发学生寻找原有经验中相似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镜头,让学生边想象各种有关云雾缭绕的的景象,边加以动作演示,收到了良好效果,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可以化难为易,促进阅读理解。
再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 1
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伴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教师适时组织读议:“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文,然后将你们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看看窨是人什么!”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已质疑,自已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不仅教文学作品可以这样引发学生的创见,而且一些说明文也可如此
二、情感体验交融于生活实际
新课程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会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记得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羚羊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我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说起:“同学们在平常生活中注意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相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黄鼠狼遇到天敌后会放出臭屁。”„„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的铺垫下,我便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了:“当一群羚羊在后有猎人追赶,前是万丈深渊时,老羚羊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小羚羊的逃生,是何等痛苦的抉择呀!又是何等伟大的抉择呀!”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同学们的朗读情不自禁地多了一份悲壮,多了一份赞叹,读得真切感人。在这一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学生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际而实现的。
在今年的视导工作中,我有幸和一位老师学习了苏教版第二册《雨点》的阅读教学,感受颇深。这是一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形象地描绘了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大海”里,分别在“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情景,表现了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所表现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位老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它又会表现得怎样?”很显然,这一问题的设计,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维由眼前的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跳舞。”“雨点落在稻田里,在稻田里欢唱。” „„甚至有一位学生答:“雨点落在小河里,在小河里哭泣。”听到学生的这一回答,我的头脑里立即闪现出:远离课文“美丽、欢快”的基调,立即纠正!谁知这位教师没有急于“封杀”,而是随机追问:“你为什么说雨点在小河里哭泣?”“因为小河的水已经又黑又臭了。”我折服了:多好的回答,这样的生活现实在孩子心中已留下烙印。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课堂生成的回答,不正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了环保意识的渗透,激发了他们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感情吗?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交融,既拓展了文本,加深了学生的情
感体验,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关注周围现实生活的习惯,更好地生活,如此循环往复,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达到“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
三、言语实践再现于生活情境
将言语实践活动置于模拟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现实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就更加简便有效。复述课文是阅读教学中一项较为枯燥的“说”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我们可以变换多种形式(如自己练说、同桌互说)来进行,但显然还是限于严肃的学习情境,训练的也只是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比较单一。但如果我们稍稍变换形式,将单调的复述变成诸如“角色对话、情节表演”等形式,那么由于有了一个模拟的生活情境,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说的兴趣来了,“说”起来也更容易些,也自然会加入一点动作、表情等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孔已乙》这篇小说篇幅不长,结构紧凑,故事发生的场景集中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小说通过主人公几个生活片段的串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这篇课文是要求学生复述的,但如果仅仅要求学生为复述而复述,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得也少。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在教学本文时设计的一段“老板和孔已乙对话表演”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给了我们很好启示:在课堂上,薛老师扮演“老板”,由一名学生扮演“孔已乙”,扮演“老板”的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似乎有些刁蛮的理由,促使学生拿出一个又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在这样的模拟情境中,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以激活,思想得以启迪,言语得以锻炼,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文章内容,“不是麻木的看客,而是文中的角色”,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通过师生参与、同桌交流、动作演示、上台表演、角色互换、课本剧演示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发挥,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表现的热情和积极性,文章的内涵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打破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学生在表演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此举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口语交际等都可以和学生平时生活情境相衔接,进行模拟,提高训练效果。
一、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情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者。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试想,如果一堂课学生感到沉闷压抑,又怎么会有美的感受和创造性的发现呢?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情境创设的情趣性,使学生学生学得愉悦,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上学期,我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运用自己早就设定好的教案,一板一眼地教学,我的教与儿童心灵的学始终是疏离的。一节课死气沉沉,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失败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从这节失败的评优课中,我获得的最大收获是:教材和学生在我头脑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每每在备课的时候,我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总是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孩子读了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想和疑惑?二是怎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拼音教学是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的一项重点,而拼音复习课又比较枯燥,我就在创设富有情趣性的教学情境上下工夫。我以“畅游拼音王国”为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首先让学生一起伴随着儿歌去喜羊羊拼音王国游玩,然后唱声、韵母歌,扮演喜羊羊为果树治病(音节改错)等游戏,形成有坡度的系列训练,让学生玩中求学、学中有乐,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仅预设的教学环节要体现二者的统一,在利用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时,还要注意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扁鹊治病》一课时,当学到课文结尾时,多数学生批评蔡桓公不愿治病的态度,我以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至此水到渠成地达成了。就在我归纳总结的时候,一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手来:“老师,我认为扁鹊也不对,如果扁鹊再多劝蔡桓公几次,或许蔡桓公最后不会病死的。”显然,课文的本意是告诉我们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虽然这个孩子的理解与课文的价值取向明显不符,但表现出了他看问题的独特角度。于是,我和学生再一次回归文本,去重点研读了表现蔡桓公自以为是,以及扁鹊几次三番劝说蔡桓公的文字,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其实扁鹊是几次劝过蔡桓公的,但都被蔡桓公拒绝了,何况在古代受君王至上思想的影响,等意识到严重性时,为时已晚。不过,如果扁鹊不懈努力的话,也许蔡桓公真的会有所醒悟,他的生命也许会得到挽救。所以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应该受到表扬。通过这样的处理,这位学生满意地坐下了。我认为,我对这件事的处理,符合书中专家的观点: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善于利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赏读,借以进行鲜活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这不就做到了“滋养心灵”和“获得工具”的并重和统一吗?
三、尊重儿童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要体现儿童主体性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不同,儿童常常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审美视角,也拥有着成人意料不到的智慧。为此,教师首先要真正拥有“儿童的情怀”,善于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体现语文学习的儿童主体性。《小木偶的故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的表情而受冤枉,遭误解,内心很痛苦。一直到神奇的蓝鼻子小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教学参考书中提示的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本课的教学传递给学生一种精神: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惊讶地发现,儿童的思维和情感是多元的,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态度。有的同学,不仅从故事中感受到积极面对生活的道理,而且认为,童话也赞美了老木匠和小女巫,因为老木匠给了小木偶生命,希望他带着微笑闯世界;而小女巫帮助小木偶摆脱了他只会笑的痛苦,小女巫是一个善良的人。瞧!这就是儿童眼中的童话,不仅能将其中的角色化为具体的形象展现在眼前,还能对其作出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为了自己学, 而不是要靠教师教, 这是每一个学生应该明确的结论。但在传统的教学中, 语文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教看得过重, 唯恐自己教得不够多, 教得不够好, 不信任学生, 不敢放手,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看轻了自己。没有教师安排任务, 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从而学习被动低效。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以信任, 让学生自己完成80%的学习任务。教师一定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给予学生一定的期望值。课堂上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放权,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展现自己的才华, 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和评价, 树立“我一定行”的信念, 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中学语文教师要使课堂活跃起来
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它可以丰富多彩。语文教师的导入一定要精彩、新颖、有趣, 让学生把课间休息时的闲散心情尽快吸引到课堂的教学目标中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导入的成功可以直接影响当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议论文专项练习的时候, 让学生进行辩论赛。结合着辩论让学生领会关于议论文的知识, 体会如何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如何找到对方论点中的纰漏, 进行反驳。辩论赛上, 学生的热情很高, 轻轻松松地就学到了知识,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 都感觉文意艰涩, 不易理解。笔者让学生把文言短文排成了短篇的课本剧, 学生的兴趣浓厚了, 对文言文的畏惧情绪自然就没有了, 也更透彻地理解了文意,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质量。
三、中学语文教师要让课堂精彩纷呈
在当今的语文课上, 笔者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尽心尽力地讲课,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梳理文章的结构, 品味语言的具体含义……讲得是滔滔不绝, 而学生却东歪一个, 西扭一个, 心不在焉。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可见一斑。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这是教师把一篇本来文质兼美的文章四分五裂开来, 讲得一点儿美感都没有, 都只是肢解开来的答题点和条条框框。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一切东西,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学在其中。所以, 教师不能一味地肢解课本, 要投学生所好,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迷上语文课, 不上语文课都不成。笔者在讲授写景类文章时, 会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 以美景导入, 让学生先有惊叹之心, 再切入文本的透彻朗读, 在一遍一遍的读文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再结合课前看到的美景图, 力求使其深深陶醉其中, 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操。
四、中学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技能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也只有在他们认为某一项任务值得他们去做的时候, 才会真正把它视为自己的任务。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都是学生以后走上社会需要掌握的技能, 当学生意识到语文非常重要, 而且十分有用的时候, 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学出兴趣, 学出高效。中学文言文是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的一个板块儿, 普遍认为这一部分难懂且无趣。其实不然, 文言文就是古人的语句, 它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传承, 对现代的生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 兴趣就会增加, 效率就会增强。
五、中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教学中, 笔者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对于优等生, 笔者会及时提高作业的难度, 加入一些名著阅读和课外实践活动, 从而使其更好地吸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其学以致用的能力。对于中等生, 笔者会有意提高其作业难度, 使其能够在每一节课中都学有所获, 对于学困生, 笔者会更为关注, 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学生程度不同的学生, 笔者做不同的要求, 都让他们学有所获。笔者在课堂上关注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适时点评, 不断地鼓励学生,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其学习兴趣。课堂的提问也是一门艺术, 较难的问题是为优等生量身打造的, 一般的题目是为学困生准备的。如果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 笔者会把问题拆成小问题, 给学生思维以台阶, 从而靠他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
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活跃起来, 让其感受读书的乐趣。每上一节语文课, 就像写文章一样, 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开头, 中间要有闪光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情节要曲折有致, 一浪高过一浪地组织教学内容。只有学生和教师互相合作, 共同提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 激情投入, 而学生要做到积极参与, 学以致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上来, 学习能力提高了, 那么教学效率一定会提高。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先行。本文针对当前教学现状入手, 教师声嘶力竭地讲, 而学生则心不在焉地听, 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 作者提出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鼓励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使课堂活跃起来, 教学环节设置松弛有度, 学生积极参与, 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技能。教师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从而做到全面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重视教师的导向作用,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整个语文训练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都完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教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在讨论亨特在山崖上上下为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作为他的朋友应该怎样帮助他呢?同学们讨论可热烈了:有的说,给他鼓舞勇气,让他树立信心爬上去;有的说,借个长梯把他接下来;有的说,找一根长绳把他拉上去等等。这些想法都是同学们用脑尽心想出来的方法,当然错误的要讲解,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讨论到通过这件事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时,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面对困难不要怕,要想方克服。我抓住机会进一步把道理引得深远一些;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就能克服了,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真理。点到为止,这就是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更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抛弃了单纯字、词、名、段意的教学,而把字、词、名、段意的教学渗透到理解课文,发展课文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并受到美的熏陶。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选了《羚羊木雕》《散步》《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使人易懂,意义深刻。从不同侧面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学习中,讨论辨别真、善、美、好、恶、科学与迷信,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价值观。
三、重视达标性内容和终结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更重视形成性和拓展性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人的本领,指人们在从事某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言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指人们在从事语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地讲,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力。它关系到信息的传达、知识的吸收、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所以培养这三种基本能力是语文学科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有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和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自学语文能力等。新课程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并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挖掘潜能。灵活多样的课后练习设置和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解答形式,这就从各方面进行了形成性和拓展性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些能力通过主观性和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以反映出来。
四、重视知识的科学传授,更重视学生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
科学地传授知识,当然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但是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收集知识信息和筛选材料并进行整理分类,就较复杂困难。正因为复杂困难,我们才要坚持引导学生做,克服这些困难,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和生活信息、帮助他们写作。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六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就集中体现了要求学生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筛选运用资料帮助完成写作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些活动通过教师参与指导、家长的帮助、图书管理员的帮助才收集到这些资料,通过筛选、整理才能完成写作任务。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运用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交能力、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基本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新课程语文改革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结合、群体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重点提倡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既是教与学的统一,又是一种人际交往,交往论认为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无学生之间的交往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反会在相当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单向的师生交往,新课程标准则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建立合作小组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措施。“目标一致,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是组成互动小组的原则,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论是自探还是共探,都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设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课标语文教学要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套中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还有许多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开拓,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这一主题。
参考文献:
审视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人们不难发现它是把目标定位在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上,这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这种传授型的语文教学的突出弊端,就是违背语文也要从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一教学的宗旨,进行机械教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并与之相适应地推行所谓标准化试题考试。正是由于这种教育定位导致了“教师只授不创,学生只学不创”的封闭性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认识绝对受制于教师”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使得我们所进行的中学语文教学丧失了创造力培养的功能。
创造型教学,它的目标要定位在“将创造力培养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要把创造力培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过程始终表现为实现学生的创造性价值的过程。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是最具创造品格的学科,因而也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课程。因为在语文学习中充满着认知探索和审美追求,无论阅读和写作,都允许作多角度与多方向的探寻。我们所说的“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语文课教学,使学生具备创造的基本素质,如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技能、创造道德、创造美感等。创造型教学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富有启发诱导性的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从“超群出众”的意义上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达到创造力培养的目的。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强调的不是把学习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而是拿去运用,去获得新知,一句话,也就是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增长创造能力。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三个面向”为遵循的指针,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本质内涵,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它一方面要求教学必须围绕语文基础内容,花足够的时间和力气,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它们,建立起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注意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独创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在这方面“超群出众”的学生。
二、途径: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
应当指出,从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型不是语文课本不要了,不是不再讲课文,也不再写作文。语文课本还是要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也还是要搞得,只是这一切要按新的关系重新组织。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不同的结构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也就是说,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决定事物的功能。当需要事物具备新功能时,人们往往采取按“新关系”组合要素的办法。如果不想改变事物的功能,却要求更合理的结构,其做法也是找到能承载“更合理的结构”的要素的新关系。
我们现在的传授型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它是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的,这样形成了传授型教学的结构(采用“课文分析──知识讲述──作业练习”这样板滞的程式化教学),也就造成了它重在“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型教学要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要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到实践对于知识的需要,并以实践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从而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强大动力,造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就形成了创造型教学“实践的任务或课题──知识辅导与理论学习──学生独立研究加师生讨论”的结构,正是这样新的教学程式造成了它培养与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功能。例如美国中学生的作文教学就是采用的这种“应用──实践”型的教学,它以实用为目的的文题组织作文教学,强调“在写作中学写作与教学”,他们的教学一是以学生活动作为教学主体,二是采取讨论形式,三是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无论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还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都是极好的。
三、内容: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实现的,中学语文的创造型教学应当从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思维是思维方式之一,它包括发现与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发现新问题的思维指提出问题、明确问题,这中间善于质疑是关键,它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对于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阅读与写作其本身并不是主要的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洞察力,造就学生敏于发现,勤于发现,善于发现的习惯,让学生能在发现习惯的支配下,凭借自身的修养,自主地看到问题的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灌输知识的“结论”。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指提出并验证假设,概括和总结成果,这中间的重要的是推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要满足于让学生找到确凿的材料来证明与说明,而应培养学生“打通”众多材料的内涵,从现象走向抽象,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寻找到事物的种种内在联系,抓住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对策来。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是夸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性,把经过改造的各种要素纳入新的联系,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从而建立起新的形象。创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有:①社会实践的要求和人的创造需要。②丰富的知识和表像。③原型的启发和积极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创造思维的翅膀,它吸引与推动人们去掌握已知,探明未知,为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在以往中学语文教学中所盛行的机械性作业与标准化试题考试,把学生训练成了一部答题机器,把学生考成了一个模子,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是无法适宜瞬息万变的社会的。对于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要强调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阅读教学,就不应死死盯住课文本身,而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要把学生由课文引向丰富多采的生活,这样就有了让学生驰骋想象的基础与广阔天地。作文教学,则更应从模仿范文、抄袭文章以及人云亦云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反映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怎样反映生活上,自由地驰骋想象。
四、核心:扬弃适应性,发展个性
提倡培养创造性,就意味着不要有适应性。适应性强调的是客观,以一切服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它带来的效应是稳定和保存现状;而创造性不同,它强调的是主观,以主观性突破客观现实的局限性,它带来的效应是发展。培养创造性,就要扬弃适应性。如何扬弃适应性呢?现在有一种认识的误区,那就是把发扬创造性与克服适应性简单化为“逆向思维”,即凡事从反面去想一想。应当说“逆向思维”也能造成某种创造性的结果,但绝不能局限于此,扬弃适应性在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中可作多方面的努力:1、“一点法”──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主体面临问题时思路由一条扩充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个方向的思维方式。这种合理的扩充与转移越多,发现新关系的可能性越大。2、“两点法”──引导类比。类比是通过把某个事物或观念与另一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并通过替代物把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以熟悉的事物为基础构建一种具有相似意义的新关系。3、“多点法”──运用数轴联想。即从O点(创造目的)出发,分别产生出思维的X、Y轴,再在X轴上的各个点列出一些相关事物,在Y轴上的各个点列出另外的一些相关事物,然后让X、Y轴各个上的各个点相交,看它们的结合能不能产生出一种合理的新关系。
与扬弃适应性紧相联系的是发展个性。创造性是与众不同的个别性,而个性就表现为一种个别性。因此,创造教育必须允许和鼓励个性发展。很多青年人都欢迎和拥护发展个性,但有的青年对个性的认识却进入了一种误区,他们把个性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同了起来,这是不对的。创造能力所需要的个性是指勇于和善于从适应性中解脱出来,这种个性在活动中表现为独立性,如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的人格等。个性以及见之于行动的独立性,有利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由独立性到创造性是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个性还指“扬长避短”,不能强迫一个人硬要用他的“短”去适应社会与生活,而应准许他用自己的“长”去适应社会与生活。并且这个“扬长避短”还要以尊重社会、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06-30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07-07
东山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模式07-19
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科09-09
中学语文“五步教学法”07-11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10-24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10-26
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11-08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重点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