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防护的管理制度(精选10篇)
一目的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强产品防护,防止食品出现污染或损坏。
二 职责
2.1仓库负责辅料、包装材料防护工作。
2.2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及源水防护工作。
2.3仓库负责成品防护工作。
3原辅料包装材料防护
3.1运输辅料、包装材料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车辆必须清洁,辅垫物、遮盖物应干净卫生,不能将食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同车运输。
3.2辅料、包装材料贮存时应分类放置,一般应存放在垫板、货架上或容器中。
3.3辅料、包装材料库房采取防尘、防潮、防鼠、防虫等措施。
3.4辅料、包装材料应先进先出。
4源水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防护
4.1源水储水箱及管道要保持清洁,确保源水质量。
4.2原辅材料与半成品、成品分开,防止物料与食品的交叉污染。
4.3生产工人应搞好个人卫生,进入车间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及时对手进行消毒,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4.4及时对设备、容器、工具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机油、残留的清洁剂、消毒剂等对食品的污染。
4.5搞好车间环境卫生,采取防尘、防鼠、防虫等措施,对生产设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防止灰尘、脏水、屋顶上的脱落物、水珠及蚊蝇、虫鼠等对食品的污染。
4.6产品转运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车辆必须清洁,辅垫物、遮盖物应干净卫生,不能将食品与其他物品同车运输。
5成品防护
5.1成品转运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车辆必须清洁,辅垫物、遮盖物应干净卫生。
5.2成品应采用规定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不得将食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同车运输;应轻拿轻放,不得重压;避免日晒、雨淋。
5.3成品贮存时应分类放置,一般应存放在垫板上;不得与有害、有毒、有异味或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的物品同处贮存。
关键词:煤炭,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
近年来, 虽然一再的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但煤矿安全事故还是频繁的发生, 严重的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也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已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一块心病。我国的煤矿企业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采取事后追查的工作形式, 此工作方式对安全事故的发生缺少了必要的制约作用, 应该改由事后追查变为事前预防, 这样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机率,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及环境的管理, 因此要在对三者的综合考虑下制订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保证人员、设备及矿井的安全。
1 煤矿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彼此相互依存着而存在, 生产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煤矿安全也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生产, 反之亦然。但在实际工作当中, 安全成为了一句口号, 天天在喊, 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只顾了生产, 而忘了安全, 因此事故频发,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在目前煤矿发生的事故当中, 人对安全的影响所造成的事故占了较大的机率, 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当中, 人都是最核心的因素, 同时也是影响安全运行的最直接因素, 在煤矿事故了, 人为事故较多, 因此为了减少人为事故的增多, 需要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 养成自我控制的良好素质, 时刻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这样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随着能源的紧缺, 煤炭成为人们所消耗的主要能源, 煤炭的市场形势较好, 这在种前提下, 各煤矿企业的领导更应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所安全的方针落实到每一个人, 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这样才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安全意识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 每一名工作人员对于自己所工作的矿井及环境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 对于自己工作环境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最后,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使人为不安全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机率降低。在煤矿企业当中, 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 从而使安全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牢固的印象, 这样才能让员工在进入工作环境时清楚的认知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 因此在行为和技术上对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清除, 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3 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安全行为及员工安全行为的价值理念。首先, 要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最终目的, 是有效控制和最大化降低安全事故,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目标应定位于“使人们牢固树立安全观”。其次, 要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根据实践经验,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应确定为“以人为本、坚持和树立安全发展思想观、将安全文化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实用价值的指标”。最后, 构建煤矿安全文化的运行机制和落实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使人们对安全文化的内容、目标、重点、原则、方针及其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有系统的了解。制订安全文化的建设规划, 不断总结, 逐步形成有煤矿特色的安全准则、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模式。把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有形与无形的安全氛围的影响, 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控制。
4 推行精细化管理
推行精细化管理, 进而提高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这样一来职工与管理人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增大学标准、干标准活的思想意识普遍形成, 职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 促进企业的发展。
首先, 在生产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矿及各基层单位制订精细化管理文件, 在全矿范围内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体系文件的建立是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的体现, 是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方法、活动、程序等内容的体系整理和总结, 使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有活动, 都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控制。科学的体系文件建立, 使基层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生产中“有法可依”有了工作的标准, 减少了以往在安全生产中的随意性, 杜绝盲目蛮干, 做到正规上岗, 上标准岗。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在管理上实现层次化、制度化, 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人有责, 使各项工作协调配合, 实现预定的目标。
其次, 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较为特殊, 井下的生产环境恶劣, 不安全的隐患较多, 因此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工作需要有严格的工程管理体系, 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来落实井下作业的安全方针, 从而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最后, 对于煤矿安全生产, 要利用媒体及各种宣传途径进行大量的宣传, 从而使安全生产根植人心, 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5 加强安全心理培训
煤矿的员工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环境当中, 不仅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 同时对技术性也有较高的要求, 但更重要是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对煤矿企业的员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引导其在紧张、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充分的发挥其技术技能, 灵活的处理险情的发生, 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
矿工安全心理和安全态度的形成, 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 就是要运用心理学这个手段, 建立矿工安全心理模型, 形成安全心理定势, 提高安全心理容量, 从而使员工在生产中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用心理指导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矿工安全心理培训是一个新内容、新任务。培训工作要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 内容从简到繁, 方式由易到难, 做到经常化、渐进式, 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的进行。通过培训使员工自觉地控制心理活动, 指导好自己的工作行为, 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 大力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采掘工艺和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 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更是非常必要的。总之,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任重而道远, 只有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 煤矿的安全工作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建立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学秋等.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1]何学秋等.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2]张景林.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 11 (5) :6~10.[2]张景林.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 11 (5) :6~10.
[3]张景林.构思“安全学”[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 (10) :7~12.[3]张景林.构思“安全学”[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 (10) :7~12.
食糖行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糖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工业行业,是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支柱。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食品工业的基本原材料。在大家更多地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防止食品受到蓄意污染或人为破坏的食品安全防护问题正在日益引起关注,食品防护计划的导入建立也已引起各方的广泛重视,作为食糖行业所使用的原料全部来自农村、开放型的生产方式和相对流动的用工制度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食品防护计划介绍
“食品防护计划(Food Defense Plan)”是一个非常新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它是构成食品保护计划(Food Protection Plan)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品防护和食品安全不同。食品防护着重于保护食品供应,防止其遭到蓄意的污染,这些蓄意的污染通过人为的一系列化学、生物制剂或者是其他有害物质来对人们造成伤害。这些制剂包括一些非天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常规不检测的物质。攻击者的目标可能是杀人或者是扰乱经济。这种蓄意的行动通常是不合常理的而且是很难预测的。美国卫生部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美国农业部食品检查署(FSIS)等机构制定了多项供应链和生产企业的食品防护导则。2008年11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进出口食品检查和认证分委会(CCFICS)决定,在即将起草的《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导则》中考虑增加食品防护内容。食品防护已逐步引起各国重视。在我国,国家认监委根据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已在北京、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开展试点,组织实施食品防护计划,帮助企业提高食品防护能力,预防产品因不正当商业利益、行业恶性竞争等原因受到故意污染和破坏。
我国目前食糖生产企业食品防护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糖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基本能满足我国国内的食糖消费。食糖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生产技术设备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食糖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国食糖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提高缓慢,主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已数十年至一百年的历史,远远落后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能耗、物耗和水耗高,能源消耗大;绝大部分靠人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等,导致食糖行业在原料追溯、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食糖行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国食糖生产企业的安全防护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食糖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防护意识不足。目前,国内多数食糖生产企业已逐渐建立以ISO9001为核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以HACCP为核心的安全控制体系,对影响产品的各环节按ISO9001质量体系要求及HACCP食品安全体系要求进行严格控制,能够保证正常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安全,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但食品防护计划的建立和实施却还未提上日程,这与企业对建立食品防护计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要让企业认识到,由于受到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社会政治因素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不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对企业生产和经营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这也正是建立“食品防护计划”原因所在。
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自美国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提出食品防护计划以来,国内针对食品防护计划开展的培训还较少,也缺乏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示例。国家标准《食品防护计划建立与实施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征求意见稿)尚处于进一步完善当中,导致企业由于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对食品防护计划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影响企业的应用。
食品安全防护在食糖生产企业的现实意义
食糖产品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食糖产品安全是食糖生产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食品防护计划能够帮助生产企业确定把其食品受到蓄意污染或破坏的危险降到最小化的步骤。这个计划提高了应对性。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将特别有帮助。在危险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大而应对时间有限,文件化的程序将可提高快速应对的能力。食品防护计划有助于生产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为顾客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保障了企业的盈利。食品防护计划应该说是食糖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食品防护计划在食糖生产企业的建立
组成食品防护小组。食品防护小组在前期的防护评估、防护计划的建立、防护计划的验证、运行等方面起主要作用,小组成员应具有责任心和诚信,还应具备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防护小组的成员应对整个企业的原辅材料、企业的物流、信息流、生产环境有充分了解,熟悉食品原辅料采购、加工、卫生、安全、现场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必要时可获得外部专家的支持。同时小组成员应涵盖企业的主要部门和区域,由企业最高管理者任命食品防护计划小组组长,起协调管理作用。
制定食品防护评估表。食品防护评估是整个食品防护计划的基础,防护评估主要由防护小组完成,主要目的识别企业产品遭受蓄意污染和破坏的风险,确定关注重点和薄弱环节。评估的结果应该保密,防止对攻击提供帮助。评估内容:企业外部安全;企业内部安全 ;加工安全;储藏安全;运送/接收安全;水的安全;人员安全;信息安全;供应链的安全;实验室安全;潜规则;其他方面:(1)企业外部安全。企业的外部安全是食品防护计划的“第一道防线”,能有效的将生产企业和其他不安全因素隔离,企业外部安全评估应关注厂区外围、照明、人员车辆进出控制、厂区各种出入口、车间的窗户和通风口、水源地等。(2)企业内部安全。企业内部安全评估应关注各车间(如压榨车间、煮炼车间、包装间等)的设计布局、内部设施(如应急灯、视频监控系统、紧急预警系统等)、易存放个人用品的区域等。(3) 加工安全。应关注生产过程中生产助剂的添加、交叉污染、产品和区域的标识等(4)储藏安全。应关注原辅料、各种生产助剂、包装材料、工器具、糖成品以及化学物品等的储藏、出入库发放控制等。(5)运输/接收安全。应关注运输车辆和文件、准运证、交接单、货物的装卸和核对以及运输公司和物流公司食品防护能力的评估等。(6)水安全。应关注食糖生产企业水源地、中间储水设施、水处理设施、制冰、供水系统的保护和维修等。(7)人员安全。人员安全评估应关注各种可能污染食品的人员,内部:有不满情绪的员工;清洁人员;承包人;临时工等,外部:卡车司机(运送和接收);承包人可疑的供应商;参观者等,因此应关注工作人员的背景调查、身份识别、培训、沟通、人员(包括访问人员)进出限制及检查等。(8)信息安全。应关注食品防护的评估结果、生产工艺、配方等需保密信息;允许参观的区域和允许公布的信息;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有效;计算机信息安全等。(9)供应链安全。食糖生产企业应对供应链安全的评估作考虑,应关注食糖主要原料(甘蔗、甜菜等)的种植、运输,其他原辅料、包装材料等的供应方、物流组织、仓储组织、接收组织的防护措施、出入货物的完整性等。 (10)实验室安全。应关注实验室的布局、人员进入、试剂药品、检测样品(包括阳性样品)等的控制处理/管理。(11)潜规则。食糖企业应充分关注原辅料、包装材料的生产、供应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农兽药和食品添加剂以及采用不适合人类食用的方法生产加工食品等。(12)其他方面。其他方面可包括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召回等。
nlc202309091013
制定和实施食品防护计划
分别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成本有效的预防性操作计划。食品防护小组共同或分工完成对食品防护评估后,应针对薄弱环节后,应制定经济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将受故意污染或破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应充分考虑成本,有针对性、有效性使防护计划持续运行。如强化生产企业门卫管理制度,把好工厂“第一道防线”。食糖生产企业关键的生产车间、糖库良好的隔离设施可以阻止蓄意破坏者进入,其次从生产车间的整体布局防护考虑,完善人流物流方向以及内部设备设施;对生产企业危化品要专人管理,实行定点定人、双人双锁,建立领用记录和核销台帐;厂区主要区域环境和生产关键控制点应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对治安、生产、贮存等重要环节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食糖生产企业还应建立产品召回计划,其目的是保证凡是具有企业标志的产品任何时候发生问题都能在市场上及时跟踪召回,都能有效、快速地进入调查程序,避免给消费者造成安全危害和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食品防护计划的实施。为保证食品防护计划的实施,食品防护计划应得到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批准。同时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食糖生产企业建立与实施食品防护计划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食品防护计划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管理体系,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为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要明确制定食品防护计划这一新制度,是为了企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应付监管。应对全体员工进行食品防护知识的培训,培训应有针对性,针对职责的培训有利于防护计划细节保密要求,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全体员工从主观心理和客观行动上主动接受及落实食品防护计划工作。
建立、实施和保持有效的内部和外部沟通机制。食糖生产企业应制订、实施和保持有效的安排,以便与有关人员就影响食品防护的事项进行内部沟通。企业员工应有监督和汇报可疑情况的意识和责任。应确保企业与食品链范围内的供方、消费者、食品安全主管部门以及其他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必要的沟通。
持续改进和不断更新。食品防护小组应定期对食品防护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验证, 验证应进行策划并涵盖食糖生产企业所有的区域和环节。对验证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对食品防护计划进行修订,持续改进是不断对食品防护计划进行强化的过程,食糖生产企业通过不断验证,定期评价食品防护计划,持续改进和不断更新计划。实现食品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国内目前在食品防护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缺乏规范的模式。“食品防护计划”版本多数为美国食品安全检查署(FSIS)2007年1月提供的版本。但各国的国情不同,简单照搬美国管理办法会给落实“食品防护计划”带来困难,因此,食糖行业应针对行业的情况和现状做相应工作方法的调整,只要领导重视、保障到位、适当必要的经济投入,换来的将是企业效益品牌和产品安全的保证和长治久安。
(作者单位: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1.1 保卫措施
项目经理部成员主要负责对外来人员管理教育和培训、协力单位的注册,监督协力单位暂住证的办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的治安管理工作,配合当地派出所搞好社会治安。
各小组负责监督管理各协力单位的人员,负责治安、防盗、防火、防爆破、逐级落实工作。
警卫小队负责门卫值勤,站岗放哨,夜查巡逻,作好检查登记记录,配合项目作好防盗、防火、防爆破、治安检查工作,一旦发生隐患能够及时汇报,作到小事能够处理,大事不隐瞒,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1、强对每位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有针对性保卫制度和处罚制度。
2、警卫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进出场车辆必须进行登记。
3、每位人员必须佩带胸卡进出现场,对于来访者要进行登记。
4、材料机具出场实行出门条制度(由物资部签发)。贵重物品必须入库保管,专人专管。
1.2 消防措施
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实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确保在我项目不出现消防、伤亡事故。
1.2.1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在施工的全过程,建立以项目经理牵头,后勤部及质安部主抓,其它部门配合的管理体系,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对每位员工进行消防保卫方面的教育培训,做到每个人在思想上的重视。
1.2.2 消防保证措施
1、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的职责,组建消防小组,负责日常的消防工作。
2、分包单位在项目部的监督检查下,建立分包内部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加强民工消防教育。
3、施工现场不允许吸烟,办公区设置吸烟处,除特殊批准外,不允许使用电炉,并且在办公区及现场设足够消防器材。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有专用仓库存放,在存放处挂明显警示牌,对于此类材料严格执行限额领材料制度。
5、加强对电气焊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规程进行操作。
6、现场及楼层内的临时设施应经常检修,挂明显标示牌,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挪动或改为它用。
7、配备充足的临时消防设施:
(1)消防用水
采用现场临时用水。
(2)灭火器
①一律采用干粉灭火器。
②木工房、易燃易爆品仓库每处 2 个四个干粉灭火器,并配备砂箱、消防锨、桶。严格管制危险行为。
③所有消防水、灭火器及消防标志将定专人负责,及时查点、检核、更新,确保在位及功能。
1.3 安全管理措施
1.3.1 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度
如果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再多的安全教育都是空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公司专门为装饰施工项目建立了施工项目上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并与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3.2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班组长对分项工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资料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并各留一份,另一份作资料保存。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一般情况主体施工同一工种每月进行一次。
各班组每天要根据班组长签发的安全交底,工序技术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讲话,讲话应有记录。
为了帮助班组长及时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专为施工负责人(工长)编制了一套常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供施工中参考。在使用中要根据施工环境、条件作一些调整或增加有针对性的交底内容,以保证施工作业中的安全。
1.3.3 安全标志管理
1、安全色
安全色是表达信息含义的颜色,用来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其作用在于使人们能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提醒人们注意,预防事故发生。
2、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指在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有造成事故危险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所采取的一种标示。此标示由安全色、几何图形符合构成,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特殊标示,设置安全标志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发生。
1.3.4 现场劳保用品管理
1、安全帽必须使用建设部认证的厂家供货,无合格证的安全帽禁止使用,不准私购安全帽。
2、安全帽必须具有抗冲击、侧压力、绝丝、耐穿刺等性能,使用中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使用期为 2.5 年。
3、采购安全带必须要有劳动保护研究所认可的产品合格证书。
4、安全带使用 2 年后,根据使用情况,必须通过抽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5、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架子工除外),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要选择悬挂牢固构件上。
6、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7、使用内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应由国家认证的生产厂家供货,安全网进场要做防火试验。
8、安全网在存放使用中,不得受有机化学物质污染或与其他可能引起磨损的物品相混。当发现污染应进行冲洗,洗后自然干燥,使用中要防止电焊火花掉在网上。
1.3.5 机械施工使用安全管理
(1)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2)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3)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操作。
(4)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放置于安全位置,并将操作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5)各类机械电气设备,在停止使用或停电时,必须将电源切断,闸箱门上锁,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6)重要的机械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否则禁止使用。1.3.6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保养维修制度
1、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后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验收主要内容是:
(1)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施工平面布置要求;
(2)安装地基是否坚固,机械是否稳固,工作棚搭设是否符合要求;
(3)传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离合器是否灵活,制动器是否可靠,限位保险装置是否有效,机械的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4)电气设备是否安全可靠,电阻遥测记录应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接地接零保护正确;
(5)安全防护装置完好,安全、防火距离符合要求;
(6)机械工作机构无损坏;运转正常,坚固件牢固;
(7)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机具的保养、维修是杜绝机械事故的关键工作,必须按规范标准和有关规程办,这里总公司补充强调几点,要求项目部做好:
(1)各种作业施工机械必须由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并落实责任制,做好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
(2)严禁机具带病运作,杜绝不安全因素;
(3)不懂机械性能者不准从事保养、维修的工作;
(4)电气设备,下班前应拉下闸刀,关闭好电箱,上班前持证上岗者必须检查试车正常后方可运转作业。
1.3.7 安全检查制度
1、项目经理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配备专职安全员,专人专职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工作和巡回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提出安全预防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生产过程中检查出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人员或施工班组,并限期整改,并将安全纳入施工班组任务书、承包书的结算管理,形成以安全保证施工,以施工促进安全的工作方式;
3、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由专人管理,建档造册,做到完整齐全;
4、工程竣工,立即将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分析报告和相应资料保送安全监督机构进行综合考评;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监督、指导、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不安全因素的方法途径和有力措施,各级职能部门必须认真抓好抓紧这项工作。
5、检查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应根据施工(生产)季节、气候、环境的特点,制定检查项目内容、标准,一般的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思想、制度、机械设备装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保用品使用、文明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等等。
6、检查评定标准
安全生产检查的评定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要求作为评定标准打分。
7、检查频率要求
公司除了平时不定期抽查外,每年例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少于三次;
公司定期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二次,班组每周不少于一次自查自改。
8、检查、评比、消化
检查后除必须进行评讲外,每检查一次后出一次《通报》或《简报》,公司、项目经理部检查后也必须有书面评讲报告,列入档案,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依据。对检查出来的不安全因素或事故隐患,出具整改单并落实“三定”工作(定人、定期限、定措施),做到及时复查验收,对整改不力者酌情处罚。
1.3.8 安全报告制度
项目部要认真执行国务院第 75 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按规定做好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意见。
1、工伤事故概念,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伤亡事故分类。伤亡事故按其伤害程度可分为: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按照建设部第 3 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报告规定》即:
(1)一级事故: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或经济损失 300 万元以上;(2)二级事故: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 29 人以下,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 300万元以下;
(3)三级事故:一次死亡 2 人以上或重伤 3 人以上 19 人以下,或经济损失10 万元以上不满 30 万元的事故。
3、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提升、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煤气爆炸等其他伤害。
4、事故报告调查程序
(1)事故快报: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或者逐级上报,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最迟不得超过 24 小时,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和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等,企业按规定每月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并做到准确、及时,可比(如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3‰)。
(2)保护好现场,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需要移动现场物体时,必须做出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伤亡事故现场的清理,如无特殊原因,应经事故调查机关同意。
(3)事故调查。
(4)企业发生轻伤事故,一般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组织安监、工会等部门进行调查,发生一次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工会组织等部门进行调查,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由省级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5、事故分析
(1)原因分析,即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管理方面)原因。
(2)事故性质是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还是破坏事故要分清。
6、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必须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能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能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能放过,对发生事故处理一般按事故的轻重大小可分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和追究行事责任三种。
7、经济处罚:一是企业内部按企业奖惩办法查处;二是行政执法机关按有关行政法规查处。
8、行政处分: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对事故责任者以行政处分。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罪,根据《刑法》134、135 条规定。
1.3.9 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搞好安全生产,建立班组活动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落实班组安全工作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关键基础,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班前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各班组必须切实执行本安全生产班组活动制度。
1、上班前各班组应实行班前安全生产教育交底。
2、交底内容:根据本班组工作内容进行电器、机械设备使用、防护高处作业、季节气候、防火等各种环节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上岗检查,主要查上岗人员的劳动保护情况,查现场的每个岗位的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无患。
4、上岗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以及各类安全技术交底措施的落实工作情况等。
5、做好上岗记录,记录好上岗交底主要内容,班组人员分工情况,记录好上岗检查后存在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和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发生事故苗子、违章情况。
6、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做出处理意见,并付诸实施,并作好记录,作好签字手续。
7、在做好每日班组上岗活动的基础上,班组每周日必须执行安全活动工作,利用上班前后进行一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小结,表扬先进事例和遵章守纪的先进个人,小结主要经验教训,针对不安全因素,发动职工提出改进措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单一反三,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述各项活动制度,各班组必须执行,项目部做好监督指导工作。
8、开展班组班前“三上岗、一讲评”活动,即班组在班前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并对班组的安全活动的考核措施。
9、班组班前活动和检查、讲评活动等到应有记录并有考核措施。
5.3.10 门卫值班和治安保卫制度
1、施工现场必须安排责任性强,身体健康人员值班,值班人员要协助材料员,做好材料进出的验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巡逻检查,严防坏人进行偷盗和破坏活动。
2、施工现场办公室必须门窗完整、安全,钥匙要随身携带,做到人离关窗、上锁,贵重物品(如现金,手表)要随身携带。
3、施工现场的物资要分类堆放,留出通道不要紧靠围墙。
4、材料运出现场,应填写证明,及时清理水泥袋等易燃物工程竣工及时收回多余材料。
5、高档木材、门窗、瓷砖、钢配件、铝合金、钢板、化学锚拴、幕墙连结件等贵重材料物资应存放在专门的安全地点。
6、施工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要有专人负责;标明有效期,妥善保管,不得乱丢乱放或移作他用。
7、发生事故或案件,要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公安、保卫部门报告,积极协助公安、保卫部门侦破案件。
8、公司和各项目部基地都必须配备门卫值班人员,公司治安处对门卫值班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并进行督促检查。
9、对基地内的一切建筑物资、设备的数量、规格进行查对,符合出门单的准予出门,凡是无出门单或者出门单不符的,门卫有权暂扣。节假日和下班以后,原则上不准物资出门,如生产急用,除了必须有出门单据外,经办人员必须出示本人证件,向值班门卫登记签名。
10、个人携带物品进入大门,值班门卫认为有必要时,有权进行检查,不得拒绝。凡合同期满或提前离开本公司。人员以及调整到其他办事处基地住宿的人员,所携带的行李物品出门,必须由办事处和公司有关部门的出门手续,值班门卫才能放行。
11、门卫值班人中必须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对违章人员应给予批评教育和纠正。
12、提高警惕,对职责范围内的地区巡视、勤检查,防止发生偷窃或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公安、保卫部门。
13、夜间值班的门卫要将报警器插入电源。
14、外单位人员进公司和基地联系工作可探亲访友,必须值班室登记经门卫同意后可进入,夜间访友者必须在晚上十时以前离开。
15、外单位车辆不得在基地内停放过夜,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同意。
一、由院领导、院办、保卫科、医政科、儿科、妇产科、护理部、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组成医院安全生产、治安防范委员会。
二、院长为医院安全生产、治安防范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医院的 安全生产工作及治安防范工作;党总支书记(专职副书记)、副院长为医院 安全生产、治安防范第二责任人;保卫科科长为医院安全生产治安防范第三责任 人,具体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治安防范工作;各科(室)科长、主任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科(室)副科长、副主任 及护士长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生产和治安防范责任制,认真抓好医院的安全生产治安防范及工作。
四、坚持安全生产、治安防范检查制度,做到科室每周自查一次,医院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坚持上报制度,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组织人员限期整改。
五、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或治安防范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有关部门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认真整改,消除隐患,同时将整改情况书面向主管领导和安全生产委员会或治安防范委员会汇报。
六、医政科、护理部要切实加强临床各科室医疗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和管理,制定医疗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签订医院安全责任书,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做好“四防”病人和危险 物品的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病员治疗和生活安全。
七、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治安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医院的刑事发案率,改变医院的政治面貌。医院是公共场所,进出人员杂,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进行24小时监控,并加强制度建设,要求每个值班保安做好巡逻登记工作,做到谁上班,谁负责。增强保安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八、各病区要认真做好用电、用火、用气及易燃易爆物 品的管理,严格禁止住院病员将打火机、火柴等火种带入病房。
九、保卫科要定期对全院灭火器、消防箱、消防栓等消 防器材进行检查,若有损坏,要及时更换和添置。
十、每季组织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如围绕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医患纠纷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安全”、“科室外出活动安全”、“车辆停放安全”、“消防安全”等开展学习讨论。人人重视治安安全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发现不安全事件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十一、药剂部门要认真把好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把住药品出入库和“出窗口”关。临床各部门要坚持“三查七对”制度,防止病员在治疗过程中用错药品的现象,杜绝医疗事故发 生,并认真做好药品的保管工作,防止药品丢失和变质。
十二、防治科和医院感染控制科要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把好流行病的治疗、隔离、消毒、处置等各个环节,对临床科室要定 期进行检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双汇瘦肉精事件、毒韭菜事件、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毒生姜事件、染色蛋糕事件、珍珠奶茶-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等等都是2011年热传一时的食品安全事件,从几年前的苏丹红、碘超标、三聚氰胺,到最近我们身边的地沟油、瘦肉精,我们的饮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对我们而言是天大的事,也是最基本的需求,针对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除了执法部门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作为我们一个普通公民应该怎样应对呢?
我们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知识,从预防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防治食品安全的隐患,我们首先要以预防为主,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应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除“四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其次我们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如:一是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志,不能购买三无产品。二是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使用腐败变质、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别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等等均不能食用。三是不使用一次性饭盒及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四是做好餐具要清洁消毒工作,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饮食的卫生与安全是一方面,搞好个人卫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个人要做到“三勤”、“三常”、“二不要”,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常换衣服,勤洗头,常理发,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喝酒。
实验室安全系数远低于生产线
专业检测实验室和大型食品公司的实验室都是按照严格标准化方案设计、运行和管理, 配备的检测人员无论在数量上, 还是素质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到位, 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概率很低。这给从业人员造成了一个假象, 认为食品检测实验室是一个安全系数很高的单元, 甚至高于食品生产车间, 并将这种观念传递到了对中小型企业实验室的认识中, 而实际上每年专业实验室都会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我国的食品工业系统在企业实验室建设工作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小型企业在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安全隐患。
无论总体形式如何, 企业实验室安全控制的责任最后要落实到企业身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应该认识到, 企业实验室是企业整个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不是政府强加给企业的一个包袱;企业实验室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开发换代产品和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企业实验室是减少企业损失的保证, 更应该成为企业新利润增长点的源泉, 而不是企业只投入不产出的附件;最关键的是, 实验室安全是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部分, 特别是中小实验室安全系数要远低于车间生产线的安全系数, 实验室更应该成为企业生产安全控制的重点。企业负责人应该首先从思想和意识上认识到企业实验室作用和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并指定实验室安全专门负责人, 从本根本上保证实验室安全。
加强硬件规范建设
完备的实验室设施、合格的实验设备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基石。重视实验室安全要体现在加大对实验室硬件投入, 强化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和规范实验室布局上。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尽量购买品牌设备, 要考虑到仪器的持续运转能力和检测参数拓展能力, 至少要购买合格的设备, 不能为了省钱而选购价格最便宜、性能参数只能达到最低要求的仪器。现在有些仪器提供商为了迎合企业的低价格需要, 在低端配置的仪器上省略了很多安全性控制的保护性附件, 不提供仪器使用的培训, 仪器的安装和调试也不系统, 甚至在电源匹配和电路保护上的工作都不能落实。
目前, 为了争取在查处期限前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一大部分企业匆忙建立实验室和购置实验设备, 大多数实验室都由现房临时改造而成, 不但在实验室布局和环境上与标准要求之间差距较大, 而且在关键安全设施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如线路老化、光线不足、实验室通风不良、无消防设施等。企业实验室应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进一步改造和规范, 有效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转。
健全体系加强培训
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如果实验室不能建立和运行有效的管理制度, 如有毒试剂的存取制度、有机溶剂的集中处理制度、实验室个人防护制度、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制度、特别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 那么, 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就不能通过制度性核查及时排除, 很容易发展成安全事故。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中小企业实验室应该借鉴专业实验室的运转管理经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 规范实验室行为, 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最终决定因素。绝大多数中小食品企业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足3人, 大部分只有1人甚至还是兼职。在这种情况下, 大力开展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强化实验技术的规范性, 从总体上提高其业务能力, 并不断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 就能在实际工作中规避实验室安全风险, 也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还应该注意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这是在事故发生后有效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失的主要手段。各企业实验室负责人应归纳总结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针对性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相关制度, 并将其贯彻到实验室工作和人员管理中, 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地损失, 保护企业平稳连续地发展。
抓住安全控制关键点
已有经验证明,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尤其是特大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都集中在几个关键的环节, 明确实验室运转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隐患, 对其加强监督检查和控制, 能够显著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根据以往实验室安全事故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验室的现实情况, 笔者认为实验室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和监督控制重点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实验室输电线路老化、输电线路容量与设备需求不符或者电路缺乏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2.实验室消防灭火设施或器材缺乏, 未设置消防报警系统或系统不正常工作;
3.仪器设备老化或者连续开机超过规定时间;
4.使用煤气的实验室中, 煤气管道、安全阀老化或无煤气泄露报警系统;
5.实验室通风系统不良, 特别是有机溶剂挥发, 无排气、换气设施;
6.实验室无紧急断电照明设施;
7.实验室内缺乏紧急洗眼器、紧急医药箱等应急防护设施;
8.实验室生活区和试验区不分, 甚至在试验区进餐;
9.大功率设备 (包括马弗炉、电炉、烘烤箱等) 操作规范及相关防护器具缺乏;
10.高危器材 (如高压气瓶等) 使用和处置不当;
11.冰箱内试剂和食品混放;
12.重要试剂, 特别是有机溶剂互溶性操作规程不明确;
13.浓酸、浓碱、有机溶剂的使用防护不足和溅出后的处理规程不明确;
14.有机溶剂和有毒试剂回收或集中处置措施不当;
15.有毒有害物质或自配试剂标示不明确, 储存和处理管理措施不规范;
16.微生物实验室熏蒸灭菌和灭菌后处理措施不规范;
17.培养后微生物未经灭菌或消毒直接排放;
18.致病微生物操作不按要求在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下操作;
19.致病菌阳性菌株和标准菌种的保藏、使用管理措施不规范;
20.高压锅的操作规程不规范;
关键词:食品安全诚信法制防护墙
1诚信与法治的缺失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近年来,一些区域、一些群体在食品领域制假售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不断发生。集中表现在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相继出现了添加“三聚氰胺”的有毒奶粉,添加“瘦肉精”的健美猪,添加“苏丹红”的鸭蛋和辣椒制品,添加“甲醛”的有毒血豆腐、海产品,添加“断根剂”、“防腐剂”、“漂白剂”的问题豆芽,添加“塑化剂”的饮料和“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可以讲,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已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影响了社会的安全稳定,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的诚信和政府的公信力。究其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受利益的驱使道德丧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加之政府部门多头监管,出现监管空档;食品标准门槛不高、违法成本低、信息不对称等众多原因,以致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诱发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隐患还大量存在。
2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突破口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是建立法治社会、秩序社会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诚信就没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就没有良好的国际形象。食品生产经营中的不诚信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良心就成了食品安全最基本的保证。食品生产经营者没有诚信经营,就没有安全的食品。诚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如果诚信缺失,再好的制度也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企业也无法持续健康经营。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的缺失。因此,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强化社会舆论宣传教育是基础。重建诚信,需要重视道德教育,需要每一名公民自觉行动。坚持从宣传教育入手,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报道食品安全的优质食品、诚信企业,曝光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例,把那些缺乏诚信的商家实施以次充好、以劣代优、以假乱真把戏,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曝光。
强化食品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是重点。维护食品安全既是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的理念。只有每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诚信严格自律,才能保证生产经营秩序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放心消费。与此同时,食品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全覆盖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依法行政的信用政府建设是关键。作为决策部门的政府,要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实施食品安全决策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领域里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点控制,从源头阻断危害食品安全的途径,从而使公众的食品终端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紧紧依靠法治的力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彰显法治的锋芒。所以,食品安全首先应当强调的,不是立法不健全的问题,而是执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之后,我们的工作重心应当从立法转向执法,强化对现有法律的执行。无法否认,法治建设仍是比道德谴责更具威严和效率。尤其在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传统价值观念逐渐淡薄的今天,法治对于转型社会道德文化的重建,对于讲良心、讲诚信的社会信用关系的重构,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食品安全环节监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大监管力度,全面加强从食品种植养殖到餐饮服务的全程监管。尤其要重视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源头和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畜禽疫病防控体系,规范畜禽屠宰管理。要严格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重点排查和治理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坚决查处食品非法添加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范系统性风险。要结合本地实际,每年选取几个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整治一个问题规范一个品种,如本县要加大力度开展荷藕、有机食品专项整治,防范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对涉嫌犯罪案件,要及时移送立案,并积极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严禁罚过放行、以罚代刑,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到位。
4结束语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责任。我们要肩负起维护食品安全的神圣职责,依靠诚信与法治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为维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赤,卫乐乐.论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完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2]刘明.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第一节 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为确保“碧海云天小区写字楼内装修工程施工(A标段)”能顺利施工,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先”的方针,特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一、安全施工目标:本工程杜绝出现重伤事故及以上程度的安全事故,杜绝出现火灾事故。
二、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党政工团宣传项目经理职能科室指导生产经理主任工程师工长安全员技术员泥水班长木工班长油工班长其它工种
三、安全管理制度:
1、遵从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条例,实现安全防护标准化,创文明施工工地。
2、施工现场建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安全小组,负责落实、监督、检查安全工作。
3、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以保证整项工程在施工期内完全遵守政府有关单位所颁布的安全规则及避免发生任何工地意外。
4、认真做好进场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自觉性,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并与之签定安全生产协议书。
5、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
6、班前检查制:专业责任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监督与检查施工方、专业队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7、周一安全活动制:经理部每周一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本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下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做必要的交底,使操作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安全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8、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经理部每周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解决。
9、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
10、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11、制订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四、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准备足够的安全帽供各专业人士及允许参观现场的人士使用。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胸卡。
3、进入现场后的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服从施工总包场内规定,尊重业主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按照施工规定路线上、下班和行走,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或驱逐出场。
4、施工现场坚决禁止吸烟,并在醒目之处设置安全生产标语和标牌。
5、动力、明火、易燃、易爆气体及各种具有危险的操作需采取必备的安全措施,并经安全部门检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6、明火作业要办理“动火证”,要有防火措施和专人负责看火。
7、特殊工种(焊工、电工)要考试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并佩戴各工种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8、对高处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9、焊接过程及油漆施工过程中的消防防范。
10、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垂直运输的进出口,人行通道口,均应按照标准规定搭设防护棚,防止坠物伤人,施工过程中杜绝由窗户向外投掷物料。
11、现场用电必须实行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系统,各配电箱内标明回路用途及线路图,动力、照明须分设控制,防止误启动伤人。
12、现场所有机电设施,应由专业人员操作、维修、保管,他人不得随意操作。
13、保证电动工具、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安装绝对安全,接驳牢固并正确接地,必须检查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齐全,并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且遵守当地的条例。
14、施工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以防触电伤人。
1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脱离工作岗位。
16、加强现场机具设备的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确保机具使用率和使用安全。
17、现场临电工程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线路设备安装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可送电使用。
18、对临时用电设施使用过程中发现线路破损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安全部报告,由安全部组织电工进行解决。
19、临电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物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20、施工现场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低于2.4米,特殊场合不得低于2米,严禁非电工人员移动灯具或作行灯用。在天棚内施工照明应采用手提式应急照明灯具。
五、施工操作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1、油漆、涂料工程
1)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之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安全措施有基本了解,并在操作中严格执行劳动保护制度。2)施工现场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若通风不良,必须安置临时通风设备。
3)各类油漆,因其化学成分,故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专人负责保管,不允许与其它材料混放。对挥发性油料必须存放在密闭容器内。
4)在铲除锈斑及附着物时,应戴防护眼镜,以免眼睛沾污受伤。5)使用汽油、松香水、丙酮等易燃物调配油料,操作人员应配带好防护用品,禁止吸烟。调配场地远离明火。
6)手或皮肤沾上涂料时,可用煤油肥皂洗衣粉洗涤,再用温水洗净。7)沾染涂料、油漆或稀释油料的棉丝、破布、油纸等废物应及时回收放到有盖的金属容器内,及时处理,不得乱扔。
8)工作完毕,未用完的稀释剂和涂料应及时归库,妥善保存。9)用砂纸打磨时,宜戴上手套,防止戗槎刺伤手指。
10)遇有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11)涂刷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如感到头痛、恶心、心闷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换取新鲜的空气。
2、顶面工程
本工程的部分吊顶搭设脚手架,施工时高处作业,对此项施工的安全保护工作制定严密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有项目经理本人组织交底传递和落实。
1)使用电钻时应戴绝缘手套,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移动设备、手动工具、电闸箱应安装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
2)使用高凳靠梯时,下脚应绑麻布或垫胶皮,并加拉绳防滑。板不得搭在最高一档,板两端搭接长度不少于20cm,板上不得让两人同时操作。
3)顶棚内如有暗灯,灯位周围应加防火材料,防止因温度过高而起火。4)在顶棚吊杆尚未钉牢前,不允许蹬在搁栅龙骨上操作,如在梯子上安装吊杆时,要有专人扶梯;吊顶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员来回行走,以防掉物伤人。
5)在完工的顶棚内维修设备时,必须在搁栅龙骨搭设操作马道,如用木板搭设,板宽70~80cm,板厚不小于20cm。
6)操作现场,凡是带钉子木料落地要将钉子起掉或将钉子打弯,随时将废料清理集中。特别防止钉子扎脚。
第二节 文明施工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创河北省级文明工地,除严格执行业主的要求外,我公司特制定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一、业主文明施工要求
1、本工程要求达到河北省级文明工地的标准。
2、施工现场污水均需要通过管道排放至周边市政污水管网。
3、承包人还应负责本工程临时办公区域的垃圾清运及其他环境卫生工作。
4、现场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及时清除现场不需要的材料及物品,并应保存或根据招标人要求转移剩余材料,清除现场残物、垃圾或临时工作用具以及不在需要的临时设备。若承包人清除现场垃圾或残余物不及时,土建承包商有权派人清除现场,发生费用由承包人承包。
5、承包人必须完全服从土建承包商即总协调人关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
6、承包人还应遵守园区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7、涉及文明施工的所有费用应考虑投标总价中。
二、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1、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带工作证,以便于识别,进行管理。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代表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等,且要保护现场标牌。
3、每月召开一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工作。
4、为减小施工对邻近房地产、居民的影响,将声响较大的作业集中在非休息时间进行,如:剔凿、切割、打电锤等;气泵使用时,外加隔音罩,腿儿用纱布包裹,以降低噪声。同时,为保持外部环境,上料、下垃圾均安排在晚上进行。
5、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6、施工现场垃圾由专人清理,要搭设封闭式垃圾通道或用装袋运输,进早搬离工地,不能有任何垃圾杂物堆积。
7、施工现场专门设环境保护人员,随时保持现场的整洁、卫生,控制粉尘的扬洒,清除场内及周围积水。
8、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9、负责保管运至现场的任何材料、设备的完好无损。
10、保持材料及设备、零件、组建及与工程有关的一切物品状态良好,并放置整齐。
11、任何无用物品及时撤离现场或周围地带,以保持材料及设备、零件、组建及与工程有关的一切物品取用方便、检查简易。
12、服从业主、监理的管理,现场人员严禁顶撞、辱骂对方。此类事件一旦发生,责任人将被予以开除。
13、加强工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14、保持文明施工,环境卫生责任到人,由各班长负责,设立奖惩制度。
三、生活区文明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要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2、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要符合卫生要求。
3、生活区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生活垃圾定点集中,及时清理;厕所卫生良好,有专人保洁。
第三节 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我公司贯彻以“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建立逐级防火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一、消防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防火委员会,负责日常消防工作,编制火灾应急措施,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鉴定工作协议。
2、现场设防火宣传标志,每周一做为安全教育日,对施工人员及操作者进行安全、防火知识的教育,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每个施工人员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3、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
4、现场保安负责检查临时照明线路中灯泡的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火灾。
5、昼夜派专人上岗巡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灭火灾隐患。
二、现场消防措施:
1、现场杜绝吸烟,根本不为吸烟者提供设施及场所。
2、实行用火证制度,需动用电气焊时,到安全员处申领当天有效的明火证。
3、电气焊用火时周围不得有易燃物,并配备合格有效的消防器材。
4、施工中的电气设施的安装、维修,均由正式电工负责。严禁私自拉照明线、点电炉,避免电气引起火灾事故。
5、现场配足消防器具,布置布局合理,并严禁工人移动或破坏,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灭火器应随时保证工作压力。
6、粘贴胶、稀料等易燃物品随用随进场,不准一起进场并在现场中任意放置,要设立专门仓库,设专人管理。
7、任何时期都保持道路畅通(包括消防紧急通道的畅通)
第四节 保卫措施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护现场财物及人员安全,我公司特制订如下保卫措施:
一、现场成立治保委员会,制定保卫、巡逻、门卫制度,负责现场治安工作。
二、建立场内保卫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保卫工作,护场人员要戴值勤标志。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防止出现赌博、打架斗殴、传播淫秽品等事情的发生。
四、做好成品保卫工作,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备恶劣天气或其他的损害对已完成的工程和材料的损坏,严防被破坏、被盗等有害事故发生。
五、在整个施工期间对通道上所有的临时坡度、桥梁、人行道、栏栅、台阶、大门等设施进行保养与维修,包括由于其他人使用道路所造成的损坏。
六、完全负责保证其工作人员不会损坏邻近房地产、道路、公共设施等。
七、保证任何现在通过施工场地的公共设施,如电力、电话、给水或排水系统在施工期内得到保护。
八、充分的保护在其施工范围内所有其他分包商完成的工程。
九、由保卫部门制定工作通行证,防止其它人员进入。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目录
一、标准编写工作简况...............................................................................................................1 1.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1 2.主要工作过程.........................................................................................................................1 3.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1
二、标准制订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 1.标准的编写原则.....................................................................................................................2 2.标准的主要内容.....................................................................................................................2 3.标准主要内容论证或说明.....................................................................................................2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设计依据及设计内容.............................................................................................................3 4.1设计依据.............................................................................................................................3 4.2设计范围及内容.................................................................................................................3 5.建设项目概况.........................................................................................................................3 6.工程分析.................................................................................................................................4 7.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4 8.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4 8.1选址、总体布局与建筑设计.............................................................................................4 8.2防护设施设计及其控制性能.............................................................................................4 8.3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6 8.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策职业病危害建议落实情况.................................................6 9.预期效果评价.........................................................................................................................6 10.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7
三、标准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7 1.标准实施的经济分析和综述报告.........................................................................................7 2.标准实施的技术经济论证.....................................................................................................7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8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8 1.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关系.................................................................................................8 2.与相关标准关系.....................................................................................................................9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0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10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10
I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1.贯彻标准的要求...................................................................................................................10 2.标准实施建议措施...............................................................................................................10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1
十、其它应于说明的事项.........................................................................................................11
II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一、标准编写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安监总政法〔2015〕61号),承担单位包括: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和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至2015年6月,标准申请单位进行了标准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提出了标准草案。该标准制订计划下达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2015年6月成立了标准制订小组,开展了国内外资料搜集分析、企业实际情况调研、召开专业人员研讨会等项工作。
2015年6月至8月,课题组到广西华润封开水泥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建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山水集团渤海水泥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前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情况、管理现状、职业病防护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情况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课题组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技术研究成果,搜集了与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的的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标准编制组与广西华润封开水泥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建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山水集团渤海水泥有限公司等主管安全生产及其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了研讨,专家们对本标准的制订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及国家安标委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的专家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标准编制组对本标准的草稿进行认真修改及完善,于2015年11月提出了《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标准制订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广泛征求各个方面专家的意见。3.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璐、刘文长、张瑞艳、黎海红、黄世文、许晓丽、邵明静、赵崇良、陈晓光、谢涛、黄法勇、沈敏、章嗣福、夏友好、周鑫。陈璐是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协调。所有起草人员都按照分工开展标准起草和企业调研工作。《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二、标准制订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的编写原则
本《细则》是针对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改善水泥生产企业劳动卫生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安全生产而制订。依据职业病防护设计技术理论,主要围绕水泥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并重点针对原材料破粉碎、原料运输、水泥粉磨、水泥包装、水泥发运等环节,充分考虑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工程技术措施、设备选择、管理等方面,规范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针对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特点及关键控制环节作出相关规定,细化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制订《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的具体原则如下:
(1)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2)符合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基本要求,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综合分析职业病产生原因及场所,严格措施控制职业病源头。
(3)符合产业政策和水泥生产企业发展趋势的要求。(4)力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在技术要求上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2.标准的主要内容
包括设计范围内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防寒、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防护设施的类型、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的设计方案,总体布局、厂房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的设计方案,配套的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方案,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3.标准主要内容论证或说明
本《细则》的制订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国内有一些相关的标准可以借鉴,例如《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等。本标准的制订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基本要求,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设计依据及设计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预期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具体要求,实现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具体内容,《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适用于水泥生产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本标准体现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源头控制的原则,对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进行规范,以保证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由于本规范是首次制订,考虑到水泥生产工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本标准制订时参考和借鉴了大量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标准。
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
依据的相关标准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等。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均是遵照相关国家标准或相关学术书籍中所提及的定义、概念而提出的。本标准根据水泥生产的工艺特点,选出了与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相关的几个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名词为: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术语和定义引用主要参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4.设计依据及设计内容 4.1设计依据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基础依据,其他依据。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参考这些依据,充分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严格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治理,使其危害控制在卫生标准要求的范围内。4.2设计范围及内容
规定了设计的范围及内容,要求设计单位首先明确设计的范围,不能遗漏,另外必须包括规定的设计内容,不能随意删减。5.建设项目概况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的要求,建设项目概况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及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自然环境概况、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建筑施工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等。6.工程分析
包括:原辅材料、产品情况,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根据水泥生产的工艺,主要依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7.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结合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水泥生产线产生的粉尘主要为石灰石粉尘、矽尘、石膏粉尘、水泥粉尘、煤尘、电焊尘等。
噪声主要有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性热源,如回转窑、预分解窑等运行温度高,各类热交换器、锅炉系统等有高温与热辐射产生。
建设项目产生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于烧成时产生的废气、余热发电使用的锅炉水、循化水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水处理剂、中央化验室人员在化验中使用化学试剂,在机电修进行检修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根据类比检测结果、原辅材料使用量或物料平衡关系等,推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浓度(强度),预测职业病危害程度。8.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这是本《细则》的主要部分,对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出了具体设计要求,重点反映水泥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8.1选址、总体布局与建筑设计
存在破碎机、烘干机、空压机、球磨机、炉侧风机、发电厂、氨水房等区域以及噪声及粉尘较大的区域,应尽量远离办公室、值班室等办公区域。
包装、装袋环节需根据风向情况进行设置。化验室的房间应布置合理,通风良好,防止毒物在有限空间内扩散无法及时排出。氨水房以及易产生CO等有毒物质、腐蚀、爆炸危害的区域,应注意通风、采光、安全距离的设计,且氨水房应设置检测毒物浓度的设备。8.2防护设施设计及其控制性能
对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及控制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性能的管理措施和建议。8.2.1防尘设施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水泥生产工艺中的产尘点必须安装除尘设备,对水泥生产中的除尘设备主要布置点给出了规定。
孰料库底应使用排风机进行通风散热,且熟料库应使用袋式除尘器;卸料坑应封闭,配备收尘设备;回转窑窑尾不宜使用电除尘器,宜使用袋式除尘器。
堆场转载落差较大时应尽量控制落差高度,落差高度不宜大于3m。堆煤机端部应设置软帘类的挡尘设施。
包装车间水泥皮带运输转载点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挡尘帘,控制转载点处粉尘外溢;水泥成品输送皮带的转运点应设置特殊设计的导运装置,降低转运点落差,保证转运点运输平稳、顺畅。袋装水泥用包装袋应符合GB9774的质量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配置可移动吸尘罩或在成品输送皮带上安装固定的吸尘罩,捕集输送皮带及水泥袋表面散落的水泥,减少二次扬尘。
散装水泥装车的水泥出口处应有除尘设施。
为防止地面二次扬尘,应定期使用吸尘器对地面进行清扫。
包装机除尘应采用袋式除尘器,包装操作区除尘吸风口的设置应保证操作工人处于尘源的上风向并有一定的负压。
为包装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防尘帽等,并定期更换。8.2.2 防毒设施
中央化验室的设计应设置满足生产质量控制要求的仪器和装置。中央化验室宜设置岩相分析。化验室小磨房宜单独设计。8.2.3防噪、减震设施
在原料粉磨、熟料烧成、煤粉制备、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及各类破碎等生产车间设置的值班室应为隔声室。
破碎机、空压机应放入地下,并在出入口设置隔音门。球磨机设置于室内,并对门窗做降噪处理,例如使用铁门、隔音棉等。
每一个下料口都应设有收尘设备,并设吸声器。8.2.4防暑、防寒设施
在采取上述防暑、防寒防护设施设计措施后,还不能达到职业病防护要求时,应该采取个体防护措施。设计专篇应该对帽子、服装、手套、鞋子等个体防护措施提出要求。
8.2.5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设施
应对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施拟采取的屏蔽、吸收、接地、隔离、距离等防护措施及布局情况进行描述。
若采用建筑物进行屏蔽,则应对屏蔽墙材质和厚度、屏蔽门材质和厚度、迷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道等及联锁安全装置、照射信号指示器等进行描述,并附设计图;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屏蔽,如铅挡板、护栏等,则应对该防护设施进行描述,并附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8.2.6应急救援设施
应急救援设计包括建设项目事故通风、救援装置、防护设备、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泄险区、撤离通道、报警装置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等内容。
8.2.7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计包括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设置警示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及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的数量、位置。8.2.8辅助卫生设施
工作区应与生活区分开。工作场所的办公室、值班室等办公区域应与存在噪音、高温热辐射、电离辐射、化学危害等的危险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办公室、值班室等需设置通风空调、防噪声等设施。
员工的休息室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车间隔开,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劳动者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应保证主要人员活动区域200m范围内设有卫生间,并设置导向路标。员工浴室、盥洗室的容量设计应按最大班职工人数的93%计算,并考虑设置的位置及总体数量。8.3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
依据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设计条件及工程量、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并参考类似工程估算指标,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费、安装工程费和其它费用进行估算。8.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策职业病危害建议落实情况
对于预评价报告批复中针对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要求,应分别描述落实、部分落实、不落实情况,落实的措施应描述防护设施及所在位置。部分落实、不落实的措施,应描述理由,或说明取代方案。9.预期效果评价
对本建设项目设计中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参数,从工艺、建筑、采暖通风工程、职业病防护、生产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同类生产的检测数据、运行管理经验,由设计单位对所提出的各项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预测拟建项目建设投产后作业场所中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能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须按给定的表格填写防护设施汇汇总表与应急救援设施汇总表。《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10.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
提出了具体的编制要求。
三、标准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标准实施的经济分析和综述报告
在开展水泥生产企业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对粉尘产生情况、噪声情况等进行了现场测试,搜集了现场测试相关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为了使标准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标准制订过程中,调研了国内主要水泥生产企业,搜集了相关资料,充分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调研的几家水泥生产企业,其生产工艺先进、涉及面广,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
从调研的结果看,大型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治水平较好,但由于水泥生产行业还有大量的小型企业,职业病防治水平还比较落后,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标准,从源头和根本上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本标准从职业卫生的角度出发,立足水泥生产的各个环节,基于当前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的技术水平提出的,各项防护技术及措施是经过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的,只要从设计上严格要求,应用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监督和管理水平,将会使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护更易于操作。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具体内容,适用于水泥生产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本标准提出的技术措施是在充分收集、调查水泥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基础上提出的,既满足了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的最新需要,也反映了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技术、设施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我国水泥生产技术水平发展较快,一些企业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也有一些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设备特点进行了升级改造,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水平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在水泥生产企业中,职业病防护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因此本标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标准实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本标准的制订体现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源头控制的原则,从设计阶段要求水泥生产建设项目配备和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增加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投入,包括防护装置、设备的改造、个体防护装备等,增加了水泥生产建设项目的预算投入,《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但是减少了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改造投入、维护费用、管理成本,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也相应减少监管部门对企业不符合职业病防护的罚款等费用。因此,从水泥生产企业的总成本上进行比较,本标准的实施将减少企业的投入。
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是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的职责,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善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本标准的实施在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经文献检索,目前还没有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国际标准和国外相关标准,本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1.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规程是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制订的。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等,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根据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该法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该条例对尘毒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尘肺病的防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将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2002年4月30日,《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是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而制定。《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2012年6月1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
2012年6月1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对用人单位的职责、监督管理、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2012年6月1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该规定是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
2006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于11月1日起施行。该细则对安全生产标准的立项、计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以及备案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是指导防尘防毒标准的基本准则。2.与相关标准关系
本《细则》制订过程实际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本《细则》凡涉及防尘防毒、防噪、卫生、管理等方面具体条款国家有标准的,均采用国家标准;国家有多个标准时,原则上采取通用标准为主,派生标准为辅的原则,内容上均有体现;国家有新老标准,尽量采用新标准,在新标准未有明确规定时,老标准在有效期内,采用老标准,实现新老标准过渡,保持标准间的整体协调。
本《细则》制订过程中主要引用的标准有: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9774 水泥包装袋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2801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6911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18068.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1部分:水泥制造业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295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GB 50577 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为安全生产行业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
1.贯彻标准的要求
《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的制订规定了当今水泥生产企业中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管理,对当今以及今后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水泥生产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及水泥生产企业应该严格贯彻执行制订后本《细则》,落实好各项相关条款,做好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工作。
为保证标准的贯彻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对制订后的标准进行必要的宣传。首先要通过发文件、行业的各种媒体把标准介绍给有关设计单位和各水泥生产企业,还要按要求做好标淮的出版发行工作。
(2)进行培训。首先要在水泥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和水泥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中培养一批宣传贯彻标准的骨干。要请标准的制订者给他们讲解标准,使他们了解标准的技术特点,掌握标准的要领,从而成为各设计单位和工业企业贯彻标准的中坚力量。其次要对相关的工人进行必须的培训,使其了解标准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3)大力推动各水泥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和水泥生产企业执行该标准,努力按标准的要求做。
(4)注意实践中反馈的信息,不断总结,使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一旦标准落后于实践,就应对其进行修订完善。2.标准实施建议措施
(1)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该标准。(2)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按标准设计、按标准施工、按标准验收。
(3)水泥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和水泥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标准的要求组织培训,《水泥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编制说明
贯彻标准的实施。
(4)水泥生产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和鉴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出)口均应按照制订后的标准进行职业病的标准化审查。
(5)水泥生产企业应当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
(6)由于标准的通用性强,覆盖面大,包括了水泥生产企业各工序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所有种类,而各水泥生产企业目前资金、设备、技术情况又参差不齐,企业可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可供选择的多个防护技术措施中确定自己生产最适用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基本特点和不同用途,对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一些要求,或者减少那些标准中供选择的、且用户认为不必要的规定。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它应于说明的事项
【食品生产防护的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食品生产人员培训制度06-12
委托生产协议食品10-16
质监局食品生产10-30
食品生产许可证服务06-13
食品生产整治工作总结06-27
食品生产工人岗位职责07-09
镇食品安全生产工作10-12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书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