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精选16篇)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1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几年的综合实践教学中我成长了许多,是学生教会了我如何教学,是书本教会了我如何教学,但这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运做起来是无章可寻的,只能是在摸索中实践。工作起来就困难重重,因此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在这里我就谈谈我在工作中的几点困惑。

困惑之一:综合实践课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尝试,充分地交流,却发现在一节课里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教学任务完成存在着矛盾,目前还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有一些学生思维敏捷,抢着发言,可是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参与面,不可以经常提问这些学生,这些学生几次没被提问到就不举手了,怎么办?

困惑之二:安全问题影响课程实施。在当前安全第一的情况下,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很难做到的,除了开学典礼能带学生近距离出去走走外,其余时间只好在校园里活动了。因此,安全问题束缚教师手脚,影响了课程实施。

困惑之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问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很难正确完整的评价学生参加活动课的情况,因学生缺少一定的约束,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完整的完成每项课程内容。对过程评价,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那些毅力较弱的学生更是虎头蛇尾。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2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 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 但是, 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 还要不要“训练”?

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学生往往是内心感悟而不知如何表达, 通过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 有益于他们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口语训练, “做到我口表我心”;可以给学生文字材料, 要求他们写出读后感, “做到我手写我心”。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动手, 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感悟, 离不开语言训练。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高质量的阅读, 尤其是创造性阅读, 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 是阅读的开始, 而不是阅读的终止, 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高中生的阅读既要有形象性的感受, 又要有理性的思考, 这样才有可能深入的理解文本。而我们的一些学生只愿意感受, 却不愿意动脑筋思考,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一般意义上的感悟只是阅读任务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感悟, 高考阅读题大多数是不能完成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课本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我们今天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我认为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 理解作者的思想,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站在作者的立场之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融入自己的想法, 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 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 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 解读不够深入, 缺少内在体验, 浮光掠影, 不作深入探究, 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学生读不懂文本, 光有所谓的理论而不会分析, 言之无物, 假话空话套话一大堆, 这完全是语文的悲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要让学生说话, 说出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多思考、多体会、多表达, 不怕出错就怕不做, 不求热闹但求成效。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这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语文课堂上, 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各种意见, 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 更不用说什么点拔引导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功底, 要不断的学习, 要扎扎实实的备课, 语文老师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 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 要有自己的见识。阅读教学的发展, 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 阅读教学的改革, 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应试教育高得多的要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 但我们绝不可能因此退居“二线”, 我们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既要传授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给学生, 这样学生的表达才会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又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 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又要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不可盲目的认为学生说的都是对的;我们既要和学生平等交流, 又要点拔引导学生。

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 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 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 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从专业的角度, 从认知的高度, 从思想的深度, 全面的指导学生, 以理服人, 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3

一、课时安排

初中语文课时少、内容多,应该如何解决?

《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课时设置》明确规定初中语文每周5课时。这5课时安排是这样的:每周1~2节作文课,3~4节阅读课。但事实上,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这样要求:一周一小作,两周一大作,完全不管学校教师在执行过程中能不能按要求上作文课。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每周1~2节作文课都是必须上的。这样,留给阅读课的课时仅有3~4节。尽管有些学校拿出地方课时补充给阅读教学,但是这些附加课时却不能上课,因为这些时段学生通常不在教室。

当前的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每册都是6个单元25篇课文,再加上综合学习探究、诵读欣赏、专题、口语交际、名著推荐与阅读等,内容多,要求高,课时根本不够。这3~4节计划课时相对大容量的教材而言,犹如“杯水车薪”。

例如,学习《陈涉世家》(九年级上册)一文,教师泛读一遍,就要5分钟左右,读完后再正音正字、标注停顿、疏通字词,再去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这样,学生还没理解课文内容,一堂课就结束了,于是,教师只能赶进度、开快车。这样的做法使得文本阅读很不透彻,内容难以被理解,基础知识不易被掌握。

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材的教与学是很难把握的,讲多了会占用学生思考的空间,讲少了教学任务很难顺利完成。为了节约课时,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经典的文章,还来不及仔细品味阅读,就匆匆翻过去了。这些问题成了制约初中语文教学的瓶颈,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二、写作周期

如何缩短初中作文教学写作周期?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写作周期长,反馈时间也长,一般是两周写一篇大作,多的每学期七八篇大作,少的只有三五篇。无怪乎学生会发出“漫长的等待”的感叹。

“写作周期长,效果差”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其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的无效性。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程设置的制约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处境十分尴尬。作文教学缺乏成熟的教材、课程和评价体系。语文课程形态,基本上还是以阅读教学为核心的架构,不同版本的新课程、老课程教材都是以阅读文选作为主要构成,作文教学零零散散地点缀其中,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也是如此。

阅读与写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课达不到阅读的功能,写作课没有写作的任务。此外,很多课文都不适合拿来做“读写结合”,久而久之,阅读与写作就脱节了。渐渐地,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只重视阅读课,而忽视写作课,甚至把写作课拿来上了阅读课。

2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严重

在语文教学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作文教学,但最不受到重视的也是作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作文教学日渐被重视,但效果却不明显。毋庸讳言,在期中期末阅卷,甚至中考阅卷中,阅卷老师在评改作文时大多数是打保险分(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这样学生之间的作文分差距就很小,因此,语文最终成绩往往取决于阅读成绩。

3作文批改影响写作周期和反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老师是学生作文唯一的阅读者和评价者,但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并不适合从事作文批改工作。当前农村初中的条件依然很简陋,一般一个班50人左右,有的学校甚至多达70人。认真批阅一篇五六百字的习作,至少需要5~8分钟,以一个班50个学生计算,评改两个班学生的作文所花费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备作文课、写下水作文,两堂作文课必须备一节作文指导课,一节讲评课。单两堂作文课就得耗费很多时间,再加上阅读课教学,那么语文老师就更辛苦了。于是,这两周一大作文就完全符合“校情”、“学情”了。如果遇上特殊情况,这两周一大作也可能得不到保障了。

综上所述,缩短写作周期,困难重重。

三、语法知识

语法要不要教?怎样教?教学的“度”如何把握?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江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语法知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汉语拼音、字词句等语法知识和修辞分布在六册教材中,是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新世纪以来,采用了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虽然汉语拼音、字词句等语法知识和修辞依然被编在教材之中,但是这些知识只作为附录,置于每一册不起眼的书末。于是,初中语法教学由上世纪的轰轰烈烈,变为新世纪的“淡化语法”、“取消语法”,甚至产生了“扭断语法的脖子”的叫嚣。最后,现代汉语语法教学逐渐停顿了。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法教学实是寥寥无几。据调查,初高中有45%的教师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语法教学,而其中有95%以上的教师只进行单纯的语法教学,同样有95%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的语法教学不感兴趣,有65%和88%的学生认为语法教学作用不大。由此推想,农村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该是如何的惨淡。

四、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看待课堂模式?要不要模式?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出来的,它极具实践性和推广价值。

例如,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以及江苏南通李吉林的“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这些课堂教学模式都取得了重大的教学成就。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农村初中应该慎重采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既不能机械照搬已有的教学模式,又不应该脱离科学方法的指导而盲目将这些模式应用于教学。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他人成功模式中能为己所用的方法,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当地学生具体情况,逐步形成自己简约、实用的教学风格。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语文教学认真,还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负责,减少一点功利主义,特别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体会教学的乐趣;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点困惑 篇4

大石桥乡小王新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淅川各个学校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正在不断的实践和推广阶段。导学互动教学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导”是前提,“学”是目的,“动”是根本。

如果能把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在课堂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能够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但要想真正做到这种教学常态化,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一个初踏入教育的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对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存在几点困惑:

(一)怎样在利用导学互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把握好时间?。我在教学上如果严格按照导学互动模式环环俱到,那么这节课不是拖堂,就是教学任务完不成。即使勉强做到这两点,也会有很多小的环节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在质疑解难环节有些教师用一两句带过,有些教师干脆省略。在这一环节也有不少学生能对课文提出疑问。例如《礼物》这一课中,在质疑解难时,有位学生就问:“为什么老婆婆的羊皮冬天毛朝上,夏天毛朝下?”在《西门豹》一课,有学生问:“漳河在什么地方?”像这样的问题,本可以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解决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在这一环节就提出来了。这些问题大部分与课文关系不大,但既然学生提出了,其他同学又不能帮助解答,只好一一作答。这样一来,后面的环节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质疑解难时,学生不知道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合适,也不知道该不该提问。还有编题自练环节,我发现许多同学认认真真编好了题,还没来得及去练习,时间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根据课文的不同,对有些环节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不一定每一节课必须都按照这些步骤、套路走下来。

(二)课堂中老师到底该讲多少?很多教师甚至领导认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讲多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没有体现出来。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发现式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学科教学中一些认识性的问题和探究性的部分问题,学生能够发现的就应该采取发现式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是一些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就可以采用接受式学习,教师就要精讲。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好的接受式学习,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发现式学习中创新的问题情景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因此,课堂上讲或不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也就是说该导的要导,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什么样的互动才算是好的互动?在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为增加互动频度,有意识地增多课堂提问的频率。表面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你方登罢,我上场;而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教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有些学生连课后作业都无法完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或由于学生的答非所问,教师就害怕不必要的枝节末叶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就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这些“蜻蜒点水式”的师生互动,只能是形式上的互动。

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篇5

由于副职领导所处的从属性地位,工作实践中表现为既被动又主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副职领导只有和主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将工作做好。因此,要注意克服“官难当”、“事难干”、瞻前顾后的思想,发扬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和勤于负责的精神,正确把握整体性与局部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经常性与随机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正确把握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在工作实践中要勇于负责

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有层次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整体性起主导作用,局部又反作用于整体。副职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委员与党委、副职与主官、副职与副职、副职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围绕党委的总体意图抓落实。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中明确指出:“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绝不能相互推诿。”这不仅是一个理论观念和要求,而且是指导实践的工作方法。作为一名党委委员,在工作实践中,就要带头贯彻这一思想,模范地执行党委的决议,克服各种思想顾虑,发扬勇于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要围绕主官的工作思路抓落实。副职领导的从属性地位,决定了要主动配合主官做工作,充分发挥“一传手”的作用,创造性地完成主官交办的工作任务。克服那种“你说我听、照搬照套”的思想,做到到位不越位,干事不多事,用权不专权。

第三,要围绕重点工作,指导机关抓落实。执法活动中的各项工作,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都有着其应有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作为副职领导,要把握队伍建设的一般规律,突出重点,指导机关做工作,协调机关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克服那种“扬此抑彼”的不良现象,积极倡导领导上阵、部门靠前、机关合力的精神,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要善于负责

原则性与灵活性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原则性是灵活性的基础,灵活性是原则性的服务和补充。领导者率领部属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随机应变,不能拘泥于陈规陋俗,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客观情况机动灵活地实施领导活动。这体现了领导者在千差万别的事物面前,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巧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灵活性。作为副职领导,不仅要成为实现主官意图的带头人,而且要成为主官开展工作的“谋士”。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执法队伍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做到谋实不谋虚。

一是要善谋好思想。随着阶段性任务的转换和内部主次矛盾的转化,要求领导者的工作思路也必须随之变化,以便于适应完成新任务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所以,要注意从个性中发现倾向性,从必然性中发现偶然性,从动态变化中发现规律性,得出带普遍指导意义的好思想,积极向党委和主官提出“好点子”。同时,要把“好点子”用好用活,防止“好点子”超前冒进,变成“空点子”或滞后变成“废点子”。

二是要善于协调各方。领导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内部点与点、线与线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既要各自履行职责,又必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如若工作缺乏协调,不仅使自己分管的工作受到影响,也影响到其它各线以至影响全局工作。因此,副职领导不仅要参与协调,而且要善于协调,使之成为本位利益转化为集体利益的“动力源”,融洽领导之间关系的“调合剂”,形成工作合力的“调谐器”。

三是要慎选“突破口”。选择“突破口”是作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队伍建设与部队作战有着其共性特点。因此,为了从根本上医治按章建队的“冷热”病,树立起“队荣我荣、队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工作实践中,就必须慎重选择“突破口”。其一,把“突破口”选在发扬队伍优势项目上,把队伍的士气鼓起来。队伍士气,是精神面貌的具体反应映,士气高昂则会激发工作热情,士气低落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其二,把“突破口”选在克服队伍薄弱环节上,把队伍的信心树立起来。树立信心是鼓舞士气的基础。它不仅反映官兵对班子的信任程度,而且反映官兵对待队伍的根本态度。其三,把“突破口”选在久治不愈的关键问题上,把队伍的作风端正过来。端正作风是树立信心的保障。它不仅反映队伍特点,而且是战斗力强弱的具体体现,它的好坏,对争先创优有着直接影响。

三、把握经常性与随机性的关系,在实践中要敢于负责

经常性与随机性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个方面,在领导活动中,二者既对立又统一。随机性中包含经常性,正确把握这一矛盾运动规律,是领导活动的基本遵循。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管工作,是副职领导的经常性工作;党委、主官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则是副职领导的随机性工作。处理和把握好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干好份内工作、兼顾其它工作的认识基础,而且是检验副职领导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因此,副职领导在工作实践中,要端正态度,提高标准,敢于负责。

第一,完成分管工作要严谨细致。分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基础工程。它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内涵。因此,要求分管对象必须做到严谨细致。

所谓严谨,就是在工作翌始要积极筹划工作决策。依据分管工作的内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合理区分工作阶段,慎重选择工作重点,周密拟定实现决策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长远规划与阶段建设的统一,整体发展与局部跃升的统一,学习借鉴与开拓创新的统一,加速推进与科学求实的统一。

所谓细致,就是依据总体工作决策,遵照上级的指示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客观实际,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找准影响和制约分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点环节,及时采取可靠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做到医其表、治其本,从而使分管工作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分管工作的目标化管理。

第二,完成临时性任务要主动、努力。临时性任务,不仅是队伍整体建设过程中的客观存在,而且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随机性特点。因此,完成临时性任务,要求各职人员必须做到主动、努力。

所谓主动,就是反应要灵敏,动作要快捷。要抛开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影响,自觉树立起“一盘棋”的思想。依据临时性任务的工作性质、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关系,分清工作层次,选准站立点,瞄准目标点,找准结合点,实现执法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所谓努力,就是标准要高,要求要严。无论是对整体起粉饰作用的特殊性工作,还是一般事务性工作,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愉快接受,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依据其自身特殊性,在信息主导、跳跃前进,超前发展的思想主导下,确定其工作思路,实现班子坚强,队伍过硬,政绩突出,观瞻良好的建队目标。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6

浅谈INTERNET在教学中的几点运用

 

东茅街小学     莫岚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为学校与教师所重视,大家试图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于课堂,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由于其本身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局限,存在着交互性不强,学生参与性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开放INTERNET学习环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所谓INTERNET学习环境是指:计算机设备通过电话线路经由INTERNET连接到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学习者通过这些设备查询有关资料,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这样的环境可以是单独的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配置齐全,局域于广域环境融合的局域网。

所谓英语拓展阅读是指:就英语教学某一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整理和阅读。

纸质媒体的诞生对人类发展而言是一个突破,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的形成,对我们加速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以及我们自身来说,则可能是一个飞跃。网络技术具有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有助于我们高效收集、利用信息。

在处理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或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新世纪小学英语第二册课文《AT THE ZOO》的拓展阅读中,我事先在INTERNET冲浪,在国外的一些动物网站(如WWW.ANIMALS.COM)中,了解网上用英语介绍关于动物的资料,下载一些相关内容,如图片、声音等,甚至动物短片,作成网页作为学习导引,让学生以更直观的视角去学习,从而更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题。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INTERNET搜集与某一主题相关的资料,制成纸质卡片或者电子媒体卡片。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三册LESSON 23中,我就“model”一词在网络上搜寻了一些资料和图片。如model ship , model plane , model car,另外还有一些model的图片,并用POWERPOINT做成动态的`电子读书卡片,让学生更深体会model在不同情况中的不同意思。

所以在INTERNET环境下的英语拓展学习,计算机象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师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局限。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7

1. 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综合实践课程在国家、地方强力推进指导下, 纳入课表。就笔者对我市区各小学的调查, 开设率已达到100%。随着学校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校本的开发与整合, 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果。虽然还在起步摸索阶段, 课程内容的安排还仅浮于表面, 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特别是针对学生而言, 这样的课程, 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触摸到探究的快乐, 体验到实践的乐趣, 对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 大有裨益。

2.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有所增强。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 推动了对教师新一层面的培训, 对教师是否拥有各学科多方面知识提出了挑战, “一专多能”成为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各学校以此为契机, 对教师进行了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培训, 教师有了从“教书匠”到“教育家”进行转变的要求, 对综合实践的深层次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3.为学校打造特色铺就一条新路。“树立品牌, 打造特色”是当今学校立校之本, 综合实践课程为学校打造特色学校搭建了平台。随着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深入开发, 涌现出一批综合实践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 这些学校除了为一些薄弱学校领航之外, 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显而易见, 成果也摆在我们眼前, 但如果要把这门课程开好上好,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1.四大领域缺乏有机的整合。众所周知, 综合实践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宽泛, 往往不能仅一名教师胜任, 需要多个学科教师进行配合, 例如, 语文教师可以兼任研究性学习, 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等。由此就会出现“一个综合实践主题”如何分工协作的具体问题, 如果不能周密地计划, 认真地落实, 势必会破坏主题的整体性、连贯性。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 往往由于四大领域相关内容不能有机地整合, 教师不能及时地沟通、交流、集体备课, 而造成课程主题的随意和零散, 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落到实处。

我们不能否认, 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好的, 让学生有机会走入社会, 走进社区, 用亲历实践活动去体验, 去感知, 去思考, 去感悟。可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 诸如, 社会的现实情况, 或是处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 很多实践活动环节不能付诸行动, 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3. 对师资缺乏专业指导, 导致课程内容浮于表面。

国家规定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研发, 这样的要求, 虽然给了学校极大的自主权、选择权, 但却造成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大多数学校由于师资能力水平有限, 往往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上, 盲目而随意, 造成活动内容缺乏衔接, 不成体系, 浮于表面的现象。就笔者调查,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几个主题, 例如, 水、垃圾、环境污染等等, 极少有更深入、更宽泛的主题挖掘。

4. 评价制度有待跟进。

据笔者调查, 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课程, 却没有形成有效的综合实践评价体系。没有激励就没有进步, 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的心里更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对自己的鼓励, 以此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一些学校也在进行评价方式的探索, 比如, 我校建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评价模式, 其中包括学生自己制定的主题方案, 主题调查资料, 自己的体验过程以及成果, 根据这些资料,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 小组互评, 最后教师总评, 经过实践操作, 学生对这样的评价方式非常喜欢, 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据笔者了解, 各学校发展参差不齐, 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建立还需各学校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 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新课程实施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困惑 篇8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重庆市内推广开来了,在一系列的市级培训、区级培训、校级培训后,老师们开始了教学实践,经过半年的摸索,从最初的不能透彻理解、不能完全适应到逐渐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新课程提倡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而化学科在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针对化学科的特点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还是具体到某一学科的改革要求,都重点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希望通过此次改革,摒弃多年来以教授知识为唯一目标的狭隘的教学观,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

半年前拿到人教版《化学》必修1、2认真阅读后,发现新旧教材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新教材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旧教材中的高一、高二、高三的全部内容,既包括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又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甚至还有有机化合物知识,给老师的感觉就是无所不包,而按照以往的教学步骤,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新教材的第二个变化是实验的设计,虽然增加了很多演示实验,设计了很多实验探究,还要求对实验进行分析,但是没有设计单独的实验课,这就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安排实验,既满足学生必须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又满足学生能找到正确的实验方法、又能得出结论。

新教材的第三个变化是更注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一改变回归了化学学习与研究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有目的地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一改以往为学化学而学化学,为考试而学化学的错误思想。

阅读了教材,端正了教学思想,一路按照新要求进行教学实践,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了一些变化。首先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出现了分化,有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高,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到正确的方法,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化学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化学成绩出类拔萃,老师对这些同学的教学也相对轻松而且效果还不错。相对地另有很多同学则学习困难很大,因为化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科目,需要类比、比较、推理、辨析等大量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他们在小学、初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所适从,进而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学习能力逐渐下降,学习成绩也逐渐降低。这是我们的一大困惑:如何让成绩好的同学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而让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同学提高学习兴趣,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我们时常思考的焦点。因为新教材在实验教学的设计、辅导上为教师留了很多的空间,可能每位老师面临的学生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动手能力也不同,所以需要设计什么难度的实验也不同,对教师来说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三,老师如何把最新、最前沿的与化学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生产工艺介绍给学生,也是我们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在社会中去用。这就需要老师要主动学习,在网络相当普及、传媒相当发达的今天不断地学习提高,为学生的成长不断地更新知识。

为了新课改的顺利、有效地进行,国家、地方、学校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式的培训、研讨,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把这一改革进行到底,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得靠广大教师努力实践,在干中学、在干中找方法,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相信所有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在努力实践中找方法、找途径去尽快适应这一新的课题。希望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践能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的、思想素质高的、创意无限的优秀人才。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9

随着新世纪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本热人也使电教媒体深入到了课堂。它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其较强的魅力,对于英语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电化教学优势,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活跃语文教学课堂,使学生的语文课堂更加生活化,促使教学效率不断地提高。

运用电教设备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呈现方式,能通过情景画面,更生动,更活泼,更丰富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而,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实践证明,电教设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的语文课堂上散发着它较大的魅力,让教师轻松地引领学生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有了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学生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领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其中的情境。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10

在心理品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

一七三中学 潘环芝

一、心理品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历经多次改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能具备较高的自获知识的能力,但在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上则出现了极大缺陷。媒体上曾登载过多起学生因承受不了升学的压力而自杀,因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幸而离家出走等恶性事故。这一切都为我们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面对社会的复杂化,多元化,要尽快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防止学生发生心理偏差,促其心理健康发展,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有许多学生,他们由于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思维方法,而表现得极为抑郁、偏执、孤僻或狂躁,这些心理偏差无疑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消极影响。而初中生的年龄又恰是他们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小小的过失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品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新教材一经采用,其贴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生动的形式、活泼的版面,立即受到普遍欢迎。

从我国整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来看,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提出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心理素质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只有心理健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未来社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荷,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面向未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此,在中学开设心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初一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简言之,就是开发心智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建立合理人际关系,促进高教学习。再简言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完善自我,促其成长。作为心理品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的任教教师要以此为依据,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合格人才作出努力。

二、教师要在心理品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教学中发挥疏导作用

“只有教师的活动,而没有学生的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11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综合板块;语篇

在我国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对综合板块进行处理的时候,往往都是简单的对ABC部分进行复习,然后完成综合板块的练习。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但是长期如此,学生综合能力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对综合板块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对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板块进行科学处理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该紧扣单元主题,沿着一条主线,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整体地学习,语篇部分作为综合板块的重要内容,必须承担其主线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主情境下有序的学习。

一、语篇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1.语篇教学的定义

语篇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其中所涉及到的语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处理,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一般来说,如果想使外语教学的效果达到预想的目标,将教学重点单纯的放在对词句的分析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来掌握语篇。可以说,语篇教学不只是单纯的对语言知识本身进行教学,而且应该将实际运用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语篇教学的特点

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来说,具有很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可以表现为2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外语教材的编写方面,新版教材的编排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比如说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等,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是体现在教学的实践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增长自己的世界知识,只有在将世界知识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

二、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处理综合板块语篇的几点思考

本文主要以“Unit 7 A busy day”为例,来对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综合板块语篇处理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介绍主人公忙碌的一天,来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逆读法进行学习。在对综合板块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以E部分语篇主人公Sam忙碌的一天为主线,整体地教学综合板块。对于综合板块语篇教学部分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多媒体将Sam一天的时间表展现给同学,如表1所示:

然后,利用多媒体制作出相应的特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儿歌中的句子“Tick,tock,tick,tock”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还减轻了该部分的教学压力。

近年来,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高年级语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许多学校在课堂上给学生拓展阅读材料,以便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课外还要求学生自主扩展英语阅读。而对于综合板块现成的语篇却不加重视,不充分利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教材是根本。综合板块语篇相对于A部分语篇来说生词量较少,更具趣味性,延伸性,是很好的阅读训练材料。因此在设计综合板块语篇教案时,教师也应像设计A部分语篇一样精心,并细化语篇的教学过程,让综合板块语篇彰显出应有的语篇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英语教育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教师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应该多说、多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将教学中涉及的板块具体划分,综合版块的教学的划分也要详略得当,尽可能以语篇部分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振红.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处理综合板块语篇——以“Unit 7 A busy day”为例[J].《江苏教育》.2011(28)

[2]陆振慧.论英语语篇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12

关键词:中职就业班,课堂教学,困惑,对策

一、困惑

随着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快,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普遍都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技能高考班, 第二层是高职3+2班, 第三就是就业班。这三个层次从学生进校分数来看, 就业班垫底。正因为垫底, 就业班的课堂教学给学校带来诸多困惑, 主要表现如下。

(一) 学生的求学现状堪忧

就业班的学生家长, 对孩子的看法不是积极态度, 他们多半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首先能够成人, 至于能够学到什么东西, 要求都不是很高。那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很少过问, 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失控, 把本该自己教育的都丢给了学校, 很多孩子的坏习惯于是就养成了, 到了中职很难适应。

就业班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差。在初中阶段, 他们因为分数比较差, 产生厌学情绪, 同时初中阶段教师普遍追求升学率, 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基本放弃。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得到重视, 从而自暴自弃。目前就业班课堂的消极表现主要为:上课睡觉, 玩手机, 看小说, 不愿意做作业, 上课不愿意听讲, 考试无所谓等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气, 造成了班级学风不振。

就业班的班主任管理, 问题有三个方面, 其一他们认为课堂45分钟应该是归教师管, 但教师并没有认真去管理。其二, 由于很多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 首先看班级是否出现打架、赌博等重大违纪现象, 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消极态度的关注不多。其三, 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不畅, 且时间出现错位。

(二) 就业班教师表现不优

目前学校在安排就业班上课计划时很头疼, 很多教师不愿意上就业班, 有抵触情绪, 有的学校干脆安排外聘教师。原因大家都知道, 就业班难教, 长此以往就业班的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近几年, 中职教师受到的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 一般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的培训比较热衷, 因为担心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跟不上时代。但是对“如何上好一堂课”的培训不看重, 尤其对就业班的教学培训做得不够。

当前, 教师对就业班的教学, 停留在完成任务即可, 很少有“回头看”。对于就业班的教研少有人做, 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低层次的, 很难出成果。

(三) 就业班课堂教学考核没有针对性

其一, 课堂教学对学生考核, 没有注重素质考核, 仍然是知识点对知识点, 上课都没好听, 哪能做好作业呢?于是抄袭成风。其二, 课堂教学对教师考核没有特别针对就业班的考核办法。现在学校都流行网上评价, 就业班的上课教师压力较大。如果对就业班的学生要求严了, 学生的评价有可能是差评, 对学生要求松点, 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很困惑。其三, 有的学校为了追求教学质量, 开始引入第三方考核。例如, 学生的考试, 出卷方不再是上课的教师, 这给上就业班的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又要保证学生学得好, 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可是个难题。

二、对策

俗话说, 办法总比问题多,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你认真去实践、去研究, 你一定能够找出一些对策。针对上述的几点困惑, 我们给出如下对策:

(一) 遵循教学规律, 抓好备课环节

尊重教学规律是前提, 教育教学都有一定的规律, 都是有章可循的, 不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 对于就业班来说, 备课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备课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备学生, 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对你所上的课是否感兴趣, 有多少学生基础能力差, 多少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上课之前要与班主任、与之前上过这个班的任课老师沟通, 可能还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第二, 备教材, 我们要把知识结构重新整合, 最好项目化。例如, 学生不爱上数学课, 那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给学生一个能成功到达彼岸的任务。一本厚厚的教材都要项目化, 这要充分的积累。第三, 备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很多都是从学生的感官入手。图、文、声、视及相关道具都要策划,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言传身授固然重要, 但是有“添砖加瓦”的素材为什么不用呢?

(二) 遵循教学规律, 引领求学氛围

其一, 教师要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 反对以“教”或以“学”为主两个极端教学模式, 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 产生交互影响, 从而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其二, 课堂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学形式变化注重节奏感。针对就业班学生理解慢、反应慢, 教师教学节奏的控制尤为重要。例如, 语速要慢。其三, 课堂教学加强素质考核, 有奖有罚, 例如完成课堂任务可以提前领取手机, 上课睡觉素质评分减分。其四, 加强就业班教学探讨, 集中备课, 互相分享成果, 虽然每个就业班不一样, 但也有共性, 集大家之长总比个人单打独斗要好。

(三) 遵循教学规律, 建立合理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建立对教师、对学生尤为重要。其中对就业班的课堂评价就要慎重。学校要大胆鼓励教师积极、主动, 起点不要定太高, 有进步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陆霁君.中职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合理性思考[J].科技视界, 2016 (9) .

综合实践课堂趣味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3

密山市兴凯镇中学 孙景林

通过近年的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对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趣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我校均衡教学的探究过程,对初中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感受,首先明确了学科设置的目的:就是希望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是发觉自己作为综合实践课教师面临很大的挑战,最主要的是自己知识面狭窄,自己原来是教物理的,对自然知识了解的较多,而对文史类、应用类的知识了解不多,很难满足综合实践教学的需要。再次就是,该学科属新兴学科,各方面条件准备还不够充分,其中包括学生心理准备不足,物质、器材准备不充分等。

针对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效果,力求达成教学目标:

一:趣味引入,激活潜质:

发挥自己物理教师的长处,每节课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引入新课,力求切中大多数学生的兴奋点,努力激活所有学生的潜在能动性。这些活动包括:水上漂金币、空中悬物,纸盆烧水,孔明灯、小潜艇、小喷泉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诱发了大部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二:贴近生活、挖掘真感受:

在文献研究一课教学活动中,我向学生提供的文献是我自己写的学生正在进行的“优化互助教学模式”研究报告,供学生来研究。文献是教师自己写的,写的事件学生都全程参与,可谓再熟悉不过了,真实的人、真实的、真实的文章,作为亲身参与者的每一个学生都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角色,由于感受真实强烈、意见分歧严重,讨论演变成了争论,几方面情绪化的观点难达成统一,学生们提起笔要把想法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可下课铃响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出了文献研究报告。更为可贵的是这一课学生写的报告也为我校“优化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了最真实的学情资料,为课题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讲纸结构之前,我让学生进行抽纸条,纸单杠、挂历纸抬人等游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探索自行车之前让学生用自行车抽水等。用身边常见的东西如笔帽、线头、砖头等,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都有趣。三:严密组织、优化细节: 为达成学校“均衡教学”,“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几年来与班主任合作,努力探索班级管理方式,希望通过学生间的“互助”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1:改进思想教育方式。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思想动员的成与败,只有在全体学生心甘情愿的、真心实意的投入到互助合作活动中,互助合作活动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我们努力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趣味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逐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

2: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密切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3:搞好师生关系: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病理、家庭状况、知识基础、性格特征、情感、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密切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努力消除和避免新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适应和逆反心理。通过每月一次的合作情况公开交流掌握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4:理顺生生关系,特别是同桌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同桌保持融洽的关系,建立互助合作的感情基础,组织同桌每月进行一次合作情况公开交流。

5:改进课堂管理模式,变强制命令为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诱导,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诱导,使学生在无意间形成主动的自我修正的习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完成习惯的转变。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经过努力实践取得的进展和收获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其认真探究的决心。注重弱势群体,力求体现课堂的均衡性,鼓励弱势群体积极发言,并不是不让优势学生发言,只是完成的任务的方式有区别。应该让学生明确在均衡课堂上优势学生的任务更重了。他们的展示空间是双重的,即要帮助别人还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2012年我与班主任合作,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我们在小组设课代表、单元设发言人、设立了对比组、对比单元。教师操作中有必要坚持就近、方便的原则,让学生用起来少一点困难。把黑板分块,分到各组,对比组的板块相邻,有利于对比。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训练,提高了训练的实效性。

6: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在表扬鼓励学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优化互助”的特点,表扬鼓励弱势群体的同时不要忘记帮助他们的学生的功劳。

7:完善课堂训练方式::长期的、乏味的活动会让学生厌烦,阻碍技能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厌倦活动时,也可能会破坏其他人的学习,当班级有相当大的比例厌烦的时候,进行探究活动是一个困难事情。首先要“慎”,在充分评估学生情绪、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为各类学生准备充分的条件,当活动过程中有困难时有人来帮助,无意间注意力不集中有人来提示,即“一对一”的互助。再有就是“趣”,让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具有趣味性。也可以“比”,可以预设“对比”小组,通过与“对比”人的比较与互纠,达成活动的效果。使活动效果自然生成。

8:优化座位排布:应该满足互助方便、满足组间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生理健康,有利于互助习惯的养成。

四:关注心理、适时调控:

关注特殊学生的行为,及时诱导,调节情绪,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过程,能有收获。

为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我们每学期都对学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并把评估结果通报给班主任,班主任会根据评估结果对特殊的学生进行心理调控,使所有学生的心理品质都处于合理的区间。

我还通过“注意力测试”和“反应能力测试”等活动,给兴趣不高的学生以心理暗示,鼓励他们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潜质并不比学习好的学生差。

五:恰当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近几年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断升级,为提高课堂效能提供了新的因素,同时对教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年都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特别是多媒体方面的作业,业余时间也下功夫学习信息技术。认真的学习使自己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很大提升。

六:让课堂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

在努力挖掘教材使知识趣味化的同时,完善课堂组织方式,努力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趣味活动中强化趣味感受、加深印象。

七:形成专题

在整体探究的基础上,把对专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专题小组,指导他们进行进行专题探究。我们组织了装帧、栽培、科学制作三个小组。装帧小组参与装订的校本教材在密山市“高效课堂现场会”上展示受到好评。栽培小组栽培的西红柿成熟会同学纷纷品尝,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进行的西红柿与土豆的嫁接实验经历多次失败至今没能成功。科学制作小组制作的太阳能自动淋浴器在农村被采用。

八、潜移默化、形成习惯:

我们希望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深入细致富有情趣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坚定学生的进取心态,同时在学生有求知欲和强烈的上进心的心理基础上,将竟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结合富有情趣的游艺活动,将探究活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完整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形成即有合作探究,又有平等竞争的民主有序的适应儿童心理的、有利于各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课堂环境。

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4

占岗联小

周海棠

通过近年的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对综合实践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我校教学的探究过程,对综合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感受,首先明确了学科设置的目的。

针对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效果,力求达成教学目标: 一:趣味引入,激活潜质:

发挥教师的长处,每节课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引入新课,力求切入大多数学生的兴奋点,努力激活所有学生的潜在能动性。如科学课:水上漂金币、空中悬物,纸盆烧水,孔明灯、小潜艇、小喷泉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诱发了大部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二:贴近生活案例、挖掘真感受:

如上课时,可用身边常见的东西如笔帽、线头、砖头等,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都有趣。

三:严密组织、进行“优化互助教学模式”

为达成学校“均衡教学”,“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学生间的“互助”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1:改进思想教育方式。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思想动员的成与败,只有在全体学生心甘情愿的、真心实意的投入到互助合作活动中,互助合作活动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我们努力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趣味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逐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

2、搞好师生关系: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病理、家庭状况、知识基础、性格特征、情感、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密切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努力消除和避免新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适应和逆反心理。通过每月一次的合作情况公开交流掌握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理顺生生关系,特别是同桌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同桌保持融洽的关系,建立互助合作的感情基础,组织同桌进行合作情况公开交流。

4:改进课堂管理模式,变强制命令为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诱导,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诱导,使学生在无意间形成主动的自我修正的习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完成习惯的转变。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经过努力实践取得的进展和收获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其认真探究的决心。注重弱势群体,力求体现课堂的均衡性,鼓励弱势群体积极发言,并不是不让优势学生发言,只是完成的任务的方式有区别。应该让学生明确在均衡课堂上优势学生的任务更重了。他们的展示空间是双重的,即要帮助别人还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多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综合实践,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5、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在表扬鼓励学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优化互助”的特点,表扬鼓励弱势群体的同时不要忘记帮助他们的学生的功劳。

6、完善课堂实践方式::首先要“慎”,在充分评估学生情绪、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为各类学生准备充分的条件,当活动过程中有困难时有人来帮助,无意间注意力不集中有人来提示,即“一对一”的互助。再有就是“趣”,让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具有趣味性。也可以“比”,可以预设“对比”小组,通过与“对比”人的比较与互纠,达成活动的效果。使活动效果自然生成。

7、优化分组方式:应该满足互助方便、满足组间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生理健康,有利于互助习惯的养成。

四:关注心理、适时调控:

关注特殊学生的行为,及时诱导,调节情绪,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过程,能有收获。

我还通过“注意力测试”和“反应能力测试”等活动,给兴趣不高的学生以心理暗示,鼓励他们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潜质并不比学习好的学生差。

五:恰当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近几年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断升级,为提高课堂效能提供了新的因素,同时对教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年都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特别是多媒体方面的作业,业余时间也下功夫学习信息技术。认真的学习使自己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很大提升。

六:让课堂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

在努力挖掘教材使知识趣味化的同时,完善课堂组织方式,努力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趣味活动中强化趣味感受、加深印象。

七:潜移默化、形成习惯:

希望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深入细致富有情趣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坚定学生的进取心态,同时在学生有求知欲和强烈的上进心的心理基础上,将竟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结合富有情趣的游艺活动,将探究活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完整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形成即有合作探究,又有平等竞争的民主有序的适应儿童心理的、有利于各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课堂环境。

有效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篇15

关键词:物理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8-001

有效教学,就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无效性、低效性的教学活动,这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在生态课堂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对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于后,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1.抓好课前的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因为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自己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通过阅读教材,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欠缺,可以及早进行弥补。因此在八年级的第一堂物理课上,我就明确告诉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以教材为本,做好课前的有效预习工作。

为了帮助刚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我一般会加以这样的指导:

1.1读完教材后,要了解这节教材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活动,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1.2这一节教材中讲了几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是什么?

1.3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自行解决。你提了哪几个“为什么”?

1.4看完课文后,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在书本空白处或另备的笔记本上做好简要记录,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

当然,刚开始也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或学习习惯的问题而完不成预习,这时,我也会根据这些学生目前的情况,降低台阶,只要他们能在课本上留下一些预习的痕迹,那怕只有少量的圈圈点点也行。就这样,慢慢地哄着孩子们富有兴趣地走进学习物理的大门。

可是一段时间后,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而开始心生急躁,知难而退。这时,我让学生学会通过自我激励来克服畏难心理;同时,要求学生用相互提醒和督促的方法来完成预习作业。

2.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认识活动,其教学的有效性与活动预设的目标、活动进行的方式和活动主体的状态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2.1关注个体差异,做好课堂内的异步教学。“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学生的发展总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同一个班上有学得好和学得差的,有学得快和学得慢的。对于那些学得好学得快的孩子,我比较注重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课堂上教材阅读指导和实验探究指导,给这些孩子适度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而对于那些学得慢或学得差的孩子,我在备课时会特意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参与回答,而不做一个旁听者,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在学生小组学习或自主学习时段,我不仅安排其他同学给予这些孩子适时的帮助和指点,针对个别基础特弱的孩子,我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前提下,更会不经意地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在每堂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环节中,我也会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让他们逐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慢慢找到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因乐趣而慢慢地转变学习观念,从我厌学到我乐学。

2.2投入情感,激活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为此,我力求让我的物理课成为“微笑的物理课”,带着微笑走进教室,以和蔼并且通情达理的形象面对我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将物理的魅力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喜欢并爱上这门课的学习。同时我深信没有情感的课堂是失去了美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所以不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还是课堂检测,我都能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支持,或鼓励、或表扬,让整个课堂充满激情、快乐、信任、鼓励、轻松和谐,以此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兴奋,让整个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通过这种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来感化学生学习的情感,强化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3.精心布置和处理课外作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跟课后作业的精心布置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回家作业我一般就是围绕学生的课堂检测情况来布置。如果检测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当,就只要订正检测就行,并在其检测卷上适当提些一句话建议或希望,并允许留着不会订正的题目,但要求他们必须在边上说明哪个知识点不懂,留在下一次的课堂交流巩固。

其次,根据教材中安排的“课外实践和练习”,布置并指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和小制作。例如用收集到的废钢锯条完成音调跟频率、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的探究;用香脂盒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制成马德堡半球模拟器,浮力产生原因演示仪等等。由于这些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取材方便、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大多主动积极参与完成“小实验”和“小制作”。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了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成为有效课堂教学强有力的课外保障。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16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理论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的严谨性。相对文科而言比较枯燥。如果在传承知识的同时紧扣知识的产生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什么要引入某一物理概念,同时也通过科学家力透纸背的真实经历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巨匠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通过物理学史可以完成多方面的德育功能,今天我仅就“质疑、激趣、求是”三个方面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大家探讨。

一、培养学生体验物理学的质疑、批判精神。

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由于以灌输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仅立足学生记住公式、定律并能够熟练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无条件接受这样的观念。久而久之,历史性的、进化着的科学理论被神圣化,学生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致使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家和科学理论永远怀着一种崇敬心情,这种心情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而物理学家的批判精神充溢着整个物理学发展的进程,是促使物理学向前发展的动力。

这一点在《原子的核式结构》一课中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批判了从古希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念。而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汤姆逊那时完全缺乏实验证据,于是他展开自己的想象提出了所谓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的学生卢瑟福想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来确认那个“葡萄干蛋糕”模型的大小和性质。但是,极为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有少数粒子的散射角度如此之大,以至超过90度。对于这个情况,卢瑟福自己描述得非常形象:“就像你用十五英寸的炮弹向一张纸轰击,结果这炮弹却被反弹了回来,反而击中了你自己一样。”

卢瑟福发扬了亚里士多德前辈“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优良品质,决定修改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次年卢瑟福发表了他的这个新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使他导师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成为了历史。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这些物理学批判性发展的精彩事例,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这样一条真理:有条件的、有怀疑的思考,不迷信权威,这是科学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善于提出科学问题的灵性和聪慧,使他们的思想沉浸在好奇之中,永不闭塞怀疑的目光。

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爱因斯坦说过:“有许多人之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如丁肇中教授在实验室仪器旁一守就是几天几夜。当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的回答是:“一点也不苦。正相反,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可见,好奇心、兴趣和事业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欲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而物理学史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物理学史是一幅理论与实验交叉、失败与成功并存、逻辑与非逻辑思维并用的丰富多彩的画面,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演变、物理学发展跳动的脉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

例如,在《光的干涉》一节课中就有戏剧性的事例:就在微粒说与波动说互不让步之时,新的突破出现了,在法国科学院的一个征文竞赛中,一个不知名的法国年轻工程师——菲涅尔向组委会提交了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菲涅尔采用了光是一种波动的观点,并以严密的数学推理,极为圆满的解释了光的衍射问题。评委会成员之一泊松并不相信这一理论,对它进行了仔细的审查,结果发现当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圆盘衍射时,阴影的中间将会出现一个亮斑。这在泊松看来是十分荒谬的,影子中间怎么会出现亮斑呢。这差点使得菲涅尔的论文中途夭折。但菲涅尔及其支持者在关键时刻坚持要进行实验检测,结果发现真的有一个亮点奇迹般的出现在圆盘阴影的正中心,位置和亮度和理论吻合得相当完美。(被误导性的称之为泊松亮斑)这是物理学史中将反对者的观点转化为支持自己的证据的典型事例,充满了的趣味性。

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同时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能独立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在教学中经常穿插一些物理学史的材料,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环境,将物理学上一些重大知识的发现历程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一个自然奥秘破释了,又一个新的难题提了出来,在这种好奇心永无休止的满足中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我们就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并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物理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希望每个学生能够具备的,也是每个物理学家的共同之处,物理学家们正是从对实验和现象的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精神,才不断地发现物理学新的理论和规律。例如牛顿的治学态度是很严谨的,可通过《万有引力定律》一课体现:牛顿在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到正式发表中间整整间隔了20年,在得出平方反比规律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引起了牛顿的困惑,种种观测数据表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好像是从地心发出的。这一问题困扰着他,在这二十年的研究中,他创设了数学《微积分》,证明了两均匀球体之间的万有引力,r等于球心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定律才得以公开发表。牛顿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体现了对科学严谨性的追求。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所持的科学态度,意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物理学史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和物理学史有意识、有计划的把德育内容实施到物理教学中去,做到育德育与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德育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上一篇:二年级法制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初中物理知识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