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精选8篇)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篇1

综述是查阅了医学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 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层次要清 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语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文献要新 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 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总结 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参考文献 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选定题目 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

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医学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查阅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加工处理 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撰写成文 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篇2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 与动物实验等科研论文不同。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总结。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 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 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 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 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 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 而一篇综述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 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 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大得多。第三, 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 不涉及文献内容, 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 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 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 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 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 对于读者具有较好的引导功能, 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2 文献综述的特点及作用

2.1 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 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 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 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 进行横向比较。只有如此, 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 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 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 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②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 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 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 否则就不成为综述, 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 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 获取最新内容, 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 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 做出评价, 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 应当是既有观点, 又有事实, 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 不同于原始论文 (一次文献) , 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 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有些学者认为科技文献综述应述而少评、述而不评, 重点在“综”。只是浓缩性地介绍己经获得科技成果的信息, 在文章中不加上编写者的见解和评论, 但这不等于作者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作者的立场、观点、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 即用别人的资料和观点来表明白己的想法。也就是说, 要将自己的见解寓意其中, 贯穿于内。如果文章中加上编写者的观点就变成了述评。述评的特点是“评”, 即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为读者献计献策。述评也可以看作综述的一种。

2.2 文献综述的作用

①在科研伊始阶段, 综述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课题的历史现状、当前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的情报资料, 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全面了解本领域的情况, 从而选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②综述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综述能让我们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某种专题的内容、意义、历史, 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个较完整、系统、明确的认识。③在检索中的作用:综述, 尤其是重磅级的综述 (该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所写) 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文赋, 是一种独特的“情报检索系统”。利用参考书目采用回溯检索和循环检索的方法, 可获得成千上万篇文献资料, 并可满足在检索工具缺乏情况下的族性检索。④写作综述不仅是积累科研资料的重要方法, 也是了解有关专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培养、锻炼组织材料, 正确表达思想的有效途径。

3 文献综述的结构

文献综述主要由前言 (引言) 、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前言 (引言) :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 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有关概念, 规定综述范围, 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 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 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 以及有关情况都应作较详细叙述, 还要把同行的不同看法、观点也写进去, 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篇3

【Key words】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eaching EFL/ESL writing; literature review

【摘   要】 过程体裁教学法因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一些EFL/ESL写作教学中获得了推广。通过回顾国外关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其在国内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启示。文章首先回顾了该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模型,随后讨论了这一领域的相关国外研究。

【关键词】过程体裁教学法;EFL/ESL写作教学;文献综述

1.Introducti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writing is challenging. This study comes out of concerns about teaching EFL writ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acquisition-poor environment of China, students face time constraints and depend heavily on teachers instruction in learning EFL writing. As teachers, therefore,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draw on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omote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 (PGA), as a synthesis of the product, process and genre approaches, is advocated by many researchers for being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students writing in EFL/ESL contexts. To shed light on the benefits of PGA to teachi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is taken.

2.Concepts and Models

The concept of PGA origins from Badger and Whites (2000) concerns ab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product, process and genre approaches. They argue that the three approaches are complementary and there is a need for synthesis. Acknowledging writing development varies between different learners and writing should be embedded in the social situations, Badger and White contribute a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five elements interact with three possible input sources. On this theoretical base, Guo (2005) provides specific guidelines for adopting PGA and presents a six-stage procedure for pedagogical implementation.

3.Studies in EFL/ESL Contexts

A survey of literature shows that PGA has been proposed into implementation in other EFL/ESL contexts. Theoretically, Kim and Kim (2005) state that the eclectic use of both the process and the genre approaches could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eaching EFL writing in Korean universities. Nordin and Mohammad (2006) caution that to implement PGA in ESL writing classrooms genre-based pedagogy should not replace the usefulness and power of process writing. Empirically, Pujianto, Emilia and Ihrom (2014) in their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 whether PGA teaching steps can help promote senior high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of report text based on schematic structur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some degrees, PGA is effective in helping learners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of report text. Nevertheles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low-achieving learner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longer modeling and teacher-student conference stages. Their study contributes towards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GA and uncovering the problems related in EFL classes in Indonesia.

4.Conclusion

As mentioned above, Chinese students are provided limited exposure to English and face numerous constraints in developing their EFL writing skills. Realizing the benefits of PGA, many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this method by discussing its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Also, teachers have began to apply this method into their own writing instruc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China actually is in line with the foreign studies and to some extend complements those studies. However, it is still necessary and beneficial to draw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to provide students effective scaffolding and raise their writing competence in a productive way.

【REFERENCES】

[1]Badger, R, & White, G.(2000). 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ELT Journal [J].54(2), 153-160.

[2]Guo, Y.(2005). A process genre model for teaching writing. English Teaching Forum [J]. 43 (3), 18-26.

[3]Kim, J, & Kim, J.(2005). Teaching Korean university writing Class. Asian EFL [J].7(2).

[4]Nordin, S. M, & Mohammad, N. (2006). The best of two approaches: Process/Genre ba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The English Teacher [J]. 35, 75-85.

[5]Pujianto, D, Emilia, E, & Ihrom, S.(2014). A process-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report text to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dones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1(4), 99-110.

(项目简介:本论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校英语教师进修奖学金资助)

医学文献综述写作 篇4

写医学文献综述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供发表,为同行提供经归纳提炼的相关课题的大量医学信息。它可以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前景展望等,是他们选择研究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的重要线索。②研究课题论证,通过广泛地查阅文献,从他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课题研究进行选题论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文献综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新颖:尽可能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资料,普赖斯指数,即引用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数应达70%左右,普赖斯指数越高,越能反映文献综述的新颖程度,也越易于发表或引导新课题研究。②综合性强,焦点集中:应能够紧紧围绕中心论题旁征博引,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为了集中于焦点,广泛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应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原理、方法、成果或结论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纯粹从文献到文献的堆砌,这一点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写的文献综述尤为重要。因为,它可能决定所写文献综述是否有发有价值。④引证准确,评价客观:应尽可能阅读原刊发表的论文或其复印件,确实读懂原意,以免以讹传讹或断章取义;既要注意引证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献,也要引证不同的文献;发表观点和见解做到论据充足,分析客观,决不臆断、拔高。

在了解、掌握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具体写作上应注意选定题目、准备文献、草拟提纲、写作步骤和常见问题等。

选定题目选定文献综述的题目取决于获取文献资料的情况。一般,文献综述的选题过程有两种情况:①在实际工作中或开题论证,需要对某些问题进行归纳、提炼,或某些专题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成果较突出,有必要综合评价。因此,多为先有拟题,然后再大量查阅文献。②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感到某些问题需要综合评价,从中选定题目进行综述,推荐给同行。因此,多为先有较充足的文献资料,只待着手写作。两种选定题目的过程只是文献资料准备情形不同,对确定题目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专业人员,在选定题目时,首先应当结合自己的日常或研究工作,要把查阅的文献与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才能做到综中有述,述中有综,既不是纯粹的文献堆砌,又不是纯经验之谈。专业人员所写的文献综述如果没有上述特点,就失去了发表的意义。这与情报人员写纯粹文献综述的要求是不同的。第2,要考虑到能否充分地获得所需文献资料,特别是最新最近的文献资料。如果不能,则写出的文献综述可能如“坐井观天”,要么是过时文献的综述,所述内容早有综述发表或已成定论,自己却还不知道;要么是纯经验体会文章。第3,要考虑自己有没有直接阅读外文的能力,尤其是直接阅读英文的能力,否则,只能是国内文献综述,或非亲自阅读的一次文献综述,这样,可能会出现重大问题遗漏,甚至曲解原意。第4,题目不可太大,不要企图在一篇综述中介绍全面或多方面的内容,以免由于知识水平欠缺、收集文献不足,或受篇幅限制而无法把问题写清楚。例如,“胃癌的研究进展”。在这一题目下,看似只综述胃癌问题,可是它至少包括一切与胃癌有关的基础与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基础问题如病因、病理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临床问题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即使把题目改为“胃癌的治疗研究进展”,使综述的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可是它仍包括化学药物、放射、手术、免疫、基因、中医药等治疗,要把它写清楚仍然会感到要综述的范围太大。因此,如果你是普通外科医师,你所掌握的文献是关于手术治疗问题的,就应尽可能把综述的中心确定在手术治疗方面,甚至确定在某一种或几种术式的改进方面,如“胃癌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胃癌行胃全切后空肠代胃术术式研究进展”等。上述举例告诉我们,一般讲,综述的题目越具体、明确,文献搜集越容易,写作范围就越清楚,因而也越容易把综述的“焦点”写深写透。

2准备文献虽然上述提到选定题目(或准备文献)有两种情形,但是它们对文献准备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2.1确定文献内容 如果是关于“胃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就应集中搜集与基因治疗研究有关的最新文献。

2.2 确定文献范围 包括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5年前和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别人的文献和自己发表的文献,权威和非权威期刊、专著文献。

2.3 确定亲自阅读的原始文献 从中确定哪些文献值得精读和摘录。

2.4 确定摘录项目 摘录卡的项目应齐全,包括参考文献著录项的作者(3人以下姓名全写,3人以上只写3人后加“等”字;外国人———主要是英、美等作者,名缩写,姓写全,人数要求同汉语姓名)、论文题目(或书名)、杂志名称(或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年、卷、期、起止页。以上项目一定不能遗漏,否则,重复查找往往较困难。

2.5 确定摘录内容 重点在摘要,适当摘录摘要中未写到的必要部分的正文内容;没有摘要的论文也应尽量按结构式摘要的形式,摘录其研究目的、主要方法、重要结果和结论。

2.6 摘录卡分类、归入提纲、标号 首先,根据摘录卡的内容进行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草拟提纲,然后,根据归入提纲的前后顺序对摘录卡进行标号,作为初定引用的参考文献标注码。总之,准备参考文献数量宜多不宜少,摘录项目宜全不可漏,摘录内容必须准确无误。草拟提纲文献综述大体结构安排为:题目、署名、前言、正文、著录等。草拟提纲的重点是确定前言的内容和正文的各级标题,它要求紧扣主题、层次分明、提纲挈领、用词精炼,并把摘录卡分别置于相应标题之下。为便于理解,举例如下: 综述题目:癌胚抗原的研究进展前言部分:什么叫癌胚抗原(癌胚抗原的定义)?研究现状、综述目的等(文献1)正文部分(分级标题):

一、癌胚抗原的异质性(文献2~4)

二、肝脏对癌胚抗原的清除途径1.经Kupffer细胞转移至肝细胞代谢(文献4~6)2.直接经肝细胞代谢(文献7)3.直接从胆道排泄(文献8)

三、核素标记的定位作用(文献8~10)

四、几种常见癌症的癌胚抗原测定1.结肠癌与直肠癌(文献11~13)2.胃癌(文献13)3.乳腺癌(文献14~16)

五、影响血中癌胚抗原浓度的因素(文献16~

18)结语部分:主要概括全文要点。多数情况下不写,有摘要时不写。

(以上括号内的“文献”+阿拉伯数字为文献摘录卡标号)选定题目、准备文献、草拟提纲是写好文献综述的三个关键步骤,这三个步骤做得越好,写作过程就越顺利。

4具体写作注意事项.4.1 前言一般不超过400字 重点说明重要的概念或定义,研究历史、现状或发展趋势,综述的范围,存在的问题,争论的焦点或写作的目的等,以引出正文,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总体印象。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 篇5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献综述撰写方法 篇6

案例一: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0-3岁早期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的文献述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文献搜集的途径

1.教育科学立项课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六五”至“十五”立项课题找到5个相关课题;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十五“”十一五”立项课题中找到10项相关课题。

2.电子资源。以“早期教育”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在1999-2008年的“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3篇;在1999-2008年的“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30篇;在1999-2008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中检索到400篇。在上述3个数据库中以“早期教育师资培训”作为主题次进行二次检索,只搜索到1篇论文,但就内容来看,与其直接相关的论文共有3篇。

3.专著。在各大专院校图书馆及网络检索到相关专著9本。

(二)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1.关于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

0-3岁早期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一定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①0-3岁儿童发展研究。

婴幼儿发展研究是0-3岁早期教育研究的基础研究。此类研究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主。如庞丽娟、李辉编著的《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一书,根据婴儿心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婴儿大脑形态与功能的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及其对心理发展的组织功能,婴儿感知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编码加工能力等的发展,婴儿的早期气质及其对婴儿亲子交往、心理发展的影响,婴儿的早期情绪表现、分化和不断社会化,婴儿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发展,婴儿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的发展与特点,以及母婴交往、父婴交往的不同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讨论。此外,还针对婴儿对象的特殊性,语言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理解实验指导语,不能确切用言语报告其反应与内在感受,觉醒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心理状态易变等特殊因素,分析、介绍了婴儿心理研究的各种专门技术、方法,以及各种经营采用的测查量表。

在一些早期教育专著中,则综合性地探讨了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如徐云主编的儿童早期教育与训练》(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一书,就首先研究了婴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然后针对每一个发展方面提出了促进发展的方 法和途径。其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研究涉及运动、语言、认知、生活自理、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再如,美国儿童教育学者克莱尔著的《婴儿学习活动指导手册》(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丛书,也系统介绍了婴幼儿听说活动、肢体活动、创造性活动和探索活动等的发展情况。

此外,在一些早期教育专著中,则着重探讨婴幼儿的潜能发展,尤其是脑力潜能的发展。如鲍秀兰主编的《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大量神经生理学研究为基础,详细介绍了0-3岁婴幼儿的脑力潜能发展过程。又如楼必生著的《科学教育:先学前期儿童潜能开发——0-3岁儿童潜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一书,也涉及到3岁前儿童的发展与潜能开发、先学前期儿童智力潜能发展问题。

②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

就检索到的文献来看,此类研究往往是基于对0-3岁婴幼儿发展的研究来论述教育问题。如焦健、胡华主编的《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与教育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首先介绍了0—3岁儿童发展特点和需求,再接着论述0-3岁儿童教育服务机构的创设及可提供的服务与支持以及基本具备开展0-3岁儿童教育服务机构工作应有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又如张民生主编的《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一书,就有对婴幼儿身心发展专题研究,如语言环境对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医教结合的环境创设对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的干预研究、0-18个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研究、2岁左右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与自发帮助、气质、亲子互动的关系、2岁左右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本质和功能、早期养育经验与母子依恋水平的相关研究、1-3岁幼儿自主性萌芽发展的抚育策略研究、2岁左右幼儿延迟满足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2岁左右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等等,也涉及对机构教养理念、教养特点、教养方法和机构教养活动案例的研究。

虽然当前大多数研究都提倡通过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发展,但早期教育是否真正具有促进发展的功效,也有研究者对此表示怀疑。有些早期教育研究者和早期教育实践者拿脑科学的研究结论来演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论证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由此提倡早期教育。此类论文如卢英俊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来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幼儿教育》,2005年Z2期)有些研究者在基于脑科学的新发现阐述早期教育,如王成刚的《脑科学视野中的儿童早期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有的研究者则指出了在早期教育中滥用 脑科学的情况。如乔文达的《神经神话与早期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5期)一文就指明了这种现象。

总之,就上述研究来看,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研究不足:(1)已有锝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且已有的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研究成果还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成果;(2)早期教育的学科视野还比较狭窄,主要是依据心理学视野,尚缺乏人类学和文化学视野。

(2)0-3岁早期教育实践的研究。

一是关于0-3岁早期教育目标的研究。在这方面,以有人着手对中西方早期教育目标做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西方那种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孩子,并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相比,我国的早期教育则过于注重智力开发,具有违背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片面求快求优求全功利性倾向。相关研究论文有李龙梅的《美、日、英早期教育的启示》(《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二期)和刘利丹的《家长关于早期教育相关问题观念的调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二是关于0-3岁早期教育内容的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松散,所涉及内容繁杂,如蒙台梭利教育(主要对婴儿进行感觉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主要对婴儿进行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主要训练婴儿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及教师自编的一些游戏都成了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联系,对此尚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但张民生主持的“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从动作、情感、健康、认知、阅读、艺术、入园等多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早期教育的内容。此外,美国教育家克莱尔的《 0-3岁婴儿学习活动指导》(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6月)一书以手册的形式,提出了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体系。

三是关于0-3岁早期教育方法、手段的研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较多,一些研究课题,如张民生主持的《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杨卫国主持的《 0-3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方法的研究》都较为系统地探讨过0-3岁早期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再如,华爱华、黄琼主编的《托幼机构0-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一书,在上海市提倡托幼一体化,并颁发《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了托幼机构日常的教养实践问题,包括婴幼儿教养环境的创设、婴幼儿作息时间的安排、婴幼儿教养活动的各类计划与记录、婴幼儿的日常教养活动等多个方面。此外,一些研究论文也从某个侧面探讨了这类问题。相关论文有:马淑英的《早期教育中的有效互动》(《学前教育》,2005年第5期);傅敏敏的《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等。

总之,虽然关于早期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如对家长和社区参与早期教育的指导问题,早期教育的特有目标问题、早期教育的课程体系问题、早期教育的特有教学法问题等,还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2.关于0-3岁早期教育师资培训研究

与0-3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在实践中尚未起步相对应,目前在这方面的已有课题研究还较少,只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研究课题1项,即成都市第三幼儿园东升分园曾琴主持的《促进婴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园本培训的研究》。相关的研究论文也较少,只有少数论文在探讨这个问题。陈佩枫的《建构有效的早教师资培训模式》(《幼儿教育》,2004年第21期)对有效的早期教育师资培训模式问题进行畅想。杭梅的《南京市育婴员队伍建设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一文则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育婴员队伍建设问题。张振平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一文则指出了幼儿园建设低幼儿童师资队伍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由此可见,有关0-3岁早期教育师资的培训和培养问题,还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研究。

(三)对已搜集研究文献的简要评析

上述有关0-3岁早期教育和0-3岁早期教育师资培训的已有文献,对本研究的有关问题提供了研究基础,成为本课题的立足点。但就已经搜集到的相关文献来看,已有相关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其一、已有相关理论研究不系统。对于0-3岁婴幼儿的发展问题,涉及心理研究的较多,涉及其他生理发展的研究则较少;文献性研究较多,实证性、实验性研究较少;译介的研究较多,本土的研究较少;而且,总体来看,关于0-3岁婴幼儿的发展研究和教育研究存在脱节现象,已有的发展研究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成果。如在西方早期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的“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还没有能够我国0-3岁早期教育的理论基础。

其二、已有相关实践研究不严谨、不系统。一些研究者或早教实践者,为了商业利益,鼓吹某些早教课程和早教方法,但这些课程和方法可能由于经过科学研究的检验,也不一定真正能够有效促进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侧重某一个方面的早期教育课程,由于缺乏系统性也很难保障婴幼儿早期的全面发展。

其三,0-3岁早期教育为系统工程,涉及家庭教养指导、机构教养指导、师资培养 和培训、事业发展和规划、质量监控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但已有这些研究却层面不全。如对0-3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

案例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自发性学习与指导策略研究》的文献述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的有关研究

纵览国外教育家的著述,有关儿童学习的研究一直就没有间断。在《爱弥尔》一书中,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就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并且自己能够学会那些对其生长有用的知识经验。

卢梭的这个论点得到后世儿童教育家的一再证实。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认为,儿童生而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使他们可以本能地吸收对其发展有用的文化信息,从而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瑞士的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皮亚杰,他不仅揭示了儿童智慧发展的规律,也剖析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作为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思想的追随者,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艾尔金德指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对应,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运算的学习”、“形象的学习”和“内涵的学习”。由此可见,蒙台梭利、皮亚杰和艾尔金德等人的研究使卢梭有关儿童学习特点的见解进一步得到丰富。

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前苏联的儿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孩子都热爱学习,也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的学习规律,在正式的学校学习开始之前,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过渡期。为此,他曾经为学前班的孩子创立了一所蓝天下的快乐学校,让他们继续使用自身学习方式,并为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做好准备。

挪威的布约克沃尔德教授认为,幼儿具有适合自身天性的学习方式,他们是游戏文化(儿童文化)中的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者。

美国的儿童教育家霍尔特也曾经深入地研究过儿童的天然学习方式。在《儿童怎样学习》一书中,霍尔特详实地描述了儿童在各种情境中进行的学习,从而指出儿童生而具有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使他们能够在上学之前学得最好——这种学习效果超越了人一生的其他的时段。

美国学习研究委员会综合了关于儿童学习的各项研究后,也肯定学习是人类一项 基本的、习得性的功能。他们近期宣称,婴儿和幼儿并非是被动和无知的,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他们具有非凡的学习能力,是主动的自我发展的个体。

综合西方学者的上述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幼儿具有学习的能力,也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

2.国内的有关研究

就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也有很多人在关注并研究儿童的学习。由于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近年来的研究焦点集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问题上。关于这个方面的探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学一贯采用“填鸭式”的接受性学习,以致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等素质品性的发展。针对这种现状,除了提倡“研究性学习”,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提出了其他的替代性学习方式,如自主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等。简而言之,这类研究的思路与当前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即:改变当前灌输性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学生提供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时机和条件。这类研究对学前教育研究者具有启示作用。

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有关研究,就数量来看,目前这类研究还较少。就内容来看,有对幼儿研究性学习的思考,有对幼儿体验性学习的研究(如“基于体验性学习的社会教育实践研究”),也有对幼儿自主学习的研究(如“可操作性材料引发幼儿的自主性学习研究”),以及对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探索(如“在结构游戏中发展幼儿探究学习能力的研究”)。诸如此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某个侧面认识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幼儿从事某种学习所需要的外在环境和条件等问题。但是,就总体来看,对于幼儿自身的学习方式目前还缺乏一种宏观的整体性思考,因此也就缺乏对幼儿的学习方式进行的全面性的整体研究。

案例三: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幼儿自发性学习与教师指导性学习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有关幼儿自发性学习的研究

纵览国外教育家的著述,有关儿童学习的研究一直就没有间断。在《爱弥尔》一书中,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就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生而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并且自己能够学会那些对其生长有用的知识经验。卢梭的这个论点得到后世儿童教育家的一再证实。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生而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使他们可以本能地吸收对其发展有用的文化信息,从而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瑞士的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皮亚杰,他不仅揭示了儿童智慧发展的规律,也剖析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作为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思想的追随者,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艾尔金德指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对应,幼儿主要通过“运算的学习”、“形象的学习”和“内涵的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前苏联的儿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孩子都热爱学习,也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美国的儿童教育家霍尔特也曾经深入地研究过儿童的天然学习方式。在《儿童怎样学习》一书中,霍尔特详实地描述了儿童在各种情境中进行的学习,从而指出儿童生而具有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使他们能够在上学之前学得最好——这种学习效果超越了人一生的其他的时段。美国学习研究委员会综合了关于儿童学习的各项研究后,也肯定学习是人类一项基本的、习得性的功能。他们近期宣称,婴儿和幼儿并非是被动和无知的,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他们具有非凡的学习能力,是主动的自我发展的个体。

综合西方学者的上述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幼儿具有学习的能力,也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

(2)有关教师指导性学习的研究

就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对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日趋增多。这类研究的思路与当前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其基本主张是改变当前灌输性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学生提供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时机和条件。由于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近年来的研究焦点集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问题上。关于这个方面的探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学一贯采用“填鸭式”的接受性学习,以致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等素质品性的发展。针对这种现状,除了提倡“研究性学习,”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提出了其他的替代性学习方式,如自主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等。

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有关研究,就数量来看,目前这类研究还较少。就内容来看,有对幼儿研究性学习的思考,有对幼儿体验性学习的研究(如“体验式学习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也有对幼儿自主学习的研究(如“可操作性材料引发幼儿的自主性学习研究”),以及对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探索(如“在结构游戏中发展幼儿探究学习能力的研究”)。诸如此类的研究,均从某个侧面探讨了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行为。

(3)有关幼儿自发性学习和教师指导性学习的比较研究

就文献搜索结果来看,除了本项目负责人的一篇研究论文外(参见“幼儿学习方式转变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幼儿教育,06第5期),还没有其他有关幼儿的自发性学习和教师指导性学习的比较研究。本项目负责人初步概括了幼儿自发性学习和教师指导性学习的特征,并论述了教师指导性学习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本项目负责人的这个初步研究也重要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文献做出的,思辨的成分较多,还缺乏实证性。

中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篇7

实证会计研究的提倡和发展给中国会计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 十几年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经历了从空白到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实证会计研究对中国会计学的发展意义不可低估, 而熟知其历史和发展过程是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实证研究的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 实证研究方法在国外已经日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仍处于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一统天下的格局。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国的权威杂志及知名学者纷纷提倡借鉴应用新的研究方法, 多搞切合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这些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自实证研究方法被正式介绍至我国学术界, 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在我国学者最初接触实证研究方法的阶段, 他们的讨论大多还集中在对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呼吁, 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原理, 应用领域, 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设计等方面的介绍。而此时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也属凤毛麟角。以集中反映我国会计学科的研究状况, 也代表着我国会计研究的方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会计类代表性杂志《会计研究》为例, 1992年至1995年间刊登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仅两篇。而进入1996年, 我国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有了很大的突破, 仅1996年《会计研究》上就刊登了7篇实证研究的文章。自此我国对于实证研究方法已经从最初的介绍和推荐进入了应用和思考的阶段。进入21世纪, 实证研究方法迎来了另一个飞跃, 我国会计学期刊上发表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比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00年《会计研究》杂志上共刊登实证研究文章23篇, 权威杂志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视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实证研究的发展, 青年学者尤其是高校中的硕士生、博士生更是积极的对其进行学习和应用, 将其视为研究过程中的必修课。我国的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 逐步走向成熟。故而本文对我国学者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的综述也依照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程度来划分, 分为1990年至1995年的介绍性的引入阶段、1996-1999年的初步的应用阶段、2000年至今的逐步反思进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下文谨以此为线索综述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会计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则为鲜见。随着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渐渐成为主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会计研究领域内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我国的学者发现以演绎法为主的规范会计研究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我们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 开展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尤显迫切。有鉴于此, 在90年代初, 我国学者翻译了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 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正式介绍到中国, 打破了规范会计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 我国会计学界的权威杂志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实证研究方法介绍和讨论的文章。苏锡嘉、彼得.西得科 (1991) 将会计研究方法视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呼吁中国学者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建设。文章系统的分析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的分类, 引出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 并系统的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这一在当时的中国会计领域还较少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指出西方实证研究的两大领域:资本市场研究和行为研究, 也将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成为会计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与此相适应的会计研究方法也将成为提高会计研究质量的一个关键。他阐明了中国开展实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实证检验是学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初期应用指明了道路。苏锡嘉, 彼得.西得科对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中国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后的研究建议都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肖泽忠 (1993) 首次对实证研究的过程和其中用到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文章依照实证研究的步骤逐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举例说明。在对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后他还列举了一个实证研究的实例, 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这篇文章对我国的学者开展实证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方法的详细介绍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刘峰 (加) 、雷科罗 (1993) 在《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中总结了我国会计研究当前的特征为:中国会计研究正从纯理论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变;会计研究成果的实用效果差;不规范的传统研究方法在中国会计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为了验证以上特点, 他还以1988年至1992年间会计研究上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为依据, 从发表的论文数、学术论文研究的方向、列示了参考文献和资料出处的论文数、论文作者数这几个方面展示了当时中国会计研究的一些趋向。在这些数据的佐证下他指出我国的会计研究应重视实证研究的应用, 研究中应重视实务化, 增强会计研究的现实意义。这篇论文在提倡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 首先通过自身作出了表率。文章通过5年间论文的实际情况的数据, 用事实验证了自身的观点, 这在实证研究方法还没有得到较好应用的初级阶段将实证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简单的说理中, 为接下来实证研究的开展树立了一个榜样。吴俊、段闻祥 (1994) 总结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会计研究的现状, 即我国会计理论界尚没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研究方法特别的推崇, 导致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相对单一、僵化;以及存在着滥用各种新研究方法的现象。这两者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形成。他们在指出了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几点想法, 其中大力提倡中国会计研究应将传统的方法深化, 并多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方法。文章的最后特别指出中国的现阶段应积极的将实证方法应用起来。虽然实证法有其缺点, 但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研究来讲是必要的。吴俊, 段闻祥对于现状的总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会计研究的软肋, 点出了在我国推广实证研究方法的内因。该文献还理性的评判了规范研究方法的益处, 提倡理性的对待规范和实证研究, 勿区分其好坏而是各尽所用。

(二) 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初步应用阶段

1996年至1999年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后, 我国学术界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空前热烈的讨论, 这一时期的观点已不再是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和倡导。更多的是解决中国学者在应用中遭遇的难题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思考。阎达五、赵月园 (1996) 从历史的角度、逻辑的角度和国际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 对我国近年的理论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 但是外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仍需要我国学者不懈的努力。他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中还应当逐渐的扩大研究工作者的视野, 摆脱个人的偏好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通过客观的分析比较, 真正做到“博采众长, 为我所用”。还特别指出:当我们选择研究方法时, 特别是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要防止走极端, 还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间题具体分析”行事, 要尽可能做到论据充分, 以事实为依据, 力求避免空议论。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我国学者仍不太了解, 需要加强学习。秦荣生 (1997) 在《谈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中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的规范研究的成果形态上的特征后, 精炼出了我国在此阶段从事实证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陈小悦 (1997) 指出了财务经济学中的实证理论与方法的渗透带动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虽在不断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着模型选择、数据采集、噪音的控制及清除等多种困难, 但因实证研究能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证据的支持、严谨的论证体系, 以及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指导。故而实证研究的开展是非常有其自身价值的。此时的中国学者已经从经验交流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实证研究方法, 不再是介绍和解释, 更多的是对实际应用的探讨。刘汝军 (1997) 总结了实证研究的应用领域及其主要结论。在总结的基础上他肯定了实证会计研究在说服力和对未来的预测方面的优势, 指出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对于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必要性。但也列举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来源于研究方法本身, 包括理论基础、模型选择、假设检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难以克服的缺陷;一种来自对实证研究的不恰当认识和应用所带来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还为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提倡我国学者应具体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命题例如:会计信息和我国股票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到底处于何种状况, 会计信息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会计信息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没有影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考虑的因素等。陈汉文、林志毅 (1997) 立足于方法论的视角,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理论的历史流变、现存分歧及发展趋向作出探讨, 得出会计理论研究最理想的选择是两种研究方法承认彼此的价值, 并促进两者一定程度的结合。基于此观点以及我国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研究, 发展实证研究对我国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健康的发展意义尤为深远。刘泽兵 (1999) 就实证研究的逻辑体系和其定位问题进行了简短精炼的探讨。他指出在逻辑体系中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都不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左右, 这是规范研究倍受诟病但实际上实证研究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因而在实证研究的定位问题上我国学者应该清醒的认识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 将两者互为补充促进学术的蓬勃发展。初步应用阶段关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中, 讨论已成为主题。

(三) 实证研究在我国逐步成熟阶段

在2000年以后我国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中国的研究学者对实证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剖析和更清醒的认识。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 (2000) 以严谨的态度, 从会计的角度, 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 对影响中国会计的诸环境因素的行为方式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实证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卢永华 (2000) 运用哲学原理辨析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哲学层次和相互的影响作用。这篇文章从方法论的高度对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刘玉廷 (2000) 认为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一个时期内, 会计理论研究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应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 在坚持规范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和有机结合, 重视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 总结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汤云为、赵春光 (2001) 除对学术界对实证会计的普遍问题进行阐述外, 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我国当前实证会计所面临困难: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 造成数据不可比给实证研究的样本选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样本的选取存在选择偏见的问题;在中国尤其是面对中国特有的问题时, 找一个适合于中国现状的理论基础是很困难的;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股票指数, 这也给实证研究带来了不便;能不能设计一个更合理的统一指数来代表市场组合, 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等。陈珉、孙铮 (2003) 就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分工, 以及会计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批评五个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实证研究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这决定了实证研究的广泛应用。当今学者要提高自己的实证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的积累。我国的实证研究既要适应国际研究潮流亦要适用于中国自身。他们从多角度对我国当前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大力倡导中国学者应该营造一个严肃、认真、科学、宽松的学术氛围, 敢于批评和验证固有的理论, 促进会计学术的发展。甘道武 (2004) 从会计实证研究的起点———假定前提真实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的真实性进行了讨论。文章在论述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关系及假定前提的基础上强调了假定前提真实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还对我国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资本市场有效性进行了考察, 最终指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 以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这些都影响到了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文章对于我国实证研究的起点———假设前提真实性的质疑和研究, 非常值得我国研究人员深思。李连军 (2006) 对实证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同时以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的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例来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标准范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之后文章建议我国学者应从学习和完善实证研究方法入手, 从模仿走向创新, 开拓研究视野以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盖地、吕志明 (2007)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二者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文章首先对比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定位和发展轨迹,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指出了规范会计研究体系的演绎方法论至今仍统治着整个会计研究领域及实证研究方法的证伪主义在逻辑上存在困境的现实状况。他们对我国会计研究提出了坚持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和谐发展, 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并完善规范会计研究的建议。本文将目前会计研究中主流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将二者的特点, 使用范围, 哲学基础, 以及发展的状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从辨证的角度看待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 并用切忌偏颇, 切忌谬误相关, 切忌为了实证而实证, 切忌重复模仿, 切忌操纵数据对我国广大会计研究人员提出了倡议。陈孟贤 (2007) 系统全面的总结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体系, 实证方法的应用和学术界对其的批评, 另外引入性的介绍了西方的一些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对中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他还指出了中国的会计发展相对于西方的滞后性, 建议中国的会计研究工作者现在若有超前性, 在实证会计研究潮流还未完全过去的今天, 便应该在取经于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同时, 掌握西方学者现在已经探索的其它人文诠释研究方法, 先知先觉地兼收并蓄各种方法的精粹, 将中国会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带上更高的一个台阶。这为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条捷径。杨雄胜、薛清梅等 (2008) 根据科学哲学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一项有价值的实证会计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逻辑前提”、“事实前提”及“研究条件前提”, 构成判断实证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他们根据三项研究规范前提标准, 对近20年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样本文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指出我国学者近20年来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绝大多数为不满足其中一种前提条件的论文, 而三个前提条件均存在问题者为极少数。在总结了我国实证研究现状之后文章从实证研究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判断实证会计研究学术贡献的标准, 减少研究的功利性目的, 规范的会计学术成果这四个方面对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提出了建议。文章对国内外我国学者近20年来发表的实证类文章的收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和总结, 为我国学者认清研究的现状和寻找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于玉林 (2009) 在厘清有关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他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 形成系统会计研究;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龚翔 (2009) 就我国1997年至2007年6月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经济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和《中国会计评论》等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所涉及的主要实证会计研究成果, 从证券市场会计与财务问题、管理会计问题、审计问题和会计规范问题等四个领域进行综述与分析。并在这四个大的领域中划分小的方向, 总结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研究成果, 并分析了各领域中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为学者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是对我国十年来开展的实证研究成果的一个详细的总结。从2000年至今我国对于实证研究的应用是日趋娴熟的, 与此同时我国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也空前热烈。会计学术界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已不再停留在对于缺陷的探讨、应用领域的建议等, 更多的是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或深入到细节的探讨。

三、结语

中国的实证研究发展至今, 我国学者对其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热烈的讨论和普遍的关注使得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迅速的普及。然而, 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视也导致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现在青年研究者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 但很多应用的模型是不适宜的, 生搬硬套的。我国的部分研究已经进入了为了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的怪圈, 没有数据没有实证的文章就不可能是好文章的观点严重影响了青年研究者对待研究方法的态度。然而更多的会计研究者是清醒的, 正如以上的文章中的观点,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现实的应用价值来讲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两者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将两者紧密的结合, 在研究中兼收并蓄, 规范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实证研究为理论的验证提供根据, 才能让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学者, 尤其是承担着希望的青年学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积极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 并不抛弃传统, 夯实理论基础, 提高研究能力, 搞切合我国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 真正的提高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质量。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在不同阶段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讨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以总结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从认知到应用的观点, 理清思想观念的转变, 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篇8

近年来,因通信信息的飞速发展,支付工具日新月异,产生了特征鲜明的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依托于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业的支持,同时,第三方支付的创新与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传统金融体系;第三方支付服务业作为从事资金转移服务的专门行业,不仅涉及客户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整个支付系统的安全以及金融市场的健全。因此,研究第三方支付对我国支付体系风险的监管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经济学对金融支付的研究原来主要在货币经济学领域内展开。近年来,随着支付工具的多样化、电子化和支付组织的网络化,支付经济学有从货币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趋势,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创新了金融支付的工具、渠道和网络,因此,研究第三方支付对支付体系创新带来的市场竞争、合作、风险和监管,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关于第三方支付的风险问题,国外的研究尚未找到,能够找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等方面。Cecelia Kye(2001)研究了欧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问题及采取的政策。欧盟规定第三方支付媒介只能是商业银行货币或电子货币,这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获取执照和审批,实行审慎监管的原则,严格限制将客户资金用于投资,对洗钱风险进行控制等。Irene S.Y.Kwan 等(2005)提出电子商务的重点是提高关注度,而绝大多数的电子商务中介都从事媒介和宣传服务工作。Dan J.Kim(2005)指出网上交易中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诸如消费者隐私保护组织、信用卡授权机构等,并且对 eBay 公司这一第三方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做了简单介绍,即只有买方将货款转给第三方契约公司后卖方才会发货,而买方未收到所买商品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会将货款划转给卖方,因此第三方契约公司作为信用中介,能很好的为买卖双方规避风险。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信息化程度不够高,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以及不完善的市场环境等原因,国内对第三方支付的研究方向和国外侧重点不一样。

1.在论证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必要性时,研究者主要从经济学外部性、供需理论、规模经济、博弈论等角度论证。

马宁(2009)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是从外部性、规模经济、博弈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张玉彪(2011)等人运用博弈论和供需模型分析第三方支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梳理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陈维滨(2012)认为第三方支付存在法律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安全技术风险问题,主要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各类风险及买卖双方的博弈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支付宝作为案例对第三方支付平存在的风险及博弈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合理建议。

2.在识别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时,研究者主要是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等。

李敏、李兴凯(2007)等人研究了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并以风险管理的理论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各有侧重得选用与之相应的方法进行评价,如文中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信用风险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等;马宁(2009)使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风险类别列举法、现场调查法等对第三方网上支付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把风险分为法律风险、金融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技术及操作风险,且比较了美国、欧盟与我国的风险防控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张玉彪(2011)等人识别第三方支付潜在的金融风险,对个体金融风险大小进行数量评估,并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对第三方支付金融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李颖(2013)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所面临的风险,设计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并以支付宝为实例,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提出了完善第三方支付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措施;庞海峰(2013)针对我国金融体系外第三方支付的现状,采用定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发展第三方支付面临的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洗钱风险、套现风险、违法犯罪风险、诚信风险、技术安全风险,提出了包括行业监督、法律监管、技术安全及行业间协作等方面相应的对策建议,使得防范金融体系外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更加有效。

3.在度量第三方支付各风险时,主要采用了Logistic 回归模型、极值理论等方法。

冷德军(2007)等人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得出: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货币因子和存贷因子对现代支付风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梁淑怡(2009)在度量风险方面使用极值方法,所得到的风险值比使用传统VAR模型得到的风险值更符合风险的实际大小,且使用极值方法一般均会略微高估实际风险,而是用传统VAR则是会低估实际风险,相比之下,在于风险防范方面,稍微多一点的风险准备总比不足的强;方艳杰(2011)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之后,接下来通过回归分析各个因素对感知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论证结果再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李医群(2011)认为第三方支付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尤其是新增的与IT有关的操作风险,文中使用现代金融风险测量技术度量在线第三方支付的风险,运用极值理论进行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4.部分研究者从银行的角度出发,使用度量金融风险的方法,如使用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推广至第三方支付风险评估与管理。

冷德军(2007)等人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把 Logistic 回归模型引入到分析支付系统参与者的支付风险,利用各个商业银行的年度统计数据预测发生支付风险的概率,以期利用数据分析对支付参与者进行支付风险预警,防范支付系统中发生支付风险的发生;李医群(2011)使用现代金融風险测量技术度量在线第三方支付的风险;谢静(2012)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将巴塞尔资本协议中的风险管理框架与第三方支付行业相结合,文中还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定位,对比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最终实现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出应对建议的目的;唐蕾(2013)尝试构建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将揭示出具体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并运用贝叶斯推断模型,从某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额出发来判断其电子银行交易风险是否存在异常,以便后续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

二、研究方案设计

注:

1.计分卡中的专家为“风险评估专业人员”,可以是风险评估专家或是业务专家,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是利益相关方。这里的专家和专业人员并不只是行业或企业外部的风险管理专家,还包括组织内的业务骨干和高级经理。

2.风险评估还需要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和企业管理者的参与。不同利益相关方因其内外部环境不同,可能导致对同一风险所感受的风险影响程度大不相同。

3.使用步骤如下:

(1)分析主要风险后果,寻找风险诱因

(2)设计评价指标

(3)综合分析各项因素,专家打分

(4)使用权值法计算总风险值 ,将每一项风险的风险值乘以其权重,得出总风险值

不足之处:

本文的问卷大多都需要专家或是专业人士填写,由于作者接触的专业人士有限,可能获得样本容量十分有限,但是会尽力增加样本容量,使问卷结果可靠性提高。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研究涉及不多,参考资料有限,以及本人理论水平的有限,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认知及防范还不够具体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马文·拉桑德.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2]李素鹏.风险矩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2月.

[3]宋平.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3年(上).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7月.

[6]艾瑞咨询.互联网创新金融模式研究研究报告.2013年7月.

[7]Hsien Tang Tsai,Leo Huang. Chung Gee Lin. Emerging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del for 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 (11).

上一篇:西瓜购销合同书2下一篇:多措并举狠抓烤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