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精选10篇)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 篇1

徐志摩作为现代诗人、散文家在现代文学的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在19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学习之后,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浪漫主义以及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使得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之路走上了正轨。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尽管很大一部分已经流失,但是从现在尚存的诗歌可以看出其创作诗歌的风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从他在剑桥大学里面创作的诗歌也可以看出当时徐志摩初期进行诗歌创作的思想状况以及他思想变化的痕迹。对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来看,与他当时所生活的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整体生活状态及思想状况的体现。

一徐志摩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分析

对徐志摩诗歌进行研究,就应该对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与创作背景进行相应的了解和认识。首先,徐志摩进行诗歌创作的年代正好是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过程中,社会的背景成为了徐志摩进行诗歌创作的重要形成因素。徐志摩自己生活的年代中受到了“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新文化从反对传统的文化作为自身根本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应该可以发现,徐志摩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将自己的诗歌创作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链接,这种有效链接的背后往往就形成了他自己的诗歌特色。其次,从徐志摩的诗歌可以看出其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同时还在追求光明与自由、赞美爱情与美好,这期间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里可以看到他对于自由、美的追求以及对于自己信仰的追求。同样,在徐志摩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也受到了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等人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进而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的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了一起。与此同时,对于徐志摩的诗歌所形成的时代背景,我们在看到其诗歌受到西方社会思想以及文化的影响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徐志摩的诗歌更多的是受到了东方诗歌创作的影响,使其作品能够在众多的诗歌中展现出自己所独特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 篇2

一、诗歌创作特色

普希金所处的十九世纪, 是诗歌极其辉煌的时代, 而阿赫玛托娃所处的时代, 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占有主流, 诗歌的创作相比十九世纪要逊色很多, 但是由于阿赫玛托娃高深的诗歌创作艺术, 并没有因此沉默, 反而因为她高超的诗歌创作水平, 而享誉俄国乃至世界文坛。她被俄国诗哥界称为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诗歌的“中介”, 她是二十世纪诗歌的顶峰, 是白银时代“俄国诗歌的月亮”, 与普希金交相辉映。

1、简洁的诗歌特色

阿赫玛托娃与其他白银时代的作家一样, 其语言都是极为简单明了, 她不喜欢用过于华丽的词汇来进行修饰, 更不喜欢用冗长的诗句来造势, 总之,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是清晰明丽的, 具有俄国古典的语言之美。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大多都很短, 一般都在十二行左右, 最多的也没有超过二十行;其次, 她的诗歌语言是具有俄国古典之美的, 从不会花样重多。阿赫玛托娃的诗句, 每一句都会严格按照诗歌的韵律与规则, 因此很多人认为, 阿赫玛托娃是一位具有俄国古典创作风格的女诗人。

此外,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风格还受欧洲文艺思想的影响, 她的诗歌, 将法国与意大利古典文学的诗歌韵律加以吸收;同时, 阿赫玛托娃还将东方文化的隽美与清闲应用到自己的诗作中去, 让她的诗歌读起来给人清新与典雅之美。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 也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思想的影响, 她将俄罗斯民间的诗歌与之相融合, 创作了自己的诗歌特点, 这种诗歌创作风格一直影响她的一生。阿赫玛托娃提出了“用自己的语言写作”诗歌创作要求, 而在她所生活的白银时代, 与诗作家对语言的传统与复古的追寻相比, 她是有着开拓性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赫玛托娃对于传统古典语言美的摒弃, 阿赫玛托娃实际上是对诗歌黄金时代的文学传统的继承, 是对普希金这位诗歌巨匠的诗歌的发扬。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造特点, 是不同于其他白银时代的诗人的, 她在诗歌形式上, 部分的继承了俄国古典诗歌的传统, 同时他又将这个传统变相地延续了下来, 借助于俄国民间诗歌创作的形式来表现。阿赫玛托娃的传统的典型诗风, 与民族性特征, 为她在俄国诗歌地位的奠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自然的诗歌意象

阿赫玛托娃所选取的诗歌意象, 都是现实生活中极其自然的景物与事物, 她善于将生活中的物体与景物无限度的放大, 以此形成诗歌的陌生化效果, 这些诗歌表面上看是断断续续的, 但是在其内在的涵义上却是彼此相连的。

阿赫玛托娃是一位有着哲学思维的女性诗人, 她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抽象出来, 比如:公园、车、椅子、太阳、冬天、一本书等, 阿赫玛托娃将这些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事物无限的放大, 她在这些普通的生活事物中来获取灵感, 对于这些人们己经熟知的事物, 阿赫玛托娃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夸张与细化, 让它们形成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对于自己的这一创作风格, 阿赫玛托娃曾说:“当我说心是石头的时候, 可能己经知道它是一团火了”。阿赫玛托娃十分擅长发现生活中细微事物, 以此来进行诗歌创作, 在读者乍一看来, 阿赫玛托娃所描写的事物都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物, 然而这是诗人与诗歌内在的交流与合作, 只是不经过仔细研究, 读者是无法发现的。

二、爱情诗及其艺术特色

阿赫玛托娃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但是作为女性诗人的她, 也与男性诗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她特别喜欢写爱情诗, 在她的爱情诗中, 她将女性细腻的心思深刻的表现出来, 同时她还对女性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 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封闭的、充满伤感情调的女性世界中。由于爱情诗在阿赫玛托娃诗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特别针对阿赫玛托娃的爱情诗进行分析, 希望能对阿赫玛托娃诗歌的分析, 更为精准。

1、哀怨的女性形象

阿赫玛托娃的爱情诗中的人物形象, 大多数都是一个正在经历爱情, 或忍受着爱情痛苦的女性, 她们渴望爱情, 但是爱情又带给她们无限的痛苦, 阿赫玛托娃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 在感情方面也十分不顺利, 她的爱情诗是对自身爱情命运的述说, 更是为千千万万身受爱情折磨的女性的述说。

在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性, 她们总是生活在爱情带给她们的孤独与忧伤中, 由于受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俄国的女性在生活与社会中的地位是低于男性的。阿赫玛托娃虽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女诗人, 她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压抑, 由于她自身爱情与家庭的失败, 阿赫玛托娃对于爱情与女性的关怀则显得理所当然。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性, 经常是不被人所理解, 遭到遗弃的人物形象, 例如在《白夜》中, 女主人公独自一个人, 苦苦的等待一个不会回来与她相聚的男人, 阿赫玛托把女性空虚与忧伤的感情表露无疑;在《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做一团》中, 女主人公对于男性的离去, 她苦苦的哀求, 但是男人还是离开了她,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性, 都是深受爱情折磨的女性, 她们的内心世界中, 爱情是一种伤痛, 让她们为之倾倒更为之痛苦。

阿赫玛托娃的女主人公形象大都是一个类型的, 但在《最后一次相见》中的女性形象, 可以说是阿赫玛托娃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的代表。在这首诗中她写道:“我的左手的那只手套, 戴在自己右手的手掌。仿佛有好多节的台阶, 但我清楚总共才三级!”短短的几句诗, 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几个动作的描写, 将她内心的迷惘表现了出来, 她将左手的手套戴在了右手上, 楼梯虽然有好多节的台阶, 但是她只记得下了三个台阶, 由此可见, 一位女子在面临负心人的离去时, 她的内心仍旧是十分悲伤的。阿赫玛托娃将女性在面对爱情时的全部微妙心理都表现了出来, 这是阿赫玛托娃所有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的杰出代表。

阿赫玛托娃一直被俄国诗歌学界认为是描写爱情的天才诗人, 她从自己女性的立场出发, 把爱情对女性的伤害表现了出来, 同时也将男性的无情与冷漠从侧面进行烘托。阿赫玛托娃是一个善于发现女性内心世界的诗人, 在她的笔下, 女性大多为爱情所伤, 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

2、独特的视角与欣赏品味

阿赫玛托娃的爱情诗的创作, 与阿克梅派是有着深刻的联系的, 她想要摆脱当时诗歌所有的弊病, 反抗神秘主义与虚无主义, 她将阿克梅派主张抒写人的具体而隐秘的内心活动表达出来, 同时, 她重视情感冲突的描写, 她的诗作中, 常常取女性与生活中平常的东西与事物, 在平凡的生活中取材, 成就了阿赫玛托娃的创作源泉。

阿赫玛托娃以女性的内心世界为视角, 把女性内心世界的隐秘与情感外化出来, 是独树一帜的, 也是她爱情诗的特别之处。她的诗歌常常是进入女性的内心世界中。阿赫玛托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将女性的感受与情绪在诗歌中表现出来, 她一般都是借用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意象分析, 如服饰、家具以及自然风光等, 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视角是十分独特的, 因而, 有人把她称为“室内诗人”。这是阿赫玛托娃独特的诗歌视角的表现之一, 此外, 她还将生活中的事物与物品无限的放大, 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再一次艺术创作之后, 出现在读者面前时, 它是已经经过改变的形象, 让读者的眼前为之一亮。

阿赫玛托娃的审美情趣与一般是不同的, 她的爱情诗虽然大多写女性的悲伤情形, 但是阿赫玛托娃并没有将全部的笔墨放在女性形象身上, 反而, 她最注重的仍旧是对身边物与事的关注。她的爱情诗中, 有虫鸣鸟叫的听觉美, 有色彩斑斓的视觉美, 更有音韵齐全的音乐美, 可以说, 阿赫玛托娃虽然是一位文学诗人, 但是她并非只是一个诗人, 她对于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涉猎, 在她的爱情诗中, 她不会一味的去对人物内心进行描写, 反而会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 这就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品味的典雅之处。

阿赫玛托娃认为, 爱情应是真挚的, 不应有半点欺骗, 但是当她诗作中的女主人公遭到遗弃时, 她们仍旧坚强的走了出来, 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性, 虽然大多受过爱情的伤害, 可是当面临未来时, 仍旧充满着乐观与向上, 这是阿赫玛托娃自己思想与经历的真实表现。

参考文献

[1]司俊琴.解读阿赫玛托娃的爱情诗[J].兰州大学学报, 2009 (5) .

[2]李文义.浅析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J].学理论, 2011 (4) .

[3]朱维之.外国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论严羽的诗歌创作特色 篇3

关键词:诗歌;风格;基本内容;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06-02

中国古代著名诗论家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县)人,于宋末隐居不仕,其生卒年月不详,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严羽则以其名著《沧浪诗话》奠定了重要的地位。《邵武府志》中记载:“为人粹温中有奇气,好结江湖间名士。……羽既不仕,然其忧国忧民,每见于诗。”戴复古的《祝二严》诗称:“羽也天资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齬 。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由此可知严羽与俗世不合, 一生际遇是不大得意的,他的诗歌创作不仅提供了一些了解南宋后期社会历史面貌的参考资料,也为严羽识别各类诗体的特点和总体把握诗的艺术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严羽的诗歌作品《沧浪吟》由宋末元初严羽的同乡李南叙鬼编成集,黄出绍作序。《樵川二家诗》收《沧浪吟》二卷,一百二十一题共一百四十六首。按诗体编排,不论年代先后(骚体诗除外),有歌行,五言,七言,古体,乐府等。全集中古体诗占将近三分之一,数量居少,多仿古、拟古之作,一般都写得内容充实,感情激昂慷慨,语言古朴苍劲,具有气象浑厚的特点。前人认为严羽主观上追求盛唐气象,而作品却没能超越大历诗风,颇不以为重,觉得他的实践远远不如他的理论。钱钟书先生对此评价说:“批评家一动手创作,人家就要把他的拳头塞他的嘴——毋宁说,使他的嘴咬他的手。”严羽对其也颇为自负:说他的诗“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所谓“自家实证实悟者”,既指诗歌鉴赏的实践,亦包括诗歌创作的实践,至于王世贞说严羽的诗“徒具声响,全乏才情”(《龠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四十七),又不免贬抑太甚,尽管他的创作难说上乘。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严羽诗歌创作反映的思想风貌。

一、论入世诗

严羽身为布衣,生当动乱不安、危机迭起的南宋末期。早在年青时代,他就怀有匡时济世的宏大抱负,而无意穷经皓首,汲汲于科举功名。《梦中作》诗曾回忆说:“少小尚奇节,无意缚硅组。”他钦慕萧何、曹参、樊哙、灌婴这些隐身社会中下层的历史人物,凭实际才能,靠自己奋斗,终于辅佐明主,干出一番中兴的功业来。凡是儒家所推崇的圣贤英烈,严羽几乎都崇拜他们,满怀步其踵武的强烈愿望,这从他下列的诗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椎牛醴酒且高会,酣歌击筑鄢能悲。

百年快意当若此,迂儒拳局徒尔为。

我亦摧藏江海客,重气轻生无所惜。

《剑歌行赠吴会卿》

与君高会日挥金,击剑谈玄复弄琴。

《相逢行》

忽忆当年快意时,与君笑傲长相期。

大杯倒瓮作牛饮,脱巾袒跣惟嫌迟。

《促刺行》

座中然诺两相许,一饮不觉连百觞。

《惜别行赠冯熙之东归》

从这些诗句中可见严羽重然诺,轻爵禄,爱剧饮的壮士之风。严羽歌行喜欢模仿李白,以上诗句可能由于受到李白影响,多豪言壮语。严羽的《登天皇山》有句云:“独立一世外,所思千古前。” 表现广阔的胸襟和不平凡的抱负,这种口吻使人想起《沧浪诗话·诗辩》中一些很自信的话,也使人想起《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的话:“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李杜复生,不易吾言矣。”从这些高自期许的话中,也可以窥见出严羽豪迈的性格特色。

然而此时,统治集团置国家命运,民族存亡于不顾,上下苟安,穷奢极欲,昏庸腐朽已到了极点。偏安的南宋王朝失尽了天下民心,给严羽带来深深的失望和愤懑。“……元人约宋同灭金,已而败盟,连岁蚺兵,江淮涂炭,羽身居草野,未尝不三致意焉。”(《邵武县志》)宋朝与蒙古合攻金,金亡,宋师乘机收复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西京洛阳,洗雪了百年来的耻辱,但是金朝的灭亡也为南宋失去了防御蒙古的缓冲力量,不久即在蒙古的军事压力下节节失利。严羽对朝廷依然文恬武嬉,苟安一时,不敢收复失地,以致河南两京地区又被蒙古侵占望深深失望。

《有感六首》更是这类篇章的代表作。作者在这组诗里,不仅揭露了南宋朝廷一系列畏敌误国的行径,还表示了自己对当政者采取“绥靖”即妥协求和政策的强烈不满。

误喜残胡灭,哪知患更长。

黄云新战路,白骨旧沙场。

巴蜀连年器,江淮几郡疮。

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

《有感》其一

闻道单于使,年来入国频。

圣朝思息战,异域请和亲。

今日唐虞际,群公社稷臣。

不妨盟墨诈,须戒覆车新。

《有感》其三

严羽以冷隽之笔,提醒朝廷在议和中须提高警惕,积极防御敌人的反覆无常、不守信义,不要重蹈历史上因轻信“盟墨”而吃亏上当的覆辙。他对现实不满,不肯同流和污,却对现实缺乏必要的揭露和批判。特别是他对昏庸腐朽的最高统治者,始终怀着耿耿忠心,受到严羽批判谴责的只有叛臣降将和“盗贼”“群丑”。尽管当时国势渐弱,神州陆沉,诗人仍然充满必胜的坚定信念:“天意属亡胡!”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比较重大的政治事件,也反映了诗人愿为国分忧的爱国热情。严羽不仅关心国事,而且对灾异连年,战乱不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更深表同情。《舟中苦热》写蝗旱给江淮人民带来的灾难:“蝗旱三千里,江淮儿女嗟。”在《避乱途中》,作者面对惨痛的现实,民生的疾苦,自己动无能为力满怀羞愧和痛楚,也都表现出对时事的关心。

nlc202309031102

从严羽的这些创作来看,他不是一个脱离政治,逃避现实的诗人,相反,他倒是相当关心政治和时事的。朱霞《严羽传》中有一首评述严羽的诗:“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这说明宋代已有人认为严羽很关心国事了。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评严羽诗说:“作品里倒还有些现实感,并非对世事不见不闻”。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论隐逸诗

然而,而对局势的危机,严羽不是以勇敢的抗争者姿态,知难而进,拯求国家于水火之中,投入改变现实的斗争漩涡,而是急流勇退,中道归隐,从老庄哲学中找到了精神的解脱,走上消极避世的道路。严羽的思想成分是复杂的,既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也受道家思想的侵淫。他在《梦游庐山谣》中说:“乱世茫茫飞蠓蠛,袖中别有金膏诀。须君之行当何时,共向丹崖踏霜雪。”他向往道家的隐遁生活,赞赏那种返于自然的思想。如《空斋》诗自我写照道:“寒灯照疏竹,栖禽时复惊。默坐空斋夜,寂寂道心生”。《游仙六道》其一:“愿言缘云去,随君向仙关。咽食长不老,何用思人间?”又其王:“愿乘此云去,去炼黄金药。千载倘归来,不复见城郭。”

不过,道家的这些消极影响,同严羽思想总的倾向比较起来,毕竟又是次要的。他的主导思想还是积极用世的思想,对隐遁学道思想渗透,或者说,他头脑里的道家思想,也或多或少地给“儒化”了。他并没有把隐逸看得高于一切之上,而倒是时常流露出由于宦游无成或者时局混乱无可奈何只能隐逸的思想。这样,儒道两家不同有人生观,在严羽身上调和起来了,入世与出世,成了他对待当时现实的态度的两个方面。

比如,诗人所企慕、幻想的世外仙境和仙家生活,远离尘器,和平幽静,清苦闲谈,自由自在,有时就寄寓了一点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情绪和批意义,交织着鄙夷权要,藐视富贵的思想。《悯时命》诗云:“厌此世之多嚣兮,时远眺而去之。”这“多嚣”,主要即指动乱不安的时世。正因“厌”,便时时企望远离而“去”,返于自然。有时,则只是幻想隐遁世外桃源,参与一点农事,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思归引》又道:“武陵春水绿堪染,就中亦有桑麻郊。近间秦人笑相语,待我东溪种碧桃。”在诗人看来,这类洁居遁俗的生活,旷达傲世的态度,也就是自己高尚的襟怀、操守的表现。所以,他在《紫霞楼夜饮》诗里得意地问说:“仙人共酌丹霞酒,逸侣同吹白玉笙。不向此时穷笑傲,更从何处豁高情?”

三、小结

严羽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又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 严羽认为诗歌是吟咏性情的工具,言志抒情为其能事,“惟在兴趣”为其标识。诗歌要借助形象思维,通过形象的美感力量去打动人,没有“兴趣”,“不问兴致”的诗不能打动人的心眩,掀撼人的感情。这理论上的更多这主张“优游”和创作上不乏“痛快”,二者集于一身,又如何解释呢?这和作者思想的矛盾是有关系的。严羽的艺术趣味固然可能略偏“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偏于蕴籍空灵和浑成不露,但处于那一个艰危的时代,心头燃着怒火的诗人委实不容易按照“一唱三叹”的规律办事,而必然要更多地倚重磅礴的气势和激荡的旋律,创造出比较豪放的形象,这也是南宋文学的主旋律。严羽一如陶渊明的平和静穆;又具有李白早年的侠客剑士的性格。一方面他激赏“沉着痛快”的李杜之作,包括肯定“盛唐气象”和“建安风骨”,另一面他更倾向于“优游不迫”的陶、王、孟一派。当蒿目时艰、拔剑悲歌时,他更多地写下“沉着痛快”之作;当日往烟萝、忘机达世时,他更多地唱出“优洲不迫”之音。前者偏于入世,后者偏于出世,严沧浪亦可被称为“亦剑亦萧者”。

严羽诗歌的价值,当然不能和他的诗论相比,但也不失为一家,胡应麟说:“仪卿识最高卓,而才不足称。”(《诗薮》)都指出了严氏的创作成就不理论。郭绍虞评价他的诗话曾说:沧浪论诗重一“识”字,固有一日之长,然识有大有小,则所识有偏有全,有末有本,而所谓“识”者亦有长短可言矣。此毁誉之所由来也。“又说其自负处在是,其受攻击处亦在是,后人辗转承流,渐至于浮光掠影,初非羽之所及知,誉者太过,毁者亦太过也”。

综上所述,严羽的思想较为复杂,其作品成就不高,但也具有一定特色。结合他的思想和创作探讨他的理论批评,将会加深理解,推动《沧浪诗话》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徐志摩爱情诗与其创作背景 篇4

读《徐志摩诗选》有感

徐志摩是一个从头到脚都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家,虽其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但却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著作,为浪漫主义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且其诗歌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思想影响重大。

徐志摩的爱情诗是其诗歌中杰出的一部分,究其诗歌的语言美,音律美,画面美相当突出,他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浪漫,优美的情感表达,手法变化多样。进一步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读他的爱情诗必带有音乐般的兴趣,因为他的爱情诗总有一种虚渺的感觉,纳闷中又带有灼热。于是有人说,“爱”是徐志摩写作源泉和基本主题,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其爱情诗歌尤为突出。

从徐志摩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的情感经历是比较曲折的。1915年,20岁的徐志摩考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但由于缺乏感情基础,徐志摩最终辜负了张幼仪。在这段期间,徐志摩情诗创作相对于后期是比较平淡的。这桩婚姻是在其父徐申如的威逼和祖母的亲情攻势之下如期而成的。徐志摩对这段婚姻由反抗到妥协,同时也正是这场婚姻使徐志摩深刻领教了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腐朽和“吃人”的本质,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反抗,使他更向往爱的自由,书写恋爱婚姻的自由。这也成了徐志摩爱情诗歌中的一大主题,如《笑解烦恼结》、《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作。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当中前两章: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剌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这首诗深刻批判了旧婚姻制度的残忍,作者深受其害,他厌恶这包办婚育使他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和选择的权利。于是,这段期间,徐志摩所创作的诗歌是充满批判,攻击性,而不是柔情浪漫的。这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和甜蜜,这段时期是人创作进入灵感喷发期,所创作的诗歌甜蜜浪漫,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音乐美,画面美。如《康桥再会吧》就是这一类作品。而1922年,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林徽因与梁思成订婚,这次失恋给徐志摩一次重大打击。

徐志摩的名诗《偶然》的最后一章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不少人认为这是写给其爱慕的对象--才女林徽音的。诗歌表现出的感情是节制的,情态是潇洒的。把最难以割舍、最可珍贵的东西消逝后,而发生的失落感,用了貌似不经意的语调予以表现,使这首诗不仅在外观上,达到了和谐的美,更在内在的诗情上,特别地具有一种典雅的美。诗的上下两段中的中间两句,“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与“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蕴涵了非常曲折的心态,非常细腻入微的情意。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表达了诗人那种深深的爱恋被打击后冰凉的心情。

自此以后,直到1924年与陆小曼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爱情,徐志摩才又一次尝到了爱的甜蜜,但是婚后的生活使诗人的爱情理想又一次的破灭了,诗人陷入了迷茫。这一期间的爱情诗歌涉及了爱情的方方面面: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也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因此,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诗是诗人爱情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雪花的快乐》中: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这首诗中她是作者爱慕的人,作者想变成翩翩的雪花去亲近他的爱人,可以和她玩耍,嬉戏,接近她,融入她的身心。作者用雪花的意象来表达那种热烈,深沉的爱。雪花的快乐就是轻柔飞扬的自由和浪漫,象征着自由美好的爱情和心情。此时,徐志摩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一切都是那么甜蜜浪漫,他的诗歌总是像在吐露真情。

徐志摩最美的诗歌 篇5

昨夜的雷雨,

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

——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

是我视觉的醇醪;

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

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

定是天上带来的;

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

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运命!

我走近来了;

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

一—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

——一个天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

一—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禽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

——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

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

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

我—一多么痛快啊!一—

尽胶结在一起!

一片狼藉的猩红,

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 徐志摩最短诗

★ 名诗名句

★ 徐志摩最出名的情诗

★ 徐志摩最经典的段落句子精选

★ 李白的名诗

★ 白居易的名诗

★ 杜甫的名诗

★ 东岳泰山名诗佳句

★ 徐志摩笔名

徐志摩爱情诗歌的魅力 篇6

谈到徐志摩,不得不谈他的爱情诗。有人说他的爱情诗正是他的诗歌里最有特色的部分;事实上,徐志摩的爱情诗也正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一)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和张幼仪的爱情终结,对于徐志摩而言“共解烦恼结”,督促张幼仪“快努力”,解散后“容颜喜小,握手相劳”“一片声欢”,由此可见封建包办婚姻给诗人带来的痛苦,以至于诗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解除婚约。徐志摩借此诗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二)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可见一斑。比如诗人该时期的作品《情死》: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命运!

我走进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上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一个无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此诗作于1922年,时诗人年二十五六。1922年6月在英时作《情死》,是年8月离英回国。据邵华强徐氏年谱:“(1922)三月,在柏林提出与张幼仪离婚,遭家人和老师梁启超的反对。”因此,《情死》与《再别康桥》,决不是凌虚之笔,都是寄爱之诗。诗人年少血气方刚,对爱的遐想和热烈追求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尽管徐林二人相知很深,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姻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从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中“云”是林徽因,“水”是徐志摩。云自在轻盈在空际上随风飘移,偶尔与地面上的一流涧水相遇,于是便产生了投影关系。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经久不衰的抒情歌谣。但与众不同的是,诗人别离如此钟情的康桥,既不是泪洒相思地,也不是慷慨陈辞,放歌而去,只是像来时一样,悄然无声地走了。唯余一片淡淡的云彩裹藏着诗人无限的柔情,默默地飘浮在异国他乡的天际。这是多么缥缈、超脱的意境啊!难怪他后来的妻子陆小曼说他“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

★ 徐志摩经典爱情代表作

★ 徐志摩的诗歌

★ 徐志摩爱情感悟经典语录

★ 徐志摩的一些经典爱情诗句

★ 徐志摩的爱情经典语录

★ 《默境》徐志摩诗歌

★ 徐志摩《云游》诗歌赏析

★ 徐志摩诗歌《呻吟语》

★ 徐志摩的伤感爱情语录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 篇7

一、诗歌含蓄之美的承继

中国传统的诗教是“温柔敦厚”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新月诗人将之加以继承,倡导“理性节制情感”,追求完美和谐。月亮意象的选用便实践了这一理论主张。徐志摩在散文《印度洋上的秋思》中便说:“月光有一种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畴百亩畹兰,干茎的紫琳耿。”[2]月平静的表面掩盖不住内在情感浪潮的翻滚,从而形成一种月与情感相生相克的巨大力量。如在《望月》中,诗人对“我爱”,用今昔的命运对比倾诉满腹柔情,在开篇却先以月亮起首,对之进行详细的描写,如同古诗中的比兴手法,这些完全是用来表现月与人的异质同构(“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以及相似的命运(“挣出强暴的爪牙”)。已不需再度直抒胸臆,情感己洋溢在字里行间。《月下待杜鹃不来》中,诗人与月对话,月儿此时不光是自然物,它被诗人投上了恋人的光影,动态的月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将诗中人等而不遇的焦虑急切融入其中,如同《诗经·关雎》中的感受一般。《半夜深巷琵琶》中,“柳梢头有残月挂”,看似化用古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其中的残月喻指“破碎的希望他”,伴以琵琶音、想象以及“等你去吻"的反复,“悲思”与凄楚之情郁积胸口。这些诗都有虚有实,在虚实结合之中,在平静的文字之下,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稀释,却更见其内在的波动。

经过了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科技意识已深入人心。徐志摩自觉地吸收当时西方新的科学思想观念,对自然加深了理解,这均在创作中有所体现。“月亮”意象便也反映了现代天文学等科学知识的深刻影响。在《中秋月》中,诗人在传统文化语境的压力之下,写出了“我肥肥的在天空里飞,伟大的星斗没了光辉”,用以体现“月明星稀”的朴素的自然哲学;但同时,全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月”的吻自述,其间充满了反讽,颠覆了月圆象征团圆的传统审美心理,用类似自我暴露的口吻写了月的“污浊”和“糟”。针对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月宫、玉树、白兔的想象,诗人明确指出“什么是玉兔,什么是树,——/分明是老僵尸的干枯”!对于传统文人对月光的美化,诗人写道:“说什么皎洁,什么团圆,/我有的是丑怪的疤瘢!”并且明确提出“就这光,我哪有这清光,/要不是老阳,他的帮忙?”这里明显突出了现代的科技意识,即月亮作为一个星球自身不会发光,而是借助于太阳光的反射。彻底消解了月亮身上被传统文人所赋予的诗性因素与情感力量,而这是那些习惯于传统思维的诗人所无法能够写出来的。在颠覆的怪异中,在以丑为美的歌颂中,写出了“光明死了的世界”中月的虚伪、丑陋,达到了一种陌生化及审美间离的效果。科学意识与反传统杂糅无间。使得诗人对于月亮的描绘既有传统文学汇总的“宇宙意识”,又反映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影响。

诗人对时间空间的心理感受能力极强,他一方面承继了传统的时空观,同时以一种生命的激情和新科技的意识扩展月亮的内涵,使月亮超越自身的静止的无生命的自然物状态,具有更为深刻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哲理。如徐志摩所翻译的哈代的诗《对月》中:“新鲜的变旧,少壮的亡,/民族的兴衰,人类的疯癫与荒谬。”月亮早已把人生“看透”“看腻",因此上升到一种哲思的高度。同时,诗人用月亮自身的自然状况变化——圆而又缺、缺而既圆——体现时间的流逝之感,赋予静态意象以动态特征。月亮代表的时光流转是与人的年华易逝、生命的哲思、自我超越等联系在一起的。

二、诗人理想人格的高扬

儒学倡导建立理想的人格,亦即“圣贤”,追求一种高而远的人文理想,要在最坏的环境中达到最高的自觉,故而在这种入世思想中便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虽然表面上“反传统”,但实际上承继了儒家的理想性。他们始终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成为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而“遗传”下来。到了徐志摩这里,他将儒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加以继承,追求理想人格的建立,执着于人格的完美、自我生命的高贵尊严,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中体察人生与生命本真的意义,他重视人的价值,“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成为他抒写性灵最突出的特点。”[3]这也其中体现在月亮意象的运用上。

在诗中神秘主义的介入能够看出徐志摩的诗钟情于神秘性,他往往以一种自觉的象征意识表现现实的荒诞,故而表现出一定的波特莱尔色彩:怪异、雄奇。另外,也许是为了有意造成一种神秘感,诗人赋予月以不同色彩,如《爱的灵感——奉适之》中将秘密“化成月的惨绿”,在艺术效果上一方面对人的视觉进行冲击,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审美心理进行挑战。

徐志摩由于受西方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影响,在诗歌创作中逐渐有了轻灵飘忽、神秘、晦涩的倾向。这种神秘性与朦胧感超越了传统诗歌的含蓄蕴藉,更加难以解读,而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情绪在其中。 .

三、诗中比兴传统的接续

徐志摩的诗借助比兴“创造意境,营构意象”,同时,又诉诸想象,极尽创造,使得情思生动,想象丰富华瞻,二者结合运用,使诗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拓展了思维空间,一方面将意象的内涵的多重性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创造了清新、温婉、和谐的意境。月亮拥有明润色泽,被看作“青玉”一般;兴之所至,诗人甚至“想攀附月色”,想象中“想也有月,有松,/有更深的静。”;月亮的柔媚特征被看作怀抱贞洁的处女;把月亮的光华比作“披着雀毛的衣裳”,形象而鲜明,把月的银光看作“金银”,月亮的圆盘看成是女子的“迷人的圆脸”;赋予月以灵性与动作,把她看作一个羞怯的新娘。

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人的重想象、善比喻,改变了“五四”新诗以现实为主导的状况,诗歌含蓄、流畅、富于浪漫色彩,使得古典诗词传统没有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响。

“中国现代诗人在新诗的建设与发展中,是始终注意把握它在中外古今交合中的现代化转换中的现代化转换的方向的。”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人,一方面发挥了中国古代文化及古典诗词的传统,一方面接受西方科技及文学表达的影响,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诗歌。正像陈梦家所比喻的那样“白色的蔷薇园里,是一色雪白的花,飞鸟偶尔撒下一把异色的种子,看园子的人不明白,第二个春天竞开了多少样奇丽的异色的蔷薇。” 中国传统的“月亮”意象在他们笔下呈现了全新的面目,使这条“月亮”河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渗透中绵延不断地流淌至今。

摘要:月亮,宁谧、优雅,往来古今,频频出现在中外文人墨客的笔端。在现代,“月亮”作为一个主题意象,非但没有消失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反倒由于两种文明的交相共染而呈现新的面目。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熏陶的徐志摩,他的月亮诗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迎合之间,在古思维中构筑新意境,既保持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思与多重意蕴,又为之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与活力,真正实现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关键词:月亮,传统,现代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徐志摩.徐志摩文集[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3

徐志摩诗歌漫谈 篇8

关键词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桃花源 浪漫主义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正是诗人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形成了全诗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

(二)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三)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实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二、《再别康桥》体现出的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文學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形象反映,又是作者丰富感情的结晶,因此,它必须以高度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思想内容。徐志摩在诗歌理论上同闻一多、朱湘等人一起倡导新格律诗,努力探求“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新诗格律化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徐志摩的诗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感,创造出音乐的旋律。所谓“节奏”,即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 语音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着音节的疾徐和长短;而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排列起来,使之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的这种有节奏的诗读起来的确有诗的美感。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J].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9

[2]宋炳析.徐志摩作品赏析[M].海南出版社,1997,9:11-12

[3]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100

[4]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J].美丽水学院报,2006,2

[5]葛玮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6]徐志摩.《诗刊》.《徐志摩全集》:第4卷集外文集[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07:524

《西伯利亚》徐志摩的诗歌 篇9

唉浩!唉浩!唉浩!

唉浩!唉浩!

我们起早,唉浩,

看东方晓,唉浩,东方晓!

唉浩!唉浩!

鄱阳湖低!唉浩!庐山高!

唉浩,庐山高;唉浩!庐山高;

唉浩!庐山高!

唉浩,唉浩!唉浩!

唉浩!唉浩!

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

我们早起,浩唉!

看白云低,浩唉!白云飞!

浩唉!浩唉!

天气好,浩唉!上山去;

浩唉;上山去;浩唉,上山去;

浩唉,上山去!

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

浩唉!唉浩!浩唉!

唉浩!浩唉!唉浩!

浩唉!唉浩!浩唉!

唉浩!浩唉!唉浩!

太阳好,唉浩太阳焦,

赛如火烧,唉浩!

大风起浩唉,白云铺地;

当心脚底,浩唉;

浩唉,电内飞,唉浩,大雨暴;

天昏,唉浩,地黑,浩唉!

天雷到,浩唉,天雷到!

浩唉,鄱阳湖低;唉浩,五老峰高!

浩唉,上山去,唉浩,上山去!

浩唉,上山去!

唉浩,鄱阳湖低!浩唉,庐山高!

唉浩,上山去,浩唉,上山去!

唉浩,上山去!

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浩唉!

徐志摩诗歌的精神与艺术追求 篇10

列宁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其著名的论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由此观之,徐志摩的诗必然反映出他所处时代的特点而且会比普遍的实际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要领悟徐志摩诗歌的精神,了解他的生平及所处年代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出身于封建富商之家。他的父亲徐申如在镇上开着酱园、布厂、丝厂和发电厂,在上海、南通还办有钱庄、纱厂;又担任硖石镇商会会长,在当地是个有钱有事的人物。

徐志摩是长孙独子,从小受到家里宠爱,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他天资聪慧,清秀俊美。在杭州一中读高中时与达夫同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对文学有感兴趣。1915年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并由家庭包办,与宝山县巨门望族的女儿张幼仪结为夫妻。那时徐志摩19岁,张幼仪16岁。张家财大气粗,幼仪的大哥君励,是政坛的风云人物,政学系的头目,还担任过民社党的党魁,二哥嘉璈是中国金融界的巨擘,还充任过国民党的交通部长。徐家高攀这门亲事无非是想借张家的势力让儿子顺利地进人中国金融界。但事与愿违,徐志摩对这位大家闺秀并不来电,夫妻感情异常的平淡。婚后不久徐志摩就乘着列车北上,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巨大的梁启超先生,并拜这个大学者为师。1918年,他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壮志,赴美留学。他在克拉大学历史系获得了学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有点类似于鲁迅的“弃医从文”,徐志摩放弃了令人垂涎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1920年离开美国到英国学习。他进入了世界著名的剑桥皇家学院,在康桥充满诗意的校园里,受着英国资产阶级贵族教育。这时他的文学天赋得到极大的发展,他广泛的接触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著作,特别的喜欢拜伦、雪莱、济慈以及英国浪漫诗人的诗。这些都为他此时开始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在《猛虎集》说的:“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

在英伦徐志摩不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还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林徽因,并和她相爱甚深,以至于有婚嫁之意。1922年3月,徐志摩与这在柏林留学的妻子张幼仪离婚。可惜的是与此同时,他正热恋的的林徽因不辞而别,离开英国回到了祖国。心痛如割的徐志摩也匆匆结束剑桥的学业回国。此年十月回到了北京,也就开始了他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

最开始他在松坡图书馆工作,后在北京大学执教。1923年9月新月社成立,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此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他负责接待并陪同访日。对林徽因他还是穷追不舍,但此时林徽因已经成为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的未婚妻。直到1924年夏,梁林双双去美国留学,徐志摩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场爱情的角逐中是个完完全全的失败者。他深深地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失恋不久徐志摩又结识了京城名媛陆小曼。她是军人王庚的妻子,天生丽质,又富才华。这对才子佳人一见倾情,深陷爱河无法自拔。先前因追求林徽因而遗弃发妻张幼仪已遭非议;现在又和有妇之夫相爱,破坏别人的家庭,更招致社会的反对与攻击。在舆论的压力下两人的爱情举步维艰。

为了暂避风头,1925年徐志摩去欧洲旅行。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足迹遍及前苏联、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并写下了《翡冷翠的一页》等大量诗文作品。回国后,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余上沅等编辑其副刊《诗镌》、《剧刊》两个专栏。事业上如鱼得水的同时,和陆小曼的感情也达到了白炽化的程度,并写下了自己与陆小曼的爱情日记—《爱眉小札》,《爱情小札》中既有情与爱的倾诉,也有苦闷消沉的独白,还有爱情受阻时的激愤与抗争。它栩栩如生地表现了诗人热恋时期的心态。1926年10月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苦尽甘来:陆小曼与王庚离婚后,两人终成眷属,缔结良缘。婚后两人南下,移居上海。1927年,与胡适等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并在上海光华大学等学校任教。

由于陆小曼生性奢靡浮华,肆意挥霍,又染上了吸毒恶癖,致使家庭负担陡增,负债累累,两人的感情渐渐出现裂纹。徐志摩极度苦恼,创作锐减,一些作品表达出了极度的伤感、颓丧的情绪。

由于经济的不堪重负以及与陆小曼矛盾激化,1931年被迫独身离家北上,应胡适之约任北大教授。期间生活穷困潦倒,全部收入悉数寄往上海供陆小曼花销。他不断往返京沪之间,为节省来往车费,经常利用好友相送的“免费飞车劵”,乘坐免费的邮机。1931年11月,在飞返北京途中,所乘机触山机毁,遇难身亡,年仅35岁。诗人去了,但他那低回、婉转、飘逸的诗歌却永远回响在我们的耳际。

徐志摩的创作虽然短暂得如同那绽放的烟花,但成绩不凡,尤以诗歌创作成就最为突出。

徐志摩是一个热情奔放、灵感涌动、充满浪漫和幻想的中国现代诗人。他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熏陶,一生都在追求英国式的“自由、平等、博爱”。他的挚友胡适把他的人生理想,归纳为“爱、美和自由”: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单纯的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理想的实现的历史。

徐志摩的诗就是他的追求“爱、美与自由”人生理想的写照。《志摩的诗》开宗明义第一首《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就明确地提出,要和爱人逃出这个容不得爱情的懦怯世界的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训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爱,你跟着我走;/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把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跟着我来,我的恋爱!/人间已经掉落我们的后背,——/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白茫茫的大海,/白茫茫的大海,/无边的自由,我与你与恋爱!//顺着我的指头看,/那天边一小星的蓝——/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快上这轻快的小艇,/去那理想的天庭——/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诗里流露出不怕荆棘刺脚,不怕冰雹披头的勇猛搏斗精神,正是为了爱,为了美,为了自由!

1925年期间他的诗大多充满乐观、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情调。无论是政治上还是艺术上他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狂烈地追求“爱”、“自由”、“美”。譬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喻,反映出诗人欢乐向上而真挚的心情;它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又可以说是诗人政治情绪和理想的真实写照。诗人以雪花的轻盈和洁白比喻洁白的爱情,用欢愉的笔调抒发主人公所追求的即纯洁又专一的爱情。那款款飞舞的雪花,认定自己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诗句飘逸灵动,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玩味的天地。

钱杏邨曾评论徐志摩说:“我们的徐志摩是中国资产阶级(外国的资产阶级代言者的思想没有这样的贫弱可怜)的进步分子的代言者,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但徐志摩还有着爱国主义和反封建精神,所以他也曾向往过十月革命,他认为俄国革命“却为人类立下一个勇敢伟大的尝试的榜样。”正如《落叶》中写到:“为要达到那理想的境界,他们就不顾怎样剧烈的险与难,拉到已经建设踏平现有的基础,抛却生活的习惯,尝试最不可测试的路子。”

茅盾曾说:“一旦人生的转变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且超过他所期待的耐心,于是他的曾经有过的单纯的信仰发生动摇,于是他流入于怀疑的颓废了!他并不像Brand那样至死不怀疑于自己的理想。”徐志摩就是如此!他经常动摇,比如他在1925年的访苏途中,便对“十月革命”产生了怀疑,正像他在《列宁忌日——谈革命》中写到:“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件事实”他在日记中也有写过:“大前年从欧洲回来时侯曾十分‘忧愁’过。”这一时期诗人的理想开始走向破没,充满了悲伤忧郁的情调。然而“济南惨案”发生后,他感到“这几天我生平第一次为了国事难受。”并认为这些都是因为中央政府昏晕老朽所致。他在给陆小曼的信中说到:“回想我辈穿棉食肉,居处奢华,尚嫌不足,这是何处说起。”“我每当感情冲动时,每每自觉惭愧,总有一天,我也到苦难的人生中间去尝一份甘苦。”

在《猛虎集》序中说:“抬起头居然又见到天了,眼睛睁开了心也跟着跳动。嫩芽的青紫,劳苦社会的光与影,悲欢的图案。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我的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感情的世界重复为我存在;仿佛是为了要挽救一个曾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走错了路。”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最被人称道的是一些抒情诗。他有三首诗关于雷峰塔的。《月下雷峰塔影》重于写景,描绘月光下雷峰塔之美:塔影、月彩、波鳞。而《雷峰塔》则是写景抒情,通过对“一座残败的古塔”的咏叹,道出了对“为了多情,反而受苦”的白娘子的同情,对许仙“一时糊涂”的惋惜,对镇压白娘子的法海的憎恨。写于1925年秋天,雷峰塔已经倒塌的《再不见雷锋》,诗人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愤慨,借塔泄忿,书写起心头的怨恨。当时与陆小曼的爱情遭到极大的阻力,濒于失败。把自己爱情的遭遇,与白娘子的被镇压,被掩埋联系起来,对摧残、扼杀纯真爱情的封建势力,表示强烈的诅咒与控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这首《再别康桥》是其抒情诗的代表作,他在1928年重访康桥之作,使用了严谨的格律和凝练的语言,一唱三叹,抒发了一种凄美委婉的离恨别绪,带着淡淡的哀愁,透着丝丝的惆怅。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这首《沙扬娜拉十八首》寥寥四句,运用比喻写尽了日本少女柔美的娇羞的韵态。同样短短的小诗还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用一串舒缓低徊的调子,反复吹凑一种如幻如梦、如痴如醉的悲哀、感伤,是他绝望生活的一曲挽歌。徐志摩这些短小的诗总是用寥寥几句精确地捕捉瞬间的意象,创作出鲜明的形象。

徐志摩生性浪漫,爱情历程曲折而又多变。尤其是与张幼仪、林微因、陆小曼是三位女性的婚恋更是引起轩然大波。他的爱情观的核心是爱情至上;在他的“爱、美与自由”的人生理想中,爱情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在他的情诗中,有不少的“情死”诗。所谓“情死”(lovedeath),即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爱情的自由。徐志摩对于爱情是严肃的、认真的;也是健康的、积极的;诗中体现出来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在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反封建的精神。比如《苏苏》、《问谁》、《海边的梦》等。

上一篇:规划建设局工会委员职责分工下一篇: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学禁毒教育工作总结