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推荐11篇)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1

一、目标任务

到底完成6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每个新建的村卫生室中央和省级财政共补助10万元,县级整合资金补助4万元,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充实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深入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建立引导医务人员到贫困村工作的相关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到,贫困村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因病致贫主动干预。根据全县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准确分析致贫的主要病种和致病原因,安排县、乡医务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患病农户,负责落实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及疾病防治等健康服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16个贫困村乡村签约服务团队,每个团队4人,包干负责1个贫困村,专门签约服务贫困人口,上门提供面对面公共卫生服务,教会群众自我保健、自我预防的方法,确保贫困人口少得病。对白血病、终末期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5种大病进行干预,及早干预和防范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贫困群众发病率,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数量。

(二)加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省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大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完成西庄子、小泉、元山子、东上、东大、永进等6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实现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原则上按照每个村卫生室建设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建设投资不少于14万元的标准,建成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四室分开”、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的村卫生室。针对新坝镇东上村、南华镇永进村卫生室无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特殊情况,分别确定南华、红崖子2所卫生院安排专人长期驻点,为辖区村民提供健康服务,保障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健康需求。

(三)加强贫困村卫生室诊疗设备配备。统筹安排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和县上整合资金,按照缺什么配什么的要求,在省上为每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的基础上,为每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2万元的“10小件”基本诊疗设备(出诊急救箱、清创缝合包、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治疗盘、疫苗冷藏小冰箱、药品柜、资料柜、检查床、观察床),提高贫困村卫生室诊疗水平。

(四)加快贫困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房屋建设、设备配备、队伍建设、综合管理、业务服务、院园文化、医德医风等7个方面全面落实标准化建设要求,具体参照《高台县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活动实施方案》(高卫发〔〕19号)确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选派县级医院执业医师到贫困村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多点执业,帮助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在诊疗业务、人才培养、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

(五)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待遇。对于贫困村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全省统一政策,收取一般诊疗费进行间接补助。起,争取省级补助资金,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贫困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在全面落实省级财政给予贫困村乡村医生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予以贫困村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并根据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考核发放,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

落实省上乡村医生养老政策。

(六)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做好贫困村卫生室人员选配工作,力争为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以上的医生;加强在岗村医培训,分批安排贫困村乡村医生进修,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落实乡村医生每周到乡(镇)卫生院工作1天或每月工作1周制度,乡(镇)卫生院每月组织乡村医生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县卫生计生委每年组织乡村医生至少参加1次短期业务培训,重点加强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健康管理促进模式改革、健康教育、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

(七)加强全科医生培养配备。加大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利用2年时间,为贫困村所在地的3所卫生院新培养全科医生6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达到5名以上,与乡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针对性提升重点贫困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八)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降低30%,分别由元、500元和150元调整为1500元、350元和100元。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分别由65%、80%、90%调整为70%、85%、95%,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九)提升门诊特殊病保障水平。确诊为4类33种门诊特殊病的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上浮20%。门诊特殊病补偿不设起付线,产生的门诊费用在相应病种年度补偿限额内按70%补偿。

(十)调整重大疾病补偿政策。患有50种住院重大疾病病种的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在省、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医药总费用执行全省最高支付限额,重大疾病患者补偿不设起付线,在限额内按70%补偿。

(十一)全面推进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从20起将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大病保险实际报销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优先将50种住院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险范围,对新农合补偿后符合条件的贫困参合农民优先给予大病保险补偿,使大病患者叠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偿和民政救助后,实际补偿比达到80%以上。

(十二)实行中医药优惠政策。重点在贫困村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大力推广使用疗效确切的中药、中医药适宜技术,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材和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产生的费用,新农合给予100%报销。

(十三)降低群众就诊费用。严格落实省上《医疗机构乱收费、重复计费和过度医疗新农合资金扣减办法》,严肃查处医疗机构不合理收费、药价虚高、过度医疗等违规行为,通过扣减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资金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组织实施“一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对医疗机构抗生素、激素使用、静脉输液量和新农合自费比进行重点管控,严厉打击滥用抗生素、激素和乱输液、滥开新特药等行为,遏制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乡村医生不合理诊疗行为,降低患者看病就医成本,维护贫困患者合法权益。

(十四)进一步加强卫生支农工作。严格落实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偏远卫生院和城区医务人员晋职前到卫生院服务一年的制度,每年选派县属单位业务骨干开展卫生支农工作,接收省级医疗机构专家和其他县区县级医疗机构医生分别到我县县医院、新坝、红崖子卫生院开展卫生支农工作。

(十五)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贫困村群众进行健康档案管理,为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为贫困村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继续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继续做好村级卫生三件事,强化健康教育,贫困村健康文化墙每百人不少于4平方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健康沙龙每月不少于1次,健康工具包发放和使用培训以户为单位全覆盖,着力提升贫困村人民健康素养。

(十六)提高贫困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突出计生扶贫工作,促进贫困村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落实。从20起,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提高到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夫妻每人每月300元和死亡家庭夫妻每人每月600元。计划生育家庭在失去独生子女时,给予一次性2.3万元的补助,其中生活补助费和精神慰藉费各1万元,县级补助0.3万元。特别扶助对象为女方年满49周岁以上的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或死亡家庭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对自愿生育一个子女并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在失去独生子女时给予一次性补助。

(十七)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活动。县卫生计生委分别抽调内、外、妇、儿及中医康复等专家组成巡回医疗队,定期赴贫困村开展巡回医疗活动,及时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筛查重大疾病并转院治疗,确保16个贫困村的巡回医疗工作实现全覆盖。

(十八)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实施全省贫困县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争取省级专项资金,规范设置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紧缺专科,完善诊疗设备、科室设置等硬件设施,邀请省市医院专科人员通过多点执业进行技术指导,加强技术骨干和专科人员业务培训,提高重大疾病保障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卫生计生委成立高台县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研究解决重大事项,督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把抓好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攻坚意识、精准意识,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措施和力量聚焦到精准扶贫上,做到组织领导、时间安排、决策部署、脱贫效果体现精准扶贫要求,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严格责任落实。切实做好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建设计划执行、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全程跟踪督导建设进度,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积极与县扶贫办沟通配合,审查复核建档立卡户基本信息,在省新农合平台中备案建档立卡贫困参合人员信息、录入优惠补偿政策。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相应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对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靠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适时抽查和跟踪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卫生计生精准扶贫任务正常顺利开展。

3.强化行业联动。积极组织县级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认真落实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医师多点执业等制度,着力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要进一步发挥枢纽功能,认真牵头组织开展本辖区重点贫困村卫生扶贫工作,围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安排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带领指导村卫生室共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大力支持重点贫困村卫生室认真履行“病有所医”网底职能,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实现“小病不出村”的工作目标。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社区居民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对象和主要人群, 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尽快改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贫乏的状况, 转变其对卫生和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的观念, 将现代先进的科学卫生知识及时转化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中,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群众健康保健知识教育服务的重要基地[1]。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范围为老城厢社区, 服务人口超7万人, 总部医务人员22名, 护士7名, 年龄23岁~40岁, 平均年龄32.14岁;护士中中专学历1名、大专5名、本科1名;护士1名, 护师3名, 主管护师3名。

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方法

1.2.1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明确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将其纳入质量控制内容, 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体系[2];分阶段自查健康教育工作完成情况。

1.2.2 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工作人员是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前沿技术能手, 是健康保健知识与健康教育服务的第一责任教员, 也是最基层的卫生工作者和义务宣传员[3]。因此, 必须加强医护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训, 通过在职培训教育,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宣教技能水平, 提高思想素质, 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社区医疗保健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 有利于开展社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服务工作, 使之收到更好的效果。

1.2.3 实施多种健康教育方式

(1) 计划性教育:定期进行专题讲座, 制订出健康教育计划, 规定讲授内容及时间、讲授对象, 与村委密切合作, 由其组织提供场所, 并预先发出通知。讲授时要根据所在地居民的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使用一些生僻的医学术语, 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递给学习者。帮助其了解有关健康知识或信息, 为学习者观念、态度及行为的改变奠定良好的基础[4];同时分发编制相关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标题引人注目的小册子。 (2) 随机性教育:在社区护理实践中, 注重对高危人群和前来就诊的患者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 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其没有意识到的重要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解释、安慰[5], 进行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干预, 对他们提出的疑问予以认真解答。以面谈、家访、座谈会、咨询电话、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3) 示范性教育:在健康教育中对某些方法、操作进行示范和纠正, 如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运动, 糖尿病的自我测血、尿糖方法, 简易呼吸操等。

1.2.4 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

(1) 疾病知识教育:对社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进行教育, 通过教育使患者提高了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2) 生活方式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行为, 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有氧运动, 以不疲劳为度;保持大小便通畅, 遵医嘱规律服药[6]。 (3) 心理教育:培养开朗性格、稳定乐观的情绪。尽量保持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使精神有所寄托, 保持乐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安度晚年。 (4) 饮食教育:调整膳食结构, 以低脂、少盐、低胆固醇、少糖食品为原则,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以碎、烂、易消化为主, 并遵循定时、定量、不冷、不热、不饥饿、不过饱、不暴饮、不偏食的原则。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机选择100例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 结果教育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69.00%、遵医行为好74.00%、保持正确生活方式81.00%、合理饮食90.00%、社区医护服务满意95.00%, 高于健康教育前的37.00%, 40.00%, 46.00%, 52.00%, 64.00% (P<0.05) 。见表1。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对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 来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不需要特殊的药物与诊疗设施, 因此利用健康教育开展慢性病防治是最廉价与最有效的策略[7]。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是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措施。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最终达到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 降低致残率、病死率[8]。本文通过健全健康教育组织、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果教育后患者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69.00%、遵医行为好74.00%、保持正确生活方式81.00%、合理饮食90.00%、社区医护服务满意95.00%, 高于健康教育前的37.00%, 40.00%, 46.00%, 52.00%, 64.00% (P<0.05) 。说明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预防知识, 治疗遵医行为随之增加, 保持正确生活方式及合理饮食, 增加社区医护服务满意度。

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可引导社区居民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教育服务需应注重普及性,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患者流动性大, 并存在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病情轻重等差异, 不可能对每个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系统性教育[9]。所以在社区开展普及健康保健知识与健康服务的实践中, 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年龄、不同的疾病特点, 进行社区卫生常见病的防治教育服务, 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注意精炼、新颖、通俗, 以增强其的吸引力, 使社区居民易于理解和接受;要有针对性,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对象是来此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 社区保健知识与健康服务应针对这部分人展开, 这样才有利于搞好护患关系, 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 维护良好的医疗程序, 让患者及其家属、亲戚、朋友等获得更多的卫生健康知识;形式要多样化,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候诊区域开设宣传墙报、专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与患者进行互动性咨询活动, 使保健知识与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得以广泛开展[10]。

参考文献

[1]陈菊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6 (23) :37-38.

[2]韩晓虹, 张姝.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2月下旬刊) :147-148.

[3]王卫民.社区护士结合护理活动开展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 :240-241.

[4]杨振林.社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干预中的成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9) :3295-3296.

[5]邓丽金, 陈锦秀.我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23 (12) :453-454.

[6]陆江, 林琳.社区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236-240.

[7]岳海鸥.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7) :151-152.

[8]王卫花, 闰晋.谈社区服务中如何进行人性化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9月中旬刊) :836-837.

[9]金明兰.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14, 16 (1) :148-149.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 360°健康管家;社区卫生服务;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为居民提供及时、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根据“保证基本医疗、惠及人民群众”的原则,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主。实行低廉、可及的卫生干预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对东兴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辖区居民健康状况,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360°健康管家服务,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实施步骤与方法

1 360°健康管家服务实施步骤

1.1 我院从2009年12月开始,首先制定了360度健康管家服务工作方案和360度健康管家服务工作制度,明确指导思想。成立360°健康管家领导小组、技术管理小组和服务管理小组,确立服务宗旨、服务口号、服务内容和标准。

1.2 制定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内容和工作目标、落实保障措施。

1.3 根据质量考核标准,落实质量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核。

1.4 建立健康服务热线、服务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

2 360°健康管家八项服务内容

2.1开展“心手相连,彰显亲情”结对帮扶服务。与慢性病患者结对为帮扶对象,提供亲情化的卫生服务,定期进行随访,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2.2 “足不出户,尽享健康”健康快车服务。电话预约和咨询,送医送药上门,及时的健康知识短信、在线答疑解惑等服务。

2.3 “相约健康,享受人生”知识讲堂服务。每周为居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次;每月出版卫生保健知识专题宣传版报1期。

2.4 “母亲安全,婴儿健康”母婴保健服务。进行孕妇、产妇保健:免费为辖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和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

2.5 “健康成长,快乐儿童”儿童保健服务。为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进行矫治;儿童常见心理行为疾病的诊断与矫治;儿童智力、个性、气质测试;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学习困难与干预;儿童智力测查;高危儿随访;微量元素及骨密度测试;儿童视力检查,弱视、斜视及屈光不正的诊治等。免费为辖区3岁前儿童定期体检。

2.6 “和谐伴侶,幸福人生”婚育指导服务。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母婴保健指导。

2.7 “安康长寿,夕阳更红”关爱老人服务。老年人日常保养与健康、常见疾病预防指导、饮食健康指导、心理卫生保健、常用药物指导等。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2.8 “美丽心灵,沟通无限”心理咨询服务。青少年问题心理咨询、成人问题心理咨询、等心理咨询指导。

3 实施方法

3.1 从2009年12月开始,我院360度技术团队首先对东兴8个社区5000多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辖区居民健康状况,为真正落实“360度健康管家”服务进社区,根据“360度健康管家”服务项目,“360度健康管家”工作团队走街串巷,深入社区,上门入户调查了辖区内近5000户居民,摸清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2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慢性病人建立结对帮扶档案,定期上门访视、义诊、送医送药。同时,每周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到社区进行义诊,居民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3.3 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定期进入社区免费为居民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每周在院内开设健康大讲堂。

3.4为辖区困难户儿童、体弱儿建立服务档案,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监测、营养指导和日常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为辖区需早期健康干预的儿童提供康复治疗;3.5免费为辖区居民测血压、检测微量血糖、检测血脂;免费为辖区3岁前儿童提供定期的健康体检等。

3.5“360度健康管家”开通了“3836930”心理健康热线和“3860138”儿童保健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为群众分忧解难。

4 加强保障措施,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监管和考核。

4.1加强领导和管理,院长书记带头抓落实,制定职责、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同时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

4.2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监管和考核。将“360度健康管家”的8项服务内容纳入医院目标管理考核,对其任务指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每月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360度健康管家”工作与医务人员晋级、晋升和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者,在职称评定、工资奖励、先进个人的评定及科研审报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对工作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5 实施效果

5.1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360度健康管家”团队深入社区共进行了183次的义诊活动,服务居民群众6万多人次。

5.2随访老年人、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共37892人次,与198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慢性病人建立结对帮扶档案。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为60%以上老年人(65岁以上)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率达到65%,高血压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达到86%,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达到82%。

5.3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312期,参加人数达11532人次;每周开设周六健康大讲堂,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健康处方10万多份,出版了118期健康专栏;

5.4 与8名困难户儿童、体弱儿建立服务档案,经常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监测、营养指导和日常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为辖区需早期健康干预的儿童146人提供康复治疗,对27人给予减免医疗费等优惠服务。

5.5免费为辖区居民诊治、测血压、血糖66913人次,;优惠检测血脂986人次;免费发放药品1万多元。为社区居民减免让利医药费10万元。免费为老人、留守儿童进行营养监测、为辖区3岁前儿童健康体检10528人次人次。

5.6 在广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中,我院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评分名列全区前茅。自治区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专题检查获得满分,名列全区第一名。

5.7 至2012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施条件、队伍建设、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居民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比例增加。

5.8 360°健康管家服务开展以来,360°健康管家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了及时、贴心、全方位、零距离的“360度健康管家”的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居民群众和政府的赞赏,群众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5%。

6 结论

卫生院健康扶贫汇报 篇4

各位领导,欢迎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现将全乡健康扶贫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XX乡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XX、XX、XXX个村民委,XX个村小组,共XX户XX人。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人,其中因病致贫XX户XX人。

我乡有标准化卫生院一个,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XX平方米,开放病床XX张,每床建筑面积XX平方米,每千人口拥有病床XX张,设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行政后勤等职能科室,并配置了相关辅助设备,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县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并与县中医医院组建医疗共同体,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核定人员编制XX人,实有XX人,其中在编XX人,非编人员XX人,非医学专业XX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XX%;有主治医师XX人,医师XX人,助理医师XX人。全乡有村卫生所(室)XX个,建筑面积最小XX平方米,最大XX平方米,均按三室一房分设诊疗区,全部村卫生所(室)均已接通网络,配备乡村医生XX名,其中女乡医XX人。

对照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为解决好群众看得起病、五是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量少生病”。

我乡计划免疫应接种适龄儿童XX针次,实际接种XX针次,接种率为XX%,肺结核管理XX人,规范管理率为XX%;肿瘤随访登记报告XX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XX人,管理率XX%;高血压管理XX人,管理率XX%;糖尿病患者管理XX人,管理率XX%;报告传染病XX起,及时处置XX起,处置率XX%;死因监测报告XX人,报告率XX%;农村妇女“两癌”筛查XX人;孕前优生检查XX对,增补叶酸XX人,新生儿疾病筛查XX人;全乡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XX人,死亡率XX‰。

三、存在的困难

(一)卫生院编制不足,队伍不稳定,人才队伍建设缓慢 我院现有编制XX人,在岗XX人,每千人口拥有率仅为XX,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断细化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基层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院聘请编外职工XX人,编外职工不稳定,流动性大,难以培养,给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带来极大困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速度缓慢。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共享有待提高

(一)建议增加人员编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瓶颈困难 实现伟大健康中国梦,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基层是最大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在增加工作和细化服务同时,适当调整增加编制,解决瓶颈困难,以适应发展和满足群众需求。

(二)建议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以“互联网+医疗”为契机,建议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步伐,早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解放基层人力资源,促进医共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三)建议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全科医生在今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承担着主要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建议进一步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推进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全科医生激励机制,确保全科医生愿意留下来来并且能充分发挥作用,使群众受益。

柏山寺乡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汇报 篇5

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院检查指导!

同时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下面就我院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柏山寺乡卫生院位于吉县西南,地处偏僻,全乡总人口13000余人,常住人口数12737人。辖11个行政村(11个村卫生室均已达到规范化建设)、72个自然村。服务半径30余公里。地形地貌复杂,有53道梁36条沟,少垣面,多沟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卫生院共有干部职工26人,其中在编职工12人,临时工1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8人,无职称6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18人。中专及以下4人。卫生院设有内、外、儿、妇、中医、康复理疗、公卫科、合医、监督等科室。为全乡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确保全乡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使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返)贫人员享受到医疗卫生优惠政策,实现早日脱贫。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自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活动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吉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县卫计局关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吉县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吉县卫计局关于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民政医疗救助有关事宜的通知》、《吉县卫计局关于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到村到户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以及县卫计局召开的全县卫计系统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及时召开柏山寺乡卫生院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动员会,制定了《柏山寺乡卫生院建档立卡户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柏山寺乡卫生院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领导组和医疗团队,集中力量,认真学习,周密部署,明确责任,确保全乡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积极宣传、精心核查,确保精准

我们制作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栏和“双签约”服务栏各12块,发放到各村委、卫生室,同时发放了健康扶贫医疗服务证,电子屏滚动播放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让广大群众明白政策、知晓政策。组织、抽调专业骨干立即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行核查,建立健康扶贫“双签约” 服务台账,确保精准扶贫。全乡共710户1898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人员316人。

三、组建队伍,使“双签约”服务工作“百分百” 按照县领导要与健康扶贫对象“面对面、一对

一、全覆盖、百分百”进行签约服务的批示,我院组建了四支由县、乡、村三级医师、护师和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双签约”医疗服务团队。积极联系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干部的干部帮扶团队进村入户,深入全乡11个行政村委72个自然村为全乡710户189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健康扶贫“双签约”医疗服务。

四、开设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就医

开展健康扶贫对象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设立健康扶贫“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和绿色服务通道,方便群众就医。目前尚无健康扶贫对象在卫生院住院治疗,转诊至县级医院 人。对健康扶贫对象符合慢病的进行慢病鉴定,共 人符合鉴定标准,充分享受慢病补偿优惠政策。

五、督导问题,认真整改

8月9日,政府刘晓军副县长和县卫计局领导在我院检查督导,通过听汇报、现场查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同时深入石泉村、大庄村走访,提出了“双签约”协议书填写缺项、漏项,医疗服务证未填写诊疗记录和健康指导处方等问题。我们根据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数据翔实,填写完整。截至目前,全乡应签约 710户 1898人,实签约 699户 人。重复 10户 18 人,死亡 19人,无法联系 7人。大病救治 30人。

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事关脱贫攻坚的大事。为了不落下一户一人,我们全体医疗服务团队人员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路难走等种种困难,不畏艰辛、不怕苦、不怕累,在县、乡、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乡老百姓的全力配合下,我们按时圆满的完成了 “双签约”任务。

12月4日,响应《县健康扶贫冬季攻势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解决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健康扶贫重点任务落实,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我院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队,分两个团队,为我辖区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对象因病致贫户为重点,进行逐户、逐人、逐病宣传和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填报进度情况汇报

一,帮扶统计进度:(1)系统帮扶对象:系统因病致贫140 户314人,已核准因病致贫、返贫140户314人,目前因病致贫核准率为100%,核准患病135户167人。二,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9人,已救治9人。

慢病签约158人,以签158人。重病兜底0人

脱贫不脱政策:6户6人

非因病致贫户患病:户数11户,人数11人。

三,大病专项救治:核准患病6人,已救治5人。

救治资金费用及2017年情况如下图:

四、县域内救治:总计17人次(享受一站式服务163政策)

县域外救治:总计9人次(享受一站式服务163政策)

五、档案电子建档率100%。

柏山寺乡卫生院

24卫生扶贫专项方案 篇6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青发〔2015〕19号)精神及其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专项方案。

一、对象范围 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16万户、52万贫困人口中,提供同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及健康促进服务。

二、目标任务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推动实施以“一免七减四优先十覆盖”为抓手的医疗扶贫。强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本装备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强化医疗精准扶贫和健康促进,满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就医需求,保障贫困人口不得病、少得病、早诊治,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家庭健康和幸福指数。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进健康青海建设。

(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快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改善贫困村群众就医环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升级贫困村卫生室,满足当地群众看病需求,有序推进贫困村卫生

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根据“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贫困地区新建村卫生室292所(重点贫困村35所、一般贫困村32所、易地扶贫搬迁村225所),每所新建业务用房60平方米,总建设规模17520平方米,总投资2044万元,分四年实施完成。

(二)筑牢医疗卫生服务“ 网底”。实施“手术医师团队”培训工作,为贫困地区49所州(县)级综合医院至少培养一个手术医师团队(外科、妇产科、骨科、麻醉医师,手术后复苏和手术室专科护士)。继续实施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每年为县级医院培训骨干医师120人。规范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依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心乡镇卫生院,采取跟班培训等方式,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实行全员培训,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适宜技能等进行重点培训。到2020年,按“填平补齐”原则,为677所贫困村卫生室配备常规诊疗设备,总体达到标准化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享有全省同等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深化城乡医疗对口支援。继续实行全省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全覆盖,安排省内三级医院并借助辽宁省、沈阳军区等东部省(市)医院135支医疗队支援全省81所州县医院,其中县级医院69所。按照现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的要求,2016年帮扶26所,2017年帮扶89所,2018年帮扶131

所,2019年帮扶152所,到2020年力争贫困县乡镇卫生院能力水平总体提高,基本实现“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

(四)健全包虫病防控联动机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治、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动员各相关地区和部门力量,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将防治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建立包虫病病人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对患者给予有效管理和服务。强化人群包虫病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促进病人规范治疗,对已确诊的包虫病患者实施免费抗包虫药物治疗。

全省基本控制包虫病行动计划主要工作指标 序号

达标项目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病人规范管理率

85%

90%

95%

强化措施,巩固前三年成果落实和提高指标完成率

100%监测点任务完成率

80%

85%

90%

90%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

80%

85%

90%

90%中小学生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80%

85%

85%

90%流行区定居点集中供水率

70%

75%

78%

80%

(五)开展 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通过对贫困地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医疗(主要门诊诊断,初次、末次查体,肝肾功能检查,营养费等)救治,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开展慢性病防控培训,提升贫困村医生队伍慢性病防控能力。在贫困县区开展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包括每年为贫困地区群

众免费发放碘盐、重点慢性病病人管理、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对全省贫困群众中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使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共需资金4.36亿元,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其中,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2044万元和贫困村卫生室配备常规诊疗设备资金677万元,由各级财政配套;卫生人才培训经费2340万元、医疗机构城乡对口支援5580万元、地方病及慢性病防治32030万元、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975万元,从卫生专项经费中支出。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省卫生计生委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各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医疗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副组长负责一个市(州)的医疗扶贫工作,落实方案和计划执行情况。

(二)创新工作机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的原则,资金向贫困县倾斜,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确保卫生计生专项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有效,集中解决因病返贫、致贫问题。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大健康素养促进“1234567”工作模式宣传推广工作,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健康宣传的自觉性,引导贫困地区

服务对象改变生活行为。各行各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居住环境,提升贫困人口健康素养。

五、责任落实 (一)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督促落实项目建设、指标完成、对口支援,做好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工作,督查工作进度,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等。协调相关部门落实资金,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二)各市(州)政府要按照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等,制定出台本地区医疗卫生扶贫专项行动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明确到县(市、区、行委),并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行委)项目实施。

(三)各县(市、区、行委)政府为医疗卫生扶贫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区域行动方案及具体项目的实施。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7

在脱贫攻坚战中, 恩施州中心医院积极探索成立医疗助困慈善基金, 实施大病救助等助推精准扶贫, 开展“关爱农民工”等公益活动, “三位一体”的以医扶贫模式精准解决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武陵山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2011年至2020年扶贫攻坚片区, 作为地处武陵山区的公立三甲医院, 恩施州中心医院不仅要体现出公益性, 更要在精准扶贫、健康扶贫中做出表率, 敢于担当。”恩施州中心医院院长李拓说。

慈善基金医疗助困

49岁的喻萍是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大树湾村村民。今年4月底, 因风湿性心脏病到恩施州中心医院住院治疗。考虑到她家庭困难, 主治医师李旭推荐喻萍申请医院的慈善基金“青壮年救心行动”救助项目。

近日, 正在家里康复的喻萍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治疗总费用接近13万元, 除去新农合、大病救助外, 医院的慈善基金和相关补贴有3万余元, 自己承担2.5万元。“有了慈善基金帮助, 看病压力小多了。只要身体好了, 我们一年就可以挣回来!”喻萍的丈夫廖诗福说。

与喻萍一样, 不幸中有幸得到医院救助的, 还有该州恩施市沙地乡楠木园村老人马香芝。7月19日, 受持续暴雨冲刷, 马香芝家屋后山坡上的巨石滑落, 滚进屋里将老人砸成重伤, 老人随后被送至恩施州中心医院救治。

飞来横祸对家境并不宽裕的马香芝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当马香芝的老伴儿正在为救命钱犯愁时, 沙地乡政府为老俩口送出一份求助函到恩施州中心医院。该院党委和院部当即决定使用医院医疗助困慈善基金, 解决需要老人自己承担的医疗费用, 并免费提供老人与陪护人员在医院内的食宿。7月30日, 恢复了意识的马香芝激动得热泪盈眶。

早在2013年1月16日, 在恩施州慈善总会的支持下, 恩施州中心医院成立了医疗助困慈善基金, 善款通过医院投入和本院职工个人捐款筹集, 对在院急需医治又无钱的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此举在湖北省的医院中开了先河。截至目前, 这项基金已募集善款2300多万元, 支付救助资金1300多万元, 帮助9000余名贫困群众渡过就医难关。

公益活动惠及特殊群体

恩施市三岔乡茴坝村村民夏启春, 因患有糖尿病多年导致严重眼疾, 丈夫腿有残疾, 40岁才有小孩, 一家人生活十分窘迫。

“没有州中心医院的公益活动, 我这眼睛估计是治不起了。”前不久, 夏启春拉着恩施州中心医院上门回访医生的手, 一直不愿松开。去年8月, 通过“亮眼行动”公益活动, 夏启春治疗眼疾获得减免医疗费用1.6万元。

恩施州约有70万人在外打工, 每到春节, 大量的农民工会返乡过年。从2013年春节开始, 恩施州中心医院每年拿出300万元救助资金开展“关爱农民工, 新春献爱心”公益活动。在此期间, 所有来院看病的农民工及其家人都会得到费用减免。

来自该州利川市团堡镇的老王是一名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春节期间, 老王与老乡们得知公益活动消息后, 相约来到恩施州中心医院做全身体检。结果显示老王血糖过高, 可能患上糖尿病, 他随即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起初, 老王担心自己辛苦一年挣的钱都会因治病“搭”进去。没想到检查费用优惠30%、住院和治疗费减免10%, 再加上新农合报销部分, 自己支付费用不到30%, 让他真正感受到家乡医院对农民工的关心。据介绍, 今年春节期间, 该院有1000余名农民工获得此项救助, 总金额超过100万元。

大病救助助推精准扶贫

今年春节前, 恩施州中心医院拿出500万元专项救助资金, 在“关爱农民工, 新春献爱心”公益活动的基础上, 联合州扶贫办、卫生计生委、民政局开展“精准扶贫, 寒冬送暖”大病救助爱心行动。

1月25日, 年近七旬的吴子云老人在家突然晕倒被送至该院, 被诊断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需要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老人的子女东拼西凑借了5万多元为母亲做手术。治疗期间, 当医院得知吴子云是恩施州委、州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时, 便主动将其纳入爱心行动对象。

2月23日农历年刚过完, 吴子云的家人便到医院替已出院的母亲办理结账手续。结账单上显示, 医院免去了本应由自己负担的3.28万元治疗费用, 加上新农合报销的1万多元, 吴子云此次住院治疗, 没有给家里带来太大的压力。

2012年年底, 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恩施后, 将恩施市龙凤镇确定为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恩施州中心医院主动作为, 不仅在建设资金、人员培训、技术支持上帮扶龙凤镇中心卫生院及其龙马分院、村卫生室, 还在当地建起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平台终端, 并且制订会诊流程, 开展远程会诊和技术培训, 全面带动试点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特困地区;精准扶贫

滇黔桂石漠化区是全国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民族自治地区最多、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2013年末,黔东南片区贫困人口167.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2.11%。2013年该片区共有贫困人口总数为119.41万人,贫困发生率30.6%。

2015年,贵州省在黔东南州石漠化片区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区范围是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其中联动区和辐射区覆盖整个黔东南片区的区域。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也是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贫困状况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是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大。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14个、重点乡镇155个、重点村2077个。由于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片区重点扶贫区域。

根据黔东南州特困片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贫困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贫困类型:

1.自然环境与地域导致的贫困。黔东南连特困片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导致农业发展生产条件差,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逐年增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导致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极为不便,农田水利和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灾返贫现象普遍。

2.文化教育导致的贫困。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较晚,人才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致使少数民族各群体未能得到好的教育,“扶智”问题突出。示范区文化科技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不利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方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普遍,群众自谋发展的能力较弱。

3.制度变革滞后导致的贫困。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很难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农民因灾、病致贫较为普遍。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缓慢,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无法享受到充足的、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与救助制度不完善,也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政策实践

为推动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贵州省月亮山区扶贫决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将扶贫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部门。

随着各项减贫政策的不断实施,黔东南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取得一定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2013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比2010年末增长68.93%,实现减少贫困人口48.33万;2014年,28万贫困人口脱贫、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30个贫困乡镇完成减贫摘帽任务,分别占减贫目标任务的112%、200%和120%,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民居人均可支配收入6038元,贫困发生率下降17.36%。

2.扶贫项目、资金增加明显。2014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共获扶贫项目326个,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区域内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麻江县、雷山县、岑巩县),每县得到80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片区11个扶贫攻坚示范县的27%。

3.精准扶贫个案管理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滇黔桂连片特困地区黔东南片区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贫管理政策,如《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和《黔东南州干部结对精准扶贫个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个案管理。2014年,黔东南州特困片区61650家贫困户224675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六个到村到户”等工作措施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扶贫与干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分类指导,定向施策,分别采取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等不同措施进行扶持。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进村入户调查和 “讲、访、帮、促”活动,贴近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进一步明确。在扶贫个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解、初选、公示、帮结、计划、填写信息、数据录入、入网络、更新”等步骤,落实“两公示一公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识别贫困人口。2014年,建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共录入37.6493万户134.1307万人,录入一类贫困村947个、二类贫困村500个、三类贫困村406个,录入片区规划县市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省级贫困县2个。

nlc202309042253

5.落实国家和省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贷补偿金试点,实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信用贷款,对造册登记的扶贫对象,给予国家基准利率贷款贴息。对带动黔东南片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企业和合作社,其贷款可享受扶贫贷款贴息。

二、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下的精准扶贫模式

根据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在保护、开发、传承和发展中实现平衡, 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农民创业及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围绕“民族创意、文化旅游”为产业主线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此,要探索符合连片特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这是发展大健康产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发展大健康产业,应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使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1.政府引导。要不断完善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扶持和培育,特别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注重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共同体。

2.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要引导少数民族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采用直接旅游扶贫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到旅游中来。如组织少数民族演出队、开办农家乐、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与加工等,培育“亦农亦工”的旅游从业人员,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旅游,打造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

3.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快不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的开发,建立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产业链,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开发水平。

(二)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模式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引导。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本导向,根据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不同层次的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示范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政府承担政策制定、培训监督、就业监督、资金保障等职能,而招生、培训、管理、安排就业等方面完全由培训机构按市场要求运作。

(三)PPP扶贫开发模式

借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建立伙伴关系,科学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不失为一条发展农村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管理;按照标准选择承包户,搞好土地流转;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收益。

(四)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建设,拓宽本地产品销售渠道,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各个县的“银饰”、“刺绣”和农特产品解决销路难题。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下推进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路

(一)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扶贫改革

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搞好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帮扶手册》,进一步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明确帮扶需求,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

2.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县、乡两级作为项目资金的审批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加快推行乡级报账制步伐。

3.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改革扶贫项目审批权,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全面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严格扶贫项目审批和实际运行流程,实行统一的项目审批流程。

4.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工作机制,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

对扶贫项目实行精确化管理,实现扶贫项目的精确化、精细化、可视化、可控化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寨,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自然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地方,引导群众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富余的家庭,引导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特殊产业做大做强;对无劳动能力户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对条件较好的村寨、农户,要把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统筹安排部署,力争早日实现减贫脱贫同步小康。

(三)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驻村干部在建档立卡管理的基础上,参与扶贫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工作,切实加强驻村干部执行力建设,完善扶贫项目资金项目管理体制,实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的管理体制,以村为基本单位,通过乡镇申报项目,实现驻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促进精准扶贫和驻村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落到实处。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扶贫

1.培育和壮大大健康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示范区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形成支柱性产业。引导农民通过产业转移进入园区,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城镇居民和产业个人的转变,增加工资性收入。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选择适宜的产业,通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现代产业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力参股、技术资金合股等方式,将广大农民从传统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减贫摘帽,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根据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特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收益,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围绕示范区内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观光带,统筹规划,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资源景观、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3—74

[2]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50—269.

[3]张巍.由劳动力转移扶贫析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6(2):56—57

[4]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5—76

[5]吕辉红. 湖南洞口:借鉴PPP模式发展农村扶贫产业[J].《中国财政》,2015(4):65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闻

健康扶贫方案 篇9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开发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健康保障。

(二)开展活动方式:

1、健康体检。入村开展贫困群众的健康体检。主要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咨询、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治疗。

2、医疗辅助检查。对贫困人口开展B超、血尿常规、肝肾功

能、心电图、血脂等全身检查。

3、健康知识宣传。义诊巡回活动时,为前来义诊的贫困群众 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医学常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科学就医。

4.建卡工作。建立贫困户里的需要就医的患者健康档案资料库,实行追踪式“济困扶贫,健康行动”的医疗服务。

五、医疗健康扶贫要求

1、巩固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在2016年摸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全面核实健康扶贫数据库中患病人员所患疾病确诊信息、疾病治疗信息和帮扶效果信息。将新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患病人员确诊信息、疾病治疗信息和帮扶效果信息等内容及时纳入数据库。对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设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信息专柜,以村为单位,逐人编号,实行一人一档。每个档案里面要有签约服务协议书、建档立卡、健康体检等相关内容。

2、全面实施辖区内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住院全部免收住院押金。实现“一站式”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降低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3、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将疾病防控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重点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继续加强儿童营养改善、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扶贫帮困医疗援助活动,是我院积极参与全县限时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具体行动。因此全院职工要高度重视,无条件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开展好这次健康扶贫活动。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10

(2018年5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2018年全县健康扶贫暨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健康扶贫先锋行动动员会及“全州卫计系统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动员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国家、省级健康扶贫考核反馈的14个问题的整改落实。刚才,X局长就督查反馈的问题提出了详实的整改措施和要求,并结合实际对全省12项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启动了卫计系统“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我完全赞同。下面,我重点就做好今年全县健康扶贫和卫生计生重点工作讲3点意见。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今年年初,省卫计委下发了《2018年全省12项卫生计生重点业务工作实施方案》,把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纳入“一票否决制”考核,在“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派送资深医疗专家团队,帮助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制定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实施“送人就医”、“送医上门”新机制,着力解决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健康管不好的问题。5月份,省卫计委联合民政等

卫生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篇11

一、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认真抓好校容环境卫生,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创建优美、整洁、安全和健康的育人环境,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卫生清洁行动和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卫生意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清洁与保洁并举,学生参与校内和社区的爱卫活动。一直以来,各学校坚持校园教室“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制度,把清洁保洁与创建文明班相结合,让广大学生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的清洁保洁中受到精神文明教育,得到劳动锻炼,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节假日,学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到街道、残疾孤寡家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每年的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月,学校都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从学校到社区,到公共场所,大搞清洁卫生,成为我区爱国卫生活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学生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加强对校舍与食堂卫生管理与监督

为给学生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落实学校卫生监督制度,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防疫、食品药品监督局等监督部门紧密配合,坚持学校卫生安全月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整改。检查内容包括:学校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堂卫生制度、冷藏设施、卫生设施、使用餐具消毒设施、外购食品索证、炊事员卫生知识、食堂内三防设施等方面。通过检查监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并对照有关的规定,对学校食堂卫生及管理工作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统筹安排好校舍、宿舍、食堂的改造计划,食堂硬件建设有了较大改观,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各学校未发生重大卫生事故。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建筑卫生、教学卫生、健康教育、教学设施卫生、宿舍卫生、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经费投入等非常重视,形成了学校行政人员依法治教,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自觉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可喜局面。

三、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

卫生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上好卫生与健康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健康课的兴趣,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学校卫生工作重点。为确保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制作课件、搜集资料、播放健康课VCD、到校外参观、参加社区清洁劳动等,课内、课外相结合;还利用学校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病治病宣传,并联合疾控中心对学生进行艾滋病、手足口病、甲流感、“红眼病”、肝炎、食物中毒等流行病的宣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预防知识和必要技能。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认识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性,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了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学校除按要求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要做好学生一年一度的身体全面检查,并做好统计及体检档案管理;开辟心理健康咨询,解答学生心理问题,解除学生心头之虑,有利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开设多场心理讲座,抑制学生各种不健康行为,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对学生性教育,杜绝学生早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卫生与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亮点。

上一篇:机关食堂劳务外包合同下一篇:花甲乡中心学校“六一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