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绝句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杜甫诗绝句(通用11篇)

杜甫诗绝句 篇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创作背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峡。二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且严武又先有信邀请,便于三月间返回了成都草堂。诗即作于初回草堂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阳光普照,万物复苏。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河滩上,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江边明净绚丽的春景。“迟日”即春日,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的秀丽景色。诗人采用绘画中的点染手法,先粗线条地勾勒出整个画面的轮廓,而后再用浓淡不同的色彩和姿态各异的景物来具体描绘。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起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三四句由写景到写物,宛如细腻的工笔画。在这大地回春之际,往来穿梭的燕子正在衔泥叼草,营筑新巢,不远处的江边,一对对鸳鸯正睡在和暖的沙滩上,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这是对“迟日江山丽”的具体渲染。“飞”、“睡”两字,不但细致生动地刻画出它们的不同形态,而且一动一静,相互映衬,使这幅“江山丽日图”更加和谐灵动。

总的来说,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此诗是诗人对草堂周围的春景的细致描绘,也就是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细细品味。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之情。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创作背景: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一年前的苏轼还在流放地黄州自耕,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改元在即,朝政新替。此诗是看了惠崇的《春江晚景》这幅画而后写的。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所谓的题画诗就是写在画上的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第一句先看到了江边上的景色。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第二句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一个“知”字将鸭群拟人化,表现出他们的喜悦,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春景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

最后一句写的就不是实景了。诗人通过对上面诗句中春景的描写后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

杜甫诗绝句 篇2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 (公元764年) , 这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 而且诗人的好友严武又重镇四川, 避难梓州的杜甫于是返回了成都草堂。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里, 面对这一派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 作为爱国主义诗人的杜甫不由得心旷神怡, 兴之所至, 挥毫写下了本诗。

上联写的是动景, 勾勒出春回大地所带来的新气象。这应是初春的一个晴日, 惠风和畅, 轻舞的杨柳绽开了朵朵新绿, 成双成对的黄鹂欢快地跳跃其间, 不时发出声声清脆悦耳的鸣叫;晴空万里, 只只鹭鸶排着一行整齐的队形飞向无际的苍穹, 洁白的羽毛点缀着湛蓝的天空, 越来越远。这两句言简意赅, 色彩鲜明亮丽, 清新淡雅的气息溢于言表, 极富艺术感染力。十四个字中就有“黄”、“翠”、“白”、“青”四种颜色, 而且用翠映黄, 相映成辉;用青衬白, 赏心悦目。《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 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 ‘青’上方见得‘白’, 此说有理”。诗人简直就是丹青高手, 把颜色调配的如此和谐统一。而且这两句写的又是近观之景, 声形并茂。一个“鸣”字借声音绘出了黄鹂的千姿百态, 一个“上”则借动作写足了白鹭自由翱翔, 越飞越高, 越来越远的情韵。诗人还化俗为雅, “个”、“行”本平常之极, 但用在这里却直观形象, 意味无穷, 可见“诗圣”之名绝非浪得虚名。

下联写的是近景, 描绘放目远眺所见的秀美景象。杜甫草堂面山临水, 其西有岷山, 即诗中所提的西岭, 山高雪厚, 终年不化, 故云“千秋雪”。草堂东有合江亭, 由蜀入吴, 常常在此登船, 所以诗人在此看到了即将远航万里, 直达东吴的“万里船”。上句的“窗含”, 点明了诗人是透过草堂的窗户, 极目远眺, 看到了西山雪岭上终年不化的白雪, 此时这一切都凝固成了一幅以窗为框的岷山雪景图。下句写的是诗人放眼门外, 停泊着许多船只, 展现了想象中的扬帆万里之景。同时“千秋”对“万里”, 一极言时间之深远, 一极言空间之广袤, 正可谓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反映出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另外, “万里船”还隐含对比, 有诗人对昔日战乱之时交通阻隔, 而现在是畅通万里的深深感慨, 也隐曲地表明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这就不同于早期的“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更近似于“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纵观全诗, 对仗工整, 动静相生, 远近相成, 其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浓情与淡景的和谐交融之中。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 而景生情, 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 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 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 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赏析 篇3

一、精工的格律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其平仄、押韵、对仗十分讲究。其平仄显示如下:

就其平仄而言,这里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的,但律诗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第二句的第三字本应用仄声,但由于“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对句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即第三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中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又叫“对句救出句”;三、四两句恰好相对。就押韵而言,除偶句末尾都押“ang”韵外,第一句和第三句也押韵,押“i”韵,音韵十分和谐。可见整首诗切合音韵,声调合拍,节奏均匀而多变,具有音乐美。

就其对仗来说,其对仗尤显精工。近体诗的对仗,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该诗中一、二句的“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都是名词对名词;最后一字“丽”对“香”是形容词相对,三、四句的“泥”对“沙”,“融”对“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这些词性莫不一一相对,并且句式也相同。

可见,该诗的格律,几近完美。

二、诗意的绘画美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那么此诗可为例证。“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细读来,短短的二十个字,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水碧山青,江边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送来花草的芳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造窝;沙子晒暖了,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啊!经纶世务者看了,一定会起退隐之心;穷途失意者看了,一定会宠辱皆忘。

这又是一首多么富有画意的诗!这首诗一句一景,用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香味这短短的十个字,对大好的春光进行了概括的描绘,后两句还配以燕子和鸳鸯来点染。前两句写的是静景,后两句写的是动景,静中含动,动中有静,十分鲜活,使得这幅明丽的画面充满了动感,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幽美的画卷。使人感到读这首诗犹如在赏一幅画,赏画中又有无尽的诗意。

三、闲适的意境美

这首诗所选的意象都是一些极其平凡的事物,日、江、山、风、花、草等没有一个不是自然界、生活中触目可见的景物,但是经杜甫的大脑一组合,经杜甫的手一点拨,却显得平中见奇,所有的景物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在诗中,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透过这些意象,我们可感受到诗人那轻松、愉快、恬然、闲适的情怀。这些美化的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一一相通,构成了美妙的意境,反复诵读此诗,自然会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柔和春意和闲适的情怀,油然而生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四、和谐的物态美

杜甫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潦倒的一生。在他的诗中,所描绘的物态大多是那么凝重、沉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等。但在这首诗中,山光物态却显得十分温馨与和谐。万物在春光下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融融的春光里,江山是秀丽的,花草是幽香的,燕子是自在的,鸳鸯是娇慵的,一切都那么协调,那么合拍,那么自然。明代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说:“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

绝句 杜甫 篇4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yī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mãn bó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疑难释义】

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叫,啼叫。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泊:停船靠岸。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古诗今唱】

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名句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教学随笔 篇5

——览景悦心,借物传情

古诗审美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优美的古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悠远,平仄讲究,格律、押韵、对仗等都显示出无限的魅力,是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杜甫的《绝句》就是这样的佳作。

杜甫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字的含义。它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总揽全境,却构成了一个令人胸怀天下的意境。我们从诗人的内在情感解读,一开始展现的是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感是怡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绵延以至千万里。四句景语完整地展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及情感活动。当然,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情感活动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无法全面感受的,这也是本篇诗歌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不断地反复朗读,还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阅读审美中形成意蕴绚丽流动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要真切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打破了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讲析的呆板做法,而是采取意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一开始,让学生整体感受这四句诗构成的一幅画面上有哪些景物。学生或从图或从诗中找到:黄鹂、白鹭、西岭的雪、门泊船。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前面两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这两只久别的小鸟见面会说些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望去,看到一只只白鹭,让学生想象白鹭上青天时的姿势并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这两句的学习让学生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去理会草堂周围一派愉悦的美景,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颖而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第三句时,我让学生看着视频创设情境: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却被西岭的雪深深吸引住了。看完以后,一学生举手问为什么杜甫不写南岭或北岭或东岭,而偏偏提到西岭呢?于是,我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小结道:杜甫写西岭绝不是偶然!他只是想表达自己身后百年的归宿,也感觉到了一生夙愿难酬的结局。所以,诗人用“千秋”来表达了自己百年后所希望达到的“雪”的洁白境界。

在整首古诗的教学中,我着重挖掘文本的意蕴空白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去渗透杜甫当时心境意境的美妙之处。如在教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时,我先让学生看图想象乘坐船的会是哪些人,他们和船家之间会说些什么,紧接着我问学生去东吴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说:“三天!”有的学生说:“五天!”还有的学生说:“最多一个星期!”到底是多长时间呢?我出示地图告诉学生东吴离四川相去甚远,杜甫为何要搬迁?我就着资料给学生讲解起杜甫生不逢时的那段历史,学生走近了杜甫,走进了他那段“何日是归年”的岁月,走进了“万里船”在和平年代沿岷江穿三峡畅通无阻的岁月。最后,伴随着优美的《梦江南》这首古筝曲,朗诵杜甫这段时间所创作的代表性的三首古诗——《春望》《草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生和杜甫的情感产生了审美层面的共鸣!我和学生都陶醉在这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中……大文豪苏轼曾说:“少陵翰墨无形画。” 而杜甫的这首《绝句》堪称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一样的春光,不一样的感受。是啊,春景是美!但正是因为国家平息了叛乱,诗人可以回到久别的故乡,眼前的春景就变得更加的美丽和令人向往!“一切景语皆情语”!千百年后,诗人依然让我们陶醉其中!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不但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还能筑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培养高雅的气质。通过以上意境体验式的教学,我发现只要教师把文本研究深,方法得当,引导得法,这种超越文本的意境学生还是不难理解的,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品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

桂花园小学

杜甫带“自”诗研究 篇6

杜甫善用“自”字, 体现了作者的性格、思想、情感和诗中的情韵。清人薛雪的《一瓢诗话》云:老杜善用“自”字, 如“村村自花柳”, “花柳自无私”, “寒城菊自花”, “故园花自发”, “风月自清夜”, “虚阁自松声”等, 一“自”字, 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 掬出纸上……

为什么讨论“自”这个字?这是一种自我意识,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在《汉语大字典》里有这样的解释:“ (1) 《说文解字·自部》:‘自, 鼻也。’段玉裁注:‘凡从自之字, 《言部》詯, 胆气满声在人上也。’ (3) 代词, 表示第一人称, 相当于‘自己’, ‘本身’。《集韵·至韵》:‘自, 己也。’ (5) 自然地, 不借助外物;仍旧, 依然。唐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二:‘古墙犹竹色, 虚阁自松声。”[1]P3046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自”字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只要是有才的人, 一般都会自诩甚高, 一旦达不到自我的要求, 就会自悲自悯, 而且杜甫一生漂泊岁月多, 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内心自然会不平, 但杜甫又不是拘泥于小我之人, 这些带“自”诗可以看出杜甫狂放不羁的性格, 又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种自我思想的矛盾在他的内心挣扎, 最终就会表现在诗里, 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带“自”诗与杜甫性格、行为的关系

杜甫的性格和行为, 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都有提到。《旧唐书》:“甫性褊躁, 无器度, 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 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 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 结庐枕江, 纵酒啸咏, 与田畯野老相狎荡, 无拘检。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 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 武卒, 甫无所依。甫以其家避乱荆、楚, 扁舟下峡, 未维舟而江陵乱, 乃溯沿湘流, 游衡山, 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 为暴水所阻, 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 自棹舟迎甫而还。”[2]P5054《新唐书·杜甫》[3]P5736、《唐才子传笺證·杜甫》[4]P356都有这样的描述。

究竟这些带“自”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性格的呢?

新、旧《唐书》中说到杜甫的性格褊躁, 无器度, 恃恩放恣。这样的性格当然会影响他的诗歌创作。钟嵘在《诗品》中写道:“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照烛三才, 晖丽万有, 灵祗待之以致飨, 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10]P2

以下是杜甫带“自”诗:《乐游园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大云寺赞公房四首》、《画鶻行》、《忆弟二首》 (其二) 、《示姪佐》、《遣怀》、《归燕》、《蒹葭》、《苦竹》、《蜀相》、《杜娟行》、《游修觉寺》、《后游》、《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柳边》、《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早花》、《滕王亭子二首》 (其二)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其二) 、《雨》、《别蔡十四著作》、《晚晴》、《西阁二首》 (其一) 、《雨四首》 (其四) 、《月》、《南极》、《西阁曝日》、《瀼西寒望》、《愁》、《江梅》、《孤雁》、《鸥》、《雨不绝》、《园》、《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触目》、《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其二) 、《寒雨朝行视园树》、《日暮》、《即事》、《写怀二首》 (其一) 、《江边星月二首》 (其一) 、《江边星月二首》 (其二) 、《舟月对驿近寺》、《南征》、《清明二首》 (其一) 、《遣遇》、《宿花石戍》、《归雁二首》、《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简台省诸公》。[9]这些带“自”诗都反映了作者的那种矛盾的情感、褊躁的性格、狂放的行为和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正是有那样的性格, 作者才会有那么多带“自“诗,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只能选取部分诗歌来解释。《西阁二首》 (其一) :“百鸟各相命, 孤云无自心。”“在夔先寓此。”[9]P758《南极》:“近身皆鸟道, 殊俗自人群。”“黄希曰:此用《尔雅》四极中之南极, 夔在长安南也。”“公诗:白谷气候殊。当是夔地名。”“亦厭居南土, 撫景感怀之作也。”[9]P763《瀼西寒望》:“猿挂时相学, 鸥行炯自如。”[9]P521“瀼西为来春移居之处。”“是诗为居瀼根由。蓋西阁之寓, 险绝人区, 賙烦亲故, 久欲去此而谋居矣。”[9]P522《日暮》:“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9]P558《写怀二首》 (其一) :“冉冉自趨競, 行行见羁束。” (一七八) “久困于夔, 而发为达观任运之词。‘冉冉’、‘行行’, 所谓‘劳生’也。”

诗歌能反映人的性格。金启华先生在《杜甫诗论集》中写道:“杜甫对一切事物希望听其自然, 达观随寓, 忘情荣辱, 绝圣弃智。”[11]P27“用世不成, 出世不得, 他见到山寺, 又怀疑到自己的信仰, 而产生卜居的念头。” (《南征》) [11]P29“他功名蹭蹬、仕宦无门、买药都市、寄食友生、残杯冷炙、到处悲辛。”[11]P33杜甫一生漂泊流离, 生活艰辛, 并且还是个恃才狂放的人, 所以, 在人生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社会战乱不断的情况下, 他的自我意识就会表现得很强烈。他的情感和性格的矛盾就会表现得十分强烈, 所以, 诗中的字眼也很夺目。我们在此之前讲到“自”的各种意思。一种想要坚持自己, 但世俗的逼迫让他内心十分痛苦, 隐居让他的身心得到放松, 但是, 又不能让他的才能和济世的抱负得到施展, 所以这种矛盾就表现在了诗里, 表现在了“自”上。正像宋代葛立方在《韵语阳秋》里所说:“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 感时对物, 则悲伤系之。故作诗多用一自字。《田父泥饮诗》云:‘步屧随春风, 村村自花柳。’《遣怀诗》云:‘愁眼看霜露, 寒城菊自花。’《忆弟诗》云:‘故园花自发, 春日鸟还飞。’《日暮诗》云:‘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 虚阁自松声。’言人情对境, 自有悲喜, 而初不能累无情之物也。”[10]P484杜甫的性格和行为更具体地反映在他的带“自”诗中。

杜甫的带“自”诗反映了他矛盾的情感和性格, 以及狂放的行为, 反过来他的这些性格、情感、遭际也促进了他的诗歌创作。

三、杜甫带“自”诗的分布与意象分析

带“自”诗占杜诗篇幅还是很多的, 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全唐诗》[5]只是收录诗歌, 并不对诗歌和作者作出分析, 本文只是用其来参照诗歌的数量。本文的诗歌来源于《杜少陵集详注》[6]、《杜臆》[7]、《杜诗镜铨》[8]和《读杜心解》[9]。天宝十年至至德二年写了上文中列出的前四首诗, 乾元元年至乾元二年写了紧接着着的七首诗, 上元元年至上元二年写了紧接着的四首, 代宗宝应元年至广德二年写了紧接着的七首, 大历年间, 杜甫写了三十三首带“自”诗, 从上面的《雨》一直到《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简台省诸公》。 (参看第二部分的第七段) 这些年杜甫在云安、夔州、西阁、瀼西等地卜居, 这些带“自”诗也反映了他的生活状况, 靠人救济, 穷困不能自已。

杜甫这些带“自”诗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意象, 一是动物, 一是植物, 一是自然现象。第一, 动物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孤雁》:“野鸦五意绪, 鸣噪亦自纷纷。”《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鸥》:“江浦寒鸥戏, 无他亦自饶。”“羡其闲而自得, 伤己之触多愁多障也。全从反面照出自身。”[9]P524第二, 植物有《遣怀》:“愁眼看霜露, 寒城菊自花。”《蒹葭》:“摧折不自守, 秋风吹若何。”《苦竹》:“青冥亦自守, 软弱强扶持。”《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步屧随春风, 村村自花柳。”《柳边》:“枝枝总到地, 叶叶自开春。”《早花》:“臘日巴江曲, 山花已自开。”第三, 自然现象有《雨四首》 (其四) :“繁憂不自整, 终日灑如丝。”《舟月对驿近寺》:“更深不假烛, 月朗自明船。”《月》:“尘匣元开镜, 风簾自上鉤。”《日暮》:“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雨》:“轻箑烦 (一作须) 相向, 纖絺恐自疑。”“‘烦相向’, 用非其候也。‘恐自疑’, 服不以时也。‘烦’, 就人言, ‘自’, 指‘絺’言。”[9]P495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写道:“然过于出奇, 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 平漫千里, 因风石而奇尔。”[10]P307许顗在《彦周诗话》中写道:“画山水诗, 少陵数首后, 无人可继者。”[10]P387梅圣俞云:“作诗须状难写之景于目前,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杜甫这些带“自”诗都是运用比的手法, 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中的意象也给人清新自然之气, 是作者内心的一种疏放, 寻求解脱的心理。能看出作者向往自由的生活, 但又被那个社会所羁绊, 所以, 自然与自我意识撞击出了诗歌创作的火花。

综上所述, 无论是杜甫的诗还杜甫本人都让人感动, 他流露在诗歌中的真性情, 从带“自”诗中了然。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 (第五卷) [M].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10.

[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全十六册) [M].第十五册, 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北京, 中华书局, 1975.5.

[3][宋]欧阳修, 宋祁撰.新唐书 (全二十册) [M].第十八册, 卷二百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文艺上.北京, 中华书局, 1975.2.

[4][元]辛文房撰.周绍良笺證.唐才子传笺證[M].北京:中华书局, 2010.9.

[5][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6][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少陵集详注 (上、下册)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4.

[7][明]王嗣奭撰.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8.

[8][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3.

[9][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61.10 (2000重印) .

[10][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上、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81.4 (2004重印) .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析疑 篇7

关键词:杜甫 《春日忆李白》 析疑 古典诗词 修辞 互文

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中央十台“百家讲坛”栏目中讲解唐诗,他认为唐诗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歌颂友谊,并各举李白、杜甫诗予以说明。其中杜甫有一首诗为《春日忆李白》,全诗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颈联说,杜甫在长安时,听到李白在江东的消息,不禁勾起自己的思念之情,举头望东南,有春天之树遮挡而不能望见。想象中,李白此时此刻也一定因想念自己而望西北,但因傍晚之云遮挡亦不能望见。

听后笔者不免疑惑:难道江东就没有“春天树”?渭北就没有“日暮云”?抑或渭北的春天树比江东的高大,江东的日暮云比渭北的厚重?

于是笔者记起多年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席金友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词基本知识》在谈到此诗颈联时是这样写的:

唯独颈联这两个词组令人难以捉摸:忆李白怎么会忆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呢?其实联系到当时两位诗人的境况,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原来当时杜甫在长安,也曾在咸阳住过;咸阳在渭水之北,“渭北春天树”是杜甫自比。李白在江东,“江东日暮云”是比喻李白的境况。而“春天树”是杜甫比喻自己刚有成就,枝荣叶茂还在将来;同时也说明自己像扎根的树一样对家乡有着深情的眷恋。“日暮云”则是用来比喻李白的成就犹如晚霞那样光彩夺目;同时也隐指李白的性格犹如流水行云,行踪飘忽无定。当然,把这两个词组理解为见景物而思挚友,也未尝不可。”[1]

笔者认为这是望文生义、臆想牵强之辞。

其实,这种现象在古文尤其古代韵文中很常见,是一种修辞现象,修辞学中称为“互文”者即是。而所谓“互文”,即上文省却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省却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使语言简洁凝练,语意含蓄丰富,也称“互文见义”。对于“互文”这种修辞手法,我国古人早有研究。汉代的训诂学家郑玄在注释经学典籍的过程中就注意到它,并最早命名为“互文”。唐代的贾公彦则给互文下了定义:“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他首先注意到的是“互文”结构上的特点,说它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人俞樾又提出“参互见义”的见解,说“古人之文有参互见义者”。这样,将两家的意思结合起来,便概括出了“互文”的全貌:分开来看为互文,合起来看则见义。到现代才把互文列为辞格加以研究。互文可分为两种:(1)平列式互文。结构上,上下文平列,上文写明下文省略之文,下文写明上文省略之文,两两参互,合而见义。(2)对举式互文。结构上,上文和下文形为平列,实为对举,上文省去下文暗含的意义,下文省去上文暗含的意义,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的修辞作用在于:(1)简洁凝练。互文各举一边而省文,使语句经济、简练,避免冗杂。(2)含蓄、丰富。互文能合而见义。也就是说,互文的义有明有暗,正反对举,组织得好,能使语意委婉含蓄,新颖丰富。

平列式互文,如《木兰诗》中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若将全句补全,即:雄兔雌兔脚扑朔,雄兔雌兔眼迷离。运用互文来组织句子,比这样的叙述经济得多,构成了诗的语言结构。如果不明了这一辞格,望文生义,很容易错解为: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时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对举式互文,如《礼记·坊记》中句子:“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其最后一句若将全句补齐,应是:故君子约言,君子后言;小人多言,小人先言。

现在我们就知道,“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句,实为互文之句,属对举式互文。若将全句补全就是“渭北春天树日暮云,江东春天树日暮云”。说的是杜甫在某一春日傍晚兴起的对李白的怀想之情:树莫这般高啊云莫这般厚,杜甫东南望李白,望眼欲穿不能够;树莫这般密啊云莫这般长,李白西北望杜甫,山高路远水茫茫。一方面,诗句抒发了杜甫对李白的极度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在杜甫想象中,李白对自己也一定是非常想念的。而事实上,杜甫如此想象是完全合乎情理,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首次会见,是在唐天宝三载(743年)时的洛阳。尽管李白长杜甫十一岁,尽管李白当时已名扬全国,两人却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第二次相见的时间地点是他们在第一次相见时约定的:即当年秋天在梁宋。这次相会,他们还在梁园遇到了高适,三人对诗文的切磋,现在看来真是一件盛事!天宝四载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这次,他们则共同拜访了当时以文章、书法驰名天下的李邕。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可谓亲密无间。而在李杜分别后不久,李白即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怀念: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此诗颈联如此结句,必是诗人有意为之: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充分表现出诗人强烈浓郁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在艺术上,又可体现出诗意含蓄,诗句新颖之美。这样一种如此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在诗人所处唐代之前早有显现,对“读书破万卷”的诗圣杜甫来说,怎会轻易错过,如杜甫曾经自言:“转益多师是汝师”,“不薄今人爱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清辞丽句必为邻”[2]等都有所体现。

注释:

[1]席金友:《诗词基本知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8页。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115页。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 篇8

首先“激情导课”

两分钟的时间,因为用自己的学生,所以简单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在形式上、注意力上、态度上提醒了这节课已经开始。先是对唐诗历史的三句话简要概括,紧接着列举了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山西的诗人:卢纶、王勃、王维、王之涣、王翰,并且与学生一问一答。让学生因此而为山西骄傲,为自己是山西人而自豪。此时我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便有了情感的交流。我真诚地回应着学生,热情的地期待着学生出色的表现,充分相信我们会一起上好这一课。

针对“激情导课”的效果预期,我的导课并没有提出学习的课题,也没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只在我的心中有效果的预期。此时,我认为语文如此灵动美丽的课,如此深沉厚重的课,实在难以用一个框子框住。只要老师的心中有了效果的预期,一步一步与学生共同完成即可。在讲课时如何显现呢?这一个小的“三步”应该在说课时,反思时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心中有底就完全可以了。

第二步是“民主导学”

1、情景导学,

2、学法导学,

3、问题导学。回顾整堂课,情景导学的模式在介绍杜甫的写诗背景时,与老师共同板书时曾经体现。而学法导学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查资料,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

2、资源共享,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

3、会作笔记,把老师的比自己的;

4、积极展示,把自己的奉献给大家。

而问题导学,我为孩子们设计了哪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呢?

1、找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2、诗圣杜甫每一句诗中用一个动词,使诗中描写的景物形成了美丽灵动的画面生动形象地显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找到就把它圈住。

3、你体会到诗圣杜甫想借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第三步是“检测导结”

包括“目标的检测”,“检测方式”,“检测效果”三项。在这堂课中体现的环节应该是“诵诗文”,把古诗朗读给听课老师听并请听课老师评价,以及“杜甫诗宴”的四道菜的菜名应该是什么?这样“延诗趣”的两个环节。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课文生字词。

2、能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内容

1、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2、小组讨论及对话交流的基本程序。教学材料 杜甫《绝句》 教学方法

教师引领法、小组讨论法、课堂展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40分钟)教学课程

一、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思念家乡的时候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诗人杜甫的方法。(板书课题:《绝句》—杜甫)

二、初读诗歌,梳理词句。

投影1:阅读古诗,完成学习任务:

① ② ③ 根据拼音解决生字。

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难词、关键词的含义。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投影2:检查初步阅读情况:

① 规范学生读音,强调难字:

鹂(lí)行(háng)鹭(lù)泊(bó)② 释义: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

东吴:古代吴国领地,江苏省一带。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三、多角度阅读并概述古诗,分组讨论并宣布讨论结果。

师:请1—4组的同学按序号对应不同角度,用自己的话来概述古诗。

1、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述。

2、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述。

3、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概述。

4、从“诗中景色”的角度来概述。

讨论过程(……)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在讨论,下面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宣布讨论结果。请第1组从“内容”角度概述的同学展示。

投影3:引领: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述(讲清楚时间、地点、环境、事件即可)。预设: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请第2组从“主题”角度概述的同学展示。

投影4:引领: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述(抓住诗人写这首诗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预设:诗人看见美丽的景色,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因而非常思念故乡。请第3组从“思想感情”角度概述的同学展示。

投影5:引领: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概述(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预设:诗歌前两句还是生机勃勃的春景,后两句诗人就陷入了哀伤的思乡之情当中。请第4组从“诗中景色”角度概述的同学展示。

投影6:引领:从“诗中景色”的角度来概述(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预设:黄鹂、白鹭、积雪、船只。体会古诗的优美之处。

课后作业:抄写古诗中的重点生字词,背诵古诗。

寝室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环保、温馨、舒适。

设计内容:美化天花板及墙壁,规范书架摆设、杂物堆放。设计材料:胶水、胶布、剪刀、泡沫彩纸板、记号笔。设计方法:成员合作、分工配合。设计时间:12小时 设计过程:

1、购买材料:分两组进行,一组前往材料区;购买墙纸(温馨色调,建议米白色)、泡沫型彩纸板(红、黄两色)、挂钩;另一组前往生活区,购买胶水、双面胶、剪刀、记号笔、强力清洁剂。

2、准备材料:将泡沫彩纸板剪成花瓣形状(红、黄两色),大小不一,两种颜色的花瓣交替粘紧备用。

3、全体成员首先把寝室打扫一遍,用买来的强力清洁剂把寝室的卫生死角清理干净。

由于寝室空间狭小,很多东西都没地方放,比如包包之类的,所以在墙上粘贴一些挂钩是非常有必要的。把买来的挂钩分布均匀地贴在每个位置的旁边,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不会觉得有损美观。

寝室进门的两个床后面有一个大约行李箱宽的空置位置,这个位置就用来放行李箱,两边的空位刚好可以放进8个箱子。

《杜甫诗三首》学案设计 篇10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精美语言。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积累

1.知识储备: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解题——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角度:

①分析意境型;②分析技巧型;③分析语言风格型;④炼字型;⑤分析情感主旨型。

2.了解作者(略)

合作探究

鉴赏一:自由诵读,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1.背景介绍(略)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2.问题: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鉴赏提示: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愁绪。在这黯淡萧瑟的景色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

鉴赏二:自由诵读,鉴赏《咏怀古迹》(其三)

1.背景介绍

昭君出塞、身死异域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

2.问题:《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鉴赏提示: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鉴赏三:自由诵读,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

问题1.前两联描述了哪些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鉴赏提示: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

问题2: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

杜甫《绝句》的教学反思 篇11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诗人用28个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天图画,向我们告白了诗人在面对明媚的春光时愉快而充满期盼的感情,向我们透露了东吴船只带给诗人的那种淡淡的乡愁。在这样的意境中,一切都是美的:美美的黄鹂,美美的柳树,美美的白鹭,美美的蓝天,美美的西岭千秋雪,连美美的东吴万里船牵出的那淡淡的乡愁都是美的。

面对这样一首明快而又隐含淡淡愁怨的古诗,面对一群不足十岁的孩子,我在教学之前认真地研究着教材,研究着学生,想象着学生自学时会有哪些疑问,又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我精心地设计着我的教学过程:学生自读古诗,学会生字,学会质疑;学生再读古诗,理解字词,品味诗韵;学生三读古诗,感悟诗情,习得方法。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古诗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抓出诗中的关键字、关键词,认真读,仔细品。

字词拓展悟诗情

诗中的“西岭”与“东吴”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字词,也是他们难以理解的字词。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时,提出了对于“西岭与东吴”一词的不理解。教学时老师以词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解拓展。还记得理解“西岭”一词时,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了解“西岭”的“岭”子乃高大的山峰。然后开玩笑地说:西岭西岭,一定是哪个方向的岭?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西边。我及时表扬他们真聪明;我接着问孩子们想不想知道:这西边高大的山岭究竟是那座山?当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被启动时,我及时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座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山岭映入眼帘,这就是西岭——岷山,毛主席有诗为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学生在诗画中感受岷山气势磅礴,红军豪气冲天!理解“东吴”时,我正想把我事先准备好的“东吴”的答案告诉他们,一个男孩举手说他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男孩流利地表述着他在《三国》里看到过这个词,应该是个地方的名称,当时是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很诧异,真的不能低估了这些孩子的知识水平。我高兴地送给了这个孩子八个字“真会读书,向你学习”!后来在学习后两句诗时,我正是抓住孩子们对“东吴”一词的兴趣,及时引领他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我告诉孩子们,“东吴”,就在我们现在的江苏境内,苏州无锡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告诉孩子们,杜甫的一生可没有我们这样幸运,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诗人的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穷困,写诗时58岁的诗人因为逃亡带着妻儿老小一家人来了四川成都浣花溪住了下来。而他的家乡是在湖北襄樊,从地图上看,相距很远。在做了这么多背景铺垫之后,我问学生,诗人看到东吴的船到了这么远的成都,他会想起什么?(此时学生答出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啊!我的家乡怎么样了?可以坐船回家乡了吗?想起了一家人在家乡时热闹幸福的景象……)诗人的淡淡乡愁就这样被“东吴”慢慢牵出,诗人的满怀愿望就这样因“东吴”隐隐流露。

品读回味明意法

在品读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中的哪个字把黄鹂与白鹭写活了?又是哪个字把“西岭千秋雪和东吴万里船”写静了?学生很快从诗的前两句中抓住了“鸣与上”。一个“上”,一个“鸣”,品出了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嫩绿的柳树枝条上愉快地唱歌,品出了一行白鹭振翅高飞,直上蔚蓝的天空的语句。一个“鸣”、一个“上”字,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视角的转换——由低到高,体会到诗人笔下的黄鹂与白鹭活了,动了,能说出一片动态的美景仿佛就在他们眼前向着高远延伸;从古诗的后两句中品出了“含”,品出了“泊”,品出了窗外遥远的西岭上静静地的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品出了门口不远万里从东吴来的船只静静地停泊。一个“含”,一个“泊”,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眼中的远山与近船,就是一幅镶在窗中的画,铺在门口的图,这画、这图,从远远的西岭向我们眼前舒展过来。学生体会到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美,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韵,体会到诗就是一幅工笔花鸟画,一幅写意的山水泼墨图,一首洋溢春天气息的歌。

在品读过程中,我让学生从诗中找找:诗人是在哪里赏“雪”,又是在在何处看“船”?引导学生抓住一个“窗”,一个“门”,在细细地揣摩与品味中,领悟到诗人观察点的变化——由远到近;透过“窗与门”,引导学生领悟工整的对仗与美妙的对偶:字数相等,意思相近(相对),位置相同……学生很快找出了“黄对白,鹂对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西岭对东吴,千秋对万里,雪对船……”感受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神韵。

上一篇:2022年暑假社会实践下一篇:18 她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