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

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 篇1

杨嘉孟

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关怀下,我有幸听取了我校两批赴广州挂职学习教师的生本汇报课,使我受益颇丰。

通过这二十几节课的认真学习,使我感到了生本教育已经由原来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开始茁长成长了,他开始有了自己强壮的体格。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的不同,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师本教育是教师掌控一切,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生本教育是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任务前置——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课前/课后)——共同解决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讨论。生本教育实施后的发生了“六大变化”(1)进图书阅览室的学生多了;(2)上课睡觉的少了,发言的多了;(3)教师备课注重实效的多了,繁琐的教案少了;

(4)学生思维活跃多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少了;(5)师生关系和谐多了,学生负面情绪少了;(6)敢于创新的学生多了,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其中,我们班的韩子健、韩世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在小组讨论环节做适当调节会更好。在小组展示环节,展示的小组在黑板上开始书写展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老走神,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讨论完成,其他小组在黑板上展示他觉得与他没有关系,开始东张西望,心神不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建议将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适当地进行结合,小组讨论时候就让展示小组在黑板上讨论,同时进行书写,这样的话,等小组讨论完了也就可以进行展示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

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 篇2

郭思乐曾说过:“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 原来是儿童自己, 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 全面依靠儿童。”“多少年来,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 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我们需要把为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 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

鉴于此, 我经过不断探索, 逐渐找到了一条作文讲评课的新途径, 即学生展读交流、学生课上互评、学生二次创作”的新流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课前任务

作文讲评课前, 我让科代表随机把作文发给学生 (注意不要发到作者本人手上) 。学生拿到别人的作文后, 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为接下来的作文评改做好了铺垫。

二、上课评改

首先, 我在电子白板上出示了作文评阅的标准, 明确打分数、写评语的基本要求。

1.打分要求:参照中考作文评价标准, 开始时, 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其标准和作文之间的联系。分数打得较自由, 或者更多的是凭感性打分。

2.定出评语的标准, 针对打分的自由, 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打分给出适当的理由。

其次, 作文评改要求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好的词语、句子下面打上圈号, 同时还要讲出为什么好, 好在哪里, 再找出不足, 圈出错别字, 找出病句, 指出选材剪材方面的不足, 评阅之后, 署上自己的名字。

三、二次创作

一是指在作文评改之时, 评改人可以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是评改人与作者交换意见, 由作者本人修改。这是作文评改课成功的关键之处, 学生成了作文真正的主人, 他能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作文, 审视作者, 剖析优劣, 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起到了评与学同步的效果。生生交流, 互评互学, 使作文评改课成了学生作文的乐园。

四、课后“美文”

俗话说: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我要求学生们拿到自己的作文之后, 认真地阅读修改意见和评语, 有针对性地审视自己的作文, 适当地进行局部的或整体性的修改, 将修改后的作文交原评改者审阅签字后, 呈交教师。其实, 课后美文也是二次创作的延伸, 是生生、师生互动的成果, 更是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起点。

夸美纽斯曾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 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想这种作文的批改方法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践行了这样的教育思想。

这种作文批改的实践, 是我“生本教育”的一点尝试, 成功之处在于既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同时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使他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当家作主”的快乐。我想不光是作文课, 其他的课型也完全可以上成活动课, 让学生动起手来, 动起嘴来, 动起脑来, 让课堂真正地闪现思维的火花,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摘要:作文讲评课, 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上好作文讲评课, 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针对教学实际, 我采取了“学生展读交流、学生课上互评、学生二次创作、课后美文”的形式,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写、评、展、学、改”的全过程,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浅谈语文综合实践课与生本教育 篇3

在初二下半学期,我带领学生们开展了一个综合性活动——到民间采风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人人都参与其中,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展示阶段、总结评价阶段。

一、准备阶段

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自发分为四小组:赞我家乡小组、节日探源采集整理小组、方言收集归纳小组、风土乡情整理小组等,并将各版块的有关内容作为前置性作业布置给学生。

二、展示阶段

1.赞我家乡小组交流。本小组以采访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名人、方言体系。把自己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2.方言收集归纳小组以实践表演的方式绘声绘色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表演者在展示的同时既体验了成就感,又锻炼了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3.节日探源小组主要介绍富有本地特色的节日的由来及其意义的专题展示。

三、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同学们的表现情况,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我们应该开放课堂,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探讨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单位 青海大通二中)

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 篇4

一、学校高度重视“生本教育”实验工作 为了做好“生本教育”实验研究工作,学校成立了“生本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学校根据《茅箭区教育局“生本教育”实验实施方案》制定了《武当路小学“生本教育”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以生本教育实验研究的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的“生本教育”实验研究小组,选定五(1)班和五(2)班为实验,确定这两个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实验学科,在区教育局“生本教育”实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组织实验班教师了解实验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研究教学情况;要求实验教师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生本教育”的学习为载体,深入探索生本教育课堂的实施策略和方法。目前,学校正在落实《“生本教育”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推进生本教育实验的研究。

二、组织培训保障“生本教育”实验工作要确保“生本教育”实验得以顺利开展,实验教师就必须透彻的理解“生本教育”理念,了解并掌握“生本教育”的基本方法,工作汇报《茅箭区武当路小学实施生本教育实验工作汇报李德成》。因此,我校加大了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市教育局有关“生本教育”的文件和指示精神,特别是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理”理论体系、“生本教育”经验,要求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区教育局下发的两套“生本教育”资料,减少实验的盲目性;二是选派教师到东风小学、柳林小学、英华小学观摩真实的“生本教育”课堂实地感受“生本教育”课堂的优势,增强实验的可行性;三是在校内分学科组织教师集体观摩课堂实录,以“我认识的‘生本教育’”为题展开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100多份,加强实验的信心;四是实验教师在学习、观摩的基础上认真备课、扎实训练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坚定实验的决心。

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 篇5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题记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初中黄晶晶

自从教以来,我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以说是煞费苦心。遇到重要的知识点,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虽然我做了很多努力,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任然不高,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在教学中,我感到越教越累,学生也越学越累。

在今年的学习中,我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审视。我原来的教学基本是师本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考虑学生的学较少,是以敎定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好学”,是以学定教。于是,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探究,开始走上了我的生本之路。

“生本教育”提倡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我的学生们明显感到在课堂上我讲得少了,需要他们讨论讲解查找的内容多了。最初学生很不适应,因为长久以来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下降,一位学生对我说:“以前书上满满记得都是笔记,现在老师你不讲了,而是让我们找让我们讲,我们找不到也讲不来。”然而随着生本课堂实行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想法改变了,他们在小组日记中写道:“现在上课时间过得好快啊!”“今天我们组都还没有上台展示就下课了!”“原来XX同学这么棒啊!”等等。

本周星期五,我上了一堂英语生本展示课,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第四单元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制作电影宣传海报,向班上学生推荐自己的电影院。我在课堂上宣布内容后,各个小组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小组长给每个人分好任务,只见有设计海报的,设计口号的,负责揽客的,负责介绍新电影的,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情。到了展示的时间,我才问了一句“哪个小组先来?”,只见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甚至很多孩子怕我看不见都站了起来,我很为难的抽了其中一个小组上前展示。为了让其他人仔细倾听,我要求其他小组在同学表演时将听到的句子或词汇记在本上,词汇每个计一分,句子计两分。上台的小组表演时,其他人都在很认真地听着并在本子上记着。一组表演完后,就马上有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大声说出他听到的单词。

我一直担心学生上台表演会放不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举止自然,台词几乎都是脱稿(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脱稿),还有学生直接向街上推销员一样大声吆喝招揽客人,英语说得不好的也有事儿做,不停地在推销员旁做着夸张的动作,惹得全本哈哈大笑。最令我欣喜的是,一个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几乎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多次站起来告诉大家他听出的单词,虽然都是很基础的词汇,但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当下课铃响起,没有展示的小组失落遗憾,展示了的小组洋洋得意。我和所有学生一样都意犹未尽,这是一节令我感到惊喜不断的展示课,他们的创意,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欢笑,都让我感到自豪和发自内心地欢喜。虽然这节课我没有讲语法点,但我知道,学生学到了更多。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平台,提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以教材为本,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

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多数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几天的活动安排中,让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放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

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积极采用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7

郭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生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先学”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情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感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8

三甲小学 王艳玲

“看不见老师,只看见学生。”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教师就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见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我们经常外出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是引导学的领路人,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教师在生本课堂上,必须做到不见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者,让教学成为帮学。在小组建设中,具体工作有以下几项:

(一)、培养合作组长。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确当小组长的要求、职责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

(二)、前置作业的设置。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先学后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预习作业(前置作业)必须做好,课堂上才能有话可说。每节课上课前,教师都要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前置作业.(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不宜讲得太多,应保证有15—25分钟让学生合作学习,主要是释疑、讨论。

(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

(五)、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9

荷叶坪学校:许元梅

“课改春之吹满园。”9月28日,我校老师在胡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永州马坪学校学习课改经验。听了几节课,感受颇深。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

一、突出学生

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能太长,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二、突出学习

注重四个环节(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

三、突出合作

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6到8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学习《教育走向生本》感悟 篇10

最近我拜读了郭思乐教授写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我读的很认真,及时的做了笔记。读后感触很多也很深。有些观点不一定成熟。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基本上是等同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

生本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生本教育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也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

生本教育包含以下要素:

1.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的相互信赖和面对面的激励互动;

2.小组成员在共同任务中的分工的个人责任;

3.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

4.人际交往和合作技巧;

5.对成员完成任务的加工和评估。

如果不具备这些要素,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而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的。

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小组的异质分组,把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结合在一起,一般以3——5人为宜;

2.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组长可轮流担任,小组成员之间学会如何尊重,如何倾听对方等;

3.讨论前让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分说自己的想法;

4.组织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5.小组汇报时,要求报告小组综合意见,并让本组成员进行补充,然后让其他小组成员发表不同意见;

6.学生讨论时,教师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知的进程等;同时激发小组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责任感和荣誉感。语文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大体上说,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但具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要细细思考,这个教材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价值”,可以从人文熏陶和语言习得两方面去考虑。

如:教学课文《检阅》时学生找到的感兴趣的句子有:“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都棒,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我们究竟是以“这个小伙子”为重点,还是以“这些小伙子”为重点?我发现老师们的处理各不相同:有的详讲“这个小伙子”,略讲“这些小伙子”;有的略讲“这个小伙子”,详讲“这些小伙子”;还有的干脆平分秋色。“这个小伙子”博莱克是个左腿截肢的孩子,他经过刻苦锻炼,终于和全队保持一致,接受检阅,他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学生无疑是有价值的。但从课文的详略和作者的倾向看,“这些小伙子”信任同学、尊重残疾人的精神教育价值更大。我觉得这篇课文最值得细读的是“这些小伙子”的想法: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样5个连续问句,学生不容易读好,更重要的是这5个问题提供了孩子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事当前,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这种角色的转换,会有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对处理人际关系,在未来社会里立足、生存和发展是很有用的。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的变化而实现的。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当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管理引导评价角色,应当成为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教师角色意识应体现为:协调意识,激发意识,参与意识,监控意识和反馈意识。

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还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数量不宜太多,时间也不宜太长,旨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2.教师在合作性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是学习活动的向导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学生的合作者,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

3.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讨论的氛围,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参与度远远低于优等生,“组内权威”的现象对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要激励学生敢于发言,对于能力差的孩子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大胆发言。对孩子的反馈评价要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哪怕是看似荒唐的问题,教师也要理解孩子,保护他们发问的积极性。

4.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活跃了气氛,但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老师的组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要有灵活的应变力,应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评价要对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起鼓励作用,评价应是客观公正的,且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同评价内容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6.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不甚成熟;过多的合作活动可能会造成学生语言运用准确率的降低等。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重庆奉节梅子中学 余立明

美国著名家庭教育家斯宾塞对于孩子的教育这样说道。教育应该尽量鼓励个人的发展。应该引导孩子自己探讨,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看是质朴的道理却一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

推荐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及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生本教育,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实施至今,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新课程革新至今,课堂教学仍受着传统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仍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缺乏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严重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的生本教育现还在处在摸索阶段,教师对“生本”理念还模棱两可,无法在教学中正常运用。

在新课程“三五三”学研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学校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采取集体备课、课例评析、案例分析、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生本课堂中,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我们经常外出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本教育中,教师是引导学的领路人,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教师在生本课堂上,必须做到不见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者,让教学成为帮学。

(一)、成立小组。制订小组竞争方案和合理奖惩机制激励学生,特别是对互帮互助的鼓励。小组合作除了对课堂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前置性作业的完成也很重要。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存在着差异,对于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有的学生会觉得很容易,但同时有的学生会觉得很吃力,如何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容易地学习呢?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小组的力量了。小组里面肯定会有些学生的成绩较好,有的较差,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帮小组争分、争荣誉会竭尽所能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而成绩差的同学也会为了不让小组丢分也努力学习。学生课前已经通过前置性作业预习了知识,遇到不懂时也在小组里交流解决了,那么上课时剩下的就只有把预习的知识汇报出来了,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就能教得快乐了。

(二)、前置作业的设置。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先学后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预习作业(前置作业)必须做好,课堂上才能有话可说。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要注意:低入,让学生更容易的的去学习,更快的的接受自我学习。在问题的设计要使得学生好学,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愉悦感。

(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不宜讲得太多,应保证有15—25分钟让学生合作学习,主要是释疑、讨论。

(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

(五)、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表现形式应该是语言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

生本教育体会与心得 篇1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正如这句话所说的,时间在悄悄的逝去,回首一看,原来,我已经来到三十八中学一年了.在这个短短的一年里,我尝尽了酸甜苦辣!

在三十八中学,每天过的既充实,又快乐。在六个人的小组中,可以说是有惊有喜!刚开始,老师安排的六人小组,很让我反感。可后来我却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发现我们小组的成员人人地一天天的进步,让我感到很开心!我知道我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在我需要支持时,小组总是第一个支持我,他们就像无形的力量促使我前进.记得上个学期,学校要为我们班的生本课进行录像。“开头炮”的是我们小组播放我们自行录制的视频《超重与失重现象》。其实视频录制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可是···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个任务落在我们小组的肩膀上,我顿时觉得沉甸甸的,就在这是我们小组成员们一起说了一句话,好好录!我们支持你!这句话使是我放松了很多。

说到“生本教育”我太喜欢它了。

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实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方式。可是生本教育很不一样,一节课40分钟基本上是我们讲,我们问,我们自己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导火索”。在我们自己讲的过程中,不紧自己懂了,也让别人懂了。我认为上课这样才对,它真正让学生发挥会自己的水平,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水平上提高,也同时挖掘了学生本身的潜能。

讲台不再只是老师自己的舞台,也是我们学生的舞台。

在三十八中学,我们就好比一只放飞的雄鹰,尽情享受着蓝天,白云,自由。

在三十八中学,我更有信心了。

上一篇:高扬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下一篇:遇见你便是晴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