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通用5篇)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 篇1

军转要闻: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下文为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搜集整理的一则山西省军转安置政策,具体为《山西省军队干部转业接收条件》。2013年转业方向为山西省的军转干部们,可以参考下文中的安置政策。

做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及以后的军转安置工作,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和有关规定,现将我省军队转业干部(以下简称军转干部)移交和接收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军转干部的移交和接收工作由省军转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二、军队干部转业到山西安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的有关条款规定。军转干部及其随调家属的档案材料,由解放军及武警、公安部队驻我省转业干部工作部门向省军转部门移交。

三、省军转部门负责全省移交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有关问题的审定、处理,对符合在省直和中央驻并单位安排的军转干部进行审查和接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全省范围军转干部的去向进行调整;市级军转部门根据省军转部门的统一安排和指导,对符合在本市(地)安排条件的军转干部进行审查和接收。

军转干部随调家属是干部的,由同级人事部门负责审查和接收;是工人的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查和接收。

四、军转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市(地)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常驻户口所在市(地)安置。配偶已随军的军转干部,可由配偶常驻户口所在市(地)接收安置。

五、外省籍的军转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山西接收安置: 1.军转干部入伍前常驻户口在山西或从山西入伍。2.配偶常驻户口或结婚时常驻户口在山西。

3.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一方原籍为山西或从山西入伍,或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且所在部队驻地在山西,生活基础(自有住房、子女户口,下同)在山西。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且所在部队驻地在山西,生活基础在山西。

4.军转干部的父母常驻户口在山西且身边无子女,或配偶的父母常驻户口在山西,配偶为独生子女。

5.军转干部的父母一方为军人且军转干部本人长期(满10年,下同)山西人事人才网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在山西。

6.军转干部未婚,其父母常驻户口在山西。

7.军转干部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驻户口在山西,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山西接收安置:

(1)自主择业;

(2)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3)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4)因战因公致残。

8.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单位以及山西经济建设急需的特殊人才,经省军转部门批准,可以在山西接收安置。

军转干考试

六、符合山西接收条件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太原市接收安置: 1.军转干部入伍前常驻户口在太原市或从太原市入伍。2.配偶常驻户口在太原市满2年。

3.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一方原籍为太原市或从太原市入伍,或者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且所在部队驻地在太原市,生活基础在太原市。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且所在部队驻地在太原市,生活基础在太原市。

4.军转干部的父母常驻户口在太原市且身边无子女,或配偶的父母常驻户口在太原市,配偶为独生子女。

5.军转干部父母一方为军人,且军转干部本人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在太原市。

6.军转干部未婚,其父母常驻户口在太原市。

7.军转干部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驻户口在太原市,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可在太原市接收安置:

(1)自主择业;

(2)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3)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及以上奖励;(4)因战因公致残。

七、符合太原市接收条件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省直单位(含中央、省驻并单位,下同)接收安置:

1.配偶系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或省属企业(不含驻太原市军队、武警部队所属单位)正式职工、聘用制干部或者劳动合同制职工。

2.配偶系中央、省驻并单位正式职工、聘用制干部或者劳动合同制职工。

3.军转干部未婚或者夫妇都是现役军人,父母一方为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属企业或中央、省驻并单位正式职工、聘用制干部、劳动合同制职工、离退休职工。

4.配偶系无主管部门但在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单位的正式职工或劳动合同制职工。

八、军转干部获一等功或者全国、全军荣誉称号的,可在全省范围内接收安置;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的,可在本市(地)范围内接收安置。

九、军转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我省不予接收安置: 1.年龄超过50周岁。2.二等甲级以上伤残。

3.地方在接收安置过程中发现患有严重疾病,经驻军医院以上医院诊断确认,不能坚持正常工作。

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在当年12月31日以前发现患有严重疾病,并经驻军医院或驻地的市(地)级以上医院诊断确认的。

4.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留党察看期未满。

5.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

6.被开除党籍或者受劳动教养丧失干部资格。

7.安置期间发现档案材料不全、不真实或弄虚作假。

8.安置期间发现参加过非法组织并系主要成员,或系一般成员但没有悔过。

9.其他原因地方不宜接收安置。

十、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师级职务(含局级文职干部)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军队

军转干考试

干部,年龄52周岁以下的,本人申请,经批准可以安排转业,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 篇2

河南省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 圆满完成2012年军转干部接收安置任务, 2017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得到妥善安置。

据了解, 2012年国家下达河南的军转干部接收安置计划为2287名, 其中计划分配2017名, 自主择业270名, 随调配偶253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的情况是:安置在省直和省会城市856名, 占42.4%;其他省辖市和县 (市、区) 1161名, 占57.6%;安置在机关、政法部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1608名, 占80.5%;其他事业单位386名, 占19.35%;自愿到企业3名, 占0.15%。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为切实安排好军转干部的工作和职务, 该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河南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和全省接收安置计划、中央驻豫和省以下垂管部门接收安置计划、考试考核选用军转干部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措施, 进一步完善了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安置办法, 统一规范了全省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考试考核量化赋分要素和标准。将职务等级、任职年限、服役年限、立功受奖、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情况等作为考核要素, 且加大了任职年限和服役年限的赋分权重, 体现了对职级高、军龄长、贡献大的军转干部的优待照顾。二是推行“阳光安置”。大力推行以安置政策、接收条件、办事程序、安置计划、考试方案、考试考核成绩和分配结果等“六个公开”为主线的“阳光安置”, 提高了军转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三是突出安置重点。采取空出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 对团职干部优先落实岗位、优先落实编制、优先落实职务。590名计划分配团职干部中, 有489名安排在机关和政法部门, 占83%;232名符合任职条件的正团职干部安排了副处级领导职务;择优选拔了36名正团职干部到县 (市、区) 领导班子任职。荣立二等功以上的158名军转干部在考核积分和安置去向上得到优待照顾, 5名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军转干部均按照个人志愿安排到省直综合职能部门。四是注重宣传引导。广泛开展了“军转安置服务部队行”活动, 先后深入部队宣讲安置政策7次, 编印发放《军转安置工作政策问答》3000余册, 采取政策咨询、个案讲解、座谈讨论、现场答疑等形式, 把国家和省的安置政策送到部队。五是抓好教育培训。各地创新培训形式, 科学设置课程, 全省共举办25个培训班, 对2287名军转干部进行了适应性培训和专业培训, 参训率达90%以上。 (赵巍楠郭晓东)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 篇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第一部分

阅读给定材料一,完成第一、第二题的作答。

材料一

1.2014年5月,A市有关部门向全市市民发出倡议,倡议书如下:

当前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整治城区环境卫生,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是“创卫”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保洁员。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公共环境卫生意识,自觉做到: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投放,不乱贴乱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沿街沿路燃放烟花爆竹,不践踏花木草坪,不破坏公共设施。我们要勤动手,主动捡掉地上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监督员。我们要认真履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义务,对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张贴、乱涂画、乱停放等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劝说,对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坚决制止,形成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环境卫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一名环境卫生宣传员。我们要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广泛宣传安全、文明、卫生的行为规范,让环境卫生知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们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城市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提升我市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2.多年来,露天烧烤因环境污染、占道经营、食品安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多个执法部门。今年,D市启动“四城联创”(即创建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活动,全面治理露天烧烤,以保护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维护市民利益。

此次整治按照“便民、利民、杜绝扰民”的指导思想,决定在城区内6处设置烧烤示范区,将无序分布在各处的流动烧烤摊点规范至规定场所集中经营,加强管理,除烧烤规范区外,城区其他街道以及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一律禁止露天烧烤。军转试题:中央单位和北京市级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统一笔试[2014]

按照治理要求,主次干道的烧烤店严禁在店外烧烤,所有烧烤器具一律进店并安装油烟净化机,在店外门前摆放桌椅的烧烤店,须经城区市容监察管理审批备案,在烧烤规范区内经营的露天烧烤摊点,必须使用露天烧烤油烟净化车,在经营地面铺设防油布,购买油烟净化器及露天烧烤抽烟净化车,政府给予相应补贴。

3.整齐划一的红色遮阳棚、蓝色垃圾桶,商贩们系着清一色红色围裙„„委员X市人民医院东门的王陵水果摊点的10位业主,与泉山区城管局统一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

“创卫是我们市的大事,作为一个X市人,我们当然希望咱们徐州能顺利评上国家卫生城市。当办事处与泉山城管跟我们提出签订规范经营协议后,我们都十分配合。”王陵水果疏导点的业主老黄告诉记者。“规范经营承诺书”约定了营业时间为早6时至晚22时,物品摆放不得超出疏导点的货架外,不得乱堆乱放,负责自己的点位保持清洁等,如果不按照协议去履行这些承诺,将自动退出水果疏导点。

人民医院东门水果摊点成立于三年前年,由于该地段人流量大,又紧靠医院,生意十分红火,每天来买水果的人络绎不绝。一些业主为了增加业务,将货品堆积在货架以外的空地上,乱堆乱放现象一度十分严重。泉山区城管局注意到这个现象,牵手王陵街道办事处与业主们签订了“规范经营承诺书”。

“创卫前夕,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宣传。包括发放给业主的一封信,阐述创卫的责任与义务以及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张贴了许多创卫海报,目的就是使创卫深入人心。”泉山区城管局副局长介绍说,王陵水果疏导点的业主不仅配合创卫工作,还自费出资将原本破旧的遮阳棚更新,并添置了统一的红色围裙与蓝色垃圾桶。

4.一段时间以来,S市投入大量人、财、物持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经过整治,城市面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区街道环境优美,市场商品摆放整齐。但是,记者近日再次走上街头,对市区部分商家创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访,却发现了另外一番景象。

市区鱼市口路有不少童装商店,几乎每个童装店门口都摆放着许多代售的儿童衣服、鞋子和玩具,由于商品摆放在店外人行道上,导致行人行路困难。在市区中山路、东大街等处,也有不少“店外店”,在市府东路的一条巷子里,分布着几十家小型餐馆,几乎每家餐馆门外都放着一个泔水桶,有的商家甚至把炉灶移到店外。记者注意到,不少商家把洗菜水、刷锅水随手倒在门前台阶下,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在黄河路、西湖路等商业集聚区,记者看到马路两遍的人行道上零零散散地停放了不少非机动车,虽然道路两边都划了停车位,但仍有部分车主不按照规定停车。记者还发现,不少商家将自制招牌随手摆在店外,有的甚至摆到了马路上,严重影响附近商业秩序和交通安全。

5.J市市民小蔡上网查询城管行政职能,发现其管理内容包括犬类管理、占道经营、餐饮油烟、违法建筑、损坏市政设施、乱倒垃圾、噪音扰民、毁绿种菜。公共泊位停车收费„„细数共有21项。“J市有百万人口,城管要管这么多事,从这个角度讲,城管工作确实不容易。”小蔡说。

记者从J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该局2004年7月成立,人员编制定为260人。由于城市规模扩张,特别是开展“创卫”以来,人手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根据工作需要,各分局招聘了部分临时协管管,但目前协管员流动性大,队伍极不稳定。记者从西城分局了解到,该局现有正式队员59人,协管员80人。他们除了服装上的肩章、胸号有所区别外,外观上旁人一般不容易分辨出来。相比正式工,协管员工资低,每月工资还不到2000元。

从今年5月1日开始,J市将正式实施“交办制、责任制、代整治”三项新制度,以此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首先,发挥数字城管“12319”平台功能,对市8890、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新闻媒体曝光、执法人员和网格化监督员巡查中发现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通过数字城管平台进行交办处理,从而提高问题的发现率、管事率和解决率。其次,建立以数字城管考核评价体系为主的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首期将对市区的街道(乡镇)、市有关部门(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分类考核。第三,对日常城市管理中产生的一些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或急需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应急处理的城市管理问题,按照“优先处置”原则,启动代整治程序,由市城管行政执法局交办给相关部门先行代为整改,事后再明确相应责任,追缴代整治费用。军转试题:中央单位和北京市级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统一笔试[2014]

6.从去年9月开始,Z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开始采用城市管理的“Z市标准”。该标准按照市区“绿化、美化、洁化”的标准,结合国家卫生城市的指标,进一步细化了街容街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城区内河、市容秩序、执法服务等方面标准,按照功能、特点和现状,设定从高到低的三类标准,使市区所有街路和区域都有相对应的系列管理标准。

以往城市管理标准常常以管理者自身的主观意识为主要标杆,“Z市标准”则要求管理标准尽可能客观、量化、可操作,比如:店面招牌规定一店一牌,剩余的要拆除;霓虹灯损坏不亮,要限时更换;沿街两侧空调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5米;校园周边按时间段错时管理;对允许经营的便民摊点要规定经营的时间、地点、数量等。张为臻博客

城市管理工作按照新标准,从小事管起,从细节入手。比如,人行道有地砖破损、绿化缺株,要及时告知修补;路面有建筑废弃物、边角料、绊脚石要及时通知清理;执法队员巡查中发现“城市牛皮靴”,要随手清理等。

建设卫生城市,除政府之外,还应当“人人有为”,市政管理行政执法牵头组建了“城管义工”、“街道长”、“市民监督员”等多支队伍,参与对市部分道路的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停车秩序、设施维护、立面美化等监督管理,既提高了管理标准和效率,又弥补了执法管理力量不足,实现了城市管理全覆盖、无缝隙、无盲区。另外,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正在深化“队员进社区”活动,将市区范围内的街道社区、主要道路、公园广场、部分村镇等都包干到户,配给固定的责任队员,依托属地党委、政府及社区基层组织,促使大部分管理问题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作答要求】

第一题

对下列表述进行正误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扼要。(注:答题卡每题给了50个格子。)

创建卫生城市,既要以政府为主导,也要注重社会力量参与。

D市开展的全面治理露天烧烤行动,体现了“疏堵结合”的原则。

X市城管部门和水果摊点业主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的目的是使“创卫”深入人心。

记者对S市的回访表明,创建卫生城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题

归纳总结这些城市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的主要做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25分)

要求:内容全面,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400字。

第二部分

阅读给定材料二,完成第三题的作答。

材料二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

配合L市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①,②,③,④为进一步提高中央、省属、各市州在L单位和驻兰部队对L市创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配合支持L市做好创卫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A.自2005年6月兰州市启动创卫工作以来,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B.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是我省对外形象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C.目前,兰州市正在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查漏补缺,全力以赴做好创卫的各项达标工作。

D.创建卫生城市(以下简称“创卫”),对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塑造城市良好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为目标,不断加大创建宣传力度,强化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和卫生素养,切实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家属区的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和创卫达标工作,以良好的卫生环境为L市创卫作出积极贡献。

二、具体任务和标准

(一)中央、省属、各市州在兰单位和驻L部队要对本单位、本系统及所属家属院落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落实门前“三包”(包秩序、包绿化、包卫生)责任制,整治门前“三乱”(乱停、乱放、乱摆)现象,确保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周边卫生干净整洁,公共厕所、院落、楼道、阳台等场所干净、整洁,无出店经营、乱摆摊点及乱停乱放车辆、违章搭建、违规饲养家禽家畜、乱堆乱放杂物等现象。A临街建筑物立面进行全面清洗粉刷,临街建筑物阳台堆放物和破损遮阳蓬进行清理和更新,确保街道两侧建筑物立面无乱拉乱挂、乱写乱画等问题。对所属内部食堂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⑤)和整治,宾馆、饭店和食品经营商店证照齐全,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经营、制作食品生熟分开,无经营过期和假冒伪劣食品现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定期开展“四害”集中灭杀活动(灭鼠、灭蟑、灭蝇、灭蚊),做到设施齐全、投药规范,清理卫生死角,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源。

(略)

(七)各通信运营企业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建成区架空通讯管线进行集中整治,按计划完成“空改地”工程。B确定专人定期对沿街通信设施保持清洁,进行清洗。

三、保障措施

A.密切配合,积极参与。B.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C.完善机制,健全制度。D.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E.加强督查,务求实效。F.广泛动员,深入宣传。

(一)_________。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中央、省属、各市州在L单位和驻L兰部队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爱国卫生和创卫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做好爱国卫生日常管理和资料收集工作。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工作(⑥),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考核、有总结。结合本系统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⑦)的方案,扎实推进各项整治达标工作。

(二)_________。中央、省属、各市州在L单位和驻L部队要张贴创卫标语、悬挂创卫宣传横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和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教育,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确保干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要协调省属各媒体积极配合,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开辟专栏,制作播出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群众(⑧)的宣传片和公益广告,(⑨)广大市民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全社会文明意识,为L市创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_________。当前,L市的创卫工作正处在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中央、省属、各市州在L单位和驻L部队要全面动员,迅速行动,认真排查本系统、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并按照兰州市创卫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好本单位、本系统创卫达标工作,积极配合驻地政府解决创卫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自觉接受创卫检查,以实际行动支持L市创卫工作。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4月3日

【作答要求】

第三题

1.下面四个句子是《通知》正文中的第一段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请仔细分析各句子的语意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使这一段内容完整、合理。

A.自2005年6月兰州市启动创卫工作以来,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B.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是我省对外形象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C.目前,兰州市正在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查漏补缺,全力以赴做好创卫的各项达标工作。

D.创建卫生城市(以下简称“创卫”),对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塑造城市良好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文中⑤⑥⑦⑧⑨五个括号内各缺少一个词语,请从下面的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文中A、B、C三个划线句子存在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

4.《通知》的“保障措施”部分缺少三个主题句,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句子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A.密切配合,积极参与。B.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C.完善机制,健全制度。D.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E.加强督查,务求实效。F.广泛动员,深入宣传。

第三部分

阅读给定资料三,完成第四题的作答。

给定资料三

1.2014年5月27日,第六次全国军转表彰大会暨2014年军转安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广大军转干部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牢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

2.12年前,程洁同志从副团职岗位转业到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转业以来他坚持扎根基层,情系百姓,多次获得表彰。

2004年,组织安排程洁挂职一个“老大难”村的党支部书记,刚开始一些人处处排挤他,有的甚至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但他没有打退堂鼓,一边争取上级支持,一边动员村民,很快解决了村民们最关心的出行难、吃水难、土地纠纷等问题。村民对他由抵触转变为信赖支持。两年后,这个贫困村变身为集体每年收入20余万元的和谐村、稳定村„„他认识到,基层舞台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

大家对程洁的评价是:是个当兵的,工作不杵硬。2011年底,他担任了泊于镇党委书记。这是全市闻名的经济“垫底镇”和“上访镇”。他认识到,发展是解决问题的牛鼻子,经过多次调研,确定了三大发展理念:以强带弱稳镇、工业项目强镇、特色农业活镇。几年来,全镇建成了30多个休闲观光采摘园,休闲观光富了百姓钱袋子,满了市民菜篮子。转业不转志,程洁常说:“无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我都饱含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基层工作的无限热爱,时刻做到为军人争光,为军旗增彩。”

3.赵仕友在部队是正团职,2002年转业时选择了自主择业。凭着军人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他承包了一家连年亏损的乡镇企业,这一干就是12年。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赵仕友也被省、市表彰为模范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军转试题:中央单位和北京市级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统一笔试[2014]

创业之初,为打开市场,他亲自登门拜访客户,一次,两次„„在第四次拜访时,企业老总被他锲而不舍的军人作风打动了,说道:“也就是你赵总,换第二个人,我绝不会和你们合作。”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就实现了年纯利350万元。2006年他再次创业,筹建新厂,为筹集资金,他把两套住房卖掉,和爱人搬到厂里住。经过不懈努力,昔日落后的乡镇企业,变成产值亿元的现代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带领更多的人富起来,是赵仕友始终不渝的信念。东沟村和梁家湾村四面环山,不通公路,他在一次考考察中发现一位农村老大娘正看着运不出去,烂在地里的大枣唉声叹气。赵仕友主动找到县政府,把这两个村作为扶贫联系点,投资700多万元,在半山腰上建起了大枣储藏冷库,并打通一条2公里长的水泥路,使大枣不出山,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钱,每亩地增收4000多元,家家盖起了砖瓦房。他说:“服务三农,大有作为。我已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果农开着拖拉机,把满车的果品送到我公司,高兴地点着大把的票子,我感到格外的自豪。”

4.2004年孙建国转业到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现任特警中队中队长。多年来,他多次立功,荣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公务员”等。

2005年,广东省公安厅组建海地维和防暴队,孙建国和战友一起飞赴海地执行8个月维和任务。由于表现出色,维和结束时,他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维和勋章,归国后荣立个人一等功。有人问孙建国,在海地维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那是祖国与和平的使命在召唤。张为臻博客

2013年2月25日凌晨,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某出租屋内,一名男子挟持四名人质在屋内生火,叫嚣要点燃煤气瓶与人质同归于尽。在劝导无效后,孙建国决定带领特警队员实施强攻。趁疑犯走神瞬间,他冲入屋内,成功将其控制,并在火中抱出两个煤气瓶,解救出4名人质。孙建国说,“从火中抱出煤气瓶,这样的事情对我,对很多冲在一线的战友而言,可能再平常不过。但有一次当我成功把煤气瓶搬出房间后,外围的群众都开始鼓掌,那种责任感和荣誉感交织在一起,真的很神圣。”

有人说,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而特警则是警察职业中最危险的警种之一。特警经常要直面生死考验,尽管孙建国在执行任务中多次受伤,但他从不后悔选择当特警。他觉得无论是军人还是特警,都必须不惧危险,勇往直前!

【作答要求】

第四题

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结合自身实际,以“军转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2)字数1000字左右。

各省区市军转干部接收条件 篇4

军队转业干部,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由北京市接收安置。

一、原籍北京市并且在北京市入伍的。

二、原籍是其他省、市,但在北京市入伍,并且家庭生活基础现在北京市的。

三、父母在北京市工作,并且没有其他子女在北京市的。

四、配偶原籍北京市,并且家庭生活基础在北京市的。

五、配偶是高等院校毕业,现在北京市工作,并且是所在单位工作骨干,不能调离北京市的。

六、立战时三等功或平时二等功,并且其配偶在北京市工作的。

七、在边防或海岛服役15年以上,或者从事飞行、潜艇工作15年以上,其配偶在北京市工作的。

八、因特殊情况或特殊困难,必须在北京市安置并经市军转办批准的。

天津市

一、原籍在天津市或天津市入伍的(不含外省籍在天津市就读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者);

二、转业干部原籍和入伍地均为外省籍,其配偶原籍天津市,现在工作、户口均在天津市的;

三、夫妇系双军人同时转业,其中一方原籍天津市或从天津市入伍的。

四、转业干部原籍和入伍地均为外省籍,其配偶随军来津,在天津工作、生活10年以上的;

五、转业干部原籍和入伍地均为外省籍,其配偶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现在天津市工作,并具有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因工作需要不宜调离天津市的;

六、符合国转办字【1990】6号文件规定的,予以照顾接收。

1、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并在天津市驻军服役,其配偶在天津市工作满5年

(含双军人);

2、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其配偶婚前在天津有常住户口;

3、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因战因公致残、从事飞行工作或水面舰艇服现役满15年,在边远、高原、沙

漠、海岛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满15年[边远地区因别按(83)人劳科字第064号文件执行],其父母

居住地、配偶工作地、或配偶随军前所在地系天津市的;

七、夫妇同为军队干部,原籍和入伍地均为外省籍的,一方转业,可到天津市安置。留队一方以后转

业时,要符合国务院军队转业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国转办字【1990】6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即:前

期转业的一方在天津市工作满五年,后转业一方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含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

河北省暨石家庄市

转业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河北省安置:

(一)原籍河北省或从河北省入伍的。

(二)配偶原籍河北省且户口现在河北省的。

(三)转业干部系省籍,其父母定居河北省并在常住户口的(不含随军来的)。

(四)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的转业干部到省会石家庄市安置 的,其配偶须在

石家庄市工作满5年或婚前在石家庄市有常住户口。

(五)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因战因公致残的;从事飞行工作或在水面舰艇上服现役满15年的;在边远、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满15年的(边远地区按【83】人劳科字第064号文件执行)转业

干部.其配偶在河北省工作或婚前在河北省有常住户口的。

(六)夫妇均系外籍,到石家庄市以外安置的,须其配偶在河北省有常住户口;到石家庄安置的,须符合【1990】国转办字第6号文件规定,或其配偶在石家庄市有常住户口10年以上的。

(七)省内急需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山西省暨太原市

1、转业干部自幼生活在山西并从山西入伍。

2、配偶系山西籍,现在山西工作或定居。

3、夫妻双方同时转业,一方从山西入伍。

4、转业干部的父母或其配偶的父母在山西工作或定居并有常住户口,身边确无子女或配偶为独生子女。

5、符合【1990】国转办字6号文件有关规定的(含夫妻双方同系军队干部一方转业)。

6、山西经济建设急需并具有特殊专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技术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太原市安置:

1、自幼生活在太原市、有常住户口并从太原市入伍。

2、入伍前在太原市工作。

3、配偶现在太原市工作,工作关系与户口均满3年以上。

4、父母在太原市工作或定居,身边确无子女。

5、具有特殊专业技术,且工作急需。

符合进太原市条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省直单位(含中央驻并单位)接 收安置:

1、入伍时系国家正式职工,原单位现仍属于省直单位。

2、配偶现在系省直单位(不含太原市驻军所属单位)的国家正式职工。

3、父母均在省直单位工作,现未婚或夫妻双方都是现役军人。

4、荣立一等功或获得全国、全军荣誉称号。

5、具有特殊专业技术、且工作急需。

辽宁省暨沈阳市、大连市 外省籍转业干部接收条件:

(1)配偶系辽宁原籍,现在辽宁居住,结婚4年以上的;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

上,配偶在辽宁婚前有常住户口的;

(2)配偶系随军到辽宁,现在辽宁居住,工作8年以上的;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

以上,配偶在辽宁工作满5年的;

(3)父母或岳父母在辽宁居住,确系年老体弱,身边无子女照顾的; 省内地区转业干部接收条件:

(1)辽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原则上由原籍、入伍地或爱人现居住市安置;

(2)不属沈阳、大连两市原籍、入伍,要求到两市安置的,其配偶是两市原籍,须在两市居住并结婚4 年以上;其配偶不是两市原籍,须随军在两市居住8年以上;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

以上,配偶婚前在两市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在两市工作满5年的;

(3)符合接收条件的外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由配偶工作、居住的市安置。

吉林省暨长春市

吉林省接收条件:

(一)转业军官原籍吉林省或从吉林省入伍的;

(二)转业军官本人外省籍,其配偶吉林省籍,现仍居住在吉林省且有常住户口,并结婚3年以上的;

(三)除长春市以外各市、州的当地驻军,转业军官本人及其家属外省籍,其配偶经部队组织批准已随军 的(不含不符合随军条件调动随迁的),可以接收并就地就近安置;

(四)双军人双转,其中一方是吉林省原籍或从吉林省入伍的;

(五)双军人均外省籍,单方转业,驻军在吉林省满5年以上的;

(六)转业军官本人外省籍,其父母或岳父母在吉林省内定居并有常住户口(不含随军来的),身无子

女的;

(七)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以及获得军队总部

(地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成果的主要完成者;

(八)对少数服役时间长,职务较高,贡献较大的转业军官,接国转办字(1990)06 号文件规定办理。

长春市接收条件:

(一)原籍长春市或从长春市入伍的(不含原籍其它地区在长春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入

伍的);

(二)转业军官本人外省籍,其配偶长春市籍,现仍居住在长春市有常住户口,并结 婚满4年以上的;

(三)转业军官本人外省籍,其配偶随军随调在长春市工作,住满8年以上的;

(四)原籍在本省其它地区或从本省其它地区入伍的转业军官,其配偶婚前在长春市有常住户口,结婚

满4年以上的;

(五)原籍在本省其它地区或从本省其它地区入伍的转业军官,其配偶随军随调在长 春市工作,居住

满6年以上的;

(六)双军人双转,其中一方是长春市原籍或从长春市入伍的。双军人单方转业,驻军在长春满8年以

上的;

(七)转业军官本人外省籍,其父母或岳父母在长春市居住并有常住户口(不含随军来的),身边无子

女的。

上海市

根据(1990)国转办字6号和中办发(1995)5号文件规定,以及“京、津、沪三市要适当控制”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件:

第一条:转业干部原籍上海并从上海入伍(指由上海征兵机构批准入伍,同时注销上海常住户口的)。上

海院校毕业分配入伍的外省籍学生或转业干部虽上海入伍,但其父母调(迁)出本市,在沪无住房的,不 符合本条件(以下同)。

第二条:转业干部原籍上海并从上海入伍,配偶系外省籍的,应到外省市安置,如转业干部服现役满15年,配偶已随军随队,到外省市安置确有困难的,可适当照顾接收(转业干部服现役不满15年或配偶随军未随 队,不能随带配偶、子女)。

第三条:双军人一方原籍上海并从上海入伍,服现役满15年,另一方系外省籍,回其原籍、入伍地安置确

有困难的,可适当照顾接收;如上海一方服现役不满15年,可单身进沪,另一方转业时则按第八条规定执 行,不作为全迁户。

第四条:转业干部外地入伍,父母在上海有常住户口,有住房,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无子女(子女出国留

学不属身边无子女),或其配偶系独生子女且结婚满3年,父母在上海有常住户口,有住房。

第五条:转业干部外地入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其配偶工作和生活基础在沪,在沪

常住户口,有中级以上称职。

第六条:转业干部系“文革”期间上海上山下乡知青,从外地入伍,配偶系外省籍的,可适当照顾到本市边缘

地区安置。从上海考入外地大专院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入伍的,可参照顾本条件。

第七条:驻沪部队转业干部(上海市行政区划内)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配偶随

军进沪工作满5年以上,以落户时间为准,现生活基础在上海,回原籍或入伍地安置确有困难,且不需要地

方解决住房(由部队政治机关和营房部门出具证明)可适当照顾接收。双军人双外籍转业干部参照本条件 执行。

第八条:转业干部外地入伍、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其配偶婚前在本市有常住户

口,现工作、生活基础在沪,且结婚满3年以上。

第九条:转业干部外地入伍,父母或配偶婚前在上海,有常住户口,或配偶从本市随军到部队,现上海有住

房,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适当照顾接收;

(1)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2)从事飞行或水面舰艇上服现役满15年的;

(3)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边远三类地区和一类岛屿等特别艰苦地区连

续工作满15年的。江苏省

转业干部一般回原籍或入伍所在地安置。对确有困难要求跨地区安置的转业干部按中办发【1995】5 号文件和苏政发【1994】4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1、到南京市市区安置的:

(1)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配偶在本地工作满5年;或配偶婚前在本市有 常住户口。

(2)营职以下的外省籍干部,配偶在本地地方工作满8年;或与本地人结婚满5年;或在边防、海岛、同原、沙漠等艰苦地区(边远地区类别按【83】人劳科字第064号文件执行)和从事飞行或潜艇工作满10年,配偶在本地地方工作满5年; 或因公因战致残(二等乙级以上),配偶在本地地方工作满5年。

(3)营职以下的本省籍干部,配偶在本地工作满5年;或与本地人结婚满4年。

2、外省籍转业干部的配偶随军、随调、转业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徐州等5个市市区工作满5 年的,可在配偶所在地安置。

3、本省籍转业干部的配偶已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徐州等5个市市区工作的;或转业干部的

配偶已在南通、扬州、淮阴、盐城、连云港、泰州、宿迁及全省县(市)工作的,可在配偶所在地安置。

4、双军人同时转业,可到一方原籍或入伍地安置。双军人单转,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转业

一方可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

5、转业干部的配偶在江苏工作,系国家统配的大学生,具有真才实学,当地工作需要的,可到配偶 所在地安置。

6、转业干部入伍后全家迁到江苏、现本人未婚;或已婚,但父母或配偶的父母身边无子女的,可到父 母或配偶的父母所在地安置。

7、转业干部父母或配偶的父母是老红军,现在江苏居住的,可到父母或配偶父母所在地安置。

8、下述转业干部,可回原籍或入伍地安置,也可到父母居住地、配偶工作地或配偶随军前所在地安置:

(1)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2)因战因公致残(二等乙级以上),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3)从事飞行工作或在舰艇上服现役满15年的;

(4)在边远、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苦的地区工作满15年的(边远地区类别

按【83】人劳科字第064号文件执行)工作满10年的,从事飞行或在舰艇工作满10年的,可以回本人原籍或

入伍所在地,也可到配偶所在地安置。

安徽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接收安置:

1、转业干部原籍安徽省或从安徽省入伍的(中含院校分配入伍);

2、转业干部配偶是安徽人,并在安徽省工作的;

3、转业干部父母或岳父母在安徽省工作,或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的;

4、夫妇系双军人同时转业,其中一方原籍是安徽省或从安徽省入伍的;

5、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当地驻军,转业干部本人及家属均系外省籍,其配偶已经军队组 织批准随军的

(不含不符合随军条件,调动随迁的),可以接收,就近就地安置; 配偶随军在合肥市,且工作满3年的,转业干部可在合肥市接收安置;

6、驻皖部队双军人双外籍,一方转业,要求留安徽,其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

7、现在我省的老红军,其子女转业来安徽安置不受条件限制;

8、对服役时间长,职务较高,贡献较大的转业干部,按国转办字(1990)6 号文件办

理。

湖北省暨武汉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湖北省接收安置;

(一)原籍或入伍地是湖北省的。

(二)配偶在湖北省有常住户口的。

(三)双军人双转,有一方原籍或入伍地是湖北省的;同在湖北省服役的双军人单转,留队一方在湖北省

会城市以外地区服役,符合家属随军条件的;留队一方在武汉 地区服役的,执行省会城市接收条件。

(四)父母或岳父母在湖北省有常住户口且身边无子女的。

(五)职务为副团职(含技术9级)或军龄满20年以上,其配偶现在湖北省有常住户口满5年或婚前在湖北

省有常住户口的;二等以上功臣,因战因公致残,从事飞行, 水面舰艇工作或在边远、高原、沙漠、海岛等

特别艰苦工作地区工作满15年,其父母居住地或配偶随军前是湖北省的。

(六)特殊需要的专业人才或有特殊困难需要照顾,经省军转办批准的。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武汉市安置:

(一)原籍武汉或入伍前定居武汉并从武汉市入伍的(不含院校毕业分配入伍)。

(二)配偶婚前有武汉市常住户口现仍定居武汉,原籍武汉结婚满3年以上、原籍非武汉结婚满5年以上 的。

(三)在驻武汉部队服役,其配偶随军在武汉有常住户口,本省籍满5年,外省籍满8 年的。

(四)双军人双转,一方原籍武汉或入伍前定居武汉并从武汉入伍的。双军人单转,双外籍同在驻武汉

部队连续服役满10年并符合家属随军条件的;单外籍同在驻 武汉部队连续服役本省籍满5年、外省籍满8年,并符合家属随军条件的。

(五)父母或岳父母在武汉有常住户口且身边无子女的。

(六)职务为副团职(含技术9级)或军龄满20年以上,其配偶在武汉市有常住户口 满5年(汉外部队

服役的转业干部其配偶须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或配偶婚前 在武汉市有常住户口的。

(七)二等以上功臣,因战因公致残,从事飞行、水面舰艇工作或在边远、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

苦地区工作满15年,其父母定居武汉或配偶随军前有武汉市常 住户口的。

(八)特殊的专业人才。湖南省暨长沙市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湖南省接收安置:

1、原籍或入伍地(不含大中专学校入伍)是湖南的;

2、配偶原籍是湖南,现在湘工作或定居的。配偶所在地与转业干部原籍、入伍地不在同一地、州、市 的,一般回配偶所在地,如本人要求回原籍或入伍地,其配偶不作随迁调动置;

3、配偶原籍不是湖南,但现在湘工作或定居(有正式户口)满3年的;

4、无配偶或配偶现在湖南工作未满3年,但军龄满15年,转业时在驻湘部队连续服役满5年的;

5、双军人双转,一方为湖南籍且从湘入伍的;双军人单转,留队一方为湖南籍且从湘入伍的,或留队 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双军人双外籍双转,其中一方在湖南驻军连续服役满5年、军龄在20年以上,且 生活基础在湖南的;

6、本人或本配偶的父母在湖南工作或定居(有正式户口),且没有其他子女在湘的;

7、湖南经济建设急需的特殊技术人才: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要在长沙市安置:

1、本人原籍或入伍地(不含大中专学校入伍)系长沙市的;

2、配偶原籍系长沙市,现在长沙市工作或定居,且有长沙市正式户口的;

3、配偶原籍非长沙市,但在长沙市工作(含在驻长部队服役)且满5年以上的;

4、无配偶或配偶现在长沙市工作未满5年,但军龄满20年,转业时在驻长部队连续 服役满8年的;

5、本人或配偶的父母在长沙市工作或定居(有正式户口和住房),且没有其他子女在长沙市的;

6、双军人双转,一方原籍为长沙市并从长沙市入伍的;双军人单转,留队的一方原籍为长沙市并从长 沙市入伍的,或留队一方在长沙市并符合配偶随军条件且满5年的;双军人双外籍双转,其中一方在长沙市驻

军连续服役满8年,军龄在20年以上,且生活基础在长沙市的;

7、符合进湖南省安置条件,并在部队荣立一等功的;

8、转业干部进省直驻长沙市单位(含中央驻长单位)安置,必须具备进长沙市安置条件,具有大专以 上文化,未受过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团职干部年龄45岁以下,营职以下干部年龄38岁以下,且表现优秀;

9、铁路系统的转业干部,原则上由铁路系统安排。个别因工作需要,省直与中央其他驻长单位又同意

接收安排的,本着出进对等的原则交换安排。

广东省暨广州市、深圳市

一、广东省接收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接收安置

1、转业干部原籍广东或从广东省入伍(入伍时户口在广东,但不含院校分配入伍)的。

2、在广东驻军连续20年以上,其家庭生活基础在广东的(进广州或深圳市的,需符合该市的接收条件)。

3、双军人同时转业,有一方年满40周岁,并在广东驻军连续8年以上的。

4、双军人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随军条件的。

5、配偶户口在广东连续8年以上的。

6、配偶系转业干部,转业时按上述第4条款进广东,户口在广东连续5年以上的(按 转业计算)。

7、国家政策规定需要接收安置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照顾接收安置

1、配偶在广东工作,并已取得地方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或系国家计划内统一分配到地方单位 的高等院校毕业生。

2、在部队受二等功以上奖励,或因公因战致残,或从事飞行、在舰艇上服现役15年以上,或在边防、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15年以上,其家庭生活基础在广东的。

3、配偶户口在广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4、父母或岳父母在广东工作或居住,户口在广东(不含随军、随迁来的),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的。

二、广州市接收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接收安置

1、转业干部原籍广州市或从广州市入伍(入伍时户口在广州市,但不含守校分配入伍)的。

2、双军人同时转业,有一方军龄满20周年,并在广州市驻军连续8年以上的。

3、双军人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随军条件的。

4、配偶户口在广州市连续8年以上的。

5、配偶系转业干部,转业时按上述第3条款进广州市,户口在广州市连续5年以上的(按转业计算)。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照顾接收安置

1、配偶在广州市工作,并已取得地方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或系国家计划内统一分配到地方单位 的高等院校毕业生。

2、在部队受二等功以上奖励,或因公因战致残,或从事飞行、在舰艇上服现役15年以上,或在边防、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15年以上,其家庭生活基础在广州市的。

3、配偶户口在广州市,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4、父母或岳父母在广州市工作或居住,户口在广州市(不含随军、随迁来的),身边无子女,需要照 顾的。

三、深圳市接收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接收安置

1、入伍时户口在深圳市(不含院校分配入伍)的;

2、驻深部队,双军人一方转业到深圳工作,留队一方符合随军条件的;

3、转业干部的配偶常住户口在深圳市连续两年以上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照顾安置

1、配偶在深圳工作,并已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属大专院校毕业分配到深圳市工 作的;

2、在部队表现突出,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及在边远、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

艰苦地区工作15年以上,其家庭生活基础在深圳市的;

3、配偶在深圳市户口不满2年,但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4、父母或配偶的父母在深圳市工作或居住,常住户口在深圳市(不含随军、随迁或在特区购买商品

房入户),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的。陕西省暨西安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要在陕西安置:

一、原籍陕西或从陕西入伍(不含外省籍在陕西就读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下同)。

二、配偶原籍陕西,户口现在陕西,结婚3年以上。

三、夫妇均系外省籍,其中一方在陕西系全民或大集体单位职工,并且连续工作10年以上。

四、双军人夫妇,其中一方原籍陕西或从陕西入伍。

五、陕西驻军的双军人夫妇,均系外省籍,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到陕

西安置;留队一方以后转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转业军官系外省籍,其父母或岳父母定居陕西,在当地有正式户口,在陕西无子女照顾。

七、陕西急需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八、陕西驻军,获一等功以上奖励或获得相当于省、部级劳模以上荣誉称号的。

九、军龄满20年或副团(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配偶在陕西工作满5年,或配偶婚前在陕西有常驻户 口。

十、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父母或岳父母定居陕西,或配偶在陕西全民或大集体单位工作。符合陕西省接

收条件,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在西安地区安置;

一、原籍西安或从西安入伍(不含原籍其它地区在西安就读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下同)。

二、配偶原籍西安,户口现在西安,结婚3年以上。

三、配偶随军在西安系全民或大集体单位正式职工,且连续工作6年以上。

四、双军人夫妇,其中一方原籍西安或从西安入伍。

五、父母或岳父母定居西安,户口现在西安,身边无子女照顾。

六、具有高级职称的特殊专业人员,在其它地市无法对口安置,需要在西安地区对口安置的。

七、获一等功以上奖励,或获得相当于省、部级劳模以上荣誉称号的。

八、军龄满20年或副团(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配偶在西安工作满5年,或配偶婚前在西安有常住户 口。

九、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父母或岳父母定居西安,或配偶在西安全民或大集体单位工作。

甘肃省暨兰州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甘肃省接收安置:

(一)原籍甘肃或从甘肃入伍;

(二)配偶系甘肃籍或自幼在甘肃成长,现在甘肃工作;

(三)夫妇均系外省籍,一方在甘肃地方工作10年以上;

(四)夫妇双方同时转业,一方是甘肃籍或从甘肃入伍;

(五)志愿到甘肃边远货困等艰苦地区工作并服从分配;

(六)转业干部系外省籍,其父母、岳父母定居甘肃并有常住户口(不含随军迁来的),身边无子女需要照

顾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兰州市区(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区)安置:

(一)兰州市籍戒从兰州市区入伍(不含永登、皋兰、榆中县、红古区和外省、外县考入 兰州地区院校入 伍的。下同);

(二)配偶系兰州籍或兰州出生,在兰州市有常住户口;

(三)夫妇一方系甘肃籍,配偶在兰州市区地方单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

(四)夫女双方系外省籍,配偶在兰州市区地方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

(五)父母、岳父母定居兰州,身边无子女照顾并在兰州有住房(投岳父母的,配偶必须系独生女);

(六)荣立一等功,需要照顾安置的;

(七)荣立二等功和在边防、海岛等艰苦地区工作以及从事飞行、潜艇工作15年以上,转业前配偶在兰州市 区工作并有常住户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照顾安置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 乌鲁木齐市或根据

本人意愿在自治区内其他城市安置:

(一)服役20年以上,批准转业时任现职期满,在一类区海拔3500-4500米高原统 计工作8年以上,或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累计工作5年以上的师团职工干部和军队技术9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

(二)服役22年以上,批准转业时任现职期满,在二类区统计工作12年以上的师团职干部和军队技术 9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

(三)服役24年以上,批准转业时任现职满,在三类区统计工作15年以上的师团职干部和军人技术9 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

(四)在一类区连续6年以上,或在二类区连续工作8年以上,或在三类区连续工作10年以上,其随军 的配偶原属乌鲁木齐市户口,在乌鲁木齐市工作的师团职干部和军队技术9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

(五)在一类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在二类区连续工作7年以上,或在三类区连续工作9年以上,其

配偶系乌鲁木齐市户,在乌鲁木齐市工作的各职级干部和各级的专业技术干部。

(六)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荣获大军区以上机关授予的荣誉称号的各职级干部和各等级的专业技术干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自治区一、二类地区的地、州所在市安置:

(一)在一类区海拔3500-4500米高原累计工作5年以上,或在海拔4500米以上

高原累计工作3年以上,以及在二类区累计工作8年以上,或在三类区累计工作10年以上的师团职干部

和军队技术9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

(二)在一类区累计工作8年以上,或在二类区累计工作10年以上,或在三类区累计工作12年以上的营

职以下干部和军队技术10级以下的专业技术干部;

(三)荣立三等功或在本职级岗位上受3次上嘉奖或受到军以上单位表彰的各职级干部和军队各等级的 专业技术干部;

(四)配偶随军前工作单位在上述地、州、市的各职级干部和各等级的专业技术干部.凡在一类区连续 工作3年以上,或在二类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在三类区连续工作7年以上的各职级干部和各等级的专业技

术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县(市)或地、州所在市安置。对荣立三等功多次或荣立战功者,可适当放宽

照顾条件;对因战、因公致残但未丧失工作能力的转业干部,在去向分配和工作安排上应予适当照顾。

二、乌鲁木齐市

(一)由乌鲁木齐市入伍的(只限于入伍时户口所在乌市,不包括外地报考军校和原籍系乌市的;

(二)转业干部爱人原籍是乌市出生,现在乌市工作的;

(三)转业干部的父母或岳母在乌市定居,身边确无子女照顾的;

(四)转业干部爱人在乌市正式工作满8年以上(系指全民或大集体职工)、随军家属在乌市落户10年以上 的,双军人必须双方均在驻乌市部队服役满8年以上的;

(五)飞行员,其爱人在乌市有正式工作的;

(六)荣立二等功或在南线作战荣立三等功以上,其家庭生活基础在乌市的;

(七)少数民族转业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其家庭生活基础在乌市的;

(八)转业干部爱人系在乌市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干部和具有相当助工以上的职称的科研人员,以及各类学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

内蒙古自治区暨呼和浩特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自治区接收安置:

1、从内蒙古自治区入伍的;

2、配偶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居定的(有常住户口,下同);

3、转业干部或配偶为独生子女,其父母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居住的,可到父母或配偶父母所在地 安置;

4、夫妇同为军队干部,双方同时转业的,可到任休一方的原籍或入伍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

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留队一方以后转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呼和浩特市(含市辖旗、县、区,下同)接收安置:

1、从呼市入伍(不含院校入伍、户在呼市而从呼市入伍的);

2、配偶为呼市籍,在呼市结婚生活三年以上的;

3, 配偶随军或调动工作来呼市,在呼市工作、居住5年以上的;

4、转业干部父母离退休后在呼市定居(有常住户),且身边无子女而又需要照顾的。

黑龙江省

1、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到非省会城市安置:

(1)原籍黑龙江省或从黑龙江省入伍的:

(2)外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其配偶婚前在黑龙江省有常住房口,且结婚满三年以上的;

(3)外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配偶随军到黑龙江省工作、居住满五年以上的;

(4)双军人同时转业,其一方是黑龙江原籍、入伍的;双军人均系外省原籍、入伍,单方转业,驻军在 黑龙江省满五年以上的;

(5)外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其父母或岳母因工作调动、退休定居黑龙江省并有常住户口,身边无 子女,需要照顾的。

2、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到省会哈尔滨市安置:

(1)原籍哈尔滨市或从哈尔滨市入伍的(不含原籍其他地区在哈尔滨市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毕业 后分配入伍的);

(2)本省其他地区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其配偶婚前在哈尔滨有常住户,且结婚满三年以上的;

(3)外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其配偶婚前在哈尔滨市有常住户口,且结婚满四年以上的;(4)本省其他地区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其配偶随军在哈尔滨市工作、居住满八 年以上的;

(5)外省原籍、入伍的转业干部,其配偶随军在哈尔滨市工作、居住满八年以上的;

(6)双军人同时转业,其一方是哈尔滨市原籍、入伍的;双军人均系外省及本省其他地区原籍、入伍,单方转业,驻军哈尔滨满八年以上的;

(7)父母或岳父母因工作调动或离、退休定居哈尔滨市并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的。

(8)在担任现职期间,荣立一等功及被大军区或军兵种以上的单位授予荣誉称号,需要照顾安置的。

3、不具备以上所列条件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部队不移交地方转业安置;

(1)年满五十周岁以上的;

(2)受过刑事处分(不含过失犯罪),在部队有问题未做结论、受留党(团)查看处分期限未满的;

(3)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正在住院治疗不能按期报到,以及残废等级在二等乙级以上不能坚持正常 工作的;

(4)提升职务或技术等级不满一年的。浙江省暨杭州市、宁波市

一、浙江省转业干部接收条件

1、原籍浙江或浙江入伍的(不含从外省考入浙江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分配入伍)。

2、配偶在浙江有常住户口的(到杭州、宁波两市安置需结婚满三年,落户满五年,外省 籍转业干部到杭州、宁波两市安置需符合国转办字[1990]6号文件规定)。

3、配偶系驻浙江现役军人、县符合随军条件的到(到杭州、宁波两市安置需在两市连续服役五年以上)。

4、双军人同时转业,一方符合进浙条件的。

5、转业干部系外省籍,其父母、岳母或公婆定居浙江,身边无子女的。

6、浙江省经济建设急需并有特殊专业技术的紧缺人才。

二、杭州市转业干部接收条件

1、原户籍在杭州市区、从杭州市区入伍或外地入伍的,可回杭州市区安置。

2、非杭州户籍在杭州市入伍,其中入伍前是职工的,回杭州市安置;是从学校分配入伍,回原籍安置。

3、非杭州市户籍又不是杭州入伍的转业干部,符合下列情况者,可进杭安置:

(1)、其配偶世居杭州市,包括学校毕业分配、转业、复员、退伍在杭州市工作且户口在杭的;

(2)、其配偶是杭州市驻军现役干部,已经具备随军条件的;

(3)、夫妻一同转业,其配偶是杭州市人的;

(4)、父母、岳父母或公婆在杭州市,身边无子女的。

三、宁波市转业干部接收条件

(一)进海曙、江东、江北三区

1、原籍在市三区并从三区入伍的(中含外地在宁波就读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的)。

2、原籍宁波市三区,在外省市大右专院校读书毕业入伍的。

3、配偶原籍宁波市三区,户口现在三区的(如转业干部是外省籍、从外省入伍的,须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技术9级以上)。

4、配偶是宁波市区驻军的现役军官,具备随军条件并经批准随军的。

5、配偶随军(含比照随军条件转业)或工作调动,进宁波市三区落户五年以上的。

6、双军人夫妇同时转业,其中一方具备进宁波市三区安置条件的。

7、父母、岳母或公婆在宁波市三区定(不含随军随迁来的),并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身 体残疾无法照顾父母的。

8、原籍宁波市或从宁波市入伍的,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配偶系城镇户口的,可在全市范围内选择 安置地点。

(二)进各县(市)和北仑、镇海区,安置条件的原则同上。

福建省暨福州市、厦门市 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服从分配者,可在福州、厦门

二市区接收安置:

(一)福州、厦门市区籍或从福州、厦门区入伍的(不含院校毕业分配入伍);

(二)配偶系福州、厦门市区籍或自幼在福、厦市区成长,现在该市区有常住户,且结婚2年以上的;

(三)夫妇双方非福、夏二市区籍,转业时军龄满20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其配偶在福州、厦门市区连续工作满5年,常住户口满5年的;

(四)父母、岳父母、公婆定居福州、厦门市区(不含随军随迁的)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照顾并有住房的;

(五)荣立一等功,需要照顾安置的;

(六)荣立二等功和边防、海岛等艰苦工作及从事飞行、水面舰艇工作15年以上,配偶在福州、厦门二市 工作并有常住户口的;

(七)福州、厦门二市急需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并经考核同意接收,且接收单位、住房和家

属工作均落实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服从分配者,由我省泉州、漳州、莆田、三明、龙岩、南平、宁德地市,福州市辖县(市)(以下简称泉州等地市)接收安置;

(一)原籍或入伍地是泉州等地、市的(不含院校毕业分配入伍);

(二)配偶系泉州等地、市籍或自幼在泉州等地、市成长,现在有常住户口的;

(三)夫妇均系外省籍,配偶在泉州等地、市工作满五年,并有常住户口的;

(四)父母、岳父母、公婆在泉州等地、市定居并有常住户口(不含随军随迁的),身边无子女,需要照 顾并有住房的;

(五)转业干部父母在福建工作或定居,其转业时尚未结婚的;

(六)急需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经考核同意接收的。

江西省暨南昌市

第一、转业干部具备下条件之一的,江西省予以接收安置:

(一)原籍江西哐从江西入伍(不含从外省考入江西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的,下 同)。

(二)配偶婚前在江西有常住户口,现仍定居江西。

(三)夫妇均系外省籍,其中一方为江西全民所有制或大集体单位职工,并在赣连续工作五年以上。

(四)夫妇同系军队干部,同时转业,其中一方原籍江西或从江西入伍;双方同系外省籍,一方转业,留

队一方须为江西驻军现役干部,并具备家属随军条件。

(五)军队转业干部系外省籍,其父母或岳母定居江西,在当地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

(六)江西急需的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转业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在南昌市安置(含部、省属驻南昌市单位):

(一)原籍南昌市或从南昌市入伍(不含原籍其他地区入南昌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的)。原籍或入

伍地为南昌市属县的,由原籍(或入伍地)县安置。配偶在南昌市以外地区定居的,一般由其配偶所在地安 置。

(二)配偶婚前在南昌有常住户口,现仍定居该市婚满一年的。

(三)配偶随军在南昌市有常住户口,并在该市工作(全民或大集体正式职工)满五年。

(四)夫妇同系军队干部,同时转业,或一方转业,其一方原籍南昌市或从南昌市入伍;夫妇均系外籍、地外市入伍的双军人,一方转业,留队一方应为南昌市驻军现役干部,并具备家属随军条件。

(五)其父母或岳母定居南昌市,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的。

(六)南昌市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山东省暨济南市、青岛市

一、山东省接收条件

1、原籍或入伍地(不含院校分配入伍)是山东的。

2、配偶随军、随调现在山东工作满八年的。

3、配偶婚前在山东有正式户口,现在山东工作,且结婚满五年的。

4、转业军官或配偶系列生子,其父母现在山东工作或离退休在山东安置的。

5、转业军官的父母离退休在山东安置,身边无其他子女的。

6、双军人双外籍,转业一方在山东驻军服役满十五年,且生活基础在山东的。

7、双军人单外籍,外籍一方转业,须在山东驻军服役满十年,且生活基础在山东的。

8、山东省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少数确有实际困难需要跨省安置的转业军官,按国家有关规定的酌情予以照顾接收。

二、济南市、青岛市接收条件

符合进山东省安置条件的转业军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分别在济 南市、青岛市安置:

1、原籍或入伍地(不含院校分配入伍)是两市的。

2、配偶随军、随调,现在两市工作满五年的。

3、配偶婚前在两市有正式户口,现在两市工作,且结婚满三年的。

4、转业军官或配偶系独生子女,其父母现在两市工作或离退休在两市安置的。

5、转业军官的父母离退休在两市安置,身边无其他子女的。

6、双军人双外籍,转业一方在两市驻军服役满十五年,且生活基础在两市的。

7、双军人单外籍,外籍一方转业,须在两市驻军服役满二年,且生活基础在两市的。

8、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现在边远、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满十五年,从事飞行、般艇

工作满十五年,且配偶在两市工作或父母离退休在两市安置的。

三、省直驻济南市单位接收条件

1、符合进济南市市区安置的条件。

2、未受过处分的。

3、营职以下转业干部年龄不超过三十八周岁;团职转业干部年龄不超过四十三周岁。

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5、随调配偶系国家正式职工。

符合上述条件的转业干部,按照进省直单位安置的计划和分配办法,择优选用。河南省暨郑州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河南省接收安置:

(1)转业干部原籍河南且从河南入伍的;

(2)配偶系河南籍,现在豫工作或定居的;

(3)双军人双转,一方为河南籍且从河南入伍的;双军人单转,留队一方为河南籍且从河南入伍的或在

驻豫部队服役15年以上、职务副团职以上者;

(4)转业干部的父母或其配偶的父母在河南工作或定居并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的;

(5)河南经济建设急需的特殊技术人才。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在郑州市安置:

(1)原籍郑州市并从郑州市入伍或入伍前在郑州市工作;

(2)配偶婚前有郑州市常住户口,现仍在郑州市工作或定居;

(3)配偶现在郑州市工作满5年以上;

(4)父母或其配偶的父母在郑州市工作或定居,身边无子女;

(5)双军人双转,一方原籍郑州并从郑州入伍的;双军人单转,留队一方原籍为郑州市并从郑州市入伍 的,或在驻郑部队服役15年以上、职务副团职以上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外省籍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条件

(一)凡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在广西(除区辖市以外)工作、居住(有常住户口),且要求在配偶所在地 安置的,都予以接收安置。

(二)要求进区辖市安置的,按进区辖市的条件执行。

二、军队转业干部进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六个区辖市(以下简称六 市)安置条件

(一)军队转业干部原籍是六市或从六市入伍(不含在校学生入伍)的。原籍或入伍地为六市所属县 的,由原籍或入伍地所在县安置。

(二)军队转业干部父母或岳母在六市工作,居住(有常住户口),身边确无子女 照顾的。

(三)军队转业干部原籍外地,进南宁、桂林市安置,须是配偶在南宁、桂林市工作、居住(有常住户

口)连续五年以上,并婚前一年的;进柳州、梧州、北海、防线港市安置,须是配偶在柳州、梧州、北海、防线港市工作、居住(有常住户口)的。

(四)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原在六市工作、居住(有常住户口)。已随军到边防海岛 的。

(五)夫妇同系军队干部,同时转业或一方转业,其中一方原籍是六市或从六市入伍(不含在院校学

生入伍)的;夫妇同系外地籍军队干部,有一方转业进南 宁、桂林市安置,留部队一方须在南宁、桂林市

驻军工作连续五年以上,并具备家属随军条件;进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市驻军部队服役,并具备家属 随军条件。

(六)军队转业干部配偶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现在南宁、桂林市工作的。

(七)军队转业干部获得高级技术职称,回原籍地、县安置其专业无法对口,可在 六市对口安排。

(八)军队转业干部荣获一等功以上奖励,本人要求进六市的。荣获二等功奖励、因战致残(能坚持

正常工作)、在边防海岛工作满十五年、从事飞行或舰艇工作满十五年的,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并一贯表现

好,本人要求进六市的;其中进南宁、桂林市须是父母或配偶在南宁、桂林市工作、居住(有常住户 口),进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市的,军龄须满20年。中央、自治区在六市所属单位以及各地在六市中的单位

接收安置转业干部,均按照上述条件执行。

海南省暨海口市 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海南省可以接收安置:

1、原籍海南或从海南入伍;

2、配偶系海南籍或自幼在海南长大,现在海南工作;

3、夫妇双方同时转业,一方是海南籍或从海南入伍;

4、夫妇双方系外省籍,一方在海南地方工作,户口在海南满8年以上;

5、转业干部系外省籍,其父母在海南定居并有常住户口(不含随军迁来)且身边无子 女照顾;

6、海南特区建设特别需要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

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海口市(含在海口市的中央、省直单位)安置;

1、海口市籍或从海口市入伍;

2、配偶系海口籍或海口出生,在海口有常住户口;

3、夫妇一方系海南籍,配偶在海口市地方单位工作,户口在海口市满5年以上;

4、夫妇双方系外省籍,配偶在海口市地方单位工作,户口在海口市满8年以上;

5、父母在海口地区工作或离退休定居海口,身边无子女照顾;

6、荣立一等功,需要照顾安置的;

7、荣立二等功在边防,海岛等艰苦地区连续共和,以及从事飞行、潜艇工作15年以上,转业前配偶在海口市工作具有常住户口;

8、专业技术干部,其专业技术在各市、县无法对口适用,而海口地区又需要的。重庆市

1、转业干部本人在重庆市出生并取得重庆市户籍的;由重庆市所辖区(市)县人民 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不含重庆市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入伍和户口不在重庆市而从重庆入伍,下同)并在重庆市有生活基础的;

2、配偶婚前在重庆市有常住户口且结婚满一年以上的;

3、配偶符合随军条件,批准随军在重庆市工作并有常住户口的;

4、重庆市驻军非重庆市出生或非重庆市入伍的双军人,留队一方符合随军条件的;

5、父母9岳父母调迁或离(退)休定居重庆市有常住户口,且父母身边无子女(重庆市 行政区域内无常住户口子女或大中专院校就读、驻军部队服役子女)和配偶系独生子女的;

6、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单位同意接收,并经重庆市军队 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的;

7、配偶或父母(岳父母)非重庆籍,但按政策规定已在重庆市购买住房,并有常住户 口满五年以上,且父母(岳父母)身边无子女的,由居住地区(市)县接收安置。

成都地区 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进入成都地区安置:

(一)出生在成都市或从成都市入伍的。其中属省内中、小城市(不含阿坝、甘孜、凉 山州和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就地就近安置的,按第(七)项执行;

(二)配偶婚前在成都市有常住户口的。其中,正营职(正科级、技术级)以下干部进 入城区(成都市所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5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下同)安置的,结婚时间须满五周年。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干部进入城区安的,转业 干部进入郊区(成都市所辖青白江、龙泉驿两区和郊县(市),下同)安置的,结婚时间须满1周年;

(三)成都市驻军军龄满20击年或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配偶随军、调(迁)入成都市城区,常住户口满5周年以上的;

(四)非成都市出生或入伍的双军人,一方转业的,留队一方须在成都市驻军服役满3 周年,且符合随军条件的。其中:进城区安置的,留队一方须军龄20周年或职务为副团职(副处级、技术9级)以上;配偶先期转业到城区安置的,其常住户口须满3周年;

(五)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或一等功荣立者,其配偶父母(岳父母)在成都市城区 有常住户口的,在城区安置可不受其它条件限制; 从边防、高原、沙漠、海岛等特别艰巨地区或飞行、水面舰艇等艰苦岗位转业,在上述地区(岗位)连续服役15周年,配偶或父 母(岳父母)在成都市有常住户口的,可在上述亲属所在地安置;

(六)父母(岳父母)调(迁)入成都市,在城区有常住户口且身边无子女的。其中,进入城区安置的,父母(岳父母)在城区的常住户口须满5周年;进入郊区安置的,父母(岳父母)在郊区常住户口满3周年; 父母(岳父母)系离(退)休干部(职工),符 合异地安置条件,经省委、省政府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批准进入成都市定居,身边无子女的;

(七)非成都市驻军,但从成都市入伍,已在驻地结婚或配偶已随军,其父母在成都有 常住户口,且身边无子女或家庭有特殊困难;

(八)到省内其它地区无法按专业对口安排的,从事特殊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成都市 经济建设急需的特殊人才,需报经省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同意。

云南省暨昆明市

(一)为缓解安置全迁户转业干部的困难,根据中央文件精神,配偶已随军在昆明以外 的十五个地州市的转业干部,可就近安置。

(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昆明市(四区)安置:

1、转业干部系昆明籍并从昆明入伍的;

2、转业干部系昆明以外地州市入伍,其配偶婚前有昆明市常住户口,现居住在昆明的;

3、转业干部及配偶均系云南籍,曾在驻昆部队连续现役满5年以上,其配偶在昆明市落 户满5年以上的;

4、转业干部系外省籍并从外省入伍,军龄满十五年以上,其配偶婚前有昆明市常住户口,现居信在昆明并结婚满四年以上的;

5、转业干部系外省籍并从外省入伍,曾在驻昆部队连续服役满8年以上,其配偶随军在 昆明市落户8年以上的;

6、双军人转业(双转或单转),双方同系云南籍,军龄满15年以上并同在驻昆部队连 续服役满5年以上的;

7、双军人转业(双转或单转),一方系外省籍并从外省入伍。另一方面为云南籍,双 方同在驻昆部队股役满8年以上的(符合中发[1998]7号文件精神的按中央文件规定办理);

8、双军人转业(双转或单转),双方同系外省籍并从外省入伍,双方同在驻昆部队连 续8年以上的;

9、转业干部或配偶为独生子女,其父母或岳父母已在昆明市定居的;

10、被大军、武警总部。公安部以上领导机关授予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以上奖励的。

贵州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接收安置:(1)转业干部原籍或入伍(不含院校分配入伍)地属贵州省的;

(2)配偶在贵州省工作并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属随军落户的必须符合随军条件);

(3)转业干部的父母(含配偶父母)在流放着常住户口并居住在贵州省、身边无子女 的;

(4)本省驻军中夫妇双方均为外省籍军队干部,生活基础在贵州,一方转业志愿在贵 州安置的;

(5)对原籍或入伍地不属贵州省的少数服役时间较长、职务较高、贡献较大的自愿到 贵州来安置的干部(含夫妇均系军队干部一方转业的),按照[1990]国转办字6号文件规定执行;

(6)本省经济建设需要(如航空、重点工程项目等)外省籍专业技术人才。

青海省暨西宁市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军转干部,青海省接收安置:

1、原籍青海并从青海入伍的;

2、原籍其他省、区、市,在青海服役满15年的;

3、配偶在青海有正式工作或已随军落户的;

4、其父母或岳父母在青海工作或休养的;

5、双军人其中一方原籍青海或从青海入伍,双方同时转业或其中一方先转的;

6、青海省特需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7、本人志愿到青海省州、地地区工作的。

西宁地区照顾安置的条件:

(1)转业干部偶在西宁有正式工作;

(2)其父母、岳父母现在西宁工作或休养、且身边无子女照顾的;

(3)在青海省艰苦地区连续工作满15年的正营职以上转业干部;

(4)立有战功或平时二等功以上军功的;

(5)大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或表彰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暨银川市军队转业部接收条件

一、自治区接收条件

(一)原籍宁夏或从宁夏入伍;

(二)配偶系宁夏籍或自幼在宁夏成长,现在宁夏工作;

(三)服役期间,父母迁移宁夏;

(四)夫妇均系外省籍,其中一方在宁夏工作两年以上(含在驻军服役);

(五)夫妇双方同时转业,其中一方是宁夏籍,从宁夏入伍或在驻宁夏部队服役满20年;

(六)宁夏急需的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银川市接收条件

(一)原籍银川市或从银川市入伍;

(二)配偶系银川籍或银川出生,在银川市有常住户口;

(三)配偶随军并在银川有正式工作;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山西省安置接收条件 篇5

目前接收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的单位主要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同性质单位中多种人员编制并存,可粗略分为行政编、事业编和企业编;细分的话,事业编还可分为参公事业编、全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自筹自支事业编等等。对军转干部来说,了解不同编制间的区别以及各类单位的编制情况,是二次就业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从上述两个层次来分别阐述一下:

一、各类编制及其区别 1.行政编制(公务员)

我国1993年制定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了公务员制度。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要不就不能称为公务员)。

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是按时足额发放。

根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界定和有关部门对公务员范围的司法解释,我国公务员的具体范围大致包括以下5个方面:

a.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人大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b.法官、检察官。根据其职务特点和公务员法第三条的规定,另行设置法官、检察官职务,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相衔接;

c.民主党派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与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纳入公务员范围。这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管理体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管理需求;

d.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鉴于其性质虽然不同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传统管理上历来属于干部范围,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e.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2.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就是指进入了政府部门,又不属于正式公务员行列的人员,但他们并不是编外人员。事业编制可分为参公事业编、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四种。参公事业编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称之为:事业编制,企业管理。

3.企业编制 国有企业的登记在编人员一般都是企业编制,与外部招聘员工(合同工)相比,编制内员工在在岗和退休后的福利待遇,以及职位晋升方面都有一定优越性。

4.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最大的区别在于: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科员、处级、局级等。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职称,比如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学校老师是最典型的事业编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业编制的人员不能当领导干部。

待遇方面,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拿的是职级工资,同样是本科学历,如果不是领导干部,就得能科员或者办事员工资,那样工资就很低了。事业编制领的是职称工资,具有本科学历的,就是拿初级职称工资,而中级、高级职能通过考试、评议获得,所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对比较高。例如,那些具有中级职称的就相当与公务员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拿公务员里的县处级工资。因此说,一个地方,能拿到县处级工资的公务员只有3个(县长、书记、政协主席),而事业单位就数量很多,高级教师有10来个、高级农艺师、会计师、经济师都很多。而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比不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5.行政编制和企业编制的比较

在军转干部看来,公务员岗位与企业的不同往往能用质的不同和量的不同来比较。所谓质的不同,往往是指公务员岗位较为稳定,而企业采用的聘任制,相对未来走向并不十分确定。而所谓量的不同,是说公务员工资较为稳定,而企业各个岗位薪金不同,差异较大。

以上情况确实存在,但只用这样的表象来衡量区分却的确是有些片面了。辩证法中的质变量变规律除了质与量本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度”,所谓的度则是一种尺度,是一个临界点。而对于公务员岗位和企业的区别,用度来区分则是较为恰当一些的。度的不同就是指在量变到质变的标准不同。首先是稳定性,公务员所谓的稳定也并非绝对的,只是在人们普遍的潜意识里认为是铁饭碗而已,而其实近几年的公务员体制改革,定岗定编,反倒是很多公务员由于各种因素被“不稳定”到了其它岗位。所以,二者的不同只在于稳定性临界点的高低而已,而决定质变的变量却不应是单位,而应该是个体本身,度是由体制所决定的,而量变却是因为个体,而是不是会因为达到临界点而产生质变也完全取决于个体本身,而并非单位。

其次是待遇问题,这一点就更为明显了,企业的待遇主要根据其效益,效益高则获得高,反之亦然。而公务员由于是事务性工作,评定标准不易量化,再加上阳光工资等因素,相互差距较小。同样,变量在于个体而非单位,企业的度相对设置较低,也就较为敏感,工作成绩与个人发展和待遇联系紧密,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较容易个人能力的发挥和实现。而公务员则度的设置较高,达到临界点并不容易,所以相对的反应迟钝,在拥有稳定性较高的同时也限制了个人发展和个人能力的体现。

二、各类单位的编制情况 1.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部门、机关和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部门、机关以及其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部分被授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事业单位的总称。

在我国真正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也并不是所有党政机关人员,党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务员就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分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人。一般来说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等行政单位,采用的是行政编制,但是由于机构改革后行政编制很难增加,而工作量在不断增大,所以很多行政单位都通过采取增加事业编制的作法来达到增加人员,但是由于机关事业编制一般限制在行政编制的15%以内,所以对于需要大量增加人员的单位,通常采取了经过批准下设一些局或所、队、中心等的事业单位,如各省交通厅下设的公路管理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下设的社保基金管理局,因为他们具有部分的行政权力,故产生现在公务员暂行条例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些都是采用了事业编制。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比如史志办(政府)、党史研究室(党委)、考试办、编办、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分配办(人事局)、电教中心(组织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这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是公务员。再就是政府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这些具有明显党政机关特征里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具有干部身份,是事业编制,事业编、行政岗。就是领导干部里面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大家一注意就能明白,看组织部或政府的红头文件任命书里,凡是任命的,一般是公务员,而聘任,则肯定不是公务员。就这么说吧,类似财政局、人事局、经贸局、环抱局这样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行政机关,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也就是所有工作人员的40%—50%。

2.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一般为非公务员序列的事业编制,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是“走”职称路线的,如:医生、护士、老师等等。事业编制中又有“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的区别。“干部身份”就是我们说的技术干部,如工程师、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等等。“工人身份”就是我们说的工勤人员,如:技工、高级技工等等。同时,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一定行政职能,其中部分人员也具有公务员身份。比如说学校,虽然说学校是事业单位,但是学校也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所以学校里面也有人具有公务员身份,而学校里的教师(除了临时工),统统都是干部身份、事业编制。

3.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大部分人员为企业编制。部分具有行政职能的企业,比如说电业公司、电信公司、药材公司、房地产交易中心(也有的地方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虽然说经过改制全部变成了企业,但是因为这类企业在2002年以前都是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因此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改制,里面的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公务员变为工人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单位改制了,但人没有改制。况且,这类单位的领导干部,大都还是经过组织部门任命,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

某些特殊企业,比如说烟草公司、旅游公司(少数地方还叫旅游局)、石油公司,这类企业特殊在哪里呢,就是他们在市场没有全部放开的情况下也具备一定类似行政职能的职能,所以,这些公司里面的领导层,也几乎全是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

三、行政编和事业编如何选择

为什么很多军转干部都想进公务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误解。社会上很多人被公务员中的领导干部给蒙蔽了眼睛,以为大多数公务员都象领导干部那样有权、工作不累,因此就认为公务员收入高、待遇好,但进去之后不少人连呼上当,感觉公务员只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二是为了稳定。公务员工作相比其他行业来讲,工作相对比较稳定,虽然收入不高,但保险、公积金什么都不缺,收入稳定,工作也很固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很多人是看重这一点。三是为了抱负,政治抱负和经济抱负同样吸引人。

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选择问题上,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的公安、工商、地税属于接收军转大户。公安、城管属于公务员,工商接收的都是事业编,地税的公务员都去远郊区,留在市局的都是事业编。军转分到市级公务员单位,连以下都是科员,需3-5年才有可能晋升到副主任科员,还要看单位的编制情况。副营、正营直接定副主任和主任科员。需提醒的是行政副团和技术9级,在单位接收即签卡前一定要任职满3年,才可能定副处级调研员。区县单位由于框架小,团以下一般都定主任科员。但你的工资会享受正处、副处的待遇。市属公务员单位年终奖金为8500元,区县公务员属于区财政,根据自己区的财务收入情况不同。西城、海淀高些,为12000左右。远郊区的可能低些,有六、七千的。领导岗位一般不会考虑军转。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一部分和行政执法沾边的事业编,逐步要划归到公务员序列。近几年市属和区县各个单位都成立了不少各类执法大队,都属于公务员序列。如劳动局执法大队,农委执法大队等。其他类别的事业编,尤其是后勤保障、服务中心之类的,逐步要改制成企业。

进入公务员还是事业编,主要看个人的需求。在部队有过管理经验的,进入公务员岗位可能适应得快些。部分公务员岗位也不一定好,一些事业编岗位,也不会差。关键看在何单位,给你什么岗位。还要看自己的定位,是求实还是图名。综上所述,军转干部们大多关心的如稳定、待遇等问题实际却是由个人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而今日所谓的公务员热从心理上来说,应该是一种不自信和避免压力的表现。而对于自身能力和价值的体现,不同的选择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四、相关问答:

1.判定公务员身份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答:《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具有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供养、行使管理国家职能,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毫无疑问,不具有行政编制的,都不是公务员。2.参公有何历史渊源,与依公有何联系?

答:根据以前的公务员条例:国家行政机关里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他们肯定是行政编制,比如某市市长;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也是行政编制,如某市市委书记;还有委托授权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为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如某某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根据最新的《公务员法》凡有行政编制的都是公务员,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定义为公务员,以前所说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党的部门如市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都由以前的参照管理变为公务员,因为他们都是行政编制。新的《公务员法》把除行政编制以外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统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也就是说以前参照管理现在就是公务员,而现在所称的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却是以前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

3.公务员与参公有何不同?

答: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要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进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员单位,身份很自然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我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公人员要转任到行政机关在山东等省份是允许的,但在有些省份是不充许的,全国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山东,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制,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限制,意思即参公人员想转任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不但要象公务员一样办理各种转任手续而且还要看对方有无多余的行政编制(一般行政机关编制有空都向社会公开招考了),因此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另外如有多余的行政编制参公人员转行政也要进行考试。(对于这一条,我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人员的人员交流”。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从法理上来说,公务员就是一个权利义务的集合体,既然履行了公务员义务,就应享受公务员的权利,参公单位的公务员就能流动,不应该设立参公单位公务员不能流动到行政单位的界线。但这仅是从法理角度来理解,不能作为现实实践的标准)。

4.参公身份与公务员、普通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参公和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工资待遇、住房等待遇完全按照公务员法来实施。参公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参公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5.分配后参加了公务员登记,就一定是公务员了吗?

答:不一定。有些地市和系统的通常做法是,参公人员参加公务员登记,但只到地一级或者副省级,而不到省里去备案。这是为什么?因为参公人员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省编办不承认他们的公务员身份啊,没有行政编制,那还怎么备案?谁担得起责任啊!但人心需要安抚,工作需要开展,形式一下,大家能瞒则瞒。

6.事业编分哪几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和系统?

答:事业编除了参公外,分全额、差额、自筹自支。主要包括以下单位:国务院各监管委员会、专利局、统计系统各城调大队、海事局系统、各所、各监管站、各协会等社团组织(凡“社会团体”、“协会”、“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一般均为参公;凡“其他单位”、“海事系统”、“机关辅助职位”,一般均为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省市一级中,各中心、站、协会、省垂管基层分局、大队等都是事业单位,不同是有些是参公事业,有些是普通事业。

上一篇:客户理财规划方案下一篇:经典爱情文艺句子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