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民间传说故事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冬至的民间传说故事(共12篇)

冬至的民间传说故事 篇1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拓展阅读:冬至养生小常识

1、冬至养生小常识——冷水洗脸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人早上会选择用热水洗脸,事实上,清晨冷水洗脸不仅能让人变得清醒、精神振奋,还可以预防冬季外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冬至养生小常识——喝温开水

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冬至养生小常识——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方便时可用中药泡脚,这里有个药方,可以在水中放几片当归、红花、川断及金银花等,可以活血补肾,还可以防止冬天皮肤干燥、皲裂。

4、冬至养生小常识——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5、冬至养生小常识——温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温水。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6、冬至养生小常识——穿衣适温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7、冬至养生小常识——定时开窗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8、冬至养生小常识——常晒太阳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养生,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9、冬至养生小常识——夜忌憋尿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习惯,认为忍一时并不会有多大的伤害,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有的人冬夜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专家提醒,可不要小看这不经意的憋尿,有尿意而不及时排尿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10、冬至养生小常识——室温恒定

首先室温应保持恒定。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室内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11、冬至养生小常识——睡勿蒙头

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12、冬至养生小常识——温水洗澡

冬至的民间传说故事 篇2

安徽桐城地处皖中, 接江趋淮, 素有“七省通衢”之称, 战略位置十分突出,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 (公元220—265年) , 在桐城境域吴魏交锋争斗, 刀光剑影闪耀, 烽火狼烟弥漫, 不仅留有众多有据可查的历史遗存胜迹, 还留下了许多美妙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三国鼎立之初, 吴魏两国在皖中争斗十分激烈, 吴国欲北上逐鹿中原, 魏国图南下称雄江东, 桐城大地遂成为两军对峙拉锯的战场。民间传说《曹休入瓮北峡关》讲述了这样一段传奇。

据说魏太和二年 (228) 五月, 魏国为了达到占领皖城 (今潜山县) 以便南下江东的目的, 由大司马曹休率十万精兵自北方南下, 围攻吴国皖城。吴主孙权获悉后, 誓死保卫皖城。一方面命辅国大将军陆逊为大都督, 大将朱桓、全琮为左右, 形成犄角之势迎战来犯之敌;一方面派鄱阳太守周鲂前往皖城郊外的曹营伪降, 诱使曹休进入吴军设防之地而击溃之, 同时, 考虑曹休战败后将会北逃回其老窠, 预设伏兵至必经之路, 再击曹休溃兵。一番精心部署后, 吴军按部就班。周鲂诈降, 以割断自己的头发来表示诚意, 曹休信以为真, 这个自恃兵强马壮, 不可一世而有勇无谋的骄将, 不自觉地被周鲂诱入了吴军设伏之地, 顿时战鼓齐鸣, 喊声震天, 陆逊、朱桓、全琮率领的吴军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杀向了毫无准备的曹军。曹军陷入包围圈中, 军心大乱, 伤亡惨重, 曹休欲攻占皖城的企图彻底失败, 不得不带着残部向北逃窜, 陆逊率部乘胜追击, 把曹休的溃兵驱赶到桐城境内。自皖城至魏国的庐州, 必经桐城西北山道。曹休溃兵逃至桐城西境的三道河下, 山道狭窄, 当陆逊追兵紧逼之时, 曹军的战车被山崖挂住, 只得弃车逃命, 山崖处处留下被曹军遗弃的战车, 此处之后就被世人称为挂车山, 山下的大河则称之为挂车河。陆逊一路追赶逃窜的曹军, 当曹军行至桐城北境时, 进入了吴军的伏击圈。北峡关与其南的大关, 合称“两峡雄关”, 此处地势险峻, 关隘两侧群峰耸立, 峭壁陡崖, 吴军埋伏在关隘的两侧, 溃败的曹军如同惊弓之鸟进入瓮中, 吴军“自天而降”歼灭曹军万余, 曹休险些丢了老命, 吴军大获全胜。现存清康熙年间桐城诗人方中发咏叹峡石关的诗句:“天险分吴魏, 严关峡石通。屏藩阻淮水, 得失系江东。草木腾兵气, 桑麻划土风。低头怜末路, 炉炭拥曹公。”高度概括了峡石天险和曹休入瓮而败北的历史事实。北峡雄关, 饱受着历代战争的锤炼与洗礼, 但同时也遭受着血战的蹂躏, 人民也遭受了多少磨难和创伤。光阴荏苒, 斗转星移, 历史烟云虽已飞逝, 但这些传说故事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鲜活地流传着。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国时期桐城民间传说故事, 在叙述人物、刻画景物、解释风俗上质朴纯真, 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讲述运用方言土语, 极富韵味, 将沉寂的历史山水描绘得灵光四射, 使民众在传说的字里行间自然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民间关于《鲁谼山》《鲁王河》的故事讲述了鲁肃不负主望, 大义凛然、忠直不渝守疆土的历史传奇。

桐城城北重镇吕亭西行, 地势渐高, 沿河而上七、八里, 奇峰错列、层林叠翠、深潭碧水, 前阔后深连绵数十里, 因当年鲁肃屯兵之地, 其无名山峦便被称之为鲁谼山。鲁肃屯兵设防时, 在其主峰荒草尖上构筑了瞭望台, 派兵日夜守望, 自己也经常来此巡察, 严密监视东北庐江、舒城方向的曹魏水陆大军动静, 以防来犯。荒草尖遂之称为望曹尖。源于荒草尖下的长河, 经吕亭、孔城等地而注入菜子湖, 鲁肃在屯兵之时, 不忘百姓, 曾率军大力治理疏浚, 抗御洪涝和干旱, 化水患为水利, 大得民心, 百姓感其德政, 称此河为鲁王河。

民间传说采用艺术手法, 将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评价编织成具有传奇性的作品, 因此我们看待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时, 可以不拘泥于细节记录的真实, 而应重视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所反映民众的历史情感, 把它看作是民众精神史和心灵史的真实记录。

《鲁肃亭》《试剑石》的传说是将鲁肃描绘成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将军。据说每当军务闲暇时鲁肃便手不释卷, 部将准备为他建一座玲珑剔透、雕梁画栋的八角凉亭让他读书休憩。鲁肃得知后婉言拒绝说:“旷寂山野, 筑一陋亭, 安于研读是矣!”于是, 亲率士卒, 就地取材, 用粗石、松木和土瓦造了一座仅可容一人、一桌、一椅的四根柱子落地的小亭。自此, 边督兵习武边读书研史。后人据此撰联“治世以文, 勘乱以武”铭于亭柱, 以表示对这位儒将的敬慕之情。据说在一次带兵操练中, 鲁肃手执利剑教练阵法, 突然飞身跃上一块巨石, 朗声激励众官兵道:“拒曹伐魏, 必操胜券, 此心志日月可鉴也!”刹时手起剑落, 巨石被劈成两半, 接着又因势利导训诫官兵:“骄兵必败, 如此石不堪一击!”众官兵睹石励志, 练武日勤, 警钟长鸣, 防务日严, 疆土稳固。日后, 这块从中剖开的巨石被后人称为试剑石, 今尚存, 石上有阴刻行书三行:“此石, 三国吴鲁子敬试剑古迹, 士人汪天孝叙。”试剑石所在的山岗地顺理成章的称为试剑岭, 位于今吕亭镇龙井村。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 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 而且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 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传说一般以地方性的人文景观、名人遗迹、山川胜景等作为传说的核心, 这些本来就是地方旅游的主要资源。围绕传说核心的故事, 使静态的客观实在物更具有了飞动的灵性, 使逝去的历史人物依然徜徉在地方风物之间, 使民众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 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篇3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进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疮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优秀的作文素材:冬至的民间传说 篇4

可是大家知道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吗?我来给大家讲个《冬至为什么要吃饺的来历》的事故。

从前有一个名医叫张仲景,他很小的时候就学着医生的样子来模仿,不到20岁就名不虚传,有一年他回老家看爸妈,忽然看见一群人向南方走去,张仲景很是好奇,于是就上前打招呼并问一位老乡,他说:你们去南方干什么?老乡回答:你还不知道呀,我们这里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冰冻,好多人都被冻死了,庄家也被冻死了。张仲景一边听一边打量着旁边的乡亲们,他们都得了冻疮病,冻得最厉害的就是耳朵,小孩们也冻得哇哇只叫,张仲景说:大家不要着急,我这里有点吃的,大家先分分,一会儿我就给你们治病。老乡说:看起来你是个当官的,可当官的还会治病吗?我才不信呢。张仲景说:只要有人来帮忙,我就一定能治好你们的病。这时几个壮汉高中生作文了起来,他们说:说吧,我们干什么?张仲景说:我们先打一个草棚,再把20个大锅架在棚子旁边。说干就干,壮汉们去找竹子和稻草,不一会儿棚子就搭好了,乡亲们进到了棚子里,锅也架好了,壮汉们又问:难道只要在棚子里喝热水就可以治好冻疮病?张仲景说:不,你们去宰一头羊,把面搅拌好就可以了。不一会儿壮汉们就把活干完了,张仲景一边把面滚成长条,一边把长条就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小块擀成薄片,给里面放上羊肉馅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放在锅里煮,不一会诱人的香味从锅中飘出,一位老乡说:这是什么吃法,我们还从来不知道呢!张仲景说:这东西我给他起名叫娇耳。乡亲们听完后赞同说:只要好吃还能治病,我们就一定按照这种吃法吃。说完,大家一人舀了一碗娇耳,他们一偿说:真好吃,这种东西能治病吗?张仲景说:当然可以,只要你们按这种吃法就一定不会冻耳朵。然后大家就继续朝南方走了。

冬至的传说 篇5

吃混沌与西施有关。北方冬至日除了吃饺子外,另一盛行的风俗是吃馄饨。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而冬至吃馄饨在北方流行,有很多故事传说记载。最早相传的故事是与春秋五霸时的吴越争霸及美女西施有关。相传吴越争霸时,吴王打败越王,不仅获得金银财宝,更是获得心灵手巧的西施,在一次试吃了西施做的用面皮包裹着馅料的食物,大为赞叹,问西施是何物,西施想着这昏君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就说此物是馄饨(因与“混沌”发音相似,便取其意),此后馄饨便流入民间,吴王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便规定在冬至时吃馄饨以表纪念。

冬至民间传统食物 篇6

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馄饨

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

捏冻耳朵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姜母鸭

厦门人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赤豆糯米饭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冬至节气养生

食宜多样

冬至养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多样化,身体的滋养需要多种营养,所以冬至要养生就一定要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是做到谷、果、肉、蔬合理搭配,是适当地选择一些高钙食品。

食宜清淡

冬季养生是不要吃太多的油腻的食物,特别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较弱一些,所以是保持饮食的清单,如果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健康状况,现代营养学的养生要求是老年人是“三多三少”,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是多多摄入;糖类、脂肪、盐是保证能少则少。

食宜温热熟软

冬天的时候老年人脾胃比较虚弱,阳气比较衰微,脾更是喜欢温热讨厌寒冷,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温热,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脾胃,而且老年人牙口一般都不好,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糯软的,讨厌冷硬的,所以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做到遵循养生原则,保证温热熟软的饮食摄入,放弃冷硬的食物。

食宜少缓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篇7

春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 人人欢呼雀跃, 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 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一起来了解吧!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据 《 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守岁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 吃过年夜饭, 围炉闲聊, 辞旧迎新, 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 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南北朝。 “是夜, 禁中爆竹山呼, 声闻于外, 士庶之家, 围炉团坐, 达旦不寐。 ”以后逐渐盛行, 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 ”

古时, 守岁也叫“照虚耗”,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 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 屋外时鸣鞭炮, 人们在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 笑语连连。

贴年画的故事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 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 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 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成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 至今风靡全国。

放鞭炮

《荆楚岁时记 》载:“正月一日, 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 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 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 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记载, 古时候, 人们途经深山露宿, 晚上要点篝火, 一为煮食取暖, 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 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 就想出在火中燃爆竹, 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动物, 名叫“山臊”。 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 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 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 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 瘟疫四起, 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 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 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 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 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 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 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 “编炮” (即鞭炮) 。

压岁钱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 名字叫“祟”, 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 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 孩子吓得哭起来, 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 几天后热退病去, 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 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 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 夫妻俩老年得子, 视为掌上明珠。 到了年三十夜晚, 他们怕祟来害孩子, 就逼着孩子玩。 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 拆开包上, 包上又拆开, 一直玩到睡下, 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 挨着孩子长夜守祟。 半夜里, 一阵风吹开了房门, 吹灭了灯火, 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 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 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 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 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 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 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 因而, 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 又因“祟”与“岁”谐音, 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年的故事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 头长触角, 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 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 每到除夕这天, 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 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正处于匆忙恐慌的状态,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 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 我一定把 ‘年’ 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 “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的门上贴了大红纸, 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 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 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 “年”浑身战栗, 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 “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 婆婆的家门大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 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 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 十分惊奇。这时, 老婆婆才恍然大悟, 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 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 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 人们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 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最好听的各国民间故事 篇8

《魔奇魔奇树》

《魔奇魔奇树》是日本民间故事,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台湾作家萧萧说:“如果我们的孩子读着这样的书、听着这样的故事,那么,他会是一个对已对人愿意宽容又愿意等待的孩子。”

豆太是个非常胆小的孩子,他最怕黑漆漆的夜晚,因为,他和爷爷住的小屋旁边,有一棵可怕的“魔奇魔奇树”。可是,这一天晚上,爷爷病了,为了下山帮爷爷请医生,豆太终于鼓起了勇气……

《魔奇魔奇树》包含着深厚的爱,以及永远值得称颂的勇气;而当勇气是因爱激发,就更加显得可贵。

《影子》

《影子》是非洲民间故事。故事中所展现的神秘氛围和生命的力量引人入胜。

火光中、月光下、灯光里,只要有光就有影子,只要有火就有影子。影子不停跳跃、舞蹈,像是有生命的精灵,在非洲古老的文化中,在非洲口传文学里,影子确实有了生命,有了它自己的故事。玛西娅·布朗译自法国诗人布莱斯·桑德拉尔的同名诗歌,创作了这本《影子》,她采用剪影、拼贴的方式来展现影子的意象,用淳烈的深色为基调表现非洲森林火堆旁的故事。

《风铃草姑娘》

《风铃草姑娘》是欧洲民间故事。

《风铃草姑娘》的故事有着令人惊叹的丰富历史。故事最初的源头已不可考,在长达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曾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出现过多个版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格林童话》中的《长发姑娘》。美国著名绘本大师泽林斯基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撷取各个文本的精华,将美丽的风铃草作为长发姑娘的象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阐释了这一古老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老鼠》

《从前有一只老鼠》源自印度古老的《五卷书》。

“谁敢说本大王从前是一只小老鼠,我就吃了他!” 一只大老虎吼叫道。然而一位法术高超的隐士却对此十分不屑。因为正是他把一只小老鼠变成了大猫,然后变成了狗,最后变成了这只威风八面、自以为是的大老虎。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印度古老的《五卷书》,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强大”与“弱小”、“骄躁”与“谦逊”、“永恒”与“变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则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寓言。

《为什么蚊子老在

人们耳边嗡嗡叫》

《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是非洲民间故事。告诉孩子吹牛的巨大破坏力。

冬至吃饺子有哪些传说 篇9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女娲造人

在怀川地区,有一个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上古时期,女娲在神农山抟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女娲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纷纷被冻掉,女娲十分着急。

于是,女娲就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个个缝上。一天,女娲缝好一个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线让这个泥人用嘴咬住,转身去找剪刀,当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边时,一个好主意瞬间在头脑中诞生了。她用一根线,一头拴住泥人的耳朵,一头让泥人紧紧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后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怕冻掉耳朵,也用一根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时间长了,就把咬线变成了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耳朵的形状。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便在怀川地区传开了,延续至今。冬至吃饺子的传说:纪念神医扁鹊

还有一个冬民间至吃饺子的传说,与纪念神医扁鹊有关。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初年齐国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县鄚州镇)人。他一生“兔疾行医,周游四方”,走遍了现今的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热情为群众治病,成为远近驰名的医生。传说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天气格外冷。人们的耳朵冻得生疼,有的甚至都冻烂了。这一天扁鹊来乡间为老百姓医病,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难受。怎么办呢?他就教人们熬“祛寒矫耳汤”,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一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矫耳”做熟吃。果然,人们吃了“矫耳”饭,喝了祛寒汤,顿时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冻烂的耳朵不久就好了。家家户户感激扁鹊,说他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神医。这一天正好是冬至节。以后为了纪念扁鹊,每年冬至都包饺子吃。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以上是冬至吃饺子有哪些传说的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能增强您的了解和认识。

电视挂架

电视支架

http://

冬至吃饺子的故事精选 篇10

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因为医术高明,被人成为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可虽然上门求医的人很多,可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

俗话说,医生难治自己的病。张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现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冲刷,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参加过旅游局搞的一个饺子节,有上百种的饺子,各种各样的造型,各种各样的馅料。

大的有如拳头,小的婉若弹丸,简单的集如一球,复杂的有白鹤亮翅,当时面对这么好看的饺子,真舍不得咬下去。

初探大班民间故事的选材要点 篇11

[关键词]天台民间故事 生活经验 年龄特点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90

在天台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口耳相授积累了很多的民间故事,它不仅记载了天台人的智慧发展历史,而且形成了天台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故事往往叙事性强、极富想象力和传奇色彩,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既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又能促使语言能力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选材。

一、选择民间故事,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学习民间故事,首先离不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因此,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相符合的故事,是选择内容的前提。我们主要考虑内容的浅显化。一些活泼可爱的角色、接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容易被幼儿接受。如《智训赖天大王》《老虎学艺》《破铜钱》《骆驼和马》《苍蝇的来历》等。

例如,《老虎学艺》讲述了一只老虎拜小猫为师学艺的故事。猫师父兢兢业业地教授老虎本领,老虎却是本性难移,到头来想把小猫吃掉,幸亏小猫还没有把爬树的本领教给老虎,要不然小猫就没有命了。这些形象幼儿平常经常接触,欣赏完之后,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老虎是个大坏蛋,连自己师傅都想吃掉”“我们对待坏人就不能对他好”……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还比较低,如果选择的故事“内容过深”,他们就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中就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样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差。在一次主题观摩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选择了《隋塔的传说》作为教学内容。课堂上,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但是,由于幼儿对“五百罗汉”“观音”这类的人物传说了解不多,对这个故事内容也不感兴趣,所以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么无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导致接下来的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后来,我们开展了研讨活动,达成了共识:幼儿的原有经验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情感的迁移。幼儿之所以会对教师的提问毫无头绪,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支撑。

二、选择民间故事,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有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快速发展,其语言发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变通性日渐彰显。因此,我们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根据大班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优化故事语言,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听懂故事的同时都有话说、都喜欢说。

1.故事语言要生活化

民间故事大多是很早以前传下来的,有些故事的语言幼儿不理解,我们教师就进行反复推敲,并给以通俗化、形象化的修改或解释。在教学活动中,我常常把繁琐的语言简单化,甚至偶尔会把方言转化为普通话来帮助幼儿理解,给幼儿一种生活化的感觉。如“五百罗汉斗观音,枉费一番心,今朝却是罗汉斗修元,叫你鹅门钻”,可以讲成“以前五百罗汉与观音斗法,是白白地浪费了一番心思,今天罗汉和我济公修元斗法,我倒要叫你们来钻鹅门”。原话固然语言精练、句式工整,但这种文言表达方式致使幼儿根本无法理解,更谈不上欣赏,修改后的语句更贴近生活,也更通俗易懂。

又如《狗腿子》的故事,原民间故事篇幅很长,有很多的文字描述都是天台的方言,幼儿听得有些茫然,于是我们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故事简短易懂,更贴近生活,更接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听得就聚精会神了。如:

2.故事语言要童趣化

幼儿天真烂漫,他们对事物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幼儿选择想象丰富大胆、语言幽默风趣的故事,让幼儿感受语言带来的幽默和愉悦。此类故事有《老鼠嫁女儿》《先生牛》《白字先生》《翘脚诗》《硬燥辩店》等。

例如,《老鼠嫁女儿》讲述了四只老鼠抬着花轿嫁女儿的故事。语言极为轻松活泼,如“四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一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嘭啪”等,这些词语以轻松俏皮的手法表现了主题,幼儿在欣赏故事时既身心愉悦又智慧益增。

此外,在天台方言系统中本身就有一些词汇极富童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采用这些词汇。如一位教师给大班的幼儿选择了《四角尖嘴粽》这个故事进行教学,在故事内容中出现很多的天台词,如“三寸金莲”“辣椒头”等,有了天台方言的故事,孩子听得更认真了,还不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

三、选择民间故事,要贴近幼儿的道德导向和情感教育

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是情感的外显,没有情感的语言是不富生命力的。因此,选择民间故事内容进行语言训练时,要符合幼儿的情感特点。孩子在听故事时,往往只注意到故事中显著的特点,易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吸引,如某句特别搞笑的话,某个夸张的细节,而其中隐含着的思想美是不易被孩子注意,甚至易被教师所忽略的,而这些内容有的是孩子终身受益的。我在教学中,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去挖掘隐含于故事中的道德美、情感美,感觉是有益有趣又可行的。

1.热爱家乡

天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众多的旅游胜地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流传着很多的民间故事。如《苍山第十潭》《九龙造天台》《国清寺的由来》《三洲潭》等,这些故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乡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例如,《国清寺的由来》讲述了智者大师云游到天台山,碰见一位神仙老僧定光,老僧给了他一座银峰,智者大师后来取名“净名堂”,并创建了天台宗,来朝拜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寺里容纳不了更多的和尚,在大师点化下,智者大师千辛万苦地制造图样,圆寂后弟子按照图样造好了国清寺。现在“寺若成,国即清”的六字还刻在国清寺的石碑上。

又如,《饺饼筒》故事讲述了南宋时济公在国清寺为僧,看见和尚每餐吃饭后都会剩下一些饭菜,倒了又觉得可惜,就把这些菜肴在糊拉拖里卷起来供下一餐食用,这便是饺饼筒的来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饺饼筒又做成了美味的食品,在清明节、七月半等节日时,还把它当做了“祭品”。

我们将这些故事以上课、教研、晨间谈话等形式讲给幼儿听,并通过多媒体、实际操作等辅助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内容,使幼儿感受到天台的特色、天台的风土民情,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惩恶扬善

大班幼儿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地发展,他们能分清好与坏,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济公救少女》《济公惩恶棍》《棒打寿联飞》等故事能帮助孩子分善恶、明是非,长期的熏陶感染下,孩子就会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一个善良、勇敢、正直的人。

例如,《狗腿子》描述了赵老爷站在桥上收取过桥费,管家狐假虎威帮忙,济公把管家的腿变成狗腿的故事。在讲完这个故事以后,我让小朋友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们不能欺负别人。”有的说:“不能太贪钱。”有的说:“济公真了不起!”……从他们对济公惩恶扬善的赞美,对赵老爷贪得无厌的批判中,我们已然明白:孩子幼小的心灵已懂得区别善恶。

又如,《济公救少女》这一民间故事塑造了济公足智多谋的形象。故事中由于恶少年不慎跌落水中淹死,他的家人到衙门告状。济公知道消息后,就在家里穿着羊皮袄烤火,并告诉前来求救的姑娘要她放心。在公堂上,县太爷要姑娘杀人偿命,济公还在旁边说:“知罪犯罪要罪加一等。”姑娘惊呆了:“你不帮我,还落井下石。”济公却说你没有要我帮你呀。姑娘急了:“我请你帮忙时,你不是还在家穿着羊皮袄烤火吗?”济公说:“你是疯子,我这么热的天怎么会穿羊皮袄啊。”县太爷也以为姑娘是个疯子就判她无罪了。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幼儿好模仿、喜欢听故事,将民间故事融入日常生活中,不仅使幼儿乐于接受民间故事,还能将传统的精神文化、民族文化传递给幼儿,优化我们的德育过程。因为在天台济公是幼儿平常经常了解的人物,课后,好多幼儿拿着破蒲扇都学着济公的样子,他们的语言表达丰富了,而且戴上济公帽表演济公时,还真能表现出济公的形态呢!

3.学会感恩

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形成,将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道德情感中,爱是核心,然而爱的情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天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感恩的言辞和故事,它们都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感恩的内涵。如《宠子没良心》《抱孙教儿》《四兄弟天打死》等。

如《抱孙教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家里贫穷,儿子觉得自己爸爸眼花耳聋,又赚不了钱,每天给他剩饭剩菜吃,可是父亲却还是每天带着孙子,一些邻居都劝老父亲不要做了,可是老父亲却做了一首打油诗:“曾记当年我养儿,我儿今日又生儿。我儿饿我任他饿,莫教孙儿饭我儿。”儿子听到这首诗后,呆了好久,顿时醒悟过来了。从那以后,儿子餐餐端到老父亲面前,恭恭敬敬地叫父亲吃。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几辈人的特别关爱,但很多的孩子从小只知道被爱,却很少关心别人。我们通过故事让幼儿明白感恩的道理,将感恩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播撒在幼儿的心田,使孩子感受到爱的真谛。

总之,民间故事的选材重点应立足于儿童,用儿童特有的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特有的澄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选取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加以艺术构思,有策略的选择,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大唐西域记》中故事传说的价值 篇12

总体观之, 研究者已经特别留意《西域记》中的这些故事对中原文学的影响, 就单个故事的研究来看, 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事实上, 《西域记》中的故事传说类型多、来源不一, 其文学价值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从研究的思路来看, 多数研究者主要着眼于故事传说的传承方面, 对这些故事传说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向、跨文化对比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就中国古代行记的总体情况而言, 《西域记》以如此大量篇幅记写故事传说, 实为罕见。《西域记》的故事, 多是受到了佛经的影响, 但也有玄奘采自民间的故事。可以说, 《西域记》不仅作为一个媒介将佛经中的故事重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而且也记写了很多佛经中所没有的故事。《西域记》中的故事是随着玄奘行踪以及所见遗迹串联在一起的。玄奘在行进途中所到佛迹、寺院、山川、荒城等处总是有故事伴随, 随着玄奘行踪的推移, 读者也期待更精彩的故事发生。所以, 《西域记》文学魅力之一就是其中的诸多故事传说。

《西域记》由于是玄奘奉敕所撰, 再加之其本身的价值, 与佛经相比其中的故事受众更为广泛, 而在艺术创作手法上, 《西域记》中的故事与佛经也有区别。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黄门救脱诸牛”的故事这样记载:昔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 有一黄门恒监内事, 暂出城外见有群牛数盈五百来入城内。问驱牛者:“此是何牛?”答言:“此牛将去其种。”于是黄门则自思忖:“我宿恶业受不男身, 今应以财救此牛难。”遂偿其价, 悉令得脱。善业力故。令此黄门则复男身。深生庆悦寻还城内, 伫立宫门附使启王, 请入奉觐, 王令唤入怪问所由, 于是黄门具奏上事。王闻惊喜厚赐珍财, 转授高官令知外事。[6]593

但是《西域记》的“阿奢理贰伽蓝及其传说”却对此故事有不同的版本, 与佛经相比丰富了很多, 其中这样记载这则故事:昔此国先王崇敬三宝, 将欲游方观礼圣迹, 乃命母弟摄知留事。其弟受命, 窃自割势, 防未萌也。封之金函, 持以上王。王曰:“斯何谓也?”对曰:“回驾之日, 乃可开发。”即付执事, 随军掌护。王之还也, 果有构祸者曰:“王令监国, 淫乱中宫。”王闻震怒, 欲置严刑。弟曰:“不敢逃责, 愿开金函。”王遂发而视之, 乃断势也。曰:“斯何异物?欲何发明?”对曰:“王昔游方, 命知留事, 惧有谗祸, 割势自明。今果有征, 愿垂照览!”王深敬异, 情爱弥隆, 出入后庭, 无所禁碍。王弟于后行, 遇一夫拥五百牛, 欲事刑腐。见而惟念, 引类增怀, “我今形亏, 岂非宿业?”即以财宝赎此群牛, 以慈善力, 男形渐具。以形具故, 遂不入宫。王怪而问之, 乃陈其始末。王以为奇特也, 遂建伽蓝, 式旌美迹, 传芳后叶。[7]62

上面所引这则故事与佛经相比不仅在篇幅方面有了扩展, 而且以丰富的情节将整个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使故事增色不少。这则故事的来源是玄奘采访当地古老所得, 所谓“闻诸先志曰”。玄奘听闻这一故事后, 加以笔录, 放进了“阿奢理贰伽蓝”的传说之下, 无疑使这一佛教遗迹有了更生动的内容。这则故事的最初源头虽是佛经, 但佛经的写法, 文学色彩显然无法与玄奘笔下的这则故事相提并论。当然, 《西域记》还有对佛经故事凝练化的过程, 如“僧伽罗的传说”, 出自《佛本行经集》, 《西域记》中所用文字是《佛本行经集》中的三分之一, 但是《西域记》对罗刹女形象的刻画更生动, 主题更突出。玄奘所述, 情节语言更加符合唐人的审美口味。再如, 《千佛本生故事》, 本取自《杂宝藏经》, 但情节略有不同, 《杂宝藏经》中此故事近两千字, 而《西域记》中的故事仅用四百字左右, 玄奘删去了很多冗余的成分, 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凝练。与原来的散漫无章相比, 《西域记》对这些故事的改写不仅在叙事方式有极大改进, 而且文字典雅质朴, 更加符合文学审美标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西域记》所采的民间故事, 这类故事在《西域记》中所占的分量并不多, 由于他书所不载, 这类故事显得尤为珍贵如他在迦毕试国采自民间的“大雪山龙池及其传说”, 讲述小沙弥随阿罗汉潜隐至龙宫, 龙王对阿罗汉与小沙弥待遇有差, 遂导致小沙弥恨师愤龙, 小沙弥至诚发愿, 变为大龙王, 入龙池杀龙王, 占据龙宫祸害民间, 毁坏佛法。迦腻色迦王后兴兵讨之, 龙王顺服。这一故事在《西域记》中描写得引人入胜, 极为生动, 其文学价值不容忽视。

《西域记》中的有些故事是历史传说与佛教的结合, 这类故事除了其叙事价值之外, 也往往为史家所重视, 如“大族王兴灭之故事”讲摩醯逻矩罗侵占北印度大部分土地, 毁坏佛法, 被婆罗阿迭多征服的故事。此故事所用文字较多, 情节曲折, 颇具小说的味道。瞿萨旦那国的建国传说、迦湿弥罗开国传说等, 也是历史与宗教结合极为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守华先生以为《西域记》中这些故事传说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奇幻的情节和极现实的人情世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而不是脱离社会人生讲述一些神奇古怪的故事”, 开始“有意讲故事”[8]202。这一论述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玄奘所闻的一些故事, 有一些来自民间, 显得支离破碎, 玄奘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 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更符合唐人的表达习惯。而一些采自佛经的故事, 玄奘并没有完全搬抄, 在情节和细节上都有所改动, 可以说是“有意为之”的。从这个意义来讲, 我们认为《西域记》中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应该有一定的地位。

《大唐西域记》中的故事传说刊布后, 对中原的小说、戏剧、话本等文学样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这些故事也为中原同母体故事传说的流变提供新的线索, 它们在中原流布后, 使中原人对西域世界的认识多了一重视角。其中一些故事对中原小说的具体影响诸家已论颇详, 我们前已大略述及。至于这些故事的叙述方式以及文字表达到底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称唐代小说:“叙述宛转, 文辞华艳, 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9]69六朝志怪志人小说演进为唐代小说, 不管是从题材的广泛性, 还是从艺术手法的成熟来看, 的确有不小的进步。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佛教占了很重要的因素, 无疑佛经故事的传译对唐代以至后世的小说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西域记》中的故事讲述与六朝时期的志怪之书相比, 也有很多进步, 能否将《西域记》看作是中国古代小说演进过程中的一环, 也许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西域记》中的这些故事, 作者已经不是仅限于记录故事本身, 显然有更高的追求, 而这些故事的艺术水准也颇高。《西域记》中的故事传说在当时的故事叙写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对故事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兴趣, 每一个民族都有故事, 但这些故事如何发展成为文学因素, 却与其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在中国文学的发展流程中, 以故事为主的文学样式主要是小说和戏剧, 虽然这两种文学形式出现较晚, 但其渊源却是很深远的。正如章培恒、骆玉明所编的文学史中所说:“人们对故事的兴趣, 是产生文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小说和戏曲的基本要素。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 但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 却不可能很迟才出现。只不过它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10]113《西域记》从其性质来讲是行记之作, 是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产生的, 但是其中的故事传说却文学意味很浓。我们以为, 这些故事传说是古代文学发展环节中的一环, 特别在考察后世小说演进时, 应当将其作为关照的对象。

摘要:《大唐西域记》中的故事传说很多, 但是这些故事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故事传说价值作了初步的探讨, 认为它们不管是在叙事方式还是在故事传承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故事,传说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 (上) :第二卷[M]//钱钟书集.北京:三联书店, 1979.

[2]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2.

[3]鲁迅.古小说钩沉[M]//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4]糜文开.中印文学关系举例[C]郁龙余.中印文学关系源流[A].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5]薛克翘《.西域记》与《西游记》[M].南亚研究, 1994 (4) .

[6]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一十四[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7册.台北: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影印, 1990.

[7]季羡林, 等.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8]刘守华《.大唐西域记》的民间文学价值[C].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A].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北新书局, 1927.

上一篇:小学班班级管理经验介绍下一篇:企划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