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精选8篇)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1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内在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中的动作来源于人体的运动,以人作为主要的表现工具。舞蹈中有组织、有节奏的动作能够展现舞者的内在情感。通过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动作,舞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饱满而完美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舞蹈;学科建设;社会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72-01

舞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笔者认为,舞蹈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肢体的柔韧性和感知美的能力。舞蹈教学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舞蹈中所蕴含的美,并藉此安抚偶尔躁动的心灵。

一、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高校开展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知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辨识美、判断美的能力。高校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部分学生容易受外部环境和信息的影响,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对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必须在教学中积极作为,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对自身审美结构进行科学优化,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同时,这一举措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我国舞蹈的主要类型

中国传统的舞蹈门类主要包括古典舞、民族舞和民间舞等。本文以民间舞、古典舞及现代舞为例进行简要介绍。民间舞产生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产创造的过程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生活愿景。同时,在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积累下生成的民间舞,也能展示各地独特的地域面貌和人文风俗。民间舞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人们的生活劳动也为民间舞的生发与创作提供了源头与借鉴。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舞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创作成果,其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是人们展示心情感受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看到,大部分民间舞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的舞蹈形式和内容做出改进,并融入社会的发展潮流,力求让人们感受到内含的美感――民族的文化美和艺术美。因此,民间舞不仅能提升舞者自身的气质,而且能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中国古典舞是随着我国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古典舞在充分迎合自身体系美学原则的前提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总结出一套严格且规范的训练模式及表现方法,创新了诸多动作技巧。这些变革,不但可以提升舞者自己的艺术底蕴,而且对观众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提高;中国现代舞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衍生出的产物,其动作和表演形式更符合??代年轻人的审美和追求,是青春活力的体现。不管是民间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属于我国宝贵的艺术文化,都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发展也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舞蹈的形式多样,除了单人舞,还有团队形式的舞蹈。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各个部门及演员的合作与配合。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在编排舞蹈时都较为注重学生之间的配合,让学生学会配合搭档,关心他人和集体,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良好的合作能够使学生快速地产生默契,从而更好地完成舞蹈表演。所以,舞蹈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舞蹈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创新思维。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在有一定舞蹈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肢体训练达到熟练技能的目的;同时保持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美的诠释与展示。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舞蹈技巧的掌握,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创作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历来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各族的先民们,早就以歌舞这种形式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寄托本民族的理想和愿望,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另外舞蹈的发展预示着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有形和无形地推动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虽然对经济的发展来说,舞蹈仅仅只是一个载体,一个依托。但是对古代的人们来说,舞蹈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它是取悦上天的重要工具,是祈望来年丰收的重要保证。舞蹈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手足动作,但是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多彩,精神文明的丰富。舞蹈对经济有形的影响体现在了各种各样的娱乐场合,各种舞会不仅仅弘扬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2

1 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 (internetwork, 简称internet) , 始于1969年的美国, 又称因特网, 是全球性的网络, 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具有快捷性、普及性, 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经过30余年的发展, 互联网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起初几台计算机的简单物理联通, 发展到了今天实时、双向互动、多对多, 同时包含点对点的天然网络, 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网络实时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 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的三大技术特征。“云计算”是一种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通俗讲“云计算”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只要你联上互联网, 就有计算能力来提供, 你有要多少就可以取多少, 要多少给你计多少费。“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所需要的新处理模式正是“云计算”。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实际上是三位一体, 不可分割的, 三者共同形成了类似于“虚拟大脑“的结构。一方面, 互联网为实时、在线、可扩展的云计算能力提供了传输方式, 云计算是互联网“智慧”处理能力的具体实现;另一方面, 互联网也为大数据的汇聚形成提供了主要信息资源渠道, 通过互联网, 数据的产生和搜集量是几何级数速度增长的, 一般认为, 人类现在一年生产的数据量是上年的150%。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产生的资源基础。因此, 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说是新一代互联网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和应用方向, 同时也将成为互联网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的动力。

2 互联网将改变什么

2.1 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法

(1) 不再依赖随机分析法 (抽样调查) , 让全体数据自己“说话”。互联网的发展, 使人类对数据收集、存储、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人们不必再依赖不用随机分析法 (抽样调查) 这样的捷径进行研究和决策, 也就不必先假设, 再抽样调查, 而是直接利用全样本的大数据, 这很可能让人们会发现很多以前从没有意识到的联系, 甚至是推翻过去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2) 相关关系变得比因果关系更重要。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 通过海量分析, 将充分挖掘数据之间、事件之间、事物之间的关联, 从而得出分析结论。将更准确地告诉人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什么时机做”, 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做”。

2.2 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的社会文化

互联网会使社会更加平等对称。互联网是网状结构, 没有中心节点, 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 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 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互联网的这种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分布式, 是平等的。信息社会, 信息和数据变的更加重要, 信息量决定含金量。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获取的平等, 必将有力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无论社会个体还是群体都将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2.3 互联网将改变生产方式

受益于互联网, 产品创新、实践、反馈、优化周期变得很短, 使得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 个性化消费时代即将到来。

2.4 互联网将促使传统产业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 已经让传统商业、传媒业、金融业和教育业发生了重大或者说一些改变。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虽然互联网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在今后的三到五年, 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结合之后, 特别是在如何服务好消费者, 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 如何能够在竞争中发展等方面, 必会引发行业一轮新的优胜劣汰。

3 互联网带来哪些挑战

在移动、快速、泛在、互动、巨量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的新发展在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 也带来挑战。这些挑战存在于新时间观 (信息发布的分钟时差) 、新空间观 (信息传递的泛在跨界) 、新价值观 (信息互动的自由平等) 、大数据 (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 和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面临空前威胁、侵害和误导) 之中。

4 未来十年互联网路在何方

互联网将不断向前发展, 据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预测, 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 全球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在使用互联网。同时,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 互联网将越来越轻便, 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台式计算机用户, 社交网络将迎来快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应用, 这必将让很多改变。

摘要: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和主要载体, 必将在这场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当今社会师德建设的思考 篇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德建设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开放性。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广泛接受各种信息、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深受社会各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三是时代性。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备受重视。

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特征的基础上,需注意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从而更富有成效地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师德凝练和展示着民族优秀文化,如明礼诚信、敬业爱生、严谨笃学、诲人不倦等,都值得继承和发扬。近年来,充分挖掘根植于地方沃土的优秀民族文化,努力寻求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不断赋予师德建设新的内涵。

(二)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师能的前提,精湛的师能又是实践师德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我们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始终把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先后开展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和教师礼仪培训,进行了端正教育思想和师德师风的大讨论。最近又开展了师德集中教育、举办师德论坛和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教师的平凡岗位上,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树立了身正为范的师德楷模。

(三)育人与尊师的关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只有真正教好书育好人,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而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又是提升教师素质、造就高尚师德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

中华民族历来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形象的典范,并且在不同时期人们总是对教师寄予崇高的道德期待,这正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秀传统的体现。道德是用以规范社会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籍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师生教学互动方式来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德育必居首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作为这一道德誓言的践行者,要通过教育活动,把一个个未成年人培养成能传承和创新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师的特殊角色及其职业特征,要求其人格和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必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的责任。

在教师职业追求专业化已成为迫切需要的形势下,我国教师教育也正在步入这一进程。我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首先在于其工作有一套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伦理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践行教育道德誓言,要承诺在教育方面的道德责任。一个教师能否承担道德责任,与其专业化水平、德行品质密切相关。从孔子、陶行知,以及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教育成就,无不与个人所具有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以及师德修养有关。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师德传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培养和弘扬优秀师德传统是师德建设的基础。今天,在追求现代化和面向世界的进程中,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不断革新和重建社会道德,而在伦理道德上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改善教育工作和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使得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的权利、他的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他应当承受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社会变迁导致道德传统与现代思潮间时有冲突,传统师德中间一些陈旧了的东西需要更新,师生需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尊重的、以人为本的关系;由于开放社会各种价值观与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平等的竞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与教师内心应当遵从的操守之间往往发生冲突。师德建设的宏观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教育本身来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以及未成年人品德形成中的新问题,都对包括教师道德素质在内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道德的基础首先是对学习者的关怀。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到的。在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对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未成年人,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因为情感是道德的基础,自尊是道德的起点。在教学上,我国广大教师一向勤奋而认真,但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

人本主义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篇4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那么人本理论对当今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首先从人本主义的人性本善论来说。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

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在教育学生时应区别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少采用一些规则约束学生,不要处处限制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的潜能。少一些惩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充分发挥潜能。

其次从人本主义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的自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他能经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我们可以看到,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是我们的一个前提。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发掘潜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所以在对待学生时,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大忌。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

最后从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需要还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是低层次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人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的低层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在教育教学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在很多的时候,当前的学生还没有生活到一个自尊的层面上,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在精神层面还需要更多的追求,但是精神上的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式改变的过程。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们也要注意到,每一个需要的阶段性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可以有条件的超越一些阶段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留意这些问题,灵活地运用理论为我们有效地服务。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5

“自然无为”思想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 问题的产生和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共同的心声和期盼。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存危机,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思想资源,所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 世纪60 年代萨特曾经断言:“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诚如学者所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是由于马克思的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哲学虽然产生于19 世纪,但它的理论指向不局限于那个时代,而是指向无尽的人类未来”。当然,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马克思也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初露端倪时,马克思就具有生态敏感性,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解的论述等很有见地,很有前瞻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自然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但熟知并非真知。因此,“重读马克思”就是要“面向事情本身”,再现马克思自然观的原貌,揭示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思想,为摆脱人类的生存困境寻求到出路。

2 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视域中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改造,与人无关的自在自然,而是既客观存在又与人

相联系,经过人类的实践中介过的自然,具

有社会历史性质的自然。自然在古代中西文化中一般指本性、天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是各种物质系统的总和。马克思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给自然概念赋予了丰富的现实的内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为自在自然;其二为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包含着两重含义: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了,自在自然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其次,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也称为自在自然,自在自然是指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指被人类的实践活动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界。

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基本内涵如下:马克思在看待自然时,以十分鲜明的态度肯定了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了人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靠自然界生活。第一,人们的生活资料来源于自然。第二,人们的生产资料也来源于自然。第三,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自然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的,从人生存的层面来理解自然的。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指人化自然。那种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介入的纯粹的自然界,只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

2

的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那种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界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3 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当代中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力图逐步把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这种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观作为基础,以科学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归宿。否则,我们的社会转型可能会因为生态系统的恶化丽夭折。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6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有无区别,经济学家各有各的看法。有的把这两个概念并列起来,有的似乎在应当用“发展”一词的地方却使用了“增长”一词,有的则在指出它们的某些区别时,又说这两个词可以交换使用。例如,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雷诺兹就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可视为“互相替代使用的两个名词”。不过,在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中,一般是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其实,从现有人类社会的实践看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为范畴的区分是必要的;对于某一个具体国家的特定时期或以增长为主,或以发展为主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企图将二者截然割裂开来,并认为增长只属于发达国家,而发展只属于发展中国家,则是不可取的。因此,有相当多的发展经济学家是不赞同传统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的,即认为增长问题只属发达国家,发展问题只属发展中国家。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C.P.)和赫里克(Herrick,B.)在谈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就曾说过:“在通常使用中包含的意思和在行文中明确表明的意思是,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但与传统西方发展经济学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在其所有方面关联着所有国家,并非只是穷国而已”。又说,“很难设想没有增长的发展”。有鉴于此,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进一步指出:“功能的变化总是自然而然地包含规模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都追求个人所得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在短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农业则更是如此。农业可能因风调雨顺、天公作美等条件而求得一年内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因为突发的自然灾害而造成负经济增长。因此,短期生产的上升或下降不能作为测定发展的标准。第四,经济增长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测定,但它忽视了国民生产总值所表明的价值是以什么方式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也不能说明就业状况、职业保障、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升迁机会以及保健、教育等情况。假如某个国家,虽然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所得增加,但生产成果绝大部分归少数人享用,其结果造成两极分化而不能愈合,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基尼系数增长,收入愈加不平等,这样的增长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二、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跨越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理论的扩展,在经济理论的早期研究中,增长与发展是同一概念,古典经济学家中以马尔萨斯—李嘉图所描绘的增长图景最为著名,该图景却与工业革命后部分国家进入高增长行列的事实相矛盾。上世纪30~40年代,哈罗德—多马从凯恩斯理论中投资和产出稳定性问题出发,发展出来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宏观框架,并提出了保持产出稳定的问题。该问题引起50~60年代以索洛为首的宏观经济学家的介入,并形成了所谓新古典增长理论。但该模型的分析方法却是宏观的,并非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分析的微观方法。凯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把拉姆齐的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到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提供了对储蓄率的一种内生决定,而使增长理论成为真正的新古典理论。增长理论最大的进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其主要特征是将与技术进步相关的创新纳入理论。把R&D理论与不完全竞争纳入增长框架中始于罗默,也包括阿洪与霍伊特(1992)和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1991)的贡献。在这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有目的的R&D活动的结果,而且这种活动获得某种形式的事后垄断力量以作为奖励。在这些框架中,长期增长率依赖于政府行动,诸如税收,法律和秩序的维护,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其他方面的管制。因而政府通过它对长期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好或坏的巨大潜力。至此,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从增长的国际比较则可看到另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发展的主题是不发达国家怎样摆脱贫困而进入到现代经济增长的行列,其中心论题就是如何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Lewis(1954)是最早提出二元经济模型的学者,他从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不发达经济的投入因素出发,构造了一个含农业和工业两个生产部门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的结论表明,二元经济会导致经济的无效率,原因是农业部门生产的低效,出路应是劳动力向高效的工业部门转移,而工业部门的发展又要求更高的资本形成。Lewis的模型基本上成了其后发展经济学的范式,并确定了其后二元经济研究的基本方向。HarrisandTodaro(1970)发展了Lewis模型,他们假定两个部门都使用劳动和资本进行生产,但资本在两部门间不流动,劳动是流动的,要素流动的原因是边际产品在两个部门不相等,但因资本不动使劳动与资本的匹配不完整,会使工业出现无效率。

由此可知,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要素市场不能瞬时结清,不管哪类要素流动受阻都会导致经济低效,这就是早期研究的基本结论。上述研究不能说是关于二元经济的增长模型,因为模型更多地重点分析二元经济的静态均衡,并且结论也多是悲观的,认为二元结构会导致增长陷阱。但现实经济中二元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能在经济转型中逐渐消失。如果允许生产要素的适当流动,则二元经济会演变;但它会怎样变,二元经济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结束,这样的问题早期研究尚无能力考虑,因缺少合适的分析工具,该领域的研究长期停滞。到了上世纪末因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引入而使人们对二元经济的研究重新启动。Lucas(1988)是首先利用增长模型研究发展经济学问题的经济学家,他通过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的拓展来分析不发达经济,并用带学习过程的人力资本模型来解释增长差异。Lucas利用该分析框架和二元经济假设来构造由农业部门占优势的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化问题(在文献中一般称为工业革命)。Lucas的一系列研究启发了许多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学者向经济发展问题的集聚,如Arigovic,BullardandDuffy(1997),GalorandWeil(2000),HasenandPrescott(2002)等,形成了新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该理论意在理解二元经济的动态演变,从而解释二元经济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结束,以及这些途径中什么因素将起作用。这些研究吸收了早期二元经济的合理假设,利用新的分析工具,从而使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更精细化的分析时代。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7

自娱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娱乐自身的舞蹈。作为一种舞蹈方式, 它是自然的, 最接近舞蹈本质的一种人体动作的运动方式。自娱性舞蹈可以追溯到舞蹈的起源, 舞蹈也许就是在人们劳作中自发兴起的一种娱乐方式。舞蹈的自娱性质,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并没有消亡, 而是一直存在于民众中并茁壮的发展着。

自娱性舞蹈在历史的发展中起伏跌宕, 它的命运也随着历史环境、政治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着。不同时期自娱性舞蹈都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比如汉代流行的是“以舞相属”, 而宋代则是以“队舞”的形式出现。分析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特征, 从实践环节的了解认识中, 我总结了自娱性舞蹈几个鲜明的特征。

1. 自发性。

自发性对于自娱性舞蹈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人的情绪到了一定的程度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 自然就会用肢体来表达。民众对于舞蹈的喜爱、热情并且自发的组织起来, 也就形成了很多社会生活中自发的舞蹈组织。这是自娱性舞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 简单性。

对于自娱性舞蹈来说, 简单性指的是舞蹈动作的简单性, 空间姿态的简单性上。自娱性舞蹈既然是发自民众内心的舞蹈方式。它不可能像舞台表演舞蹈那样具有丰富的肢体变化, 多层次的空间变化, 刚柔共济的舞蹈语汇。它多由简单动作重复进行;空间姿态的简单性体现在空间变化上是小幅度的, 多二度空间的多方位变化;舞蹈力量性的体现也不强烈, 力度更多是柔和进行的。

3. 广泛性。

由于舞蹈是人类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正是由于自娱性舞蹈的组织活动相对简单, 所以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造就了我们祖国大地上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广场公园都可以看到自娱性舞蹈的踪迹。

二、自娱性舞蹈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表现性意义

作为一种民众喜欢的、乐于参与的舞蹈形式, 已经以它蓬勃的生命力, 征服了热爱它的人。从流淌在我们身边舞动的旋律中我们听到, 无论是对生命充满好奇的儿童, 成长在社会生活中面临诸多压力的成年人, 又或者退休享受晚年生活的大爷大妈。他们都用同样的热情热爱着舞蹈、也热爱着生活。既然这样, 自娱性舞蹈方式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一是通过自娱性舞蹈的方式, 民众可以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舞蹈是身体运动的艺术, 它的运动性, 对于人们来说, 最好的解释就是一种健身活动。就像现在很多广场公园看到的“广场舞”, 参与者和着或通俗、或民族、或古典等多种音乐形式进行的舞蹈。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很多的健身房也开设舞蹈的课程, 在健身房中舞蹈就是作为一种健身的手段。而且很多的健身课程如“团操”课程也是融合了很多舞蹈的因素在其中。比如健身课程中的“尊巴”, 她就是融合了桑巴、恰恰等多种舞蹈形式为一体的健身课程。除了健身房, 还有很多舞蹈教室也开设了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等专门的课程。提供给热爱舞蹈的民众更多的选择。在现在社会, 随着人们保健知识的增加、积累。身体健康已经是得到社会民众全方位的认识了。观察参与自娱性舞蹈的人群我们发现, 参与人的年龄结构是很全面的。无论是保持身体状态的年长者, 抑或是缓解工作压力的白领人群。他们其中有多数人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

二是自娱性舞蹈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当今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可谓是丰富多彩, 娱乐方式也五花八门。在这样的环境中, 舞蹈仍然以他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除了上面提到的有部分是为了健身的目的, 大多数的参与者, 还是希望通过舞蹈的训练达到身体美, 进而是心里美的状态。心理上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通过舞蹈艺术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当参与者逐渐从自己的肢体变化中感受到了美的进化。想必他对自己的美也会有重新的认识。这个过程, 就是娱乐化的过程。多数的参与者都会在这种过程中找到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蜕变。所以, 舞蹈可以说是即健康又天然的绿色保养品。

三是自娱性舞蹈提高了艺术的融合度。这种提高, 加快促使专业舞蹈向民间流动的速度, 改变着自娱性舞蹈的进程, 反之也将会影响着专业舞蹈发展的历史。随着自娱性舞蹈的自发推广, 它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 逐渐对自己动作的要求, 空间变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着参与者本身向更专业的人士请教学习, 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与专业化的舞蹈进行交流与融合。更好地接受了专业化的舞蹈, 而把它们融合转化为自娱性舞蹈方式。对于专业舞蹈来说, 它的创作与发展很多来自民众之中。以往的舞蹈创作经验告诉我们, 艺术要来源于生活。从现在来看, 很多专业舞蹈的表演剧目创作灵感很多是从民众之中来的。对于专业舞蹈向前发展的势态来说, 这种融合, 自然会带给专业舞蹈者很多艺术上的感悟。融合有时并不能清晰知道哪件事或者哪一个时刻, 很多时候是自然而然的事。

舞蹈学科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8

【关键词】聋哑学生 心理 性格 舞蹈 律动

聋哑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同正常人相比,其情感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就可能给他们带来与普通人相比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就相对与普通人群要脆弱许多。关注和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是我们每一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责。笔者是柳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学校对他们的教育从实际出发,加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才艺培养,通过让聋哑学生参加舞蹈节目的训练和演出比赛,实践成功说明,聋哑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情感因素和智力潜能,舞蹈的练习对聋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引导和潜在能力的开发。律动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学的手段伴随着舞蹈的始终。它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在聋哑舞蹈教学中却是一种较新的课程类型。它打破了传统单一坐着不动的上课模式,把“振动”引进教学与训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特殊教育教学中。

1. 关注聋哑学生常见的心理和性格

1.1 自卑、敏感的心理

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语言沟通障碍,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对很多事情感到难以理解,容易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尤其一些社会成员对其有偏见、轻视和嘲笑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容易将小问题放大化、敏感化。如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你同别人说笑时无意中指点他时,他会认为你们是在议论他,在说他坏话,有的马上情绪反应强烈,造成性格上容易激动、性情急躁的特征。

1.2 封闭的人际关系

聋哑学生与外界的语言交流困难,交际经常无法進行而受挫,交往范围很小,多数聋哑学生只与少数家庭成员和同班的关系较好聋哑学生交往。缺少父母、老师和朋友关心和爱护,致使其情绪波动大,性格急躁、孤僻、古怪,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长此以往还将影响聋哑学生感到人情冷漠,使其缺乏同情心,对他人不关心,不友好,甚至具有攻击的倾向。

1.3 适应能力较差

我校聋哑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柳州及周边地区,绝大部分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受经济文化条件所限,这些孩子从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尤其对于刚进校的聋哑学生表现出不会也不想学习、不喜过多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表明其社会性水平低;他们对于做事随意性较大,表现出不成熟幼稚的心理特点。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属于封闭式教育,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长期学习生活,会更易造就孤僻、古怪和内向、保守的人格特征。

2. 加强才艺培养,发掘优势能力

国内传统教育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人的能力结构的不平衡性,不管受教育的对象个体能力差异如何,只一味偏重所谓主要学科的学习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必然会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优势能力的展示。同样的,对于聋哑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运动、音乐等一系列能力的开发和才艺技能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与竞争的根本,是符合他们能力结构特色的创造性教育。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强调并增加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加强对聋哑学生的才艺培养,对促进聋哑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舞蹈训练和演出能使聋哑学生在接受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促进聋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强烈的情感意境相互交融的高层次交流让他们获得更强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享受艺术的美,感受人生的美。

3. 舞蹈中的律动教学

3.1 律动与音乐节奏振动的感知

节奏指的是节拍的变化、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以及根据作品要求相互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它是音乐的骨骼,是生命的节律。节奏性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也是舞蹈的基本艺术特征。是舞蹈就有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舞蹈。缺失音乐的舞蹈如同失去提线的玩偶,而失去节奏的音乐没有形态的幽灵。舞蹈的感觉来自律动。舞蹈律动的产生源于音乐的节奏。肢体语言在舞蹈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必须对音乐节奏振动进行深入分析、解剖、处理,而律动是规范化的、形体化、艺术化的音乐节奏。律动是肢体语言的提线,是动作的精魂所在。只有突出音乐的节奏特点,做好舞蹈的律动,才能在学习训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时间、空间、力度等。因此,注重律动教学与音乐节奏振动相融显得尤为重要。

3.2 律动与舞蹈的气息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有呼吸,呼吸的调整有利节奏振动的把握。每个舞蹈都需要通过呼吸来稳定情绪,调整心境。呼吸是贯穿舞蹈动作之间连接的关键。平常而多变的呼吸,令舞蹈处于无常、多变的运动中,它对舞蹈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表演者不懂运用呼吸,那么舞蹈中设计的许多动作仅能在肢体的运动上停留,舞蹈便会黯然失色,失去应有的韵味和美感。

舞蹈分内在呼吸和外在呼吸。内在的呼吸事实上是舞者内心的节奏,而外在的呼吸指的就是肢体的律动。这时,内在呼吸与外在的呼吸在节奏振动的牵引下,两者同处一体同气连枝。当内在节奏振动加强、加快时,外在表现为短促有力的律动;而内在节奏振动减弱、变慢时,外在表现为缓慢而饱满的律动。呼吸的来自内心,如果心中没有节奏,就没有和谐的呼吸,自然也就没有流畅的动作。因此,只要掌握好内在的呼吸就能把握好外在的肢体律动。

3.3 教学中的律动技巧掌握与提高

3.3.1 突出节奏振动,采用变换训练法训练促进律动教学

在舞蹈律动与音乐要素配合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律动要跟随音乐节奏振动的变换而变化。首先要合节拍,其次是速度和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熟悉、分辨各种舞曲的节拍振动,可以利用音乐的时间、节奏、空间想象以及音乐的力度、色调、色度等艺术特点来渲染舞蹈动作。

3.3.2 律动与气息的调整

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舞蹈作品,一定是呼吸、形与神、律动的完美融合。要做到这一点十分的不容易,它不仅需要外部灵巧柔韧、极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更需要的是编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观察和深刻感悟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优美成功的舞蹈能带给人们美感,那是因为动作的流畅,而动作流畅又是源于呼吸的流畅。无论在民族舞、现代舞、自由舞中,呼吸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现代舞中的跳跃或者旋转动作——讲究用脚、膝盖等部位来发力支撑身体的重量。在做这类动作时要快,一般都是呼气;而“冻结”就是要在舞蹈中,突然出现一个倒立着的停顿动作,在做这类动作时要在瞬时完成,一般都是吸气、屏气。上述舞蹈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音乐中出现重拍的时候呼气,同时律动在这个时候也暂时的停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灵活,贵在创造。在多年参加各类比赛中积累的经验指引下,走进新舞蹈教学训练中,探索新课堂教学的奥妙,让特殊学生舞蹈律动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容易掌握动作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一个勇敢的心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朱丽莎. 残疾人心理健康探讨[J]. 医学文选,2006,25(4):733-735.

[2]张鸿雁. 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4):316-317.

[3]成全译.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刘同春.舞蹈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与互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4).

上一篇:小学生观察小动物日记500字下一篇:海底总动员电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